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渗透的类型、裂缝的成因并简要的讲叙了如何进行预防混凝土的裂缝;最后提出了几种新型材料及新技术来预防裂缝的产生。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规模上、数量上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混凝土本身为透水介质,因而在水利工程中发生渗漏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渗漏的作用,使得有压水渗入混凝土结构内部,这种现象不仅会降低水工建筑物的抗渗能力,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水工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危及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分析裂缝的成因,探讨防治措施,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进行了裂缝渗透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在施工中的预防措施及新工艺新技术。

2 混凝土渗透裂缝类型

混凝土是多相复合脆性材料,当混凝土的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或拉伸变形大于其极限变形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按位置不同,裂缝可分为表层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按其开度变化可分为死缝、活缝、增长缝。

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沉陷缝、干缩缝、温度缝、应力缝和施工缝。

3 裂缝成缝原因及预防措施

3.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裂缝的成因: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混凝土的温度上升,如果热量不能很快散失,内部和外部温差过大,就将产生温度应力,使结构内部受压,外部受拉。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只有很低的抗拉强度,如果由内外温度差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要产生裂缝。

防止这类裂缝产生的措施: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降低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2尽量控制在450kg/m以下;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0以下;改善骨科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少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热化,推迟热峰出现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过冷水或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部温差;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现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两面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

3.2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裂缝的成因: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要缩小,产生收变形,当受到约束时,就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在筋率较高的构件中,由于钢筋对周围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强,混凝土的收缩也会受到钢筋的限制而产生拉应力,引构件局部裂缝;新老混凝土界面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防止这类裂缝产生的措施:在裂缝产生的部位,用水泥砂浆,环氧树脂对裂缝部位表面进行粘补、涂抹和嵌补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裂缝,合理设置收缩缝;改善水泥土性能,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配筋率宜过高,设置构造钢筋收缩裂缝健分布均匀,避免发生集的大裂缝;加强混凝土的时期养护,并适应当延长混凝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3.3 混凝土塑性坍落引起的裂缝

裂缝的成因:混凝土塑性坍落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头几个时内,这时混凝土还处于塑性状态,如果混凝土出现渗水现象,在重力作用下混合料中的固体颗粒有向下沉移而水向浮动的倾向。这种移动当受到钢筋骨架或者模板约束时,上部就容易形成沿钢筋长度方向的裂缝。

防止这类裂缝产生的措施:要仔细选择集料的配级,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特别是要控制水灰比,采用适量的减水剂;施工时混凝既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避免混凝土泌水现象的发生,防模板沉陷;如果发生这类裂缝,可在混凝土终凝以前重抹面压光,使裂缝闭合。

3.4 碱-骨科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裂缝的成因:碱-骨科反应是指混凝土孔隙中水的碱性溶液与活性骨科化学反应,生成硅酸凝胶,碱硅胶温水后可产生膨胀,使混凝土胀裂,开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不规则的细小裂缝,然后由表及里地展,裂缝中充满了白色深沉。

防止这类裂缝产生的措施:碱-骨科化反应对结构件的耐久性影响极大,为了控制碱-骨科的化反应速度应选择优质骨科和低含碱量水泥,并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采用较低的水灰比。

4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材料和技术

4.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是水泥、硅砂和多种特殊的活性化学物质组成的灰色粉末状无机材料。这种材料的作用机理是特有的活性化学物质利用水泥混凝上本身固有的化学特性和多孔性,以水为载体,借助于渗透作用,在混凝上微孔及毛细管中传输,再次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不溶性的结晶并与混凝上结合成为整体。由于结晶体填塞厂微扎及毛细管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达到永久性防水,防潮和保护钢筋、增强混凝上结构强度的效果。这一材料已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防渗修补中逐渐得到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4.2 新型灌浆材料

利用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出可以形成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新型化学灌浆材料。该材料综合厂环氧树脂浆材和聚氨酯浆材的性能优点,浆材黏度低,凝结时间可调、强度高。水下混凝土灌浆试块的黏接抗拉强度可达1.05NPa,是一种性能优良,适用性强、适合水下灌浆的多功能新型灌浆材料。

4.3 混凝土裂缝注浆技术

自从坏氧树脂类高分子材料被用于混凝上建筑物裂缝修补工程后,至今它已经成为仅次于钢材和水泥的第三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以往传统方法是靠人工控制将树脂浆液注入裂缝内。当环氧浆液黏度大,裂缝宽度较小时,这种修补方法并不一定十分成功。由日本引入一种“壁可”注浆技术,则是通过橡胶管的弹性收缩压力自动完成注浆,缓慢均匀地灌浆压力可将缝隙中的空气压人混凝土毛细管中,并通过混凝上的自然呼吸作用排出,有效地避免了气阻现象,从而保证了灌浆质量。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注浆管靠内部压力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自动注浆,需要人工操作的只是用泵将浆液压入到注射管内。

4.4 钢板及碳纤维补强加固新技术

碳纤维补强加固技术是利用高强度或高弹性模量的连续碳纤维,单向排列成束,用坏氧树脂浸渍形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片材,将片材用专用环氧树脂胶黏贴在结构外表面受拉或有裂缝部位,固化后与原结构形成一整体,碳纤维即可与原结构共同受力。由于碳纤维分担了部分荷载,就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力,从而使结构得到补强加固。

5 结语

裂缝是水利建筑物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水利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水利建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水利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所以,必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调查研究,在工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以证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构件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谢梅良.水利工程混凝土渗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M].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2]李树国,孙喜龙.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水利工程,2010,8.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墙体材料改革是建筑工程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使得施工技术不断革新,着重阐述粉煤灰砌块墙体施工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砌块墙体,技术措施,质量控制

 

普通实心黏土砖在我国建筑上的应用历史悠远。但是这种材料既不经济又耗费土地资源,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墙体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必要。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应运而生,并将代替黏土砖,成为墙体建构的主要材料

 

1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1)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是利用发电厂的肥料-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而加工蒸养的方块砌块。利用这一原料,可发挥资源结构、节约耕地,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可广泛适用于住宅和高层建筑的间隔墙、框架填充墙以及一般工业建筑的维护墙。(2)重量轻、强度高。砌块本身的重量为400-700㎏/㎡,孔隙率大、吸水能量高、为泡沫球状结合体,抗压强度在4。2-5。0MPa之间,一般可满足维护和承重需要。(3)保温隔热性能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而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很低,墙体采用240mm-300mm的厚度,就可达到保温隔热的要求。而普通黏土砖所构建的墙体则需要370mm-720mm厚才能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之下,混凝土砌块的优越性不言而喻。(4)防火隔音性能好。200mm厚的混凝土砌块的放火性能指标,可打到建筑防火墙的要求。同时隔音性能良好,只需外围墙体厚度为300mm、分户墙200mm即可满足内外墙隔音的要求。(5)易加工、可施工性好。加气混凝土砌块与黏土砖比较,前者较容易加工,可锯、刨、钉及钻眼对门窗固定、暖气片挂吊、电器明线及暗线管敷设及埋设、改造位移等很方便施工。

 

2墙体的砌筑施工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首先检查出厂合格证,砌块的型号标号与图纸设计标号是否相符。必要时可现场取样送实验室,做强度检验。进场后的砌块应按不同规格和标号分别码放整齐,并设有标志。堆放高度以不超过8块为宜。(2)绘制墙体砌块排列图。墙体砌筑前。应根据施工图的具体情况,结合砌块的具体规格,绘制墙体砌块排列图,并根据砌块的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出皮数和排放,以保证符合设计要求。上下皮应错缝搭接,避免砌体垂直缝与门窗边线同缝。转角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水平灰缝的厚度一般为1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3)砌块浇水温润。由于砌块的吸水率高、块体较大、表面积小,因此应重视在不同气候情况下进行浇水温润。论文参考。一般情况要提前1-2天浇水,直到砌块表面充分温润,呈弱水状态为止。如气候炎热、干燥,砌筑当天还要浇水,避免砂浆中的水分在硬化前被砌块吸收,影响砌体强度和粘结。冬季施工时不浇水。(4)基层处理。砌体施工前应先将楼地面找平,并按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边线、洞口线,以备砌筑。(5)砌筑前应检查砌块的生产日期,清除砌块表面的脱模剂、附灰及黏土等污物。并对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强度、高低。严重缺角的砌块不能使用。

3 砌筑方法

(1)墙体砌筑一定要按砌块排列图施工。砌筑应按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顺序施工。(2)砌体的水平灰缝不应小于10mm也不应大雨20mm。如大于20mm是应用C20细混凝土找平,砌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砌体表面平整清洁、砂浆饱满和灌缝密实。水平灰缝饱满度不低于80%。论文参考。(3)墙体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墙高的1/3。如留斜槎确有困难时,可砌成直槎。但必须用拉界钢筋拉结。每三皮砌块加设两跟拉结钢筋,以保证接槎牢靠。(4)砌块安装是要对准位置、缓缓下落。如果出现偏差,可用木槌轻敲校正。校正时不能在灰缝内塞如石子碎片,也不能强烈震动砌块。最后进行水平缝和竖缝的原浆勾缝。勒缝的深度宜为5mm,以保证抹灰层和墙体的很好咬接。(5)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楞和预埋件,应在砌筑时留置与预埋,不能在已砌好的墙体上打洞剔凿。墙体内应尽量不留脚手架眼。

 

4 抹灰控制

 

(1)清除墙面的松散浮尘,贴饼冲筋,修补较大的缺角掉角之处。(2)充分湿润整个墙面,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一般为2-5遍,水分渗透程度以12mm-15mm为宜。基底水分越多,抹灰干燥越慢。收缩比较缓慢,墙面不易空鼓,并有助于墙面与抹灰面的粘接力和砂浆强度的提高。(3)涂刷107胶水泥索浆一道,一般为15%-20%。这是一道粘接层,是避免抹灰空裂的重要措施,不能减免。(4)砂浆打底。宜采用1:3水泥砂浆打底。抹灰厚度应严格控制,每层灰层应≤12mm或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每层灰底要跟一道107胶水泥索浆,边涂边抹、揉压搓平。(5)罩面层。宜采用1:0.3:3混合砂浆面层粘接牢固,不空不裂。(6)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序分别处理砌块墙体和其他构件的抹灰。论文参考。(7)如果墙面抹灰采用混合砂浆时,钢筋混凝土构件不能采用同样的砂浆,必须采用1:3或1:2.5的水泥砂浆提前抹刮好.直到最后一遍面层时方能和墙面一样抹混合砂浆.这样柱梁表面与墙体相交处不易出现空裂现象.

 

5 提高砌块质量的措施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施工砌筑质量方面存在着系统性因素引起的非正常分布的质量通病,但是这样的问题通过严密施工和规范操作都是可以避免的。(1)加气混凝土砌块由多孔隙、轻质材料组成,其孔隙之间互不连通表层浇水时水分不易进入空隙内,因此在打底抹灰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特别重要。若外墙面大面积抹灰空鼓。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抹灰所用水泥宜采用低强度水泥。(2)如在混凝土构造柱门窗过梁及不同砌块交接处,出现抹面层的裂缝,这是由于使用材料不同、工艺措施不当。预防这种质量问题的方法,一是严格按照以上所述的方法施工;二是在梁墙打底前、两种材料缝隙处,贴宽为10-15cm的玻璃布(用107胶水泥索浆粘贴),然后进行抹灰。一般再不会出现空鼓裂缝。

(3)混凝土砌块就其本身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墙体填充材料,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楼中广泛应用。施工顺序上。先浇筑框架梁柱,后填充墙。一般在砌块之前,在框架梁柱上焊接2×6钢筋,长L≥1000mm。每500mm一压,起拉结作用。另外、凡是砌块与柱梁交接处,内、外墙均可装钉钢丝网。在钢丝网上抹灰后,交接缝隙处就不会容易开裂、开缝、造成质量缺陷。上述两种方法在砌筑中同时运用施工,就可以保证墙体砌筑及装饰保有的质量,不易造成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115-2000)

【2】白福本;浅析混凝土砌块的施工及质量控制,现代商贸工业.2007.(05)-19

【3】于珊泉;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质量控制措施,科技资讯.2008.(01)

【4】胡小聪;浅析小型砌块填充墙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技术《科技资讯》2009.(01)

【5】曾唐舟;浅析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科学咨询.2009.(05)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从设计、材料、施工质量分析节能建筑中外墙保温隔热面层裂缝产生原因,控制方法及其措施,在施工中应尽量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以保证墙体的安全。

前 言

墙外保温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时期,欧洲国家为缓解能源问题而展开的一次大范围的政策性工作的产物。外墙外保温技术由界面层、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饰面层组成。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外壳,有效阻断冷(热)桥,使建筑达到保温的施工方法。对上体结构来说,由于保温体系的存在,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少,不仅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体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和使用,目前,该体系在国外的墙体保温市场中占用绝对的统治地位,如在德国约有85%的墙体保温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

在我国,已较成熟并得到推荐的外墙外保温体系有:聚苯板薄抹面外墙外保温体系,胶粉聚苯颗粒保温隔热浆料外墙外保温体系,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现浇混凝土复合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机械固定聚苯板网架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另外,岩棉、聚氨酯、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也得到开发和应用。

然而,由于外保温隔热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对外墙外保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现象比较严重的就是裂缝的产生,裂缝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渗透等现象,使保温隔热效果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1.外墙外保温裂缝产生的原因

形成外墙外保温体系外保护层开裂的原因主要有:

①温度、干缩及冻融破坏。温度变化时,材料和构件出现变形,如果变形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开裂。

②设计不合理,如外饰面涂料选用平涂方法,而不选用复层涂料或砂壁状涂料;分割缝和变形缝的设置和结果设计不合理。

③施工质量差,如网格布铺设位置不适当等。

④外力如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墙体变形、错位、造成墙体开裂。

⑤由风压、地震力等引起的机械破坏。

⑥聚苯板养护时间不足,收缩过大。

⑦构成外保护层的各层材料自身的柔性不匹配、相容性差。

⑧在保温体系与未做保温的建筑结构部位的交接处(如阳台、雨罩、女儿墙、屋顶装饰造型等),两种体系的材料性能相差较大,温度变化使它们在界面之间产生缝隙。

⑨薄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厚度过厚,因其横向拉应力超过玻纤网格布抗拉强度而导致抹面层开裂。

2.外墙外保温裂缝产生控制措施

2.1 采用“逐层渐变、柔性抗裂、以抗为辅、以放为主”的技术路线

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各构造层外层的柔性应高于内层,逐层渐变。如各构造层变形量设计可采用:基层混凝土0.02%(温差20℃),保温隔热层0.1%—0.3%,抗裂保护层5%—7%,柔性腻子10%—15%。

2.2 有关材料的选择

2.2.1 保温材料的选择

保温材料的选用应依各构造层之间导热系数渐变的原则,能够缓解热量在抗裂层的积聚,使体系受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热负荷和应力得到较快释放,提高抗裂层的耐久性。

2.2.2 增强网格布的选择

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保护层的关键增强材料一,一方面它能有效的增加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能有效分散应力,从而形成抗裂作用。由于保温层的外保护抗裂砂浆为碱性,玻纤网格布的长期耐碱性对抗裂缝就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从耐久性上分析,高耐碱纤维网格布要比无碱(或中碱)网格布的耐久性好得多,因此在选择增强网时,应使用高耐碱的网格布。

2.2.3 保护层材料的选择

保护层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抗裂砂浆的压折比小于3。如外饰面为面砖,在水泥抗裂砂浆中也可以加入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孔距不宜过小或过大,面砖的短边应至少覆盖在两个以上网孔上,钢丝网应采用防腐好的热镀锌钢丝网。

2.3 施工质量控制

墙面基层清理干净,重点是清洗油渍、清扫浮灰、墙面松动和清除墙表面凸起物,以保证基层和保温层结合牢固。

对墙体垂直度偏差大者,要进行水泥砂浆找平,且保证找平层粘结牢固,无空鼓、开裂现象。

做好细部及加强部位的处理,保温层收头部位用防水密封胶密封。

保证胶结材料和抗裂砂浆的配比合理、统一。

3. 外墙外保温体系裂缝控制技术的一般技术原则

3.1. 外保温体系抗裂优于内保温体系原则;完善的外保温对结构的骨架全面包覆.雨、雪、冻、融、干、湿等对主体墙影响大大减轻。因此,外保温体系对建筑结构的保护、防止裂缝的发生优于内保温体系,更优于内外保温混合做法。

3.2. “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原则;急剧变化的温差产生的热应力集中发生在外保温的外表面,解决外保温裂缝应遵循使温度应力、变形能量充分释放的原则。采用“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保温层表面裂缝的产生。

3.3. 普通水泥砂浆不应作为保温体系表面的找平及保护层材料原则:在保温层的表面使用普通水泥砂浆不符合“柔性渐变,逐层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路线。用它作为保温层的保护层,极易产生裂缝,厚度愈厚愈严重。

另外还有:尽量选择涂料外饰面外保温体系;应充分考虑各层材料的相容性及匹配性;应充分重视风荷载对外保温的破坏作用等

4.结语

目前,外墙外保温技术并不完美,尚且存在面层裂缝等建筑质量通病,只有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多方面多环节同时入手,加强控制,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出现。我们通过对外墙外保温抗裂缝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总结,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施工中有效地控制了裂缝的发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彭胜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于是出现了许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而在建筑底板的设计中,底板混凝土变得越来越厚,深度越来越大,因此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因此,建筑单位必须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下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就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探讨,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1水泥

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可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1.2 细骨料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约10%,同时能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选用合理含砂率也能相应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一般来说,采用的中砂,应平均粒径>0.5mm,含泥量<5%。

1.3 粗骨料

采用碎石,其粒径 5~25mm,含泥量<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高,还可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1.4 外加剂

通过分析比较及在其他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放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1.5粉煤灰

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因此,可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方便泵送。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另,因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所以粉煤灰的掺量应控制在10%以内。

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和控制

2.1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和确定由试验室负责,配合比确定后,由试验室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2.3采用外掺法掺入粉煤灰时应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博士论文,配合比。

3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3.1现场准备工作

3.1.1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须各司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3.1.2 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1.3 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3.1.4 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3.1.5 浇筑混凝土时顶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布、草袋子等应提前准备好。

3.2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3.2.1 混凝土的搅拌、供应

1)为控制混凝土的出罐温度,石子应用棚舍遮阳,以免暴晒,并用水冲洗降温;使用地下水或加冰水,水温控制在10%以下,通过降低拌合水温度以降低拌合物温度。博士论文,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计量可通过微机全自动控制,原材料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值之内:水泥±2%,砂石±3%,水、外加剂±2%。博士论文,配合比。

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须严格控制,可通现场的指挥调度人员,掌握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及时反馈信息,保证混凝土均匀连续供应,最大限度缩短罐车等待时间,避免因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现象的发生。

3.2.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必须重视:

1)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按照“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实施。在浇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迟缓而形成施工冷缝,混凝土要具有一定的缓凝性,混凝土流淌坡度控制在 1:8内。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200~250mm内,以便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即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浇筑线呈s 状,来回摆动退行,并且每条线的摆动方向要基本一致,避免因方向不一致造成接合处间歇过久,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不宜超过 28 ℃。

2)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条后浇带前、中、后各布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三道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另外,混凝土下料不宜太快,分薄层(以不超过45cm 厚为宜)连续浇筑,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 1.5m,控制混凝土的横向流动值小于1m。

3) 泌水处理。由于底板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经振捣后必将产生大量水分,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浆水顺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应采取的措施是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让大量的泌水顺垫层流入到周围的排水沟、积水坑,通过积水坑排放到基坑外,当混凝土的坡脚接近后浇带、顶端模板或底板面标高时,要求振捣手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由顶端向回浇筑,与斜坡面形成一个积水潭,用软管及时排除最后的泌水。

4)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后,由于表面浮浆较厚,故应在初凝前均撒一层1~3 cm石子并用振动器振实,初步按标高用木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纵横展压几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经混凝土初凝后,再两次搓压,以闭合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至少抹压2~3 遍,然后覆盖保温材料养护。

5)冬季施工时,须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不底于10℃,入槽温度不低于5℃。

3.2.3混凝土测温监控与养护

1)温度监测

a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有三根( 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管)在管的上端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博士论文,配合比。 测温管位置甩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b 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c 测温孔布置在混凝土中部和表面。将温度计放人孔内3min 后读数,在混凝土温度升阶段每2h测一次。—般在5天以后的降温阶段每6h测一次,同时测量大气温度。若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25℃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瞄施。

d 当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l5℃,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超过5℃/h、测温孔的温度和大气温度接近时,现场测温结束。博士论文,配合比。博士论文,配合比。

2)养护

a 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再在上面覆草袋子。

b 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布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接缝需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于湿润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持续浇水养护14d。

c 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

d 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e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混凝土试块应放置在底板混凝士上部,并采用与底板相同的覆盖物进行覆盖严密。

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协调一致,牢记质量意识,管理与技术并重,切实将质量和技术工作落在实处,以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大型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09,(08)

【2】陈宇缪大海.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辽宁建材.2010,(03)

【3】陈新海.诌议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保温与结构一次成活;施工工艺;裂缝控制

0.前言

钢丝网架聚苯板与结构砼浇筑一次成活外墙外保温施工做法是:基层墙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的外保温,将保温板置于外墙外模内侧,并以锚筋钩紧钢丝网片作为辅助固定措施与钢筋混凝土现浇为一体。其保温材料常采用腹丝穿透型钢丝网架聚苯板作保温隔热材料,聚苯板可采用普通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也可选用挤塑聚苯板(XPS)。聚苯板的面层为抗裂砂浆。

由于一次成活外保温施工技术比常规的外保温后施工做法具有诸多优势,该技术已被施工领域广泛应用,但通过许多工程实例证明,外保温系统易出现裂缝。如何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是一次成活外保温施工技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钢丝网架聚苯板与主体结构一次浇注成活的优点

(1)有利于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2)小分段施工时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时进行,操作方便简单,不单独占用主要工期,不会影响结构施工工期,而且节约施工成本。

(3)保温层与主体结构通过良好的结构和安全构造措施,随外墙一次性浇注成活,保证了保温层与结构的结合牢固性,适用于各种重量的外墙饰面材料。

(4)钢丝网聚苯板材质轻,吸水率小,冬季施工时,可兼作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5)对外墙外侧模板损伤小,有利于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节约施工成本。

(6)适用于外墙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有节能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应用前景广泛。

2.钢丝网架聚苯板与主体结构一次浇注体系工艺要点

2.1工艺流程

2.2工艺要点

(1)钢丝网架均按楼层层高断开,互不连接间距为5cm左右,竖缝间距为5cm。

(2)钢丝网架聚苯板所有平面接缝处,平铺宽度为200mm的附加网片,用火烧丝与钢丝网架绑扎牢固,再用U型¢6钢筋穿透聚苯板,与外墙钢筋绑扎牢固,U型钢筋间距600mm。

(3)门窗洞口处在阳角周边5cm范围内,不安装保温板,浇注成混凝土阳角,以加强洞口侧边阳角刚度。

(4)混凝土分层浇注振捣,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500mm内,混凝土下料点应分布均匀。

(5)抹灰分底层和面层,面层抹灰待底层抹灰凝结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每层抹灰厚度不大于10mm。总厚度不大于30mm,以盖住钢丝为宜,凹槽内砂浆饱满,并全面包裹住横向钢丝网,每层抹完后均洒水养护,或喷养护剂。

3.钢丝网架聚苯板外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

3.1钢丝网架外保温体系面层开裂的原因分析

3.1.1构造设计存在不足

热阻很大的保温板将主体结构与外侧水泥材质面层分隔开,受环境温度影响,面层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形,与主体结构形成较大的变形差,引起开裂。

3.1.2配筋位置不合理引起裂缝

若采用单面钢丝网,其在砂浆中相当于单面配筋,且靠近保温层。面层受外界环境及地震影响而产生的应力都是双向或多向的,单面配筋对外饰面应力的分散作用很有限,达不到抗裂的理想效果。

3.1.3荷载过大产生挤压开裂

在外保温施工中,若结构施工平整度较差,会导致找平层砂浆很厚,每平方米可达80kg甚至100kg,在这样的荷载长期作用下聚苯板会产生徐变,使整个硬质面层产生重力挤压造成开裂。

3.1.4局部节点设计不合理

(1)保温设计中往往忽视结构挑出部位及构件的处理,这些部位是易产生热桥的部位,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产生的温差应力引起该部位与主体部位相接处产生裂缝。

(2)女儿墙未采用双面保温。

(3)保温层与其他材料的材质变换处因材质不同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也不同,易产生裂缝。

另外,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因素的影响也会很大程度上引起面层开裂,如饰面材料选择不当、基层处理不干净、垂直度偏差大而导致抹灰层增厚、操作工艺不当等。

3.2钢丝网架外保温体系面层裂缝控制措施

3.2.1钢丝网架外保温体系面层裂缝控制基本原则

(1)设计预先设防,在设计上遵照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优化构造设计。

(2)普通水泥砂浆不应作为保温体系表面的找平及保护层材料的原则。

(3)面层开裂的关键是保温层外防护层抗裂。

(4)尽量选择涂料外饰面外保温体系。

(5)加强保温截止材质变换处的密封处理。

3.2.2钢丝网架外保温体系面层裂缝控制

(1)施工方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细化构造设计,适当提出设计建议:

①在体系选择上采用改进型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构造设计,在浇注完成的钢丝网架聚苯板表面采用20~30mm胶粉聚苯颗料找平,可大大减少荷载,同时可阻断热桥,并采用双网构造提高抗裂能力。

②细部设计上保温材料应包覆门窗框洞口外侧、突出结构构件的表面等热桥部位。

③在材质变换处设缝,用柔性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④在所有保温转折处,应力集中的部位增设加强钢丝网。

⑤宜选用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粘贴面砖饰面体系。

⑥使用抗裂砂浆,在面层保护砂浆中掺加抗裂纤维。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①结构施工时应保证锚筋的设置质量,确保保温板安装质量,浇筑砼时避免破坏保温板。

②结构施工时必须保证结构垂直度要求,亦即保证了保温板的垂直度,以减少外抹灰厚度,降低表层荷载,节约材料。

③抹表层时钢丝网及保温板上的水泥浆时,浮灰等必须清理干净。

④做好檐口、勒脚的包边和装饰缝、门窗角、阴阳角等处局部加强网施工,掌握先细部后整体的原则。

⑤抹面每层厚度不应超过相关规定,且应分次成活;抹灰层过厚时,应增加抗裂钢丝网。

⑥饰面为涂料时,其腻子应选用柔性腻子,涂料宜选用凹凸花纹的浮雕涂料,因其具有应力方向的多向性,从而避免了漆膜的拉裂现象。

⑦饰面为面砖时,基层必须清理干净,面砖浸透但粘贴时表面必须晾干。宜用背面带燕尾槽的面砖。面砖的接缝间距不应小于5mm。应采用压折比小于3的粘结砂浆和勾缝料。大面积施工时应按规定留设水平、竖向伸缩缝,并用硅硐密封胶嵌缝。

⑧应加强砂浆抹面层的养护工作;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4.结束语

复合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是当前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之一,而本文从钢丝网架聚苯板与结构砼浇筑一次成活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法的技术原理上,探讨了外墙表面裂缝控制的措施,希望对能对同类外墙保温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155-02

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和公众利益等诸多方面,在关于商品房的质量投诉案件中,由于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越来越多,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如引起建筑物透风、渗漏);还可能破坏墙体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甚至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论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裂缝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体积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种类及原因分析

(一)裂缝种类

1.温差裂缝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热胀冷缩而形成的裂缝。此类裂缝都集中于屋面板和建筑物上部楼层的楼板上。

2.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材料自身收缩而形成的裂缝。

3.结构裂缝。虽然框架结构楼板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预制多孔板改为现浇板后,墙体刚度相对增大,楼板刚度相对减弱。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和截面突变处,往往产生一些结构裂缝。例如墙角应力集中处的45°斜裂缝,板端负弯矩较大处的板面拉裂缝等。

4.构造裂缝。体积混凝土尺寸厚大,水泥水化热散发困难,使得混凝土浇筑后温度升高幅度(最高可达80℃以上),出现可观的膨胀量;到了后期降温阶段,又会出现相应的可观的收缩。

(二)大体积混凝土框架结构开裂的原因

1.混凝土配比中水泥水化热。而大体积混凝土断面一般较厚,加之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水泥发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因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有较大的上升。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增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越来越大,以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混凝土所受内外界约束产生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可能受到的约束包括外约束和内约束,这种自约束及自约束应力(拉应力)会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局部裂缝(表面或中部)。

二、大体积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一)原材料及配合比的要求

合理选择原材料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热强比较小,线膨胀系数较小,自身胀缩微小。

1.选择中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并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导致的温度应力是地下室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且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越高,结构产生裂缝的概率也越高。

2.集料。粗集料优先选用级配好的粗集料,比表面积小,孔隙率小,它具有抗压强度高,用水量少,节约水泥,和易性好等优点,从而减少了水泥的水化热,最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应当在满足可泵性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砂率。优先选用中粗砂为宜。

3.掺用混合材料。可起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效能和提高其可泵性效果,从而可减少单位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少收缩变形和坍落度损失,特别是可以明显地延缓水化热峰值的出现,降低温度峰值,在增加早期强度的同时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的条件下,尽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绝热升温。

(二)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构件钢筋配置

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中的钢筋配置与构件的裂缝控制要求有关。对于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或从根本上消除温度应力,使温度应力不足以引起裂缝;但在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中,可以通过增加普通钢筋数量限制裂缝宽度,达到限裂的目的。因此,普通钢筋的作用是限裂而非抗裂,其控制裂缝作用只有在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中才能有效发挥出来;在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中盲目的增加普通钢筋数量,达不到裂缝控制的目的。

1.梁中预应力筋一般按曲线线形布置,一方面利用曲线预应力筋产生的竖向等效荷载平衡竖向外荷载,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预应力筋的轴向预压力抵抗混凝土收缩及温度作用,框架结构中一般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板中预应力筋一般采用无粘结直线预应力筋,布置在板厚中央,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2.梁中非预应力筋配置。发现有些按构造配置非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预应力张拉前就会出现0.1~0.3mm宽的裂缝,预应力程度越高的结构裂缝反而越严重,甚至出现普通钢筋屈服的情况。这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从混凝土浇筑到张拉预应力筋相隔较长的时间,混凝土收缩、温度降低,大梁的模板支撑不牢固可能会发生沉降、拆除的时间顺序不合理等会造成大梁变形和过早承担过大的荷载而开裂,因此必须配置比规范规定的构造配筋量更多的非预应力筋来承受预应力筋张拉前由于各种作用综合引起的结构内力,避免约束裂缝的产生。

(三)后浇带设置问题

1.后浇带的合理间距应与结构类型(例如框架,剪力墙等)、竖向构件抗侧刚度及后浇带封闭前结构收缩量有关。相同框架结构,后浇带留置时间越长,容许后浇带间距越小;后浇带留置时间越短,其容许后浇带间距就越大。

2.后浇带位置应根据其间距,结合结构布置,宜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设置。若结构中设有较多集中布置的剪力墙,则应在剪力墙附近设置后浇带,减少剪力墙对结构较强的约束作用。对于后浇带所在的跨来说,后浇带应选择留设在跨内荷载作用下内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跨的1/3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较小。

3.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是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在施工前要认真地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凿毛,将后浇带内清理冲刷干净,再均匀涂刷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利粘结;长期潮湿养护(不少于15天),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四)框架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找平及养护的要求

1.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施工缝留在的后浇带上(后浇带宽1000mm),外墙吊模部分高出底板面300mm留水平缝,底板梁吊模高出底板面350~750mm,此部分待底板浇筑振捣密实2h后浇筑,用φ16钢筋人工振捣,保证吊模处混凝土振捣密实,每段砼的浇筑应连续浇筑,根据振捣棒的有效震动长度,根据振捣棒的有效震动长度,分排进行施工浇筑,不得出现施工冷缝。

2.混凝土的找平。底板混凝土找平用木抹子或长木杠将表层附浆集中赶到一处,人工清走,然后进行第一次找平,平整度要求在规范要求以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找平,目的是消除混凝土表面微小的收缩缝。

3.混凝土养护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收缩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包括保温和保湿两个方面。保温必须对外侧模板进行保温,可悬挂排一层棉毡,外加一层塑料薄膜,用于防风、散热。

三、结语

论文从设计、材料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类裂缝的影响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裂缝的鉴别方法。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常见建筑物裂缝的处理方法作了简单介绍。相信只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的产生,以保证建筑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笑冰,郑大为,徐志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裂缝的控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3).

[2]岳安秋.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3,29(3).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面层;裂缝;控制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在学术上属于结构材料强度理论范畴。通常把裂缝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肉眼可见的裂缝范围一般以0.05mm为界,小于0.05mm的裂缝称为微观裂缝,大于等于0.05mm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

1 外墙保温面层裂缝控制的基本原则

1.1外保温隔热体系抗裂优于内保温隔热体系的原则。外保温隔热体系有利于建筑物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温度场,使保温层以里的主体结构冬季温度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变化较为平缓,夏季结构温度稳定性增加,墙体结构热应力减少,并且雨、雪、冻、融、干、湿等对主体墙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从而主体墙产生裂缝、变形、破损的危险性减小,建筑寿命得以大大延长。因此,外保温隔热体系对建筑结构的保护、防止裂缝的发生优于内保温隔热体系。

1.2“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原则。采用“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理念的构造设计要点是:保温隔热体系各相邻构造层性能、弹性模量变化指标相匹配、逐层渐变,抗裂砂浆应保证一定的柔韧性以便释放变形应力。同时,在抗裂防护层中采用软配筋和多种纤维改变应力传递方向,防止各种变形应力集中发生。涂料饰面时,理想的模式应为从抗裂砂浆层—腻子—涂料的柔韧变形性逐渐增大;面砖饰面时,应采用柔性的粘结胶和勾缝胶。

1.3普通水泥砂浆不应作为保温体系表面的找平及保护层材料的原则。普通水泥砂浆不仅自身易产生各种收缩裂缝,同时由于柔韧性较差而无法适应自身温差变形及相邻层温度变形而产生的应力,用它作为保温层的保护层,极易产生裂缝,厚度愈厚愈严重。

1.4无空腔或小空腔构造提高体系稳定性的原则。无空腔或小空腔构造做法使得外保温隔热体系具有抗风压能力强、体系整体性好、应力传递稳定、安全性好等优势。在高层建筑工程做外保温隔热,应充分重视风荷载对外保温隔热的破坏作用,尽可能地采用无空腔或小空腔,以满足抗风压破坏的要求。由于风压对建筑物的破坏力与建筑物的高度成正比,高层建筑要比多层建筑承受的风压更大,因而高层建筑外保温隔热要考虑风压、特别要考虑负风压的影响。

1.5应充分考虑各层材料的相容性及匹配性原则。由于保温体系是由多层材料复合构成,就抗裂性能来说,除应考虑各层材料自身功能性外还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相容性及匹配性。

1.6加强保温截止部位材质变换处的密封原则。在保温层与其它材料的材质变换处,由于这些材质的密度相差过大,这就决定了材质间的弹性模量和线性膨胀系数也不尽相同,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也不同,极容易在这些部位产生面层的裂缝。同时还应该考虑这些部位的防水处理,防止水分侵入到保温体系内,避免因冻胀作用而导致体系的破坏,影响体系的正常使用寿命和体系的耐久性。

2 外墙保温面层裂缝控制技术

2.1外墙内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1)单一内保温不利于结构墙体的保护,应避免采用单一内保温设计。(2)如果一定要采用内保温,最好采用内外保温复合做法,既在外墙内侧、内隔墙等部位采用内保温,最好采用具有抗裂、耐火及隔音性好的内保温形式;然后在外墙外侧采用抗裂、防水、耐候、耐火、抗风压及抗震性好的外保温。

2.2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1)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该类外保温已有比较固定的构造设计形式。由于存在大空腔、隔热及防火性能较差等不足之处,该体系的适用范围受到一些限制,国外出于防火性的考虑将其限制在18或22米以下的建筑。但考虑到国内该体系的应用较早、较多,而我国现行防火规范对其没有明确的限制要求。(2)改进型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改进体现在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及将大空腔变为无空腔或小空腔。

2.3现浇无网聚苯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1)通过采用具有拉结槽并经界面砂浆处理的聚苯板解决聚苯板与混凝土基墙结合力不够的问题。聚苯板经界面砂浆处理后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而拉结槽由于部分嵌入混凝土中,拉结作用非常明显,增强了整体安全性。(2)通过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及辅助保温解决平整度、垂直度、热桥、局部破损及裂缝问题。随着施工技术的总结,通常在绑扎聚苯板时采用上松下紧及调整模板倾角的办法来控制平整度,但该做法效果及个体差异较大,难以彻底解决问题。还有一种方法是打磨,即将突出的聚苯板打磨一部分以满足平整度要求。

2.4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1)传统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由于该类体系采用20mm~30mm厚普通水泥砂浆找平,开裂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几乎不敢做涂料饰面,而是粘贴面砖,这样由于荷载过大加大了不安全性。尤其是节能65%工作开展后,由于保温层厚度加大使力矩远超出安全力矩要求。因此应对该类做法加以改进。(2)改进型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a.在浇注完成后的钢丝网架聚苯板表面,采用20mm~3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既可大大减少荷载同时由于阻断了热桥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保温效果,减少了力矩增加了安全性。b.采用双网构造增强抗裂性。采用涂料饰面时,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层上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布作为抗裂防护层;采用面砖饰面时,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层上做抗裂砂浆复合热镀锌钢丝网(与保温层钢丝网架绑扎)作为抗裂防护层和粘贴面砖基层。

2.5保温隔热浆料外墙外保温隔热体系设计

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隔热体系种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的外保温体系已超过德国同类产品,但质量低劣的体系也在充斥市场。目前国家及北京市行业主管部门已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除了编制行业标准的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体系外,其他保温浆料已被限制淘汰,在设计时应区分对待。

2.6面砖饰面外墙外保温隔热体系设计

(1)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涂料饰面外保温体系。选择面砖饰面体系时要保证体系满足以下条件:a.有与基层墙体具有可靠联接的面砖粘结基层;b.体系构造应充分考虑对温度应力及其他变形应力的消纳和释放;c.保温材料应具有较好的防热辐射及防明火性能;d.体系应具有较强的抗风压、耐侯性能,体系必须经过大型耐候性试验及抗震试验验证合格;(2)在外保温体系粘贴面砖时应注意:a.不宜直接在聚苯板薄抹灰体系上粘贴面砖;b.不宜在芯板厚度超过75mm的厚抹普通水泥砂浆钢丝网架聚苯板外保温体系饰面粘贴面砖。c.宜在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的双网构造的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隔热体系粘贴面砖。d.宜选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粘贴面砖饰面体系。

由于外保温隔热体系是非承重复合墙面,其墙面裂缝的危害不在于影响结构安全,主要是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由于裂缝存在,有可能对保温隔热体系造成破坏(如水的渗透、冻融破坏等)。从水的渗透看,水分子可穿过任何肉眼可见的裂缝,所以从理论上是不允许裂缝的。由于裂缝具有发展性,因此对裂缝的判定和分级应包含时间、裂缝宽度和长度、以及面积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展望;未来发展

Pick to:

As the lack of the world's energy, about oil war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a country's strategic blueprint, oil is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of important strategic material. In terms of oil demand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dependence on foreign imports. And the world price of oil rising, also brought serious challenges to China's oil supply. This series of reasons, are demanding we face up to th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best of the maximum improve its oi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oil output, for the growing consumer demand. ,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oi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in constant updates and creation, this article is to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future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a certain extent, makes China's petroleum technology into the new step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中途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一、石油的勘探开发

(一)石油勘探开发的含义

顾名思义,石油的勘探开发就是利用一切可能使用的勘探开发技术手段来进行有关的地质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进行评估选择,选择出适合勘探开发的有利地方,最终寻找出适合开采利用的油气田,作为石油开发的资源基地,以供后期的开发利用。

(二)我国石油能源的产油现状

石油的勘探开发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本国的石油产出量。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石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国产石油量再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中国渐渐的开始依赖于进口石油。而我国目前的石油产出现状是中国大陆上的大多数的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的开采阶段。我国东部地区的油田的产量目前正在面临递减的现状,累计减产量越来越高,照这样下去,未来的石油产量减幅也将会越来越大,实现东部石油稳定产油的原始目标的实现将会越来越困难。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吗,如果我国未来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继续落后,勘探开发再无新的发现的话,我国石油的采储量也不会有更大的增加。这一切的条件,都在要求中国未来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要发展,中国未来有的勘探开发技术将会被重点关注,而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投资资金也将会越来越多。关于讨论中国未来石油的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国未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展望

我们都知道科技进步始终是推进技术改革进步的最大动力。当石油产量较高时,资金大量投入用于推进技术的进步创新,而在现在石油产量较低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最小成本范围内,创造出最新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使我国的石油产业能够保持持续的盈利。而现在,由于国家的大量投入支持和相关的科学技术人才的精心研究,大大的推进了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还刚刚起步,有的还只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们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微地震监测技术

微地震监测技术出现于上世纪的80年代。无源地震技术能够对天然或者是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的地震,一般来说是一到二级的地震或者说是更小的地震进行分析,实现考量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及其效果的地球物理技术。微弱地震一般并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破坏,这些地震的信号很难用常规方法记录下来。无源地震监测能够在油藏位置记录这种微地震的地震强度(通常称为微震活动性),从而识别井筒周围断层和裂缝的分布,勘测远离井位的流体通道。这项技术无需振荡器或炸药等震源即可完成监测。无源地震技术通过设置检波仪来接有地震信号以及地震信息,记录由于生产活动诱发的微小地震。

无源地震监测技术不会像四维地震一样发生延时,能够实时监测油藏,且为分析和监测油藏流体运移引入了一种潜在的新技术,将油藏开发效率推向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无源地震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油田开发的油田的动态监测,出游层的断裂面监测,可以有效的识别出断层裂缝,识别油田中的潜在的不稳定的区域,确定新的有效开采点。尽管现在无源地震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上还未得到有效的应用,但是它以其较突出的优点,渐渐地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相信未来无源勘探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监测的结果将会越来越精确。

(二)全自动智能控制技术

随着劳动者价值和成本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生活的高要求使得未来的石油的勘探开发技术必然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无需人工看守与操作。

虽然现在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智能化的水平,但现在的智能化程度远远是不够的,现在的智能化仅仅能做到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或者是根据实际信息对油田进行相关的管理,实现油田的整体监控。

而未来的全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是自动化更加全面化和综合化。新型的全自动化不仅能够将地下油田信息进行监控,还可以通过有关软件对油田的油藏进行模拟演练,通过预演,可以得到最佳的注采比,然后根据最佳注采比,通过控制装置,对每个油井发送有关,实现油井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的智能控制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风险,还可以石油开发更趋精准化。

(三)可以深入到储藏层的纳米侦探测量技术

该技术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微型纳米机器人来实现的,该种机器人十分微小,总体积估计只有人体发丝的百分之一,肉眼很难看到。在实际的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每次将会有大量的机器人注入地下,进入油田储存层,实施侦探开发。在下行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应到油田的流体压力,油田温度,油田形态等,他们可以将信息储存在安装在在他们身上的芯片中,在它们完成整个的勘探测量过程之后,经过对芯片进行分析,筛选,得到有关油田的相关重要信息,科技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信息画出整个的油藏图。

纳米机器人可以取代现在的地质导向一,在实施钻井前,经纳米机器人放在钻头中,在钻头下行的过程中,这些机器人可以被送入油井中,通过地面的远程信息连接装置,来了解钻井的下行位置以及下行的具体情形,可以以此来确定油井的边界和油井的油水分隔层。

纳米机器人以及纳米传感技术现在正在快速的发展,将纳米机器人实现工业化生产,已经被很多的国家的技术人员所重视,相关的实验和开发工作也在实施。在世界石油储量大国沙特,这项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构想,相关的设计构想工作也已经开始着手办理,相信不久的将来,微型机器人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中国在这一块领域上也能占据一席之位。

(四)数字化油田勘探开发技术

这种概念的提出是根据数字地球而来的。数字勘探开发技术所要求的科学信息众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数字化技术比较的困难,而且概念的提出非常新颖,现阶段很难将数字化技术完全实现。而这种假象目前也仅处于理论阶段。

结语:

石油工业的未来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也有很多构想来充分的实现技术上的更大变革。本文所介绍的几种技术仅仅占众多技术构想或者说还不成熟的但已经进入了实验阶段的技术中的一小部分,每一项技术都在起步,而且都被工作人员所关注,但是现阶段的技术开发工作最困难的是很多技术问题在现阶段都是无法实现的,我相信,随着未来科学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完善,中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也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的很多假象也都将会变成事实,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未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必定是高科技信息的渗透为前提的,没有技术信息的带动,根本无法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晶玫.数字油田:现状与趋势[J].石油科技论坛,.2007(02).

[2] 李剑锋,李恕中,张志檩.数字油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7).

[3]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编.石油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