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药物过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物过敏范文第1篇

认识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吸入、口服、静脉或皮下注射、肛栓、透皮吸收等)进入人体引起的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药疹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不低,我院过去十年的住院患者中,药疹患者占9%~10%,其中重症药疹的人数比例高达16%~34%。

根据皮疹的不同表现和累及内脏的程度,可将药疹分为普通型药疹和重症药疹。普通型药疹包括固定性红斑型、荨麻疹型(如图1)和发疹型(如图2)。重症药疹除了肉眼明显可见的皮肤、黏膜累及外,一般都伴有肝、肾、心脏及造血系统的损害,死亡率较高。

多药物可致药疹,中成药占相当比例

我科过去十年住院治疗药疹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包括:中药及中成药、头孢和青霉素类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解热镇痛药、别嘌醇、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醋甲唑胺(常用于治疗青光眼)、柳氮磺胺吡啶等。

值得关注的是,中成药诱发了相当比例药疹的发生,而既往的观念常认为中药比西药安全。中老年人往往因多器官的疾病而需服用多种药物,此类患者出现皮疹时,应将服用的药物根据服用时间的长短进行罗列,以便于判断和停用导致过敏的最可疑药物。还有极少部分患者,在使用既往不过敏药物时,由于药物赋形剂的不同,出现了过敏现象。

药物过敏有潜伏期,发生药疹即停药

药物过敏通常有一定的潜伏期,尤其是第一次使用某种药物时,过敏反应一般在7~12天出现,再次服用时,潜伏期会相对缩短。抗生素发生药疹的潜伏期通常短于其他药物(可短至1~2天),抗痛风药别嘌醇的潜伏期可长达1~2个月。目前,预测药物过敏的手段尚欠缺,可疑药物再次使用后重复发生药疹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因风险大不宜采用。近年来,对中国汉族人群药疹患者常见致敏药物的易感基因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应用别嘌醇、卡马西平、醋甲唑胺、柳氮磺胺吡啶、甲硝唑、克拉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发生药疹的患者,有相应易感基因表达的升高。

发生药物性皮炎后,最重要处理的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大量饮水加速药物排泄,服用抗过敏药物,同时注意破损黏膜和皮肤的护理。过敏较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需使用激素类药物,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强支持疗法,维持体温,预防感染和镇痛,最大程度减轻内脏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谨慎用药,仔细记录药物开始使用的时间,就诊时明确告诉医师既往的药物过敏史。发生药物性皮炎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专家简介

药物过敏范文第2篇

曾经遇过一位病人,做皮试时就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这种患者就属于“超敏体质”。在临床上因未做皮试而发生过敏反应者属于医疗事故,责任在医生;做了皮试而发生的过敏反应则不属于事故,而是医疗之外的事。但不管怎样,伤害的都是患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还有磺胺类药物和呋喃类药:如增效联磺片、痢特灵等。这两类药的特点是疗效确切,价格便宜,所以,人们习惯用该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是,发生药物过敏的人在临床上也很常见。

磺胺类药物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是剥脱性皮炎,表现为外生殖器、口唇等处出现圆形红斑,生殖器部位可出现粘膜剥脱和糜烂。此种现象有时被误诊为“性病”。过敏反应的红斑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复出现于同一部位,与前一次留下的色素斑完全或部分重叠,且常较前一次扩大、增多,称为“固定性药疹”。红斑消退后常留下紫褐素斑。

还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催眠药、镇静类与抗癫痫药等,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也可以引发过敏,如破伤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其实,任何一种药都可能引发机体的过敏现象,所以,我们在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时,脑子里一定要有一根“过敏”的弦。如果用药后,身体出现异常,马上停服观察或咨询医生,排除药物过敏的可能。

如果是初次服用某种药物,产生过敏一般来说会在7~10天后出现症状。但是,以前曾经用过的药物,有可能在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而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可在服用后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出现。

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第一次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出相应的抗体,只有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时才会引发变态反应,也就是说,一般是两次以上用同一类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才会发生过敏。摄入药物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服药后细心注意身体的全部变化,不要只注意疾病的症状变化。可以在服药后1~2小时,尤其是在晚上睡觉前,观察一下胸腹部的皮肤变化,有无皮疹和瘙痒现象。如果有,应警惕是否是药物过敏所致。

防范药物过敏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惹不起,躲得起”。知道了自己对什么药过敏,就要像记住自己的名字一样记住该药的名字,每次看病时都要明确地告诉医生。

药物过敏范文第3篇

1、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药物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发痒发红、可伴有荨麻疹和皮肤化痕症。

2、建议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对于急性期可以葡萄糖酸钙片+地塞米松+维生素C联合静推治疗.,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治疗比较好,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常备以下药物如开瑞坦这个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并且没有嗜睡的副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药物过敏范文第4篇

患者,男,76岁,农民,既往体健,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而就诊,听诊闻及双侧呼吸道干湿啰音,给予青霉素皮试阳性,随后做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0.9%氯化钠250 ml,头孢呋辛钠4.0 g静滴,每分钟约40滴,静滴5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皮肤发痒不明显,立即停止静滴换取使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10 min后患者病情好转。

患者,男,21岁,工人,既往体健,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到所在小区诊所就诊,此门诊医生询问过患者过敏史后,在未做头孢曲松钠过敏皮试后,给予0.9%氯化钠250 ml,头孢曲松钠4.0 g,静滴30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胸闷憋气,立即停止输注,给予5 mg地塞米松肌注,10 min后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患者病情未见好转,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静脉注射葡糖糖酸钙、地塞米松及肾上腺素治疗,第二天清晨患者痊愈出院。

患者,男,68岁,农民因急性淋巴结炎,发热就诊,当时给予青霉素皮试阴性,静滴5%葡萄糖250 ml,青霉素800万U,给予治疗3 d后效果不明显,改为头孢唑林钠5.0 滴,注射1 h候出现全身瘙痒,胸闷憋气,全身冷汗,立即停止,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10 min后好转。

2 讨论

药物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如果这种反应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再次使用这种药物,必然再次发生反应,而且症状会一次比一次重。为了能避免这种现象,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药物的过敏反应,就要记住这种药物,以免再次使用。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药物时要格外注意,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它与药物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称为即发反应;另一种是潜伏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

经过以上病例可以看出,青霉素过敏者,头孢类药物过敏几率较大,同时给予工作在第一战线的医护人员警示,面对过敏患者不要紧张更不要恐惧,只要了解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要在最短时间做出诊断,积极抗过敏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痊愈的,再次证明了“时间就是生命”。

(收稿日期:2012-03-05) (本文编辑:李嫚)

药物过敏范文第5篇

一天,张菁在上班时时,突然呕吐与腹部剧痛不止。医生诊断后发现,原来她之前因为淋雨,服用了治疗感冒的药物,从而引发药物过敏。

类似这样的药物过敏事件其实在日常服药过程中很普遍。专家指出,药品对人的机体来说是个外源性物质,一旦与人体不相融,就会导致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的表现形式有很多,轻的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严重的出现哮喘、紫癜、过敏性休克,不仅可能损伤肝脏、肾脏及大脑等器官,还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喉头局部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有些药物过敏,在停药后就可以好转。但也有时候,仅停药是不够的。药物过敏时,患者首先应该多喝些温开水,便于药物尽快排泄,同时要留意身体变化。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可能需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服用抗组织胺、收缩血管的药物,或注射皮质激素等。“最好是一出现过敏就去医院,避免情况恶化。”

最后,专家提醒,在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氟哌酸等高致敏药物前,必须进行皮试,绝不可因过去不过敏而忽略。此外,曾有过药物过敏史的人,在医生开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

肾病患者不宜过多吃豆腐

豆腐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赞誉。可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过多享用豆腐。

过多吃豆腐对肾脏的危害,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蛋白,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同时,过多吃豆腐的其他危害。

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导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促使痛风发作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老年人低血压可适当多吃些盐

一些老年人认为血压低些好,有些血压低的老年人还为自己没有高血压这一富贵病而庆幸,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其实,老年低血压也能引起脑和心脏的严重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病。

低血压容易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尤其易引起脑组织的缺血,病人常常感到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同样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

对于老年性低血压,首先要查找原因,如降压过度者应暂停服降压药物,患有贫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时要及时诊治;如果患的是低血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要尽量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每变换一次,要休息2~3分钟;体质虚弱者宜加强营养。

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在饮食上应注意增加营养。

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为正常食盐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摄入盐后还要多喝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另外,滋补药也可调节血压,可每日服用桂圆肉6克,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或其他中药,还可用肉桂、桂枝、炙甘草各9克,开水浸泡,当茶饮,连服10~20天,效果也很好。

肝不好多吃葡萄

葡萄中含有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对肝不好甚至肝炎患者十分有益。所以营养专家建议肝容易出现问题的老人适量吃点葡萄。

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能补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烦解渴。现代医学则证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自由基对它们的伤害。

药物过敏范文第6篇

1临床资料

1.1资料来源及一般情况笔者收集了1995~200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人民军医》等20余种国内医学杂志发表的口服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另外作者遇到2例,共71例,均资料完整,符合过敏性休克诊断标准。男32例,女39例,男女之比4∶5;年龄最小5岁,最大75岁,平均(35. 8±15.4)岁;其中≤20岁11例,21~40岁32例,>40岁28例。

1.2药物种类71例患者涉及40种药物。磺胺类11例(复方新诺明5例,泻痢停[1]3例,复方磺胺异恶唑、磺胺脒、小儿抗菌优干糖浆各1例),喹诺酮类10例(氟哌酸4例、吡哌酸3例,氧氟沙星[2]、环丙沙星、莫西沙星[3]各1例),头孢菌素类10例(头孢氨苄7例,头孢拉定[4]2例,头孢羟氨苄1例),青霉素类9例(阿莫西林[5]6例其中2例死亡,青霉素V钾2例,氨苄西林1例),息斯敏6例,庆大霉素[6]2例,六神丸[7]2例,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替硝唑[8]各1例,去痛片、强痛定、平痛新、奇诺力、肌苷、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9]、左旋咪唑、华素片、白+黑感冒片、联邦止咳露、消咳喘、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霍香正气水、驱风合剂各1例。共71例。

1.3过敏史71例中记载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磺胺8例,青霉素7例,链霉素2例,维生素B1、激素类各1例,其中有人对多种药物过敏。患有过敏性疾病者6例。已知某种药物又服用同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者7例。

1.4用药次数及发病时间71例患者首次用药发生61例,占85.9%,第二次用药发生6例,三次以上发生4例。用药后发病时间在立即至3 h之间,≤5 min19例,6~10 min17例,15~20 min9例,30 min21例,>1 h者5例。≤30 min发病者共66例,占93.0%。

1.5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转归发病后迅速出现过敏和休克症状与体症,即皮肤瘙痒,全身大片状荨麻疹,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口唇发紫,四肢厥凉,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血压下降等,甚至血压测不到,意识丧失,昏倒,呼吸、心跳停止。经及时救治,给予吸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多巴胺、间羟胺、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和抗休克措施,个别还采用心脏胸外按压术。69例抢救脱险,2例抢救无效死亡。

2讨论

从本组资料可见,40种药物都是临床常用药物,其用量及口服给药途径均属常规用法,有人之所以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关键在体质特异。他们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以至于使用一般药物也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这种个体差异的本质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难以预料,只有提高警惕才能减少损失。本组就有应避免而未能避免者,如已知对青霉素过敏又服用阿莫西林[10],已知对复方新诺明过敏又服泻痢停,已知对维生素B1过敏又服用复方维生素B等现象。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繁多的药名及药物成分不够了解,或是药物说明书书写不够规范,或是医生询问病史不够详细等有关。因过敏反应迅速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过敏性休克又称重度过敏性休克,此类休克救治困难,对生命威胁极大。本组有1例男性患者,44岁,因咳嗽首次口服消咳喘10 ml,立即出现过敏症状,3 min后血压为0,6 min后心跳、呼吸停止。期间虽然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更、呼吸兴奋剂吸氧等抢救措施,但是仍然无效死亡。

根据本组的临床资料特点,作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①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详细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用药。②对曾经过敏的药物及同类药物禁止使用。③无论男女老少,特别是有过敏史的人服用任何药物都应严密观察,即便是首次用药也应提高警惕。④无论口服任何药物(包括纯中药制剂)都需至少观察30 min。⑤服药后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立即就诊,不可耽误。⑥医务人员要提高口服药物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此类患者,应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立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抗休克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友才.泻痢停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10(57):381

2魏晓峰,张继海.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中国医刊,2000,2(45):187

3郑婕,郑闻.莫西沙星口服致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10(57):385

4高俊苓.口服头孢拉定致过敏性休克1例.临床荟萃,2000,15(7):11-26

5.阿莫西林致急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休克2例.人民军医,2000,43(2):120

6张晓纲.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人民军医,1999,42(5):305

7高恒林,张涛.口服六神丸致过敏性休克.中国民间疗法,2002,11(11):346

8余春玉.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8):356

9王之显.复合维生素B致过敏性休克1例.医学理论与实 践,1996,9(6):245

药物过敏范文第7篇

药物所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如何及时有效救治,尽早给予抢救药物应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1986年开始搜集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例1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6年3月~2007年6月,我们对12例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进行救治,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1~57岁。青霉素过敏者3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者3例,头孢菌素类过敏者2例,流产药物过敏者1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3例。12例过敏性休克发生均出现意识恍惚及意识丧失,血压下降,脉搏细弱。5例有颜面发绀,呼吸困难,喉部可闻及高调吸气性哮鸣音。

1.2 临床症状 该12例患者均在医院及社区诊所输液及服药。其中住院3例,门诊急诊输液5例,妇科门诊药物流产1例,医院下属社区诊所3例。发病经过:其中1例头孢哌酮致过敏性休克者系未做皮试直接用药后发生,药物流产于第3天含服米索前列醇过程中发生,其余病例均为输液2~5天内发生。

1.3 方法 休克发生后,应立即应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静点多巴胺,行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

2 结果

3例死亡病例均为社区诊所病例,因现场处理不果断,肾上腺素用药不规范所致,其中1例现场未做任何处理,致使到达医院后呼吸、心跳已停止。另外2例系喉头水肿、窒息及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9例均为院内发生,抢救及时,用药果断,措施得当,全部抢救成功,无后遗症。其中2例行环甲膜穿刺术,2例行气管插管术。现就上述病例中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3 病例介绍

例1,男,5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输注青霉素800万u,用药至第3天,在输液过程中述胸闷、喘憋,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到,全身湿冷,颜面重度发绀,脉搏细弱,双肺呼吸音粗,喉部可闻及高调吸气性哮鸣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推,地塞米松10 mg静推,扑尔敏10 mg肌注,症状无缓解,颜面及全身发绀加重,二便失禁,分析系喉头水肿、呼吸道梗阻所致。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术,置管后全身发绀缓解,3 min后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推,快速行气管切开术,人工气囊辅助呼吸,病人意识逐渐清醒,血压升至80/50 mm Hg。给予补液,应用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滴速10 μg/(kg·min),10 h后拔管,生命体征平稳,无后遗症。

例2,女,26岁,妊娠6周,口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第3天含服米索前列醇过程中出现烦躁,自述胸闷、呼吸困难,很快意识丧失,血压降至40/2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0次/min。立即静推肾上腺素1 mg,多巴胺10 μg/(kg·min)静滴,很快患者意识转清,但15 min后,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呼吸突然停止。立即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肾上腺素1 mg静推,地塞米松10 mg静推,3 min后患者意识转清,自主呼吸恢复,血压升至80/50 mm Hg,于心电监护状态下行刮宫术,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该病例于口对口人工呼吸前,自口腔舌底发现未溶化米索前列醇片,分析再次休克原因与过敏源未及时清除有关。

4 讨论

上述过敏药物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应用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屡有发生。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是正确的。

上述病例发生的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是由免疫球蛋白IgE所介导的,在临床中多见于由抗生素、异体蛋白、化学药物及食物等引起。过敏性休克大都猝然发生,一般发生在几秒至几十分钟内,并与个体差异、遗传等因素有关。3例死亡病例均迅速出现喉头水肿、窒息及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导致死亡病例其共同点为:院外发生,出现过敏性休克后,诊断犹豫,未及时采取措施,抢救药物应用不规范,未及时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匆忙转院,从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所致,教训深刻。

因抗生素、化学药物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临床上需引起高度重视。在治疗中需注意:(1)详细询问有关药物过敏史(包括抗生素、化学药物)。如有上述药物过敏史,尽量避免使用。(2)使用时及使用过程中应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措施得当,以降低死亡率。(3)对过敏性休克出现喉头水肿、喉头痉挛者,应就地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弹丸式静推[1],3~5 min后可重复应用。对出现喉头水肿、喉头痉挛者,紧急状态下,院外可进行环甲膜穿刺,以缓解上呼吸道梗阻。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操作者用一根粗注射针头(16号)在行局部皮肤消毒后,刺向环甲膜气管腔[1],进入后即感觉有气流冲击,随即上呼吸道阻塞症状缓解。院内发生时,一般应先做一皮肤切口,然后穿刺环甲膜并插入导管。所选导管为套管针,其外径成人为6 mm,小儿为3 mm。亦可使用12号外套管针,长约5~10 cm,经环甲膜穿刺进入后,将针芯取出,外套管向下留置于气管内可外接喷射呼吸机作高频通气,其呼出气体经喉自然气道排出。当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难以呼气时,需另做一穿刺针进入气管腔做排气用。如在医院,其他内科开放气道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果断切开环甲膜通气,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药物过敏范文第8篇

方法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总体来说副作用较小.常见,皮疹。药物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方法二:药物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以前者最多,症轻者无需处理,重者可以适当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方法三:再者就是临床上少见的过敏性休克,不即使处理的话会导致死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肾上腺素等一系列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对症支持治疗。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