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职机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整合的重要性主要分为两大点:第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化应用使得中职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对人需求的适应性和多样化要求不断增强,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几乎遍布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由此带来的新变化就是社会人才上的需求除了要求中职生具有一定传统的专业技能外,还得对计算机应用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这些新的变化使得中职院校不少专业教学深受其影响,特别是一些专业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而在学习和实践应用上,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问世课程。譬如,传统的绘图方式现在已经被电脑绘图多替代,而培养一个不仅懂得传统专业技能而且还熟知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实践应用技能,现在已经成为了不少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而《机械制图》和《CAD应用画图》这两门专业课程深受其影响较深。其次,中职生特点和学生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进行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中职生生源的变化。中职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初中生,他们整体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文化基础和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空间想象有限,而相对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大。要是还是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然收效甚微,尤其是机械制图这些抽象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具体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较强的立体思维和概念,问题现实而亟待解决。
第二,中职院校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促使课程的整合和改革。《CAD应用绘图》这门课程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在把握上具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其是一门综合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借助于设计人员充分发挥计算机以及图形设备的作用来帮助设计工作的一种新型设计手段,它使得设计手段和设计理念得到了新的诠释和释放,缩短了设计周期的同时还提高了设计水平。CA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水平还不算是很高,基本处在用电脑绘图替代传统绘图的阶段,因而中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该技术的初步应用。再就是《机械制图》,它是一门工科性特别强的基础学科,是他们在学校所接触的第一门和专业课相联系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科,主要学习目标在于利用正投影法,分析平面视图和三维立体之间的投影规律,掌握基础的绘图机械图样,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想象能力以及相关的学习态度和工作素质。而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中职院校对于《中职制图》的教学难度较大。
2、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整合
2.1 《机械制图》和机械CAD课程的有效整合
课程的有效整合必须要坚持从整体大局出发,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相关的教学进程表,从而来促进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譬如,为了对两门专门课程由于独立教学而带来弊端进行有效的规避,2010年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对这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课时上将之前两门课200课时缩减为140课时,而且还改作《机械制图1》和《机械制图2》,分为上、下学期,学时分别为70。经过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机械制图1》主要讲授内容为制图的基本知识,线、面、立体投影,创建简单的图形,准件与常用件,机件的表达法,装配图以及综合实训;《机械制图2》主要讲授怎样发挥计算机软件绘图的作用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绘图,主要表现为绘图模块的设定,绘图命令,文字的填充,块的编辑,样注样式进和标注尺寸、图形的修改、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以及打印输出。
2.2 教学方案和课程整合相协调
现阶段,一般院校采用的都是多媒体方式开展教学,可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仅存的教学形式,应该取长补短,克服不足。采取多媒体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学习信息量的增大,使得工程制图的教学能够更加容易地被学生所掌握和接受,以及视觉化、可使形象的表现方式都可以将抽象而枯燥的概念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问题思考、问题分析。譬如,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来看经过组合后的立体以及平面投影效果,要求学生进行描绘,尤其是细部的刻画;再就是还可以给出用线面表达的图形,对学生将平面、立体表达转化为学习兴趣的增加以及学生形体分析能力的增加大有裨益。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互动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对一样的问题提出质疑和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制图知识,提倡师生一起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见解。还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譬如在开展“制图测绘”的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就是将其分为四个教学阶段,即制度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进行交流和分析、评价应用,而整合学习过程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充当的是指导和咨询者,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不少,中职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化发展,对《CAD应用画图》和《机械制图》这两门专业课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总的来说,伴随着教学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职生将会学习到更多有用的技能。《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整合则是中职院校相关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而中职院校的改革要切实结合社会、学生以及学校的具体需要和特点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冯斌.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
中职机械教学的常规授课模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而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但应用深度依然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主要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其应用效果及方式,以期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带来借鉴。
关键词:
机械教学;中职院校;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中职机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技术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以及图片的方式展现机械的结构以及运动形态,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清晰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交互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图片或者视频分享到网站,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观看,降低教师重复授课的时间,提升教学效率;第三,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站拷贝教学内容,丰富学习资料。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
二、中职机械教学现状
中职机械教学重视理论教学,忽略机械知识的实际运用由于教学内容具有枯燥性、复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分解式机械结构,通过平面图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对于复杂的内容,教师通常采用一带而过的方式进行授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行,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机械教学,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无法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教学中,通常是将常规的二维图形展现在多媒体技术中,无法有效运用三维立体模型以及视频,多媒体效果无法展现。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媒体技术下中职机械教学应用研究
在中职院校的机械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课本教学方式,由于机械教学相对较为枯燥,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且无法满足学生的素质提升需求。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则可以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直观性教学应用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仅凭借教师讲述,学生难以有效提升理解能力。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清楚地表达机械原理,将机械传动原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机械原理,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例如,平面连杆结构的整体运行过程相对复杂,仅依靠平片图,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其运动形式,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地引进多媒体技术,将其运用到三维教学中。立体平面图可以清晰地展现连杆结构的运动形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连杆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极限位置,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连杆机构的运动形式。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直观性,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难点教学应用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存在较多教学难点,主要是由于机械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机械零件的结构相对复杂。在常规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讲述以及平面图进行讲解,但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将各结构有机联系起来,难以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过程中,平面图与实际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学生更难以提升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三维展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各角度深入剖析机械构件,通过三维展现零件的各个角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难点教学中,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3.在活跃课堂时的应用
【摘 要】中职教育里的《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是许多专业的基础,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通过对最近的教学情况的研究,发现中职中《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教学当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在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我国以后的机械制图课课程更加高效,有趣。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制图》;体会 ;问题探究
引言
《机械制图》是众多理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在模型塑成,水木工程,自动化等专业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众多专业的基础,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被解决,这一现状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危机感,我不得不去深思,是我们的教师出了问题,还是学生的其他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本人发现了许多问题,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在此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一、《机械制图》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题
伴随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的生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地区的中职院校扩大招生,于是最近这几年中职教育的门槛大幅度降低,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差,同时也使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难。中职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并不成功,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其他的无意义的玩乐上面,导致其中考成绩较差,不能进入正常的普通高中学院,最后只能选择门槛较低的中职类学院。这些学生年龄大多处于叛逆期,且知识底子薄弱,在义务教育期间对学习的积极性本就较差,习惯性的被主动要求学习,更不要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了,而且其控制能力较弱,组织性与纪律性较差。
(二)教师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基础底子薄弱,教师在教学时的难度较大,且中职学生的平均素质水平低下,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教师在教学当中容易产生不负责的态度。故,中职学院的教师不是水平不够高,而是因为其教学不用心,造成学生难以学到知识的精髓,对知识都是掌握程度不够好。教师对这些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学习的热情本就不高的中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地区的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教学方式上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在学习知识是对知识的掌握速度较慢,同时在无形当中也是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方式的改革已成为了如今中职教育当中急需改进的问题。
(四)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
一些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够高,且如今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视力度要远远高于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力度,中职学院当中的教学设备较差,远远赶不上普通高等教育的学院。教学设备较差也使得教学难度提高,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难度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较少,在毕业使难以胜任其工作岗位。
二、培养目标分析(即企业要求)
机械制图这一专业在众多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属于一门基础类专业,所以各个企业对这一类专业的人才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至少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必须能够看懂各种机械制品的图纸,会选择和区分材料的种类和用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到作为一线工人到生产线上去工作,素质水平高的中级对口型的专业知识人才。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改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对学习的兴趣较差,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且有许多坏毛病致使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走弯路。这些学生在上课时容易走思,不认真听讲,喜欢交头接耳,这些坏习惯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期间无意识养成的坏习惯。教师在教育这些学生时,不应采用强制性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去引导学生去喜欢上学习,让他们去热爱学习这一活动。在学生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劝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应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加入一些可以是教学更加有趣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劳逸结合,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要多多鼓励学生,尤其是这些对学习热情较差的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本就学习成绩较差,基础底子薄弱,多多鼓励学生可以增强其信心,使其更加热爱学习,从而改善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
(二)增强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条件较差,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整体较差,教学设备落后,跟不上当代的教学水平的步伐。国家有关教育部门提高对中职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各大中职院校添设新的教学设备,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来中职院校学习,从而在无形当中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素质水平,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三)增加实践教学的次数和质量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在学习知识时,通过动手学习知识是掌握知识最快的方法,尤其《机械制图》这一理工专业。作为一门将动手操作和实际知识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专业,为其增加实践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只需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其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结语
机械制图作为众多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存在很多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中职《机械制图》这一专业主要就是为我国快速的批量提供高技术高水平的专业型知识人才,所以,中职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改善,让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无忧无虑的招收那些知识型专业技术人才,不让人才埋没在起跑线上,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中职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繁荣,昌盛,富强,和谐。
参考文献:
[1]黄俊珠. 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整合[J]. 职业,2016,(36):81-82.
[2]王晓华.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9):111-112.
[3]贺义宗.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策略浅议[J].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05):11-12.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
“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2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
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
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solidwork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
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
“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测试占70%。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
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机械CAD考证;教学
职业教育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为就业单位提供实用、快速、高效的技能人才成为社会就业的导向,机械制图中的手工画图,逐步淡出,计算机画图则成为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课程。《机械CAD考证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考证课,关系学生技能证书的取得,为了提高考证通过率,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显得很重要。
本文主要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任务,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中职学生学习特点,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为该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一、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学习主动性差,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很容易走神或是玩手机、睡觉、或是讲话消磨时间,学习习惯不好,惰性和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在机械类专业中,学生以男生居多,这些现象普遍存在。
二、 教学目标的明确
本课程对于我们职业的高中教育,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明确其教学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以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考证,获得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证书,但是现在除了能够完成考证之外,能够很好的结合专业知识,将其升华到实际的应用中。
三、 该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考证课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的考证课,关系着学生技能证书的取得,有些专业以该证书作为毕业技能证书,关系学生能否顺利毕业,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专业技能证书之一,就业能提供专业证明。该技能证需在承办点报名、缴费,经济上需要给考试中心支付考试费用。综合以上因素,先将重要性对学生讲明,思想上重视该门课程,学习目标就会明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结合所学,学而有用,学以致用
一般来讲,以前该课程仅针对考证内容,围绕着考证题进行题海训练,学生可能不理解绘图功能究竟能怎么用在实际中,感觉在死记硬背,会有厌烦感。若能够充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讲解,将一些命令和画图功能与《机械制图》或将来工作中能够用的地方联系起来,实现联系性学习。讲解时按照国标进行规范讲解,将制图严谨的态度也带到本门课程中来,这样就不是为考证而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知识的应用面,能够达到学而有用,学以致用。
3.知识归类,扩展性学习
考证题一共分为八章内容,每章内容都会侧重一方面的考查。例如4.1题与4.3题都会用到“修改”命令中的多段线命令,但是4.3题先利用其它命令之后才用“修改”命令中的多段线命令,所以4.3题是4.1题的扩展。对整个课程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能够充分把各部分知识进行归类,能够不重复讲解,新知识点、重难点突出,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更加事半功倍。
4.讲练结合,重练习
本课程的学习方式需要讲练结合,但是光靠老师讲解,没有学生上机练习,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本课程,练习非常重要,就算老师讲的清晰明白,但如果缺少亲自动手练习,永远不能掌握解题方法。只有通过自己的练习,才能真正学会这门课。所以要做到讲练结合,且注重练习。
5.注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可能只有一份试卷,方式单一,形成“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局面。一般教师在上课时往往都是以讲解完后学生练习,以该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对于自觉性差的中职生来说,看完老师的示范讲解,有些觉得自己掌握了,不想练习,有些则是积极性不够。如果能够实现现场打分,或当场评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水平。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测试并提供成绩,激发学习的动力。所以本课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建立一种过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能够获得高的通过率。
四、 教学的设置
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及中职教育的特点,根据《机械CAD考证课程》的课程标准,开设这门考证课要建立在学习了《机械制图》、《AutoCAD》这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单一的仅为考证的目的,有效地将以前《机械制图》、《AutoCAD》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进该门课程里面,让学生真正融合知识,而不是背题库。该课程最好能有80个学时的计算机学习,其中8课时进行模拟考试练习和2课时考场熟悉练习。教学内容紧扣职业标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职业技能证书与教学内容对接,达到“教学促进考证、考证优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实践教学证明,在了解中职学生特点的前提下,明确学习目标,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合理设置教学计划,达到职业技能证书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本课程的教学探索在机械科11级学生中试用,从完成情况看来,教学和考证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伍向荣、李海英.浅谈中职机械工艺课的教学探索[J].无限互联科技 教学探讨,2013,1
关键词:中职 机械加工 实训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83-01
实训教学是机械加工专业少不了的一项任务,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掌握机械加工的技术和技巧,才能适应工作环境,为未来的求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机械加工专业也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中职学校必须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变化,加大对机械加工专业实训的教学力度,重新规划实训课程,改革实训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加工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实现中职教学的意义。
1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有利的实训师资力量
目前,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师资力量正处于尴尬时期,多数任课教师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机械加工实际训练,只是掌握了与这一专业相类似的其他专业知识,从授课开始一直致力于教学理论研究,没有真正深入工厂或机械加工车间去获得亲身经验,然而真正拥有成熟实践技能的人员却往往缺少教育教学培训,无法切实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使得实训教学面临困境。
1.2 实训条件有待提升和改进
实训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要良好的实训条件的支持,因为规范、真实的实训场地和设备配置能够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主观体验,进而全身心投入主动配合实训,然而,从当前来看,多数中职学校没能向学生提供合格的实训条件,由于资金的匮乏、学校制度的缺陷等,使得实训教学工作很难顺利开展起来,例如:机械加工领域中车工、钳工与数控等专业都要依托实际的车床或机械设备等进行实训操作,然而这些设备耗资巨大,是中职学校无力承担的项目,所配置的实训机械设备不是数量有限就是年久失修,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造成学生得不到锻炼,实践能力发展受限。
1.3 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亟待改变
中职学生多数都是中考失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基础弱、底子薄,一些学生由于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丧失了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只是在家长的催促下才选择中职学校,这部分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还是学习动机方面都已经相对落后,实训学习中无法投入精力积极配合,缺少精神动力和学习兴趣,由于处于青春期,甚至出现不服从管教、自由放任的倾向,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都极大地影响了实训效果,在没有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很难配合实训的有效开展。
1.4 教材缺点凸出
现阶段,很大部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都具有普遍的优势,那就是知识系统性较强,专业性较高,然而对应也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困境,具体表现为:侧重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少涉及到与机械加工专业联系密切的其他技术的训练,这样的教材设置特点就会为学生的实训教学带来困难,在相对过于专业、单一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枯燥、课堂乏味,而且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知识量不足,水平不够而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不利于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2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完善实训设备建设
为了确保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质量,就要确保任课教师达到合格的能力和水平,能够积极适应实训加工教学的需要,学校在选聘实训教师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核,量化考核与质化衡量相结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实训组织能力,可以为教师提供实训培训机会,让教师深入企业来培养教师在实训方面的技能,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为组织实训工作做好准备。
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是实训工作得以开展的物质基础,中职学校必须加大对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科学配备各项实训设备,确保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切实的实训训练,获得机械加工操作的技能,并试着创建合格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而且,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掌握上要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教师对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熟练掌握。
2.2 改革完善实训教学方式方法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是一门教学课程,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激励和完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本着兴趣教学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实训积极性,才能主动配合教师深入探究实训,如果是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课堂枯燥性与局限性,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视觉、听觉效应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校不具备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技术的形势下,则要尽量组织深入企业参加实训实习,企业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身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工作氛围,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能够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利用于实践,达到实训的真正目的。
另外,在实训的方法上,要有创新模式,如与各大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实地的受训,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实训的效率,而且让学生更亲密地接触到了工作岗位,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付诸实践。
2.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机械加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通常能够将课外活动与学习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课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下棋比赛,要求学生在下棋过程中全面发挥现象力,预测对方下一步的走法,经过多次反复的猜测与推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会自然获得提高。
另外,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由教师规定机械加工项目与任务,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在项目与任务的要求上尽量开放,使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举办一些设计类和创新型的竞赛,在教学中也多下任务,多立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更扎实。
3 结语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职学校要认识到自身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训,解除这些问题,从而带来两哈的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娜.浅谈《机械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业,2010(12):6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在当前已经逐渐的认识到了中职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社会当中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对社会的基础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实施教学,促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主要对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给中职院校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
中职院校当中得分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培养的是能够直接适应社会一线生产,并且有着较强动手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因此,在进行这部分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尽量的为他们提供更多能够实践的机会,从而促使学生能力和操作性得到提升。下面将对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将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之间进行结合教学的一种方式,促使学校和企业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得到整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中职院校中本身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因此坚持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方式建立起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的未来竞争能力提升和就业能力的提升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培养学生主要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人才,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将直接的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就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这对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来说是最为直接,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1]。学生在通过直接参与的工作锻炼以后能更加容易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也是中职院校当中专业教育明确目标的重要要求。在中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当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的进行熟练操作,从而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各个领域当中都能适应工作。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正好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条件和场所,从实践角度为学生创造好的条件,并且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实训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促使他们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工作任务和岗位目标,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2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开展校企合作的途径
2.1积极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在传统的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理论教学放在重点位置上,导致教学中十分的无聊,也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记忆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都将产生限制作用。对对此当前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改革创新,为了能尽量的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学校方面一定要从内在的实训条件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2]。一方面可以结合原有的教学条件和实验设备来完善基础性建设,加强实验性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的申请资金上的支持,强化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从而促使实验设备能真正的发挥出效用。此外,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当积极调整教学的形式和模式,根据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具体要求以及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来综合性进行分析从而实行专更加全面性的教学,强化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提升,这对学生的实践性和未来工作能力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2.2改变传统考核方式: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想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采取理论性考核的方式,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与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和实践性提升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与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不相符的情况。对此,学校一定要积极的对此作出改变,从实践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结合学生的特点自己专业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从而激发学生对创新方面的意识提升[3]。这种考核方式也能真正的促使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2.3加强校企联系:
教师团队的质量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能力提升,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重视起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通过不断的强化教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来促使教师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可以在假期实践内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践内进行锻炼和学习,真正的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去。同时企业方面也应当将自身拥有的优秀人才介绍到学校当中去进行教学,促使员工能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学生,真正的起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作用。与此同时,中职教学中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合作企业往往对相关的专业需求更加了解,也清楚的知道市场上对人才的根本性需求是什么,因此能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给予更好的帮助和咨询[4]。最后,校企双方之间的互惠共赢才是校企合作的真正目标,是促使双方长期合作的重要保障。对此,学校方面还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岗位指导和安排,促使学生能在岗位中尽快的适应,在毕业以后能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3结语
中职教学中进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应当积极的利用起校企合作教学方式,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双重教育来促使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中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为主,而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正是实现这样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此,学校方面还应当积极的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能更多的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同时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培养出更多能适应社会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赵鑫 单位: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志勇.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8):50—53.
[2]牛华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农民致富之友,2016,(08):41—45.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质量 拉伸体 读图能力
随着CAD/CAM/CAE技术的广泛应用,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加工有了很大的变化,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增加了计算机绘图(CAD)的内容。
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还存在如下误区:计算机绘图(CAD)教学侧重于介绍软件的使用;一般放在机械制图课程之后进行;或把计算机制作的三维模型作为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师的观念中,认为只有学好了机械制图,学生才能学好CAD。事实也确实如此,机械制图成绩好的学生,CAD必然学得好;机械制图成绩差的学生,CAD学得也必然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差异。因为CAD只是一种绘图工具,机械制图学得好的同学,空间思维能力强,就容易掌握使用CAD绘制视图、建三维模型;而机械制图学得不好的同学,空间思维能力较弱,读图困难,无法形成空间结构,使用CAD构建三维模型就必然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笔者认为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一、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方式
1.加强点、线、面等基础投影学习
大学画法几何就采用这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对中职类学生几乎无效。一方面是因为课时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画法几何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中职学生几乎无法理解。
2.加强直观性练习
采用轴测图、教模、挂图、切橡皮泥,切萝卜等方式,并大量采用补图、补线、画轴测图等方式进行练习。由于教模、切橡皮泥等手段所受限制较多,因此大量的练习、考核均以补图、补线、画轴测图等方式出现,学生有较大的畏难情绪。随着中职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老师直接给出轴测图,然后参照轴测图补图、补线,以应付考试。这种方式的效果很明显: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不错,到企业后却连很简单的图样也看不懂。
3.利用计算机绘制大量的三维图替代轴测图
该教学模式仍以补图、补线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教模等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效果不明显。
二、将CAD三维建模过程引入机械制图教学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CAD的三维建模过程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用常用的拉伸建模、旋转建模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概念。因此,笔者在制图教学中引入拉伸、旋转等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投影教学中增加拉伸体、旋转体等基本体
首先,在基本几何体的投影教学中,基本几何体的分类除常规的分类方法外,增加了以三维建模方法分类的拉伸体、旋转体等基本体,以拉伸体为主。拉伸体涵盖了棱柱、圆柱及其他形体,如图1所示。
图1 拉伸体
拉伸体的共同形体特征是以一个多边形(由直线或曲线组成的封闭平面)面沿一定方向拉伸(只讲90°垂直拉伸,无倾斜角)一定的厚度得到。拉伸体的两端面(顶面和底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其余棱面垂直于该投影面。
图2 拉伸体视图
图2为拉伸体的视图。从图中可以发现,拉伸体的三视图的共同特点是:平行于顶面和底面的视图是反映实形的多边形,该视图也称特征视图;其余视图是一个或几个长方形组合。根据拉伸体的视图特征,拉伸体三视图绘制方法如下:先绘制底面特征视图,其余两图先绘出两底面位置,其余线条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方式画出(见图3,注意轮廓线的虚线与实线之分)。
图3 拉伸体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构思拉伸体时,可徒手绘制轴测图,先绘制顶面或底面多边形,再沿拉伸方向画平行线(棱线,注意可见性),再绘制另一端面即可。如图4、图5所示。
图4 图5
绘制轴测图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空间思维转换为直观形象的物体的能力,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徒手绘图的能力,为今后绘制零件草图做准备。
2.在组合体教学阶段,运用拉伸体概念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a b c
图6 形体分析法
如图6a所示,原形体分析拆分形体时分为长方体、圆柱、三棱柱叠加后切割左右两形体,以及中间圆柱(图6b)。由于拆分形体较多,相互间的交线、连接关系复杂,学生容易产生错误。而用拉伸体概念进行拆分时,可缩至三个形体(图6c),绘制三视图过程如下(见图7)。
图7
在组合体识读中,同样应用拉伸体概念,学生更容易构思空间物体,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与读图能力。举例说明如下。
例1:读懂图8所示组合体,补左视图。
图8 图9
分析:从已给出的视图分析,按传统方法应从长方体经三次切割形成该形体,其思维过程用轴测图表示如图9所示。这一过程切割数量多,学生容易犯错。而按拉伸体概念来分析该形体,从主视图入手,主视图为多边形,俯视图大部分由长方形构成(图10a),可认为是由主视图向后拉伸形成(图10b)。在此基础上,切割左前角及右侧凹槽成型。(图10c、 d)
a b c d
图10
此图也可从俯视图入手,俯视图为多边形,主视图由长方形构成(图11a),可认为是由俯视图向下拉伸形成(图11b),在此基础上,切割左上角成型(图11c)。
a b c
图11
根据上述分析,按图11b补全左视图,按图11c切割左上角补全左视图(图12)。
图12
例2:如图13a所示,要求补缺线。构思其形体时,传统方法一般以线面分析法按切割类构思,由长方体经1、2、3三个平面切割而成(如图13b所示)。由于中职生思维能力的欠缺,对线面分析一般都较难掌握,因此对本题的构思有一定困难。但是按拉伸体来构思本题,却并不困难。本题主视图中有两个梯形,左视图有一个梯形,其余视图均为长方形,其中主视图右侧梯形对应左视图中的长方形,可构思为主视图梯形向后拉伸(图13c),左侧梯形与左视图梯形对应,结合俯视图的长方形可构思为左视图梯形向右拉伸,两拉伸体相交组成该形体(图13d)。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