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学语文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情感;顺水推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57-01

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力度越来越大,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广泛传播开来,并且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从其它角度来看,当前理性主义教育泛滥,德育工作效果不佳,所以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有在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下开展教学活动,无法做到顺水推舟的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俗话说"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顺水推舟促进语文阅读教育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种说法"三分诗、七分读",其主要指的是语文教育中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才能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学生能否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只有运用真实的情感来阅读语文文章,准确把握文章阅读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从中感受语文文章的情感,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把心灵融入到文章中,用心感悟文章,当学生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情感,教师才能顺水推舟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需要不断体味文章趣味,才能逐渐进入阅读的境界,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顺求自然开展阅读教学。古语有云"文章不厌百回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在反复閱读文章的过程中才能深入理解文章语文的意思,从文章感悟中获得新的阅读感觉,这也是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运用有声语言来再现文章上的书面文字,而且要把这些文字在脑海中转化成鲜活的生活画面,从中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拷问,做到亲眼看到或者亲身感受到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阅读的最终情境,打开心灵的窗户。

2.以带有感染力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情感认知活动和心理变化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心理变化,才能促进情感认知活动的产生。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作为顺水推舟语文教育中的"推舟人"和"引路人",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因此,为了提高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首先必须由教师利用感情丰富的语言来创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为了创造良好的情感分为,首先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情感。在表达教学情感时通过运用高亢、平淡、低沉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树立坚定的思想观念,渲染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励学生积极现实,推动学生奋斗发展,同时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陶怡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语言特点不同,对学生的推动作用也不同,积极向上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形态,亲切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

3.顺水推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听、书、读、写"等几大基本能力,在书写教学中必须贯穿学生的情感。在书写教学时,首先由教师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自主进入书写情境中,才能顺水推舟解读内心情感,使书写教学的效果得到升华。而且在书写教学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够陶怡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体悟记录到文字中,不再局限于课本阅读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4.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为了顺水推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注重语文情感素质教育,及时收集学生的情感信息和学习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遵循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49-54.

[2]崔明海.国语统一视野下近代边疆民族语文教育思想述论[J].史林,2014,(04):124-134+190。

[3]纪亚品,赵军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98-103.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经典;中学语文教育

所谓文学经典,主要是从文学阅读的结果来说的,而不是从作品创作的层面来谈的。无论作家如何强调作品的精彩,没有读者的大量持续地阅读和赞赏,很快便会被时间淘洗掉,那么经典是难以形成的。可以说,文学经典的定义主要是产生于各级各类文学教育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教材这样一种建立在阅读共识基础上的作品选本,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识读。可以说,能够入选文学教材,尤其是持续入选各种教材,超越编选者视野的局限被不同教材选本选择的作品,自然堪称经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舍的作品应该是代表。民国以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的作品都是国文或语文教材里的常客,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堪称上乘。尤其是在众多作品中,有能够超越时空的价值限定,始终被推荐给学生诵读的名篇,《济南的冬天》即为代表。那么,《济南的冬天》何以能成为公认的经典呢?情与景的和谐融通,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老舍是写城市的圣手,济南之外,伦敦、北平、青岛、武汉,都曾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但囿于时代的残酷格局,这些城市的底色大多是晦暗和凄苦的,在价值取向上,不适合青少年读者。唯独对于济南,老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1930~1934年间,老舍曾经将妻携子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

这四年,不但是他创作上的丰收年,更是他家庭生活比较惬意的时光,这对于一生颠沛流离的老舍来说,有着梦一样的留恋,“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吊济南》)情之所至,他甚至尝试写了长篇《大明湖》来重塑这座心中的城市。“在千佛山上北望济南全城,城河带柳,远水生烟,鹊华对立,夹卫大河,是何等气象。”他此类难以抑制的情感笔触,还洋溢到了关于描述济南四季的系列散文里。以恣肆的笔法,写济南秋天的景色、市井的见闻、街谈巷语,甚至连日常食用的大葱都不放过。可以说,感情之充沛,情意之真挚,在城与人的和谐关系上,感人至深。《济南的冬天》作为写济南城市篇章中最为精粹的部分,首先用不同城市风格对比的方式,拿北平冬天的风和伦敦冬天的雾与济南冬天的静谧和响晴来作比较,并因之而有“理想的境界”,用“可爱”“摇篮”等童话格调来为这座城市的山构图。描画这里的水呢,则是“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如此温情的笔法、拟人卡通式的语言,将温暖慈爱一如母亲看护婴儿的舐犊之情呈现于纸上。寄情于景,寓情于景,这对以实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目标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自然是理想的文本。

作为写景大家,老舍写作《济南的冬天》时,已经有了独立的风格、深刻的思想、老辣的文笔,并得到了众多写景大家的赞誉。朱自清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1](P.289)从审美感知的角度说,《济南的冬天》很完美地体现了老舍用现代汉语写景的卓越之处,温婉、细腻、幽默、风致,易于体会和经验,富于画面感,不一而足。但如果只是停留于审美的层面,显然还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良木。无论是“扩大识字量”“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还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都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提出各种条件的严格要求,以适应接受对象的认知水平。或者说,文本的语言工具性要求优先于对审美性的需求。这应该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文本语词的使用上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一步说,所选文本要能在结合现实表达需要的过程中,为汉语的现代化做出典范性表率。其次,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在内容上应该尽可能地单纯、单一,主题指向性要明确,不能出现如诗一样的层叠意义。因此,几乎所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都要作适当修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选定之文,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非过为挑剔,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期于文质兼美,则文中疏漏之处,自当为之修润补色。”[2](P.131)自然,《济南的冬天》作为节选本,也有一个被修正、修润的过程。

在发表不久之后的1936年1月,首次入选《初中国文读本(第三册)》[3]的时候,就以“济南的冬天”为题目,从原本节选的段落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自足的文本,从语言表述系统和意义阐释系统上实现了本质性独立,并删除了与核心表述无关的文字。比如删除了原作开头“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这一类的联结性语句,直接入题,毫无挂碍地剥脱了和文章核心意象无关的枝蔓。对于这种必要的“修正”,有些教材的编写者采取在教师参考书中介绍原作的办法。比如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制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就在《济南的冬天》的课文讲解后面,以“有关资料”的内容,介绍了作品的出处,并作了“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的说明。其实,这种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以注释的形式直接放在课文中,以显示课本编选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真实性,也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了解现代汉语文学的历史变迁,做追根溯源的发生论探索。最后,我们可以审视该文的题材和语言。20世纪中国文学先天性地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反映现实世界为目的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也成为主流创作方式,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解读和规训自然成为众多作品的题旨指向。而《济南的冬天》立足于写景,写一个季候、一座城市,这都是具有超越性的选材,从而让这篇文章如饭后月下的谈天,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期待视野上的分野并不大,讲述起来也就心有灵犀了。从语言上说,《济南的冬天》多用短句、拟声词和语气词,这很适合于中学生的朗读,在音韵铿锵、节奏相谐的声音里带入情感的质地。整部作品用词素朴,无生僻字、艰涩字,日常用语如家常便饭,贴近生活,明白晓畅而又不失优美和流丽。对于实现“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的教学目的来说,《济南的冬天》都是具备典范意义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 教学;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与从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最具突破性的特点是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紧跟时代的步伐,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教育的社会性确定的。因此,愚以为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操作起来又是很方便的。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的市场经济格局的逐渐形成,中外文化的渗透、道德意识的提升、最新价值观的输入、交流和碰撞,使新一代的孩子思想道德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尽管上级三令五申,但是个别学校重视智育,忽略德育等的不良思想使一些学校德育工作淡化;人们经济意识的提升,打工潮的风起云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浸蚀,导致不少“潜能学生”变成了问题学生,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多,不和谐家庭可能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将复杂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渗透更具有时代性的紧迫感,也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既不能靠单纯的说教或枯燥形式化的活动,也不能简单机械地贴上德育教育的标签,钻德育教育要求的空子,更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之后赘上德育教育的尾巴,也不能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责任,听之任之,语文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那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呢?

一、找准支撑点: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支撑点,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中心,以德育的自然渗透基点,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实情,联系社区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爱”字着手,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做学生学习上的朋友,生命中的贵人。

二、把握切入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切合本班实际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内容的逐渐熏陶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爱国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爱国情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认知和爱国行为,如在教学《邓稼先》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了解了邓稼先的基本情况后,深入了解其对祖国科学事业的奉献,在引导学生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热爱,尤其表现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他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将个人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是《藤野先生》一文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国家的需要,是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关注,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说: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经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认识,再加上情感体验的互动,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个人的爱国情操不仅表现在于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对国家未来的关注,还体现在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德育范畴,应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贪婪的性格的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裸的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鞭笞,也是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怎样的金钱观、人生观,是对纯粹的拜金主义者的无情讽刺。学生讨论发出:人无金钱是不行的,但是钻进铜钱眼里,满身铜臭是可恶的,金钱本身并无罪恶,罪恶在于那些不择手段索取金钱的人,当时个别学生用了一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要“取之有道”这种道就是“诚实守信,”不违规违法。在今后的我们的生存中,尤其是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我们经济活动的目标,但是追求利益的前提是诚信、守法,追求金钱的目的是造福社会,拥有金钱的目的是储备爱心和奉献爱。在这样的渗透中,既达到教学的需要,也将内容科学的延伸,挖掘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空间,创新德育活动机制,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达到了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抓住渗透点: 语文突出特点是其实践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前“问题少年”数量的的不断增加,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攀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软化、无力。这其中,我们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陈旧老化,教学活动贫乏甚至严重缺乏,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层管理上的机械教条,都严重制约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做了全新的诠释,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语文的实践性。强调语文教育的实践性,一方面使语文教学形式多样更加异彩纷呈,为学生尽可能创造大量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科学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为语文学科将学生的爱国认知、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和老舍《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的五幅美妙的画卷、 “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的美景,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从赏心悦目的美景中,将感性认识提升到对热爱祖国河山的理性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目的。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的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在“看”、“做”、“实验”、“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激发生活热情,促进人格完美,陶冶道德情操。

四、完善评价点:德育的评价点体现学校教育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杜贤荣老先生在《世上无差生》一文,指出:世上根本没有差生,只有差学校、差老师。要说真有差学生,追根溯源是教育者教出来的,是差学校、差老师培养出来的,责任在教育。

我也非常赞同差学校、差老师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为唯一的评价依据逼出来的、强行塑造出来的。君不见“补补补,老师的命苦,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多么形象而生动啊!

当今,学生不爱学校,不敬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俯首皆拾,已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学校和教师有没有责任,无庸置疑肯定有,而且责任还不小!但其深层根源在哪里?毫不隐晦地说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估方案,也就是教育的评价观!

再加上很多教师“不以桃李满天下为目标,而以师爱漫天下为己任”都是教育评价导致的恶果。

当前教育最紧迫的要务:培养当今社会所必须的普通劳动者,才真正是目的。敬业爱岗不需要智力,要的只是有一颗乐为人民服务的心,要的只是具备奉献人民和社会的精神而已。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 中学语文教育 人格修养 学科意义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86-01

“经典诵读”的活动已经风靡全国。诵读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把诵读与经典紧密联系,即我们所说的“经典诵读”。

一、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意义

1.可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能力,必须依靠读、写、说、听全面结合,并且各种能力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诵读其实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对于读、写、说、听每项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推动作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载体,经常诵读,细细品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积累语文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的素养。

2.积累素材,模拟内化,提升写作水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提高中学生语文作文能力是多么必不可少,积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的佳作名篇,掌握好文章的结构技法,丰富词汇语句,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会文思如泉,很多符合自己表达的内容、结构方法以及情感语句都会呼之即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下笔如有神”。

3.承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健全人格

健全学生的人格与构建学生精神文化这时传统经典教育的目标之一。

中华传统经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其是中华文化血脉与道德理念的载体,是五千年文化的浓缩,凝集了古代圣贤对于人生、世界的体验与思考,蕴含了道德准则以及精神品质,就算在现在也发挥其价值与意义。坚持实施,可以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在交往过程中注意言行举止,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净化心灵。

二、在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的实施

1.建立校园人文环境,铸造书香校园

学校作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①从精神文化方面建设校园书香气息

学校的灵魂与核心可以说是精神文化,其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形成一种读书氛围,力图举办“读书节”活动,鞭策学生诵读经典,再将诵读成果进行交流与展现;又比如举办主题为“中华传统经典”的辩论赛,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个性化诵读的效果。再者,倡导与发扬古典文化气息的校训,这最能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可以经典中找到指路明灯。

②从物质环境方面建设校园人文气息

学校可以在教室、饭堂、宿舍、校道等悬挂或张贴相关的经典名句名言,让经典随处可见,在什么时候都可铭记于心,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学校也可开放、拓大建设图书馆,让学生可以翱翔在书籍的海洋中,扩宽学生诵读的视野。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广播播放通俗易懂的经典诗词,例如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明月几时有》等。用流行歌曲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经典,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还能达到背诵的预期。

2.整合经典诵读的资源

中华传统经典是历史长河中的珍宝,不能独立出来单方面教学,而是要适当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诵读变成一种生动、立体的教学活动。

3.充分利用语文课本这一教学资源

课本教材作为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载体,里面含有大量的经典诵读篇章,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是中学语文教育中最关键的环节。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魅力。中学语文课本里所收录的古诗词、文言文都是具有不同风格与体裁,文辞优美,语言简练,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具有强诵读性。学生可以从诵读中,发觉经典作品的魅力,感悟经典的美;其次,要从多角度领悟经典。“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于经典的领悟也是各有千秋。如果教师一味用乏味的语言、标准的答案去解说经典,这样自然会约束了学生的想象与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敢于说出自己的简介,这样思维碰撞、互相学习,才会有进步的空间。

三、结题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经典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沉淀,它就像是营养物质,为我们补充精神和智慧。经典诵读并不像我们所看到的“快餐式文化”,而是一种放眼于青少年人文素养的积淀与积养、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精神品质以及道德素养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得青少年站在伟人、先贤的肩膀上眺望世界,展现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发明.论近50年来的语文教育性质演绎及学科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

[2]赵海艳. 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刘玉红.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2)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民族精神 培养

语言学家罗常培曾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这句话无疑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一项任务:语文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教育,应肩负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作为民族文化传播者,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魂立根”――加强对民族精神教育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一些中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中华文明知之甚少,缺少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因此,“树中华民族之魂,立中华民族之根”,加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民族精神具有无比厚重的内涵: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思想;是“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和平意识;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都深深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教学过程,语文教师必须勇挑弘扬民族精神的重担,帮助学生“树魂立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五人墓碑记》中,五人生于草芥,为了正义与阉党斗争,凛然大义、蹈死不顾的气节;《病梅馆记》中,一代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这些优秀文章展现了时代的精神。作为民族文化传播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把这些推动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因素、支撑民族奋起的脊梁展示给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并内化为当代学生的精神品质。

二、“内外兼修”――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培养民族精神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首先,应认识到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课标》中,把“情感目标”列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目标,意在通过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有意识地对历史性较强的课文进行史料背景讲解,帮助学生还原中国历史的真实,与历史中那些跳动着的灵魂进行心灵深处的对话。如岳飞的《满江红》,如果以现代观点去分析,会觉得整篇词充满着气息,仇视、敌视兄弟民族,从而得出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结论,有悖于时代精神。因此,在讲这篇课文时,必须讲清历史背景,即宋金交战,金人入侵中原,岳飞怀着保家卫国的情怀投身战场,成为一名战功显赫、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在此基础上分析《满江红》,才能体会他对祖国的热烈情怀,对恢复故土的冲天壮志。对于一些有着铮铮铁骨的历史人物,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其生平事迹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触摸人物的灵魂,体味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其次,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应注重“内外兼修”。既要通过“内”(课堂教学),又要通过“外”( 课外活动)等渠道,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文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积极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文化”应有的魅力,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感悟等方式,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到实处。比如,可以在教室张贴古代名人画像和警句,在板报上开辟“民族文化”专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教学时引用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音乐或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湛与美妙。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文本的内涵,就能让祖国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课堂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并由此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精神。

第二,应把民族精神教育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教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民族精神。如,开展“亲近古诗文”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诵读古典诗文,课前交流自己的感悟;举办古诗文朗读比赛、文化常识比赛、课本剧等,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又如,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把语文学习与参观城乡新貌,游览名胜古迹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学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肩负起点燃民族精神圣火的光荣使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根、有魂、有脊梁的真正中国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程标准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67-01

“误尽苍生是语文”。这句曾经响彻教育界的“名言”曾让多少语文老师愤懑、扼腕、顿足、叹息。当因争论而激荡起的红潮在脸上一点点的淡了下去,一个个语文老师夹着课本,教参、教辅,开始不厌其烦的肢解那些经历漫漫历史长河而依旧美仑美奂的文学画卷,学生如接圣旨般虔诚的记录、背诵,然后依葫芦画瓢地再搬到试卷上时,我们就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语文教育到底在做什么?到底该怎么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课标对“语文课程”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定义突出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学生在这门课程里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等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罗列的十条,201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把这些目标解读为价值导向、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总体要求三大方面,目标充分体现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我们也曾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过,但从我们的语文教育现状来看呢,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情况到底如何,十大目标的达成率是多少呢?

不需要确切的数据,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必然了解于心。

当在电视,电影等媒体上看到“金发碧眼们”说着流利的普通话,写着漂亮的毛笔字,我们收回盯着荧屏的目光默想,你教的班的学生有几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普通话与人流利的交流,问问你自己,语文老师,你写的毛笔字如何?你的普通话过了几级?

当看到你的学生递交给你的请假条格式不正确,几十个字中都有十几个错别字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想想,此时该惭愧的仅仅是学生吗?

当学校要求交个总结,安排写个论文,你都要抄袭、推诿,不知我们当如何教我们的学生写作。

一年中除了翻翻教材、教参、我们的老师读过几本教育论著、几本文学作品?不积累,不更新,不知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理解、鉴赏,培养他们相应的语文能力。

说到此处,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否有丁点“误”的感觉呢?

也许你会说,有什么办法,考试要求如此!

也许你会说,不仅我这样教,大家都这么教!

是啊,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多年后,我就成了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我想鲁讯老大人,肯定不希望我们的语文老师如此来诠释他这句话。

当然,任何事物我们都应一分为二地来看,客观说,造成语文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把全部罪责都推到语文老师身上是有欠公允的,我们完全没责任说不过去,完全由我们负责任我们也承当不起。

俗话说得好,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我们无须在教育大体制、大环境的改变上夸夸其谈了,那就像天边的明月,是拿来酒饱饭足后抒发忧思的,我们要做的是低下头来,品眼前这杯教育的酒。

酒是不得不喝的,可否加点佐料呢?或者首先把自己升级成为优秀的调酒师?

说来说去,其它的诸如体制、变革都是空谈,落实到我们教学实施者身上,我们若想要改变目前之现状,我们语文老师当如何为?我认为首先语文教师应站在较高的层面上来看待我们的语文教育,要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对学生成长的长远影响,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不要因为应试而涸泽捕鱼。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因为繁复的抄写背诵而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路人,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责任心的真正体现。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对策搭建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分析

1.学生个性的缺失

学生个性的缺失是人文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中国的学生都比较擅长于考试,无论在什么地方,其考试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同时,许多学校的教师为了迎合以分数为核心的教育体制,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只

是一味地追求高分。这种环境下,学生从出生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为的只是在学校的各种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从而严重淹没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为考试的“机械人”。

2.价值观念的迷失

价值观念的迷失主要体现在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放在了培养学生语言和文字的认知上,通过反反复复的阅读、朗诵,得到预定的语文学习目标。学校往往会忽视如何教导学生去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直接导致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迷失。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片面化、教条化、固定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对真实人性的分析,以标准答案为唯一的评分标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价值观的部分扭曲,根本无法学会去处理真实社会中的人性复杂的问题。

3.辨别是非能力的丧失

辨别是非能力的丧失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当今信息无限膨胀的社会中,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传播内容的复杂,使学生无法进行思考就获取了所需的信息。这虽然可以节省查阅资料的时间,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往往会让垃圾信息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尤其是一些黄、赌、毒的负面信息。这对于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会通过行为将这种负面的问题表现出来。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

1.教学目标的人文化

教学目标的人文化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偏重于关注真实的世界,改变传统的考试分数一统天下的格局,确立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准确地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对生活、生命真谛的领会,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树立,健全学生的人格,增加生命的厚度。另外,教师还需适度地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促进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与热情度,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观察力。

2.教学环境的人文化

教学环境的人文化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提倡民主的人文氛围,争取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保障每一个学生融入集体中去。另外,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爱书、敬书的习惯,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强化文化视野。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学生接受一些有害于身心健康的负面信息,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未来之路、人文之路。最后,还可以适当地将学习地点从课堂、校园搬到校外以及学生家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帮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还可以提升学生面对陌生环境时的适应能力,促进人文教育中集体化以及社会化目标的实现。

3.教学方式的人文化

教学方式的人文化需要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讨论、访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地设定一些发散性问题,消除答案的唯一性标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需要尊重个性的发展。这样才可以保障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不仅是针对教导课本上有限的语文知识,更需要注重传播一种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本文从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出发,就如何加强中学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虽然不能够全面覆盖到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更加平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J].书屋,2005,12(09):57-61.

[2]赵文汉.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01):125-129.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沟通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中的家长到城市中打工,这样就使农村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就养成了比较害羞与腼腆的性格。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帮助学生学习建立自信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实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并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全面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及时进行调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做好引导与组织工作,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在学习中获取新知识。

四、完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枯燥与繁重的学习任务,只会增加学生的压力,并让学生产生疲劳与烦躁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现象,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教学内容,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突出重点内容,条例清晰,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一知识。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