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启蒙运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时期,正是封建欧洲制度走向没落、资产阶级正在兴起的时期。维也纳作为欧洲当时的文化中心,艺术氛围享有盛誉,受到启蒙运动的强烈冲击。18世纪下半叶,歌德、黑格尔、伏尔泰、卢梭等一大批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提出的政治、哲学、伦理、美学思想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思想的确立就是因为启蒙运动思潮。
进步的思想家提倡精神解放,唤醒理性和智慧,消除教会和贵族主导的迷信与偏见,“照亮”愚昧落后的封建社会。他们赞颂平等、自由、信仰和道德,相信经验、实用、人权和理性。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音乐满足欣赏要求、陶醉内心情感,遂逐渐成为时尚。这一时期的音乐慢慢脱离宗教,开始趋向于大众,人文主义的内容取代了“神”,成为创作的主流。音乐更多地走出了宫廷和教堂,面向大众,公共音乐生活开始活跃起来。
音乐家正从封建阶级的奴仆向资产阶级自由艺术家过渡,在那个寻求精神解放的时代,作曲家内化情感体验、寻找新的音乐语汇表达、追求更高的音乐境界。海顿和莫扎特迎来了古典主义的高峰,贝多芬则集中古典主义之大成,拓浪漫主义之先河,维也纳古典乐派应运而生。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创作和民间音乐有着血肉之亲,丰富多彩的民间素材反映人道主义的思想要求,强调高雅的风格,追求美好的观念,将乐观进取的精神世界带给人们。当时,奥地利是多民族杂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将民间音乐作为广阔的源泉,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都反对封建蒙昧主义、来世主义,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中开展反封建斗争,都是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因此,两大运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产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受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影响,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斗争形式、指导思想、成就的侧重点、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又是有所不同的,现就这几方面谈谈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不同:
一、从产生的背景看
文艺复兴于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4—15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孕育成长。居意识领域支配地位的教会对西欧文化的垄断,僵化了人们的思想,这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格格不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神学世界观, 改变教会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创立为自己服务的新文化、新思想体系,以彻底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于是展开了在意识形态里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18世纪时,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却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这种要求推动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们对封建意识形态和专制制度本身发起全面的批判。因此,启蒙运动的兴起,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是资产阶级结束旧制度的舆论准备。
二、从斗争形式上看
文艺复兴时,新兴资产阶级刚登上历史舞台,没能够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从斗争形式上,文艺复兴是收集、发掘和研究被湮没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借古典文化中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因素来作为同封建王权作战斗的思想武器。
启蒙运动是根据人的“理性”来思索和判断世间事物的思潮,矛头直指封建特权、王权、神权。
三、从指导思想看
文艺复兴以“人性”为中心,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神学束缚、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发展人的“人性”、价值和力量的愿望。
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特权、王权、神权。启蒙思想家们宣扬天赋人权思想、人民主权论,强调人生自由,不分等级地位,有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言论、宗教、信仰与自由,这就否定了等级特权。他们认为人权自由只能靠法律来保障,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提倡法制论,这就否定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启蒙运动对神权的批判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彻底,他们提供了无神论的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神权。 转贴于
四、从成就的侧重点看
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大的当属文学和艺术,出现了“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他们几乎成了文艺复兴的代名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许多不同于中世纪的特点,艺术家们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歌颂人的力量,刻画人体的健美,赞扬人性的复苏,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文主义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完满的体现。
在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领域都有较大的成就,但最突出的是政治学。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未来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批判和否定一切不合理现象,按照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明了经济自由、政治平等及国家机构、政体、法制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勾画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立国原则。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提倡开明的制宪,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
五、从产生的影响看
关键词:伊壁鸠鲁学派;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B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041-03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雅典,这个时期恰巧是柏拉图去世的六年之后。同时,六年之后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建立起了学校。
伊壁鸠鲁哲学是在反对宗教的异端时建立起来的,他生活在马其顿帝国霸权统治之下,统治者为了帝国的牢固到处征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下决心建立一种全新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唯物主义。但是,由于他触怒了当时的统治者,他的著作全部被销毁。我们现在知道的仅仅是关于伊壁鸠鲁的二手资料,在这些资料之中,只有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充分地再现了伊壁鸠鲁的思想及其语言风格。
当柏拉图同科学的唯物主义者作斗争时,伊壁鸠鲁却将自己的哲学基础建立在唯物主义之上,他所拒绝的是机械决定论的理论。在伊壁鸠鲁看来,机械决定论是一些人看待自然的错误观点。在谈到如何看待自然时,他指出要反对一切形式下没有意义的目的论和一切自认为是彻底的决定论之上的。他进一步地解释说,如果预成为自然哲学家们塑造的命运的奴隶,倒不如相信关于宗教的神话,相信后者人类还可以找寻心灵慰藉;相反如果相信前者,那么人类只能面对悲惨的人生。这是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他致力于将一切目的论的原则从自然之中驱逐出去。誓将神力远离自然,他相信即使宗教的神是存在的,那么它也是存在于世界之间的空间中。于是,他提出了这样的论据,“任何东西都不可由来自虚无的神力所创造”以及“自然是绝不会将任何东西归于无”。这种说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我们所知的能量守恒定律。
由此可见,伊壁鸠鲁的哲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假设如果最初的几个论据是成立的,那么之后的论述就一定具有道理,随后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通过演绎而得到证实。其中,最著名的推论是无限时间与无限空间的观点。对于这样的推演,伊壁鸠鲁将它运用于他的原子论之中,为他的原子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受古希腊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与留基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原子是具有两种基本属性的:大小与形状。在现实的生活中,一切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物质都是由无数个不变的原子所构成的,这些原子都是用肉眼无法看见的,但是原子还是具有重量的,并且具有各种不同的大小与形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虚空之中。同时,这些原子具有运动的属性,它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与分离,于是它们就构成了不同的物质。按照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伊壁鸠鲁发展了自己的原子论,但是伊壁鸠鲁对于原子论的观点与德谟克利特相比却大相径庭。伊壁鸠鲁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原子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运动的,其中一些原子会发生偏转,并且这样的偏转是不可预知的,于是这样就产生了偶然性与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形成。针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观点,不少学者给予了赞赏,并且接受了他的思想从而丰富自己的学说。
之后,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区别给予了分析。
首先,马克思集中地分析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因此,可以确定他是第一个真实地理解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之间区别的人。最后,马克思指出这两位学者之间真正的不同之处是由于他们基础性的知识理论不同,由此导致了他们的分歧。也就是说,“德谟克利特简单地接受了这样一种悖论:当表面的真理被发现时,原子的真理仍在人的感觉之外,因此它从根本上是遥远的和不可知的。相反,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却令他自己能够深入研究人类感觉和存在的本质。”①
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哲学预示了科学发展的卓越水平,在英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之中,对唯物主义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他的唯物主义观点作为17、18世纪那些思想家们的核心观点。同时,他的哲学更是对17世纪科学的革命以及启蒙运动中的大部分前沿科学家给予了很大的影响。
在17世纪英国的大学中仍然在向学生们灌输着宗教化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与经院哲学,而伊壁鸠鲁哲学之所以在启蒙运动中被关注,正是因为他采取了一种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斗争形式。亚里士多德哲学认为自然从其本质而论是在宗教教义之下发展起来的,而繁琐的经院哲学是在宗教的模式下进行的分类。物质主要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水、火、土、气,这样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在其本质上看似静止的并且是没有任何新意的。当然,这样的观点是不能站住脚的,由于当时的中世纪的社会制度很快瓦解了,之后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制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在英国的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中迅速地发展起来,因此,这样的自然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不得不销声匿迹。
最后,大多数的科学家将精力全部转向了古希腊的原子论,最重要的是接受了伊壁鸠鲁的思想。在这个时期,托马斯・霍尔评价伊壁鸠鲁:“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生理学(从笛卡尔到现在),就会看到伊壁鸠鲁比任何古代科学家都更加接近现在突现论机械唯物主义。”②特别是弗朗西斯・培根,他深受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影响。他接受了这样一种事实,物质是由无数个原子所构成的。按照伊壁鸠鲁的思想,物质的运动是由于原子的运动,物质的大小形状都是由原子所决定的,因此很简单地形成了一种本质上是机械论的观点。但是,由于培根在进行自己的学说研究过程中大量地运用了伊壁鸠鲁的思想,即原子论的精华,因此他尝试用一种宗教的语言方式来解释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甚至他还争论道:“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远远超过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这样的表述在其著作中屡见不鲜。“可变的四元素,加上不可变的第五元素,在不需要上帝的情况之下可以适时地和经常地被放置,远比一群无穷无尽不能放置的小部分和小种子可信一千倍,它们无需神的安排而产生了这个世界的秩序和美丽。”③之后在他的《论学术的尊严和进步》中,他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后者对于自然的物理解释是更为可靠的,并且是具有穿透力的,前者没有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讨论终极原因之上,而后者则在一直不停地讨论着终极的原因。在《论古人的智慧》中,培根将伊壁鸠鲁的形象刻画为普罗米修斯,他认为伊壁鸠鲁是在唯物主义的装束下真正的具有普罗米修斯精神的英雄品质的人。
17世纪中叶初期,法国的数学家、神学家、牧师以及作为同时代的机械论哲学的支持者伽桑狄,深受伊壁鸠鲁的影响,他创造出一种重要的综合体系将伊壁鸠鲁与基督教结合,他这样做的明确目的是旧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他对伊壁鸠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伊壁鸠鲁用理性预见到了经验,按照经验,一切物体尽管重量和质量大不相同,当它们从上往下坠落的时候,速度却是一样的,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④
17世纪英国最著名保守派的支持者约翰・伊芙琳,他不仅仅是伊壁鸠鲁的崇拜者,更是“皇家学会”组织的重要幕后人物之一。伊芙琳将曾经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第一卷翻译成英文,在自己的著作《森林,或论上帝神圣统治下的树林和木材的生长》以及《驱散烟雾:弥漫于伦敦之烟尘和空气难题》中深刻地总结了英国伦敦的环境现状,通过对伦敦的空气污染的总结,他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家庭用火导致了环境的污染,而污染的源泉则是工业场所排放出来的有毒气体。这些都表明了他深受卢克莱修唯物主义的影响,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基础上对自己的唯物主义观进行了发展。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在科学界是倍受关注的,如波义耳、牛顿他们发展了一种物质世界的机械论,但是他们在物质世界中仍然把上帝完整地安置在自然第一原动力的位置上。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的工作。之后,他们舍弃了一些原子论的早期观点,无疑是因为伊壁鸠鲁学派中反对宗教的实质。曾经写有多部权威的关于启蒙思想研究著作的彼得・盖伊写道:“伽桑狄的微粒子物理学明显地影响了波义耳,并通过波义耳影响了牛顿。当伊壁鸠鲁在虚空中旋转的原子世界模型还比较粗糙和随意的时候,它成为对统治基督教文明几个世纪的科学的世界图景的一种有用的纠正。”⑤在之后的18世纪中,伊壁鸠鲁学派对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唯物主义发展也具有很深的影响。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恰恰为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给予了有利证明,如大卫・休谟、伏尔泰、霍尔巴赫、康德、谢林以及黑格尔,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了伊壁鸠鲁的影响,他们称伊壁鸠鲁学派的学者们是古希腊思想家中最杰出的自然哲学家,将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描绘成为无生命的机械论哲学,一种需要向其注入一种神秘精神的自然哲学。
在1841年,马克思提交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甄别》,这篇论文的论点是围绕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之间的区别为中心的。在论文中马克思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给予了肯定。在有限的资料下,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否定了传统的观点,认为伊壁鸠鲁原盘照搬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是当某种表面的真理被发现时,其内部原子的真理是在人们的感觉之外的,从根本上它是不可知的。而恰恰相反,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却认为人们可以探究事物的真实的存在及本质。即从根本上来讲,世界上的事物存在就是可知的。通过马克思细致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是第一位真正认识到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之间区别的人,通过研究,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二者之间的真正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的不同。
马克思认为追随伊壁鸠鲁是充满光明的,伊壁鸠鲁是行进在黑暗的道路中的灯塔,这样的信任来自于伊壁鸠鲁对自然宗教观的排斥,这样的一种形式是源于唯物主义、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作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之所以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超越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正是因为伊壁鸠鲁终止了以往的讨论关于事物的终极原因,并且成功地将上帝与精神从事物的构成中驱逐了出去。马克思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卢克莱修赞颂伊壁鸠鲁是最先打倒宗教统治的人,所以在普鲁塔克直到路德所有的宗教支持者都称伊壁鸠鲁是头号的无神论的猪。然而这样的称谓对于伊壁鸠鲁来说是极其荒诞的,伊壁鸠鲁的哲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首先,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想拥有真正的自由,他完全可以献身于哲学之中,在哲学的世界中他可以找到自己想拥有的自由。对此马克思总结说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正是他所强调的没有限制的自由。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虽然没有提出之后的唯物史观,也没有剩余价值学说理论,但是这篇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最早的专业研究的成果。这篇论文充分地显示了马克思在哲学方面的造诣,它也预示了伊壁鸠鲁将永远作为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导师。换句话说,也是受到伊壁鸠鲁的影响才拥有了马克思后来一系列的思想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想都渗透着伊壁鸠鲁的影响。
注 释:
①西里尔・贝利《卡尔・马克思论希腊原子论》,经典季刊,第22卷,第205-206页。
②霍尔《关于生命和物质的思考》(第1卷),第136页。
③罗伯逊《弗朗西斯・培根哲学著作集》,第754页。
关键词:启蒙运动 理性 知识 自由
“什么是启蒙运动?”这个问题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于1784年在刊登于《柏林月刊》(1784年第4卷第12期,第481-194页)提出并回答的了。同样稍早的时候,即1784年第4卷第9期刊载了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ohn,1729-1786)的《论“什么叫做启蒙运动”这个问题》。200年以来,西方哲学就一直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面对启蒙问题,甚至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断言:“这或许只是篇小文章。但是,在我看来,它标志着悄然切入某个问题的思想史。对于这个问题,现代哲学既没有能力做出回答,可也从未成功地予以摆脱。就是这个问题,迄今两百年来一直被以多种不同的形式重复着。”[1]
康德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断语式的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2]可见,康德对启蒙的理解基于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定位和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强烈冲动。即康德认定人类普遍处于“不成熟状态”,并期待着“人们敢于运用自我的理性”以启蒙的形式达到成熟的状态。
人类普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原因是懒惰和怯懦,它是“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己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时,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 [3]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了,人类的不成熟状态是自己造成的,可能我们早已成熟只是我们自己甘心蒙昧罢了。这样好像我们缺乏的不是理智,而是运用理智的勇气。即我们并不缺乏“理性”而是缺乏运用理智的“勇气”。可见,康德的“启蒙”,应该是不同于法国启蒙运动那样只提倡“科学”和“理性”的“初级阶段的启蒙运动”。康德从个人和群体两个方面考察了人的启蒙的可能性。对于个人来说,“个人要从几乎已经成为自己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之中奋斗出来,都是很艰难的。······因此就只有很少数的人才能通过自己精神的奋斗而摆脱不成熟的状态,并且从而迈出切实的步伐来”[4];对于人类的群体来说“然而公众要启蒙自己,却是很可能的;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哪怕是在为广大人群所设立的保护者们中间,也总会发见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在抛却了不成熟状态的羁绊之后,就会传播合理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以及每个人的本分就在于思想其自身的那种精神。”[5]这是一个群体间的信息传播学的模型,大概是可以相信的。只要这“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不是自觉的抱团式的贵族化,这一理想模式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康德把这样的精英带领群氓的计划的重点放在了“那位其本身是启蒙了的、不怕幽灵的而同时手中又掌握着训练精良的大量军队可以保障公共安宁的君主”身上了。
总之在康德看来,启蒙的动力和对象是“勇气”,而勇气的实施对象时他那个时代倡导的理性。康德断言我们生活启蒙运动的时代而不是启蒙的时代,也正是这个道理吧。这样康德对启蒙运动以自己的“勇气”式启蒙对起端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做了首次的反省与重塑。福柯于1984年4月,在总期为207期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何为启蒙》一文,针对康德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提出了“新问题”。他的策略就是通过对启蒙的重新理解,再度建构启蒙的内在意蕴,将启蒙变成现代性问题,从而使康德提出的启蒙拥有当代的在场意义。康德和福柯的分歧点是在“启蒙”是否可可以使人们走向成熟。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福柯对康德的文本好像是基于“理性”的批判,更直接的说是对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的批判而非对康德文本中的“勇气”的批判。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诠释和反驳,然而文本中“‘启蒙’这一历史事件并没有使人们变成年,而且,我们现在仍未成年”[6]的表述好像又是针对法国的启蒙运动这一欧洲思想史上不可忽略有备受争议的文化运动。我们理应沿着这样的方向去认真的探求什么是如何实现启蒙,即使启蒙现实化。
注释:
[1]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582页。
[2]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页。
[3]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页。
[4]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页。
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在启蒙运动中,法国的思想家们认为自然法则的推理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人类社会。于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试图努力构建一个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为核心价值的人类理性王国,理性主义在近代成为反专制、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成为启蒙运动的旗帜。
旧人教版教材在处理这节课内容的时候,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启蒙思想反封建专制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这一轮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也开始渗透到中学历史课堂。譬如在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理性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把理性主义绝对化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绝对理性、理性至上会导致为了实现一个宏大的社会目标而伤害人的自由、民主的权利。后来的法国大革命说明了这一点,雅各宾派实际上就是理性主义膨胀的结果。当时,理性主义的崇拜者罗伯斯庇尔把巴黎圣母院改为理性庙,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当做圣经来读,这种理性主义崇拜的结果是为了所谓的“革命”目的而不惜伤害人的基本权利。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以上启蒙运动的消极影响旧教材并没有涉及。而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被忽视已久的康德就是在此条件下“进入”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下面,我们看看康德是如何总结启蒙思想的。
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康德有段精彩的表述:“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样康德确定了“启蒙”的定义,即“人摆脱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他提出的启蒙运动口号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康德极富预见性地告诉我们,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主义实际上隐含有一个政治陷阱,即为了理性主义的终极目标每个人可以暂时出让一些自由的权利。而康德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要求回归人的本体,他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无论这种目的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还是公心。康德对理性主义的纠偏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类要建立哪怕是宣称最民主的理性王国,也不能以哪怕是暂时牺牲任何人的自由民利为代价;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而不是某些人实现某种政治理想的工具。康德认为,只有在哲学上回归了人的本质,才能使人真正摆脱“不成熟的状态”。可以说康德对理性主义的反思提升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水平。
看来教材选择增加关于康德的内容不是偶然的,此举是希望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认识到康德思想中的批判意识。这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历史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任务,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与批判反思的意识。
高考题往往是最能体现教学和学科新理念的载体,这种反思精神也体现在近年的高考当中,比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15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保守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之间的一次巨大的冲撞。启蒙文学的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2、具有民主性,提出为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3、注重运用人民的语言和人民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经济改革一会是国退民进,一会是国进民退,在这个拉锯过程中,企业界严格来说没有发言,都是跟着政府走。但这一次,企业界几乎一致认为改革不能走回头路。
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由于中国过去太穷、太没有安全感,因此过去二三十年大家拼命赚钱,穷则思变的精神似乎让中国“崛起”了。虽然今天中国高速发展,但我觉得我们始终缺了一课,这一课是什么呢?我们缺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一课。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人文复兴,通过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让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漫长神学的禁锢中解脱;因此,产生了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了伽利略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产生了商人阶层。这个群星灿烂的时期,资本主义的市场框架开始形成―第一是契约关系,第二是法律法治,第三是商业交易,第四商业道德(不是一般的社会道德)。今天中国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最近很热的“吴英案”所折射的高利贷问题,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通过反复的辩论得以解决。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文艺复兴。在这个基础上才出现全球航海、海外冒险、殖民地,最后才出现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东西。
文艺复兴最核心的成果之一,是把商业交易变成了社会的主流活动。在这之前,人类生活主流是对上帝乞讨,是人们追求一种稳定的、封建的等级观念;在此之后,整个商人阶层交换和交易行为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流。
【关键词】讨论 有效性 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7-01
讨论法于西欧17世纪就开始采用,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在教育中使用讨论法。最近十几年来在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教师们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各种方法,讨论法就是其中之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们往往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要激发学生真正的讨论,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一、精心制定讨论题目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该围绕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为此,像“西方启蒙运动”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很容易东西联系、古今贯通的。不过想让讨论在自己预订的轨道进行,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讨论题目制定要兼顾有效性和全面性。
任何形式的课堂讨论都要有效,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避免把课堂讨论视为教学的“点缀”,只图表面的热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为此,我们要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首先要保证讨论内容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促进学生灵活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课堂讨论还忌讳精英表演,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讨论的内容、方式要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全员参与,争取更大面积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讨论中,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并且有收获,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的讨论题目,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思考点。“好”的题目,一要能紧扣教学重难点:二要能制造一定的分歧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思考;三要有适当的坡度。这样既突出“点”,又照顾到“面”,做到点面结合,难易得当,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
我根据课程标准对启蒙运动的要求,设计了如下合作探究问题:
1.人们称17―18世纪是理性时代,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
2.启蒙思想家众多,你能说出代表的思想家及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吗?他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最喜欢谁?
3.有人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你认为“继承”在哪些方面,“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4.西方启蒙思想为何在世界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你能从哪些方面来说说?
5.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二、师生双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讨论课要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根据考纲、课程标准及三维目标,精心准备讨论题目,并要阅读大量材料、习题,在学生讨论时能给予点拨和引导、概括总结。其次教师事先应该公布讨论题目,提出目的和要求,提供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如:什么是启蒙?什么是理性主义?理性时代的到来有哪些背景?启蒙运动:对美洲、对欧洲、对亚洲――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事先知道问题是让他们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如果学生自己事先没有进行思考,那么讨论起来是无话可说的,或者直接照搬他人的观点,亦死板生硬。这种讨论也一定是没有深度、无实质性意义的。课前布置下要讨论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讨论题目去阅读课文,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的资料,动手做做笔记,写好发言提纲,然后才到课堂上讨论。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有理可依,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口齿清楚,措辞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活课堂讨论的有效手段。
课堂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放手让学生去展示,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要从学生学习活动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激发者,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探讨创造条件。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一些学生平时不善于发言,站起来就紧张结巴,准备的材料也念不顺畅。如果出现冷场,教师要面带微笑,放缓语调,从最简单的问题慢慢导入。当讨论进入,尤其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即使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在不涉及是非观、价值观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肯定其创新思维。
在课堂讨论实践过程中还要注意:
1.分组时要注意优势互补,平时成绩好的和不好的混合。首先按照座位8-10人一组,选好小组长,做好小组长的工作,让其发挥组织领导才能,安排好本组同学分工合作。成员开口发言可以采用轮流制,轮流发言,全员参与。特别要鼓励成绩不高,不爱说话的同学,让他们从胆小到胆大,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讨论中。
2.课堂讨论要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时间不充足学生不能完整全面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总之,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精心制定讨论题目,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预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以便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讨论的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快乐的在讨论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升辉:《讨论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道客巴巴网
[2]刘燕:《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现代阅读》, 2011年5月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