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言与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1篇

1. 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策略

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笔者深知文化意识的发展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文化教学目标和语言教学目标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材安排什么,“我”教什么,课本设定的程序,就成了“我”教学步骤的设计;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学习和四会技能训练,忽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合适、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

2. 学生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笔者随机抽取本校九年级的100名学生作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82% 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2)61% 的学生认识到交际中缺乏文化知识比缺乏语言知识更易引起冲突;

(3)84%的学生表明自己的英语文化知识相当匮乏,希望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

(4)97%的学生赞同“文化的学习对语言学习起着积极的影响,文化严重缺失会引起严重的交际障碍”。

(5)89%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的学习过少。

二、研究意义

通过开设“英语文化讲座”这一活动,奉献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营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探索生动有效的文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在体验与感悟中成长,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三、活动组织实施方法

(一)英语文化讲座的内容

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细化的一级到九级文化意识目标,结合Go for it!教科书,重视课文材料文化信息的挖掘,同时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发挥集体备课的团队力量,共同商讨确定讲座的主题、方式,把文化教学目标和语言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主要遵循两条线索:一是和教材同步。如九年级Unit 12的话题是custom,就可开设“中西方礼仪比较”主题讲座,并自编自导自演校园课本剧——“不同国家不同习俗”(获区2010英语课本剧二等奖)。二是与主题活动同行。例如,抓住每年的校英语文化节,精心烹制“英语原版优秀电影展播、英语名言名句诵读、外籍来华名人故居走访”等文化大餐。

(二)英语文化讲座模式探究

1. 主题式探究模式

先确立一个中心话题,然后由教师或者请外籍人士来做相关内容的讲座。在讲座的准备阶段,先对学生做一个预测,看看他们对这个话题已经知道多少和最期待了解的又是什么,及时调整讲座内容。讲座期间给学生留一段自由时间,现场提问、采访、探讨都可以。

2. 参访式探究模式

参观和访问式活动模式指通过观看展览、视频和各种表现形式受到启发,学习新东西,激发参与热情,找到灵感。教师创造可供学生“品味、观察、接触”物质或人文条件,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外国文化信息,亲身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例如,校园里布置英语文化长廊,“中西文化差异我之见”学生作品展览活动,英语版电影赏析,参观学校附近的司徒雷登故居,拜访天水堂的牧师,排演英语课本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等活动。

3. 自助式探究模式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其自由选择,个性化学习。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利用电子网络媒介。在校园网站上设置“文化吧”专栏,主要是围绕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一些文字或视频介绍,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享受这些文化大餐。同时开辟“文化之旅”电子信箱,解答问题或者分享成长的喜悦。二是开辟文化角。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存放一些英语读物、英语名著,学生可以随意取阅。 转贴于

(三)英语文化讲座案例节选

语言与文化同生共舞

——《走进美国流行音乐》英语文化讲座之感悟

选取这个主题的原因:(1)会唱英文歌的学生很少,但他们对英文歌却显示出很大的兴趣,有了解英美流行音乐的渴求。(2)我自己也是英美流行音乐的粉丝,对这个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很希望有机会和别人分享我的一些见解。

希望达成的目标:(1)丰富英语学习的文化内涵和英语学习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更大热情。(2)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他们鉴赏美的能力。

实施的过程:以美国流行音乐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为线索,加上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歌手或演唱组的特点介绍以及他们最受欢迎歌曲的欣赏,制作了集视听为一体的精致课件,带着学生进行了一次愉悦的音乐旅行。

同事的评价:“美国文化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讲述、课件与学生三位一体,课内外知识融合,氛围感染人,内容打动人,方法吸引人”。

学生的感悟:“当我还在纳闷老师会讲些什么,担心又是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时,我却瞬间被吸引了,完全陶醉在这堂与众不同的英语课中。我希望这个讲座能不停地继续下去……”;“我喜欢这样的文化讲座,我第一次觉得英语并不那么令人讨厌……”。

自己的思考:接受这个任务,我特别兴奋,事先收集了大量相关信息,做了精心准备,结果是喜人的。这次讲座不仅仅对学生起了积极影响,我也一直在享受整个过程。

四、研究成效

1. 巧妙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课堂上教师为了落实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往往很难再有宽裕的时间来进行诸如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词语的文化内涵挖掘、语用差异的指导之类的工作。即使有一些,那也是零碎的,粗略的,局限的。而英语文化节中讲座的内容是精心挑选的,富有代表性,是系统的,详细的,甚至是深刻的;形式多样,生动而吸引人,在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优化、升华。

2. 成功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文化讲座是一种愉悦教育和体验教育。比如“谁偷走了圣诞节”这一讲座,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电影的选择和赏析能力,对异国文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教师选取了曾获美国票房冠军的电影“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边看边评,感悟人生的真谛。完整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主题音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热烈的探讨,思想的碰撞,带来文化的感悟。当学生迷上英语文化的时候,英语学习的动力将源源不断。

3.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讲座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快乐的体验、积极的实践中收获了异域文化。中西文化差异比较,有效减少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帮助学生创设入乡随俗的文化语境,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致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教师惊奇地发现,学生语用错误减少,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2篇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中外学者给“非语言交际”下了不少的定义,有的非常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通过言辞传递的信息”或“非语言交际是不使用语词的交际”。有一些学者似乎认为非语言交际即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如英国的Michael Argyle;美国学者Alastair Pennycook 则认为非语言交际(NVC)=副语言(Paralanguage)+身势学(Kinesics)+近体学(Proxemics)+超声音特征(Paraverbal Features)。有的学者下的定义则又很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交际所使用的非语言动作既有生物性特征,又有社会性(或文化性)特征。人类也像其他动物一样,受外界条件刺激时,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引起本能的反映,通过表情、动作和姿态等非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类非语言动作的生物性特征。但是,人类的非语言动作,不只留在生物性特征上,在人类长期交往和实践中,其非语言动作慢慢被‘解读’形成了一套有意义的符号体系。这种符号体系,一经出现,就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行为举止必然要受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而社会行为规范往往是一脉相承的,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与文化一样,除少数人类所固有的出自本能的表情和动作外,大多数非语言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长期历史积淀而成的某种社会共同习惯。然而,文化并不总是能决定由我们身体动作所传达出的信息。动作的前后联系、性格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影响着传出的信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非语言的运用姿态和神情。尽管如此,像书面语和口头语那样非语言的交流根本不能从文化、亚文化里分隔开。不管我们是否强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或相似点,非语言的交流都受到文化的约束和制约。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整套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是很不相同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非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非语言的共同性是指同一人体动作在甲乙两种文化中有相同的意义。如篮球、排球等裁判员的手势和投降的手势世界通用。

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

大多数非语言行为都只是在它所属文化之内加以解释。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文化群落都有其特定的非语言行为模式,一种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用不同的非语言行为表示,一种非语言行为在特定的文化中有其特定的意义。第二,什么情况下该用或不该用非语言行为,各种文化都有其展示规则。展示规则告诉我们交谈时双方应该距离多远;什么时候将目光移走;什么时候皱眉,什么时候微笑;应该大声交谈,同时伴随多种手势,还是应该娴静地交谈,交谈的速度应该怎样等等。另外,展示规则还表明可接受的行为表述的程度。第三,一种非语言行为可有三种解释:随意的、特质的和共享的。随意解释指某种语言行为没有特定的意义,特质解释指某种非语言行为对某些个人有特定的意义,共享意义指某种非语言行为对某些人有共同的意义。然而,文化之间对非语言行为的三种意义的理解也不相同,一种文化认为是随意的非语言行为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有共享意义。这表现了不同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理解。

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克服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呢?以下几点克服策略可供参考。

第一,交际者应对支配自己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则有充分的认识。因为交际者只有充分了解并学会遵循支配自己行为的文化规则,才能去了解并在交际中适应他种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则。

第二,正确解释别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这是建立在多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的普遍特点基础上的。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有着普遍性或共性的特点。譬如人类表达情绪的行为方式大致相同,使得某些行为(如,微笑、哭泣、皱眉等)具有普遍相似的表意功能。然而非语言交际更大程度上具有特殊性和文化制约性。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的特点。只有养成有意识地观察并正确解释制约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规则的习惯,交际者才能够适应具体的文化、社会、场合、情景中的各种行为。

第三,交际者在对自己的文化或别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时,应该避免过度概括的错误。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作出试探性的解释,最后是全面和充分的概括。另外,交际者应该始终认识到,由于概括性的推论中总存在着特殊和例外的事件,因而,无论如何全面的概括,也总会存在着局限性。

第四,交际过程中,要学会调节对非语言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对不同的气味,身势行为及体距行为等产生心理上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交际者应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做好情感反应,并在类似情况发生时,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使交际达到有效的关键所在。

第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观察、评价和恰当有效地实施非语言行为的能力。这些途径主要包括:一是生活中通过读书、阅报、看电影等加深对本国尤其是外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二是参加涉外活动,多与外国人接触,在实践中提高对非语言行为的敏感性等。

结论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渗透;语言教学;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

我国英语教学的前期阶段,其相关的文化渗透因为受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始终徘徊于语言教学的边缘而未得到应有的深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开始并人到语言教学之中,特别是自上世纪末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及渗透,并且对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探究和认识。在我国英语专业课程目前已经把文化渗透视为语言教学任务之一。

一、文化渗透和英语教学

许多语言学家都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Nida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两个象征性体系,我们用语言所说的一切都有意义,不论是指定意义,社会意义,外延意义,还是内涵意义。我们所使用的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其固定的含义,表达的是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含义,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文化表达比语言表达更为宽泛”。由此看出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相应变化,而促成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一旦脱离了文化,语言表达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因无法理解而造成失误。另一方面,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促进了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文化在我们头脑中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同时语言又是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所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即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英语语言教学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帮助我们掌握一门语言,拓展知识面,将语言作为工具阅读原版报刊、杂志、学术著作,吸取西方国家之先进经验和技术以及写文章和学术报告等;另一个目的是:帮助我们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研究外语和母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把目的语文化渗透于教学之中。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想掌握英语就要熟悉和掌握其文化,只有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才能有效提高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由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DelHymes率先提出来的,他就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四个参数作为基本框架:可能性程度(degreeofpossibility)、可行性程度(degreoffeasi.bility)、合适性程度(degreofappropriateness)和表现程度(de.greeofperformance)。此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语言学的巨大进步。交际能力是交流双方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的再发展,但又比语言能力的内容更宽泛,更具体。尽管许多语言学家对文化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已达成共识,那就是:除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之外,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

文化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交流信息。缺少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引起我们对语汇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误解,从而导致语义和语用失误。总体而言,文化知识信息可直接从“formalcommunicativeapproaches”中获得,这一方式是交流的自然产物,重在结果;而文化交流信息则主要通过“informalcommuniactiveapproaches”中逐渐获得,这一方式重在过程。出生在特定文化氛围并很自然地继承了本国传统文化的人会轻而易举地理解其相互间的语言内涵和行为方式,而不致产生误解。这就是一些英语本土人虽然受教育不多,也不甚了解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学、艺术典故以及他们语言中的文法,但并不妨碍他们的日常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自己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语境来恰当地表达自己。而尽管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国家的一些语言、历史、地理以及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时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正常交流,这是因为英语是其第二语言。他们在使用第二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母语思维方式的限制,因为其母语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信息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大脑,并在潜意识里无时无刻地影响他们,即使是在他们对另一种语言已经相当了解的情况下,也常会出现语用失误。有时我们以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我们的跨文化交流难以顺利进行。

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例如,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语言表达习惯等,以减少文化冲突,扩展我们的知识视野,唤醒我们对所存文化差异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汇的外延,为理解语言实际内容铺平道路,对语言的主题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反馈,帮助我们掌握语言并付以实践和运用,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一是文化领悟力,而文化意识则将这两方面连接起来。文化知识与文化领悟力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获取目的语文化信息,后者在于理解和吸收目的语文化知识并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学习者需要认识到文化差异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直至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文化知识着重于已获得的知识,文化领悟力则侧重个人能力。从内容上看,前者传达文化知识信息,后者传达文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交流信息。笔者在英国居住期间,曾与一位在英国攻读病理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为邻,她告诉我她学习英语近20年,早就能流畅地阅读英文原版的医学专业书籍和论著,但来英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除了简单问候话语之外,很难与当地同事顺畅交流,主要是无法理解有些话语的内涵意义。当与英国同事交流的时候,她常要求他们将所说内容写在纸上加以解释方能明白。她还发现用英语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确切思想,往往不知道说什么或如何表达,而且她所说的常常并不是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当被问及她学习英语的年限时,她很不情愿告诉其真实情况,因为每到此刻她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其实她的经历在于她在获取英语文化知识信息的同时,忽略了对文化交流信息的关注,加之交流机会的短缺而导致文化领悟力的欠缺,造成交流困难。这不能不说与我们国内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某些失误不无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流信息曾一度被忽略。问题归纳:(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语言学习的全部。此结果致使学生不但发出信息能力差,就连获取信息能力也差,以致综合交际能力低。(2)学习方法守旧,只见树木不见林。受传统学习法的影响,注意力只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较少考虑语篇整体,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3)语言理解能力强。交流表达能力差。主要是跨文化理解能力较弱,缺乏社会实践,当语言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事实上,文化交流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和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同等重要。长远来看,文化交流信息和文化知识信息有利于文化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交流能力,我们应该注重文化交流信息,提高文化领悟程度.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交流。

三、文化渗透教学的思路

(一)文化渗透的原则

尽管我国英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有时却因考虑到第二语言文化与中国文化可能产生的冲突而踌躇不前。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对英语语言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但依旧觉得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并非易事。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客观性和真实性

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注意语言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中的真实性,同时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所以,有必要为学生理解、掌握目的语及文化设计提供真实、实用的教材和创造真实、客观的文化氛围,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原则性与指导性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文化知识的传播,学生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目的语文化的信仰、宗教、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首先要有原则地理解目的语的政治含义和社会含义,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3.实用性与可行性

从文化内容的角度而言,学生首先应关注交际文化知识,目的在于提高交际能力。就文化渗透的思路而言,可供参考的思路很多,只要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获益就行,因为这对提高文化渗透之效果有益。另一方面,还要适时提高及丰富文化交流素养,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恒心。

(二)语用失误的识别

语用失误主要指不当的语言运用,通常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所引起。

1.文化冲突引发的失误

文化冲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表达技能而造成的。

笔者在英国时,一次圣诞聚会上曾听到一位英国友人夸奖一位中国留学生:

“Your dress is very beautiful!”

留学生立刻回答说:

“No.My dress isvery poorindesign”

此刻,英国友人面有一种尴尬的表情。这是因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而引起的留学生应答失误。实际上,据笔者了解,这位留学生口头所表达的意思与她内心的真实意图并不一致。她内心因其服装受到称赞而感到高兴,但为表示礼貌和谦逊口头上却予以否认,因为礼貌和谦逊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而英国人却可能因对方对其赞扬所做出的反应误解为其态度不够真诚而感到尴尬,他会认为留学生的答话暗示着他连服装鉴赏水平的能力都不具备。因此,有时语言的失误是因为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所造成,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不了解对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造成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与交流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的程度都有关系。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中国:您买点儿什么?(中国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日本:欢迎光临。(日本营业员把顾客当客人)美国:Can I help you?(美国营业员把顾客当作要帮助的对象)这是不同传统文化的反映。通常我国视谦逊为礼貌,但西方人则认为谦虚没什么值得称道的,甚至认为谦虚是不诚实乃至虚伪的表现。当得到赞扬时英国人常常喜欢说“Thank you.”或“I’mappreciatedtOhearSO.”等话语来表达对赞扬者的欣赏与感谢。我们因受传统文化影响常在得到赞扬时给予口头上的否认。两者其实都是为了礼貌,并认为各自的言行是得体的。这种情况因文化之差异,本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目的是要说明要想学好目的语并达到运用自如之目的,必须要了解目的语文化。以备在交流时遵循对方的交流规则。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循各自文化的规则。

2.不同观念引发的失误

西方人通常很忌讳被问及一些个人隐私。他们尊重个人隐私(包括个人的身份、年龄、收入、独立性、自主选择),突出个人主义,推崇竞争意识,善于挑战和懂憬未来。中国人重视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合作,追求平稳,继承传统。因此,“隐私”这一概念,我们与西方国家的理解存在差异。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询问对方的年龄、工资、职业、婚姻状况乃至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以示亲切友好。但西方人则视这些问题为个人隐私,所以他们常为在中国遇到此类问题的被询问而感到不悦。语言失误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甚至造成交际失败。语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有时比“说什么”更重要。

笔者在英国高校学习时注意到一种现象:上课时英国学生迟到后,为尊重老师而不打断老师的讲课,不敲门也不喊报告而是静静走进教室落座。但在我国教师通常要求迟到的学生先敲门喊报告,在得到允许后,方可入座以此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在了解到文化差异后我们会明白迟到的中国学生为什么会打断老师的讲课而西方学生则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否则就会引起理解上的差异,即中国学生认为西方学生不尊重老师,而中国学生打断老师讲课的举动又会被西方学生视为真正的不懂礼貌。实际上,两者都是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和礼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上述现象可归纳为,要想实现成功的交际就必须顺应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讲究交际策略。而交际策略就是处理和应对在交流中所遇难题的技巧。这既是交流过程中必需的心理措施,也是缩小两种文化差距的有效途径。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所产生的失误多是由于缺乏对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的了解而产生的。所以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时要考虑到加强文化意识和讲究交际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指归避,避开可能引起尴尬和误解的话题;宽容,理解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搁置,谈话无须“较真儿”和“刨根问底”;调整,及时根据交流内容调整自己的思路以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及国际交流的需要。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跨文化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不仅能发扬和传播我国本土文化,还可以引荐和学习外国文化,进行国际交流。为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变得必要且紧迫。

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对跨文化意识表面特征的认识;第二是对不同文化属性特征的认识;第三是对相同文化属性特征的认识;第四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从各自学习角度的认识。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增强跨文化意识不妨考虑以下思路:

首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各种英文报刊、杂志、原文版小说、科幻乃至儿童读物。这些读物较容易理解吸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形成对第二语言及文化更成熟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重视传统文化。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英语语言及相关文化并不意味着忽视本土文化。因此,学习和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有助于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并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由此,注意区别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更清楚地了解和理解目的语文化,有利于提高对跨文化意识的整体认识。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诸如英文诗歌朗读和背诵、英语口语比赛和辩论赛、英语节目表演,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节目及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得到他们在课堂或书本中学不到的原汁原味的目的语文化知识。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4篇

对外汉语的教学,离开文化的讲解是不完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经朋友介绍,得到一本好书《教汉语,教文化》。作者柯雪润教授是波特兰州立大学中国人类文化学与国际研究的知名学者。柯教授在中国的多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生活过。40多年硪恢贝邮潞河锲胀话教学和客家话的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富布赖特基金的支持下,柯教授对7个K-8汉语普通话项目中进行了中国文化教学法的研究。《教汉语,教文化》这本书主要讲解美国幼儿园到八年级汉语教学以及文化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美国教学观察,我对汉语教学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带着这样的一些疑惑,我希望能在书中得到答案,得到更快的成长。

从柯教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汉语教学中不易形成学体系的教学部分。文化教学会因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同,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在柯教授走访调查的中国和北美各处的学校中,他发现目前各地的文化教学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纲领。柯教授的调查显示各地的汉语教学都相当重视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有具体的教学纲领。大部分学校都将文化课程的内容设定在历史,艺术和传统方面,每个年级都有指定的话题和内容。语言教学的老师都是绞尽脑汁的设计各种文化活动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但这些课程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开发还不完善。针对低幼的语言文化教材是相当匮乏的(2)通过语言课来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与练习。我个人也有同感,目前的文化教学都主要渗透于语言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文化,深刻并掌握语言知识。但学生的年级不同,对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3)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师将其自身的文化视角引入课堂。但各地的文化教学效果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老师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知识见解不同,教学的方式和视角也有所不同。所以文化教学就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考察。所以教师将自身文化视角引入汉语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是个无法考量的部分。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柯教授的书中了解到,学生往往对中国文化课很感兴趣。部分原因是在这些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要求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作为我们汉语教学的老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足够的认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使用汉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年龄相当的文化材料和资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他们的观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并自觉地比较文化差异,从而进行文化转换。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语言学得越多,需要的相应文化知识也越多,否则就会像机器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因为我们是在用情感的交流与人打交道。所以我们的汉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在交流的时候转换到对应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正如柯教授重点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核心和最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教学如果没有融入文化元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生动,没有依据。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懂得该门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对方的心情和交流的背景。我们的学生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学习汉语,我们就必须选用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去引导他们的学习。柯教授提到另一种文化常识和技能是,学生要学会听取语言中潜在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例如很多外国朋友都很感兴趣的“意思”一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该词便有不同的意思。在文化内容方面,学生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

在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汉语教学指导性提纲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柯教授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认真探究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遵从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制定和设置学习的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理解中国文化,学会中国的思维方式。低龄儿童在教室里集中精力注意并跟随老师教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孩子们较成人来说会更大胆的运用语言。所以柯教授提到的文化教学的第三个共同特点相当重要。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在汉语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知识丰富,能够同情,理解学生,还要懂得与学生一起协作配合,善于分享观点也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柯老师确定了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怎样的语言及文化理解水平,然后逐步确立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个水平。柯老师强调孩子的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熏陶。所以老师们在教授低年级的孩子时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情感,挫折或是挑战。柯教授把三种文化类型生动的融入到行为文化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阅读者,我都能感受到课堂设计的趣味和引人入胜。例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教学,柯教授让孩子们多动嘴,通过教室里的图片和挂图让孩子看图进行口语练习,产生印象记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锻炼手眼脑的协调,刺激眼睛和脑部的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城,感受中餐,学会用筷子,学会包饺子。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喝一碗家长们提供的食材,做的蘑菇汤;一起揉揉捏捏面团学做饺子;一起围着小碗用筷子夹豆子……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和家长们体会一个鲜活的中国文化。例如书中提到的教师节。

回顾本文,大量笔墨笔者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为我们如何将信息文化,行为文化融入文化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范例,还列举出中国各种大小节庆的活动表,以及幼儿园到八年级的主题教育内容。这位我们每一个汉语教学的老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教学参考,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下,可以再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教学方式。这是汉语教学的一个接力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基础和启发下我们对汉语教学有更多地思考。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5

近30年来,随着“美国英语”甚或“美语”(American English)①在全球无可争议地“独领”,国内学术界关于美国英语形成与发展的探讨日益增多,不过,诚如某些学者所言,学者们大多遵循了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传统途径―或透过美国文学作品来研究“美语”的语言风格、技巧及特色―或侧重于语音、语汇以及语法现象的解读与分析②,而学术界通称的新兴学科“历史语言学”,即从历史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角度来对特定语言进行研究“方兴未艾”,且有待于大大深入。就美国英语的起源而言,熟悉“美语”的人很自然地会想到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或者马克・吐温(Mark Twain)。诚然,二者确是美国英语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勋卓著之士”:前者享有“美国词典之父”的美誉,其于1828年编写的《美国英语词典》(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开美国英语辞书编纂之先河,并首创“美国英语”一词,因此,一直被学者们视为“美国英语”形成的重要标志;后者则被公认为美国民族语言的创造者和捍卫者,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宣告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彻底“分道扬镳”。国际学术界围绕上述二人对美国英语发展作用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相比之下,学者们关于美国民族语言演进过程中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亨利・门肯(Henry L.Mencken)之语言学研究的著述甚为寥寥,偶有论及,或者一语带过,或者语焉不彻,系统而深入探讨门肯与美国英语发展关系的专论迄今尚付阙如。据此,笔者以相关原始材料为依据,采用语言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亨利・门肯在美国英语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做一必要定位,以期抛砖引玉,弥补国内外研究的某些

缺憾。

亨利・门肯全名亨利・路易斯・门肯(1880-1956),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知识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一直被尊为继韦伯斯特以来最伟大的民族语言先驱,“对当时整整一代受过教育的美国人产生了最重大的影响”③。他集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和社会批评家于一身,是20世纪美国少有的杰出散文家之一,也有一些学者将之跻身“语言学家”之列。不过,诚如门肯自己所言,他并不是一位语言学家,而是一位对语言问题有浓厚兴趣的记者,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位对语言现象异常敏感、且对本民族语言倍感自豪的社会学家。门肯一生涉猎广泛、笔耕不辍,共撰写了25部专著以及数千篇论文、散文、小说、社论和书评。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门肯创作的巅峰时期,他不仅完成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6卷该文集《偏见》(Prejudices),还于1919年出版了《美国语言》(The American Language)一书。这部长达2500页的旷世佳作不仅汇集了有关“美国英语”极其丰富的资料,而且将英语在美国的发展、英语与美语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美国习惯用语的起源都做出了详细解释,并且追溯了移民语言对美国英语的影响。著作语言雅俗共赏,出版后旋即销售一空,于1921年和1923年两次再版,1936年第4版出版后,又在1945年和1948年分别出版了两卷增订本,至今仍然是研究美国英语的权威著作

之一。

门肯在书中极力褒扬美国英语,认为“移民始祖”们从大洋彼岸舶来的、教师们一直在使用的那种纯粹的所谓“标准语言”正在“退化和堕落”,最终将被一种生机勃勃、不断创新的“美国化”语言所替代。他在该书“序言”中庄严宣布:在“对不同民族的特征及思想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之后发现,“英国本土的英语与美国人讲的英语,无论在遣词造句上、在成语的含义与使用习惯上,乃至在通常谈话的语法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很可能日益加深”。①这一特色具体体现为如下三

方面:

第一,“美国英语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的统一性”。在门肯看来,虽然美国英语也有很鲜明的地区特色,但是,与英国等其他大国相比,美国英语在发音和词汇方面的差别细微,换言之,“美国人所使用的语汇以及表达的方式都是非常近似的,……一个来自波士顿的出租汽车司机完全可以在芝加哥工作,而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反之,在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等大国,语言的地域差别非常显著,甚至乌克兰人都无法理解莫斯科人说的话,因此,“美国语言上的一致性无人可以企及。”②门肯所言不虚。美国著名学者James F.Bender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80%的美国人都说“美国英语”,彼此交流毫无障碍;而幅员不足美国1/40、人口也仅为其1/4的英国,却是方言众多、发音迥异,以致英格兰兰开斯特郡的矿工无法理解林肯郡农场工人的话。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呢?门肯认为,此乃英美两国自17世纪以来所处的不同历史环境和传统所致。具体而言,英国人生活在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之下,因此,惯于按部就班、尊奉传统、信守先例;而美国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没有类似的社会羁绊,因此,不必拘泥传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恶追求新奇和冒险,好动且厌恶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无章可循”,他们只是偏爱“新鲜”事物、乐于服从“新颖”的“章法”。③此言不无道理,不过,笔者以为,这只是造成“美语”“普遍一致性”的表层原因或者说“外因”,而“内因”则是美利坚民族思想上的统一性。有关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美语”的开山鼻祖之一诺亚・韦伯斯特曾在其经典之作《美国英语词典》的“序言”中申明:“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不能保持思想的统一性,那么就不会保持语言的统一性。而思想的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人们熟悉的事物或物品的共同特性。但是,在天各一方的地球两端不可能找到这样的统一性,甚至连有形的物体也不尽相同。这个国家与所有其他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政体、不同的法律和不同的风格与习惯。”①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虽然与英国在地理特征、政体模式、风俗传统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但主流移民是拥有盎格鲁・萨克森血统的白人新教徒,他们强烈要求非英裔移民学习英国的制度、语言和以英国文化为导向的社会生活模式②,譬如,不少雇主在招聘新职员时,不仅要求应聘者会讲英语,还要求后者讲标准的英语;19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同化”外来移民的“美国化”运动;20世纪中期,联邦政府又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批准了在公共学校中实行双语教育。由此可见,对不同的移民群体来说,“英语不仅是他们用作交际工具的通用语言,同时也是他们赖以谋求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通行证。”③在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压力下,移民们主动地和被动地很快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之中,“除了与世隔绝的小块地区,没有一个较大的民族群体能够把自己的语言在第二代以后留给大量的后人。”④此外,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所特有的“流动性”特征也是造成“美语”在新大陆一枝独秀的直接原因。北美大陆地广人稀,人们居住地点很不固定,经常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因此,“不那么容易沾染地方色彩”⑤。

第二,美国英语摈弃了英国英语一贯遵循的语法、句法和发音规则,即在某些方面避开了英国英语中长期循规蹈矩的传统词法、句法及发音方法。这一特征在美国普通民众的交际用语中、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演说中、在“当时美国最受尊敬的玄学家”约翰・杜威的行文中都表露无遗。⑥在《美国语言》一书中,相关例证俯拾皆是,仅举门肯记述的如下事例做一简要说明:英国上尉托马斯・汉米尔顿(Thomas Hamilton)曾在其《美洲的人与礼仪》(“Men and Manners in America”)一文中如此描述道:“does一词被拆成两个音节,读作do-es。where,令人费解地变成了whare,there也拼成了thare。……oratory 和dilatory在发音时往往把重音放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读得又长又重;Missionary读成了missionairy,angel和danger的重音标在a上,即angel和danger,等等。远不止这些。美国人还任意改变某些旧的和固定下来的词的意思,如clever(聪明的)一词在这里与talent毫无关系,而指‘快乐的’、‘友好的’。因此,一个好心肠的笨蛋在美国俗语中也可称得上a clever man……我还听说过一个先生搬进了一所clever house(漂亮的房子),另一位先生继承了a clever sum of money(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第三位搭上了一艘clever ship(漂亮的船),载着clever cargo(许多货物),开始了他的clever voyage(愉快的航行)。对于如此繁多的一词多义,我找不到任何令人满意的说明。俗话国王英语之特权为此地所有凡夫俗子所享有。类似slick,kedge和boss等词,老实说,很少按更好的语序使用;但他们在用expect,reckon,guess和calculate等词时却赋予了无限的自由,‘他们带着无悔无罪之心态捏造了其他许多口头的来历不明之词语。’”在汉米尔顿这样的英国上层人士眼中,“美国英语”的种种“改变”可谓“离经叛道”,但这正是“美语”的创新特色所在,是其美国语言和文化走向“独立”的必经

一步。

第三,美国英语广泛地吸收了外来词汇并为其所用。①“大熔炉”(melting pot)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写照,这一特征在美国语言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美国人民博采众长,从美洲土著居民以及其他族裔群体中汲取丰富的词汇并且加以改造和利用,其中“从西班牙借用的词语比任何其他的语种都多”,而“德语对美国英语在词汇上的贡献最大”,如beer soup(啤味汤)、blutwurst(黑香肠)、hamburger(汉堡包)、noodle(面条)、semester(学期)、seminar(研讨会)等等。而据统计,在美国英语中,约有1700多个词语来自印第安语,其中大部分与印第安人的组成和生活方式有关,其余的多为北美特有的动物、植物、食物名称,譬如:moose(驼鹿)、shunk(臭鼬)、chipmunk(金花鼠)、raccoon(浣熊)、opossum(负鼠)、persimmon(柿树)、pemmican(干内饼)、squash(西葫芦)、hominy(玉米片)、squaw(印第安女人)、papoose(印第安婴儿)、wigwam(棚屋)、powwow(巫师)、sachem(酋长)、moccasin(鹿皮鞋)、machinaw(厚呢短大衣)、wampum(贝壳串珠)、tomahawk(石斧)。Woodchuck(土拔鼠)来自克里语,toboggan(平地雪橇)来自米克马语,tomato(西红柿)、chocolate(巧克力)、avocado(鳄梨)、coyote(郊狼)则来自那瓦特尔语。②概而言之,“继承与创新”是“美语”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在新世界里大胆借入外来语词语和复合词的扩展。”③这不无道理,因为美国有别于英国的一个最鲜明特征即在于:美国是一个由不同族裔群体组成的“移民国家”,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语言必然发生相应的

变化。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英语在新大陆历经如此巨大的蜕变?换言之,造成“英语”与“美语”如此显著差异的终极原因究竟几何?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历史环境与传统之外,门肯认为,赋予英语以如此鲜明的“美国化”特征的驱动力量是一种“公然独立自主”(defiantly independent)的精神。这种“独立”精神促使美国人敢于藐视权威,与宗主国兵戎相见,敦促着他们在摆脱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殖民地位之后,在文化上竭力排斥英国英语,笃力发展自主化的民族语言。一代代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不断创造新词、赋予保留性继承的英语词汇以全新的涵义、保存某些濒于湮没的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词汇和用法。因此,“它(美国语言)来源于人民,根植于民族之中,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精神。”④诚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内涵各有千秋。不过,纵观美国英语整个发展历程,笔者以为,朱丽・安德森这里所提及的“时代精神”除了包含前文门肯意指的“独立精神”之外,还突出体现为一种“拓荒精神”(frontier spirit)或者说“开拓精神”(pioneering spirit)。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特纳(Frederick J.Turner,1861~1932)曾在其成名之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一文中指出:“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大西部的拓殖史。”⑤在声势浩大、群众自发参与的“西进运动”中,美国英语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据门肯统计,在1815-1865年间,产生了数以千计富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新词语,其中既有新创词,也有从英语词语中引申而来的旧词新义。这一方面与西部涌出的诸多前所未见的新鲜事物有关,另一方面也缘于边疆的险恶环境,这也印证了门肯所论及的环境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美国西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美国人民积极乐观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反映在其语言上,也以大量富于幽默和夸张色彩的新创俚语见长,这也是英语俚语何以在美国西部特别流行的重要原因。据此,门肯认为,西部边疆是美国民族语言的发源地,开发西部就是扩展民族

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者们对《美国语言》一书争议不绝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饶有意味的现象,即:大多数美国学者虽对门肯之作颇有微词,但在是否“开诚布公”地提出质疑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或许如Joseph D.Ayd所言,“门肯驾驭材料和运用美国民族语言的程度和力度令他们有所顾虑,以致任何过于强烈的质疑或者赞誉都非明智之选”。这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笔者冒昧地以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前文所提及的《美国语言》一书超语言学层面的意义,毕竟语言文化的独立是当时美国人民的“众望所归”,而藉由《美国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美国文化独特性亦是人所共识。

时至今日,学者们关于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关系已达成共识,即:“美国英语”并非一门“独立的”语言,而是与“英国英语”同宗同源,它发轫于英国英语,但在北美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有了新的发展和自身独有的特色。用现代语言学的术语来说,美国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是近400年来英语使用于北美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受美国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变体。据此,国际学术界认为门肯关于“美国英语”的论断有“言过其实”之嫌。这一论断固有其合理之处,但笔者以为,以当今的视角来审视昔人似乎有欠妥当,毕竟“时移世易”,任何评价都应着眼于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否则难免流于简单化和臆断。在这一意义上,如果单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来评判《美国语言》一书的优劣、定位门肯的是非功过似乎有悖公允。而且,门肯本人反复强调自己并非学者,更谈不上语言学家,而只是提供一些素材,供学者们去挖掘。从《美国语言》一书的社会效果来看,门肯已经如愿以偿,不失为美国英语语言学系统研究的“开拓者”;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美国语言》亦不失为一部严肃的语言学专著,它立论翔实、考据充分、论证缜密,广泛地吸收了当时最为前沿的研究成果,并且各版都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读者的反馈不断地进行认真的修正,因此,无愧于研究“美国英语”研究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 美国英语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一般是指在美国相当于标准语或起标准语作用的那部分英语,在语言学研究中通常被称为“普通美国英语(General American English,简称GA)”。美国英语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呼:在殖民地时期,人们通常用北美英语(English in North America)或殖民地英语(Colonial English);美国革命后,改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英语”(English in the USA)或“美国创用语”(Americanism);二战后,“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称

确立.

② 李颜伟.美式英语的形成与美国历史[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2.张景玲.早期美国英语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学位论文,2007:4.

③ Water Lippmann,“H.L.Mencken”,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1926,12,11.from John C.Chalberg,“The Spirit of the 1920s”,OAH Magazine of History,20(1).Teaching with Biography 2006:11.

④ H.L.Mencken,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1977), p.v.

⑤ H.L.Mencken,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1977:98.

⑥ H.L.Mencken, 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1977:99.

⑦ Richard J.Moss, Noah Webster Twayne Publishers,1984:95.

⑧ Milton Gort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88.

⑨ 郑立信.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30.

⑩ 卢瑟・利德基.美国特性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7.

约翰・威瑟斯奔.共济会[M].费城,1781:117.转引自蔡昌卓.美国英语史―美国英语融合与创新的历史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8-209.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6篇

语言是开启心智之门的钥匙。文章首先探析人类语言的获得理论,阐述了最初关于语言起源的哲学探索,达尔文进化论对这一议题的推进,到近代兴起的行为主义对语言习得的解释,来自乔姆斯基对语言学和心理学最具革命性影响的语言天赋论,以及深受乔姆斯基影响同时整合了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观。其次,本文出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思考,认为,文化并不能产生语言,但语言打开了文化注入个体的通道,因而提出了“文化注入”的观点。从普遍性与差异性角度对语言条件下的文化注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人类语言的获得;语言的习得;文化注入

卢梭在《论语言的起源》中写道,“一旦人了解到别人同他一样有感知,会思想渴望或需要传达情感和想法,他就会寻找各种表达手段。这些手段只能是感官的,人只能通过感官向别人施加影响。这就是用符号表达思想的社会职能。而进行言语活动的人并不这么想,虽然本能给予了这样的结果。”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揭示人的心智能力。乔氏之所以研究语言很大程度是因为通过研究语言所得出的发现可以揭示人脑的内部属性。我们每天都在娴熟地通过语言与外界、自我交流,但可能已经忘记语言并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我们出生在适当的环境中,无需任何训练即自然地获得它,而它宛如开启我们心智之门的钥匙,我们可能尚未准确掌握以语言的方式打开心智之门的关键,但在每扇门之后,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共同的紧密连结。以下就简要论述现有的部分关于人类语言获得的观点,以及语言所昭示的普遍的与不同群体内的“共同连结”。

一、人类语言的获得

1、语言起源的一种哲学观点

卢梭认为,人类的语言,作为最初的社会习俗,只能形成于自然。动作、声音几乎已可以完全表达人想要交流的所有信息,然而,人类为何还会产生语言?卢梭提出是感情而不是需要催生出了语言。语言起源于人类的精神需要,起源于人类的激情。所有的激情倾向于把人类再次召集到一起,但谋生的需要又使他们彼此分离。促使人类产生最初语言的,一定不是饥渴,而是爱、恨、同情和愤怒。

2、部分传统观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人类最初语言的获得与人类的存在不可分割,因而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够导致生物适应性的改变,进化使得人类获得了语言适应的生理基础,同时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交流需要的产生,人类逐渐地、不自觉地产生语言能力。同时达尔文也首先提出语言是一种本能的理论,但这样的本能并不仅限于人类,这为后来平克的语言本能观提供了启示。

行为主义观点。20世纪初兴起的行为主义也对人类语言的获得提供了解释,儿童能通过对成人的语言进行选择性模仿,同时基于刺激――反应理论,尤其是条件反射说,行为主义者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就是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恰当的反应。当儿童反应正确时,成人会给予儿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鼓励,通过这种强化,儿童形成了语言习惯。虽然行为主义的观点对语言界和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一理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陷,它并不能解释儿童习得语言的创造性、不受刺激控制的限制的问题,也忽略了个体习得语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论

乔姆斯基提出了本世纪关于语言最著名的理论――语言天赋论,他是第一个揭开语言系统的精密性,也是奠定近代语言学的革命与促使认知科学诞生的最有力的人物。针对之前盛行的行为主义关于语言由来理论的批判,乔姆斯基发现存在两个这样的基本现象:第一是人们所讲或所听到的句子几乎全都是全新的句子,所以语言绝对不可能是刺激反应的汇合;第二就是儿童很快就发展出一套复杂的文法,不需要学校老师正式的教导,而且都会用这套文法去解释从来没有听过的新句。因而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天生具有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的知识,并将这种天生俱来的知识称作普遍语法。在乔姆斯基看来,要想理解人类的复杂行为,就必须假定大脑中有一些无法被观测到的实体,而这一天生的语言机制在后天环境条件的激活下,促使个体发展出完善的语言能力。

4、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观

史蒂芬・平克认为,语言是一种本能,它批判了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这一观点(同时我们知道平克是乔姆斯基的学生)。语言的学习是我们大脑中预先设定的一个特别控制,是孩子自然发展出的一项复杂技能。没有特意的教导,不是因特意的学习而得来的。“本能”意含着人之所以知道如何使用语言,就好像蜘蛛知道如何结网一样。平克的观点众多基于乔姆斯基的理论,但关于乔氏对于达尔文“天择”观点的看法,给予了重新的解释,他认为应该把语言看成进化上适应的结果,就好像眼睛一样,是负有重要功能的任务。Eimas和Jusezyk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精巧地旁证了平克的观点,证明了婴儿天生具有分辨不同语言的能力,尤其不同于母语的语言。

5、语言的生理机制

人脑中丰富的神经传导系统和信息传递活动,为其他物种所不能比拟。这样的生理优势使得人类的神经系统有开放的功能、调节的弹性和随机的创造性,最终强化了习得能力。人类大脑中与语言直接相关的是大脑皮质,语言中枢在脑的左侧。顶叶皮质对语言、视觉空间和身体感觉功能至关重要;额叶皮质有多种感觉功能,其中左侧的额叶皮质对语言表达很重要。大脑有四个主要功能区:布洛卡区的主要功能是话语生成;韦尼克区是语义处理中心,即话语的理解,也负责书面语言和手势语言的理解等;角回是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能交流信息的地方;缘上回把知觉运动记忆与听觉指令连接起来。此外,颞上回主要指首要听觉区、首要视觉区和口腔运动区,也是重要的语言功能区,它们分管耳朵听话、眼睛认读和嘴巴说话。

二、语言条件下的文化注入

当我们用语言的钥匙尝试来开启心智之门时,就能发现人类心智之间的一些“共同连结”,可能普遍存在于人类中,也可能是存在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内部。文化并不能产生语言,但笔者认为对于新生儿而言,语言打开了文化注入个体的通道,在先天语言机制的条件下,个体通过环境影响、认知等因素被烙上文化的印记,因而提出了“文化注入”的观点。而语言条件下的文化注入既有人类普遍存在的层面,也有存在于不同群体内部的层面。

1、文化注入的普遍性

在父母与儿童的初步对话中,安娜・菲尔南德发现几乎在所有文化中都出现了类似于面部表情的普遍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本能地变换说话的声调和内容。他们不是教给孩子怎样学习语言,而只是传达语言、语言的模式和文化的信息(平克也提及,对儿童说话不是为了让他逐渐获得语法规则。因为多数是一些问话,而这在语法中是最复杂的形式)。母亲对婴儿说话时,处于慈爱和关切,音调总是在变化的,且母亲的话语主要是情感的表达,各种不同文化都采取相似的形式,就好比人类面部表情具有普遍性一样。

2、不同语言条件下的文化注入

(1)语言通过认知形式对文化的影响。以下列举Whorf假设、词汇、语法对认知的影响从而产生的对文化的影响。后两者同时又是对Whorf假设的检验。

Whorf假设

语言形成思维的观点一般称之为Whorf假设。该假设认为语言的结构决定以此为母语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假设不同的语言导致对世界的看法不同,而对世界的不同观点对于不同文化的形成必然产生影响。Whorf假设有两部分组成,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性。语言决定论指语言决定某些语言认知过程的观点。语言相对性指被决定的认知过程因语言不同而不同,因此,持不同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维。

词汇

各种语言在它们使用颜色词的数量上,在表达某一颜色词的容易程度上各不相同。虽然Rosch的研究表明,对Dani和美国人来说,某些中心色在知觉上较为突出。但并不能排除语言影响的存在,后续的相关研究说明语言影响颜色知觉并可能影响颜色记忆。这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使用不同语言者对于不同颜色的偏好,进而体现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对颜色的不同使用方式。

语法

在语法水平,一种语言所使用的各种语法区分会影响说此种语言的人采用某一特定的思维方式的难易。在Imai和Gentner的对尚未掌握区分物质与物体能力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日本儿童的语言对简单物体是物体还是物质没有提供明确的指导,而英语儿童虽然尚未掌握两者区别但已表现出了明显的趋向。这表明这种语法能力可能是天生的,但已经为个体建构了认识事物的不同方式,进而趋向于形成具有差异的文化习惯,打开了不同形式的文化注入相应群体的通道。

(2)语言的地理政治。语言的发展以及人为地对语言的选择使地球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语言景观,以此造成的地理政治格局,又为不同情境下的群体注入了不同的文化。为了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国家大力发展民族语言,许多小语种因此注定要消亡。个人的选择,群体的倾向使得某些语言退化,而另一些则得到发展,殖民者也以语言的方式巩固政治格局。语言的多样性也可能对政治制度产生影响,例如,印度是世界上语言最多的国家,宪法提及的国语就有14种之多,相比于中国只拥有一种官方语言,两个国家在语言多样性差异维度下,也影响着政治格局。

(3)语言所形成的特殊文化。语言禁忌。语言禁忌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是谐音式禁忌。例如,广州香港一带凡带“八”字的电话号码和汽车牌号都很走俏,因“八”在粤音方言里与“发”谐音,人们希望用上这个号码,多多发财。而在其他地域的人,由于没有这一语言特性,对“八”的关注度则明显低于广州香港一带,以“八”来象征“发财”的文化现象也更少。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诗歌。诗人对诗歌声律、语汇及语法的安排不仅赋予诗歌本身美感,更为读者传达了深层的情感与情绪、文化理念,如西方诗歌常用“玫瑰花”象征爱情,“十字架”象征人间困难。同时,诗歌语法也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如杜甫的《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按常规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种“诗的破格”,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

语文游戏

语文游戏是以文字为中介的各种娱乐活动。它在人们在闲暇之时增添兴味,也传递了特定群体中的文化观念。如春节时期对对联贴春联,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只有汉语汉字的整齐划一即汉字书写艺术的结合才会产生这种文化形式。春联中往往嵌注着吉祥如意的词语,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寄寓。即使年过了,看到春联也能回想起浓烈的节日气氛。

三、结语

本文关于语言获得理论的择取和论述还欠缺深刻的剖析与见解,不够全面。同时,对于各理论之间存在的关联与差异并未做出足够准确详尽的融合与区分。

对于文化注入的观点,缺乏适当的相关理论衬辅,仅为个人的初步观点和设想,出于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思考,在陈述与论证上略显简浅。

【参考文献】

[1]卢梭著.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M].吴克峰、胡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诺姆・乔姆斯基著.语言与心智[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代天善著.语言天赋论――乔姆斯基语言思想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诺姆・乔姆斯基著.句法结构[M].黄长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5]史蒂芬・平克著.语言本能――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M].洪兰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6 ]纳日碧力戈著.语言人类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刘宇红著.语言的神经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安娜・菲尔南德.母亲和孩子说话时的语调作为信号:演变的前景[J].言语习得,1993.

[9]D.W. 卡罗尔著.语言心理学[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Ranka Bijeliac、Roland Bretom著.从言语到语言[M].于秀英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1]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传递文化的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所具有的诸如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特殊的语法结构等特征,即可被看成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掌握一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文化进行相对全面详尽的解读。事实上,这种有关文化的教学,即便没有特意安排,无意中也会有涉及。本文从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文化

从词源来看,“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e”,包含拜神和耕作两层意思。处制土地开垦、植物栽培;后来扩充为表示对于人的身心、尤其是艺术和道德能力的培养;进而泛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司联合,2001)。

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诸如组织、学校等,而且包括非物质的东西诸如思想、语言等。戴炜栋和何兆熊编著的Course o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对于泛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定义是侧重指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是指在一定的共同体范围内生活的人们不同程度上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趋向和性格特征等等(129)。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文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即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是现实的文化镜象(张汝德,2007)。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包括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社会方式。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制与文化,反映文化。语言,包括其本身和使用方式都不能脱离文化以及其所依附的民族而存在发展。语言是由人类创造、使用和发展的,离开了使用语言的人类就无所谓语言;而语言的产生又使人类有了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表征。语言的这种双重功能及特征,确定了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具有三个同一性,即:主体同一性,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归属同一性,语言与文化都属于社会和民族,不属于个人;习得同一性,语言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也不是与生俱来和父母遗传的(王德伦等,7)。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中所体现或蕴含的文化元素是不可分开。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语言系统自身,更要了解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运用语言反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每个单词都认识,却无法理解某一短语或句子意思的情况。比如这样一个句子: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可能很难领会其中的含义。事实上,如果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会知道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泛指个人。上句的意思既为:人人皆有得意日。

同理,英语国家的人在学习汉语时也会有种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理解上的偏差和失误。比如,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描述一个人很红的时候可以用“红得发紫”这样的短语。此处的红和紫其实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简单的颜色词“red”和 “purple”, 而是指流行和非常流行。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述方式,很难有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它已经成为汉语的整个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四、 外语教学探讨

社会文化习俗作为母语干涉的社会因素,在社会中有其广阔而深厚的存在,有些甚至不宜被觉察或注意。外语教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交际并且是得体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当然不光指语言能力,还包括对与语言使用关系密切的社会文化的熟悉和正确理解。一个人即使掌握了词的用法,句子的构成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做支撑,也很难在交际中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所以语言教学不仅是对语言本体的教学,还应包括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指与人类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查系有较高层次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造成圆满成功的交际(司联合,103)。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计划的切入文化知识,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相对而言,文化的东西因为其独特之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兴趣。

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时,首先应该注重对外语词汇的讲解。不仅要知道一个词所具有的概念意义,还要分析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比如,英语中peasant不是如字典中所解释的那样,仅仅指农民,而是暗含了“粗鲁、未受过教育、社会地位地下的人”这样的涵义。单词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是相对比较容易捕捉和发现的。比如中国学生在第一次接触“Christmas”这个单词的时候,便会或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通过查阅资料,逐渐了解圣诞节这样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节日以及它附带的背景知识,包括起源、习俗等。

其次,更应注重对文化本身的探求,不仅是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还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详细的了解,加强对文化敏感性的培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流障碍。事实上,有些文化是不直接影响交际的,比如一个国家的历史或社会制度,但是有些却会造成误解甚至不良效果。比如,中国人会以“吃了吗?”作为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其功能类似于打招呼而非是个问句。但是英文文化只会将其理解为邀请对方去吃饭。

五、结语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需深 入透彻的理解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而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宗教信仰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真实写照。异国文化间存在的各个方面的诸多差异,在语言学习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放到同等高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文化错误,减少语用失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工德春.多角度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昊有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þ994

[7]李宇明.语言学习与教育[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8]李美伦.跨丈化交际与语言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1994 ,(4)

[9]司联合,《过渡语、语用能力与文化教学》,《外语学刊》2001年第2期,102页到106页

[10]王德伦,王慧莉,刘文宇:《浅谈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2001年4月,9-13

[11]王秉钦.论东西方思维方法差异及其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2]张朝宜.文化像座冰山.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