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肝母细胞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临床变现;病例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规范化治疗的应用以及肝脏血管阻断技术的发展,对于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治以取得了较长的进步[1]。本文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0里小儿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病理特征及表现的认识,以便给予患儿更为方便有效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的50例患者均为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案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d-15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理特征将患儿分为肝母细胞瘤组与肝细胞癌组两组,其中肝母细胞癌组34例,肝细胞癌组1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无可比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患儿入组后,收集患儿的临床诊治以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临床特点、乙肝病毒感染率、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的完整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处理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 肝母细胞瘤组的34例患儿中有23例(67.6%)小于6岁,肝细胞癌组的16例患儿中有5例(31.3%)小于6岁。肝母细胞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相比肝细胞癌组要小,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分布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表现 所有的50例患儿中,初次诊断的原因主要包括腹部肿块30例、腹胀8例、黄疸3例、急腹症表现4例、发热1例,还有4例患儿因为偶然的原因发现。患儿从确诊到入院均在3d-10个月,平均2.24个月。患儿常见的体征为肝大,其中脐下24例(80%),少数几例患儿可见腹壁静脉显露或是脾大。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3 手术效果 肝母细胞瘤组的34例患儿中有26例(76.8%)进行一期的手术较为完整的切除肿瘤。肝细胞癌组的16例患儿中有6例(37.5%)进行一期的手术较为完整的切除肿瘤。两组患儿的手术完整切除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4 术后存活率 患儿手术后随访一年左右,肝母细胞瘤组患儿无瘤存活20例,死亡8例;肝细胞癌组患儿无瘤存活3例,死亡3例。两组患儿的术后1年存活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以肝母细胞瘤为主,肝母细胞瘤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要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肝母细胞瘤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2%,而肝细胞癌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却高达53.6%[2]。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重度饮酒、糖尿病、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关系密切,这之中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病变导致肝癌、肝硬化的病变途径已经得到基本的确定。

肝脏肿瘤患儿的常见病理特征为腹部肿块,本次研究所选的患者绝大部分均由于腹部异常就诊今儿诊断肝脏肿瘤。发确诊到入院平均2.24个月,有半数以上的患儿在入院时肿瘤就已经发展之晚期,并且有时还会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给医院的救治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考虑到肝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提倡儿科医生在为儿童检查时,应该注意儿童的腹部检查,以防肝脏肿瘤的发生并确保对对此类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以便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多为肝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为腹部肿块。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病毒感染率要低于肝细胞癌组,平均发病年龄要低于肝细胞癌组,并且手术的完整切除率较高,术后预后较好。因此,要多注意儿童平时的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35.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0-0092-02

CT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value of children with retroperitoneal neuroblastoma

JIANG Guangzh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uilin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5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retroperitoneal neuroblastoma an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Methods The CT imaging materials of 25 cases by surgery, biopsy and pathology for children with retroperitoneal neuroblastoma were analysis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umor in the right side in 11 cases, left in 14 cases, including the primary in the adrenal gland in 19 cases,paravertebral sympathetic chain of 6 cases, Tumor growth of 18 cases across the midline; Mostly large irregular tumor mass, A few were class / oval. Scan: 22 cases of tumor density uneven, commonly found in necrosis, cystic areas, calcification within the tumor of which 18 cases; 3 tumors of uniform density. Enhanced: tumor heterogeneity mostly mild - moderate strengthening. Embedding a large retroperitoneal tumor blood vessels in 20 cases,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in 17 cases, 1 case of liver metastasis. Conclusion CT not only shows retroperitoneal neuroblastoma location, size, shape, density and the surrounding abuse, metastasis, and can show early lymph node metastasis,. Diagnosis of tumors, differential diagnosis,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Retroperitoneal; Neuroblastom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Children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腹膜后肿瘤之一,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居第2位[1],本病好发于2~3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复杂,就诊时多有转移[2];如果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06年3月~2011年11月的25例患者,均经手术、活检和病理证实。其中男 13例,女 12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3.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部包块,可有腹胀、腹痛、尿频、尿急、发热、骨关节疼痛、消瘦及贫血等。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阳性20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双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范围自膈顶部至髂嵴水平,采用10 mm层距、层厚扫描,感兴趣区采用5 mm层距、层厚扫描,不配合小孩扫描前15 min用10%水合氯醛0.5 mL/kg灌肠,最多不超过10 mL,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按(1.5~2.0) mL/kg给予,注射速率(2~3) mL/s。

2 结果

2.1 肿瘤的位置

肿瘤位于右侧11例,左侧14例,其中肿瘤原发于肾上腺19例,椎旁交感神经链6例,肿瘤跨中线生长18例。

2.2 肿瘤的形态、大小及边界

肿瘤呈不规则形16例、类圆形或椭圆形9例,大小约3 cm×3.4 cm×3.8 cm~10 cm×12.5 cm×15 cm,边缘模糊17例,边缘清楚8例。

2.3 肿瘤密度

平扫:22例肿瘤呈混杂密度,内常见坏死、囊变区,其中肿瘤内钙化18例,呈斑片状、点条状及小结节状,增强:肿块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内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显示更清晰;3例肿瘤呈均匀低密度,增强:2例肿瘤呈轻度均匀性强化,1例肿瘤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

2.4 其他

肾脏受压、变形,向后外侧及下方移位,肾轴旋转19例,肾盂肾盏积水2例,胰腺受压向前或上方移位9例,部分可见肝脏、血管及胃肠道受压、推移;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7例,部分肿大淋巴结融合呈团块;肿瘤及肿大融合淋巴结包绕腹膜后大血管18例,肝转移2例,肿瘤侵犯肝脏2例、肾脏4例,腰大肌受压、变形或受侵犯3例。见封三图7~9。

3 讨论

3.1临床及病理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腹部肿瘤之一,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节的神经脊细胞,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颅底、颈胸部、腹主动脉旁以及骶前交感链。约75.6%位于腹膜后,其中2/3位于肾上腺髓质[3]。本病例组中,肿瘤原发于肾上腺19例,椎旁交感神经链6例。大体检查,肿瘤一般质软、呈灰色至灰粉色,随着肿瘤增大,常常出现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本病男性稍多见,肿瘤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有淋巴结、骨、肝、肾、肺及脑转移,主要临床特点为无痛性腹部包块,可有腹胀、腹痛、发热、骨关节疼痛、消瘦及贫血等。实验室检查:可有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阳性。

3.2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

①肿瘤多位于腹膜后肾前上方,脊椎旁及腹膜后中线部位者少见,本病例组中肿瘤位于肾上腺19例。②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少数呈类/椭圆形,没有明确包膜,本病例组中16例肿瘤呈不规则形,病灶边缘模糊17例。③肿瘤体积多较大,其中肿瘤包埋血管18例,部分肿瘤可压迫、推移周围血管,肾、肝、胃肠道及脾等脏器也见受压、推移或侵犯,肿瘤跨中线生长18例。④肿瘤密度,平扫肿瘤多呈混杂密度,内常见坏死、囊变区,偶见出血,其中肿瘤内钙化18例,增强肿瘤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内坏死、囊变区及出血灶无强化,显示更清楚;少数肿瘤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⑤远处转移,以膈角后、腹主动脉及肾蒂周围淋巴结转移常见,其特点为增大淋巴结数目多,形态大,且多数有融合,增强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本病例组中17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有文献报道[4,5]本病还常见骨髓和骨转移,皮肤、、肺和脑转移少见。

3.3鉴别诊断

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腹膜后肾上腺区不规则形肿块伴有斑点状钙化、血管包埋征且肿瘤跨中线生长,早期淋巴结转移,结合患者年龄及实验室检查,应首先考虑本病。但本病仍需与下列腹膜后肿瘤鉴别。

3.3.1 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位于肾内,形态多光滑,边缘清楚,肿瘤与残肾成锐角,残肾呈新月形改变,肿瘤内钙化少见,很少跨中线生长,周围大血管被包埋少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少见且发生较晚。

3.3.2 节神经细胞瘤节神经细胞瘤与本病同源,为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无症状,境界清楚,强化不明显,肿物多发生在肾上腺外部位及年长儿童,肿块较大时肾脏向外推移[2、6]。

3.3.3 畸胎瘤多由三个胚层的细胞构成,肿瘤内可见脂肪、骨、牙齿和毛发等软组织密度,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包膜清楚。

3.3.4 脂肪肉瘤巨大不规则形肿块,边缘清或不清,周围脏器不同程度推移伴侵犯改变,肿块内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增强肿块呈不同程度强化,内脂肪及坏死部分不强化。

3.3.5 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以20~40岁多见,为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肿块,易侵及邻近器官及包埋周围血管,钙化少见,很少跨中线生长,临床以高血压就诊。

3.3.6 腺癌肿瘤小时同腺瘤,较大时可出现液化坏死、钙化,易突破包膜,不跨中线生长。

总之,CT是诊断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它不仅能显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周围侵犯、转移情况,而且可显示早期淋巴结转移,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制订治疗方案、预后及随访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雷廷成,王娅宁,段顺生,等.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0-92.

[2]张增俊,罗兴育,堪田华,等.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9):1817-1818.

[3]张锦华,王伟林,陈鸿俊.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66.

[4]李新华,杨有优,余雷,等. 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J].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807-809.

[5]回允中主译. 诊断外科病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608-613.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恶性肝肿瘤 儿童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0 引言

小儿恶性肝肿瘤在临床并非少见, 是小儿常见的腹部肿瘤之一, 其中以肝母细胞瘤最多, 居小儿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首位(占51%~56%)[13]。 恶性肝肿瘤种类较多, 如肝细胞癌、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肝胆系横纹肌肉瘤、 肝淋巴瘤、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等。 为提高对其CT与MRI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现将我院45例小儿恶性肝肿瘤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1995年10月~2005年5月经CT与MRI检查,并有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小儿恶性肝肿瘤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37天,最大14岁,平均年龄2岁3个月。其中肝母细胞瘤31例(68.8%)、肝细胞癌4例(8.8%)、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3例(6.6%)、肝胆系横纹肌肉瘤3例(6.6%)、肝淋巴瘤2例(4.4%)、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2例(4.4%)。临床上表现为:腹部包块43例(95.5%)、黄疸9例(20%)、贫血41例(91.1%)、发热23例(51.1%),低热为主。全部病例术前行CT和/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设备采用GE Hispeed螺旋CT机及HITACHI AIRIS II 0.3T磁共振装置。

2 结果

2.1 肝母细胞瘤31例,CT 19例,MRI 12例,两者均做者9例。肝右叶21例,左叶7例, 2叶以上3例;巨块型28例,多发结节型2例,囊变型1例,瘤体直径最小4.5cm,最大14.2cm;CT平扫瘤体表现为较大圆形、以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见图1a、b。MRI瘤体表现为长T1长T2混杂信号,T2WI呈“石榴样”改变,见图2。假包膜CT显示16例,MRI显示9例;瘤体钙化17例;瘤内低密度坏死及囊变23例;出血2例;增强扫描,瘤体均呈不匀强化,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坏死和囊变区均不强化;包膜呈线样强化23例。侵犯肝门静脉右支17例,左支4例。

2.2 肝细胞癌4例,CT 3例,肝右叶1例,左叶1例,2叶以上1例,表现为肝内低密度肿块见图3a、b;MRI 1例,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4例中,巨块型2例,弥漫型2例,瘤体直径最小2.3cm,最大7.4cm;1例瘤内有高密度出血灶,2例见大片坏死。增强扫描,本组瘤体均呈不匀强化,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肝门静脉右支侵犯3例,左支1例。下腔静脉内瘤栓1例。

2.3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3例,2例CT为肝右叶囊性成分为主的大囊实性低、等混杂密度肿块,直径分别为11.5cm及13cm,边界清晰,有假包膜,无钙化。增强扫描瘤体实性部分强化,囊内无强化,见图4。1例MRI为不规则形实性成分为主肿块,瘤体直径7cm,边缘有多个小囊。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

2.4 肝胆系横纹肌肉瘤3例,2例CT平扫,肝门区,沿肝内胆管走行软组织密度阴影,肝内胆管扩张,见图5;增强扫描胆管壁强化,瘤体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MRI肝门区实性肿块,沿胆管及门脉走行,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见图6a、b;MRI增强扫描病灶呈向心性强化。彩超提示病灶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肝功检查:ALT 220u/L, ALP 512u/L TBIL 122.5μmol/L,DBIL 78.7μmol/L,提示胆管梗阻。

2.5 肝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CT平扫,表现为肝内2个类圆形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边缘轻度强化,其内不强化,门静脉右支穿入其内,见图7a,b。1例行MRI表现为肝内T1低信号、T2略高信号单结节

图1a、b 肝母细胞瘤 CT平扫肝右叶内见一较大圆形、以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瘤体内大量条片状钙化。增强扫描,瘤体呈不均匀强化,但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坏死和囊变区均不强化

图2 肝母细胞瘤 MRI检查,瘤体在T2WI上表现为“石榴样”改变,包膜呈线样低信号,瘤间可见低信号纤维间隔

图3a、b 肝细胞癌 CT平扫肝右叶内见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未见假包膜及钙化。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肝门静脉受累

图4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CT增强扫描表现肝右叶内为大的囊性低密度肿块,囊壁见实性结节,囊内结构无明显强化,囊壁实性结节强化

图5 肝胆横纹肌肉瘤 CT增强扫描,肝门区见沿肝内胆管走行软组织密度块影堵塞,边界清楚,肝内胆管扩张;瘤体稍有不均匀强化

图6a、b 肝胆横纹肌肉瘤 MRI检查,T1WI见肝门区有一实性肿块,沿胆管及门脉走行,肝内胆管扩张;T2WI上见胆总管周围壁增厚、管腔明显扩张,胆囊扩大图7a、b 肝淋巴瘤 CT增强扫描,肝内见2个类圆形低密度结节,边缘轻度强化,其内不强化。门静脉右支穿入其内

图8a、b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CT平扫,肝右叶内见一较大类圆形低、等混合密度肿块,右侧有一高密度灶;增强扫描,瘤体自边缘逐渐向心性强化,延迟没有填满,内侧边界模糊

灶,GDDTPA动态增强不强化,实质期仍为低信号,边界清楚。

2.6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2例,1例CT平扫,肝右叶内见一较大类圆形低、等混合密度肿块,右侧有一高密度灶;增强扫描,自边缘逐渐向心性强化,延迟没填满,见图8a,b;1例MRI表现肝内长T1长T2信号较大肿块,增强扫描早期边缘强化,延迟逐渐向中心填充,但未能填满,其胸部CT提示肺有结节状转移灶。

3 讨论

3.1 肝母细胞瘤 是小儿最常见的肝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早期未成熟的肝胚细胞,约占所有肝原发性肿瘤的25%~45%,居首位。肝母细胞瘤11号染色体常有11P15.5杂合子丢失,故易发生先天性发育异常和胚胎性肿瘤[13]。与性激素关系密切,可致儿童性早熟[4]。

本病从胚胎期至发病需2年时间,故发病通常在1~3岁。组织学上,多数学者将其分为2种类型[13]:纯上皮型和混合型。病理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和囊肿型,是影像学表现的基础。其中巨块型最常见[13],本组有28例。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3岁以前占90%,5岁以上少见。主要以无痛性上腹肿块就诊。90%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增高。10%~20%病例转移至肺、肝门、脑和骨。2年生存率为65%,也有自愈报道[5]。

本组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13],在CT及MRI上有如下特点:(1) CT上瘤体为大圆形、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具有“十多、一低、一少”的特点。“十多”即单发病灶多、右叶多、外生型多、跨叶多、瘤体呈圆形多、实性多、假包膜多、出血坏死多、囊变多、钙化多(本组达51%以上); “一低”即平扫或增强扫描,肿瘤密度及强化程度总是低于正常肝实质;“一少”即肝硬变少。此外,很少侵犯大血管。(2)MRI上瘤体为长T1长T2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石榴样”改变,为多个细小高信号囊状影,其间有低或等信号纤维间隔。有出血或脂肪成分时,T1WI局部为高信号[3,6], MRI对钙化显示不如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早期强化,40%有周边晕环强化。

3.2 肝细胞癌 较少见,常发生在5岁以上小儿,以5~9岁和11~15岁为多,最小年龄可为出生1天的新生儿[7]。

目前研究发现,小儿肝癌患者有HBsAg及肝癌家族聚集的現象[6],患儿HBsAg的阳性率是100%,与成人相比其组织学表现相同,但肝硬化少。与肝母细胞瘤相比,瘤体形态多不规则、假包膜少、出血坏死多、钙化少(25%)[8]。在年长儿,其病理组织学类型和青年一样,以纤维板层型较多,预后较好。

CT最能反映肝癌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常分为4型:巨块型、结节型、巨块结节型(混合型)及弥漫型。CT平扫绝大多数肝癌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块,浸润生长,无包膜,灶内坏死、囊变或脂肪变性时密度更低。本组4例均表现这个特点。膨胀生长型,不论结节或巨块,边界均清晰,大部分有纤维组织假包膜存在,CT表现为肿瘤周围一圈低密度的环影(即晕环征),厚度可从数毫米至1cm不等,有时与肝母细胞瘤不易区分。增强扫描,大部分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MRI上瘤体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或混杂信号,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侵蚀及瘤栓显示较CT清楚。纤维板层型肝癌,瘤体中央有纤维瘢痕是一特点,MRI显示较好,但注意与肝血管瘤、FNH鉴别,后两者亦有这个征象[9]。

3.3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来源于肝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由肝良性错构瘤转化而来的,占儿童恶性肝肿瘤的第3位。大多在6~10岁发病,绝大多数(90%)小于15岁[2,10,1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AFP阴性。存活期为一年左右。该肿瘤为较大的囊实性球形肿块,囊实性成分的多少,可能与瘤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

CT平扫,肿瘤有两种表现:以囊性成分为主者,单囊直径在7~20cm左右,有假包膜,实性部分在瘤体边缘,囊内出血时呈高密度,本组2例表现与此一致;多囊者,瘤内有多个分隔,其内有多个小囊,囊内呈水样或稍高密度。以实性成分为主者,为不规则形软组织块,其内见多个小囊。增强扫描,上述两类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均有强化,囊内结构无强化[12]。

MRI检查,T1WI瘤体为混杂低信号,局部出血可含高信号灶。T2WI为高信号,其内分隔呈低信号[13]。

本病主要与肝囊性间叶错构瘤鉴别,后者为多房囊性,无实性部分,这是主要鉴别点。

3.4 肝胆横纹肌肉瘤 本病可发生在腹膜后或腹腔内,以2~6岁多见,发病高峰是4岁。本病较多发生在肝胆系,50%以上发生在肝外胆管,多为胚胎型或葡萄状型[1,2,14]。常沿胆总管黏膜下层生长,向上累及肝内左右肝管,本组2例均表现如此。向下生长者可扩展到十二指肠壶腹部并可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临床上肝外胆管者表现阻塞性黄疸,肝内胆管者,则以腹痛、肿大、腹部包块就诊。AFP阴性。

CT平扫,肿瘤位于肝门或肝内,边界较清楚,密度不均匀,低于正常肝实质,可能与含有大量黏液组织有关,偶见囊变,钙化罕见。增强扫描,肿块不强化,或呈不均匀强化。肿瘤位于肝外胆管者,胆管扩张,直径可达5cm以上;肿瘤位于胆管内者,可形成不规则形息肉状软组织密度影,周围胆液衬托呈“环征”,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胆管壁强化,瘤体可有轻度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如肿瘤堵塞胆管腔和浸润胆管壁周围时,上述胆汁“环征”消失,近端胆管扩张。

MRI检查,T1WI肿块呈低信号,T2WI为中等至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MRCP显示胆管扩张及管内不规则低信号区。

3.5 肝淋巴瘤 原发性极为罕见, 继发者较多。 尸检发现20%的霍奇金氏淋巴瘤和50%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可累及肝脏。 病理上常分为3型[2]: 单发结节型、 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 其中原发型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本组2例亦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CT平扫,肝内见类圆形或不规则低密度灶,边界尚清楚,无钙化。常有脾、胃肠、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瘤存在。增强扫描,动脉期可呈不均匀强化,或均匀强化,其程度低于正常肝组织;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可呈环状强化,中心密度不均匀,较大者中心坏死区无强化。门静脉可在其内穿行或被推移。延迟扫描病灶的类圆形不缩小,这一点与肝血管瘤和肝脓肿不同。

MRI检查,单结节型表现为长T1稍长T2信号结节,GD-DTPA动态增强不强化。弥漫型表现为肝内弥漫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同时有脾大及类似信号改变者可提示诊断。多发结节型与肝转移瘤不易区别[15]。

3.6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罕见,发病年龄1岁以内,是肝血管窦壁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组织学上具有II型婴儿型内皮细胞瘤的特点[1,2]。

CT平扫,肝内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无假包膜;增强扫描,早期边缘强化,延迟逐渐向中心扩展,若瘤体中央没有坏死可填满。本组1例因增强扫描显示自边缘逐渐向心性完全填充强化而误诊为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故有时鉴别困难。

MRI检查,瘤体表现肝内多中心长T1长T2信号肿块,增强扫描与肝血管瘤表现相似,但前者强化时间长且出血常见,易侵犯肝静脉,形成肺、脾、脑等转移[15]。

总之,小儿恶性肝肿瘤CT与MRI表现有其特点,结合临床及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但最终确诊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参考文献】

[1] 徐赛英. 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33641.

\[2\] 邵剑波,李欣.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M].辽宁科技出版社,2004.152161.

\[3\] Dachman Ah, Pakter PL, Ros Pr, et al. Hepatoblastoma: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 in 50 cases[J].Radiology 1987,164(1):1519.

\[4\] 田伟,肝母细胞瘤致男童性早熟一例[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8):763764.

\[5\] 徐庄剑,陈阳,王桂珍.新生儿肝母细胞瘤自愈一例[J]. 中华儿科杂志,2002, 40(12):764.

\[6\] Donnelly LF,Bisset GS. III: Pediatric hepatic imaging[J]. Radiol Clin North Am, 1998, 36(2):413427.

\[7\] Greenberg M, Filler RM. Hepatic tumors\[A\]. I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Oncology Philadelphia\[M\]. LippincottRaven, 1997.717732.

\[8\] Jabra AA, Fishman EK, Taylor GA. Hepatic masse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CT evaluation[J]. AJR,1992,158(1):143149.

\[9\] Cheon JE, Kim WS, Kim IO, et al. 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in children[J]. Pediatr Radiol,1998,28(11):878883.

\[10\]Davey MS, Cohen MD. Imaging of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y in childhood[J]. Radiol Clin North Am, 1996,34(4):717742.

\[11\]Pobeil RS, Bisset GS. Pictorial essay: imaging of liver tumors in the infant and child[J]. Pediatr Radiol, 1995,25(5):495506.

\[12\]Buetow PC, Buck JL, Pantongrag-Brown L, et al. Undifferentiated(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 Pathologic basis of imaging findings in 28 cases[J]. Radiology, 1997, 203(3):779783.

\[13\]Power C, Ros PR,Stoupis C,et al. Primary liver neoplasms: MR imaging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 Radiographics, 1994,14(2):459482.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实体瘤合并真菌感染患儿3例,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2岁9个月、5岁6个月、15岁6个月。神经母细胞瘤Ⅳ期2例,肝左叶间叶瘤(切除术后复发)1例。实体瘤的诊断及分期参照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的诊断分期标准[1]。真菌感染参照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诊断。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转归。

2结果

2.1临床特征

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实体瘤患儿有3150例次,其中3例在住院期间确诊合并真菌感染,发生率为0.95%。3例实体瘤合并真菌感染患儿中2例为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儿,1例为肝左叶间叶瘤切除术后复发化疗患儿。3例均进行过多次化疗;确诊时均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持续时间9~21d;都曾应用地塞米松治疗(2.5~5mg/次),1例应用泼尼松30mg/m2治疗;均应用广谱抗生素,用药时间7d以上;均有深静脉导管(PICC、锁骨下深静脉置管)。3例患儿均出现发热,1例最高体温40.2℃,为稽留热,不伴寒战;2例热型不规则。2例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儿化疗过程中发生多次抽搐,表现为大发作。

2.2辅助检查

3例患儿的肺部CT均显示索条状、渗出斑片状阴影、高密度影等。1例患儿头颅CT示左侧颞叶可见类圆形略高密度影,腹部CT可见肝右叶低密度影。3例患儿的血真菌培养均为阳性,2例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儿的血培养均为滑假丝酵母菌,真菌菌丝、孢子可见;1例肝左叶间叶瘤术后患儿的血培养为白色念珠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明显升高,内毒素阴性。3例患儿的痰培养均阴性。治疗后复查,血真菌培养2例间断阳性,1例持续阴性。

2.3治疗及预后

1例肝左叶间叶瘤患儿因静脉输注氟康唑治疗无效给予伏立康唑口服8周,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次复查血真菌培养阴性;1例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儿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先后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静脉点滴抗真菌治疗有效,两性霉素B脂质体应用自小剂量开始渐增至足量,体温正常,复查血真菌培养阴性,顺利渡过骨髓抑制期,原发病获得部分缓解。另1例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儿予静脉输注伏立康唑,于体温正常、肺部情况好转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因存在颅内、骨骼、脊髓、肺脏、肝脏多发转移肿瘤,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9d骨髓抑制期死亡。

3讨论

真菌感染多为机会性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多见于有基础疾病者,如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接受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等治疗者。有报道,IFI的发生率在接受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占10.0%左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达10.0%~30.0%[3]。儿童的发病率尚未确定,目前儿童IFI的报道多见于白血病,实体瘤患儿并发IFI者较少。曾有报道13例儿童实体瘤并发深部真菌感染[4]。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真菌的暴露史或定植、免疫缺陷程度、基础疾病的类型、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植入失败等,其中免疫缺陷程度相关因素包括高龄、基础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持续和严重的粒细胞缺乏[5]。据国内文献报道,患者本身疾病的危重程度也与IFI的发病率相关,重症监护病房(ICU)IFI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6,7]。本组3例患儿中2例处于疾病进展期,1例处于疾病复发阶段,原发病均未缓解,与上述观点相符。本组3例实体瘤患儿处于疾病进展期,进行过多次化疗,并因骨髓抑制输血治疗多次,用过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且发病时存在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应用了较长时间的广谱抗生素。因此,采取合适的化疗使原发病尽早获得缓解、缩短骨髓抑制期、减少免疫抑制药物应用、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抗生素应用等可能降低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

目前发生于儿童的IFI仍以念珠菌属为主要致病真菌,占IFI的90%以上,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念珠菌、滑念珠菌等。近年来国外有报道儿童IFI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8]。2008年国内报道,1年内分离的640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65%,光滑念珠菌、滑念珠菌分别占14.8%和14.3%,儿童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多见[9,10]。本组3例患儿中2例血培养为滑假丝酵母菌,1例为白色念珠菌,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发热是IFI最常见的症状,本组3例实体瘤患儿均有发热、咳嗽,难与其他病原感染的肺部疾病相鉴别。特别是进展期肿瘤患儿,肿瘤本身也可引起发热,且常需应用激素,其真菌感染所致的发热常易因激素治疗而不典型,这使得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对那些有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免疫抑制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热时间较长时应提高对IFI的警惕。根据EORTC/MSG标准共识[11]将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和微生物学资料结合,应用高分辨率CT、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G实验等,可提高对IFI的早期诊断。本组3例患儿存在真菌感染宿主因素,早期经过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结合临床发热、咳嗽,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索条状、斑片状渗出影、高密度影等表现,血真菌培养阳性明确诊断为IFI。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5篇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它能够显示小儿脑内缺氧的范围、部位、性质(弥漫或局限)以及是否伴有出血等病变,及早作出诊断,对早日治疗、恢复及愈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孕后期伴有高血压、糠尿病的孕妇,以及有宫内窒息倾向的胎儿,以及早产儿、生后窒息儿、重症黄疸都应及早由临床医师判断后做CT检查。

2.头部外伤:CT对诊断头部外伤,特别是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确定是有特殊效果的。但对判断不伴出血的颅板骨折有一定的局限性,可结合X线片进行诊断。

3.颅内肿瘤:CT对颅内肿瘤的定性定位的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所有怀疑患颅内肿瘤的患儿,可先做CT平扫或增强(注射造影剂),多数可以作明确诊断。因此,对小儿患有持续性头痛、治疗无效,伴有突然性视力下降或失明及耳聋、肢体活动障碍者应考虑做CT扫描,以便及时诊治。

4.脑积水:CT检查脑积水在儿童中有特殊意义。CT可将阻塞的部位和原因,伴随病变、脑室大小及脑实质的厚薄准确显示。因此,家长如发现小儿头颅持续性增大、智力下降等情况时,应考虑做CT检查。

5.颅内感染:诊断颅内脓肿CT是十分理想的检查方法,对儿童尤为重要。对脑炎的鉴别诊断以及对脑炎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亦有帮助。对许多患儿来说,可以不再用其它有害性检查方法,即可作出诊断。

另外,对眼球、眼眶及上颌窦部位应用CT检查,其效果均比普通X线检查要好。对蝶鞍垂体进行CT检查,对小儿矮小症、肥胖症的病因诊断也有协助作用。

二、腹部疾病1.肝脏:CT对肝内占位病变的定位、定性均较有效,如小儿常见的肝母细胞瘤、肝血管瘤、肝囊肿等症。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R714.15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资料病例:女,25岁,孕39+2周,在县医院例行产前检查时发现肝内高回声病变,肿瘤不除外,遂于2010年2月来我院进一步检查。

2 检查 超声表现:在胎儿腹围切面上相当于胆囊床区探及范围约41×9mm强回声(图1),提示为胎儿胆囊区强回声,建议生后进一步检查。

生后四天超声复查:肝内回声均匀,上述肝内高回声未显示(图2),胆囊大小约33×11mm,壁光滑,内呈液性暗区(图3)。

图1:胆囊床区范围约41×9mm强回声。图2:肝内回声均匀。图3胆囊大小约33×11mm,壁光滑,内呈液性暗区。

3 讨论

3.1 胎儿肝胆发育的胚胎学

胚胎发育第4周,前肠尾侧部形成肝憩室,肝憩室分为头尾两部,

头部为肝脏原基,尾部末端于胚胎发育第7周膨大形成胆囊,其中间部伸长形成胆囊管,胆汁于14周左右形成,胆囊在13周以前不能显示,13周显示率仅为50%,14周后正常胎儿常可检出胆囊[1]。所以,胆道发育有一个从实心到空心的过程,空化中出现过度增生则形成囊性扩张,空化不全则出现闭锁。

3.2 胎儿腹围切面观察内容

胎儿腹围切面指超声检查胎儿时在胎儿上腹部横切面上显示胃

泡,脐静脉及肾上腺。主要用于观察腹部胎儿发育情况及预测胎儿体重。在此切面上显示出静脉导管和门静脉组成的“C”形血管图像后,将探头稍稍倾斜,在其右侧可探及茄形的胆囊回声。

3.3 胎儿腹围切面常见的异常声像图

3.3.1强回声多见于肝内钙化灶及胆囊结石。钙化灶可位于肝表面、肝实质及肝血管内。胎粪性腹膜炎可以引起肝表面钙化灶;肝实质钙化灶可由感染、缺血、肿瘤所致,13-三体、18-三体等染色体畸形也是其形成的原因之一[2]。肝血管内钙化与静脉内血栓有关。

3.3.2 低回声多见于肝母细胞瘤。

3.3.3高回声及混合回声多见于肝血管瘤、血管内皮瘤、肝间质错构瘤及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

3.3.4 无回声 多见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胆道闭锁及肝囊肿等。

本例患者产前超声显示的强回声于产后短时间内复查时消失,且肝内未见异常回声,由此考虑为胎儿胆汁瘀滞或胆囊结石。其病理学基础可能是妊娠中晚期,胎儿在宫内不断吞食羊水,羊水中的胎脂、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毛发、白蛋白等成份在胃肠道内积聚成块状物。胎儿期胃肠道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胃肠道收缩、蠕动协调性差,块状物通过胆总管逆流入胆囊内。有学者认为胎儿胆囊内强回声光点都发生在孕末3个月且都为偶然发现。另有学者[3]认为胎儿胆囊内强回声为胎儿胆总管返流的肠内容物形成,其声像图特点为胆囊内多发的点状、颗粒状、长条状、团块状及带状强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或伴有声影。

由于胎儿胆囊内强回声病变多为暂时性,一过性的,动态观察可在孕中晚期及产后自行消失,故发现类似病变后要定期随访而不需要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李胜利,主编.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J].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3.

[2]Smchen MJ, ToiA,Bona M,et al. Fetal hepatic calcifications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7篇

【摘要】 目的综述近年来粉防己碱抗肿瘤药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粉防己碱不仅能直接抑制多种肿瘤生长,并且具有放疗增敏、逆转耐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调MRP表达等有关。结论粉防己碱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药理作用; 综述

Abstract: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of Tetrandrine, we expatiate the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anti - tumor of Tetrandrine in recent years. MethodsThe literature abou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anti - tumor of Tetrandrine have been reviewed and analyzed which searched on Medline, Elsevierand CNKI database from 1994 to 2006. ResultsIt was proved by experimentation that Tetrandrine not only inhibited some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but also enhanced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of antitumor drug,altered multidrug resistance .The main anticancer mechanisms of Tetrandrine were inducing tumor cells apoptosis,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RP.ConclusionTetrandrine has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has a fine prospect in exploitation.

Key words:Tetrandrine; Pharmacology; Reviews

粉防己碱 (Tetrandrine ,Tet) ,又名汉防己甲素,是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 Stephamia tetrandra S. Moore) 的块根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粉防己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降压、阻断钙通道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等广泛的药理作用[1],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心律失常、肺纤维化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证实Tet对肝癌、白血病、乳腺癌等也有良好疗效,而且对多种多药耐药细胞株具有敏感性,是目前肿瘤化疗研究的热点药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对其抗肿瘤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Tet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新进展作了分析总结与展望。

1 肝癌

Kuo等[2]发现, Tet不仅抑制人肝癌HepG2 细胞株的生长,还可诱发凋亡,并通过增加p53和p21/WAF1蛋白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Ng等[3]评定了粉防己碱对不同的肝癌细胞株(HepG2,PLC/PRF/5和Hep3B细胞株)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XTT法进行体外细胞增殖检测,结果IC50分别为4.35,9.44,10.41 mM,对鼠正常肝细胞的CC50为31.12 mM,表明Tet对肝癌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等手段对Tet诱导凋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et可诱导凋亡,同时发现粉防己碱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是不同的,认为细胞的基因组成决定了其对药物的反应。

2 白血病

Dong等[4]观察到Tet可抑制敏感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260细胞生长,并且HL260细胞经24 μmol/L Tet处理12 h 后可见细胞缩小,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DNA凝胶电泳可见梯形条带。

狄凯军等[5]探讨Tet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 )凋亡的作用,结果K562细胞经Tet诱导48 h后,出现细胞凋亡早期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 DNA合成受到抑制;ABC 法检测出细胞中Bcl2水平降低和p53水平升高;TUNEL法原位检测揭示有DNA 断裂。可见Tet可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其作用与浓度相关,最终可导致细胞凋亡。

许文林等[6,7]进行了Tet逆转血液系统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临床观察。对正规化疗两个疗程以上无效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 例)和多发性骨髓瘤(2 例) 在原方案基础上每天加服Tet 240 mg ,共6~7 d,2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血象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患者均未出现心、肝、肾毒性反应。其中3例采用APAAP法检测肿瘤细胞P-gp的表达,阳性率分别38.0%,26.5%,11.0%,以Tet处理3h后阳性率下降至4.0%,2.0%,4.0% ,且着色程度明显减低,表明Tet 逆转白血病细胞的机制可能是作用于Pgp,使其外排泵功能失活从而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

3 视网膜母细胞瘤

徐和平等[8]观察了Tet、长春新碱(VC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 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Tet在1~40 μg/ml范围内对HXORb44 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2.45 μg/ml;VCR 对该细胞系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31 μg/ml。提示Tet与VCR一样,在体外对Rb44 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药。

此外又研究了Tet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 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发现Tet在低剂量(0.1 μg/ml)时,虽对Rb44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 但可明显增加放射线对Rb44 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杀伤率增高,放射前后给药无明显差别。说明Tet 主要通过抑制放射线引起的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而起放射增敏作用[9]。

4 乳腺癌及喉癌

在逆转阿霉素耐药株人乳腺癌细胞(MCF-7/ adr)化疗耐药的研究中,叶祖光等[10]通过实验证明,Tet不仅逆转耐药癌细胞的耐药性,而且还能增强敏感癌细胞对化疗药(长春新碱或阿霉素)的敏感性。研究还发现Tet能高效地逆转人乳腺癌MCF-7 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王金华等[11]也发现Tet可以增加阿霉素对耐药MCF-7/ adr 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在MCF-7/adr细胞内的积累,阻断adr 的外排过程,从而逆转MDR,而对敏感的MCF-7 细胞无影响,进一步证实粉防己碱能高效地增强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活性,从而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符立梧等[12,13]在研究中也发现Tet具有极强的体外逆转MDR的作用,能完全逆转MCF-7/adr和喉癌KBV200细胞株的耐药性。以MCF-7/adr和KBV200两个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移植瘤模型中的研究表明, Tet亦具有显著的体内逆转活性。其耐药逆转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膜流动性,降低P-gp功能,从而使联合应用的化疗药从细胞内外排较少,在细胞内浓度增加来发挥作用的。此外在体外逆转活性研究中发现Tet在高于0.125μmol/L 的浓度时,能够完全逆转MCF-7/adr 和KBV200细胞对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泰素的耐药性,甚至在0.062 5 μmol/L 的浓度下仍可逆转KBV200细胞对长春新碱和泰素的耐药性;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NIH小鼠腹腔单次注射Tet30 mg/kg的药时曲线显示,在18 h之内,Tet的血药浓度均在1 μmol/L 以上,即使在96 h,Tet浓度仍高达0.33 μmol/L,仍高于体外有效逆转两种耐药细胞所需要的血药浓度;并且Tet不干扰阿霉素在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现有的研究结果均表明Tet是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第3代MDR逆转剂。

5 肺癌

徐萌等[14]对Tet逆转肺癌化疗耐药产生与凋亡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将Tet作用于人肺癌敏感株GLC-82和阿霉素耐药株GLC-82/adr细胞,结果耐药肺癌细胞其耐药指数从5.43降至1.89,说明Tet可以逆转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采用流氏细胞仪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Tet可下调MRP表达,协同阿霉素增强对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作用。

6 卵巢癌

韩晓兵等[15]通过观察Tet对人卵巢癌A2780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Tet对卵巢癌的体外抗肿瘤效应。采用MTT试验观察Tet对A278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利用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et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Tet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免疫印迹检测Tet对p53,p21及Bax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试验显示Tet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的特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表明Tet可诱导A2780细胞凋亡,并引起G0/G1期阻滞,免疫印迹检测显示Tet上调p53,p21及Bax蛋白表达。可见Tet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上调p53,p21及Bax 蛋白表达有关。

7 其他

孙付军等[16]通过体内实验观察Tet对模拟临床化疗PFC方案诱导的小鼠S180 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以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观察Tet对肿瘤细胞膜糖黏蛋白P17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和细胞黏附因子CD54的影响。结果表明,Tet可显著性降低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的过度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表达率,增加耐药S180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黏附因子CD54的表达,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说明Tet逆转肿瘤获得性多药耐药是通过降低MDR细胞膜P170过度表达,减少抑瘤药物的外排,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完成的。同时,还与促进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增强细胞凋亡及降低MDR细胞黏附因子CD54表达率,从而降低细胞黏附性转移有关。

JinQ等[17]则报道Tet诱导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与其升高活性氧水平有关;钙离子在生长因子作用下,可从细胞内外钙池中进入胞浆,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调控通路,而Tet阻断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是否涉及细胞增殖尚有争议。

8 展望

Tet作为天然的非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近年来对其抗肿瘤作用,无论在体外、体内还是在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量实验显示Tet不仅能直接抑制多种肿瘤生长,并且具有放疗增敏、逆转耐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调MRP表达等有关。今后,将要进一步加强Tet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为其更加合理、有效、安全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Kwan CY,Achike FL.Tetrandrine and related 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from medicinal herbs: cardiovascular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J].Acta Pharmacol Sin,2002,23(12):1057.

[2] Kuo PL,Lin CC.Tetrandrine-induced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epG2 cells[J].Life Sci,2003,73(2):243.

[3] Ng LT,Chiang LC,Lin YT.Antiproliferative and apoptotic effects of tetrandrine on different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J].Am J Chinese Med,2006,34 (1):125.

[4] Dong Y,Yang MM,Kwan CY.In vitro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of HL260 cells by tetrandrine and coriolus versicolor peptide derived from Chinese medicinal herbs[J]. Life Sci,1997,60(8):135.

[5] 狄凯军,周建平,章静波.粉防己碱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J]. 解剖学报,2002,33(5):531.

[6] 许文林,钱 军,费 霞.汉防己甲素逆转血液系统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7):383.

[7] Xu WL,Shen HL,Ao ZF.Combination of tetrandrine as a potential reversing agent with daunorubicin, etoposide and cytarab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nd relapsed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J].Leukemia Research,2006,30(4): 407.

[8] 徐和平,王成业,祝和成.汉防己甲素和长春新碱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生长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5,5(2):67.

[9] 徐和平,王成业,祝和成.汉防己甲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放射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5, 13 (11) :668.

[10] 叶祖光,孙爱续,李兰芳.汉防己甲素对阿霉素或长春新碱耐药株人癌细胞的逆转抗药性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6 ,21(6):369.

[11] 王金华,叶祖光,孙爱续.粉防己碱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46.

[12] Fu LW,Deng ZA,Fan W.Screening and discovery of novel MDR modifiers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J]. Anticancer Res, 2001, 21 (4A):2273.

[13] Fu LW,Zhang YM,Liang YJ.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tumor cells was reversed by tetrandrine in vitro and in xenograft derived from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adr cells[J]. Eur. J. Cancer, 2002, 38(3):418.

[14] 徐 萌,周 蓓.汉防己甲素逆转肺癌化疗耐药和凋亡抗性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06,38(6):90.

[15] 韩晓兵,柳友清,卢运萍.粉防己碱对人卵巢癌细胞株278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4):190.

[16] 孙付军,聂学诚,李贵海.粉防己碱逆转获得性多药耐药小鼠S180肿瘤细胞P170过度表达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280.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8篇

易被误诊的湿疹样癌

最近一段时间,丽丽感到非常烦恼,也不知什么原因,外阴和周围出现一些红斑,奇痒难忍,晚上更厉害,只要四处无人,就不停地搔抓。由于害羞,丽丽不愿到医院看病,王大妈只好陪女儿就医,医生说是湿疹。看完之后,王大妈顺便也请医生帮自己检查一下,因为,自己左侧也出现瘙痒,有暗红色的斑片。检查发现王大妈所患的是湿疹样癌,所幸是早期,经手术治疗已经愈。

点评:

湿疹是很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全身各部位皮肤都可发生,也常发生于女性的和男女外阴或等处。但是有一种湿疹样癌,其好发部位也是女性的及乳晕和男性的阴囊及处。这两种病有时会误诊误治。湿疹多对称发生,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瘙痒较剧,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形性皮疹,边缘不清,无回缩、浸润及破坏现象,本病按湿疹治疗有效。对于久治不愈的湿疹,应该警惕湿疹样癌。 湿疹样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特别是40~60岁女性的单侧、乳晕及其周围皮肤,先从开始,为暗红色斑片,表面糜烂,多有渗出结痂或角化脱屑,逐渐扩大后出现浸润,境界清楚,边缘有色素沉着,回缩内陷,甚至溃疡,病程缓慢,常多年不愈,在扩展过程中,边界鲜明且稍隆起。此外,亦可发生于外的其他部位,如腋窝、外阴、肛周等及男性的,称为外湿疹样癌,可向邻近淋巴结转移,患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疼痛感。湿疹样癌一旦确诊应迅速做单纯切除术,如合并乳腺癌时,则应做根治术。外湿疹样癌亦首选外科手术切除,其次可用放射疗法。

以便秘出现的直肠癌

杨奶奶今年60岁有余,最近一年多经常便秘,有时两三天解一次大便,有时四五天才解一次,虽然多吃蔬菜与蜂蜜,大便依然秘结,家人误认为是老年人的通病。直到有一天,杨奶奶因为腹痛、呕吐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是患了直肠癌,手术切除病变的直肠后,便秘就再也没有出现。

点评: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都有上升趋势,它极有可能在数年后成为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但是由于结、直肠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患者从有了症状到求医就诊,往往已失去了治愈的机会。 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①大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加或腹泻、便秘);②大便带血(容易与痔混淆)或呈黑色;③大便变细;④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想再解);⑤间断腹部绞痛。 一旦出现这些表现时应尽快就诊检查。直肠癌的治疗采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尽管手术时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已被切除,但复发者仍多见,尤其在肿瘤累及浆膜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如果患者已有肝或肝外转移,则术后复发率更高。为了预防局部复发,除可采取放疗外,也可采取局部的化疗。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和腹腔,这些转移灶是在患者初诊时就已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发展而来。为预防远处转移可采取全身性化疗和局部化疗。全身化疗可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实施,局部化疗则可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实施。

“舔”出来的黑色素瘤

李明是养宠物一族,他特别喜欢那只波斯猫,每天一回到家就把它抱在怀里,波斯猫也非常讨人喜欢,静静地躺着,任由主人抚摸,有时还用舌头舔李明右手上的那颗痣。开始李明感到很好玩,可猫好像特别喜欢那颗痣,只要一到主人身上就去舔。时间久了,李明觉得不好,就到医院切除痣,谁知切下来后,进行病理检查,竟然是黑色素瘤。

点评:

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为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人体上既有的痣变成,属黑素细胞的癌症,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发病后即迅速扩散。在发病性别上几乎无差别,唯病灶部位与性别有关,发生在躯干者以男性居多,发生在肢体者女多于男,尤以面部雀斑型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妇女。通常是出现皮肤色斑、痣的颜色改变、出现新的痣,病变累及产生褐素和黑素细胞。应该特别注意皮肤上深色的斑、点或痣的变化,警觉新痣的形成、痣出血、新旧深色斑点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如果发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应立即就医。及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往往可以治愈,如果能及早发现,展开治疗,治愈率约为75%,年龄小者一般其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置之不理,则癌细胞会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侵袭各重要器官。

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①颜色: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红、白或蓝混杂不匀,遇皮痣出现颜色改变,应特别提高警惕。②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③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有渗液或渗血,病灶可高出皮面。④病灶周围皮肤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皮肤光泽或变白色、灰色。⑤感觉异常:局部常有发痒、灼痛或压痛。当发生上述变化时,强烈提示有恶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说,皮肤痣一旦出现任何变化均应行切除活检术,以除去恶性黑色素瘤,毫不为过。

“跌”出来的骨癌

小军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整天爬高下低。前几天独自一人爬到树上去掏鸟蛋时,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下来,摔断了左腿,父母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摄片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小军不仅有骨折,而且还有骨的其他异常表现,经过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骨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