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建筑论文

地域建筑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域建筑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剖面形式与当地传统建筑形式的联系剖面设计对于建筑整体结构的生成起到一个关键的衔接作用,很多建筑的整体造型是由平面围合生意,由竖向空间构成而具形,剖面的设计则将平面形体与竖向空间联系起来形成真正适宜于人们活动的场所。同时剖面的形式同样被人们寄予精神上的寄托,用于表达与环境主题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泰国曼谷亚洲银行新总部大楼的剖面设计(图略),在变平面形式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收退的手法,使剖面形式与泰国的“宝塔”有相似之处,借以表达银行建筑“聚财”的吉祥含义。同时剖面伸出的部分成为眺台,使整个建筑充满生机和寓意。设计中注重建筑的功能与地域建筑特征的结合,使这个银行建筑颇具地域特色。与此类似的手法还有台湾高雄的长谷办公大厦的剖面设计,也使用了地方传统云纹的形式特征,以此来呼应地域文化的特色。剖面形式与当地的特色资源的联系很多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与平面设计结合起来去塑造具有特殊意义的结构造型,这些特殊意义的结构造型往往与地域环境的某些因素建立一定的联系,以此来表达对地域的尊重。比如南非约翰内斯堡斜街11号大厦采用菱形变化的平面和折线型剖面(图略)组合起来形成钻石型的形体结构,然后又在建筑外装饰材料上选用三种不同的反射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形体有如晶莹剔透的钻石,让人直接与南非丰富的钻石资源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地域印象。

营造良好微气候环境的生态剖面设计

就像人要呼吸一样,它也是有呼吸的。我们在剖面设计中应该结合地域的气候条件及场地环境,从剖面的特殊角度入手,结合建筑生态节能设计营造建筑内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如德国法兰克福银行总部大楼的设计,大厦的三边轮流安排三层高的花园(图略),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还尽可能地节约了能源。从剖面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分析空气的流动状态和路径,设计中的生态性应用从共享的交通核心处入手,在交通核心与外界的直接联系处设置可以直接采光通风的共享空间,这样即使是一层有多个使用单位,也会有好的自然风和采光。在外边缘采用侧开的阳台,中间设置共享空间,这样可以使内部的共享空间有很好的通风,也大大改善空间的采光状况。因此德国法兰克福银行总部大楼也成为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的典范。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元素建筑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是建筑艺术的塑造基础,通常在设计中需要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建筑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在有机结合我国特有的元素,来打造特色建筑,提高建筑美观。

二.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理解。

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第一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蔓延,大的文化背景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文化的现象,地域型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建筑文化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在受着猛烈的冲击。传统而精美的木工手艺渐渐消失,钟灵毓秀的庭院式住宅被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堆叠的建筑所代替,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真的落后到这种地步,这种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步了吗?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改良、应该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不是我们抛弃祖先留给我们遗产的理由。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建筑与文化有机的结合。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倘若建筑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韵味,那它就失去了灵性,会因为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总之,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者息息相关,永无终结。

四.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1.现代装饰设计的思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设计,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劲头并创造未来。

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2.空间设计的应用。

中国已有的传统建筑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围合式的院落空间,这种空间设计最初理念是使外界环境与室内空间形成过渡并增强院落的私密性,而后它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饿一个代名词,徽派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就都采用围合式院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以L形为基础的房屋围合,使建筑中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空间理念,同时给整个空间带来通透、大气的感觉另外,院落空间的设计同其它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木雕、石雕、彩绘、竹林等等相结合;同时,各种处理手法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和回忆,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这样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统一,形成富有特征的空间序列,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用地,川军馆的空间原型是当地传统的安仁古镇庄园建筑,是四川地区颇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主要的空间特点之一就是多进式的院落组合,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条件,向四周摊开,在单一水平面上形成对院落的环绕或穿越,而川军馆由于受到基地狭长条件的限制,于是建筑采用了一种类似“竹节”的线性空间组织方式,即实-空-实-空的节奏性空间变化。

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

(1).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3).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4).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得山林风水,也重人工得山林风水,让人工得与自然得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4.围院的平面空间。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5.轴线的空间设计。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

五.结束语。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邵隽 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0年23期

【2】王书鸿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以世博中国馆为例[期刊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8期

【3】 贾栋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4】王金浅谈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期

【5】代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东北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 设计 发展 理念

引 言

建筑被认为是一种凝固的空间构筑体艺术[1],给予人类丰富的物质实体的形态,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着人们的文化、情感和价值等各种元素而有别于诸多门类的艺术[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的上升伴随了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基于此,建筑设计界的学者们对建筑创新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4],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研究也已经从零星的研究走向体系化,迄今已涉及建筑理论创新[5]、地域建筑创新[6]、建筑技术创新[7, 8]、建筑创新教育[9]等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1-7, 9],旨在探究建筑设计行业的诞生、演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 建筑设计行业的由来

尽管人类建筑已经诞生了很长时间,但建筑设计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以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的出现为形成标志[3]: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导致了建筑规模日益扩大且工艺越加复杂,这就要求“主要建设者”既需要具有丰富的设计知识和高超的技巧还需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另一方面,以Medici家族为代表的新兴的城市贵族和富有的商人阶层将资本转向土地和房屋。基于对优秀工匠(能够表达主人意愿、受过设计培训、兼具管理大型作坊经验的人才)的需求,建筑设计逐渐从匠师的手中分化出来表现为由具备文化艺术素养的人专门承担相关工作并被称为“建筑师”。 建筑设计职业的出现后,建筑师们一方面总结古代工匠的建造经验,并将科学技术上的成果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使得建筑类型、形式都大为丰富。

1834年首个行业协会(英国建造者协会(The Builders Society))的出现标志着建筑设计专业的形成[3],建筑师至此与建筑业中的其他从业人员得以了较好的区分。通过行业协会,建筑师的独特地位得以确立,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学院教育体制。随着建筑设计职业化的加强,以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对建筑师的职业地位明确限定为“设计、监督设计是否得到实施”。至此,建筑师与建筑物发生了脱离,仅对业主负有设计和监督建设过程的职责,这也标志了建筑设计行业的进一步成熟。19世纪晚期,各行业垄断程度的提升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建筑师事务所也开始扩充并集中、组织了与建筑业所有相关专业的人员。

2 我国建筑设计的创新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学者对建筑设计予以了极大的关注[4]。我国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也从早期的零星研究走向体系化,涉及建筑理论创新[5]、地域建筑创新[6]、建筑技术创新[7]、建筑创新教育[9]及某类特殊建筑的设计创新[10]等。哈工大邹广天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的研究最为全面形成了建筑创新学的基本框架[4],该团队认为:建筑设计创新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需要,建筑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创新,从创新学的角度对建筑创新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创新系统内,主要由主体、对象、目标以及手段构成;建筑设计创新决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包括建筑形态创新、建筑功能创新与建筑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内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方法的应用原则,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推动建筑设计创新实践的发展。

3 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质变,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短暂的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的特征所展现的相关理念总体如下[1]:

(1)建筑创作既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又不凌驾于历史的超越。作为文明容器的建筑往往承载着地域文明所积淀的精髓,建筑设计重视地域文脉既不是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或是乡土设计,也不会对全球化趋势的对抗或外来文化的排斥。广义的文脉不仅要作为记忆符号去承载历史,更应该通过对其传承实现人们的群体认同与情感归属,因此应建立在民众精神诉求与社会现实经济基础之上并视建筑为地域文明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基础进而实现修补城市断裂的历史。

(2)建筑创作的既属于此时此地的建造,更是此情此景的抒发。建筑历史是流逝的时间在永恒存在中的演化,因而建筑应该为人提供原真性的日常生活体验,即:建筑应该在现实生活基础上体现建筑的生命力和在时间的绵延中获得建筑创作的自由。建筑师作为个体的人一定要有自由的意志,有了主体性,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选择与行为选择,而不必依附于他者,这也是一切有生命力建筑的灵魂所在,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与工具的革新所取代。因此,优秀的的建筑设计要充分理解建筑背后所蕴涵的地缘、人缘、血缘与情缘。

(3)建筑创作既要实现表达理性简约,更要体现精致细节。建筑既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又具有“内外兼修”的内涵。建筑创作既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也不能超越现实任思维任意游走,故高效、合理的方式整合资源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建筑的适度性在于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现实条件,将技术与艺术以恰到好处的方式进行结合,这样的建筑语言对于弥补中国城市短裂的现代性是一个极好的手段。

4 结 语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空间构筑体艺术,它会因时期和流派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外在的三维空间存在形态与内部的结构逻辑。尽管人类建筑已经诞生了很长时间,但建筑设计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以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的出现为形成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短暂的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虽然我国建筑设计创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也不乏大量照搬外来的风格和潮流的案例放弃了建筑的本质。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建筑设计会逐渐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向宁. 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梅洪元)[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 李金红. 城市住毛建筑设计改进和创新[J]. 吉林建筑设计. 2004(3): 20-22.

[3] 李湘桔. 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尹贻林教授)[D]. 天津大学, 2009.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动因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西南地区典型住宅开始研究,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进行调研。刘敦桢在1941年在《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完成后,被普遍认为是西南民居甚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始。而进入40年代后,刘志平在对四川、云南地区大量民居进行实际调查以后,著作《云南一颗印》,属于中国首篇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其后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是对民居研究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建筑界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进入80年代后,关于西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云南省设计院在1986年编写《云南民居》;朱良文等于1988年完成《云南白族民居》;启燊于1989年完成《四川藏族住宅》;陈谋德、王翠兰于1992年著作《云南民居续篇》;唐璞于1994年完成著作《山地住宅建筑》;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于1996年联合编写《四川民居》;季富政于2000年编写《中国羌族建筑》;孙大章于2004年作者《中国民居研究》;李先逵于2005年著作《干栏式苗居建筑》;罗德启于2008年著作《贵州民居》等。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西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专著较多,也反映出我国在民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大量西南地区民居建筑著作也为西南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应用到这些基础性的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文化热思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学术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于西南地区来说,从地理特征来看,其海拔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南地区有诸多少数民族,是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特征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中,西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西南地区文化研究从最开始的单一文化学研究,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且由以往各省份单独研究,转变为当前的大西南研究视角。所以,在西南建筑学研究中,也应该基于大西南的视角。在文化热思潮下,建筑学界也表现出了异常的敏感性。在文化热思潮下,西南文化研究热潮直接影响到居民建筑的研究:私心直于1992年编写《西南民族建筑研究》、杨大禹于1997年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蒋高宸于1997年著作《云南民族住屋文化》等一大批著作完成,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从民族学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但其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研究的主线均为文化视角。

4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动因

民居建筑研究在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下,在民居文化纵深方向的研究已经很难满足探索的渴求,所以地域建筑文化逐渐从民居向聚落研究的角度发展。聚落是民居建筑的集合体,包含的文化信息更全面、复杂,数量更大。所以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方面,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变本身就属于一个动因。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化热,还无法实现研究方向的转变的全部动力,这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对聚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聚落是乡村聚居类型中复合永久性聚居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人类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学科理念由吴良镛提出,其中指出了建筑概念从房子到聚落的延伸,在人居环境建筑理论中,聚落也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除此以外,民居到聚落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还包含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生活空间载体就是住宅,但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所有的活动也并非全部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与社区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当代建筑在信息时代文化快速传播中也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建筑内部功能逐渐增多,空间也更加复杂,建筑体量呈现出庞大化。所以在对现代建筑研究中,不能以之前民居建筑视角来对待,因为聚落更加的复杂与综合,与现代建筑功能发展更加吻合。从相关统计来看,从1994年开始,关于聚落研究的报道以及关注度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聚落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度增加,西南聚落研究方法及理论不断深入,并且研究也向着新的切入点发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逐渐形成。并且在西南聚落研究中,也并非只局限于建筑学,其它学科也相互交叉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对西南聚落都有影响。至此,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以聚落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又结合了诸多学科,使研究的深度、广度等都不断拓展。

5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从单体居民建筑向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视野。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研究角度比较孤立,片段性、分散型的研究结构表现相对突出;在聚落的研究方法及历史考证中,研究理论单一,在聚落课题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对于西南各民族而言,其生活以聚落为外在表现,并且聚落中涵盖了诸多文化种类,由于文化元素比较多,在研究中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所以,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狂下,对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且使各文化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这在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钟陈友

参考文献

[1]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5):35~37.

[2]钱锡栋,周俊.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实践———以象山商会大厦建筑设计为例[J].浙江建筑,2012,07(21):10~12+16.

[3]石健和.地域建筑文化理论实践的分析梳理建构[J].建筑学报,2002,05(14):9~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土元素,新地方主义,时代性,地域性,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由于历史背景的时代性及地理气候的地域性的差异,各地方民居具有强烈的时代风格与地方文化特征,反映了当地人们的居住观念、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这些差异也导致了各地方民居住宅的地方建筑形式以及室内传统元素不同。地方元素或着说地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是源自特定地域生产构成社会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也是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表达和营造过程中的基本素材,它们遍布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种类非常复杂,如何通过合理的表达方法,将这些乡土元素以室内设计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成为室内地域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课题。本文对西安地区近年来新建的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作品深入调研分析,并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探索被大众喜闻乐见,且能很好的突出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的室内设计表现手法,以期待能对室内设计的地域性人文精神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参考。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1)西安瓦库茶语。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大唐通易坊36号。

2)西安左右客酒店。酒店位于科技路与高新四路十字向南100米路西。

3)西安唐华宾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雁引路40号。

4)西安大唐芙蓉园芳林苑酒店。隶属西安大唐芙蓉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西安城南10公里处。

2.2研究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访谈的形式对调查对象的设计指导思路、所引用的地域文化元素、地域人文精神表达手法和营造效果等方面做出分析评价;再结合大量的文献调查研究,总结地域文化元素表达的常用手法并对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做出分析。

2.3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由于室内设计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评价与认可度,因此本文还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访谈调查,这样有助于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3.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调查对象的深入考察、访谈,认真分析了上述案例作品的表现手法,并通过文献查阅和归纳总结,得出地域性景观元素有以下几种常用的表达手法,它们各有特色,并被消费者喜欢。

3.1陈列——最原汁原味的室内元素表现手法

陈列简单理解就是把地域元素通过陈列的形式直接展示出来。本文所谈的陈列是指经过周密策划后对地域元素、地域文化以具象的手法表现出来。依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大多数陈列只是简单的展示,还谈不上设计。一个优秀的陈列设计必须做到以下3点。

1)重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强化地域性元素的视觉效果。陈列是一门创造性的视觉与空间艺术,是艺术性、思想性和真实性的集合。一个能给人震撼的陈列设计,除了陈列元素本身,周边的环境、室内光的运用、背景、色彩的对比、肌理的对比等,均可以提升陈列元素的视觉效果。以西安瓦库茶语为例(图1,图2)

(图1) (图2)

在抹灰横行的时代,瓦库的设计者却运用了做让关中人民自豪的青砖以及和青砖有着同样材质的瓦片设计而成。创新、绿色、生态、可持续怀旧与追梦的情感融入了它质朴的语言符号,在瓦库当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2)选择合理的陈列“叙述”方式。地方元素的陈列设计要有节奏、有重点、有,而且整体气氛的烘托十分重要,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渐入佳境”,目的在于元素表现统一。真正做到“不高、不大、不突出”,从而达到和谐。

3)拉近使用者与元素之间的亲和力。人天生就有想触摸的倾向,一是为了实验并证实他们所看到的,二是为了加强记忆。在设计中拉近元素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使其产生亲和力,使人清楚乡土符号的质感、沧桑与质朴,更容易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瓦库”就是这样一个案例“秦砖汉瓦”是用来形容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与鼎盛的。秦砖汉瓦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3.2引借——“源于乡土,高于乡土”的地域文化表达手法

引借是指从乡土元素原型中截取某一个片段或者部分,它可以是元素中的图案纹样、可以是材质、可以是色彩、可以是装饰,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室内空间。

西安唐华宾馆是以“唐文化”为主题文化,它是我国古典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的唐风建筑代表作,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盛唐风格,彰显唐代建筑典雅、雄壮的气势。是唐代传统建筑样式,侧重建筑风格、样式的一种继承与延续,并不忘积极吸取借鉴传统的形式与符号。它是古城西安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体现。(图3)

(图3)西安唐华宾馆

不仅在建筑形式上表现了主题文化内涵,选取最富地域性代表的建筑符号来表现地域性文化。内外兼修,酒店室内装饰风格与建筑外观风格都是“新唐风”的体现,给旅客在心里造成很强的震撼。

引借的优点就在于,其素材(材料、家具、装饰界面等)原型源自乡土,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具象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截取其中最传神、最精华的部分,经过艺术的加工与创新,达到“源于乡土,高于乡土”的效果,通过引借的手法在室内六个面表达过程中,既保留了地域元素原型的乡土气息,又通过重新组合和艺术加工使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

3.3凝练——主题性项目最常用的表达手法

凝练是根据一定的设计主题,通过对地域元素中有关联、有关系、有共性的元素进行提取、概括,形成最能突出主题的设计手法。

西安左右客酒店中,将所有与本土材质相关的乡土元素,集合起来进行空间、立面设计,如(图4)

(图4)来自网络

形成了以方言、乡土材质等为主的室内文化空间这在“瓦库”中也体现的很突出,建筑的最廉价制造方法就是就地取材,瓦库室内用的关中青砖、瓦片以及室内用于调节空气流动的小窗,以及天花的梁结构都是借鉴了关中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具主题性质的乡土特色。

凝练手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清理众多乡土元素之间的关系,寻求联系个元素之间的线索,形成带有主题和一定主题思想的乡土味道。这种手法在带有主体性质的地域设计中比较常用。

3.4融合——延续历史文脉的元素表达手法

融合原意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这里指将乡土元素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超越乡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更强大、更具感染力的新室内环境。融合就是让地域人文元素的精彩片段融入现代室内环境中,从而成为一个新的表现效果。融合包括造型的融合、色彩的融合、材料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以及设计形式的融合。

在这里有必要提出来“新地方主义”这个概念,这对我们现在地域性文化缺失的大环境下很有指导作用。

新地方主义这个设计思潮在功能上、构造上按照现代建筑的标准要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地吸收了传统营养的。当我们将眼光再次投向新地方主义这个新生事物上,我们不难发现,新地方主义强调的是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这其中也包含了乡土和民族趣味的。这些将传统的东西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设计思想正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体现。新地方主义的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中尽量的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得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

2)从建筑及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讲,建筑和环境要相协调,室内设备的现代化与功能上的使用舒适要求,局部的在室内陈设品上则是强调地方特色与民俗特色,这些都是表达民族文化的特征。

4.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交流日益广泛、资讯传播迅捷的今天,大量“舶来”的室内设计,带给人们新鲜感和视觉上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室内设计方案争相模仿,试图通过这些“洋气”来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位,打造所谓的“国际”的形象。然而在短暂的新鲜感和欣喜之余,人们也逐渐开始困惑,那些看似现代和时髦的室内作品,正在悄悄的吞噬着城市的特色,那些曾经代表不同文化的本土元素和符号正在逐渐悄悄地消失,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失去自我,大量的城市还有城市的房子变得似曾相识。

在这种情况下,地域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充分了解乡土文化,挖掘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在尊重地域文化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设计表现手法,营建出符合当地生活习惯,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且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地域室内作品,传承历史文脉。应该成为每一个设计从业者应该具有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安藤忠雄研究室.建筑师的20岁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李泽厚.美的历程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胡群霞. 由“瓦库”论及室内设计的人文精神[J].美与时代,(4)35-36.

许振中.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J].合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5-28.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滨水建筑;滨水空间;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item foreshore water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studi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hore water architectural design practice present situation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posed that the viewpoint of waterfront building a series of change development, elaborated waterfront constructs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urn of expression of space as well as constitutes to adapt to the modern city to change the request of development day by day.

.Keywords: cultural awareness; ecological awareness; university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理论与分析

1.1滨水建筑的定义

滨水建筑作为一种类型建筑,是以滨水地貌特征与建筑体块构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设计对象时进行划分的,它是水体界面周边建筑各种内外空间的总称。滨水建筑与滨水区关系紧密,滨水区是以水体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且涵盖了被水域环境影响的陆领部分,滨水区是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丰富的场所空间,并且在现代城市中,环境优良的滨水区可以对整座城市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它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特别是各种水体如溪、河、江、海洋旁边的土地。根据毗邻水体性质不同分为河滨、湖滨和海滨。滨水建筑的概念也由此引申而来,指处于滨水区内,并与之产生关系,发生相互影响的建筑。

1.2滨水建筑空间的分析

从诸多见建成的滨水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常规的滨水建筑而言,亲水过度空间的比重明显加强。笔者认为这是大多数建筑师在项目设计中,重视了以“人、建筑”和“水体”中心的交流活动的结果。

在新建成的滨水建筑中,建筑师采用多种空间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来增加交流活动场所:有的结合临水交通空间(见图1),采取扩大绿化水平空间、局部放大走道等处理手法来增加;有的结合共享室外空间,采取立体化临水界面、设置滨水小品、放大竖向高差等处理手法来增加;也有的直接整体架空滨水底层作为全开放的公共活动平台,加强建筑与水体内外的部的相互交流。

2滨水建筑设计内因:城市发展带来的滨水空间的变化

2.1滨水建筑的发展变化

在原始封建社会中,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作用甚少,依赖,顺从自然环境变化,所以此时期的滨水区环境质量良好,江河地区成为人类行为活动的主体地段,而沿河而建,依水而成的滨水建筑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实体庇护,与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工业社会里,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开始,滨水区为了满足工业化社会的各种要求,被改造成各种工业区,码头区,这导致滨水空间独立功能单一。人类社会经济取得繁荣的代价是良好的滨水自然环境被破坏,水体质量逐渐下降。到了工业社会中后期,交通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超过并代替所有的水运方式,曾经喧嚣一时的码头、港口开始日益冷清,逐渐衰败,缺乏维护管理,渐渐无人问津。滨水区被破旧简陋的仓库厂房占据,成为市民不愿接近也无法接触亲近的地段。在这一时期滨水区的总体开发呈现功利化倾向,以工业建筑为主体的滨水建筑使人和滨水环境开始疏远。

现代社会,滨水区建筑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滨水自然环境随着人们意识的理性回归得到逐步改善,而滨水用地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和热点。大量商业建筑,居住建筑往往愿意沿河依江而建,建筑风格多样,造型优美,建筑质量逐步得到提高,这使得滨水建筑又重新参与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形成了滨水 环境理性回归的意识形态。

2.2滨水建筑的影响

滨水建筑及其周边过度空间充当着临水界面的照看者和监管者角色。当建筑与水体保持良好的交通、视觉联系时,水体所带来优美的滨水风光能够给予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吸引着人们前来欣赏。良好的视野导向关系,若临水空间场所中出现什么状况,周围的人可以立即察觉,并迅速作出反应。若滨水建筑关系及邻里关系混乱,会导致临水空间整体环境质量下降,大幅降低人们活动行为的观感体验。交通和视野的阻拦,使人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并且会让滨水建筑空间成为缺乏管理,滋生犯罪的场所。

3.滨水建筑的建设

3.1 国外滨水建筑实践

悉尼的杰克逊港湾,现已成为滨水地段设计的经典案例之一,其原本是古老的历史港湾建筑,由于规模的扩大和相应的功能发展要求,港湾于上个世纪期间陆续进行改建。在改建的过程中,不仅仅充分考虑了留存保护古建筑的原貌,并通过设计手法赋予其新的功能意义。现在,它已成为一个成功的旅游中心,该地段标志性建筑为悉尼歌剧院,其它各项设计都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展现了滨水建筑的亲水化,地域化的特点。

3.2国内滨水建筑实践

张家界“滨水空间的有机联系,山水结合”

(1)明确定位,展示地域特色:在张家界明确定位为最具有宜人自然风景和文化韵味的国际旅游精品城市的前提下,根据此理念理性发展展示出张家界滨水空间的特色。以湘西地域文化为背景,在设计中重点塑造符合张家界自身特色,良好的滨水空间整体形象。

(2)在合乎尺度理性控制的背景下,显山露水;位于山体以及滨水空间周边的建筑,其高度应该严加限制,使之符合城市山体,水体整体效果,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景观。对现有影响城市滨水景观的建筑应逐步进行整改,对未来的各类建筑建设应从规划上予以有效控制,避免山体和水体的景色风光被拒之于城市之外,使张家界山水城市的地域化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示。

(3)有机更新,提升品位:在对于老城区的改建上,应考虑到老城区原有的城市肌理关系,而不是生硬拆掉老旧的房子,按山水城市的理念重新设计。应维护好城区传统中原有建筑。丰富老城区使用功能,复合上新的山水城市设计理念,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休闲服务区域。

(5)宜人滨河,宜居城市:充分利用澧水两岸的滨水空间,创造亲水空间,使城市空间更加灵动,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3.3 结论

综上所述.滨水建筑与居民滨水生活关系经历了贴近-疏离-回归贴近的过程,我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正处于理性回归的时期。需要好好认识到滨水建筑的价值,让其回归城市,回归社会,重新表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一个关系到公共大众生活领域的问题,只有满足人们生活物质和精神要求,才能最终建成得到公众支持的滨水建筑与环境,并赋予城市社会以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与外部环境》.张建涛.刘韶军.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张庭伟.冯晖.彭治权.上海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同济大学出版社张庭伟.冯晖.彭治权.2002.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官式建筑大木构研宄是中国建筑史研宄的起点,在传统建筑史研宄框架中,地方性的乡土建筑木构体系研宄基本缺失。相对于较为深入的官式建筑研宄,乡土建筑研宄并没有找到有针对性的研宄方法;往往忽视构架形制、构件样式、匠师技艺之间的联系,缺乏对地域性营造体系的全面性考察。近年来,乡土建筑的研宄范畴逐渐扩大,包括建筑创作、建筑保护、绿色建筑技术、建筑文化、装饰设计等各方面,却鲜见有关乡土建筑木作技术体系的专门性研宄。比如,2003年至今,发表的328篇与中国乡土建筑研宄相关的会议论文中,民居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类占90篇,新农村建设及建筑创作类占23篇,绿色生态技术类占56篇,文化空间类形态与装饰类占144篇,尚可算作木构体系研究的文章仅有15篇(表一);2003年至今,73篇与中国乡土建筑研宄相关的博士论文中,民居的保护更新及当代建筑创作类论文15篇,绿色生态技术类占13篇,文化空间类形态与装饰类占40篇,有关其木构体系研究的文章仅有5篇。

2平民史观下的乡土建筑研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史学革命将看待历史的方法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其中,“自上而下”(topdown)的历史观,属精英史观,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作为决定历史发展变化的关键力量。在建筑史研究中体现为以宏伟、壮丽的标志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如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中的官式大木作建筑研宄。与此相对,“自下而上”(bottomup)的历史观,即平民史观,关注平民社会。在建筑研宄中体现为对普通建筑的关注,乡土建筑研宂即可视为该种思维的投射‘。受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所限,最初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围绕北方官式建筑展开。然而,早在1950年代,刘敦桢先生已经意识到“宫殿陵寝庙宇”与“广大人民的住宅建筑”有着极大的不同2。时至今日,乡土建筑研究往往更关注寻找新奇的、异于官式的建筑形式,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极少被视为与官式建筑同等地构成中国传统木构营造体系的一个方面一一即皇家营造体系和民间营造体系。因此,目前的乡土建筑研究仅仅是目光的下移,而背后的研宄思维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木构营造体系的讨论中,高大宏伟的官式建筑仍然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大量保存、看似平凡的乡土建筑无法获得同等重视。这无疑低估了乡土建筑研究蕴含的巨大能量。与受皇家控制的官式体系不同,乡土建筑代表的民间营建体系反映了更为真实的生活,关注到过去一直被忽视的某些真实存在的历史现象,比如民间营造法中各地对“蒿尺”的不同应用。由于丰富的地域差异,以乡土建筑研究为视角重新看待中国传统木构体系,可避免单一线索的线性建筑历史思维,带来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思考,成为打破“自上而下”的精英史观的突破口。

3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研宄及其特点

3.1中国乡土建筑研宄中的问题

3.1.1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极易与乡村建筑、民居建筑概念相混淆。溯本求源,“乡土建筑”一词来自于西方语境中的“VernacularArchitecture”,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描述为1999年第12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大会《乡土建筑遗产》(CharterontheBuildingVernacularHeritage)中公布的六条识别标准‘,其强调的是同一地域下的原生性、民间性和文化共性,并没有任何将乡土建筑局限于乡村社会中的限制,也没有针对建筑规模、功能和形态的规定。但由于传统社会中次级行政区域接受官式影响较少,故地方特色乡土建筑多生长于此;同时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乡土建筑又较容易保存在较偏僻环境中,因此导致乡土建筑与乡村建筑存在一定交集。但这并不能取代乡土建筑对民间性、自发性、地域性的强调,为某一历史地理单元内使用共享的地方特色营建工艺建造而成的民间建筑,并不存在城与乡、大式与小式的二元对立。

3.1.2木构营造体系

木构营造体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特点,涉及尺度、材料、形制、加工方式、结构构造等物质方面的研究,以及工匠系统、营造制度、营造哲学、使用者与建造者的互动关系等非物质方面的内容,是围绕木结构的加工及使用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判断某一建筑是否属于乡土建筑研宄范畴的关键是考察其是否使用了本地自生的地方性木构营造体系。以营造体系定义乡土建筑研究范畴,可以避免将乡土建筑与乡村建筑,或民居建筑混淆,消除“城乡差异”和“类型差异”2。无论州府、县镇、乡村,无论祠堂、寺庙、士绅住宅、百姓房舍,无论有无斗拱,无论有无雕饰,是否为该地区工匠以地方特色工艺修建,才是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反映的核心价值。比如位于泰顺泗溪镇临水宫,一处道教庙宇建筑,具有一定规模,并且相比民居而言用了较高形制的斗拱结构,但由于其反映的仍然是本地样式和技艺,故应被视为泰顺地区的乡土建筑。

3.2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研宄意义及特点

3.2.1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研宄意义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仅地区差异性大,并且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划分、民族构成都有变化。乡土建筑,不仅分布广发,并且许多营造活动仍在继续,故而使用乡土建筑的木构营造体系视角是把中国建筑历史变迁置于空间维度下进行考察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以乡土建筑为代表的地域性建筑研宄的重要性,已被学界认同。吴良镛先生在《关于中国古建筑研宄的几个问题》3中提出要着眼于“地区建筑的研宄”。张十庆先生在《关于地域建筑研究的思考与认识》4一文中认为“单一的脉络无法串联起纷繁的中国建筑演化历程,地域因素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国建筑,有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将从注重时间轴到时空并重,从注重官式到注重民式,希望地域建筑研究能成为以另一种方式和角度对以往所熟见的中国古代建筑的阐释和思考”。因此,结合“地域性”与“民式”的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研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2.2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研宄特点

针对乡土建筑分布广泛,具有典型地域风格;保存数量较多,但大多集中于明清时期的特点,其木构营造体系研宄需科学地精确化。

(1)地域精确

精确划分研宄区域。不同于现有的地方性建筑研究丛书,乡土建筑木构营造体系的研宄区域不再沿用现有的行政区划范围,也并非单一依靠自然地理、气候分区,而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界定研究范围,特别是通过历史地理、考古文化区的研宄,还原特定历史环境背景;另外,尽量选择乡土建筑保存数量较多且类型较丰富的区域开始研究。在研宄初期,尽量控制研究范围,不宜过大,选取相当于县、乡级别的地理范围进行深度考察。只有在科学的研宂区域界定中,进行小范围高精度的研宄,才能使该地域内的木构营造体系完整呈现,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判断该地域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

(2)时间精确

研究时间段落的精确性。由于现存的乡土建筑大多集中建造于明末、清朝,因此研宄将不再以朝代为时间单位,而根据该地区内乡土建筑的实际发展变化脉络,将时间单位缩短至10年或20年左右。比起缺乏实际意义的绝对时间单位,甚至可以以工匠系统中的“一代人”为度量单位进行研宄,可以产生与实际建造更加密切的关系。与以朝代为标准进行的研宄不同,较短时间段内的研宄更加突出建筑变化的连续性,而非不同时间段内的差异性,避免了较大时间差内建筑形制、营造工艺的变化带来的割裂。因而,这种更加细致精确的研究模式适宜反映更加真实的建筑变化。

4结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地域性 ,历时性特征, 风貌特征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72 cases of pedestrian street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as the city public life of the main places, become the important stage for regional design.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face diachronic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mercial walk street regionalism is building is worth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oint of growth

Keyword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regional, diachronic characteristics, styl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商业步行街。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拥有较好地方风貌的街区遭受了破坏和毁灭,似乎现代建筑风貌的商业步行街盛行一时,但从时间的长轴来看,建筑的地域性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地域性风貌的商业步行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总的数量中占到了主要地位。商业步行街成了地域性表现的重要舞台。

地域性-国内商业街的主要风貌

为了弄清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风貌特点,笔者粗略统计了近30年来建设的72条步行街的风貌特征。选取的范围包括27个省级行政区,4个直辖市。具体见图1,表1.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商业步行街的建筑往往有不同的风格,这些商业街的风格难以精准描述。因此,本文在对建筑的风格进行统计时,主要是描述其主要的,有代表性的部分。

本研究抽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商业步行街的72例建筑风格分布中,现代建筑风貌有32例,地方传统建筑风貌34例,欧陆建筑风貌4例,其它建筑风貌2例。其中,地方建筑风貌为主的商业步行街以47%的比例居于首位。现代建筑风貌为主的商业步行街以44%的比例居于次位。欧陆建筑风貌和其它建筑风貌等为主的商业步行街比例较少,二者相加才占9%的比例。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到现阶段为止,“地域性”已成为国内商业街的主要风貌。

2 国内商业步行街地域性的历时性特征

近30年来,国内商业步行街地域性的历时性特征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表现。如图2,3所示。

3地方与非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在各时间段分布图

在1980-1989这个时间段,传统商业步行街占主导地位,地方建筑风貌得到较多反映是必然。在1990-1999这个时间段,由于现代商业步行街得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建筑风格的多样化,能反映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已与非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所占的比例接近,同比1980-1989年则大大下降。在2000-2010这个时间段,现代商业街的发展势头已又接近变成大幅超越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有趣的是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在三个时间段数目变化不大,分别是10例,11例,13例。

图4地方与非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在各时间段变化趋势图

1、较好保留地方建筑风貌的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初的10年间。那时经济相当拮据,商业步行街以对传统商业街道整修改造为主。如北京的琉璃厂步行街、南京的夫子庙、合肥城隍庙商业步行街、承德市清风一条街等。

2、地方建筑风貌发展缓慢与现代商业街快速发展的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虽然,此阶段内本研究中抽取1990-1999年23个商业步行街案例中有12例属于新改建的现代商业街,在数量上超过了传统商业街。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原有小街小巷的尺度已不能满足各种各样的购物需求,商业街区在这一阶段向着更大更复合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新建的以现代建筑风貌为主。改建的部分商业街仍然尽量维持着地方建筑风貌。如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下九街等。这种商业步行街,一般以内部装修改造和外部道路景观改造为主。如百年历史老街—南京东路,改造的亮点是路中的4.2米宽的“金带。这是一个集中的休憩空间,它集中布置花坛、树池,座椅,雕塑小品等公共设施。

这一时期也有部分商业街因为改造,建筑风格变得混杂,地方特色不再显著,如沈阳中街小东路步行街。还有部分商业街因为改造,地方特色已完全丧失,建筑风格变成了现代建筑风貌为主。如太原柳巷商业街,银川鼓楼商业街历。

新改建为主的如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此街就是以解放碑为中心将它两边的十字型道路改造成的商业步行街。上世纪90年代步行街的建设也开始在三线城市中快速发展起来,如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湖南常德步行街等。但这些步行街在过于快速的建设过程中不太重视地域文化的建设,地域特征不强。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商业街的地域性表现在减弱,这一点在三线城市的步行商业节建设中更加明显。

3、现代商业街继续发展与向传统回归并肩的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商业街继续高歌猛进般发展。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苏州圆融街。这是一条是向更加现代化,高科技方向发展的商业街。该街学习了拉斯维加斯的天幕,在近500米长的步行街区中设计了全由LED构成的天幕,人们可以尽情品味时尚的声光艺术所创造的梦幻般效果。

不可忽视的,或许正是现代建筑的大发展,反而使人们注意到传统精神的失落。这一时期商业步行街发展另一个倾向则是向传统的回归。1999年改造,2007年建成的上海新天地中西融合、新旧结合,在保留了地方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成功的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其成功的模式已经成为业内标杆。2003年改造,2008年建成“宽窄巷子”则是另一个成功的典范。该项目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建筑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再现了“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成功的打造了城市的新客厅。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现代建筑风貌的商业街占了主流地位。但后期对传统回归的趋势仍然表明了:在国际式的浪潮下,地域性的设计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表现了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3 国内商业步行街地域性的风貌特征

前述研究表明在72例我国的商业步行街中,地方建筑风貌占主流地位。在这34例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中,主要的风貌构成详见表2。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