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镶嵌工艺论文

镶嵌工艺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镶嵌工艺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浇铸;焊接;延展性;镶嵌

近年首饰制作工艺专业课程在许多职业院校兴起,而首饰工艺教学中首饰制作基材除了金银等贵金属外,以铜及铜合金等非贵金属为主要制作材料。铜材用于首饰教学,工艺性能与金银等贵金属十分接近,材料价格与贵金属相比低廉,易于购买,适合用于大规模教学的耗材。

1 铜的基本性质

和首饰制作有关的非贵金属材料以铜和锌最为常用。用于首饰制作的铜主要是纯铜和铜合金。纯铜(电解铜,无氧铜)比重为8.96,熔点1083℃,硬度比金,银稍高,含氧量极低,容易氧化和硫化。延展性和塑性良好,无气孔、砂眼、疏松,可精打细打,适合作为首饰的基材。

纯金银和铂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轧成所需的片状及拉成所需的丝线状,用于制作素身饰品,但质地偏软,不宜用于宝石玉石的镶嵌。实验证明,在贵金属中适当加入铂族元素、铜、锌等元素可成为理想的金属镶嵌材料。而纯铜制作镶嵌首饰的性能比其他贵金属为差,其合金也较差。黄铜的镶嵌性能不如金银合金,在宝玉石首饰镶嵌教学,对于工艺要求高的镶嵌方式,工艺性能较差,如起钉镶、迫镶、闷镶、密钉镶、微镶等。

2 铜合金的种类和特性

常见的首饰用铜材料是铜合金。常用的有:紫铜(含锌15%), 黄铜(含锌15―45%),青铜(含锡5―20%),白铜。铜合金中还常常加入一定比例的锌,锡,以及一些稀有元素,配制成不同色泽,亮度和机械性能的仿金首饰材料。铜合金的仿金材料成本并不高,但技术研究成本很高。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为α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为双相黄铜, 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为β单相黄铜。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论文以双相黄铜为研究对象,与其它贵金属进行比较研究。

3 黄铜首饰的熔炼浇铸性能

铜材的化学性质不是很稳定,在首饰浇铸过程中,会出现铜锌氧化及硫化现象,容易形成枝状和猫爪状的表面纹理,及砂眼等,浇铸时易二次氧化吸气,在熔炼过程中有较强的吸附杂质的能力。由于黄铜及其合金具有较强的亲氧性,所以在浇铸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烧损。常出现缩孔、气孔、裂纹、晶枝偏析、冷隔等铸造缺陷。与其它贵金属合金相比,黄铜的铸态组织晶粒较为粗大,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较高,铸锭的伸长率和断面缩减率偏低。由于混入杂质和氧化表现,合金熔铸时时效析出的的晶粒偏少而粗糙,阻碍了位错的爬升、滑移和晶界偏移,使得再结晶温度硬度偏高,成品率和工艺稳定性与贵金属合金相比较差。

在首饰浇铸过程中,黄铜材质表现出比金银等贵金属较差的流动性,液态黏性比较大,铸态硬度较高。冷却时,表面形成枝晶骨架相互搭连,金属液不润湿金属架构,表面比贵金属粗糙,浇铸失败率也较高,主要表现为首饰的顶部和尾部的残缺,表面粗糙,砂眼、气孔、裂纹等;在使用离心铸造机易出现紊流现象。但黄铜在浇铸后裂开的性能比纯银首饰较低,可以在浇铸后立即进行炸洗。

4 黄铜首饰的基本加工特性对比

在教学中铜材首饰的手工加工诸多环节,铜材表现出与金银铂等贵金属材料不一样的属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说,铜材的基本加工性能比贵金属差。

4.1 硬化速率及延展性的不同

柱状晶组织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由于黄铜中过量氧的存在,与影响黄铜性能的有害杂质一起作用,形成过量的氧化铜,并在铜基体中形成不均匀分布,在铜首饰的加工中容易引起加工硬化和产生局部裂纹,首饰加工中常称为起皮、起刺、开裂。在研究的前期试验中,选用等质量的普通黄铜、925银、18K金材料进行对比,分别进行压延和拉丝试验。在压延过程中,在不退火的情况下,进行10次对比试验,黄铜每进行6~10次压片和拉丝操作,即先出现断裂、起刺、起皮、开裂等现象;在退火的情况下,将材料压延成1.5L的细方条,并拉成Φ0.8L,铜的退火次数明显较多,最终丝材也较短。说明黄铜铜与贵金属相比,首饰加工硬化速率高,道次加工率高,延展性较差,但随着道次率的增加,后期加工硬化速率有所下降。尤其在材料准备粗坯加工阶段表现的较为明显,其应对方法是增加退火次数消除应力及弹性,恢复金属延展性。

黄铜在油压机超塑性试验表明,黄铜的硬度和强度较高,在常态下挤压需要很高的压力,在进行冲压敲击压延时,需要高强度的磨具,较大的能量消耗,要经过较多道工序的挤压,才能成型。

另外,在铜首饰及摆件敲錾工艺制作时,由于硬度大延展性差,容易出现走形,图案凹凸不分明、不清晰等现象。

4.2 退火性能的不同

金属材料退火有细化晶粒和调整材料组织、消除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等作用。铜合金退火时表现出较强的亲氧性,考虑到方便教学,教学环节对氧化性的要求不高,退火只能是有氧环境。由于黄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层错能,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不易通过交滑移产生动态回复,因此加工硬化速率高,塑性下降明显,导致工件加工过程中退火次数明显较其它贵金属为多,工艺流程被拉长,成材率较低。 由于黄铜在首饰锻压、焊接、压延、敲錾等加工过程中,产生比金银力学性能更差的粗大过热组织、硬度偏高、杂质多、成分不均匀等现象,并且适宜缓慢冷却,所以铜材不仅退火的次数相对较多,而且针对铜材的缺点,教学过程中,需有针对性的采取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方法予以解决。

4.3 切削打磨性能的不同

传统易切削打磨的黄铜为含铅黄铜,但铅的重金属污染特性,使得黄铜中不能添加含铅成分,考虑到铜首饰的其它综合性能,黄铜中添加铅并不合适。黄铜及其它贵金属的切削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金属基体上成弥散分布的质点的均匀性。黄铜中的α相较软,加工中易得到绵长的切削,易交叉残留在首饰工件和车床刀具磨具上。黄铜的切削打磨性能劣于金银等贵金属,如其锯切环节产生金属粉末粗糙且较多,碎屑光亮度、均匀性差;冷焊效应对锯齿的附着效应,易塞住锯条,锯条磨损及断锯比率较高。打磨环节,难度大耗时长损耗多,回收相对麻烦。因此,学生在实训练习过程中,往往消耗较多的铜材、首饰用线锯、砂纸等,刀具剪具更容易损坏,加工周期拉长,耗费较多课时效率降低。

4.4 焊接性能的不同

黄铜中的锌熔点低,仅为907℃,容易蒸发,导致在焊接时有气孔裂纹容易出现虚焊,焊接口力学强度和耐腐蚀性降低。通过焊料的熔焊、走焊,依据液体物质的毛细作用、虹吸作用使焊液深入到焊接处。在实训中,黄铜首饰在焊接时容易吸附杂质,焊料存在不熔化的现象,焊接失败的几率较高。处理的办法是保持工件、工作台、工具的整洁,不要混入杂质,并且点硼砂水的时候不要过多,因硼砂有吸附杂质在金属表面的作用,这一点在铜材首饰上表现的较为突出。

4.5 镶嵌性能的不同

铜首饰具有镶嵌效率、成品率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材料损耗加大等明显缺点,容易出现镶口过硬、起钉效果不佳、划石、掉石、断爪等现象,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铜材由于硬度大、粗糙、容易断裂很难做到。教学中,为了规避铜材不利于镶嵌的特点,可以按一定配方适当加入银锌等其它金属配制合金,以改善其硬度、延展性等工艺性能,以利于镶嵌。

4.6 表面处理性能的不同

铜材抛光的光洁度不如贵金属,初抛表面光亮如新,容易氧化,抛光后1~2天即表面光泽暗淡,宜隔绝空气保存。对比显示,黄铜首饰进行滚筒抛光、磁力抛光、布轮抛光等性能均不如贵金属,抛光时间长、效果差、容易腻蜡,除蜡时间较长。黄铜首饰可进行化学清洗,如硝酸、盐酸、硫酸、磷酸等,由于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不可长时间清洗。

5 结论

黄铜材料用于首饰制作教学,大量购材方便,经济节约,但加工工艺整体性能不如贵金属,主要表现在随着加工道次增加,硬化加大,退火次数增加,锯切容易产生粉末多、不容易清理,压延拉丝容易起皮断裂,焊接容易出现虚焊、吸附杂质、焊料不化,镶嵌不容易起镶口、容易伤石掉石断爪,表面处理效果差等方面,加工材料及工具损耗大及加工周期变长。考虑到首饰制作教学与实际的工厂批量化生产有一定的区别,在教学中铜材的工艺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参考文献:

[1]莫永达,姜雁斌,刘新华,谢建新.2014.柱状晶组织HAl77-2铝黄铜的力学性能与加工硬化行为*[J].金属学报,50(11):p1367- 1376.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精神;材料;发展;回归

中国漆画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几千年漆艺传统的肥沃土壤培植着漆画从母体脱胎而出。何谓漆艺,即是漆工艺,漆艺术,是一门以漆为媒材的绘画艺术门类,它在遵循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从其精神性,艺术性来展现它独特的魅力,著名漆画艺术家乔十光先生说绘画具有三要素:精神内涵、形式仪表、材料技术。它将精神内涵是放在绘画创作的首要因素上,既是说绘画是人的精神的产物,创作过程是画者的心与周遭世界联系的直接产物,体现出画者的精神面貌和个人修养。

歌德说过“本着自由精神站得比自然要高一层,按照他的更高目的来处理自然……同这种天才的方式向世人显示: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歌德谈话录》)艺术创作往往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漆画通过媒介:多种材料的复合使用来表达作画者的创作意图,体现出画面的意识形态,也正是因为多种材料语言的复合使用形成了漆画独特的材料语言魅力。作品的内涵,源于画者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观察思考和激情体验,是作者对世界万物的审美取舍,创作的过程中会自然的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意图。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控制创作的激情,分析安排材质,达到画境和材质的完美结合。

漆画前辈王和举老先生认为:传统漆艺为漆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宝库,中国的漆艺源远流长,作为漆艺承载体的漆器是漆画的母亲。漆艺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奇迹,我们有责任将这一门艺术延伸下去,漆艺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亡,我们就对不起祖宗,但是,如果按照老一套延续做下去也是没有出路的,将漆画引向纯艺术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法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过“艺术是一个独立的话语的宇宙”,任何一个独立的画种都有一种区别于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个含义很广,内容也不很确定的词,不同的解释角度,不同的使用背景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意思。构成一件艺术作品有多种因素,如线条、色彩、形体、光影和空间等,根植于传统髹饰工艺丰厚土壤之中的现代漆画,由于它的材料、工艺等诸因素决定了它特有的艺术语言,如特异的材料,特有的工艺,多样的形式,丰富的色彩等等,形成了漆画作品对材料美和工艺美的注重,对意境和神韵的追求,构成了漆画鲜明的、特有的语言状态。

一切的画种都有其独特的材料,中国画由于选用毛笔、宣纸以及墨汁等工具材料,决定了中国画鲜明的绘画语言。而漆画由于使用大漆、金银、蛋壳、螺钿以及树叶、铜丝、塑料等特殊的材料,并以雕、填、镶嵌等工艺手段配合运用,造成了漆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魅力。如漆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传统使用的有大漆,腰果漆。大漆能给人“自如雪,红似血,黑似铁”的感觉,它耐磨、耐腐蚀,越陈越漂亮;腰果漆的色泽近似熟漆,不易起皱,价格低廉,干燥较快,透明度较高。但漆膜较脆,不及大漆结实,推光后光泽也稍逊,附着力也较差;在每一个艺术发展的阶段,总会有符合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法的加入使用,使其产生新的血液,新的生命,当代的漆艺中更是加入和合成漆的使用,使漆艺的着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成漆燥性、透明性较好,使漆画的色彩日渐丰富,加入了中国漆无法达到的冷调子,使漆画的发展面变得更广阔。漆艺在中国起源是最早的,作为传统漆艺的发展――漆画,在漆艺基础上往行而上的方向迈开了一大步,使其脱离了工艺的成规制约而加入艺术殿堂。又如蛋壳的使用:蛋壳贴法具有自然性与生动性及素雅坚实之感,不同粘贴方式辅以罩漆,打磨产生不同的裂变效果与丰富的肌理,可以多层粘贴,改变蛋壳的高厚薄,再罩漆研磨,使蛋壳产生出或显露或隐含的感觉,会给人产生斑驳的历史感:也可以同其他材料结合使用,产生对比联系,比如说将蛋壳作为纯粹的白色使用时,会给人强烈的构成感,而罩上淡漆之后,又会给人水彩的透明感,但又比水彩多了晶莹感,如果多次罩染不同的色层,再压有色灰或刮金刮银到蛋壳的缝中,则会产生国画的写意味道:而铅丝在画面中的运用,就有点像构成中的线条的作用,它能给人产生一种指引感,铅丝的长短,宽窄,厚薄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铅丝镶嵌会给人以一种紫灰调子的色彩感受,在运用时就需要注意色调的和谐统一,既注意画面色彩的对比,画面是在对比中产生出更深层次美感的;又如漆粉的制作使用,从制作到使用都必须创作者亲历亲为,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漆粉制作出来的效果:漆多色粉少,制作出来的漆粉较脆,较易成颗粒状的粉,看其来有晶莹的效果;而当漆少色粉多时,色粉不易研磨细腻,制作出来的漆粉较厚,较易成块,颜色也相对来说是亚光效果,研磨之后较易成细粉,再研磨不仔细的情况下,在制作出来的漆粉里会有不均匀的小色块,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漆粉均可使用在莳绘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用于镶嵌的五光十色的螺钿,打磨之后就会给人华丽韵润的视觉感受;另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可能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易腐败变质的物品作为漆画中的镶嵌材料,如:碎玻璃渣等,一切都有可能。

材料总是依托于技法来表现的,漆画技法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漆画绘制过程中的磨、刮、擦,再磨再刮再擦的表现技能,使漆画色层的丰富性与打磨的偶发性相结合,使画者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得以发挥。“磨”是磨漆画的魅力所在:多层多色多形态的罩漆磨显所产生的奇妙肌理纹饰――如漆粉莳绘绰约含蓄的效果――如漆粒细砂等技法;蛋壳的白洁朴素与自成天趣的裂变;螺钿如霞似锦的自然光彩,飘洒洒虚虚实实、厚显薄隐高露低藏。各种材料都有其个自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使用时,应该遵循“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的原则,根据作品需要及作者的意图适量的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同种材料,都能给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漆画绘制技巧需要积累,需要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摸透漆画材料的秉性,掌握多种技法先后程序的相互相成,在大量的实践中将规律性的、制约绘制可能性的特点变为自主的有意识的技能手段,这需要积累――积累成功的经验,积累失败的教训使之也成为经验。漆画可使用的材料非常之多,但是在作为一个画面的表现方法及材料运用中,应服从情感、意境及整个画面的需要,画面的精神内涵需要有乘载的物质来表达,有了材料,形式,工 艺的变化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作为一幅漆画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一味追求材料形式,反而使现代漆画走向了一味研究画面效果的误区,钻进牛角尖,反而破坏了漆画最本质的东西:漆画制作需要激情,也需要沉下心来进行理性的思考:材料是漆艺的表现语言的一种,但材料不是目的,画者是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运用多样的材料客观地反映时代精神和漆艺材料魅力的,仅仅依靠已有的材料知识和表现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个人的能力和修养才能真正体会漆艺材料的语言。

“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它以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作为创作的综合条件,运用着人工和天工巧妙结合的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技法。漆画是美的,它是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的民族画种,它与中国画、油画的要求并无二致;它不能远离现实生活,不能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脱节,如果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它就只能是工艺装饰,而不可能成为绘画。”

――乔十光《天画一半,人画一半》

欣赏一幅漆画,首先要确立的是漆画是画,它和其他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创作,都必需按照美的规律,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创造;要反映生活,要以情动人,以美动人,具备像诗一样的意境美。漆画的材质和工艺效果本身就有创造诗一般意境的优越条件。明代黄大成《髹饰录》就提出“巧法自然,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的设计原理及美学思想。漆画的美,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及多样化的技法。广阔的包容性使其具有了无限丰润的美姿:描漆类似于工笔所产生的细腻感觉,画漆类似于重彩的神秘,刻漆类似于版画的刀刻之痕,堆漆看似浮雕的立体之美,刮漆好似油画的笔触,泼漆看似水彩的透明晶莹。它可以如浮雕压缩块面,也可以如镶嵌画分块装饰,更可以与油画相较厚重感之短长。既可纵横挥洒,泼金如水,也可双勾重彩,绵密绚丽,又可淡擦干敷,雅致清逸,这些都是漆画可能给人的意境。“意境、格调是作者的修养、知识、生活、技巧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的总和。它是节术家的人生观、艺术观在作品中的体现。漆画艺术格调的高低与诗意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的人品、修养、技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按照美的规律创作

――浅谈漆画艺术》

陈圣谋《美术》83-10)

漆画的发展需要独立的地位,也需要容纳百川的宽怀。包容一切有利于漆画发展壮大的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

――吴嘉诠

《漆画创作的独特性与多元性》

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想得到振兴发展,除了弘扬优秀的本民族文化,还要吸收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有益的成份,经过碰撞和融化,使民族艺术获得新鲜血液,以新的形态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强大生命力。作为民族传统工艺的漆画独立是相对的,就如同个别离不开总体。独立不是孤立,不是自闭,现代大美术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孤立画种,各个画种的界限不是更严格清晰,而是日趋模糊。如中国画与油画在题材与形式、技法与色彩上相互渗透,相互吸取营养,甚至在各画种中最具有独立地位的颜料与工具,也产生了相互借助的可能。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3篇

引言

纵游中国悠悠美术长河,漆艺和壁画艺术都是其中闪闪发光的明星。现代漆壁画是糅合了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种类。经过时间和实践的磨练,现代漆壁画艺术已逐步发展成为创作手法多样、表现力强的一门艺术。现如今,漆壁画作为区别于壁画和漆画又融合了两者艺术风格的第三种流派,引起了艺术界即建筑业广泛关注,同时,它又以其瑰丽的画面感和坚实晶莹的质地征服了广大艺术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

现代漆壁画概述

使用漆艺材料和方法绘制的壁画,就是漆壁画。漆壁画作为一种漆画来讲,同样使用大漆或腰果漆等天然树脂、聚氨酯等人造树脂作为调和剂、调入颜料粉,并配合其他有关材料,诸如:金银箔、螺钿、蛋皮等。采用各种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工艺方法,诸如:埋法、洒法、罩法,嵌法等,使壁画画面产生了漆艺所特有的肌理、光泽、质感、金碧辉煌、五彩斑斓。同时,漆壁画作为一种壁画,它也和建筑物联系在一起,有着巨大的幅面,固定装置在某面墙壁上。幅面巨大,使漆壁画从题材立意至构图组合、形色处理,再到艺术风貌、甚至是更微观的肌理斑纹,都利用漆艺手段储存了大量的各种信息。位置固定,则为漆壁画提出了利用漆艺手段给不同视距安排不同层次的观赏内容的要求。

漆壁画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创作的双重标准,它既要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漆画工艺的艺术效果,同时它还必须在运用漆艺手段的同时去把握壁画的艺术特征。这就要求现代漆壁画不能仅仅是一幅被扩大了的安装在墙上的漆画小品,也不应该是一幅没有包含漆艺工艺的普通壁画。

现代漆壁画的创作工艺及程序

1.准备阶段

创作漆壁画的准备阶段至关重要,只有备齐一应俱全的物质材料,才能为接下来的绘画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代漆壁画的物质准备具体包括漆板、材料和工具几个方面。

(1)漆板

现代漆壁画一般采用木胎漆板,即将五合板以乳胶、钉子固定在龙骨上。漆壁画由于幅面一般比较巨大,所以其漆板一般均被分割成便于操作的小幅版面,绘制完成后再以各种手法拼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漆壁画作品。除了木质漆板外,现代漆壁画还可以借鉴传统漆器工艺中的竹篾胎、藤胎、金属胎、瓷胎、皮胎等多种材料,使其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木胎制作好之后,至关重要的步骤就是封漆,这样漆板才可以牢固持久,不易发生裂缝或扭曲变形等现象。加工漆胎,首先要在木胎上填补裂缝,填料一般为漆加青灰制成。填好缝之后,将胎板周身遍涂底漆,而后周身上漆灰一道。干后,以漆遍贴一层麻布,麻布下不能有气泡和多余的漆液。然后上粗、中、细三道漆灰。每道漆灰干后都要打磨戗平,前两道干磨,后一道用水磨。布漆灰之后,便是以黑色大漆推光,一般需涂抹三到八遍不等,每遍干后也需打磨戗平。至此,漆板工序完成。

(2)漆料

制作漆壁画的首要材料就是漆料。漆除了是制作漆板的重要材料外,它还是颜料的调和剂和封画上光的原料。绘制漆壁画采用的漆通常有天然漆和化学树脂漆两类。天然漆主要有大漆和腰果漆两种,化学树脂主要有聚氨酯清漆和硝基清漆两种。在进行漆壁画创作中,可根据需要营造的不同效果进行漆料的选用。

(3)色粉

色粉是调制色漆,为漆壁画上色绘图的原材料,具有入漆后画的干燥性不受影响,漆膜坚固,光泽性好,发色性能好的特点。除了各种颜色的色粉之外,金、银、铜、铝箔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金属色粉。这些金属箔除了可以大面积粘贴之外,还可以制成细屑,在画面上营造出特殊的金属色泽。各种颜色的珠光粉也是为画面提亮添彩的绝佳材料,可以使某些细节之处熠熠生辉。

(4)镶嵌材料

漆壁画的镶嵌材料不拘一格,任何色彩、肌理优美,质地坚硬、耐磨的材料,都可以用于漆壁画的镶嵌工艺。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蛋壳、彩色玻璃、各种亮片彩珠、贝壳、螺钿、小饰品等等,都可以被用来装点画面,营造丰富多彩、生动活色的艺术效果。

(5)工具

漆刷、画笔、玻璃板、平铲、塑料膜、蒜臼、一次性纸杯、复写纸、刮片、刻刀、箩筛、打磨工具、剪刀、胶带、软刷、丝线、棉花、木块等。

2.制作阶段

关于漆壁画的制作工艺及具体手法已有多种专业著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本文在此不做赘述,仅结合笔者在创作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中的亲身历程和体会来简述一下现代漆壁画的创作技法。

(1)制作漆粉

首先按上述比例调配好漆液,将色粉与漆液混合,用平铲调至均匀的稀糊状,然后平摊在塑料膜上,待其完全干透后,揭下,放入蒜臼捣碎,然后分颜色装入独立的容器待用。

(2)拓线

将作品的手绘线稿按照漆板的具体尺寸及比例要求扩印,用复写纸拓印在漆板上。

(3)撒漆粉

根据画面要求选择不同漆粉覆盖个部分色块,界线遵照拓好的线稿。先将漆液涂满要撒漆粉的区域,然后均匀地撒上漆粉,然后以平整的木块压平、压实。

(4)刮面漆

待粘好的漆粉干透后,为使颜色更加丰富而富于变化,需要调配符合色彩要求的色漆,然后将色漆用刮片沾取,力道均匀的涂刮到漆粉的表面,要求色漆能够充分渗透到漆粉的缝隙当中,使得色彩更加饱满。此时刮的色漆不要与铺好的漆粉颜色一致,否则在后来打磨的工序中,漆画的色彩就无法显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斑驳感。

(5)刻线

面漆干透后,画面的轮廓不够清晰,线条感也不强,这就需要刻线来区分出各个色块的分界,使图案生动立体起来,也显得更加精致。刻线需要严格遵照所描绘图案的线条,刻时要把握好手法和力度,线条要粗细有致、圆润流畅、深浅适中。

(6)修饰

一幅优秀的漆壁画作品,虽然在规模上气势恢宏,但在细节上,也要锦上添花,精益求精。这就需要创作者花大心思,下足功夫,对基本已经成型的漆壁画作品进行细节上的精心修饰,使之真正体现艺术创作永无止境、追求完美的内涵。修饰技法多种多样。作者可以运用综合材料、综合手法来为作品增添新意和亮色。彩绘、镶嵌、贴金、撒珠光粉等,都是对漆壁画进行修饰,使之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好手法。

(7)封漆

上述工序进行完毕后,一幅现代漆壁画创造已基本完成,封漆工序则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有力收笔。一幅没有经过封漆的漆壁画作品,还不具备漆画的神韵,只有对将完成的作品上以两至三遍乃至多遍亮光漆,整幅作品才更显得丰腴多姿,富有漆画的光感和质地。

(8)打磨推光

打磨推光是对漆壁画作品进行最后的完善,为的是整幅画面能够变得平整光洁 、质如明鉴。打磨分为粗打磨和细打磨,先用粗颗粒的水砂纸进行粗打磨,使作品的表面达到最大程度的平整,避免作品因表面凹凸不平而影响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细打磨需选用颗粒细小的水砂纸、砖灰、面粉、淀粉,并借用手掌产生的细微摩擦力来使作品的表面愈发光滑,并且焕发出玉石和琥珀般的光泽。

现代漆壁画的艺术处理

一幅好的漆壁画作品,既要明确显示出漆画艺术于肌理、光泽、质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又应该把握住大型壁画在应用于建筑物时所要展现给公众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所以对于现代漆壁画的艺术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1.追求形似而神胜的境界

漆作为漆壁画的主要创作原料,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会为创作活动带来诸多的局限和不便,使得作品无法完全逼真的复制其中的自然形象,因而追求绝对酷似不是现代漆壁画所要追求的目标。相应的,现代漆壁画可以充分利用漆工艺的艺术优势和运用材质的丰富多样,去追求一种“形似而神圣”的艺术境界。即以自然物象的色彩和形象为依傍,却又在某一方面独辟蹊径,与原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在并非完全逼真的形象下表现更加丰富的神态和更加深厚的意蕴。例如笔者在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中所运用的,用硫化钠、三氯化铁去腐蚀长信宫灯上粘贴的铜箔,再用腰果漆、金箔等做效果,就营造出了与文物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斑驳锈迹;还有以鹌鹑蛋壳粘贴仙鹤的腿,鹌鹑蛋壳独特的色彩和斑纹再加上蛋壳碎片之间的缝隙,都让画作中的仙鹤不同与现实生活中的仙鹤,但却更具仙风道骨,也更突出了鹤腿的质感。

2.扬长避短,开拓创新

漆液自身的色素、干燥性能和透明性能和使用时表现出的种种特性,既能营造特殊效果,又会在创作时带来诸多局限和不便。通过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中的种种尝试和摸索,笔者深深体会到,对于这些局限和不便,需要沉着面对,冷静思考,勇于创新,变不利为有利,在尽量避免用漆失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漆艺的优势所在。

又例如有时由于其本身带有的色素或杂质,无法得到纯洁的白色,这时便可以用铝箔或蛋壳来营造白色,结果是既得到了纯净的白色,又获得了金属的光感或者水裂纹的肌理,可谓别开生面。

结语

壁画和漆艺作为面向大众的悠久艺术种类,已历经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人类文明,现代漆壁画应时代而生,在壁画的基础之上吸引了漆艺工艺的优秀技法,开拓了艺术领域的新天地。现代漆壁画之美,美就美在其晶莹透亮、质感光洁,于朦胧中透出神秘,在丰盈中尽显精致,同时又以壁画的呈现形式,充分展示了大气十足的艺术风范,极大地美化了公共建筑和人们的生活环境。笔者通过创作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深刻地了解了现代漆壁画的工艺技法及制作程序,对此充满了兴趣爱好和创作激情,并有信心在以后的发展生涯中为现代漆壁画领域做出一份贡献。由于时间精力和本人能力的限制,笔者在论文阐述中多有不尽之处,谨期盼相关领域人士可以共同研究探讨,为现代漆壁画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滤;膜污染;控制技术;进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08 限制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膜生产成本高,二是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导致过膜通量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膜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已经使膜成本大大降低,膜污染便成了阻碍膜应用的主要因素。膜污染分为可逆污染和不可逆污染。可逆污染指的是通过物理反冲洗或者化学清洗后,跨膜压差或者过膜通量可以恢复的部分。不可逆污染指的是即使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冲洗后,跨膜压差或者过膜通量仍然丢失的部分。当不可逆污染非常严重时,就意味着膜需要更大程度的化学清洗,或者被替换掉。

0 膜污染类型研究进展

膜污染是一系列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的结果导致的,其中包括原水中不同污染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污染物成分和不同材质膜表面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造成膜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水污染物成分,主要污染物成分的浓度,水化条件(pH,离子强度,二价阳离子浓度等),膜材料自身属性(膜表面形态,亲疏水性,带电性,孔隙率等),温度,运行模式,水动力学条件(初始过膜通量,错流速率)等。就污染物而言,膜污染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颗粒物污染、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1 颗粒物污染

根据研究可以将自然水体和污水中的颗粒物分为四类:1)可沉降颗粒物(>100μm);2)超胶体颗粒物(1μm―100μm);3)胶体颗粒物(0.001μm―1μm);4)可溶解颗粒物(0.001μm)。颗粒物引起的膜污染机制分为三类:膜孔堵塞,滤饼层的形成和浓差极化。

(1)膜孔堵塞膜孔堵塞是颗粒物污染的第一阶段,也是造成污染最严重的阶段。膜孔堵塞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1)标准膜孔堵塞,即颗粒物在膜孔周围沉淀;2)完全膜孔堵塞,即颗粒物镶嵌到膜孔内;3)中间膜孔堵塞,即上述两种形式相互结合导致的堵塞。随着水中颗粒物持续不断地沉积在膜表面,滤饼层逐渐形成,膜污染进入下一阶段。(2)滤饼层形成一旦滤饼层在膜表面形成,那么滤饼层将会取代膜的角色,决定过膜通量的变化和过滤去除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增大跨膜压差或者过滤速率会加重浓差极化现象和膜污染。由于污染颗粒物在较高浓度下更容易相互反应以及沉积在膜表面,因此浓差极化越严重,膜污染情况也越严重。

2 无机物污染

过滤过程中由于水解作用和氧化作用,无机化合物会沉淀在膜表面,从而导致膜污染现象的发生。结晶作用和颗粒污垢是膜表面的结垢现象中的两种主要污染机制。结晶过程中,膜表面的沉积现象是由于离子的沉淀作用;然而在颗粒污垢形成过程中,沉积现象的发生是由于胶体颗粒物从水体中向膜表面的错流作用。研究发现,结晶作用和颗粒污垢都是无机盐逆溶解度造成的直接结果。尤其是在纳滤和反渗透系统中,溶解盐通常被浓缩4到10倍,当无机盐在水中的浓度超过它自身的溶解度的时候,就会析出并沉淀在膜表面。因此,当水体中无机盐浓度较高时,膜表面的颗粒污垢和胶体污染现象就会加重。

3 有机物污染

由于污水(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农业废水)来源复杂,因此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成分多种多样。一般来讲,二级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EfOM)对膜组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起到关键的影响。溶解性有机物广泛存在与地表水和污水中,根据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将它们分为三类:1)水源水中难溶解的天然有机物(NOM);2)生物处理工艺中由于有机物降解作用产生的可溶性有机产物(SMP);3)人类排入水中的合成有机物(SOC)和给排水消毒工艺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DBPs)。

4 微生物污染

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常用到生物处理,由于细菌细胞和絮体会在膜表面沉积、生长和代谢,因此在膜和水体的固液界面会发生微生物的聚集现象,造成膜污染现象。膜表面的生物污染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改变膜表面的环境;2)先驱浮游生物细胞附着在膜表面;3)初期生物附着形成微生物菌落;4)逐渐形成成熟的生物膜。细菌细胞聚集在膜表面经过两个过程:生物附着(生物粘附和生物吸附)和生物生长(增殖)。生物附着过程主要受到微生物特性、水体性质以及膜材质的影响。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细胞生物和多种胞外聚合物(EPS)。在所有的生物膜中,EPS所占的比例最大,大约占到全部有机物的50-80%。这些降解产物包括很多不同种类的大分子有机物(例如多糖、蛋白质、腐殖质、核酸、脂质和其它聚合物),大多存在于细胞外表面以及微生物絮体之间。

参考文献:

[1]梁玉龙.恒压超滤水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及膜污染特性的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2]瞿芳术.超滤处理高藻水过程中膜污染特性及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阿拉伯;绘画;装饰;艺术

宗教与艺术有着共同之点,都力求追求完美境界,都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深切感受。阿拉伯人认为:“美牵连着感觉,也牵连着心灵。”同时二者也有密切的联系,往往能启发人们的艺术创作灵感,而艺术则往往能用外在的形式更直观地表达人的。伊斯兰教认为,整个人类社会是和谐统一的,因此艺术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这种统一,颂扬一种高尚而纯洁的精神。所以阿拉伯人公认“美的主要标准是匀称,一致与和谐。但阿拉伯艺术不仅表现伊斯兰教的艺术,而且将阿拉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万物的认识和感受,用艺术的形式真实而优美地表现出来。由于伊斯兰教所具有的“两世兼顾”的特点,阿拉伯艺术在表现伊斯兰教信仰的大原则下,还表现出人类对美好的世俗生活的追求,与世俗艺术有许多共同点。

伊斯兰教反对崇拜偶像,许多教义学家都认为,只有才有权表现人和动物的形象,所以在清真寺里皆看不到人和动物形象的艺术品。但在少数宫殿上和书籍中却可看见到这类艺术品。在前述哈里发行宫阿木赖小宫大厅墙上的壁画中,画了几位宫廷人物肖像,还有一些代表胜利、哲学、历史和诗歌的象征性人物。除人物外,壁画里还描绘了动物,表现一头狮子猛扑一头野驴,装饰的花边中还描绘了飞禽。显然这是受了古希腊绘画艺术和萨珊朝波斯绘画艺术的影响。希腊和波斯绘画中崇拜帝王的思想和生活上享乐主义倾向,在这副壁画里皆有所表现,壁画铭文的阿拉伯语里也有几个希腊名词。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我们所谓的伊斯兰艺术,无论从起源、主题技巧来说都是折中派的,大半是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艺术天才的创作。

然而典型的阿拉伯绘画艺术中的装饰,是以花卉和几何为主。阿拉伯艺术家们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出一种特别的美术风格,欧洲大多数把它称为“阿拉伯式”或“阿拉伯式花纹”。这种美术风格往往超脱三维空间,富有哲学意义上的抽象性。无论是花卉还是枝叶还是几何图案,都仿佛伸向无限遥远之处。

几何图案有具备了不同几个层面的功能。几何图案营造出的连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最高原则“塔悟希德”(意为归信一神、合为一体),其物理功能是,通过借用和仿效不同装饰材料中使用的目题,经过大面积的覆盖,达到掩饰被装饰物体的原有质地,使观赏者避开认识物质本身,忽略装饰覆盖下的物体结构、形状等等,沉入图案中,进而感受“归信一神”的召唤,体悟到“塔悟希德”的真和美。从象征意义层面来说,克里施罗指出伊斯兰教的一个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统一”,即归向对主宰宇宙的唯一神的崇拜与信仰,它是一种存在的统一和宇宙的统一。几何纹饰中以圆形象征宇宙,用数兹投射相应的合义,成为表达这一思想的象征语言。

阿拉伯装饰艺术的应用范围可谓广之。首先应用到了军事上。阿拉伯世界的骑士们,往往用装饰性的纹章作为自己的标记。阿巴斯王朝时代阿拉伯常用的文章是双头鹰、鸢尾形、两把钥匙等。艾尤卜超的文章是鹰,马木路克朝的骑士常用动物形象装饰盾牌、军旗和战袍。如该朝著名索丹拜伯尔斯的纹章是一头狮子,贝尔孤格的纹章是一头鹰。

阿拉伯建筑上更是广泛应用了装饰艺术,无论是清真寺建筑,还是宫殿或陵墓建筑,都要用许多雕刻艺术品或镶嵌艺术品作为装饰,使这所建筑物显得华贵、秀丽。陵墓主体上的大穹顶的表面镶嵌着耀眼夺目的彩色琉璃面砖,这些面砖组成了密布于穹窿顶表面的圆形对顶棱线图案。鼓座表面是华丽的琉璃贴面砖,中间用库法体的阿拉伯铭文的花雕作装饰。整个陵墓的外表镶嵌着宝蓝色的细瓷,中间杂以淡红色的砖。蓝瓷、红砖、玛瑙、花雕、金饰、壁画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色彩斑痰耐蚧图,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陵墓的门和栏杆上都有精致的木石雕刻,墓内底部建筑装饰了各种色彩。

书法艺术也是阿拉伯美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伊斯兰教初期,先知就曾用伊拉克库法体书法,亲笔写信个阿拉伯各部落酋长,号召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也曾命令用库法体阿拉伯文抄写了几部《古兰经》。但作为阿拉伯艺术,大约兴起于9世纪直11世纪,其奠基者赖哈尼。阿拉伯文字类似于花纹,比其他文字更适合于作装饰图案。所以这一时期阿拉伯文的书法称为享有高度评价的艺术,书法家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超过了画家。与书法有关的彩饰、插图、雕刻也发展起来,为阿拉伯艺术增添了光彩。穆斯林常备的《古兰经》通常都是有漂亮的书法装饰,各种送礼用的盒子上除了有绘画和雕刻外,一般都雕刻有秀丽的阿拉伯文字。大清真寺和宫殿悬挂的灯笼上,常会看到作为装饰的书法艺术。各建筑物也往往刻有装饰华丽的阿拉伯语铭文。雕塑、彩陶、纺织等艺术品中,都有阿拉伯的书法艺术以表现伊斯兰教的信仰。在这些装饰性的书法艺术中,阿拉伯书法家们不仅在书法作品周围装饰了花卉、翎毛、蔓藤和攀援植物等,而且还采用了鎏金术、银丝镶嵌、贝壳镶嵌、珠宝镶嵌等工艺手法装饰书发文字,甚至直接用书法组成人物、飞禽、走兽等图形,将大自然的美有机的融合到书法艺术中。原来比较单调、呆板的库法体书法,由此焕然一新,变成了花卉型、攀援型、丝绒型等等。

【参考文献】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6篇

潮州,犹如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珍珠,数千年来一直散发着迷人的光彩,陶瓷艺术的繁盛无疑是使这枚珍珠更加璀璨夺目的重要因素。潮州不仅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之。早在新石器时期,潮州的先民就开始烧制罐,钵等陶器,唐代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生产,宋代则进入陶瓷艺术的鼎盛时期。时至当代,它又凭借陶瓷产业的突飞猛进而被誉为“中国瓷都”。

青年陶瓷艺术家陈震就生长于这片陶瓷文化的沃土之上,不仅如此,他的父亲陈钟鸣就是一位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震幼年深受熏陶,并展现了他不凡的艺术天赋。小学时他雕塑的作品《母爱》曾获潮州市美展“小学组”一等奖。12岁时,他在父亲的工作室里捏塑了两件质朴天真的作品张角的人和《头像》,深得父亲的赞赏。后来,父亲在这两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作品竞入选《世界雕塑全集》,留下了一段父子合作的佳话。

自明代末年起,潮州陶瓷自东郊移至西郊,枫溪成为新兴的陶瓷生产基地,清代尤为兴盛。清同治三年(1864年)。枫溪出现了瓷塑艺术,多为玩具。自此,瓷塑艺术成为潮州陶瓷的代表性品类,并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页。现任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的陈震无疑受到了传统瓷塑艺术深刻的影响。但是,与传统瓷塑艺人明显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受过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青年艺术家,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视野远比前人要深厚和宽广得多。如果说父亲帮助他将艺术的根须深植于传统和民间的土壤,那么,广东省陶瓷学校,广州岭南美术专修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的学习经历则使得他尽情地吸收学院艺术的营养。传统瓷塑是民间和传统的,学院陶瓷是精英和现代的,陈震悠游于两者之间,既能兼采二者之长,比如潮州传统瓷塑的古拙,质朴和充满民间情趣,学院现代陶艺的开放、超越和极具想象力;又能力避二者之短,比如传统瓷塑的过于通俗和泥古不化,现代陶艺的故弄玄虚和盲目崇洋。 陈震擅长人物陶瓷雕塑艺术,他的艺术来源于潮州传统的瓷塑艺术,但决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瓷塑;他的艺术得益于父亲的亲授,但决不是机械地模仿父亲;他的艺术取法于学院艺术,但决不是僵硬地套用学院的创作法则。复制,模仿和生搬硬套是匠人所为,从来为真正的艺术家所不耻,胆敢独造才是艺术家的命脉所在。陈震面对传统陶瓷文化令人仰止的高山并不胆怯,被笼罩在父亲炫目的艺术光环之下并不气馁。他要登上高山,他要冲破光环,他要以自己杰出的艺术创作再上层楼,再立标杆。10余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令_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并连续入选国家级等大型陶瓷艺术展览,并获得各种奖项,几乎成为陶瓷界的“获奖专业户”。他的作品还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代表作有《中国娃》系列、《母与子》系列,《mm》等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还有《新仕女》系列、《醉八仙》、《奕》等表现古装人物的作品。题材无论古今陈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均是那么的生动传神,趣味盎然。他以漫画的手法塑造的可爱的“中国娃”,观之仿佛能够听见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的嬉闹之声。娃娃的造型突破了传统“福娃”的程式,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代感。《母与子》系列生动再现了潮汕地区质朴憨厚的母亲和顽皮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幸福和甜美打动着每一个观众。2009年的新作《mm》,塑造了网络时代的时尚女子形象,拉长的人物造型既具有莫迪里阿尼式的美感,又精妙地传达了当代女子慵懒无谓之感。在表现传统题材方面,陈震更是匠心独造,他借鉴了潮州大吴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了《新仕女》系列作品。大吴泥塑在表现仕女方面有着特定的程式,尤其是面部刻画和手的捏塑,细腻而妩媚。陈震大胆突破既有的程式,人物造型夸张,手法写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古典仕女的雍容和娇媚。在《醉八仙》中,他以夸张的手法刻画神态各异的八仙,翻卷起伏的衣饰更加衬托人物的醉态。粗犷的表现手法迥异于《新仕女》系列的精微与细腻。

陈震是一位才情勃发的艺术家,他自称自己的作品是“喷”出来的。与其他艺术家苦心经营,反复推敲的创作方式相反,他创作时完全进入了解衣磅礴的境界。陈震又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创作需要一颗激动的心,才会动人。”的确,他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它们均是出自于一颗敏慧而激动的心灵。这位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在创作之余,还撰写并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如《浅谈陶瓷艺术的“意象变化”与“表现形式”》《浅谈艺术作品的生命力》等。这些论文体现了他广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于陶瓷艺术的理性思索。

与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相比,今天的中国陶瓷艺术之光黯淡了许多,尽管仍是陶瓷生产大国,但其“大”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大”,并不是陶瓷强国。如何重塑中国陶瓷艺术新的辉煌,是陈震等青年一代陶瓷艺术家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相信他既不会圃于传统瓷塑的程式,也不会被现代陶艺的法则所束缚,他既会在两者之间,又会超越于二者之上,创造具有独特风格和气度的陶瓷艺术作品。如果能够多一些像他这样才情,修养功力兼备的艺术家,中国的陶瓷艺术一定会再度辉耀世界,并令世人重新读解“China”一词的深刻内涵。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玻璃艺术 教学思维 系科建设

一、现代玻璃艺术教学思维

20世纪60年代末,“玻璃工作室运动”从美国发起,其影响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艺术家以成立个人工作室作为创作主体模式,进行玻璃艺术创作实践,玻璃彻底摆脱了传统意义中“生产原料”属性,而以“创作媒介”的存在方式获得新生。随着艺术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现代玻璃艺术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审美体制,玻璃艺术教育也开始确立起自身的理论规范。专业高等院校以科研及其玻璃艺术的研创成果往往代表了同时代玻璃艺术的最高学术成就,并不断地引导玻璃艺术学科建设走向深入。在现代艺术观念思维引导下的玻璃艺术教育改变的不仅仅是艺术家进行玻璃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玻璃的认知态度。

由于种种原因,玻璃始终没能像陶瓷一样在中国艺术史上到达“繁荣”的高度。即使在国内玻璃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玻璃艺术的设计水平却严重滞后。大众对玻璃艺术认知的局限直接阻碍了玻璃文化的推广,玻璃文化根基的缺乏以及创新意识的薄弱已经影响到我国当代玻璃艺术的成长,玻璃艺术教学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本世纪初开始,现代玻璃艺术教学正式引入中国,这场初具规模的教学实践正是从高等院校开始,并始终围绕玻璃艺术系科建设作为教学探索的核心。毫无疑问,高校承载着文化复兴与学科建设的时代使命,玻璃艺术专业教学肩负着端正玻璃艺术学术标准、振新民族玻璃艺术的历史重任。在深入了解玻璃艺术文化的前提下,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辩证地吸收国外的优秀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合理性成为学科发展的根本;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和专业规划目标,建立适合民族与国情的先进的玻璃艺术教学体系是现代玻璃艺术教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必由之路。

科技的革新逐步打破了玻璃材料性的桎梏,新的玻璃艺术设计理念拓展了玻璃艺术的应用范围,玻璃艺术更加包罗万象。作为新兴学科的玻璃艺术专业,如何在玻璃艺术世界庞大的学术体系及技术范畴中理顺核心的研究价值与研究要素?如何在应用与艺术的范畴做到相互的嫁接与融通?我们不再局限于仅仅通过玻璃材料的物理特性来认知玻璃的美感,而是在教学的手段中、在创作的思维上、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诠释当代人文环境对玻璃艺术的影响以及满足艺术家作为创作本体对玻璃文化内涵的诉求。

玻璃艺术学科并不能单一存在并做孤立的学术探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成为促进玻璃艺术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创作手段和研究门类的丰富展示出的并不是学科发展的无目的性,而是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交叉知识,综合地体现出玻璃艺术创作的特点及价值。如圆雕与浮雕塑教学能为玻璃铸造在立体造型方面打好基础;平面构成与装饰训练能给予玻璃绘画镶嵌足够的创造空间及模式启迪;公共艺术意识形态的培养能使玻璃创作的传统思维模式在观念上得到转变;吹制技巧能带动灯工创作并在应用领域大显身手……正是这些学科的融合凸显出玻璃艺术鲜明的学科特征及它的不可替代性。

现代玻璃艺术尽管被认为是西方之“舶来物”,国内教育界尚缺乏相关学科建设的框架导向。然而,如同其他引进的新型学科的发展一样,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已经有过类似学科培育的成功经验,针对这些成功的发展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借鉴并转化。不可否认,西方成熟的玻璃艺术教学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但一味地模仿西方样式,忽略新材料、新门类、新学科的时代背景,将全盘西式的教学方法拿来直接套用,这将失去玻璃艺术学科在当代中国高校艺术系科建设中真正的特色与灵魂。我们需要在理解玻璃文化并具备玻璃工艺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玻璃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构建规范、严谨的教学框架,让现代玻璃艺术学科盛开青春之花。

二、系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中国美术学院从2003年开始筹建玻璃艺术专业,2006年正式招收本科生,现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并有在读研究生若干名。现代玻璃艺术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广泛参与学术交流与学术竞争的同时,玻璃艺术专业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丰富与完善基础课程设置,通过系统的课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的建设目标,并依靠学院自身的优势,努力打造玻璃艺术的特色学科门类。

开放与多元是玻璃艺术系科建设秉承的发展思路,也是学科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科学教学方式的探索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系科优势、建设特色学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的对外交流使中国美院玻璃艺术学科在成立之初就具备了很高的起点和开放的视野,工作室始终处于国际竞争平台,采用国际化的学术标准评估教学效果,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把先进的成果引进来,并逐步推广民族玻璃文化,扩大民族的风格在当代世界玻璃艺术界的影响力,使其在国际竞争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拥有国内优质的教学环境与优秀的教师资源,努力建设多元的学术氛围。教师各自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念解读玻璃艺术创作内涵;学生以不同的思维和创造方式、利用不同的工具及技法探索玻璃艺术的无限可能。

经过近10年的积累,中国美术学院玻璃专业已经初步构建起以铸造、吹制、平面三个板块为主体的现代玻璃艺术基础教学模式。

“铸造玻璃”是玻璃艺术学科探索过程中建设较为成熟的教学板块之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窑制玻璃的表现语言,推进玻璃铸造技法和铸造温度的研究。该板块细分为多个专业课程并包含多个层次的授课内容,学生围绕该板块的教学计划,分阶段进行学习。其中,浮雕、圆雕训练是立体造型之基础,培养学生三维写实能力,热弯及热熔课程研究温度阶梯变化对玻璃本体存在形式的影响,而材料实验课程是基于玻璃料性来探索,其结果往往能带来惊喜,并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与启发。

吹制教学模块训练的是学生的吹制技能以及对热玻璃塑性的直接感应能力。吹制课程的目标是使“吹制”成为学生个人玻璃艺术作品创作的有效表现方式,扩展玻璃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进行吹制实践往往需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团队精神以及协作意识在该教学模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吹制课程紧密联系的则是灯工与砂铸玻璃,这两门课程仍要求学生直面玻璃进行热塑实践,其基本的造型规律与创作手法和吹制具有相似性,课程相互间的交叉训练能做到取长补短,使学生在实践技能上得到有效提升。

平面玻璃课程教学则主要围绕玻璃绘画和镶嵌展开,融入新的加工工艺与创作手段,逐步扩展到综合性技法研究,它与建筑玻璃艺术创作课程一脉相承。该课程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平面基础课程主要是利用喷砂工艺创作平面单色作品,通过厚薄、重叠、交错、虚实来控制玻璃表面肌理以及空间层次效果,培养平面玻璃上的“体积”意识;装饰表现课程要求掌握现代玻璃装饰多元的表现技法,深入研究装饰玻璃绘画的具体特征;彩绘镶嵌课程则从学习欧洲传统平面玻璃工艺技法开始,吸收、演变并转化为现代玻璃艺术应用与创作方式。

铸造、吹制、平面的主体课程模块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是以实践为中心要素的教学模式,每个课程模块下细分的教学内容又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在庞大的玻璃艺术学科领域中构筑科学、严谨的教学框架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每次课程教学的阶段成果,它既有成绩,又值得改进,或深入规范,或查漏补缺,不断总结,促进学科完善化发展。系科的建设是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玻璃艺术专业课程建设从起步到走向成熟需要一定周期的积累,需要在实践中得出最真实的结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搭建将为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奠定基础,现代玻璃艺术教学探索永不会停止。

三、对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的思考

基于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现阶段学科建设的初步成果,我们可以清晰地巩固并拓展如下的教学理念及发展目标。

1.玻璃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规划

“工作室教学”是以玻璃艺术专业的工作室为基本教学单位进行分类教学的教学模式。在玻璃专业设置不同的工作室,实行导师负责制。工作室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学术特点并参考国际相关工作室的学术界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践经验来展示玻璃学术研究的差异性及区分点,它是以创作思维和研究方向为基本分类点的教学及研究方式,是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教学规划的发展目标之一。

在国内现阶段的玻璃艺术教学实践中,课程的设置与创作的方式主要基于工作室硬件条件和玻璃成型工艺来区分,然而,这样的分类方式,尚不能科学诠释玻璃艺术创作的个性特征与特点,也很容易抹杀创作思维之重要性。如果仅从技术的层面简单地区分玻璃创作的价值所在,其教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创作方式过于雷同、思维方向不够清晰、制作手法过于单一等。“工作室教学”模式恰恰能深入地解决这些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现代玻璃艺术教学实际也是建立健全工作室教学制度。

从工作室教学的规划来看,本科学生在统一完成专业基础授课内容之后,可以在高年级进入不同的工作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研究,鼓励学生使用可能提供的一切玻璃工艺手段和应用多种玻璃成型方式,包括使用其他的材料与媒介,努力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创作重要的核心点集中于创新思维,而不是材质与工艺的界定。这种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创作核心理念的清晰与深入,以及对创作方向的系统性把握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提升自身的研究与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为他们今后的就业铺平道路,也为他们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2.玻璃艺术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让学生学有所得并学以致用。玻璃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繁荣玻璃艺术文化、提升玻璃艺术整体设计水平的根本点。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引导与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思维,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学始终秉持创新设计理念,立足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坚持用理性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与解构,理解作品内在创作规律,借鉴、吸收、创新,并努力转化为个人的创作语言。大量的学术研讨与展览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水平与定位,最终促进创作水平的综合提高。

在现代玻璃艺术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我们仍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建立满足不同社会需求、不同层次类别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现实的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综合的权衡。可以确定的是,玻璃艺术专业的本科教学将致力于搭建一个综合、科学、专业的学术实践与研创平台,努力拓宽玻璃艺术应用渠道,拓展玻璃艺术的表现语言,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玻璃艺术,提高审美品位与判断能力,(转第页)

(接第页)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综合能力,更有信心面对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的考验。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要遵循研究型的工作室教学制度,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课题的研究,学生的论文与创作都需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体现较高的学术水准,培育专家型人才。

3.现代玻璃艺术美学评论体系建设

通俗点讲,所谓建立专业美学评论体系就是取得玻璃艺术评论的“话语权”的问题。考虑到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其他艺术门类的评论标准很难纯粹套用到对玻璃艺术的评价上来,玻璃艺术教学成果考核以及玻璃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判断标准需要有一套完整且系统的玻璃艺术自身的学术理论作为强大支撑。尽管玻璃艺术评论体系的建设在国外相对完善,但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内现代玻璃艺术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给现阶段玻璃艺术的评论造成了诸多的困惑。玻璃艺术过于小众,甚至连长期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人士对玻璃艺术也不甚了解,多数综合性展览忽略了玻璃艺术门类的存在,提供给玻璃艺术展示的平台相对有限……幸运的是,随着玻璃艺术的普及和玻璃艺术影响力的扩大,这种状态在逐步改变。

玻璃艺术专业评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正确地推广玻璃艺术文化、传播玻璃艺术知识,有利于突出玻璃艺术学科的独特性,有利于艺术学科的相互融合,有利于玻璃艺术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玻璃艺术教学成果的充分展示以及教学效果的真实检验。

伴随着玻璃艺术教研的深入,其艺术评论体系和评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与规范。玻璃艺术教学单位在这场“无声的革命”中仍扮演着中流砥柱和奠基者的角色:推广玻璃文化,使公众对玻璃艺术的概念与种类有基本的认识;扩大学术交流,增强玻璃艺术的影响力及构建玻璃艺术的美学内涵;举办各种规格的玻璃艺术展览,做到玻璃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间的相互融通……上述这些方式,正是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一直努力、不断突破并致力实现的。我们认识到,仅仅进行玻璃艺术的教学与创作实践远远不够,现代玻璃艺术既然能独立出来成为单列的学科门类,必然要有核心的专业理论作为依据与支撑,而这些系统的认知和核心的理论基础恰恰为专业评论体系的建立做好铺垫。

结语

镶嵌工艺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北海在历史上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拥有大量的海洋资源。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北海良好的文化以及资源基础。通过对北海恒兴珠宝公司的实际走访和深入了解,搜集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和数据,通过对比和总结对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分为3个章节:第一章对贝雕艺术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了解贝雕的制作;第二章则对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现状作分析;第三章从四个方向详细的分析了北海发展贝雕艺术对文化产业经济链的作用;最后一章对本一个小结,经过分析对于北海发展贝雕能否形成文化产业经济链提出有用的建议。

贝雕的介绍

制作贝雕艺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结晶。贝雕艺术的出现不仅为我国人民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而且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贝雕简介

贝雕是以贝壳为原料,经过艺人的精巧加工而创作的工艺品。浩瀚无垠的海洋世界孕育了丰富奇异的海洋生物,海洋贝类就是其中最迷人的造物之一。贝壳的种类很多,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色彩和纹理也很美丽,有的还是很妙的反光体。贝雕作为大海奉献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北海贝雕是一种优雅的装潢工艺品,它以江河、湖泊、海洋的五彩贝壳为原料,按设计要求,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过设计图稿、精心选料、雕刻琢磨、对贴组装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

2. 贝雕的题材

贝壳品种多样,大的象簸箕,小的象米粒,形态繁多,色彩各异,一个贝壳还可以磨出多层色彩。所以制作的工艺品,品种多,题材广。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为题材,珠光晶莹,古朴典雅,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品种有酒烟具,文具、台灯、发卡、瓶插、鱼缸、项链、首饰盒等实用工艺品,以及各种挂屏、座屏、屏风、圆雕等艺术欣赏品。把贝壳经过切割、拼接并粘贴,还可做成贝雕画。

北海恒兴珠宝公司发展现状

1. 北海恒兴珠宝公司概况

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珠宝首饰及贝壳工艺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目前北海市唯一一家加工金银首饰品和贝雕工艺品的企业。2005年,民营的北海恒兴珠宝公司接手北海工艺美术总厂,收拾“残部”,并在产品结构及生产工艺上作了很大改进和调整,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采用多种工艺技法开发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纯天然、不着色、原汁原味的贝雕画精品,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多次被用作国礼,在工艺技术上可以说在国内同行业里鹤立鸡群。 现在已经形成年产值500万元的生产规模,年出口额在20万美元左右,目前有从业人员80人。公司一贯坚持走高起点、专业化,打造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恒兴”牌贝雕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2007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同时正在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的认证。

2. 北海恒兴珠宝公司贝雕产品的特点

北海贝雕画是以贝壳、海螺为原料,经雕磨、堆贴而成的工艺美术品。北海贝雕画的构图吸取国画的风格与浓厚的东方艺术构思。题材分人物、花鸟及山水三大类。贝雕画是艺人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精心设计、雕琢、堆贴而创作出的高雅艺术品。贝雕画将国画的神韵、刺绣的空灵、玉雕的质感、珍珠的光泽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有极高而独特的艺术欣赏性。因其材质为日月精华固化而形成的具有灵光宝气、古代曾用之为货币的贝,而寓意画中有贝、室中有宝。

北海恒兴珠宝公司形成文化艺术产业经济链可行性分析

1. 优势

贝壳是大海对人类的一份馈赠,贝雕则是海边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画到立体贝雕,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海的民间艺人不断发现、创造、继承和创新,使北海贝雕艺术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广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一朵奇葩。

(1) 公司规模优势

北海恒兴珠宝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最规范的制作贝雕艺术品的企业,已形成年产值600多万元的生产制作规模。在贝雕工艺上有很高的威望,同行业中享有声誉。不仅在公司规模还是销售渠道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一家公司。通过其尖端的技术以及庞大的销售渠道,来带动北海制作贝雕的小公司进行大规模生产,进一步实现文化艺术产业经济链。

(2) 自然条件优势

北海恒兴珠宝公司坐落于北海这个三面环海的城市。贝雕材料具有丰富、来源快、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找到合适的贝雕模型。北海又是一个港口,具有交通便利的先天条件。在海外贸易上,能以更加廉价的成本进入国外市场,因此其产品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强。这也为北海贝雕形成贝雕文化艺术产业经济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文化艺术优势

北海贝雕一直是北海传统的民族工艺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海市工艺美术总厂曾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北海贝雕畅销海内外。曾荣获国家工艺最高奖“百花奖”的北海贝雕,在上世纪80年代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并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商务部大楼等建筑装饰。因此,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决定了北海贝雕艺术能够更好地发展,“北海贝雕技艺”名列广西北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向全社会公示。

(4) 政府重点扶持

2012年2月15日,北海市政府开展北海贝雕文化产业基地项目。项目内容: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2012年规划投资1000万元,2013年规划投资1000万元,2014年规划投资1000万元,十二五期间共规划投资3000万元。计划2012年开工,计划2014年12月底竣工。建设内容:北海贝雕工艺研发、产品创意、加工技术升级;贝雕文化、生产工艺及产品展示、文化旅游、销售等。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北海市政府已经对贝雕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把贝雕文化产业作为拉动北海经济的一个大项目。在这一环境下,北海贝雕已经为形成贝雕文化艺术产业经济链做好了足够的冲刺准备。

2. 劣势

同时,北海恒兴珠宝公司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一项文化艺术需要被更多人所认知,更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传承下去。

(1) 缺乏人才

纯手工制作的贝雕工艺,受人才短缺的制约越来越严重。2005年,恒兴公司接手时的工艺美术总厂只有30人,前前后后招收、培训学徒120多人,年轻人来了又走,留下来的全部是原工艺美术总厂的老工人。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公司仅余10来名工人,而真正能上操作台的工艺师仅有5人,最年轻的已50岁。由此看出,贝雕工艺正面临着人才缺失的危险。

(2) 知名度不够

作为广西唯一一家制作贝雕公司,是仅存的一家继承北海制作贝雕传统文化的企业。不仅经济价值潜力巨大,而且是保留国内制作贝雕文化的重要保证。目前,北海贝雕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要通过宣传以及比赛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北海贝雕这一传统文化。

3. 机遇

贝雕在国内市场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贝雕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其潜在价值非常庞大。北海恒兴珠宝公司是广西唯一一家贝雕工艺品企业,也是国内少数几家贝雕工艺品之一。其在贝雕工艺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逐渐被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接受。在此背景下,把握这次机会将会大大有利于北海恒兴珠宝公司形成文化艺术产业经济链。

4. 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原有大连、青岛、北海,以及福建闵侯四家厂,经历着市场经济大潮过后,因恒兴公司的接手,北海恒兴贝雕现成为惟一一家仍在生产的贝雕生产企业。但如今海南贝雕已经开始对北海贝雕有了威胁。不仅建立了贝雕培训基地,而且还从挖走北海贝雕仅剩的几名工艺师。北海贝雕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

5. 发展建议

对于北海恒兴珠宝公司在贝雕产业方面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人才培训

面对人才缺乏这一刻不容缓的想象,应着重加强人才培训。北海贝雕不能后继无人,因此要放弃一些利益来加强培训。建立一个正规的贝雕培训基地,给予学员较大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提高工艺师的工资水平,解决企业难留人的想象。

(2) 加强宣传力度

一方面,北海恒兴珠宝公司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在人流量大的旅游景区设立广告牌或者是销售点,让更多人了解北海贝雕,了解北海的文化艺术。同时能够让前来旅游的人们接触到北海贝雕,贴身感受北海的文化。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工艺技术比赛,进一步提高北海贝雕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宣传不仅是北海恒兴珠宝公司的任务,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面对越来越困难的北海贝雕行业,仅靠北海恒兴珠宝公司是完全不能够胜任的任务。政府出力保护北海文化艺术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举办工艺技术比赛,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北海,了解北海贝雕。

(3)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设立政府扶持基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每年的预算中拨一笔款项重点扶持贝雕工艺品产业发展。并对贝雕工艺品产业提供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税、补贴等等。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快速地伸出手来,用实际行动拯救这个正在远去的工艺。

对北海制作贝雕形成文化艺术产业经济链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