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纤维板

碳纤维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碳纤维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碳纤维板范文第1篇

根据厚度密度要求,选择不同数量的碳纤,最后将碳纤维浸渍树脂后在模具内固化并连续拉挤成型。

纤维板 :碳纤维加固补强单向板材,其成型工艺是将碳纤维浸渍树脂后在模具内固化并连续拉挤成型。采用优质碳纤维原料与良好基本树脂,碳纤维板材具有拉伸强度高、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等良好性能。

制成的碳纤维单向板材能充分发挥碳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在施工时可免除碳纤维单向织物的树脂固化阶段,强度利用效率高,施工方便。

(来源:文章屋网 )

碳纤维板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预应力碳板,体外预应力,桥梁加固,复合使用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高粱互通式立交由主线桥和5座匝道桥组成,主线路基宽24.50m,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超20,挂车-120。该桥近年来随着车流量、车载重的不断加大,代表车型不断趋于重型化以及其它多种原因,使得左幅第12跨出现严重病害。在充分掌握结构的外部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正确分析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着尽可能减少加固工程对大桥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度的原则,制定对该跨梁段采用腹板张拉体外预应力和底板张拉预应力碳板的方案进行加固。

1.1-1 箱梁底板张拉碳纤维板加固

1.2 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图纸加固设计要求,先对腹板进行体外预应力张拉再对底板进行预应力碳板张拉。

(1) 体外预应力施工重点及关键点

1、 钻孔植筋、钢筋绑扎

1) 钢筋空位放线完成后,用φ20的钻头打孔,孔深为25cm,如果遇到钢筋,适当便宜空位,但空位不得与预埋钢管走向线相冲突。

2) 钻孔完成后,先用毛刷将板结在孔内的灰尘清理一遍,然后用吹灰机清除孔内浮灰,直到手触无明显灰尘为止。

3) 清孔完成后,用注胶枪向孔内灌注胶液至孔深2/3处,然后将钢筋旋转进入孔内,直至植筋孔周围溢出胶液,植筋时注意每根钢筋的位置与弯起筋的朝向。

4) 植筋完成后,等胶液固化后,开始对那些孔位偏移的钢筋进行矫正,并保证预埋管线的正确走向上无阻碍钢筋。

2、 预埋管、锚垫板的安装

依据施工图纸,对预埋管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用两排井字筋将预埋管及锚头固定,锚头部位中心线水平距离25cm,离梁底板垂直距离35cm,预埋管出口部位距离腹板水平距离为10cm,距离底板垂直距离为20cm,锚头端部保持水平,预埋管出口位置保证平顺。

3、 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准备工作对要浇筑的构件先湿水,不能有明水。对于到达现场的自密实混凝土,现场需进行坍落度及扩展试验指标合格,混凝土才能用于现场施工。浇筑期间控制主要是构件要浇筑密实,浇筑时通过振动棒快插慢拔,至混凝土不再下沉后,通过榔头敲击模板检查混凝土是否密实,如有空洞声响,必须用振动棒敲击此处及周边模板,直到听到闷响为止。浇筑时,要每个点派人检查模板,发现漏浆,胀模要及时处理。所有构件,浇筑完成8h后可拆除侧模板,48h后可拆除底模。拆除时注意不要损伤新混凝土面。每个构件每天浇水七次(上午三次、下午三次、晚上一次,浇筑完后三天白天每一个小时浇水养护一次),共养护七天。

4、 预应力张拉

1) 张拉前准备工作

为保证张拉顺利进行,张拉前应先检查:油泵与千斤顶是否连接正确、千斤顶与油表是否对应、张拉人员是否到位、通信对讲机是否到位、张拉用到的工具如碘钨灯、锤子、扳手、备用油管垫片等是否准备到位。

2) 张拉期间控制

本次张拉共分三级,即20%、40%、60%、80%、100%,最后张拉力为186.14t。张拉期间应严格按照分级张拉顺序和油表力值对应表进行张拉施工,每级张拉应均匀缓慢,每级张拉持荷时间为5分钟。每级张拉到位后要把油表读数和延伸量由现场技术人员记录下来。

张拉期间,由专人指挥,且全程要有人员监控,发现异常及时停止张拉,顺利无误后再进行张拉。

(2) 预应力碳板施工

1、 施工注意事项

1) 钻孔定位准确,避开原钢筋网和波纹管,核对施工操作空间。

2) 化学锚栓安装要牢固,检查其可靠性,施工时要等化学锚栓达到允许强度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 检查碳纤维板有无表面损伤等。

4) 安装时碳纤维板粘贴面用干净纱布沾丙酮等清洁剂清洁干净,注意不要损坏碳板,接着在碳纤维板上涂抹碳纤维专用结构胶,然后再将两端的锚具安装到位。

5) 张拉时,要逐级张拉,张拉分级为20%、40%、60%、80%、100%,最后张拉力为9.6t,保压2min。

6) 张拉时张拉螺母必须拧紧。

7) 张拉端和固定端锚具与梁面接合处需用结构胶填满形成整体。

8) 封锚。在张拉端、固定端锚固区加上一层钢筋网格,用聚合物砂浆或者其他防腐材料进行封闭。

1.3 监测方案

本桥加固效果的优劣及加固目的能否达到,最关键的因素是体外预应力的预应力效果和新增补强材料能否有效地与原结构共同参与工作、提高结构刚度。因此对加固段加固效果进行监测。

(1) 体外预应力实施过程监测结果

1、 应变监测结果

体外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各测点的应变数据见下表

1.1-2 应变传感器测试结果(με)

从上表可见,4#,5#和8#的数据可信度较高,因此可计算出跨中截面下缘在体外预应力张拉后获得压应力为0.76MPa。应力校验系数为0.76,位于大多数桥梁测试范围内。

2、 变形监测结果

体外预应力张拉后,30m跨跨中截面上挠2.18mm。理论计算值为2.72mm。变形校验系数为0.80,位于大多数桥梁测试范围内。

3、 索力监测结果

索力监测结果为1887.8KN,而原加固设计索力为1861.4kN,所以千斤顶张拉力与采用振动法测试索力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

(2) 碳纤维板张拉过程监测结果

通过钢弦计测试结果,计算得相应混凝土压应力为0.40MPa,与理论计算值0.8MPa相比的校验系数为0.5,位于大多数桥梁测试的合理范围内。

结束语

通过对高粱互通主线左幅12跨桥梁在施加体外预应力和预应力碳纤维板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索力达到设计要求,桥梁所获得应力及挠度校验系数均在合理范围内;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体外预应力索力未发生明显变化,混凝土与碳纤维板间的胶粘剂未受到疲劳荷载及环境作用的显著影响,粘结良好;桥梁结构的内力分布得到明显改善,桥梁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达到加固设计目标。高粱互通立交桥的成功加固及监测结果,证明了体外预应力及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具有较大工程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预应力碳板在湖北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郑卫华

[2]《碳纤维结合体外预应力筋》 季广军

碳纤维板范文第3篇

[关键词]碳纤维技术 结构加固工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TF19 文献标识码:T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26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的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结构的修补问题,现阶段,世界上的许多建筑都亟需解决这一个问题。为了对结构进行加固,碳纤维被应用到结构加固的工程之中,已经从建筑混凝土的应用,推广到了钢结构、砌体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加固效果。

一、碳纤维片的概述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翻译成英语是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为CFRP,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较为新型的建筑材料,属于增强纤维的一种,既具有碳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具备纺织纤维所具备的可加工性,还具有很多的优势特点,例如高强、重量轻、耐腐蚀性好以及高弹性等。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中都是应用强度较高的碳纤维片进行工程的施工,最普遍的有碳纤维布、碳纤维板两种形式,这两种碳纤维形式的抗拉强度比普通的钢筋高上10倍左右,弹性模量也比钢筋高,更何况碳纤维中没有与钢筋屈服点相类似的位置存在,它在发挥抗拉强度之前,一直处在弹性的状态,它的各项力学指标是: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大于3000MPa,弹性模量大于2.1×105MPa以及延伸率大于1.4%。将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应用到建筑结构的加固工程中,使用专门的粘结性强的粘接剂,遵照一定的施工工序把碳纤维板或者是碳纤维布粘接在建筑结构柱、梁以及板的表面上,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粘接剂都是树脂。等到建筑结构的表面都被粘接上碳纤维布或者是碳纤维板之后,就会对建筑结构的变型力进行约束,且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控制了建筑结构的损伤程度。这种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就叫做碳纤维片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

二、碳纤维技术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在某一大型国企为员工建设的住宅功能的小区内,为了方便员工的休闲、娱乐以及运动活动的开展,特地设计了一座会所,此会所有3层,且还拥有一个地下室。在地下室中主要放置一些机电设备,变成了专用的机电设备用房,会所的一楼主要用于台球活动,但是,现在会所地下室中的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且不能被修复,而在会所原来的设计图纸中,并没有把机电设备更换时需要的洞口预留出来,因此增加了会所地下室中变压器更换的难度。最后经过物业、业主和设计师进行认真、细致的探讨之后,决定将会所首层的楼层地板凿开,对地下室中的变压器进行更换,并在一楼的开洞处留出一个机电设备更换所需的洞口出来,以方便以后会所地下室中的机电设备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时,更换机电设备使用。

在进行此方案的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结构的受力进行仔细的核对。由于在进行地下室中变压器的更换时,需要将变压器吊进或者是吊出,需要使用到脚手架,而脚手架的支撑脚搭设需要在开洞口附近的会所的梁和板上,通过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会所结构梁、板的受力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校核之后发现,脚手架搭设所带来的荷载力大于设计时所考虑到的荷载力,因此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进行探讨之后,遂决定对会所的结构进行加固。并对各加固方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对比,以选择最优化的加固方案进行施工。如果使用传统的增加梁柱截面以及增加配筋等方法进行会所结构的加固时,需要的施工时间较长,且施工较为复杂,需要的施工场所较大,会给本小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使用碳纤维技术进行会所的结构加固时,就不存在着这些问题,因此在与业主进行商讨之后,决定选用碳纤维技术进行会所的结构加固工程施工。

1、吊装孔的加固方案

会所的第一层楼板的局部平面图和吊装孔加固方案的平面布置图如图一所示:

对会所的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吊装变压器时的运输路线、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结合之后,决定对会所结构的梁KL12根、L12根以及L21根等进行碳纤维板的加固,并对会所内承受荷载力的结构进行认真的分析,发现梁KL1和KL2是会所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梁,挠度要比其他梁承受荷载时产生的挠度大,通过对其进行粘钢加固的方式较为合理;梁L1和L2承受荷载力时所产生的挠度较小,因此使用碳纤维的加固方式较为合理。在预留出机电设备更换时所需的开洞时,需要在开凿洞一端的最长梁与吊装孔之间,加设一个牛腿的设置,并将钢筋植入到会所的梁内,并在牛腿上设置出槽钢,在依次放上花纹钢和橡胶软垫。为了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对洞口梁的转角的损坏度,要在洞口的四周安装上角钢保护码,并在钢板上将原来的地毯铺设上即可。

2、碳纤维片的设计

在本次工程结构加固施工中,使用的是型号是Hex―3R Carbon Wrop.117的碳纤维材料,其抗拉强度是3860MPa,弹性模量是226GPa,延伸率是1.7%,且单位重量是300g/m2.通常情况下,碳纤维材料的两种形式中,碳纤维板具有较强的刚度,因此在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和无缺陷中比较适用,但是与混凝土基层的粘附力不强,因此决定用碳纤维布来进行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

碳纤维技术对会所结构进行加固的施工程序如下:

(1)施工装备

此次建筑结构的加固施工需要在温度大于5℃的环境内进行,并要充分考虑到碳纤维布粘接时所用到的树脂温度,如果施工温度低于5℃的话,就需要使用低温的树脂进行施工或者是对其进行环境升温的处理。

(2)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对会所结构中的梁、板表面进行施工,通过人工对其进行铲除,将梁、板中的混凝土结构层露出来,对于局部有缺陷的梁、板,使用修补材料进行修补,并对其进行打磨平整,并在会所梁的转角位置进行倒角的施工,并将倒角的形状打磨成圆弧状,且圆弧的半径需要大于20mm,最后需要将梁、板上出来的混净土表面清理干净,并需要一直保持干净的状态。

(3)树脂的施工

根据环境温度,选用较为合理的树脂,按照树脂施工的要求进行涂抹,可以使用滚筒刷将树脂较为均匀的涂抹到梁、板上出的混凝土表面,直到树脂干燥完成后,才能继续后续的施工。

(4)找平处理

对于梁、板上出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找平处理,将混凝土表面存在的凹点,用材料填补平整,并且要保证没有棱角的存在。

(5)碳纤维布的粘贴

首先先将碳纤维布裁剪成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尺寸,在将树脂均匀地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厚度约为1―3mm左右,最好是中间厚两边薄的类型;其次是使用滚筒沿着一定的方向对碳纤维进行滚压,以求能够将气泡排除去,保证树脂与碳纤维布之间的沁合度,在使用滚筒对碳纤维布进行滚压的过程中,要保证不损伤到碳纤维布,要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碳纤维布要远离电源和电气设备,并确保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接面积大于95%。

在加固工程完成一周后,就可以对变压器进行更换了。

结语:

综上所述,碳纤维技术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荷载承受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坚固度,方便一些施工。碳纤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程玉姣.建筑物加固技术:碳纤维结构加固及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1(10)

[2]张帆.某建筑工程如何应用碳纤维结构加固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1(07)

[3]胡翔,何.应用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加固南山矿凹选主厂房[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碳纤维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框架结构;二次设计;加固改造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始建于2012年,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商场(地下2层)。商场已施工至地上2层,由于外部原因停建2年,现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将原商场扶梯由两层改为三层,且建筑四层使用功能由综合商业改为电影院。改造完成后1~3层使用功能仍为综合商场,4~5层为电影院(4层以上因影院大空间需求取消相应内部框架柱),同时楼梯与电梯位置做相应的变化。新旧方案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a原结构平面布置图 b新结构平面布置图

2加固改造方案

2.1加固改造原则

结构加固方案应根据结构鉴定结论,结合该结构的特点及加固施工条件,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原则确定。同时加固方法应便于施工,并减少对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影响。结构的静力加固着重于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抗震加固着重于提高结构的延性和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地基基础加固成本较高,施工复杂,宜采取不动或少动地基基础[1]。

2.2改造方案

根据加固改造原则及对比新旧建筑方案得出以下改造建议:

1) 新旧方案前后荷载差异较小,对于地基的加固处理预判为不加固或局部加固。

2) 由于方案变化引起结构布置发生相应改变。对于已施工部分,在加固改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构件。

3) 本着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采用碳纤维加固法及粘钢加固法。

2.3注意事项

① 本改造加固图纸应与已施工结构图纸等相关资料共同阅读,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② 本工程必须核对及密切配合建筑、给排水、机电设备施工图,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如有疑问与设计人员联系,防止错、漏、碰、缺等问题的发生。

③ 已施工部分的图纸仅作参考用,结构布置及尺寸应依现场实测为准。本工程施工之前应首先详细阅读结构施工图纸,然后现场勘察改造加固区域,若出现现场结构布置与结构图纸表示不一致,施工单位应立即向设计单位提出,由设计人员提出解决方案后方可施工。

④ 需进行深化设计的加固构造和加固节点由专业单位实施并报设计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

⑤ 本加固工程中后续改造需配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顺序及相应措施,确保已加固完成构件上加固材料的完整性。

⑥ 本加固工程中采用粘钢和粘贴碳纤维加固的构件,从竣工之日算起,业主应至少每隔十年对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对出现破损,严重老化的部位应进行处理。

⑦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加固后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加固改造设计

3.1基础加固[2]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梁筏基础,筏板板厚400mm,地基梁截面尺寸为400mm×1300mm、600mm×1300mm。由于柱平面布置局部变化,按弹性理论计算分析得出已施工梁筏基础存在部分地基梁配筋及部分筏板支座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情况。

1)筏板加固。筏板支座钢筋不满足计算要求,需对筏板板底进行加固处理。由于基础已施工完毕,开凿筏板进行板底加筋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因此采用增加筏板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在原有筏板板面增加15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层,混凝土等级同原基础混凝土等级。经计算分析原筏板板底钢筋均满足按550mm厚筏板计算及构造要求;新增板顶钢筋按550mm厚筏板的计算及构造要求进行设置[3]。筏板加固示意详见下图。

2)地基梁加固。增加筏板厚度有利于提高支座扛弯能力,经计算分析地基梁梁底负弯矩配筋均满足计算要求;对于梁顶正弯矩区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情况,采用碳纤维加固法或粘钢加固法,具体加固方案详见3.2节构件加固。

3.2构件加固[1]

1)梁:对于抗弯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采用在受拉区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对于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采用在梁侧贴碳纤维板进行加固;

2)板:对于板扛弯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

3)柱:对于柱受弯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采用粘贴碳纤维板进行加固;对于柱轴压比不足的情况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

3.3节点改造

对于已施工部分的改造主要有已施工洞口处新增楼板、已施工楼板处开洞、已施工构件节点改造、已施工楼层新增梁布置、已施工楼层新增预埋构件等。为保证新旧混凝土协调工作,节点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已施工部分的破坏。部分节点改造示意如下图所示。

4结语

通过本次加固改造设计,对加固改造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加固设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此案例可为其他类似二次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碳纤维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桥梁倾覆;应力重分布;温度差异。

1概述:

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板梁结构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中、小跨径桥梁中一度占据绝对优势。虽然近几年随着预应力板梁一些病害的凸显以及交通量的日益繁重,在一些地区预应力板梁逐渐被小箱梁取代。本文结合预应力板梁桥梁常见的开裂病害情况及笔者在日常桥梁检测及维修加固中的经验,对这些病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2裂缝形态及原因分析:

⑴先张预应力板梁

常见的先张预应力板梁的跨径形式有10m、13m、16m、20m,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的开裂病害有板梁梁端斜向裂缝、横向裂缝,这类病害一般出现在梁端1.5m范围内,主要的病害原因有:

① 设计原因:板梁梁承受剪力和弯矩的双重作用。② 施工原因:通常每片板梁由4个支座支撑,若成桥时造成某个支座脱空,导致部分梁体处于悬空状态,,导致铰缝破坏,产生裂缝。③ 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标号未达到设计规定即进行放张,同时梁体与台座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梁体在起拱过程中梁端产生拉应力,应力过大时即会导致梁体开裂。

⑵后张预应力板梁

常见的后张预应力板梁跨径基本都在20m以上,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的开裂病害有梁底纵向裂缝、跨中处梁底横向裂缝

Ⅰ 梁底纵向裂缝

主要发生在梁底最薄弱的空心处,主要分布在跨中位置附近,部分贯穿了整个底板的长度,常见裂缝宽度在0.10~0.30mm之间,最大裂缝宽度超过1.0mm。日常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板梁梁底纵向裂缝对结构纵向承载能力影响不大,但裂缝过大会影响结构的抗扭刚度,加快梁体内部材料的劣化,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① 设计原因:大多数板梁设计的底板厚度在10~12cm之间,而在施工过程中若振捣不密实,使底板材料不均匀,底板厚度再打折扣。② 施工原因:施工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束对梁体施加预压应力和偏心弯矩,放张之后梁体起拱,而由于混凝土的泊松效应,会在横向产生拉应力,此应力与截面畸变应力组合后通长会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导致梁底沿纵向开裂。

Ⅱ 梁底跨中横向裂缝:

① 施工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预应力,主要由于张拉过程中控制不当,张拉应力不足或后期预应力损失过大,结构现存预应力水平大大下降,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② 运营原因:桥梁在运营运营过程中,铰缝损坏失效,形成单板受力,使板梁承受的荷载效应激增,超过结构自身的抗力效应,导致结构梁底产生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拉应力,最终导致横向开裂。

③ 对于材料劣化引起的横向开裂:主要是由于箍筋锈蚀,混凝土胀裂引起的。桥面防水破坏后桥面积水下渗,沿顶板裂缝进入梁体空腔,最后沿梁底纵向裂缝渗出。在渗出过程中会引起周围箍筋锈蚀膨胀,造成沿箍筋方向混凝土胀裂。

3加固措施

⑴ 先张预应力板梁梁端裂缝:属于结构性裂缝,影响结构承载能力,通长采用粘贴钢板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裂缝处理完成后,通长采用2.5~3.0m长,6L~8L厚钢板跨越裂缝用螺栓固定,采用压力注浆的方式灌入粘结剂。

⑵ 后张预应力板梁跨中横向裂缝:对于结构性裂缝通长采用粘贴钢板或碳纤维板材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① 粘贴钢板:通常采用6L~8L厚钢板布置于跨中,其长度一般为L/2,中间连贯,用螺栓固定后,采用压力注浆的方式灌入粘结剂。其优点是在强度方面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梁体的刚度。

② 粘贴碳纤维材料:通常采用条状碳纤维板布置于跨中,其长度一般为L/2,中间连贯,采用粘结剂直接粘贴于处理后的梁底。其优点是施工简单,不会对梁体产生破坏,耐腐蚀性强;缺点是相对于粘贴钢板只能在强度方面提高承载能力,对刚度的贡献较小。

⑶ 后张预应力板梁梁底纵向裂缝:由于对结构纵向承载能力影响较小,通长采用裂缝处理的方式,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15L的一般采用表面封闭的方式用胶黏剂在裂缝表面进行刮涂封闭;对于大于0.15mm的裂缝采用压力灌浆法利用压力将胶黏剂或水泥注浆料注入裂缝内进行封闭。对于裂缝产国规范限值且宽度较大,严重影响板梁抗扭刚度及横桥向受力情况,应采用裂缝处理和横桥向粘贴钢板或碳纤维材料相互组合的方式,加强板梁结构的整体性。

4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预应力板梁,不同的结构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开裂病害,而每种病害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涉及设计、施工、运营三方面因素的单独或综合影响,因此在对病害进行维修加固时,要进行详细分析,选择最合适有效的措施,同时预应力板梁的裂缝,不论是梁底横向裂缝还是纵向裂缝都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及耐久性,尤其是横向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后期观测。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碳纤维板范文第6篇

关键字:碳纤维布桥梁加固

中图分类号:U445.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嘉兴市南溪路迎宾桥位于南湖风景区主入口,建成于1993年,为三跨3X16.8m简支梁桥,桥面宽度12.5m,上部为16.76m工字梁加微弯板结构,下部为钻孔灌注桩接盖梁基础,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现实施南溪路拓宽改建,该老桥两侧各拼宽15m,使桥面总宽度达42.5m,设计荷载提高至城-A级。

老桥加固项目中由于老桥梁板原设计荷载较低,无法满足新荷载等级要求,经结构计算原梁板抗弯不足,需对原梁板实施加固处理,提高其荷载承载能力。经方案比选决定采用对梁板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

2. 碳纤维布加固特点

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采用配套粘结树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起到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以及桥梁、隧道、烟囱、筒仓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

碳纤维布具有以下优点:1.重量较轻,柔软、容易粘贴、质量可保证,施工方便。基本上能不增加构件自重也不改变构件截面的尺寸。2.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较高,其抗拉强度达HRB级钢筋强度的10倍以上,可得到与使用钢板补强相同效果。3.产品厚度小,可交叉重叠,能适用于各类不规则面及曲面等结构上。4. 可以按要求裁切,柔软性也很好,能够与钢筋混凝土表面粘接紧密,对于施工质量的易于控制和保证。不需要大型的施工机具,作业时不产生明火,并能搭接粘结任意延长。5.耐酸性、碱型及大气环境等的腐蚀作用,耐久性好。6.可提高柱体的抗震能力约2至4倍。7.环保无有害物质,且贮存时间长,对施工的工期调整而产生的影响小。

3.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简介

碳纤维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前期准备;2.基面的处理;3.配制并涂刷底层环氧树脂胶并做好找平处理;4.粘贴碳纤维布;5.碾压;6.滚涂环氧树脂浸渍胶;7.表面防护处理。

1.施工前期准备:拟定加固工程的整个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的计划进度安排,对所使用的碳纤维布、配套的树脂胶以及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做好施工前的检测和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施工设计图纸复核相关尺寸及数量。

2.基面的表面处理:全面打磨基材表面,清除被加固体表面的疏松、受腐蚀、风化等的问题面层,并去除其表层的油污或浮浆等杂质,使其无任何附着物。粘贴处如有尖锐棱角处需将其打磨成圆角,其最小圆弧内径不小于20mm。如结构表面有裂缝需按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加固修复,如裂缝宽度超出规范限值应报设计单位复核确认。

3. 配制并涂刷底层环氧树脂胶并做好找平处理:涂底层环氧树脂,修正不合处,在底层树脂胶表面干燥后涂环氧树脂浸渍胶到粘结面,胶量需充足并饱满并同时做好找平处理。

4.粘贴碳纤维:按设计要求尺寸裁剪后碳纤维布后将其粘贴于混凝土涂胶面,碳纤维方向应与粘贴部位的受力方向一致,碳纤维布应平直、延展,如有接头,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cm。但有多层粘结时,应在碳纤维布表面干燥后即实施下一层的粘结。如果间隔时间超过40分钟,则需等12个小时后再涂刷环氧树脂粘结剂粘贴下一层碳纤维布。

5.碾压:粘贴好碳纤维布后应立即用橡胶棍或塑料刮板反复碾压其表面,使其平顺、无气泡并使粘结剂充分渗透,确保粘贴效果。

6.滚涂环氧树脂浸渍胶:再次在碳纤维布表面滚涂环氧树脂浸渍胶,要求能充分浸润碳纤维布的纤维中。

7.表面防护处理:用水泥砂浆或3~6mm石英沙覆盖在碳纤维布加固面上,使其能减缓风化腐蚀等外界影响,增长其使用年限。

4. 施工条件和注意事项

1、施工表面应清洁和干燥。

2、施工温度 理论上应大于5℃,小于40℃。

3、严禁在雨天露天施工。

4、相对湿度大于85%或混凝土表面结露的场合,不允许施工。

5、请于作业场所设置局部排气设备。作业中应着保护镜、保护手套、防尘口罩等保护工具。若附着于皮肤时请于使用肥皂后以清水冲洗。请尽量勿使毛羽及线屑附着于插座及其他电器产品,亦不可让本产品与电源接触。

5.注意事项

1.碳纤维布为导电的材料,故施工中应注意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安全的措施予以防护。

2.碳纤维布应避免弯折、扭曲或附着杂质,不然会严重影响其强度性能。

3.碳纤维应存储于凉爽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日晒雨淋。

4.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6. 检验和验收

1.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材料和粘结剂、底层树脂、找平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如下

3. 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

7.桥梁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桥梁工程由于其结构较繁琐,桥梁周围地形复杂,多建筑物、水管、通讯设施等,桥梁加固作业面较小,对加固限制条件较多,但运用碳纤维布材料进行加图时只需要用相应的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桥梁需加固部位的结构层表面即可,同时它具有柔软可裁剪的特性故施工十分方便;另外由于碳纤维布自身重量很小,相对于桥梁受力结构的自重来说其质量几乎可以忽略,因而对结构的整体受力所增加的额外荷载也可忽略,对结构受力有利而无害。

本工程中工字梁底宽30cm,梁高80cm,长16.76m,经结构计算,设计采用UT70-30型碳纤维布,纤维重量300g/m2,设计厚度0.167mm,设计抗拉强度3.4kN/mm2,宽度50cm。采用“U”型粘贴法,分三层粘贴于原工字梁底部,每层端部各缩短1.5m。由于梁底距水面高度近1.7m,施工时采用驾船施工作业。该设计施工图其经济高效性及施工便捷性获得业主及施工单位一致认可,其加固效果将待工程完工后做进一步追踪调查。

8.结束语

粘贴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在桥梁加固工程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截止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城市的桥梁加固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经济效益也相对明显;在对应桥梁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碳纤维布的能提高结构构件的抗拉强度增强抵抗变形的能力,有效减少裂缝的开展。此加固技术施工便捷,材料自重轻、强度高、具有柔韧性、能包裹复杂外形的构件,成本经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项加固新技术如能逐步推广,并展现其优越性能将是加固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作者介绍:

碳纤维板范文第7篇

[提 要]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案。着重说明用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适用范围,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等设计人员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补强、碳纤维布、基材强度、调幅、初始弯矩

(一)工程概况

辽宁工业展览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与文化路交汇处西北角,1959年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1960年建成投入使用。

该建筑由相互独立的十个结构单元组成,每个结构单元用伸缩缝分开。其中,中央大厅为三层内框架砖房结构;机械大厅为钢筋砼拱结构与砖砌构件的混合结构(内部为拱结构,外墙为砖砌墙体);其余各结构单元均为二层内框架砖房结构。结构内框架柱及砖墙为竖向承载构件,楼板为现浇密肋梁或井字梁、板,各层结构布置相同,砼构件的强度除中央大厅的框架柱为300号,梁为200号,其它均为150号。

该建筑由于设计年代久远,未考虑抗震设防。

2001年建设单元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该建筑进行了检测、安全鉴定,并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安全鉴定意见书》,其中结论性意见之一为,在不改变结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继续维持使用。

(二)加固补强问题的提出

由于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本次维修、改造对二层原房间的使用性质做了变动,建筑装修中对原地面面层的更换,新增加的大量玻璃墙等隔墙、吊棚及与新设中央空调系统相关的机组、设备管线等,与原建筑楼面荷载相比有了较大的增值。经计算,原楼面的永久荷载值为3.05KN/m2,而经装修后为5.15KN/m2,增加幅度达49.5%。本次因建筑装修增加荷载后,经验算无法满足国家设计规范对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设单位委托设计院对相关的结构构件进行加固补强。

(三)加固技术方案的确定

1.本次加固补强属于承载能力不足的加固补强,非抗震加固。

2.由于吊棚及在楼板下悬吊中央空调及消防等管线过多,净高不允许对结构构件采用增大截面法及组合梁法等对其进行补强、加固。

鉴于上述原因,经研究,分析最后确定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法,对其进行加固、补强。

加固、补强设计依据

《碳纤维片材加固砼结构技术规程》国家行业标准CECS146:2003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碳纤维布加固法是利用树脂胶结材料将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加固方法。材料轻质高强弹性模量高,其拉抗强度是普通钢筋的10倍左右,施工方便,适用面广。要求环境不超过60℃,对砼基材强度等级要求不低于C15。

(四)设计实例

本次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加固砼构件按面积计已达近2000m2;用粘钢法加固外墙窗过梁约300根,消除了结构方面的安全隐患。

支座B右侧有二根Φ22弯起钢筋分别位于二个截面,荷载情况:

永久荷载:被加固前为3.05KN/m2,增加荷载后为4.62KN/m2,活荷载未做变动,均为3.5KN/m2。

受弯加固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加固前构件所受的初始弯矩Mi;

(2)若Mi联立求砼的受压区高度X和受拉面上碳纤维片材的拉应变ξc .

(4)根据X求解构件后固增加荷载,所需受弯加固的碳纤维布数量及规格,(此时对支座负弯矩要考虑0.9的调幅系数,即考虑开裂后的塑性转动影响);

(5)平衡校核;

(6)构造处理。

设计实例所举三跨连续梁经上述验算后,计算结果如下:

A~B跨跨中正弯矩不须加固,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B支座负弯矩须粘贴200g×300宽×1/3l0,一条一层;

B~C跨正弯矩受弯加固须200g×200宽×通知的二层粘纤维布。

由于支座范围内配置了弯起钢筋,各种截面的抗剪均满足要求,仅构造设箍,详见附图-1。

经加固后承载力提高了约25~30%小于《规程》规定的不应大于40%的要求。还有考虑到在受弯加固后应避免剪砌破坏先于受弯破坏,故受剪验算满足要求后与构造措相结合,在12m跨梁靠近支座处也粘贴了三道加强箍,加强了节点。

粘贴后构件表面的防护处理:根据建筑耐火极限的要求进行一定厚度刷防火涂料,或者挂好钢丝网后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五)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1.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弄清下述破坏形态后确定合理的加固方案,才会收到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对受弯构件加固,按前两种破坏形态进行设计计算。对第3种破坏形态,可通过控制加固量上限避免发生,即规定受压区高度X不大于0.8ξbh0,就可控制不发生第3种破坏。第4种破坏形态属于脆性破坏,此时碳纤维片材中的应力很小,必须避免,一般通过构造锚固措施予以保证。

2.构造措施与计算同等重要

碳纤维片材沿其纤维方向弯折时会导致应力集中和纤维丝折断,影响其强度发挥。因此在构件的转角处应保证有不小于20mm的曲率半径,可减缓应力集中,强度基本上不受影响。

碳纤维板范文第8篇

1碳纤维布加固吊车梁的特点

在工业厂房中,吊车梁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进行,尤其对于炼钢厂房,通常吊车吨位大甚至超载,而且运行频繁,使得吊车梁破损开裂现象时有发生。工业厂房钢结构吊车梁系统的破坏大多是由于疲劳引起的,而且对于炼钢厂房使用时室内温度较高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吊车梁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发生破坏。传统的加固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加固效果(如加焊钢板或型钢),但同时也增加了吊车梁的自重和空间利用率的下降,造成应力和刚度的重分布,通常会在焊缝部位造成应力集中,在疲劳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造成钢吊车梁的二次疲劳损伤。由于碳纤维布因抗拉强度高、可成型性强(如在钢结构的拐角处可以很好地与钢构件进行黏结)、耐腐蚀和抗疲劳性能效果好,对钢吊车梁的加固效果比传统方法加固效果要好很多。根据不同的病害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如在构件的受拉面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在钢结构疲劳部位,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提高剩余疲劳寿命等,碳纤维布加固钢构件的技术效果显著,立竿见影,逐渐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

2工程难点分析和措施

2.1标准规范欠缺

鉴于粘贴碳纤维加固钢结构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实例有限,无现成标准、规范可循,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钢结构是一种新工艺,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有着极大的不同,二者在黏结方式、破坏界面及方式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所以工程进行过程中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采用边试验、边验证、边优化、边施工的过程,分别针对材料选择、黏结性能、工艺性能、十字形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吊车梁模型试验、结构计算分析,设计出最优的加固设计方案。

2.2工程环境恶劣

在钢结构工业建筑中,钢吊车梁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处的环境复杂,例如炼钢厂房,如果停工进行加固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在厂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加固施工,此时结构工作环境存在高温及粉尘,施工环境条件恶劣,对工人的体力和耐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炼钢车间环境温度很高,以往的黏结材料在黏结时间和工作温度方面都无法满足要求。在进行材料选择方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马明山完成了11个批次计200组试件的材料性能试验,系统考察了几种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用黏结材料本体力学性能、钢对钢拉伸剪切性能、钢与碳纤维布正拉黏结性能、疲劳性能、浸润性、固化时间、外界扰动、钢-布搭接性能等参数,最终选取适合加固钢结构工业厂房要求的黏结材料和碳纤维布[9]。

2.3施工周期短

考虑到工业建筑钢吊车梁碳纤维加固工程的特殊性,工期短,停工1d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以及人员的协调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加固施工时,建议采用快干型黏结剂及配套施工工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停产时间。

3施工方法和顺序

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碳纤维布加固修复钢结构采用结构黏结剂与碳纤维形成黏结构件,粘贴于钢构件表面,但是由于黏结剂的力学性能、工艺参数及操作顺序的特殊性,造成其施工流程要比其他加固方式严格。以往工程实践表明,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的效果好坏,除了需要良好的黏结剂之外,更需要严格的施工方法。所以针对工业建筑吊车梁加固工程的环境特点和工期要求,传统的环氧树脂和其他已有黏结材料很难满足工程要求,要求所用的黏结剂具有固化速度快、强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

3.1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固后应进行加固效果的观测和评价。为此,施工前进行以下工作。1)进行碳纤维加固详细设计,确定纤维材料选型、铺贴方向、粘贴层数、剪裁等。2)根据结构工作环境及施工周期要求等进行黏结剂材料选型及配合比设计,确定合理的加固施工工艺,分别进行了配胶工艺试验、涂胶和滚压工艺试验、快干黏结剂与碳纤维布浸润性试验、碳纤维布多层铺设工艺试验、碳纤维布搭接长度试验、表面防护工艺试验、黏结剂固化温度控制试验等。3)制订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操作规程。

3.2材料选择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的技术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黏结材料的性能是否满足碳纤维布与钢材的变形协调和共同工作。目前,国内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的工程实例非常缺乏,也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因此,材料选择方面要围绕其固化时间、不同养护温度下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要求和要点,主要进行以下试验工作,最终确定适合于工业建筑吊车梁使用的黏结材料。1)不同温度下黏结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试验。2)不同温度养护条件下钢对钢拉伸剪切性能试验。3)不同温度养护条件下钢与碳纤维布正拉黏结强度试验。4)不同温度养护条件下钢对钢疲劳强度性能试验。5)扰动后钢对钢拉伸剪切性能试验。6)不同温度养护条件下钢与碳纤维布搭接黏结强度性能试验。

3.3构件表面处理要求

1)构件表面需按照设计要求将粘贴碳纤维布区域打磨平整,无明显凸凹;清除需补强钢梁的表面浮尘、积灰,尤其是腹板和翼缘等构件相交和弯折处一定要打磨平滑,宜用钢丝刷仔细清理干净。2)需将构件表面氧化层全部打磨掉,露出构件本身材质,无浮漆、无残留氧化物等杂质。3)被加固构件表面应有一定粗糙度,可用砂纸对黏结区域进行打磨,打磨方向宜与粘贴碳纤维布方向呈45°角为宜。4)表面处理应控制好力度和时间,使构件露出原来材质,又不过度损伤钢材。5)表面处理应在粘贴碳纤维布施工前5h内进行,构件表面处理后不宜放置太久,以免生成含水氧化层,影响黏结强度。

3.4粘贴位置定位放线

根据前述计划,对铺贴碳纤维布的区域进行画线定位。画线时,在粘贴部位画出铺设碳纤维布各条带的定位线即可。

3.5按照设计尺寸裁剪纤维布

用脱脂棉纱醮丙酮或无水酒精溶液擦洗打磨表面,晾置干燥。按照加固设计的尺寸剪裁碳纤维布(为保证施工进度,可以提前按照设计图要求的尺寸剪裁好碳纤维布,并妥善放置),防止碳纤维布沾染灰尘。裁剪好的碳纤维布应平铺或者卷成桶状放置,不应弯折。剪裁和施工过程中严禁损伤碳纤维布。要求剪裁好的碳纤维布实际面积应不小于加固设计面积。

3.6底层材料和找平材料的涂刷

采用纤维布加固时,配置并涂刷底层树脂,均匀涂刷,待指触干燥后可进行下一工序;配置找平材料并修补损伤处,修补处应平整、无毛刺,待找平材料指触干燥后可进行下一工序。

3.7纤维布的粘贴

鉴于快干黏结剂固化速度快,7~10min即可初步固化,因此应严格控制其涂胶、滚压工艺。每施工段至少需要4人。一人负责配黏结剂,将黏结剂A,B组分混合均匀;一人负责涂浸渍树脂,将浸渍树脂涂于表面待粘贴区域;另外两人分别负责粘贴碳纤维布和刮浸渍树脂、滚压,刮浸渍树脂、滚压时应注意,须按住纤维布的一端,沿着纤维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刮涂、滚压,以使浸渍树脂充分浸润碳纤维布,并且赶走胶层中的气泡,使胶层均匀。不可来回错动,造成纤维丝束松散扭曲,不利于复合材料的荷载传递。刮涂力度以使碳纤维布端头溢出一定量的胶液为宜,但胶瘤不宜过大。此过程中应保持碳纤维布平整,注意不要使碳纤维布出现抽丝、扯离现象;应用此工艺需注意,一定要掌握好配浸渍树脂的量,不应一次性大量配黏结剂,以免其大量放热,固化加快。涂浸渍树脂后应在2min以内铺设纤维布,纤维布铺设完成后,应在3~4min内对铺设完成的纤维布表面再涂刷浸渍树脂。如果出现胶层空白,则需要补浸渍树脂,然后再加压粘贴,胶层厚度宜控制在0.3~0.8mm。称取胶液时应根据施工进度、固化温度确定用胶量,一次不能称取大量胶液。涂胶的场所应明亮干燥,灰尘尽量少。涂胶过程中,称取各组分的工具不能混用,涂胶的工具也不能接触盛胶容器中未用的各组分。应严格控制各组分的比例,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当多层铺设时,应按设计顺序和方向黏结,使各层粘贴方向与主应力方向一致,在最后一层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刷浸渍树脂。第1层铺设完毕后,为了使2层之间更好的黏结,应在第1层浸渍树脂固化以前进行下一层布的粘贴。粘贴过程中注意,不应使第1层布发生错动。用滚轮沿着纤维方向进行滚压,使2层布充分黏结。碳纤维布搭接处,顺纤维受力方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搭接区域不宜出现空鼓、凸起、凹陷等缺陷,否则应对缺陷进行修补。在粘贴碳纤维布和固化过程中,环境温度宜控制在50℃以下。

3.8表面防护要求

参考常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技术的要求和一般经验,考虑环境的特殊性,粘贴完碳纤维布,应在黏结剂固化后进行表面修整及防护处理,刮掉多余的胶液、涂刷防护材料。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避免胶层受到冲击和剥离,保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钢构件之间有可靠的黏结。为了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防止在高温环境下对黏结剂的有效黏结产生影响,在粘贴碳纤维后2h内应在碳纤维布的外部涂刷防护材料,并安装设置防火隔热板。防护材料的涂刷工艺按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

4施工检验和验收

4.1原材料检验

对FRP、结构胶粘剂等原材料宜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进场时,应会同监理单位对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和包装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应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见证抽样复检。

4.2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

采用碳纤维布及配套树脂类黏结材料对钢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上一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施工过程中,应有专门人员负责质量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4.3尺寸偏差及黏结质量检验

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吊车梁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粘贴加固,粘贴位置偏差相对设计值≤10mm。对于黏结质量的验收多采用锤击法或其他有效探测法进行检查,总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总黏结面积的95%。若单个空鼓面积≤2500mm2,建议采用针管注胶法对空鼓部位进行修补;若单个空鼓面积>2500mm2,应将空鼓处的碳纤维布割除,重新搭接并粘贴等量碳纤维布。重新粘贴时,其每端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4.4碳纤维布加固修复钢结构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基本资料

工程概况及钢结构鉴定或评估报告;设计文件;施工资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及过程质量控制记录、隐蔽验收记录、材料和工程量统计、加固修复后图纸等;监理资料、过程控制记录;原材料检验报告、现场质量检验报告等。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