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文化论文

金融文化论文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从2006年春季逐步显现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一场人类 历史 上影响力最大的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引起了一系列的 经济 连锁反映。然而这次以美国为核心、逐渐向全球波及的金融危机其持续时间、波及范围、影响深度都还不确定,各国金融风暴因素与反金融风暴因素存在着艰难的博弈,我们无法以准确的数据来具体衡量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破坏。但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和破坏性,我们不能无视其任由 发展 ,而应本着 科学 的精神,以追求客观、真实的心去靠近真理,把握事件的发展。而文化产业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拟从历史的路径和内在逻辑的路径着手分析 中国 的文化产业在这样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将受到何种影响、可以如何应对等一系列问题,试图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史上的金融危机与今日世界的文化产业格局

20世纪30年代,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加上随即而至的二战,对欧美 工业 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寻求重振本国经济的路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着手文化产业的框架性布局。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美国以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谨慎地进行了三次较大动作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Www.133229.cOM到了80年代中后期,美国全力向他国特别是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产品大倾销,十几年的时间便逐步瓦解了国际间文化产业原有的有形或无形的壁垒。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以在gdp中占据25%的突出比重,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为美国占据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原本属于外向型经济型、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动荡和经济损失。金融危机后,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纷纷寻求重振经济的道路。日本政府积极实施“文化立国”战略,并公布实施了《振兴文化 艺术 基本法》和《有关振兴文化艺术的基本方针》、《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他们高喊着“将美国霸占全球文化产业剩下的那一半收阔囊中”的口号,以动漫为突破点,发展成了一个具有重要世界影响的文化产业国家。韩国也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积极培育。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1999至2001年先后制订《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历史来看,前两次较大的金融危机,都孕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对文化产业都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之前的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世界的文化产业并未成熟,并未形成一个体系融入各国的经济系统。在金融危机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破坏性影响下,各国纷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弥补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而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根源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融入了各国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各种盘根错节的产业链条彼此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要看到历史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体现,看到此次金融危机将可能对文化产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异于前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本次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等世界大部分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从政策上还是资金投入上,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说,文化产业的收益成为了本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无疑会多少受到波及。

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最首当其冲的金融行业和投资行业。这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资金无法畅通流转,投资市场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约。从客观来看,银行等借贷机构资金回收困难,资金流动不足,无法再提供庞大的贷款。从主观来看,一方面由于信用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金融机构在审核贷款资格时将更加小心和谨慎;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致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危机持续时间波及范围等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市场前景不明朗,投资者会更加小心谨慎。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救市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缓冲危机的冲击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危机。

金融、投资行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产业必然会受到波及。金融危机的爆发地美国,其文化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各影视投资公司的原有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从而不得不改变计划;明星们也被迫将面临着身价下跌、片酬缩水、投资损失等问题;好莱坞演员们正在酝酿是否举行罢工。俗话说,“ 体育 和世界经济永远是在一条船上的”,欧美的体育经营营销投入普遍有所缩减:赞助商纷纷减少或收回对球队的赞助;各类体育俱乐部也纷纷开源节流;2012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也提出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计划对奥运设施的建设的预算也将大幅度缩水[1]。可以想象,这样的结果导致奥运产业经济的产出必然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就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来看,主要呈现并预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由于此次危机主要由地产业次贷危机引爆,文化地产必然受到直接的影响。大多地产公司是贷款开发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资金流动性差,地产公司再申请贷款将有所阻碍,项目开发进程将有所调整:为了节约成本,用于前期项目设计的资金计划将一定程度减少,地产策划、设计等文化地产类别将受到不利影响;为了加快资金回笼,用于后期宣传、推广的资金计划将有所增多,将可能促进房地产营销机构和相关传媒广告收入的利润提升。这样的调整,实质是房地产行业对本行业利润和与地产相关行业(如广告传媒)之间的利润进行重新分配,从某种程度来看,它是房地产商在金融危机下的一种自救措施的体现。这种将本行业利润对外进行分割的方式,应该是房地产业的一种短期行为。

影视娱乐圈呈现出动荡和不景气。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制片商投资更加谨慎,影视作品的投资减少; 企业 赞助的各类商业演出数量将有所下降;影视剧市场不景气,明星不得不面对着身价下降、片酬缩水的事实;娱乐界人士曾投入股市的资金也随着股市的急速下跌而被套牢。但是,也应看到积极意义的一面:目前国内影视市场只有《大鳄无形》、《知情者》等为数不多以金融风暴作为故事背景的影视剧作,金融风暴题材将可能成为银屏、银幕的新宠;投资资金的压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品的优胜劣汰,演艺明星将提升竞争力,影视创作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

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中国传媒业来说,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必然通过企业广告投放的微妙变化来体现。从前文分析看到,文化地产业关于地产项目后期宣传力度的加大,对于主要以地产和汽车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传统纸媒和广播将十分有利;电视台与地产相关的电视节目和栏目也逐渐进入阶段性活跃期。据10月7日法国实力传播公司的调查数据预测,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广告市场的冲击明显,北美和西欧广告开支增速放缓幅度最大,预计今年两个地区的广告市场的增速1.8%1.6%。而新兴国家仍然是广告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亚太地区广告本年度市场增速将可能达到10.1%,中国将可能首次进入世界广告开支前10的行列。[2]

金融危机对传媒的影响不仅在于对广告投放增加带来收入提升,更可能在经营方式层面向传媒提出挑战。以互联网为例,由于受到华尔街雷曼兄弟破产的消极影响,以风险投资为支撑的免费互联网服务将可能过度到付费服务为主,在过去的5-6年时间里被誉为“社会性媒体”的互联网将逐渐转变成为“真正的生产力”,这意味着互联网经营模式将逐渐转变。

金融危机从美国逐渐波及到中国,需要一定的过程。对比中美两国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可以看到,中国是较为传统和保守,而美国则是相对开放和活跃。虽然到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对我国居民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还未构成较明显的影响,但从经济周期来看,我们不能忽视因此可能产生的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可以预计的是,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渗入,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会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物质消费来看,需求仍然是相对刚性,居民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可能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与物质生产关联度很高的文化产业部类仍然具有十分有利的发展机会;但从纯精神消费来看,虽然对于居民的生活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相对软性,在经济动荡时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做出适当调整:对高收入者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在于市场是否能持续提供更多高档、优质的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其需求,而他们不会更多地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支付这些产品的价值,各类艺术演出、展览及艺术品交易市场,仍具有一定的消费人群;对中低收入者来说,原本就不强的文化精神产品支付能力则面对了更大的挑战,他们可能减少高消费的文化精神产品,更多地转向低成本的文化精神产品消费,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减少对艺术品的投资、 旅游 、影院和ktv等消费,更多的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室内消费,如家庭影院、 网络 游戏、棋牌游戏等,或近郊旅游景点的消费。“在家玩廉价网游”之类的娱乐方式将可能受到追捧[3],这使得数字娱乐业软件和游戏开发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原本以家庭为主要传播群体的广播电视,有了再度繁荣的契机,可能带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

其实,在既定的市场消费容量下,金融危机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冲击或影响了某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却也在一定程度潜藏着另一些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旅游产业受到一定影响,数字娱乐业软件和游戏开发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高成本的休闲娱乐、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受到一定影响,低成本的休闲娱乐、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却因此有了相对较大的市场。

三、 金融 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对策初探

以上分析了金融危机可能对我国文化产业造成的影响,对比欧美文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我国的文化产业到目前为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还不太明显。但由于 经济 危机的蔓延和渗入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提早采取应对措施,以帮助我国文化产业顺利度过危机,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从 企业 的角度来看:首先,企业要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如果企业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经济活动,则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经济危机的隐患。正如我们所知,美国次级贷款机构放松贷款者贷款资格的审核,接受了大量信用不合格者的贷款申请,“次贷危机”所引起一系列经济危机的连锁反映,最终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如果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危机将时刻威胁着我们。这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各个企业,敲响了警钟。其次,企业要加强创新,适时地推出新策划、新产品、新服务,增强自身应对市场危机的实力。例如,面对 旅游 业产生的变化,相关企业可以加强宣传,并采取各种新的策划吸引游客;加强本土旅游景点的开发力度,推出一系列创意概念,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内需,加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与合作。文化产业空间上的聚集——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区的 发展 ,为文化产业统一、协调、规模化的操作提供了交流平台与产业机会,并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因市场不可预测因素而可能受到的经济风险。另外,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动与文化产业的调整,或许会给 中国 文化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带来机会,通过理性的判断,积极入股、并购国际文化产业机构特别是西方媒体,推动企业的战略提升,从宏观上讲,也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看:此次金融危机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我们有信心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4],但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 政治 局势紧张,却很可能对中国的宏观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从 历史 的经验我们看到,美国占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目前已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文化大国;日本和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将文化产业立为本国21世纪的基本方针政策,实现了从出口拉动经济发展向“自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成为了文化产业的实力大国,国家综合实力也得到了飞速提升。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产业这一“软实力”对国家经济稳定及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国也已建立起了“‘文化事业政府保障,文化产业宏观调控’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有文化单位为骨干、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国家政策可以提供哪些有益、有效的措施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专文来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家文化产业战略调整思路。这里着重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首先,应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会议中关于构建和谐国土的精神,从源头上加强对土地的管理,树立与时俱进的土地开发整理观念,以 科学 性和规范性结合、效益和生态并重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对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土地开发,只要经过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论证了可行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计划,政府都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要让人们认识到,“以文化地产为保障,文化旅游为主体,文化创意为灵魂”是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正当思路,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定比例的文化地产除了使文化旅游、文化创意项目具有地理载体、人气基础与产业支撑外,还具有提升地产品质,拉动地产行业回升,刺激国家经济活力的积极意义。

其次,根据十七大三中全会的精神,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三农建设,而加强 农村 文化的建设,又是三农建设的重要环节。面对我国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的基本事实,闲置的土地如何开发利用?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严格控制土地的其他用途,充分利用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化及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生产,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可见的农业经济效益,对农业产品的后期创意设计加工和新农村景观的开发利用,则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虽然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波及范围我们还无法预计,但有两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一,这次被认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逐渐蔓延,尽管世界各地的反金融危机力量采取了各种可能的措施,试图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但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此次由超级经济大国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大爆发,在全球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动荡,其在短时间内不会平息;第二,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各关联部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并且十分深刻的,其造成的具体影响是我们现在无法估量和掌控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严密的动态观察和深入的分析,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将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破坏性影响减到最低,并看到潜在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将危机各种影响的合力逐渐导向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良性局面。

[注释]

[1]《伦敦盖不起奥运村 2012奥运会陷入金融危机》,闫雯雯,四川在线(成都),2008-10-10

[2]《金融危机下国际广告市场增速大幅放缓》,芦龙军,新华网,2008-10-08,

[3]《金山ceo求伯君:廉价娱乐 工业 无惧金融危机》,杨国强,第一财经日报,2008-10-15,

[4]《温家宝与布朗通电话: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可控》,中国新闻网,2008年10月14日

[ 参考 文献 ]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在西方,金融业与工商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注重市场营销,将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指导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思想。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顾客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早期银行的市场营销,基本上以联系与争夺客户、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随着银行之间兼并加剧,竞争激化,单纯用礼貌、周到的服务,已较难进一步拓宽顾客渠道。银行为了在信息技术时代求生存首先也是要争取顾客,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促使银行服务手段现代化。银行致力于采用新技术,为银行与银行间以及银行与客户间的联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内部管理的电子化。

一、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是针对金融行业这种特定行业的相关服务而设计建设的,客户通过一定的通讯手段(电话、传真、计算机通讯等)与服务网络中心取得联系并得到身份确认后,即可享受系统所提供的相应金融行业信息服务及有限定范围的账户操作服务,如获取金融行业政策、法规、业务办理通知信息,查询新业务开办方法,客户账户往来查询,查对用户相关社会服务行业收费账单,用户进行限定范围的账户转账和指定收费单位的简单付费,以及其它某些相关行业特别业务操作,等等,也有人把它称之为银行服务呼叫中心(BANKSERVICECALLCENTER)。

早在8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并利用电话等通讯手段在各大商业银行为广大储户提供服务,然而,由于当时的通讯与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一服务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但是,在今天,计算机与通讯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已经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CPU从286、386、486到奔腾处理器,从单处理器到对称、非对称多处理器结构;计算机网络范围已经从小范围的局域网发展到跨区域的广域网、甚至联接全世界的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数据传输从统计时分复用到ATM异步转移模式,数据传输速率已从几百bps发展到最高上几Gbps,几乎是千万倍的提高;计算机处理体系结构从单机方式发展到“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网络方式以及CLIENT/SERVER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处理模式。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以跨代的速度更新和发展。在通讯领域,电话已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X.25分组交换网、DDN数据网以及光纤网已触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卫星通讯、微波传输使得信息可以传送到人类所能想象的任何空间,……。所有这一切都已为建立最完美的金融增值服务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1995年10月,首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接着,北美又出现一体化金融网络机构,商业银行步入电子化新时代。电子化的进程大大增强了银行竞争力。花旗银行的ATM已能处理150多种交易,从现金存取到共同基金投资,甚至进行股票交易,使客户加深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的建立,可以使商业银行向全能型发展。在银行高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商业银行率先向全能化发展。对客户而言,全能银行有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的优点,使客户能自由选择最适合其需要的信用工具,特别是小客户,节约了他们与多家机构打交道的成本。这有利于银行吸引更多的客户,实施网络式管理。美国花旗银行发挥总体优势,不断将其在日本市场外的金融创新产品,如有6种货币和黄金等多种选择的共同储蓄账户,介绍给日本客户,稳住了日本市场。目前,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日益为西方商业银行重视。金融工程所承担的是向特定用户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包括尖端金融产品的设计、证券承销安排、资金的吸收与分流、产品开发与信息处理等。银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金融、法律、税务方面的专家,将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独特的服务方案。这种方案是标准化的投资机会及储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户独特需要而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独家顾客”方案。也就是说,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此银行。这是固定客户制,是客户与特定银行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发掘潜在客户,波浪式地发展客户网络,同时也可加深银行与客户的定向信息交流关系。

二、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并高度繁荣的今天,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服务正在满足社会各界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使本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盟,利用对方的金融专家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客户网络制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迅猛增加,传统的通讯交换方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大量的数据需要及时、可靠地在各银行间传递,而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数据交换模式:EDI。EDI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这种方式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迅捷、准确的计算机网络为客户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每一笔业务的延续时间不超过三十秒,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实现了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快速服务的宗旨。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上,EDI迅速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增加中间业务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和推动着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正是EDI这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沟通不同行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正日益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之一。从90年代初期起,美、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宣布,所有的商户首选交易方式为EDI,不采用EDI的商户将不予或推迟办理,EDI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日后国际化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三、创建银行内部通信网络

西方商业银行管理改革的主导是“以人为中心”观念的确立。人是经营管理的主题,行为科研究已在西方国家形成潮流,使世界企业管理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在商业银行界突出体现在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银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银行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赢得广大客户的信任,有了高素质的银行管理者,才有高数量的客户群。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银行创建内部网不仅发展了内部通信,加强了上下级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样做起码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的文件流:即搜集保存于文件和活页夹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置入一个具有强大搜索功能的电子通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例如,瑞典最大的SPARBANKEN银行也处于激剧动荡的合并时期。它开发的内部网,名为CHANNELONE,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电子邮件、论坛(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银行规则与其它组织信息数据库以及工作流系统。很显然,内部网改进了银行内部的通信。SPARBANKEN银行内部网/INTERNET解决方案经理LUSTIG认为,通过改进员工访问信息的条件,将会改进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迄今为止,我们将30-35%的时间用于直接客户服务,其余的时间则用于处理业务部门的任务,”他说:“现在,我们必须改变上述做法,将执行两种任务的时间比改为80:20,即80%的时间用于开展有效的用户服务,用于处理业务部门日常事务的时间仅占20%。”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大银行都将要逐步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并且在不断加强其地区性、乃至全国性金融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在各大银行间建设区域性电子联行的工作也已经取得了实质的进展。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银行还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众多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

因此,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后,以及实现区域性电子联行后,银行的业务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银行众多的公司客户、私人储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怎样稳固保持原有的客户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发展自己、而处于领先的地位?

很显然的一点,就是不断改进服务。只有不断利用现代电子信息通讯管理手段,全面提高银行的专业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为银行客户服务,才能争取扩大银行的业务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应完全熔入国际金融业电子化发展的浪潮中,并根据自身的特征,利用尖端电子技术不断创新和开发适合自己发展的先进服务手段。我们除了应完全掌握上述国际金融业电子化发展的三个方面外(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和创立银行内部通信网络),还应结合当今尖端的电子技术及自身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开发:

1.由于电话银行、自动柜员机以及当前的INTERNET银行服务等相继问世,客户实际上是距离银行越来越遥远了。各家银行的服务项目越来越雷同,客户所面对的是同样的电话或ATM,银行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谈的途径越来越少,如何才能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呢?这是全世界商业银行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在与国际接轨时,也应首先考虑这一问题。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系统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创建一种环境,银行利用该环境不仅可以向客户交付事务处理功能,而且提供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个人化信息。我们先运用定向联系,即定向促销,掌握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及客户资金拥有量、投资意向、投资策略、分散投资比例等,然后通过定向服务包括定向优惠,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固定客户制,为顾客提供设计独特的理财方案,使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一家银行。目前,美洲银行、NATIONSBANK、第一银行系统、FLEETFINANCIALGROUP、加拿大皇家银行、花旗银行以及新英格兰银行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

2.在理论上,越开放的系统,其安全性就越差。而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要求既开放,又要绝对安全。如何寻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是我们要努力寻求的。新加坡DBS银行于1998年10月份出台INTERNET银行服务,该银行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安全。由于美国禁止输出128位加密技术,DBS银行经过努力寻找到一种替代方案。瑞士CREDITSUISSE银行为了保证无懈可击的安全性,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参数,可达到如下目的:

保护主机和服务器系统免受外部攻击;

防止内部图谋不轨和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

提供强有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公用INTERNET传输时的安全;

保障用户在INTERNET的识别和验证;

保障用户与银行主机之间端对端的透明性;

解除银行客户对保护专用信息问题的担忧。

3.以INTERNET服务为基础,与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建立一系列联盟。通过这些联盟,我们可以扩展在全球范围的触角,可以促进伙伴银行的客户在我国进行投资,同时我们自己的客户也将更加便捷地获得海外投资。INTERNET服务可以作为主要的市场开发工具,它是我们赖以建立新联盟的基础。一旦建立了此种联盟,双方银行的客户都可以从广泛的银行服务互惠协议中受益,包括使用ATM以及外汇和贷款业务等。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万载;花炮文化;金融危机;传播策略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给我国花炮出口企业带来重大影响,湖南、上栗不少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据了解,上栗某花炮厂2008年底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来自欧美地区的订单减少70%。万载也不例外,花炮产业是万载经济支柱产业,出口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订单减少,在突然而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万载花炮产区当前是如何传播其花炮文化的?在花炮文化传播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万载该如何解决花炮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将就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1金融危机背景下万载花炮文化传播状况

自2007年8月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万载并没有放松其花炮文化传播活动,近两年来,宜春中秋时节的月亮文化节上都可以看到万载花炮的精彩表演,特别是2008年中秋万载更是成功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首届花炮文化节,向外界极大地宣传了万载的花炮文化。当前万载花炮文化传播状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成功举办彩天情2008中国·万载首届花炮文化节,向国内外展示万载花炮文化。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2008年9月16——18日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的花炮文化节,县内150余家花炮企业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一起共接待国内外宾客1600余人,花炮企业和客商广泛签订业务合作合同,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花炮燃放表演活动,例如万载彩天燃放制作有限公司创造的“龙腾盛世彩烟彩龙”吉尼斯记录获得成功,并当场授牌。另外,在宜春新城区举行的闭幕式晚会“万载之夜——火树银花不夜天”国际音乐烟花展演,邀请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中国熊猫集团等5支燃放队伍参加,气势恢弘、精彩无限,吸引了中外客商和6万多宜春市民现场观看。并举办各种花炮文化论坛,通过相关活动和媒介报道,最大限度地宣传了万载的花炮文化。

1.2将万载其它传统文化与万载花炮文化相结合,力求丰富花炮文化内涵。

万载有着深厚的花炮文化历史底蕴,还有源远流长的与花炮相互呼应,而且万载本县及周边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万载利用花炮文化节的契机,很好的结合了万载当地的傩舞文化、有机农业和特产文化、以及红色和绿色旅游文化。

1.3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花炮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万载花炮产业。

一个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开辟。近年来,万载县政府积极协调,为花炮企业提供财政支持,重点培植大企业和大品牌。在市场开辟方面,简化花炮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开辟多个出境通道。内销方面则抓住奥运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的有利时机,大力开辟花炮市场,实现产销两旺,组团参加各种订货会、展览会,如中国(长沙)烟花爆竹博览会和上海庆典烟花国际博览会,宜春市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通过产品展示,经贸洽谈,焰火晚会,高峰论坛等方式,大力宣传万载花炮,让更多的客商了解万载花炮。

1.4利用广告媒体积极宣传万载花炮文化。

2008年,万载开办“国际烟花网万载专栏”和“国际烟花爆竹供应商网站”,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万载花炮企业,宣传万载花炮文化和产业政策,及时将万载花炮的经营、发展、管理和亮点、信息输送到全世界所有花炮供销商和消费者。另外,花炮文化节期间,万载云集全国各路媒体记者,对万载花炮节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报道。

2当前万载花炮文化传播的困境

近年来,万载县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在宣传万载花炮文化方面可谓硕果累累。但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面对将来的发展,万载花炮文化传播依旧面临着巨大挑战。

2.1国际金融危机对万载花炮行业发展的影响。

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对花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加上烟花原材料价格涨价、运输受阻、海运成本大幅度升,当前,烟花爆竹产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新的挑战。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原本花炮平均外向度偏低的万载外贸市场进一步萎缩。由于受众多规模以下企业外向度低的影响,万载烟花爆竹整体外向度依然较低,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万载花炮外向度为22.3%,而浏阳鞭炮整体外向度为65%。

2.2浏阳、上栗、醴陵等其它花炮主产区的激烈竞争。

浏阳早在8年前就通过“文化搭台,工业唱戏”,大力举办“浏阳国际花炮节”向世界推介浏阳市、推介浏阳的烟花。通过政府企业上下联动宣传和积极争取,“全国烟花质监站”、“国际烟花协会”和“烟花爆竹原产地”均落户或确定在浏阳,浏阳地域保护品牌也申报成功,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商标,烟花爆竹产业的开放度和品牌知名度得到稳步提升。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万载的花炮行业在进入2002年后放慢了发展的脚步,甚至停滞不前。据万载花炮局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炯花爆竹产值为11O亿元,作为主产区的万载只有18亿元,而上栗达到30亿,浏阳则是51亿元。醴陵号称“花炮祖师李畋故里,花炮之乡”,株洲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醴陵目前共有花炮企业六百余家。2005年全市花炮行业产值过四十亿元,品种多达数千种,产品远销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3万载花炮企业发展滞后,未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

万载花炮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呈现一种“小而全、散而乱”的局面。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80%的企业的主要产品都是一些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率低的低附加值产品,像海外市场走俏并且高附加值的大型地面礼花、高空和芳香型爆竹等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厂家寥寥无几。但潜力还是巨大的,例如,在一个全新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烟花领域——日景烟花和白天庆典产业上,万载华泰烟花厂和彩天燃放公司在国内已经占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无论在技术积累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远远领先浏阳等竞争对手。

3金融危机背景下万载花炮文化传播策略

花炮行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据万载花炮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世界烟花爆竹产量中国约占90%。印度、南美、西欧约占10%。2008年中国烟花爆竹国内总产值190个亿左右,其中出口约50个亿,国内市场约140个亿。中国出口烟花概况。按出厂价算,人民币升值之前约5亿多美元,人民币升值后约6亿多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约50多亿美元。出口地区分布:欧洲约45%;美国约40%;南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约15%。中国主要出口地区:湖南浏阳、醴陵、江西的万载、上栗四个主产区约占80%,北海、巢湖、河北等地约占20%。

介于如此朝阳的产业,万载凭借现有基础,通过上下一致努力,一定可以在花炮行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此,系统地进行万载花炮文化传播,研究新策略、新途径、新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万载花炮文化传播,不能依靠零散的活动,如花炮文化节的期间强势宣传,更要把万载花炮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来加以研究和思考,在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切实措施避免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让万载花炮在全世界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具体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结合当地传统特色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花炮文化活动,加大力度丰富花炮文化内涵,打造万载花炮“时尚、安全、美丽、响亮”的新形象,走复合文化传播之路。

万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较多,一方面想方设法把万载的传统文化,如傩舞面具造型,融合进花炮产品设计中,形成特色文化烟花产品,研究开发多项传统文化花炮产品;另一方面,万载不同领域的强势产业和企业集团间密切合作,形成异业广告联盟,互相宣传,如百合粉生产企业,可与花炮集团进行广告合作,在包装上相互宣传。第三,继续举办诸如花炮文化节等花炮文化活动,举行各种大型花炮高峰论坛,让万载始终处于花炮行业发展前沿。第四,在利用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与花炮文化融合外,还应加强花炮文化前沿研究,不断丰富花炮文化内涵,让万载花炮在全世界树立“时尚、安全、美丽、响亮”的全新形象。第五,与宜春本地高校宜春学院合作,成立花炮文化研究和调研机构,收集分析竞争对手发展现状,对万载花炮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在全国学术界创造广泛深远影响。

3.2采取必要措施,发挥万载日景烟花领先优势,传播万载花炮文化特色,进一步引导花炮企业朝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

对万载花炮优势企业,聘请外脑进行全面导人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打造强势企业新形象,积极培植一批强势品牌企业。对于日景烟花这一极具广泛发展前景的领域,万载要保持当前优势,积极创新,积极宣传,发挥在该领域的领头羊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减小万载花炮出口企业损失,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鼓励企业创新和良性竞争,互相促进,例如可进行万载花炮文化节指定产品选拔活动,对人选企业和产品,可利用该称号进行广告宣传和产品营销。

3.3整合优势媒介资源,研究科学的整合广告传播策略和媒介组合策略,长期不问断传播推广“万载花炮”这一证明商标。

首先,利用大众媒体在重大花炮文化活动期间,展开密集广告投放;其次,在无重大活动时,也要不间断的传播万载花炮之都的形象,可选择省级卫视投放电视广告;另外,要特别注重新媒体传播和线下广告传播,这对万载花炮文化进行长期不问断的品牌传播尤为有效,在当前多元化媒介格局下,花炮文化常态传播多可采用多种媒体共融的新传播模式,整合internet、IPTV、博客、播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等多种新媒介形式,树立花炮文化传播的数字媒体观。

3.4搭上宜春旅游和万载旅游发展的快车道,打造花炮文化常态持续传播氛围,建设花炮文化展览馆,有效提高万载花炮文化的内涵深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设万载花炮文化展览馆,集中展示花炮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吸引游人和客商参观。在专用场地定期举行烟花燃放活动,开发花炮文化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力图建设一个舒适安全的万载花炮文化旅游市场,让游人来参观万载花炮传统工艺展示和企业新技术新成果展示,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展企业花炮文化旅游项目,向游客展示企业发展成果,游客参观企业也迫使该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和形象传播。

3.5积极和浏阳、醴陵、上栗等花炮主产区交流合作,传播万载花炮主产区良好形象。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目前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在认识以及实践上的误区

一、歧视职工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

1些人认为,职工文化不属于企业管理范畴,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不凸起、不显明,既不属于轨制化的科学管理,也不属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这类认识削弱了职工文化的首要地位以及作用。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首要组成部份,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实践的统1。人是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的核心元素;企业的主体是职工,因此,在必定作用上说,职工文化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表明,施行文化管理、民主管理以及科学管理,都离不开优良的职工文化作为保障以及支持;没有优良的职工文化,人心就会散漫,精神就会懈怠,企业必将缺少竞争力以及创造力,难以实现可延续发展。

二、对于职工文化的内涵认识偏颇

1些人认为,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就是体裁流动,吹拉弹唱,打球照像;贫病灾祸,爱心送上。这是对于金融职工文化内涵的浅陋化理解。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工文化内涵,首先是职工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如果职工没有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不可能有爱岗敬业,勤恳学习,敢于立异,忘我奉献的职业品质以及精神。这是金融职工文化的核心;其次是职工权力及其介入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力,介入民主管理是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第3是职工行动规范、职业操守的养成。没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涵养,就不会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执行力以及价值创造力;第4是职工专业知识以及履岗能力的晋升。这是企业职工的基本素质,也是从业资历的基本请求。舍此,职工文化建设则是空泛的、毫无实际价值的;金融职工既是金融企业的责任以及义务的承当者,也是社会 责任与义务的承当者;最后是维护职工身心健康。通过各种体裁文娱流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工作以及糊口品质。

三、在工作实践中重“形”轻“实”

金融职工文化的核心、灵魂是培养职工核心价值观,这是抉择职工职业道德、思惟方式、行动习气、知识技巧的症结元素,而物资形态文化是其表现情势。然而在实践中,有的单位只拟几句理念口号,挂几幅宣扬标语,弄几回体裁流动,美化1下硬件环境等,以为这就是在推动金融职工文化建设。这类重“形”轻“实”,舍近求远,使金融职工文化的“形”与“实”相分离,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四、统1法人下的目标不统1、各行其事

同1法人的企业,各分支机构以及每一个职工都必需按企业最高决策机构精心策动或者经由民主讨论、认同而肯定的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引导、规范职工的职业理念以及行动,不能目标多元、各行其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分支机构另起炉灶,自弄1套职工理念、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等。这样的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不是在强化统1法人的价值观、企业轨制以及企业精神,而是在弱化统1法人价值理念以及组织化程度,削弱企业凝聚力,侵害统1的企业形象,是10分有害的。

五、过量模仿、缺少立异以及个性特点>

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必需不断立异,立异也是先进文化的内生机制。只有立异,金融职工文化才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充溢生机活气。目前,1些分支机构在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中,新的工作思路不多、新的途径载体不多、新的方式策稍不多,老是在那几种体裁流动上作文章,视线不够开阔,效果也不够显明。先进的金融职工文化建设毫不是闭门造车,必需开放性地斗胆吸收与鉴戒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的经验以及精髓,结合本企业的环境、特色,从解决实际理由,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延续发展动身,创造性展开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工作。

2、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难点理由

最近几年来,各金融机构高度注重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在职工代表大会轨制、职工介入民主管理、关爱职工、职业教育培训、职业生涯计划、职工文化流动等方面,获得了显着成效。然而从牢固建立以及践行核心价值观这1核心与症结来看,还有必定距离,还需要做良多工作。因为金融职工共同价值观的构成拥有繁杂性、冲突性以及多样性,因而,金融职工文化建设拥有必定的难度,需要掌控规律,找准难点,捉住症结。

1是如何提高企业核心价值观学习、宣扬与教育效果,解决全部职工认知认同理由。认知认同是实践的条件以及基础。例如,最近几年来,建设银行了企业文化要素体系,其中核心价值观是“诚实、公正、稳健、创造”。并延续深刻展开了专题培训、知识比赛、网上答题及多种情势的宣扬教育流动。然而,多层次基层调研以及问卷抽查结果看,依然没有到达一00%的认知认同,有的员工背规操作,且多次产生;有的员工为完成任务或者提高事迹,搞虚作假;有的机构负责人等等,都反应出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2是如何使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施展示范带头作用理由 。各级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中坚气力,更是职工“言”与“行”的榜样与标杆。各级领导是不是自觉遵照规范操守,是不是勤勉敬业、虔诚企业,直接影响着普通职工的理想信心以及实际行为。现实中,有的领导没有真正起到榜样作用,言行不1,私欲膨胀,干1些背法犯法的勾当,不但沾污了企业名誉以及形象,而且给金融职工文化建设造成恶劣影响。3是如何施展

金融职工文化价值理念与经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内控融会,施展其导向、凝聚、鼓励与束缚作用。金融职工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晋升经营事迹,行将价值理念通过全部职工的踊跃性以及创造性转化为出产力以及竞争力。然而,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与金融管理、业务发展融会的有效途径、载体、模式、方式策略等仍需不断探索以及实践。 4是如何探索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延续有效推动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支撑以及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目前,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存在1些领导注重不够,核心内容不足,与业务发展融会度不高,工会部门“单打独斗”等理由。这些反应了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在管理轨制、鼓励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也是需要探索立异、深层突破的方面。

5是如何立异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途径、载体、工具、模式以及方式策略,进1步晋升工作成效。目前,普遍存在着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与基层员工需求不够紧扣、途径载体不够丰厚、方式策稍不够别致等理由,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3、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金融职工文化建设是1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也是1个拥有很强的理论以及实践的首要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咱们找出了理由关键,发现了难点理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关键与困难,则是有效推动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症结环节。

第1,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1项首要内容,构建全部职工的“精神共同体”。古人云:以利相聚,利尽则人散。可见单纯的“物资利益”难以长时间作为凝聚员工的纽带,仅树立起“物资共同体”的企业行之不远。现代企业组织应是1个物资利益与道德精神的统1体。只有树立起基于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共同体”,才能通过这条无形的最高价值纽带,实现上下“同欲”,构成强大的凝聚力。要将构建全部职工“精神共同体”纳入战略管理,明确目标、任务以及请求,并制订相应的落实措施。要学习鉴戒国际知名企业对于价值观管理的经验,吸取精髓,为我所用。

第2,强化企业价值理念的学习、宣扬以及教育,提高全员认知认同度以及自觉践行的文化自觉。要树立全方位以及立体化的传布渠道,包含经营管理轨制文件,机构网点、网络报刊等传布媒体;充沛应用中心组学习、各类会议、各种主题流动及业务营销流动,各种论坛、产品广告及公益性宣扬等,拓宽宣扬载体以及学习阵地。施行全员学习培训,重点强化领导人员的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纳入教育培训规划,使其深入理解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作用以及作用,并增强自觉践行的踊跃性以及主动性,有效解决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中的核 心理由。

第3,各级领导要在践行企业价值理念方面为职工做出榜样,施展示范带头作用。“上行下效”是社会意理学的1条基本规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企业的各级领导,尤其是各级1把手率先垂范,亲身提倡以及推进,给员工做出表率,才能使金融职工文化价值理念真正落地,即“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文化价值理念的本色是以人为本,如果连人本思想的前因后果、基本内涵以及现实作用都不清楚,就很难探索以及掌控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以及方式策略。因而,各级领导要加能人文理论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觉意识。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抑制比较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资本价格、市场业务、资本流动自由化等为基调的金融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一。对于处在改革深化中的中国金融业来说,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它们的教训对中国的金融改革是一种启示。

金融自由化的经济背景比较

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2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遭受了经济金融危机的打击,金融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大萧条过后,美国便率先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制,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盛行,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金融业方面,各国政府普遍认为过度竞争是导致金融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于是纷纷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督控制,试图消除金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维护金融长期稳健运行。例如:美国在1935年、1966年先后将Q条例(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适用范围扩展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的非会员银行;对银行投资证券、新银行的开设都做了限制;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管理与监督。这些措施促进了战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但也使金融部门由于过分管制而失去了活力。于是各主要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潮。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制度大都是在战后建立的。由于生产力落后的一致性规定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制度具有经济货币化程度低下、金融体系欠发达、金融资源极为有限的特点。另一方面,政治上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在当时的发展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把工业化看成减少进口,减轻外汇约束并积极扩大外汇储蓄,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政府为了把稀缺的资本导向工业部门,除了减免税收外,对货币金融系统进行了严格管制。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建立起以抑制为特征的货币金融制度。这种制度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集中利用国内储蓄资源、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发挥过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进口替展战略的实施。但是,政府信贷配给金融资源也导致投资效率低下,效率高的小企业和私营经济部门无法得到资金,只能从地下市场以较高的利率获取资金,或进行内源融资。汇率实行严格管制,造成对本币的高估,抑制了出口,影响国外资本的利用。因此,抑制型金融体系妨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变政府干预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实施金融探化发展战略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环节。

金融自由化动因的国际比较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各主要工业国家的GDP平均增速为7%-10%。因此,较之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深化进程中出现的金融结构与金融管理体制的矛盾与冲突,即以金融创新为特点,本质是市场深化进程中的金融重构。

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深化发展战略之前,普遍存在金融抑制,如低汇率、低利率、信贷配给、贸易保护等。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金融压抑”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能使政府有效地控制资源配置,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但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市场体制的日益健全,其弊端则越来越明显,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金融机构的效益得不到提高,从而限制了金融部门的发展,对经济起飞构成了“瓶颈”。因此,它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目标有别于发达国家。它是为了调动国内私人储蓄,增加金融储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证投资更有效以及通过更多的金融储蓄减少对财政储蓄、外援和通货膨胀的依赖。其本质是为了消除“金融抑制”,解决落后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解除金融抑制为特征。

金融自由化动力的国际比较

从金融自由化的动力来源看,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其经济自由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源自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的推动。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金融业本身的市场化、自由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像美国这类具有完善市场条件的国家,金融自由化主要由市场力量推动,由微观经济主导,而不是政府主导。政府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进行法律法规的重建,为自由化提供制度支持。从金融微观主体角度看,动力来自竞争压力下的创新。在工业化国家,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显得非常迫切,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创新就要突破已有的规则和束缚,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活跃的金融创新成为金融自由化的直接动力。在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政府在信贷和利率方面的控制程度越来越松,逐步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各种束缚,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去积极应对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确保金融稳定。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动力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这类国家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并不完善,金融自由化的动力来源外部竞争力和内部追求效率的需要。从外部力量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一体化发展程度的加深,原来的金融管制难以达到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实现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目标,从而导致本国资本的外流和国内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从内部力量看,国内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要求金融部门更具有效率,金融部门市场化程度急需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大多是与经济市场化同步进行的,构成了经济市场化、自由化的一部分。这是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自由化的根本不同。

金融自由化理论基础的国际比较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到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工业化国家奉行“国家干预主义”,在金融内部实施比较严格的管制制度。但是,经历约20年的较快发展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工业化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经济发展陷入“滞涨”的泥潭。一些经济学者开始思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金融管制还是否有效成为人们新疑问。以弗里得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相机抉择策略的必要性并不那么明显,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有可能加剧,而不是缓和经济震荡。因此,在货币主义看来,国家最好不要干涉经济。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也持有类似观点。他们认为,西方社会的弊病是由于国家干预太多造成的,如果国家干预少一点,竞争就会进一步加大,垄断就会大大减少。如果国家用人为的方法(如管制、财政方法等)来干预资源配置,其结果必然是降低经济效率,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使经济陷于不稳定之中。这些理论转变了人们对金融管制和货币政策应起什么作用的看法,对大萧条的重新估价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改革,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改革进程。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还受国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由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政府和金融当局对金融系统的管制权有弱化的趋势。况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实行利率自由化的要求。而爱德华•肖与罗纳德•麦金农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又为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深化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肖与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金融深化战略,可以在本国资金市场上筹集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放松金融管制,提高利率水平,促进储蓄向其他金融资产转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自由化成效的国际比较

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的动因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金融自由化也给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带来了一系列正向效应,从而使金融自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虽然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改革方式不同,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英国、新西兰实行的是激进式的金融改革,而美国、日本等国却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但却异曲同工,这些国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理解不透,实践中不能根据自身情况推进具体改革,以致改革没有取得成功。总的来看,虽然各国的情况各异,取得的效果各异,但都可以从中吸取不少经验教训,形成对我国的有益借鉴。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金融自由化实践中,尽管南锥体国家与亚洲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方式不同,具体实施带来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但金融自由化实践确实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利率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当面临国际投机攻击时,高利率客观上使得投机资本进行攻击的成本加大,不敢轻易进入,从而可以用于保护本国货币;外资金融机构进出自由后,竞争加剧,从而提高了国内金融机构的效率。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成效,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破坏了经济的良性发展;金融市场无法良性运行;金融业的脆弱性加大。

结论与借鉴

首先,金融自由化是工具而非目的。金融自由化是克服由“二元”市场结构所导致的“金融抑制”的有效途径,单从金融自由化本身的功能而言,它也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非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转轨经济应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是危险而脆弱的。如果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把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等作为目标,而不管这些措施实施的条件、后果如何,必将导致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失败。

其次,金融自由化不是无条件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进程与经济市场化进程相统一,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行为理性化和成熟化的进程相统一;同时,金融深化的速度安排还要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时进行必要调整,发达国家的金融本身就比较自由化,对利率往往只有上下限的控制,放开较易。而发展中国家对利率多数存在严格控制,因此,从严格控制走向放松,绝非易事。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劲,市场发育程度高,不怕同别国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如完全开放,很可能被它国投机者操纵市场,以致产生金融危机。

再次,金融自由化不是无序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不应排斥金融监管。事实证明,由于一些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加之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过于激进,因而造成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在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在使金融体系多样化、竞争能力增强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造成了负担过重等问题,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跟不上金融自由化的速度,金融自由化往往会陷入无监管或监管漏洞很大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田超.金融自由化的负产出效应与收益函数分析—基于经济转轨国家的视角[J].当代财经,2005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比如说,由大财政演变为大银行出发点是改变资金的无偿供给,殊不知发展到后期却出现了畸形的单一银行信用问题;八十年代中期,理论界就提出了发展金融市场,并开始了实践尝试但就是呼之不出,市场无响应;而当多数人士转而主张先发展货币市场,后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股票市场却在沪、深两地海啸般地涌了出来;股票市场历经一阵火热,正当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似乎中国面临的诸多改革及发展问题都可借助股票市场来解决之时,却疲态尽显、扩容维艰、问题四起,任凭管理层推出政策鼓动,也激不起投资者的入市热情。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市场也是虽鼓噪不断却未见启动。然而另一方面,储蓄存款规模在屡屡调低利率的背景下竟依然快速扩大。上述局面或许又是有关当局在提出发展资本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的改革决策时未曾充分估计到的。如此等等,都令人去思考:

其一,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居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资产?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融资品种?而从根本上讲,社会的金融资产结构最终是决定于居民的财富配置需要还是企业的融资要求?由此而另有所言的是,对于金融资产结构的改革政策及措施,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影响程度与着眼基点。

其二,变更金融结构的政策无疑是着眼于改善金融体系的效率。而对效率的理解,此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层几乎都是从单一金融资产的功能出发,去考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进而希望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虽然近年来风险的分布防范也开始被纳入金融结构政策的关注视野,但是,究竟怎样才算实现了金融体系的配置效率?社会总体的金融资产结构又怎样才算称得上协调、适应、合理?似乎都是模糊不清的。

其三,近十余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突出变化无疑当首推股票市场的发展,目前股市却集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应该讲,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大都可归咎于中国转轨时期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自身制度构建上的缺陷,以及法规制定和实施的不完善。但使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每一个问题的凸现和解决,无一不触及到股票扩容和资金扩容的矛盾?这一矛盾困扰股市已多年,管理层在平衡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上用心良苦,也常常导致具体政策摇摆不定。然而对此矛盾,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总的政策取向下,人们的习惯思维往往是把它视为中国特有的背景关系,却不是直接看作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如果是一个问题,那么就有必要质疑,中国的股票资产历经数年的快速增加是否已经超越了居民现阶段的实际需求?而我们对股市的地位和作用似乎看得过重?对其发展进程设想得是不是也过份乐观?

二、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与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常的思维范式是去探寻一个理想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品种,以及各种品种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相对规模,才更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细一掂量,这一思维范式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似是而非的缺陷。对于不同金融资产结构的各种金融体系,是否能够直接、孤立地加以对比,区分出孰优孰劣、何种先进而何种落后?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可以从经济发达国家中选择出视为成功的金融体系作为构建的参照物,引入新的金融资产品种。需知,从技术角度讲这是极为简单易办的事。再者,怎样才算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无法量化、难以评估的,尤其是事后更难以说清、确知它同金融资产结构的因果关联性。

其实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只是理解金融体系效率内涵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摆在首位的另一方面,是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

金融体系及其所属的金融资产结构作为社会经济制度构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是一个历史范畴,历经了漫长的渐进演变。翻开各国的金融史,在不同的历史时序阶段,金融结构的变化表现出大多是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或是权力人物的强制政策而振动反复,偶发性的金融事件迭出不已,经济运行也由此受到刺激或扰乱的影响。但就大的事件框架来讲,它总是呈现出与实质经济的发展并行推进的。一个成功的金融结构体系只有适应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质经济状况,以及各国所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才会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其自身也才能在不断的振动和变化中完善和存留下来。

提出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或许在金融理论上可称是一种新的见解,其实这是源出于诺思的思想。诺思在其著述中曾提出了一个深邃且不同凡响的结论性见解,他指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是适应效率而非配置效率”。这里,虽然诺思是针对经济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讲,并没有细到具体涉及金融体系以及金融资产结构,但其分析思维却是独辟蹊径、颇富启迪的。按传统的各种分析经济增长模式,都是主要透过经济变量,从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去说明生产率的改变和经济增长与否,其中又往往把技术创新置于决定性的位置。诺思却是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认为富有适应性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分析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中,领会、借鉴、引入诺思的“适应效率”的见解具有两重理论含义:

其一,置于金融资产结构基础上的金融体系对于实质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它既能推动,也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存在着适应或不适应的金融资产结构体系。就这层含义讲,金融适应效率的见解同戈得史密斯的金融是上层建筑的思想既有一脉相承之处,也存在着区别。作为研究金融结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戈氏理论的分析视角,是要说明决定金融结构的是国民财富、国民产值、资本形式、技术条件、储蓄水平等实质经济,对于不同的国家、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及其变化的方式都存在着差异,从金融结构的状况能够判断出一个国家金融的发展程度。这里,戈氏思想虽然很注重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差异,却强调的是金融结构与实质经济之间、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与一致。而我们从诺思思想提出的金融适应效率则一是欲突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二是欲突出金融结构可能是适应的,也可能是不适应的,不适应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性作用。

其二,每一种金融资产——货币、债券、股票等,都具有独自特有的融通资金、配置资源的功能,但却无法按自然科学的思维从技术性的角度直接推导出它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纵观金融发展史,可以作为印证的案例比比皆是。银行券的产生能够克服黄金作为货币在数量上的短缺,却屡屡出现人为的发行失控;十九世纪英国工业资本的集聚主要是依靠股份募集方式,而在法国,当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归之于一种特殊银行——动产抵押货款银行的建立。人们谈论股票的作用往往会将其与英国铁路的早期兴建联系在一起,可当在采矿业中兴起股票热时,却被杰弗里斯称之为“最要不得的现代金融手段之一”,因为在当时的勘探技术条件下盲目采矿的成功概率太低,并且,当约翰·劳将这种现代金融手段带到法国,作为财政部长的他虽尝到了扩大港口的好处,却也因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而身败名裂。

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出发分析,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主要适应于实质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需要。构成实质经济的因素很多,生产力的推进、生产方式的变化、新的发明和技术变革、人口变化等,但最根本的、或者说作为基本前提的,是一国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居民收入水平和财富积蓄程度。这么讲,似乎是易于理解的无异议见解,然而我们发现,一旦落实到具体的问题或者政府有关的政策上,却不时表现出含混甚至错误的思维。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金融资产的品种到底是由企业决定还是由居民决定?对此问题,政府的金融资产结构政策着眼的基点往往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需求。且人们在研究金融问题时通常的思维也是把“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两个概念完全等同起来,关注的是社会物质要素的转移和配置,其倾向性同样不言而喻。然而颇令人思索回味的是,莫顿在其影响力极大的《金融学》教科书中,却在开篇定义中将管理个人资源列为研究金融的五条理由之首,并将家庭的金融决策置于企业的金融决策之前。其实,这一问题就表象看,虽然是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在设计、推出不同的金融资产,企业从自身的经营也的确需要考虑权益资本和负债资金的比例,但它最主要的需求筹融资金。如果单从这一需求讲,企业原本更希望的是金融资产形式简单与均一,以此能降低费用和简化程序。而它之所以又表现出热衷于金融品种创新,更多的动机是出于迎合居民的资产选择需要。应该讲,反而是拥有财富的居民才更关注、更需要收益与风险各异的多样化金融资产,这种多样化能够使收入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效用曲线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

中国在近二十多年的经济转轨时期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过程最能印证,也最能用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予以说明。20世纪80年代前的大财政、小银行的资金分配格局,一个重要直接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太低(1978年城市居民储蓄存款每人平均21.90元),要保证一定的社会储蓄率和投资率,不可能建立在居民自愿储蓄的基础上,只有采取国家财政方式强制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当然从根本上这又要归咎于计划经济的制度性原因。80年代初期,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急速膨胀,是由于人们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引致收入大幅增加,储蓄存款成倍增长;此后银行信用逐步扩展到独木撑天的局面,而人们并不理睬发展金融市场的改革措施,没有燃起对股票、债券的热情,仍然唯一选择银行储蓄。原因在于虽然当时多数人口袋里有了剩余的钱,其数量也只能够应了这么一句话:“银行存款是穷人的储蓄”(莫迪利亚尼)。跨入90年代之后,股票市场得以迅猛崛起,神速发展,这当然与股票这一资产的独特诱惑性有关,但作为背景基础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此时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富人阶层、产生了中产阶级。

经济理论的探讨总是带有现实的针对性。分析至此,本文转入重点想突出的观点,那就是,从金融资产结构适应与否的角度看,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的发展不是太慢,而是已经冒进;股票资产的数量不是太少,而是其需求早已超越了现阶段居民的财富程度。对于这种不适应,借用一句警言:“眼前没有大崩溃,只是脚下地面的轻微颤动是一种预兆”(奥弗斯通)。

三、中国特征的股市欣快症与股市政策的冷思考

认为中国股市存在泡沫,此种观点时有见诸于报刊,不过其含义是讲股价高了。而要认为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的发展已处于冒进状态,不仅与眼下股市政策相悖,或许也难以得到多数理论研究人士的认同。因为下面几组数据太直观不过了。

中国股市产生至今只有十多年,而国外成熟股市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不过四万多亿,仅占GDP的0.5,且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够流通,而发达国家股票市值占GDP的比值都在1以上;

中国的银行储蓄存款超过7万亿,贷款额近12万亿,而企业每年通过股市筹集资金却只有一两千亿。

然而认真一推敲,上述数据只能够说明中国股市需要发展和发展的前景,却难以否定发展冒进,不能作为说明现阶段中国居民需要更多股票形式金融资产的充分理由。

认为股市发展冒进,可以从两个层面予以分析。

第一个层面是基于中国股市形成的特殊性。

在对中国股市建设进行回顾和评价的时候,没有人会低估这么一个成就:仅仅十余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发达国家两百年的路程。然而这同一事实恰恰也正反映了中国股市形成的特殊性,即它不是社会工业化大生产初期的产物,而是跨越社会生产发展阶段的泊来品。

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考察,股票市场是在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框架下问世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个制度的基础、股票市场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社会化大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它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同步,同时与居民的收入财富增长和储蓄投资方式的变化同步。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股市历史上,虽然也屡屡发生大幅暴跌和长期低迷,但不可能出现发行上市压力和股市不堪重负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中国,社会化规模经营的大工业企业是通过高度集中的分配制度,采取政府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业已形成覆盖各个领域的庞大国有体系,并在这种以国家独资为资本组成形式的企业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与之对应契合的社会分配机制、福利机制、储蓄和投资运行机制。在这样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绝对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背景下建立股份制度,只可能采取改制、转型、变革的方式,不可能再表现为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在建立股票市场的问题上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企业制度的变革同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之间的冲撞和不同步。

一方面,企业的转制从技术程序讲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并且国有独资企业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势必存在着股票发行的要求;另一方面,建立在居民储蓄投资方式基础上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却具有很大程度的渐进性质。因此,中国股票市场从其产生一开始就潜在性的面临着股票供给大于需求的基本矛盾。

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中国特色的股市欣快症。

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在其产生初期,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投机过度的欣快症。股市欣快症的特征有四:一是全民介入。“从事股票投机的强烈欲望,紧紧地吸引了从自耕农到拥有贵族头衔第一王子的各个阶层”(马克思);二是股价攀升企高,涨升无理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三是很快抛开货币,包括存款和信贷;四是持续期限很短,例如英国的运河热潮3年,铁路狂潮5年。

中国股票市场的初期阶段也同样未能避免投机过度的欣快症,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和极大的复杂性。

作为欣快症共有的特征,中国股市形成初期,也表现出全民介入股市的高昂投资热情,也曾出现股价被推至离奇的高度。然而股票投资热潮并没有出现失控。这当然与政府强有力的行政调控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转型时期特定的背景之下,投资者的热情起到了缓解企业转制造成的发行上市压力,同时也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各自的欣快。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和扭转国有企业困境的期望、转变单一银行信用和分散金融风险的金融改革要求、谋求资金的利益驱动,这些都令政府和企业倾注出与投资者不相上下的热情。在供需双方的合力之下,股票市场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而股市政策也定位于一方面要保护投资者的热情,控制企业上市的节奏,强调稳定;另一方面要适应政府和企业的需要,坚持大力发展。

中国股市欣快症的结果,不是泡沫的破灭,而是发展的冒进。原因是在持续不断的发行、上市压力之下,泡沫难以产生,反而,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政策导向下,历经十余年的供求抗衡,支撑股市发展的资金已经出现了透支。

判言中国股市发展的冒进,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

其一,股票是风险性极高的奢侈品,不是任何收入阶层的人都可以投资的金融资产品种。凯恩斯的《通论》中曾指出,股市是富人的俱乐部,应该提高华尔街的门槛。巴杰特有句名言,“常识告诉我们,售书的不应从事蛇麻投机,银行家不应倒卖松脂,铁路不应由侍女来筹建,运河不应由享俸的教士来兴修”。中国股市的发展政策应该是不违背常识的负责任政策。在股票充分普及、投资渠道畅通的现今背景下,银行储蓄存款呈现出居高增长,这更多的只能说明在现阶段居民需要的是低风险的金融品种。

其二,股市发展冒进与股市存在泡沫,这二者是意指迥然不同的问题,针对的政策和解决的措施也截然相反。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如果是认为股市出现了泡沫,可供选择的措施是加大发行上市力度,压低股票价格。而判言股市发展冒进,采取的对策应该是减缓发行上市数量,让股市有一段休生养息的时期。近两年股市政策几经反复,终于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严格了增发的条件,而很快我们可能听见另一种质询:有哪一个国家的股市,曾经出现过每月、每周持续不断发行新股?

其三,广开股市的资金来源,应冷静分析资金的性质。在中国可动员的资金的确很充裕,然而适宜进入股市的却不多。经营性资金吸引进来,只具有短炒投机性,不利于股市稳定;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看似数量庞大,却并不属于敢冒风险的资金,可动用的部分实际上有限;银行资金从理论上讲虽然没有理由不允许一般投资者质押融通,但只要股市尚存在双向扩容的尖锐矛盾,就很难避免开闸容易流回难的严重后果。目前最被看好的是基金,可如果说人们对股票资产已不再具有更大的需求,那么对以股票为投资品种的基金,无论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也难以激发出浓厚兴趣。说到底,股票市场的资金来源从根本上讲还是应该与居民对股票资产的需求保持相适应。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1.国际碳金融市场。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产权和金融产品,开启了人类限制碳排放、减少碳排放的市场化路径。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排放贸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先后于2002年、2003年开始碳排放权交易。欧盟(欧盟+挪威+冰岛+列士敦士登)碳金融市场于2005年1月1日在《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法律约束下正式启动交易。荷兰CLIMEX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BlueNext交易所、北欧电力交易所、纽约绿色交易所、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2009年以来,也先后开始进行核证减排量(CER)的交易。碳金融市场的基础金融工具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掉期。融资工具包括项目融资、运输贷款、汽车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节能产品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绿色信用卡。风险管理工具拓展到天气衍生商品、可交易灾害期权、LeuPrima自然灾害债券基金、碳排放信用担保、绿色建筑覆盖保险。2013年,欧盟排放体系碳金融交易总量102.6亿tCO2e,总交易金额为528.49亿美元,其中欧盟配额(EUA)交易量为86.5亿tCO2e,交易金额524亿美元;CER7亿tCO2e,交易金额4亿美元;联合履行项目减排单位(ERU)交易量9亿tCO2e,交易金额1亿美元。从2014年5月19-23日欧盟市场一周的情况看,一级市场有三次配额拍卖1048.6万吨,价格分别为4.6、4.59、5.23欧元每吨。二级市场一周配额成交量50.5万吨,最低价4.7元每吨,收盘价5.11元每吨;州际交易所一周的2014年12月CER期货价格下跌25%至0.09元每吨,五种CER期货合约一周的成交量为857.6万吨。2014年9月1日的交易价格EUA为6.44欧元,CER为0.16欧元。

2.中国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现状。我国的碳金融,是从参与国际市场开始的。2006年开始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供给方的形式参与国际碳金融交易。到2014年8月17日,中国在联合国CDM理事会(EB)注册的CDM项目3804个,实际签发减排量的CDM项目1400个,约占全世界CDM项目总数量的50%。中国区域性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6月18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上线配额交易,到2014年6月19日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市,全国七家区域性碳金融市场平台全部开始配额和自愿减排量(CCCER)的市场交易。到2014年9月1日,全国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控排企业2000家,交易总量1225万吨,交易总额35264.4万元,平均每吨28.79元。深、沪、京、粤、津、鄂、渝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的累计交易量分别为1659554吨、1553460吨、961855吨、1293173吨、1059760吨、5284288吨、145000吨,累计交易额分别为113154196.47元、60917272.70元、58057517.80元、70586610.52元、21891494.20元、125417791.75元、4457500.00元。最新交易收盘价格分别为65元、39元、54.60元、43.65元、20.35元、23.79元、30.74元/每吨。其中深、沪、京、粤、津已经完成第一个履约年,履约率都在95%以上。

二、未来碳金融市场展望

1.国际市场展望。2014-2015年期间,我们将看到新西兰、巴西、智利、韩国、日本、新加坡、瑞士、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以及WCT体系的魁北克、美国RGGI以及东京都等国家和地区的碳金融市场或已建成、建设中、完成立法、计划中、承诺中。国际碳金融市场2013年到2020年每年的全球市场总供给预测为471、457、382、414、358、327、348、373MtCO2e;如果美国只包含电力市场需求,同期全球市场总需求预测为531、601、620、508、450、458、521、573MtCO2e;如果将美国总体经济运行纳入,则同期全球市场总需求预测为574、660、843、784、736、730、796、879MtCO2e。2.中国碳金融市场路线图。中国碳金融市场2006年以来,到2018年的12年发展路线图可以划分为:2006年以CDM项目供给方式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2008年奥运期间开始在国内进行零星的自愿减排(VER)交易;2011-2012年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规划、准备、制度安排阶段;2013-2014年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平台相继启动交易阶段;2015-2016年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平台调整、改革、整合阶段和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体系筹划及立法;2016-2018年,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体系建立。

三、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两大问题及对策

1.法律悬空问题。国际碳金融市场的最高制度安排《京都议定书》只约定了2012年12月31日以前的减排承诺。2013年1月1日以后的承诺和文本修改需要四分之三的缔约国先在国内完成程序和授权,签署后才生效。至今还没有达到生效的缔约国签字国数量。接近2年来,国际碳金融市场处于法律悬空期。有关各方应该在AR5明确了气候变暖结论的2014年让新的法律框架生效,运用碳金融平台的市场张力,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排放大国按照《京都议定书》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问题。美国是全世界人均碳排放量和整体绝对碳排放量的排放大国。却一直没有批准和签署《京都议定书》,甚至影响了其盟友———日本这个另一排放大国曾打算退出《京都议定书》。使得本来供不应求的碳金融市场有时供需倒挂,加上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欧盟2007年、2012年不让配额余额进入第二年的下一阶段使用等因素,使全球碳金融市场价格曾出现高峰30欧元和低谷0.1欧元的“需求-价格悖论”。AR5的,应当引起各国的进一步高度关注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大限制碳排放的力度,进一步推动碳金融的市场力量。美国联邦政府应当顺应民意,履行大国义务,鼓励全美学习、推广加州、RGGI的限制排放市场化措施,借鉴欧盟的碳金融市场经验,与全球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同一个地球”的气候变化。当然,中国也是排放大国,已经承诺按照国际公约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应对气候变化和限制碳排放责任。建立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和筹划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并继续CDM项目的注册、产生CER,是中国通过碳金融市场途径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

(二)国内碳金融市场两大问题及对策

1.有规无法问题。中国还没有碳金融市场法律。七个碳金融市场平台是在政策上建立起来的。有的市场平台虽然取得了国务院及其政府部门的法规和特区等地方性法规的认可,但总体上属于有规无法。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健康运行,不利于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接轨。全国性还有24个省市的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案,各界期盼的全国统一碳金融市场也缺乏法律依据。建议全国性的统一碳金融市场机制、市场交易和国家立法,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立法金融风险金融体制改革

有市场就会有风险,有金融市场就会有金融风险。因此,金融立法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金融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离不开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

一、中国目前的金融风险状况

金融风险作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市场波动、汇率变动、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存在着在资金、财产和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近几年我国金融风险呈整体下降趋势,但潜在的风险仍然较大,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些风险不容乐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中有三类风险比较突出。

1.信用风险仍然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贷款和投资是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贷款和投资活动要求金融机构对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下降。因此,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即信用风险。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界定发生问题的金融资产、未能建立专项准备金注销不良资产,并且未及时停止计提利息收入,这些都将给金融机构带来严重的问题。除银行类金融机构面临很高的信用风险外,近几年我国证券类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口益突出,相当部分证券公司的资产质量低下。所以,信用风险仍然是目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2.操作风险多发是我国金融业风险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界定,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各种灾难事件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金融机构对各种失误、欺诈、越权或职业不道德行为,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遭受的损失。从近几年我国金融业暴露出的有关操作方面的问题看,源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而引发的操作风险占了主体,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风险中的一个突出特征。不断暴露出的操作风险,不仅使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财产损失,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誉。这与我国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战略目标极不相符。

3.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正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的不稳定因素。近两年,随着金融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逐渐增多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在实践中逐步被突破,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正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新的因素。目前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模式,既有中信公司这一类的以事业部制为特征的模式,也有银行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这一类的以金融机构为母公司的模式,还有以实业公司为母公司下属金融性公司的模式。另一方面,银行、信托、证券、保险机构在突破分业经营模式过程中,不断推出的各种横跨货币、资本等多个市场的金融产品或工具隐含的风险。如银行推出集合委托贷款业务和各类客户理财计划等等。

实践表明,跨市场金融风险有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以实业公司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所实施的资本运作方面。由于横跨产业和金融两个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多个金融部门,资本运作形成了“融资一购并一上市一再购并一再融资”的资金循环链条,运营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由于起点和终点都是金融部门的融资,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各金融机构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

二、从金融法制的角度看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

我国金融体系中各种高风险是多年积累起来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环境的变化,金融体制的不适应,监管手段的落后,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高风险的原因。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一些高风险尤其比较突出的三类金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协调有关。具体表现在:

1.有关征信管理法规的缺失,影响了征信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俗地讲,征信就是收集、评估和出售市场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征信体系是为解决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而建立的制度。近几年,我国现代征信体系的建设开始起步。对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由于直接涉及公民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等问题,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由于尚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由此造成了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征信当事人的权益难以保障,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健康发展,进而造成我国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处于较低水平。企业或个人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存在多头骗款、资产重复抵押、关联担保等违规行为,未能被相关金融机构及时识别而导致资产损失,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有很大关系。

2.现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非常不利于金融机构保全资产。企业破产法律框架下对金融机构债权人的保护程度,直接关系到金融企业资产的安全状况。当前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对债权人的保护。就破产法中的制度构建而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现行破产法律规定的清算制度弊病很多,在清算中往往漠视债权人的利益;就程序而言,现行破产法律在破产案件的管辖与受理、债权人会议、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不很健全,这也进一步削弱了法律对破产债权人保护的力度。作为金融机构债权保护最后手段的破产法律未能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就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不断形成和累积,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大。

3.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行为刑事责任追究法律制度的缺陷,不利于防范金融机构在操作经营环节出现的风险。操作风险多发是目前我国金融业风险中的一个突特点。这其中又以金融诈骗行为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行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最大。当前我国金融诈骗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提供虚假信息而进行的金融诈骗。例如信用证诈骗、票据诈骗等。二是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通过有意提供虚假财务资料为企业的利益骗取资金。目前涉及金融机构的欺诈大部分是第二类。我国《刑法》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金融诈骗有明确规定,但对上述第二类欺诈行为,《刑法》中并没有明确,对此只能通过《合同法》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4相关金融主体和金融业务法律制度的缺失,放大了金融体系中的一些潜在风险。前面曾提到,目前跨市场的金融风险的增加正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新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对这些新的金融主体和金融业务,从法律制度方面及时进行规范有关。在金融业务方面,对最为活跃的跨市场金融产品——各种委托理财产品,目前银行、证监、保险监管部¨各自按照自己的标准分别进行监管,但缺乏统一的监管法律制度。由于现有的法律制度无法解决与金融控股公司有关的法律问题,金融机构开拓的新业务缺乏严格的法律界定,潜在的金融风险必然要加大,并容易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传播扩散。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日前我国金融机构承受的这种跨市场风险,实际是一种法律风险。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正向前加速推进,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艰巨。从长远看,我国的金融法制建设既要在金融立法方面下功夫,也要在金融执法方面强化执法的严肃性,真正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就金融立法而言,我认为核心的问题是要树立科学的立法价值取向。现阶段的金融立法价值取向应当是:以“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体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把金融立法工作的重点放在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金融创新法律关系、提高金融监督管理的协调性和有效性以及充分利用市场自律监管上来。具体而言:

1.金融立法要有统筹、科学和全局的眼光,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都已经进入了改革攻阶段,原来采取的单独推进的改革策略已经难以适直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金融立法也应当围绕这一转变,确立统筹规划、科学立法的思向。保护金融机构存款人、金融品投资人的利益永远是维护金融机构信誉的重要因素。当前应当强调对于基础金融法律关系的研究,同时做好金融创新产品的法律关系的规范,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在许可金融机构推出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投资者知情权、收益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