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区规划设计

小区规划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区规划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

现代小区的规划是组建城市的基础,是形成小社会的标准。现代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量建筑设计的居住环境,分析社会规划建设效益,通过视觉和感知提高小区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可以得到优美的居住环境,适宜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

一、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与环境的设计规划。小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是从基本居住需求设计开始,通过发挥居住功能特点,逐步发展小区建筑规划,创造更适宜居住,更具有功能性的小区规划设计。在小区中加设读书室、健身室等,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娱乐需求,提高小区自然环境居住和建筑结构居住的需求,这符合小区居住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符合居住的文化要求,适宜居住的休闲和舒适性。

2.居住区域功能的规划设计。居住区域应该具有层次性的布局,以基本居住为主体,在文化、教育、体育、交通、医疗等问题上,实现功能区域的建设,绿地面积应当超过30%,这有利于综合居住环境的优化,绿地分集中和分散两种,采用科学的布局方式,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实现小区周围处处有绿地,处处有景观的效果。加强主体式的绿化公园设计,方便不同群体的人们就近娱乐。在公共场所可以设立儿童游戏区域、老人休闲区域、锻炼健身区域等。通过合理的安排各个区域,方面居民日常的锻炼,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

3.居住群体的规划设计。可以设置立体交往空间,在居民楼进行高层、多层的交叉设计。在围合空间的内部搭建绿化空间,方便居民的使用。依山而建的楼房,可以增加建筑群体的层次感,加强设计的排列感,方便居民的群落功能性设计,提高居住层级园林之间的绿地交往空间,提高居住群体的规划设计性作用。

二、小区建筑设计的内容

1.建筑设计的功能性作用。居民强调生存功能的主要性,居住舒适的功能性。小区的建筑设计不单单是楼房的建筑设计,更关系到小区内部各个环境范围内空间的规划设计。居住的目标除居住外,还包含教育、文化、社会效应等等,通过建筑设计的功能多元化,实现居住空间的合理分割,提高居住感受的意义。

2.精品化的建筑设计。根据建筑市场的需求,逐步改良建筑居住设计的基本形式,提高建筑设计方面的各项科技成本,提高设计价值的水平。居住设计需要具有更加顺应市场需求的设计标准。通过对建筑功能、配套、结构、设施等多方面的调整,为改造留有余地,方便后续的变更和更换。及时调整居住环境的分割类型,加强居住室内的布局灵活性,实现多层次、多结构的合体设计、面向不同群体进行空间立体化设计。采用高科技提高居住设计的集成化。居住设计需要按照设计趋势进行发展,多引进各种技术信息知识,其中包含市场设计科技信息、政策导向信息、科技创新价值信息等。通过合理的分析建筑设计标准,提高市场认可的设计结构特点,方便建筑设计的规划和管理。

三、以实例分析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1.分析工程建设目标。选择哈尔滨的一块居住用地,用地规模为70000m2,用地内部地势存在高差,周围有城市道路,其中用地北部为在建城市道路,用地东西两处为农地。规划设计目标是建立有水源的大型绿色水系景观,结合建筑、水系、绿地构成合理的生态建筑环境,营造现代都市的后花园居住环境氛围,致力于打造迷人的绿色都市景观。

2.功能布局。在小区东侧设置主要出入口,同时在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应急出入口。主要出入口是小区的景观入口,通过延伸可以进入到水系的中心,布置大片的绿化,是小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小区以高层建筑为主,同时穿插布置中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沿街设置2层商服。

3.景观设计。小区的建筑风格为简欧,通过设计蜿蜒水系,打造生态景观轴线,方便景观的欣赏。通过点式高层、板式高层、多层和低层建筑结合布置的形式,打造灵活空间结构,构成合理的建筑景观形象。

4.道路设计。小区的安全消防设计极为重要,合理规划小区内部的交通,方便小区人车分流,提高小区交通秩序。小区出入口设置大门,禁止外来车辆驶入。小区内部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小区路红线为12米,路面宽度为7米;组团路红线为8米,路面宽度为4米;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为2.5米。设置地下停车场,停车泊位按每户1个进行规划。高层建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基的承载力需要大于30t,确保消防车对路面的压力。另外,在建筑的不同楼层设置消防应急疏散电梯,加强消防的安全内部疏散路线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生活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面对高层建筑而言,设计师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居住小区的居民为准,设身处地的为居民考虑,提高居住的综合生活品质,提高生活的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于基础物质和综合精神品质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确保小区规划设计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有利于我国小区居民生活综合品质改善的,是提高高层居民居住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湘 单位:黑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丹.以人为本的现代住宅小区设计探讨[J].消费导刊.2009(14)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 居住小区 规划设计

一、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布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气和活力。

二、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1)生态小区规划目标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报告中指出:“ 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2)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

运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

包括小区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1、自然生态规划

绿化指标:该指标是衡量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平方米 以上。

地面保水指标:本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理想指标是小区80%的地具有透水性能。

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开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 节流),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区建筑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废水汇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用水水质标准、重复使用于非饮用水及非与身体接触的杂用水。

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

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单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前者要求建设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统,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生态小区绿色交通规划应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交通。

2、经济生态规划

1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2、生态小区规划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三、生态小区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注重

1,注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用的组织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设施服务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房地产的开发进一步加具了居住区结构的变化,使规划结构趋于多样化。

2,体现环境的创新改变

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的。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

3,必要的灯光应用

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在老旧小区出新改造中,要因地制宜地设置灯光照明,主要对小区内的道路、广场、休闲等部位进行统一规划布置,在路灯的选择上要考虑经济适用,节能耐用和落实后期的养护管理责任。在老旧小区中尽避免大量使用灯光,能够满足居民出行、休闲即可,以减少光污染和不必要的浪费。

4,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区;地下车库;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of underground garage, layout,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levant factor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underground garage planning the impact of a analysis. For a case of actual project of guangzho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derground parking are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lanning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unfavorable there late and for resi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ers, planning and design unit, planning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department in this question views. At the same time for design in the link with some common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After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of this kind of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ideas.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parking problem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design is an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only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underground parking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urban residential area parking the key to the problem.

Keywords: village; Underground garage; Planning and design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发展,许多城市都在大规模地建造居民住宅小区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近些年由于汽车慢慢进入家庭,随之而来的居住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曰益突出的矛盾,重视和解决这一矛盾是目前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数量密度大的特点,单一发展地面停车或地上多层停车库不是最佳的方案。在不增加地面建筑密度和不减少地面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已成为一种趋势。

合理地设计建造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停车位,同时可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把宝贵的地面面积用作区内的园林绿化用地,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再者,在大中城市可以把地下停车库与人防工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原本使用率较低的人防空间合理地利用起来,达到平战结合的目的。住宅小区的总平面布局设计与城市中独立的专用地下停车库不同,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的总平面布局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由于上部住宅须满足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间距等技术和使用要求,往往对地下停车库的布局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发展规律,只有大量建设地下停车库才是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关键,广州市区现在规划设计的住宅小区已基本上全部设计了地下停车库,只在地面设置消防车道和地下车库出入口以及人行交通系统。其余地面建成大型小区园林,创造了较佳的使用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这种情况在因为开发商追求利益的关系,原本很好的规划模式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下面是近些年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与分析。

国内早期建设的住宅小区多数采用区内地面停车场,或小区路边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在当时由于汽车尚未尚未大量进入家庭,市民拥有汽车数量有限,能基本满足停车需求。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小汽车也已慢慢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及地区,家庭轿车的拥有量已相当高,早期的住宅小区规划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停车需求,车辆占道或占用区内绿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区内人车混流,导致小区内管理困难、环境恶化。

同时前些年由于汽车少,地面停车就能解决问题,导致地下停车位卖不出去,售价也很低,象广州市区五六万块就可以买到一个地下车位,连建筑成本都不够,因此开发商对于地下车库建设没有积极性,出现许多缓建、晚建现象,能不建最好不建,导致了很多项目车位配套跟不上业主需求。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早期政府的规划批复是确定了整盘的车位配置数量,而对是否要当期区配置没有明确约定。发展商为项目最快达到预售进度,通过不建地下车库以缩短工期,以便资金回笼,因此在项目前几期尽量不规划地下车库。而整盘规划车位数量又能满足规划部门的政策要求,发展商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将地下车库都规划到项目的后几期建设。

如广州市海珠区某项目,小区的整体规划非常好,区内户型基本都是一梯两户南北对流的户型,完全的人车分流,车流入口全部在小区,轴线明确,组团分期区清晰,儿童活动、体育运动与生活区域动静分区。但是,表面看一个非常完美的规划在它的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上却有很多问题。见图一

图一

如图所示:该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总户数为4380户,总车位个数为2347个。图中黑实线框内区域(图一)共有高层住宅38栋,住宅户数1271户,全部未配置车位,项目的车位配置在规划阶段都做在了后期。而项目的开发过程却是先做中间一二三期,即中间黑色实线框内区域。早期业主入住后因为未开发用地较多,地面停车还不存在问题,越往后期住户越多,建设用地投入越多,可供地面停车的用地越来越少,户均汽车拥有量也在不断提高,而后期建设的地下车库不能及时投入使用,最终就是导致没有地方可停车。针对这种情况,表面上看发展商给小区的车位配置是按要求配置够的,可是没有当期解决,如果因为小区过大,开发周期长,早期业主的停车就非常困难,要么好多年没地方停车,要么买了后期建设的车位离家非常远,不方便停车。

在车位能否当期规划设计问题上,我认为我们的规划设计师应该是明白这种不合理的规划对业主的影响的,只是设计师对最终方案没有主导权,发展商要求车位配置到后期也没有违反相应规范,貌似合理,规划师作为乙方,基本只能听从,否则开发商可以另找单位。而我们的规划审批部门在这个问题上重视不够,把关不严,使发展商钻了空子,给小区早期业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现在对该项目后期的车位配置问题再进行分析:见图二

图二

如图所示,该区域基本为项目的最后一个开发区域,总户数为564户,而车位数量为1275户,占小区总车位数量的二分之一还要多。根据广州市现在的政策,每户只能购买一个车位,就是说这个区域大部分的地下车位都是供其他区域使用的。但是从规划角度来看,该区设计的地下车库有三层,上下地下车库要通过住宅的首层大堂,在室外并没有给其他区域的业主预留专门的人行出入口,这就导致该区域住宅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首层大堂不能进行封闭式管理了。同时其他区域的住户进出地下车库也不方便,走路的距离太远。

小结

对于此类地下车库规划不合理的问题,现阶段好像已经有所缓解,首先是在规划设计阶段各地政府已要求停车位当期解决,这是通过总结经验得出的教训;另一个缓解的代价是因为车位售价提高了,市区车位售价基本上是三十多万起步,建设地下车位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开发商看到了建设地下车库的价值,这样才缓解了不愿建设的矛盾。但是部分发展商在首期为尽快达到预售进度的需求,仍然会根据建设进度的需求故意不设车位,导致这部分业主的停车距离远,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的规划设计师们继续努力解决。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当期住宅当期配置车位才是合理正常的解决方案,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不能解决,政府部门肯定也能认识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规划,为什么政府部门能审批,这也是因为前些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群众对住房的数量需求较高,尽快的提供商品住宅供应市场是政府部门的主导,现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不断成熟,汽车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政府部门的政策也会调整,因为单靠规划设计师是不能解决此类问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呼吁和坚持,合理的规划是我们规划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总体来说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在国内还是一个刚起步发展的建筑种类,对于现已发现的地下停车库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设计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经济合理、方便使用、用户满意的住宅小区地下室停车库。

参考文献: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区规划院落布局环境设计 住宅设计

现代居住小区设计,不仅满足人的基本居住要求,而且更应该适应人的精神生活要求,注重人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力求创造出集居住、购物、休闲与一体高品位现代化小区,舒适而有特色的居住环境“新苑小区”提供这样一个探索与创作的机会,下面就把铜川矿务局新苑小区的设计思路及特点作一简述。

新苑小区位于铜川市新区,该地块原属于朝阳居住区的一部分,后归铜川矿务局所有,尽管该小区相对独立于朝阳居住区之外,规划部门要求新苑小区规划设计必需遵循整个朝居住区原有风貌,同时要求通过规划能够达到改善本地区环境。

(一)规划设计构思

新苑小区位于朝阳居住区南角,占地6.7公顷,西临15米宽城市规划次干道,南临5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朝阳路,朝阳路南为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东、北接朝阳居住区,整个小区周围环境优美,按常规的小区规划方法考虑,小区主入口避开交通繁忙的主干道,而设于西侧的规划路上,与朝阳居住区共用主入口,沿主入口道路旁布置小型商贸服务设施,方便居民购物,小区共分六个组团,中央部分为小区级公共绿化广场,根据朝阳居住区整体规划及城市配套服务设施要求,小区内配有一所幼儿园,沿规划路设一座城市公厕。住宅布置以多层(六层)为主,适当配置少量四层,这些高低、形式不同的住宅,为规划布局的灵活性及创造住宅小区丰富的内部空间效果和外部景观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总体规划构思中采用“院落式”布局,组织环境空间和建筑,强调聚落环境整体结构的内向性,塑造凝聚、均衡、祥和的环境气氛。

(二)“院落式”布局的构想

小区内六个组团均采用院落式布局,院落式空间是邻域感强和方便交往的空间形态,人们在向心、内聚的庭院中驻足、谈心、进而营造一个半私有空间,使人们乐于在其中停留,并能感受到生活情趣。组团出3―12个住宅单元围成一个半开敞式共享空间,中间布置组团绿地,共享空间作为住户共有的,宜于活动的室外空间。各种围合的、半围合的楼群围绕着中心绿地,可以引发居民交往活动,使邻里之间具有凝聚作用,增加了居住者的归属感。在围合成的院落中,所有楼梯口朝向院内,在院内公共绿地旁布置活动设施,供老人、儿童活动和邻里交往之用,使居民有一个自由小天地,绿地与儿童场所相结合,大大地加强了组团的使用功能。为了保证院内有充足的阳光,日照间距最小为1.25H,即23.0米,最大为42.0米,院内空间尺度宜人,形体错落,较之常见的两栋住宅间围合成狭长通道式空间相比,院落式空间有较强的内聚力,让人轻松愉快。院落式布局,闹中取静,减少了城市交通带来的噪音、废气影响,这样在组团内部营造出一个安全、宁静的生活空间六个组团,虽然采用较为规整的布局方式,但因各楼的长短、体量多有不同,而且有不同程度的错位,这就避免了单调、呆板的感觉。铜川地区冬季寒冷,采用院落式布局,有效地避开冬季西北风及春季由北而来的沙尘暴的侵袭。小区配套设施布置合理,在靠近城市主干道出入口方向设物业管理室,加强对外来人员防范,营造一个外紧内松的舒适环境。小区实行垃圾袋装化管理,在小区出入口旁设垃圾存放处,方便居民使用。

在新苑小区规划设计中,严格控制了容积率和覆盖率,增大绿化率,提高环境效益,从而创造出高质量的居住空间。

(三)环境设计

在总体设计中,通过对建筑布局形式的处理,使小区整个建筑群的外部空间环境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形成了易于识别的邻里空间,丰富了空间效果,如组团半开敞的院落式布局。建筑群体的规划离不开对环境整体尺度的控制,因为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群体依靠与个体建筑来体现整体尺度来控制设计才能达到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的效果。在小区设计中,通过对住宅层数的变换,形成高低变化的建筑轮廓线,这些处理手法,使建筑群体统一而有变化,丰富细腻,营造一个舒适、闲逸、温馨的居住小区。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和生态平衡的需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居住小区,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主要表现在环境设计的细部之中,包括绿化、道路、停车场等的设计,其中主要是绿化设计。

绿化:本小区绿化分集中式与分散式绿化相结合的布局方式,集中绿化主要是小区级绿化广场,布置在小区中心,形式较为规整,布局为园林式绿化广场,通过中心水景与喷泉的互动,强化中心景观效果,运用绿化和水景烘托环境气氛,广场四周自由配置四季常青树种,形成植物类型丰富,景观完美的空间生态环境,同时也提供一个相对私密的遮蔽空间,给人以归属感和场所感,同时适当考虑运用树木遮挡视线,使广场活动不受周围视线干扰,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绿化空间。在绿化广场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绿化、喷泉、花池、花台、铺地与

夜晚灯光的有机结合,使小区环境丰富而有生机。临主干道朝阳路与次干道规划路两边与人行道间留出10米宽绿化带,以绿地为主,适当种植灌木与花卉,丰富了街道景观。院落式布置的组团,中间为绿地及老、幼活动场所,使绿地接近每家每户,让公共活动空间最大可能的被用户共享,组团绿地与活动场所在居民日常生活的视野内,方便大人照看玩耍的孩子,安全性强,也便于邻里间接触与交往。绿地统一布置,点缀四季花卉,绿树等。整个小区绿化面积接近40%,提高了环境质量,规划中注重以人为本,将人的行为纳入绿色,与绿色和谐共处,力求达到亲切自然的感觉。

交通:交通主要应体现为人服务,小区主道路为半环状,设两个对外联系出入口,交通方便,在每个组团外部出入口处设停车场,组团内最大步行距离停车场不超过90米,除特殊情况外,组团内为非机动车辆通行区,避免了交通噪音及灰尘对住户的影响,保证居住环境既安静又便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小轿车逐渐进入到家庭,在居住小区设计中,停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保证每6户有一个小轿车停车位,基本上满足了要求。停车场采用绿化式布置,即停车位下种植草坪,增大了绿化面积,提高了环境质量。

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不仅要注意住宅本身室内外空间设计,同时应使居住小区内部的空间关系与道路系统、建筑小品等合理配置与布局,而且更应该考虑居住小区与周围环境的多方协调。

(四)单体设计构思

住宅单体设计应创造适合居住的人性化空间景观,并符合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拥有清新悦目的视觉效果,在小区单体规划设计中,尽量使建筑外型美观大方,屋面檐口处局部作斜屋顶,红色挂瓦饰面,外墙为淡黄色,阳台栏杆为深蓝色铁艺栏杆。红瓦、栏杆、百带与大面积墙面形成强烈对比,交相辉映,在绿树的衬托下,使建筑的细部更丰富、细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观念的改变,生活内容的充实,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无论对住宅的功能要求,房间的形式分隔以及设备配置各方面都与传统住宅有很大区别,要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样化的生活内容,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要求,创造出合理、舒适、经济、美观的住宅作品。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回归成为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要求。本文就生态小区的概念、特点与发展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小区的设计理念及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小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和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小区成为推动城市和谐发展的根本。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小区生态文化,使小区成为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物质精神文明于一体的理想住宅小区,成为今后居住小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而实现21世纪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生态小区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础,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形成的高效、和谐、舒适、文脉延续的理想居住模式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小区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强调自然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小区的特点:生态小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生态要素遵循自然循环规律,是平等、和谐的[1]。生态小区不仅追求自身环境优美和繁荣,而且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因而能够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生态小区建设要求

(一)整体性要求

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2]。

(二)环保产品材料要求

生态小区的建筑用材应全部采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亦尽可能将其回收利用。许多新型材料具备净化、节能、渗透及保健作用,使人们在居家生活中得到沐浴自然的健康享受,应大力开发并加以利用。

(三)防止污染的要求

作为生态小区,应防止和消除居住区中存在的诸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放射线污染等多种污染。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并加以创新开发,如采取双层或多层玻璃隔绝噪声;取消以煤为原料的供暖设备,减少粉尘的排放;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和生化处理等,以使居住环境质量得以有效地改善。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

生态小区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的社会体系的有机结合,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一个社区是否可以持续发展,主要是看能否达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能否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能源紧缺,浪费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的建筑95%左右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3倍。此外,我国是仅有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其生产消费量占世界的1/3以上[3]。高能耗的建筑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居住小区的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用地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土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二)认识不到位,曲解生态小区概念

在部分开发商的心目中,小区的绿化、美化就等同于绿色生态,而没有充分考虑小区的自然、环保、健康、舒适和效率的实质内涵。显然这是一种误导,环境生态小区不仅仅是美化、绿化环境问题,它涉及到大环境、能源、生态的概念,其涵盖面是较为广泛的。所以,要尽快制定环境生态小区的技术指导原则,这对于指导开发企业的活动、明确环境生态小区的概念和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三)没有真正体现人、自然与构筑物的和谐统一

很多小区建设还普遍存在景观生态系统内外的不一致,即小区外部是原真、本地化自然景观,而小区内部则是统一的洋式景观;建筑单体的设计也多崇尚异域风情,忽略了本土文化特色,缺乏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没能真正体现人、自然与构筑物的和谐统一。

四、生态小区建设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

人性化的设计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建筑设计者们努力的方向。例如在道路流线的安排上,尽量利用融合设计,使道路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供宜人的使用空间。只有将人们物质层面的安全健康问题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本,体现出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统一。

(二)做好规划设计,避免盲目开发

在城市生态小区的建设中,各项工程的实施均需要全面的规划,开发建设中充分利用该城市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要因地制宜、合理选址,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开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就势造景,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做出有利当地生态平衡的规划,绝不能照搬,否则生态小区建设的良好初衷反会带来破坏该地区原有生态环境的后果。

(三)提高生态意识,推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做好科学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全民对生态小区建设的认识,让老百姓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以及环境保护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5]。其次,应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大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营造健康社区的活动和建设中来,稳步推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四)引入新思想,构筑绿色生态环境

沿环路布置集中公共绿地,供居民休闲活动,注意以休闲活动的绿地为主,只设少量观赏绿地,追求立体空间绿化。小区入口处放置大片高差4m多的斜坡绿地,兼顾人车分流的上下两个空间;中水站、垃圾站、消防站坡顶的檐口高度接近小区自然地平,坡顶上以硬塑绿地格子板植草皮,构成几片小景点;选择能净化空气及吸音的树种植。

结语

生态小区作为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是我国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满足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居环境的需求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家居理念必将成为21世纪人们对居住生活的一种追求。如何体现绿色、生态和健康发展要素,以达到城市整体功能转化,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把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态小区作为今后住宅建设的主要工作,为人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小区。

参考文献

【1】谢天,许纪存等.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J].四川环境,2003年第22卷第4期.

【2】何荣新,韦志红等.生态住区的规划设计-以柳州市华林君邸小区为例[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2).

【3】 彭怡.我国城市生态小区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8(4).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居住生态小区原则 规划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体现绿色、生态和健康发展要素,以达到城市整体功能转化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要把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态小区作为今后住宅建设的主要工作,为人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小区。

一、生态小区建设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2、环保产品材料原则

生态小区的建筑用材应全部采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亦尽可能将其回收利用。许多新型材料具备净化、节能、渗透及保健作用,使人们在居家生活中得到沐浴自然的健康享受,应大力开发并加以利用。

3、防止污染的原则

作为生态小区,应防止和消除居住区中存在的诸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放射线污染等多种污染。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并加以创新开发,如采取双层或多层玻璃隔绝噪声;取消以煤为原料的供暖设备,减少粉尘的排放;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和生化处理等,以使居住环境质量得以有效地改善。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小区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的社会体系的有机结合,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一个社区是否可以持续发展,主要是看能否达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能否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1、生态小区规划设计目标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 集报告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2、生态小区规划设计方法

运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包括小区自然生态规划设计、经济生态规划设计和社会生态规划设计。

(1)自然生态规划设计

绿化指标:该指标是衡量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m2 以上。地面保水指标:本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理想指标是小区80%的地具有透水性能。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开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节流),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区建筑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废水汇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用水水质标准、重复使用于非饮用水及非与身体接触的杂用水。

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

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前者要求建设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统:①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②可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据台湾对交通运具的绿色评估,徒步、脚踏车、轻轨、电车等的得分达40 以上,而一般公车、货车、机车等得分在0 分以下。因此,生态小区绿色交通规划应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交通。

(2)经济生态规划设计

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3)社会生态规划设计

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总之,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态小区建设的措施

1、做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做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1) 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将人们物质层面的安全健康问题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的生活空间。

( 2) 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首先,要做好生态小区的选择工作,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其次,要将建设目标统一在规划之中,分期建设、逐步实施,做好小区的规划工作。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生态小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强调生态意识和思维革新同时,必须注重研制和运用新技术。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提高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水平。另一方面,运用高科技,研制并采用以绿色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大气、水体和土地等的污染。此外,由于新材料的成本过高,我们还应注意控制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比例,将其与常规技术和材料充分结合起来使用。

3、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要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意识,建筑师应通过广泛的研讨、学习和交流从整体上规定建筑师的生态意识水平,使其树立生态建筑设计观,用相应的生态设计理念来指导建筑设计。其次,要做好科学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营造健康社区的活动和建设中来,让开发商和业主形成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稳步推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旭,陈秀琴. 居住空间形态个性塑造的方法论框架研究[J]. 规划师, 2006,(04) .

[2] 徐苗,杨震. 论争、误区、空白——从城市设计角度评述封闭住区的研究现状[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04) .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引 言

我国城市住宅政策由建国初期的集体住房演变为单位分房到现在的商品房阶段,发展经历至今,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住宅小区的设计思路。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住宅小区的设计程序日臻成熟。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独立地作为住宅小区的设计工作而完成。因此对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人员来说,需要对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进行系统的认知,全面地掌握各种理论方法,才能做好规划设计工作。

1、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水平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住宅小区需要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功能和生活便利的同时,还需要为人们在此环境下生活感到足够的舒适。为此,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基于下述几点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升高,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论也随着时代根据新需求调整,需要结合居民对于住宅环境的新要求,为其提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住宅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着全球资源逐渐减少,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构建。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应将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保的原则。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遵守的生态环保原则,核心目标就是保证居民生活在绿色环保的环境中,使其保持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在通风、日照和采光上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为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提供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

(四)整体规划的原则。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以及小区所具备的物质条件,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使之与城市文化形成有机的整体,加强居民对于城市的存在感。

2、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的价值定位

不同的居住区规划项目在面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和市场情况时,对项目自身设计要求和设计条件会有所区别。在居住区开发项目中,价值取向的不同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市场定位、消费人群、建筑品质控制和建筑形象的风格取向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现行的居住区开发项目中,根据居住区的使用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

第一是将通常所称“经济适用房”的住宅小区开发项目进行价值分析,简单地理解就是指的政府为家庭经济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城市居民提供的住房政策,这类开发项目的责任主体依然视房地产开发商。此类住宅小区的特点就是,居民在购买经济适用房时,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经济补助,它的价格本身较其他商品房更低。但由于经济适用房本身是属于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其核心目的在于攫取其中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压缩建设成本,从而在其更低的房价中获取利润。因此经济适用房的住宅小区的整体品质不如其他商品房,但需要满足国家对于住宅用房的基本技术标准,所以该类住宅小区的规划上就显得格调单一、建筑形态和色彩简单。

另外一种开发项目是企业为自身员工提供“福利”的住房,带有一定的企业行为。面对企业员工进行“低价”销售。一般会由企业开发建设或者委托其他开发商进行开发。此类项目具有一定的特点,同样也是带有“福利”色彩的开发,但从产生的影响来说,是直接面对企业自身,无论是项目的品质和形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形象,所以在项目的设计要求上会突出一定的企业特色和品质要求,最为突出的可能就是企业自身的特色。从使用功能和形象要求上都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

第三种是以开发商个人行为进行开发控制的纯商业性开发项目,此类项目开发的操作空间较大,项目差异化也比较大,主要从居住区的使用者进行一定层面的划分:

1)一种是普通的面向大众的开发项目,符合大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2)另一种是面向一定范围的消费客群,客群可以是按经济消费能力和文化程度的标准来划分,此类项目多数会经过前期的策划,对消费人群进行定位分析和调查,随着地方文化的差异化,项目特色会越明显,居住的使用功能会更完善,环境和交通会适度的考虑人性化设计,建筑形象更为鲜明,在对环境的要求上会更加的注意和设计。

3)第三种就是为少数消费人群量身打造的高档居住区。

由于居住区使用者的划分所产生的项目价值取向的区别,使项目本身从前期设计定位到工程建设阶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3、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理念多数在小区的规划概念设计初期进行,一般地,我们将概念设计定义为:“在对预设目标充分理解后,确定设计理念,构想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采用适合预设目标的表达形式,构成多种可行方案,评价和决策最优方案,作为详细性设计的依据的一种设计过程”。设计理念提出之前,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小区的价值定位、销售群体、潜在住户对于住房的需求特色的要求。现有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对现场调研之后,有的设计者会通过自身以往的设计经验,从而总结此类项目本身的特点以及如何挖掘项目的亮点,争取做到“有卖点”“、有标签”,这个是设计中惯用的口语表达方式,实际就是找出项目在同类项目中的突出特点,从而提出规划设计的概念。有的会从现有的条件中挖掘,如果没有,设计者将会通过设计创造出“亮点”,这个阶段一般会伴随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成同时进行。对于设计“概念”的确定主要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相关的概念策划机构或企业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的设计要点,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概念的最终方案,并立足于概念的限制进行设计,这样就导致了概念策划人员与规划设计人员必然存在理解的偏差和设计的脱节情况;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建筑规划设计在前,当设计方案完成后,根据方案的特殊再找概念,这种浮于表面的概念更多的是形式上,经不起细节的推敲,从而与真正的概念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而对规划结构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控制经济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所以在此也要将方案设计与经济指标直接建立联系,要在指标控制的范围内对建筑的数量、层数、包括布局形态进行安排,这个过程是规划结构建立雏形的重要阶段。

4、结 语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住宅小区的价值定位的不同进行合适的规划设计,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供业主方选择。要做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人文特色,使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融入城市文化特色建设中,并做到绿色环保,实现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使居民在小区生活区域内保持身心健康,就是一个成功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 5 分册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8篇

初期的园林主要是植物与建筑物的相结合,园林造型比较简单,建筑物是主体,园林仅充当建筑物的附属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逐渐摆脱建筑的束缚,园林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庭园、庄园、别墅等单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而是扩大到城市环境、风景区、保护区、大地景观等区域,涉及人类的各种生存空间。

一、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

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

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

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

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二、空间及其构成要素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物进行结合便形成了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三、空间的形式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空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可以创造,人们亲身经历时产生的感受空间也不难得到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