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他汀类药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系统性良性病变,但如在此基础上粥样斑块破裂并发血栓形成,则产生局部性病变呈突发性加剧,尤其是冠状动脉突发性病变,则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广泛认可是进展中的炎症反应。触发炎症并促使动脉粥样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有效进行炎症干预、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的发生则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ACS等)的发生。近年来多种心脏不良事件大样本的非随机临床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确能有效调节炎症、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平滑肌细胞功能、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对抗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从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ACS等)的发生,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充足的循证学依据。
1
他汀类药物改善冠心病的预后
非随机临床研究及回顾性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一级与二级预防都十分有效。在减少冠状动脉不良事件、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英国医学杂志(BMJ)》关于《他汀类药物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缺血性心脏卒中的量化效应》一文分析显示在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平均降低0.5、1.0、1.6mmol/L的实验中,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20%、31%、51%。该文进一步分析指出,当运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 1.8mmol/L时,将会使60岁人群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高达61%(51%~71%),在PROVE-27试验中同样证实了强化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预防ACS患者复发心血管事件。Dr.Okazki认为该收益与斑快容积的减少有关。他报告的一项Ivns研究显示,70多名ACS患者在PCI术后随机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或安慰剂,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斑块容积减少13%,而安慰剂组增加8.7%。LIPS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冠心病PCI术后运用他汀类药物将患者LDL-C降低至2.59mmol/L以下,并长期应用该类药物时能将PCI术后严重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度降低22%,发生率降低19.9%,且合并糖尿病、多支血管、复杂病变等高危因素收益将更加明显。更有相关研究指出,心梗病人早期(6h内)运用他汀类药物,可使死亡率下降51%。
2
他汀类药物改善冠心病预后的作用机制
目前已知他汀类药物除能显著降低血清LDL-C外还有抵抗炎性因子、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防止斑块破裂等多方面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内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3-羟基-甲基戊乙酸辅酶A,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同时使外源性胆固醇与LDL受体结合,转运至肝脏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度。
他汀类药物能降低粥样斑块周围温度,从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出血。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粥样斑块的发展与炎性因子浸润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CRP)能反应体内组织损伤和炎症活动。血清CRP>20mg/L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CRP,显示他汀类药物能抑制冠心病中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冠心病的进程及预后。
3
他汀类药物运用的安全性
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关注药物的使用是否能使患者的血脂尽早达到目标值。同时应注意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正式公布了为研究他汀类药物应用安全性在法国进行的PRIMO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横纹肌溶解、肝功能障碍、过敏症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但总体来看其安全性是可靠的。对本药过敏、活动性肝病、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肾功能不全以及难以解释的持续性血浆转氨酶升高应视为禁忌。出现肌痛、乏力感、CPK上升、血中及尿中肌红蛋白上升以及血清肌酐上升时应停药。尽量避免与贝特类、烟酸、CCB、地高辛、大环内酯类等同样经过细胞色素P450 3A4(氟伐他汀除外)途径代谢的药物应用。
4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策略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修订的最新NCEA ATPⅢ指南明确了各危险因素分层及治疗建议。
4.1
极高危人群
极高危人群存在确定性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伴有:(1)多种危险因素,尤其是糖尿病;(2)严重和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吸烟;(3)代谢综合征的多种危险因素,尤其是TG≥200mg/dl和非HDL-C≥130mg/dl且HDL-C
对极高危人群要进行强化治疗,即早期大剂量给药。推荐的LDL-C的目标值是
4.2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以及冠心病等危症。其等危症指下列情况:(1)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2)腹主动脉瘤;(3)颈动脉病;(4)糖尿病;(5)两个以上危险因素;(6)10年危险>20%。
对高危患者,推荐的LDL-C的目标值为
4.3
中度高危人群
对于中度高危(2个以上危险因素,10年冠心病风险10%~20%)患者,推荐的LDL-C的目标值是
4.4
中度危险人群
对于中度危险(2个以上危险因素,10年冠心病风险
4.5
低危险人群
对于低危(0~1个危险因素)患者,推荐LDL-C目标值是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的防治这一世纪难题。笔者通过大量文献复习及观察得出对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充分的调脂治疗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Stagga Ja. Chny,GreenL. Cerivstatin aad reportesoj Jatalrhabdomomsis.N Engl J,2002,346:539-450.
2
PRIMO Press relense,Ming,2005,Pmis,French.
3
沈卫峰,周爱卿.实用临床心血管介入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24-727.
1他汀类药物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早在19世纪80年代,临床相关工作者就已经对冠脉疾病的治疗展开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此类药物对脑卒中可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对于他汀类药物是否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尚未研究清楚。有研究报道指出,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下降了19%,但此结果传统降压药物相比并为出现明显差异。为了进一步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临床研究选取了多于上述报道一半的患者分别给予安慰剂及降压药物治疗,可见降压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降低了22% ,可见二者所得结果是相似的。针对他汀类药物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这一结果来看,有研究专家学者相信此种药物可能具有二级预防作用,但仍需进行大量的试验进一步对其验证。
2他汀类药物的单独作用
有大量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但此种药理作用与患者体内血脂的降低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有临床试验显示,给予具有较高发病风险的高血压大鼠给予他汀药物治疗后,可见其胆固醇水平与血压无明显变化,但可见脑梗死病灶的数量可明显减少。该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缓解脑梗死病灶,也可对脑梗死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与血脂降低的机制各不相同。
3他汀类药物的脑保护作用
有临床试验预先给小鼠注射使用了他汀类药物,可见其由于大脑中动脉闭塞产生的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且在以往临床工作中也可观察到此类情况的出现。有研究报道指出,对高危患者在发生脑梗死之间给予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待脑梗死发病后的3个月内可见患者机体功能逐渐恢复,且相比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行预防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临床工作者认为他汀类药物对于脑梗死患者可发挥其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而发挥此作用可能与药物的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血管内皮组织细胞增殖等相关。
血管内皮祖细胞作为一种源于骨髓的细胞,在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脑梗死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见其内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并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见,其梗死区域内形成新生的血管,随后则可见有新生的神经细胞形成。可见,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可产生一种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再生效应,此种作用机制在治疗脑梗死病情中可作为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
4他汀类药物对脑血管的作用
有研究报道指出,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使已经增厚的颈总动脉内膜逐渐变薄,指出他汀类药物可具有显著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通过影像学检查即可证实其有效性。有临床上试验曾对已经发生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弹性蛋白酶治疗后,发生狭窄的动脉开始改善,且在治疗若干年后严重的动脉狭窄情况也随之得到明显改善。尽管他汀类药物在参与到了此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但仍无法推断他汀类药物可起到治疗动脉狭窄的临床作用。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动脉狭窄的患者再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可见其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含量明显增多,因此,临床工作者对他汀类是否具有显著的改善动脉狭窄的作用进一步展开研究,以确定其在脑梗死治疗领域的地位。
5他汀类药物的抗痴呆作用
阿尔兹海默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子即为载脂蛋白基因的多态性,而p淀粉样蛋白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高危体内的p淀粉样蛋白的含量,从而有效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发展。回顾分析研究也呈显示对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明显优于其他药物治疗。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病例选择:102例病例均为混合性高脂血症,且年龄小于70岁,用药前肝肾功能正常。用法:辛伐他汀(京必舒新)20mg,每晚一次,口服,非诺贝特0.1,每日三次,口服,疗程四周。结果 102例病人除一例出现左肩肌肉轻度酸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余均无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小剂量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是安全的。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在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脏损害及大动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因学及预后意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 们生活条件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交通工具的变革,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发病率逐年的升高,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日益升高。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 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疗效是肯定的,许多循证医学已经证实。贝特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脂(TG)方面疗效是确切的,许多循证医学也已经证实。但是两种药物合用会不会出现安全性的问题呢?我们对102例混合性高脂血症联合应用他汀类与贝特类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102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其中男性6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6.5±10岁,合并高血压病72例,糖尿病66例,冠心病86例,入选方法:(1) 用药前空腹12小时查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TC≥5.18mmol/L(200mg/dl)或LDL-C≥4.14mmol/L(160mg/dl)同时TG≥2.26mmol/L(200mg/dl)。(2)年龄小于70岁。(3)用药前肝肾功能均正常。(4)甲状腺功能正常。符合以上四条的方可入选。
1.2 方法
辛伐他汀片(京必舒新)20mg,每晚一次口服,非诺贝特片0.1,每日三次,口服,连续服用四周,然后检查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肌肉酸痛或无力。
2 结果
102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连续服用四周,除一例出现左肩部肌肉轻度酸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停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并且服用肝太乐,三天后症状消失,两周后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无不适,服用四周后复查肝功、肾功、肌酸激酶均正常。
3 讨论
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可分为五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其他。他汀类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近二十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贝特类药物亦称苯氧芳酸类,此类药物通过激活氧化物酶增生体活化受体a、刺激脂蛋白脂酶(LDL)apoAI和apoAⅡ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apoCⅢ基因的表达,增强LDL的脂解活性,有利于去除血液循环中富含TG的脂蛋白,降低血浆TG和提高HDL-C水平,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并使LDL亚型由小而密颗粒向大而疏松颗粒转变,其适应症为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以TG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通常较轻且短暂,包括头痛、失眠、抑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0.5%~2%可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极少数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相关肝酶异常见于开始用药或增大剂量的12周内,绝大多数为孤立性无症状性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增高,减量或停药后肝酶恢复正常且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即使他汀类药物剂量持续不变70%的 患者血清转氨酶亦会自行下降,除与剂量有关外,尚未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发生无症状性肝酶异常的其他危险因素。贝特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胆石 症、也可引起肝脏血清酶升高和肌病,但是非诺贝特发生肝脏血清酶升高和肌病情况很少。单用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很少发生肌炎,但大剂量使用或与其他药 物合用时,包括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烟酸类等肌炎的发生率增加。对于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我们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与小剂量 非诺贝特联合应用,经临床观察不良反应没有增加,与单用辛伐他汀无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剂量辛伐他汀与小剂量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摘 要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各4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他汀药物治疗组血脂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他汀类药物治疗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并且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可以有效稳定冠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治疗 应用效果
Application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Keyu
Mengyin County Tan Bu health center of Linyi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276214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We selected 96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statin treatment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Lipid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Blood lipid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but the decline of blood lipid of stat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of stat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statin treatment group was small.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n effectively stabiliz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tatins;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application effect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高脂血症,控制血脂成为了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调脂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辛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来总结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56±4.5)岁,伴有高血压24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46例。他汀类药物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3~81岁,平均(54±5.8)岁,伴有高血压26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4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分类、疾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内科学》第6版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严重的肝、肾、肺及脑等重要器官的疾患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以上和认识功能异常的患者。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给予活血化瘀的药物改善心肌营养,并对伴发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1次/晚。4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应用效果。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情况,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观察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安全性。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见表1。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血脂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血脂下降程度更大,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并且组间比较,他汀药物治疗组血脂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常规治疗组中发生心肌梗死6例(12.5%),其中死亡2例(4.17%),冠心病复发再次住院9例(18.75%),不良事件共计17例(35.42%);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发生心肌梗死3例(6.25%),其中无死亡病例,冠心病复发再次住院4例(8.33%),不良事件共计7例(14.58%),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特别是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未发现明显异常,在用药期间出现双下肢肌痛仅2例(4.17%),未发生肌炎及横纹肌溶解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与相关报道符合。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群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1]。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个隐匿的、慢性的发展过程,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降低血脂主要包括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
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血脂的药物增加了很多,在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他汀类的药物,因效果良好,而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他汀类药物(3-轻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能够明显降低胆固醇,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方面的保护心血管的功能,其主要作用机制:①发挥抗炎效应,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脆性;②影响和改善内皮功能失调,通过降低胆固醇使血管痉挛减轻,催化内皮产生一氧化氮,调节血管的舒张,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③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和减少血检形成;④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变动脉粥样斑块内的细胞构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增殖,缩小斑块内脂核,并减少斑块表面张力,使斑块表面的纤维帽更稳定,防止了纤维帽的破裂,减少了血栓的形成;⑤研究还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长期服用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产生对心电活动的抑制,从而减少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4];⑦他汀类药物还可以抑制心肌肥厚及纤维化,以改善心肌重构,从而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耐受性良好,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肌痛、肌炎及横纹肌溶解,但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发生率最高的是肌痛,也仅有5%左右。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横纹肌溶解,其发生率0.01%左右,在治疗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清各类酶学指标[5]。
总之,他汀类药物不仅在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有明显的效果,还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了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所有的冠心病治疗中,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
参考文献
1 金有豫.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1-206.
2 仝其广,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655-656.
3 张艳娟.他汀类药物与冠心病的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1.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6-38-03
Clinical value of statin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GU Jingrong ZHU Zonghu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outheast Hospital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3
[Abstract] The good effect and the potential of statin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show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clinically, this combination of statin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mechanism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the safe use of drugs, review application etc.
[Key words] Statin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Ischemic stroke; Clinical application
脑卒中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人类健康的又一大杀手。在我国,脑卒中致死率位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第二,其高致残率同样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临床统计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约14.7%~31.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或后遗症[1]。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研究中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成为临床探讨的热点[2]。近年来,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在防治脑卒中,以其独特的疗效脱颖而出。研究表明此类药物不但具有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抑制血栓产生以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效性。他汀类药物在临床预防治疗脑卒中所展现出的良好疗效和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乃至整个社会的认识,本研究就他汀类药物在临床预防治疗脑卒中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1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的关系
现代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通常包括总胆固醇升高(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目前临床普遍认为,TC异常与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学者在关于TC与脑卒中的关系上尚无统一性认识,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TC升高有关。1999年美国国家卒中学会(NSA)发表声明:临床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并发率[3]。Ebrahmi等[4]研究发现,TC含量高于4.14mmol/L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其含量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风险比(HR)为1.20。LDL-C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其能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并诱发血栓的形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研究表明,LDL-C含量降低10%,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可降低15.6%[5]。体内TG含量过高,不仅能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率,还能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最新研究表明,体内TG含量过高成为脑卒中新的危险因素[6-7]。HDL-C具有清除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研究显示体内HDL-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呈负相关,其含量每升高1mmol/L,缺血性脑卒中病发的危险性下降47%[8],高HDL-C对脑卒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2.1 临床预防脑卒中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TC,同时还对心脏和血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脑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的预防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美国心脏协会(AHA)和英国皇家医学会已将他汀类药物列为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有学者报道称他汀类药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减轻或预防脑水肿、脑损伤的发生,并通过降低血脂及血管保护作用预防卒中的再次发生[9]。另有报道称[10],他汀类药物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合成,减少超氧自由基和活性氧物质的生成,稳定和缩小动脉硬化斑块,对脑卒中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2.2 临床治疗脑卒中
他汀类药物在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已得到证实,无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之前或之后用药,其临床价值毋庸置疑。最新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面积,提高脑的缺血耐受性,降低缺血造成的脑损伤[11]。有报道称辛伐他汀具有很好的降低和稳定斑块体积的作用,减少血栓的形成机率,降低血管事件的危险性[12]。
3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3.1 调节血脂
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TC的合成,降低体内TC浓度。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能提高浓度依赖性LDL受体活性,促进LDL的分解,并能够影响VLDL颗粒的分泌和聚集,从而降低血清TG含量。研究表明[13],其对血清TC(20%~40%)和LDL(18%~55%)具有显著的降低效果,对TG呈现中等强度(7%~30%)的降低效果,对HDL具有轻度的(5%~15%)升高效果,他汀类药物已逐渐成为临床降低TC和LDL-C的首选药物。
3.2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通过对血脂的调节作用,能够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面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和脱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率。
3.3 抗血栓形成
血小板凝聚性升高,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与血栓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节eNOS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能通过调控凝血-纤溶系统的活性,抑制血栓的形成,对临床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3.4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与血管源性生长因子(VEGF)相类似的生理作用,通过调节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功能紊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脑组织,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3.5 炎症反应
炎症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此外无论中神经系统还是外周神经系统炎症均是导致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病发后有关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缺血性级联反应,抑制脑缺血引发的炎症反应。
3.6 抗氧化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在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时,脑内神经元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簇(ROS),导致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以及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引起神经元的死亡。Hong等[14]研究发现,辛伐他汀能够显著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NADPH氧化酶的活性,并抑制ROS的产生,还可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能够有效防止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
4 他汀类药物用药安全性研究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具有相对较低的药物副作用,其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肌肉毒性。约有1%~35%的患者在用药1~3个月后出现暂时性肝功能损伤,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罕有肝功能衰竭发生,在临床用药时肝病患者需慎重。肌肉毒性的临床表现常以肌肉酸痛、痉挛以及肌无力为主,其发生率低于多3%,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肌肉毒性不良发应,其发生率仅为7/100万。
5 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
现有的临床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在短暂性或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具有积极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在临床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已逐渐得到认可。在临床应用中,他汀类药物相对价格较为低廉,药物不良反应少,且效果显著等特点,逐渐成为预防脑卒中发病的常用药物。目前关于其临床应用的报道较多,但其在临床疗效与使用剂量的、治疗疗程和脑卒中亚型的治疗范围,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确认。在脑卒中急性期的防治中,患者由于自身因素造成的口服用药效果不理想,通过静脉给予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思路已有报道,但其具体的临床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在应用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脑卒中时,还应密切监视患者的血脂水平,根据患者的血脂基线,给予适当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较少用药量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如容.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0):133-134.
[2] 江波.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33.
[3] Gorelick PB,Sacco RL,Smith DB,et al. Prevention of a first stroke:a review of guidelines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9.
[4] Ebrahim S,Sung J,Song YM,et al. Serum cholestero,l haemorrhgic stroke,ischemic stroke,and myocardia l infarction:Korean national health system prospectivecohort study[J]. BM J,2006,333(7):22.
[5] Amarenco P,Labreuche J,Lavallee P,et al. Statins in stroke prevention and carotidatheroscleros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 to-datemeta-analysis[J]. Stroke,2004,35(8):2902-2909.
[6] Wei DL,Chuan HD,Ding L,et al. A genome scan for serum triglyceride in obese nuclear families[J]. Journal of Lip id Research,2005,46(10):432-438.
[7] 陈宁,丁琪,袁志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23-25.
[8] 邵建伟.1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3):225.
[9] 李艳阳.探析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5):95-97.
[10] 谭莹,何国厚,王磊,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2):99-100.
[11] 陈爱连.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59-160.
[12] 韦启东.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2014,8(4):161-162.
[13] 闫小燕,曹国颖,胡欣,等.辛伐他汀对高脂饲喂家兔血脂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4):263-266.
柚子是目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它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成熟,其外形浑圆,象征团圆之意,所以也是中秋节的应景水果。柚子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柚子产于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以广东沙田柚为上品。它味道酸甜,略带苦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类胰岛素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美肤养容等功效,被现代医学界誉为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经常食用柚子,对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的功能。
这不,老张最近也在老伴的带动下吃起了柚子,然而连续吃了几天之后,老张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四肢肌肉酸痛,无力,开始没注意,可是症状越来越重。老张想到电视上经常宣传的脑卒中,不禁害怕起来,心里暗暗嘀咕:自己莫不是得了脑血栓。这天下午,老张来到武警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过仔细查体及颅脑MRI检查,排除了脑血栓。但发现在他的血生化检查中,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五倍以上,而心脏是正常的,考虑可能为肌肉损害所致。那么哪来的肌肉损害呢?通过追问病史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月前老张被诊断为“高脂血症”,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氟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这几天又连续食用柚子,而他汀类药物与柚子不宜同时食用。停用降脂药物及柚子后,老张的肌肉酸痛逐渐好转,肌酸激酶也恢复了正常。
其实早在2005年2月,英国有关部门就曾就此类事宜发出过警告,告诫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柚子或柚子汁。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等。柚子中的活性成分可大大提高他汀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血药浓度过高将增大药物毒、副作用的威胁。他汀类药物最明显的毒副作用就是引起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2004年曾报道一患者在服用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时,因每天饮用柚子汁而最终导致横纹肌溶解,该患者虽没有症状,但其血清CK值升至12640IU/L(正常值为25~170IU/L)。加拿大研究人员还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用一杯柚子汁吞服一片洛伐他汀,与平时用一杯白水送服相比,血药浓度将高出10~15倍。
综上所述,即使按正常剂量服药,如果同时食用柚子或饮用柚子汁,结果也等于过量服药,因此患者极易发生中毒,出现肌肉痛,甚至肾脏疾病。国外有临床实验显示,即使患者饮用柚子汁后隔一段时间再服药,血药浓度的升高作用仍然能够持续24小时。只有到3~7天后,柚子汁的作用才会渐渐消失。因此,为安全起见,药理学家建议,服药前三天和服药后都应避免进食柚子。为此,专家郑重提醒:正在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患者,柚子虽好,但不能贪吃啊!
研究资料表明,他汀类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人们从中的最大获益是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病率明显下降,并在改善缺血性心脏病预后方面也可潜在获益。近年对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冠心病高危人群早期实施他汀类预防的调查结果显示,他汀类可使高危人群的冠心病患病风险下降25%~40%,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下降31%,并使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20%,充分说明他汀类是冠心病防治的重要基石之一。
他汀类用作冠心病一级预防,是在对高危人群密切监测血脂的基础上开展的。当高危人群呈现高脂血症,特别是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主时,就应给予他汀类,目的在于使高危人群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调控至100mg/dI以下。即便为混合型高脂血症(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显著升高)也可以他汀类为主要药物,联合贝特类进行强化调脂治疗。关于他汀类一级预防冠心病的药物选择及应用的原则,主要有六点基本要求:一要经济,尽量选择价格偏低的药物;二要长效,每日1次口服;三要安全,注意选用肌痛副作用较小的他汀类药物;四要小剂量,用于干预性治疗的药物剂量应为常规药物剂量的1/2;五要与清淡、低脂和低胆固醇饮食相互配合,方能确保疗效;六要在用药期间监测血脂,每月1次。当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持续低于100mg/dl,且保持在3~6个月后,可考虑停用他汀类药物,但饮食疗法仍需坚持下去。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宜早期联合降压 韩咏霞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代谢综合征”表现,也都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二者常常伴随存在。据报道,高血压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36%,而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比例更高,可达40%~55%。同时,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因而无论是高血压伴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其心血管风险都会大大增加,是一般糖尿病患者的2~3倍。为此,我国2010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首次将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人群列为心血管风险极高危人群,
1高血脂在ICVD发病中的地位
高血脂是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脂易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合并存在。人群调查结果显示[2]:高血压同时合并总胆固醇(TC)>6.24 mmol/L的人群中,45~54岁占6%,55~64岁占10%; 10年以后再调查时,45~54岁上升到16%,55~64岁上升到26%。约50%的糖尿病患者TC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ICVD与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呈负相关。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后,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性不是1+1=2,而是1+1>2。
2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以下简称他汀类) 因具有降脂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应用于临床。它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剂,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而抑制TC的合成,增加LDL-C受体的表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他汀类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衍生物――类异戊二烯水平,类异戊二烯是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脂质连接分子,在细胞的生长、信号传递、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机制上看,他
汀类药物可以抑制所有的甲基二羟戊酸的代谢产物,但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TC和LDL-C,大剂量时可以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TG)水平,但对总的能量代谢影响不大[3] 。
2.1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不少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研究发现,炎性细胞对斑块稳定性具有严重破坏作用,可以刺激血管内膜基质退变、抑制平滑肌细胞功能和增加组织因子表达而促进血栓形成。而他汀类可以抑制脑缺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粥样硬化斑块不同炎症过程,如抑制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黏附等。他汀类可以减少某些与细胞间传递有关的蛋白质以及与炎症有关的蛋白质异丙烯化,干扰黏附分子、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2的表达,在给予甲羟戊酸或焦磷酸法尼酯后这种作用消失。他汀类还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3]。最近的研究[4]表明,他汀类能减弱γ-干扰素诱导抗原递呈细胞的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Ⅱ) 表达,导致体内T细胞活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因此,他汀类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对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抗炎作用。
2.2他汀类药物的抗凝、抗栓作用血小板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汀类可下调血小板因子( PF4)和血小板β2球蛋白(β-TG)的表达,抑制血小板活化,干扰血小板聚集后诱发的凝血过程。他汀类还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所伴发的血小板活性增高,改善血栓形成亢进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削弱的状态,通过抑制血管壁PAI-1表达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和降低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风险。有研究表明他汀类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降低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纤维蛋白肽A (FPA) 、血栓调节素( TM)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3]。另一方面,他汀类能抑制MMP活性,降低斑块破裂风险,从而阻止血栓形成这一病理过程的发生。有一项研究证实这一病理过程预防:卒中后阿托伐他汀可通过增加微血管开放性和完整性,降低血栓形成而延长rt-PA 治疗的时间窗[5];还可减轻rt-PA诱导的微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和血管壁破裂; rt-PA能上调MMP-9表达,促使血管完整性、血脑屏障被破坏而导致的颅内出血。而他汀类通过明显降低血浆MMP水平和表达,从而保护脑血管的完整性,遏制血栓形成的启动。
2.3抗氧化作用氧化损伤是脑血管病的基本发病机制。自由基还可通过诱导脂质过氧化引起神经元和血管内皮损伤。研究表明,他汀类可减轻脂蛋白氧化和自由基损伤,包括阿托伐他汀在内的多种他汀类药物都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类异戊二烯合成有关。他汀类可以延长铜诱导的LDL 氧化延迟时间,减轻白细胞引起的LDL氧化,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通过还原型辅酶Ⅰ/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系统,可以抑制超氧化物产生,减轻自由基损伤[6,7]。大多数研究认为,他汀类的抗氧化作用与LDL有关; 他汀类可能通过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扩大其抗氧化作用。
2.4他汀类药物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不同类型NOS在脑缺血中发挥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作用[8]。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产生的诱导型NOS( iNOS) 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 和IL-6协同参与炎症反应; 神经元型NOS通过促进氧化损伤和谷氨酸毒性反应也参与了介导脑实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相比之下,血管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 eNOS)所产生的NO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减轻血流和血管壁的剪切力,维持血管内膜的抗血栓界面,稳定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动物实验表明,他汀类治疗能增加血浆胆固醇水平正常动物的脑血流,使脑梗死体积缩小约3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汀类对ICVD的预防是基于其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而非单纯的TC降低[1]。
3他汀类药物预防ICVD的循证医学证据
Blauw等荟萃分析了13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3个大型研究分别是: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胆固醇和心血管病事件复发研究(CARE)。结果显示,他汀类治疗组的ICVD危险性下降了31%。在冠心病患者中进行普伐他汀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下降了23% ,但对出血性卒中的预防无效。Law等[9]对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9项队列研究和58项有关卒中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他汀类可降低LDL-C水平,平均达1.8 mmol/L,使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下降17% ,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并未增加。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协作组研究(CARDS)结果显示,治疗组脑卒中发生率降低48% ,总的死亡率降低27%[10]。血脂康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 (CCSPS)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他汀类药物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大型临床试验,脑卒中作为次要终点之一,未作独立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死亡率下降了33% ,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减少了3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