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品行业论文

艺品行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品行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品行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3-0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共事业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博物馆的保护、研究、展示空间从馆舍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地上到地下、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置于博物馆的广义范畴,博物馆的专业功能和社会职能必然不断完善和提升、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日益成为构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成为保护遗产、服务社会的永久性机构和最佳场所。

一、博物馆应是城市文化进步的积极力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发展日益成为主线的当代社会,传统的博物馆如何加强自身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最大限度地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今风貌,文化因素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一)博物馆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

博物馆可以提供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所需要的条件,使其尽可能久的保存下来。海先生认为:“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存在的最后归宿,也是最好归宿”。收藏和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只有博物馆最广泛、最全面地保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尽力把它永久的传递给后人。有了这些被保存的文化遗产为前提,博物馆就可以围绕馆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二)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

一座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的继承,人们了解一座城市,也总是从现存遗迹、遗物承载的文化,探索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博物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种文化传承和汇集的媒介。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需要博物馆作为载体去展示城市风采。

二、博物馆应是加强社会教育的积极力量

1880年美国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列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一)精美的陈展为公众拓展了社会教育领域

博物馆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是由博物馆自身的功能特性决定的。大多数博物馆不仅有丰富的实物教学资料可供观众学习之用,而且可以给他们提供幽雅的环境和专业的人才支持。例如,在中国文字博物馆 “文字过大年”的展览中,用丰富精彩、欢乐喜庆的对联、年画、剪纸、灯谜等传统文字载体恭贺新春,并通过汉字起源、汉字六书、成语典故、唐诗宋词四个部分,感受古人的文字艺术。当学生们看到一个个立体的文字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课本上的字。可见,发挥博物馆特色,让文物“说话”,通过文物与课本的结合,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活动寓教于乐,拓展了教育的方式

博物馆的教育是在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和体验的学习模式。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博物馆发挥文物资源、教育资源和空间资源的优势,针对少年儿童的兴趣特点和个性需求,创设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暑假期间博物馆举办的夏令营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们的欢迎,成为了博物馆教育的一个新方式。首都博物馆针对学生推出了“魅力北京”的夏令营活动,在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中,小伙伴们一起做门墩、堆城墙、当“九门提督”,可以实地参观正阳门、永定门、燕墩、辽金城垣历史博物馆、皇城艺术博物馆等北京城内外的人文景点,探访身边的北京城,使同学们了解北京的都城历史变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增加互动、动手的项目,提高观众参与度

博物馆增加观众互动、动手的项目,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如在举办“年俗展”时,请观众参与猜迷语、写春联的活动。要改变过去博物馆“禁止”的面孔,使观众与展品“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可以亲手修复器物、铸造古钱币、制作铜镜,还可以学写甲骨文,用传统方法拓印字帖,在沙堆中模拟考古…,让各种人群都能在博物馆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

三、博物馆应是改善民众文化生活的积极力量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博物馆应发挥资源优势,体现公益特征。深入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让公众公平、均等地共享历史文化资源,使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走出馆舍,资源共享

面对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的期待,博物馆不能在囿于过去所形成的传统框架,循规蹈矩的限定在馆舍之内或有限范围,而应创建和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宽阔的领域,进一步拉近和社会公众的距离,增强博物馆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走出馆舍,就是最大限度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博物馆服务理念的实践转向。四川省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的农民进城难,进博物馆参观更是遥不可及,基层群众对流动博物馆的需求更为迫切。对此四川博物院率先启动“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并作为一个二级馆常设机构,尚属全国首创。整合、优化博物院原有的文物资源、教育资源等,通过社会赞助的车辆送展到农民的家门口,实实在在地让他们认识博物馆、享受博物馆。

理念一转就别见洞天,资源重整可成新曲。通过创办主题突出、形式灵活的流动展览,博物馆的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利用,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近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享受博物馆,这也是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的魅力所在。

(二)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的博物馆公众服务体系

1、提升博物馆的陈展服务水平

陈列展览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不同角度传播、普及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大多数观众来讲,他们不可能对历史、考古等专业领域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研究。因此,要使观众接收到丰富的文物信息,让他们感到参观的味道,就必需在诠释上多下功夫,改变辅助展品越少越好,说明文字越少越好的办展思路。文物说明要从名称时代出土地点的简单格式向更加通俗、生动和较为详细的阐释方向发展,尽量缩小学术语言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通过恰当的展示方式,更好的让文物说话。

2、讲解服务是观众与文物展示之间的桥梁

转变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使之更趋大众化,最大限度地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要努力做到:

(1)讲解词和讲解方式灵活多变

面对各个文化层次的观众,需要不同类型的讲解词,要深浅有度,详略得当。面对未成年观众时需要更亲切的语言,使同学们更快的融入博物馆的环境。讲解语言的表达是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能够使观众听明白并接受,进而产生兴趣与共鸣。

(2)建立不同类型的讲解队伍

由于受众群体的增多,讲解员难免会面对特殊群体,需要讲解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手语,甚至要懂得手语讲解。

建立起专职讲解、专家义务讲解、志愿者讲解以及语音导览系统四个层次组成的多元化讲解服务体系,打造出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修养、高超的讲解艺术和富有人文情怀的讲解导览团队。另外,博物馆要形成规模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成为博物馆服务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提供有创意的文化产品

博物馆以有代表性的藏品资源为依托,开发兼具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品。上海博物馆是打造文化产品行业的龙头典范,编辑了介绍基本陈列和馆藏的《上海博物馆简介》、《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系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观众既可以把它当作参观博物馆的纪念品,又可以当作进一步了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教材,还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及文博系列学术论文集等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或刊物。开发了富有特色的复仿制青铜器、书画、玉器、丝巾、桌旗、名片盒、书签、行李牌等各类工艺品

社会的进步决定了博物馆的服务方向,社会的进步决定了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博物馆让社会更和谐。为了人类文化的连续和理性的进步,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形成,博物馆将努力在公共服务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注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管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