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意义路径 内容成果

1武术特色学校校园文化研究的意义

1.1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显现中华民族的特征。它是承载着别于其他体育运动显著特性的文化标识。在武术进入现代体育运动后,武术有识之士提出“竞技武术力争进奥运会”的口号,这对弘扬传统武术和保持新编武术特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而且武术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所起的作用非同寻常。但是,也有一些人担心,不少濒临失传的传统武术拳种。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灭绝”,担心新编武术项目失去传统特色后,将会论为“舞术”,或者异化为自由搏击。而且目前中华武术要立足于全球文化中,必须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因此,必须让学生知道家乡的武术文化历史发展,功能作用等。这就要在校园进行武术特色文化建设,使之得到传承和发扬。

1.2特色教育的需要。

我校是省、市、县武术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学校也把武术这一特色体育教学作为县教育局对我校的发展性评估项目。因此,只有进一步地加强校园武术特色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竞技水平,使体育特色更鲜明。

1.3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省委省政府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教育局要求全县各校开展了阳光体育工程,大课间两操活动等。这一系列活动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意义,以及培养学团结、合作、坚强、献身的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武术文化在这方面的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必须从武术文化入手,让学生了解学习武术基本功,这就需要校园武术文化建设。

1.4实施地方课程需要。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书法、传统工艺、民族传统体育等课程。各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又因为武术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群众共同创造的,并供群体共同享用的文化财富,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它适合走进校园,被学生接受。这就充分说明校园武术文化建设也是编写实施地方课程的需要。

2校园武术文化建设路径

2.1以省武术传统项目学校为依托,进行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2.1.1浙江大学武术教授季建成说:“中华武术是一种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武德,发展传统武术精神,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开展了本土武术文化研究。我们将家乡取得骄人武术成绩的人与事进行了搜集。像成为奥运火炬手的“武林女侠”杨娴,天台文武学校舞龙队《亮剑》在省首届体育大会开幕式中取得了规定套路第一名,全国太极拳冠军。武坛最佳教练员余红霞在第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她的学生一举获得79枚金牌,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天台。然后将这些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融入到校园武术文化中。

2.1.2建构校园武术文化特色环境,提高学生武术素养。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孩子们发表演说。”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现代教育也愈加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学生人文精神养育中的作用。校园武术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中形成浓郁的武术文化艺术的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校克服了资金上的困难,建起了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的武术训练厅,武术器材室,解决了雨天学生不能开展武术训练的困难,不断添置购买武术训练器械物品,如:地毯、刀、剑、棍、服装等。其次,还在校园的墙上张贴着:“习武能健身,人人争参与,弘扬中华武术,发展体育运动,练好武术,做个合格加特长的学生”等图片标语。校园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都不定期刊出武术文化,让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

2.1.3利用各级课题的牵动开展各种措施研究。我们利用参与县教育局卢良永副局长省级课题《天台山文化育人功能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由此进行市、县两级五个校园武术文化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武术文化建设。

2.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系列活动,推动校园武术文化建设。

2.2.1武术进课堂,传播武术文化。每逢下雨天,在室内体育课时,教师讲一些天台山武术名人成长足迹的故事,学武的好处,天台武术发展史等。使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实现了“人人习武知武”的育人格局。

2.2.2武术进社区,推广武术文化。同志曾经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经验……”因此,我们根据天台人民风习俗,春节期间,带领优秀的武术队员,敲锣打鼓进社区,为社区群众表演武术套路。让学生在表演中巩固提高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成果。

2.2.3在表演中,展示武术文化。为了凸现校园武术文化建设的成果,我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大型开幕式武术表演活动,如:我县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每届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全国跆拳道暨亚运会选拔赛的开幕式等。

2.2.4编写地方教材,传承武术文化。为了使学生在武术课上,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学习。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图文并茂的武术教材,《天台县赤城街道第四小学地方课程特色教材――武术》。

2.2.5自编自做武术操,弘扬武术文化。研究中,我们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在学校中开展“特色操”活动,于是,我校体育组教师编写了一套融健身与武术表演为一体的少年功夫武术操。每天在做好广播操的同时,做好武术特色操。

2.2.6为来访友人表演,交流武术文化。为了进一步做好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扩大对外交流,传递友谊。我校每次对来校访问的韩国、日本中小学生表演武术套路,有效地交流了武术文化建设成效,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2.2.7建立武术队,培养武术人才文化。为了选好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成立了武术队,吸收各班习武兴趣浓厚,武术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拔到武术队来,进行武术专项训练。其次,学校每年都举办暑假武术兴趣班,进行夏令营活动,进行强化武术专项训练,培养拔尖武术人才。

2.2.8举行手抄报,感知武术文化。为了使武术文化更加深入到学生中间,全校学生进行武术手抄报比赛活动,并将比赛中编得较好的手抄报张贴在学校的宣传窗上,让学生观看阅读,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武术文化内涵,武术竞技知识,习武的好处……

2.2.9举行武术比赛活动,推进武术文化。学校在一年一度的体育节中,分年级举行群体武术、个人武术套路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武术竞技水平,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活动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推进武术文化建设促使武术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2.2.10在文艺表演中,融入武术文化。在武术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中,我们在校文艺会演中自编自演了快板《把武术文化发扬光大》、歌曲《四小武术之歌》,相声《学武术》,童谣《武术拍手歌》,诗歌朗诵《我爱武术》。尤其是在各级各类的文艺会演中,音乐老师把武术动作与文艺结合,融入到表演当中,使表演更加精彩,节目质量得到了提高。

3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内容

3.1普及武术竞技教育,夯实学生人文底蕴。

为了扎扎实实地开展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学校将武术文化的各种竞技套路进行分类,像太极拳、南拳、小洪拳、刀术、棍术等进行归类,将各类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中的难易程度有计划地列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普及教学,以此来夯实学生武术人文底蕴。像皇都村的南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皇都南拳历史沿革》,天台东乡灵溪村的著名拳师诚甫(1894――1965),人称“少荣根”拳神――“小洪拳”,天台武术名家成长足迹,取得的业绩等内容进行了搜集和挖掘后,带入校园进行文化建设。

3.2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激发学生爱乡热情。

校园武术文化建设研究,我们把它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热爱家乡、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勤奋好学”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感受浓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气息。

4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4.1武术文化为体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传统的创作素材,走向艺术舞台,促进体艺特色更鲜明化、理性化、特色化。如《大刀进行曲》,就是根据传统武术文化动作以文艺形式融入舞台艺术创作而成的。此节目代表县参加台州市少代会开幕式表演荣获优胜奖,充分体现了武术文化娱乐功能。学校已连续8年获得县文艺会演一等奖,获奖节目都包含着武术文化的建设,因此表演时呈现出与众不同独特艺术风格,成为全县每次文艺会演比赛的一道亮点,得到评委一致好评。

4.2武术文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优秀人才,像就读于该校的赤城街道墙头曹村曹某某就是天台山走出的一位武林高手。他现在已是少林寺第13代弟子,多次出访亚洲各国,并担任教练,使天台山武术文化走出国门,享誉亚洲。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县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多次获浙江省体育教学先进学校,浙江省群众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像2006年学校在省武术比赛中,夺得甲组、丙组和团体三项冠军。2009年有7人次在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奖,在台州市体育竞赛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有18人次获奖。迄今为止,学校在地(市)级以上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600多枚(省级56枚,国家级8枚)、银牌333枚,铜牌326枚,连续13年获台州市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向部队、省市运动队、大专院校输送武术专项人才100多人,每年向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输送了许多体育尖子生。学校的武术教学取得的可喜成绩多次被《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报道,实现了特色立校,特色强校这一素质教育目标。现在人们只要说起武术就会想到该校,因此,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该校读书学武。

4.3育人成果成为对外交流窗口,课题研究不断深入。武术文化建设宣传了天台山武术文化。像美国芝加哥太极拳学院院长徐逢元先生多次访问赤城四小,交流武术文化,学校武术队员多次为来访的友人,各级来校视察的领导表演武术。课题《武术特色学校规范化建设思路与实践研究》、《武术文化进校园,促进体育特色教育发展思考与实践研究》分别获市优秀结题。《发扬天台山武学文化推动体艺特色活动研究》、《校园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研究》、《武学文化进校园 提升育人功能研究》县结题。

4.4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案例、论文获奖突出。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除积极参加研究外,还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使研究更加深入。研究中我们还撰写研究论文、案例等,其中许鹏飞、梁秋萍、干雪红老师撰写的《发扬继承武学文化,推进武术特色教育》、《优化环境,推进武术文化育人功能研究》分别获县一等奖;奚友舜、王亚丽老师写的《搞好班级武术文化建设,提升育人功能》获县二等奖;余优超、厉必爱老师写的《习武育人》、《感谢你,武术的魅力》案例获三等奖。

4.5通讯报道陆续发表,武术文化美名扬。

为激励传承武术文化优秀人才,发扬他们勇于抓先的精神,练出成绩,多出武术人才,出好武术人才,不断地推动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我们积极撰写有关武术文化通讯报道,并发表在各级各类的报刊上。如:《孜孜以求在武坛》、《乐为武坛育新苗》等20多篇文章,很好地宣传了武术文化。

4.6促进阳光体育的开展,成绩喜人。

通过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后,自编了校本武术教材,使学生大课间做起了自编的武术操,促进了阳光体育的开展,也取得了喜人成绩。学校在赤城街道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了五连冠,被县教育局评为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学校。2009年获县小学生男排比赛第二名,2010年获县小学生男排比赛第一名。

【参考文献】

[1]金烈忠《爱我天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2]王伟《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条件、问题与途径》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6月

[3]科进《以特色管理使学校内涵发展》教学与管理2009年6月

[4]王伏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上等教育科研 2009年9月

[5]李才强《武术与文化》 中华武术2008年7月

[6]杨建英 《校园文化的力量》 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9月

武术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武术;影视传媒;武术文化;影响

引 言

武术,已成为世人公认的“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体育瑰宝。如何将武术的“技术传播”、“武德传播”、“文化传播”相整合,如何使种类繁多、动作和套路复杂的中国武术在国内甚至国际更好地传播已成为目前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标志着武侠电影的出现,到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如《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中国功夫热,李小龙的电影让西方人真正领略了中国功夫的魅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少林寺》再次掀起了全民甚至世界范围的学习武术风潮。而《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的热映,加上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国际功夫巨星的出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武术。另外,武术娱乐节目《武林风》的火爆,《散打王争霸赛》的热播,加快了武术电视栏目的发展,为武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这些武术影视节目对武术的传播又有何影响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以找到适合武术文化传播的更好方式。

武术影视传媒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对影视概念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武术影视传媒,所以我们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影视。电影是指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是科学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中国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对“电视”作了这样的表述:“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使图像(含屏幕文字)、声音和色彩即时重现在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荧屏上。”[2]

关于“影视”的界定,可以在上述关于电影、电视的概念基础上进行。从客观存在形态上看,它们最集中、最突出、最直观的相近性或共性便是“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尽管电影、电视的技术特征、艺术特征、传播特征各不相同,但在“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这一形态特征上是一致的。这是“影视”并提的重要基础。尽管电影、电视各有其特定的规定性,但广义的“影视”概念包括电影、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部。

“传媒”实际上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传播活动中重要的部分,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到接收者之间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影视传媒是以电影和电视作为传输信息的传播媒介,同样,武术影视传媒就是以电影和电视作为武术信息的传播媒介,是现代武术传播的新媒介。

影视传媒的特点:

视听兼备,传播效率高,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视听兼备是影视传媒区别于其他传播媒介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纸杂志等印刷品主要是通过视觉信息传播,广播则是通过听觉传播,而影视传媒则利用视听两大器官,声、文、图并茂地吸引受众的关注。

具有现场参与感、真实感。无论是电影院里观看电影作品,还是在家中观看电视,影视作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更加真实和形象生动地将一些事物反映出来,不但可以反映现实社会,并且可以将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还原,展现给观众,实现“重现”。一些影视作品不断提高视觉效果,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传播信息容量大、影响广、传递方便。影视节目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尤其能产生一种独特的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电视传播的范围广、受众多。大多使用无线电波,通过卫星传播,传播速度快,接收方便,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影视作品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发展空间。[3]

武术影视传媒的主要形式:

武打电影。电影是早于电视的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媒介,并且这种传播媒介的优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武打电影,又称武术电影、武侠片、武打片、动作片,我国早期的《少林寺》、《唐山大兄》、《精武门》等作品,为武术的传播,特别是武术国际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电视武术作品。电视是继电影之后产生的、受众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介之一。电视武术作品也成了宣传武术的一个重要途径,电视武术作品可以分为武打电影、武术比赛实况转播、武术纪录片、武术娱乐节目、武术科教片等,如武术娱乐节目《武林风》、武术科教片《电影传奇——过大年之武打电影》。

武术影像作品。武术影像作品是指为了便于传播信息的保存,而利用胶片、光碟、磁盘等进行信息存储和传播的媒介。比如我们常看到的一些武打电影的光盘、武术教学的宣传片、比赛的实况录像光盘等,为武术影像资料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保证。武术宣传片如《李德印二十四式太极拳》对于规范太极拳动作,便于大家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影视传媒对武术的影响

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影视传媒推动了武术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虽然武术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着无数次的中国武术和其他国家拳术的交流与碰撞,并且早在1936年中国就派代表队远赴德国柏林参加第11届夏季奥运会表演,只有11个人的队伍带给了所有参会人员多次十八般武艺的表演,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极力称赞,但由于只是对武术动作和技巧的展示,没有更好地把武术文化有效地传递给世界。

而真正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要数李小龙和他拍摄的四部半电影,他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功夫高超的技术动作,还诠释了真正的武术精神,借“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维护着中国人的自尊,证明中国人不可欺辱,体现中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除恶扬善、见义勇为”的武术风尚。据记载,李小龙影片一经播放便使得美国当地的武馆一下子翻了两倍,一股“中国功夫热”旋风吹遍美国。从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的出现,到李小龙在全世界刮起的一阵中国功夫热,武打电影让西方人真正领略了中国功夫的魅力。从《少林寺》热播引起全民甚至世界学习武术的风潮,到《卧虎藏龙》、《英雄》等优秀武术影片的频频获奖,加上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国际功夫巨星的出现,为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太极》荣获了第28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节“最佳体育影片”。一年一度的米兰国际体育电影节是由国际体育电影协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在国际上被誉为体育电影电视节的“奥斯卡”。这些不仅证明了武打电影在世界电影界的地位,同样表明武打电影在武术传播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武术影视传媒不仅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技巧通过声音、图像的形式进行了传播,同时使武术的信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克服了受众知识水平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改变了以前通过家族式、师徒式的传播方式和靠声音、动作传播的手段,更加形象地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文化进行了传播。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4]

影视传媒推动了武术的产业化发展。武术产业作为中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通过武术技术产业化的开发,带动了武术服装、器械、音像、影视市场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媒体行业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媒体营销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比如2002年,由于中央电视台的介入,使得“散打王”比赛家喻户晓,同时也吸引了一些企业进行广告投入,得到了良性发展。“散打王”赛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经济体育法则+商业化的运作手段+现代舞台包装”等诸多元素融合起来的,它通过电视转播获得了相应的广告费用,从而达到其商业价值。还有河南卫视推出的“武林风”栏目,同样是采用电视手段的行为与方式,以武术的艺术化、娱乐化为宗旨的一档武术综艺娱乐节目,为该台创造了相当的经济效益。[5]

无数武打影片的上映播出,更是对武术的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少林寺》、《卧虎藏龙》、《英雄》等动作大片的上映,以及相继在各级别的评展中获奖,使武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得到了更多的票房,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商业武术是武术文化大众化的传播途径,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武术的文化传播达到产业化的目标,将是中国武术影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武术产业中的武术旅游,是将负载着丰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武术运动和旅游的结合作为载体,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选择。比如《少林寺》的播出使得河南的嵩山一下子成了向往武术人的必去之处。[6]

影视传媒丰富了武术的传播途径。随着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传播媒介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力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将是武术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前的武术传播大多数是靠师徒传播、面授传播等形式,一个老师只能带几个徒弟,并且每个老师在技术指导上因为个人的理解和掌握的水平差异,直接影响了传播的准确性,这对于武术的快速、大范围传播有很大的局限性,影视传媒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限制。[7]

影视传媒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将武术的技术动作,蕴涵的文化特点、精神内涵等通过录像的形式将其声音、图像、精神状态等完整地保存下来,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这样不但使传授的动作、理念能够更好地统一,还能使受众更清楚地学习每个细节,多次地反复学习,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声音、画面、技术动作的结合,给受众以艺术的享受,不断了解武术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更多地了解武术、了解中华文化。

同时,摄像技术可以使武术技术动作无数次地转播,并且对一些武术比赛、武术文化节活动等通过录像的形式在电视上直播或者转播,或者以录像光盘的形式进行流通,弥补了因为地域性武术爱好者不能亲自到场参加的遗憾,也能保证每个活动可以有更多的受众加以了解,可以提高武术的传播范围,使学习和关注武术的人群不断增加。

武术影视的发展,对于武术的比赛或者教学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通过影像资料,丰富了教学手段,对于大型比赛,保存了资料,为裁判员成绩的评定和以后教练员、运动员的相互学习都提供了帮助。整个武术比赛一般的套路大多有几十个动作,基本在1分20秒左右完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动作的评判对于裁判员来说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那么利用影像资料就可以帮助裁判员更好地在赛前了解比赛的套路,对于比赛套路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正式比赛的评判中再结合队员现场的发挥就可以比较轻松准确地做出评判。

影视传媒丰富了武术的社会功能。武术的重要特点是其技击的价值,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法律制度的健全,其技击作用越来越削弱了,那么如何更好地发展武术,我们需从武术其他的社会功能入手。武术不但有技击功能,还有健身、修身、娱乐、表演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

从武打电影的播放,如《英雄》、《卧虎藏龙》等作品中,唯美的场景和漂亮洒脱的武术动作相结合,给了人们无尽的向往,满足了许多人的精神需求。《武林风》、《散打王》、《武林大会》以及各大文艺节目中武术节目的播出,使武术自身的表演、娱乐价值进一步得到了体现,也为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武术的表演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2008名白衣少年从他们“汹涌出场”到“翩然离去”,身随意动,形意相合,如武又如舞的太极,让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如痴如醉。整个名叫《自然》的节目是以我国《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学说为基础,并融入少林武术和其他门派的动作特点,结合舞蹈、灯光、音乐、LED等,经过精心编排而成,使其兼具了太极的飘逸、少林的刚猛、其他拳种的快捷、现代舞蹈的轻灵,展示了中国灿烂的武术文化。现代的武术表演作为服务型产业的新生力量,对于宣传武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武术的娱乐价值还体现在影视明星的作用上。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还是《武林风》节目中一些获胜的冠军,都各自拥有一定的关注人群,而这部分关注人群也就加大了对武术的关注,提高了武术的传播范围。比如李连杰既是中国武术协会的形象大使,也是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形象大使,国家武术研究院已经和李连杰达成一致,宣布联手打造太极拳的发展道路,开发太极拳市场,促进武术文化的进一步开展。[8]

影视传媒对武术传播文化的消极影响:

影视传媒使得武术部分失真。武术的影视作品虽然对武术的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卧虎藏龙》在竹林中的打斗场景,很是漂亮,吸引眼球,还有其他影片中的飞檐走壁、水上漂、刀枪不入等。为了吸引观众和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观赏性,制片公司会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特殊处理,使得武术功能无形中被夸大、虚化,对于受众无疑是一个误导。

夸大影视传媒对武术技击性的宣传。比如《散打王》赛事和《武林风》节目,两个都是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它们通过电视的转播,获取广告费用,满足了观众对于武术的技击性的需求,但其血腥与暴力的打斗并不能真正代表武术的文化。中国武术中推崇的尊师重道、重仁守信、谦虚谨慎等中国文化并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又怎么使中华武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呢?这些节目应该思考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9]

武术的娱乐化丰富了武术的社会功能,但是也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人类需要娱乐,但是娱乐的前提应该是不触犯武术文化的传播底线,商业武术是武术文化的传播途径,但不能为了商业而失去武术的本来面目和最终目标。现代的武术表演在传播武术文化时也应更多地考虑传统文化,将文化的保留和传播做到完美结合,达到真正的和谐。

影视传媒忽视了对武术文化空间的重视。文化空间是指有价值的文化空间或时间,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举行的空间或时间[10],如“少林功夫”作为武术代表项目,其1500年的历史,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的佛教文化环境与僧人习武就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空间”。而影视传媒作品特别是电视节目更加注重技击本身,而忽略了武术文化的背景和整体内容。

结 语

为了利用影视传媒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我们应不断拓宽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国际化传播;在保证武术文化的基础上加大武术产业化进程;丰富武术影视传媒的社会功能,发挥其优势;在武术文化的传播中做到诚信传播,保护文化空间,有针对性地制订传播方案,发挥武术文化的多层面功效。

(本文为河北传媒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002)

参考文献:

[1]电影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中国广播电视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3]杜君鹏.影视传媒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席继光.武术传播研究的新突破[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5]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4.

[6]沈盈姊.尚武精神的回归——论李连杰在电影《霍元甲》新武术电影理念[J].影视评介,2006(16).

[7]蒋明朗.浅谈武侠电影在武术文化推广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6(8).

[8]吴信训.武术国际传播的新思路[N].中国网.2011-07-21.

[9]孙会文,卫印刚,任承新.对传统武术现状及发展的思考——央视《武林大会》观后感[J].搏击·武术科学,2011(1).

[10]吴云视.自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之侠”:武侠电影空间论[J].电影文学,2010(4).

武术文化范文第3篇

1.1中华武术自身拥有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他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涵盖了中华文化的诸多领域,如中国哲学、美学、医学、法学、宗教学等等,在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武术文化可以说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1],所以,在武术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上,对武术文化深刻全面的理解上向游客进行诠释,使游客充分领悟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1.2武术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旅游的基本特征表明: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高参与的文化旅游。对民俗旅游资源本身而言,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具体表现在:第一,地域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第二,神秘性。每一种民俗都是伴随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历史传承的结果,许多民俗事象,它的产生时代也许很早,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的许多的变异,但核心和“母题”部分仍然保留着,而且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传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不可理解的神秘氛围和原始色彩,增加了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第三,参与性。当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的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必须与旅游者的参与性相结合。民俗旅游活动要使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参与,通过旅游主客体的双向交流,了解独特的地域文化,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的需求;最后,文化性。民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窗口。民俗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认为,武术文化属于民俗文化的特定范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具有民俗文化的重要特征,属于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2中国武术旅游资源的类型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由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层面所构成,因此,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开发。郑春先。等在《中国武术的资源结构及开发策略研究》一文中,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武术资源进行了分类。根据武术资源的这种分类,结合旅游资源的概念,笔者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了武术旅游资源的类型从表1看出,武术按照文化学的分类,具有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大的层面的属性。目前对武术资源的开发多局限在表层和中层,而对于深层的也是最重要的内涵文化却开发很少,从武技到武学的转变不够。从武术自身的形成和流派特点看,众多的武术流派形成了武术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特点,中国武术的流派众多,在分类上也各不相同,有的以名山大川或流行区域取名,如峨嵋派、昆仑派、南拳、北腿等。有的以宗教和庙宇命名,如武当派、少林派,还有的以地域和人名加以流传,如陈式太极、杨式太极,有的以动物或动作形象喻名,如:猴拳、螳螂拳、醉拳等,这些武术文化上的表现,一方面反映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又同时映射出武术资源的个体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性,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武术的旅游资源,不同的武术派别带来不同的旅游地感受。从表2看出,武术旅游资源的自然资源属于旅游资源学属性分类中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古迹数不胜数,而中国武术的很多派别就孕育在这些名山之中,“如:河南嵩山少林寺,温县陈家沟,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山东梁山,福建南少林都是传统武术流派发源地”。地域的不同,发展了不同派别的武术,不同派别的武术内涵诞生了不同的武术地建筑,武术服饰产品等。如少林寺庙,遗留下来的各种石碑,武当山古建筑群等。中国拥有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结构,目前,武术旅游产品开发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并形成了较有影响的知名品牌。

3中国武术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

“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特性是衡量其对旅游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和产生旅游效应的动力,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超前性的决定条件之一”[4]。根据武术旅游资源的结构,运用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方法,发现武术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3.1武术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性武术流派风格表现强烈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域间长期的封闭状态使得各地区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武术,在这种地域性文化影响下,武术门派盛行。外来的武术不仅难以独立保持,反而融入当地文化氛围中被同化,这种格局使得武术很难突破原有的模式和风格,因而从地域特点上看,反而更加容易形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拳种技艺相互迁移、靠拢,从而具备更加浓厚的地域性特色。二为民间习武风气与习武传统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有尚武的风气和传统。那些自古民风骠捍的省份和地区,由于长久的历史因袭和传统影响,逐渐在当地社会形成了独特的武风,并发展出了多姿多彩的武术门类和拳种。如著名的武术大省河南,不仅武风强烈,习武人数具全国之首列,而且还是中国武术两大著名拳系———少林拳、太极拳的发源地。又如自古多侠义士的燕赵大地河北省,其沧州、孟村的武术源远流长,可谓久负盛名。这些资源都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

3.2武术旅游资源的可探究性中华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融汇了哲学、中医、养生、气功、兵学、美学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武术的流传一直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这种神秘的传奇色彩正符合旅游的探究性原则。另一方面,武术资源绝大部分都具有精神性的一面,其精神内涵具有潜在性的特征,一般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需要旅游者去领会、去发掘。而且,对于武术的这种潜在性体会,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体会深刻的,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去激发游客对武术的爱好和探究。

3.3武术旅游资源的无形性武术在旅游业的表现是非实务性的,提供无形的服务或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凝结在无形的服务中。武术旅游业在本质上是属于为满足人们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而提供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因而突出强调服务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武术旅游是以文化服务为载体或凭借物,通过参与者所得到的经历、感受或者值得回忆的亲身体验获得身心的满足,这种满足形成的印象是无形的。

3.4武术旅游资源的特色性武术旅游从属于民俗旅游资源,武术搭台、旅游唱戏更有利于发展个性化旅游。旅游个性化的需求市场必将导致相应的市场开发,这种意识资源的永恒性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旅游资源。武术既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可以说,武术旅游,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旅游资源的体验。而是多重资源的交替体验或多种旅游类别的体验。武术旅游不仅可以观赏名胜古迹建筑和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可以参与体验武术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参与体验这也正是武术旅游的魅力所在,充分体现了其特色性。

4武术旅游资源开发诸原则

武术文化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握其深层内涵,做到原汁原味,突出特色,既展示文化,又增添乐趣,既保护又开发,以使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4.1特色性和古朴性相结合武术旅游是特色性很强的一种经济文化活动。在开发武术旅游产品时,要体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资源优势,无论哪种设施,那种产品的开发设计都应围绕资源特色,参照旅游资源主要指标,即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观赏度、完整度、组合度等七个方面来设计规划。在强调武术旅游特色性的同时,要把它和其它民俗资源的乡土性、古朴性结合起来,把资源特色和当地人文优势、自然优势结合起来。

4.2文化性和科学性相融合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景观资源是武术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发源地的表现形态,也是具有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文化学和美学价值的象征”[5]。在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发、宣传到产品的管理自始至终重视文化内涵的运用,通过武术旅游展示地方文化,这就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能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高起点、高要求高品位开发,充分利用优秀的武术文化资源,抛弃落后、糟粕的那一部分。

4.3参与体验与趣味性并重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与趣味性是保证民俗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从这一点出发,武术旅游之所以能越来越成为旅游新卖点,主要在于其最大优势即是能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旅游产品中所包含的风土人情,参与各种武术主体旅游活动,感受其情其景所体现的文化韵味。“从世界各地开发旅游来看,专门性参与旅游活动将出现独立发展趋势,附带性参与活动将贯穿各种旅游活动中”[6]。在武术旅游地,打破静态展示的现状,激发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武术的需要,从武术服饰、器械到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让旅游者参与进来。

5结论

武术文化范文第4篇

1.1清代武举科考人才辈出

详考五邑地方县志,清代五邑地区考中武举人535人,武进士76人。其中,新会邑李惟扬(原籍阳春县)是康熙49年壬辰科武进士,殿试1甲第2名武榜眼;新会邑何逢春是同治2年癸亥恩科武进士,殿试1甲第3名武探花;另外,还有11名广东省乡试魁首武解元。

1.2近代五邑武术拳派分化

近代五邑地区是天地会洪门组织起事的重要地域。清政府内忧外患,朝廷禁武令松解。天地会反清失败后,洪门组织三合会再次分离演变成多个社团及会党,五邑地区民间拳社组织习练的洪门之洪拳也逐步演化出新会七堡李家拳、新会京梅蔡李佛拳、鹤山古劳咏春拳、江门沙富周家拳等武术拳派。另外,在江门市外海乡还秘密传承一支与太极拳同源异流的武当太虚拳。

2五邑侨乡武术文化的历史特征

2.1清代五邑地区尚武之风家族传承盛行

新会邑麻园村马氏父子2位武进士,马天保是嘉庆10年乙丑恩科武进士,钦点花翎侍卫,后历任湖南沅洲协副将、永州镇总兵、山西蒲州协领。马玉麟是马天保第3子,道光6年丙戌科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历任福建、广东两地武官,后长期担任南澳边防总镇;新会邑城南薰里区姓一族3位武进士,区英彪是嘉庆16年辛未科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后任直隶固关参将。区天佑是区英彪之子,同治4年己丑科武进士,钦授卫守备。区树勋是区天佑同族兄弟,同治13年甲戌科武进士,钦点花翎侍卫;新会邑外海乡陈姓一族28位武举人,9位武进士。

2.2近代五邑武术名家注重武德,崇尚仁义忠勇礼

五邑武坛素有“蔡李佛礼让在先,周家拳仁义远传”的说法,五邑武术名家注重武德,崇尚仁义忠勇礼。新会京梅蔡李佛拳洪圣始祖馆对联“蔡李佛门源自始,少林嫡派是真传”,充分显示出陈享创拳而不自封,尊师重道明礼恭让德性为先。1839年,陈享携众徒参加两广总督林则徐海防水军,训练义勇水师抗击英军入侵虎门要塞。陈享的民族主义忠勇气节在反帝反封运动中得到充分展现。新会沙富周家拳馆命名为“中外仁义堂总馆”,周龙五虎纪念碑两侧漆金对联“洪蔡正宗当高武德传环宇,仁义精神国粹雄风振南中”,周龙创拳仁义为先,正本清源而不孤傲自持,其仁义思想远传海内外;鹤山古劳“咏春拳王”梁赞,成名于佛山,再造偏身技法于鹤山,一生行医救命仁心仁术,免费传拳舍财取义。新会外海伍德文悉心钻研太虚拳拳理技法,主张“教拳先学礼,无礼不传拳”,打破族内秘传陈规将太虚拳发扬光大。

2.3现代五邑武术拳派林立,独具侨乡文化特色

五邑武术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说。五邑武术文化在海外大受欢迎,习武群体多而广,已经成为中国武术海外成功传播的典型范例,是独具特色的侨乡武术文化。五邑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据2006年江门市外事侨务局统计的信息,祖籍五邑地区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五邑地区向海外移民历史悠久,近代因经济、战事、政治等原因去海外教拳传艺的五邑拳师数量众多。五邑地区蔡李佛拳陈享、咏春拳冯朝振、太虚拳伍德文、周家拳五虎兄弟等都有海外传拳的经历。

3五邑地方拳种的形成与技法风格

3.1新会七堡李家拳

李家拳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由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七堡乡李友山所创,与洪拳、刘拳、蔡拳、莫拳并称广东五大名拳。据李家拳手抄本记载,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而成李家拳。另说是在广州光孝寺随至善禅师习武,化五形为一形开创李家拳。李家拳源自少林五形拳,有少林拳术遗风。技法风格为:拳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为主,朴实刚劲,多用睁法,以功力见长,不以小取胜。手法多变,长、短桥并用;步法灵活,擅用腿法,稍多跳跃;身法以肘击为主,沉实稳重,出手准确。其身法歌诀有:“缩头贴肩两手便,疾手撮为进步行,团胸虎背二字马,吞肩缩膊即出睁。”

3.2新会京梅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由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陈享所创。陈享(1806-1875年),字典英,号达亭。7岁跟随同村族叔陈远护学习佛门拳术,17岁拜李友山为师习练李家拳,22岁上惠州罗浮山白鹤观拜蔡福为师学习蔡拳兼跌打医术10余年。陈享悉心研究各家拳术,集合蔡、李、佛三家拳术之长,创编出新的功法体系蔡李佛拳。蔡李佛拳融合了佛家掌法、蔡家拳短手与腿技以及李家拳的长手打法和偏身偏马步稳架大的技法而自成一派。技法风格为:行拳时,身法端正,腰活肩松,动作舒展,活动大方。吸气蓄劲,呼气发力,劲力充沛,发声吐气助威助势;手法全面,左右开弓,长、中、短桥灵活运用,连环击打;步法稳健,快速多变,闪转进退腾跃自如;腿法则凌厉速疾,擅长踢、钉、踹、挂。

3.3鹤山古劳咏春拳

咏春拳肇始于五枚师太,形成于严咏春,衍演于梁赞。梁赞(1826-1901年),又名梁德荣,鹤山市古劳乡东便村人。少年时随父在佛山筷子街赞生堂经营跌打医馆,酷爱武术,广拜武术名家。18岁时,跟从梁二娣习练咏春拳及少林六点半棍,再随黄华宝系统学习咏春拳。咏春拳自严咏春传艺丈夫梁博俦,后传族姪梁兰桂,再传红船武师黄华宝、船工梁二娣等。梁赞得遇梁、黄二师倾囊相授,深悟咏春拳及少林六点半棍的奥妙真藏。梁赞在佛山习武传艺,钻研整理咏春武学,暮年归隐鹤山县古劳乡东便村,在坊间教拳乡邻,又创咏春拳偏身技法。咏春拳自梁赞之后,有佛山正身与鹤山偏身两种技法之说,而实则拳理相通,各有侧重。技法风格为:以摊、膀、伏为基本手法,以二字钳阳马为步法标志,以木人桩和双人黐手为练功手段,立足实战,招式多变,短桥窄马,连消带打,擅发寸劲。对抗时,抢占中线,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朝面追形,不消过笼,拳法重快,爆发劲整。

3.4江门沙富周家拳

周家拳始于清末民初,由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沙富乡观莲里周龙所创,后传于胞弟周协、周彪、周海、周田,再广传于世。周龙(1891-1919年),字泽树,又名周名林。幼年跟从新会武师邹耕和叔父周雄习练洪拳及八卦棍法,后拜师肇庆蔡九公学习蔡家拳。1910年,周龙下南洋谋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除暴伤人避难于槟城极乐寺,缘结寺中云游徙居的北少林弘一大师,学得北派少林功夫。周龙在寺中参禅练功3年,将北派少林拳功夫融汇洪拳与蔡拳技法,创出“洪头蔡尾”为特征的周家拳。周家拳是以少林拳法为基本,取洪拳之刚猛雄健、蔡拳之步法多变而自成体系。技法风格为:拳术注重手法,出拳刚劲沉雄,势大力沉;步法多变,闪展腾跃,转折灵活;对敌应战时,手法精严,步法灵活,身法柔韧,以快打慢,以刚克弱。

3.5江门外海太虚拳

太虚拳属武当内家拳种,溯其源由武当张三峰所创,由江门市外海区伍德文发扬光大。太虚拳自创拳历经宋、元、明传入清代皇宫,咸丰年间,外海伍荣羽因机缘巧遇从咸丰帝之皇叔处习得此拳。此拳四代秘传于伍氏家族,伍荣羽之后传伍文兆,再传伍学卫而至伍德文。伍德文(1884-1974年),别字柏,号雪波。自幼跟随其父伍学让习练太虚拳,并伴以练习八卦手法。16岁时,随其伯父伍学卫习练六十四卦拳式,遂学有大成。民国时期,伍德文打破族内秘传陈规,把太虚拳广传于世。太虚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是根据河图洛书数理构造此拳。太虚拳又称“六合六铮逼打花拳”,内藏八卦掌法、暗含形意拳技。技法风格为:以扒、穿、押、反、抗、偾、割、浑为八卦手法,以座山马、邦口马、三角马为步法标志,六肘技法短打封逼、翻崩肘靠,一路慢拳练气养劲、修身养性,二路快拳化劲逼打、威猛强悍。

4近代五邑侨乡武术文化的传播

4.1侨乡武术文化的国内传播

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侨乡武术文化国内传播发展迅速。李家拳成名最早,以师徒传承为主。1814年,弟子伊基合到吴川县塘溪墟设馆收徒。1843年,弟子林绍乾在高州、廉江、合浦先后开馆传拳。1840年前后,弟子陈享在新会开创蔡李佛拳。随着蔡李佛拳的强势发展,李家拳逐渐淡出五邑武坛;陈享创拳初期得到反清组织天地会的支持,蔡李佛拳国内传播既快又广。1854年,蔡李佛拳馆达到44间,之后,陈享避难海外。1868年,陈享返归新会京梅始祖馆,指派陈官伯、龙子才、张炎等积极拓展武馆业务,为以后蔡李佛拳的发展奠定深厚基础;民国时期,周家五虎曾先后任广州福军武术教官,周家拳在两广地区迅速传播,爆发性扩张。1917年,周龙在广州开设第1间武馆周仁义堂,周家五兄弟随后拓展分馆达82间,响誉岭南武坛10多年;咏春拳受反清重要首领李文茂牵连保持低调传播,也因为练武过程必需经过师傅黐手点拨才能悟其奥秘,成就拳才比较困难。梁赞佛山亲传弟子有嫡子梁壁、梁知,徒弟陈华顺、陈桂、梁奇等。鹤山亲传弟子有王华三、梁大妹、易英、梁志杨、梁广光、梁照、梁婵、梁显、梁英等,两地传承弟子较少、传播速度较慢;民国时期,太虚拳第4代传承人伍德文打破族内传承秘规,传播仅限于外海陈族子弟。新中国成立后,侨乡武术文化国内传播经历近30年的停滞后,逐渐回暖而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蔡李佛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偏身咏春拳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太虚拳与周家拳先后成为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邑武术文化逐渐受到热捧而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武术比赛活动促进南北武术文化交流,许多拳种在五邑地区落户生根,除南派洪、刘、蔡、李、莫与客家拳派,还有北派少林拳术、各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披挂拳以及国家竞赛武术套路等。五邑武坛呈现出本地拳种传承有序,外来拳种连片带动,海外武艺跆拳道、拳击、柔道等适当发展的繁荣景象。

4.2侨乡武术文化的海外传播

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洪拳大佬司徒美堂是侨乡武术文化海外传播的领路人。1856年,陈享受反清天地会牵连逃往香港,以授武行医为业辗转于东南亚哈蒙、明古、吧城等地。1864年前后,陈享应美国旧金山陈氏联宗会邀请,前往美洲传播蔡李佛拳。1867年,陈享花甲之年受聘香港广东会馆武术教头。陈享海外传拳13年,蔡李佛拳在香港、东南亚、美国等地逐渐传播开来。继陈享之后,咸丰年间,蔡李佛拳后辈张炎、陈盛、阮骇、雷灿等先后在香港设馆。抗日战争时期,钱维、刘彬分别在香港与美国三藩市创立蔡李佛拳武馆。20世纪40年代,汤锡、崔章、江安、龙子祥、陈伦、刘锦东、周庆、马恩、李秋等鸿胜馆弟子到香港教拳。开平司徒美堂幼年跟随洪拳师傅习武练拳,14岁到美国谋生,后加入洪门致公党。1894年,司徒美堂集聚一批少年气盛、敢作敢为的武术壮士成立“安良工商会”,成为当时美国一个颇具影响的习武华侨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五邑侨乡武术文化海外传播迅速发展。1965年,关文经在新加坡创办蔡李佛鸿胜馆。1976年,陈锦辉在委内瑞拉创办蔡李佛鸿胜馆。1978年,关才在马来西亚设蔡李佛拳馆。据广东省武术协会统计,海外已经有5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蔡李佛拳功夫会,习练者达300多万人;梁赞咏春拳佛山第3代弟子叶问1949年赴香港定居,随后设馆收徒传播咏春拳,嫡子叶准、叶正及传人李民、梁相、骆耀、卢文锦、叶步青、徐尚田、李小龙、梁挺等为早期弟子。1973年,叶问弟子梁挺创办“国际詠春拳总会”,此会已在6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分会达4000多个,门徒多达百万。梁赞咏春拳鹤山第3代弟子冯朝振在20世纪50年代到香港传授咏春拳,在香港教拳33年,把古劳偏身咏春拳传至香港、澳门后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1950年,周家拳受广州李福林牵连,周彪、周田协众徒李牛、李桂仔、林卓垣、吕柱石、陈万祥等先后至香港,分别在港九各地发扬国术,后逐将周家拳传至新加坡、德国、波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越南、加拿大等地;20世纪初期,太虚拳伍德文在香港、澳门传授拳艺。1973年,弟子叶建成定居香港成立香港太虚门。另有伍大图、陈国仔、莫业真等先后在海外传授拳艺,太虚拳逐渐传至香港、澳门、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地。

4.3侨乡武术文化的海外回传

武术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传播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26

武术在技术形成过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武术技术修炼过程中,习武者的品德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的影响,对于人们的品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汲取我国优秀文化精髓,体现出中华民族侠义、爱国、自强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对于培养有担当意识、有爱国情怀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积极探索武术文化传播的路径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1 路径之一:学校武术教育

1.1 学校武术文化传播优势

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普及型等特点,它实施的对象广泛,教学内容一经确定便能持久深入进行下去。多项文献研究表明学校是传播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将武术文化传播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2 丰富学校武术文化传播方式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大多侧重于武术技术教学和武术形态教学,对于武术文化传播教育有所欠缺,武术教育形式单一。我们要根据学校教育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转变武术教育观念,在重视武术形态教学的同时,渗透武术文化教学,引导学生领会我国武术精神与文化精髓,不断探索学校武术文化传播方式。

首先,充分发挥社团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设立武术社团,发挥武术社团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在校园形成浓郁的武术文化氛围。

其次,不断丰富武术教育及表演形式。目前社会对中华武术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武术技术层面,对中华武术文化了解甚少,我们要不断丰富武术表演的形式,不断丰富武术表演内容,不断探索新形式。在武术教育与表演中,我们要将中国典型拳种、武术门派武术技术精华尽可能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此外,我们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武术表演与武术文化传播活动,使人们受到中国武术深厚的文化熏陶。

1.3 发挥体育院校武术教育主阵地作用

武术文化的传播依赖于一支武术人才队伍。一方面,体育院校在武术文化传播中能够起到辐射作用,以体院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尚武氛围。另一方面,武术文化传播依赖于一大批武术教育人才,当前体育院校是我国武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院校武术教育主阵地作用,实现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播。

2 路径之二:影视传媒传播

首先,影视传媒兼具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它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听觉与视觉,对观众产生多重冲击力,提升武术文化传播效率。其次,影视传媒具有真实感。影视作品能够较真实地展示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将之最真实的呈现给观众,提升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空前的真实感。第三,影视传媒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影响力强等优势,使最广泛的观众享受到武术带来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了解武术文化,激发人们习武的兴趣与热情。第四,影视传媒能够有效推动武术的对外传播。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武术作为影视传媒业的重要内容,在影视作品对外交流过程中有效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播。

3 路径之三:武术文化产业发展

3.1 优化武术文化产业布局

当前武术文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亟待优化,我们要通过改组或调整等途径优化武术产业布局,以核心武术文化产业为中心,形成多格局武术文化产业,打造武术文化产业链,构建立体的武术文化传播体系。首先,我们要根据武术文化产业特点,积极推动各种武术技术比赛,并以此为核心,以武为媒,传播武术文化;其次,积极开发相关产业,打造武术旅游圣地,形成五台、登封、四川峨眉、福建、广东佛山、河北沧州、山东泰山、武夷山、九华山、天山等武术旅游区。第三,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开发。要充分利用信息传媒的优势,借助新媒体、电视网络传媒推动武术文化数字化、网络化传播。

3.2 加速武术文化品牌建设

武术文化产业要形成强势产业态势,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武术文化品牌,发挥武术文化品牌效应,拉动武术文化产业的壮大。我们要通过重点攻关,打造武术文艺精品、地域武术文化品牌、武术门派品牌、武术名人等,有效推动武术文化传播。

首先,我们要立足于本土,积极打造本土武术文化品牌。我们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武术技术与门派,充分发挥传统武术技术与门派效应。如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的相关武术文化产业要形成相关的品牌。

其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下,我们要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宽广的平台,从本土走向国际大舞台,将武术文化传播得更远。积极探寻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同价值观,寻找武术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相同的创意表达与共同价值观,从而使武术文化产业更好地与世界文化产业融合起来,为世界所接受,更好地输出武术文化与中国文化价值观。

总之,新时期我们要积极探寻有效途径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立足于本土,积极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进程,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熏陶作用,使武术文化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弘扬武术文化与武术精神,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亚慧.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层次与跨文化传播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12-114.

[2]程丽芬,王程辉.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特征刍议[J].搏击(武术科学),2010,(2):21-22.

[3]陈宏良.网络与武术文化传播的研究进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78.

武术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少林武术文化;研究;动态

【Abstract】The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to classify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research. From the research divis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applying multidisciplinary thought to study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taking step out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circle to study Shaolin martial arts, tracing back physical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exploring the plight of the physical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respecting the rule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 development, puting forward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consumption idea and promoting the intangible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industry to develop rapidly and healthily.

【Key words】Shaolin wushu culture; research; dynamic

引言

少林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体系、文化空间及其文化生态系统。少林功夫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和智慧结晶,关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的动态是我们认识的起点,可划分为以下几类研究。

1少林武术文化研究成果概述:形而上之基础

1.1少林武术文化基础性研究

代表性成果有:王广西的《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武术卷)》中阐述:“中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独具匠心的中原武学生态系统,中原武学系统由嵩山少林寺系统、河内千载寺系统、回族系统组成,与之相对应的拳系是少林拳系、太极拳系、苌氏拳系。”〔1〕张国臣的《中国少林文化学》:“以嵩山作为地理界碑,全景式论述了少林寺所在区域文化的总体风貌,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了少林寺一带古往今来的文化社会现象。”〔2〕韩雪的《中州武术文化研究》:“中州武术文化是通过中州地域内武术技艺为外在形式,来体现和反映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现象。”〔3〕吕宏军、滕磊的《少林功夫》:“分别就少林功夫发展史与思想背景,少林功夫体系、特性,少林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保护和振兴少林功夫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少林寺历史大事年表与少林功夫武僧传略进行的附述。”〔4〕邓正龙《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研究》:“全面分析了嵩山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交通、文化交流、社会环境、人口迁徙等因素对“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形成的制约与影响。”〔5〕学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统合古今,借鉴多学科理论阐述少林文化的横向、纵向文化背景,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了少林武术古往今来的文化现象与历史发展,开创了从文化学角度系统研究少林武术的新局面;程大力《少林尚棍渊源论―兼析少林武术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分析了少林尚棍的来龙去脉。并由在少林武术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少林棍的研究入手,力图揭开少林寺这一宗教组织,何以能容忍或产生以技击为本质的最初的武术――这一佛教乃至世界宗教史上独一无二的迷案。”〔6〕深入论述了佛教文化对少林武术发展的影响。

1.2少林武术文化追根溯源研究

历史是“经验、智慧、认知、文明的典范体现”,也是“对事物之客观规律和内在法则的准确把握与深刻揭示”。基于此,学者们较为重视少林武术历史发展研究,如:张惠民、王关林编撰的《嵩岳文献丛刊》:“全面收录了历史上续传的有关嵩岳文化的专著,高视角地阐述了少林人文遗迹,其中,收录的《少林寺志》是历史上最早系统介绍少林寺的专著,是珍贵的历史文献。”〔7〕丛刊第四册《少林寺志》收录的高僧、碑文、诗词文赋与题记部分记述了少林禅宗的源流与分支、少林寺僧助唐封赏、清时期少林武术兴衰活动等内容。此外,无谷、刘志学编撰的《少林寺资料集》《少林寺资料集续编》,对少林寺建寺与少林寺的住持问题、少林僧兵的抗倭战斗、少林拳法的形成和发展、少林拳术与考证、笔记杂著中的少林武功,并附有大量少林拳法图谱和写有文字说明等记述,是研究少林武术的重要史料。唐豪的《少林武当考》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运用考据方法,证明达摩和尚和张三丰道士都不会武术,指出所谓少林寺拳法始于达摩,太极拳始于武当山张三丰之说,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此研究也是武术史学科发展过程中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成果。程大力的《少林武术通考》考证和讨论了少林武术史上很多存在疑虑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少林武术产生的时间问题,以及宗教组织少林寺产生武术并崇尚棍术的原因,为少林武术正本清源奠定了基础。

2少林武术文化研究成果概述:形而下之实践

2.1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之尊重特殊规律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少林武术文化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其与政府的关系是少林武术在明清时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赵长贵在其硕士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的第三部分中:“概括了清代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逐渐衰微,分析了清政府对少林寺的微妙态度,心存怨尤的政府掣肘少林武术活动,少林武术生存的政治途径被切断。”〔8〕赵长贵在《清代嵩山少林寺的政治生态及其影响》中认为:“因清政府并未彻底改变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看法,清末以来少林武术的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善,少林武术也随着少林寺的衰落而日渐式微。”〔9〕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赵长贵《试论嵩山少林寺与清政府关系之演变》中认为:“清朝前期,少林寺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紧张。康熙中后期为巩固统治,因少林寺禅宗祖庭宗教地位,清政府逐渐改变了对其一味严厉限制的政策。少林寺对清廷的态度也在改变,他们的关系有所缓和。但终清一代,二者始终若即若离,关系并未根本改善。少林寺与清政府的关系演变是清代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10〕与《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的关系探究――以明清时期为中心》大致坚持了相似的观点,即“少林寺与封建王朝时亲时疏,但亲密期远远长于疏远期。二者关系亲密时,少林寺与少林武术会加速发展;反之,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则渐趋衰微。少林寺与封建王朝关系的亲疏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盛衰的晴雨表,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11〕

2.2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之“非遗”研究

基于当今少林武术的生存境遇,学者们提出“维护生存土壤”、“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点。王龙飞、虞重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少林功夫的保护》:“保护文化空间”、“创建传承人制度”,“保护少林功夫,关键在维护其生存土壤,同时少林功夫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12〕王镇新在《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认为:“通过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概括总结和特征描述,进而以少林拳和太极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提出少林拳和太极拳的保护对策,进而总结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模式、策略和形而下措施,以期能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贡献绵薄之力。”〔13〕类似论著的还有《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对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保护对策,加大抢救力度,利用传统和现代技术进行全面记录;走与政策相辅相成的地方立法之路;优化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要保存即保护、传承即保护,也应弘扬即保护。”〔1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非遗”视域下少林功夫的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策略研究》等,以上研究,均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探讨了少林武术当今发展的问题。

2.3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之市场消费研究

市场消费是现代性发展的风向标,少林武术文化的市场性消费前提是:将少林武术文化作为一种商品营销出去。而学者们的论述涉及了当代消费语境下中国武术的商品化(如《论“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一文中认为:“分析了传统武术的商品性和“武林大会”在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阐述“武林大会”商业化发展的原因,推进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15〕)、产业化(如《消费社会中武术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武术传播只有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加速武术商品化的进程、实现武术产业化的链接、构建武术现代化的平台、走进当代媒体人的视野,才能够让中国武术真正地融入当今消费社会中,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长足的发展。”〔16〕)、文化缺失(如《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消费社会的逻辑视角》《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悖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勃兴视域下中国武术审美化生存研究》)、消费内容(如《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消费社会的逻辑视角》一文中武术符号、武术意象、武术民族主义消费等的消费划分)等问题。

3结语

3.1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明清与当今时期,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文化、社会、典籍考证、保护等诸方面,而对少林武术由寺内转向寺外传播的空间、路径、技术特征没有做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尤其对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少林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缺乏系统研究。

3.2尽管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少林武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把握住了文化生态学的一些特征,但深入到文化生态学较深层次――文化哲学的领域还不够,对武术文化生态的运行机制、哲学基础等很少涉及。

3.3从研究内容方面看,虽然对中州武术文化生态价值等做了探讨,但缺少对少林武术文化生态个案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近代以来少林武术的系统发展研究显然是薄弱的。

参考文献

〔1〕王广西.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武术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78-79.

〔2〕张国臣.中国少林文化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26-27.

〔3〕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6-47.

〔4〕吕宏军,滕磊.少林功夫〔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52-54.

〔5〕邓正龙.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6〕程大力.少林尚棍渊源论――兼析少林武术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04):24-25.

〔7〕张惠民,王关林.嵩岳文献丛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74-75.

〔8〕赵长贵.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9〕赵长贵.清代嵩山少林寺的政治生态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1(06):163-164.

〔10〕赵长贵.试论嵩山少林寺与清政府关系之演变〔J〕.世界宗教研究,2011(06):34-35.

〔11〕赵长贵.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的关系探究――以明清时期为中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4):52-53.

〔12〕王龙飞,虞重干.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少林功夫的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4):59-60.

〔13〕王镇新.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14〕薛良磊.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武术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峨眉;武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89-02

一、峨眉武术的内涵

关于峨眉武术的界定,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官方以1985年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武术史》及1989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武术大全》为代表,认可流传甚广的“五花八叶”之说:“五花”解释为峨眉武术流传的五个区域:黄林、点易、铁佛、青城、青牛;“八叶”是指四川武术的八个代表门派“僧、岳、赵、杜、洪、化、字、会”。而民间尤其是四川省武术馆馆长刘泰福及黄林派第38代传人傅尚勋等认为,真正的峨眉武术应该是那些产在四川、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武术。如四川武术界公认的黄林派、盘破门等土著[1]。

武术流派的形成有三种形式,“一是类同合流,壮大拳派;二是繁衍支系,发展拳派;三是融合诸家,创立新派”[2]。峨眉武术的发展形成属于第一种,即类同合流,壮大拳派。原因如下:首先,峨眉武术是一种地域武术,因名山而起,为天下所知。峨眉山是世界名山,依托名山,峨眉武术可以迅速树立起自身形象,成为该地区武术的标志性符号。其二,四川境内练武者众多。四川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练武者比比皆是,所谓“五花八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尽管也有可能有外来武术,但经过川人的炼化,也会融入到四川武术中并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今天的“五花八叶”。其三,技击特点相似。四川地区多山,地貌类似,自然环境的类同对技击技术的形成有着类似的影响,所以四川各地武术的技法特点有相通之处。因此,在四川境内,众多的武术派系,依附峨眉名山,类同合流,最终形成了峨眉派武术。

二、峨眉武术的技击特点

(一)手法较多,内容丰富

峨眉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我国南部,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山林拔地而起,层峦叠嶂。高插如云。正是在此处诞生了峨眉武术。鉴于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人的生存本能使然。这里产生的武术具有南拳武术的特色,强调手法为主,步法较少,步身灵活,动作凶狠。如“白眉拳”,它是峨眉拳的代表拳种之一, 它的特点是:“ 刚强凶猛,连贯性强, 活动范围大。其拳法有冲拳、鞭拳、双撞拳、千字箭拳等。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封桥等。腿法有月影倒踢( 撑鸡脚) 、蹬脚等”[2]。拳法技术较多的运用与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峨眉山山高林密,开阔旷野较少,因而搏斗中施展手法相对容易;故而峨眉武术手法较多,而腿法较少。

(二)攻守进退,身活步灵

在峨眉武术动作中,虽然以手法的攻防技术为主,但对身步要求同样重要。“峨眉拳系的主要步型有虚步、错步,步法有跳换步、之字步、两并步和兔子步等,这些步型和步法有利于提高身体移动的速度。另外,在身法上要求波浪似蛇, 用吞、吐、浮、沉、腾、闪、钻等来表现‘蛇拳练柔’的特点, 发劲时以身带臂”[3]。身法之活,步法之灵,展现峨眉武术的身法巧妙之特点。峨眉武术代表拳术“火龙拳”技术特点表现为:多拳少腿,走定相配,拳指结合,柔化脆快,快打巧制。运动中讲究脚似形腰柔软,快速活变步为先,提箭盘破随机用,柔脆快巧狠当先。从中可见峨眉武术身法之巧,步法之灵。

(三)技击之道,险巧凶狠

峨眉武术的技击之道,以险巧凶狠著称。由于四川地处中国西南片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过去,人们生活条件更为艰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说明了四川人们生活状况之艰难,故而川人的身材也会相对矮小。由于川人相对矮小,与相斗如出手不狠,自身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故出手招招要害,是川人武术的特点。如峨眉玉女拳的标志动作杏花出墙的前手插眼动作。峨眉武术的打法多一招致命,其狠招如点穴、封喉、打裆、戳眼等。峨眉武术除了凶狠之外,还体现在攻防的巧险上。如在武术器械的使用上也别具特色,常以暗器和短小犀利的兵器为主, 如峨眉刺的使用。

尽管峨眉武术形成了以险巧凶狠著称的拳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形成及熏陶,武术也向着养生、健身和娱乐的方向发展。如峨眉临济养生功的形成等。

三、峨眉武术的文化解析

(一)峨眉武术是文化的历史传承

峨眉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著名学者张岱年认为,“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每一代人都会在继承前人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这是文化的积累性,同时,文化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发展变化和更新,这是它的变革性。当我们考虑历史上文化的积累和变革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因素,它们在文化的积累中一再被肯定,在文化变革中也仍有保留,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称为‘传统’”[4]。峨眉武术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创世之初,源起于人与兽斗,人与人斗。但随着的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搏击之术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中不断扬弃与发展。

(二)文化的熏陶铸成峨眉武术

1.生存之道,取法自然,形成武技

峨眉武术初创时期,同其他种类的武术一样是图生存。为了生存必须与自然斗、与猛兽斗,同时更要与人相斗。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简单,提高自身的搏击能力成了该地区人们的生存之道。于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与相斗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经验,尤其是在与人斗的过程中,更促进武术技术的发展。除了与人的斗争对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外,人们也向其他的物种汲取搏击技术。如各种象形拳如螳螂拳、猴拳、通背拳等拳术的出现。峨眉武术的缘起相关理论学说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乐山志》卷五十三.《人物志》记载:战国时、有白衣三者,号动灵,亦名司徒玄空,仿山猴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今流传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后人称他为“白猿祖师”。这可以说是峨眉武术的起源。由此可知,峨眉武术的最初形成,源于人类的生存本能,源于向自然界的学习等,而促成了峨眉山地域的武术形成。

2.儒道释家,思想交错,影响武技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之术,然而在中国武术却向着养生、健身、表演、娱乐和竞技方向发展。这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分不开,更与我国的文化内涵分不开。武术在源起之初,是以生存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技击性和实用性。中国儒家的出现,对我国的武术也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而且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展而发生变化。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君子道者三”,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这对武术追求自强、外向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中国社会时有兴衰,儒家思想也随之变化。宋明时期的理学家,由于社会的衰退,其儒家的消极思想也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武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使“贵柔持静”的思想得以发展,此际相继出现的内家拳系,偏重的不再是以刚健为主,刚中寓柔,而是“以柔为主”的柔里藏刚。另外,道家的无为思想,禅宗的“无心”也从另外的方面对武术产生了影响。峨眉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武术由争胜向无争方向发展。加之,峨眉山地域又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它们的思想也会对峨眉武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使武术向着养生、健身的方向发展。道家思想注重养生,峨眉山区形成了峨眉养生功,对养生健身有着积极作用。

3.现代竞技、教育思想引领武术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竞技体育的思潮席卷华夏大地。传统武术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竞技武术开始出现。一种是以官方主导的竞技武术,如长拳、太极拳和南拳,另一种则是民间主导的传统武术比赛如武当、少林、峨眉武术的比赛。社会的发展也给青年一代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素,如青少年好逸恶劳的思想出现,拜金主义的泛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了教育好下一代,武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通过学练武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武术进入竞技,可以推动武术技术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展,武术进入教育领域,则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有助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因此,现代竞技理念、教育思想引领武术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引领着武术不断前进。

四、峨眉武术的发展

(一)挖掘传统,提炼精华,弘扬峨眉武术

峨眉武术,经过历展,最终形成了与少林、武当齐名的地域武术。为了保存和发扬传统武术,峨眉武术成功进行了武术申遗工作。这仅仅是个开始,武术的申遗工作并不能解决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峨眉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也是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发展和弘扬武术首先要继承峨眉武术。这要求相关专家学者在挖掘峨眉武术的同时,要注意整理峨眉武术,进行分类规划,提炼峨眉武技的精华。武术技术在反映武术的技能本身特点之外,还要凸显出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文化特色。让人们真正认识什么是峨眉武术?哪些是峨眉武术?从而更好地弘扬峨眉武术。

(二)精选武术,服务教育,增强学生素质

中华武术的本质和原意是技击,同时也具有健身的功效,这是武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峨眉武术同样也具有健身、强身的特点,为了发扬峨眉武术,突出峨眉武术的特色及其作用。建议峨眉武术通过服务教育,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来,通过峨眉武术在教育界的传习,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为教育事业和社会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来,武术的发展会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同,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三)武艺竞技,武术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峨眉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地域武术,可以通过竞技交流,吸引社会的关注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武艺竞技,一方面可以展现峨眉武术技艺的风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了解峨眉武术,喜爱峨眉武术,进而学习峨眉武术;另一方面,社会各地人群对峨眉武术的关注,会吸引很多人到峨眉地区学练武术,这不仅会促进武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峨眉地区的武术旅游业发展,从而促进峨眉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峨眉武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峨眉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银行,李成银.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3).

[2]http:///wiki/%E7%99%BD%E7%9C%89%E6%8B%B3[EB/OL].

武术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山文化 传统武术 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28-05

“法象莫大乎天地。”我国古老的文明,缘起于“察天之命”的敬畏、膜拜自然。山文化就是在这种浓厚的寻求对象性关系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我国的许多山岳,有着诸多古老而神奇的人文历史遗迹,蕴含着许多悠思深长、发人深省的人文故事和立意高洁、美丽动听的传说;富含宗教色彩的五岳、四渎,吸引着善男信女,将精神皈依于山岳。这些,为我国山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精彩的人文文化素材。可见,山文化存活于人文社会,与社会互根,影响着社会的诸多领域,传统武术就是其一。根植于华夏土壤的传统武术,在坎坷发展的旅途中,不论是显现于外的技法招式,还是隐含于内的技法原理及道德法则,都受到了山文化的引导和影响。下面我们试从山文化的视角,解读传统武术所蕴含的山文化内涵,这对重构传统武术的文化元素及弘扬传统武术有积极作用,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有积极意义。

1 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山文化的内容十分繁杂,但不论如何不能胜数,都不外乎是人们透过对山外在雄壮的形态和内在幽深的底蕴的多重感性认识,而演变出的人格化文化,主要内容有五。

一是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山的个性文化有其固有的特质。如,山有着端正巍峨的外貌特点,这种端正巍峨,将之人格化,就是山有着正直的德性。它耸得高,看得远,有着高远的志向;它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夸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雨打,而自岿然不惧,先贤喻以警示后人,为人要“稳如泰山”,不为俗事纷扰,秉持“一以贯之”的沉稳性格。由此可见,山以其高大、厚重之质,彰显着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的品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自强不息的品格。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儒家以堆土成山,说明不坚持到最后,就不能达到目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仞之山始于一篑。山的品格属于“天道”,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法“天道”“为山”的持之以恒和刚健有为的品格,终身自勉发奋图强。二为厚德载物的品格。《中庸》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意思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里面储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效法“天道”“为山”的包容万物和承载万物的品格,广施仁德,普济众生。可见,山以其自励、仁厚之质,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三是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千百年来,国人乐于“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使自己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以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如孔子每“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所以诸如孔子者,有此喜好和发出这样的感叹,原因在于“格物、致知”是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君子应常常“格物”内省自修,以成就高洁风骨及挽狂澜于既倒的旷世伟业。如孟子就由此悟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由此,我们不难自觉:仁者会因观山,而渐悟修己进德之理,治国安民之道。这也正是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文化精神。四是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日月变化、寒暑更迭等自然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都遵循阴阳交合的法则。而山乃是践行这一法则的客体:山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或山势危崖劲露,或山貌郁郁葱葱。山的这种阴与阳的交合跌错,体现了山具有“天地相遇,品物咸章”生化万物的作用,和践行“中和”之道的精神。如,山上“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甚至“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些都说明山有着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五是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远处看山,巍峨屹立,高耸云霄,即使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也岿然静处。而走进山中,时时可见动静无常的水。静待的山中之水,有伺机而动的智慧,表现为: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时机成熟,摧堤决坝,势不可挡,这种智慧迁移到人事,折射出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条件成熟,势如破竹,致命一击;流动的山中之水,有随机应变的智慧,表现为“水无常形”、“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山中之水,貌似柔,实则强,能以柔克刚。如,久滴之水,可以穿石;常流之水,可使棱角之石成鹅卵。人的心灵,也如山中的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由上可知,因山中水之动静,山被赋予了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智慧。

2 山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武术解读

2.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1.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或溪碧泉清,或瀑美潭碧,或巍峨耸峙,或葱翠秀丽。它因端正的外貌和丰富的资源,被人称之为“仁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察山之纯洁端正,可预见其行为之真善。且山,爱待人接物,向万物张开双臂,立得高,望得远,宽厚仁爱,不役于物,更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故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亦即是天所赋予它的正直德性。

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熏陶着传统武术武道中人内在正直的德性。武道中人认为:正直的影子,源于端正的形态;真善的行为,源于纯洁的思想。德性是由内向外渗透的,这种强调由内及外的个性文化,浸润于传统武术,成为拳门制定门规的重要指导思想。武林各拳门择徒授艺都非常重视弟子的人品德性,如“人品不端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为何不能授艺于“人品不端者”、“不知珍重者”、“俗气入骨者”、“市井人”?最根本的缘由是,此类人难以有高远的志向,“恐有玷于昆吾之高尚也”;又如武当派《内家拳法》云:“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等。可见,武林择徒授艺时所尚武德之理念,与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是相通的。

2.1.2 山所蕴含的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内含正直的山,拔地而起,执著挺拔,书写青松磐石的风格,磨炼出沉着稳重的个性。仁爱之人应像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居善地”,与你相容的地方就是善地,清泉是随遇而安的,无处不是善地;“心善渊”,心要像深渊那样平静、深不可测。一个人做到心如止水不难,难的是能把天大的事看小,能把巨石像纸片那样抛向天空,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山持有的这种沉着稳重的个性,成就了山无言谦卑的气质,打磨出了山刚毅傲骨的个性,也渗透到了武道中人沉稳的个性中。

“止、戈”为“武”。武道中人习武是为了健康身心、防身自卫,“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且“以服人为上策,打人为下策,杀人为最下策。”如“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更进而“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传统武术中的这些思想,含有山性格稳重的人文个性文化,武道中人喜爱在深山中参悟武道及精进技艺,与深受山的人文个性文化的吸引,是分不开的。山性格稳重的个性文化,锻造出了武道中人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的个性;磨砺出了武道中人不昂首天外、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目空一切的气质,也使本性凶残的搏杀,少了一份血腥,多了一份谦让。

2.2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2.1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自强不息的品格。走进山中,生机勃勃:崖壁上有为了生存争阳光、争雨露而顽强匍匐生长的藤蔓;峭石上有迎着寒风绽放的风兰;仞壁上有根悬石外,却紧抓岩石不放,傲然挺立,散发不凡气势的青松……如此恶劣的环境,不但没有击垮它们,反而使它们以奇倔的风韵,咏叹着山自强不息的品格。山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品格,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动力。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才铸就出了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满腔爱国热情。

武道中人,其精魂深处,无不贮藏着山文化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品格。如拳谚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道中人要实现“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就须自暖春至盛夏,由初秋到寒冬,日复一日的坚持练功,遵循“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信条,而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到老一场空”。“火大没湿柴,功到事不难”,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山的自强不息品格,神出一宗。

2.2.2 山所蕴含的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宽容仁厚、任劳任怨,一方面它养育着参天大树,奇花异草,鸟兽昆虫;另一方面它又经受着严寒酷暑,冰霜雨雪,狂风暴雨。正是由于山的宽容仁厚和任劳任怨,才造就出山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厚德载物的品格,演绎于人事,就是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一精神,对传统武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拳门及各拳门之间,非常注重技艺的切磋。这种切磋的核心目的,是吸收其它拳门的技、理。如“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初与倭奴交战,受损严重,程宗猷不拘一格“访求其法”,从刘云峰处“得倭之真传”,并据自己的体悟而最终“颇尽壶奥”。倭刀法,虽是外来之物,程宗猷亦“访求其法”,且“颇尽壶奥”,还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又如“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旧武道中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天人合一”的道理,并将之融会贯通到习拳之中,才能领悟到武技的真谛。“天人合一”就是山文化所言的“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同一。无疑,传统武术汲取了其丰厚的内涵。不难自觉,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实为持之以恒、包容仁厚的品格,也是传统武术的立己、立人之道。

2.3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3.1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诫导国人从观察“山下有风”,而推衍出“君子以振民育德”的结论。即:君子看到山下有风,狂风为山所阻,激荡回环,草木乃至万物因之多有败坏,当养育仁德,并察民生凋敝否,风气败坏否,以便“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振起民心;君子从观察“山上有木”,而感悟出“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即:君子看到高山上的树木逐渐长得高大,犹如循序渐进;由是修养德性,改善社会风尚、礼节和习俗。传统武术贵仁尚德的武德理念,与山这种内修仁德的精神如出一辙。

传统武术十分注重:武道中人不仅为人处世要循仁德,而且用拳演艺也要以追求仁德为无上原则。如“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当遇不得不打时,“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旧,即“分筋截脉之道”旧。所谓截脉,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可见“圣人之用心”老矣,教导武道中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传统武术行武勇的根本目的,实非伤及对手,意在制止对方,即“不得已而为之”。又如“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等等。可见,传统武术追求仁德的原则,与山乐山修仁的精神是神魂相合的。

2.3.2 山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引导国人从观察“山上有水”,而自觉“君子以反身修德”。如,古谣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之先贤从观“山上之水”,而推演出内省自修。如,诸如孟子者就深知:人肯定是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等。山的这些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在传统武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不论是拳门技、理,还是用拳演艺,传统武术都映射出了山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如“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告诫武道中人,要时常反省自己,不要“逞血气之私”,而行“斗狠之举”。又如“倘遇不得真传,自鸣得意,任其狂悖,不必与之争辩”;如果习得拳门精髓“须涵养性情”;如果遇到无知之徒妄加讥讽,“只可令其一世糊迷,不必与之较量。”道出武道中人“须涵养性情”,常省己身,而不必与“无知之徒”“较量”的缘由。显然,这与山文化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相吻合。千百年来,“在道德召唤下,武术与拳技不再是好勇斗狠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与观赏生存性活动,而成了一种‘求道’的手段。”传统武术重忍让克制的精神,实质上内涵着山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也正是这一文化的涵构,才把本是暴力与残恶的武技,导向了“仁者为上”的崇高境界。

2.4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4.1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从不同视角观山,或断崖峭壁,或郁郁葱葱,或水润山中,或水依山而绕,处处显现着阴阳交错的内涵,流露出阴阳和合的人文化情怀。山这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情怀,殷实地奠定了传统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拳理基础。

山阴阳交错的情怀对传统武术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传统武术拳理与技法的阐释方面。如“攻为阳,守为阴。”就指出“攻”与“守”要做到“阴阳平衡”。又如“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指出练拳只有懂得了阴阳相济之道,才会懂得运用劲力刚柔变化的规律,也只有懂得了刚柔变化的规律,才能随心所欲的驭拳。可见,传统武术之攻守转化、平衡的拳理,遵循着山情怀文化的阴阳交合法则。

2.4.2 山所蕴含的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化生万物的情怀。大自然的“刚柔交错”,成就了“天”之文采;“观乎天文”,便可知寒暑阴阳的替变、四时变化的规则。遵循阴阳交合规则,就默守了“中和”之道。无疑,山乃是恪守阴阳交合法则的客体。“中”乃是最大的根本,“和”是通行的道理,而山能“致中和”,所以山能使“万物育焉”,亦即,山有繁育万物、化生万物、“品物咸章”的情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拳理的精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不论是从拳术风格,还是技击原理,皆相合于阴阳交错法则,蕴涵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如“天地阴阳相合能以降雨泽,拳术阴阳相合能成一致。”就是从察“天地阴阳相合”,而递进出“拳术阴阳相合”。又如“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窃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就委婉地道出传统武术“遇敌制胜”的招法“变化无穷”,以致“人不得而窥”。传统武术这种招法的万般变化,与山化生万物的精神是相通的。推上可知,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山之情怀文化,实为传统武术攻防之根蒂,生克制化之玄机。

2.5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5.1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屹立高耸,不惧晾雷狂风、骤雨暴雪,悠然静处;宁静的山中,潭、涧静如平湖,污浊的渣滓沉淀在下,透澈的清水静处在上,明镜似的潭、涧,能把人胡须眉毛照得一清二楚。先贤由山的这种岿然处静,化生出“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的人事法则,并深深地浸润于传统武术之中。

动静是传统武术非常重要的一对阴阳范畴。传统武术一方面强调动与静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突出静的智慧。如“持龙贵静,静岂易言,必身心皆治,而后能静”,故持枪预备之时要如静待的山岳,如停滞的清泉,“淆之不浊,触之不摇,机深节短,使人莫测。”指出持枪之时“贵静”,而且只有身心皆静,才可达到“静”的境界―雄浑之静。又如“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也强调搏杀之时,要“静以待动”,以便“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克敌制胜。等等这些表明,传统武术非常强调“静”的重要性,并将“岿然处静”的思想,引以为拳理的精神。传统武术中这种“静”的思想,与山岿然处静的智慧文化是一脉贯穿的。

2.5.2 山所蕴含的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见诸于山中之水。山中之水,以随方就圆、避高就低、点滴渗透、以柔克刚的机巧,赋予山以智慧。这种智慧,被孙子借鉴运用于军事:“夫兵形象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受水“避高而趋下”的启迪,推论出用兵作战的取胜之道,需“因敌变化”、“避实而击虚”。在传统武术中,可寻觅到许多山的这种智慧。

世人皆知,水是见机而行的,哪有大堤决口,水还愣着不动的?山中之水的这种相机而动的智慧,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山中之水的这种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拳理。如“兵法有云:‘柔能制刚,弱能胜强。’即此中之软破硬之道也”,对手以猛力袭击过来,我以同等气力施以防御,“是为犯硬”,结果不外乎是“力弱者必败,或力同而斗久”,没有哪一方是必胜的。“若于彼枪用力刚猛之时,我用穿钩退步之法”,规避其猛力,“候彼进深”,方才之猛力也消解了,乃“那斜步扎之……即巧中之斜步单撒手也”,这个时候对手就“无所用其力”。“又如我枪先发,彼以猛力提拿,我却变为软,使彼力空,乃乘其不备之所取之”,此即“以软破硬”。如上皆指出:行拳勇时,要抓住“猛气已过”、“彼力空”的时机,以“软”破之。就精辟地论述了相机而动“以软破硬”的拳术智慧,这种拳术智慧,与水“攻坚”的睿智是暗合的。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中诸如“持龙如峙岳”、“以软破硬”等拳理观念,与山文化之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