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功率因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功率因数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网 功率因数 并联移相电容

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氯碱化工为基础,农药化工为主体,精细化工为特色的大型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能力为:农药3万吨,烧碱6万吨,化工原料及中间体30万吨,自采盐矿20万吨。下属能源动力厂主要负责水、电、汽、冷等能源的管理和运行。我厂电力系统总装机容量为47500KVA,设有一个110KV变电站、4个10KV区间变电所和4套电解整流装置,共有电力变压器22台,整流变压器4台,年用电量2亿多千瓦时,其中整流装置用电量要占总用电量的三分之二。整流装置平均功率因数比较高,可以达到0.95,但由于整流装置的存在,谐波分量也比较重。其它动力负荷主要是异步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很低,我厂主要针对低压配电网络进行补偿,补偿前整个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只有0.87,补偿后整个电力系统功率因数可以达到0.95以上。

影响我厂功率因数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一、异步电动机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我厂绝大部分动力负荷都是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异步电动机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而异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因此,在选择异步电动机时,既要注意它们的机械性能,又要考虑它们的电器指标,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型号、规格和容量,使其处于经济运行状态,若电动机长期处于低负载下运行,既增大功率损耗,又使功率因数和效率都显著恶化。故从节约电能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观点出发,必须正确的合理的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其次,要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因为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子间的气隙变动时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二、电力变压器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电力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消耗,是由于变压器的变压过程是由电磁感应来完成的,是由无功功率建立和维持磁场进行能量转换的。没有无功功率,变压器就无法变压和输送电能。变压器消耗无功的主要成分是它的空载无功功率,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因数就必须降低变压器的无功损耗,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三、整流装置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单就整流系统而言,其功率因数可达到0.95,但是由于整流系统网侧电流不是正弦波,整流变压器除向电网吸取基波电流外,还向电网送出谐波电流,严重影响并联电容的运行。尽可能减少谐波分量的产生是消除整流装置对功率因数补偿设备影响的根本办法。整流机组的网侧谐波分量与等效相数有密切关系,提高等效相数是抑制谐波产生的有效措施。我公司整流系统共有四台整流变压器,为提高等效相数,我们分别将整流变压器接成/和Y/,从而组成12相整流系统,这时单套6脉波整流的工作原理不变,只是一台整流变压器通过Y/移相使5,7,17,19……次谐波相互抵消,注入系统的只有12K±1次特征谐波,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达到了最大限度抑制谐波分量,减少了谐波分量对电容运行的影响的目的。

我厂对提高功率因数采取的措施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主要是靠提高变压器、电动机负载率、调整负荷结构,使功率因数达到最佳。

二、并联移相电容提高功率因数

由于我公司实际生产工艺中没有使用同步电机,所以我们采用并联移相电容器的方式进行功率因数补偿。

(一)、补偿方式的选择:

根据移相电容器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装设位置,有高压集中补偿、低压成组补偿和低压分散补偿三种方式。

高压集中补偿是将高压移相电容器集中装设在变配电所的10KV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只能补偿10KV母线前(电源方向)所有线路上的无功功率,而此母线后的厂内线路没有得到无功补偿,所以这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效果较后两种补偿方式差。同时因我厂存在整流装置,虽然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整,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谐波分量的产生。如采用高压集中补偿,会对高压电容器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低压分散补偿,又称个别补偿,是将移相电容器分散地装设在各个车间或用电设备的附近。这种补偿方式能够补偿安装部位前的所有高低压线路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因此它的补偿范围最大,效果也较好。但是这种补偿方式总的设备投资较大,且电容器在用电设备停止工作时,它也一并被切除,所以利用率不高。

低压成组补偿是将移相电容器装设在车间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能补偿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前的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和厂内高压配电线及前面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其补偿范围较大。由于这种补偿能使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减小从而使变压器容量选得小一些,比较经济,而且它安装在变电所低压配电室内,运行维护方便。同时由于我厂存在谐波源,车间变压器的存在,也起到了隔离和衰减谐波的作用。有利于低压移相电容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合以上三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低压成组补偿方式。

(二)、补偿容量的确定

对于车间变(配)电所,安装的容性无功量应等于装置所在母线上的负载按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的容性无功量与变压器所需补偿的容性无功量之和。

负载所需补偿的装置容量Kvar(千乏)按下式考虑

QC1=P(tgφ1-tgφ2)

Qc1——负荷所需补偿的容性无功量(Kvar)

P——母线上的平均有功负荷功率

φ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

φ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2)变压器所需补偿的装置容量Kvar(千乏)按下式考虑:

QC2= (UK%/100+IO%/100 ) Se

Qc2——变压器所需补偿的容性无功量(Kvar)

Uk%——变压器阻抗电压的百分数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的百分数

Se——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三)、低压成组补偿设备的选择:

选择补偿设备,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同时,根据各厂实际情况,从实用性、可靠性入手,将费效比最大化。

1、投切方式的选择:

电容投切有两种方式:人工投切和自动投切。人工投切对运行人员是件繁重的工作,且难以实现及时准确地操作,影响供电电压质量。我们采用自动投切方式。可实现电容器的自动投切,我们采用了JKG系列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这种控制器能随意设定投入门限、投入延时、切除延时、过压门限、过压延时、欠流切除等参数,能自动跟踪功率因数变化合理选择电容组数,还能在功率因数超前时快速切除已投电容。在我厂的应用中,这种控制方式能满足我厂的实际要求。

2、移相电容器的选择

我厂选用的电容器为BSMJ0.415-18-3型自愈式移相电容器。该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415V,容量18Kvar,三相三角形接法,具有自放电功能,最高过电压110%额定电压,最高过电流130%额定电流。

电容容量的确定要考虑到开关、接触器的容量,补偿梯度大小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及维修成本,还有各厂实际使用习惯。我厂广泛采用18 Kvar三相移相电容器,我们认为其补偿梯度合理,设备费效比高。

额定电压的确定要考虑到变压器低压母线电压的波动和补偿后母线电压升高的因素,并联补偿移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并联补偿移相电容器的实际工作电压。

3、断路器的选择

QF1—QFn为单台电容器提供主保护,我厂选用GV3—M40施耐德空气开关。该开关具有过流和速断保护功能,我们一般将空开过流整定值整定在30A左右,可有效保护电容过电流。该开关分断能力强,分断电流可达35KA,可靠性也比较高,单台电容器故障时能可靠切除,不影响其它电容器的运行。QF我们选用施耐德NS型塑壳断路器,该断路器具有电子式过流和速断保护功能,动作准确可靠,分断能力极强,并具有稳定可靠的限流能力,可作为整套电容器组的后备保护。采用上述两种开关后,我们完全可以将电容故障限制在电容柜内,而不对配电系统产生影响。

补偿效果:

通过对全厂供配电系统安装并联移相电容器组,向电网提供可阶梯调节的容性无功,补偿多余的感性无功,使我厂实际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补偿效果明显。

减少供电损耗,节约电费

以线损为例,我厂年用电量约为2亿千瓦时,补偿前线损率约为5%,补偿后功率因数从0.87提高到0.95,则每年可减低线损约为200万千瓦时,按每度电0.4元计算,可节约电费开支80万元,加上电力系统功率因数奖60万元,每年共计节约电费开支140万元。

提高设备利用率

功率因数从0.85提高到0.95,设备利用率提高11.8% 。减少设备投资,充分发挥设备潜能。

改善供电质量

减少电压损失,降低电压波动,有效改善供电质量。

功率因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功率;输电线路;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180-03

当电能沿供电系统中的导线输送时,既有有功也有无功存在,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线路越长无功损耗越不能忽略,特别是负荷较小、线路较长时,线路呈现容性,较大的无功对功率因数的影响就凸显出来。本文结合实际从线路长度、电量情况对功率因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查找原因,研究降低线路容性无功、提高用户功率因数的措施。

1 功率因数与自然功率的研究

1.1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供电系统电能利用程度及电气设备使用状况的一个重要电气参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表示用电设备(供电设备、配电设备,等等,均看作广义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是反映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功率因数的三种计算方法:

(1)瞬时功率因数:是针对某一时刻的功率因数;按下式计算:

(2)平均功率因数:指某一规定时间内功率因数的平均值,亦称加权平均功率因数,由消耗的有功电能及无功电能得出的,按下式计算:

供电企业每月向用户计收电费,平均功率因数低于规定标准时,要增收一定比例的电费;而高于规定标准时,可适当减收一定比例的电费,标准按《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执行。比如实际运行中供电公司对神华准池铁路的4个牵引变电站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考核标准为0.9,当平均功率因数低于0.9时,供电公司对准池公司要增收一定比例的电费,即接受不同程度的罚款,对铁路的运行成本有非常大的影响,准池铁路有3个变电站供电公司的计量在其出口变电站,功率因数考核也以此为准。

(3)最大荷时的功率因数:指在年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按cosφ=P/S计算。

《供电营业规则》规定“除电网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外,用户在当地供电企业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100千伏安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用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其他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购转售电企业,功率因数为0.85以上。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0。”

1.2 自然功率

通电中的高压输电线路既能产生无功功率(由于分布电容)又消耗无功功率(由于串联阻抗),当线路输送有功功率达到某个值的时候,此时线路消耗和产生的无功正好平衡,此时输送的功率就称为自然功率。

当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由于线路对地电容产生的无功与线路电抗消耗的无功相等,因此送电端和受电端的功率因数一致;在高压输电时,当输送功率低于自然功率时,由于充电功率大于线路消耗无功,即感性无功小于容性无功,必然导致线路末端电压升高;相反,当线路输送功率大于自然功率,由于无功不足,需要额外的无功补偿,在没有无功补偿的情况下,线路电压末端就会下降。所以,线路在输送自然功率的时候,经济性最好、最合理。

2 功率因数低对电网和用户的危害

2.1 增加了供电线路的功率损失,降低输电效率

在电力系统中,当电源U是负载端电压的有效值时,负载吸收的有功功率为P=UIcosφ,则负载上的电流I=P/(Ucosφ),由此可以看出在传输同样有功功率时,如果负载cosφ较低,则线路中的电流I会增大;而输电线路的损耗为P1=I2R,即电流I增大引起线路损耗增大,所以降低了输电效率。因此当U和P不变时,提高功率因数cosφ会降低输电线上的损耗,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

2.2 增加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造成电压波动,影响供电质量

前面已经说过功率因数越低,线路上的电流I越大,正比于系统中流过电流的电压损失增加,使线路电压降低。若电压损失过大,电网末端就会长期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引起变压器过负荷、电动机过热、日光灯不能启动、电灯昏暗等后果,从而影响电压质量,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2.3 降低发、供、用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由功率因数表达式cosΦ=P/可知,在输出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低,无功功率大,有功输出也降低,有用的功减少了,发、供、用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就降低了。

2.4 增加了供电企业和用户电力设备的投资成本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功率因数较低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大,线路损耗增大,为尽量减小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往往增加导线截面积,同时由于总电流增加,使得供电系统中的测量仪表等规格尺寸增大,因此加大了投资。

对于用户而言,由功率因数表达式可以看出,有功功率P一定时,功率因数低,无功功率增加,导致视在功率S增加,为满足有功负荷用电需要,增加了所需变压器的容量,增加了用户投资和损耗。

比如一台额定电压10kV的变压器,额定电流是46A,当变压器在功率因数等于0.7时可带有功负荷:

P=cosΦ

=1.732*10*46*0.7

=557.7KW

当功率因数由0.7提高到0.9时变压器可带的有功负荷由上面的公式计算得717KW。

可见,功率因数高,同等需用变压器容量所带的有功负荷就大,节约了用户投资。

2.5 功率因数低于标准用户增加调整电费支出

前面提到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将依据《供电营业规则》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则需要多收电费,而高于规定标准,可相应地减少电费。

3 影响功率因数的因素

(1)对于用户来说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运行不合理是功率因数降低的重要原因。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功率占无功功率的80%左右,变压器消耗无功的主要成份就是它的空载无功功率,它和负载率的大小无关。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工厂的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使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4)输电线路无功对系统功率因数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各类因素的存在,用户的负荷是不固定的,特别是像牵引电气化铁路这样的负荷波动更大。

110KV线路感性无功功率为:Ql=I2XlL

110KV线路容性无功功率为:Qc=U2B=U2ClωL

由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感性无功与负荷大小有直接关系,而容性无功与负荷大小关系不大,只是由线路的长度和电压确定,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

在实际的输电线路中感性无功与容性无功功率相比,数值很小,而线路容性无功负荷对功率因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准池铁路2017年2月份和3月份统计的高家堡变电所各项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具体计量电度如下表1所示。

高家堡变电所110KV电源线有两条,分别是向高线,长度27.49公里;玉高线,长度10.37公里。2017年2月份向高线带高家堡变电所,玉高线带电热备用,在上游变电站计量到的无功功率为:向高线1168200Kvar,玉高线920700Kvar,合计2088900Kvar,力率调整电费罚款3万元。

2017年3月份玉高线带高家堡沟变电所,向高线带电热备用,在上游变电站计量到的无功功率为:向高线1023000Kvar,玉高线491700Kvar,合计1514700Kvar,力率调整电费奖励0.4万元。

变电站一主一备的两条电源线,热备用一般都是电送到用户变电站入口隔离开关的电源侧,因此对于变电所内集中动态无功补偿来说,对热备用线路的补偿无能为力。通过上两表可以看出,上下游统计的有功功率变化不大,而无功功率相差非常大。因上游变电站计算功率因数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均是两条电源线的和,由上表可以看出向高线(长线路)带负荷时上游变电站整体功率因数比玉高线(短线路)带负荷时高,因下游变电站及所带负荷的感性设备可以消耗掉一部分线路容性无功,即设备负荷大于容性无功负荷,力率调整电费罚款才会有所下降。

4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措施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减少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二是采用人工无功补偿,在用电设备处或线路上安装能够提供无功电力的设备,使无功功率就地得到补偿,以减少线路中的无功输送。

4.1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1)合理选则和使用电动机。应保证电动机在75%以上的负荷状态下运行,尽量减小备用容量。

(2)合理配置、使用变压器,恰当地选择其容量。低损耗的变压器最佳负载率为50%,运行中要均衡变压器负荷,及时切除空载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失,使其负载率提高到最佳值。

(3)改变电动机接线降压运行。

4.2 加装并联电容器进行用户的无功功率就地补偿

(1)供电系统的用户端由于有大量的感应电动机、变压器、电焊机等感应负载,特别是大功率电力电子拖动设备的应用,使得功率因数降低。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当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2)电容器补偿的一般原则和补偿方法。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按照电压等级进行逐级补偿。对于用电负荷比较集中而补偿容量较大的用户,可以采用高、低压混合补偿的方式进行补偿。对于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单独就地补偿。补偿基本无功的电容器组宜在变配电所内集中补偿。目前,普遍采用可控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根据用户端的无功是过补偿还是欠补偿,由可控硅调节励磁电抗器的感性负荷投入和退出的比例,从而使功率因数保持在要求的水平上。

4.3 采用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容量的空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时,它相当一个无功发电机。由于同步调相机投资高,有功功率损耗大(比电容器大5~10倍),运行、维护管理都较复杂,工矿企业很少采用。

4.4 降低线路容性无功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1)在线路中并联电抗器进行无功补偿。当线路空载且长距离敷设时,在架空地线分布电容的影响下,线路电抗呈现容性,采用全电缆敷设的线路尤为严重。从本文第3节第4条的分析可以看出,线路的无功功率对系统的整体功率因数影响巨大。因此,常采用在长距离输电线路或电缆线路上并联安装电抗器进行无功补偿。在实际应用中,因为电压等级越高,成本越高,维护难度越大,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10KV线路安装电抗器的较多,而110KV以上线路较少。

(2)降低电压运行。因为容性无功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有条件的情况下,若能使电压降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采用降压运行方式。

(3)改变供电方式。从分析可以看出,输电线路越长容性无功越大,因此在实际的运行中,对于有两条电源线的用户来说,尽量使用长的线路带负荷运行,这样用户的感性无功可以平衡掉一部分线路产生的容性无功,从而使功率因数有所提高。

(4)合理调整利用厂内无功补偿设备,无功补偿装置就地补偿,补偿数值综合考虑用户端厂内设备和供电端输电线路损耗的影响。

(5)由于电力电缆的相间距离更小,因此电缆线路的电容比架空线路大的多,在设计时根据变电站的位置,应尽量减少输电线路及电缆的长度,避免传送更多的容性无功功率。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的介绍,自然功率和功率因数研究,影响功率因数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措施。研究中以实际用户运行数据为依据,通过对不同时期上下游变电站统计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进行理论数值计算和实际分析,着重阐述了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与用户功率因数不可忽视的关系。在实际运行中要保证用电设备始终经济运行,功率因数达到考核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需要在不同的生产状态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使功率因数达到最优。

对于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来说节能降耗都是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将电力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功率因数,加强无功功率的管理,是一项双赢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必须加深各类无功补偿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的理解,不断深入的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研究线路无功采取用户端就地高压补偿的方法,达到不但能补偿下游变电站本身产生的感性无功,也能补偿线路产生的容性无功的目的。通过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加强过补偿和欠补偿的测试,结合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确定合理的系统补偿方案,从而保证用电设备经济、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功率因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功率因数 经营效益

1 引言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偏低降低了主变容量的利用、接触网的功率损耗增大等,提高牵引系统的功率因素对供电技术、节约能源等都有现实意义。目前采用的地补偿办法已淘汰或存在补偿效果不好等问题,所以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提高牵引系统的功率因素。

2 功率因素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

2.1 功率因数偏低会降低变电所的影响

就牵引系统的功率因素是由负载决定的,变电所反映的cosφ的值基本上就是电力机车的cosφ的值,详见表1。

2.2 功率因素偏低会造成供电臂末端的影响

供电臂末端电压低与功率因数有密切关系,等效电路如图1。

图1中U为变电所输出电压,u为供电臂电压降落:u=iR,R为供电臂等效电阻,u'为供电臂末端电压,它们的关系为u'=U-iR,

当机车Z功率P不变,若cosφ,则i,u=iR,u'=U-u。当cosφ从0.9下降到0.6时,

,供电臂输送的电流i增长50%,在供电臂上的电压降也增长50%。

2.3 功率因数偏低造成线路功率损失的影响

当功率因素下降0.28时,线路上的功率损失则增长137%。现行电费办法规定:当cosφ=0.89-0.7时,则每降低0.01增收总电费的0.5%;当cosφ=0.69-0.65时,则每降低0.01增收总电费的1%;当cosφ≤0.64时,则每降低0.01增收总电费的2%。

3 新型的供电无功补偿方法

SVC无功补偿采用大功率晶闸管调相技术,达到动态调节SVC装置输出无功的目的,满足动态补偿牵引变电所变化负荷的需要。

3.1 SVC无功补偿工作原理

SVC无功补偿装置工作原理图如图2(a)、(b)、(c)所示,U1为电源电压,r1及X1为牵引变压器每相的电阻和电抗,U2为牵引变电所母线电压,Xc为SVC电容器组的容抗,XL为电抗器的感抗,I1为牵引负荷,Ic为电容器回路容性电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后,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则由cosφ1仍提高到cosφ2。

3.2 SVC无功补偿装置对压损的改进

由上式可得:无功功率Q变小,限制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输,减少了线路的电压损耗,提高了接触网的电压质量。

3.3 SVC无功补偿装置对线损的改善

其中,P为线路传输的有功功率(kW):cosφ为功率因数;Re为每相导线的等效电阻(Ω);UN为运行电压(kV)。当线路有功功率P和导线电阻Re不变时,线路的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4 结论

本文从功率因素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的分析,提出SVC静态无功补偿方法,为改善电系统功率因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郑社掌.气化铁道供变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01).

[2]焦剑扬,刘明光.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方式综述[J].电气开关,2006(06):1-4.

作者简介

周永光(1960-),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铁路供电及电气自动化。

功率因数范文第4篇

一、概述

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有功电源还有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感性负载过多时,其功率因数都较低,影响了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必须通过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损耗的目的。

1功率因数与无功功率的关系

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P2+Q2=S2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

2输配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由于导线存在着电阻,电流通过线路时,线路自身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其有功功率损耗又与电流平方成正比。所以,线路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线路自身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功率因数就能降低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

3变压器的铜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变压器在运行中,输出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其铜损耗与变压器所带负荷视在功率的平方成正比,而视在功率又与变压器的功率因数成反比,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就能使变压器的铜损耗下降。

4变压器所需容量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由于变压器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时,其视在功率与变压器的功率因数成反比,所以当变压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时,功率因数提高就能减少变压器的需要容量,从而提高变压器的供电能力。

二、提高功率因数

一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

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功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的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过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无功补偿的一般方式

1采取适当措施,设法提高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不需要任何补偿设备投资,仅采取各种管理上或技术上的手段来减少各种用电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这是一种最经济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 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容量,使其接近满负荷运转。

2) 对实际负荷不超过额定容量40%的电动机,应更换为小容量电动机。

3) 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用电设备的运转方式,应限制感应电动机空负荷运转。

4) 正确选择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负荷率(一般为75%~80%较为合适)。对于负荷率低于30%的变压器,应予以更换。

5) 对于负荷率在60%~90%的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必要时可以使其同步化,此时电动机可以向电力系统输出无功功率。

2人工补偿功率因数

用户功率因数仅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一般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还必须进行人工补偿,无功补偿通过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

1) 低压个别补偿

低压个别补偿就是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分散地与用电设备并接,它与用电设备共用一套断路器。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个别大容量且连续运行(如大中型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低压个别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推出,因此不会造成无功倒送。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优点。

2) 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低压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

3) 高压集中补偿

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6~10kV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避免功率因数降低导致电费的增加。

3无功电源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同步电机外,还有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静止无功发生器,除电容器外,其余几种既能吸收容性无功又能吸收感性无功。

1) 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中有发电机,电动机和调相机3种。同步发电机是唯一的有功电源,同时又是最基本的无功电源,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为主,向系统提供无功,但必要时,也可以减小励磁电流,使功率因数超前,即所谓的“进相运行”,以吸收系统多余的无功。同步调相机是空载运行的同步电机,优点是能在欠励或过励的情况下向系统吸收或供出无功,装有自励装置的同步电机能根据电压平滑地调节输入或输出的无功功率。但他有功损耗大、运行维护复杂、影响速度慢、进来已逐渐退出电网运行。

2)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补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功电源,由于通过电容器的交变电流在相位上正好超前于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相反于电感中的滞后,并联电容器本身功耗很小,装设灵活,节省投资;由它向系统提供无功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由发电机提供的无功功率。

3) 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是由晶闸管所控制投切电抗器和电容器组成,由于晶闸管对于控制信号反应极为迅速,而且通断次数也可以不受控制。当电压变化静止补偿器能快速、平滑地调节,以满足动态无功补偿的需要,同时还能做到分相补偿;对于三相不平衡负荷及冲击负荷有效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晶闸管控制对电抗器的投切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为此需加专门的滤波器。

4) 静止无功发生器

它的主体是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由可关晶闸管适当的通断,将电容上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为与电力系统电压同步的三相交流电压,再通过电抗器和变压器并联接入电网。适当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就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运行工况,使其处于容性、感性或零负荷状态。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发生器相应速度更快,谐波电流更少,而且在系统电压较低时仍能向系统注入较大的无功。

功率因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功率损耗

中图分类号:T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364-01

一、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改善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即无功功率补偿)是企业节约电能的重要课题,因此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功率因数。由于企业采用大量的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用电设备,通过磁场,变压器才能改变电压并且将能量送出去,电动机才能转动并带动机械负荷。全国供用电规则还规定了在电网高峰负荷时,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的标准: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其他100KVA(KW)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0.85以上;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0以上。凡功率因数不能达到上述规定的新用户,供电部门可拒绝供电。因此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和电力系统的好处如下:

(1)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投资、改善设备的利用率

1.1 功率因数可以表示成下述形式

越高,所需视在功率越小。而当有功负荷一定时,若功率因数值越大,可知无功负荷就越小,充分发挥了发、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发电和输、配电设备的安装容量一定时,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相应减少无功功率的供给,则在同样设备的条件下,电力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可以增加。

(2)减少网络中的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由于用户功率因数的提高,使网络中的电流减小,因此网络的电压损失减少,网络未端用电设备的电压质量提高。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功率因数等有功功率除以根号下有功功率的平方与无功功率的平方之和。当有功功率一定时,若减少无功功率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交流用电设备、电动机、变压器等建立磁场需要激磁无功功率,同时还消耗漏磁无功功率。

(一)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如下:

(1)选气隙小、磁阻小的电气设备,如选电动机时,若没有调速和启动条件限制,应尽量选择鼠笼型电动机。

(2)同容量下选择磁路体积小的电气设备。如高速开启式电动机,在同容量下,体积小于低速封闭式和隔爆型电动机。

(3)根据负荷选用相匹配的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一次侧功率因数不但与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而且与负荷率有关1若变压器满载运行,一次侧功率因数仅比二次侧降低约3~5%;若变压器轻载运行,当负荷小于0.6时,一次侧功率因数就显著下降,下降达11~18%,所以电力变压器的负荷率在0.6以上运行时才较经济,一般应在60%~70%比较合适,为了充分利用设备和提高功率因数,电力变压器一般不宜作轻载运行。当电力变压器负荷率小于30%时,应当更换成容量较小的变压器。

(二)电气设备运行合理

(1)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与容量。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的用电负荷约占电网总负荷的80%以上,几个主要电网中,电动机所耗能占整个工业用电量的60%~68%左右,因此做好电动机的降损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使其额定容量与所带负载相配合,对于改善功率因数是十分重要的。在选型方面,要注意选用节能型,淘汰高能耗的电动机,并依据电机机械工作对启动力矩、启动次数、调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选用不同的型号。电动机的效率η与功率因数cosφ是反映电动机经济运行水平的主要指标,都与负载率β有密切关系。GB/T12497-90 对三相异步电机三个运行区域规定如下:

当β

(2)合理调度安排生产工艺流程,限制电气设备空载运行。生产时间要躲开高峰时间,降低高峰用电量。

(3)提高维护检修质量,保证电气的电磁特性符合标准。

(4)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总的无功消耗。

三、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企业为了使功率因数达到国家要求的规定值(0.90)以上,一般都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电容器具有投资省、有功功率损失小、运行维护方便、故障范围小等优点。

四、综上所述,提高功率因数必然对国家的能源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俞秋升:谈谈工厂企业功率因数补偿的常用方法,电工技术,2003.8.

功率因数范文第6篇

功率因数滞后在交流电中,以电压为基准,电流的相角比电压的相角拖后一个角度,就叫电流滞后于电压,电压和电流滞后角度的COSф就是功率因素,因为电流滞后于电压,就是滞后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超前:只有使用电容性元件的回路中,电流将超前于电压,这时叫做超前的功率因数。一般出现在电感回路中,电感回路的特性是电流不能突变。当交流电源在电感回路上导通的瞬间,电感回路呈现很大的感抗来阻止电流流过,所以将电流的相角滞后90度。由于现在使用的电器中,大部分都是电感性元件,所以回路中呈现电感的,也就是大部分供电回路呈现滞后的功率因数。当电容补偿太多,本地用电设备用不了,剩余的就反馈到供电系统中,这种现象就是超前。

(来源:文章屋网 )

功率因数范文第7篇

【关键字】功率因数,企业电费,企业效益

中图分类号:TK212.+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用电量大大提高,因此便相应的出现了功率因数这个新的概念技术。功率因数的提高对整个的企业效益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主要从影响功率因数的原因和功率因数的影响电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二、现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方法的不足因素

1.功率因数的大小和企业用户用电的性质、用户量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在企业用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变化,因此,功率因数也会随之不断变化。供电局在计算电量及电费时,会结合当前月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功率因数的平均值,从而确定k值的大小。

2.功率因数考核标准过低,与现在电器设备水平不一致,导致供电企业功率因数考核减少电费每年增加。以我公司为例,我公司84.93%的售电量为大工业电量,再加上100KW普通工业和商业用户的年电量约占总电量的7.36%.执行功率因数考核的电量比重达到了92.29%。下表为近三年功率因数考核电费变化与售电量变化关系: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2013年三年功率因数考核电费增长了100.06万元,2013年相比2011年增长了220.40%;而2013年1-7月份售电量比2011年1-7月份售电量增长了29520万元,增长率只有177.65%,功率因数考核电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电量增长速度。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用户的各类设备的效率越来越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用户更加注重了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入。

3.执行范围界定不清,与现电价分类不一致。1983年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中,只对当时的电价中工业、非工业、农业和趸售几大类用户进行了明确进行功率因数考核。由于电价分类越来越细,增加了商业、非居民,而1983年的办法中没有明确,造成在工作中不便。

4.奖励标准过小,对中小用户促进力度不大。1983年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中,功率因数调整最大奖励比重为1.3%,造成广大中小客户对待功率因数考核不重视。需要十多年收回成本,过了十多年,设备早已损坏,需重新购置,用户得不到实际好处,投入产出比率降低,提高不了用户积极性。

三、功率因数对电费的影响

根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不同容量的变压器、不同用电性质用户来说,功率因数也会有所不同。如对于变压器容量超过160kVA高压供电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kVA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的标准值为0.9。另外,还有功率因数的标准值是0.85和0.80。

从电费计算的公式来看,k值越大,企业用的电费也会越高,但是k值的范围比较广,可为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但是无论怎样,它的大小由用户实际功率因数所决定,以变压器超过160kVA的工业企业来说,它的功率因数的标准值是0.9,当用户实际的功率因数cos等于0.9的时候,k值为零,但当COS大于0.9的时候,k值就会小于零,当COS小于0.9的时候,k值小于零。而用户实际功率因数与无功电量也有一定的关系,无功电量越多,用户实际功率因数反而会越小,从而使k值变大,这就使得电费总额变大。

因此,减少无功电量,就可以使电费总额变小。一般来说,就是要使用户设备对电能充分利用,尽量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传递,从而满足电力用户及网络元件对无功功率的需求,这对于电压也有积极的影响,最终提高供电企业和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实例分析

以本县作为参考对象。目前,和顺县大工业用电的电费收费标准为:峰电价0.7395元/kWh,谷电价0.2951元/kWh,平电价0.5092元/kWh。

1.实例一

35kV电力专线用户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责任公司7月份的平电量为1000020kWh,谷电量为2701440kWh,峰电量为47880kWh。其7月份平均功率因数为0.904,如果该用户采取技术改造措施将功率因数提高至0.97,则7月份可以减少的电费为:

①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后,平电量减少的情况,以及折算成的电费。减少的电量:

减少的电费:131455.49kWh×0.5092元/kWh=66937.14元。

②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后,谷电量减少的情况,以及折算成的电费。减少的电量:

减少的电费:344458.66kWh×0.2951元/kWh=101649.75元。

③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后,峰电量减少的情况,以及折算成的电费。减少的电量:

减少的电费:6293.96kWh×0.7395元/kWh=4654.38元。

④以上三项共计少付电费17.32万元。

2.实例二

35kV电力专线用户山西和顺北关煤业有限公司7月份平电量为166950kWh,谷电量为852180kWh,峰电量为4830kWh。7月份平均功率因数0.863,如果该用户采取技术改造措施将功率因数提高至0.97,则7月份可以减少的电费为:

①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后,平电量减少的情况,以及折算成的电费。减少的电量

减少的电费:34800.80kWh×0.5092元/kWh=17720.57元。

②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后,谷电量减少的情况,以及折算成的电费。减少的电量:

减少的电费:177637.28kWh×0.2951元/kWh=52420.76元。

③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后,峰电量减少的情况,以及折算成的电费。减少的电量:

减少的电费:1006.82kwh×0.7395元/kWh=744.85元。

④以上三项共计少付电费70886.18万元。

五、提高功率因数意义和方法

1.从电工学的理论中可知,在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就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cosφ表示为:

从上述公式中可知,提高cosφ,就是在视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有功功率,降低无功功率。这样,对于发电机可增加设备利用率;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降低无功功率的传输,即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网传输能力;同时可降低线路电压损耗,提高电能质量。

2.为了减少配电网络中无功功率的传输,尽量做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达到降低线损,提高经济效益目的。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规定,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

(一)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工业、农副业专用线路cosφ≥0.9);

(二)趸售和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0以上(农村生活和农业线路cosφ≥0.80);

(三)其他100kva及以上大用户功率因数为0.85以上(cosφ≥0.85)。

3.经济效益分析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后的功率因数cosφ必然会有所提高。因为P=UIcosφ,负荷电流I与cosφ成反比,又由于P=I2R,线路的有功损失与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当cosφ升高,负荷电流I降低,线路有功损耗就成倍降低。电网元件中功率损耗将减少的百分数为ΔPL%,计算如下:

表2

由上可知,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能较大幅度降低线损,是提高电能质量的有效途径。

4.要想使功率因数得到提高,合理安排作业班次和改善操作流程,尽量避免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经常处于轻载甚至空载状态下工作:就地、就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补偿的方法一般是安装相配套的“并联静电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既保证了电压质量又减少了消耗电网的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随之提高,k值和电费也随之减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的经济性和电能使用的社会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提高和稳定用电功率因数,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率,改善电压质量,从而节省用电企业的电费开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功率因数的研究不断加深,无功补偿会有更广大的前景,相应企业的电费支出也会减少。

参考文献:

[1]周喜超,王维洲,郑伟.客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及优化策略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

功率因数范文第8篇

关键词 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034-02

1 工作目标

1.1 基本原则

坚持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补偿,实现无功动态就地平衡。

1.2 管理目标

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补偿分二步实施:第一步:2009年对原有低于0.85的配电线路进行补偿;第二步:2010年~2011年对低于0.90的线路进行补偿;最终实现10kV配电线路达到0.95以上的目标。

1.3 管理的效果

2009年投资139.5万元(31/9 700kVar),功率因数达到0.943;2010年投资26万元(4/1 000kVar),功率因数达到0.945;2011年投资89.13万元(13/3 300kVar),功率因数达到0.95.

2 具体措施

2.1 健全组织机构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责任考核”的原则,分级成立10kV配电线路无功管理小组,形成体系健全、层次清晰、运行有效的管理机构。

2.2 对现有10kV配电线路电容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登封市电业局共有公用10kV线路64条,2009年3月~5月,组织技术人员对登封局61 条10kV公用配电线路(其中3条线路出线短,没有安装)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110套(24 340 kVar),进行了运行调查,发现运行75 套,占安装电容器的68.18%;无运行35 套,占安装电容器31.82%。从检查情况看管理原因:调试不当造成有13台,占37.14%;电源反向接反有3台,占8.57%;电容器被盗造成有2台,占5.71%;互感器极性接反造成有7台,占20%。设备原因:因内部变压器烧坏造成有4台,占11.43%;因外接互感器烧坏造成有1台,占2.86%;因内部电机损坏造成有3台,占8.57%。其他原因:线路停运造成有1台,占2.86%;电容器报废造成有1台,占2.86%。

通过近3个月的调查,发现各类未运行原因所占比例:管理原因占71.42%,是影响电容器运行的主要原因;设备原因占22.83%,是影响电容器运行的次要原因;其它原因只占5.72%。

2.3 分析影响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正常投切的原因

1)管理人员对无功补偿装置原理和控制器控制原理不熟悉,不会设置控制参数,造成大多数装置不能正常投切;

2)当线路出现电压不平衡或线路接地时造成电容器过流、控制器过流速断保护、控制器自锁、装置退出控制运行等。过流速断保护动作,控制器需人工复归,由于管理人员对控制器不了解,未及时复归解锁,造成装置不能自动投切;

3) CT二次接线极性反接和一次安装相续不对(A电流B.C电压或A.B电压C电流)而造成装置采样误差过大,导致自动控制不合理;

4)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位置不合理。无功补偿装置应选择负荷比较集中的前端安装;如果提高末端电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选线路2/3处或靠末端安装。检查中发现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负荷点后端安装,造成无功装置采集不到线路负荷,不能投切。

2.4 针对无功补偿不够和管理不当造成功率因数偏低的线路采取的办法

根据2009年6月份数据统计,当时功率因数低于0.85以下的配电线路39条。其中13条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明显不够。

2.4.1 第一步采取的措施

1)2009年首先对13条无功补偿装置明显不够的配电线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31套(9 700kvar)。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791,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43;2)因管理原因和技术原因的26条线路,通过生产厂家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维护、调试,基本上达到了0.85以上;3)2010年10月份,又对低于0.85的崇西线、村关线进行了跟踪、分析,增加了无功补偿装置4套,总容量1 000kVar。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83,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8。

2.4.2 采取的第二步措施

2011年6月份,对低于0.90的9条线路和部分损坏的电容器进行补充和更换,安装补偿电容器13组(3 300kVar)。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87,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5。

2.5 加强对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的管理

1)加大功率因数考核力度,实行重奖重罚。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线路出现电压不平衡或线路接地时,及时恢复控制器解锁装置。并加强人员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掌握无功补偿装置的接线方式、调试方法及无功管理的重要性;

2)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安装地点。通过对无功补偿容量的准确测算,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并且防止无功倒送或无功补偿不足。

2.6 安装配置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1)每条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2~3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7-10%补偿;对已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重新进行测算、调整,该补偿的补偿,该调整的调整;

2)整条线路安装一处时,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2/3长度处。安装两处时,第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2/5处,另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4/5处,各处容量为线路总补偿容量的一半。安装位置,应考虑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工作;

3)安装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时,针对负荷变化较大的农业线路,要考虑每套无功补偿装置,分二组进行补偿,一组固定补偿,一组自动补偿。当线路负荷低时只进行固定补偿,线路负荷高时自动补偿投入,这样可控制单只电容器过补偿时整套设备停用。

4)加强对大客户的无功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指导督促客户按照《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管理条例》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规定,采用集中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综上所述,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达到改善配网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提高配网经济运行水平,为企业降损增效和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