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媒论文

网络传媒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传媒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广电网络 电气技术 电子技术 应用

前言: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生活、生产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网络传媒的发展。近几年随着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在网络传媒中的应用,对网络传媒整体效能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对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在网络传媒中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广电网络中电气技术

1.1照明电气技术

就当前广电网络中来看,其在演播室、控制室均需要照明电器技术的支持。目前,广电网络已经将电器照明技术应用在整个设备中[1]。广电网络在照明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坚持以构建应急照明系统为主,降低由于紧急停电而造成的内部供电中断的现象。广电网络整个照明电气技术按照48h紧急供电中断的照明计算方法对其整体应用供电体系实施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照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2防雷电气技术

防雷电气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在保障基础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对防雷系统实施保护和构建[2]。由于广电网络传媒中心的整体特殊性,在其综合防雷电气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采用了当类装置等电位链接,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防雷到点系统,对整个系统的线路实施布置,有效的预防雷电电磁波脉冲对广电网络电流和电压带来的影响,进而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广电网络还利用防雷电气技术实现了消防联动系统的构建,实现24H监测联动消防指令,进而为广电网络的整体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1.3变电电气技术

变电控制是维持广电网络电源稳定,实现广电网络中心合理用电的关键。其在变电控制的过程中利用电气技术实现了核心变电控制系统,对整个广电网络中心计算机的系统和各个演播室、演播厅的用电实时集中配置,以保障高强度符合支撑。此外,广电网络在变电电气技术的应用上还是实现了高低电压系统等级控制系统,进而对供电故障时电流和电压突然降低和故障排除后电流电压突然升高带来了供电系统稳定性实施技术处理,实现变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广电网络中电子技术

2.1双向改造电子技术

双向改造电子技术主要是利用FTTH技术和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实现光纤到户和纯介质网络传输的一种电子技术。广电网络应用双向改造电子技术将内部的数据传输实现光波传输,加强了数据协议灵活性,进而优化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现网络透明化安全传输。便给利用无光源网络PON技术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电磁波对传输网络造成的影响,实现多兆为双向改造。广电网络应用双向改造电子技术进一步对内部网络的传输和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就当前广电网络双向改造电子技术的应用来看,其实现有线电视服务下的单向下行广播传输方式就是利用了双向改造电子技术。

2.2 HFC电子技术

HFC电子技术是利用大容量传输实现双向传输的一种电子技术,广电网络利用HFC电子技术实现了光纤与同轴电缆结合的传输技术构建,实现了帧频变换,多兆位数据服务的功能,进而完成了电子技术工作的开展。此外,广电在应用HFC电子技术的过程中利用工作人员全程根本实现了视频服务和IP服务技术改进,提高了整体网络视频的输出质量和输出纠错能力。

2.3数据传输电子技术

广电网络中应用数据传输电子技术主要是对网络内信号、音频、视频等实现基本数据传输凭条的构建[3]。在数据传输电子技术的应用下广电网络实现了射频总线与双绞线结合的长距离、大范围数据传输,保障了不同用户之间数据传输的距离。

2.4智能化电子技术

智能化电子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广电网络智能化发展,从网络运营的角度,实现了整个广电IT系统的智能化设计,进而优化了广电网络的工作效率,为广电网络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业务升级。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当前我国广电网路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用了照明、防雷和变电电气技术,并且结合了双向改造、HFC、数据传输和智能化电子技术,为广电传媒的安全、运行和传输等提供了保障,进一步优化了而广电网络核心技术,优化了广电网络在传媒领域的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为我国网络传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 考 文 献

[1]万志豪.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4(24):243.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文化;转型

一、文学环境的异动

文学批评是文学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和具体生活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必然会对文学批评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学批评在经历了80年代的洗礼、90年代的淬炼,在进入新世纪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展和变化,在这种发展和变化中让人喜忧参半。文学批评的发展给人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感觉文坛圈子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对于文学的研究深入却在不断减小。似乎文坛的门槛在不断降低,人们都能够谈论文学,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似乎在不断的萎缩。当下文学的变化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这就是文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对于文学变化产生的巨大影响。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所对应的就是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这三组内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三组内容对于文学批评的影响,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格局,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一)传统文学阵地

文学期刊属于传统文学形式,期刊种类繁多、期刊的档次也各有差别、作者的水平也有所区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较为繁多,上述内容的存在是构成文坛发展的中坚力量。事实上,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文学期刊作为这一种传统的文学阵地,在过去基本上就等同于整个文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坛的定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把出版、发行的阵地当作整个文坛来看待,文学出版以前更多的是为书店、邮局等旧有的文学生产流通体系所服务,而当下文学期刊已经不再是文坛的主要构成,而仅仅是文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部分虽然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文学期刊阵地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下降,并且有很多的传统期刊文学和传统的批评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寻求转型,甚至会走向别的圈子。以图书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过去的文学圈是期刊和图书二分天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市场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学渗透的领域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便如此图书出版仍然是文学批评和文化产生的重要方式。就长篇小说来说,在市场经济没有介入之前,长篇小说的盈利主要是被少数的名家所享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一般的作家来说,只要是其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价值,经过适当的包装也能够找到合适的出版社出版发行,然后也能够有所盈利。所以对长篇小说来说,出版的作品数量不多、且只能被少数名家所享有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手段进入文学领域以后,一些本身不具有名气的小说作家在经过适当的包装以后也有可能受到广泛的推崇,甚至能够成为备受畅销的作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能够打开图书出版的渠道、降低图书出版的门槛,能够让更多的作家有机会被读者看到。

(二)网络传媒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传媒形式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传媒已经逐步成长成为文坛整体中不可缺少的新生代力量。当前的文化领域,除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以来,还派生出来了手机文学、网络文学、博客文学等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并且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欢,这也让网络多媒体等新媒体文学逐步成为年轻受众阅读文学的最重要的方式。

二、文学批评的新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文学批评作为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当前文学批评的发展态势来看,文学批评经历了过去单一格局向一分为三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批评为主的批评方式,这三类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并且构成了当前文学批评的主要形式,并且以各自的方式支撑着文学批评格局的发展,并且吸引了无数的受众。

(一)传统文学批评

传统文学批评主要是由两类批评家所构成,分别是就职于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和供职于文化部门的文学批评从业人员。文学科研工作者多数都有着较为扎实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功底。这些文学批评者身上具有特色的文学研究特质,不管是就文学批评论题的选取还是论题的阐述上都能够具有扎实稳健的表述,对于当前社会的重大社会现象和政策问题进行阐述是他们的长处。专业的文学批评从业人员者他们大多长期能够跟随文学批评的发展态势和动向,对于文学发展的的动向和新人新作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并且对于身边的社会现象也比较敏感,常常能够采用及时性解说的方式进行阐述,能够充分展现批评的敏感和灵动。上述两种批评类型能够相互呼应相互影响,并且已经成为构成当下传统文学批评的基本阵营。

(二)媒体批评

媒体批评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批评形式,它是由网站、电台、记者、编辑构成的各类媒体平台。对于上述媒体也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细分,主要可分为行业类、专业类、党政类、大众类等。从发表形式来看,它包括音频的、视频的、纸质的、网络的等形式。不同类型的媒体在对文化、文学现象进行采访报道后,就会充分展示出其行业所通有、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他们更擅长从热点、焦点出发,将社会事件话题化、事件化、戏剧化、娱乐化。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媒体批评身上总是能够或多或少的发现上述影子,总是能够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媒体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把控信息的重要管道,媒体批评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也已经成为影响舆论走向的最重要的渠道。发展至今,媒体批评已经成为文学批评中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批评手段。

(三)网络批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式也已经变的更加的成熟,从事网络批评的主要是在一些文学网站、门户网站上写评论文章的人员,上述人员的身份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中不乏有一些专业的评论类人员。网络批评与上述两种批评形式相比力量并不那么彰显,这是因为网络批评类的言论虽然较多,但是网络批评类的文章相对较少,并且一些网络批评类的文章也容易被一些网络批评言论和炒作所遮蔽。较其他批评形式来说,网络批评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因此这类评论多数文风犀利,而且具有较强的民间化和草根化倾向。由于网络批评写作的便捷性和互动性,因此网络批评的文章得到了迅猛发展,不管是批评一个人物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抑或是一部文学作品,网络批评总是能够充分展现其文风犀利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个人化色彩,文章的内容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虽然网络批评从形式上来说相对随意,但是从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来看,这种新形势的文学评论,也将会在今后的文学批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学批评的发展和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传统文学评论都是文学活动的基石,都在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分量,这是因为传统文学评论具有专业性,对于文学评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文学批评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文学批评遇到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文学批评从单一的传统文学批评出发,逐步衍生出了媒体批评、网络批评,这是时生重大转变的结果,也是当下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结果。我们现在所应做的就是要正视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尊重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确保文学批评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文学批评一分为三后,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显然易见的。网络批评和新媒体批评,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且对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文学评论面目变得模糊不堪。传统的文学评论和主流的文学评论正在经历着一场喧闹的争吵,各自的生存和发展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当前的社会背景来看,我们会发现当下文学批评自身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上述问题有的来自于内部,有的来自外部环境,有的发展速度较快,有的则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上述问题,才能够改变这一问题。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文学批评倾向性和整体性走向的问题,当前的文学批评中缺少比较有理性和洞察力的批评。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体现在批评者不愿意花费较大的心思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因此文学批评的现状越来越复杂、作品也越来越良莠不齐。同时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评论有时需要从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乃至信息学的方向出发,而这些素质显然不是一般的文学批评家所具备的,这是造成当前文学评论中出现评论缺席和评论失语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体现在评论家更多的是选择说好话,而不是选择说真话实话。造成现象的出现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评论家越来越不具备勇气,不能直面社会问题、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观点。批评家的思想气质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造成批评风格不突出和艺术个性缺失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复杂,文坛怪象频出,这正是需要文学批评出现的时代,但是从文学批评的真实实践来看,文学批评显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并且文学批评的声音也非常的微弱。文学批评显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创作、作家、或具体的作品的赏析,还应该针对社会化问题进行评论。在对文化市场仍然采用行政化管制的过程中,好的文学批评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批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辱使命。

(二)完善文学批评的对策

对于文学批评来说,除了需要公众的理解,还应该得到多方面的扶持。既需要不断壮大文学评论者的队伍,还应该注重评论者评论精神的培养,同时还应该尽快结束当前文学评论圈散兵游勇的状态,建立一个能够进行彼此交流的机制,建立相关的机制或组织,充分发挥集体或组织的价值,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文学评论的价值。对于文学评论阵地来说,还需要一定的传播工具、需要得到一定的条件的支持。当下文学评论类文章主要是评论者在一些专业性的报纸上进行评论,其受众相对较小、社会影响力相对有限。在一些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媒体上基本上没有文学评论的立足之地。即便是一些发表在大报纸、期刊上的评论类的文章也大多数经过了媒体的删减和加工,这样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并不能够起到较大的影响力。对于文学批评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确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但是文学评论应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中学会自立自强,并且需要坦诚的面对现实状况。针对庸俗化的文化市场环境,评论家应该增强其社会责任性和使命感,承担起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良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文学批评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能够让评论者产生仗义执言、激浊扬清的社会效果。对于文学评论者来说,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知识储备。针对社会问题的评论,已经不单单是文学领域的评论,其可能涉及诸多例如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评论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才能够更敏锐的发现社会问题,才能够准确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文学评论者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发现社会问题,力求准确发现病灶,力求能够准确的表达,对于该提倡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于能理解的也应该尽力理解,对于该批评的也应该大胆的发表意见,只有善于、敢于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才能够切实改善当前文学批评的环境。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传媒素养的现状

第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来说仍然主要是一种娱乐方式。多数大学生热衷的只是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娱乐体验。各种网络游戏、港台口水剧及搞笑脱口秀节目都在校园内传播甚广,令大学生乐此不疲。

第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弱。很多大学生在接触各类媒介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浏览信息也十分盲目,消耗了大量时间,缺乏基本的传媒自控素养。

第三,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对恶性信息没有免疫力。目前大众传媒的环境极为混杂,信息品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筛选显得手足无措,往往不分类型,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传媒素养。

第四,信息道德法规意识较差。很多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大量抄袭下载他人的研究论文冒充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信息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第五,社会阅历短浅,欠缺接触传媒的安全规则意识。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容易被网上的各种信息所蒙蔽,导致网络经济欺诈、网络受骗等情况屡屡发生。这种安全意识的匮乏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严重失衡。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自身德育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领域广等特点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网络等传媒形式具有价廉、信息量大、普及性高等自身优势,被高校大学生广泛接受。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的亲密互动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交流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传媒与大学生的互动中。

大众传媒的渗透性。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建设出一个模拟真实的虚幻世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感染化、渗透化。

大众传媒肩负崇高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道德责任。媒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承担其在道德观、价值取向引导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高校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大众传媒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广阔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传媒环境,挖掘丰富的资源,主动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大众传媒的应用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教授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其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化内涵。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越来越普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高校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

大众传媒促进了高校德育方式的转变。以往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传授来实现的,基本上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是一种封闭式德育教育。大众传媒的介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大众传媒对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低俗化干扰大学生视听。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传媒更愿意去制造低成本文化快餐,传递品位低俗的文化信息,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德育教育功能。切特罗姆曾指出,“如果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

价值导向偏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急剧变化与融合,大学生需要成熟的大众传媒舆论来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众传媒面对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抉择时,往往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无德学术观念的滋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教育的精髓,也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追求的理念和目标。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它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但同时带来的还有不良学术观念和行为的滋生。

大众传媒的“无屏障性”给高校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校园传媒信息呈现出一种“时空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前自由。一些腐朽观念、消极思想都在利用大众媒体悄然渗透。

三有效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大众传媒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德育工作刻板、老套的模式在灵活多变的传媒前沿抢占教育阵地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媒体多元化的冲击,德育教育的主流地位正被日渐削减。高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对于大众传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加以利用,对负面影响要采取相应的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抵制和改进,增强德育教育的实质效果。

(一)加强对大学生传媒素质的培养

媒体的信息包围和狂轰乱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其中的大多数人对其不良影响和边缘化引导不以为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又大多持无所谓态度,在德育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媒体的错误引导需要及时转舵,德育工作者的因势利导更是责无旁贷。当前,高校传媒素养教育除了专业院校外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见甚少。我们亟待提倡德育教育,加强传媒素养的专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之成为德育应对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主要力量。

引导大学生明确媒介素养目标。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媒介的接触上也是以实用性的内容和方式居多,进入大学以后一旦面对完全放开的信息环境和完全自主的媒介接触权,极容易陷入信息泥潭而不能自拔。制定明确的媒介素养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清醒的媒介行为意识,对德育教育的导向有着重要作用。

掌握传媒接触的技巧。在接触媒介时最难于把握的是媒介表面活动背后隐藏的东西,波兹曼认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在大众传媒活动中,无论哪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都带有大众所没有注意的隐含性信息,发现这些隐喻特征是接触传媒的最高技巧。

(二)构筑传媒新平台,拓展德育教育新空间

德育教育要善于利用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开发德育建设平台,扩充德育工作渠道,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改造良好的高校信息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不能忽略校园媒体的作用,德育工作有责任让学生重归本位,将枯燥空洞的说教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再现,强化德育效果。比如大力发展校园电视与校园网络,引导校园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复旦校园的学生网,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大学生中各类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是一个大的学生社区性质的平台;复旦日月光华网站成立至今,流量和使用率一直居于国内各大高校前列,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对于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借助传媒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德育文明

媒体属于大的全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构成因素之一,要利用媒体呈现德育内容,把高层次、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媒体内容引进德育课堂,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改进德育工作现状。

审视大学生所关注的媒体热点事件,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国内大事均有涉及,他们对当前正在进行和即将发生的热点感兴趣并持续关注。据新民晚报统计,1/4学生关注报刊广播中的新闻与娱乐内容,这说明德育工作完全可以利用媒体新闻内容进行正向宣传,抓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可以加以正确引导和指引的,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是德育工作的原则和目标之一。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会更吸引学生,高校德育授课形式多媒体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进的媒体内容应该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目标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培育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阻碍着传媒德育功能的发挥,这种矛盾将在高校未来德育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把德育教育的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的共同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形成核心价值体系,让大众传媒更多地履行对高校德育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聂庆璞.媒介嬗变中的文明演进[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自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岳川.媒介哲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龙雪津.尊重学生需要改善高校德育工作[M].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7]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和理念[M].山东农业教育出版社,2005.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医患纠纷;献血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7-01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无偿献血人群日益增长,然而,知情同意原则逐渐受到一些患者、医学工作者、社会伦理及法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履行告知义务是法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告知的必要性

1.1 《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13规定“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1]。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第5条献血者知情同意第5.1条款告知义务规定“血站工作人员应在献血前对献血者履行书面告知义务,并取得献血者签字的知情同意书。” 这些都为献血者享有知情同意权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明确了采供血机构向献血者告知献血相关情况是一种基本义务[2]。

1.2 告知是尊重献血者权力的需要。献血者有权知道自己在献血过程中及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和应享有的权利并感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

1.3 采供血机构履行告知义务从而使献血者知情是其行使选择权和决定权的前提,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作出自我选择和决策,以保护其人身权和财产权是知情的最终目的[3]。

1.4 在履行告知义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实现有效的沟通[4],体现了对献血者的尊重,增加献血者的信任度,从而会主动与工作人员沟通,减少高危人群献血,减少群众献血知识的盲区,有效避免因情绪紧张引起献血反应的发生,降低或者避免服务投诉。

2 告知内容

2.1 献血知识宣传,献血动机、安全献血者的重要性及具有高危行为者故意献血的责任,进行“健康征询”、“体格检查”及各项献血者献血前身体状况的要求,初筛结果的告知(对经健康检查不适宜献血的献血者,应给予适当解释,并注意保护其个人信息),确认献血量(200ml、300ml或400ml)[5]。

2.2献血流程中的注意事项。献血留样的用途,血站将遵照国家规定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的检测,检测合格的血液将用于临床,不合格血液将按照国家规定处置。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仅表明捐献的血液不符合国家血液标准的要求,不作为感染或疾病的诊断依据。

2.3献血后注意事项。献血后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反馈。

2.4根据相关规定,可享受的免费用血待遇。

3 告知方法

电视传媒、广播传媒、报纸、自办宣传读物、公益海报、网络传媒、手机传媒、社区宣传版面、采血人员现场告知。其中采血人员现场告知交互性最强,效果最好,要求也最高。

4 告知注意事项

4.1 履行告知义务,应从献血者的角度出发,在维护知情权的同时,注意维护献血者的隐私权。方法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也可以是行为的,但关键是必须取得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据。

4.2 告知以客观、真实、诚信为原则,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性用语。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给予相应的称呼,针对献血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理解力的不同,给予合理、明了的解答。既做到耐心细致,又要掌握原则。

无论在采血的前、中、后所有的告知内容都应当选择适当时机告知,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要温和。

4.3采供血机构应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加强业务水平和技能培训,增强礼仪培训,灌输医疗风险认识和法律意识,为更好的履行告知义务提供必要保障[6]。

知情同意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也作为一种权益规范,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还很薄弱。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许多采供血机构只重视技术,忽视人文关怀。其实献血者对采血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意识、服务态度往往感受更直接、更敏感,采血人员多一分主动,就能给予献血者多一分温馨感受同时多得到献血者的一分理解。总之,采供血机构必须建立公民权益意识,从根本上尊重献血者知情权,严格履行告知义务,依法办事,自觉维护献血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郭永建, 王鸿捷. 血站质量管理文件体系的构建[J]. 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1): 71-75.

[2] 袁红.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无偿献血分析 [D][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9.

[3] 罗凌飞, 徐雁. 348 名献血者意愿调查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2): 72-73.

[4] 苏锡云. 采供血机构档案规范化管理在医疗诉讼中的重要作用[J]. 档案与建设, 2010 (10): 57-58.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5篇

@弃戒痴人:还在找工作的应届生,现在是否有点纠结:是继续努力,还是等9月新的求职高峰来临后再出发?这里,我想提醒这些朋友,若没能找出自己求职不利的真正原因,或将掉入一个怪圈:越等待拖延就越觉得没时间和信心;越没时间信心只能越等待,这就是通常说的“等死模式”。

@董藩:教育部邀我参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有些论文选题很好,但结构安排存在缺陷。不能让人容忍的是写作规范存在大量问题:注释与参考文献不分,著录不规范,摘要写法不对,关键词摘取不对等等。诚心告诫广大研究生,认真研读论文写作知识,好的观点还需借助规范优美的表达才能征服读者和学界。

@安zhu安心做zhu:评审了30个大学公益项目,30位代表,4位来自台湾,26位来自大陆,结果是大陆同学们被秒杀。他们不是输在能力和技巧上,而是欠缺了对所做之事的真正热爱,因此无法表现出台湾同学所拥有的真诚、自信和从容,以及敢从小事做起的专注,变成一种空洞的宏大叙事,堆积概念和罗列活动。

@孙云晓:刚才接受电话连线采访,谈男生被女生超越。我说,男生长大可能赶上来一些,却无法消除童年的阴影。童年决定一生,童年充满了失败,预示着一生的坎坷。

@mandarinpassion:朋友的天才儿子医科毕业,工作难找生活不愉快。原因是20多年前,英国医生护士极缺,极抢手,致使一部分学业好的年轻人都去学了医。政府当然不能坐等这部分学医的人毕业后来解决问题,遂从东欧,印度等国引进了大批医生护士。等这部分学生毕业,这个领域已人满为患。所以等看到热门再去学可能已经晚了。

@园以外之:给孩子拿到外地大学录取的家长两条忠告:第一,最好不要开学时亲送,更不要开车送,减轻仪式感,本来就是坎,不要坎上加坎。第二,帮买个智能手机,一省得买上网本了,二来宿舍电线不会太乱。

@赵继成:部门新来的实习生是一个在传媒大学读大三的香港小姑娘,她和睡在上铺的另一个香港学生一起办了一份杂志,两人从撰稿、摄影、排版、插图到印刷、销售一肩挑,广州印刷,北京广州两地书店推销,20元一本,据说已全部收回成本。人是应该有点勇气去追求梦想。

@吴刚:当下在移动互联网业,要少参加聚会,少参加各种会议,各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众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智商是会下降的,台上各大佬们的鼓噪,会让不少人丧失判断力。有空不妨挖坟看看,每个泡沫破裂前,各互联网大佬们都在说什么。

@魏楠先生:想当一个好的职业预告片制作人的第一项要求:练习一年嘴严!无论谁,问任何电影类的一切话题,都是打死不说。

@Flying-Soft-Rock:2007年我曾把一个纯纯的web2.0网站做到了Alexa中国区前1000名,结果一路亏损,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员工。2011年我把那个纯纯的App做到苹果官方推荐免费榜第一名,每天四五千iPhone安装量,结果一路烧钱,到最后濒临灭亡。而今,我只做一些看起来有些“低级”的项目,居然实现收支平衡。

@丁小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在都是在断开网线的电脑上工作。刚才为了找一个资料,把电脑接上了网线,接上后很自然地看邮箱、上豆瓣、上微博、上阿森纳论坛,然后又看了邮箱里的一些新闻,看得差不多了,心想得断开网线了。结果断开网线后,发现要找的资料还没找呢??

@拾金不昧昧拾金:大一班级吃饭,辅导员同志透露,校长在毕业典礼前一晚,写发言稿写到了凌晨4点。看来拖延界又多了一员猛将。

@ rickykool:食堂阿姨再出新招,今天的甜点是“非一般绿豆汤”。这“非一般”体现在,舀好的绿豆汤里,要加一勺糯米饭,糯米饭是事先烧制好再冰镇的,里面拌了绵白糖和糖桂花。“老法(话)里这个是只有小姐能吃的。”边听阿姨说边喝绿豆汤,泪流满面啊。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珍惜你身边笑点低的女孩子吧,听说西周灭亡就是因为一个笑点太高的女人。

@yytjsz: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也在第一时间将毕业典礼演讲挂上官网。有评论认为,这或许也体现出大学之间的竞争。在网络传媒发达的时代,一场“毕业致辞”也进入了信息传播与放大的渠道,为公众所热议。“毕业致辞”的集体观摩已不再是学子的最后一课,也成为学校在大众面前的一次自我检阅。

@枯荷包冷饭:今天与几位朋友去人大旁听国际学术会议。旁听回来的感受就是:如果恰好处于论文难产阶段,而且常有生不出好东西的预感,不妨去展销会上逛逛,听听别人的吆喝声,翻翻别人摊上的货品,你会发觉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和你一样水平烂,甚至比你还要烂,忽然你就有一种安然自适,乃至欣然自得的感觉。

@FlyChina:在百度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百度文库的wenku前边加wap就能复制文档,在优酷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优酷播放页youku后加xia就能直接下载视频,在土豆实习最大的发现是在视频链接后面加?tid=-1就可以跳过45秒广告,在工商银行实习最大的收获是网银转账比自助机转账手续费便宜。

@海上雾仙奴:近两天忙着给高三毕业的一位小朋友查阅美国本科录取专业,频繁光顾美校网站,感触颇多。美国大学的网址大多精致而严谨,信息透明的程度叫人乍舌;主页里的栏目大都围绕学生展开,行政手段和等级宣传无处可觅。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维护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电台;网络中心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传媒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显现出来,广播电台逐渐朝着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生转变,更多广播节目通过网络播出,通过数字化制作之后上星,再接收处理后播出,广播电台的网络化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广播电台通过网络化的加强来提高广播电台的运行速度,使其逐渐向高、精、快的方向转化,真正实现新传媒、新广播下的创新变革,这些都为广播电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越来越多广播电台建立起对外广播音频节目播出与内部办公文稿服务的双功能网络平台,逐渐将办公局域网与宽带上网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以互联网为辅助的大型的网络传媒系统。将广播电台中的各科室、各部门之间连接起来,使各部门、各科室成为网络中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个强大的平台使得电台内部与互联网外部的有机资源可以进行共享,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媒体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中如果谁能将日常工作做得更加先进、高效、安全,那么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对更加有力的空间武器进行掌握。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电台网络维护信息管理工作的特征,提出了经济上与技术上都比较合理的广播电台网络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下面的阐述。

一、维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在宽带互联网、办公局域、音频播出系统网络并存在的综合性系统网络中,广播电台中对电脑的使用从最开始的几十台发展到几百台甚至以上,面对这么多的电脑,网络中心的日常工作量也会增加,增加的量会非常惊人,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软件对电脑和软件进行维护,网络中心对音频网络以及日常办公中的互联网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通过网络工程师对其进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和维护信息进行登记或者记录,如果遇到了工作上不能及时衔接的问题或者不能进行及时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音频播出网络中的一些突况,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出现往往会使网络工程师出现一些衔接上的漏洞,或者因为经常性的重复工作而在维护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又或者对维护现象的需求不是非常了解,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或者进行年底总结的时候不能拿出详细的数据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更重要的是不能通过日常的工作总结或者年底的工作总结对其中出现的网络环节问题进行解释,总结不出网络环节问题的集中点和大致规律。这样网络中心日常工作的成果就不能通过一定的数据呈现出来,也许事情做了很多,但是却不能进行很好的体现。

二、维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设置

维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模块主要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相结合,与网络中心工作方式相结合,这主要说的是:日常维护等级查询管理模块、中心网管人员的职务考勤管理模块以及维护报表统计模块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系统化、模块化、程序化进行登录编排查询,使网络中心维护工作的人员安排和信息化朝着效率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对其进行效率化、科学化的配置,进行分工协作。从软件功能需求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如果运用一台网络办公服务器进行数据库系统的加载,就要通过必要的条件使四大功能性模块的特殊性指令得到相应的实现。

(一)中心人员职务考勤管理模块的设置

设置这一模块的时候,应该快速建立一个考勤记录报表,在报表中记录当天网络工程师人员及其全单位人员的上班情况,通过这一报表可以了解整个单位人员的上班情况,主要包括姓名、上班时间等等。然后再按照上面的分类将每个人的上班情况分类统计出来。实现该功能模块将简化过去使用人为进行等级统计,通过这些工作简化考勤系统的使用,节省了采用指纹考勤等高费用考勤系统。使被管理者与管理者都能将工作信息尽快实现,有效的约束职工迟到早退的现象,能为广大职工用良好的态度上班启到控制的作用。

(二)网络中心人员维护信息登记模块的设置

设置网络中心人员维护信息登记模块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拉菜单的方式建立起不同的小模块,主要包括维修单号,检修方式等等。通过这样详细模块的使用使网络中心电脑维护与维修的相关工作变得更加信息化与数据化,在系统中将各个工作细节进行完美的呈现,使数据更加直观的呈现在网络工程师的面前,这样网络工程师就可以对各工作站中出现的病毒攻击、网络故障、系统漏洞、软硬件报错等进行及时的了解,并采取对应的对策,对每个网络接点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待维修的状态进行及时的跟进和完善。

(三)维护查询模块的设置

维护查询模块主要是指对条件进行设置,这里所说的条件主要包括日期、方式、对象、类型等等。该功能模块实现以后,就应以上面的条件作为依据将系统中的等级单查找出来,工程师在工作中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也方便了对后续工作的跟踪与排除,在对工作站进行维护的时候与网络服务器之间形成有序的衔接,这样一来人力成本的投入得到大大的降低,也把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或事物降到了最低。

(四)维护统计图表模块的设置

维护统计图表的设置主要应将下面几种功能进行实现:实现按中心人员每个人的维修量对图形与图表进行显示。这种显示在以往网络中心的维护工作中的数据性是不完善的,缺乏一定的数据性,管理性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纠正,针对网络中心各方面的工作做出科学化的决策,当上级领导想要一些数据的时候,应该为其提供相对完善、准确的数据,提供准确的适时图表,这一功能模块对整个网络中心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计划目标的实现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和辅作用。

三、维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体现价值

在核心数据库上维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主要采用小型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连接,连接以后就可以进行运行,通过B/S浏览方式进行登录,登录以后就可以使用了,主要使用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是Browser/Server,这种方式在目前的数据库应用软件中已经开始普及和广泛推广了,B/S(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就是服务器与浏览器的结构。随着这种维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广泛应用和因特网技术的兴起,这种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改进。在这种结构之下,用户工作界面主要是同各国WWW浏览器来最终实现的,其中有极少一部分事物逻辑通过前端的Browser来实现,主要事务都是通过服务器端Server来实现的,最终形成了一种所谓的3-tier结构。这样一来,客户端电脑载荷得到了大大的简化,系统升级为维护的工作量与成本得到了大大的减轻,除此之外,用户总成本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与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相结合,局域网是一种建立在B/S结构基础上的网络应用,这种网络应用通过因特网模式对数据库进行应用,相对而言成本是比较低的,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可以说这种应用软件是一种一次性到位的应用模式,通过这种应用模式的使用可以实现不同人员、不同接入点、不同地点对数据库的访问,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与共享。这种应用模式可以对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管理访问权限进行有效的保护,相对来说服务器数据库是比较安全的。

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使维护信息系统的快捷明确的使用性能快速的体现出来,与广播电台网络领域化中的每一个客户端相结合,计算机管理人员可以对日常的工作情况进行便捷的使用和深入的了解,对自己岗位的计划目标继续随时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同伴对网络维护的进展情况说明进行深入的了解,工作效率与人力成本得到了最有效的节约,在网络中心平台中网络工程师使其有机的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每个人的价值以及团队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维护人员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应该保证任何计算机的使用都能准确接入到网络位置,对当前的维护情况进行及时的查询,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为相关部门及部门领导等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应该是与电脑维护相关的,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更加方便的了解到电台网络的运营具体情况。对电台网络运营情况的了解应该在一个可以调控的时间短内进行,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与工作计划更加贴切的、有利于工作计划顺利进行的方法或方式,使网络中心的工作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使广播电台的工作更加高效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维护信息管理系统不需要过多的软件与硬件投入,只需要建设简单的计算机环境,安装比较简单的应用软件,这样维护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更加方便的与其它办公服务平台实现对接,这种对接绝对是安全可靠的。现阶段我国的媒体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中如果谁能将日常工作做得更加先进、高效、安全,那么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对更加有力的空间武器进行掌握。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网络中心在广播电台中实现的功能将会越来越重要,它的组织和成员在工作上能不能实现高效、先进、安全,将会决定这个电台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只有将网络中心信息化与合理化的工作做好,进行合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就能够更好的为其它工作腾出更加有力的人员与时间,使电台网络化得到推进,使媒体多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在相关领域中网络中心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众多的省市级广播单台中网络中心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进入网络管理的平台之中,同时充分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效应,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信息化在广播电台中的应用将会使其发展得到加速,并且体现的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冯晓彤.我国广播电台资料、档案一体化管理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3(4).

[2]冯晓彤.论我国广播电台资料、档案一体化管理[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6).

[3]余竹敏,管海建.广播电台多网模式下多媒体信息的跨网交互[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7).

[4]徐方,傅瑛.计算网格环境下的广播电台音频制播系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5]姬海啸.基于层次化编目和数字版权管理的中央台生产型媒资系统[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9).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MJC;实践能力

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并于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8所高校开始招生。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1]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介形态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以及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的融合等的新闻传播形态日益凸显。[2]其终极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获取和传播任何信息。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满足媒介融合对多元化、整合性和融合化传媒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注:为行文方便,以下用MJC代替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媒介融合对MJC培养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导致全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特别是MJC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媒介融合为MJC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和为研究机构培养科研人才,媒体不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其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以科研素养进行评价,培养模式比较专业和单一。但是,培养的MJC是直接针对媒体就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即需要培养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复合和能力复合的“全能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仅靠单一的某一种媒体或新闻传播单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必然。

2.媒介融合导致的“全民记者”现象为MJC的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媒介融合导致各种自媒体迅速兴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对诸多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迅速扩散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超过专业媒介组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在“全民记者”语境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特别是网络传媒业取得了大发展,但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在扩张,不但本科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困难,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想进入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工作也不容易,约70%以上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进入非媒体单位就业。[3]目前高校培养的MJC有大约50%到企业等非媒体单位就业。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新的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对目前MJC教育单一为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定位提出了挑战。

3.媒介融合对MJC教和学的内容赋予了新内涵

按照MJC教指委的要求,MJC课程设置要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对MJC的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内容设计。媒介融合对每一位公民的学习、生产和生活都产生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越是全民化,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MJC应成为一专多能的融合型人才,具有精通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音像视频制作及各种多媒体使用的综合技能,能从理论高度认识各种新闻现象、分析新闻背后的社会根源,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学校要按照这一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MJC要按照这一理念进行学业规划,为MJC的教与学赋予新内涵。

4.媒介融合促使MJC培养教育的评价机制产生了新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评价主要看科研和学业成绩,因为他们的毕业去向主要是高校及科研部门。但是,因近年来的大幅扩招,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高校及科研部门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生培养中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导致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在MJC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评价机制上要把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把实习实践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而科研成果只能作为补充和参考。

二、当前MJ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1年各高校开始招生以来,MJC的招生人数在大幅增加,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乏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MJC的就业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是以实用性为主,各类媒体需求的是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人、新媒体能手、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即使是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对MJC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培养MJC的目标定位与新闻传播学科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区别不够明显,缺乏学校特色和针对性,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技能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教育与媒介融合的现实脱节、人才培养与媒体用人需求的脱节等问题,这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及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2.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在MJC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多数高校是在原来新闻传播学科学学位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有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部分理论课程的改良,还是由原来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开课,所讲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选修课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共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培养方案的设计和部分高校两年制学科学位区别不大,没有把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考入的部分同学在毕业时所具备的新闻传播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多数高校还未探讨出MJC毕业需要的科学条件和标准。

3.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对MJC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考核,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活动都要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MJC培养的唯学术化,直接导致MJC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方面,只有较少时间从事实践性活动。然而,当前MJC所发表学术论文大多学术含量不高,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凤毛麟角。同时,因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刚性约束,大多数MJC只要通过正常的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就能顺利毕业,他们缺乏压力,没有危机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动力。在如何考核MJC实践能力方面,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相关规定和评价标准,对各项能力的评价全凭学生自己的感觉。

4.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MJC师资的配备,国务院学位办在MJC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1]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各高校MJC师资的配备与设置方案的要求有很大偏差。就校内专业教师而言,在具备MJC培养资格的高校中,大多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了学科建设的需要,这些高校制定引进教师的条件,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科研成果上要求都非常高。比如郑州大学要求所引进的教师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且本科、硕士、博士都要在“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就读。大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媒体工作的经历,实践能力不足。校内教师对MJC讲授的多为理论性强的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校外导师而言,虽然名义上也是MJC的兼职导师,因为所指导的学生大部分并不在导师所在部门实习,多数导师并未尽到在实践中指导的责任。

5.缺乏完备的校内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

新闻传播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工科的某些属性,各类实验室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学校层面对新闻传播学科定位为文科,对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都满足不了培养高层次MJC人才的需要。就校外实践平台而言,多数MJC培养高校设立了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聘任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开展了良好的校媒互动,为MJC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平台。比如郑州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中原报业传媒集团、郑州电视台签订了共建协议,把这4家单位作为MJC实践基地,聘任基地有副高以上职称且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担任MJC的校外指导教师,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就业岗位和实践基地的不一致,MJC不愿到基地实习;因基地接纳实习生的能力有限,MJC进入实践基地实习的难度较大;MJC在实践基地实习岗位缺乏轮换;基地导师缺乏指导MJC的积极性等。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基于对MJC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本文建议从六个方面构建新的培养体系,以科学的教育体系保障对MJC的高质量培养:

1.构建实践性和品牌化的MJC培养目标

对MJC的培养,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其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深感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危机感。新媒体领域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学校针对性供给严重不足,多数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传统的媒体人才,而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在逐步萎缩,这就造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传—受关系的变化也对MJC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层次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MJC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其科学定位应该是:一是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二是满足新闻传播“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具备良好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能力及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三是具有高层次的专业能力,即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深度报道能力和时事分析能力;四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优势。MJC是新兴专业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MJC细化制订培养方案,提升MJC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以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和MJC的个人品牌。

2.构建媒介融合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媒体制作和传输技术数字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成为传媒业的“多面手”和“全能人”,高校在MJC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一是改革学制,对MJC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建议学制为两年。这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采、写、编、评的各种课程,不宜再重复开设这类课程。让他们在媒体融合实验室接受训练,全面掌握各类媒介的知识和综合技能,重点培养他们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建议改为三年学制。一年级学习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培养类同于第一类学生。二是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使每位学生都能按需选择。根据已有的课程设置方案,MJC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个性化培养。建议改为基础课程(政治、英语等)、专业课程(网络新闻传播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行业课程(广告学研究、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等)、综合素养课程(网站设计与建构、传媒文化与礼仪等)、地方或学校特色课程(比如郑州大学可开设中原文化解读、穆青新闻理论与实践等)五大模块。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促进MJC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三是扩充教学内容,实现跨学科融合。新闻媒体更青睐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学生。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杂家,高校应适当引进其他院系优秀教师为MJC进行专业知识的“精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好书进行精读。四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MJC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论文报告、工作组式、讲座式、现场研究、模拟训练、项目驱动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媒界的动态、问题及实际项目纳入课程学习内容,切实锻炼MJC的实际操作能力。[4]

3.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MJC教育提出了“双师型”的师资要求,即教师既要有业界工作经验,又要有学术研究成果。[5]据了解,国外新闻院校的教师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占70%,而我国还不到30%。近年来,高校引进教师存在严重的唯学历论,大部分年轻教师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新闻从业经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选聘教师时,应强化实践性的要求,可采取两种渠道和方法:一是降低对新进教师的学历门槛,他们不一定是博士,但是必须有在媒体不低于5年的工作经验且具备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求在岗教师必须参加每两年不低于一个月的媒体挂职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影响力大的媒体实践。同时,要积极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对于为MJC聘任的在媒体有很强从业经验的社会导师,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社会导师在MJC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主导作用。

4.构建完备的校内实习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

高校要打造和利用各种平台,强化MJC的实习实践环节。一是要充分利用院(系)实验平台。有MJC培养资格的院校,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涵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传播、商业传播、影像传播等多个工作平台,同时将传统的实验室打通,完全模拟媒介融合基础上的现代新闻采、写、编、评、播的整个流程,要求MJC在各个环节进行模拟实战。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自办媒体,广泛吸收MJC参与校园媒体的运作。三是加强与校外媒体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实质性合作,对MJC共管互动进行培养。四是重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确保MJC愿意到基地实习,并在实习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同时要确保实践基地愿意接收MJC实习,并在实习中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后备人才;也要确保实践基地的导师愿意并有效指导MJC的各种媒体实践和训练。

5.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MJC的评价,应侧重考核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重点进行实践作品评价、业界实习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同时兼顾学业成绩评价、科研成果评价和学术参与评价,在年度考核及评先评优等方面也要在指标权重的设计上体现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在毕业成果评价上,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更鼓励MJC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作品作为毕业成果,如已发表的有分量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高水平的评论作品或是中标的策划创意企划书、有质量的市场分析调研报告、被采纳的优质广告文案和平面设计作品等。在毕业答辩时,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应是答辩委员会的主体。同时,学校也要制定对MJC专业课教师、指导教师及校外导师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提升教师在授课、实践指导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构建职业理想、媒介素养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模式

越是在媒介形态迅速改变和全媒体表现出的无序性媒介运行形势下,作为培养高层次传媒人才的MJC教育,其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教育越显得重要。高校应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提倡崇高的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价值理念渗透到MJC的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中[6],将职业理想和价值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同步化、一体化。良好的媒介素养对促进MJC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设置独立课程,也可融入其他课程对MJC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培养MJC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重在强化批评性思维的能力。

当前,各MJC培养高校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基本上都超过科学学位人数。MJC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在保证MJC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各高校相关院系应全员参与MJC就业能力的提升,为MJC的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要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引导MJC根据自身特点、媒体用人要求及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本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YJSJY2011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xwyyjsjyxx/gjjl/szfa/xwycbss/265000.shtml.

[2]孟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育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3]钱晓文.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2(12下).

[4]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5]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7).

[6]倪宁,谢天武.从两重到双跨: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3(4).

网络传媒论文范文第8篇

手机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想恢复鼎盛时期的用户规模,显然不切实际,但在一个用户基数庞大、人群需求多样的国度,手机报依然有可为空间。

技术“落后”对应低门槛阅读

2009年,曾有评论认为手机报是第五媒体,现在看来,手机报更应该定位为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产品。尽管产品形态相对低端,但如果能针对不同人群的各异需求,找准定位,仍有一定的存活空间。

首先,中国用户基数大,需求多样。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今年1月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10亿。另据“互联网女皇”、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的最新报告,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为3.54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量最多的国家)。综合两个数据,中国手机用户中,非智能机用户仍有相当比例。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彩信仍是极为有效的信息承载与传递工具。中国用户基数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人群,对数字阅读的接受与适应程度是分梯次发展的,如果把手机报定位为一个“摆渡”产品,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就更明显了。

其次,手机报的阅读与使用没有门槛,操作简易、便捷。3G普及,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蓝海,互联网里信息近乎无限,但也对用户提出了两种能力需求: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从而收集、获取有效信息。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在信息的海洋里反而无所适从。此外,智能手机安装应用、订阅内容等方面,同样建立在对互联网各种工具的了解与对手机操作的熟悉上,对于那些习惯被动接受信息的“懒惰”者,信息整理能力差的人,互动社交需求低的人,容量有限、信息凝练的手机报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要建立在对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精准定位上。

最后,不受互联网信号影响,几乎不费流量。手机报采用无线多媒体传播技术,无需在线即可瞬间接收全部内容,数据包是一次性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的,对于互联网信号盲区,或者在互联网信号不移定的情况下,仍可正常阅读,而且几乎不费流量,这使得手机报在一些特殊时期特殊地域(如山区、灾区),能凸显优势。

容量“有限”对应“小而美”

很多文章分析手机报劣势时都会提到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大瓶颈:容量有限。为了保障接收的成功率,一期手机报限定在50K左右的容量,以《青年文摘手机报》为例,一期大概容纳六七千字,外加两三张图片。但在各种阅读类App层出不穷、各种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信息大爆炸背景下,是否所有人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寻找和选择是有成本的,信息越多,在筛选时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就越多。没有信息与拥有无限多的信息,结果是一样的: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东西。

1973年,E・F・舒马赫教授提出“小而美”的概念,反思大机器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认为应该以人为中心,克服对大规模的迷信,强调小规模的优越性。马云也把“小而美”的理念引入到淘宝电商领域。腾讯微信限定公众号一天只能群发一条图文内容,也是为了防止过量信息对用户形成骚扰,带来压力。

数字杂志平台VIVA在《2013年度中国数字杂志阅读报告》中有个统计数据:2013年用户在手机上看杂志的平均时间为230秒。尽管这个数据是在一个平台上统计做出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带来的启发是:读者对某个媒体的专注力十分有限,过量的信息提供反而是浪费。微信公众号里,没有媒体会将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的所有内容在一天的时间里推送出去,其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基本上和手机报的容量相当。

中国有“螺蛳壳里做道场”一说,没有边界,就是混沌,手机报的“有限”性给了我们一个框架,在框架内展开思考更能激发内容的创造性。

缺乏“互动”对应高效阅读

互动与社交,是互联网的一大特性,它带给人们全新的社会交往体验,掀起了网民巨大的参与热情。我们习惯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开微博、微信、人人,关注好友动态,在新闻后面抢沙发写评论,和网上素未谋面的人交流、侃大山。但随着时间推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琢磨逃离,一些打着“反社交”旗号的手机App就在近两年异军突起。

在社交与反社交之战中不难看出,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情境下都对即时互动与社交有需求。互动性差是手机报备受诟病的地方,读者无法即时参与评论,无法看到别人的评论,阅读环境是“封闭”的(单向传播),阅读方式是“强迫”的(无法点击标题跳转,只能从头到尾阅读),但在传播效果上反而可能是抗干扰的,促使用户专注于阅读,甚至进入深度阅读,更高效地完成阅读。

机会在哪里

基于以上分析,在后手机报时代,可以在以下几点做些突围。

第一,个性化制作。纵观现有的手机报产品,绝大多数为综合新闻资讯,这样的手机报只能提供广而泛的信息,满足不了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媒体手机报的内容与纸媒、网站等信息存在高度同质化,另一方面,即便不同媒体的手机报之间,信息也多有雷同。手机报对很多媒体来说,最困扰的可能就是“报”这个词,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即便内容也有限定性(微博字数有限定,微信下发条数有限定),很多媒体的做法就灵活得多,各有特点。要在手机报上做突破,不妨突破“报”的概念,着眼于“内容”本身,成立专门内容团队,像做微博微信一样做手机报。

第二,瞄准(行业)企业需求。很多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彩信手机报的方式传达信息,要比开放性的网站更为高效。可以寻求为企业提供定制的机会,以行业新闻、重要通知、职工培训及文化建设为日常内容,使手机报承担起企业内刊的作用。市场现有的一些企业手机报服务,多以企业外宣为内容,实际上是广告刊,不具备持续性。

第三,作为精专领域的信息入口。将手机报定位为专业信息平台与个人之间的信息通道,针对专业领域里的人群,在科研动态、研究成果、论文导读方面发挥作用,手机报内容相当于目录索引与导读,提供链接,导向互联网平台上丰富的数据,起到收藏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