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质量论文

教育质量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育质量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1篇

1.服务质量维度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用KMO样本测度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指标,KMO越接近1,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数据越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整个评价指标相关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如果是单位矩阵,则不适合作因子分析。本研究中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为KMO值为0.867,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0.01,说明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具体如表2所示。问卷设计有30个题项评价服务质量,以因子分析的主成份分析法萃取出7个共同因子。为了方便共同因子的辨认和命名,使用最大方差转轴法进行正交旋转,优点在于各因子仍然保持正交的状态,但尽量使各因子的方差差异达到最大,从而方便对因子的解释,建立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及项目。因子选择的标准是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问项;排除只有单一问项的因素。为了便于观察,在运用因子分析过程中已设定将因子载荷小于0.5的载荷值都省略不显示。通过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余下28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51,问项的分布呈现出很明显的7个成分结构模式,将它们分别命名为:课堂教学质量、基础服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校园环境、学校品牌形象、安全管理、学生个人发展,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2.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是指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指一群被访问者在同一份问卷上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调查时使用的Cronbachα系数衡量信度,数据见表3的α系数,该系数越大不同受测者之间的一致性越高。说明问卷信度符合要求,这也是应用最广的衡量信度的方法,α系数越高,说明各题项的结果越趋于一致,问卷的信度越高。当α值介于0.7~0.8时,表明问卷的信度相当高,问卷设计合理。总量表的α值为0.9286,有六个因子的α值均大于0.7,第四个因子的α值0.6979也大于0.6,该量表信度较高。效度表示一种测验或量表能够用来测量目标的准确程度。效度的研究意义在于实际测量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概念是否一致,并且概念是否被准确测量,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能够反映效度。本文研究中由7个维度和28个指标所组成的量表,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6.468%(如表3所示),说明评价量表是有效的。

二、服务质量测评模型的建立

1.回归分析。以服务质量为因变量,7个维度为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来获得总体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后,需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以确定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否很好的拟合了原始数据。多元回归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检验的假设是总体的回归系数均为0或不都为0,使用统计量F进行检验,结果为70.314,显著性水平为0.000(<0.050),即该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如表4所示,相关系数显示,7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课堂教学质量、基础服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校园环境、学校品牌形象、安全管理和学生个人发展。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2篇

整合的目标

记者: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是近些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整合什么,目标是什么,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请钟主任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钟主任:我们讲的整合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如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这方面包括:1.信息技术不仅可提供多媒体的手段,而且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将这些教学内容集成在计算机中随时供课堂教学选用。2.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3.在教材建设方面,可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4.信息技术还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或超时空开放。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引导师生运用信息技术,其一,可以有效促进分层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真正实现;其二,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普通学科课程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其三,利用网络特性,帮助学生实现协作式学习。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应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而且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同时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丰富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方式。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其内涵是指借助信息技术信息传递快速、灵活等特点,丰富师生互动方式,开展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和不受时空、不受人数限制的互动交流。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为解决过去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创造新的途径。

整合的现状

记者: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已经进入了学校,有些学校还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但从面上进展来看,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现状远不如人意。究竟问题在哪儿?

钟主任:为了摸清问题的现状,从今年2月至9月,我们对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情况是我市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随着今年各区县信息传播中心的建立和办学标准的提高,信息技术硬件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管理和使用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其主要的问题是:计算机分布不均,校际间差异较大;管用矛盾突出,校园网的利用率不高;软件总量不足,适用对路的更少;网络的超文本特性没有很好开发利用,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师资培训缺乏"整合"思路,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管理工作表面化,缺乏科学的评价管理机制支撑。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如从中小学教师应用计算机教学统计情况看,平均有83%的教师不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经常用的仅占8%左右。只有9.29%的教师利用计算机开展交互式学习。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所占比例仅占14%(注:调查报道详见本月5日5版《教师:能否跨越"数字鸿沟"》)。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我们在基教课改中必须着力抓的一个重要问题。

整合的对策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3篇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化组织于1987年颁布的世界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全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的精华,是管理思想和经验的总结。如今已被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其应用范围涉及39个行业,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许多国外教育机构都已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高职院校用国际统一的标准规范学校管理,将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在更多方面与国际教育管理接轨,为我国高职院校走向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高职院校引入ISO9000族标准的可行性

1.ISO9000族标准的思想方法适用于高职教育

ISO9000族标标准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结质量管

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是组织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为:1.以顾客为关注热点: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2.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本组织统一的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的效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6.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8.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上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中,若把“组织”指定为“高职院校”“,顾客”定义为“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等”“,供方”理解为“提供生源的学校和教学设备供应商等”,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同样也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2.ISO9000族标准的定义表明高职教育属于适用范围

ISO900族标准虽然目前更多地在加工制造业中应用,但该标准具有通用性,同样适用于教育管理领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引言中明确指出“: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不是专门为某一具体工业行业或经济部门而制定的。质量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会受到组织变化的需要、其特定的目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所涉及的过程和具体实践的影响。”可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制定和实施中就已包含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根据ISO9000族标准对品的划分和定义,教育属于39类产品中的第37类,属于一种“服务”。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教育服务,世界贸易组织将教育服务列为贸易项目的第13类,我国在产业划分中,也把教育作为服务产业划入第三产业范畴。从这个定位看,ISO9000族标准所适用的“服务”就包括教育,所适用的“各种类型的组织”就包括从事教育服务的各类院校。将ISO9000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职教育,并不是要取代以往的教育及教育管理手段,而是要融合新的内部质量管理平台,对质量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监控。3.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特点表明高职教育属于适用范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介绍总结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和内容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结构和内容十分相似,是弥补现行教学质量管理各种缺陷的有效性标准。现摘录如下:1.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用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2.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效率,引导组织关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产品与过程;3.对标准要求的适用性进行了更加科学与明确的规定,提倡组织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做出不同的选择,给予组织更多的灵活性;4.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标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5.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同时体现了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6.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包括对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7.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视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8.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ISO9000族标准在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策略

1.深化全员质量意识

全员参与作为ISO9000族标准的八项原则之一,要想有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深化全员质量意识。为此,要注重加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宣传与培训。各高职院校应制定宣传和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作为学院的最高管理层领导,要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策划的思路等。对于学院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力量,如各部门的负责人、内审员等,不仅要牢固树立管理思想,还要对体系各项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并切身参与策划学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新进员工,要及时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专门培训。通过培训,让每位教职员工真正理解学院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及意义,准确把握学校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铭记学院的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对体系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性文件的运行给予理解和支持,努力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学院顺利通过每年一度的体系运行外审尽一份力。在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检查与考核工作。这样才能有效促使每一位教职员工牢固树立起质量意识,并把质量管理转化为个人工作的自觉行动,高职院校才能最终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全体人员参与的工作,涉及学院上上下下各个部门、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所有的教职员工。如在内、外部评审时,一旦发现不合格项,需要给相关部门开不合格单,并要对其整改情况跟踪验证,整个工作组织起来难度较大,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推进,一般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在建立和运行ISO9000I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期,借助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质量管理工作给予充分和高度的重视,做好体系的顶层设计工作,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尤其要在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内审、管理评审等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促使师生员工将贯标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充分参与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活动,从而促进体系的顺利运行。

3.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焦点

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作为高职院校的顾客,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对象。高职院校在运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求作为关注焦点,需根据其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服务,使学院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持续改进。SCI要在充分调研学生、用人单位、市场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调整学院的专业设置、制订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定期及不定期地通过一调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乃至教职员工对学院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意见及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学院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相关文件,切实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总之,只有高职院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时刻关注、了解及掌握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求,并将“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焦点”全面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质量。

4.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持续改进作为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目标所在,因此,需贯穿于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过程。只有使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得到完善和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满足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主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加强讨体系文件的控制,高职院校要根据顾客的要求、学校的实际情况、ISO9000族标准的改版等情况及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改版,使使用的各项体系文件始终保持其符合性。其次,要注重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如针对管理人员及内审员的调动或离职,要及时进行补给,除了在数量上保证外,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以确保掌握不断更新的质量量管理知识。第三,要加强内审、管理评审及外部审核工作,通过内审了解各个部门对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发现体系中的不合格项和缺陷:通过管理评审,及时对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专门研究,并分析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通过外审,纠正查出的不合格项,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5.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校本化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9-0122-02

1 引 言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相协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

综观既有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着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个别研究采用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等量化方法;所针对的问题包括:导师负责制的机制,研究生教材规划与建设,研究生教育成本,研究生教育逐步国际化和研究生教育方式与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与操作主体、内部保障措施、外部保障措施等。既有的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成果能够结合现时的研究生教育状况,来源于研究生教育实践而又在理论上作出了有助于指导实践的探讨,能够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内容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内容布局格式,一般包括生源、师资、课程设置、论文环节、保障体系运行模式等。

2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载体

参考既有研究成果,基于实施主体的不同类型,本文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分为以下几种:①政府主导型。即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教育目标在于充分满足国家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政府可通过政策来调控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而高校所采取的保障措施主要是为直接或间接满足政府的质量要求。政府主导有利于集中进行宏观层面的管理,且其权威性能够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②高校主导型。即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以学术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优先满足高校不断提升其学术发展水平的需求。由高校自行界定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并全面负责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的达成。世界上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阶段一般表现为该模式。③人才需求实体主导型。即经济社会各行业对研究生人才有需求且能够吸纳研究生就业的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对研究生教育目标施加重要的影响作用,促使研究生更加注重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④独立第n方主导型。即独立于政府、高校、企事业用人单位等,具备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等系列化工作能力的特殊主体,通过提供客观、权威的评估结论来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施加保障力。例如,美国通过非政府组织的认证等活动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不设立官方的专门评估机构。

在实践中,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总是以某种力量占据主导。从辩证的角度,只有当各个相关主体所关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达到了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主体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特定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类型;另外,各个相关主体并驾齐驱地存在于同一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中并不现实,所以,实践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总是以某种主体的力量占据主导。从我国的实践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结合高校主导型,且具备一定权威性的独立的社会组织逐渐开始发挥出作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由中央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政府既是直接倡导者、领导者,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政府主导有利于宏观管理,且以其权威性引起高校等培养单位的足够重视,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但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可能使高校和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权限和积极性受到限制。

不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是不同的,这些实施主体的差别化动机显示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以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为主要过程的经济社会系统对研究生这种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社会个体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驱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原始力量;作为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施加干预和调控作用的政府,应当尊重经济社会系统为驱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原始力量,但政府更可能倾向于将这种力量通过其教育主管部门传递到研究生教育的承载主体(高校);构成经济社会体系的各类实体(企业、事业单位等)是实际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原始力量的载体,他们也可能将这种力量通过研究生人才需求和吸纳途径传递到高校。总体上看,高校是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的实施载体。

3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校内部保障措施分析

3.1 研究生质量自评估与自保障

定位于高校的内部保障体系,应将院一级的研究生质量自评估与自保障作为重要的环节。充分发挥院系内部的各种优势,特别是院系内部根据自身情况与问题灵活解决、快速响应的优势,使得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由校一级至院系一级有层次合理、责任落实到位的保障体系。

(1)构筑分形管理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中,应形成分形管理模式,提炼共性、普遍化指标作为核心,辅以个别的个性化指标。分形管理模式从目标的组织建设、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表现出一定的层次、结构、功能和信息的相似性,从低一级的管理到高一级的管理、从局部到整体也体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分形管理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所处的高校、院系的情况相适应。在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内部保障体系中,分形管理能够作为基本的管理方法。将高校、院系内的普遍与特殊情况,运用分形管理方法归类、整合,可以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内部保障管理体系。

(2)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任何管理模式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内部保障体系更应注重信息系统的运用,提高院一级的效率和公平透明性。信息系统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设备为基础,为不同导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开放不同权限的端口以便其录入和查看信息,由于所有资料均备份于服务器中,加之有效的网络安全保护软件,可以保证每位研究生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和成绩、奖励评定的透明。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快速有序,可以使得院一级的教育质量保障工作更有效率。

(3)强化导师负责制。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模式的实施载体,导师负责制的进一步强化和管控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研究生在学期间的课程与科研方向都是根据导师的研究内容加以制定的,故导师便成为院一级的保障体系中的直接的实施者与监督者。进一步强化导师负责制是旨在使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区别开来,研究生通过参与课题和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熟练运用。

3.2 强化监督性措施

(1)导师负责制。应使导师们熟悉研究生培养的各种要求及其调整,应继续加强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基本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近年来研究生培养采取的“导师组制”与“导师负责制”的区别在于,导师组制能够使学生在课程上的涉猎更广,体现了学科交叉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留给导师自主课程的学分变少,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开发。

(2)匿名评审。匿名评审制是旨在使得每个研究生的论文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尽量避免由于私人关系所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匿名评审制的关键在于,要找到与研究方向非常接近的匿名评审人,则可能产生该匿名评审人与指导教师相互熟悉,导致所做出的评判结论有所偏颇的风险;若所找的匿名评审人并不特别熟悉该学位论文,则可能因知识局限难以做出合理的评价。所以,应把握好匿名评审的过程管理力度。

(3)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是利用专门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主要针对文字的相似性进行检测,软件所得到的论文的相似性比例是用来判断的依据,但此方法也有其缺点,便是难以对专业分析过程和研究结论作出检测,且有时将既有的研究中的文字转图表、图表转文字的做法难以被检测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使用此项辅监督办法。

(4)学位论文预审。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国内有关高校已经有对于学位论文预审工作的开展经验,一般的,研究生在完成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经指导教师详细审阅并写出切实的学术评语,在学位论文预审书面申请上签字同意后,可向学院提交若干份略去本人及其导师信息的学位论文。学院根据该学位论文涉及领域确定数名相关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匿名预审。由学院对预审专家的结论汇总,并将结果返回给学生。论文预审结论可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修改后再审、不合格四种。

(5)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国内数所高校为防止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引进了有关机构开发的“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按照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前须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提交检测的论文与有关数据系统所收录的文献进行比对,将相似处列举,作出相似性的检测,不做是否抄袭的判断。学校可要求导师对检测系统出具的检测报告进行判断。导师在阅读检测报告后,如认为论文不存在抄袭,同意研究生进行答辩,需在检测报告上签字。

参考文献:

[1]李红启,鲁光泉,李兴虎.工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01-104.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5篇

QS世界大学排名及其评估指标

QS世界大学排名的背景 QS世界大学排名榜是由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的一项全球性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榜。作为一家世界著名的跨国性高等教育咨询机构,该公司的工作目标旨在提供一种交流平台,以帮助全球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全球范围内挑选适合自身就读的高校,因此如何评价不同大学的教育质量,以指导学生选择学校成为其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2004〜2009年期间,QS主要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 Higher Education)合作,集中于对欧美大学进行评估;而2009年后,QS改为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朝鲜日报》和英国太阳报(The sun)合作,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其评估范围也开始进一步扩展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大学。

目前,每年参与该机构初步评估的大学已超过2000所,根据筛选条件,该机构仅对其中的700所高校进行实际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最为顶尖的400所高校进行世界大学排名。同时,QS还按照不同的学科及地区对大学进行分类排名,如全球心理学排名前50的高校,亚洲地区排名前100的高校等,以指导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就读。就实用性和影响范围而言,QS世界大学排名榜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大学排行榜之一。

从传统上来看,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综合排名)中,排名靠前的高校多为欧美高校,以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为代表。而在2011年的排行榜中,亚洲大学的整体表现有了较大提升,中国共有6所高校进入百强高校行列,其中香港地区和大陆地区高校各占一半。这表明,中国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影响力日渐提高。

2011年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榜前100的亚洲高校有:

Q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估指标 区别于地区性的大学评估指标,Q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估指标及分配权重具有独特的价值选择,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QS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指标

在QS的评估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学术声望”, 通过对专业学术人员的调查而获得。这些专业学术人员由QS通过筛选而来。一般来说,被调查者需要列出个人心目中在本专业领域内最为杰出的十所国内高校,以及三十所国外高校。为避免偏见,被调查者对所就职高校的判断会被剔除。由于基于行业内部人员为主的评估机制能够有效防止“外行”评价“内行”的情况发生,因此公信力较高。

雇主满意度指标主要根据市场原则,判断不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主要依据是雇佣机构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水平的判断。目前,接受QS雇主满意度调查的雇佣机构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美洲、亚洲、澳洲、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此外,为保证雇主满意度的真实性,以反映不同职位等级管理者对大学生工作水平的满意度,接受调查的雇佣机构人员在职位分布上也颇有特色。

表1—2 QS世界大学排名——雇主职位构成

师生比例 师生比例是评估大学教育质量的一项世界性通用标准,通常来说,师生比越低,说明大学所提供的小班化服务和个体化服务越多,教育质量也越好。但是,就目前而言,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师生比并不存在,由于各国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评估中,QS主要适用的仍然是英联邦国家的师生比标准。同时,从国际化的背景出发,QS强调教职员中国际教师的比例构成以及大学生中国际学生的构成。

学术论文引用率 学术论文引用率也是评估大学教育质量、尤其是学术研究能力的一项通用标准,但是相比于地处欧美国家的大学,处于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国家的大学因存在显著的语言障碍,而在QS的学术论文引用率评估中处于不利地位。为克服这一缺点,近年来,QS扩展了其检索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并吸纳了不少高品质的非英语学术期刊,使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国家的大学排名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同时,QS所评价的学术论文引用率以专业教师的平均论文引用率为评估基础,强调学术团体的影响因子,导致学术力量两极化比较显著的大学在此项评估上处于不利地位。

表1—3 QS世界大学排名——学术论文引用来源

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自2002年起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在规模日益扩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同时,随着高考热的降温及中学生留学热潮的兴起,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面临国际同行的直接竞争。

通过对QS世界大学排名榜及其指标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大学要提升教育质量、进入世界大学顶尖行列,就必须与国际接轨,熟悉国际通用的教育评估指标,并在教学管理上调整思路。

确立国际化视野 长久以来,中国高校一直定位于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竞争,由于缺乏有力的挑战者,不少名牌高校早早确立了优势地位,缺乏追求卓越的意识,禁锢了自身的发展。实际上,对有竞争力的高校而言,仅定位于国内竞争的格局是不足的,以国际视野规划学校的长远发展,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将是彰显学校教育品质、提升学校学术声誉的不二选择。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6篇

一、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数据来源

由于CSSCI数据库最早回溯到1998年,因此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下载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共计4404篇。本文中的相关数据,除表3中的高频被引论文来自CNKI数据库以外,其余均是根据这4404篇文献统计而来。

2.计量软件

本文所用的是由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工具软件CiteSpace,此软件是适用于动态、多元、分时的复杂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1]。由于语言编码的不同,CiteSpace在处理中文数据时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先通过自编计算机程序将中文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格式转换为CiteSpace软件识别的ISI文本格式,再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共现、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文献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

3.载文总量

从载文量来看,1998-2012年期间《江苏高教》的载文总量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期间的载文量呈稳定上升态势,由1998年的187篇增长到2006年的365篇;2006年至2012年该刊载文量处于数量较多且相对稳定的状态,总量在350篇左右,其中2008年的载文量最高,达379篇,这说明该刊吸引了大量学者提供优质稿源。

二、关键词共现与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和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了共现统计。据统计,1998-2012年期间共有10537个关键词,其中出现20次以上的有80个,出现50次以上的有17个。不重复的关键词数量庞大,说明该刊关注的问题和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然而统计出现了几十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又说明该刊对若干话题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呈现,也可以理解为该刊关注的热点主题。

1.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表1表明,“高等教育”(619)是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其次,“高校”(468)、“大学生”(335)、“高等学校”(210)三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这些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主要反映的是该期刊所属学科,充分表明《江苏高教》所刊载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聚焦性,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刊物的学科专业特色十分明显。除此之外,“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这主要说明了在这一阶段该刊关注的具体热点问题。总体来看,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聚为五类: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校管理。(1)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这一聚类中包括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科建设”、“科学发展观”、“管理体制”等关键词,包含了教育改革的内容、方式、理念等一系列研究的科学论文。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不仅是教育规模的变化,也引起了体制、制度、机制、理念、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变革。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出现不过百年左右,百年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明显的“变革”特征,尤其是近十几年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改革发展期往往也是问题凸显期。从词频和聚类来看,《江苏高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给以了高度关注。(2)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追求,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才是我们恒久的目标[3]。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1999年扩招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以及社会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诉求,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关注。学者对教育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指标、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高等教育保障等几方面。(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原生,始终都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人才培养这一聚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研究生教育”等,这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德育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热点。对于高校德育问题,有些学者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的德育实效提出了质疑。其实,这些德育模式及其表现出来的弊端归根到底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作为道德主体———人的存在[5]。人才培养主题当中“研究生”这一关键词独立显示出来,说明研究生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律、问题与目标,这一阶段学界对研究生教育也给予了专门关注。进入人才培养主题聚类的关键词还有“教师”和“高校教师”,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任何忽略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激励与导向的制度与政策都将被证明是愚蠢的。(4)高校管理。高校管理这一聚类中包括“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等关键词。体制改革属于保障性改革,体制改革要通过教学、科研改革才有现实意义[6]。其次,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因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最后,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新的文化模式来适应这些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需要[7]。“文化比制度更根本,文化孕育制度,文化养育制度。”[8](5)高职教育专题。据统计,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高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出现频次分别为45次和41次,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江苏高教》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潘懋元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同时,也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主题和作者队伍等情况进行了分析[9]。

2.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往往是反映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这些主题脱颖而出也显示了该刊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统计的《江苏高教》近年突现关键词中,“高职院校”的突现度高达11.31,“高职教育”的突现度达5.30,突现度均较高,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之一。着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定位、办学方针、办学模式、评价指标等方面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质疑。所以,高职教育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者主要对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以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与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10],这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与此同时,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是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创业教育之所以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的转换以及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此后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如何建设以及建设和谐大学的意义等方面。

三、高被引文献分析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一、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所谓评价标准,就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确定这个评价标准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硕士人才的素质构成,也就是作为硕士研究生所必具的知识和能力;②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即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对差异,三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③我国社会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求。

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中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在思想政治方面,较好地掌握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3.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洞悉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

4.形成较强的科研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评判尺度。

二、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途径,可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课程学习、教学(讲课或科研或管理)实践、学位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分都设置最基本的量,其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包括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其中工科和实验学科的专业,必须开设实验课。选修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选定。必修环节则主要指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报告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也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重视解决买际问题的综合课程,结合实践组织课程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保持课程设置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统,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培养有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特点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一般在人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前完成。教学实践的第一种形式是在导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或者协助导师辅导答疑、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第二种形式是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项目研究的某些具体任务。第三种形式是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管理工作,在设定的管理岗位上,独立工作,获得事务管理或技术管理等的实际训练。目前,我国高校中广泛实施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已成为培养制度并得到肯定,其中尤以助研工作受到格外重视与推广,这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保证的最显著特点。

(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显要的体现,是理论结合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程度的总结性成果,以及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书面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实验经验方法、测试技术等方面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方法,取得某些新的结果或一定的革新及改进。与博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比较是: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学术上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在专门技术有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新意。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加科学研究的作用

(一)学士、硕士、博士科研能力的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比较可见,三者的科研能力在水平上有一定的区别。学士(本科)的培养过程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就不同了,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培养和发展科研能力可以在科研资源上获得支持,能够“一一”地得到必要和充分的训练,而且可以做到系统和严谨。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二分之一。相对而言,博士研究生阶段就更重视科学研究的作用,主要的学习时间将更多地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目前,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充分激发硕士生个人兴趣,还能有利地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对科学研究的实际强调与安排仍待更多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突出和强调培养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功效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在参加科研方面的不同要求

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也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另一种是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针对性强,职业背景明确。在培养要求上,学术型硕士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科研训练,比较专深;专业硕士要求掌握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实务训练,比较实用。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历经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三个环节,集中体现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知识,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置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使硕士研究生既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上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

教育质量论文范文第8篇

1.规模的急剧扩张199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试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行业内的在职人员。一直到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开始扩大。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是迅猛发展。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已达到24.67%。2011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近13万人,其增幅超过了16%。2013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42%,预计很快我国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将达1: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单位近几年也有大幅增加。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有509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以上。其中,普通高校4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0余个。如工程硕士在2010年有128个招生单位,2011年就达到了361个,是2010年的2.8倍多。

2.专业学位类别迅猛增多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十年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通过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39种专业硕士——审计硕士。目前这39种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设置,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3.制度化、规范化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是清晰可见的,相关政策文本的出台,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更为制度化和规范化。比如在《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纳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合格者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这就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制度化规定,有了保障。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背后的困境

1.社会认同度低一方面,传统的“学术至上”的观念认为高校是培养学术研究型精英的地方,一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大多不知道什么叫专业学位研究生,很多人把专业学位定义为“次等”的学位,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的正确的理解。由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不被认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歧视,在升值或者评级的过程中因为专业学位而受到限制。由于大规模的专业硕士教育,其含金量与认可度在社会上还有一个检验认定的过程,还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

2.照搬学术学位模式现阶段,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几乎照搬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弱化了职业性、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体系上,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同学认为只有一到两门课与学位专业不同,有4.18%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可见,多数高校专业学位与全日制的学术学位课程设置接近90%的相同,相当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是对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的“复制粘贴”,只是调整、删减部分课程,增加实验课,或是给基础理论课增加配套的实验模块,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独特的价值导向和教育规律。在专业实践环节上,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浓重学术性,多数高校忽略了实践环节的建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3.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对于学生评价方式还是停留在基本的毕业论文和平时的情况。这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不合理的,纯理论分析过于学术,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知识的创新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

4.培养质量有待提高⑴生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一方面,考生在选择考研报考方向时,大多数都是以学术型学位作为第一志愿。表2就反映了2011年到2015年的报考情况,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2015年并未达到报考趋势1:1的理想比例。另一方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很多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在没有被原报考的学术型学位录取后或是在学术型学位复试淘汰后调剂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可见,生源不佳一开始就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⑵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的专业训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高校导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大幅提高,但他们缺乏社会历练,社会实务经验不足。高校导师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自觉偏向理论知识,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落实“双导师”,落实了“双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职责不够清晰明确,校内导师几乎不参与学生实践,校外导师作用发挥甚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教育相互分离。通过对某高校2014届550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进行调查,真正实施“双导师制”,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的仅有15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2.7%。师资队伍缺乏经验,“双导师”在实际中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⑶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表现为论文指导和答辩中的学术型倾向和实习的敷衍塞责,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趋同,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指标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以至于有些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实习及生产实践,只是完成了毕业论文,或者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专业实践。正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尚不明晰,质量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不具有实质性的衔接,以至于很多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后,尚不能直接进入和胜任职业岗位。

三、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路径

1.从政策和宣传上,提高社会认可度⑴国家政策及时跟进。一方面,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起步晚,国家的相关政策欠缺,政策的制定内容不够及时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感受不到国家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的重视,自然对其认可度不高,报考存在相当大的顾虑。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在不断改变,国家的政策不能一锤定音,需要随实际情况而变更。每年的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及其家长对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就业扶持的分析。⑵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认识专业学位,颠覆学术学位能力优于专业学位能力的传统观念,加强社会各界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观念上的重视程度。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放资料、招生视频等介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考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全面了解专业学位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

2.创新培养模式高校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各方责任权利。明确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实践质量。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的是学术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统一,所以仿效学术学位的考核方式是行不通的。在考核方式上要有专业学位的独特性,考核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考核,建议适当地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将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目前以学位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考核中,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专业学位论文应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阅。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