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由于跨学科合作的成果使得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有效学习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的重心已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结果转向过程,从机械操练转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文章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科学及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分别阐述了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往经验的不足和未来学习研究的走向。

一、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呈现的新特点

(一)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对象

从历史看,有关学习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但是,今天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已变得十分宽泛,其中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同时还涉及跨文化研究、各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目前在学习领域已经取得的很多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大进展,这种专业分布式的合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学习科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相结合

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已将科学与实践的关系带入一个新时代。研究人员正在走出实验室,去关注学习发生的真实情境。学校中教师、学生、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各行各业中的从业者和专家都已成为研究中的互动对象。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学校中的学习与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研究中对于新兴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关注更使得基础研究上的投资能通过开发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回报。

(三)学习理论流派纷呈

由于学习研究的跨学科性,所以研究者既可以从某一专业角度解释人是学习本质,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进行理论的互补与创新。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研究领域中,涌现出很多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可以说是流派纷呈、视角多元。这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众多的理论流派在有关知识和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上竟是如此的一致,它们共享着如此理论假设和共同基础。总之,今天的研究者不仅对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等的研究成国进行继承与发扬、批判与反思,而且还十分注意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依靠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推陈出新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

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近三四十年发生的心理研究的革命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学习理论的产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跨学科的研究和新的科研合作形式使人们更清楚的看到了把基础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希望。

(一)发展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展示,虽然有众多的各个年龄层次的学习者,但儿童在很多方面区别于成人学习者。对幼儿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学习发展的一扇窗户,这些研究还显示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呈现的动态图景。最新的对婴儿认知和幼儿怎样建立早期学习素质倾向的理解也提出一些让幼儿顺利过渡到正规学习情境的途径。研究发现:(1)人具有学习特定领域知识的先天素质,幼儿主动的探究他们的世界。在特殊领域,比如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因果关系、数、语言等,婴儿和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学易学的先天素质。这些对学习的偏爱有利于早期学习或使之成为可能,也为低龄学校教育铺平道路。(2)学习策略很重要。事实上,儿童能够通过纯粹的意愿和努力学会任何东西,但当儿童被要求学习他并不具优势的领域时则需要具备有目的的学习策略。儿童需要理解学习的含义、作为学习者他们本人的身份、怎样作计划、进行监控和复习,需要反思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学习,学会自己理解问题。这些元认知技能为学习提供了策略性能力。(3)儿童既是问题解决者,又是问题制造者。他们试图解决出现的问题,他们寻求新的挑战。在遇到失败时他们提炼并改进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策略,他们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凭借自己的力量所获得的成功和理解在激励着他们。(4)成人在帮助儿童在新的情境与熟悉的情境之间建立联系。儿童的好奇心和坚持性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组织儿童经验、支持儿童努力学习以及控制儿童所学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所以儿童显示出的能力是在他们与环境的经验中和与照顾他们的成人的接触中形成的。

(二)教育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1)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理论并没有提供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简单处方,但学习理论却包含了设计原理。新的研究对学习环境设计提出了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意味着人们需要重新考虑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怎样评价学习。研究发现:第一,有效教学开始于学习者带入教学环境的已有知识,包括文化实践和信仰,还有学科内容知识。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程度是与学习者用他们目前建构新知识的程度相一致的。第二,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区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变得容易。强调知识中心的教学引起一些质疑,比如教学聚焦与帮助学生使用他们当前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的程度。第三,评价问题也代表了看待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视角。反馈对学习来说是基本的,但是课堂上的反馈并不常见。学生的测验和论文可能得到分数评定,但这是发生在学习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还需要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机会修改和改进思维和理解的质量。第四,有关学习环境的重要视野是学生促进理解共同体意义的程度。学生、教师和其他参与者分享同样的标准,使学习有价值、有高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提高人们互动、接受反馈、学习的机会和动机。

(2)有效教学

各类专业知识都不仅仅是一般的问题解决技能,还要求有组织有序的概念知识和探究过程。各种各样的学科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组织起来,都有其各自的探究方法。研究发现:有效教学的教师需要"教育教学知识"--即有关如何教好特定学科的知识,而这又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专家型教师了解他们所教学结构,他们以这种结构作为认知路标来指导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进步,在平等讨论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是相互作用的。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并不能引导教师。以前错误的观念是教学仅仅包括一些一般性的方法,一个好的教师能够教好任何一门学科,学科知识本身就已经足够。3

(三)神经科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神经科学发展证实了很多理论假设,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早期经验的重要作用。对于新的学习科学来说,它的新颖之处,就是它吸纳了很多科学领域的重要观点和例证。比如说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仅仅这三门科学,已经为学习科学提供了大量的例证。有关学习和发展的详细研究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关于智力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图式。神经科学对学习机智所作的贡献是加速了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的出现,比如正电子放射X线断层摄影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术(FMRI)等。这些技术使得研究者们能够直接观察人类学习的功能。关键性的发展是修正大脑结构建立心理结构的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不仅仅是以前的程序化的模式展现。有些支配学习的规则已被揭示。其中一个简单的规则是实践增强学习。在复杂环境中经验的多少与大脑结构改变的程度有很大的相关。研究发现:(1)学习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2)结构的变化改变大脑的组织功能,换句话说,学习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3)大脑的不同区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学习。

(四)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新进展

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很广,包括认知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等,学科学习领域研究有科学、数学、历史等,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有教育学、学习环境设计。评价学习、追踪学习的进展,需要新技术,而不仅仅是课程事实,开发有效的研究方法对这么广泛的学科研究尤为重要。现今,学习研究领域新技术的一些特点与新的学习科学的原理是一致的。

由于新技术是互动的,现在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深度、建立新的知识的环境变得更为容易。技术现在可以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学生能够用类似于在学校之外环境中使用的工具的可视化建模软件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情境的可能性。新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能够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的人。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

新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建这样的环境,既为教师,也为教师所教的学生。但是,在考虑如何使教师更有效地使用新技术方面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关小过程教师们需要了解什么?有关教师对于技术本身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样的培训在帮助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程序方面最有效?已开发出来的基于对学习原理有充分理解的好的教育软件、教师支持工具还没有达到标准。

三、未来学习研究的走向

综合分析当代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笔者认为未来的学习研究应关注学习科学的研究基础、科学学习的基础、学习科学的新方法论、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学习技术的研究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心理学范文第2篇

我们不是活半仙儿

小鱼:你们经常被很多人问一个相同的问题吧——“学心理的是不是都会读心术?能看穿别人的心思?”

惠子:我也纳闷了,我的高中同学但凡知道我是学心理的也都是这么一套嗑,我都不想看穿了,我想直接刺穿他们的心!我又不是活半仙儿,又不会算命,拿什么看穿你们的心思??其实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理解都片面了,大家都只停留在对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这个角度上的理解。真正的心理学远远不止这些,心理学的定义叫做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学的心理学是一本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并非读心术这么玄乎。

心理学其实包括很多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关人类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过程,比如感知觉的产生,如何思考,记忆,以及人类逻辑推理的规律;有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发展历程,这其中包括了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学,说白了就像婴儿几岁会叫爸爸妈妈,都是我们研究的方面,成年和老年也有研究;还有脑神经科学,这就比较高级了,我们利用先进的脑神经仪器测查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试图通过生理干预的方法帮助那些有认知困难的人,比如帮助有阅读障碍、数字困难的患者。

而社会上大家所了解的那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乃至心理医生,仅仅是应用心理学分支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理论分支。比如我,我的研究方向是儿童心理学,对于心理咨询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说实话,还真不如算命的厉害。

生活就是实验,招被试

小鱼:学了心理学,你们的世界是不是变得跟我们一般人的不太一样?

惠子:肯定不一样啊,在我们眼里没有别的专业那么丰富多彩,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实验,招被试”。因为我们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基本上所有的结论都必须通过客观的实验数据来说话,因此每天我们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想实验,就要有人愿意参加实验,也就是招被试,所以招被试就成了我们每天都在奔走的事情,这是一项既无聊又繁琐但是很有乐趣的事情。

基本上我们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项研究,因为每个人都要上将报告,所以寝室里大家有时候干脆就互相帮助,彼此为对方的实验做被试。被试一般就是填写问卷,一到了课程结业的时候,寝室里经常是电脑乱飞,大家互相传接着笔记本帮彼此填问卷,又热闹又紧张。

我在导师那研究儿童心理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所有的被试都是从微博上找来的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小宝宝,管理起来真的特别多的意想不到。有一次我们招了一大堆宝宝做空间定向的实验,记录被试时,小孩子的名字让我们头疼了半天,光那一天要来的被试里就有3个叫天天的,3个叫果果的,还有2个豆豆,3个小宝外加1个大宝??搞得我们的登记信息一团乱,小孩子到了之后也分不清谁是谁。那时候真心在想,父母们啊,你们为什么给孩子起名字这么容易随大流呢?看,叫个什么花生土豆不是很好嘛,多有个性?

最无奈的要数我们寝室一个做老年心理学姐妹了,有一阵子她要做一个关于老年人再婚情况的调查,为了收集被试她经常到老年人家里去了解情况,可老人年纪大了话就多了,更何况是谈及婚姻这种问题,那些爷爷奶奶们常常和她拉家常,大谈特谈自己的婚姻经历、子女问题,有时候谈得高兴了声泪俱下,但对我们研究的回答往往根本不在主题上,拦都拦不住,只有静静地听她们说完,没个个把小时根本结束不了。

实习另类欢乐多

小鱼:心理学这么神秘的学科,实习时是不是也和别人不一样?

惠子:那是必须的啊!我们实习的地方,说句大话,其他专业的同学是想进去都困难。最让我难忘的当属是去精神病医院和幼儿园实习了。尤其是精神病医院,这辈子就去过这么一次,就足以让我大开眼界了!

记得当时我们小组第一次分配到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听大夫说已经患病十几年了,他有严重的幻听和幻想症,我们采访他的时候,他一直特别神秘地说自己是重要人物,能够听到很多已故的伟人在呼唤自己,还告诉我们要小心,这不是医院,是软禁他的地方,周围的医生都是特工,为了监视他,临走前他还求我们一定想办法把他救出去,弄得我们一帮人是哭笑不得。

后来还遇到了一个患有妄想症的小姑娘,非说自己是王妃,还总是给我们展示她有多美,看着其实挺心酸的。我们还遇见过有狂躁症的病人,见到我们特别热情,感觉好像是老熟人一样,一见面各种打招呼,上来就要给我们唱歌跳舞,搞得好像联欢一样。

去幼儿园就是和小孩打交道了,其实幼儿园的老师大多对孩子都是哄着,可是我们学心理的知道,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会更加强化及加剧孩子们的依赖和任性。有一次一对双胞胎在幼儿园门口和父母分开的时候哇哇大哭,老师和路边的家长都说让妈妈抱抱就好了,可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一种分离焦虑,如果妈妈抱他们了,就会强化他们只要自己哭妈妈就不会走的意识,那样一来反而无法解决问题了,所以当时我们只有特别冷血特别另类地一直催着妈妈离开。其实这就是心理学里大家没有看到的一面,也是科学与常识有差别的一面。

学心理的心里都有点变态?

小鱼:以前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研究心理问题的人心理都有问题,你们真的是这样?

惠子:是不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被很多人说久了我们也就以此自嘲了,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前几年曾经有学院的老师做过研究,对各个研究生院的学生做过一个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是相对其他各院系的同学,心理系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指标略低一些。

我们当时都分析了原因,一是有些同学之所以选择心理学的确是因为他们有心理障碍,想通过学习来寻求帮助。二是有些同学的亲人有心理障碍。这两点和学医的有些相似,许多学医的是因为自己或家人、朋友有疾患。当然更多的人是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觉得其神秘无比想一探究竟。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受环境的影响,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人和环境相互互动的结果。

听说很久以前学院有位老教授,讲授变态心理学时跟学生介绍,说他以前有一阵子在精神病院与精神病人打交道,时间长了他竟然养成了精神病人的一些习惯,比如没事的时候会注意人们细微的行为,常常对人敏感,他说过分敏感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这是习得的,整日和精神不正常的人在一起,人自主不自主地肯定会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的滥用,学变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调侃,“哈哈,你这是妄想症!”,我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分析,对着各种症状给自己和对别人归类。因为对于心理问题了解的多了,也就发现自身的问题了,所以大家会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

寝室里都是莫名其妙

心理学范文第3篇

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优化其课程体系。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心理学的观念,为师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学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技能,使师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具备最优化的结构。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规律,课程的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调动师范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心理学范文第4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心理学范文第5篇

2.三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复发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陈光,ChenGuang

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赵淑敏,宁征远,万爱华,韩紫菲,杜波

4.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刘明山,车丽娜,卢锦秀,LiuMingshan,CheLina,LuJinxiu

5.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调查宁征远,尚运才,王利刚,杨继洲

6.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王黎华,明廷华,WangLihua,MingTinghua

7.认知疗法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健康心理学杂志 李智,LiZhi

8.65例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特征分析刘世华,林建新,LiuShihua,LinJianxin

9.大学生手臂运动准确性及相关因素研究刘力勇,李丽娜,张郢,王晓一

10.关于大学生性别特质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何艳,付海玲,韩洁,HeYan,FuHailing,HanJie

11.聋生与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黄锦玲,蔡太生,娄星明,HuangJinling,CaiTaisheng,LouXingming

12.高师生需要结构及其发展态势研究陈秋珠,ChenQiuzhu

13.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王强,宋丽娟,唐平,杨贵英

14.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对情感的调节效应分析赵慧敏,ZhaoHuimin

15.更正

16.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孙丽丽,张晓瑜,张淑华,SunLili,ZhangXiaoyu,ZhangShuhua

17.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陈雯,陈新,王国平,廖力

18.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常保瑞,方建东,ChangBaorui,FangJiandong

19.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与其家庭环境研究余展,李江雪,YuZhan,LiJiangxue

20.大学新生集体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薛松,李永鑫,XueSong,LiYongxin

21.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及特点黎光明,郑红勇,聂景春,张敏强

22.团体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杨绍清,程淑英,李建明,YangShaoqing,ChengShuying,LiJianming

2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王晓一,李薇,杨美荣,WangXiaoyi,LiWei,YangMeirong

24.大学生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洪冬美,许芳,刘淳松,HongDongmei,XuFang,LiuChunsong

25.北京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杨凤池,高新义,YangFengchi,GaoXinyi

26.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相关研究项明强,郑允佳,景玉环,金志成

27.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褚庆文,施永斌,孙秋芳,张晨星

28.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胡象岭,屈克英,翟丽,于东威

29.高中生自信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刘丽娟,LiuLijuan

30.中学生网络依赖状况调查李卉,王福兴,LiHui,WangFuxing

31.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李银萍,庞庆军,LiYinping,PangQingjun

32.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庞庆军,李银萍,齐立斌,PangQingjun,LiYinping,QiLibin

33.学业中等生学业成就归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于淑丹,应贤慧,戴春林,YuShudan,YingXianhui,DaiChunlin

34.唐山市妇产科护士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高志俊,刘丽,李建明,杨绍清

35.小学教师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李志凯,LiZhikai

36.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卢长娥,LuChang'e

37.监狱犯人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王丽,李建明,李丽娜,WangLi,LiJianming,LiLina

38.身心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赵约翰,高志星,戴丽,季万胜,桑小光

39.3名乘员在密闭座舱内的心理认知变化王健,邹义壮,李勇枝,钱锦康,许欣,宋崇升,张东,张进国,高文静,吴元亮,韩永强,李健

40.健康心理学杂志 入伍新兵适应性问题的质化研究李文姣,符明弘,王雪松,LiWenjiao,FuMinghong,WangXuesong

41.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的探讨张伟,钱庆增,ZhangWei,QianQingzeng

42.Bell's面瘫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李梦晨,黄秀琴,谢洪启,LiMengchen,HuangXiuQin,XieHongqi

43.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文兴忠,WenXingzhong

44.自编大学生考研焦虑量表的信、效度研究申鲁军,ShenLujun

45.中国白领精神压力量表的编制邓丽芳,许琴,郑日昌,DengLifang,XuQin,ZhengRichang

46.神经症的研究进展彭焱,李建明,PengYan,LiJianming

47.《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论文现状的分析报告李建明,王丽,LiJianming,WangLi

48.读书日记式森田疗法对大学生强迫的治疗付伟,徐鹰,张绍波,温国旗

49.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现实疗法徐广荣,XuGuangrong

50.异常心理的相对性问题唐平,张涛,宋丽娟,TangPing,ZhangTao,SongLijuan

51.抑郁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席明静,张月娟,XiMingjing,ZhangYuejuan

52.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个案研究王晓坤,訾非,WangXiaokun,ZiFei

53.华北煤炭医学院已经派遣20名心理援助志愿者奔赴四川灾区

54.习得性口吃患者的临床心理治疗个案报告曲艳,刘颖,QuYan,LiuYing

1.学校行为适应、个人应对策略和心理控制能力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王爱平,许燕,陈浪,赵博

2.174例高考复读生考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封永昌,丁林,FengYongchang,DingLin

3.16种个性因素问卷高分与低分军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王海民,王兰爽,杜宝臣,WangHaimin,WangLanshuang,DuBaochen

4.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王艳芝,李彦牛,龚蓉,WangYanzhi,LiYanniu,GongRong

5.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概况周忠琴,姜潮,ZhouZhongqin,JiangChao

6.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抑郁情绪的比较研究杨美荣,杜君,王晓一,YangMeirong,DuJun,WangXiaoyi

7.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工作记忆研究李美华,沈德立,LiMeihua,ShenDeli

8.艺术专业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许怀祥,李建伟,薄世杰,王飞

9.自考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李海青,孙志军,LiHaiqing,SunZhijun

10.高中艺术生主观幸福感、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王媛媛,李建伟,仇洪山,刘圣荣

11.不同家庭环境师范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研究曹红军,罗红霞,李德重,张红梅,李莹,范凤兰

12.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张改叶,闫春平,ZhangGaiye,YanChunping

13.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于晓波,YuXiaobo

14.认知方式与情绪唤醒对大学生从事决策的影响赵富才,宋灵青,赵夫明,ZhaoFucai,SongLingqing,ZhaoFuming

15.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沈雪萍,ShenXueping

16.中专学生心理需求的特点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王静,陈杰,WangJing,ChenJie

17.现代电休克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王雅丽,黄玉海,WangYali,HuangYuhai

18.出院患者服药卡对抑郁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段松,韩春,汪园园,朱方方

19.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李予春,李长春,王东平,冯砚国,王世贵

20.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精神科会诊情况分析任忠文,杨宗新,张玉清,RenZhongwen,YangZongxin,ZhangYuqingHttP://

21.书法练习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周斌,刘俊升,周颖,ZhouBin,LiuJunsheng,ZhouYing

22.被隔离人群血清细胞因子及血栓素B2水平变化吴兴曲,杨来启,邓自和,胡淑芳,李鸣,李拴德,张彦,何明,林玉梅

23.内观疗法治疗强迫症1例陶金花,王红欣

24.中风后心理障碍的临床分析宋梅英,冯殿福,苏军,SongMeiying,FengDianfu,SuJun

25.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王建国,吴穗玲,陈广阳,WangJianguo,WuSuiling,ChenGuangyang

26.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分析罗时桃,LuoShitao

27.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王雨露,WangYulu

28.单间ICU病人压力因子与急性生理紊乱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相关性研究王卓,杨凤池,翁以炳,WangZhuo,YangFengchi,WengYibing

29.澳门公务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禹玉兰,YuYulan

30.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调查与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 王身祥,夏泳,肖启,邵剑锋,戴云兰,盛水平

31.看守所在押人员抑郁、焦虑情绪调查徐宇锋,XuYufeng

32.企业管理者人格特点研究马文有,裴华,张凤阁,张本,陈龙

33.东北地区民工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孙崇勇,SunChongyong

34.亚健康人群基本认知能力的初步研究张丽萍,杨瑞,夏猛,ZhangLiping,YangRui,XiaMeng

35.脑血管病后躁狂和抑郁的病因比较肖强,李春,肖勇,石学霞,王凤芹

3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个关键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苗丽娟,徐应军,MiaoLijuan,XuYingjun

37.抑郁症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研究现状刘景全,崔以泰,LiuJingquan,CuiYitai

38.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王米渠,谭从娥,李世通,WangMiqu,TanCong'e,LiShitong

39.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住院恢复期的心理干预宗延灵,Zongyanling

40.自杀倾向患者的去甲肾上腺能系统的临床研究李春,肖强,肖勇,王凤芹

41.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问卷的编制贾远娥,李宏翰,JiaYuan'e,LiHonghan

42.税费改革后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胡心怡,HuXinyi

1.农村优秀生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赵英武,赵英艳,ZhaoYingwu,ZhaoYingyan

2.高校贫困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林晓桂,何少颖,赵凌波,段华平

3.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发生的特点分析赵久波,张小远,ZhaoJiubo,ZhangXiaoyuan

4.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

5.人际关系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探讨裴利华,PeiLihua

6.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惧怕否定的关系研究姚丰菊,严芳,张志华,李恒芬

7.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因素孔德荣,KongDerong

8.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压力李文晓,LiWenxiao

9.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

10.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张枫,刘毅梅,王洁,马晓健,陆雪倩

11.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研究郭文斌,GuoWenbin

12.大学生烦恼与性格关系研究刘建东,LiuJiandong

13.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张翠红,谢正,代娟,陈佐明

14.临床实习阶段高职护生的心理卫生现状分析及对策闫俊平,田素芝,YanJunping,TianSuzhi

15.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的现状分析安芹,贾晓明,AnQin,JiaXiaoming

16.驻高原武警官兵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刘晓秋,解亚宁,白志军,LiuXiaoqiu,XieYaning,BaiZhijun

17.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李梅香,郑华,马振武,LiMeixiang,ZhengHua,MaZhenwu

18.澳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之SCL-90分析莫忠健,MoZhongjian

19.分裂症的家庭照料者心理干预模式探讨张华坤,邱育平,黄京铭,陈尚坤

20.健康心理学杂志 深圳市外来工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研究张泉水,刘晋洪,陈家建,黄晓宇,张秀芬

21.西安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张兰君,马武玲,杨兆兰,ZhangLanjun,MaWuling,YangZhaolan

22.围绝经期职业女性心理干预及其心率变异性的观察韩秋菊,刘建国,HanQiuju,LiuJianguo

23.癫痫病人的心理健康调查王启军,程凤仙,WangQijun,ChengFengxian

24.孕期心理教育对非必须剖宫产率的影响崔英梅,曹丽萍,CuiYingmei,CaoLiping

心理学范文第6篇

ISSN Print: 2152-7180

ISSN Online: 2152-7199

Aims & Scope

Psychology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psychology.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doctors and academician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omote, share, and discuss various new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in psychology related problems. All manuscripts must be prepared in English and are subject to a rigorous and fair peer-review process. Generally, accepted papers will appear online within 3 weeks followed by printed hard copy. The journal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fields:

心理学范文第7篇

心理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内隐、复杂与不确定,长时期没有独立的科学地位。直到19世

纪后期才开始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思辨性的研究向客观性研究的转变,标志着心

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科学。此后,心理学形成了许多学派,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

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各学派虽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但也存在

尖锐分歧,使刚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心理学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危机的产生,一方

面源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和方法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割裂了整

体和部分、结构和机能的关系所致。

心理学建立之初,元素主义占优势。冯特认为,心理由元素组成。他将意识分解为元

素,并探索由元素构造出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方式与规律。华生也认为,不管多复杂的行

为,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心理学的任务是要确定作为复杂行为的元素,即刺激与反应

的联结。这种还原论及元素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助于简化复杂的心理现象,深化对心理的

认识,为心理学的早期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忽视心理的整体性,导致心理学处

于分化和分裂的危机之中。

作为元素主义的反动,机能主义反对将意识看成是少数心理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认

为,元素分析不是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主动的、连续的整体,是在对环境适应过程中起

作用的机能,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整体机能。机能主义重视心理的机能而非结构。格

式塔学派更是反对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所持的集多个反应而成整体行为的理念。他们强调

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和学习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

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果。

虽然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心理的整体性,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

回答‘心理机能的产生机制”、“心理组织整体性的本原”、“心理的机能与结构的关系

”等问题时,仍显导力不从心。机能主义对这些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主张心理学的生命在

于应用,反对对意识结构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则在康德先验范畴思想和现象学的指导下

,认为心理的整体性机能是先验的,使其理论带有强烈的先验论和唯心主义倾向。

由此看来,要全面把握心理现象的整体与部分、结构与机能的关系,传统的方法论难

以胜任,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它就是系统科学。

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20世纪40年代以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新兴科学的出现为心理学提供了新思

路、新方法,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系统论认为,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要把握系统功能就必须对系统

结构进行分析。然而,与那种破坏整体性与内部联系的机械切割式的“分析”不同,系统

分析方法是从整体出发,将事物分解为结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是考虑到综合和伴随着综

合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特别适于研究多要素组成的复杂有序的系统。心理是宇宙中

最复杂的现象,具有多层次、多水平、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特点。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纵横

交错的有序系统,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状态随时间发展而变化,表现出运动性和多变

性。因此,要科学地研究心理现象,把握其内在本质和活动规律,必须采用适合研究有序

整体和提倡历时性原则的系统方法。

信息论认为,一切系统中都有信息流通,当然也包括人类的认知系统。信息方法,撇

开了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把系统有目的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变换过程。在心理学研究

上,信息方法给人的启发就是对认知的信息流程进行分析。这种通过信息流程分析研究复

杂系统内部结构的研究思路被引入心理学后,人们便找到一种能探索认知系统内部结构的

方法,即在控制作用于认知系统的刺激形式与刺激时间的同时,检测认知系统的反应形式

与反应时间,并根据刺激与反应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认知系统的内在信息流程,推测认知

系统可能具有的内部结构。事实上,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重要成果,如记忆结构,短时记忆

的信息加工和提取,表象的类比学说等,都是在分析信息流程基础上获得的。

控制论认为机器与生物都是通过负反馈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它是关于可能结构导致可

能行为方式的科学,是通过行为分析来探索结构的。通过行为、机能来研究结构,是控制

论在方法论方面的一大贡献,它克服了行为主义把行为研究与心理研究等同起来,把行为

研究作为目的,而不是通过行为去研究心理结构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控制论的两大方

法:功能模拟和“黑箱”方法更是给心理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人工智

能科学的发展。作为心理现象的物质载体的大脑,由于结构复杂,难于运用结构复制、模

拟的方法再现其功能。但功能模拟(如计算机模拟)却可在未弄清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建

立有关对象的技术模型,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推断其过程、结构和机理,预测其未来行

为。

心理现象之所以难以研究,根本原因之一是其活动的内隐性,即所谓的“黑箱”:我

们既不能对人脑产生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进行直接观测,也不能对人脑所发生的心理过程

进行直接考察。况且,人脑各组织间的分解会引起整体功能变化,影响心理活动的正常进

行。“黑箱”方法可在不干扰正常心理活动的前提下,考察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因此在

心理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作用。在将某一心理现象作为“黑箱”研究时,首先要找出它与其

他心理现象的相对边界,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从心理整体中分离出来,确定外界

对它的影响(输入)及其反作用(输出);然后,在系统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观测记录刺

激(输入)和反应(输出);最后利用观测取得的数据,结合原有关于“黑箱”的知识,

建立起相应的理论模型;根据模型研究的结果,对它的内在结构作某种推测,对未来行为

做某些预测。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虽自成体系,但互有交叉、辩证统一,即“三论归一”。

作为思维方法,“三论”已不局限于研究某一物质运动的形式,而是从系统、信息和控制

的过程来考察事物,对研究复杂事物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

知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以系统、信息和控制的观点看待

认知过程及机制,突破了行为主义只研究外显行为的局限。认知心理学将研究重点放在认

知的内部过程和结构上,即信息是如何被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并将人的认知系统

与计算机进行类比,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认知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认知心

理学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的特点,提出了反应时法、计

算机模拟等方法,为深入研究认知过程起了巨大作用。反应时法以反应时作为客观指标,

对复杂的心理与行为作定量分析,以获取规律性的知识。由于反应时与需要转换的信息量

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因此,从反应时的长短便可推知其内部信息转换的多寡,进而对内

在心理过程作出某种假设。反应时法业已成为探索心理机制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模拟则是

认知心理学另一方法。由于心理过程的内隐性,可利用模拟的方法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心

理现象。其基本假设是:人脑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人和计算机对信息加工的原

理是一致的,因此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将人的认知过程的假设编制成程序,通过计算机

的运作进行验证。这种模拟既可验证认知理论的正确性,也可使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从输

入到输出间的各个环节。计算机模拟是功能的而非具体结构的模拟。

在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功能模拟的指导下,认知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范围包括知觉与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表象、思维与问题解

决、决策、语言和认知发展。另外,由于认知心理学以信息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而信息

又包含信号和内容意义两方面,信号处理体现为生理过程,内容意义的加工则体现为心理

机能,两者在信息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对深入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与行为的关系起了重

要指导作用。目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情绪、意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直

至临床心理等领域。如在情绪方面,提出了认知—评价的情绪理论;在意识运行机制方面

,出现了元认知模型,元认知模型有三个特征:监督、控制和元层次。在社会心理方面,

出现了社会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和预测人的社会行为。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反应时法已显现出局限性。这种反应后指标(off-line)

难于精确地揭示正在发生的心理过程的机制(on-line)。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更为先进的

研究方法和技术,如眼动记录法、脑成像技术和脑电技术等。这些即时的方法和技术使研

究者可以直接“看到”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时头脑中正在进行的活动。但是即使是这些新的

研究技术,其实验设计的仍然是减法设计这种简单的线性思想。另外,运用反应时法来研

究人的心理,前提假设是脑内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信息流,体现为系统对信息的

系列加工,即连续而非间断,线性而非非线性,串行而非并行。然而,人们在利用眼动仪

记录眼动轨迹时发现,阅读时的眼动有注视和跳动,并非是连续性扫描,这表明阅读时的

信息获取,在时间上是分步地(即量子化地)完成的,体现出脑内信息加工的不连续性。

同时,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某些高级心理过程,如顿悟、决策这些影响因素众多、关系

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时,便显得苍白无力,以致出现理论众多、琐碎、外在效度低的尴尬

局面。要打破这种危机,就需要有更新的研究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和模糊数学对现代心理学的含义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的探索方向发生了转变。研究重点开始从简单系统转向复杂系统

,从研究静态、可逆、线性的关系转向研究动态、不可逆、非线性的关系,从研究简化、

理想化、对称和守恒的物理世界转向研究复杂、现实、不对称和不守恒的自然界。在这一

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以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和模糊数学这些新的系统科

学和方法,它们对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耗散结构论是关于系统自组织的理论。自组织就是进化。耗散结构论认为,生物体是

非平衡有序的结构系统。这种系统结构的形成和延续,只能在系统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信息交换的条件下进行。普林高津认为,非平衡有序的结构的特点是,“一方面是

结构和有序,另一方面是耗散或捎费”,系统只能在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耗散中形成和维持

。人的心理也是一个自组织的有序系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进行要通过不断同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目前,耗散结构论在理论层面和具体研究中深深地

影响了现代心理学。例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

不协调理论,管理心理学中的“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智力研究中斯腾伯格的

智力三元理论,对感觉剥夺的研究等,基本精神都和耗散结构论一致。

协同学也是关于系统内部复杂的自组织行为的理论。协同学所处理的量是序参量。序

参量是为了描述系统整体行为而引入的宏观变量。它是微观于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合作

效应的表征和度量。序参量一旦产生,就成为一切子系统的因素,导致协同作用,产生宏

观有序。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演变,是通过将控制参量作一个全局性的变化,

在自组织的作用下,系统发生质变。“协同”反映了形成自组织结构的内在根据。协同学

的原理符合人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心理系统虽然受环境影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但决定

心理系统发展和变化的还是心理系统自身的变量。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所指出的

;“心理不是由直接的外部影响所引起,而是由主体借以同对象世界的实际接触的过程而

引起的”,“内部的东西通过外部的东西而起作用,并由此而改变着自己”。在皮亚杰理

论中,心理系统中起作用的两个关键的内部参量是同化和顺应。在鲁利亚关于大脑机能系

统理论中,人的大脑的活动由三个机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一是动力系统,二是信息加

工的系统,三是行为调节的系统,这些系统都可以被视为心理系统的序参量。在认知心理

学中,目前占优势的系统理论有两大类:其一是模块理论,其二是网络理论。模块理论认

为,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和心理活动由几个相互独立的“模块”的相互作用实现,这些模

块本身也是许多子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和合作效应,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在认知上不可穿

透。刺激以系列方式进入信息加工系统,各个模块依次对刺激进行加工,一个模块的输出

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是以并行方式存储在各个不同的记忆模块中,这样提取一个

模块中的信息对另一个模块就没有影响。如特尔文认为,人的记忆可分为程序记忆系统、

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五个系统(模块),多重记

忆系统并行地存在于不同的脑区之中。这样,一次编码事件就产生多重记忆系统的效果,

记忆效果是五个记忆系统活动的结果。由于各个系统在一次具体认知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所以记忆的性质的效果就不同。模块理论和协同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突变论着重研究不连续的现象。突变论研究的过程本身是连续的,但连续的原因造成

了不连续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突变论力图揭示造成这种不连续性的一般机制。突

变的本质是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经过失稳向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迁,是自然界和生物界进

化的内在动力之一。自然界中有许多与不连续性有关的现象。这种不连续性既可以体现在

时间上,如细胞分裂或房屋倒塌;也可以体现在空间上,如物体的边界或两种生物组织之

间的界面。这种不连续性使人们在用连续性的数学方法处理问题时面临巨大数量的状态变

量的难题,而突变理论却可避开这一难题。当处理复杂系统时,只要观察到某些突变特征

,就可选择合适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并用突变模型来拟合观察结果。突变论既可运用于

自然科学,也可运用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例如,在研究狗的攻击行为、人的决策、人类

的神经错乱、语言识别和知觉的多稳态方面,突变理论都显现出较大优势。突变理论也可

以用来研究问题解决中的“顿悟”的心理过程。

“混沌”现象是人们在研究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生态学中,发现的一种混乱、无秩

序现象。但研究表明,混沌现象是一种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与随机性和噪声有本质不同。

这种看起来无规律的东西有内在规律,对应一种没有明显周期性的高度有序的结构。混沌

现象的发现与研究,为探讨心理现象的机制,如大脑如何进行信息加工,思维如何产生,

以及其他复杂的、看来无规律的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例如,人们发现正常的脑电

波处在混沌状态。相反,当大脑处在非正常状态时,如癫痫病发作,脑电波则呈现出高度

的节律性。事实上,人的心理是一个耗散系统,这个系统同时也具有混沌性质。因此,可

以把混沌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

另外,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心理现象也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

定性,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精确科学,要从经验科学步入理论科学行列,就要广泛使用数学

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心理现象的内隐性,混沌性和模糊性,线性数学难于确切地描述其过

程,模糊数学就表现出优势。模糊数学引入模糊集合及其隶屑函数,在多值逻辑的基础上

,克服经典集合及其特征函数所表现的绝对观念,建立了灵活的隶属程度的相对思想,为

探索复杂事物提供了有效工具。事实证明,运用模糊数学对复杂系统进行模糊性描写,反

而能达到精确的目的。心理现象具有随机性,即事件出现的方向虽不确定,但事件的结果

却完全确定,总可归于某一类或某一状态,这种现象容易用经典集合论来加以阐明,如信

号检测论。但有些非随机性、不符合排中律的心理现象,如相似性判断、等级判断等,这

类现象难以用概率统计方法加以研究。心理活动受众多因素影响,如需要、情绪、动机、

能力和环境等,都会引起不确定性、模糊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模糊数学方法运用于心

理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当然,由于模糊数学诞生至今时间不长,而它被引人心

理学研究的历史更短,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面还很狭窄,但是随着模糊数学的发展,

它在心理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将不断扩大。

上述非线性科学的理论虽然都是来源于某个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它们的研究角度、研

究方法、语言、工具却具有普适性。目前,除模糊数学外,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

和混沌学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而不象系统论、信息论和

控制论那样,已经深入到具体研究方法的层面。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地挖掘其思想内涵

,探寻各类非线性现象的共同机制和彼此间的一般联系,用更普适的语言、工具进行描述

、刻划,完全可以将这些非线性科学的方法较贴切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去,从而促进现

代心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翔平.论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J].心理学报,1991,3.

[2]陶宏斌,郭永玉.实证主义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心理学报,1997,3.

[3]叶浩生.论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几种对立倾向[J].心理学报,1997,3.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J].心理学报,1998,2.

[5]朱宝荣.现代心理学方法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唐孝威,孙复川.脑内信息加工的不连续性假说[A].应用心理学[M].1999,1.

[7][苏]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8][德]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上海:上海普及出版社,1988.

[9][法]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0]李薇,徐联仓.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一)[J].心理学报

,1987,3.

[11]李薇,徐联仓.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二)[J].心理学报

,1987,4.

[12]刘劲.Fuzzy数学模型及其在小群体人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学报,1988

,4.

[13]金志成等.用模糊数学方法预测商品喜爱度的实验性探索[J].心理学报,1986,

1.

[14]黄希庭.未来时间的心理结构[J].心理学报,1998,1.

[15]张积家,王惠萍,谢春平.教师评分用语词义赋值的研究[A].应用心理学[M],

1995.

心理学范文第8篇

2.与用客体表征连续性解释OSPBs效应的商榷董一胜,王慈,崔杨,水仁德,DONGYi-sheng,WANGCi,CUIYang,SHUIRen-de

3.过去时间距离对自我行为表征的影响申之美,蒋赛,钟丽丹,牛忠辉,张锋,SHENZhi-Mei,JIANGSai,ZHONGLi-Dan,NIUZhong-hui,ZHANGFeng

4.权力、社会动机和问责对谈判知觉、行为和结果的影响韦庆旺,郑全全,俞国良,WEIQing-wang,ZHENGQuan-quan,YUGuo-liang

5.认知决策中锚定效应的量子模型研究张中杰,王重鸣,ZHANGZhong-jie,WANGZhong-ming

6.夫妻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侯娟,蔡蓉,方晓义,HouJuan,CAIRong,FANGXiao-yi

7.基于心理控制源视角的女公务员婚姻质量研究洪芳,侯公林,郑燕,HONGFang,HOUGong-lin,ZHENGYan

8.双语Stroop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马恒芬,王培培,翁旭初,MAHeng-fen,WANGPei-pei,WENGXu-chu

9.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抑郁倾向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莫书亮,李丽,苏彦捷,MOShu-liang,LILi,SUYan-jie

10.调节匹配对期望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姚琦,马华维,乐国安,YAOQi,MAHua-wei,YUEGuo-an

11.听障儿童外部情绪理解研究宋文霞,李娜,张福娟,SONGWen-xia,LINa,ZHANGFu-juan

12.基于元认知的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王霞,张定华,WANGXia,ZHANGDing-hua

1.视觉掩蔽可基于知觉到的客置陈晶,周吉帆,崔杨,沈模卫,CHENJing,ZHOUJi-fan,CUIYang,SHENMo-wei

2.跨期选择中的反常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何贵兵,陈海贤,林静,HEGui-bing,CHENHai-xian,LINJing

3.线索的数量和联接性对返回抑制的影响郑璐,孙宇浩,ZHENGLu,SUNYu-hao

4.注意和工作记忆提取对变化盲视的影响张晨,张智君,赵亚军,ZHANGChen,ZHANGZhi-jun,ZHAOYa-jun

5.中国文化下伴侣身高偏好的性别二态性研究杨婷婷,陈红,陈南锦,YANGTing-ting,CHENHong,CHENNan-jin

6.测谎研究的新进展应用心理学 杨越,傅根跃,YANGYue,FUGen-yue

7.决策中的建议接受和判断钟建安,张洁,ZHONGJian-an,ZHANGJie

8.婚姻关系中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表达冲突梁亮,吴明证,LIANGLiang,WUMing-zheng

9.跨职能知识共享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索黄芳,马剑虹,张俊飞,HUANGFang,MAJian-hong,ZHANGJun-fei

10.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与特征况志华,叶浩生,KUANGZhi-hua,YEHao-sheng

11.面试考官的权重策略对评分和录用的影响陈学军,林志红,CHENXue-jun,LINZhi-hong

12.基于YAH(You-Are-Here)地图定向中的方位效应王笃明,杨红春,王健,WANGDu-ming,YANGHong-chun,WANGJian

13.精神分裂症病人来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聂爱情,NIEAi-qing

14.小学四、五年级儿童同伴团体的特征及其对学业成就的调节作用潘玉进,曹立人,PANYu-Jin,CAOLi-Ren

15.工作环境下的员工压力应对研究——内涵、模型、测量及热点评述唐杰,林志扬,TANGJie,LINZhi-yang

1.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分离存储陈雯,马聪,李杰,沈模卫,CHENWen,MACong,LIJie,SHENMo-wei

2.消失文本条件下注视点右侧词对中文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闫国利,胡晏雯,刘志方,张智君,YANGuo-li,HUYan-wen,LIUZhi-fang,ZHANGZhi-jun

3.子图问题学习对几何解题迁移的影响喻平,李明振,YUPing,LIMing-zhen

4.特征相似性、类别标签与因果关系在归纳推理中的作用胡诚,莫雷,HUCheng,MOLei

5.中央执行注意资源在消极和积极特征捆绑中的作用胡耿丹,项明强,金志成,HUGeng-dan,XIANGMing-qiang,JINZhi-cheng

6.认知负荷对网页广告加工过程的影响杨海波,白学军,李怡繁,YANGHai-bo,BAIXue-jun,LIYi-fan

7.任务转换加工机制的研究述评袁旦,张智君,YUANDan,ZHANGZhi-jun

8.行为决策中模糊规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军伟,徐富明,刘腾飞,陈雪玲,蒋多,ZHANGJun-wei,XUFu-ming,LIUTeng-fei,CHENXue-ling,JIANGDuo

9.跨通道的优先登录现象黄泽军,钱秀莹,HUANGZe-jun,QIANXiu-ying

10.初中生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研究张丽华,李红霞,张旭,ZHANGLi-hua,LIHong-xia,ZHANGXu

11.进谏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诺莫网络视角段锦云,钟建安,DUANJin-yun,ZHONGJian-an

12.应用心理学 压力和认知方式对基于事件错误记忆的影响毛伟宾,孙丽苹,于婷婷,MAOWei-bin,SUNLi-ping,YUTing-ting

13.群体关系与问责对信息共享意愿及谈判行为的影响研究张建东,刘武,ZHANGJian-dong,LIUWu

14.道路交通标志中对称结构效应的眼动研究葛贤亮,胡信奎,葛列众,GEXian-liang,HUXin-kui,GELie-zhong

1.客体特征统计属性表征机制的特异性张云帆,周吉帆,冯成志,尹军,王烜,沈模卫,ZhangYun-fan,ZhouJi-fan,FengCheng-zhi,YinJun,WangXuan,ShenMo-wei

2.视觉工作记忆中基于客体的存储机制:来自ERPs的证据徐青,尹军,高在峰,叶绿绿,王慈,沈模卫,XuQing,YinJun,GaoZai-feng,YeLu-lu,WangCi,ShenMo-wei

3.信息呈现顺序对公平判断形成的影响李文静,郑全全,姚乃琳,LiWen-jing,ZhengQuan-quan,YaoNai-lin

4.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偏差:内部线索的影响俞国良,侯瑞鹤,YUGuo-liang,HOURui-he

5.外在暗示线索对学习者在多媒体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影响刘儒德,徐娟,LIURude,XUJuan

6.时间自我透视与价值偏好孙晓玲,SUNXiao-ling

7.科研技术人员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倦怠、工作投入的结构方程分析王婷,高博,刘君,孙鉴,甘怡群,WangTing,GaoBo,LiuJun,SunJian,GanYi-qun

8.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张林,邓小平,ZHANGLin,DENGXiao-ping

9.入世出世心理对压力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杨宏飞,袁路,邵谨,沈佳斌,沈鑫伟,陈宇曦,YANGHong-fei,YUANLu,SHAOJin,SHENJia-bin,SHENXing-wei,CHENYu-xi

10.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胡宁,方晓义,蔺秀云,刘杨,HuNing,FANGXiao-yi,LINXiu-yun,LIUyang

11.闪光滞后效应的机制:时间错觉与空间错觉郑晓洁,周吉帆,崔杨,水仁德,ZhengXiao-jie,ZhouJi-fan,CuiYang,ShuiRen-de

12.再认研究的ROC理论模型孙连荣,杨治良,张锋,SunLian-rong,YangZhi-liang,ZhangFeng

1.客体复杂度影响工作记忆可存储的客体数目沈模卫,徐青,高在峰,余喻,尹军,孙忠强,水仁德

2.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关系赵婧,苏彦捷

3.停表错觉的机制:注意是否为决定因素邵娜,冯成志,李杰,来晶晶,水仁德

4.物理线索缺失下的错误记忆何黎胜,郭秀艳,杨艳明,王萍

5.员工工作倦怠对其个人主动的影响过程研究应用心理学 薛宪方,王重鸣

6.公共物品两难中相互依赖关系对合作行为的影响霍荣棉,马剑虹,刘谞

7.工读学校学生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依恋风格的关系陈福侠,张福娟

8.天津市幼儿教师社会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马华维,姚琦,乐国安

9.自恋与自尊:社会赞许性的中介作用严顺琴,张宁

10.上下级情绪智力对LMX、员工工作结果变量的作用研究钟建安,黄奇栋,李晶

11.初中生家庭功能类型与其价值观形成的关系探讨陈强

12.基于理论观的类别研究进展赵冬梅,刘志雅,莫雷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的理性思考马建青,王东莉

1.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的注意偏向及其ERP特征张智君,赵均榜,张锋,杜凯利,袁旦,ZHANGZhi-jun,ZHAOJun-bang,ZHANGFeng,DUKai-li,YUANDan

2.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的冲动控制特性张锋,倪晓莉,郑丽丹,王建军,ZHANGFeng,NIXiao-li,ZHENGLi-dan,WANGJian-jun

3.消失文本条件下词的预测性效应的眼动研究闰国利,姜茜,李兴珊,白学军,YANGuo-li,JIANGQian,LIXing-shan,BAIXue-jun

4.时间限制和成就动机对职业决策线索加工的影响刘永芳,陈霞,LIUYong-fang,CHENXia

5.调节定向的测量维度及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姚琦,乐国安,伍承聪,李燕飞,陈晨,YAOQi,YUEGuo-an,WUCheng-cong,LIYan-fei,CHENChen

6.自尊水平与自尊稳定性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吴明证,梁宁建,孙晓玲,丁莹,WUMing-zheng,LIANGNing-jian,SUNXiao-ling,DINGYing

7.应用心理学 言语中的音高信息声学语音学加工的大脑偏侧化张林军,周峰英,王晓怡,舒华,ZHANGLin-jun,ZHOUFeng-ying,WANGXiao-yi,SHUHua

8.小学生和成人不同注意条件下的感数与计数加工的比较研究张学民,杜英萍,申继亮,林崇德,ZHANGXue-min,DUYing-ping,SHENJi-liang,LINChong-de

9.基于无结构性问题的道德敏感性测评初探郑信军,岑国桢,ZHENGXin-jun,CENGuo-zhen

10.中小学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结构与测量张敏,郑全全,ZHANGMin,ZHENGQuan-quan

11.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公众影响初探高文珺,李强,GAOWen-jun,LIQiang

12.相关维度数量对两种结构类别学习的影响刘万伦,张奇,LIUWan-lun,ZHANGQi

13.公共资源两难管理的社会学习过程和动机释放机制马剑虹,MAJian-hong

14.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段锦云,曹忠良,娄玮瑜,DUANJin-yun,CAOZhong-liang,LouWei-yu

1.海洛因成瘾者的脑灰质密度下降石金富,袁艺,邹枝玲,李祖贵,袁飞,张宝华,李静薇,沈模卫,翁旭初,SHIJin-fu,YUANYi,ZOUZhi-ling,LIZu-gui,YUANFei,ZhangBao-hua,LIJing-wei,SHENMo-wei,WENGXu-chu

2.即时通讯工具使用偏好及其与使用动机的关系沈勇,乔歆新,张云帆,水仁德,陈硕,SHENYong,QIAOXin-xin,ZHANGYun-fan,SHUIRen-de,CHENShuo

3.内隐操作绩效的加工分离:四分模型及其研究陈建勇,沈模卫,周艳艳,张锋,CHENJian-yong,SHENMo-wei,ZHOUYan-yan,ZHANGFeng

4.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个体一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温瑶,甘怡群,WENYao,GANYi-qun

5.创业者领导行为与企业绩效:创业企业发展阶段的调节效应符健春,王重鸣,孟晓斌,FUJian-chun,WANGZhong-ming,MENGXiao-bin

6.绩效归因过程及其对低工作绩效评估的影响叶映华,YEYing-hua

7.罚款对城市居民个人用水行为的影响王沛,汲慧丽,WANGPei,JIHui-li

8.温州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潘玉进,PANYu-jin

9.中学生价值观问卷的编制及其结构验证金盛华,孙雪飞,郑建君,JINSheng-hua,SUNXue-fei,ZHENGJian-jun

10.教师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构探索马华维,MAHua-wei

11.教师社会化问卷

12.错误相关负电位(ERN)及其理论解释刘玉丽,张智君,LIUYu-li,ZHANGZhi-jun

13.字体大小和呈现位置对多媒体课件文字理解的影响水仁德,王立丹,SHUIRen-de,WANGLi-dan

1.囚徒选择和中国人的义韩振华,乐国安,HANZhen-hua,YUEGuo-an

2.物质主义价值观、金钱态度与薪酬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廖江群,王垒,LIAOJiang-qun,WANGLei

3.大学生对网瘾和作弊的责任推断与应对策略况志华,叶浩生,KUANGZhi-hua,YEHao-sheng

4.现实驱动和情节驱动对时间信息表征的影响王瑞明,邓文君,莫雷,WANGRui-ming,DENGWen-jun,MOLei

5.汉语主语和宾语关系从句加工难度的比较陈宝国,宁爱华,CHENBao-guo,NINGAi-hua

6.公共物品困境中的突显身份效应及合作动机对合作行为影响胡华敏,马剑虹,HUHua-min,MAJian-hong

7.感觉词素加速多词素汉语人格特质词的识别应用心理学 张积家,贾春娟,ZHANGJi-jia,JIAChun-juan

8.工读学校学生转换能力实验研究张福娟,刘新学,ZHANGFu-juan,LIUXin-xue

9.企业员工对团队领导的信任结构研究——基于IT企业团队的研究霍荣棉,马剑虹,HUORong-mian,MAJian-hong

10.电子地图汉字大小辨认阈限和合理字间距王健,邵志芳,WANGJian,SHAOZhi-fang

11.AMPLE智力模型——PASS智力模型的扩展唐孝威,TANGXiao-wei

12.平滑追随眼动的神经机制综述冯成志,贾凤芹,FENGCheng-zhi,JIAFeng-qin

1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刘杨,方晓义,张耀方,蔡蓉,吴杨,LIUYang,FANGXiao-yi,ZHANGYao-fang,CAIRong,W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