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言障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障碍范文第1篇

一、智障学生语言障碍的具体体现

通过对我校42名智障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有40名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根据反馈的情况和长期教学经验,总结出智障学生主要具有以下语言障碍。

1、发音困难。是指喉、声带、咽、舌、唇、齿、腭等发声器官在发音过程中发音的方式、位置、速度、强度和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致发生的错误。主要存在:舌尖不灵活,舌根僵硬,唾液过多等。以上情况约占75%,主要由于发音系统各器官的损伤或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损伤造成的。

2、表达不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口齿不清,声音在口腔中含着,使人难以听清;②语音差距大,需要根据他的表情和动作去猜测;③口吃,一个字多次重复,才说出后面的内容;④声小气短,说话时声音很小或者很尖像假声;⑤鼻音过重,说话瓮声瓮气。这类智障学生约占35%。

3、沟通障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说话不完整,只说他认为主要的词,如:“吃”(吃饭)、“打”(有人打我),只能从他的眼神、手势、表情猜他的意思;②语言理解能力高于语言表达能力,能按要求做一些事(洗手等),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要和妈妈去上街等),只是用手拽手指;③答非所问、语无伦次;④重复多语、自言自语等。这类智障学生约占20%。

二、矫正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智障学生语言障碍的矫正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发音器官训练

语言是由于人类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产生的,存在语言障碍的智残儿童由于发音器官缺陷或不协调,造成发声错误,表现了替换、增音、扭曲等现象,因此,要使智障学生语言障碍得到有效的矫正,必须对发音器官进行训练矫正。

(1)我们编制了一套“发音器官训练操”,训练操分四节,①呼吸练习,让学生学会呼气、吸气、存气、用气流振动声带;②舌操,通过舌体的伸缩运动和舌尖的上下运动、左右摆动以及抵齿运动、抵腭运动、抖动转移、抖动运动,训练舌的灵活性。③发音训练,发音时让学生用手触摸喉头,感觉声带振动。④拼读训练,通过上下唇的闭和、离开,学习音节的拼读。通过训练,使学生紧张的面部肌肉得到放松,锻炼了发音器官的灵活性,为教学做好准备。

(2)存在语言障碍的学生,发音不准、说话含糊。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进行分类,分阶段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①模仿声母、韵母及音节的发音,如:a、o、e等;②模仿生字的发音,如:眼、耳、口、鼻等人体器官名称;③模仿单词的发音,如:书、书包等学习用品,衣服、裤子等生活用品;④模仿老师说一句完整的话,学习简单的句子,如:“我在吃饭”等。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解除心理障碍,让智障学生愿说、敢说、爱说

培智学校有的学生来自普校随班就读班级,在过去的集体生活中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害怕说话,特别是对老师存有戒心,这种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效果。

为此教师必须认识并尊重智障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学说话是轻松的、自主的,老师就是一个听众、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从而与学生融洽情感,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2)精心营造环境

一个开放、平等、融洽、和谐的语言环境对帮助智障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与一所普通小学共处一个校园,资源共享,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包宽容轻松的、普特融合的校园综合环境,鼓励智障学生与正常孩子交流、联欢,并开展“心手相牵,心心相连”等活动,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欢乐,从而增强表达的愿望。又如我让智障学生练习给家人打电话,先进行模拟训练,然后用真的电话打给父母谈谈自己的学习情况,当孩子们听到爸爸妈妈熟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的时候都很激动,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积极投入,训练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3)循序渐进训练

对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作,教师应对其艰巨性与复杂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会听到能听懂到会说,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地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听说话是对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基础。在听话训练中我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当听老师讲课时保持安静、专心、耐心地听老师讲话。另外要求学生能理解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也就是明白别人讲话内容,抓住重点,边听边想,认真思考。从懂话开始训练智障学生说话。

对智障学生来说,懂话比表达容易。家长常常说:“他懂,就是不会说。”训练智障学生理解语言最重要的一点是多重复。经验告诉我们,教他们听懂一个名词,有时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有时并不是他们学不会,而是重复的次数不够。

语言训练要个别进行。智障学生语言缺陷表现不同,程度不同,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训练。而遇到讲话吐字不清楚、不连贯的学生,则要求他讲慢些,一句一句讲完整,反复练习。

(4)积极使用设备

从智障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现代教学模式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相比传统的挂图有着更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再现性,对加深学生记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习句式“什么在哪里怎么样”时,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把小鸟在天上飞、鱼儿在小河中游等一系列场景再现给学生观察。通过直观的感知帮助学生提供说句素材,他们对句式的掌握就变得容易多了。

(5)注意家校配合

语言障碍范文第2篇

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

说话结结巴巴。

说话含混不清。

不会用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已的需要。

不会用“你”、“我”、“他”。

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没反应。

所有这些都是儿童言语障碍的表现。所谓言语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如发音出现问题、口吃、言语发展缓慢、听觉障碍、社交方面出现孤独症倾向等等。

言语障碍的症状表现

1.年龄已超过1岁,还只能发“啊”、“哦”、“呃”之类的元音。

2.超过1岁半,发音还不正确,大多数话中音节区分不清。

3.超过2岁还不会讲话。

4.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

5.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说话不够流利,说话的节奏、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比较异常。

6.说话吃力,感到为难,孩子自已也能觉察到。

7.声音过大或过小,或者过度嘶哑。

8.讲话总是带鼻音。

言语障碍的类型

类型一:构音异常,也就是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发音错误。

类型二:声音异常,如发音的音质不良、沙哑,音调过高或过低,声音过大或过小,鼻音过重或不足等。

类型三:语言流畅性异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吃。

类型四:语言发展迟缓,也称特定性语言障碍,就是与同龄儿童相比,开始说话的年龄较晚,学话的进度较慢,所掌握语言的程度较低,不能恰当地与他人沟通、交谈。

儿童语言障碍

的影响因素众多

生理因素--包括:发音器官的问题,如口、唇、舌、软腭、牙齿咬合这些器官的构造具有先天缺陷,以致无法正确地发出所有或部分标准语音;大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异常;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等等。

遗传因素--有研究者对3039对2岁双胞胎的研究证实,语言损害受遗传的高度影响,据估计遗传度为73%。还有研究发现,阅读障碍的发生至少一半以上是遗传因素所致。

性别因素--临床观察表明,约85%的语言延迟儿童为男童;而一般情况下,女孩掌握词汇及语言的能力比男孩强。例如1岁半的男孩只能说出七八个单字,但女孩此时已能说出20个以上的单字,这个差距到2岁半后才逐渐拉近。此外,女孩开始说话的时候普遍比男孩早,发音较清晰,语句比较长,运用语言的技巧也掌握得较好。

环境因素--如父母过度保护,对孩子照顾得太周到,使孩子经常不需要说话便可满足要求;父母工作太忙,很少与孩子说话或交谈;婴儿期母子互动关系不良;双语或多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照养人的文化程度等等。

心理因素--如情绪上的压力、焦虑、紧张、严重的精神创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事件等。

后天的各种因素当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长期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会使原本正常的儿童出现语言发展问题。适合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应该是祥和的,让幼儿感到愉快、轻松。如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让人不舒服、压抑的因素,就会抑制孩子说话的愿望。

儿童语言障碍

问题急需父母重视

儿童语言障碍问题很早就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都做了不少调查研究。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3岁儿童中,出现言语障碍的占6%,其中男孩的发生率比女孩高出一倍。日本在80年代的一项调查中也报告日本的语言障碍儿童至少有100万。而2000年台北市所做的调查报告了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为3.03%。1999年在江苏省内的调查结果表明,普通教育机构中低幼儿童语言障碍发生率为4.02%,其中,男孩的发生率为4.93%,女孩的发生率为2.93%。

而调查中也发现,人们对语言障碍的了解也比较不足,只有很少部分的儿童接受过语言矫治,大多数有语言问题的儿童处于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形下。2岁-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健期,5岁以下是临床矫治的最佳年龄,如果儿童的语言障碍没有被及早发现,往往就会错过矫治的最佳年龄,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交流、社会能力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足够重视,提高警惕性。

有关儿童语言

障碍的新发现

1.有研究者发现,电视机和高保真音响所发出的喧闹声会使孩子发生语言障碍。

一位英国医生先测试了1000多名出生仅9个月的婴儿,而后又在他们2岁时再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整天处于电视和音响所发出的噪音环境中的孩子,学会语言的时间要长得多。因为电视和音响的声音使孩子听不见成人在自然生活中的语言,他们无法摹仿和学会成人的语言。可见,电视和音响虽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能扼杀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现代父母要尽量让孩子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婴幼儿看电视和听音响要适度控制。

语言障碍范文第3篇

语言是教学的基础。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知识较多,师生之间如果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就能够顺畅地沟通交流,必定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的反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如果教师与学生有语言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与教师无法交流,教师无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更不用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扫除教师与学生的语言障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扫除语言障碍,提高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一、要尽量利用和蔼可亲的语言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喜欢教师才会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运用和蔼可亲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能够以一个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才会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从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在课下,我们也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样必定能够促进学生充分地学习数学。情感也是教学的一部分,良好的语言沟通是良好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主动的关心、交流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对于简单的问题,要主动让学困生来回答。回答正确后要给予肯定的、积极性的评价,从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走上学习的正轨。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一句回答错误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造成学生整节课都学不到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能用关怀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慈祥的目光让学生再仔细想想,并伴有提示性的语言,使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回答正确,这不仅是维护学生自信心的正确做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和蔼可亲的语言要比严厉的指责强千百倍。

二、运用精确、干练的数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数学语言。教师要准确地将这些数学语言教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也是有效表述自己想法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的定义、定理,教师要“翻译”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和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表述和运用。对学生的错误表述或错误理解,教师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述数学内容,尽量做到精确。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运用数学语言才能够毫无障碍地听教师讲课,毫无障碍地与教师、其他同学交流沟通自己的想法。

当然,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语言的干练,减少繁琐的、没有必要的语言。这是因为唆的语言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语言干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教师在说出重点让学生大概理解后,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干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因此,教师应谨记: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有吸引力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并且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 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四、教学语言要尽量幽默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能够放下思想的包袱,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自觉地组织富有幽默性的语言。一方面,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思维效率,使学生轻松地开展学习。当然,教学中,我们少不了要批评一些学生,这时候如果能够引入幽默的语言,那么我们的批评就会变成心与心的交流,就可以使学生没有抵触情绪,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意见。

曾近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数学教学中幽默的语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理解数学知识。当然,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使用这样的语言,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如果我们滥用幽默的语言就会使学生的思想更加脱离课堂,没有心思听教师讲的内容了。而且,我们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幽默的语言仅仅是教学语言中的辅语言,不能盲目地使用,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正确、恰当地使用。

语言障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语言障碍;数学语言特点;通俗化;形象化;规范化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一直是数学领域中的难题,从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感受到,学生因为数学语言能力差,造成阅读理解和思维表达的障碍,导致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相当普遍。我国义务教育数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因此,排除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障碍,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的体会是,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读、听、说、写、译”的训练,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数学语言通俗化、形象化和规范化对学生进行严谨的诱导、启发以及行之有效的训练,效益会十分显著。

一、了解初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特点

首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是一个由机械认识到归纳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并向直觉认识发展的过程;其次,初中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交流的能力和意识较弱;再次,初中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判断能力不强,局限性和模仿性极强。

二、摸清初中学生数学语言障碍的成因

一是由于数学语言精确、严密、抽象、概括的特点,使学生初学时容易产生障碍;二是学习数学语言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完全依赖于对数学语言运用的经验的大量积累,如果缺乏必要的积累或掺入错误的积累则必定会产生障碍;三是现行教材作为数学信息的载体,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四是教师教学中的某些不足造成了障碍;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片面与思维局限造成了障碍。

三、排除初中学生数学语言障碍,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方法

初中数学语言教学应通过强化学生“读、听(接受、输入)、说、写(交流、输出)、译(转换)”五种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来强化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思维的能力、符号交换能力以及运用辅助符号与图象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加强自身的数学语言训练。

1.强化学生“读”。“读”是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目前学生“读”的能力很差,自我要求也较低,他们只简单地看了一遍,了解内容的大致情况,不求甚解。因此,教师在初一学生刚入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方法可以是教师范“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学生独立“读”几种,使学生逐步掌握“读”的要求和方法,为自己的模仿借鉴提供依据,积累经验。

2.强化学生“听”。“听”是接受、输入、意会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的感知能力差,他们对关键性的词语不清楚,甚至不能确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数学语言进行字义解释和句型解释,特别是对关键性的词语的解释,使学生弄清数学语言的前提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能准确理解其含义,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思维的能力。

3.强化学生的“说”。“说”是学生实践用数学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起始时,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述不精练、不准确,甚至是言不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课堂回答或作业中出现不精练的语言,教师应给予锤练浓缩;对于不准确的语言应及时列举出来帮助纠正或让学生自己纠正;对于言不达意或言不表意的语言,应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善于收集、组织词汇,以增强学生的语感。

4.强化学生的“写”。“写”是学生对数学语言的交流输出的整个加工处理的过程。只有通过“写”,学生才能更完整地更全面认识自己接触的事物,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去实现某种新的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叙述,规范书写,让学生模仿着写,要求学生按规定格式、按序排列书写,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语言逻辑性及其基本模式。

5.强化学生的“译”。“译”是学生对数学语言转换的一种方法。数学语言主要是反映“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数字语言等相互关系”特征。加强他们之间的互译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浯言的本质属性,为文字证明、演绎计算和思维发展打下基础。如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互译如下表: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概念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数字语言,启发诱导学生对照说出这几种语言,然后加以订正,这样使学生的手、眼、脑、口得到全面使用,把语言训练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6.教师的语言要通俗化。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书中的概念、定义、定理、公理,语言要贴切,符合学生实际。如“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一公理,向学生解释为: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肯定有,不是没有;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而不是两条三条或更多。这样学生对:“有且只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是存在性,“只有”是惟一性,“有且只有”是存在且惟一之意。这样通过列举实例,并用通俗贴切的语言进行解释和揭示其内涵,学生就会容易突破障碍。

7.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化。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教师讲解时,语言要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如用量角器量度角度时,教师通过演示,编成口诀,“顶对心,边对线,方向明,读数清”,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操作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达的生动性。

8.教师语言要规范化。由于初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扩大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空间,为学生的模仿提供了样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后期的严谨推理表达奠定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叙述使分式1/(x2-2x-3)有意义的x的取值时,不能说成“x≠-1”或“x≠3”,应该叙述为“x≠-1”且“x≠3”。

通过了解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摸清学生数学语言障碍的成因,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读、听、说、写、译”的训练,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数学语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规范化,对学生进行严谨的诱导、启发以及行之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丰富灵活,打破对教材语言的理解桎梏,排除学生数学语言的障碍,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说理的逻辑性,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克服数学难学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小平 浅谈如何加强数学语言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1997,(S1)。

[2]储江 初中生数学语言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付海伦 数学语言学习中的心理性错误分析[J].数学通报;1996年,12期。

语言障碍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特殊儿童;集体意识

一、研究背景

新小班开班,发现班上一名女孩存在语言障碍,该幼儿名叫菲菲(化名),出生于2011年3月,在开学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园长了解到我们班里即将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小菲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听不懂她的话,所以在班级里没有朋友。平时生活中,我们老师也很难听懂小菲的话语,只能从她的表情猜测她想表达的意思。为此,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小菲身上,希望小菲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语言障碍幼儿的主要特征

1.生理上的障碍

语言障碍幼儿因为不会说话,因此不能像正常的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交往和语言表达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语言障碍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大人谨慎的注意,稍有不慎,可能会对她造成很大的伤害。语言障碍幼儿自理能力较正常,能自己进餐、如厕、穿脱鞋裤,但在进餐和洗手的卫生习惯方面还有待培养。

2.心理上的孤独

语言障碍幼儿虽然在语言上存在障碍,但是他们的身体发育与同龄幼儿一样,能自如地玩耍各种玩具。由于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很多时候他们喜欢一个人做事情,经发现主要问题是其缺乏集体意识,注意力不集中,规则意识很浅。

3.音乐上的敏感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语言障碍幼儿对广播操音乐极为敏感,音乐一响,他们就会自动地跑过去站在队伍的最后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并且音乐停止,就立刻离开做操位置。可以看出,他们对音乐非常敏感。

三、音乐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音乐疗法是最古老的治病方法之一,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医疗从业人员重新发现声音在治病和调整身心平衡方面的功效。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1.音频刺激反射疗法

巴甫洛夫从实验中得出: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从平时的观察中了解到,菲菲对音乐非常敏感,因此,我们对菲菲采用了“音频刺激反射疗法”。

2.旋律归位秩序疗法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被称之为情感艺术。幼儿一日作息时间是依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安排的,幼儿期是萌生集体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具有极强可塑造性的生命阶段。

3.音乐游戏融合疗法

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游戏,它蕴涵着意味深长的教育内涵。音酚蜗肥窃谝衾职樗嫦陆行的一种有规则、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当中掌握了一定的情感、知识与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审美教育和社会教育。

四、研究收获

通过近一个学年的培养,菲菲已经能与正常幼儿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增强了菲菲对外界的自信,给予了她一个崭新的世界。初步呈现以下效果:

1.形成了集体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导,菲菲现在听到提示音乐已经能自觉回到属于自己的位子或者教师身边,虽然偶尔还是喜欢一个人跑到其他地方,但是只要音乐一响就能立即回来,同时也会安静下来,听从教师的教学活动。

2.领会了规则意识

经多次的强调和指导,菲菲现在听到《水晶音乐》时会自觉、安静地做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听到《儿童进行曲》时会自觉同其他幼儿一起整理收拾并集合。但是她的区域规则还有欠缺,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会不停地穿梭在不同区域中,不能坚持在一个区域中玩耍,教师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培养她的专注力。

3.愿意积极开口说话

最初的菲菲只会使用不同的眼神和表情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和需求,就连哭也不会发出一点的声音,经过教师的“儿歌哼唱开口疗法”,她尝试着用“嗯”来表示“我想要这个东西”;或者使用简单的词语“嘻嘻”来表示“我想去小便”。有时餐后活动时,菲菲会很认真地拿着一本绘本,指着一条鱼嘴巴做着口型,发出轻轻的声音“鱼”,我们发现后非常欣喜,因此我们多利用餐后活动的时间,让她在绘本中寻找熟悉的图案,并尝试学说更多的词语或短句。

4.交往能力有所提升

良好而系统的音乐教育不但可以给予特殊幼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还可以促进特殊幼儿良好审美观的形成,启发他们的心智,以便达到帮助特殊幼儿更好地生活的目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感动人的力量和性能就在于把个人从离群和孤单之中解放出来,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人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蒋风.儿童文学概论[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2]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华夏出版社,1996.

[3]徐云.儿童早期教育与训练[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语言障碍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腭裂术;语音障碍;连续护理干预;价值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主要症状为语言障碍,腭裂术虽然能够使局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得以恢复,但先天畸形和手术创伤使30%~50%的患者仍存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语音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连续语音护理干预的研究。为了探讨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的价值,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河南驻马店市159医院收治的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72例,排除智力障碍及发音器官疾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在6~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94±2.08)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6~2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79±2.1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和知识指导;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干预,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和知识指导,在出院后进行心理干预、知识指导和语言康复训练。

1.2.1 心理干预 对患者的人格发育、认知发育、人际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对患者采取心理支持、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等心理康复方法,使患者认识到说话是正常的,培养自信,培养正确的社交方式;并且对患者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使患者能够在公共场合敢于表达和交流,给予家庭支持,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1.2.2 知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关于腭裂和语言障碍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述腭裂的发病机制、语言障碍的表现等,从而针对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采用发放宣传手册、口头指导、一对一指导、讲座、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

1.2.3 语言康复训练 在术后20 d进行发音器官和腭咽功能的训练,术后1个月在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正式语音训练。发音器官包括舌肌、唇肌训练,通过伸舌、缩舌、闭唇增加舌的协调性;深吸气增加口腔内气压,提高腭咽闭合功能;通过吸气呼气训练增强节制呼吸功能,通过诱导法、纠错法等训练正确的发音方式,然后逐渐练习唱歌、朗诵。训练1~2次/周,每次30~60 min,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语言清晰度: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语言越清晰。②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160分说明身心症状较重。③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测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

2 结果

两组干预后语言清晰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

3 讨论

近年来腭裂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关闭腭部裂隙,但是语言障碍并不会因为畸形的修复而改善,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机体功能和心理状况。目前临床缺乏连续护理干预,本研究采取连续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知识指导和语言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研究表明,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为2~5岁,年龄越小,腭裂术后语言功能恢复越好,因而语音干预的时间越早越好[2]。腭裂术后语言障碍患者多存在自卑、恐惧、社交障碍等问题,因而要对患者进行认知支持、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加强知识宣教,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3]。通过本研究发现,连续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语言清晰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心理状况评分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障碍,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以保证干预的连续性,保证护理干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秦卫红.语言障碍儿童听性脑干反应检测与护理体会.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3):283283.

语言障碍范文第7篇

1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入选标准: ① 通过诊断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6年)拟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的,并经脑CT 或MRI 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 ②年龄≤80 岁; ③母语为汉语; ④右利手; ⑤意识清醒能合作者; ⑥扫盲班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⑦发病前无明确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史; ⑧不合并其他影响语言及认知功能的疾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延期康复组,每组15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1. 2 失语评估

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 WAB)进行失语评估,内容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4 项。在治疗前后计算失语指数( AQ) ,AQ = ( 自发言语+ 听理解/20 + 复述/10 + 命名/10) ×2。

1. 3 治疗方法

早期康复组在发病后7d内对语言进行1个月的康复治疗,延期康复组则在病发后8―14d开始对语言康复治疗进行1个月。根据对失语的评估得出的结果,运用一对一的方法训练,包括:①旋律语调治疗法( MIT) ; ②实用交流训练法( PACE) ; ③认知、记忆、思维刺激法; ④Schuell 刺激法。不同类型的失语治疗方法也不相同,Braca 失语症以训练表达和文字阅读为主,Wernicke 失语症以听理解及复述为主,传导性失语以阅读为主,命名性失语以口头及文字称呼为主,构音障碍包括呼吸、发声、吸入以及颜面器官的训练。所有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 60 min。

1. 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采用SPSS 16.0 处理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 <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早期语言康复疗效比较见表

语言障碍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高中汉语文 学习障碍 成因 解决对策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本身就是一项挑战。实际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中汉语文不仅仅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在思维、心理以及地理环境方面都造成了学生学习高中汉语文的障碍,在书面写作、口头表达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较具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很难有效实现高中汉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如何能够将这些障碍彻底消除,有效的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中汉语文的效率,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导致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的成因

(一)语言障碍

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并且长期以来都习惯用本民族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由此看来,平时说惯蒙语的蒙古族学生想要学好高中汉语文面临着多大的困难,正是因为这样的语言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不管是在书面还是口头表达方面与汉族学生比较都显得比较迟钝。

(二)思维障碍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本民族语言是最熟悉的,但是在学习高中汉语文时,就要求学生要使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表达和思考。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高中汉语文练习过程中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象出来的情景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表达,导致通篇文章混乱。

(三)环境障碍

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很多少数民族学校在教学设施方面都存在配套不齐全等情况,例如:缺少笔墨纸等教具,没有多媒体技术设备以及图书馆等。没有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的对策

(一)实行双语教学解除语言障碍,强化汉语文语感训练

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应该实行双语教学解除语言障碍,强化汉语文语感训练。在少数民族学生不能良好运用汉语思维阶段,应该先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学科思维培养,方便学生有效学习相应学科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在语法、语汇、语音上的比较学习,加强汉语文阅读量以及语文语感的训练,促进高中汉语文学习,让学生将汉语文阅读当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解除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障碍,学好高中汉语文。

(二)帮助学生转换语言思维,培养学生养成汉语文思维习惯

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应该帮助学生转换语言思维,培养学生养成汉语文思维习惯。在这过程中除了日常的使用汉语进行思维表达的方法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目的性的训练来实现。例如:在汉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和理解,在训练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写后说,在写作教学当中就要反过来,应该是先说后写。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效实现语言思维的转换,帮助学生养成汉语文思维习惯。

(三)遵循情感互相渗透的教学原则,实现汉语文学习最优化

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应该遵循情感互相渗透的教学原则,实现汉语文学习最优化。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使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有趣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最具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体现出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达到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和控制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将学习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可以将这种学习潜力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四)增加课外阅读,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好汉语文的信心

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应该增加课外阅读,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好汉语文的信心。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财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一些著名的古代神话故事或者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开天辟地等。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被后人认为是苗族,从其创作的《楚辞》中能够体现出来;曹雪芹是满族、老舍是满族等,这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学习的榜样,更是运用汉语的典范,同样是各少数民族的骄傲,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强学生的没民族自豪感,为学好高中汉语文树立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中汉语文障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应该实行双语教学解除语言障碍,强化汉语文语感训练,帮助学生转换语言思维,培养学生养成汉语文思维习惯,遵循情感互相渗透的教学原则,实现汉语文学习最优化,增加课外阅读,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好汉语文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汉语文学习障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玛多吉,李梅,王莉,黄致新.少数民族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浅析――以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

[2]赵霞.新疆区内初中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市师范学校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