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ted演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百家讲坛》 大众传播 社会功能
一、概述
虽然传播学者们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大众传播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基本上已成共识。然而,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的社会氛围中,大众传播的功能开始失衡,越来越偏向其娱乐大众的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众传媒之传播知识的功能变得尤为紧迫。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一档名位《百家讲坛》(下称《百》)的科教讲座式栏目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截至2006年10月,已播出1000余期,学术界著名人士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虽然在个别议题上曾略受微辞,但整体而言,大多数观众都给予此栏目较高评价。同时,该栏目制作水平也不断改善,收视率逐年提高,并已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档品牌栏目。
而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
sign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演讲(下文简称TED)是由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发起的。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查德·沃曼。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截至2010年6月,TED官方网站上收录的TED演讲视频总数已经超过700,这些TED演讲的视频的阅览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所有的TED演讲的视频都是以知识共享的方式予以授权的。在中国TED已经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不错的口碑,并被部分网友成为“国际百家讲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鉴别中外两种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知识的知名栏目,无疑可以为我国大众媒体将来的文化传播之路汲取宝贵的经验。
二、《百家讲坛》与TED演讲的传播学比较
传播学家拉斯维尔曾经提出了大众传播著名的五大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①,本文选取其中的三者,用来对《百》与TED做比较分析。
1、传播者
学术专家vs行业专家。《百》的讲者多为知名大学教授、博士、官员、作家等社会名流。笔者对百度百科中给出的《百》的100名讲者进行简单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在这100名讲者之中有69位拥有副教授或者教授职称。而在这69位教授之中,中文或者文学专业的教授有22位、历史学的教授有20位。其余的教授也多是政治、哲学、传媒、法学等人文学科方向的学者,鲜见理科学者,没有工科背景的教授。(见下图)
从演讲者的职业背景而言,TED讲者包含了总统、物理学家、医学家、作家、导演、建筑师、厨师等来自各个行业的成功者与青年才俊。就演讲主题而言,TED演讲的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娱乐和设计。事实上,科学、教育、发展、文化、商业、艺术等话题也经常出现。演讲中也会穿插一些艺术家的表演。
盈利VS非盈利。如果我们把传播机构作为一个传播主体,那么《百》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该节目的传播者无疑是中央电视台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官方媒体。反观TED,从发起机构上来看,其是由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发起的,相对于《百》的传播组织中央电视台而言,TED无疑少了许多官方色彩与商业色彩。而我们知道,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传播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出于对自身立场的考虑,央视的《百》必然会优先考虑官方立场和商业利益。与之相反,TED的传播者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本身并不存在官方立场和商业利益。前后两者的差异必然会在传播内容中体现出来。
2、传播内容
一元vs多元。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传播者都有其主观的“传播目的”,而其传播目的,一定需要以其传播内容为载体,才能体现出来。
如上文所说,《百》的传播主体一方面是各个大学的学者专家,另一方面更是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既然是媒体,它就必须考虑其自身的商业利益。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视台的商业利益无疑是通过收视率来体现的。
据《百》的官方介绍,其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事实上,在《百》开播之初的2003年,其涉及自然科学的节目期数曾占到全部节目期数的24.8%,而涉及历史和文学的的期数则分别是7.1%和23.3%。然而多元化的节目选题并没有带来高的收视率,其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自2004年开始《百》开始改变节目选题,自2004年5月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引起观众强烈反响后,《百》栏目组“豁然开朗”。据统计,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之间,《百》的涉及历史和文学类的节目时间分别升到了39.3%和33%,而自然科学类节目时间则下降到2.2%②。随着《百》的“蜕变”,其收视率也走上了高峰:2005年第一个季度,《百》的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0.17%以上。
而TED的传播主体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更有来自各行各业、全球各地的演讲者,可以说他们除了“自身有特殊经历或观点”、“演讲时间简短”之外并无统一的风格。
以网易公开课网站上的TED版块来看,网易将其分为了惊讶说服、勇敢、创意、迷人、鼓舞、美丽、幽默、信息几个版块。其内容不仅涉及技术、娱乐和设计,也包含了科学、教育、发展、文化、商业、艺术等话题。
3、传播媒介
电视vs互联网。传播媒介这个概念学界有着许多定义,本文采用的是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所定义的媒介: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虽然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央视也建立起其网络频道CNTV,《百》的相关视频也开始在网络渠道上传播,但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百》的主要传播媒介无疑是以电视为主的。
而TED大会本身就是通过面对面的演讲进行的一种群体传播或者组织传播活动,2006年,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之后,TED才进入大众传播的领域。因而,从TED进入大众传播世界的第一秒起,就已经被注入了互联网的基因。
近半个世纪,互联网取得了爆炸性的大发展,仅在中国,截至2013年12月,网民规模达就已经达到了6.18亿③。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相对于电视,有着媒介利用的全时性、媒介空间的海量性、传授两极的连通性、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等“天生”的优势。④
这些差异无疑会导致《百》与TED两者的不同,比如互联网媒体相对于电视媒体拥有着“媒介空间的海量性”的相对优势就对两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百》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受到电视媒体固有的播出时间和节目制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考虑对观众口味的调节,不能这一期讲了《论语》,下一期还讲《论语》。最终导致了“百家”讲坛变成了“一家”讲坛:《红楼梦》成了刘心武的,《三国》成了易中天的,《论语》则成了于丹的。事实上,既然是学问,就应该允许辩论和异见。
而TED由于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其演讲视频以数字编码的方式储存在网络上,相对电视媒体拥有着“空间的海量性”这一优势。可以说,理论上其内容的存储量是无限的。在网易公开课的TED页面中,有一个叫做TED10的栏目,这个栏目是以话题来分的,每一个话题下面都有着10个不同的演讲者,他们针对同一个话题发表不同意见的演讲,而这些演讲可以是意见相似的,也可以是意见截然相反的。
结语
美国传播学者赖特曾提出过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他认为大众传播拥有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这四项功能。而施拉姆则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从一个商业电视节目的角度来看,《百》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而且还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一系列“学术明星”,并且在观众中燃起了一阵“国学热”,许多国学书籍也借势取得了不小的销量。但是单纯从大众传播的“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来考虑,《百》在涉及知识的多样性、影响的范围、学术观点的多元性方面都不如TED演讲:仅至2012年11月,TED网站视频被访问就已经超过10亿次。至2013年结束,TED视频总数已超过1500个。同时,TED网站支持搜索视频中的谈话记录,并且提供40种语言的翻译。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传播主体的差异
事实上,大众传播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主观的意识,其起到怎样的作用很大程度要受到其传播主体的影响。正如上文分析,《百》的传播主体为央视,也正是因为央视作为一个商业化媒体的逐利天性,使得我们看到《百》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被放大,而其传播“知识”的功能则相对的被削弱。反之,TED演讲的影响力之所以能跨越国界被各国受众所接受,其内容之所以可以“包容万千”不受主观目的的干扰,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传播主体作为一个跨国的非盈利组织,并没有明确的商业和政治目的。
2、传播载体的差异
相对于传播主体的差异,载体的差异可以看成是“客观原因”。电视作为媒介,其播出时间的有限性和制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必然限制《百》的内容量。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其从多个视角去反复探讨一些观众并不一定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不如将有限的播出时间和制作精力都集中在绝大多数观众都感兴趣的话题上。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百》选题范围的狭窄化,以及学术视角的“一家”化。从这个角度理解,TED演讲的发展和繁荣也都离不开其传播载体——互联网,正是互联网“空间的海量性”这一先天优势,才使得TED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和平台去承载多元化的讨论视角与海量的选题。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跨国界的媒介平台,无疑也为TED的穿越国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②钱丹丹,《透析〈百家讲坛〉——兼论经典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D].苏州大学,2011
③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
④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8-220
three and a half years ago, i made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of my life. as my new year's resolution, i gave up dieting, stopped worrying about my weight, and learned to eat mindfully. now i eat whenever i'm hungry, and i've lost 10 pounds.
this was me at age 13, when i started my first diet. i look at that picture now, and i think, you did not need a diet, you needed a fashion consult. (laughter) but i thought i needed to lose weight, and when i gained it back, of course i blamed myself. and for the next three decades, i was on and off various diets. no matter what i tried, the weight i'd lost always came back. i'm sure many of you know the feeling.
as a neuroscientist, i wondered, why is this so hard? obviously, how much you weigh depends on how much you eat and how much energy you burn. what most people don't realize is that hunger and energy use are controlled by the brain, mostly without your awareness. your brain does a lot of its work behind the scenes, and that is a good thing, because your conscious mind -- how do we put this politely? -- it's easily distracted. it's good that you don't have to remember to breathe when you get caught up in a movie. you don't forget how to walk because you're thinking about what to have for dinner.
your brain also has its own sense of what you should weigh, no matter what you consciously believe. this is called your set point, but that's a misleading term, because it's actually a range of about 10 or 15 pounds. you can use lifestyle choices to move your weight up and down within that range, but it's much, much harder to stay outside of it. the hypothalamus, the part of the brain that regulates body weight, there are more than a dozen chemical signals in the brain that tell your body to gain weight, more than another dozen that tell your body to lose it, and the system works like a thermostat, responding to signals from the body by adjusting hunger, activity and metabolism, to keep your weight stable as conditions change. that's what a thermostat does, right? it keeps the temperature in your house the same as the weather changes outside. now you can try to change the temperature in your house by opening a window in the winter, but that's not going to change the setting on the thermostat, which will respond by kicking on the furnace to warm the place back up.
your brain works exactly the same way, responding to weight loss by using powerful tools to push your body back to what it considers normal. if you lose a lot of weight, your brain reacts as if you were starving, and whether you started out fat or thin, your brain's response is exactly the same. we would love to think that your brain could tell whether you need to lose weight or not, but it can't. if you do lose a lot of weight, you become hungry, and your muscles burn less energy. dr. rudy leibel of columbia university has found that people who have lost 10 percent of their body weight burn 250 to 400 calories less because their metabolism is suppressed. that's a lot of food. this means that a successful dieter must eat this much less forever than someone of the same weight who has always been thin.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your body's resistance to weight loss makes sense. when food was scarce, our ancestors' survival depended on conserving energy, and regaining the weight when food was available would have protected them against the next shortage. over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starvation has been a much bigger problem than overeating. this may explain a very sad fact: set points can go up, but they rarely go down. now, if your mother ever mentioned that life is not fair, this is the kind of thing she was talking about. (laughter) successful dieting doesn't lower your set point. even after you've kept the weight off for as long as seven years, your brain keeps trying to make you gain it back. if that weight loss had been due to a long famine, that would be a sensible response. in our modern world of drive-thru burgers, it's not working out so well for many of us. that difference between our ancestral past and our abundant present is the reason that dr. yoni freedhoff of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would like to take some of his patients back to a time when food was less available, and it's also the reason that changing the food environment is really going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solution to obesity.
sadly, a temporary weight gain can become permanent. if you stay at a high weight for too long, probably a matter of years for most of us, your brain may decide that that's the new normal.
psychologists classify eaters into two groups, those who rely on their hunger and those who try to control their eating through willpower, like most dieters. let's call them intuitive eaters and controlled eaters.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intuitive eaters are less likely to be overweight, and they spend less time thinking about food. controlled eater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overeating in response to advertising, super-sizing, and the all-you-can-eat buffet. and a small indulgence, like eating one scoop of ice cream, is more likely to lead to a food binge in controlled eaters. children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this cycle of dieting and then binging.
several long-term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irls who diet in their early teenage years are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o become overweight five years later, even if they started at a normal weight, and all of these studies found that the same factors that predicted weight gain also pred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eating disorders. the other factor, by the way, those of you who are parents, was being teased by family members about their weight. so don't do that. (laughter)
i left almost all my graphs at home, but i couldn't resist throwing in just this one, because i'm a geek, and that's how i roll. (laughter) this is a study that looked at the risk of death over a 14-year period based on four healthy habits: eating enough fruits and vegetables, 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 not smoking, and drinking in moderation. let's start by looking at the normal weight people in the study. the height of the bars is the risk of death, and those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numbers on the horizontal axis are the number of those healthy habits that a given person had. and as you'd expect, the healthier the lifestyle, the less likely people were to die during the study. now let's look at what happens in overweight people.
the ones that had no healthy habits had a higher risk of death. adding just one healthy habit pulls overweight people back into the normal range. for obese people with no healthy habits, the risk is very high, seven times higher than the healthiest groups in the study. but a healthy lifestyle helps obese people too. in fact, if you look only at the group with all four healthy habits, you can see that weight makes very little difference. you can take control of your health by taking control of your lifestyle, even if you can't lose weight and keep it off.
diets don't have very much reliability. five years after a diet, most people have regained the weight. forty percent of them have gained even more. if you think about this, the typical outcome of dieting is that you're more likely to gain weight in the long run than to lose it.
if i've convinced you that dieting might be a problem, the next question is, what do you do about it? and my answer, in a word, is mindfulness. i'm not saying you need to learn to meditate or take up yoga. i'm talking about mindful eating: learning to understand your body's signals so that you eat when you're hungry and stop when you're full, because a lot of weight gain boils down to eating when you're not hungry. how do you do it? give yourself permission to eat as much as you want, and then work on figuring out what makes your body feel good. sit down to regular meals without distractions. think about how your body feels when you start to eat and when you stop, and let your hunger decide when you should be done. it took about a year for me to learn this, but it's really been worth it. i am so much more relaxed around food than i have ever been in my life. i often don't think about it. i forget we have chocolate in the house. it's like aliens have taken over my brain. it's just completely different. i should say that this approach to eating probably won't make you lose weight unless you often eat when you're not hungry, but doctors don't know of any approach that makes significant weight loss in a lot of people, and that is why a lot of people are now focusing on preventing weight gain instead of promoting weight loss. let's face it: if diets worked, we'd all be thin already. (laughter)
why do we keep doing the same thing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diets may seem harmless, but they actually do a lot of collateral damage. at worst, they ruin lives: weight obsession leads to eating disorders, especially in young kids. in the u.s., we have 80 percent of 10-year-old girls say they've been on a diet. our daughters have learned to measure their worth by the wrong scale. even at its best, dieting is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 it takes willpower which you could be using to help your kids with their homework or to finish that important work project, and because willpower is limited, any strategy that relies on its consistent application is pretty much guaranteed to eventually fail you when your attention moves on to something else.
let me leave you with one last thought. what if we told all those dieting girls that it's okay to eat when they're hungry? what if we taught them to work with their appetite instead of fearing it? i think most of them would be happier and healthier, and as adults, many of them would probably be thinner. i wish someone had told me that back when i was 13.
【关键词】TED;TEDx;TED-ED:开放教育资源;网络社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4)01244
自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宣布启动“开放课件”(OCW)项目以来,“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蓬勃发展,已成为近十年来全球教育领域备注关注的热门话题,随之应运而生的各类开放式网络学习资源及学习社区更是见证着信息时代教育大变革时代的临近――从P2PU、TED、Openstudy到可汗学院(Khan Academy)、EDx、Udacity、Coursera等等,这些点亮教育未来的新思想、新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向全世界的学习者宣告:原来学习可以这样。
在一支支开放教育资源创新和探索的劲旅中,TED以其另类的发展模式和全新的共享理念异军突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迅速成为全球OER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为广大的学习者带来了知识、思想和创新的福音。也许TED所传递和共享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资源,但她在重新定义“成功”这一概念的同时,无疑也在阐释和述说着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知识共享和学习方式的诞生。作为OER的典型案例之一,TED为什么如此之“火爆”?或许可以从其发展历程、运作机制、传播共享特点等的解读之中找到开放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 TED的起源与理念
1 TED的起源
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是总部设在美国的非盈利组织种子基金会(Sapling Foundation)下设的大会,最初由美国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理查德・S・乌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于1984年创办。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TED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新科技成为了“天作之合”――首届会议了当时最新推出的索尼压缩光盘和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film)的最新3D图形。第一届会议后,由于资金问题,TED停办了5年。从1990年开始,TED大会每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蒙特利(Monterey)市举办。每年三月召开的TED大会邀请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演讲,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探索的最新成果。当时的TED定位于“硅谷精英嘉年华”式的封闭式聚会,“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思想”这一理念也仅局限于科技及设计界的小圈子。
2 TED的发展
2001年,英国知名传媒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加盟TED,创立了种子基金会,并开始营运TED大会。此后,会议基本上能依靠自有资金来运转,经济效益的极大好转进一步提高了主办方的效率,并且逐步改善了会议的网络环境。在安德森“开放、交互”的媒体理念推动下,TED突破了科技、娱乐和设计界,延伸至教育、文化、商业、艺术等领域,主办方认为只要关乎人类创新生活的所有想法,都可以在这个论坛上分享。2005年,TED推出TED Global大会,与TED大会每年仅在美国的蒙特利市或其周边地区举办不同,该会议会于每年夏天在不同的国家举办,旨在让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人都能参与。至此,TED开始发展成为全球各类精英交流创新思想的开放式盛会。
自2006年开始,TED做出了一个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录制多年的演讲库资源制作成TED Talks上传至互联网上,供全球的观众免费下载和观看。这种做法在当时的TED内部曾产生过很大的争议,而安德森坚持认为:“把这么多原本可以有更大影响的想法锁在一间屋子里,又有何用?”三年后,TED进一步推出开放翻译计划(the OpenTranslation Proiect),提供TED演讲的字幕及互动文字记录,供志愿者翻译成各种语言。近几年,TED还通过组织各种创新项目,如线下社群活动(TEDx Events)、梦想资助计划(TEDPrice)、青年社群(TED Fellows)、在线对话(TEDConversation)、在线社区(TED Community)等,不断扩展组织规模,吸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同时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口碑信誉,努力实现其创办宗旨;“Ideas Worth Spreading(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思想)”。截至2013年3月,TED官方网站上收录的TED演讲视频已达1400多个。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TED已从过去少数上层精英人士的“自娱自乐”,转变成为今天享誉世界的全球知识传播和学习者创新、交流的共享社区。
二 ED的运作机制
1 TED的组织机制
TED在其发展的早期一直定位于精英路线,从其邀请的演讲嘉宾阵容中可见一斑。由于演讲者多为在各自领域的前沿创新者,因此演讲的内容都极具前沿性和引领性,TED议题涉及众多领域,并且不受政治、宗教、性别等限制。不长于18分钟的视频,让听众领略巧妙设计的同时,也深深惊叹于那些前沿创新者们新颖而大胆的想法。
目前TED的网上视频虽然是免费共享的,但面对面会议的门槛仍然很高,以TED大会的参会收费为例,2012年为6000美元,2013年是7500美元。TED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组织运作机制,在于其认为“质量是共享起航的第一步”。正是面对面会议的高标准、谨慎、细致安排,使得演讲内容和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也就确保了TED的前沿性和引领性。再借助于iTunes、Facebook、Myspace、Twitter等公共平台共享其视频,不断吸引全球民众的关注。这种做法不但使普通民众能够免费共享到最新的创新思想,也使越来越多的演讲者们愿意来参加TED大会,以借此平台宣传和传播自己的新想法,由此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在凝聚人才方面,TED也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如TED Fellows项目旨在吸引正在实践好的想法、行动的青年人加入到TED社区中。TED社区借助这些来自社会不同的行业及领域、却又都乐意尝试改变世界的开拓者们,来启发更多的人去做积极的改变。而选入TED Fellows项目的创意者们也可以因此得到TED的帮助。他们可以有幸受邀免费参加一年一度的TED大会或TED Global大会,还有机会参加为期两年的Senior Fellows项目,该计划可以让他们连续参加四次TED和TED Global大会,将他们的创意更好的传递给全世界的人。
充分利用网络社区,也是TED组织运作的一个成功经验。TED Conversation平台在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交流场所的同时,也为TED品牌的不断推广提供了载体。诸如TEDx Events、TED Price的创意都是首先在用户之间酝酿出来的。所谓TEDx(“x”指Independently organized),就是指那些由本地的TED“粉丝”们自愿发起、自行组织的小型聚会。人们通过邀请当地演讲人现场演讲、共同观看TED演讲视频等活动,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TEDx最主要的特色在于既能够体现举办者的当地特色,又可以让全球不同文化的人相互了解。目前,TEDx Events已经遍布全球50几个国家,举办了6000多场活动。在中国,TEDx Events也已经举办了200多场。
2 TED的审核机制
在开放TEDx的举办许可之后,有人质疑TED的这种发展模式,然而TED并没有担心这种开放的模式会对其品牌和声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一切都得益于TED严格的审核机制。
首先,TED演讲邀请的嘉宾皆为各个领域的集大成者或是执着的创新者,这些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向心力:即便是“粉丝”们举办的TEDx会议,邀请的演讲者也都是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和发展前沿的开拓者,这就确保了演讲嘉宾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TED还明确要求,TEDx不可以和商业机构合作;活动主题不允许被单一的政治、宗教或商业议程所左右;赞助商的身份不允许为从事军火、烟草和成人用品等行业的人员;参会人数少于100人时其接受赞助的金额不能超过5000美元,不允许赞助商冠名活动名称;对于申请100人以上规模的活动,TEDx的组织者必须至少参加过一次TED官方活动,确保其能够接受和理解TED的理念与价值,并且对TED有深刻的认同感。除此之外,TED还会给每一个组织者一套模板,在完成活动后,需要上传活动的视频以供分享。从过去的经验来看,TED官方确实有取消TEDx举办者资格的案例。
另外,TED对于TED Fellows的选拔更是严格。TED官方每年只提供40个TED Fellows项目的名额,而能进入到Senior Fellows项目的只有lO名幸运者。
3 TED的教育资源服务机制
2012年,3月12日,TED在Google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上开设了专门的教育栏目“TED-ED”,自此全世界的教育者都可以在http:///这个站点上传自己的视频。TED希望能“邀请全球的教师提交他们最棒的课程”,要求每个课程视频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安德森指出,“我们希望证明学习也是一件能够令人兴奋的事情,并且可以吸引更多的‘终身学习者’。”
TED-ED频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课程标题、视频播放区、动画简介、即时练习、思考题、深入挖掘、分享按钮、翻转课程工具。其中“即时练习(Quick Quiz)”直接指向针对视频的练习题,学习者作出选择后可以查看回答情况并且能够回放与题目内容对应的视频。“思考题”部分则是提供与教育视频相关的主观题,“深入挖掘”为学习者罗列了相关拓展材料。TED-ED中的重头戏为“Flip This Lesson”,这是TED-ED的个性化课程制作工具。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这款工具编辑TED-Ed、TEDx、TED上的视频,还可在YouTube上选取需要的素材进行编辑,或是自制视频来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点击上传后,视频就可在YouTube上,供全世界的学习者点击观看。而观看者同样可以对同一段视频进行重新编辑,再。在教师页面中可以看到学习者的进度和答题情况,并以此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适用性,进行下一步的完善。
TED-ED的创举在于当众多在线教育平台仅共享课程资源之际,对课程的制作工具进行共享。依托YouTube的丰富资源,不仅解决了教学内容来源问题,更是体现TED官方己然认识到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从建设层面向应用层面的转变。对课程flip的功能更是运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方便的更改、完善课程,学生也能从自己的需求着手,做出适合自己学习模式的视频供大家参考。
由于TED-ED频道刚刚上线,视频编辑工具的功能仍有待完善:教师对于其提供的通用性工具的摸索需继续深入:与此同时,针对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也未过多涉及。尽管如此,TED-ED的未来发展依旧令人瞩目。
三 TED的经验与特点评述
1 以“开放”塑造品牌文化
TED最初的定位是美国社会少数精英之间口口相传的小型集会,参与门槛高,涉及话题范围小;然而,在2006年将多年积累的视频共享之后,其辐射范围和知名度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安德森所倡导的“开放”理念给TED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长速度和发展空间。TED不是最早提出“开放”理念的机构,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以此为理念的,但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开放的理念必须与符合自身特色的运营模式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和可持续发展,这或许就是TED的成功之所在。
2 对演讲者的独特定位
TED邀请的演讲嘉宾来自各个领域,他们可能是建筑设计师法兰克・盖瑞(Frank Gehry)、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微软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欧美流行乐坛天后Annie Lenox,也有可能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职员、癌症患者,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喜欢思考、积极生活、执着追求创新,热爱自己事业的人。这样的人在分享经验时,光是那番热情即可打动听众。
3 对演讲时间的严格要求
每一个TED演讲视频的时长都不会超过18分钟,这是普通人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最大时长。在新开辟的TED-ED栏目中,每一个教育视频的时间甚至缩短为不到10分钟,这样的设计俨然成为微视频的范例,这一切都源于TED对于听众的密切关注。
4 依托于社交媒体的传播、推广渠道
如果说OER的许多成功案例凭借的是名校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那么TED在网络推广策略方面的有效运用可谓是功不可没。依托iTunes、Facebook、Myspace、Twitter等社交平台,黏合网络社区,吸引大众追随、分享和交流,以此来推动品牌的影响力。在网络社区中,组织者引导人们积极思考,针对各类问题展开辩论和交流,使越来越多志趣相投的人加入其中,共享头脑风暴的盛宴。
5 严格的审核机制
TED凭借在全球的大规模传播,赢得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群体对其价值理念的认同,但又不会对其品质和声誉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主要归因于其严格的审核机制。可见,自由是相对的,开放也需建立规范。成熟的组织和运营机制,可以使创新者们在天马行空之际却没有后顾之忧。
6 演讲议题引领科技前沿且发人深省
从第一届TED大会起,许多会议议题便与最前沿的科技产品紧密联系,TED演讲见证人类科技的一次次进步和飞跃。近年来,与人类生活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全球性公众话题也开始备受推崇,如环境、灾难、癌症、生命等,这些关乎人类生存的重大议题借助于TED的平台引发了全球公众的关注和思考,这种引领与前沿的视角,使得TED视频有着无可比拟的深度及人性的魅力。
四 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
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时至今日,国内各高校已经累计了大量的精品课程,亟待从资源建设阶段向资源应用的转变。TED创立之初并未以教育立名,但其激发起全球观众思考和交流的潮流以及“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思想”的理念,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开放教育运动中的重要力量和成功典范。近年来TED对于教育的关注及其本身带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启发和灵感正在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2013年的TED大奖更是颁给了致力于通过网络帮助边远地区儿童实现自我学习的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在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的转型期,应当从TED的成功当中汲取经验,滋润和丰富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这片刚刚开垦的新领域。
1 规范资源开发模式
TED要求每一个演讲者的演讲时间都不长于18分钟,且为线下活动的组织者提供统一的模板,这就保证其活动呈现形式的一致性。观众在收看TED的视频时既不会因为时间过长感到乏味,也能受益于其清晰的分类和结构化的设计模式。相较于TED,我国目前的精品课程开发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由于缺乏统一的开发模式,资源形式各异,且存在“重评审、轻维护”的现象,使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单个精品课程的时长通常达到四五十分钟,无论是评审还是学习都缺乏效率和实用性。中国的开放教育资源要在应用阶段取得突破性发展需从统一开发模式做起,将各式资源按照同一范式标准化;对于持续时间过长的视频课程,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分,迎合微学习的发展趋势。对于资源共享应用的准入限制也应放宽。与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相比,我们的精品课程、公开课等资源仅可在线浏览,不能下载,更遑论自主编辑,全民“翻转”了。缺乏深度学习文化,是制约着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重要瓶颈。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旨在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挖掘每一位参与者学习潜能,培育出浓浓的分享、自主的学习文化。倘若网络仅是替代老师成为新的学习灌输者,这将本末倒置。中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需要同国际发展趋势接轨,完善国内共享协议的同时,调动网络学习者的自主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网络学习文化的升华。
2 多辐射推广路径传递社区学习理念
根据精品课程推广主体的不同,我国精品课程推广模式可分为教育行政部门推广模式、精品课程教师推广模式以及协会组织和个人的自发推广模式。在三种模式中,目前还主要是依赖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广。相较于TED依托社交平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推广机制,我国的开放资源推广渠道过分狭窄,应注重网络平台的运用,如微博、社交网络等增强影响力。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而更渴望能够与他人一起交流、讨论,我国已有学者指出,整合开放课程资源与社交学习是开放课程资源发展的趋势之一。中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应紧跟这一趋势。从TEDx的受众结构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学生和互联网人士对于社区学习、互相交流,开展头脑风暴的热情日益高涨,目前兴起的Udacity、Coursera等网络课程中,许多学习者也正在自组织各式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这正是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传递社区学习理念的大好契机。构建社区学习平台既可减轻繁重的资源支持服务的工作,更为众多富有激情的学子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空间,在这里不仅可以传递知识,更能传递思维的火花,点亮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
【关键词】TED视域;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24-04
【作者简介】杨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161),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语言革命”“思想爆炸”“风潮”,这些词语正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TED演讲风暴”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将人类口语表达的力量推至了历史的顶峰。2011年,18分钟TED演讲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到了5亿次。网友们称“这18分钟,我们收获了全世界”,有些人甚至将每天收看演讲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演讲者通过思想的碰撞,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借助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使听众获益良多。TED演讲是一场迷人的语言盛宴,亦给小学语文教学刮来一阵清新的风。
以TED演讲者的语言风格与交际水观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并且强调了使用语言的文明礼仪,距离儿童生成稳定开放、富有生命、鲜明顺畅的语言体系仍存在很大差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口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和设计。
一、陌生化:以全新的视域观照小语口语教学的向度
在思考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体系该如何架构,内容该如何确定,教师教学方式该如何设计,教学效能该如何检测时,我们不妨跳出原有的思维与视域,以“陌生”的眼光去审视与观照。“假设我们的学生未来要登上TED演讲台,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形成怎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多问一些,我们才可能打开新的思路,形成口语教学的新格局和新气象。
1.研制全新口语“素养模型”。
以培养“TED小演讲者”的目标为航向,我们约请了近30名小学语文教师,研制全新的口语教学学生素养模型(见图1)。该模型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轴,在思维轴的转动运转中,朗读模仿能力,叙述描述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论证表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等五大口语表达关键能力在螺旋运转上升。在素养模型的最外层为“TED式小演讲者”的外显样态――反应敏锐、思想独特、谈吐有致、优雅从容。
(图1)
2.打破教与学的固有“模式环境”。
环境,对学生个性、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很长时间内都将“学习环境”定位为物质的基础设施,以及外显的文化氛围等。其实“学习环境”更应该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以及师生互动的策略等。这些无形的和内在的“环境”,往往决定了口语教学的实际效能,是能保障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融共生,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向着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向度发展的核心驱动程序。
在以往的语文口语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以接受式、被动式和零碎式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我们基于儿童立场,遵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语言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螺旋上升的心理规律,凸显学生在语文口语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地位,最终形成体验欣赏、合作学习、实践感悟、表达分享等语文口语学习方式。
在口语教学环境设计中,教师“如何教”的命题,往往决定着学生“如何学”的走向。我们打破教师常规课堂教学中机械的“问答式”口语教学方式,在课例的探索与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口语表达技巧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注重体验感受,互动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陪伴、引导、互助、激发”式的口语教学。
二、结构化:以课程的眼光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维度
在进行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有效组织、运用教材内容,一方面要关注语文口语课程的理性价值,必须对“教些什么”“还可以挖掘什么来教”进行选择,就如何推进口语教学活动,如何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教师从内心生发出课程意识,用课程的眼光来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我们的口语教学才能像蜜蜂筑的蜂巢一般,以其稳定性、序列性和超精巧的结构特征而呈现出迷人的维度。
1.以稳定的课程体系为“主干”。
在TED视域观照下构建的小学语文口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绝非互相割裂的存在,它们互融共生,相互渗透又各成体系,各有侧重。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注重口语能力养成的体系化、递进性和逻辑关联性,课程的触角延伸向了课堂韧猓因此对课程体系的架构必须有完善而系统的规划,才能避免课程的实施被弱化、淡化甚至边缘化。我们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国家语文课程的现有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本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背景,创造性地开发适宜的校本课程内容,完善小学语文口语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设置了配套的课程评价机制,以确保本课程能稳定、持续地运转和实施,最终走向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具有校本特有气质的“TED小演讲者”。
课程体系的搭建,一定程度意义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依托载体都在于严谨而科学、稳定的课程体系中。直观地表述,即小学语文口语课程这棵“大树”的繁茂生长,关键在于“大树”先行生长出稳健有力的“枝干”,能够支撑所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拓展活动“有向可长”“有枝可依”“有据可循”。
2.以序列化的课程内容为“枝叶”。
在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在“口语表达能力素养体系”的支撑下,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关键能力生长点进行了侧重性设计。以第二学段为例,在一定独创性思维能力的支撑下,重点发展学生的叙述、转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针对“复述、转述、讲故事、表演”等具体要求,研发出了《九色鹿》《小稻秧脱险记》等精品课例群,并且针对“讲述、应对、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具体要求,研发了对应性的精品课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学段各自的口语教学精品课例群落,这群落之间的内在隐性勾连便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素养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这些口语精品课将学生口语表达的达成目标扎根于实在的课堂,细小的口语体验活动之中,随着学段的递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无痕教学”中得以“水涨船高”式生长,这也是在所有口语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阵地。
3.以精巧的实施结构为“导管”。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就像一棵小树在土壤中的成长。儿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这一系列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这必须依赖具有精巧结构的、立体状态的“实施导管”。我们以“口语实践活动”的分布格局为“导管”,从纵横交错的“立体经纬”的构架,再到引爆口语表达高度发展的“爆破点”设计,最后以覆盖全局的驱动设计为关节点,全方位打造出激发语言生长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以“学科活动”为经纬度。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中,口语表达能力的生长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阶段性向上延展的过程中,需要关键能力指向的各项训练项目互相有层递性,交融性。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的状态与特点,将12个学期的口语拓展活动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以期让每一位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经历12次校级层面口语表达“大舞台”,在逐渐升级,逐层爬坡的口语表达竞赛、展演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节奏感的生长与发展。
以“社团活动”为爆破点。儿童的生命成长是非一致性的,有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多样性特征。部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提升得更快一些,口语的流畅性、思维的深刻性、观点的独特性、语言的感染性等比一般儿童更为突出,使得这部分儿童站到“最近发展区”的枝头摘得苹果。为他们建造更高平台,组建“精英”成长营开展口语社团活动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全力打造了校级和年级两个层级的口语体验社团。
以“微课活动”为驱动式。实行“课前课”“课中课”“课外课”等微课活动的推行。“课前课”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据点――第一学段为“课前故事会”,第二学段为“课前新闻播报”,第三学段为“课前演讲”,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小型训练和即时监测落脚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课中课”指的是针对教材文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发出适切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主w活动。而“课外课”则指向学生课堂生活之外的语言体验、实践时段。如每日的“阳光晨诵”,午后的“停云憩读”,每周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时光等。
三、多样化:以立体的角度检测小语口语教学的效度
因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非书面性,我们主要通过对语文口语课程的分析评价,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考核评价,对学生口语学习与活动的观察评价三管齐下来检测教学的效度,并且辐射课程成果。
1.数据监测评课程。
在每学年的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总结分析、专家把脉等方式,同时开发课程评价监测软件,对口语课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改和调整。
以对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的监测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前课”的时间设置出现了偏差。在“一刀切”式的时间安排中,出现了第一学段学生“吃不下”,第三学段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改为“两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的弹性设置,并以此为“点”的依据,对下学年的课程推进进行“面”的微调和完善。
2.课例档案观教师。
成立口语课程开发与指导中心,为各位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记录,积累资料。每学年对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与实绩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特别注重对教师推进课程过程中的课例记录和研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积累至少一节研究课例,以孔窥豹,在课例的呈现中全面观察和监测教师对本课程的推行和再开发能力的提升。
3.多元评价促成长。
“线上线下双点赞”――丰富和完善“点赞行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的表现给予点赞,发放点赞卡,并充分尊重儿童意见,设置各类机会和奖品予以兑换。以奖代评,以评促优。
“校园双星促成长”――创设表彰“校园成长之星”和“校园成功之星”机制。学校设立“春苗奖励基金”,对“演讲之星”“辩论之星”“故事之星”“体验日记写作小能手”“成功之星”进行专项奖励,鼓励儿童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优于表达。
当TED演讲走进我们生活,并对我们的观念、行为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时候,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儿童正是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最大被影响者。因此,刷新我们的头脑,为儿童筑起语言活动的最大空间舞台,让他们生长在丰厚立体的活动场中,生长在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生长在细致入微而又绵延悠长的口语体验活动中。相信这样的阳光少年,一定能向着TED演讲台的方向无限生长!
【参考文献】
TED大奖每年授予一位具有创新且大胆的远见的非凡人士,他(她)的远见激励全球变革。通过利用TED社区的资源,并资助100万美元去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2013年度TED大奖获得者是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
Sugata Mitra博士出生于印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认知科学、信息科学和教育技术。同时,他也在物理和能源领域工作过20多年。
墙上的洞: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1999年起,Sugata Mitra开始的一个名为“墙中洞:一个崭新的世界”(The Hole in the Wall)的儿童教学实验在印度新德里以及其他多个地区开展。从那时起,他一直专注于将教育带给农村、贫民区、弱势群体里的孩子,并以一种草根自发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课堂教育。
最初实验在新德里展开。他当时的办公室隔壁是贫民区。他在墙上挖了一个洞,把一台优质电脑镶嵌到洞里,在旁边放上触摸板,并且联上网络,还在电脑里装上网络浏览器。当他的团队将电脑装置在贫民区的一堵墙上时,孩子们的好奇与自学热情使他们学会操作电脑、英语,还有互助学习。
后来,从新德里到南非再到意大利,他进行了一系列现实实验。在实验中,他为孩子们提供上网条件并让他们自我管理,实验获得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孩子们可以用“自组织”的方式学会使用电脑。这项实验的经验在TED会上分享后立刻受到追捧,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创想,“未来的教育技术应该朝着更好地帮助边远地区儿童实现自我学习,以及帮助他们学会价值判断这样的方向发展。”
赋权与控制
最近几十年,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课堂教学改革取得公认成就的一些学校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赋权增能、建构自主的课堂,这不仅是学校教育实践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诉求,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
赋权(Empowerment),是教育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中文翻译包括:赋能、充权、充能、授权、授能等。Sugata Mitra所做的研究和探索是基于儿童的天性、好奇心和对儿童的信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所倡导的,在本质上是对儿童和学习者赋权增能,而他的“学生驱动的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理论,也是倡导学习者主动性的一种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学习者会采取不同的信条,或者“赋权”,放飞学习者,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者“控制”,对教学内容、节奏甚至方式方法加以“过度监管”。在前者的氛围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而在后者的氛围里,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信任与放任
那天早上看完Sugata Mitra博士的演讲,关中客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学校教育似乎并没有信任学生,也不敢信任学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似乎也不相信对学生的信任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其实,在关中客看来,信任不等于放任。儿童驱动的教育也不等于教师推卸责任。Sugata Mitra的研究,就是基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信任,在技术化自主学习环境中,以同侪互助的方式开展的大胆探索。
每天1秒:保证“每1秒”都不一样
现年32岁的凯撒·库里雅玛是美国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动画设计师,同时他也是一位漫画家。
两年前的一天,库里雅玛在他30岁时,突发奇想,用摄像设备每天为自己拍一段视频。时隔一年,他一共拍摄365段视频,内容囊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
随之,库里雅玛又分别从365段视频中各截取“1秒”,每“1秒”代表独立的一天,持续一年时间,加在一起的时长就是365秒。经过对“每天1秒”视频的精心裁剪、整合等创作,最终剪辑制作成时长为6分05秒(即:365秒)的“微电影”,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大作,取名为《每天1秒——30岁》。
为完成这部短片,库里雅玛从30岁生日的那一天起,便决定辞去工作去享受生活,并把它作为一个专职项目进行操作,坚持每天都拍摄,保证他的每一天、每“1秒”视频都是新鲜的。他这样做的结果,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造力,改变了他以往的生活方式。
在此之前,他每天下班后,就喜欢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自从进入这个项目后,他发现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为保证视频的趣味和多样性,他不可能天天“宅”在家里,也不可能只有几种或几十种生活场景和行为。
在坚持一年的拍摄过程中,他发现“1秒”固然非常短,但和记忆联系与链接后,则会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他更加体会到能快乐地活在当下,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行为方式。
荣登“TED大会”:《每天1秒》的超级意义和价值
转眼到了2012年3月,库里雅玛把拍摄制作完成的《每天1秒》视频,拿到了世界著名的“TED大会”上首映——TED是英语technology(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和design(设计)的首字母缩写,它是美国一家以“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机构,每年3月组织一次全球TED大会。在大会上演讲的嘉宾均为来自世界各领域的名流、富豪、科学家和艺术家等,演讲主题和内容以观点响亮、看法新颖、种类繁多而著称。
于是,“TED大会”给了库里雅玛一个向外界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故事的平台。库里雅玛在回忆这段视频拍摄经历和过程时说:“这个项目,帮助我克服了生活中的很多困难。通过这个短片的制作过程,加深了我对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更避免了我以往整天懒洋洋过日子的亚健康状况。”
让库里雅玛出乎意料的是,《每天1秒》视频首映后,竟迎来各方非常积极的反响,非常令人震撼。在“TED大会”上,有一位曾见证自己的嫂子与胃癌抗争的观影者,在观看《每天1秒》后,感慨地评价说:“影片中,一会儿是朋友婚礼上的片段,一会儿是亲人葬礼上的镜头,通过一年生活点点滴滴的影像,每闪过‘1秒’都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更唤醒了我对待生老病死的审视与思考。”
随后,《每天1秒》视频被传上了网络,很快在网络爆红,传遍全世界。因此,我们终于有机会在《每天1秒》的视频短片中看到,库里雅玛用影像的方式,全面记录了一年365天、每天1秒钟的生活场景,包括1次婚礼、1次葬礼、长期疾病、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温馨时光、假期、食物以及自然景观等,视觉效果充满诡异又感到亲切。这一创举,非同凡响,观后又令人惊讶和赞叹不已,引起诸多关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库里雅玛也由此展开下一步规划和行动,如果每天用视频记录自己的1秒钟,那么在10年之后,他就会拥有一部长达1个多小时的影片。这样,到他40岁时,在边观看视频纪录、边回顾自己匆匆走过的人生时,就会觉得这绝对是一项具有超级意义及价值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正是基于前期不同寻常的经历、意义和价值,库里雅玛立志要将这一事业进行到底,不仅要在他今后人生的日子里每天记录1秒钟,还要让更多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分享他的成果,与他一样体验这种快乐、美好、感悟和思考。
“1SE”:每个人都能创造“高浓缩”人生
2012年4月,库里雅玛决定与纽约市布鲁克林的一家应用设计工作室展开合作,开发一款基于手机互联网、可以登陆iOS和Android平台的App应用产品,取名“1Second Everyday(每天1秒)”,简称:“1SE”。库里雅玛及其开发团队考虑到,用户在拍摄时不可能只拍1秒,所以,这个App应用的最大功能就是提供内置的视频编辑器,来帮助人们裁剪出最喜欢的那1秒。用户下载后,就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实现边拍摄、边对记录生活的短片进行编辑,每个人都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轻松又不费时。
时至今日,虽然这一App应用还在开发中,但据透露,这是一款非常可视化的应用。屏幕上会陈列出一个日历页面,拍摄视频后,视频的截图会取代日历上的数字,以此告诉你今天的拍摄已经完成,并能提醒你别因为工作太忙碌而忘记了拍摄,每天都要让生活有趣,值得珍藏。
截至2012年11月底,“1SE”已经完善大约85%的功能,尚有15%的功能在完善与研发之中。但已经有人预计“1SE”的功能非常强悍,比如:提供多种时间轴,你可以为自己和亲人甚或为你每天穿的衣服进行记录;可以随意挑选某一时间段进行拼接;集成社交网络,能直接上传至社交网站;对任何相关摄像用“1SE”编辑器集中合成等十多个功能选项。
2012年12月上旬,库里雅玛为满足后期推广需要,又把“1SE”项目放上了一家众筹网站进行第一次融资。他在项目介绍中这样写道:“我们往往会用镜头来捕捉有趣、快乐的生活瞬间,但当我们坐在家里看电视时,可能会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记录。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没错,这款‘1SE’使用的目的就是让你每天记录‘1秒钟’生活场景,待到慢慢的时间老去,你将就拥有一部长达几小时、属于自己的人生巨片,以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是多么不同寻常。”
仅仅过去一个星期,库里雅玛原本筹资2万美元的项目,却得到了近 10000 人的支持,融资已超过了 5 万美元,大大突破了他的筹款额度和预期目标。
库里雅玛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1SE’注定不是一款普通的应用,它将改变你现有的生活状态,而成为陪伴你很长一段时间及至一生的生活方式。虽然之前有人尝试用图片记录生活,但视频包含声音和动作,更加直观生动。以我真切而美好的体验感受来证明,‘每天1秒’也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微电影、短片、视频、录像。我如果能够活到80岁,在我30岁之后,坚持‘每天1秒’拍摄余下的50年,‘1SE’将会为我记录并留下长达5个多小时的影像资料,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张居琨创业不久,运营着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他现在每周至少要面对一二百人演讲一次,偶尔场面也能大到七八百人。他曾经以为,声音洪亮就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也显得自己很自信。但他想错了,事实上,他的演讲就像他的板寸一样,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强硬。
他开始反思,观察其他人的演讲,看相关书籍,但都不解决问题。这时他遇到了李婧,并决定跟李婧学学怎么演讲。
荷兰软技能及领导力培训公司思腾在2007年进入中国,并将演讲技能作为软技能培训中的一部分引入这个国家。李婧是这家公司中国区首席演讲教练。当年她在英国读完计算机硕士学位后,自思IT业并不合适自己,喜欢与人沟通的她,转型成了职业讲师。同国外知名演讲教练一样,她接受过专业的演讲培训,并获得过不少演讲比赛奖项。
思腾中国培训室采光良好,墙壁被刷成了明快的浅绿色,壁上挂着两块移动白板,室内没有固定的桌椅板凳,浸透着自由、活跃和开放的理念,这让张居琨感觉很好。
张居琨对培训效果没有提具体要求。李婧正对着他坐了下来,看着他,张居琨无意识地歪着头,也看着李婧,那意思是,看看你到底要讲什么。
李婧的第一个问题还是问张:“你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希望别人听完演讲能记住我,觉得我是个智慧型的人,亲切,让别人感觉到关注和关心。”张居琨坐直了身子。
明晰目标是每个客户开始接受辅导的第一步。之后,客户要做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三分钟讲话。张把演讲环境设定为一次企业家论坛,面对几十位陌生的企业家,他要介绍自己和公司一这是他经常要面对的状况。
“我叫……我们公司是……我们做……谢谢大家!”讲话结束,没有大差错,可李婧连他的名字都没记清,更别提公司的业务。他把说话仅仅当成任务了,能指望在听众这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但张居琨在李婧的学员中还算是中等水平。他敢讲,不抵触,但他只是为了讲而讲,没有真正的和观众建立交互关系,这是很多人在演讲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技术人员中更是如此。张的优点是自己准备好了要提高,所以进步会很快。在对张居琨的表现充分肯定后,李婧请他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裕,她还会给他回放上一段演讲的录像,让他从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
正式的讲解从一组数据开始。研究显示,在交流中,肢体语言给人留下的印象占55%,声音占38%,剩下只有7%是演讲内容。肢体和声音这些非语言行为,表现出的更多是人的态度。当非语言和语言信息相匹配的时候,感染力才是最大的。
“你身体表现得不太自然,有点紧张。说‘很高兴见到大家’的时候你要把喜悦表现出来。站立时重心要稳稳地放在正中才能给人可靠的印象。”在提出意见并形象地演示之后,李婧让张再来一遍。
他开始再一次演讲。
“太棒了!注意停顿。语速放慢的时候,信息才能更有效地传递。”
“调动肢体。”
“再来一遍。”
第三遍了。
“面对大家,不要侧身。用提问的方式让大家感觉到在跟你互动,尤其是在开场的时候使用这种技巧更高效。再来一遍。”
第四遍了。
“提问之后留一点时间给大家思考。告诉别人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比说你能提供什么更好。重复的肢体动作会让人感觉疲劳。再来一遍。”
“很好!你可以在讲话结束前来一点小总结。重复最重要的信息。最后一遍。”
连续多次的尝试,每次尝试后都由张居琨先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点,李婧补充和总结,再根据这些点进行调整。
李婧说,一个人在演讲时,手势、动作并不是特定的,教练不会说“你的手一定要打开”,“眼睛一定要看着哪里”,而是先让演讲者感觉到自己与自己说的话之间有连接,再把这种感染力传播出去。作为观察者,教练会提示学员紧张时搓手、向后移动等演讲者自己意识不到的动作存在的问题,也让学员在录像中看到。教练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提醒,告诉学员一些普适的知识。
两个小时的辅导结束后,张居琨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他不仅清楚、有效地传递了信息,有了气场、亲和力,有了和听众的互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演讲风格。
“企业家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与人沟通,现在我能体会到演讲给人带来的快乐。我现在把平时与人聊天都看成是自己的一次小型演讲。”张居琨对本刊记者说。
陈晖(化名)与张居琨存在同样的困扰。她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干练、专业、思维清晰。平时看她谈笑风生的人,根本无法相信当她在会议上发言时竟然会瑟瑟发抖,语无伦次。这直接影响了她的晋升。上司几次考虑让她升职,都因她在公众场合讲话的表现不佳而作罢。陈晖说,她对公众演讲的极度恐惧,来自于小学时她父亲对她说的一句话:“人一多你就不会说话。”这句话带给她的伤害萦绕了她近30年,年龄越大她越觉得自己丢人,恐慌的表现也就越明显。她讲话时,一旦有人提问,她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讲好。
陈晖的职位高于一起来受训的同事,她知道这个问题带给她的影响她必须尽力消除。李婧带动整个小组的人帮她建立信心,驳斥演讲者对自己的固有观念。三天培训结束时,陈晖不再紧张,也不介意听众的提问。“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死不了,怕什么呀!”陈晖认为自己已经突破了心理障碍。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人存在演讲障碍。阿赫是生长在瑞士的巴基斯坦人,没有人愿意跟他讲话,因为他的吞音非常严重,太紧张时还会口吃,听起来太累人。进入培训教室时他坚信自己不可能改变。这种负面心理也是在大家的鼓励中一点点减淡。李婧让他一点点放慢语速,纠正发音,逐词朗读,后来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过于自信有时也是障碍。澳大利亚TED上有一段关于狂犬病的三分钟视频,演讲者是澳大利亚辉瑞动物用品事业部经理Charmine。在辉瑞泰国公司任职时,她曾与同事们一起接受过李婧的培训。作为科学家,她自信、逻辑性强、理性、大脑运转迅速,这也使她沉浸于自己的讲话内容里,高语速不停顿地说话,让听众不知所云。三天的培训结束后,她的语速降到了让人可以接受的程度,有语气和停顿,并学会少讲道理,多讲故事的演讲技巧。
在距离自己在TED上演讲还有13天的时候,Charmine用邮件给李婧发送了自己的演讲录音,并决定要带着自己的宠物狗上台。经过33封邮件往来、4次录音和讲稿的调整,以及最后一次视频模拟,charmine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有趣的电视演说。
心理学家称之为“冒牌者症候群”或“冒牌者恐惧”。
冒牌者恐惧不仅让我们思想负担过重而且使得我们不断质疑自己,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猜测别人会对我们做出什么评价(而且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猜测还都是错误的)。同时猜测让我们疑心重重,破坏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因此演讲时,我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总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想着下一步该干什么,下一句该说什么,担心台下的听众会不会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冒牌者恐惧偷走了我们的自信,压制了我们的风采。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有能力站在这里,那又凭什么指望别人信服你呢?展现个人风采与冒牌者恐惧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而我们自己就是那枚硬币。
我并不从事冒牌者恐惧相关的研究,但是我有过亲身经历。我不仅体验过这种做骗子的感觉,并且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不过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因为这只是我的秘密。这也是冒牌者恐惧为何一直控制我的原因――它像给了我封口费一样,只要不说出心底的恐惧,别人就不会有“她没资格站在这儿”的想法。所以我们不该透露任何的恐惧,难道不是吗?
在2012年的TED演讲中,我分享了自己遭受冒牌者恐惧的困扰经历。在一次严重的车祸后我试图回到学校,那时我的大脑严重受损所以无法有效处理信息。因为这个原因学校劝我退学另谋出路。我很迷茫,没有什么比失去社会对你的核心认同感更可怕的事情了。失去其它的能力也许还不会让我很绝望,但是我却失去了思考能力,我曾经最引以为傲的能力,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无助。
不过我还是熬过来了,努力让自己的生活重回正轨。这个过程真的相当缓慢并且艰难。我完成了本科学业,然后费劲考入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院。但是长期以来我依旧笼罩在冒牌者恐惧里。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感到更加害怕,小小的失误也会时刻提醒着我的无能,暗示着我“你根本没资格站在这儿”,这句话像魔咒一般地萦绕在我心头,怎么也释怀不了。
研究生的第一年,每位学生都需要在一个20人以上的团队里发表20分钟的演讲。轮到我演讲的前一天,我几乎要被恐惧淹没,于是我找到了我的导师并且告诉他,我准备退出――只有这样才能不用发表演讲。
然而导师却说:
“不,你不能放弃,你必须上台演讲。尽力去做,就算是装出来的也没关系,继续伪装,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真的可以做到为止。”
事实上,那次演讲我表现并不好。一个人杵在台上,全身僵硬,只有嘴在动。我分分钟都感觉下一秒大脑就要短路,唯一的乞求便是这次演讲快点结束。演讲的末尾有人举手提问,那时我几乎都快晕厥过去。但是我还是挺了过来,而听众的反应也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糟糕。在这之后,我开始不断地出去演讲,抓住一切锻炼当众演讲能力的机会。有时候我甚至会给自己做演讲,只为了寻求更多的练习机会。
在那之后,我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先是在罗格斯大学从事了一年的心理学教育,再是到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任教两年,最后我到了哈佛大学教书――像我这种人根本不应该来的地方――当年导师说的是对的:我发现自己已经有能力做到了。
当时我在哈佛大学遇见了一位女学生,一整个学期几乎都没有发言。最后一堂课前,她来办公室找我。因为我之前跟她说过,如果她在最后一堂课还不发言的话,这门课就会不及格。她无助地站在我的面前,沉默了许久,最后流下了眼泪,并说出了一句我不能再熟悉的话:“我没有资格呆在这里。”
她说她来自一个小乡村,没有高贵的血统,在哈佛大学里完全没有归属感,经常怀疑自己被录取进来只是招生官跟她开了个玩笑。
她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啊。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深深地被触动了,我突然意识到:今时已不同往日,我不需要再伪装自己,不用再去害怕别人发现我内心的脆弱。不过这一切在她开口对我说这些话之前,我甚至没有意识到。
接下来我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她也不是一个冒牌者,她也有资格呆在这里。
我的TED演讲播出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故事能引起这么多的共鸣。事实上,在演讲之前我差点就把这部分内容删掉了,因为它有点偏离演讲的主题,同时又是非常私人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