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概念模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概念模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企业;国际化;企业家;概念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承诺的不断兑现。任何一家中国本土企业都不得不更新竞争观念,重新调整定位,将原来的竞争视野拓宽到国际范围,从而求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在这场国际较量当中,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而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又大多是关注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在目前的国内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方面。本文将首先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演构建一个概念模型来解释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和动因。

二、文献回顾

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国际化过程的描述上,并因此而形成一些模型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国际化现象。在这些研究当中,企业规模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大企业才能提供从事国际商业所需要的资源。但是这一现象很快被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改变,通讯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导致了从事国际商业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小企业国际化的门槛,从此,国际化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小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新的现象,它与已经建立的、大的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过程大为不同,瞬间(instant)国际化现象、国际化新投机企业(intemational new yenture)和天生全球化(bom global)等新兴小企业国际化参与的方式和特征使得强调顺序和渐进方式的传统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所谓“瞬间国际化”、“国际化新投机企业”和“天生全球化”等概念都是指一些小企业并不依循原来所认为的顺序的、渐进的国际化过程,而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或成立后不久就进行快速的国际化渗透。

企业家理论为小企业国际化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Larson和Starr(1993)指出,刚成立的企业倾向于利用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所组成的网络来获取企业生存所需的关键资源,而Bhide(1999)通过对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最初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Coviello和Munro(1995)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所研究的企业均倾向于利用它们网络伙伴的市场和分销能力来促成自身业务的国际化,因此他们认为,网络内部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不仅扩大了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进入模式选择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可供利用的资源的范围。Kundu和Katz(2003)利用国际化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某些概念,检验了企业家特征和企业特征对新兴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出口增长和绩效的作用。他们选取了47家印度软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把资源和意图(intention)作为企业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共同影响变量。他们研究的最后结论是: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家特征(包括教育背景、经验、专家技术、资源和意图)比企业特征在年轻的、刚成立的全球化软件企业的出口绩效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Burt(1992)提出的结构空洞(structural hole)理论认为,大部分社会网络并不是完全连通的网络,而是存在结构空洞。这种结构空洞阻隔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从而为占据这些结构空洞的个体(这些个体也被称为结构空洞桥)带来了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企业家往往就是从这些个体中产生出来[Ⅲ]。在小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网络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身份基础上的,企业网络就是企业家网络,而且企业网络的结点大多是嵌入式的,节点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内聚性(cohesiveness)的关系,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企业网络的向外延伸,企业网络的内聚性会下降,结构空洞桥(structural holes bridge)的数量会增加,企业家作为结构空洞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由于企业进行国际化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对于缺乏资源的小企业而言,国际化行为将更多地依赖其所拥有的企业家网络,因此,企业家在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McDougall和Oviatt(2000)指出,国际企业家精神(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将“国际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为了在组织中创造价值而跨越国界进行的创新的(innovative)、预应的(proactive)和风险寻求的(risk-seeking)行为的结合。这一定义的重要之处在于,将一般所理解国际化概念,即跨越国界的企业层面的活动,和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的特征加以整合。由于这一新的领域出现时间尚短,所以在这方面仍然缺乏一个基本的范式来理解围际型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家创业行为来发展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家企业如何能够进行国际化运营。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通过综合已有理论成果并加以合理推导得出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如图1,该模型不仅描述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静态决定关系,而且表明了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动态性,下面将分步骤加以解释。

(一)国际化行为、国际化动机与国际化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以通过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表征,所以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串联就显现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探索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将国际化行为作为分析的中心。与单纯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相比较,企业进行国际化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所以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不应该是盲目的,必然是受到了某种动机的影响。国际化动机比较常见的有三种:(1)市场寻求(market-seeking):(2)顾客追随(customer-following):(3)技术获取(technology-acquiring)。Yip等(2000)认为,系统的计划也是国际化行为的前置因素,因为,企业必须持续地进行信息收集以确定国际化时机何时会到来,所以,尽管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是受到了国际化动机的触发,但是光有一个愿望还不足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拓展。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化,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化的动机制定详细的战略方案,并依据战略规划逐步进行国际化拓展。

(二)国际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

关于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领域。Chandler(1962)提出著名的“结构追随战略”的主张,他认为。企业所采用的特定组织结构是为了适应管理人员实施所制定战略的需要而设计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受到战略变化的驱动,因而。企业在决定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后,就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组织结构,使之与战略相匹配。而结构决定战略的观点也同样存在,还有一些研究揭示出战略与结构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但是回到本文所讨论的情境,可以认为,还是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因为小企业成立之初就进行国际化渗透表明企业国际化的意愿早已经存在于企业家的脑海当中,这种强烈的意愿直接就决定了企业将采取在一开始就进行国际化的战略,从而在企业设立的时候,企业家就会有意识地将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照国际化的战略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所以,在这种情境中是战略决定结构,而不是结构决定战略。

(三)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对国际化战略的约束作用

Turnbull(1987)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受到运营环境、工业结构和自身市场战略的强烈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于国际化企业而言。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内外市场条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知识基础和管理素质等等。显然,在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外部环境分析,然后在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所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此外,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同样会受到“企业资源”的约束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必然会充分地考虑到企业国际化过程可以调动和调配的资源种类及数量。

(四)企业组织结构和国际化行为之间的契合

如前所述,国际化行为是由国际化战略所决定,企业组织结构也是根据国际化战略而设定,那么组织结构和国际化行为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Jones和Coviello(2005)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将会反映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上,伴随着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的迁移,组织结构会表现出相应的调整(设立新的部门、销售公司、合资企业等等)。比如,一个企业通过设立销售分公司的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国家的销售市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得到体现,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企业要进入某一新的国际市场。企业必然要投入某些资源,增设一些机构来从事以前没有从事的国际化行为。从时间上来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化行为的发生是伴生关系,因此,企业国际化行为和企业组织结构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匹配关系。

(五)企业家特征对国际化动机的影响

小企业国际化拓展过程其实是对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业机会加以识别和利用的过程,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也来源于此。按照Roberts(1991)的观点,来源于原有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其他经历的先有信息将影响到企业家理解、推断、解释和应用新信息的方式,而且这些先有信息具有不可复制性。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是知识通道(knowledge corridors)决定了在商业机会识别方面的差异性。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信息存量使得基于各自的背景和经历可以得到不同的心智图示(mental schemas)从而提供了认识新知识的框架。企业家可以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加以结合来识别出新的机会。其中专业化的知识对市场机会的识别作用比较显著。小企业国际化需要识别和评价的是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业机会,因此对于小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家具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知识将使得对国际市场机会的识别和评价变得更为容易和简单,因此会强烈地影响到企业国际化的动机。

(六)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

虽然国际化发展在企业绩效提升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如果把推动企业进行国际化看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做正确的事”,那么企业通过国际化来达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还需要企业“正确地做事”。Kirpalani和Macintosh(1980)的研究发现,在影响小企业国际化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管理和组织实践比其他的因素更为重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包含了企业应该进入什么样的市场、何时进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等等具体的运作细节,因此企业国际化战略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国际化战略仍然属于企业运作的宏观层面,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仍然是在指导企业做正确的事,而细节的操作体现在国际化的具体行为当中,当然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也属于这一范畴。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国际化战略到国际化行为和组织结构,再到企业绩效的箭头描绘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从战略到执行再到结果的过程。

(七)企业绩效的反馈作用

企业国际化过程产生的企业绩效会通过某种反馈机制来影响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并进而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动态过程。

1,企业绩效与企业家个体特征。由于企业家个体特征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所以一时的市场成功和失败并不会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通过个体经验知识的学习,即成功或失败经验的总结,企业家的管理胜任力有可能会得到提高,但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漫长,所以,企业绩效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的反馈作用是比较弱的,所以在图1中用虚线标明。

2,企业绩效与国际化意愿和动机。企业绩效虽然不会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却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家继续进行国际化的意愿和动机水平。市场的成功可能会极大地激发企业家继续开拓新的同际市场的热情和勇气,而市场的失败可能会打击企业家国际化的信心,从而放缓国际化的速度和步伐。

3,企业绩效与企业资源。企业国际化的成功与失败将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资源拥有量,资源的增长可能会促使企业采取更为冒险和激进的国际化战略,并进而采取更大范围的国际化扩张行动,而由于市场失败所带来的资源损失将使得企业不仅不能继续国际化扩张,甚至连原定的国际化目标都可能难以完成。

4,企业绩效与外部环境。企业绩效对外部环境的反馈显然是一种弱影响,因为外部环境基本不受个别企业绩效好坏的影响,尤其是小企业。但是,对于和小企业生存更为密切的环境因素而言,小企业的绩效好坏还是会有一些影响,比如对于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而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很有可能会提高企业在银行方面的信贷授信额度,对于企业通过企业家网络进行民间融资也会有促进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小企业经营绩效对整个外部环境来说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图中也用虚线标明。

四、结论及局限性

概念模型范文第2篇

一、顾客价值理论研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CV)就成为许多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领域。Woodroff(1997)指出顾客价值(CV)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Gronroos(1997)认为企业给顾客提供优异顾客价值的能力是20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战略之一。Kenichi Ohmae(1988)强调,战略的本质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而非在产品市场上战胜对手。但是,什么是顾客价值?这个概念还需进一步厘清。

关于顾客价值的定义,学术界主要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是从顾客的视角来理解顾客价值,认为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所感知的企业为其创造或提供的价值,即顾客感知价值,它由顾客决定,而非企业决定。另一种是从企业的视角来理解顾客价值,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为企业创造或提供的价值,即顾客资产价值,它包括顾客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支付,还包括顾客对公司的其他贡献,比如顾客对产品和公司的宣传、顾客对产品研发的帮助等。也就是说,关于顾客价值,有两种顾客价值观,顾客感知价值观和顾客资产价值观。显然,这两个顾客价值观的内涵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必须清楚顾客价值的具体内涵和定义。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持顾客感知价值观,认为顾客价值实际就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Butz和 Goodstein(1996)认为,在顾客使用了公司提供的产品后,我们建立了顾客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并发现产品为顾客提供了附加价值。波特(Porter,1997)把顾客价值定义为买方感知性能与购买成本的一种权衡。Woodruff(1997) 的研究认为,消费者价值就是“某种客户关系给消费者所创造的价值”,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对产品属性、属性偏好以及由使用而产生的可能对顾客的目标或目的的实现起阻碍或促进作用的结果的偏好和评价。该定义从如何看待价值的经验研究的角度研究了顾客价值,而且融合了渴望价值和实收价值,并且强调了价值来源于顾客的感知和评价,同时也把顾客价值与使用情景以及和目标导向的顾客对产品的使用体验相联系。Kenichi Ohmae(1988)强调,战略的本质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而非在产品市场上战胜对手。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2003)把顾客价值定义为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其中总顾客价值指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组利益,总顾客成本则指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时而引起的顾客的预计费用。Ravald and Gronroos(1996)、Christopher(1997)、Parasuraman(1997,2000)等人认为,在企业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供应企业决定的,顾客价值实际上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

也有部分国内外的学者持顾客资产价值观,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为企业创造或提供的价值,即顾客资产价值。还有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往往没有严格区分顾客视角和企业视角的顾客价值,甚至把顾客资产价值与顾客感知价值混为一谈。

相比较而言,顾客感知价值观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国内学者基本上都认同“顾客感知价值观”。杨龙、王永贵(2002),王乃静,杜涛(2004)提出“顾客价值的核心是顾客感知价值,即在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并且,荆冰彬、齐二石、敬春菊(2001)通过定量分析,首次构造了顾客价值(其实是顾客感知价值)的数学表达式。绝大多数的国外营销学者都认同顾客感知价值观。国外学者基于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普遍根据效用价值论来理解顾客价值,即把顾客价值等同于顾客得到的效用。

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和界定不同。有企业角度的顾客价值,也有顾客角度的顾客价值;有顾客感知价值观,也有顾客资产价值观。不仅企业界和学术界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和界定不同,而且在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二、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

如前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和界定不同。这就为学术界内部的学术界交流以及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沟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有鉴于此,笔者在较充分的对企业进行调研和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在此概念模型中,提出有关顾客价值理论的十个概念。它们是顾客期望价值、顾客预期价值、企业意图价值、企业设计价值、顾客决策价值、顾客感知利得、顾客感知成本、顾客感知价值剩余、顾客满意价值、顾客感知价值,并详尽论及它们之间关系和对企业营销的启示。希冀此顾客价值理论概念模型能为从事顾客价值理论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和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它能为企业界的营销人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启示。

1.顾客期望价值(customer expecting value,CEV)

顾客期望价值(CEV)是指顾客理想中的对产品或服务需求以及要求,或者说主要是存在于顾客头脑中的对现有产品或者新产品的一种理想化的要求。顾客期望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期待价值愈高,说明其缺失状态愈严重,顾客获取满足的愿望愈强烈,对该顾客来说,该产品或服务显得愈重要,顾客愈有可能选择购买或优先购买,甚至不惜代价。

2.顾客预期价值(customer anticipating value,CAV)

当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顾客会在购买和使用之前,首先基于这些产品的性能满足自己目标的程度,对产品进行评价,形成预期价值。顾客预期价值(CAV)和顾客期望价值(CEV)是不同的,因为市场中没有任何产品是可以做到百分百的满足顾客期望的,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的。因此,顾客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只能从市场上选择他认为最能满足自己期望价值的产品,换句话说,顾客不得不在期望价值和在对市场中已经出现的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到的价值之间做出妥协。妥协的程度越小,厂家成功赢得顾客的机会就越大。

3.企业意图价值(enterprise intention value, EIV)

在产品投放的初期,厂家对顾客期望价值(即: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给顾客)可能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厂家对顾客期望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厂家自身的策略、实力、拥有的资源以及对顾客需要的感知。这是厂家对顾客期望价值的主观认识,在本文模型中,一般称这种价值为“意图价值”。也就是厂家认为的“顾客需要什么,顾客的偏好是什么”。企业会通过市场调查,取得顾客期望价值的信息,尽力把这种价值和顾客的偏好相结合。但是在这两个价值之间,将很有可能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厂家和顾客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主要是厂家对顾客心理和需求的信息掌握不足造成的,厂家由于对自身策略把握不准以及市场营销能力的不足而定位于错误的顾客需要。对此,文章的第五部分会专门论述和实证。

4.企业设计价值(enterprise design value, EDV)

企业设计价值(EDV),是在产品或服务供应商的构想中将要提供给顾客的一种效用或价值,或者指供应商根据前期的研发设计已经制造出来的但还需要通过市场传递给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效用或价值(即一种还没有实现的价值)。这是从供应角度给出的一种衡量。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种目的在于满足顾客期望价值的计划供给量或潜在供给量。企业设计价值(EDV)明显反映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的特征。

5.顾客决策价值(decisive customer value, DCV)

顾客决策价值(Decisive Customer Value,DCV ),是指顾客在实际购买和消费之前,在顾客预期价值和顾客预期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得出的一种价值余额。DCV反映顾客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预先评价。顾客决策价值作为顾客决定是否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主要的参考标准和决策依据。

顾客决策价值(DCV)=顾客预期价值-顾客预期成本

=CAV- CAC

顾客决策价值(DCV)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从价值角度为分析和解释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顾客期望价值决定顾客的购买意向或消费决策的初始发生,而顾客决策价值则影响着消费决策形成的数量和消费行为的最终实现。

6.顾客感知利得 (customer perceived profit, CPP)

顾客感知利得(CPP),也称顾客感知收益,它指顾客在交易中或通过消费实际感觉到的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的总和,因此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一个事后的综合评价量。对同一个顾客来说,顾客感知利得的驱动因素与顾客期望价值的驱动因素应该相同,它反映顾客对于包含着质量、品种、价格、服务、信誉、速度等要素的产品或服务的综合满意程度,具体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等。

7.顾客感知成本(customer perceived cost, CPC)

顾客感知成本(CPC),也称顾客感知利失,指的是顾客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感觉到的支出总和,是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时间、金钱、体力、精力、心理等成本的总和,而不仅仅指顾客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

CPP与CPC曲线受企业所在具体的行业、市场结构的特征、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顾客本身特点等许多因素影响。一般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多样化顾客需求的满足,顾客感知价值CPP会逐渐趋于增加,而CPC会逐渐趋于下降。

8.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

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是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企业提品和服务后对其感知收益(顾客感知利得)和顾客感知成本(顾客感知利失)之差。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事后评价,这是一个心理上的价值判断。

顾客感知价值(CPV)=顾客感知收益-顾客感知成本

=顾客感知利得-顾客感知利失

=CPP-CPC

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决策价值的区别主要在于:顾客决策价值(DCV)等于顾客预期价值和顾客预期成本之差,是一种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时的事前价值感知,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而顾客感知价值(CPV)是顾客感知收益(顾客感知利得)和顾客感知成本(顾客感知利失)之差,是顾客消费和使用产品或服务后的事后对价值的一个主观评价,它是影响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决策价值虽有事前事后之分,但从动态的消费序列来看,两者存在互动关系,互为因果。

一般来说,在长期的顾客关系中,顾客期望价值CEV和顾客预期价值(CAV)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可以预期它呈上升趋势。企业设计价值EDV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逐渐提升的,但提升(或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EDV与CEV之间的差值一般会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

9.顾客满意价值(customer satisfaction value, CSV)顾客感知价值

顾客满意价值(customer satisfaction value, CSV)是指顾客对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决策价值的比较和衡量的结果。

CSV=顾客感知价值-顾客决策价值

=CPV-DCV

=( CPP CPC)-( CAV-CAC)

顾客满意价值(CSV)直接决定了顾客是否满意及满意程度的高低,并对后期的消费决策产生修正和调整之效。

10.顾客感知价值剩余(customer perceived surplus value, CPSV)

顾客感知价值剩余(customer perceived surplus value, CPSV)是指顾客感知价值(CPV)与顾客预期价值之差。顾客感知价值剩余是一个顾客主观上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价值评价的心理感觉,是一个类似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顾客感知价值剩余=顾客感知价值-顾客预期价值

=顾客感知利得-顾客感知成本-顾客预期价值

概念模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供应链; 商业服务供应链; 公共服务供应链; 概念模型

收稿日期: 2009-09-08; 修订日期: 2009-10-21

基金项目: 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管理及其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09TACG006)

作者简介: 徐虹(1963-),女,南开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问题、旅游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周晓丽(1983-),女,南开大学商学院2008级硕士生。

一、 供应链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供应链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主要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流通不畅、存货和能力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但由于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其后的供应链概念扩展到涵盖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范畴。具体来说,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把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若在相互竞争的供应链间存在共同节点,则构成网络供应链。尽管供应链的范围在不断地拓展,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没变,那就是,打破任何阻碍产品(服务)流通的壁垒(从过去组织内部的职能孤岛到企业边界所形成的藩篱),建立协调一致的供应链条。可以说,供应链是一种说明商品生产供需关系的系统工程[2]。

二、 旅游供应链的提出及其分析

旅游供应链的问题其实早在1975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分销渠道的报告中就已出现;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分销渠道可以看作是供应链的一部分。随后,也有一些学者基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进行了与供应链相关的研究,如提出典型的旅游供应链包括:旅游供应商、旅游经营商、旅行商和顾客[3];Tapper and Font则定义旅游供应链为:将旅游产品传递给顾客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供应商组成的一个链条[4]。也有一些学者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从事不同活动的旅游组织构成的一个网络,这些不同的活动涉及到旅游产品/服务的不同组成要素的供给,包括从交通住宿到特定目的地最终旅游产品的分销和营销,涉及到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参与者”[5]。

目前国内对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旅游供应链的理解大多是从旅游产品供应链、旅游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来认识的。从包价旅游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6]。作为组合产品的提供者,分布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但是在满足游客需求这个大前提下,他们这些提供“零部件”的企业组合起来。各企业在提供零部件上的独立性与提供“完整性产品”之间的矛盾突出性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旅行社作为产品设计组合单位,依据一定的产品档次和消费类型将这些分散的旅游供应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条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推向市场。在散客旅游时代,承担这种组合任务的可能不是旅行社,而是旅游者自己或者是委托其他中介组织。但是要满足旅游者综合性消费需求,客观上存在着旅游供应链的有效组合问题,无论这种组合是由谁来承担的。

如果从微观的产品层面放大到中观的旅游产业层面,就出现了旅游产业供应链的概念问题。所不同的是,制造业的产业供应链是一条纵向的供应链,它是由原料到产成品的前后向生产经营环节联系起来的,与顾客发生联系的只是终极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中间环节则隐藏在生产者之间的市场关系中。但旅游产业供应链却是一条横向的供应链,联接各产业的不是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物流,而是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客流,是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业群,各产业必须合力“抬轿”,才能确保旅游产业供应链运行顺畅。

归纳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旅游产品供应链、旅游服务供应链还是旅游产业供应链,在以下方面都存在着共性:首先,从关系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供需方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其次,从目的上来讲,都是为了缩短总响应周期并给整个价值链带来增值。如果从不同概念提出的角度不同来看,他们又有一定的区别:旅游产品供应链更侧重于从团队旅游角度分析由核心企业集成的线路产品的协调运行问题;旅游服务供应链更侧重于从服务的综合性和衔接的流畅性上进行分析;旅游产业供应链则主要探讨各产业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发展问题。

三、 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旅游目的地可以被界定为在同一品牌名称下为游客提供一个整合消费体验的产品与服务的集合,传统上目的地被描述为游客可以感知到一个独特的整体体验[7]的一个地理区域,如国家、岛屿或城镇[8]。旅游目的地还可以被看作是由若干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混合物[7],如游客、私人企业、公共部门、以及居民社区等。

进一步探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概念则可以发现,它与上述的旅游供应链也是有区别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范围和构造方式比旅游供应链更为宽泛和复杂,后者更多的是从旅游业运行的角度来理解供应链的内涵,而前者应该是从游客体验需求出发所涉及到的时间与空间要素复杂运行的角度来理解供应链的,尤其是在前面分析的供需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涉及的要素内容、构造形式及其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供应体系的复杂多变性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探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深刻内涵。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旅游供应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游客优异体验需求和实现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将包括各类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提供给游客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组成的关系复杂的有机网络集合体。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构成要素的复杂多样性

对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构成要素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认识。如果从供应商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认识的话,可以将供应链构成要素分解为商业服务供应商和公共服务供应商两大类。因为就游客对目的地的需求来看,其满足的过程,不仅需要通过交换消费有偿的商业服务,而且也要通过非交换消费无偿的公共服务,实现对目的地更深入的体验和感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目的地竞争的需要,各旅游目的地都更加关注对目的地公共环境及其服务的营造和提供,散客旅游时代的日益迫近也对此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如果从目的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来认识的话,可以将供应链构成要素分解为旅游服务业供应商(包括商业有偿的和公共无偿的)和旅游制造业供应商两大类。虽然目前对旅游供应链的认识中,一些学者也提出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问题[5],但是多数认识还是从旅游六要素构成上分析旅游供应链,尚缺乏明确的从供应链要素分类上进行分析和从目的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在制造业日益服务化和服务业日益高科技化的当代,旅游服务业与旅游制造业供应商基于同一目的地空间上的协调共进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和地方文化特色,而且也有助于增加地方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见,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不仅包括规模大小不一的旅游经营企业、职能各异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复杂的中介组织机构,而且涵盖不同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真正体现了围绕游客综合性消费形成的内容复杂的供应链网。

2. 要素链接的动态多变性

上述复杂的供应链构成要素在链接方式上是动态多变的。顾客多样化需求动摇了传统上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旅游供应链结构模式,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不局限于由旅行社组合各个消费点构成的线性单一结构[9]。传统的包价旅游需求的满足是通过多层的委托关系实现的;旅游供应链的基本链接方式是由旅游服务集成商将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服务集合起来,通过旅游分销商销售给游客,实现旅游供需之间的线性链接;在散客旅游时代,凭借着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者可以通过信息集成服务商如携程和e龙等实现与旅游服务供应商的网上链接和自主选择;同时一些旅游服务供应商也不断将新技术引入经营活动之中,通过自己的网站直接与旅游者实现链接和对话;还有发展成熟的散客服务中心也日益重要。这样,就出现了由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的多样化供应链链接方式。

链接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到底核心企业是谁?学术界对此的看法不一。其实与其争论核心企业是谁,倒不如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旅游供应链就不像制造业供应链那样存在明确的核心企业?既然各构成要素的服务都是围绕游客需求并行联系的,且他们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游关系,在自然状态下彼此的约束不是很强,这也正是旅游供应链质量管理难度较大的原因。只能说,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链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强壮到一定程度可以发挥类似核心企业的作用,但是与制造业的核心企业概念是不同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以将这些重要节点如大型旅行社、网络服务供应商、散客服务中心等视为旅游服务集成商,这些集成商的运营有些是直接面向游客个人的,有些是面向机构如分销商的。但不管怎样,他们都为供需衔接提供了节点服务。

3. 网状结构的目标多重性

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网中,存在着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从上述构成要素复杂多样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的主体来自不同的产业和部门,如旅游服务业各类企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供应商、集成商和分销商,他们围绕满足旅游目的地到访游客的需要而展开协作,由于与游客接触的密切性和直接性以及产品的不可储存性等特点,使得他们必须在考虑与当地环境和文化协调的基础上,在承载力既定的情况下为游客提供有个性的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口碑以吸引重复客源对这些企业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而旅游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是有形物品,其产品的可移动性和可储存性使得其交易范围不局限于当地市场,甚至也可能不局限于旅游市场,因此如何确保其产量和利润的最大化是他们的主要追求。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公共服务供应商及其政府在确保提供的服务效率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问题,考虑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此可见,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的多元主体决定了其目标的多重性。这种多重性在满足游客需求方面必须统一起来,在满足各自利益目标方面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否则,该链网将会出现断裂和破损,难以支撑目的地优质服务的提供。

四、 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模型的形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不是线性的一对一模式,而是一个多对多的网状结构(见图1)。在这个网状结构中,存在着多重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旅游服务业企业、旅游制造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及其居民;游客作为合作生产者和服务的中心,应成为供应链网连接的核心。

1. 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及其构造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围绕游客周围的内圈就是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这条供应链由两大部分组成:旅游服务业供应链和旅游制造业供应链。其中旅游服务业企业是直接为旅游者提供劳务服务的企业,按照其功能上的区别,可以划分为旅游服务供应商(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旅游服务集成商(如旅游经营商、电子网络服务集成商甚至于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分销商(如旅游零售商、专业旅游网站等)。这些为游客提供劳务服务的企业与游客的链接方式有多种:传统的旅游供应链链接方式表现为旅游服务集成商将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服务集成为不同的线路,然后交由旅游服务分销商向游客进行销售;在新技术驱动和游客多样化需求的驱动下,旅游供应链链接方式日益多元化,如旅游供应商直接与游客链接,或者旅游服务集成商链接旅游服务供应商和游客,或者由旅游服务分销商链接旅游服务供应商和游客。这样多方式、多途径的链接,使供应链可以交叉联系,也可以跨环节联系,从而创造出多种价值链模式。

旅游制造业供应链是由旅游制造业企业以不同方式链接起来构成的。旅游制造业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主要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直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一切企业的集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任何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企业都可以称为旅游制造业企业,由所有这些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即旅游制造业。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正常运行需要旅游制造业产出、提供物质保障,而旅游制造业本身也是上下游企业构成的连接体,包括旅游制造品供应商、旅游制造品集成商和旅游制造品分销商。传统上旅游制造业供应链链接方式是由旅游制造品集成商将旅游制造品供应商产品集成为制成品,交由旅游制造品分销商进行销售,销售对象要么是各类旅游服务企业,要么是游客。但在制造业日益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下,在新技术有利支持下,旅游制造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链接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如旅游制造品集成商直接销售,或旅游制造品供应商直接自我销售,抑或是交由分销商进行销售。旅游制造业企业之间的链接范围可能是目的地之内,也可能是目的地之外,由此会形成一个开放的供应链。由于链接方式和节点各不相同,从而会形成不同的旅游制造业供应链网。

区分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制造品供应链对一个目的地的产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旅游服务是无形的,但是旅游服务的提供离不开旅游制成品(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作为运行的基础和物质保证;虽然供应链原本就是针对有形制造业而言的,但是游客体验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供应链看作远比有形商品的运动和储存范围更广。如果就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其供应链的构造仅仅局限于旅游服务的供给而缺乏旅游制造品的供给的话,那么该旅游目的地无论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还是产业运行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也会在供应链的运行敏捷性上有所反映。旅游服务企业供应链与旅游制造企业供应链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旅游商业服务供应链。其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运行机制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即优胜劣汰机制。所以,当某一企业运行不利、质量不佳、口碑不好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其他企业淘汰出局,因为继续保持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会降低整个链条的运行效益,这是任何一个追求利润的理性主体所不愿意见到的。

2.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及其构造

公共服务供应商主要包括一些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组织和机构,他们也要追求运行效率,但是效益目标却不是单一的,主要以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需求和社会目标为己任,重在为商业企业的良好运营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随着目的地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尤其是散客旅游的日益兴起和比重的日益加大,它的重要作用应该越来越突出。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搜狐旅游日前所做的对第三季度中国公民出游意愿进行的网络调查结果中显示,散客化趋势更加明显。消费者出游主要以自行组织和个人出游为主,自行组织出游占27.79%,个人出游占38.64%,两者加起来占66.43%。散客的增多不仅客观上增加了对目的地广泛的公共服务内容的需求,而且主观上也提高了对目的地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

政府主管部门是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中的关键成员,特别是在不发达的国家中,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尤其在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构建过程中,是不能离开政府的干预力量的。政府作为目的地供应链中基础设施及其政策制度的提供者,不仅对某一目的地供应链运行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跨界基础设施与政策的衔接和整合营销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在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各级政府都将实现本地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因此在涉及到公共服务供应尤其是跨界公共服务供应时,可能会出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因此协调各级政府之间对公共服务提供的认识和能力就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当然在协调纵向关系时可以凭借上下级的权利安排来进行,但是在协调横向平级关系时就需要协商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社区及其居民日益成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重要的主体之一,尤其是在散客旅游日益盛行的时代,游客深入社会基层体验异地文化的需求更增强了对社区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社区居民的热情好客、社区风气的和谐友善等内容的需求强度,在城市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社区日益成为关键节点和亮点。各社区可以在政府有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建设和联系接待游客,也可以依据各自特点建设主题社区,并纳入到旅行社线路中成为商业供应链中的组成要素,抑或是直接在网站上宣传营销自己。

各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中介组织,起着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桥梁作用。它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可以发挥在行业规范管理、良好运行环境营造和信息服务方面的监督服务功能。各类非盈利组织也是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创造目的地良好接待环境和形象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越是发达健全的旅游目的地,其非盈利组织发挥的作用空间就越大,效果也越好。

公共服务供应商主要是指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组织,如供水、供电、供气、排污、能源提供商及绿化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服务创造了目的地企业运行的基础,也创造了游客消费体验的良好环境,是制约旅游目的地整体服务感知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比较健全成熟,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相对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目的地的竞争绝不能忽略公共服务供应链的完善和建设,它直接影响到游客对目的地的质量感觉和判断。目前许多城市都下大力量进行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的地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性。这些公共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主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各地区之间必须相互衔接好服务水平和进度,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不同地区的感知程度,也会对各旅游企业的商业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与商业服务供应链相衔接的话,就会降低商业服务供应链的水平。

公共服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社区及其居民之间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其主要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化,即改善目的地生活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和游客消费,实现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其运行机制遵循整体最优原则,突出政府在公共服务供应链运行中的利益协调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监管作用以及媒体的社会作用。凭借各利益主体的参与和机制协调,促进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的运行更为顺畅。

3. 旅游目的地整体供应链网及其构造

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和公共服务供应链有机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关系图,该供应链网包含众多产业和部门,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它们之间或直接或间接、或主动或被动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网。游客对目的地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整体的,需求的实现依靠供应链上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这些服务和产品要彼此协调,一方面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对服务和产品质量的要求。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要敏捷高效,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要全面细致,两条供应链之间要对接呼应。无论是商业服务企业或制造业企业,还是公共服务供应商或其他公共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都是目的地繁荣有吸引力,否则没有游客愿意前来,那么目的地上的所有组织和机构都没有生存的基础。因此,基于目的地发展的整体服务水平的保证是格外重要的,供应链的整体系统观符合了旅游目的地各类组织机构生存的要求,他们之间的链接有效对所有组织机构目标的实现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各利益主体在与其他主体链接实践中,会根据链接效果和相互力量对比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着原先的链接关系,所以随时的淘汰、增添、换代升级都会发生,与此同时,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动态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就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着进化和发展。

当然,在商业性链接和公共性链接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体制不同、机制不一的情况下,在条块分割的部门利益依然比较严重的现阶段,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使个体丧失关照供应链整体质量和效益的行为,进而加剧了目的地供应链网发展不协调的局面。而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深刻认识旅游供应的全面性、关联性和复杂性,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商业服务关系和秩序,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在供应链不同领域和不同范围内的作用关系,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则并创新交叉衔接处的运行实践,为最终实现目的地供应链网的畅达运行。

总之,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是一个尚在形成中的新概念,其包含的内容、构造的方式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都还在不断探讨之中。本文在此只是提出一点初步认识,希望能与同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深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我国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建设,为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强大的运营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晓燕.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建华,桑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工程,2003(3):14.

[3] Kaukal M,Hopken W,Werthner H.An approach to enable interoperability in electronic tourism markets[A].Proceedings of the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ECIS)[C].2000:1104-1111.

[4] Tapper R,Font X.Tourism supply chain:Report of a desk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travel foundation[R].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Environment Business & Development Group.http:∥lmu.ac.uk/lsif/the/Tourism-Supply-Chains.pdf.Accessed 2004.09.06.

[5] Xinyan Zhang,Haiyan Song,George Q.Huang.Touris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new research age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345-358.

[6]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第2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29.

[7] Buhalis D.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in the Future[J].Tourism Management,2000(1):97-116.

[8] Davison R,Maitland R.Tourism Destination[M].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97.

[9] 徐虹.供需环境变化对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内涵的影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9):14.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Model of

Tourist Destination Supply Chain

XU Hong, ZHOU Xiaoli

(Tourism Department of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概念模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3

The Conceptual Model Building and the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ZHANG Xu-rui

(School of Accounting,Xijing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123,China)

Abstract: Knowledge sharing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cooperation i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the scholars in the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relative isolatio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involved in sharing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ship be lack of comprehensive study, lack of research subject in the sharing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action behavior, and ign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ve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built the cooperative conceptual 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three steps, based on the concept model using through expert investigation method by four dimensions, 35 indicators to build a cooperative knowledge sharing factors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224 copies of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data, for study of the coopera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variables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Knowledge context; Influencing Factors

一、引言

Kought和Zander指出:企业的创新活动离不开知识更新,知识更新支撑着企业的创新发展,包括企业内部知识的更新与消化,也包括企业从外部获得的知识的更新与消化[1]。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对于知识资源的获取及运用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知识的共享对于统筹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共享绩效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概念模型构建

本文探讨了知识主体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的关系,媒介以及情景视角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变量,即:知识共享主体能力、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的交互关系、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影响因素作用于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绩效。

基于以上步骤,我们得出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三、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设计

从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学研机构能力、企业能力、产学研交互关系以及知识共享情境的匹配度四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的指标体系。以学研机构能力、企业能力以及企业与学研机构间交互关系为本文研究的主要自变量,以知识共享情景的匹配度为调节变量,知识共享绩效为因变量,得出本文的研究量表,各指标下测量题项如表1所示:

四、结果分析与结论

1.数据收集

根据以上变量观测题项,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调研主要面向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发放问卷300份,收回后排除信息不完整问卷,有效问卷224份,有效率为74.76%。被调查者中硕士以上学历占调查者总数的63%,有过产学研合作经验的调查者占93.8%,使得问卷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2.量表的信度分析

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Cronbach's α系数检验,对于信度效用的界定范围,学者较多遵循以下原则: 值>0.9,被认为是信度优秀; 值>0.8,被认为是非常好; 值>0.7,被认为是较好; 值>0.5,被认为可以接受,但需要调整; 值

表2 量表的信度分析

研究变量 题项数 α值 各维度α值 整体α值

学研机构能力 知识共享意愿 3 .683 .780 .914

知识输出能力 4 .735

企业能力 参与合作动机 4 .702 .788

知识吸收能力 4 .741

企业与学研机构的交互关系 彼此信任程度 3 .676

交互式学习能力 4 .728 .890

冲突解决能力 2 .656

利益分配公平性 3 .785

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 组织文化兼容性 3 .662

共享制度相似性 2 .632

交流便捷度 3 .701 .814

知识管理能力相似性 3 .758

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绩效 共享内容 3 .692 .877

共享效果 3 .687

3.量表的效度分析

因子分析之前先进行KMO值与巴特利球体检验验证,以判断是否合适做因子分析,其中KMO值大于0.6、巴特利球体检验值在0.05显著水平内被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构效度分析如表3:

表3 量表的效度分析

维度 Kaiser-Meyer-Olkin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df Sig.

学研机构能力

企业能力

交互关系 0.858 1282.099 351 0.000

情景匹配度 0.759 695.193 178 0.000

知识共享绩效 0.756 562.041 98 0.000

研究采取的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为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分别对学研机构能力、企业能力、交互关系、情景匹配度以及共享绩效所涉及的45个题项进行主成分提取,以0.5作为区分变量负荷的临界值,分析得到的KMO值、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自由度和Sig值,都充分说明了个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量表变量构建效度较高。

四、小结

本文根据知识共享基础模型,综合其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研究,从产学研合作视角通过三个步骤分析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制定其研究量表。通过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实证分析,表明其量表的构建符合实证研究的要求,量表设计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为以后进行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也为改善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Kogut B., 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5):502-518.

[2]吴想,杨洪涛.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360-362.

[3]Albino,V.,Garavelli,A.C.&schiuma,G.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nn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J].Teehnovation,1999,19(1):53-63.

[4]谢志宇.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

[5]Jariuo J C.On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1):31-41.

概念模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所谓社会转型期,主要是指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促使了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与转变,在这一时期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基础,这主要是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管理模型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与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是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和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在当前企业管理制度背景下创建的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它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一般而言,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即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进而又可以细化为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运作过程创新以及相关制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等。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而言,它主要融合了决策层、操作层和执行层的共同创新,其核心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相关代表人士就提出了双重核心的管理创新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整体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同时,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将管理人员的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他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文中提出,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不仅是对资源整合及利用的全方位管理,而且也是具体资源利用和目标整合的细节管理。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建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要素。管理组织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本体;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及其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动机来源;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资源整合及其利用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间接目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长期坚持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全部参与者的影响能力,同时还包括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与执行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其管理目标。

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可能性

第一,加强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认识,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实践来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是广大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通常会以人性论为基础,对如何使管理工作有效地满足人性之需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若该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理想目标,则管理人员就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若是不能满足以上需求,则管理人员应当对人性关系进行全面的探索,从中找到不合理的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新的、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人性与管理相协调的过程中,将会促进管理实效与人际关系更加的和谐,对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非常重大作用。一般而言,人性化管理创新理论关注的是人性之需求,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人性发展及其变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因此,基于人性化的思考,管理模式创新将成为顺应管理理念和管理逻辑要求的有效管理模式。

第二,将把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去。一般而言,社会文化既包括存在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又将管理纳入到了社会文化的范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的注入实际上就是管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根据西方管理模式之特点,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很早就对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加强注意,而且多数企业管理中通常都会有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实践中只有对企业进而全面的资源调整与生产劳动关系改善,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文化进行统一,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价值观与制度的融合,管理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念认可及其自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三,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是同一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形态就会随着而改变,即社会来使发展转型。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就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行为、组织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改变与完善。一般而言,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的,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形式与特征,对上层建筑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实际上就是管理精神和文化的一种创新,管理文化滞后必然对管理创新造成消极的影响;相反,社会转型会对精神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企业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条件。企业管理创新,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思想创新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转变通常会带动思想认识的进步,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变得多元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3、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意义在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当前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优胜劣汰式的选择与应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科学的管理研究课题,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建立成为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从实践来看,当前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概念模型的提出与管理情景的发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交易费用的降低与经济效应的创新。虽然看上去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改进的,它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在该种模式条件下,一定要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将管理理念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制度和文化机制之中。在当前的新社会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通常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只有根据市场发展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管理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当前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尤其是企业目标与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一般而言,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情况构成:新管理理念的产生与应用;管理机构的创新与新管理理念的适应;新型管理模式的配套适用以及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改变与完善。所谓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人为的油画布置使企业管理系统中各项工作更加的协调,提高其积极性,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情况下,管理创新主要是指手段、任务以及目标上的创新,一个合理的可供选择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包括创新基础、手段的创新、任务的创新以及管理目创新等内容,其中创新基础又可以分为管理基本形式分析、思想出发点分析以及人性论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遵循传统理性。所谓理性,主要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所蕴含的能力及其所遵循的准则,而传统理性则是利用传统作为诠释各种事物及其发展模式的道理或者根据。根据传统理性的要求,以人治人的管理;理念与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促使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形成。这一概念模型的提出,无论是普通的管理普适性要求、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管理特色性确立,还是将该种要求归结于四个要求,其本身均带有非常强的经验论特色。

其次,根据经验方法获得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从形式上看,虽然该种模型源于传统理性,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这种传统理性与当前的实用性理性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理性认同。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承认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根据管理活动的普适性、特色性要求确定下来的,而这两种要求都是根据经验分析所得,同时也是对传统理性的一种客观反映。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合理的原始属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将成为实用理性的有效支撑,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被不断地证明实用理性的科学性,才能认为该种模型确实具有实用价值的真理性与规范性。以上仅是对概念模型的理论分析,实践中仍需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验证。社会转型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发掘,实际上就是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共融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再次,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若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新模型内容相一致,则应当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针对这一问题,通常我们可以认为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已经对企业具备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真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按照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四个基本维度对企业管理创新属性进行深挖掘。从而找到企业建立在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基础之上的有效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若企业管理创新与概念模型的内容不相符,则企业概念模型及其管理之间也是不相贴合的,那么再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模型将难以确立企业管理创模式。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发掘已不再具有实用性,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进或选择其他的管理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只有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整体创新。因此,应当不断地加强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洪林.基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经贸,2012(18).

[2]孟胡勋.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管理观察,2012(27).

[3]陆园园 薛镭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4]卢国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J].大观周刊,2012(12).

概念模型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产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时代中,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能否在知识、技术、理念等方面实现创新,能否顺应时展的潮流,就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根本上进行产业转型,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经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行政管理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型,涉及到了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为了避免为了管理而管理,就要通过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如: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移交、会议等都属于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以往,我国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行为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受国家的控制比较严重。这种管理模式难以对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IE企业管理普遍过于重视行政管理,是一种粗放型经营模式,受到了以命令为中心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大,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管理的整体效果。

2.缺乏学习动力,企业管理不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一些新企业的领导层虽然积极引进国外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但是企业引进的这些管理方法和模式等严重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根本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管理效果。其次,企业高层缺乏对管理的正确认识,不具备与时俱进的魄力,甚至拒绝吸收新的管理知识、管理理念,缺乏学习动力。由此,企业管理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领导层难以组织开展管理工作,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最终导致企业被社会和行业淘汰。

3.对人才建设缺乏重视程度,导致企业落入困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时代,全球经济都在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但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企业管理思想上,还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需要大力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凸显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人才是产业转型中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要重视人才,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避免人才流失,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足够的人力基础,避免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二、产业转型视角下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1.“创新人”,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创新人”是企业实施的管理创新的基础,为了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管理者要具备“创新人”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创新效果。人才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能否成功,开展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人进行重点创新,同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形成创新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对创新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在创新人和创新制度之间实现相互推动,从而使企业创新管理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

2.管理与文化: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中,一点点地积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也制约着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必须要相互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通过纳入一定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实现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

3.管理转型:适当调整企业价值观

a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有关,是一个独立的定义和概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在产业转型背景下,企业要转变人们的思维意识,调整企业管理组织模式,适当调整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要积极参与,正确看待产业转型。

三、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

首先,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创新概念模型要遵循传统理性,总结分析产业转型经验,根据已有的对传统经验、知识等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升华为企业管理活动的经验,如:传统的人性本恶论、与企业管理有关的传统理性等。其次,在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中,企业要将传统理性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为推广普及企业管理创新模型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从管理效果来看,随着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在企业普遍接受管理转型的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符合我国国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并且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显示出企业管理的全部传统理念。另外,我们要借助更多的实例,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另外,在全面分析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上,按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创新活动等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属性,构建全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进一步构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科学、合理地判定新构建的模型,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思雨,许亚东,杜宗棠.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7(02).

[2]李洪波.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4(27).

概念模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定性;定量;开发;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0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02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因此让初中学生构建定性和定量概念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一、辨析教材中定性和定量的概念

初中教材中关于定性和定量的概念很多,定性概念的有可燃性、阻燃性、助燃性、溶解性、酸碱性等,定量的概念有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解度、酸碱度等。辨析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建立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模型,笔者试举两例。

1.溶解性与溶解度

本节内容就课题而言,突出的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因此教材重点对溶解度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但对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涉及,笔者认为理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溶液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何为溶解性?简言之就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我们把物质的溶解性可定性为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那物质的溶解性如何界定呢?这就必须与物质的溶解度联系起来。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如表1。

气体的溶解度在沪教版教材中属于“拓展视野”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就可以了,但很多教师对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知之甚少。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

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CP2005关于药品的近似溶解度的叙述,笔者整理如表2。

2.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何为酸碱性,简言之是酸性、中性、碱性的总称。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一般是用酸碱指示剂,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表2。

为什么溶液的酸碱性会不同?很多老师并没用从本质上去给学生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但如果教师把它作为一个知识拓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酸碱性实质上是指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显酸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中性。

酸碱度:是溶液酸度和碱度的总称,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pH7为碱性。在pH7的情况下,pH值越小碱性越弱,越大碱性越强。

用pH表示溶液酸碱度时必须让学生明确两个问题:⑴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很强,是不能用pH来表示,而是采用其他表示方法。⑵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多种,如果粗略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广泛的pH试纸来测定;如果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精密pH试纸和pH计。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关系可用下表4表示。

二、开发教材中定性和定量的实验

化学教师应该发展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特别是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化学教师可以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定性和定量的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笔者试举两例:

1.烧不坏的手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4章第一节89页的“观察与思考”中有一个“烧不坏”的手绢实验:

该实验中是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按这样的比例的配制,酒精能燃烧,手绢烧不坏,但如果按不同的比例配制,酒精的浓度高,手绢会不会烧坏呢?酒精的浓度低,能不能点燃呢?有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手绢在8份体积分数不同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通过上述定量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⑴如果酒精的体积分数大于45%时,酒精能燃烧。⑵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大于85%时,手绢会被烧坏。当然这个定量实验还是比较粗略的,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结论,还需要做更多组的实验。

2.浮起来的鸡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6章第二节161页的“活动与探究”: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要学生猜测,因为无法通过外在的现象表现,且该实验兴趣性也不强。有教师就把这个实验改进,设计了鸡蛋的沉浮实验,在200g水中放入一个鸡蛋,然后让学生不断加食盐并搅拌:

随着食盐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看到鸡蛋由沉到悬再到浮的过程,觉得很有趣。

概念模型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成本;电大;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63-02

本研究旨在通过成本概念模型的建构,探讨远程教育成本构成的基本内容,并以电大系统为个案描述远程教育成本的动态构成,建立成本与学费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测定远程教育成本和建立成本补偿机制提供实测框架。

一、远程教育成本概念

远程教育成本这一概念,指为开展远程教育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总和,包括政府、社会、远程教育系统和学员为开展远程教育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政策资源。成本与经费并不完全相同,经费一般是指政府、社会、大学、学员所支付的费用,这是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

远程教育是通过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培养应用型人才,可视为一种专业服务,这种专业服务对学员而言是提供教学及支持服务,对用人单位而言是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是由远程教育系统提供给社会或学员的直接产品,这种产品能促进学员专业技能的提高,为社会提供适应其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因此,学员参与远程教育,政府和社会支持远程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投资,有着其预期的收益。

二、远程教育成本类别

1.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远程教育的直接成本指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所需要直接支出的经费,包括政府、社会、大学和学员为之支付的经费。间接成本指不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成本。一方面,包括所有的非货币形式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还包括为实施或接受远程教育所投入的机会成本即因资源投入而牺牲的其他原本可能的收益,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的机会成本,即那些虽然有关各方没有直接支出,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利益牺牲的投入成本。

2.政府成本、社会成本、学校成本和学员成本。远程教育成本的最终承担者包括政府、社会、远程教育系统以及相关个人。按成本支付主体的不同,又可将成本划分成四个类别。政府成本,亦称公共成本,指国家为开展远程教育所消耗的资源,包括政府对远程教育机构的财政拨款,以及政府支持与政策优惠。社会成本指社会各界为远程教育所消耗的资源,包括民间对远程教育系统的捐赠、资助支持。学校成本,亦称集体成本,指远程教育系统(院校)最终承担的用于远程教育活动的支出,包括用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专门经费,以及为开展远程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学员成本,亦称个人成本,指学员因参与远程教育而作出的付出。

3.综合两种维度的远程教育成本类别。政府直接成本指各级政府对远程教育系统所给予的经费支持;政府间接成本指政府因支付远程教育直接成本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及其给予远程教育系统的政策支持与政策优惠;社会各界直接成本指企事业单位、宗教团体、慈善机构以及其他社会集团或个人对远程教育机构的经费资助;社会各界间接成本指企事业单位、宗教团体、慈善机构以及其他社会集团或个人对远程教育机构的其他形式的捐赠和支持;学校直接成本指远程教育系统直接承担并用于远程教育活动的各项经费支出;学校间接成本指远程教育系统承担并用于远程教育活动的各项间接支出,包括因支付直接成本带来的机会成本,以及所付出的人力和物力;学员直接成本指学员为参与远程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各项经费支出;学员间接成本指学员为参与远程教育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所付出的人力和物力。

4.现实中的我国远程教育成本类别。首先,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有差别的,经济学成本揭示的是成本的本质,而会计学成本更注重在实际账簿系统中的计量。其次,从经费来源看,我国远程教育中尚未发现较为明显的捐赠办学和志愿资助现象,通过科研或技术开发服务社会争取经费支持的能力较弱,这部分因素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再次,远程教育中的成本发生都是围绕远程教育活动产生的,而远程教育系统是具体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的主体,而且是政府与学员投入远程教育的成本的主要受体,这些成本投人最终化为支撑远程教育系统正常运行的成本支出。以远程教育系统为成本分析的主要对象,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当前,远程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统筹经费和学员交费,在成本类别的构成方面,是以政府和学员付出成本为主体的二元成本结构。其中:政府付出的直接成本体现为公共财政对远程教育系统的经费支持;学员支付的直接成本包括向学校交纳的费用以及支撑学员参加远程教育产生的通信、交通、生活、文具等费用,而其中后者由学员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行产生,与远程教育系统的成本构成无关,只有向学校交纳的费用才属于支撑远程教育系统的成本内容。政府和学员支付的直接成本中向学校交纳的费用部分就构成了支撑远程教育系统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的基本来源。

三、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成本构成

电大系统开展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总成本主要由固定资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教学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四部分组成。考虑到电大是一个多级办学、多层管理的系统,系统内由中央电大、省电大、地市电大和县级电大四个基本的层级构成。在这四个层级的办学系统中,各级政府部门财政拨款支持相应层级的电大,而支撑各级电大支出成本的收入包含相应层级政府部门的拨款支持、直属学员的交费,以及下级对上级教育投入应承担的相关费用。下级对上级教育投入应承担的相关费用这部分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注册建档费、课程学习管理费、考试费以及相关的学籍管理费等,属于教学资源成本、管理成本支出项目的细目。同时这种费用实际体现的是学员通过下级电大向上级电大间接交纳的费用,其来源还是学员交纳的费用。这样就得出电大系统内远程教育成本的整体构成:对中央电大而言,构成其支出成本的来源包括中央政府财政拨款、直属学员交费和全国各省级电大上交的费用;对省电大而言,构成其支出成本的来源包括省政府财政拨款、直属学员交费和全省各地市电大上交的费用;对地市电大而言,构成其支出成本的来源包括地市政府财政拨款、直属学员交费和全市各县级电大上交的费用;对县级电大而言,构成其支出成本的来源包括县级政府财政拨款、学员交费(见图1)。

四、远程教育成本与学费的内在机制

综合远程教育成本类别、项目、构成的相关探讨,可以得出远程教育成本与学费的内在机制或关系。

首先,从经费来源看,远程教育成本是以政府和学员付出成本为主体的二元成本结构,政府和学员支付的直接成本中向学校交纳的费用部分(学费)就构成了支撑远程教育系统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的基本来源。因此会有:支撑远程教育的成本来源=政府拨款+学员交纳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