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茶戏

采茶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采茶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采茶戏范文第1篇

采茶戏,顾名思义,与茶相关。明朝时期,在盛产名茶的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俗称“茶灯戏”、“灯子戏”。后来,又因它的角色一般是由三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各一名)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直至20世纪中叶才统称为采茶戏。因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采茶戏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农闲时节一到,采茶戏便上演了。每逢演出,村里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亚于过大年。没等太阳落山,放牛娃就早早地吆喝着赶牛回家,一走到村口,便扯着稚嫩的嗓门大叫:“看三角班口罗……”喊声刚息,另一处又响起同样的欢呼声:“噢――噢――看戏!”大人们在这时候也预备收工了,各家各户的屋顶上早早地腾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最早从饭桌上下来,口袋鼓鼓的,装满米保、番薯干。他们各自扯着父亲的衣襟。催促着上路。出发了,大人手里都拿着几根火把以备照明。孩子们走在最前头,相互追逐着,欢快的笑声惊起一声声犬吠。翻过一座幽暗的山岗,走过几段湿漉漉的田埂。人们依稀听见了喇叭、小鼓的声音,接着,你便可以看见一团红红的火光,夹杂着大人、小孩的各种喊声,那便是戏台了。戏台很简陋,在一块平地上,用几根木桩搭起,上面铺上10多块木板。幕布是浅白色的,有两顶蚊帐那么大,所以村呈人又把采茶戏称为“蚊帐戏”。

戏台下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大人们早已坐好,只有小孩子不老实,老在旁边钻来钻去,惹得大人们一声又一声地叫唤着。戏开场了,上演的是《妹子》。一些曲目大人、小孩都非常熟悉,例如《补皮鞋》《钓拐》《挖笋》《上广东》等。稍稍懂事的孩子开口就会唱“阿哥上广东呀,表妹妹”,或者“正月里,花里花朵开”和“春天马格哟嘿,春天班鸠叫哟嘿”。所以,只要台上的喇叭、二胡、小鼓、笛子、土琵琶、钹一响,全场的人都能跟着调子哼起来。半场戏下来,大人们还在有滋有味地看着,但小孩子已经伏在大人的腿上呼着均匀的鼻息。

采茶戏范文第2篇

宋时由茶叶诗词与歌舞结合而传为茶歌,如熊蕃在《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4]。由孙楚的《出歌》、雷光华的《九龙山摘茶》到陆羽“匿为优人”和熊蕃所说的“《御苑采茶歌》传唱在人口”,茶农们由摘茶的劳作而逐渐结合当地的民间歌舞小调、马灯、龙灯、舞狮等因素,将采茶发展为采茶歌舞形式的娱乐活动,期间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程,类似《十二月采茶》、《四季茶歌》等同源异流的采茶歌也逐渐在江南开始流传。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尤爱饮茶,在其巨著《牡丹亭》中有《劝农》一出,其中有田夫、牧童、采桑、采茶等场景:(老旦、丑持筐采茶上唱)【孝白歌】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白)呀,什么官员在此?(唱)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外白)歌得好!说与他,不是邮亭学士,不是阳羡书生是本府太爷劝农。看你妇女们采桑采茶,胜如采花。有诗为证:“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领了酒,插花去。〔老旦、丑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采茶人俊煞。〔下〕〔生、末跪介〕禀老爷,众父老茶饭伺候。〔外〕不消。余花余酒,父老们领去,给散小乡村,也见官府劝农之意。叫祗候们起马。〔生、末做攀留不许介〕〔起叫介〕村中男妇领了花赏了酒的,都来送太爷。[5]汤显祖是明朝万历年间人,曾两次到过南安府(今赣州市大余县),剧中以南安府为背景,选取了当地极具特色的歌舞———采茶歌为表演元素,生动地描述了农民采茶、官府劝农、插花送酒的载歌载舞场面,可见明朝时期万历年间,采茶戏已经在赣南地区流行。

明朝末年,采茶戏在南昌已极为盛行,“二月采花开,田家击鼓,夜张灯赛神,曰茶花灯,亦曰花朝灯。”“上元张灯,家设酒茗,竟丝竹管弦,极永夜之乐,明末最为盛行”[6]。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二月是春暖花开农耕的季节,在一年中重要的时刻欢庆开春,民间自然少不了传统民俗活动来祈福一年的好收成。当时在江西南昌、新建二县的茶灯和茶灯戏,由两人执茶灯走在前面,四人唱着小调扮演茶婆、茶妹。演戏时放下茶灯,其后跟随六位锣鼓手,时而帮腔。“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茶灯,杂以演戏,又叫茶带戏或茶灯戏,唱‘十二月采茶’和各种民歌,均为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的小戏,所演剧目有《卖杂货》、《扳笋》、《娘教女》、《卖花线》等剧目,茶灯戏在平日演出时称为三脚班”[7]。可见,采茶戏在当时已具备歌舞的形态,并有旦丑角色来扮演剧中人物,形成了戏剧的雏形。

到明末清初,随着江西九龙山及周边地区茶业的兴盛,茶农们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生产劳动也就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赋予艺术的色彩,茶农们将采茶劳作与地方小调融进歌唱中,于是产生了极富乡土特色的“以歌舞演故事”的采茶戏,当时的剧中人物通常为二旦一丑,被称为“三脚戏”。清代江西诗人陈文瑞在《南安竹枝词》写到“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8],可见当时采茶戏演出的盛况。

清康熙年间吴震方的《岭南杂记》中描述潮州正月十五前后灯节所演的“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而采茶歌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极妖妍。又有少长者有二人,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女进退行止,皆师队首。至各衙门或巨室,歌唱,赉以银钱酒果。自十三夕至十八夕而止”[9]。这段文字记载了当时潮州在正月十三到十八每天傍晚举行载歌载舞灯会中结合采茶戏的热闹场景。

清朝乾隆年间,采茶戏受到官方的压制,呈现衰退趋势,但在远离官府视野的民间采茶戏依然顽强地生存着。19世纪初,安远县龙布乡刘德朋创办了“采霓堂”、朱光明创办“洪玉堂”、李九姣创办“和兴堂”等戏班和之后广东诸县创办的戏班,上演“摘茶”全套、“上广东”、“大劝夫”、“卖杂线”、“卖杂货”等剧目,在内容、情节、表演、伴奏等方面进行改革,加之老百姓本身对采茶戏的历史情感,使得采茶戏因戏班的流动而迅速在闽粤赣地区广泛流传。

由上可见,采茶歌是在赣南地区以茶农的生产生活为基本元素,将茶农摘茶的一招一式结合当地的舞龙、舞狮、茶灯和民间歌舞等形式,主要在民俗活动、酬神节庆中上演,逐渐发展为以二旦一丑的舞台角色结合歌舞演故事。明末清初采茶戏已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各地流传的采茶歌和采茶戏虽然在艺术呈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有地域和名称上的差别,但其艺术内涵和精髓依然是以茶与艺相结合表现产茶地区丰富多彩的农耕文艺生活。

采茶戏在台湾的流播

大陆汉民族迁台历史悠久,南宋时期已有汉民与台湾澎湖有了交流,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宗室赵汝适著《诸蕃志》中指出“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10],澎湖离台湾本岛只有50海里,当时澎湖以东包括台湾岛都属于澎湖地区。从十六世纪末开始较大规模的大陆迁台有三次。第一次为十七世纪明朝末年郑芝龙平靖海峡,郑成功期间;第二次为清朝前期康熙后及雍正乾隆前后;第三次为二十世纪中期退守台湾期间。大陆客家族群迁台主要是后两个时期,十八世纪初“在台南府城四坊内租屋的客家人已数不胜数,当时广东惠潮民人远渡重洋,在台种地佣工或种田谋生……,当时,客庄分布于诸罗山以北及淡水溪以南,台湾县则几无客庄;1720年,淡水溪以东地方已有客庄77处,丁壮多达万余人。中部地方自下茄冬至斗六门,客庄漳泉民人相半,斗六门以北客庄愈多,混杂于诸番而各自为俗。”[11]至此,台湾进入祖国沿海贸易圈,虽然清政府于1790年至1875年间严禁大陆人,但其前后的汉人渡台使得台湾汉族人口急剧增加。二十世纪中期的1949年,自大陆退守台湾,当时有约91万的大陆人随政府一起迁居台湾。此时,台湾的人口已经达到七百余万,退守台湾,从大陆转移了大量资本、人才、设备、技术与发展经济的经验,为台湾的后续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陆的文艺人才、民风习俗、民间艺术也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

光绪二十年(1894年)有《安平县杂记》(安平位于台南市,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荷兰所据赤坎城后改名为安平)记载“酬神唱傀儡班,台庆,喜庆,普渡唱官音班、四平班、神路班、掌中班、采茶唱、艺妲等戏”[14]中提到的“采茶唱”便是由清朝后期传入台湾的采茶戏,以“采茶唱”为称谓,反映了当时以载歌载舞、男女对口唱的表演形式,可见采茶戏此时已经在台湾的客家族群中得到传播。台湾史学家连横在其《台湾通史》中提到:“又有采茶戏者,出自台北,一男一女,互相酬唱,之风,侔于郑卫,有司禁之”[15],说明在二十世纪初已有明确的采茶戏称谓,其演出形式为一男一女或曰一旦一丑的相酬对唱,当时亦称为相褒或相褒戏。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台湾的戏曲已经极为盛行,包括四平戏、乱弹戏、高甲戏、歌仔戏、潮剧、京剧、艺妲戏、车鼓戏、傀儡戏、布袋戏、皮影戏和采茶戏等,采茶戏上演以客家民谣为基础的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的相互酬唱。由于受到众多剧种的辐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渐在唱腔、剧情、伴奏等方面产生了变化,如在唱腔上以“九腔十八调”为主,有时还加上了补缸、撑船渡、春干调、五更调、绣荷包等小调,在伴奏乐器上以大广弦为主,受到南管、北管、歌仔戏等的影响,加入了小钹、大小锣、二胡、通鼓、拍板、箫、扬琴等乐器,在表演形式上也加入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以小礼物和酬币相赠的互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采茶戏在台湾的重要发展时期,乱弹戏、四平戏、外江戏在台湾蓬勃发展,客家采茶戏在传统三脚采茶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服饰、布景、角色、剧目、表演场所、身段、剧情等因素,渐渐产生了被称为改良戏或客家歌仔戏的大戏形式。

海峡两岸历史上的人员迁徙和经贸往来必然推动具有文化强势的大陆在包括民间艺术等文化对台湾的辐射和影响。自明末清初以来的三次大迁徙使产生和发展于闽粤赣地区的采茶戏随客家移民传播到台湾,并在台湾众多戏曲剧种的影响下发展继续衍变,逐渐演化为当代在道具、表演、演唱、舞台等方面融百家之长又依然独具客家风格的台湾客家采茶戏。不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和风云变幻,究其根源,包括采茶戏在内的台湾的现当代民族音乐文化是在大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发展起来的。

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采茶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采茶戏;容县特色;容县文化;封闭性

采茶戏产生于明末,盛行于清乾隆年间,与秧歌戏并称为我国南北两大戏曲,是全国唯一以茶文化为内容而发展形成的独立剧种。2006年5月,采茶戏(赣南采茶戏和桂南采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桂南地区主要指广西南部的一些城市,如玉林市、钦州市、崇左市等。

采茶戏在玉林市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玉林市内的博白县更被称为“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然而,玉林境内丘陵、山地、平原交错纵横,可以说是“三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采茶戏在经过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的精心打磨推敲之后,已经变得各显特色了。我的家乡容县属于玉林市的一个重要县城,家乡的采茶戏,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容县特色”。

容县的采茶戏,在角色上有明确的正、丑的分法,所谓“正”,又有正旦,正生,这些角色必须是长相惹人喜爱的,丑”类又包括丑旦、丑生两种,丑角类的人物在长相上会有所欠缺,或歪嘴巴、或变成“独眼龙”等,当地人又把丑生称为“丑脚”。同杂剧类似,采茶戏中的女主角被称为“正旦”,但是男主角却不称为“末”而是称为“正生”,这跟南戏中的角色分类又有所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容县的采茶戏中,正旦一定是跟正生搭配在一起的,而丑旦也只能和丑生在一起,这反映出当地人的一种“美丑不可混淆”的审美观念。[1]

在容县的采茶戏中,对于采茶戏里的人物化妆,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小姐的妆要香艳可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一上台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相对于小姐而言,丫鬟化的妆就需要和小姐的妆不一样了,除非剧情需要,不然,丫鬟的妆不可以比小姐的妆更抢眼,否则,那是要被资深戏迷轰下台的。在京剧中,根据脸谱可以读出一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受人爱戴还是受人厌恶等信息,在采茶戏中,根据演员化的妆,还有他们的穿着打扮,也可以在开场时对角色有所判断。比如,奸相要化妆成黑脸,画倒眉,三角眼,还要戴着卷须,穿着蓝衣服上台,丑角的脸要化妆成山大王,如果一个演员化着一个大花脸的妆,那么他饰演的角色可能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在服装方面,采茶戏主要以古装服饰为主,男演员一般要穿长衣长裙,女演员需要穿裙子。

容县的采茶戏之所以多以古装服饰为主,是因为采茶戏中演出最多的就是古装剧了。这些古装剧,有些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比《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等,当地演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编自导出了一系列精彩的采茶戏,比如,在《薛仁贵征东》之后,他们又编出《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连续剧,这完全是采茶戏版的“薛氏传奇”!除了古装剧之外,采茶戏中也会出演一些展现真实生活的现代剧,有时,根据演出需要,粤剧也会成为采茶戏班表演的重头戏。

在步法方面,容县的采茶戏就显得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了。无论是京剧,还是赣南――桂南的采茶戏中,“矮子步”都俨然成为一个艺术符号。容县的矮子步又称为“扮装矮子步”,即装扮着矮子走路的样子,追求形似,但“矮子步”也仅适用于矮子。对于其他角色,他们是有着自己的步法的。比如说,小姐走路要显得婀娜多姿,摇曳生姿,所以她得走小碎步,夫人也走碎步,但是夫人在走碎步时一定要拱着手,最好脸上带点傲慢,显出人物的气势,还有身份。其他的演员,比如媒婆,要走扭秧步,充满喜感;武生则要走虎步,其他的男演员就走丁字步为主。

对于采茶戏时使用的音乐,则更显得有“容县特色”了。采茶戏的音乐唱腔使用的是“容县四平腔”,一般是七字一句,两句一组,例如:“古乐喧天震耳闻,声声催促出台行”,同时还需要四六连,讲究双关韵。腔类根据身份、职业而分,又有化子腔、强盗腔、媒婆腔等,媒婆腔还被称为“唱木鱼”,这种唱木鱼近似说唱,边演唱边敲木鱼,节奏感十足。至于曲调方面,就有媒婆使用的木鱼调,也有木偶调、粤剧调和采茶调,虽然这些都是演采茶戏时使用的调类,但采茶调并不是使用最多的,木偶调反而更重要。而伴奏音乐的乐器,主要是大锣、鼓、笛子,还有电子琴等,“正如李渔所说:‘戏场锣鼓,筋节所关。’采茶戏也不例外。因此,采茶戏曲牌音乐的功能主要还是用来烘托气氛,而打击乐则直接配合演员的动作进程。”演员在出场、收场、转场的时候都要敲锣打鼓,以提示观众;当演员唱台词的时候,是不需要音乐伴奏的,但只要演员一唱完一组台词,就要用电子琴伴奏一次,以活跃氛围,增加感染力。容县的采茶戏之所以是容县的采茶戏,就是因为它只能用地地道道的容县方言来演唱。如果你不是本地人,或者你听不懂粤语,那可能你只能在悠然清扬的唱调中稍稍感受采茶戏的魅力,却无法真正领悟到容县采茶戏的特色。

戏团表演当天,如果有主人请客唱戏,那演员一出场会先唱自己随意编的祝贺词,祝贺主人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然后主人会拱拱手,大声说:“同贺同贺!”接着采茶戏才开始正式表演。演员出场之后,会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比如,丫鬟出场了,要介绍自己的姓名,是否婚嫁等信息,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演员将自己的情况交代得越清楚,越有利于帮助观众了解剧情,避免对故事情节的误读。由于容县的采茶戏多为古装剧,并编成类似于章回小说的结构,情节紧凑,故事曲折,所以每场采茶戏又分为很多节,一节结束之后,演员会说,“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然后退场,其他演员紧接上场。采茶戏还有一个“容县特色”,即“重自然自发表演,轻技术技巧雕琢”,行家里因此流行了这么一句话:“聪明戏子,愚钝师公。”就是因为演采茶戏的戏子们在平时的表演中,都是即兴发挥的,演员在表演采茶戏的时候,只要明确剧情,知道自己大概应该怎么演,就可以在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3]在表演结束后,全体演员一起出来谢幕,其中一些演员会拿着一个小篮子请戏迷打赏,不论钱财多少,都会得到演员的祝贺词。

容县采茶戏将生活中那些畸形的、怪异的、传奇的、美好的一切情节都搬上舞台,然后又使之与容县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而让容县采茶戏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则是它的“封闭性”,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热点,而主张积极创新的呼声日益响亮,然而,在笔者看来,创新并不是万金油,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可以说,容县的采茶戏之所以是容县的采茶戏,而不是博白的采茶戏,钦州的采茶戏等,就是因为它的血液里流动着的是容县文化的血,它是在容县文化下诞生的孩子,如果有一天,容县的采茶戏不幸被其他外来文化深深地改造过,那它只能是“四不像”的异物了,那时,我们又可以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呢?那时,万千容县人齐哭,苍天亦有泪![5]

如果,我的眼里常闪着泪光,那是因为,我对容县的采茶戏爱得深沉、深沉……

【参考文献】

[1]河晶晶.初探赣南采茶戏之丑角[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02).

[2]王伽娜.高州木偶戏和采茶戏的浪漫风格――西方音乐美学的视角[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3]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采茶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戏剧表演 生活刻画 动作要求 服务百姓

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建树五十多年来,他们有跌荡放诞、有升沉,有喜悦、有辛酸,但非论是在什么情形下,全院上下始终团结一心,走 “以有为争有位” 的成长之路,坚持表演、坚持自立立异、坚持打造艺术精品,慢慢使一个濒临瘫痪的剧团,成长成软硬件齐全、艺术人才云集,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必然声望的艺术剧院。他们的全力,获得了群众的赞许、率领的必定,也是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更为可喜的是,由他们自立创作的多个剧目还在国家级和省级的调演中荣获大奖。其中2003年,创作演出的采茶小戏《姐妹招商》在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采用具有赣南特色的“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演出,获得专家评委的好评,一举荣获银奖。剧院获奖剧目不断踊现,小戏《连心桥》获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大展作品金奖、《姑嫂劝赌》获“中国江南文化节”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鸳鸯树》获得江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

1 采茶戏必须充分表现人物的鲜活和细节的真实

采茶小戏的创作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格式,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仿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民歌体音乐,配以二胡正反弦与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加上头带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腿穿灯笼裤的独特服饰,构成了赣南采茶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而深受客家人的喜爱。采茶小戏的表演,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精炼、明快、灵活,追求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现人物的鲜活和细节的真实。赣南地区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多彩的地理风貌,以及南方人的热情、直爽、乐观、是南方小戏发育和成长的土壤,成为祖国戏剧百花园中姹紫嫣红的山茶花。

在采茶戏表演艺术中,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同样存在高难度的问题,相比较其他舞台表演艺术,采茶小戏作为用演唱、表演溶为一体的艺术,显然具有明显的弊端。它需要演员有过硬的基本功底,唱、做、念、打样样都会,不像话剧演唱一样,直观地把演员的心理诉求呈现在舞台,传达给观众。因此,在种种弊端面前,戏剧演员要求基本功扎实,努力寻找一种切合于戏剧表演艺术的性格化训练成了戏剧演员提升其综合表演能力的关键点。在寻求方法的同时,我们会发现, 在我国各种民间戏剧中,由于其地域、文化、人文品性的不同,所体现的戏剧人物性格也截然不同。赣南采茶小戏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等特征, 具有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以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具有浓郁的人物性格体现,在我国众多戏剧中独树一帜。

2 采茶戏独具特色的三大表演技巧

采茶戏独具特色的矮子步是三大表演技巧之一,有高桩、中桩、矮桩,表演者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水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走,表现人们生活中的行走、上山、下坡等,矮子步是男角的戏剧基础,动作千变万化,其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包括了动作的轻重缓急、高低大小的鲜明对比。茶女摘满茶篮要随时倒入茶篓,茶郎如不双腿半蹲,茶女则不能倒茶入篓,天长日久,这种生活的自然形态,经过历代采茶艺人的艺术再创作,形成了矮子步 。独具特色的矮子步夸张得体,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而单水袖表演技巧别具一格,在一般的戏曲艺术中的水袖,或长或短,都是双水袖,而赣南采茶戏中却是单水袖。相传采茶戏的传人,被困在四川峨眉山上,山林茂密,迷途难返,此时,突然来了一只黄狗,默默在前面带路,引他下山,传人感恩不尽,特把左袖加长,以似狗尾,并模仿狗尾摇摆的姿态,编出各种水袖动作。单水袖动作非常丰富,有抓袖、遮阳袖、绕肩袖、腋下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拜年袖、缠腰高抛袖等等,表演时有 “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 之艺诀。单水袖与另一只手的扇子花相对称,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着特有的矮子步,显得异常独特而有情趣。

扇子花赣南采茶戏剧中,无论男女老少,手中必拿彩扇。它可以拟作任何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是助情之物,表演起来夸张得体,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配以千姿百态的扇子花,用来表达感情,喧染气氛。我院创作生产的采茶小戏《魅力采茶》中扇子成了反映茶农劳动与生活的表演道具,时而为鞭,挥戈千里;时而成笔,书写绘画;时为茶篮,时而又为锄头,运用自如,变化无穷。扇子花常用的有单扇花和双扇花,表演时有 “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的艺诀。各种姿态的扇花,令人心旷神怡。“龙头凤尾” 轻松活泼,“水漂漂” 连滑步一气呵成,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采茶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存在问题;继承与发展

        一、关于南昌采茶戏的介绍

        南昌采茶戏是流行于中国华东地区赣中的一个古老的剧种,是我国传统戏曲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唱腔属于民歌体,与曲牌体结构形式较为接近。戏曲素材主要来自于民间,当地的民歌,小调,灯彩音乐。南昌采茶戏的声腔系统是由灯歌小调、专戏专曲、采茶本调融合形成的,南昌采茶戏演唱的主要声腔有正调和杂调之分。正调包括下河调、本调、凡字调; 杂调有高腔、鱼鼓及民歌小调等。

        写农村、演农民是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其中较有影响的南昌采茶戏分别是取材于南昌本地真实故事的的《鸣冤记》《花轿记》《南瓜记》《辜家记》,被合称为“南昌四大记”。

        二、南昌采茶戏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南昌采茶戏在全国的地方戏中虽然只是小有名气,而在南昌本地却是广为流传,被当地人民津津乐道的。由于它的故事情节就是来源于民间百姓生活,故事内容的生活化气息很浓、表演形式幽默诙谐、唱腔朗朗上口、身段载歌载舞,是南昌周边地区的观众最熟悉、最爱看、最亲切的家乡剧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观众对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南昌采茶戏逐渐经受着与流行和新潮流争舞台的考验,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危机,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南昌采茶戏目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包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年轻演员和剧团人才的引进。剧团最年轻的演员是1984年招的文艺学校的学生,二十多年来未引进各行专业人才。由于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剧团乃至整个剧种将有可能面临萎缩和停滞不前的威胁。二是经济的问题,剧团的专业人员报酬不高,剧团经济现状时有出现拮据的状况,设备陈旧、人员老化、人才短缺、作曲、舞美设计和道具制作等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民营剧团剧目单调、新剧目的创作又受到资金的限制而略显粗糙,由于资金引起的人员和器材,道具到剧本的危机,影响了南昌采茶戏专业演出的市场效果和社会反响。最后是市场的问题,南昌采茶戏虽说有戏迷,有欣赏市场,但作为欣赏和观戏主体的农民由于农忙和生活不富裕的原因,演出价格提不上去,导致演出的经济效果并不乐观,市场难以继续扩大。

        三、南昌采茶戏的的未来发展

        在新时期,改革是使包括南昌采茶戏在内的所有大小剧种想巩固并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要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成。有继承有发展才不会与现实脱节。传承和振兴南昌采茶戏,需要戏曲艺术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要把采茶戏当做“文化名片”来打造,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振兴南昌采茶戏贡献力量。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剧本、导演、音乐、演员(不同行当)、乐队、舞台美术、灯光音响设计等为一体,只有在最完美的配合下,才能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缺一不可;首先考虑的应是观众需求、观赏价值、艺术品位、社会效益。要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以求达到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境界。其次是出戏、出人、出成效。在稳定的基础上,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包装,融进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创作出讴歌新时代文明、和谐、贴近社会的新作品,让它们被老戏迷以外的更多观众所接受中国的农村就是一块最大的市场,农民就是南昌采茶戏的忠实观众。综上,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主要是以以下三方面为主:

        1.重视人才的培养

        南昌采茶戏要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要不断引进年轻的专业的戏曲工作者,给南昌采茶戏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更贴近农民生活和受众市场。加紧对南昌采茶戏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的宣传和教育,以利于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

        2.重视与其它产业的结合

        采茶戏剧团要重视并不断整理自己的传统剧目,传承一些相应的表演程式,发挥这个南昌采茶戏写现代农村、唱现代农民的剧种优势,体现剧种音乐特色,保留一些精彩唱段。同时南昌采茶戏将走出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与其它产业向连接,包括将南昌采茶叶的振兴与赣南、赣中日益发展和昌盛的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一切交通工具和各旅游景点,大力旋床南昌采茶戏等地方戏曲,以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之路,还要与大众传媒紧密结合,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南昌采茶戏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节目广泛而紧密的结合,开辟戏曲类栏目,也是南昌采茶戏在新形势下振兴和改革的必有之路。

        3.重视巩固农民市场

        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要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发扬采茶戏的优势。要在不断巩固农民市场的前提下,开辟更多的观众。在表演艺术和音乐上,南昌采茶戏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把传统程式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编排了现代剧目,免费送戏下乡,接农民进城看戏。采茶戏剧组与爱好采茶戏的个体经营者合作,把传统戏制作成光碟,投放市场,赢得市场氛围。通过赛事和媒体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南昌采茶戏剧团要多与其他地方的戏曲协会进行交流,通过举办专题戏曲会演、评演及各种赛事,有效的提高了南昌采茶戏的知名度以促进南昌采茶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10.月

采茶戏范文第6篇

摘要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在赣南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是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采茶戏种,是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民间民俗艺术形式。九龙山采茶戏的诞生过程在客家人当中广为流传,它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研究赣南采茶戏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与九龙山采茶戏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分析。

关键词:赣南 九龙山采茶戏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

一九龙山采茶戏的历史渊源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它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

九龙山采茶戏始于采茶,源于安远九龙山。《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载:“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据考,它是明末清初起源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又据《中国音乐词典》(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记载:“赣南采茶戏,形成较早,流行地区也较广,是由九龙山一带的茶灯戏发展而来。先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戏。清乾隆(公元1736-1735年)时,已盛行于赣南,流传于广东东部、北部及福建西部。”

九龙山,又称九龙嶂,界于粤、赣两水之间,西接归美山,东连鸡笼嶂,是安远县城南东西向的主要高峰,又因山上长有九棵特别甘美的红花茶树,故名九龙。相传唐朝玄宗年间,宫廷乐师雷光华和宫廷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于是相携逃出宫廷,随同中原汉民辗转南迁,经过安远县九龙山麓,便隐居在此开荒种茶,改姓为田。由于雷光华能歌善舞,农事之余便不忘所好,教茶农唱采茶歌,将采茶劳动动作与采茶歌糅合在一起,又受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编演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亦名茶篮灯。这就是赣南九龙山采茶戏的起源。当然,一般认为采茶戏于明代中叶才开始流行于民间,而且明朝时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就有“香清色碧而味厚”之誉。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诗里,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唱。可见那时,在偏僻的乡村,已有“采茶”的演唱。汤显祖还有一首题名《看采茶人别》赠别的诗,更能说明当时“采茶”的发展情况:

粉楼西望泪眼斜,畏见江船动落霞;四月湘中作茶饮,庭前相忆石楠花。

从诗中吟咏情景看,所赠别的“采茶人”,不是指从事采茶劳动的人,而是指从事唱“采茶”的职业艺人。这艺人在“采茶”的演唱艺术上可能已有相当的造诣,才有可能受到名人汤显祖的如此眷注。可见采茶戏已在当时的民间有了深厚的基础,否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职业艺人的。

至清康熙、雍正年间,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和不断充实提高,《茶篮灯》改为姐妹对唱、茶童穿插其间的表演形式,这个节目名为《姐妹摘茶》,其内容表现姐妹二人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歌边舞,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充实与创新,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三角班”从山上到山下,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九龙山采茶戏。

安远历史悠久,据枫树岗和赤岗岭出土的石器证明,早在夏商时代已有先人在此生活。据史料记载,南朝梁以前为雩都县地,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于安远水南别置县,因水而名安远县,后几经废置,至今有1460多年的历史。居民多为客籍,均操客家方言,热情好客,讲究礼仪,崇尚山川,勤劳朴实。县辖地东毗会昌、寻乌县,南邻定南县,西连信丰县,北接于都、赣县。全县现有人口35万人,总面积2375平方公里。安远县地形东西狭南北长,处南岭山脉的延续地带,境内山岭纵横交错,有九龙嶂和凉伞岽两个山系横卧其中,将全境隔为南、中、北三个自然区域,峰峦叠翠,溪涧泻清,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乡土语言、人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九龙山采茶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采茶形成的歌舞逐渐在九龙山演绎成采茶戏,而且观众越来越多,采茶艺人开始在九龙山周围演出,后来遍及全县。赣南采茶戏发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间,关于当时群众在观看采茶时的狂热程度,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极为详细:“采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历乡里寻瑶,回眸一盼巧笑。纨绔子弟争打彩,持杯谑浪肆摩挲。可怜铁石燕泣口,蚩民生计下煤窝。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

同治年间(1867年至1874年),固营堡坳下有“周流长”采茶戏剧班;民国13年(1924年)固营堡刘德朋组办“采霓堂”戏剧班;民国21年,重石仕湖赖良球组办“和顺堂”采茶戏剧班。各采茶戏班活跃在安远、信丰、于都、赣县、定南等地。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客家人将生动的劳动语言演变成了如今欢快、明丽、优美、独特的九龙山采茶戏。采茶戏因茶而生、因茶而歌、因茶而戏,在客家人当中广为流传。

二九龙山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1风格特色

(1)行当特色:九龙山采茶戏没有帝王将相之类的角色,也没有青衣、马刀旦之类的行当,主要是丑、旦两行。从明末清初三角班的形成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一旦、两丑,丑、旦当家的局面。

(2)服饰特色:没有帝王将相的官衣蟒袍,没有金枝玉叶的凤冠霞帔,是九龙山采茶戏的一大特色。生、旦、丑主要行当的服饰,包括老生、老旦、彩旦等行当,纯属是客家人生活服饰艺术的再现。

以下为采茶戏茶女服饰:

衣:桃红色,领、襟、袖口镶花边光片,袖口白色。

裤:春绿色,脚口贴花边。

裙:墨绿绒,裙下面镶有花和光片。

鞋:布鞋,白底花面。

帽:用一般草帽或绣花,挂缨布帽均可。

头饰:一般农村女青年,单辫发式,插上绢花、银钗之类,佩带上珠练。

道具:茶篮――用篾扎,彩纸糊成;彩扇――用彩绸制作。

(3)剧目特色:一类属灯戏(或叫灯腔戏、灯子戏),一类属茶戏(或叫杂套戏、三脚戏)。

2音乐特色

九龙山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安远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以“勾筒”(属胡琴类)为主奏乐器,通常使用两把,一把正弦(定弦2-6),一把反弦(定弦1-5),加入竹笛和弱拔乐器,唢呐偶而用之;打击乐器沿用《茶篮灯》的,有皮鼓、梆子、大锣、工锣、铙钹等。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1)茶腔:这是九龙山采茶戏音乐中的主腔之一,其音乐优美、悦耳动听。有牡丹调、上山调、长歌、红绣鞋、芒冬雕子等曲调。

(2)灯腔:主要是各种灯彩音乐曲牌和《九龙山摘茶》一剧的音乐。特点是曲调进行的起伏很大,音调粗犷高亢,热烈激昂,节奏鲜明,舞蹈性强,加上唢呐和打击乐的伴奏,能营造非常欢快热闹的气氛。有茶童调、茶童上路调、报茶名、看茶、四季牡丹等曲调。

(3)路腔:此腔特点是轻松愉快、喜悦活泼、诙谐风趣,常与“茶腔”曲牌同在一个剧中使用。有二韵、三韵、新年酒、哨妹子、南京鼓、眉弓调等曲调。

(4)杂调:是戏中采用的插曲性质的民歌小调或来自其他剧种的一些曲牌。有敬酒歌、送水粉、送金钗、桃子花开等曲调。

3舞蹈特色

(1)别具一格的“矮子步”:“矮子步”是生角与丑角的主要表演技巧。有高、中、矮三桩之分,丑角多用于矮桩。“矮子步”的形象特征是原始“登山步”的外形模拟。由于茶农上山采茶,到低矮的茶丛中,以及在狭矮的茶棚里炒茶,都是一个双腿弯曲的劳动过程。这种由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所形成的“矮子步”,成为九龙山采茶戏表演艺术较为鲜明的外部特征,加以舞蹈艺术性的美化,是丑中见美的典范动作。

(2)风格独特的“单袖筒”:“单袖筒”也是生角与丑角“腕力为主臂为辅”的表演技巧之一,素有“长袖善舞”一说。它的来历是旧时茶农出门劳动,腰上都系一根腰带,有时解下来擦汗,有时搭在肩上挑担等生活动作演变而来。

(3)灵活多变的“扇子花”:“扇子花”是生、旦、丑角皆备的动作之一,分“单扇花”、“双扇花”。“单扇花”生、旦、丑通用,“双扇花”多用于旦角。

4动作特色

采茶戏小丑的表演动作是根据茶山动物的形体运作摸拟而成,独具特色。有“蜻蜓点水”、“画眉跳架”、“猴子洗脸”、“乌龟扒沙”、“拐子撒尿”、“狗牯摆尾”、“乌鸦晒翅”等,为小丑表演人物、表现内容提供了载体。还有表现各式人物、不同环境、不同情结,反映人物各种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有“水蛇穿草”、“雄鸡睡觉”、“公鸡啄米”、“老鹰展翅”、“小猴望月”、“猴子抓痒”、“龙头凤尾”、“乌龟缩头”、“引狗上前”、“拉牛上坡”、“牛牯耸肩”、“牛崽踹蹄”、“猴子滚球”、“鸭妈抖翅”、“猫公洗面”、“饿狼寻食”、“猛虎下山”、“蝴蝶采花”等。

赣南安远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方言简说、风俗民情、民谣谚语、戏曲灯彩、风景名胜、传说故事、风味小吃、山歌情歌、楹联诗词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采茶戏的灯腔和茶腔都是“徵调”,方言字调都是平上去入四声。在九龙山采茶戏节目创作的历史进程中,大量地方内容的语言词汇,或情趣、或朴实、或幽默、或诙谐、或生动,成为其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赣南的客家山歌民谣、谚语俗语等成为九龙山采茶戏唱词字句的主要源泉。

九龙山采茶戏的声腔唱腔在表演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个性,与赣南方言和赣南地方戏的声腔乐调是分不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字调和乐调和谐配合,使得戏曲演唱达到更加抑扬顿挫,动听悦耳的效果。许多名誉全国的作品,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麻窝草鞋一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映山红”以及大型音乐史诗《组歌》中的许多乐曲,都是根据采茶调改编而成的。其优美的旋律婉转流畅,长唱不衰。

安远民间戏曲九龙山采茶戏,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传承至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如今,安远民间依然保留着九龙山采茶戏这种古朴的原始表演艺术,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九龙山采茶戏便巡回于乡村及周围县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这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进一步研究赣南采茶戏在客家文化中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深入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艺术特色和丰富内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庚任总主编:《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2] 黄瑞图,欧阳铎:《安远县志》(同治版),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3] 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主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采茶戏范文第7篇

[关键词]龙岩 采茶灯 由来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舞”是福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它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龙岩城乡和龙岩周边地区。因为关于龙岩“采茶灯”由来的相关文献记载相对缺乏,大多研究的视角定位于龙岩区域内,沿用自当地民间的口头传说:龙岩“采茶灯”起源于龙岩赤尾山(今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笔者根据当地“采茶灯”传承人的口述记载追根溯源,认为龙岩“采茶灯”应当于明末清初由广东传入,并初步探讨邻近区域对其的影响。

一、民间传承人关于龙岩“采茶灯”由来的口述记载

1、据当时苏坂公社美山大队(今苏坂乡美山村)采茶灯老艺人林宗发(1908年生,现已故)忆述,“采茶灯”曲谱和“的笃鼓”是由该村林氏十七世祖从广东传入至今约260年左右。

2、又据当时苏坂公社美山大队(今苏坂乡美山村)的笃鼓手林枝旺(生于1900年,现已故)回忆说:“采茶灯”是明末由广东传入龙岩,他的曾祖父因避祸入龙岩山乡曾把他所学的采茶灯技艺在美山教授传播。

根据两位当地“采茶灯”民间老艺人的忆述,龙岩“采茶灯”是从广东传入,传入时间上大致为明末清初。当时的广东“采茶灯”的形式如何?跟现今龙岩的“采茶灯”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呢?

二、史料记载关于明末清初时期广东“采茶灯”发展情况

明代广东的唱采茶已普遍流行。明代嘉靖年间以后, 广东东北部各地开始流传“采茶灯”这一民间歌舞表演习俗。

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中记载:“采茶歌尤善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女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絙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①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中对采茶灯的记载:“潮州灯节,采茶歌尤妙丽。娇童饰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擎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備极妖妍。又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绿灯,采女进退行止,皆视队首致衙门或巨室唱歌,自十三夕至十八夕止。”②

以上资料显示明末清初时期“采茶灯”已经在广东盛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表演形式上,龙岩的“采茶灯”与明末清初广东“采茶灯”有一脉相传的关系,而且在流传时间上与民间口述人的记载相吻合的。因此笔者认为龙岩采茶灯从广东传入是有可能的。

三、明清广东区域以外有关“采茶灯”的文献记载

由于“采茶灯”反映都是农民本身现实劳动生活,且在表演中边歌边舞,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明清时期除了在广东盛行,还在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普遍流传开来。那么龙岩“采茶灯”有无可能从上述“采茶灯”流行地方传入呢?下面我们看看清初时期上述部分地区“采茶灯”的发展情况。

康熙二十七年《黔书》中有关“采茶灯”的记载:“城北城南接老鸦,细腰社鼓不停挝,踏歌角牴蠻村戲,椎鬓花铃唱采茶。”③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广西桂林知县王维淮的《公余偶吟》中也说到:“秧歌小队竟招邀,高鬃云鬓学舞腰,十二花篮灯蔟簇,采茶声中又元宵”。④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记载:“清初江西采茶歌的迅速发展, 流行于各地,采茶歌最初只唱小调, 后发展为一种联唱的‘十二月采茶歌’形式,而‘十二月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灯彩相结合,变成‘采茶灯’表演形式,即由娇童扮成采茶女, 每队八人至十二人, 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首, 手持花篮, 边唱边舞”。

从以上当时“采茶灯”流传地区关于“采茶灯”的历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清初这些地区盛行的“采茶灯”,在表演形式上与龙岩的“采茶灯”也是非常相似,在流传时间上也是相近的,因此笔者认为上述地区“采茶灯”应该也是受到广东“采茶灯”的影响,它们与龙岩的“采茶灯”应该是同出一脉。

四、龙岩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促进周边区域“采茶灯”的交流

龙岩地处福建省西部,西与江西省赣州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毗邻,明清以来就在韩江流域形成了以潮、梅、汀三州为中心,辐射到漳、循、惠、赣、抚等数州的经济区。这一时期经济密切交往也必然带动这一区域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采茶灯”在这区域传播的路径来讲,以上地区的“采茶灯”能流传到龙岩除了前面所述的广东“采茶灯”,还有可能的话也只有江西赣南“采茶灯”了。那么龙岩采茶灯是否从江西传入?有关史料并无相关记载。更多是关于赣南采茶戏的流传入闽的记载:

清康熙年间《宁化县志》记载:“迎神之会有五饰灯戏,煎沸昼夜。”⑤

《中国戏曲志· 福建卷》记载“赣南“采茶戏”形成后一支流传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流传至福建邵武、光泽地区称‘三角戏’;流传至建甄、建阳、松溪地区称游春戏;流传至永安、将乐、大田地区称为‘花灯戏’;流传至宁化、清流地区称为‘采茶戏’。有一支流传至漳州地区后传至台湾并影响到台湾“歌仔戏”的形成。”⑥

“采茶戏”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从“采茶歌”到“采茶灯”再到“采茶戏”这三个阶段。赣南“采茶戏”在大约明末清初孕育形成,盛行于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孕育形成之后在江西省各地流传,而且还分数支先后向闽、粤、湘、桂等省流传。赣南“采茶戏”孕育形成和流传之时,也正是广东和其他地区的“采茶灯”都还在盛行的时期。因此笔者推断这时期从江西流传并影响到龙岩应该是赣南“采茶戏”而不是“采茶灯”。另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记载:“赣南采茶戏原始表演形式脱胎于粤东采茶灯,清人黄启衔《近事录真·小媳妇假装男子》云:‘采茶戏,亦名三角班,相传来自粤东,二旦一丑。’清《新丰县志》中谢肇祯的《南安吟》云;‘采茶歌,呕哑嘈杂减平和。土音流传自东粤,村童装扮作妖娥。’说明赣南采茶戏是在经由粤东传入采茶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⑦据此笔者认为广东的“采茶灯”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早于江西“采茶灯”同时也说明广东的“采茶灯”,在当时不但流传至龙岩,同时也流传到了赣南并影响到赣南“采茶戏”的形成。因此无论从流传的路径还是在流传的时间上来推断,明末清初流传到龙岩应该是来自广东的“采茶灯”。

五、龙岩“采茶灯”传承中求变化,艺术特色鲜明

广东“采茶灯” 明末清初流传到龙岩后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保持原有“采茶灯”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吸取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歌舞。如龙岩“采茶灯”舞蹈的基本步法位就吸收了闽西汉剧“花旦步”后加以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采茶步”。“采茶灯”在清代中后期开始盛行龙岩,此间受到周边地区正流行的“采茶戏”的影响,龙岩“采茶灯”也慢慢演变为以歌舞表演为主体的结合说唱和小戏的阶段。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民间艺人对龙岩“采茶灯”进行改革,将由8位采茶姑娘和茶公、茶婆、武生、男小丑等12人组成的“采茶灯”中原有的小生、小丑和小戏部分省略,采茶姑娘由男扮改为由少女装扮,曲调由 “德胜令”改“剪剪花”,原先的“六角采”改为“正采”,“四角采”改为“倒采”。伴奏音乐由多个曲牌联奏,改为由主、副曲调统一的音乐。伴奏乐队也改为龙岩静板乐队,服饰、队形等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至此龙岩“采茶灯”演变为“采茶扑蝶”成为纯粹的歌舞形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培育一方民间艺术。“采茶灯”从广东传入龙岩之后在当地生根、发芽、发展、变异。龙岩“采茶灯”在发展过程中,在保持“采茶灯”家族原有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剧元素相融合,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龙岩“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歌舞,深受当地民众的喜欢,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龙岩“采茶灯”几经变革仍传承至今。当然与众多的优秀民间艺术一样,龙岩“采茶灯”如今同样面临着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加强对龙岩传统“采茶灯”研究和保护是当务之急,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龙岩“采茶灯”这一福建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岩市苏坂乡美山“采茶灯”探考 林奇英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1期2007年3月

[2]客家采茶戏源流考 李寿麟1,牛田人2 嘉应大学学报第21卷 第1期2003年2月

注释:

①《粤东笔记》清·李调元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5月,卷一,第36页。

②《岭南杂记》清·吴震方著,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第2页。

③《黔书》清·田雯编,商务印书馆发行,卷一,第20页。

④《公余偶吟》清·王维淮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刊本。

⑤《宁化县志》清康熙·李世熊修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卷一,风俗志 , 第13页。

采茶戏范文第8篇

一、赣南采茶舞教育传承之沿革

1、职业教育的开端

民间舞蹈一直以来主要通过民间传承,赣南采茶舞也不例外。但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一些变化。许多地方高校师院的音乐教师开始拜民间艺人为师,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素材代教材。他们通过不断积累赣南民间舞蹈素材,并将其运用到文艺团体舞蹈专业院校的学生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实际训练中,来实现赣南采茶舞的传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的舞蹈训练班当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民间舞蹈传统,通过对素材的搜集整理,建立自己的舞蹈库。那时包括《采茶舞》在内的民间舞陆续涌现。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民间舞蹈教学的客观需要。没有固定教学的舞蹈音乐,没有规范的教材和系统的教法,找不到任何教学相关资料,传承只能依靠当地专家口传身授。

2、 教学体系初探

赣南采茶与地方采茶戏有着密切的联系,赣南采茶舞多来自赣南采茶戏中的片段,是从采茶戏中分离出来的。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校为其前身)可以说是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舞蹈教育机构,也可以将其视作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一个浓缩样本。为丰富民间舞蹈教学,北京舞蹈学校派师生赴赣南采风,在1959年时初步整理出赣南采茶舞教材,并在中国舞学科“54级”民间舞课程教学中进行实施。广东舞蹈学校在1963年时也将赣南采茶戏引进课堂。遗憾的是,最终并未能将赣南采茶舞系统整理为教材进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3、 教学体系的独立建构

1986年,北京舞蹈学院建立了独立的中国民间舞蹈系。1994年赣南文艺学校民间舞教师陈宾茂担任该系的客座教授,教授赣南采茶舞(男班),并较为系统地整理出赣南采茶舞的教材。该教材已经正式编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辅助教材大纲,同时也作为江西省各艺术院校的民间舞教材而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2008年,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组织力量对赣南采茶舞进行全面研究,规范了此舞种的教材和教法。2008年赣州市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活动,安远县开展“采茶戏健身操进校园”,将采茶与校园体操有机融合;章贡区将采茶戏作为素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列入学课程,建立了人员培训机制,每学期派出骨干教师、文艺特长生到赣南采茶歌舞剧团、赣南文艺学校进行跟班学习和专业培训,邀请市、区采茶戏研究专家及专业教师编印了十几种赣南采茶戏少儿普及教材,自创自编青少年采茶健身操,学习采茶戏中的矮子步、登山步、十字步、扇子花等基本动作。相比而言,江西自身赣南采茶舞课程资源的开发较为匮乏,在全省20多所高校的舞蹈专业中仅有两所院校开设赣南采茶舞专业。

二、赣南采茶舞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错位——轻理论而重技能

一般的舞蹈教学通过教授学生,并让他们循序渐进地练习,使其最终能够在身上呈现同一鲜明的风格特征。而民间舞蹈教学与其他舞蹈门类不同,民间舞蹈都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舞蹈中所表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训练只是民间舞蹈教学的最低目标。目前的民间舞蹈专业中,关于舞蹈技巧的教材和课程较多,但是舞蹈理论的教材和课程安排却少之又少。舞蹈理论并没有得到重视。赣南采茶舞教授也不例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重视舞蹈技能课程的学习,而对舞蹈理论和文化等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这并不利于学生对赣南采茶舞的理解,没有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2、 教学手法较为单一

口传身授一直作为中国民间舞蹈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今的教育下,高校招收的专业舞蹈学生很多对于民间舞蹈并不是很了解,这种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按照老师教授的动作进行模仿,重视了模仿性,并没有顾及到学生自身对舞蹈的感知,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模仿民间舞的高手,并没有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民间舞的意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因多媒体自身具备直观性、交互性等特点,这就在调动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上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诸如赣南采茶舞等民间舞的教学中,由于许多资料是欠缺的,这种多样化教学手法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都停留在教师示范、学生观看和模仿的层次上,导致了教学效率低等不利影响。

三、赣南采茶舞教育传承发展策略

1、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民间舞蹈不是居庙堂高处的艺术品,而是在群众广为流传,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源于生活,能够直接反应当地人民深刻复杂的思想感情、人文观念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现代民间舞蹈教育提倡的应是“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局限在基本舞蹈训练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而是上升为舞蹈背后蕴含的文化学习和传承,这样也有助于学习者对舞蹈的理解和加深。赣南采茶舞作为为江西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客家文化发展的产物。让赣南采茶舞文化进入学校的民间舞蹈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赣南采茶舞的学习,了解赣南的民俗文化、生产活动、、风土人情等,学会尊重地方民间文化传统,懂得感受赣鄱大地民间艺术风格,领略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赣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维护赣南采茶舞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增加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使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赣南文化、了解江西地方文化,使学生在接触其他地区民间舞蹈时,了解文化背景的差异带来舞蹈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田野作业”,做到与民共舞

“田野作业”是社会学、现代人类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也是舞蹈学进行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是学院民间舞蹈教材的补充和修正。探究中国民族民间舞“我从何处来,我又向何处去”,这是现在民间舞学科建设的重点,否则,弘扬与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说法就是一句空话。赣南采茶舞作为乡间舞蹈,来源于劳动,是土生土长在高山上的。艺来源于生活,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一个特定舞种,更是源于民间,因此只有在民间才能找到民间舞蹈最初的文化原型,才能深刻体会到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田野作业”,深入赣南地区,搜集和整理赣南采茶舞的素材和相关文献,了解当地文化,当然这不仅包括文字素材,还要包括动作素材等编撰成赣南采茶舞课堂上的动态教材。同时还有一个身体模仿学习的阶段,只有当你跳得跟当地人非常接近或是一样好的时候,才能说明你对赣南采茶舞有了感觉。将课堂定期或者不定期搬到民间,让学生去领略真正的民间舞蹈,参加当地的传统节日,感受民间艺术家的表演,更好地了解所学民间舞蹈,更好的去传承。

3、创建系统规范教学体系,多学科融合推动协调发展

民间舞蹈是一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艺术,自身与音乐、体育、美术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民间舞蹈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对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赣南采茶舞蕴含着赣南深厚的文化,从舞蹈的服饰、伴奏乐器、道具等多种因素都能反映出赣南的民间美术、文学、历史等多学科的地域知识。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有的学者提出艺术大融合的理念,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如果说知识和智慧是美的高级形式,那么作为多学科产物的舞蹈就是多种知识和智慧的总揽,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提升舞蹈教育的地位,利于艺术课程地位的巩固。在这其中,教材是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培养舞蹈人才的内容,因此民间舞蹈教材要能反映学科的最新观点、理论、动态和方法。目前讲授赣南采茶舞的专业教材并不多,因而教育学者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搜集素材,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完善现有教材。另外还要注重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校可以借鉴赣州市启动的“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开设赣南采茶舞的文化、理论等公共课程,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