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胆管细胞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 CT诊断 理基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2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28-01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较为少见的一种。该肿瘤多在肝段胆管到末梢胆管之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患者就诊时多是胆管细胞癌病变阶段,若是采用化疗、放疗,其医疗效果较差。治疗该病唯一的方法是手术切除,故此需要CT影像诊断和检查[1]。本院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现将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有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为43―84岁的年龄阶段。患者中有5例黄疸,有3例为间歇性,而2例为进行性加重。出现皮肤瘙痒的有4例、能触碰到包块的有6例、近期消瘦有4例、间断发热有2例。患者的AFP较为正常,HBsAg是阴性。

1.2 方法。CT诊断采取德国西门子Sprit-CT扫描机。患者在接受扫描之前,需保持6小时的禁食。在检查之前要服用1000mL的水或者2%的碘水溶液。先对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一次屏气的从膈顶到肾脏下缘完成扫描。CT增强扫描选择多期扫描,将75mL的碘海醇以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保持2.5mL/s的速率。扫描为三期扫描。注射碘海醇30秒后进行动脉期扫描,50秒后进行门静脉期扫描,3分钟后进行延迟期扫描。扫描时要嘱咐患者屏气。

2 结果

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有6例为左叶肿瘤、6例是右叶肿瘤,还有3例是左右叶肿瘤。最大的肿瘤有10×12cm,最小的有2×3cm。有11例为分叶、不规则分布,而有4例是圆形。有6例肿瘤边缘清晰,9例边缘较为模糊。

CT平扫:15例患者都表现为低密度肿块,为15―30Hu的CT值,有10例密度不均匀,存在囊状和条状的密度区,5例密度均匀;6例边缘分叶,7例肿瘤区局部肝包膜凹陷,8例肝萎缩,1例肿瘤内钙化。3例肝门处淋巴结转移。CT增强扫描中有6例肿瘤无强化,9例出现轻度或中度强化。有5例门静脉边缘不全薄环强化,7例不定形强化,3例无强化。15例患者中,有10例首次确诊,3例诊断为肝细胞肝癌,2例为肝脓肿。

3 讨论

3.1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和临床。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是二级胆管之外的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多是导管状腺癌,还有部分黏液腺癌和状腺癌[2]。而组织中的肿块是粘蛋白、纤维组织和恶性肿瘤构成。目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该病的诱因是炎症刺激和肝内胆管结石。本院15例患者中合并肝内结石有4例,由于炎症刺激和肝内胆管结石,出现了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该病的病发年龄较高,在临床上表现为上腹不适等症状。本院有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CT报告时为局部性的胆源肝脓肿,之后复查才发现是胆管细胞癌的合并结石。

3.2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CT平扫: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周围表现不规则、肿块周围扩张,部分肝脏萎缩。这是因为肿瘤浸润性的生长,导致肝叶萎缩,肝脏边缘出现牵引内凹现象。

CT增强扫描:在螺旋CT扫描中,出现部分肿瘤轻度或中度强化。这是由于多数的胆管细胞癌是少血供肿瘤。CT增强扫描能够显示出胆管细胞癌的特征。而延迟扫描也存在某种特征,延迟扫描能够均匀、较强的强化大部分肿瘤。这是由于肿瘤中心有许多纤维组织,癌细胞较少。因为造影剂弥漫在纤维间质内的速度较为缓慢,纤维间质从血管中清除速度也很慢,故此出现了延迟强化特征。静脉边缘有无强化出现是因为病灶内含有大量黏液和凝固性坏死。肿瘤周边的肝组织出现胆管扩张,内有结石。而增强之后,周围肝组织有条状、片状的不均匀强化。

3.3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CT平扫为较清或不清的低密度病灶,CT增强扫描主要是边缘轻、中度强化。倘若出现肝包膜凹陷、肿块边缘分叶或胆管扩展,则更为确定。再观察患者的肝硬化情况、对AFP和抗原CEA进行测定,为诊断结果提供参考。

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当CT增强扫描边缘中度强化,强化不定形,缺少大部分填充和正常肝为同密度时,要注意鉴别坏死的胆管细胞癌和单房肝脓肿、条索强化胆管细胞癌,时可能会误诊成肝脓肿。肝脓肿的症状为圆形低密度,内部有气体,中间有强化分隔,表现为三环或双环特征。临床上有发热、畏寒症状。而另一种误诊情况是海绵状血管瘤,它是边缘结节强化,扩散至中央部位。胆管细胞癌密度由低至高,而海绵状血管瘤是由高至低。

对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证实,CT平扫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是低密度,它的动脉期有着不明显的强化,而静脉期和延迟期出现边缘向中央的强化,其密度比正常肝实质要高。CT诊断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的依据是肝包膜凹陷、肿瘤扩张胆管、肿块边缘分叶等。能够被医学临床推广和普及。与此同时,延迟强化也对鉴别肝细胞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着很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206-03中图分类号:R 814.427.358 文献标识码:Bお

为讨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特点,笔者收集我院2003年9月~2007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胆管细胞癌7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男4例、女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0岁,平均56.5岁,病程1个月~5年不等,临床表现:黄疸5例,其中2例呈间歇性,3例呈进行性加重,3例皮肤骚痒,6例有上腹疼痛、腹胀不适伴纳差,2例有间断发热,2例近期消C,1例可触及包块,3例腹水征阳性;2例有胆道手术史;3例CEA明显增高,HBsAg均阴性,AFP均正常。

2.检查方法及典型CT表现 所有病例均空腹进行,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1)3例用SOMATOM.AR nova扫描,造影剂为60%复方泛影葡安,用量100 ml,静脉团注;CT表现:1例平扫示肝Ⅱ、Ⅲ段实质密度减低,其内胆管扩张,轮廓不规则,增强示病变早期强化,延时强化明显,密度明显高于同层面正常肝组织(如图1),CT诊断:胆管癌;1例示肝各叶比例失调,肝Ⅰ段明显增大,Ⅱ、Ⅲ段萎缩变小,边缘轮廓凹凸不平,实质密度减低,肝内胆管扩张,其内可见多枚高密度结石,增强同前,CT诊断为: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肝硬化;1例示肝门区低密度占位、边缘模糊,肝内胆管呈树枝样扩张,肝门及腹膜后可见肿大淋巴结,增强示肿块早期轻度强化,延时强化明显。诊断:胆管癌并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4例用GE.lightspeed 16层CT,造影剂为碘海醇300

mgI/ml,剂量1.5 ml/kg,注射速率2.5 ml/s。动脉期延时25~30 s,门脉期延时55~60 s。CT示:1例肝Ⅱ、Ⅲ段体积明显变小,实质密度减低,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结石,增强病变无强化(延时7 min),诊断:胆管癌可能(如图2);1例示肝Ⅵ、Ⅶ段低密度占位,边缘欠清,周围可见圆形扩张胆管影,左肝管显示扩张,肝脏轮廓不规则,肝门区可见肿大淋巴结,动脉期病变边缘环行强化,门脉期病变中央轻度强化;诊断:胆管癌并肝门淋巴结转移。2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显示正常,增强1例右肝管内可见强化小结节影,诊断为胆管癌(如图3),1例未见强化结节考虑胆管狭窄(回顾分析MPR可见一强化小结节)。

结果

CT平扫:所有病例均示胆管扩张:病变区胆管扩张3例,病变周围胆管扩张1例,2例无节段分布,1例仅左右肝管扩张;5例实质密度减低,3例位于Ⅱ、Ⅲ段,1例为位于Ⅵ、Ⅶ段,1例为肝门区;4例轮廓不规则,2例肝叶萎缩,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CT增强扫描:2例病变早期均匀强化,延时强化明显,1例示动脉期病变周围环行强化,门脉期病变中心轻度强化,1例病变无强化,2例可见胆管内强化的小结节影。术前5例诊断正确,1例误诊为胆管狭窄、1例误诊为肝硬化。手术情况:手术切除肿瘤及肝叶切除各1例,4例行胆管支架引流,1例因肿瘤转移取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均为腺癌,其中粘液腺癌及高分化腺癌各1例,2例状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本组4例随访,成活最短5个月,最长3年6月,1例术后2年3个月复查CT未见异常。

讨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按病变发生部位分为:肝内周围型、肝门型,发生在肝内二级胆管以及以远的末梢侧小胆管上皮性的叫周围型胆管癌,起源于一级胆管(左、右肝管)的叫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由于Klatskin于1965年首先描述了肝门型胆管癌是特性,故又将肝门区胆管癌称为Klatskin瘤[1]。当病变较大时CT很难将两者区分;部分学者将肝门型胆管癌归类为肝外胆管癌[2]。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间歇性腹痛,胆道结石合并感染可有发烧,乏力、纳差、腹胀、消C及皮肤骚痒等,缺乏特异性。本病的病因不明,但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常与中华支睾吸虫感染、慢性胆管炎及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Caroli病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合并存在,因此推测其发生可能与胆管系统的慢性炎症、理化刺激有关。本组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有胆道手术史。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病变位于肝脏周围表现为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肿块邻近包膜回缩,胆管扩张、肝叶萎缩,其边缘不规则,可合并肝胆管结石,增强扫描肿瘤可无强化、周边环行强化,延时病变强化,可见斑片状、条状、分隔状及均匀强化;肝包膜内陷回缩主要是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内部大量纤维组织存在;致肝叶萎缩且肿瘤位于肝脏边缘而出现的牵拉回缩,内凹现象或局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萎缩所致,胆管树阻塞导致门脉系统回流灌注减少引起肝叶或肝段萎缩。其中肝周低密度占位邻近胆管扩张、包膜内陷,肝叶、肝段萎缩伴胆管扩张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重要诊断价值,被认为具有特异性[1];而长期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合并肝叶不对称萎缩时,要警惕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可能[3],由于对该征象缺乏了解,本组1例术前误诊为肝硬化。病变位于肝门区时表现为肝门区结节状低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扩张增粗,呈树枝样,增强扫描早期肿块轻度强化,延时扫描强化明显;部分平扫仅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或左右肝管,而无肝外胆管扩张,此时应对肝门部薄层扫描重点观察,必须增强扫描并考虑延时扫描的可能,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状结节影或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僵硬,管腔变窄,本组1例因术前观察欠仔细误诊为胆管狭窄。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可局限于某叶或某段,肝门相应胆管走行部位出现不规则肿块或结节为肝门型胆管癌的典型表现。肝内胆管扩张是胆管癌的共有征象,本组病例均有胆管扩张;而病变延时强化是诊断胆管癌的重要依据[1,4,5],本组除1例无强化外,其余均有延时强化的特点。

肝内胆管细胞癌应与肝细胞癌、肝海绵状血管瘤及炎性狭窄鉴别:肝细胞癌多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关系密切,增强可见假包膜,呈快进快出典型表现,肝细胞癌为多血供肿瘤,易侵犯静脉系统,AFP增高。而肝内周围型胆管癌则与肝内胆管结石、慢性理化刺激相关,极少合并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肿块边界不清,邻近胆管扩张,包膜内陷,与肝细胞癌比胆管癌为少血供肿瘤,增强肿瘤延迟强化或不强化,部分病变虽早期强化,但病变延迟期有与其他胆管癌延迟强化的特点,呈快进慢出表现,本瘤沿胆管生长易转移至肝门,CEA或CA199可增高;肝海绵状血管瘤则表现为肝内低密度,无包膜凹陷、邻近胆管扩张及肝叶萎缩,增强呈快进慢出的特点,临床上常无症状,而肝内周围型胆管癌虽部分早期环行强化,延时病变中心强化,结合临床肝脏轮廓有无改变及胆管有无扩张可以鉴别。炎性狭窄增强显示胆管壁增厚但管壁规则,如胆管壁不规则增厚或其内可见强化小结节影,则应考虑为胆管癌。

参考文献

[1]肖运平,肖恩华,梁 斌,等.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8):952-955.

[2]焦兴元,胡以刚.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处理[J].腹部外科,2007,20(3):139-141.

[3]林汉庭,楼建颖,吴 丹,等.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11例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6):343-344.

[4]胡 宁.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238-1240.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肝肿瘤;软藤征;镶嵌征;肝包膜凹陷征

近年来, 伴随工业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 肝脏恶性肿瘤也随之增加。其中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 它们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特异性, 导致诊断困难[1]。作者收集自2004年8月~2013年4月至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诊治的病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恶性肿瘤28例, 分析并总结其各自的CT表现, 为进一步认识本病提供新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8例, 年龄30~72岁, 平均53岁。主要临床表现:上腹部饱胀不适17例, 黄疸8例, 发热3例,触及包块15例, 伴消瘦22例。有胆道手术史, 手术后4~11年CEA(癌胚抗原)升高7例。肝功能异常13例, AFP(甲种胎儿球晶)阳性23例。

1. 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德国SIMENS欢悦螺旋CT机扫描, 检查前均口服稀释甘露醇500~800 ml并进行呼吸屏气训练。常规平扫后, 以2.5 ml/s静脉团注碘海醇80~100 ml进行增强扫描, 层厚8 mm, 层距5 mm, 螺距2.0。动脉期扫描后60~90 s行静脉期扫描, 4 min后延迟扫描。

2 结果

28例标本23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CT表现:①平扫。17例呈结节型, 病灶界限清楚, 可见假包膜;5例为巨块型, CT值23~45 HU不等, 瘤内多有坏死;1例为弥漫小结节型, 5例肿瘤局部可见肝包膜凹陷征, 瘤于肝组织边缘。②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例均明显强化(>20 HU)。门静脉期:不均匀强化18例。延迟期:强化不明显。③其他表现。肝硬化18例, 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肿大3例, 腹水2例。

5例标本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癌;平扫为等、略低密度块影, 边界不清, 增强扫描:动脉期4例为轻度渔网样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5例出现强化;3例出现软藤征, 2例肿瘤局部可见肝包膜凹陷征,瘤体侵及肝实质边缘;4例出现软组织块影并截断征。

3 讨论

23例肝细胞癌有17例平扫和增强时肿块边缘出现一圈透亮带, 为膨胀性生长肿瘤压迫肝组织或引起肝组织纤维化反应, 形成较厚假包膜, 即晕圈征。肝癌病灶全部增强过程表现“快进快出”现象[1]。在增强后期, 由于肿瘤内既有纤维间隔成分, 还有受侵血管及坏死肝细胞。对比剂的廓清效率出现不一致而呈现不均匀强化, 即称为镶嵌征[2,3]。

胆管细胞癌按部位分末稍型及肝门型。末稍型CT平扫表现边缘不清的低密度肿块, 动脉期见轻度环形强化, 静脉期表现病灶中心高密度;肝门型见肝内胆管显著扩张, 动脉期强化欠佳, 延迟期病灶中心强化, 上述征象表明病灶为缺乏血运组织[4-6]。病灶全部呈边缘向心性轻中度强化, 病理证实延迟强化区, 即纤维组织丰富区, 这样就出现了肝内胆管癌产生延迟强化这一有意义的征象。病灶伴随软藤征/肝包膜凹陷征及截断征有参考价值。3例出现软藤征:肝内胆管扩张, 走行柔和, 形似藤蔓。其是由于梗阻导致胆管内压短时间进行性升高, 小胆管扩张, 变薄。4例出现软组织块影同时合并截断征, 是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肯定依据。而出现肝包膜凹陷改变, 这是由于恶性肿瘤发展引起局限性肝萎缩, 瘤中央坏死, 瘤周纤维增生, 瘤体侵及肝组织边缘, 肝表面病灶坏死后塌陷, 牵拉被膜进而形成脐样凹陷。此征象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有特异性, 对鉴别恶性肿瘤细胞来源并无特异性。

综上所述, 肝肿块增强时的“快进快出”现象和晕圈征是肝细胞肝癌典型表现。 肝内肿块的渔网样强化以及渐进性延迟强化, 软藤征、截断征是胆管细胞癌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肝包膜凹陷征在肝恶性肿瘤中出现率不高, 与肿瘤发生部位关系密切, 但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出现此征象, 故对肝恶性肿瘤有特异性。肝内恶性肿瘤影像表现与血供机制及占位继发改变关系密切, 基于充分扫描前准备及三期扫描方案, 细心观察, 综合分析就能对肝恶性肿瘤作出初步诊断。

参考文献

[1] 白人驹.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73-475.

[2] 吴义忠,陈义雄,吴剑波,等.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 17(3):213-214.

[3] 邹建勋,陈旭高,叶叔文, 等.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浙江临床医学, 2007,9(1):121.

[4] 李子平,郑可国,许达生. 周围型胆管癌的CT 诊断.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31(12):825-829.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胆管细胞癌;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例资料

患者,女,67岁,“因剑突下疼痛伴乏力、纳差三月”入院,体检:巩膜黄染,右下腹及剑突下压疼,无反跳疼。实验室检查:γ-GT 303,ALT 78 U/L,AST 80U/L,余未见异常。B超提示:(1)胆结石并胆囊炎;(2)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3)肝左叶见大小约为5.4×4.0cm的不规则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其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外院CT平扫示:(1)胆结石并胆囊炎;(2)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3)肝左叶占位。我院CT增强示肝左外叶病灶大小约为7.0cm×7.2cm不均匀强化,其CT值约为62-86Hu,边界不清,其内似见扩张的胆管;延时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似呈分隔样强化,门脉左支显示不清。CT拟诊:(1)胆结石并胆囊炎;(2)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3)肝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图1,2)手术剖腹探查:完成“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后,探查肝左叶巨大包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手术不能完全切除,于肝左叶近叶间裂处取1.0cm×1.0cm质硬包块活检,依次层关腹,术毕。病理:肝左叶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并非真正肿瘤,而是肝细胞对血液循环异常的一种局部增生性反应[1],可能是肝细胞对血管发育异常的一种增生性反应,无恶变倾向,其最大的病理特点是以星状纤维瘢痕组织为核心向周围呈辐射状分布的纤维组织分隔,星状瘢痕组织内通常包含1条或数条动脉。

FNH螺旋CT扫描的典型表现为: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稍高或等密度,延迟期呈等密度,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为低密度,在延迟期强化为等密度;并认为动脉期均匀明显强化的肿块内见中央瘢痕且在延迟期强化是FNH最重要的CT特征[2]。虽然典型FNH的CT三期动态增强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由于病灶中心可出现出血或并不存在瘢痕,且部分病例病变周围虽有包膜存在但仍表现为模糊边缘,使其影像表现并非典型,从而为影像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FNH主要需要与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纤维板层样肝癌(FL-HCC)、血管瘤和肝腺瘤相鉴别。(1)肝细胞癌:HCC与FNH均为富血供肿块,两者的良、恶性质完全不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HCC的强化特征为“快进快出”,而FNH为“快进稍慢出”,较大的HCC因病灶中央坏死,在动脉期强化不如FNH明显和均匀一致,HCC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多迅速降低为低密度,而FNH多为等或稍高密度。中央瘢痕一般较小,呈裂隙状或放射状,延迟期强化是其特征,而HCC中央坏死灶一般很少强化,并且显示不均匀强化。结合临床也非常重要,HCC患者常有乙肝、肝硬化或体重下降等病史,AFP常为阳性。(2)肝血管瘤:鉴别关键在于两者的强化方式。典型的血管瘤增强特点为早期从周边开始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逐渐向中心扩展, 延迟期等密度或高密度充填。而FNH 的强化方式为中心向四周弥散且均匀一致, 两者不难鉴别。但也有少数不典型的血管瘤, 在动脉期扫描中明显强化呈高密度, 而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中为等密度, 这和FNH 难以鉴别。MRI的检查有利于两者的鉴别。(3)肝腺瘤:肝内少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其具有出血和恶性变的倾向, 主张手术治疗。腺瘤常可显示假包膜,血供丰富, 在螺旋CT 多期扫描中的CT表现和FNH相似,两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4)FL-HCC:两者均好发于年轻人,不合并肝硬化,均可出现中央瘢痕。但纤维板层样肝癌中央瘢痕较FNH明显粗大,并见斑点状钙化,增强后中央瘢痕无明显强化,与FNH强化特征不同[3]。而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为:大多位于肝左叶,平扫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灶,部分病灶内见点片状钙化影,增强多数病例早期强化不明显,增强中晚期见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或周围见扩张的胆管,另外胆管细胞癌伴有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的转移多见[4]。FNH的不典型表现有可能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本病例显示不均匀强化和无中央疤痕,所以误诊为胆管细胞癌。另外,CT增强没有正规的进行三期扫描也是误诊的重要因素[5]。在影像学检查难以鉴别时,建议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Kondo F. Benign nodular hepatocellular lesions caused by abnormal hepatic circulation: etiological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a new concept.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l,16:l3l9-l328.

2. 徐爱民,程红岩,陈栋,等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螺旋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5):409-412.

3. 谭国强,龙晚生,吴秀玲,等.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 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1):29-31.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螺旋CT; 肝转移瘤; 影像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75-01

肝转移瘤(hepatic metastases,HMs)的诊断对治疗预后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大肠癌和肝转移灶同时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18.2%,未切除肝转移灶5年生存率为0 [1]。MSCT可检出直径

一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近几年HMs病历50例,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螺旋CT机,患者空腹,扫描前常规口服600~800 ml清水充盈胃肠道。扫描层厚5mm,螺距1.5,全部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注药开始后25秒行动脉期扫描,60秒行门脉期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100 ml经肘静脉团注,速度为3 ml/s。

三讨论

肝脏受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管支配,血管丰富、血流量多,每分钟可达1800ml,是恶性肿瘤细胞最易停留、最易形成转移灶的部位,可来自任何原发部位,尤其来自门静脉引流的肿瘤,如消化道和胰腺,本组消化道和胰腺癌38例,占76%,其次是乳腺、肺和肾脏的肿瘤。转移至肝的肿瘤常有四条途径: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经肝门部淋巴路转移、经门静脉转移、经肝动脉转移,如肺癌主要经肝动脉转移,另外,肾、肾上腺肿瘤也可经肝静脉产生逆行性肝转移。文献报道肝转移瘤大多为乏血供,仅4% ~7%为富血供,本组3例,占6%,与文献报道相符。富血供者主要见于肉瘤、恶性胰岛细胞瘤、肾癌、乳腺癌、类癌、胃肠道来源的黏液腺癌、黑色素瘤等。少数原发癌症状不明显,而以转移癌症状为主诉,可有乏力、消瘦、肝区痛,继而为肝大、黄疸、腹水、发热等。约95%AFP阴性,少数来自胃、胰腺和卵巢癌的肝转移AFP可轻度升高,此外,胃肠道肿瘤癌胚抗原(CEA)可升高。

HMs病理成分不同,CT影像表现多种多样。

1.平扫:CT大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或肿块, 以多发为主,可见病灶融合,病灶一般边界较模糊,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灶,为坏死囊变组织,即使小于1厘米的病灶,也可存在中心圆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此为HMs特征性表现[2]。较大病灶可突出肝脏轮廓。

2.增强:边缘环状强化为HMs重要征象,如厚环征(图1、图2)、薄环征、牛眼征等(图3),牛眼征为最具特征性表现,即病灶中心低密度区周围伴环状强化,环外另见一圈低密度,病理上环形强化区为肿瘤组织,外为受压的肝细胞和肝窦,此征是HMs与原发性肝癌相区别的重要征象,本组环状强化32例,占64%。由于肿瘤周边部分被存活的瘤细胞所占据,中心部分被纤维组织和坏死组织所占据,故部分病灶增强扫描早期为环状强化,中心为低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扫描造影剂进入中心纤维组织出现中心强化改变,病变范围扩大,这一特征与肝内胆管癌相似。部分HMs在门静脉期的环形增强表现并非由肿瘤形成,而是肿瘤周边存在促结缔组织增生、炎症反应、血管形成或动静脉短路所致。

HMs仅极少数富血供转移瘤动脉期可高于肝组织,静脉期减退(图1、图2),近似原发性肝癌。大多数为乏血供,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出现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分为早期(60~65 s)和晚期(80~85 s),尤其至门静脉晚期,正常肝实质强化达到峰值,转移灶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密度差值达到最大,病灶边缘变得更清晰,故能显示平扫与动脉期未能显示的病灶(图4)。有研究认为门静脉不参与HMs的血供[3],应用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进行间接门静脉CT灌注成像亦支持门静脉不参与 HMs 血供的结论,因此门静脉晚期正常肝实质明显强化,而HMs强化程度较低,两者密度差值增大。同时,门静脉晚期对比噪声比(CNR)亦达到最大值,由于CNR消除了图像噪声对病灶与周围肝组织的密度之差的影响,可比性强,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了在此时相病灶检出率高的原因。

有研究进一步将动脉早、中、晚期与门静脉早、晚期组合成不同的扫描方案,结果显示动脉晚期+门静脉晚期的检出率最高,特别是对于直径

3.肝脏转移瘤内钙化是转移瘤重要表现之一,只见于腺癌,可见于结肠、卵巢、乳腺、肺、肾和甲状腺的转移,尤以结肠粘液腺癌为著,本组4例钙化,3例为结肠癌,1例为卵巢癌。钙化多为不规则斑片状、细砂样或斑点状,可位于转移瘤中心、边缘或遍及整个肿瘤(图5、图6),原发肝癌钙化少见。

4.囊性肝转移瘤少见,如其原发为卵巢、胰腺的囊腺癌,转移到肝脏后仍呈囊性表现,甚至呈其典型的原发癌特征。富血供转移瘤生长速度快坏死囊变常见,如神经内分泌肿瘤、肉瘤、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某些亚型,增强扫描环状强化,并可见壁结节强化。极少数瘤壁很薄且光滑类似囊肿,与肝囊肿鉴别困难。

四鉴别诊断

1. 原发性肝癌:富血供转移瘤可以与肝实质一样快速增强及消退,与原发肝癌近似。原发性肝癌常可见门静脉瘤栓形成,且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硬化背景,甲胎蛋白(AFP)升高,转移瘤AFP通常不高,胃肠道转移瘤CEA可升高。

2 . 胆管细胞癌:转移瘤边缘强化及延迟强化与胆管细胞癌相似,胆管细胞癌可见扩张胆管,需密切结合病史,胆管细胞癌可有肝吸虫病、慢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或硬化性胆管炎等病史。胆管细胞癌左叶常见,转移瘤分布以肝右叶较多,这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有关,另外肝右叶体积较左叶大亦是原因之一。

3. 肝脓肿:常呈多房状或蜂窝状表现,内见分隔,壁较厚、规则,增强扫描出现单环、双环或三环征,可呈“环靶征”[2],边缘及间隔强化持续时间长,临床出现高热及白细胞增高。有研究发现不典型肝脓肿( 多为早期)出现一过性肝脏异常灌注的机会更高[5]。

4. 肝结核主要与钙化性转移瘤鉴别。肝结核也可出现环状强化,中央干酪物质无强化,可见多发斑点状钙化,要结合肝外结核病史。

五结论

熟悉肝转移瘤的影像特征,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提高病灶检出率及确诊率,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六参考文献:

[1]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126例临床分析,王锡山等,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0年2月第4卷第1期,43-46。

[2] 肝胆胰脾影像诊断学,主编:许乙凯,全显跃.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292-294,378。

[3]Kazuhiro K, Yoichiro K, Masahiko H, et al. Ring enhancement on T1 weighted GRE images after ferucarbotran administration for hepatic metastasis: Comparison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 case report[J]. Radiat Med, 2005, 23(1):175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组织类型;病理诊断;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histopathological type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40 cases of FNH were studied.All were evaluted by use of paraffin embedded sections and HE staining before light microcope observation.Results There were 28 females and 12 males FNH patients whose age were from 16 to 62 years(median 41.3),all alpha-fetoprotein was negative and had no hepatitis history.25 cases were classic type showed characteristic central stellate fibrotic scar,composed of fibrous connestive tissue and tortuous blood vessels.8 cases were telangiectic type,the left were mixed type and adenomatoid type.Conclusion FNH is a 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hepatic cells to local blood vessel anomalies,it is not realy a tumor.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cludes hepatic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nodule,hepatic anaplasia nodular hyperplasia,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ocellular adenoma.

[Key words]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histopathological type;pathological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按WHO的诊断标准,FNH是指肝实质增生并被星形纤维瘢痕间隔成结节状[1],很少出血也无肯定恶变。但在实际诊断中,与高分化肝细胞性肝癌、肝细胞腺瘤及其他一些肝增生性结节很难鉴别。本文回顾40例病理确诊为FNH的病例,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结合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分型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上海市中山医院病理科2000年至2008年确诊为FNH的病例40例,复习其临床病理资料。本组女28例,男12例,年龄18~62岁(平均41.3岁),36例是在常规体检及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另4例因肝区不适入院发现。实验室检查中各例血清甲胎蛋白均位于正常范围,各例也均无病毒性肝炎病史。

1.2 方法 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各例均进行了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用抗体为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CK19、CD34等,免疫组化试剂盒和一抗均为DAKO公司产品。阳性对照选择肝细胞肝癌,阴性对照采用TBS代替一抗。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 (1)大体表现:所有病例均为局限性肿块,结节状,呈棕色或黄褐色,较周围肝组织色淡。肝脏无硬化。13例发生于左叶,25例发生于右叶,肝附叶2例。病灶直径1.5~18 cm(多数2~5 cm)。肿瘤多分布于肝缘被膜下,也可位于肝内或突出于肝表面,有推挤性边界,但无明显包膜。肿块大多单发,5例为多发。25例病灶切面出现特征性结构,即中央星形或带状瘢痕,结节被从中央瘢痕发出的纤维间隔分开。(2)镜检:增生结节通常与周围肝实质紧密相连,偶见少量纤维包膜。病灶内无肝小叶结构,代之以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所构成的大结节,无汇管区三联结构。中央瘢痕由大小不一的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其中动脉大而扭曲,全层或肌层纤维增生;静脉和毛细血管及其他脉管均有管壁增厚和扭曲,呈血管瘤样改变。可见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胆管在中央瘢痕内、结节内和结节间均显著增生,与肝细胞错综排列,有的区域甚至成簇状分布。网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增多,以纤维间隔处最为明显。

2.2 免疫组织化学 40例全部表现为AFP阴性。CK8和CK18在肝细胞表达阳性,近纤维间隔处肝细胞表达较结节中央肝细胞阳性强,9例结节中极少数细胞表达CK19。结节间的胆管与非病变肝汇管区实质内的胆管或小胆管一样,均表现为CK7、CK8、CK19的强阳性。CD34主要表达在中央瘢痕的周围和纤维间隔内的血管内皮细胞。

3 讨论

3.1 病因和组织学 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良性占位性病变[2,3],被定义为发生在肝脏的由组织学上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肝细胞形成的结节,临床上很难与肝脏的其他良恶性病变鉴别。常发生于年轻女性,大部分在30~40岁发病。FNH具体发病机制未明,过去认为和口服避孕药有关联[4],但目前认为避孕药不会引起FNH的发生,但可刺激其生长。有两种推测:一种认为存在一种“未分化前体细胞”,它受某种因素作用激活而转化为中间细胞,中间细胞有向肝细胞或胆管细胞转化的多种潜能[5];另一种则认为FNH是肝细胞发生胆管化生的结果,依据是纤维间隔与肝细胞之间存在中间细胞,其对细胞角蛋白的反应性与正常胆管细胞相似,表达CK7与CK19。

3.2 病理诊断及组织学分型 诊断标准:(1)在正常肝中出现一个或多个肉眼可见的结节;(2)结节内出现纤维间隔,通常从中央星形纤维区呈放射状延伸;(3)组织学结构是肝细胞形态正常,形成一到两层厚的细胞板;(4)在结节内或纤维间隔中有灶性增生的胆管。国外文献根据该病的形态学特点,将FNH归纳为经典型(80%)和非经典型(20%)两型[6],后者又分为3个亚型:毛细胞血管扩张型、混合性增生与腺瘤样型、伴细胞不典型性型[7]。在本组病例中,25例为经典型,有明显星形瘢痕;8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其余为混合型与腺瘤样增生型。与文献相比,经典型比例比较高。

3.3 鉴别诊断 FNH的形态变异很大,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与其他一些肝细胞病变鉴别难度的增加。(1)与肝细胞腺瘤鉴别:尤其是混合性增生与腺瘤样型与肝细胞腺瘤的鉴别难度很大。腺瘤大体上有包膜,常大于5 cm,切面常见出血坏死囊性变。组织学上,腺瘤内的肝细胞形态较一致,很少见到结节状改变。腺瘤内的动脉血管均匀分布,周围有稀疏的间质环绕,无胆小管和门脉系。临床上腺瘤的主要病因与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关。(2)与肝的腺瘤样增生结节鉴别:此病通常是在硬化的肝组织中一部分肝细胞增生形成腺样结节,结节大小不等,可有假包膜或无包膜,结节内有较多血管及胆管,但缺乏畸形厚壁血管。(3)与肝细胞间变性结节状增生鉴别:多发生于肝细胞受损的情况下,属于癌前期病变,通常呈孤立性,无包膜,肝细胞有不典型增生,纤维分隔可见血管、小胆管及炎细胞。但此病变缺乏畸形厚壁血管,结节周围常伴有硬化。(4)与肝纤维板层癌鉴别:有些研究者认为FNH实际是纤维板层型肝癌的前期病变。纤维板层癌大多(90%)也发生于正常肝,AFP也在正常范围,影像学特征相似于FNH,且癌周组织学形态与FNH相似。但纤维板层癌突出的组织学形态是癌细胞胞质丰富,含有大量深染的嗜酸性颗粒,在胞质内还可见淡染小体。癌巢内可见呈板层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带,而FNH缺乏这些改变。另外免疫组织化学也有辅助作用,HCC时,癌巢主要表达CK8,而CK7主要表达在周围肝的胆管中,CK19几乎不表达。CD34标记出癌巢内的血管较正常肝组织密而且多。

参考文献

1 Ishak KG,Anthony PR,Sibin LH,et al.Histological typing of tumors of the liver.International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Berlin:WHO,1994,9-36.

2 Knowles DM,Wolff M.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Hum Pathol,1976,7:533-545.

3 Kerlin P,Davis GL,Mcgill DB,et al.Hepatocellular adenoma and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clinical,pathologic,and radiologic features.Gastroenterology,1983,84:994-1002.

4 Mathien D,Kobciter H,Cherqui D,et al.Oral contraceptive intake in women with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Lancel,1998,352:1679-1680.

5 Vilgrain V,Flejou JF,Arrive L,et al.Fov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MR imaginge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 in 37 patients.Radiology,1992,184:699-703.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7篇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肝脏;组织病检

    肝脏穿刺是在B超引导下以穿刺针穿刺皮肤通过皮下到达肝脏,取少量肝脏可疑肿块的组织出来,然后对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较目前临床上的主要靠超声、CT等影像检查手段结果更为可靠,良恶性鉴别诊断更理想。文章将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活检枪快速穿刺活检诊断学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30~80岁,平均58.3岁。患者均经B超、CT检查有肝脏占位病变,不能完全定性的患者,超声检查中显示肿块直径最大约15.5 cm,最小约2.8 cm,1例乳腺癌肝转移,肝脏回声弥漫性回声增强(口服三苯氧胺导致),透声条件较差,难度较大。

1.2  仪器与器材:采用GEVIV7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内槽切割式活检枪(能自动完成穿刺组织切割操作),型号18 G,长度15 cm,不配穿刺架实时引导。

1.3  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先练习呼吸、屏气试验,然后超声引导下确定穿刺部位、深度及方向,一般沿肋骨上缘,在穿刺点周边15 cm内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5%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18 G穿刺活检枪沿局麻点刺破皮肤到达腹壁下,在超声实时监视引导下调整角度,探头外套消毒膜,膜外涂无菌耦合剂以取得较好透声条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引导活检枪上的穿刺针到肿块内部,按压活检枪的活动按钮后,快速拔针,将所取的组织条放入4%福尔马林中固定,并作涂片检查,再重复一次,所取两块送病理科做组织块病检并作涂片检查,极个例组织不够理想需作第3次。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最后病理确诊,40例患者进针共83次,平均进针2.07次,取出组织82条,标本完整,黄黑色6条,灰白色10条,淡红色肉样66条,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4%,仅一例出现并发腹腔少量出血,此例患者病检结果为右叶胆管细胞癌,6-氨基己酸0.6 g静脉滴注3 d,治疗效果较好。病理结果:肝细胞肝癌26例,胆管细胞癌1例,肝硬化1例,转移性肝癌5例,肝小叶炎性反应纤维组织增生2例,少量异型细胞2例,找到肿瘤细胞不能确定原发、继发性2例。20例图片检查,13例找到肿瘤或异型细胞,3例转移性肝癌,1例找到肿瘤细胞不能确定原发、继发性。

3 讨论

    肝脏疾病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我国以乙型肝炎多见,易发展成慢性肝炎,部分又可演变成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肝硬化与肝癌关系密切,在CT、B超的影像学检查中,只能确定肝脏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门静脉高压的情况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而不能确诊定性,而肝穿活检不仅能明确病变良恶性,而且可以进行病理分类,穿刺活检引起的创伤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同样轻微,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对恶性肿瘤诊断水平与细胞学检查相似,就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恶性预测值等统计学无显著差异[1]。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选择穿刺路径时,既要选择距体表较近路径又需经过一定的正常肝脏组织,比如说肿块接近于肝脏包膜下,则不能从相应的包膜下进针,应从旁边肝脏包膜经过少许肝组织后进入,而且活检枪打出后迅速退针压迫止血,这样能减少出血的并发症[2]。选择进针路径时需等针尖进入肿块内部而非肿块边缘,取材更不能取边缘组织。穿刺较大肿块时要避免中央的坏死部分,以减少假阴性。穿刺针经过肝脏包膜时因血管丰富,针尖不能来回多次擦到,尤其是呼吸幅度要小,再有针尖在行进过程中避开大血管,尤其是肝动脉一级分支及第二肝门处的肝静脉、下腔静脉,穿刺术后腹带加压,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术后绝对卧床24 h,极少数在穿刺活检后出现腹腔内积血,尤其是在前4 h并发症多见。另外还必须掌握不见针尖不打枪的原则。患者术前检查包括肝脏生化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术前半小时测量血压,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介入性超声是介入性诊断及治疗的一门综合性新技术,发展潜力较大,可行多次活检,一般取两块组织、两次涂片,能实时监视,穿刺结束后可超声复查腹腔是否积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介入手段,对肝脏疾病诊断颇有价值,对肝脏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8篇

【摘要】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低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24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例的临床和双排螺旋CT资料,分析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生部位,数量及CT平扫及增强后表现。结果 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或不清,增强后可有程度不一的强化或不强化。本组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各自大都有自己较典型的CT征象,结合临床大多能做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结论 基层医院低排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 肝脏 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双排螺旋CT 多期扫描

螺旋CT横断扫描图像具有很好的密度分辨率,可准确定位,可很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扫描速度快,和不间断的图像采集特点,患者可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清除了呼吸移位导致的病变遗漏,并能得到最优的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我院自2007年5月至目前采用双排螺旋CT对800余例肝脏患者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通过对其中的224例资料较完整的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双排螺旋CT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探讨低排螺旋CT在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4例中,男168例,女 56例,年龄32~78岁,平均56岁。本组61例肝细胞癌,7例肝胆管细胞癌,其中35例为病理穿刺证实,本组肝转移癌45例,其原发肿瘤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肝血管瘤73例,三期扫描表现典型,一年至数年经CT或超声复查无明显变化。肝囊肿25例,局灶结节性增生3例,大多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经半年~三年复查,无明显变化。

1.2方法 采用沈阳东软Neusoft双排螺旋CT扫描机,检查前禁食4h,扫描前30min常规口服清水500~800ml,扫描层厚7mm,小病灶层厚选用2~5mm。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采用三期扫描,动脉期选在开始注药后25s开始扫描、静脉期于65s扫描、延时期选在注射结束后5~10分钟扫描,对比剂选用碘海醇(300mg/ml),总量按1.4ml/kg体重计算,一般总量为80~100ml。

2 结果

2.1原发性肝癌61例,肝右叶41例,肝左叶20例,单发45例,多发16例,肝脏体积增大15例,局限性膨隆37例,有乙肝及肝硬化病史53例,61例选择可数病灶79个。病变形状大多为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病灶大小:10cm 24个,边缘清楚36个,不清43个。79个病灶中低密度67个,混杂密度12个,密度较均匀37个,不均42个,有22个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无强化7例,较均匀强化15例,不均匀强化39例,本组CT增强扫描强化的54例其曲线均较典型。

2.2 肝转移癌45例,全肝侵犯18例,肝右叶21例,左叶6例。数目:单发14例,多发28例,弥漫3例。病灶形态大多为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仅2个,弥漫3例呈“雨打沙滩”样表现。病灶大小:大都在5cm以下,等于或大于10cm者仅15个。大多病变为低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增强扫描后无强化5例,较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28例,其中呈周围强化18例,出现牛眼征[1]5例,当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时,上述病灶密度均下降,延时扫描均为低密度。

2.3 肝胆管细胞癌7例,部位左叶6例,右叶1例,均为单发,CT平均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低密度肿块,2例肿块内出现钙化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轻度强化,3例表现为延时强化。

2.4 肝血管瘤73例。部位:肝右叶57例,肝左叶16例,单发56例,多发17例,73例共95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91个,不规则形4个,大小:直径10cm 4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71个,不均匀24个,其中病灶中心有更低密度者16个。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或结节状,状,条块状强化,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本组行延时扫描均呈等密度充填。

2.5 肝囊肿25例,部位:全肝3例,肝右叶14例,肝左叶8例。单发8例,多发14例,弥漫3例,病变形态均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为低密度,CT值0~16Hu。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肝实质期上述病变密度更低,边界更清。

2.6 肝局灶结节性增生3例,部位肝左叶2例,肝右叶1例。均为单发,病变均为稍低密度的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增强密度逐渐下降,中央的瘢痕组织和向周围放射状分布的分隔纤维无强化而呈低密度区。

3 讨论

3.1 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CT征象

3.1.1 原发性肝癌,单发多见,病灶形态多数为圆形,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个别为不规则形。病灶边缘与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以膨胀生长为主要的增长较慢,压迫周围肝脏组织或周围纤维组织反应,形成假包膜。如假包膜较厚,在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一圈透亮带,即所谓的晕圈征。绝大多数为低密度影,也有等密度及高密度影,其内有时可见更低密度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数边缘不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很快出现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开始升高,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肝实质反而呈高密度影,全程对比增强呈“快进快出”征象。

3.1.2 肝转移癌 常表现多发病灶,大多为圆形,椭圆形,少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密度均为低密度,不均匀较多,三期动态CT扫描见动脉期呈不规则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可出现整个瘤灶呈不均匀强化,少数肿瘤中心为低密度,边缘强化成高密度,外周有以稍低于肝实质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的牛眼征[2]。

3.1.3 肝脏胆管细胞癌:病灶以单发为主,CT平扫时表现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实质病灶,多数大于5cm,部分病灶内可见不规则点状或斑片状钙化,手术证实其点状高密度灶并非肝内胆管结石[3]。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增强中晚期可见到病灶有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域无强化。

3.1.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单发,呈圆形,CT平扫显示肿块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较大的病灶部分可显示中心部分的瘢痕结构呈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多呈均匀高密度,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病灶边界往往不清楚。中心瘢痕可有延迟强化为其特征[3]。

3.1.5 肝血管瘤:单发多见,病灶形态为圆形,类圆形,密度多为均匀低密度,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以边缘向中心扩展,三期动态CT扫描动脉期见病灶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对比增强灶,增强密度高于肝实质,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门脉期对比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使整个肿瘤增强,这时增强密度可逐渐下降,变为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

3.1.6 肝囊肿: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楚,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0~18Hu,无钙化。对比增强后,囊内无对比增强,在周围强化的肝实质衬托下,囊肿境界更加清楚,囊壁菲薄一般不显示。

3.2 鉴别诊断

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局灶结节性增生在平扫时常无特征性,除非很典型,否则很难鉴别。当病灶周围有小结节灶并有硬化改变,甲胎蛋白阳性,增强时有不均匀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呈速生速降型,延时扫描无充填,淋巴有转移时,要考虑肝癌;转移性肝癌绝大多数有原发癌病史,结合病史不难鉴别;血管瘤大多在增强时从病灶周围向中心扩展,有快进慢出,逐渐充填的征象。局灶结节性增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动态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定性能力较强。中心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胆管细胞瘤早期强化不明显,增强中晚期可见到病灶有不均匀强化,如CT发现肝左叶较大病灶,特别是其内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肿瘤远侧肝内胆管扩张,结合临床无肝硬化病史,AFP阴性者,应考虑胆管细胞癌的可能。肝囊肿有时与单纯包虫囊肿不易鉴别,结合流行病史与包虫免疫试验鉴别,确诊多无困难。

总之,大多数肝脏肿瘤及肝瘤样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诊断较为困难。

参 考 文 献

[1]吴恩惠.医学影像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