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气象信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象信息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日益推进和国家对防灾减灾建设要求日益提高,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预防灾害与突发灾害事件情况下迅速应对危机、减少损失、稳定局势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为满足我县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应急业务实际需要,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适应加快建设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的需要,连江县气象局着力推进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为灾害预警、抢险救灾、处置灾害突发事件、配合政府决策、以及实施快速高效的动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2 平台设计思路

连江县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高。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冰雹、冷害、高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每年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加快地方气象事业的建设步伐,增强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测和防御能力,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连江县气象局提出建设连江县防灾减灾信息支撑平台系统的项目。

3 平台主要功能

基于连江县地理信息系统的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支撑平台:实现气象自动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地质灾害信息、森林火险信息、交通气象信息、台风路径、卫星云图、雷达图、气象预警信号、气象灾害警报等信息统一可视化与共享。

3.1防灾减灾数据库便于气象信息共享

主要是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料、地质灾害资料、森林火险信息、台风路径、卫星云图、雷达图、气象预警信号、气象灾害警报等信息规范入库管理,提高气象信息的管理、查询的效率,便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3.2GIS平台功能

具有放大、缩小、漫游、测距、图层控制、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且性能流畅。

3.3各种气象信息的可视化

自动站信息可视化以气象标准综合填图为标准;地质灾害点信息显示包含灾害类型、危害大小、危害人口等其他信息;卫星云图、雷达图实现连续动画效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浮动;气象灾害预警报信息可弹出窗口。

3.4查询统计模块

实现时间、站点、气象要素条件值等综合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统计,辅以图形图表(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查询列表等多种形式。

3.5数据共享

与连江县政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本系统提供客户端平台,提供信息共享与气象产品输出接口,在第一时间内将预警信息统一发送给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单位和指定客户,实现公众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报信息的覆盖面。

3.6预警功能

当气象监测数据达到设定的预警值时,信息终端还可以通过声音报警和短信信息,提醒有关部门注意。

3.7权限管理

可根据用户类型给予相关权限,以便于特定用户信息浏览,但给予权限限制。

4 系统特点简介

本平台数据分析采集、可视化遵循相关气象技术规范实施;采用多层构架体系,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库访问层分开;查询、统计模块采用B/S体系结构。B/S结构采用一个集成、统一的Framework平台,GIS使用第三方平台开发,采用ORACLE数据库,数据交换采用XML。从内部建设Intranet网络,与业务系统连接;到外部向Internet扩展,进行信息和共享。

5 应用实列

0908号台风“莫拉克”袭击我县,全县普降大暴雨,24小时雨量达193.4mm,大部分乡镇过程雨量超过300mm,本站瞬时最大风速为24.5米/秒,沿海瞬时最大风速为44.3米米/秒。本次台风过程,该平台首次投入使用,以快速、便捷、准确,及时的传递气象信息,把台风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建立了良好的公共气象形象,获得各级各部门的肯定。

6 结语

气象信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一、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全省二调数据结果显示,现有耕地总量2.39亿亩,居全国第一位,人均耕地面积0.31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1倍。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黑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7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二是气候资源,黑龙江省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年均气温多为-4~5℃,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促但日照充足,春秋两季短且升降温迅速,对发展农业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常年有效积温为1700~2900℃,无霜期为100~140天,光、雨、热同季,农作物生长环境良好。三是水资源,黑龙江省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年均降水量为400~600mm,其中60%集中在6到8月份。黑龙江省境内有三江一河,即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还有三大湖泊,即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2013年水资源总量约为1419.6亿,居东北地区之首。从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看,一是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产,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最为合适的区域和省份。二是气候条件优势突出,缺点明显,黑龙江省夏季短促但日照充足,春秋两季短且升降温迅速,对发展农业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但是,也应该看到黑龙江冬季漫长,农作物只能生产一季,对于提高产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三是水量对气候影响较大,尤其2016年黑龙江省内降雨频繁,极端天气频繁,水量较之往年大幅提升,对于农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由农业气象、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组成,从基本业务上看有气象监测、情报预报、信息服务、灾害预警、防御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气象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从农业气象上看,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包括:一是不断完善、健全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实现省、地、县立体空间布局发展;二是实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和农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评价、防御系统;三是建立粮食安全气象保障体系,开展粮食产量预报等服务内容。从生态保护上看,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包括:生态系统的气候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当前,全省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应围绕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绿色食品产业、林下加工产业、生物制药原材料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信息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农业气象服务与现代化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供更为有实用价值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为实现黑龙江省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全面、系统的农业气象参考信息。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对于黑龙江省这样的气候型农业发展省份而言尤为重要,在发展目标和重点明确的同时,应该在信息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基础上下大工夫、大力气,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业务体系,这包括历史基本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实时气象资料的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形成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内容,历年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形成气候诊断方法、农作物周年服务方案、粮食产量预报计算模型,多种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综合计算方法与模型等多种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及时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实现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规范化、实用化、客观化、定型化、定量化和网络化,真正为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服务好。

三、发展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建议

气象信息范文第3篇

“气象部门每年从运营商那里得到的分成达到几亿元。在短信业务高峰时,一度超过5亿元,有时加起来甚至接近10亿元。”中国移动某城市分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透露。

在移动电话上,中国移动、联通、电信都推出了天气包月套餐,每月收费在3元—5元。而在固定电话上,联通与电信也推出了天气包月服务,每月收费1元—3元。

2005年前后,一些SP(依托运营商平台的服务提供商)与气象部门合作,通过运营商的渠道发送天气短信,三方的分成模式是运营商拿15%,剩下的由SP与气象部门五五分成。现在,气象部门没有必要与任何SP合作,绕过中间环节,拿到的分成比例更高。

此外,气象部门还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获得丰厚营收。新浪的天气频道、央视的天气预报栏目都由中国气象局承包。“天气预报类的信息受众很多,是很有价值的广告频段。”一位广告投放公司负责人说。

气象部门还不止拥有上述营收渠道。前不久,浙江嘉兴市某纺织品有限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需要嘉兴市气象局出具灾害证明,而短短几十个字的证明却被收去800元,收款依据是浙江省物价局与浙江省财政厅1996年下发的《关于调整气象科技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气象灾害证明每次收费标准500元至800元”。

另外,像举办奠基、开业等典礼需要放氢气球的,按规定也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批准,同时向气象部门缴费。比如《江西省关于核定气象部门收费项目及标准的复函》就规定:城市中心地带或人流密集地区举办大型活动需要大量施放氢气球、飞艇的,充灌、施放场地、施放时间的检查和审定费每次400元—800元。

营收有法可依?

气象信息本是公共资源,气象部门利用公共资源创收是否有法可依?

知名律师、知识产权法专家赵占领认为:“气象信息本身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中的作品,也就不具有著作权。对于擅自转载气象信息的行为,气象部门不能追究著作权侵权责任。”

目前,气象部门将气象信息商用的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预报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

2000年1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25条规定:“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

赵占领分析称,大众媒体传播气象信息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授权,而气象部门通过授权可以收取一定费用。但是气象部门是公共安全性质的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其与运营商的分成动辄几亿元,收入与身份不相符。

有不少人对气象部门通过提供气象信息获取丰厚收入提出质疑:气象部门大多是由纳税人供养的职能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是收了钱的,而且是定期的财政供应。

气象信息范文第4篇

1)信息采集:

气象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对各类传感器的利用对各种与气象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地收集和利用,其中包括对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信息、大气电场感应信息、雷达探测信息、太阳辐射观测信息、高空观测信息、农业气象观测信息以及地面观测资料等数据信息的利用从而实现空间信息、高空信息和地表信息等多方位的观测,通过对太阳辐射仪、大气电场仪、雷达和气象卫星遥感等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对实时信息进行探测和采集。作为气象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信息采集在气象部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及时准确的各类气象信息,那么就无法确保气象业务的正常进行。

2)信息传输:

气象业务的信息传输主要是通过对卫星传输、微波电台、光纤专线、虚拟网、宽带网等各种方法的利用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各种气象数据。由于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分布有气象探测到的数据,因此如果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地将这些孤立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就很难实现对气象的科学预报。在这种情况下,全球交换已经变成了气象的各类信息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个地区的数据除了要提供给本国和本地区使用之外,同时还要提供给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从而实现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由于气象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要求,要尽可能地避免受到各种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气象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有效地确保气象信息实现多线路以及多途径的传输。

3)信息管理:

气象信息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汇总、存储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其包括基本信息库、业务数据库、观测数据等各种与气象业务有关的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在气象业务中信息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信息管理工作认真地做好才能够确保气象业务的顺利进行。

4)信息处理:

在气象业务中的信息处理工作主要是统计计算各种气象数据信息,并且将相应的气象产品形成,其中主要包括业务办公系统、决策系统、数值模拟系统、数理统计系统等相关的信息系统。现在气象信息服务领域中已经全面引入了有机结合遥感系统、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气象情报预报业务服务系统。

5)信息服务:

在气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工作主要是处理气象信息数据之后最终开展的各种用户服务,其包括公文交换、门户网站、气象服务、天气预警、气象情报、天气预报等一系列的服务内容。

2在市县级气象业务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气象指数预报的应用

在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之上,将高温、热浪、潮湿度、感冒、舒适度等各种气象指数预报模型建立起来。通过这一功能可以将高温热浪气象指数、潮湿度气象指数、感冒气象指数、舒适度气象指数等相关的气象指数的预报结果准确地显示出来。

2.2森林火险预报的应用

通过对每日的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最高空气温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然后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建立起来。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中一共将火险等级划分为五级:一级是没有危险;二级是具有低度危险;三级是具有中度危险;四级是具有高度危险;五级是具有季度危险。

2.3地质灾害预报的应用

目前我国市县级地质灾害预报主要是由当地的国土局和气象局联合的,而通过地质灾害预报的应用就可以将当地辖区内站点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结果非常清晰地显示出来,而且还可以向相关单位快速地发送地质灾害预报信息。

2.4交通气象预报的应用

以高速公路周边的各种地貌地形特征以及气象资料等为根据就可以将当地的交通气象预报模型建立起来,并且可以对未来二十四小时的包括路面温度、天气温度以及降雨等在内的气象要素的预报结果显示出来。

2.5旅游气象预报的应用

旅游气象预报能够将当地的主要景区的气象要素预报清晰地显示出来。

2.6水文气象预报的应用

在分析各种数字资料、实时水库库容情况、蓄水量以及历年的水文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与当地的降水预报、水文、洪涝灾害、面雨量预报、水库流域集雨面积等各种洪涝灾害因子相结合,就可以将面雨量预报模型、水库可增容预报模型以及流域面雨量模型等建立起来,从而进行水库增容估计预报等。与此同时,利用这一功能还可以将实时库容、库容估计、可增容预报、主要河流面雨量监测预报、基础设施数据等快速地显示出来,而且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对其进行查询。

3结语

气象信息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我县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和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工作,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政办[]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办字[]50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镇气象协管员与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统称为气象信息员。

第三条县气象局负责全县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各乡(镇)与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气象信息员负责本责任区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与气象灾情上报工作。

第二章气象信息员的产生

第四条各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各行政村支部书记为本责任区内气象信息员;各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气象信息员。

第五条各乡(镇)政府应及时将本乡镇和所辖行政村、企事业单位(不包括学校)气象信息员有关信息(姓名、手机号码、工作单位、职务)及时报到县气象局;县教育局应及时将各学校的气象信息员有关信息(姓名、手机号码、工作单位、职务)报到县气象局。县气象局负责组建气象信息员资料数据库。

第六条气象信息员因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无法履行职责时,应由所在单位将新的气象信息员信息及时向县气象局报告,及时推荐新的合适人选。县气象局要及时更新气象信息员数据库。

第三章气象信息员的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气象信息员的权利:

(一)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二)免费参加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别与防御、气象灾害调查方法及其他相关气象科普知识的培训。

第八条气象信息员的义务:

(一)负责将接收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责任区(单位)内的社会公众,积极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行动的组织实施,努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二)负责对责任区内发生的气象灾情上报县气象局,并协助县气象局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灾害调查和鉴定;

(三)协助做好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等气象知识的科普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四)乡镇气象信息员应负责对布设在本责任区内的自动气象站等气象探测设备进行简单维护及安全巡视工作,防止气象探测设备被盗或人为损坏。遇到影响气象探测设备安全运行的其它问题,应立即报告县气象局;

(五)协助做好其它有关气象工作。

第四章气象信息员的培训

第九条全县气象信息员的培训由县政府组织召集,具体由县气象局负责集中培训,使气象信息员具备履行职责所应具备的素质。

第十条气象信息员至少每两年参加一次培训。

第十一条气象信息员培训的内容主要为气象灾害及预警信号识别与防御、气象灾害调查方法及区域自动气象站简单维护等。

第五章信息处理

第十二条县气象局应在组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上,建立气象信息员手机短信用户群,确保气象信息员能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十三条县气象局应设立气象信息员报灾电话,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

第十四条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应通过短信、广播、板报、电话、敲锣、上门或其他因地制宜的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责任区公众手中。

第十五条气象信息员认为或者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将灾情信息通过电话及时上报县气象局。上报的灾情信息应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种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主要内容。

第十六条县气象局接到上报的灾情后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当灾情显示有人员伤亡或灾害可能加剧时,应立即向县政府主管领导报告。灾情信息与县政府相关部门共享。

第六章奖惩措施

第十七条气象信息员上报的气象灾情信息,经县气象局调查属实后,以乡镇和校区为单位给予同一灾害事件的第一报告人适当奖励。

第十八条气象信息员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开展工作不力、不能履行职责的,或为套取奖励报告虚假信息的,酌情给予批评教育或解除其气象信息员资格。

第七章附则

气象信息范文第6篇

【P键词】 气象信息网络 安全 策略

一、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目前,计算机网络在气象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威胁着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自然因素,一些自然的突发因素、如地震、洪水等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缺陷,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以及国际性等特征、以及防火墙和计算机操作系统都存在缺陷,使计算机网络容易受到攻击,如果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并且缺乏严格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卫措施,可能会造成信息的丢失。第三,恶意攻击,由于计算机网络存在缺陷,因此可能会受到病毒、木马以及黑客的恶意攻击,其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漏洞入侵到气象信息网络中,可能会对数据进行篡改,以及进行恶意的破坏。

2、气象人员专业能力较差。虽然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气象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相关的气象人员专业素质差,对于软件安全性、气象信息的保密级别以及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缺乏响相应的认识性,气象专业知识不足,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认识也不充分,因此缺乏对网络攻击的防范能力,加之目前网络攻击方式具有较强的隐藏性、突发性,所以当气象信息网络受到攻击时,相关人员不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

3、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认识误区。目前,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还存在错误的认识。首先,工作人员对于软件安全性能认知存在误区,任何安全产品防护作用的发挥都是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没有特定的标准性,如国内软件安全,而国外软件不安全的,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次,要更新工作人员对于气象信息保密级别的认识,部分员工会认保密性级别最高的文件就是安全性要求最高的,但是气象信息的网络安全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六方面的要求,不仅仅是保密性。最后,部分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工作人员过于依赖和信任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认为安装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就能够保护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但是没有安全产品能做到绝对的安全,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提高防范意识。

二、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了保护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进行各种安全防护的保障,如建立起相关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及计算机使用制度等,实现专机专用,保护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在建立规章制度之后对其进行不断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制度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气象信息安全的前提,在其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气象信息安全体系,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2、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的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做好气象信息网络的风评价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保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选取以下三种风险管理的方法。第一,接受风险,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风险对于气象信息网络的影响不大,可以不用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去应对。第二,减轻风险,对于危险程度低的风险,要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三,消除风险,对于严重的风险,如气象信息网络遭受攻击,此时要采取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消除风险,保护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更好的保护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

4、做好网络控制工作。通过设置网络访问的控制可以有效的保护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非法的入侵和访问。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访问控制:第一,进行入网访问控制,对网络信息、网络权限、目录级别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二,做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以防止突发事件对气象信息安全方面的影响,在数据遭到破坏时能够通过备份数据进行恢复。第三,利用信息加密技术对气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信息加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单钥密码体制、古典密码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气象信息安全。第四。充分利用防火墙来阻止病毒入侵,及时的对防火墙进行更新,对进出信息的安全性进行检查,阻止危险因素进入到气象信息网络,实现对内部网络的监控,从而保护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

结语: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因此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气象信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农业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55-1

1 当前气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 气象信息不够准确

当前我国气象信息服务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性不高。所谓气象信息准确性,具体指的是对未来气象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或预报的能力,利用气象专用软件模拟大气运动数值的相似性程度以及气象预报员人为更正是影响气象信息准确性程度的两大重要因素。但是,在当前水平条件下,借助计算机进行大气运动数值模拟无法将大气真实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并且认为更正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就决定了当前我国气象信息无法达到极高的准确性程度。

1.2 气象信息不够及时

气象信息服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及时气象预报信息,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将所获取的气象信息传达给信息的需求者,即使是准确性程度再高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对于诸如雷电、冰雹以及龙卷风等强对流气象灾害,通常情况下预警时间都十分有限,此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出去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气象信息需求者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争取时间。服务网络市县级由所辖农险办和气象局组成;乡镇级由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承担具体业务;村级由“三农”保险服务点协保员兼任村农业保险气象信息员负责。此外,该服务网络还具有信息共享和宣传培训等职能作用。

1.3 气象信息缺乏针对性

在现实生活当中,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针对性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涉及到气象信息的时间、地域以及种类等方面的针对性。气象信息要想将自身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一项重要的前提性条件就是确保气象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我国当前实践当中,针对农村农业生产领域所的气象信息大致上就是常规性气象信息的拷贝版本,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专门针对农业生产的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十分缺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气象信息服务本应具有的对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导性价值。

2 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的对策建议

2.1 树立服务观念,提高责任意识

气象信息服务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尽可能的促进气象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各级气象信息服务部门在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服务方面,要端正态度,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生产的服务观念,将向农业生产领域提供尽可能及时、准确且多样化的气象信息视为己任,以公共气象为整体发展方向,对强化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有充分认识。

2.2 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促进气象信息准确性的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在提高气象信息准确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气象信息部门要在工作实践中永葆创新意识,大胆实践,构建起科研业务化以及研究业务化的工作机制,集中主要精力开展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发工作,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细的气象信息服务。

最近23年来全国气象历史资料和PCVSATTM卫星气象数据接收系统传输的实时气象资料为研究素材,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ArcGIS和现代气象信息综合处理技术MICAPS为基本研究手段,应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和多种高级编程语言,构建了全国农业气象基础信息库、农业气象历史信息再分析库、农业气象实时资料显示库和农业天气与农业气候应用信息库,并最终集成、优化成现代中国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

2.3 集中精力,促进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在气象服务以及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支撑性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对农业气象观测、气象实验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做好农业气象信息服务顶级设计及规划工作,为农业气象信息观测、实验以及业务水平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与此同时,还要促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及预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投入精力切实抓好农业气象专业监测系统、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评估体制的健全。

3 结语

天气及气候状况是影响农业生产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因素,气候灾害频发、天气状况恶劣将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减产、农民收入降低,气象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信息,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气象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气象信息服务予以高度的关注,客观而全面的总结当前我国气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司丽丽,黄鹤,郭树军.河北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创研.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2010-10-21.

[2] 周立清,唐小清,张瑞.浅谈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第12期.

[3] 温亚丽,马玉玲,张静.发展湛江农用气象信息服务的对策和思考.气象研究与应用,发表时间:2009-12-15.

气象信息范文第8篇

一、__省气象信息共享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省综合观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大量的气象资料汇集到了信息管理部门。随着气象业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我省气象系统内、外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气象信息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尤其是为海洋经济服务的气象信息服务能力薄弱。气象资料是由信息中心收集管理,主要以文件的形式向全省共享。近年来,我省在气象信息共享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无论在硬件环境还是软件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20__年我省开始着手建立__省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供地市局每日上传天气预报及城镇预报,在此网站平台上可查询卫星云图、雷达资料、风场动态、中尺度站、micaps等综合气象监测;可查看全省短时天气预报、全省海洋短时天气预报、各市短时天气预报、全省短期天气预报、全省海洋短期天气预报、全省中期天气预报、__17地市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重要天气预报、水文预警预报、铁路沿线预报、公路交通预报、超高压线路降水分析和济南市指数预报等天气预报;包括气候预测、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雷达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等连接;还可查看预报质量评分、省内历史资料、数值预报、历史相似环境及上下级指导等产品。

该平台的建成,缓解了全省在信息共享方面的不足,但与其他省份比较,该平台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历史资料应用、业务质量控制及应用灵活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综合观测系统的不断完善,大量的综合观测信息集中汇集到信息中心,尤其是新增观测信息如自动站、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gps/met、风廓线资料等的业务效益亟待发挥,由于缺乏统一开发,各单位重复劳动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受技术等方面的制约,部分市县气象局难以看到新增业务资料。目前,我省仅有部分市建立了中规模卫星云图接收站,尚有部分市县不能够及时接收到卫星云图资料。因此,我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为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气象信息共享工作科学发展,今年11月,信息中心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提纲,通过问卷方式在全省气象部门内部开展了__省气象信息共享现状与需求调研,调研内容分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两部分,主要包括:历史资料共享现状、历史气象资料共享需求、气象资料共享存在问题、对气象资料共享工作的建议、实时资料共享现状、实时资料共享需求、信息共享平台功能需求、实时资料共享意见建议项共43个分项,大部分市、县气象局和部分直属单反馈了调查表。

(一)省级信息共享现状与需求

省级实时气象信息主要在气象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室,包括常规资料、非常规资料等,各单位获取信息基本是通过文件方式,直接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读取。实时资料的使用主要是气象台、气候中心、人影办等实时业务单位。目前省级实时资料缺乏系统化管理,资料的获取较繁锁。

省级历史资料在气象信息中心资料室,各直属单位通过资料室获取所需资料,由于资料安全等因素,基本不对外提供基数据,共享内容较少,共享能力较弱。

(二)市级气象信息共享现状与需求

市级信息共享水平参差不齐,除对于省局下发的整编资料和地面观测信息资料均已全部实现共享外,其他资料共享水平较差,大部分市气象局希望地面气温、降水、相对湿度、能见度、气压、风向风速、地温、天气现象、蒸发、雪、电线积冰和高空风、气温、露点等气象要素实现共享,并希望通过网站访问和下载两种方式获取。

实时资料共享主要有:大监站每小时的实况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全省大监站降水量、全省区域站降水量、全省风场资料、省台长、中、短期指导预报、雷电资料、一氧化碳潜势预报、霾预报、全省、全国城镇预报、卫星云图、mm5预报、海雾预报等。调取方式主要通过ftp方式和网站共享方式。希望通过统一的网站,以数据、图像等获取。

(三)县级气象信息共享现状与需求

我省县级气象台站希望获取的气象信息较少,目前,县级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单收站、省、市级网站,部分县还可以通过市局服务器获取信息。

由于承担任务不同,大部分台站主要对上级预报服务产品较为关心。

二、__省气象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分析调查表发现,我省气象信息共享水平较低,尤其是县级台站获取资料的手段较少,严重制约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实时资料共享不及时,气象数据共享工作中存在数据整合的广度还十分不够、数据整合的深度还不够;二是区域自动站资料的存储管理技术水平低。三是数值预报模式资料的存储数据量太大,缺乏气象信息深加工的能力;四是海洋资料还不能完全共享等。

针对各级台站反映的问题,结合信息中心资料管理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我省气象信息共享工作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气象信息共享起点低。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输能力已将大大增强,我省省市气象通信传输速度达到了12m,市县气象通信传输速度达到了2m,基本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传输访问。数据库技术、网站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获取更直观可视。然而,我省气象信息共享仍局限在文件共享的层次,起点较低,可视化程度低,已经不能满足各级台站的业务需求。

(二)气象信息共享观念落后。

信息工作仍然固守传统观念,认为只要保证通信畅通,数据能够及时传出去就可以了,缺乏对数据的管理意识。由于信息管理滞后,造成各级都在建共享平台,各级都在开发数据处理软件,重复劳动,重复投入,造成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同时,资料安全与资料应用之间的矛盾也是制约信息共享观念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气象信息共享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多年来,由于对气象信息共享的认识不够,缺乏信息共享体制机制建设,没有设置专门的气象信息共享管理机构或岗位,气象信息共享的任务不够明确,制度不健全,缺乏顶层 设计。

三、我省现代气象信息共享发展思路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气象信息共享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被各省市气象局重视,中国气象局也在着手建立全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然而,从各市气象局信息共享工作的经验看,最佳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地在省级,而并非国家级。主要是省级与市、县气象局的业务最密切、管理最直接,对地方特点最了解,国家级应建设基本的气象信息库,为省级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基本信息。分析我省信息共享现状和需求,我们认为,我省气象信息共享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建立信息共享体制机制

从调研情况看,凡是气象信息共享工作做得好的市气象局,都具备网站、数据库开发的人才,了解气象基本业务。同时,领导十分重视气象信息共享工作。因此,我省要建立完善的气象信息共享业务,必须高度重视气象信息共享体制机制建设。一是要明确组织机构和岗位。建立完善的气象信息共享业务,需要一批人,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的优化,及时更新补充才能达到良好的业务效果。因此,必须有长效的机制,长期的队伍。新的省局党组十分重视信息共享工作,明确信息中心承担信息共享任务,为信息中心岗位设置提供了依据,对加强我省气象信息共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要加强信息共享制度建设。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规范信息发送流程,为共享工作提供管理保障。三是要重视人才培养。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重视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工作思路清新,大胆创新的人才队伍,为气象信息业务提供人才支撑。四是要建立长期的投入机制。要把信息共享工作作为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长期的经费、设备支持。

(二)加强气象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

气象信息共享业务涉及大量的数据存储、数据访问、数据管理,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也较高,为做好信息共享工作必须坚强基础设施投入。一是要有高速的网络支撑。目前省级局域网速度主干达到了万兆,千兆到桌面,省市广域网达到了12m,基本满足了业务需要,市县广域网通信速度基本都是2m,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是要建立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目前,每天上行和接收的气象信息超过30g,仅一个区域模式每天的信息量可达21.8g。要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信息访问,需要建立该质量的信息存储和管理设备,充分考虑系统的冗余和备份。

(三)加强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劳动。

目前,省、市气象部门都在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大部分工作是在重复投入,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分析原因,主要是我省气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顶层设计不足,制约了信息共享工作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