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激素类药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设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62例,经激素治疗后再针 刺治疗对照组26例,并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8%,对照组愈显率为76 .9%, 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主题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激素类/治疗应用

Effect of Hormones Drug on Therap eutic Effect of Facial Paralys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Zhang Chaoyun,Chen Lijiao(Section of Physiotherapy,No.422 P LA Hospital,Zhanjiang City,Guangdong Pro vince 524005)

[Abstract] Purpose To observe effec t of hormones drug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facial paralysis treated with acupun cture.Methods Observatio n group(62 cases) were treated by simple a cupuncture and control group (26 cases) w ere treated with hormone follo wed by acupuncture,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ured and ma 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96.8% in the o bs ervation group and 76.9% in the control gr 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Facial Paral ysis/acup ther;Hormones/ther use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众多。笔者近几年来,临床 观察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用激素类药物静脉点滴或口服后再针灸治疗者与不使用激素类药 物单纯针灸治疗者比较,效果有显著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组62例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 6个月。

对照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 个月。

两组均经临床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而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主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四白。配穴远道取足三里、合谷、太冲等。随症取穴 , 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不能抬眉加攒竹;乳突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水沟穴等。每日取3~5 穴 ,交替使用,均取患侧。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分别接G6805 -1电 针仪用疏密波,电量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 休息3~5日。

2.2 对照组

针刺前均用过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口服或静滴,口服一般是0.75 mg/次,每日3次 ;静 滴一般用5~10 mg加入10%葡萄液250 ml中,每日1次。用药时间长短不等 ,最短1天,最长5天。

针刺治疗与观察组完全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 善,但说笑 时口角稍有歪斜;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但额纹和鼻唇沟仍未完全恢复;无效: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

3.2 疗效分析

表1示治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表2 中 观察组疗程在20天以内58例,愈显率占93.5%,20天以上4例,占6.5%; 对照组疗程在2 0天以内12例,愈显率占46.1%,20天以上14例,占53.9%。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体会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2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药物;用药误区;合理应用

同剂量而产生不同反应。一般而言,处于生理情况之下的该类激素可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但是超过此剂量,则具有抗炎和抗毒,及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性作用[1]。正因为其应用广泛,因此易于产生不合理使用。鉴于此,需理解该类激素通常用药误区,以及控制好相应适应证方可达到良好效果。本文通过选取该类激素药物地塞米松进行研究,得到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型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共计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在6个月到10岁间。均在发病3日内于我院就诊。体温在38.5℃之上。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其中观察组含男28例,女13例,年龄在6个月到9岁间,平均年龄为5.3±1.7岁。急性型咽炎15例、扁桃体炎10例、喉炎8例;中耳炎8例。对照组含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7个月到10岁间,平均年龄为6.1±0.3岁。急性型咽炎16例、扁桃体炎12例、喉炎6例;中耳炎7例。两组在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感染等方式综合治疗,之后对照组体温在38.5度以上者使用退热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用药地塞米松,剂量为每日0.2到0.4 mg/kg。采取静滴或者是肌注方式。每日一次。退热药物待患者体温正常时停止使用。

1.3 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退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含大汗淋漓和面色苍白,以及哭闹不安等其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个组别退热时间对比 由结果可知,观察组退热时间为(0.92±0.77)h,显著低于对照组(1.83±0.6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P

2.2两个组别不良反应对比 由结果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4.39%),显著高于对照组3(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糖皮质激素型药物用药误区

(1)常见临床上使用地塞米松药物进行肌注或者静滴以用做退热剂。因其可以抑制患者体温体温调节系统对于致热源反应,还可对溶酶体酶有稳定影响,从而使内源型致热源释放降低,最终使体温下降。因此,在临床上,由于家长或医务人员急于取得疗效,应用此激素药物对患者进行强制退热,虽可迅速解除其发热症状,但很可能引发感染病灶有扩散现象,使得病情发展或引发细菌或者真菌性感染。例如,曾经有报道分别表明[2],3例患者在治疗急性化脓型中耳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结核型脑膜炎之时,因滥用此类激素而致死亡。因此,在进行对症治疗之时,应将寻找致热病因放在首位,再对其实施治疗,而不是盲目性强制性降温。(2)此类激素药物还会被用做抗生素使用,临床上通常会在抗生素中加上地塞米松药物联合治疗呼吸道感染,增强消炎作用。但其在缓解炎症同时,还会降低患者机体的防御功能,引发感染病灶发生扩散,给治疗增加一定难度,严重时会导致死亡[3]。以上报道三例患者均是在无明显指佂下施用糖皮质激素型药物。从而诱发或者加重病情感染情况,最终导致患者死亡。(3)临床还可将其用于对输液反应进行预防。通常在静滴液里加上地塞米松以用于抗过敏,减轻或者预防输液反应,不过该药物自身也能够引发过敏情况。例如过敏型皮炎。(4)此外,该类药物还有着抗炎和抗过敏等疗效,对于某些皮肤病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可以快速消肿止痒,因此外用制剂被临床皮肤科广泛应用。(5)被滥用在治疗慢性疾病,例如风湿型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型关节炎等。

本文通过选取该类激素药物地塞米松进行研究,观察组退热时间为0.92±0.77,显著低于对照组1.83±0.69。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4.39%),显著高于对照组3(7.32%)。与苗静,徐虹等人[5]报道一致。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型药物有较多不良反应,于临床使用应重视用药误区以及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镶怀,邱忠民.吸入糖皮质激素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2):10-12.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儿科;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075-03

doi:10.14033/ki.cfmr.2015.10.037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1],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2],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目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非常突出,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3-4]。国家卫生部为规范该类药品的应用,于2011年颁发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5-6]。因而,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状况,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3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3年1-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住院患儿的临床病历共239份作为原始分析资料。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由笔者所在医院专业医师进行评定,观察并统计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的基本情况、品种分布、给药途径及联合应用等情况,以卫生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7-8],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医院糖皮质激素使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的替代疗法,严重感染病发的毒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缓解急性炎症的各种症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血液系统疾病等。本研究的239例住院患儿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其中168例患儿的原发病为肺炎,占70.29%,其次为重症肺炎13例,占5.44%,再者为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12例,占5.02%,而中毒性脑病、重度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则较为少见,其中以肺炎患者应用最为广泛,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其机体的应激能力,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中毒抗休克和抗过敏等作用。同时,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生成和释放,因此具有退热作用,对于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因此应用也较多。

2.2 糖皮质激素使用患儿基本情况

239例患儿中,男174例,占72.80%,女65例,占27.20%;患儿平均体重9.66 kg,5 kg以下17例,占7.11%,5~10 kg 163例,占68.20%,10 kg以上59例,占24.69%。其年龄分布情况,详见表1。

2.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分布

2013年1-3月笔者所在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的使用分布情况中,以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最多,共220例,占92.05%,甲泼尼龙注射液最少,仅1例,

占0.42%。治疗效果,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有效率高达98.64%(217/220),显著高于其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详见表2。

2.4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3月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中,以雾化吸入应用最多,共108例,占45.19%,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7.22%(105/108),治疗依从性高达99.07%(107/108),均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而微泵注射最少,仅4例,占1.67%,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均较低,详见表3。

2.5 糖皮质激素类药的联合应用情况

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药物用药患儿共117例,占48.95%,仅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共122例,占51.05%。但必须注意,糖皮质激素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应用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问题及毒性产物问题,并且需要适当控制每一种药物的剂量以最高程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详见表4。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被临床普遍应用,可用于肾脏疾病、器官移植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且疗效十分显著[9-11]。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现象逐渐突出,若该药使用不当,则会降低机体防御功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扩散,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不良反应[12-15]。因而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文选择2013年1-3月某医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住院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共239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糖皮质激素多应用于男性患儿,共174例,占72.80%,而女性患儿65例,占27.20%,患儿平均体重9.66 kg,年龄多集中在0~2岁。品种应用方面,经统计得知2013年

1-3月笔者所在医院糖皮质激素以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最多,共220例,占92.05%,甲泼尼龙注射液最少,仅1例,占0.42%;给药途径方面则以雾化吸入应用最多,共108例,占45.19%,而微泵注射最少仅4例,占1.67%;另外,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药物用药患儿共117例,占48.95%,仅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共122例,占51.05%,且暂未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可见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基本规范,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尚待改进,如用药无明确的临床适应证等。糖皮质激素作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炎性肠道疾病、肾脏疾病、关节炎、白血病等的治疗,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骨骼健康造成影响。糖皮质激素对骨髓中成骨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加速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骨形成减少,还可以通过延长破骨细胞的寿命而使骨质的吸收增加,并且通过肾脏和肠道增加钙的流失导致负钙平衡,负钙平衡本身又可以引发骨的重建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强,从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临床药师将对本次调研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而对于合理性尚需商榷的问题,需加强与临床沟通及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效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09-610.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1-443.

[3] ZHANG H Y,LI Y Z.Pharmacology and rationaliz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J].Clin Med J,2004,2(3):36-37.

[4] Annane D,Bellissant E,Bollaert P E,et al.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n adults:a svstematic review[J].JAMA,2009,301(22):2362-2375.

[5] Kanis J A,Stevenson M,McCloskey E V,et al.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st-utility analysis[J].Health Technol Assess,2007,11(7):230-231.

[6] Buttgereit F,Burmester G R,Lipworth B J.Optimised glucocorticoid therapy:the sharpening of an old spear[J].Lancet,2005,365(9461):801-803.

[7] Gutolo M,Seriolo B,Pizzorni C,et al.Use of glucocorticoids and risk of infections[J].Autoimmun Rev,2008,8(2):153-155.

[8]黄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4):44.

[9] SU X M,YANG J Y.Rationalization of glucocorticoids[J].China Pract Med,2010,5(8):142-143.

[10]陈莉,曾文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5(1):39-40.

[11]成美.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情况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2):101-103.

[12]金美花.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

[13]邓小莹,吴琳,倪穗琴,等.某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分析[J].今日药学,2014,24(5):383-386.

[14] Halbeertsma,Vander Hoeven J G.Lung reeruitment during mechanic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PICU:what cail belearned from literature[J].Anesthesia,2008,60(8):779-790.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4篇

【关键词】骤停用药 胺碘酮 硝酸酯类 激素类药物

在临床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在症状控制或临床治愈后不能突然停药,缓慢停药,逐渐减量,让肌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使病情加重而致死亡。本文对下列药物骤然停用所引起不良反应进行简述。

1 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

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尤其对预激所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室上速、房扑、房颤的转复有良好的疗效。有文献报道胺碘酮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手术中,预防快速型心律失常或致命性心律失常。该药可用于口服和静脉注射:剂量3―5mg/kg。通常以150―200mg加入5%葡萄糖20―50ml,缓慢静脉注射20―30min。在注射过程中观察血压及心律和心率。如长时间应用后骤然停用,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室颤动。因此,长期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应先减量后停药,并且不宜过快。

2 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药物之一。既可扩张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供氧,又可降低心脏前负荷以改善心功能,是冠心病患者的必备药。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机体的血管受体对其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使受体敏感性降低及受体数目增多,而组织中的巯基浓度下降,此时需增大剂量。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的患者一旦骤然停药,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剧烈的胸痛,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3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5篇

医学专家指出,盲目使用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各种软膏危害极大。自氢化可的松药膏问世后,近年来又涌现出不少新型高效激素类药膏,如肤轻松、去炎松、肤疾宁、地塞米松等药,由于疗效明显受到广大患者青睐。有些个体美容店将高效激素类药膏作为美容药品,如果不注意禁忌症,这类药就会成为招灾惹祸的杀手。

由于激素类外用药只能消炎,不能抗菌,如果单独应用此类药物,虽然暂时患处症状会缓解,但由于同时亦抑制了免疫作用,往往会造成细菌繁殖,导致二重感染,甚至诱发新的皮肤疾病。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就会引起“反跳”性皮炎,使疾病加重。

水痘、疱疹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若使用激素类外用药,容易导致病灶感染扩散,加重皮肤损害,严重的甚至并发全身感染。 ’用含激素软膏治疗痤疮,会引起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异常,又不具有抑菌作用,反而促使痤疮皮损的加重。

体癣、手足癣、股癣等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有些人却用激素类药膏治疗。刚用时有一定止痒消炎作用,以为奏效了。谁知没几天,原有的皮疹非但未能消失,反而愈发扩大,而且瘙痒更加厉害。原来,这类药对霉菌不但没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而且还会“助纣为虐”,促进霉菌生长繁殖,使病情加剧。

毛囊虫性皮炎、疥疮等寄生虫性皮肤病,应用了激素类外用药后,虽然暂时减轻病症,但不能杀灭虫体,而且还能增强虫体的活动性,加重疾病,甚至并发化脓性感染。

某些全身性皮炎、湿疹或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患者,若长期大面积地涂搽激素类药膏,会形成依赖性,欲停不能,加之病变表皮受损、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能促使吸收过多的药物,以致出现全身性副作用,酿成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6篇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d后,序贯使用舒利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布地奈德舒利迭序贯治疗COPD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42-02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气候、感染等因素的刺激下可出现急性加重,患者出现喘息加重、呼吸困难、痰量增加等表现,需要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改善其急性呼吸道症状。本次研究针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吸氧、给予茶碱类药物、抗炎、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d后,序贯使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迅速有效地解除了患者气道的不完全性阻塞,改善其通气功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51-82岁,平均68.6岁。入选标准[1]:COPD患者在2周内出现气促加重并伴有喘息,咳嗽、胸闷加重,痰量明显增多;发热,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同时排除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尘肺及其他致肺通气功能障碍者,以及有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和对试验药物过敏患者。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茶碱类药物、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每次1支(2mL)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治疗3d后,序贯给予舒利迭(50μg/500μg)1喷/次,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予以肺功能检查,观察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判定:显效:患者急性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无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无哮鸣音。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肺部听诊哮鸣音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反而加重[2]。总有效率以显效加有效计算。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X±S),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治疗1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平均FEV1值分别为(1.61±0.56)L和(1.84±0.64)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研究表明[2],COPD在急性加重期,气道可产生炎症性反应,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升,由此引起相关炎症介质水平上升。糖皮质激素类药具备抗炎作用,可对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等的活化产生抑制作用。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借助腺苷环化酶增加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进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一线药物的地位目前已得到学者的普遍肯定[3]。但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副反应较多,因此宜选择应用局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治疗COPD的急性加重。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7篇

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大多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障碍,因为降压药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血流减慢,动脉血流量不足,就难以产生并维持,导致阳痿(即功能障碍),造成不育。主要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和氨酰心安等)、外周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和胍乙啶)、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和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哌唑嗪)等。对策:可以采用联合用药、交叉用药。

激素类药:①使用雌二醇、炔雌醇等雌激素类药物治疗男性前列腺癌时,因其抑制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减退、阳痿和不育。②男性大量应用雄激素,如甲基素、丙酸酮等,机体会因“负反馈”作用而停止分泌生理性的雄激素,导致与减少、萎缩,最终彻底丧失。③大剂量应用强的松(泼尼松)和氢化泼尼松等可影响生成,导致缺乏症和不育症;对策:权衡利弊,少用激素类药物;必须应用时可用“激素大剂量冲击疗法”“隔日疗法”,应用几天后按“阶梯减量法”逐步安全停药,以避免病情的“反跳”。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类、麦迪霉素和螺旋霉素等,能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杀伤、杀死,减弱活力。需要提醒的是,如今应用广泛的多种红霉素的新品种,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也有一定的杀精作用。对策:改用其他抗菌谱一致、副作用较低的抗生素,如三代、四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长期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老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干扰精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止的生成。新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西索米星、依替米星和阿司米星等)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对策:应用新型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或改用其他抗菌谱一致、副作用较低的抗生素。

镇静安眠药:安定、安宁、舒宁和舒乐安定等镇静安眠药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减退和阳痿。长期使用鲁米那(苯巴比妥)、安眠酮和速可眠等催眠药,不但会有成瘾性,还会出现减退和阳痿。对策:尽量少用安眠药;必要时可交替应用几种不同作用机理的安眠药,用一种药不超过1个月,有条件者使用新型或进口安眠药,虽然价贵,但副作用小。

阿片类及人工合成镇痛药:长期吸毒和吸鸦片,或因剧烈病痛(如癌症)而长期使用可待因、吗啡、哌替啶(杜冷丁)和海洛因等,会干扰下丘脑垂体的性激素分泌和调节过程,造成低下及阳痿。对策:此类药镇痛效果最好,无“等效”的替代药物,如有可能,可改用镇痛抗炎类药,但镇痛效果较差。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治疗溃疡的药物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因其作用影响下丘脑,使性腺功能发生紊乱,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阳痿和不育。另外,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柳氮磺胺呲啶(SASP)可致减少、无,甚至萎缩等。对策:应联合用药,减少剂量,或改用同效的相应药物。

抗抑郁药:如三环及四环类(如丙咪嗪、氯丙咪嗪、多虑平和阿米替林)和MA01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物,副作用较大,会干扰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使男性雄激素减少和不能,长期服用后可导致障碍和不育等。对策:应联合用药,以减少副作用,或改用更高级的同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8篇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目前,人们对哮喘的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哮喘仍属于不能治愈的疾病。因此,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对哮喘的发病机理还不够明确,那么用什么办法来控制哮喘呢?既然哮喘尚不能彻底治愈,那么治疗哮喘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标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一、控制哮喘应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早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联合发表了一个防治哮喘的全球性指导文件。在该文件中,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治疗哮喘的“阶梯治疗方案”。其指导思想是按哮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强度,即病情越重,治疗的强度就越大,所用药物的药力和剂量就越大,就像上台阶一样。这个阶梯治疗方案根据哮喘患者的发病频率和发病后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将哮喘分为间歇发作性哮喘、轻度持续性哮喘、中度持续性哮喘和重度持续性哮喘4种类型。另外,这个“阶梯治疗方案”还指出,治疗哮喘应主要使用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等激素类药物。在整个阶梯治疗的过程中,除间歇发作性哮喘不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外,其他类型的哮喘均需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而且患者的病情越重,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的量就越大。中度和重度的持续性哮喘患者除了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联合使用其他抗哮喘药物,如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等。

二、治疗哮喘的目标是什么

“阶梯治疗方案”提出,治疗哮喘的目标就是控制哮喘,使其尽量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就像治疗高血压一样,虽然不能将其治愈,但可以将其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经治疗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是:①患者很少出现或不出现哮喘发作。②患者在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包括夜间症状)较轻。③患者不需要急诊就医。④患者很少或不需要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⑤患者的活动基本不受限制,包括运动。⑥患者最大呼吸流速(PEF)的变异率应小于20%或接近正常。⑦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应为最小。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若能达到上述7个目标,即可叫做“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