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质量检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质量检测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1篇

1.1调查对象

该次检测对象来自大连市甘井子区23家医疗机构诊疗用水所使用的水源水以及经过口腔治疗台供水系统的手机机头水。其中专科口腔诊所13家,综合医疗机构10家。采集诊疗用水46份,其中水源水23份,手机水23份。

1.2调查方法

对2014年甘井子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用水的水源水以及手机机头水共46份样品的检测数据汇总分析,水源水作为判定手机机头水是否在口腔诊疗台供水系统中被污染的参考依据。

1.3采样及检测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中相关内容进行采样与检测,每份样品采样量分别为200mL,做好唯一性标记,放入冰包中保存。

1.4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尚无医疗机构口腔诊疗用水卫生标准,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口腔医疗用水卫生标准。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细菌总数应小于100cfu/mL,判定为合格。

2口腔诊疗用水结果

大连市甘井子区23家医疗机构46份口腔诊疗用水合格率为73.91%,水源水合格率为100%,手机水合格率为47.83%。

3口腔诊疗用水讨论

通过检测,发现医疗机构口腔诊疗用水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危险因素会增加牙科治疗和手术的不良反应。此次检测的23家医疗机构中有21家医疗机构水源水采用市政自来水,2家医疗机构采用蒸馏水,水源水水质质量检测结果均合格,说明水源水水质比较稳定,不存在危害因素。大部分医疗机构口腔手机水细菌总数超标,合格率仅为47.83%,手机喷水超标率最高,其原因一是个体诊所对手机的清洗消毒不严格,措施不到位,导致手机细菌超标,从而导致手机喷水细菌超标[3]。其次是由于口腔诊疗台供水系统储水罐及供水管线长时间没有清洗、消毒,罐内和管道壁黏附着大量的生物膜,包裹着细菌的生物膜为细菌提供保护,使得后者很难被清除,从而导致细菌浓度超标[4]。再次过滤装置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导致过滤效果差和细菌的滋生,从而手机机头水水质细菌超标。据相关文献调查简单加过滤器效果改善不明显,需要综合管理措施[5]。

4建议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2篇

图1静载试验荷载-沉降(Q-s)曲线桩基工程施工结束后,对事先预留的3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其中一根试桩当试验荷载加至10360kN时,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达到101.21mm。根据规范[2]终止加载,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7770kN为该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曲线如图1所示。由于静载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相差极大,怀疑该桩的桩身可能存在强度缺陷,于是静载试验结束后,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速度时域曲线如图2所示。从低应变法检测结果可见,该试桩桩身完整,但低应变法检测曲线在桩端附近显示明显的同向反射,表明桩底区域存在强度缺陷。随后采用钻芯法检测进行验证,芯样照片如图3所示。钻芯结果显示,该桩桩身完整性为Ⅰ类,与低应变法检测结果一致,持力层为中~微风化花岗岩,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但桩底沉渣厚度达400mm,远超设计要求的50mm的控制标准。可见,图2曲线中的桩端同向反射是由于桩端沉渣造成。

2加固方案及效果

2.1加固方案

由于本工程设计采用的是满堂桩基础,各桩间距基本达到规范要求的最小桩距,桩侧已无补桩的空间,只能采用原位补桩。如果采用原位补桩方法,成孔时间预计长达30天,造价高达10万元,项目的工期和经济压力很大,各方均无法承受。综合各种因素,各方一致同意利用钻芯孔采用高压注浆的方式对桩端沉渣进行加固处理。首先在原有钻孔基础上补充一个钻孔,此钻孔位置应尽量远离原钻孔。在2个钻孔中设置好注浆管后,先用不小于10Mpa的高压水清孔,冲击沉渣夹层,高压切割过程中不断上下拉动旋转注浆管,清除出较多沉渣,并不断清理孔内沉渣,直至2个钻孔连通、返滤水变清为止。注浆过程分两次,第一次为预注浆(开放式注浆):水泥浆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按水灰比0.6配制,内掺水泥用量12%的UEA膨胀剂,目的是有效降低水化热和减少收缩,同时掺水泥用量2%的超早强剂,以提高早期强度。注浆时将其中一个注浆管连到注浆泵上,开始时慢慢注入,待有水泥浆从孔中和另1个管内冒出时暂停注浆。第二次为高压注浆(封闭式注浆):利用高压循环装置连接一个预埋管,同时给另外1个管加上堵头,然后持续加压注浆,直至压力达到3MPa时停止加压并保持数分钟,压力稳定后再停止注浆。然后拆下注浆泵管口接到另一个注浆管,并将刚注完浆的管口封住,同样加压3MPa并保持至压力不再减小为止。待60分钟后再进行2次注浆,压力同样是3MPa,保持压力10min后停止注浆,60min后拔出注浆管用人工回灌水泥浆并将注浆孔封闭。

2.2加固效果

注浆28天后,先采用低应变法检查桩端注浆效果,速度时域曲线如图4所示。图4静载试验桩注浆后低应变速度时域曲线为了验证该桩注浆后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再对该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最大试验荷载加至设计要求的25900kN时,该试桩试验进展顺利,未出现异常现象。试桩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仅有34.10mm,小于40mm,且没有明显的沉降增大的现象,未达到极限承载状态,满足设计要求。可见,本次注浆效果良好,该桩经加固,完全满足作为工程桩使用的要求。试验曲线如图5所示。由于本工程冲孔灌注桩施工采用的是正循环清孔方式,其余工程桩也或多或少的存在桩端沉渣过厚的缺陷。依据上述试桩检测及加固成功的经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以下方案对所有工程进行质量验证。首先利用低应变法对所有工程桩进行普查,确定桩底同向反射明显的问题桩;其次,采用钻芯法验证桩底沉渣情况,对于桩底沉渣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采用压力注浆法加固;最后,选取3~5根加固桩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其承载力,以验证加固效果。

3结论及建议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3篇

1.1桩施工质量的概念

本文讨论时将支护桩和基桩统一称为基桩。文献[3]第9章为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该章表述了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但未能完全表达清楚桩基施工质量检验和桩身完整性的内涵。文献[3]中的9.4.2条为强制性条文,其规定为“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在9.4.5条中指出桩身质量还包括对桩身混凝土强度的认定。

1.2桩身完整性的概念

文献[4]中3.1.1条为强制性条文,其规定为“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本文仅对桩身完整性进行讨论,而不讨论单桩承载力检验。文献[4]中对桩身完整性的定义为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对桩身缺陷的定义为: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从桩身完整性和桩身缺陷的定义可见:桩身完整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且为定性指标,而非定量指标,表征了桩身质量的特定属性,由于其是定性指标,对桩身完整性的判定可能有一定人为影响因素,即对同一根基桩桩身完整性的判定类别会因人而异。按文献[4]对桩身完整性的定义理解,在极端情况下,桩体全部由相同浮浆组成,其桩身完整也可判定为Ⅰ类桩;此外,桩身缺陷的表述也是一个定性指标,在现有技术手段条件下难以完全量化表达。以上分析可知:桩身完整性不包括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桩位置、沉渣厚度及桩底岩土体的性能等指标,换言之,桩身完整性只表达了基桩施工质量的某些特性,其合格判定不能说明基桩施工质量合格。

2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探讨

文献[4]中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给出了3种方法:低应变法、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3种非破损、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各有特点,检测费用也有较大差异。对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上述3种检测方法均可,处于节约检测费用的考虑,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较多,但由于重庆地区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多为嵌岩桩,该检测法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对于短桩(长径比小于5)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检测数据难以反映桩头缺陷。由于各种技术的、非技术的原因,当前旋挖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在重庆地区使用较多,出现的基桩施工质量问题也较多,为此,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0-2012[5],该规程规定旋挖钻孔灌注桩只能采用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初始检测时推荐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全数检测,有关职能部门要求对旋挖成孔灌注桩在第一家检测机构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基础上,由第二家检测机构抽测总桩数的15%进行复检,复检方法可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上述要求在确保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真实性及保证基桩施工质量实践中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复检方法本文推荐钻芯法,而非声波透射法。理由如下: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用声波透射法(且用相同的检测设备)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有专业检测规范,对同一根基桩其检测结果一般差别不大。钻芯法检测基桩不仅能反映桩身完整性,还可反映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文献[4]中7.6.4条给出了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判别标准,而7.6.5条却给出的是基桩成桩质量的评价标准,2个条款规定的本质有所差别,即桩身完整性即使是Ⅰ类桩,也不表明该桩成桩质量合格。在采用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及成桩质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抽样和复检抽样数量的选择。抽样数量选择的原则是成本与质量平衡的综合结果,文献[4]规定为10%,重庆地区规定是15%;当发现抽检基桩中部分基桩存在不合格问题时,对未采用本方法检测的基桩,其质量如何按批评定?文献[4]中无具体规定;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在未检测样本中再复检,复检应抽样数量的选择原则为:首先可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1,8]进行复检抽样,其次也可按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案约定的复检方法进行复检。(2)钻芯位置的选择。文献[4]对钻芯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钻孔数量和钻孔位置在其7.3.1中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严格执行。但对扩底桩检测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某人工挖孔扩底混凝土灌注桩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因桩底缺陷判定为Ⅲ桩,采用钻芯法在桩中心附近钻芯检测判定为Ⅱ桩,开挖检查扩孔部分混凝土为松散骨料,因此,判定该桩为Ⅳ桩,并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3)钻具的选择。文献[4]要求采用单动双管钻具,钻头选择适当的金刚石钻头。实际现场检测钻孔时,钻具不符合要求造成检测结果失真。如某工程基础为旋挖成孔灌注桩,钻芯最初未采用单动双管钻具,所钻芯样均为松散混凝土骨料,而后用500mm直径旋挖钻筒钻取混凝土芯样,所钻500mm直径芯样完整,随后钻芯改为单动双管钻具,各基桩检测芯样均完整,未出现芯样只有混凝土骨料情况。(4)沉渣厚度的检测。成桩后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一直较为困难,但对端承桩而言,沉渣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基桩承载力,对此文献[3]有专门说明,实际现场操作时沉渣厚度检测应按文献[4]中7.3.6条的规定执行。(5)同孔位、相同或不同位置高度的混凝土芯样特征的判读和认知问题。通常认为钻芯法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和判定桩身完整性比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要严,特别是钻孔数为1孔时情况更是如此,加之文献[4]中用表7.6.4判类表达与该条条文说明有一定出入,因此,Ⅱ、Ⅲ类桩的判定人为因素可能性较大;出现基桩完整性判类差异也与钻具关系较大,如某工程旋挖成孔灌注桩完整性检测时,因钻头选择欠佳,混凝土钻芯芯样外表面较粗糙,后改进钻头后此现象基本消失,但最初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结果多判为Ⅱ类桩,而后面检测的基桩则判为Ⅰ类桩。(6)芯样取芯率问题。目前部分检测技术人员使用芯样取芯率来判别基桩桩身完整性,这种思路在地标《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5]附录B得到反映,但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未做出类似规定。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检测现场钻具等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相应规范判定基桩桩身完整性。(7)芯样有效的问题。芯样有效性的问题实质上是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工作态度问题。当前钻芯法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多数情况由钻桩队伍完成,在现场检测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钻桩队伍有可能提供假芯样,这会造成如下后果:完整性合格桩可能判为不合格,完整性不合格桩可能判为合格;桩底沉渣厚度无法判定;桩身长度判定不准确,桩底岩样不真实。上述问题应引起检测机构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出现虚假报告。

3基桩检测实例分析

实例1: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基桩坐落在抛填土地基上,抛填土最大厚度为20m左右,厂房验收合格后拟交付使用。厂房闲置期间发现局部混凝土框架梁开裂严重,业主委托某检测中心对梁裂缝进行检测,并提出处理建议。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检测时,发现一层局部填充墙有斜裂缝,开挖探坑发现开裂梁段柱下地梁也存在斜裂缝,为此,查阅基桩检测报告及有关竣工验收资料,发现某检测机构出具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报告反映该厂房基桩为全数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桩。随后某检测中心要求委托方对基桩进行开挖检测,检测中心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初步拟选了3根基桩进行开挖检测,3根基桩均为抛填土最深位置,3根基桩开挖深度均为9m左右时,其中1根桩桩长只有8m,坐落在抛填土上;1根桩在距桩头4m处桩身断裂,裂缝宽度20mm,从裂缝处观察及检测,下部基桩混凝土无配筋;1根桩经施工单位自查获知基桩未嵌岩。该实例说明,检测机构及相关单位应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把施工质量关,杜绝虚假检测报告,否则害人害己。实例2:某住宅小区4栋底框砖混住宅楼,基础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第1家检测机构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进行全数检测,第2家检测机构采用钻芯法对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进行复检。其中4号楼共有75根旋挖成孔灌注桩,钻芯法抽样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桩数为12根,其中包括第1家检测机构判断的2根Ⅳ桩,结果为1根桩桩身完整性判定为合格,但沉渣厚度为300mm超过规范[3]允许值,1根桩桩身完整性判定为Ⅱ桩,且沉渣厚度未超过规范[3]允许值。钻芯法检测12根基桩结果为:Ⅰ类桩有7根,Ⅱ类桩有4根,Ⅲ类桩有1根,无Ⅳ类桩;其中4根桩桩头存在浮浆,3根桩桩底沉渣厚度超过50mm。上述实例说明,基桩桩身完整性和其施工质量是两个既有联系但也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因此,委托检测项目和要求有所差别;其次实例表明声波透射法对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浮浆识别可能存在漏判的情况,当沉渣厚度在100mm左右时声波透射法识别桩底沉渣问题也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

4结语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4篇

1.1从洗涤方式进行分类

(1)搅拌式:作为一种圆筒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的中部安装了立轴与叶片,通过从不同方位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这种洗衣机功能性比较强,一次可洗涤大量的衣物。但是其结构复杂,需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洗涤工作。

(2)波轮式:作为一种具备传统洗涤方式的立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的筒底中部装有波轮,经旋转可产生较大的漩涡,通过不断搅动达到洗涤衣物的目的。这种洗衣机内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其存在洗涤衣物量少、用水多等不足之处。

(3)滚筒式:作为一种水平装置的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的组成包括内筒与外筒两部分,内筒放置待洗的衣物,外筒装洗衣粉或洗衣液等。这种洗衣机在筒壁上设计了大量小孔,并以不断翻搅及摔击的形式洗净衣物,具有节省用水、较小磨损衣物的优点。但存在价格高、消耗的能源大等缺点。

1.2从洗衣机自动化程度进行分类

(1)普通型:指的是需要借助人工操作才能完成洗涤程序的传统洗衣机。

(2)半自动型:指的是可凭借自动化来转换任意两个工作性能,但在进行衣物的脱水操作时,需人工将其从洗衣桶中拿出并放入脱水桶中的洗衣机。

(3)全自动型:全自动型洗衣机不但可自动控制不同功能之间的转换,而且还可对各项洗涤程序进行自动调节与科学化完成,进而达到节省水电的效果。

2洗衣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洗衣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运用洗涤剂与水,乳化并溶解衣物上的污渍,并通过相应装置产生的摔击、翻搅等机械运动,从而达到去除污渍的目的。在常用的洗衣粉及洗衣液等洗涤剂中,存在大量表面作用力较强的活性因子,在促进污渍膨胀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污渍与衣物之间的结合力。同时,在亲水基与水接触时,疏水基便会产生单分子层,促进污渍的进一步溶解,并在洗衣机机械力的作用下,从衣物的纤维中分离下来,达到洗涤的目的。随着结构装置的不同,洗衣机清洗衣物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当其内部所有的装置无一不是为了增强去污效果而存在的。

3洗衣机的质量检测技术

3.1洗衣机电气性能方面的检测

3.1.1功率消耗检测技术

洗衣机消耗的功率主要体现在脱水与洗涤这两个功能上。对于脱水消耗的功率,则需在脱水操作稳定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表对输出功率进行检测;而对于洗涤操作,则可采用计时器与电能表对洗涤过程中的平均输入功率进行检测,其消耗的功率值即为电能表的读数除以计时器的读数。考虑到洗衣机工作的不连续性,应当选择具有判断功率计时间积分等功能的仪表,确保不计算洗衣机暂停时耗费的电量。此外,变频技术在洗衣机中的应用,使得这一电器的功率平稳地发生变化。在此条件下,就需要选择阈值电流合适、灵敏度高的仪表,从而确保功率测量值的准确。

3.1.2溢水绝缘的检测技术

在检测所有洗衣机的溢水绝缘性能时,将浓度为0.6%的标准漂洗剂与浓度为1%的氯化钠水溶液0.5L,从顶部注入洗衣机内,打开控制器,使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操作,待5分钟后再一次重复操作。结束试验后,以相关标准及规定为依据,对洗衣机的耐压情况展开试验,并对绝缘上有无水迹进行仔细观察,如果在绝缘上未发现能使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下降至标准值以下的水迹,则表明具备合格的溢水绝缘质量。

3.1.3防水检测技术

由于洗衣机的使用离不开水源的支持,因而对防水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洗衣机应达到IPX4的防水等级。在对洗衣机进行防水检测时,首先应取下器具上的可拆卸部件,将洗衣机平稳放置在一个无孔眼的水平支承台上,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90(°可根据洗衣机具体尺寸选择对应直径大小的摆管),或使用手动喷头进行等效试验验证,试验进行5分钟。最后再进行耐压测试的实验,并对绝缘上有无水迹进行仔细观察,检查前,小心擦去外壳表面残留的水,避免洗衣机内部水迹的位移,如果在绝缘上未发现能使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下降至标准值以下的水迹,则表明具备合格的防水性能。

3.2洗涤性能检测技术

3.2.1漂洗性能检测技术

在检测洗衣机漂洗方面的性能时,应将待洗的衣物样品、洗涤剂、适量水放进洗衣桶中,结束洗涤后,将衣物取出,并借助酸碱滴定的方法来测定衣物上残留洗涤剂的碱性程度,进而对洗衣机的漂洗性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此外,在实际生活中,也可采用电导率的方法计算出洗衣机的漂洗比。

3.2.2衣物洗净率检测技术

检测衣物洗净率时,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程序或时间进行试验,基本为标准程序,即“一洗,两漂,三脱”。待洗涤完全结束后,拆下受到污染的布,并将其晾干熨平。随后用白度仪检测污染布的反射率,重复上述操作三次。洗衣机的洗净率值应为三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

3.2.3脱水性能检测技术

检测洗衣机的脱水性能时,待洗净试验最后脱水运行完成后称量标准洗涤物重量,再将衣物的含水率计算出来。经离心式脱水装置脱水后洗涤物的含水率不得超过115%,经手动式(挤水器)脱水装置脱水后洗涤物的含水率不得超过150%。

3.3洗衣机其他性能质量的检测技术

3.3.1排水时间检测技术

在检测洗衣机的排水时间时,无需放入衣物,只需将一定量的水加入洗衣桶中即可。一般情况下,洗涤容量不超过2.5kg的洗衣机,其排水时间大概在2分钟以内;容量超出2.5kg的洗衣机的排水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4分钟。

3.3.2噪声检测技术

检测洗衣机噪声时,需分为洗涤与脱水两个条件进行。在实际测试时,要确保洗衣机处于符合要求的半消声环境中,进而根据噪声检测仪计算出洗衣机噪声的声级。一般来说,洗衣机无论进行洗涤还是脱水操作,其产生的噪声均不应超过72分贝。

4结束语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5篇

矩阵式管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管理形式之一,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管理模式非常适用于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矩阵式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有效的资源重组。由于这种管理模式是根据项目组织的,故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其以灵活、有效、快速反应的特点得到青睐。矩阵式质量检测方案,顾名思义,既根据集采产品的性能特征,对重点产品实行有针对性的驻厂检测、到货检测和工程应用跟踪检测相结合的方案,并将产品的检验数据与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测试数据相结合,建立大数据体系,而大数据系统将反向对产品技术性能指标的制定与提升提供有效信息。

2矩阵式质量检测方案初衷

2.1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应纳入检测方案

采购的质量管理原则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从适当的供应商处购买符合规格的材料,采购管理必须围绕“质量”、“供应商”、“时间”、“数量”、“地点”这5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企业若不重视采购物品的质量,质量低劣的物料会导致检测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会导致返工,使生产效率降低;也可能导致生产计划的延误,造成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甚至造成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采购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了解工作过程中物料的质量情况。找出影响物料质量波动的原因,就要收集物料质量的数据记录,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采购质量问题的分析,从而解决采购质量问题,最终达到提高采购质量的目的。采购环节的质量是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将采购环节纳入质量检测方案中,让产品细节质量从源头得以把控。该质量环节的掌控无论是由集团内部组织还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其检验数据及样品的留存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尤其是对于后续的到货检测、入库检测以及工程测试等环节而言。

2.2到货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集采产品到货检测,即产品入库之后,由省、市公司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样,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从产品入库到检测结束返样入库,涉及到诸多环节,而每个环节又将受到诸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时有计划执行效果减半的情况发生。在此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4点:

(1)时效问题。产品到货后,抽样送样以及得到检测结果的整个过程时间较长,而工程方面又亟待使用,往往会出现检测结果出来时,该批次产品已经被提取到相应项目中的情况。当遇到不合格品,只能在工程出现问题时,再分别到现场进行更换或调试,对工期及工程质量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运输问题。有些产品规格相对庞大沉重,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时有因外在原因造成样品缺失或损伤而无法达到检测要求的问题。与此同时,运输多为签约物流公司,送样及返样不及时,对时效也是极大的制约。

(3)试样问题。试样不足。如无源器件、连接器、有源设备等产品,根据工程实际应用进行采购,送样后,不能及时返库,需出库时却货品不足试样因破坏性试验而无法返库,或即使返库其性能指标也已不同。如蓄电池产品,一组蓄电池试样,如无同批次备品,只能对其中一只单体进行破坏试验;而其他单体蓄电池也将因大电流放电后,性能受到不可逆转的改变。

(4)检测监管问题根据集团检测方案,各省、市公司对到货产品需先行自检,上报自检报告,再进行抽样送第三方全项检测。目前,自检环节的检测项目相对比较简单,大多无实质数据,与第三方检测数据无法进行比对,也就不能实现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控。

2.3第三方抽样检测覆盖密度低

自检是指各省市质检人员对到货产品按照产品的技术规范书进行基础性指标的检验。旨在通过对到货产品的初验,及时了解到货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是否有偏离。当出现不合格品时,可以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自检环节仍以目测和简易工具测量为主,且自检人员工作繁杂,时有自检报告只有目测项的情况发生,自检环节的重要性被极度弱化。

3矩阵式质量检测方案初探

辽宁公司针对产品质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铁塔产品作为试点产品,实行了驻厂检测和工程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案。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供应商的生产阶段便进入到生产线,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艺进行检验,确保出厂的每一个产品的性能指标均达到技术规范书要求。而铁塔产品在工程中应用后,由省、市公司随机抽样,再由第三方到工程现场进行检测,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哪些因素会使产品性能指标产生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对日后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较完整的数据和宝贵的经验。辽宁公司在铁塔产品质量检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检测费用超出预算。如何在有限经费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立体检测方案成为当前的思考核心。

4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构想

(1)对集采产品分类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对产品进行分类,首先需要建立模型。比如根据产品应用情景,将产品体系的横纵坐标分别设定为功能性和结构性。功能性,即为技术指标主导应用;结构性,即为尺寸规格及机械物理性能主导应用。根据应用情景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矩阵式质量管理体系的产品分类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1)水晶心系列产品功能性和结构性能要求均非常严格的产品。比如有源设备、基站铁塔等,功能指标决定产品的应用,而机械性能、防水防尘、散热及抗震指标均影响着技术指标的长久性及稳定性。

2)翡翠手镯系列产品功能性要求高于机械物理指标。比如无源器件类,其中以合路器、滤波器等更为重要。他们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信号覆盖效果,而信号覆盖对广大用户体验的满意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3)琉璃挂件系列产品挂件作为工艺品,若尺寸偏差、物理性能不达标,该产品便失去了其实质意义。比如管材类、走线架等。

4)玻璃弹珠系列产品使用中对性能及结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比如架空铁件、钢绞丝等。综上,针对产品的不同分类,在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检测场景中,可以选择重点项检测与全项检测相结合的方案,检测费用将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有所改变。节省的检测费用可应用于提升重点产品的检测密度上,如某些项目原检测密度为半年检测一次,这种检测的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发现不良品和不良原因,一旦发现时又会造成检测费用和成本的增加。若把检测密度调整为季度检测,不仅可以涵盖更多批次产品,还能及时发现问题,便于查找原因,及时对问题进行溯源。从非重点产品项目中节省的检测费用,还可以用于增加其他产品项目的检测,便于在质量管理全过程中实行立体式质量控制,使有限的检测费用发挥最大的价值。

(2)增加入库现场抽样检测,从根本解决时效和样品不足的问题。通信产品中某些产品的检测具有共同性,检测设备也比较一致。因此,根据各地市的采购情况,可以制定一站式检测方案,如同一地市的不同产品、不同地市的同一产品,或不同地市的不同产品等3种检测方案。这样既可规避物流公司所带来的不可控因素,也可即时获得数据结果,合格产品可以直接出库到工程项目。不仅能保证工期,还能节省不必要的资源、资金的浪费。其次,入库现场抽样检测可以真正做到三方在场,相互制约,确保报告的真实有效性,提升报告价值。再者,物流公司多为签约机构,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其进行管理,而第三方入库现场检测,在降低物流公司运输频率的同时,让自有物流公司的管理可以做到更为高效精准。

(3)建立省市内自检交流平台,强化自检能力,让自检工作落地。通过完善自检制度,建立自检考核与激励机制,增加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各地市质检人员的交流,提升自检能力,让自检环节充分发挥效力。2014年,辽宁公司多次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针对集采产品自检环节组织培训学习资料,为各地市质检人员搭建起学习交流平台,并取得一定成效。这是一项逐级深入、缓慢渗透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4)重点项目跟踪检测,建立大数据系统。通信产品应用场景不同,性能指标要求也不尽相同,重点项目涉及的核心产品应做到入库检测、工程现场材料抽检、工程初验相关指标测试等,从而通过数据库信息为不同职能部门提供可查询及借鉴的信息。

5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1)产品分类方式及具体划分可能会存在一定争议。产品模型并非一成不变,质检人员在设计模型的时候,需根据各省市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阶段,对横纵坐标的参数进行设定;而后根据产品模型对产品进行划分,并罗列出重要等级,根据重要等级的不同设计检测范围以及密度。在此划分过程中,典型产品更容易明确,而中间产品容易带来一定困扰,因此中间产品可以指定统一检测方案。

(2)各省市质检人员能力不一,且有较强流动性,自检工作落实存在一定难度。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专职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主旨核心,掌握执行关键节点,故对质检人员的能力有相当的要求;同时,质检人员作为方案执行的核心,相对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6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的执行核心环节

鉴于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执行必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汇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进行不断地调整细化。

(1)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的确立应以制度为基础,强化矩阵概念,聚焦质量细节,规范质量管理体系。

(2)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涉及到集团与省公司/省公司与市公司之间的协调,同时,也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全力配合。因此,一个高效安全的协同平台至关重要。

(3)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的执行是一个内外部协同的过程,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外部资源,对中国移动内部管理机制以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了解有限,配合执行时可能存在一定偏颇。因此,专项方案小组的组建非常必要。专项方案小组人员应包括省市公司质检人员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职人员,组建的宗旨界定为“信息互动,专长互补”,即公司质检人员如实汇总产品终极应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产品技术规范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则需根据产品标准及检测方法确认检测方案的可行性及执行细节。

(4)矩阵式产品质量检测方案的终极成果实为大数据。大数据库的建立,必将涵盖供应商信息、集采产品信息、设计方案信息、工程实测指标等,为更好地贯彻集团所倡导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7结束语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检测,行业,现状,对策

1.前言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1]。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必须按照WTO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行业概述

2.1行业背景

2.1.1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2.12.1.3检测行业特点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第二章行业困境

3.1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3.1.1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3.1.2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2],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2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3.2.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3.2.2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3.2.3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第三章行业对策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社会一方面对检测的要求会更迫切。同时会更高要求。因此作为检测行业的出路必须将检测变成产业化,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机构。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导则25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国内的检测机构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导则25的各项要求,而导则25的核心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引进ERP来控制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利用CRM软件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利用“5S”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信誉度等等。一旦检测行业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树立人才观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7篇

1.1桥梁基桩

之所以要对铁路桥梁基桩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检验基桩上的混凝土是否完整。铁路桥梁基桩工程质量检测细则如表1、图1所示,从中可知钻芯法通过对混凝土的直接检测,能够判定存在疑问的基桩。例如,某铁路桥梁工程的365桩长为55m、桩径为1.4m、C30,,412桩长为55m、桩径为1.2m、C30。若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365桩与412桩进行检测,则可能会因波速与桩底清晰度而导致测试判断出现失误,从而使得缺陷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将声波透射法运用其中并结合钻芯法,则会减少或消除误判、提高检测效果,从而为桩体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随着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在工程质量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日益明显。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最大的问题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测试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从而使得其存在一些隐患,提高了工程的风险性。而声波透射法虽然弥补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局限性与缺陷,但是其能够检测基桩完整性是有前提限制的。测点的声学参数概率分布是近似为正态的分布即是声波透射法能够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前提。因此,目前我国铁路桥梁基桩方面的质量检测的问题依然存在,相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图1铁路桥梁基桩工程质量检测细则施进行解决。

1.2地基处理桩

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在地基处理方面通常是采用地基处理桩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的。地基处理桩的桩型被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桩型主要有预制桩、碎石桩、PHC桩以及CFG桩等。当前,一般是采用抽检方式对桩身的承载力与质量进行检测,且不同的桩型其检测的方案也大不相同。其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与载荷试验检测的方法,来对预制桩等类型的地基处理桩桩身的承压能力与完整程度进行检测;另一种是通过采用钻芯法和载荷试验检测的方法,来对粉喷桩等类型的地基处理桩桩身的承载能力与完整性进行检测。其中,前一种情况虽然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因受接桩部分的影响而使得检测出现误差,达不到检测要求。因此,应采用载荷试验法或高应变法对有问题的桩体进行验证。

1.3路基填筑

当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路基填筑方面已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能够全方位的对路基填筑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路基填筑的施工阶段和竣工后的质量检测评价方面。目前,铁路工程中路基填筑的质量检测存在一个误区,即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路基检测的滞后,这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对压实效果的反映程度。由于路基试验开展时间受现行规范的规定,若要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强化对路基填筑质量的控制,则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和现场试验检测人员进行协调,并共同完成试验工作。

1.4隧道及挡土墙

目前,我国铁道工程中对隧道及挡土墙质量检测的技术并不成熟,其采用的是检测方法主要是借助地质雷达技术来对其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即局部检测与整体检测。当前,铁道工程中隧道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竣工验收、既有线隧道质量评估以及阶段性检测等。由于其他部分的检测条件还不够成熟,从而严重影响了检测信息的准确度与有效性。同时,对挡土墙工程质量的检测也因此而使得检测效果并不理想。

2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是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在铁道工程中,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是一项新技术,它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质雷达检测方法不仅测试的速度更快,而且检测的结果更为准确。虽然如此,但是在铁道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往往被现场检测人员忽视,从而使得检测的效果并不理想。当前,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里程的标记、雷达波速的标定以及缺陷中空洞的准确定位等。下面来分别对里程的标定问题与空洞定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1里程的标定问题

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对铁路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时,因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无法确保天线一直是呈直线工作状态而使得其不能保证里程数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检测的效果不佳。所以,现场检验人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里程数的准确性。

2.2空洞定位问题

为了确保铁道工程中隧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一般会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来对其进行检测。由于当在检测线附近存在空洞等缺陷时,会使得地质雷达图像上出现相应反应的不准确,从而严重影响检测的效果。因此,现场检验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确保空洞定位的准确性。

3结束语

质量检测论文范文第8篇

本文作者:曹立强

检测频率和方法的依据。检测过程中应将中线偏位作为检测首位,即对道路中心线、桥涵等构筑物轴线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偏移量的检测,在桥涵检测时应加强对水准点检测以控制其纵断面高程,而在横断面检测中应以方向为检测要点;现阶段一般采用环刀法、灌砂法检测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并用核子密度湿度仪与其他方法比较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于路面承载力检测在多以回弹弯沉值标示,该值越大则承载力越小,在检测过程中应加大对路基边部、挖方及填方路段的检测频率,而应避免对薄弱点疏忽;在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时应按照要求控制加荷载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并应准确处理测定值;对沥青混凝土则应重视沥青混合料内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测定,同时应保证对混合料内矿料级配的检验以保证混合料能抵抗高温下不产生车辙,低温下不产生裂缝。标准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出现材料变更时应及时检测和评价施工材料符合设计标准,一般应采用标准试验来检测材料的基本性能。对于粒径在38cm以下的路基土及半刚性基层材料、石灰土、石灰粉煤灰或水泥稳定材料等填料应按照规范要求实施重型压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之后则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对配合比进行校核以满足强度要求;在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时在首先应考虑基本材料组成及其分别在拌合料内的相对含量,之后方可结合施工环境和设计的和易性、抗渗、强度及保水性等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水泥;由于高温状态处于塑性状态的沥青宜发软,而低温时拌合料脆性较大则易生成裂缝,同时混合料由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构成,其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料的配合比,粗骨料在混合料内起骨架的作用,细集料则可通过填充骨架间隙而构成较为理想的结构形式;在沥青混合料试验中则主要以马歇尔试验来进行渗入度、高温强度和稳定性的测定,同时应结合混合料的流值、空隙率、稳定度、密度及饱和度等指标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以保证混合料的技术性能。验收检测在公路试验过程中应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方法作为质量验收检测评定的依据,而应通过验收结果来反映某个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优劣及存在问题,并将其作为某个施工成果的集中体现,并以此做阶段性施工总结的依据,对验收不合格的产品则应坚决给予返工处理,并在整个验收过程中坚持用试验数据说话以控制公路工程质量。

加强人员培训在施工及试验单位应通过请专业人士对检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实现员工对检测工作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保证其在检测工作中认真负责,并借此来提高试验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测量工作更加有意义。建立完善的制度检测制度。在公路质量检测工作中应由特定机构对每个项目制定检测制度以保证各检测工序能正常实施,并应结合公路工程施工规模来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测机构,并由其制定和实施检测制度,同时在制定后应经交通部门进行严格审查以保证制度的正确合理,体系及相关资料完整;工作制度。对试验检测工作应确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制度应包含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待检测样品或已经抽查的物体的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内部技术文件的管理和保密制度等,实现通过以明确的工作制度对各员工负责,并以此落实自己的工作使岗位责任更加明确,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合理配置人员和设备对于实验人员在提高其素质和专业水平以保证其能够胜任检测工作的同时应合理配置实验检测人员数量和规模,以实现人尽其才,不出现窝工现象,同时应结合工程规模合理配置实验室和试验设备,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跟踪检测,并能够及时掌握实验数据,并保证维护人员能够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查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实施岗位责任制在整个试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对检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水平是试验检测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环节,其工作态度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检测系统效率的高低,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而应通过实施人员岗位责任制来规范和细化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要求,并坚持谁检测谁负责的原则来促使检测人员遵守各项检测规程和细则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加强操作和数据的管理在进行每项试验后应及时向监理提交试验报告,监理再进行抽样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送至试验中心实验室并由其对试验结果进行复查,施工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自检、抽检、巡检”的原则进行,并当一个项目完成后由承包商向监理实验室提供相关材料及施工过程中的评定资料,最后由中心实验室进行验收备案;在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时应保证科学合理,方可保证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数据处理完毕后应加强对其监管以作为后期工程维护和检修的依据。控制关键环节试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同样应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检测工作,主要包括施工用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材料质量及其配比,对工程新采用的材料、技术等更需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测后方可采用,同时应严把施工参数的控制,并应严格遵守试验规程以确定试验参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质量是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节省施工成本、提高社会信誉的重要手段,搞好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不仅关系工程质量的真实性,也为后期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提供重要依据,因而相应方应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给予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