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互动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动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师本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本本互动

教学精神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改革,这种教学过程的改革,关键体现在互动教学上。所以提出了所谓理论的设想,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宏观的依据。

一、理解互动教学的涵义,提高教师认识水平

什么是互动教学?有人认为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共同分享鉴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互动教学不仅仅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教师、学生、书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的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是相互依赖、相互存在的关系。

互动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互动过程。它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共同分享、鉴赏的过程,它是教师、学生、书本(简称师、生、本)三者之间关系的交流。它具体有“师生、生本、师本、师师、生生、本本”六种互动形式。下面我们就从这六个层面来理解互动的含义,帮助我们提高互动教学认识,真正把教学互动和互动教学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教学质量。

1.“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思维,更主要的是让他们“会思维”。

2.“生本互动”是指学生与书本之间的相互“交流”。即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书本知识,对书本中的某些事物或认识,通过多渠道地收集信息、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自己从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能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生本互动”主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书本的习惯和对书本的一种情感的流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生本互动”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养成了。

3.“师本互动”是指教师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即教师对形形的教材的追问和反思。也就是教师和书本之间产生接受、吸收和批判的矛盾,形成周而复始的过程。不同教师对不同的教材或同一教材有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看法,尤其是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自己都存在不同程度下的反省、思考,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不同,可对教材进行大胆研究、探索、取舍等,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结果,形成自己教学思路,有自己知识构建体系和研究目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构建体系达到掌握知识内容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师本互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看一位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主要看教师自己有没有“师本互动”的能力。这种互动的能力是每位教师个人学习能力大小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自己学习态度、个人行为和经验积累随时间流失而决定的,更是教师个人智慧的结晶或沉淀。它将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4.“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也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动嘴、脑、口等)进行交流、展示、辨析(争辩、讨论、质疑)、协商、评判等的形式,达到掌握、理解、应用知识目标而采取的策略,它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但实际上“生生互动”是体现学生之间的一种合作精神。正如“合作是一种生活态度、合作是一种学习内容、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过程。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特别提倡合作学习,它是同辈群体学习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人际交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5.“本本互动”是指书本和书本之间的“交流”。在当今多元化的教材面前,教师尤其注重书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它没有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它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琢磨、思考、自我教学设计,将不同地区、不同省市及国内外各地本本之间的如教材、教纲、高纲等众多的信息(即“多本多纲”的知识内容),找出它们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组织、比较、分析、处理、取舍、加工、整合等,从而达到重新构建知识结构,达到因材施教、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适应多种考试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本本互动”也是教师个人对书本情感的流露,对教学研究的不断反思,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理论提升的过程。而这关键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

我们仅仅从以上五个方面初步认识各种互动的内涵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各种互动的关系,注重它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真正使互动教学互动起来。

二、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最优化,注重各种互动关系的运用

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作用又是大家最熟悉的过程,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的过程。那么每个阶段与互动是否有关系呢?

大家都知道,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学生身心发展并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有五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构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五个要素展开的,并形成一定的关系。而互动教学是利用“师、生、本”三要素的“对话”达到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两种要素的高度和谐的统一,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即巴班斯基提出来的“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最优化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互动教学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互动是教学的一种外在形式,是教学一种方法和手段,互动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发展,它存在着“课前互动”“课堂互动”和“课后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互动教学。因此“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互动教学是“自主、探究、合作”和开放性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教师只有做到“课前、课堂、课后”三个互动,才能使教学实现最优化。

1.课前互动是优化课堂互动教学的基础。俗话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中”。也就是说,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必须将功夫下在上课前,怎样在课前下功夫呢?只有加强课前师生本的互动,使课前互动达到最优化。就是师、生、本三者之间在上课之前“对话”最优化。课前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基础,没有好的课前互动,就没有好的课堂互动,所以,教师需要做好课前互动。

做好课前“师本互动”;是教师个体在备课前研究书本的过程。换句话说,课前“师本互动”是指教师在备课前,需要自己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处理教材、挖掘知识体系和知识的构建的过程,并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和对教材内容进行变改,同时适应时代的需要。课前“师本互动”的结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每位教师每节课都做好课前“师本互动”,才能上好每节课。

做好课前“师师互动”:是指教师在“师本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备课后,还需要教师同伴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教材大纲,设计课堂教学的模式等的过程,用集体的智慧祢补个人的不足。课前“师师互动”有利于同备课组整体提高,有利于发挥整体效益的功能,有利于教师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整体推进;这是特别强调合作教学的过程。

做好课前“本本互动”:是指教师个人研究多本多纲、多元化教材体系、国内教材、国外教材的过程,也要指导学生对多种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习题、网上资源等如何选择进行有效的学习过程。它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创造性,它也是教师综合能力和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做好课前“师生互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取材等过程,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找书、看书、读书的过程,指导有目的性、有思想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做好课前“生生互动”:课前“生生互动”是学生之间对教师指导的预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碰撞”。它可以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形式,对预习内容互问、辨析,互相提出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在课堂解决,或请教老师得到帮助。它主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

2.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要实现课堂教学互动的最优化,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在课前采用最优化的互动设计,只有教师设计最优化的教案,才有可能取得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互动有两参层含义: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是教师自己驾御课堂能力的过程,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三种互动的优化设计,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种互动是建立在教师的引导、问题的设计、教学策略上进行的,引导学生相互质疑、相互提问、讨论、交流、动手、看书、思考、探究,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各种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位学生表现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充分的发展。

“师师互动”的课堂:是教师之间课堂互动的过程。主要途径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相互的听课,课后交流、沟通来完成。“师师互动”提倡开放性的课堂,教师之间应该经常互相“走动串门”,或者经常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的办法,通过经常的“走动串门”或“学术思想碰撞”开阔教师思维、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真正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

3.课后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后互动是教师在完成课前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基础上,师、生、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它往往被学生忽略。因此加强课后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需要做好以下课后互动。

做好课后“师本互动”:是指教师个体对课前互动和课堂互动教学的反思。反思一: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反思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内容的完成怎样?反思三:课堂互动教学效果如何?反思四:课后选用试题的覆盖面和习题的处理怎样?反思五: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得如何等?通过这些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经验,并不断地修改自己教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所以课后“师本互动”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

做好课后“师师互动”:是教师群体对某堂课或某节课,课前互动和课堂互动群体性的反思。它是在教师个体反思的基础上,教师们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反思,共同总结积累经验。而这种交流应该是坦诚、虚心、真心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通过集体教学的不断反思,增强教师的合作能力和学科组的学术氛围,培养教师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的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做好课后“生本互动”:它是学生个体在课后,对课中所学的内容的再次“对话”。这种对话需要学生及时梳理、整理课中学过的内容;对课中教学内容的及时复习、强化、记忆、消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速度会减慢,因此学生学习新课后,必须及时与书本进行对话,用“生本互动”来减少对知识的遗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做好课后“生生互动”:它是学生之间在课后,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再次进行沟通。通过生生同伴互动,展示自己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解题能力和交流能力,强化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生生互动可以用合作学习小组方式进行,让学生从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交流的,自觉养成自主学习、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总之: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学过程的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是看作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是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本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不只是把教学看作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也是“师生”“生生”“本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积极探索教学理念、提高思想认识,使互动教学真正互动起来,把学习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郑兰芳.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2]杜鹃.理论与实践.学周刊,2009,(3).

[3]裴娣娜.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互动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理环境的创设;心理环境的创设

G632.4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中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教员需要营造一定的物理和心理环境,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这类教学策略就是支持性教学互动策略,它包括物理环境的创设和心理环境的创设。

一、物理环境的创设

这主要涉及到教学环境对课堂交流的影响。物理情景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仅帮助师生确定课堂交流的特定场合,而且确定师生行为的分寸。 物理情景的创设包括课堂中各个方面的布置和安排,主要有班级规模、座位安排和教室布置等几个方面。

(一)班级规模。学校中班级的规模和设计对师生互动是有一定影响的。班级规模过大,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教员与每个学员的互动频率和学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就会减少,在学习与活动中给予学员必要的指导就会受影响。因此,小班制教学要优于大班制教学。

(二)座位安排。结构决定功能,教室里座位安排和互动效果往往是相互配合的。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安排是为了集体教授的方便,以双向甚至多向沟通为特征的互动教学需要环形的或者是圆形的座位结构,这样的座位安排将会有更多非语言交流的机会。当教学中需要教员与学员之间和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观点时,学员坐在围成环形的座位上有了面对面的互动,才能更好的相互交流看法。活动中相互依存的活动结构,能够促成学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形成。

教员在利用座位的安排达成互动策略时,需要同时关注几个事项。第一,与学员的身体距离。身体距离的缩短会引起互动质量的显著变化,当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距离缩短时,发生的更多的是交流的随意性。换而言之,教员接近学员,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感,并且他们会感觉到来自教员的尊重,在被尊重的感觉里,他们会更多地关注教员关注课堂。第二,教员对空间的利用。教师越是靠近学生(1米到2米之内),学生的态度和表现似乎越好。对于教员来说,重要的是尽可能多的在教室里走动,并请靠边就座的学员们发表观点。第三,定期为学员换座位。这样使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出现在活跃地带。

(三)课件设置。尽可能多形式多元素的呈现课件。伴有轻音乐、背景柔和舒、伴有贴切不失活泼的视频或音频的出现,营造出一个温馨、欢悦、活泼的教学氛围,把师生带入愉快的课堂活动中,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益于卓有成效地展开教学互动。

二、心理环境的创设

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积极的教员期望是促进学员学习的有利因素。

(一)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所具有的情感作用以隐性的方式影响着互动过程,共生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互动的主要条件。当师生关系围绕以下特征构建时,更有利于达成互动教学策略。第一,公开、坦诚、相互信任。第二,相互关注和尊重。第三,允许彼此独立,让每个学员都能充分展示其独特性、创造性和个体性。第五,彼此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去满足,即师生均无需牺牲自己的需要而去满足对方。

(二)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既是知识互动的基础,又是情感互动的结果。置身于尊重、理解、友好、关爱的心理场域之中,师生更易于形成良性互动。教员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真诚地关注每一位学员,引导学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和激励学员,促进其情感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学员的要求应该宽严适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而营造出爱意融融的心理环境。

(三)教员期望。教员期望是影响支持性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员的期望效应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积极的教员期望对W员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员的期望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主要有如下七个步骤 。第一,教员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产生不同的期望。第二,教员在与学员的相互作用中,重建或修改对特定学员的期望并且确定引导“方向”。第三,教员根据确定的“方向”对学员区别对待。第四,学员根据教员对自己独特的一套信念以及自己与教员的关系来感受教员引导的意义,同时产生自我期望。第五,学员根据自己对整个课堂和教学内容的观察而回应教员的引导去采取行动。第六,学员的行动为教员期望又提供了新的信息,这或者证实了原来的期望,但也可能修改或否定原来的期望。第七,学员解释自己的行为。在整个循环中,教员是根据对个别学员的观察而采取行动,以便可以有区别地对待他们。这样的区别对待和学员的自我期望相互作用,产生出预期的结果。

期望可以被看成是教员和学员两个相互作用的简单的社会双体,在这相互作用的双体内可能产生的期望关系包括:第一,教员对学员学习能力方面的期望;第二,学员的自我期望;第三,双体对学员能力的联合期望。教员在进行积极期望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对学员倾注自己的积极情感与真诚爱心,在学员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期望,然后根据要实施的期望目标,逐步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彭小虎:互动主义原理与学生素质之养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2]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 中央科学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 《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 黄埔全、王本陆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学习策略论》 熊川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5]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胡田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互动教学范文第3篇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影响。民主、平等、宽容、合作、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的程度,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记忆效果,提高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要成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1)相互尊重。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2)教学民主。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最融洽。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达到师生间彼此尊重,教学相长。(3)以情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

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要了解、把握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挖掘教学情景和素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和有话能说,使学生乐学、爱学和会学。

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视野开阔、对时事要闻和社会热点问题颇为敏感,教师可以亲自选取或引导学生收集来自于报刊、广播、因特网等媒体的时事、赛事、时尚和娱乐新闻和信息,并将这些材料带进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让学生迅速接触新的词汇、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

3 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动”字上,要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教师启动”即教师发动、调动;“师生互动”即师生配合、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即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导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努力做到师生人格上平等、思想上一致、情感上相通,教师真正能以知、以德、以理服人。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的听取和接受为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自主运用语言。

4 提倡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互动式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并充分展示各自的个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在互探、互学、互帮、互促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共同的财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在互动式英语教学活动中,若小组成员太多,可能会因意见分歧太大而不易形成一致的见解;若小组成员太少,学生之间的讨论又不易产生新的思路,因此,每组以4至5名学生为宜,并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教师可巡视或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然后在每组组长带领下,经过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得出较完整的答案之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各自的意见,进行组际间互相交流。发言中如出现错误或遗漏,可由本组其他成员纠正或补充。如有疑问,其他组可以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在交流时,也可采取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汇报讨论的结果。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展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组际交流之后,教师应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将各组的观点、答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形成共识。

5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心理品质

由于互动式课堂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因此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多维互动的信息传递活动。这不仅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形成联系,推动了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互动教学范文第4篇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应用天津教科院创造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五环节:

激趣创景启发探求交际

一、课堂教学模式过程

Ⅰ.激趣

激发兴趣之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创景阶段埋下伏笔。

1.新奇引趣法

1.1以唱歌形式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入门阶段。

如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十三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名词的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学生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掌握必须准确熟练,才能区分开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词性物主代词的异同点。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代词再现在学生面前,利用问、答、译、比等方式的交际原则,使学生明白了各类代词的正确使用,然后用旧词填新曲的方式将代词表格编成一首歌,两分钟内,背诵表格人人过关,接着我走下讲台随手拿来各种衣物进行师生间的对话。最后将对话编成歌,对名词性物主代词进行小结:

T——Thisrulerismyruler.

S1——Thisrulerismine.

T——Thatrulerisyourruler.

S2——Thatrulerisyours.

T——Whoserulerarethere?

S3——Theyarehisandhers.

T——Whosearethererulers?

S4——Theyareoursandthiers.

1.2利用口诀简化难点,使学生顺利攻克难关。当学生对可数名词的记忆及使用以及some,any的使用望而生畏时,在师生的交际练习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四人一组小结不可数名词及some,any的用法,于是出现了:不可数名词这样记,一日三餐要调剂,早餐面包泡茶水,午餐纸包鱼肉鸡,晚餐米饭加奶汁,饭后再做作业题。以上名词不可数,要数别忘加量词。some用于肯定词,肯定回答也用此。any用于疑否句,不可数名词thisis。

1.3利用简笔画、图表、设问引答,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1.4借助游戏解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2.竞赛激励法

实践证明,将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1差异训练。如平时测验根据学生的现状,我总是印2~3套题,一套面向全班,好学生做题速度快,再发给他们难度稍大的第二、三套题,这样做,不同程度的学生既有统一的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差异又有不同的奋斗目标。既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又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好风气。

2.2小组比赛。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加机会,而且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自信的交流场所,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赛。如学了情态动词can,启发学生用can造出六个句子。然后三大组参赛,其余的组评判。粉笔如同小小的接力棒从后到前,比赛内容是将句子变成否定句、一般问句、选择问句、特殊问句,大家对此兴趣盎然,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

2.3男女比赛。通过男女比赛方式进行一个单元和综合复习。首先布置复习范围,为了取胜,好生主动帮助各自的差生,课堂上有问有答有争论,比赛包括情景对话、听力抢答、自由问答等。他们彼此互抓弱点,千方百计不使自己丢分,使复习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

Ⅱ.创景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例如:为了创设情景,学会句型IswatchingTVtoomuchbadorgoodforyourhealth?铃声过后,教师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吃面包,满脸痛苦的样子,走上讲台自言自语道"Iseatingtoomuchbadorgoodformyhealth?Ithinskit\''''sbad."然后我提出了"Whatisgood(bad)foryourhealth?"四人一组的讨论开始了,很快答案产生了。

Doingmorningexercisesisgoodforyourhealth.Keepingtheclassroomcleanisgoodforyourhealth.WatchingTVtoomuchisbadforyoureyes.Playinggamestoomuchisbadforyourstudy……

接着教师在动词下面划了线,问"为什么?"立刻有人回答,动词加了ing才能充当主语。交际的目的达到了,语言难点突破了。

又如,第二册第45课是有关月份的内容。师生以问答方式引出了对话。(带方括号的词表示写在黑板上)

T——Whichisyour[favourite]month,doyouthink?

S——IthinkOctoberisthe[best].

T——Andtheworst?

S——December.

T——No.1thinkJanuaryisthe[worst]thanDecember.

教师建议学生编一个相似的对话,要利用黑板上的划线词。他们很快编出了——

S1——Whichisyourfavouritefood?

S2——Ithinkmeatisthebest.

S1——Why.

S2——Becauseit\''''sthemostdeliciousofall.

S1——Whichistheworst?

S2——noodles.

S1——Why.

S2——becauseIwillbehungrysoon.

以及你最喜欢颜色(运动、城市、动物、学校、老师等)。其中because与Why的引入又为下一单元重点做了超前学习。这样以旧引新,用新带旧,使对话变得更丰富、更充足,再通过教师的讲评,使学生对自己的首创精神产生一种向往之情。从而培养了学生扩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掌握求知创新的技巧。

Ⅲ.启发

实践证明无论记忆多少语法规则,对于语言习得来说,并没有实质性作用。然而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能够提高语言实践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因此创设情景学语法,即学了语言又学了语法,一箭双雕,符合用英语来学英语的原则。但学生还须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归纳出规则,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因为认识规则的监控作用不仅能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规则,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得出规则的具体过程为:

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练习运用——系统归纳如第二册第34课中难点与要点既多又集中,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可采取分散教学各个击破的方式。首先要掌握need与hadbetter的使用。教师可以用桌上没有粉笔这一实际现象,生气地说:"Whoisondutytoday?Thereisnotanychalkinthebox,WhatshallIwritewith?Ineedsomechack.Xixi,you\''''dbettergoandbringquickly."等Xixi取回粉笔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句子,并在need与hadbetter下面划了线,问答在师生之间展开了:

T——Ineedtowriteontheblackboard.

互动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导学互动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影响分析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进行综合发展,导学互动教学将“导学”与“互动”两者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改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满足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要。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内涵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将“导学”和“互动”两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侧重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自学导纲、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和反馈练习四部分,教师通过自学导纲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发现问题,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归纳,学生对回顾问题探究过程,通过练习题进行训练,起到练习巩固的目的。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彻底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其他学科成绩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运用数学思维,积极主动去学习,对学生整体成绩提升很重要。

互动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能够逐渐养成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合作能力都非常重要。同时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讨论中自由发挥,培养发散性思维,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但是由于新课标改革处于起始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缺乏相应的经验,而且大部分中学的教师年龄较大,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固定,很难适应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所以大部分中学中仍采取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课堂内容枯燥,学生课堂状态很差,不认真听讲,学习效率低,导致教学水平提升不上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低,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生数学水平提升。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很重要,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教师把握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明确这种模式的特征,不断促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与初中教学相互融合。

教师注重问题的设置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是问题的设置,通过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设定问题情景时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差异,注重全面性,确保问题的新颖性、创造性,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还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容易接受,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善于组织学生参与互动 学生互动是数学教学模式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组织学生参与到问题研究和讨论中去,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学生,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明确不同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成绩差异,形成性格互补的讨论小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教师在问题讨论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动态,把握不同学生内心活动,对于积极性较低的学生要给予一定帮助,鼓励其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要及时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 对每一堂课,教师都需要进行总结分析,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到,并及时进行沟通,对于提出的问题要给予一定的解答,同时将学生讨论结果进行简短总结,让不同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总结时要善于采取设悬念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具有想象力的空间。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充分融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有重要意义,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师要充分理解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明确其特征不断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11-112.

互动教学范文第6篇

“双板+Pad”,实现互动中的全员性

基于双板的师生交互服务软件,教师可以解决人机交互问题,实现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在教学《春联》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环节。

游戏背景: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春联的内容及特点后,当堂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游戏内容:春联连一连。

一帆风顺年年好 多思多思思中智来

五湖四海皆春色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绿柳吐絮迎新春

常笑常笑笑里愁去 万事如意步步高

红梅含苞傲冬雪 万水千山尽得辉

游戏过程:通过PGP双板课堂交互服务系统,教师将题目发送到学生的Pad上。然后学生运用画线工具完成连线题,并将答案发送到教师显示屏上。

结果反馈:教师通过显示屏,快速浏览学生的完成情况,将有异议的答案显示出来,并在班级中对其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改正。

我认为,课堂的“全员性”不仅是要学生人人参与活动,更要使其成为活动的“主角”。以电子白板的方式呈现活动,一般只会选择几位学生上前完成练习,其他学生则成为观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无法使每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PGP双板课堂交互服务系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互动环节,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更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

“双板+六板”,实现互动中的生成性

这里所说的“六板”指的是六台液晶触控一体机,它们与双板相连,能够提供课堂教学的小组活动。在《春联》一课中,我利用这一功能,充分实现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生成了课堂教学资源。

活动要求:同学们,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但你们了解春联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到触控一体机前,用互联网搜索春联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习有疑问,就把它写下来,发送给老师。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组长的带领下,到触控一体机前通过网络学习春联的相关内容。如果小组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可以将内容书写在电子板上传送给教师。

活动反馈:教师通过显示屏,浏览每个小组上传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经过梳理归类,总结出两个问题:春联有哪些种类?春联的特点是什么?

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互联网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上述设计正是利用了这一优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知、探究、生成问题,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及课堂的生成性。虽然电子白板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但它始终是“一对一”的交互,而无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师生现场交互的效果。相比之下,双板与“六板”的交互,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能让教师及时搜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从而改变教学策略,这体现了教学的生成性。

“双板+六板+Pad”,实现互动中的生活性

PGP双板课堂交互服务系统还可以实现双板、六板、Pad三者的同步互动。在《春联》一课中,春联的特点――讲究对仗、平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内容,我认为,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并掌握难点。因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在六台液晶触控一体机上安装好“贴春联”活动的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①小组合作,在触控一体机上打开白板课件,根据学到的春联特点,将散落在课件中的词语串成春联,并张贴到课件中的大门上。②小组成员完成贴春联的活动后,在门前摆好造型,此时每个组员拿出Pad轮流担任摄影师为大家拍摄“全家福”的照片,并将其传送给教师。

活动反馈:①教师快速浏览学生上传的照片。②挑选不同内容的春联进行指导反馈。③对照片的拍摄技巧略作点评。

互动教学范文第7篇

一、尝试师生角色互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互动教学的英语课堂上,需要学生和教师心理及角色都要换位。由于互动教学在课堂上信息输入量较大,需要增加学生练习接触语言的空间及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慢慢由主导转变为一个“测面指导”。鉴于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完整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在互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未来新型人才不单单要掌握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合作能力及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社会的合作与竞争,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积极的合作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起努力来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并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信息并及时交流,研究成果及个人思想。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group discussion等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生生之间的合作及交流,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建设一个重要平台。在课堂讨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学会用英语沟通、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学会如何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三、评价激励,体验成功,提高学习欲望

小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和可塑性强,老师不应责怪或批评他们,应以鼓励为主,逐渐影响他们。教师应敏锐地捕捉每个学生的特点,学生有进步立即肯定,通过积极的表扬及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渴望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作者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用三分钟的时间在教室设立“英语天地”活动,每一次由一个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演示,如唱英文歌。虽然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大部分学生仍然紧张。老师应不时地鼓励学生,学生就会越来越有勇气,活动带来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互动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教学基础;教学方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2-0024-0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往,这种对话与交往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同探究、齐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的。在此笔者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互动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原则、教学基础、教学方式等作一肤浅阐述。

1 互动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理念倡导“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每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牢牢地掌握自我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模式是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重视以下几个原则。

1.1 平等原则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乏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最常见的两大症状就是:教师权威和优等生权威。教师权威导致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成为教师见解的附庸,鲜有自我的独特见解。优等生权威则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与教学信息流动于教师与优等生之间,使学困生没有分享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因此,要使教学互动真正开展,必须先创设一个人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1.2 差异原则

俗话说,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间是有差异的,这是一种合理的、科学的教育观,也只有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存在,才能够改变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法、同一教学作业的“工厂―车间铸模式”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出现提供依据。

1.3 个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呵护,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与解放。在解放个性的基础上,在互动时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信息流通才可能滔滔如河水,同时学生间碰撞的思维火花才能不断闪现。

2 互动的教学基础

2.1 自主思维训练

互动模式是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在进行信息加工后输出信息的频频活动。这种全新的学生主体化学习方式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训练,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这一化学性质时,笔者对比了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后的教学结果:一班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听教师讲授,记住教材中有关该化学反应的实验描述、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二班采取如下的学习策略:学生首先观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然后通过相互交流并根据实验现象对反应的可能产物做出猜测。即提出假说;然后再运用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说,从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班学生只是听或看。获得信息的途径单一,对反应的事实和结论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和交流,所以思维参与得深刻、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结论的获得与具体的情景、过程有机结合,获得的知识既鲜活又深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2 合作行为培养

要让学生间的对话增多且有实效,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进行合作行为的习惯,从而由原有的单边教学走向多边教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时注重合作,即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通过对他人提供的现象、文字材料等的观察、阅读来重新发现问题、搜集证据、形成解释,并对解释进行再交流、检验、评论。显然,学生经过合作学习行为的培养可以达到学科信息资源的互享、整合、碰撞、再创造,最终必然导致互动中“信息1+信息1>2”的教学效果。

3 互动的方式

3.1 问题探讨型

问题探讨型就是以台阶式提问的方式创设一种“知”与“不知”相互交错的互动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问题中包含的“跳一跳,摘到桃”的意境。下面是笔者设计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部分教学片断。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何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2)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何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3)不断改变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的位置关系,“偶然”发现铜片上也会有气泡出现并产生疑惑;(在溶液中的部位相互接触,有何实现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4)引导学生推测铜片上面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5)引导学生弄清在什么情况下铜片上才会有氢气生成?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6)引导学生研究溶液中氢离子为什么会在铜片上生成氢气?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7)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哪个是正极、哪个是负极并进行验证;

(8)让学生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小结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等,用其他电极材料进行验证:

这种台阶式的提问让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好的学生可以作答,差生也可以作答。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思考和发言,全班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同时在学生间出现了良性互动:优等生与差生间不停地交流、相互促进。此时,优等生感受到学习中的挑战,学困生感受到努力给自己带的快乐。由于使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自然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3.2 角色扮演型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环境问题,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解决都与多种角色的存在有关系。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机构、人事、地区在某些生态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学习如何去有效协调各方关系、解决生态问题。在高一学习“环境保护”时,按照教材要求安排学生自己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小河被污染了”的活动课,学生按照兴趣和爱好分组组织活动,有的开设了模拟法庭,庄严肃穆,有理有据,惩治了罪恶,伸张了正义;有的表演小品,诙谐幽默,有张有弛,讽刺了丑恶,弘扬了正气;有的召开辩论会,通过双方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谁主谁次的自圆其说,最后使得矛盾体变成了统一体:有的则采用叙事评说的形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谈经过,论恶果,说道理,讲法律,娓娓道来,细细品味也使人们在和平的气氛中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与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每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

3.3 实验探索型

该模式是从实验入手,通过师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实验,从直观具体的实验现象入手,利用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等活

动,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的思维整体开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如“原电池”一节,即从一节干电池可使灯泡发亮发问:能否利用化学反应自己来设计一个电池呢?学生尝试利用所提供的不同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Cu、C、Zn、Fe交叉作电极,利用不同的材料作电池,将电解质溶液改换成非电解溶液进行实验等;然后通过交流和讨论,对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实质、形成条件、一般规律等有了全面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解剖干电池,认清干电池的组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新知识分析、归纳、解决新问题――干电池的工作原理。

3.4 情景创设型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烃和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复习课中,教师在学生已归纳出基础知识后,通过屏幕显示“人工肺”的模型,在学生误以为该模型是热交换器时,教师及时讲解中间的细管是由聚丙烯制成,细管上由许多微小的孔可实现O2和CO2的交换,从而代替肺的功能。此时,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师再通过屏幕显示多种高分子的链接模型,使学生对合成高分子材料有了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引出维纶的成分是聚乙烯醇缩甲醛,也可用乙烯为起始原料来合成。学生通过分析醇、醛、酸的相互转化,找出了合成维纶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新鲜感,所以学得生动活泼,同时从情感上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的情景中。

3.5 调查研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