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底细胞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眼睑基底细胞癌 手术切除 游离皮片 整形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眼睑是其好发部位,发病率高,占眼睑恶性肿瘤的第1位。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较低,一般局限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眼睑基底细胞癌需大范围切除皮肤,造成大范围眼部皮肤缺损,以前大多采用带蒂全厚皮瓣转移,但其设计复杂,转移带蒂全厚皮瓣局限,眼睑、面部瘢痕明显,2000~2010年行基底细胞癌切除联合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术患者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32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5~82岁,平均75岁。发病至就医的时间:0.5~3个月,眼睑基底细胞癌的部位:下眼睑29例,上眼睑5例,内眦部1例。所有病例都经术前活检,病理切片均为基底细胞癌,眼眶CT:肿瘤未侵犯眼眶。全身检查未见肺、骨、淋巴结、肝、脾和肾上腺等转移。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出凝血试验、肝常规功能、肾常规未见异常,3例糖尿病患者经内科控制血糖后正常。

治疗方法:①局部仅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眼,手术当日早晨备皮,用肥皂水清洁左上臂内侧皮肤,75%酒精消毒,用干净纱布包扎备用。②手术方法[1]: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距肿瘤边缘5mm,深达睑板面(本组病例肿瘤未侵犯睑板)切除,充分的压迫止血。术中冰冻切片检测标本的边缘,确定肿瘤完全切除。然后分别用直尺或圆规测量出眼睑皮肤缺损大小,并充分压迫止血。换手套和器械后,在上臂内侧切取超过创面大小的全厚皮片,供皮片区四周作皮下潜行分离,拉拢缝合,包扎。睑缘牵引线拉开创面,皮片与创缘缝合,并预留打包线。缝合完毕后植皮区包堆固定,结扎打包线,其外敷料、绷带包扎。③术后处理:术后静脉给予抗生素3~5天,3例糖尿病患者继续控制血糖。2天后首次换药,并除去绷带减压,抗生素液滴眼。10天后打开包堆拆线,同时拆除供皮片区缝线。病员出院。

结 果

35例(35眼)游离全厚皮片完全存活,眼睑无畸形、功能良好,无术后感染,无移植皮片坏死现象。随访6个月~10年,未见基底细胞癌复发和转移。有3例死亡,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都不是死于基底细胞癌复发和转移。

讨 论

基底细胞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病例发生在头颈部,其中10%波及眼睑。基底细胞癌是迄今为止眼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病例的90%[2]。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下睑,约占全部病例的65%,内眦部和上眼睑各约为15%,外眦部最少,约5%[3]。临床上常见的基底细胞癌有结节型、结节-溃疡型、硬化型三种类型,其中结节型、结节-溃疡型最为常见。手术切除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范围应足够大,应去除所有肿瘤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眼睑组织。本组病例发病至就医的时间短,未见侵犯睑板和眼眶,未见全身转移。

游离皮片移植是指通过手术的方法,切取部分厚度或全层厚度的皮肤,它与身体(供皮区)完全分离,移植到身体另一处(受皮区),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活力,从而达到修复皮肤缺损和整形的目的。全厚皮片包含皮肤的全层组织,但不包括皮下脂肪组织。全厚皮片是游离植皮效果最好的一种皮片,也是眼睑皮肤缺损修复中最常用的皮片。皮片具有成活后挛缩程度最小,能耐受较大外力的压迫和摩擦,皮片质地柔软,活动度好,色泽变化少等许多优点。我们所有病例均采用在上臂内侧处取皮片,色泽与眼部皮肤基本一致,操作方便。游离皮片移植设计简单、可取大范围皮片,克服了滑行、旋转、交错皮瓣设计复杂、取材局限、眼睑面部瘢痕明显等缺点,本组病例游离全厚皮片完全存活。

参考文献

1 孟利娟,张爱武.全厚皮片移植术在眼科的应用体会[J].中原医刊,2006,33(5):55.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2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①MMP9在皮肤SCC中阳性率(88.1%)显著高于皮肤BCC组(48%)和正常皮肤组(13.3%),CD44v6在正常皮肤中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皮肤SCC组(66.7%)和皮肤BCC组(20%);②MMP9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CD44v6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③MMP9和CD44v6在皮肤SCC和BCC中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CD44v6和MMP9与皮肤BCC和SCC的发生、分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研究和判断皮肤SCC和B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独立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MMP9;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MMP9是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参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膜的降解,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1]。CD44是一类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参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其外显子按表达和拼接方式的不同分为CD44s和CD44v[2],其中CD44v6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皮肤SCC和BCC均是皮肤角朊细胞来源的肿瘤,其中SCC是皮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40%以上。CD44v6或MMP9在皮肤肿瘤中报道极少,而CD44v6和MMP9在皮肤BCC和SCC中对比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皮肤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及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采取和临床资料 82例病理研究标本取自同济医学大学附属襄樊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0~2007年病理存档的石蜡标本,均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男45例,女37例,年龄32~65岁,平均46岁。其中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13例,低分化鳞癌1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25例,正常皮肤15例(取自我科整形手术中切取的正常皮肤)。

1.1.2 主要试剂 即用型鼠抗人MMP-9单克隆抗体、即用型鼠抗人CD44v6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购于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

1.1.3 主要仪器 -80℃超低温冰箱;CX51日本Olympus光学照相显微镜;德国Leica组织切片机;YWY781B医用微波炉。

1.2 方法

1.2.1 固定和石蜡包埋 所有标本经10%中性甲醛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1.2.2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1)石蜡切片脱蜡和水化后,用PBS(pH7.4)冲洗3次,每次3分钟;(2)取一定量pH=6.0柠檬酸盐缓冲液置于微波盒中,用大火煮开,再将组织片浸没在修复液中,加盖,中火煮15分钟,取出微波盒,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组织片;(3)每张切片加50μl过氧化酶阻断溶液 (试剂A),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室温下孵育10min;(4)PBS(pH7.4)冲洗3×3′。(5)沥干PBS液,每张切片加50μl的非免疫性动物血清(试剂B),室温孵育10min;(6)甩去血清,分别加MMP9(浓度1:100)和CD44v6 (浓度1:300)工作液50μl,4℃冰箱中过夜;(7)第二天将过夜切片用PBS冲洗3×5′;(8)沥干PBS液,每张切片加50μl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试剂C),室温孵育20min;(9)PBS冲洗3次,每次3min;(10) 沥干 PBS液,每张切片加50μl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试剂D),室温下孵育20min。PBS冲洗3次,每次3min;(11)沥干PBS液,每张切片加100μl的新鲜配置的酶底物显色液(DAB)进行显色5min;(12)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 (13)用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

1.3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CD44v6蛋白阳性表达为细胞膜上有棕黄色颗粒样物质沉着。MMP9蛋白阳性表达为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样物质沉着。结果判定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免疫组化染色记分标准如表1,以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的乘积做为半定量标准。MMP9以0~3分为阴性(-),4~6分为弱阳性(+),7~9分为阳性(++),10~12分为强阳性(+++)[3];CD44v6以0分为阴性(-),1分为弱阳性(+),2~3分为阳性(++),大于3分为强阳性(+++)[4]。阳性和强阳性统称为高表达。表1 免疫组化染色记分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分析系统,采用χ2检验和精确概率法及计数资料的相关性分析,以P

2 结果

2.1 MMP9、CD44v6在正常皮肤、皮肤SCC和皮肤BCC中的表达

MMP9阳性定位于癌细胞胞浆中,从正常皮肤到BCC,直到SCC,MPP9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阳性表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MMP9和CD44v6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关系

MMP9在皮肤SCC高、中、低分化组中高表达率分别为33.3%、61.5%、92.8%,MMP9的高表达与皮肤SCC分化程度呈负相关(χ2=10.881,P

CD44v6在皮肤SCC高、中、低分化组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0.0%、23.1%、7.1%,CD44v6的高表达与皮肤SCC分化程度呈正相关(χ2=13.940,P

2.3 皮肤SCC和BCC中CD44v6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

计数资料相关性分析显示,CD44v6与MMP9的表达在皮肤SCC和BCC中均无明显相关,见表5,6。表5 皮肤BCC中CD44v6与MMP9表达的关系注:CD44v6与MMP9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 表6 皮肤SCC中CD44v6与MMP9表达的关系注:CD44v6与MMP9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

3 讨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依赖于锌离子的内切蛋白水解酶家族,是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可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大多数蛋白质。MMP9是MMPs中相对分子量最大的酶,其分子量是92KD,人类MMP9基因位于染色体20q12-q13。Dumas等曾对皮肤肿瘤中MMP9进行研究,发现鳞状细胞癌中MMP9表达高于基底细胞癌[5],这与本研究相符。我们观察到MMP9表达与皮肤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恶性程度增高、分化降低、侵袭力增强,MMP9表达增高。说明皮肤肿瘤的转移、浸润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MMP9分泌,促进癌细胞浸润到细胞外基质(ECM)和血管间质中,提示MMP9高表达与皮肤SCC及B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CD44v6是淋巴细胞的导向受体,在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胞与细胞间粘附、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及细胞的运动中发挥多种功能。近年来,广泛的CD44v6研究表明,在消化道癌、肺癌、宫颈癌中CD44v6表达增强,且鳞癌表达高于腺癌,而在皮肤肿瘤[5,6]、口腔肿瘤[7]中表达下调(与本研究相符),表明CD44v6表达与肿瘤类型及组织来源有关。本研究显示CD44v6在皮肤鳞癌和基癌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中表达,在皮肤鳞癌中CD44v6高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正相关,提示CD44v6可能在维持角质形成细胞正常形态及增殖分化过程中起作用,并通过与其他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相互作用发挥局部抗肿瘤免疫作用,癌变过程中细胞获得了表达CD44v6蛋白的阻断信号导致低表达。这也可能与异常增生时细胞粘附力下降有关。CD44v6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皮肤SCC和BC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皮肤SCC分化程度及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皮肤BCC的癌细胞基本不表达CD44v6,这与Simon[8]1996年对基癌CD44v6表达下调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虽然正常基底细胞高表达CD44v6,但在发展成癌细胞后,CD44v6结构改变或功能失活,从而不能与相应抗CD44v6抗体结合而表现为CD44v6免疫组化阴性。

本研究表明,虽然CD44v6和MMP9均与皮肤SCC、BCC的发生、发展及组织分化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因此在皮肤SCC和BCC的诊断、治疗、预后及生物学行为研究上,可作为独立的判断指标。

【参考文献】

1 Sairo K,Takeha S, Shiba K, et al. Clinnicopathologic siginificfance of urkinase receptor and MMP-9. Positive Stomal cells in human colorectai Cancer functional multiplicity of matrix degradation on hematogenous mstastasis. Cancer,2000,86(1):24~29.

2 Guttman D, Stem Y, Shpitzer T, et al. Expression of MMP-9,TIMP-1,CD-34 and factor-8 as prognostic mark-ers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ongue. Oral Oncol,2004,40(8):798~803.

3 Guler G, Sarac S,Uner A,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D44variant 6 in laryngeal epidermoid carcinomas.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4):393~397.

4 Dumas V, Kanitakis J,Charvat S, et al. Expression of basement membrane antigens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 and 9 in cutaneous basal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Anticancer Res,1999,19(4B):2929~2938.

5 Seiter S, Tilgen W, Herrmann K, et al. Expression of CD44 splice variants in human skin and epidermal tumours. Virchows Arch,1996,428(3):141~149.

6 Seelentag WK, Gunthert U, Saremaslani P, et al. CD44 standard and variant isoform expression in human epidermal skin tumors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umor aggressiveness but dowm-regulated during proliferation and tumor de-differentiation. Cancer,1996,69(3):218~224.

7 Kunishi M, Kayada Y, Yoshiga K.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CD44 variant 6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ral Maxillofac Surg,1997,26(4):280~283.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Dll4;Notch1;肿瘤,基底细胞;鲍温病;血管生成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ainoma,BCC)、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分属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他们虽均来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但其恶性程度及预后有着极大不同。VEGF-VEGFR2,Dll4-Notch1信号通路是调控血管生成和成熟的重要信号通路,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预后均有重要联系,研究基底细胞癌与鲍温病组织中VEGF-VEGFR2,Dll4-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血管生成因素在上皮源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于肿瘤恶性程度以及转移、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基底细胞癌(BCC组)、26例鲍温病(BD组)、10例正常皮肤组(NS组)的石蜡包埋标本均来自齐鲁医院病理科,所有标本均为手术切除获得,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并且均经过临床和病理确诊。各组标本的临床资料如下:①基底细胞癌组(BCC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8岁。②鲍温病组(BD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4.02岁。③正常皮肤组(NS组)10例。

1.2试剂 VEGF、VEGFR2、Dll4、Notch1兔抗人一抗、山羊抗兔二抗及显色剂均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1.3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玻片预先经防脱片处理,组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切片经常规脱蜡水化后,3%H2O2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柠檬酸热修复后,分别加入一抗,工作浓度为1:500;4 ℃过夜,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判断以胞质或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每例组织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400倍)计数阳性细胞并计算阳性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 x±s表示,P

2结果

2.1基底细胞癌与鲍温病中VEGF、VEGFR2、Dll4、Notch1的表达比较(表1) VEGF阳性信号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呈弥漫性分布的棕黄色颗粒;VEGFR2主要表达于基底细胞胞膜及胞质中;Dll4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细胞胞浆和胞膜;Notch1位于角质形成细胞的胞膜和胞质中,其表达从基底层上方开始,延伸到颗粒细胞层,而且在真皮内无明显表达。VEGF、VEGFR2在基底细胞癌和鲍温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5%、43.2%、42.0%、36.3%,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20.5%、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VEGF、VEGFR2、Dll4、Notch1在基底细胞癌和鲍温病中的蛋白表达(表2):用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图像,并用Leica Qwin V3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灰度值的半定量分析。利用双盲法测定VEGF、VEGFR2、Dll4及Notch1染色强度,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200)进行光学灰度值分析,数值在0~255之间,取其平均值即为该片的灰度值,灰度值越低,蛋白表达越高。

3讨论

VEGF是体内最强的一种血管生长因子,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与实体瘤的侵袭、转移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1]。VEGF与基底细胞癌的血管生成正相关[2],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可协助肿瘤细胞逃逸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Dll4-Notch1信号通路表达上调会抑制血管生成,在多种主要的人类肿瘤中都发现了Notch信号的活化。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暴露部位Notch1表达下降,而生殖器部位侵袭性鳞状细胞癌Notch1表达明显。Notch1缺陷小鼠可以自发的形成与人类BCC高度类似的肿瘤,而人BCC中确实存在Notch通路抑制现象。

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无自觉疼痛或不适感。BCC的发生、发展、浸润以及转移中均伴随着相关信号通路的信号失调。鲍温病(BD)是一种表皮内鳞状细胞癌,又称原位鳞状细胞癌。与BCC相比,BD的进展、转移及预后都明显好于前者。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发现, BCC组以及BD组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VEGFR2均高于NS组,而起抑制作用的Dll4、Notch1则低于NS组,说明血管生成及其调控信号可能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BD组中促进血管生成的VEGF、VEGFR2表达明显低于BCC组,而调控血管生成的Dll4、Notch1蛋白表达高于BCC组,提示血管生成及其调控信号可能与皮肤肿瘤的发展、浸润及转移、预后有关。而其具体机制,以及VEGF-VEGFR2,Dll4-Notch1信号通路在基底细胞癌与鲍温病的发生、发展、浸润以及转移中如何相互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组织病理类型及其变化。方法:样本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1992年1月~2007年12月眼睑肿物患者共2089例作为研究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位于良性病变前5位的分别是炎性病变、痣、状瘤、皮样囊肿及表皮囊肿、上皮囊肿;位于恶性病变前5位的分别是基底细胞癌、皮脂腺腺癌、淋巴瘤、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结论:对眼睑肿物的病理分类有助于眼睑肿物的病理诊断,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淋巴瘤位于第3位且有增加趋势。

关键词:眼睑肿物;癌;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R3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97-01

眼睑肿物是眼科常见病,其组织发生和胚胎来源复杂多样。正确的临床及病理诊断对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出发进行样本回顾性病例分析。

1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所用资料为我院病理科自1992年1月~2007年12月眼睑肿物患者共2089例作为研究病例,参考眼科病理学分类。在本研究中,良性病变占89.6%;恶性病变占10.4%。二者比例约8.6∶1。

2结果

见表1、表2。

表1眼睑良性肿瘤病理学分类

表2眼睑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类

3讨论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5篇

1 Orkambi(卢马卡托+依托卡托)

Orkambi获“孤儿药”和“优先审评”地位,同时被授予突破性疗法指定后授权加速批准,被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携带F508del突变的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患者。CF是由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导致CFTR蛋白功能缺陷或缺失所致的罕见遗传性疾病,CFTR蛋白通常调节细胞膜的离子运输,基因突变能导致蛋白产物功能的破坏或丧失。当细胞膜离子运输被中断,某些器官黏液涂层的黏度将变稠。该病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呼吸道积聚厚厚的黏液,导致呼吸困难及反复感染。Orkambi由已上市产品Kalydeco(依托卡托)和卢马卡托组成。Kalydeco是全球首个CF靶向治疗药物,于2012年在欧美上市,治疗携带不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突变的CF患者。Orkamb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两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得到研究,受试者为1 108名12岁及以上年龄并携带有F508del突变的CF患者。在两项研究中,接受Orkambi治疗(2片/12 h)的CF受试者相较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肺部发作减少并且体重指数(BMI)得到改善。Orkambi为口服片剂,推荐剂量是2片/12 h,有中度或严重肝受损的减低剂量。

2 Entresto(沙库必曲+缬沙坦)

Entresto获“优先审评”和“快速通道指定”地位,用于心力衰竭治疗。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脏疾病,患者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因而面临着高风险死亡、反复住院治疗及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劳、体液潴留)。大多数患者使用目前获批的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盐皮质激素拮抗剂。Entresto是一种首创的双效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模式,能够增强心脏的保护性神经内分泌系统(钠尿肽系统),同时抑制有害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Entresto结合了诺华的高血压药物代文(缬沙坦)和实验性药物沙库必曲。沙库必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可阻断威胁负责降血压的2种多肽的作用机制,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改善血管舒张,刺激身体排泄钠和水。Entresto通常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结合,代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其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Entresto为口服片剂,推荐剂量是沙库必曲49 mg +缬沙坦51 mg,2次/d。当患者耐受,2~4周后加倍Entresto剂量至目标维持剂量沙库必曲97 mg+缬沙坦103 mg,2次/d。

3 Rexulti(依匹哌唑)

Rexulti获批作为一种辅助药物用于重度抑郁症成人患者的治疗以及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重度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症,可导致持续的悲伤、挫折感或愤怒,严重的可导致自杀;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并令人致残的脑部障碍,它可以导致妄想和幻觉。目前,Rexulti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是通过5-HT1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活性、血清素5-HT2A受体的拮抗剂活性联合介导。此外,Rexulti除了对这些受体表现出高亲和力,针对去甲肾上腺素α1B/2C受体也表现出高亲和力。Rexulti带有一个黑框警告,提示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成人使用抗抑郁药可能导致自杀观念及行为风险的升高。该警告同时指出,超适应证使用该药治疗痴呆相关精神病的老年患者的行为问题与死亡风险升高相关。Rexulti为口服片剂,其推荐剂量是:对有重度抑郁症患者是2 mg,1次/d;对有精神分裂症患者3 mg,1次/d。

4 Odomzo(sonidegib)

Odomzo用于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病情复发、以及不适合该两种治疗方案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成人患者。基底细胞癌是发生于皮肤基底细胞的异常、不受控增生或病变,占所有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病例的80%以上,最常见于头部和颈部。晚期基底细胞癌约占基底细胞癌病例的1%~10%。尽管基底细胞癌通常可在早期确诊并治疗,但约3%的患者在治疗5年后病情复发,鲜有治疗选择。Odomzo将为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案。Odomzo是一种口服选择性Smoothened(SMO)抑制剂。SMO是一种7次跨膜蛋白,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该通路在干细胞维持、组织修复、晚期基底细胞癌中发挥关键作用。Odomzo为口服胶囊,其推荐剂量是200 mg,1次/d,至少进餐前1 h或餐后2 h空腹口服。

5 Daklinza(达卡他韦)

Daklinza获“优先审评”地位,联合索非布韦用于治疗基因型3慢性丙型肝炎成人患者,Daklinza 是首款证明在不需要与干扰素或利巴韦林共同使用的情况下对基因型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干扰素与利巴韦林也是两款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能引起肝脏炎症,导致肝功能减弱或肝衰竭。大多数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没有症状,直到肝损伤变得明显,这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基因型3丙肝是基因型1丙肝之后的第二大最常见基因型丙肝,被认为是最难治疗的基因型疾病之一。Daklinza是一种泛基因型NS5A复制复合体抑制剂,具有抑制RNA复制及病毒组装的双效抗病毒效果。在体外研究中,Daklinza横跨基因型1~6丙肝病毒均表现出强效抗病毒效果。Daklinza附带一项警告,提示胺碘酮、Daklinza 和索非布韦共同使用可能导致严重心率减缓。Daklinza为口服片剂,其推荐剂量是60 mg,1次/d,与索非布韦联用共12周。

6 Praluent(alirocumab)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6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因肿物切除所致眼睑前层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病灶切取呈椭圆形或圆形,于缺损邻接部位设计三角形皮瓣,按设计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皮下蒂的皮下蒂推进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7-0无损伤缝线缝合。结果 自2005年以来,应用于15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随访3个月~2年,眼睑外观形态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 对于中等大眼睑前层缺损,用皮下蒂推进皮瓣进行修复,简单易行,局部平整,两侧眼睑基本对称,术后效果可靠。 关键词: 皮下蒂推进皮瓣 修复眼睑 眼睑前层缺损 眼睑的前层组织(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因肿物切除术后形成较大面积的缺损难以直接缝合,笔者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应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因色素痣、基底细胞癌、老年疣和炎性肉芽肿等眼睑肿物切除后造成的眼睑前层缺损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5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36-64岁。其中上睑色素痣5例,上睑基底细胞癌3例,上睑老年疣2例,上睑炎性肉芽肿2例,下睑色素痣2例,下睑基底细胞癌1例。组织缺损面积0.8cm×0.8cm~1.2cm×2.0cm。 2 手术方法 2.1术前设计 排除手术禁忌症,术前照相。沿病变边缘1~2mm划出圆形或椭圆形切口线,恶性肿瘤相应扩大切除范围。于病变邻接部位沿皮纹方向设计近似三角形皮瓣,底边位于病变侧。其中1例上睑中部前层缺损最大直径达上睑长度的1/3者,设计采用了双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缺损创面。 2.2 手术过程 在局部麻醉下沿标定切口线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形成新鲜创面,深度达眼轮匝肌,双极电凝止血。经切除的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从三角形皮瓣设计线两腰切开皮肤至眼轮匝肌浅层,在眼轮匝肌下向三角形皮瓣两侧广泛潜行分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皮下蒂的皮下蒂推进皮瓣,丝线牵引向缺损侧推进覆盖修复创面。剥离的广度以三角形皮瓣前移到受区创缘时无张力为准。对于张力较大者,可将皮瓣对侧于眼轮匝肌下略作剥离后,推进松解修复创面。以7-0无损伤线分层缝合肌肉及皮肤。术后轻压包扎,6~8天行间断拆线或全部拆线。 3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的皮下蒂推进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上、下眼睑形态良好无继发畸形,功能正常。术后随访患者3~24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良好,患者均感满意。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60岁。右上眼睑内侧黑色肿物十余年,反复破溃伴加速增长半年。查体:肿物面积0.8cm×1.0cm,高出皮面0.4cm,活检诊断为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范围至周围正常皮肤缘内0.5 cm,设计三角形皮瓣,形成以眼轮匝肌为皮下蒂的皮下蒂推进皮瓣,将皮瓣向缺损侧推进完全覆盖修复创面,分层缝合切口。常规病理检查证实基底细胞癌已切除完整。术后7天拆线,切口I期愈合,上睑功能正常。跟踪随访12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上睑形态良好。 5 讨论 在眼睑整形中,皮片移植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皮肤缺损,但其存在术后色素改变明显和挛缩致睑外翻的不足。对于缺损范围较大不宜直接缝合,但尚有条件用局部皮瓣修复的中等大的创面来说,应用皮下蒂推进皮瓣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其优点为:①在设计上,切口线可以根据缺损的不同位置,按照皮纹的走行方向进行设计。②此种方法是以皮瓣两侧的眼轮匝肌为皮下蒂,可进行范围更广泛的潜行分离,皮瓣转移幅度大,周围组织受牵拉变形小。③对于范围略大的缺损,在皮瓣游离后修复缺损有张力时,在其对侧可做眼轮匝肌下剥离、推进,以减少张力。④皮瓣推进转移后,其瘢痕埋藏于眼睑皱褶中,与健侧基本对称。⑤皮瓣转移后,局部平整,无“猫耳”等畸形产生。 有两种方法可以增加皮瓣的活动性。一种方法是将皮下蒂部分游离,可以用蚊式钳或钝头剪刀钝性分离,这样可以避免穿支血管的损伤。另一种方法是将部分皮肤从皮下蒂上游离,通常是游离引导的一边,这样使皮肤更多地向前移动,有利于闭合缺损。皮下组织蒂皮瓣的变化形式有双皮下蒂皮瓣:先作一宽蒂皮下组织蒂皮瓣,然后将皮下组织蒂的中央部分分离,而保留两侧部分,形成双蒂,这样可使皮瓣的可移动性增加。 采用皮下蒂推进皮瓣对眼睑前层缺损进行修复适合于中等大缺损的患者,术后眼睑形态功能正常,美容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炜. 整形外科学[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932-9

[1] [2] 

. 李天牧. 邻位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 : -. 文章屋在线 wzk.co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7篇

【关键词】眼睑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损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50-02

眼睑癌是眼部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呈多形性。病理学将其分为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等,高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若治疗失时,可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引发其他器官发病,进而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治疗,但因眼睑癌位置特殊,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导致复发率较高。近年来,临床开始使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对眼睑癌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部分医患对放疗后眼球及眼角膜的损伤存在顾虑,直接影响其临床使用情况。我院对眼睑癌术后放射治疗后患者的损伤情况及预后进行研究,旨在证实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在眼睑癌治疗中的确切疗效。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简介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6月――2011年3月间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治疗眼睑癌患者19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男11例,女8例;年龄在51-86岁之间,平均年龄63.5岁;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3例、基底细胞癌12例、睑板腺癌4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NM(1992年)恶性肿瘤的分类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期,T2N0M0 期15例, T3N0M0 期4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择期肿瘤切除术,并于术后3周行放射治疗。

1.2 放射治疗

使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对研究对象进行放射治疗。研究对象按照每次2Gy,每周5次的照射剂量,于肿瘤切缘外1处进行照射,照射时需在肿瘤表面垫0.5厚的湿毛巾,以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术后病理检查研究对象切缘呈阴性者的放射总量为DT50-56Gy/5周;术后病理检查研究对象切缘呈阳性者放疗总量为DT60-68Gy/7周。放射过程中(用2厚的铅皮制作成眼球大小的凸型铅眼罩,完全遮盖眼球),以防止放射损伤眼球和角膜;进行放射治疗前,先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将盐酸丁卡因稀释成1%等渗溶液滴眼,连续浸润麻醉10min。然后在无菌的条件下,使用红霉素眼膏铅眼罩后将其置入眼睑与巩膜之间,患者闭眼开始放射治疗。放疗后取出铅眼罩,使用醋酸可的松眼药水冲洗眼球,晚间使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2滴/次,2-3次。

2 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放疗治疗,出院后随访2年,19例研究对象中无转移和复发病例,发生急性皮肤放射反应15例, I级9例,II级6例;晚期放射皮肤损伤I级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眼球损伤,角膜损伤和视力下降病例。治疗过程中对发生急性放射反应I级和II级的研究对象使用20支500μg维生素B12混合液,250ml 0.9%生理盐水,48万U庆大霉素和20地塞米松混合液浸泡的纱布按照15min/次, 3次/日局部外敷,连续7天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3 讨论

眼睑癌是眼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眼睑部位的皮肤具有薄而常暴露于外部,且皮肤附件和腺体较多。因此,导致眼睑癌的高发。病理研究证实,眼睑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基底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眼睑癌的发病与患者的种族、地理环境、皮肤色素含量及光照强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常使用手术切除对眼睑癌进行治疗,但单纯的手术治疗不能彻底消除癌细胞,因此导致该病的复发率较高。目前临床开始使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但是由于眼部皮肤的特性及眼睛的功能,许多医患对放射治疗存在顾虑。甚至影响了手术过程中切除的范围,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几率。但如果为了根治肿瘤而扩大切除范围,容易造成眼睑全层的损伤,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因闭合不全而引发暴露性角膜炎等疾病,进而影响患者的视功能。为了确保手术疗效和患者的视功能,不仅要尽量减少对眼睑的损伤,而且要在对放疗治疗过程中进行对眼部的防护。使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眼睑癌的治愈率,有效预防复发,而且能够保护患者的视力,从而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我院对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19例眼睑癌患者随访2年的损伤及预后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证实,19例研究对象中无转移和复发病例,未出现眼球损伤,角膜损伤和视力下降病例。仅有部分患者发生急性皮肤放射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现将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①对眼睑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时,应尽量使用根治性切除,若损伤眼睑则立即进行修复术;②手术治疗后应2到3周应及时进行放射治疗,若患者不愿接受放疗,则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对症处理;③放疗过程中要使用铅眼罩对患者的眼球和角膜进行保护,并使用红霉素眼膏进行,降低放射治疗对患者视力的影响;④为减少抗放射反应的发生,需在放疗过程中使用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联合使用维生素B12液,可的松滴眼液进行抗放射治疗。

综上所述,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在眼睑癌治疗中不会损伤受术者的眼球和角膜,不会给患者视力带来严重影响,轻微的皮肤损伤经处理后可痊愈,预后良好。因此该法是目前治疗眼睑癌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樊伶俐,候,陈博,等.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心脏损伤[J].中国辐射卫生,2012,24(02):269-270.

[2] 杨毅,张明,吴星娆,等.眼睑癌术后放射治疗8例[J].肿瘤学杂志,2009,25(10):566-568.

基底细胞癌范文第8篇

美黑这一概念从西方传来,然而追潮流的美黑人士却未必想过“让白种人看起来充满运动感的古铜色是否会让中国人更美”。著名整形外科医生陈焕然打了一个比方,“就像白人通常化浓妆好看,而中国人则未必一样,美黑也并非适合所有国人。” 那么,什么人适合美黑呢?一般来说,这与面部五官轮廓是否清晰立体有关。高挺的鼻梁、宽阔的额头以及分明的唇线,这些都是美黑效果好的必备条件。此外,也要考虑个人气质,比如外向热情的女孩通常比温婉端庄的女士拥有更好的美黑效果。

如果你符合外形和气质方面的美黑要求,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你要‘黑’到什么程度”。陈焕然建议,东方人不要过度追求美黑,一旦“过黑”,脸上的任何表情都将不易被识别,像脸红这样的内心细腻感受也都无法表达。所以,女士美黑最好选择小麦色,男士则可以更深些,接近古铜色。

不少人认为美黑很容易,“晒太阳”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晒太阳”不当不仅无法美黑,还会危害健康。没有防护的晒太阳会使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皮肤基底层,出现晒伤、水疱,如果处理不得当,还会留下疤痕。更有甚者,不恰当的日光浴会使皮肤发生癌变。皮肤癌中有一大类叫皮肤基底细胞癌,白人患这种癌症的人数逐年增长与错误地晒太阳有很大关系。而随着美黑在我国的逐渐流行,皮肤基底细胞癌也在上升。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健康地日光浴美黑呢?首先要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其次,出门前20分钟涂抹防晒霜,并在日光浴时每间隔两个小时涂抹一次。防晒霜要选择UVA系数低而UVB系数较高的防晒霜,这样既能保护皮肤不被晒伤,又可以达到晒黑的目的。最后,还要注意饮食,要小心光敏感食物如洋葱、西红柿等,它们会让你在晒日光浴时更容易晒伤。

晒太阳虽然是最天然的美黑方式,但要想达到小麦色、古铜色那样的效果,对东方人来讲并不容易。白种人的皮肤黑色素细胞主要合成褐黑素,所以更易被晒成想要的古铜色或小麦色。而东方人同时合成褐黄素和褐黑素两种,且以褐黄素为主,因此晒完后,色素沉着仍以褐黄色为主,无法达到理想的小麦色或古铜色,显得颜色“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