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区域经济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 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 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 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 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 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转贴于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 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 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1)
2. 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 EB /OL ]. http: / / cre. org. cn / , 2006 - 10 - 08
3.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区域人力资本的提高。而职业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而且很普遍,而与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在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应当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以便能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形成这样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得区域职业教育既能分工又能协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区域的地域优势。如在模式的选择、专业的设置以及发展层次与布局上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必然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和理论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研究和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施职业教育发展。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借鉴国外的区域经济理论,我国初步的形成了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分别做简要分析:
1.1优区域开发理论
各地区的资本、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条件与开发潜力等之间存在着差异,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经济的发展应该在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优先开发,令其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济经的发展。该理论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应用,如实施沿海开放城市、有选择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地区政策。不难发现,与这些政策相适应的是,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也高出了很多,于是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配套区域的经济发展。
1.2梯度推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地区之间经济技术的发展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上已形成了经济技术梯度,从而使得空间推移。要想达到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就要让经济发展良好的的高经济技术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优发展第一步,逐步向处于第二、第三级梯度的经济技术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越来越快,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差距,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性,对人才需求的技术水平也不相同,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与其所在梯度相适应的要求,即应该使其具有区域间的差异性,发达的区域经济,就会要求发达的与之匹配的职业教育相适应。
1.3产业聚集理论
对于一个特定区域,产业聚集对各类人才具有吸引作用,从而产生一种区域人力资源快速积累效应。如果相关产业或者是同一种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地方产业氛围,使得该区域人才对产业的相关知识与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就为本区域的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从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4区域主导产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3年所编的《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中,最早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应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应该以区域发展所处的阶段作为,构筑这样的体系:与相关联的产业配套、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作为核心,基础产业作为保障。充分承担上一级区域分工又发挥本级地区优势的准则。由于各区域资源优势不同,决定了各自区域的支柱产业,不同的产业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使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和区域化的特征非常明显。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建国后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前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的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整体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中部、东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三大经济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差异十分明显。从局部上,即使在一个经济发展区域的内部也存在地区之间差异,则于一个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发展战略等主客观因素差异。依据区域发展理论,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确定了相应的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从而通过产业的转移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支柱产业以及产业集群的确立,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指明了方向。
2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及实践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应用
2.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布局进行总体规划
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在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应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需要,在综合的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非均衡的职业教育分区发展模式,使得能够优先发展的地区使其优先发展,能够快速发展的优先快速发展。
2.2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科学的确定职业教育体系和层次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在中、低经济技术梯度区,不主张追求体系的完善和全面,而应该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相适用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在中、低经济技术梯度区范围绕内,职业教育应当注重初等及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发展。而在经济技术梯度高区域,则应该建立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较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确立方面,由于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方式主要是原始手工操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该地区的发展应以初、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而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相应较高的要求。再加上东部地区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水平本身就比较高,因此在该地区应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由于处于中间地带,且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大,因此,中部地区更适宜发展职业教育,应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区域。此外,在同一经济区域内,由于各地的经济资源、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系和层次也不必强求统一。
2.3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对职业教育专业进行灵活的设置
世界上的人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流动,保持人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同步流动的趋势,而作为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专业结构,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面,应以能够保证本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为基础,确立“技术”与“职业”方面,以确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基础。职业教育与传统学科性教育相比较,更注重对职业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主要受该区域经济结构影响。这种教育的专业设置应通过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新型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分类为框架,灵活设置专业。
2.4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对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恰当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
引言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最早起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还是较为年轻的学科。由于与现实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在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工作,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已经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很多经济学刊物都开辟了“区域经济学”专栏,学者出版和发行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从事区域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人数也在迅速攀升,很多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并设置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
1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虽然该学科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认同,但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却越来越受到关注。
1.1学科自身发展上的不足
1.1.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但教师资源紧张,导致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使得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一方面,还存在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等问题。
1.1.2学科的多重血统使得课程设置参差不齐
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学习角度。比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以区域经济规划为基础,而经济学系的设置则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则呈现出公共管理特点。这种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突出地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就是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自成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立区域经济学的大厦,结果反而影响了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1.1.3课程体系未和国际接轨
大多数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未和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采纳和使用,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偏差。依照国际惯例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于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1.2认识上的不足
1.2.1对学科性质认识不到位
历来经济学界都较为注重西方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研究,而对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运动规律、区域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等研究有所欠缺。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新兴学科的多视角特殊性,导致了对其学科属性的认识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1.2.2学生对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到位,知识准备相对不足
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究其原因还是对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致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对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知识准备相对不足。因为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受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其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先修的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即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恰当的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经验分析的方法揭示区域经济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区域经济学只是而向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根据学科专业四年的培养计划,并没有涉及过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方法课程的开设,加之课时限制更是难以开展全体系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内容进行的精简和取舍。
1.3教学环节上的不足
1.3.1实践教学发展不足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1.3.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具有技术性、技能性和趣味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方法围绕一本既定教材进行课程的讲授,不但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影响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教学方法的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能引导学生逐步开展探究性学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探讨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 经济评论. 2007(01)
[2] 邵明.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J]. 世界经济情况. 2007(04)
关键词:区域经济 微观层面 计量地理学
1、计量地理学[2]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
1.1 地理学中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
经典的统计方法有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系统聚类分析、趋势面分析方法等等
1.1.1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函数确定和相关关系不确定。回归就是用统计手段找出变量间近似函数关系的方法。在回归分析中,通常将我们关心的研究对象称为因变量,并且在一次研究中一般只有一个因变量,将影响因变量的其他因素称为自变量,自变量的个数既可以有一个(称为一元回归),也可以有多个(多元回归)。在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三商影响研究[3]中,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智商,情商和财商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研究智商,情商和财商分别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贡献大小时,可依次采用一元回归分析。
1.1.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指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多个变量对多个区域或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地区投资环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等,这些综合评价指标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将多个相关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以反映各区域或城市在某一方面的综合水平。要完成这项工作,一般要经过以下五项步骤:
第一,选取指标
第二,对指标进行矢量纲化处理
第三,对指标进行简化或归类处理
第四,确定权重
第五,计算综合评价值
在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4]文章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出各乡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结合地势状况,土地资源状况,把农区经济首先划分为富裕区、小康区、温饱区、贫困区等4中类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平原富裕区、丘陵富裕区、平原小康区、丘陵小康区、山地小康区、盆地温饱区、山地温饱区、平原贫困区、盆地贫困区、山地贫困区等9种类型区。
1.2 线性规划分析
线性规划在实际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农业、商业与交通运输规划、工程技术的优化设计以及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在地理学领域,线性规划是解决有关规划,决策和系统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线性规划应用最多的实例就是农场种植计划或农区集中选择。如果线性规划只有单一的目标函数,那么建立的种植计划模型就是单目标规划模型,进而给出种植计划方案,要么使总产量最大,要么使总产值最大,两目标无法兼得;多目标规划的思想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3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学的理论发展c70年代,空间统计分析处理的数据是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具有地理位置属性的一类特殊数据,不用于一般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通常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空间中“点”的分布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具有聚集性的特点,怎样去度量这种聚集程度。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
Moran指数和Geary系数是两个用来衡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3种:(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是描述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2)G统计量:显著的G统计量正值表示在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而显著的负值表示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3)Moran散点图:用来研究局部的空间不稳定性。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通常用于宏观尺度的分析,比如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5],研究表明天水市人口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1.4 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平衡”分析,或称“产业联系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瓦.列昂捷夫(W.Lenotief)提出,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就被地理学家广泛地应用于区域产出构成分析,区域相互作用分析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等方面。在现代经济地理学中,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投入产出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地形对山区农田人地系统投入产出影响的微观分析――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的实验研究[6]中把多种农业投入(x1,x2,x3...)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Y=AX1αX2α表示出来,在该文中利用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折能系数,进行农田地块能量投入产出及效率的有关折算,得出地形对农田投入产出的影响。
1.5 AHP决策分析
AHP决策分析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AHP决策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
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7]文章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诸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制约因素及方针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决策提供了可续依据。根据这种思路是否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用层次分析法为较快较好的进行精准扶贫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1.6 地理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主要运用图论方法研究各类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对于许多现实的地理问题,譬如城镇体系问题,城市地域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商业网点布局问题,物流问题,管道运输问题等等都可以运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8]利用图论很清楚的描述出了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6):881-887.
[2]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乔家君,党睿,赵德华.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三商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7):1160-
1166.
[4] 乔家君,李小建.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J].经济地理,2008,28(5):832-
836.
1.课程与教材不能体现民族高校的特点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的区域经济学学科所使用的教材与课程的设置,和全国其他高等院校大致相同,并没有体现民族的地方特色。而民族高校的学生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知识储备相对欠缺,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区域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例如数学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法等相关的课程都没有开设,教师在教学时只选择部分章节授课,学生听课也只是一知半解,一些教学活动很难展开。大部分民族高校使用的都是全国统编教材,很少涉及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的问题与案例,因此,需要当地的学校组织教师来编写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2.区域经济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较弱
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就是提高师资力量。而民族高校的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数量少,分配结构不合理,教师能力有限。尤其是区域经济学这类的专业教师数量更少,出现很严重的代课现象,许多新增的专业很少有青年教师,并且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民族高校对于教师的培训经费太少,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去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很难提高,难以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区域经济学缺乏教学实践
由于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很重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可是民族高校受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并且民族地区的条件有限,很难有条件能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而有些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又拒绝学生实习,虽然有些学校有安排,也大都是进行分散实习,没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很难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如何改进区域经济学教学
1.课程设置从实际出发,添加实践案例
区域经济学发展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主要致力于发展良好的区域经济体系。民族地区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民族地区高校除了使用基本的全国统编教材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坚持以“科学适用”为原则,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讲解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难点。教学中积极引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自行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完成培养目标。
2.打造良好的教师队伍
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历史较短,大多是由中专和大专院校合并升级而来,在面对本科阶段的学生时,原本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结构不合理之处。所以,现阶段来说,我们必须要打造更加良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队伍,增强整个高校的师资力量。首先,增加骨干教师,提供优惠待遇集中引进高素质人才,共同搭建科研平台。其次,将年轻教师送到国内外优秀的经济学院校进行学习深造,将学习到的先进区域经济学内容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学术讲座报告,与本校师生分享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
3.更新教学硬件设施和考试方法
民族地区高校硬件设施较为缺乏且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反应一些区域经济学知识点通过现有的硬件设施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高校应适当拨出相应的款项来购买合适教学的电脑及投影仪设施。这样一来,文字、图像、影音资料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方便了教师教学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英文名称: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910X
国内刊号:22-1129/T
邮发代号:12-27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智力资本 知识经济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正在向着知识经济时代转变,这使得全球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世界各国都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内因,直接影响经济运作方式。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重要性将日益减弱,无形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知识成为稀有的、不可完全模仿或代替的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中想要增强实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好知识资源开发与管理,避免专有知识泄漏,要以增强智力资本为核心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符合新的经济环境。
一、区域经济概念及发展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1]。区域经济研究中注重的是空间与经济间的关系,与古典经济学相比起步较晚,但很早之前就已有学者曾经研究过区域经济,杜能的农业土地区位研究就是最早的区域经济研究案例,并且杜能的这一研究为后世区域经济分析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区域经济研究逐渐成熟,区域经济学理论被提出,经济学理论框架被普遍接受。区域经济研究中将空间要素考虑在内,使空间与经济融合在一起,所以研究结论很多时候会与主流经济学结论截然不同。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将空间与经济分离,主要研究经济[2]。而区域经济学则将空间看做影响经济的要素之一,通过调节生产区位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提升效益,避免额外成本的产生,区域经济对经济发展因素的考虑更全面。实际上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要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政策等因素制约,所以空间与经济的融合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发展区域经济是发展世界经济的前提,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性的生态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从而进行区域的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二、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智力资本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指某一特定区域拥有的符合区域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区域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位势的无形资产,通常以区域所拥有的知识为存在载体,其实质是区域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区域智力资本由区域人力资源、结构资本构成,其中结构资本最为主要。结构资本又包括: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本[3]。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和时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智力资本理论能够指导具体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区域智力资本概念最早提出于二零零一年,由Debra Amidon提出,早期区域智力资本理论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层面。区域智力资本的特点是具有:动态性、无形性、价值性、复杂性、区域性、政策性、多元性。影响区域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区域政策、区域人力、科技水平等等。由于每个区域地理环境不同、经济情况不同,所以形成的智力资本也有有很大区别。区域智力资本指标分为:创新资本指标、关系指标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结构资本指标。区域关系是区域内部各主体的关系以及对外的经济、贸易关系。区域结构资本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流通机制、流动机制、沟通机制。而创新资本则由:智力财富,包括信息资源、专利、技术、版权、商标等组成。
三、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前文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分析不难看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毫无疑问区域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十世纪全球经济环境都在发生转变,工业经济时代将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美国许多企业都已从原本的经营模式中转型为技术性公司。例如,IBM公司从最开始的IT硬件企业,走向纯技术企业,其技术专利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原经营模式。区域智力资本具有高度增值性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且这一增值属性要大于非智力资本,具有较强独立性,是任何非智力资本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智力资本通常需要经过原始积累,而智力资本则并不需要原始积累,即可迅速膨胀,创造价值。并且区域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长期受益性,甚至是终生受益。智力资本一旦形成能够长期给资本资本拥有者带来经济收益,以及精神收益,例如:创造经济价值,获得别人的尊重,精神上的快乐等等。但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相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形成具有较强风险性,智力资本的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大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最好区域智力资本的管理与控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智力资本将成为区域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加强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建设,发展知识经济。
四、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能耗问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单纯依靠物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并不可行,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应走知识经济发展路线,发展区域智力资本,利用智力资本带动区域经济,从而实现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彭文慧.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3(11):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