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镇建设论文

集镇建设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集镇建设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藏族文化;传承机制;规划模式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俞明海(1967―),男,浙江舟山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90-05

1引言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和“民俗环境文化”构成,4种文化循环扩展、交融互渗,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系统。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在分析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于1952年《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对于民族文化也可以从“类型”的概念着手更易理解,“类型”既包含了“具体式样”又涵盖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借鉴类型学相关理论,可把类型传递文化的途径分为“模式、组织原则和元素”,体现于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各个尺度。在此基础上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及民族村镇的本土化规划模式。

2藏族文化

2.1藏族文化的结构体系

文化的结构研究是指文化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及其组成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说文化的结构是由众多要素组合成一个个小的系统,若干个小的系统组合成一个中系统,若干个中系统组合成一个大系统,若干个大系统构成整体的文化体系(表1)。

表1藏族文化结构的系统组成

2.2藏族文化的传承

藏族苯教文化是在继承自然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袄教二元论文化形成的,而藏传佛教几乎继承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等所有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法精要。外来的印度文明和中原文明随着佛教传入藏区,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藏族文化。现阶段的先进文化形态和公有化的经济制度又使藏族文化产生了质的飞跃并具有了广阔发展的前景。这都是吸收和继承了藏族先人及人类文明精华的结果。

文化的传承是指学习继承和享用前人创造的文化,人类社会的文化和经济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也是在继承先人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并不断充实完善的结果,创造提供了文化的传承条件,传承提高了文化的创造水平。藏族文化蕴涵着建筑、经济、审美等多元价值,是藏民创造力、想象力的结晶,代表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以及藏民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并继续发扬其文化的基因作用,更好的应用于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及为其他创造活动提供基础,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其生存和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建立健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机制,对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保护人类的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藏族建筑的传统审美

藏族人具有质朴而极富张力的审美倾向。远古时期他们就有石头崇拜现象。自古石头就与藏文化密切相关,远自石器时代的各种打磨器具,近到现在随处可见的石碉房、摩崖石刻、嘛呢石堆等。他们创造的以石碉房为主流类型的民居艺术充分证明了其高超的思维能力。碉房为石木结构,梯形体,矩形平顶,顶层通常为经堂,所有顶层外沿都涂有红、黄、黑、白4种颜色,房顶有经幡和熏烟塔,屋檐、门窗悬挂白色帘布帷幔;门楣、窗棂、房顶四角放置白石。碉房四面墙壁均用石灰涂边,窗户周围也勾白边,墙上画有图案,彰显藏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图案通常是金刚结、万字符、胜利伞等藏传佛教吉祥图,是藏民族幸福平安的标识;也是火和太阳崇拜的象征。墙边和门窗边框还涂有白色变形牛头的图案。藏族民居布局严谨,式样具有浓烈的装饰趣味和丰富的实用价值,民居的装饰很多,在山墙、屋檐、天花、神龛上都画有各种优美图案。藏族民居装饰所含的精神内容也极具张力,避邪的符号、古老的图腾等都能在其中得到反映,它体现了藏族文明与文化诸多方面的精神内核(图1)。

3山南地区泽当镇的基地环境

本文所叙的规划案例是山南地区的泽当镇,山南是藏文化的源头,山南的行政中心是泽当镇,泽当作为藏族的发祥地,史料记载丰富。泽当镇位于拉萨东南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 551m,镇区面积0.2km 。这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素有“粮仓”之称,还有约2 000年历史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藏王墓以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曾经居住的昌珠寺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旖旎。

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基地与人文环境,其集镇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充分考虑集镇的基地环境及当地的文化脉络,避免简单照搬国内外相关规划模式。在民族自治区域建制镇这种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其基地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状态具有独特性,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成因,应以人本视野将其纳入历史背景中考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和适合自然及人文环境的规划路径。

3.1山南地区泽当镇民族路集镇设计

这种可操作性的建构理论在泽当方案(图2)中得以反映。本案例“山南地区泽当镇民族路城市设计”是四川大学建环学院周波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课题组规划设计的实践项目,在尊重藏区基地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应用建构模式规划方案,结合本地区民族风情的建筑元素和文脉特征,采用本区域的生态建材,规划设计与基地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化民族集镇。

建筑、人、环境三者自古以来便密不可分,人是建筑和景观存在的唯一理由,这三者也构成了集镇设计的3大要素。集镇设计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演进,它始终是在为人服务的,它们的形成是对人性的尊崇和感悟,该集镇设计如何处理好在适应人的需要的同时又必须顺应与融入环境,符合当地民族风味浓厚的特点,是贯穿于本方案工作的灵魂。

3.1.1泽当场地区位

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山南地区,是该地区行署机关所在地,与首府拉萨相距176km,距贡嘎机场约90多km,是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第一个全国文明镇。民族路自东向西贯穿雅砻河、湖北大道、三湘大道、安徽大道,是新城区东西轴线的主体所在,同时又与泽当镇旧城中心区联系紧密(图3)。

设计指导思想为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和综合考虑的城市设计的思路和发展方向,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创建山南地区泽当镇浓郁的藏民族文化。提高生态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应用动态的观点,立足于可操作性,使设计成果能对泽当镇的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运用系统理论,和山南地区泽当镇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成为总规的重要补充与发展。

3.1.2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城市规划法及国家对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指导方针,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建筑工程涉及的有关规程和规范。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自治区泽当市总体规划》(2003-2020),山南地区建筑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民族路”用地现状地形图;山南地区行政公署和建设局对民族路的设计要求。

(3)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与山南地区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的自治区山南地区泽当镇“康珠街”城市设计。

3.1.3设计主题

本集镇设计以综合前瞻性、民族性、生态性、经济性等为设计理念;按照政府供地、用市场化原则吸引各类资本投资与运营管理的方式,实现城市民族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政府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机结合,为藏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旅游购物、文化休闲场所。

3.1.4设计构想

在大量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地环境对集镇结构的影响,得出“一轴、三片、六珠”的空间布局形式。

(1)一轴。以民族路主街道作为空间序列主轴线,以文成公主入藏这一主题为背景自东向西串连起体育用品购物段、民族文化展示段、民族工艺品购物段、酒吧休闲段、民俗产品购物段5个集商贸、购物、旅游等形态各异的城市空间,是民族路重要的景观意象轴,也是山南重要的中心景观轴线之一。

(2)三片。民族路从东向西在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上由3个片区组成,依次体现藏王松赞干布辉煌的历史成就、文成公主入藏及汉藏文化相交融的发展过程。

(3)六珠。民族路自东向西展示着不同的空间形态意象,依次为东入口广场、体育场入口广场、民族经幡广场、酒吧一条街入口广场、民俗产品购物段中心广场、西入口广场6个节点,这6个节点由民族路主轴线串联起来,形成集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步行街区(图4)。

3.1.5设计方案设想

(1)总体设计。根据山南地区开发、建设的目标取向,规划民族路全长近1 200m,道路红线宽度为54m,原则上,民族路为步行街区,不通机动车辆,但在必要时,可将54m宽的街道作“人车分流”,从中根据景观设计要求,中部做主车道,主车道宽8m,双向行驶车道,两边配以绿化形成景观大道。民族路自东向西分为5段,建筑以2、3层为主、局部4层,总体高度控制在24m以下。

(2)集镇设计。城市设计总体风格在借鉴藏民族风格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建筑设计理念与手法,根据现代功能需要和当地气候及地形特点,在传承山南地区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基础上力图有所创新。建筑柱网配合常规模数的要求,适当灵活设置;细部装饰如门窗、檐口、柱头等取材于当地民居的某些建筑符号,并予以适度提炼、简化,使之在具有现代功能的新建筑上焕发民族文化的生命;材料以当地石材为主,作砌体或外饰面。建筑空间形式汲取当地传统民居的菁华,借鉴如天井、三合院、柱廊、上层悬挑、屋顶晒台等诸多形式;同时考虑到在传统藏式建筑中探索创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藏式建筑的商业骑楼空间。这些商业空间配合广场空间,体现出城市建筑空间及景观中的地域文化氛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验空间。整个集镇设计在空间序列上自东向西延伸,形成错落有致的立面轮廓;在第1段体育产品购物段,把藏民族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造型;在第2段民族文化展示段以气势磅礴的民族文化宫来统领整条路的建筑立面与建筑空间,同与其相邻的16 000m 的达瓦卓玛广场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开阔的建筑空间;在第3段酒吧休闲段,建筑造型取意于藏民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通过建筑的骑楼空间与廊道空间来形成一道亮丽的曲线,整个建筑群造型活泼、色彩艳丽,体现出酒吧文化的特色;在第4段民族工艺品购物段与第5段民俗产品购物段,建筑形式与该段的经营产品相联系,建筑形式取意于藏民族的建筑工艺和民居形式,体现出该段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经营特色。

(3)街道设计的景观构想。景观设计上根据本城市设计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三段、一空间、六广场”来设计,“三段”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生态的原则进行设计。其中第一段体育公园内主要布置水景、树木与健身广场、休闲晨练场所等,结合体育设施,以优质的景观元素为以后的民族运动会作准备工作;第2段闲趣广场内设计了一系列的小广场,中间贯穿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第3段为民族特色段,该段结合建筑特色为民居形式,取意于藏民族原为一游牧民族的特点,做成两条以可踏草种为主的草地,人们可以在其上嬉戏玩乐。“一空间”即民族文化艺术宫前有近12 000m 的达瓦卓玛广场空间,其取意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第一块田,中间有一地毯形式的休闲广场,好比在藏族人们家里的地毯上一样,人们可在其上喝茶、聊天,四周的绿地内布置了富有当地特色的休闲椅,成为人们平时集会、游乐的中心。“六广场”以民族路的景观轴线为中心,以铺地、绿化、小品设施等为基本要素来进行设计,自东向西主要有东入口广场、体育场入口广场、民族经幡广场、酒吧文化一条街入口广场、民俗产品购物段中心广场、西入口广场等6个广场好像六颗明珠一样把民族路贯穿起来。在民族路交通道路的两侧及绿化带内设置灯光照明设施,以烘托夜晚休闲旅游的气氛。

(4)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用地面积为165 133.02m ;占地面积为25 717.34m ;总建筑面积为76 084.89m ;集中绿地面积为43 666.87m ;广场硬地面积为6 146.93m ;容积率为0.46;建筑密度为15.57%。该设计从山南地区泽当镇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使民族路建设不仅满足城市的交通要求,更能满足各地旅游者的需要。

4结语

在民族村镇旅游区规划与基地环境的适合性评价中,“适宜”就是美。正因如此在平常的设计创作中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本土村镇的规划设计,尤其是要把握好“适宜”这个度。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是人们认识到有序协调、非破坏性的发展才是规划美的一种新标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外不着象、内心不乱”的禅机,是“与天、地契合的大美”。从某种程度来说规划设计的感染力就存在于旅游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中,这是一种永不消褪的渴望。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徐宗威.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杨嘉铭.建筑的历史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汪永平.拉萨建筑文化遗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 徐千里.创作与评价的人文尺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7] 吴晓敏,史缄.肖彼三摩耶,作此曼拿罗――清代皇家宫苑藏传佛教建筑创作的类型学方法探析[J].建筑师,2003(12):89~95.

[8] 陈.简析内蒙古喇嘛教建筑特色[J].华中建筑,2005(7):135~137.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Mechanism and Localization Planning

Mode of the Ethnic Villages and Towns

―A Case Study of the market town design of Dangze Township

in Tibet Shannan Prefecture

Yu Haiming ,Zhou Bo ,Zhang Jian

(1.College of Textile & Garment,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2.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du 610065,China;

3.Chengdu Jinniu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Chengdu 610000,China)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现根据区司法局统一要求,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结合全街道实际,就开展全街道“124法制宣传月活动作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促进社会和谐”年“124全街道法制宣传月的活动主题为:弘扬法制精神。

二、指导思想

全街道的法制宣传工作要以党的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今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以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弘扬法治精神为核心,以满足基层经群众法律需求为出发点,以抵御金融风险保证经济增长为着力点,通过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办事,切实推进依法治街进程,构建和谐靖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三、时间布置

从11月20日开始,年“124全街法制宣传月活动。12月20日结束。

四、活动内容

由支部书记、行政村主任、厂长及各单位普法教员参与,1召开动员会。请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就法制宣传活动进行动员。

司法所出一期专栏,2街道普法办在政府集镇悬挂横幅两条。营造宣传活动氛围,各单位要求张贴法制宣传月宣传标语。

3聘请大学生村官为街道法制宣传员。

4组织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等活动。

5124法律宣传日在街道集镇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活动。

由法制副校长、社区法制学校教员各上一堂法制课,6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长江、营防两个社区各出一期法制宣传专栏。同时,充分利用中小学法制信箱的作用积极做好青少年法律维权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调研座谈会。各单位应围绕主题,7全街道开展一次以“弘扬法制精神。以论文或散文的形式,讴歌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效果,或颂扬深入普法,为全街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营造法治的环境等。

8开展企业维权活动。司法所开展以劳动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

9青少年中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五、活动要求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碛口古镇是山西省的旅游扶贫实验区,通过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研究、发动 群众等方法,碛口的旅游扶贫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还存在产品开发、 客源开发、资源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碛口旅游扶贫的实验对旅游扶贫工作有着较 大的借鉴意义。

一、探讨碛口旅游扶贫的意义

我国很多贫困地区都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在贫困地区很 多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利用和保护,当地群众守着宝藏过穷日子。在目前旅游开 发的大潮中,各地也要设法开发这些资源,以达到保护和利用资源、脱贫致富的目的。在有 资源条件的贫困地区,如何发展旅游、造福群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碛口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百大濒 危文化遗址之一,开发潜力大,保护的任务也很重。2001年,碛口成为山西省的第一个旅游 扶贫实验区,几年来,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值 得注意的问题,对碛口旅游扶贫工作进行研究与总结,对山西省乃至于全国贫困地区的旅游 扶贫工作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碛口旅游扶贫的背景

碛口古镇位于晋陕大峡谷中段,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境内,湫水河和黄河的交汇处,历史 上曾经是晋商重要的水旱码头,至今保存基本完整。

从清代乾隆朝到20世纪30年代末的200多年是碛口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碛口被 称为晋陕大峡谷黄河沿岸的第一镇 ,也称晋西第一镇。在黄河水运走向衰落之后,碛口基 本上处于一种封闭、贫困的状态,几十年来,古镇的基本形态没有太多改变。碛口古镇在风 貌上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商贸集镇的特色,另一方面体现了晋西北的地方传统特色,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体古建筑保存数量大、质量高,整体集镇保存较完整。碛口古镇的风貌特色主要 表现在其群体性上,并以此为基础表现出它的其他特点。全镇现在还有400多座大小院落都 是原来的商行或店铺。长长的古街、幽深的古巷和镇上成片的古建筑群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古 镇文化氛围。

2.碛口古镇是古代北方集镇的代表,突出体现了集镇的商贸功能。碛口古镇的主街沿 河随地势而建,一些店铺出门便是码头,货物运输十分方便。货栈、骆驼店、骡马店、商铺 、钱庄、当铺在建筑上各具特色。古镇上各种行当齐全,并且还有商会、税局等管理部门, 形成了完整的集镇商业体系。

3.碛口古镇是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山地建筑群。碛口古镇面山背河,随势而建。窑洞 是当地基本的建筑形式,一般的房屋底层都是用砖券成的“箍窑”,二层大多是硬山顶的木 构房屋。由于院落大多依山而建,有许多建筑都是下屋窑洞的窑顶便是上层院落的院子,层 层叠叠,非常壮观。

碛口古镇还有几处庙宇建筑,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黑龙庙,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现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碛口的民俗分为商业习俗和生活习俗两个部分,也是碛口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碛口古镇紧邻黄河的第二大激流区——大同碛,滩险流急,景象壮观,古镇附近的黄 河水雕、冯家会土林等都是地质奇观。古镇东面的西湾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南面的李 家山村被称为“立体交融式”建筑的代表。

碛口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古镇周边及黄河上游沿岸均无大 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程度很低。水文及地质原生态形态显著,黄土地貌的各种形态几乎在 这里都可以找到。碛口镇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和湫水河,地下水的储存与补给条件差,地下 水贫乏。区内植被覆盖率较低,自然植被稀少,以枣树为主要林木,水土流失较严重。

由于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水旱灾害频繁,碛口多数劳动力靠外出打工、经商、 从事手工业维持生活,红枣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目前年人均收入600元左右,属 国家级贫困区。

碛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文化遗存到自然景观都有很好的基础,从保护传统文化、 利用资源的角度应该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而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使旅游开发的必要 性、紧迫性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也给旅游开发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碛口旅游扶贫的措施与效果

1.以文化活动为核心的软开发。

2001年以来,碛口举办了多次大型文化活动。碛口民间文化节、国际摄影节、古村镇 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等都很引人注目。此外,从2001年开始,碛口每年一次的红枣节也吸 引了大量游客。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碛口曾多次作为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外景地。2003 年,中央电视台在碛口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该剧播出后,使碛口的风貌得以 较完整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在临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碛口古镇还完成了国家级历 史文化名镇等多项申报工作,申报促进了碛口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并且大大提高了碛口在国 内外的知名度。

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频繁的新闻事件,近年来碛口成了各级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 象。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碛口古镇先后在省级以上的报纸、杂志被报道150余次 ,其中大型专题报道50余篇。碛口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曾被报道80余次,其中专题报道20多次 ,黄河电视台《民生全记录》栏目还为碛口做了长达12集的专题系列片在黄金时段播出;从 2000年12月开始,中央电视台确定碛口的李家山村为联系村,对普通村民李秋生一家将进行 5~10年的跟踪报道。现在在网络上可以轻松地查阅大量与碛口相关的信息。

频繁的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学者和当地群众了解碛口的价值,对碛口的保护与发展有很 大促进意义。以碛口为外景地的影视作品增加了碛口的知名度,当地群众通过为剧组提供劳 务、担任群众演员等增加了收入。大量的媒体报道使外界更多的人知道碛口、了解碛口,起 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

碛口的各项基础设施都较为薄弱,近年来,碛口镇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外界支 持,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3年建成的湫水河堤坝工程使古镇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碛口古街巷原来都被淤泥 、尘土覆盖,经发动群众清理后,大部分地段又恢复了原貌,古镇的古风古韵得以更好的展 现。2003年建成了旅游接待中心,使碛口作为一个旅游区有了服务接待的基地和场所。为重 点建筑制作了旅游景点国标简介牌,既方便了游客,也有利于保护。随着离石与太原高速公 路的开通和沿黄河公路的拓展延伸,碛口的对外交通也有了一定改善,2005年,湫水河上建 起一座石拱桥,大大方便了游客和当地群众。

3.古镇文化的挖掘与研究。

碛口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分别从建筑学、民俗学、社 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角度对碛口展开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果。2004年,清华大学 教授陈志华出版了全面研究碛口的专著《古镇碛口》;2005年,当地学者王洪廷出版了内容 翔实、形式新颖的《碛口志》。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设立了以碛口为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研 究,不断有关于碛口的。碛口目前已成为是众多艺术家、高校师生采风、实习的基 地,这也促使对碛口古镇的文化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对碛口的文化研究工作保护、发掘、整理了大量有关碛口的第一手资料,对碛口文化 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探索,为碛口的旅游开发打下了文化基础。

4.群众教育与发动。 临县政府编制了《碛口镇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并分发到每一位居民手中,当地群众 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碛口古镇的价值,开始自觉地保护和利用古镇的文化遗产。老房子不 再被随意拆毁重建,古式家具也不再轻易卖给文物贩子。由于从事旅游服务业产生了明显的 经济效益,长兴店、黄河宾馆等旅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古镇的个体旅店已增加至14家 ,个体商店及其他服务性店铺数量也有较大增长。据山西大学旅游学院2006年进行的问卷调 查显示,碛口96%的居民希望碛口的旅游业能够发展壮大,90%的居民对旅游者抱有欢迎友善 的态度,在碛口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已经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碛口的旅游扶贫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游客人数快速上升,旅游收入也明显增 加。2007 年的“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每天接待游客均达到2000人以上;2007 年春节,来自广州、北京等地的100多位游客在碛口度过了富有民俗特色的新年。碛口镇两 家较大的个体旅店长兴店和黄河宾馆2007年全年收入都超过了50000元。这些数字与成熟的 旅游区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但碛口旅游区硬件投入非常有限,处于不是十分有利的交通区 位,旅游开发才刚刚起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四、碛口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问题。

碛口旅游的软开发取得了很大成果,古镇知名度越来越高,但与之相应的产品和客源 的开发没有及时跟进,使碛口的旅游未能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碛口有黄河第二碛、黄河水雕、黄土梯田、黄土林等自然景观,有九曲黄河阵、伞头 秧歌等民间文化,在碛口可以开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观光旅游、以民俗风情为基 础的村落旅游、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农业旅游等。这些旅游产品的开发既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碛口在开发的过程中偏重于强调碛口的古代建筑、晋商文化等,这 些对普通民众,尤其是周边区域的旅游者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积极开拓思路,突出自身特色 ,避免盲目跟风,充分发挥多种旅游资源的作用,多角度开发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是碛口的 当务之急。

2.客源开发问题。

目前碛口的旅游者主要是专家、学者、大学生等,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形成了一种停 留在精英层面的文化旅游,尚未成为真正意义的大众旅游。碛口组织过几次旅游推介活动, 但效果并不明显。至今碛口还没有进入旅行社组织的旅游线路之中,除了当地邀请的专家、 学者外,所有的旅游者都是自助游,由于当地交通、住宿、通讯、商务等条件都还比较落后 ,一般的旅游者不愿意在没有旅行社组织的情况下前往。鼓励旅行社积极参与客源组织是碛 口旅游走向大众的必由之路。

此外,高校实习的学生往往在旅游淡季来碛口,并且停留时间较长,他们是碛口目前最 稳定、最重要的客源之一。但是,对高校的宣传工作却基本是仅仅依靠几家个体旅店来零散 地进行的。在整体旅游区的层面上,对高校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扩大实习学生客 源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3.资源保护问题。

碛口的旅游资源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资金缺乏,碛口镇区和李家山、西湾等古 村落中有很多民居、庙宇处于濒危状态,一些老房子已经倒塌。碛口被联合国列入百大濒危 遗址,其警示意义远远大于荣誉价值。除了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外,建设性破坏也是一项重 要因素。碛口的旅游接待中心和其附近古镇唯一的公厕,处于古镇中部,黄河岸边,体量、 造型、色彩均与古镇传统风貌格格不入,成了古镇的一大败笔。在修建沿黄公路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景观保护意识,一些罕见的自然奇观遭到了破坏。

4.利益分配问题。

碛口的旅游开发使一部分群众受了益,但这种受益并不普遍。在碛口镇区,旅游者的 到来使旅店、商店等经营者得到了实惠,由于镇区商业发达,人流较密集,所以旅游开发的 受益者相对较多。而在碛口附近的李家山、西湾等古村落旅游者很少留宿和购物,当地群众 较少因旅游开发而获益,反而受到了更多的打扰,造成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使少数群众对旅 游者产生了厌烦情绪。随着碛口知名度的提高,外来投资者越来越多,妥善处理投资者与当 地群众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处理不当,由于受益不均衡引发的各种矛盾将成为碛 口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五、碛口旅游扶贫的借鉴意义

碛口几年的旅游扶贫实践对旅游扶贫工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旅游的软开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相对较少,开发效果显著,在缺乏 开发资金的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时,软开发的地位更为重要,通过文化活动能获得明显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由于经济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容易忽视自身特色而 盲目照搬他人的东西。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更需要在开发前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对自身的旅 游产品、旅游客源有准确的定位,尤其是要抓住特色求发展。

3.对为数不多的资金要科学使用,首先保证对资源的保护,以维护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依照旅游开发的需要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尤其是要科学设计, 杜绝浪费和建设性破坏。

4.旅游扶贫要十分注重其扶贫效应,其目标是致力于贫困人口的发展,使当地贫困人 口利益最大化,不能是旅游发展了,当地群众还是贫困依旧。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应当是一 个引导群众致富的过程,旅游开发要使大多数的当地人受益,这样才能达到开发的目的,这 样的开发才有后劲。地方政府要引导群众保护旅游资源,积极参与旅游相关行业。对碛口这 样刚刚起步的旅游区来说,尽快开始收门票,使广大群众能从中分红获利是化解矛盾、保障 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之,旅游扶贫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要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 同时促进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和经济振兴。旅游扶贫也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旅 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开发中要以当地贫困人口的利益为核心,兼顾政府、投资 者、旅游者等多方的利益。

[本文为2004年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碛口旅游扶贫实验区模式研究”(编 号0405201)的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古镇碛口【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孙丽萍.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李秋香.中国村居【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4.师振亚.旅游开发的软与硬【N】.中国旅游报,2004.2.18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旅游社区的建设越来越成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居民地方感会直接影响到民族旅游社区建构的积极响应,关系到文化展演的主体性问题。居民地方感与旅游支持度往往会受到政府政策、外来参观客以及旅游开发商的影响而呈现出基于原生情感的地方认同和工具理性的地方依赖。研究居民地方感对民族旅游社区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方感;回族旅游社区;东部回族群体;扎根编码

一、居民地方感研究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人本主义地理大师段义孚最早提出了地方(place)的含义,认为地方感体现了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1 。在段义孚之后,西方学术界逐步形成了地方感理论的研究热,使得地方感理论从最初的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的核心概念逐步成为一个多维的和多学科的概念。关于概念的解读,如Jen?nifer E. Cross认为人们总是将生平、情感、意识形态与地方联系在一起,对自己植根的地方存在依赖关系。Korpela认为地方感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主观体验,不同的人因为在社会文化建构中的位置与角色不同,从而使得个人的地方感也存在差异,反过来,地方感也会影响个人的社会行为2 。地方感的维度划分也得到了学界的探讨,Williams 等人将地方感划分为基于情感归属的地方认同与功能性依附的地方依赖2个维度3 。之后Mi?chelle Angela Payton将地方感划分为功能性的地方依赖和情感性的地方依赖。情感依赖也即地方认同,是人地关系中,地方如何使个人形塑自我认同的情感因素。功能性的地方依赖也称为地方依靠,是地方能够满足个人需求或目标实现的功能性因素4 。在地方感的主体意识方面,关于社会心理、环境心理方面的诉求得到了较多关注。Jennifer Carter等人认为人们的地方认同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对生活和工作的记忆和体验,而研究者所捕捉到的地方认同实质上是上层机构刻意营造的地方认同图像⑤。Kaltenborn等人比较了游客与当地人关于地方依赖的强度以及资源保护的原因和重要性方面的观点,认为在地方资源管理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监督和重视的现实情况下,不同群体在如何使资源达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问题上存在很多分歧。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利益目标都使得地方建构带来的区别变得不可预期⑥ 。而Patrick devinewright更是对地方反对主义进行反思的研究中提出了将社会心理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过程联系起来的新的架构,以此来为地方保护行动寻求有效途径,从而建构具有象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意义。⑦学者们的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凸显地方意义的设施会对人们产生长期或短期的影响,人们也会从他们关心的方面对地方产生影响,从而创造新的社会力量,建构新的功能性的设施。国内学者杨念群曾指出现代政治对地方性文化表征的破坏,不仅在形式上摧毁了基层传统赖以生存的核心组织,也大量摧毁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8 。学者Maarja Saar就认为,地方感的研究对保护地方环境非常重要,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要尊重和承认特殊群体凸显民族身份的文化认同9 。论文对工业化发展中的江苏菱塘回族乡在进行民族旅游建构过程中,作为少数群体的回族如何评价政府主导的旅游社区建构这一行为,回族居民表露了何种地方情感,有何行为反应进行了研究。笔者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设定访谈提纲,对居民地方感进行分析,访谈提纲包括居民对自我文化的特征、对政府文化重构以及民族旅游地建构的态度和行为指向。

二、个案地回族居民地方感的扎根编码数据整理

笔者围绕民族旅游地建构中的回族居民地方感问题对江苏菱塘回族乡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调查时间共计50天,分三个阶段进行。通过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的方式对当地42位回族居民进行了录音,共整理录音笔记77522字。42人中有20人接受了笔者的正式访谈,正式访谈是针对笔者事先设置的问题进行的回答,被访者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学历以及居住地等人口统计所占比例都比较适中。参加非正式访谈人员22人,对此类人员没有预设问题,是笔者在当地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对当地人的随机访谈。笔者基于田野收集的一手数据,对42位回族居民录音文本进行了逐行、逐句、逐个事件的概念和范畴的界定和归类。通过不断地比较,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并根据数据之间的联系,提炼出相关的类属,最后归纳出初始编码996个概念,40个范畴,初始编码尽量使用本土语言,列表如下:

经过对数据的不断对比分析,再次浓缩初始编码,梳理出最重要和出现最频繁的初始代码,形成更细致的聚焦编码,即二级编码,进一步筛选出最能敏锐地、充分地分析数据的类属,经过整理获得二级编码9个范畴40个概念,笔者从地方感的二维划分角度,将居民地方感分为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如表2:

从聚焦编码的归纳整理得出,个人的植根情感、地方意义、个人归属、社区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的地方感。经典扎根理论中,聚焦编码是轴心编码的铺垫,轴心编码是确定主核心类属和次级核心类属的逻辑关系,形成更具概括性的形式理论。笔者进一步比较和概括聚焦编码中呈现的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轴心编码中的当地居民地方感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比较发现,聚焦编码9个范畴中的6个范畴,40个概念中的26个概念都表现出了回族居民对民族旅游社区建构的支持。由此可以确定居民地方感表现出的积极响应是主核心类属,表现出的漠视情绪是次级核心类属。而政府的决策、旅游开发主体的行为以及外来参观客都是居民地方感的影响因素,他们会对居民地方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由此,笔者围绕政府主导的民族旅游地建构和回族居民地方感及其行为反应这一研究问题,尝试着建构了居民地方感的理论模式,如图1:

理论建构模型

个案地居民地方感包括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之间彼此影响,对地方的情感和植根性影响着个体对地方功能性资源的期望,同时,功能性需求的地方依赖的实现也会进一步加深个体的地方认同。来自于个人归属的地方认同以及获益感知的地方依赖都会对当地回族居民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而调动民族旅游地建构中个体的行动。而当居民感知获益缺失,必然会产生对功能性需求的地方依赖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对政府主导的民族旅游地建构行为的漠视(模型中用虚线表示)。

三、回族居民地方感两个维度的分析

通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分析,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主要从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对民族旅游地的建构行为作出了反应。

1.原生情感维系的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表达了居民对地方的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同时也是对地方形象以及生活场所的记忆与体验。

(1)正面影响带来的支持态度。二级编码中,回族居民的地方认同呈现出了植根情感、地方意义、个人归属等正面的心理反应,居民地方认同一部分来自于族源记忆以及民族感情。居民们提出,工业化的发展,回族纷纷往集镇搬迁,搬迁到集镇后,回族与汉族互为邻里,彼此尊重,和睦共处,回汉互相融合,回汉通婚比较普遍,回族逐步被汉化,汉族也逐步被回化。在地方形象的自我认知方面,当地居民表现出了双重认同,一方面表现出了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对回汉融合的族际关系的认同。

笔者整理的居民原始数据中,年纪大的人往往会坚守传统,他们不愿意看到自我消失在没有文化分辨的人群中。因此,为了文化的传承他们希望尽一点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带头示范,以期文化的复兴。当看到政府逐年重视回族文化,支持宗教活动,参与宗教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上功德的人也开始增多,宗教活动越来越热闹,此情此景令他们感到高兴。居民们认为旅游开发带动的文化重构很重要,认为保护文化有助于回族记住自己的历史,记住自己的根。很多居民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有特色的,比如菱塘鹅、清真牛、羊肉都是很有特色的代表。认为清真寺是菱塘回族乡的特色符号,现在已成为菱塘回族乡的特色景观,修建清真寺主要是政府投资,政府把清真寺修好了,祖宗的根基也就保住了,对政府的行为表示支持。

地方认同的另一个方面来自于对社区发展的认同,参与笔者访谈的回族居民都对菱塘镇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溢于言表的自豪。很多人向笔者讲述了以前在农村的贫苦生活记忆,而如今集镇厂子多了,生活富裕了,社区环境变美了,生活在菱塘很舒心。居民们认为菱塘镇密集的工厂是当地经济富裕的象征。回族居民对社区发展的地方认同一方面来自于自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感知,另一方面是来自参观客的信息传递。所以当地人会告诉笔者,外地人来参观是因为菱塘比较富裕,菱塘知名度比较高。认为外地人那么多,大都是来参观学习的,学习菱塘的集镇建设,学习菱塘的社区发展经验。

⑵负面影响导致的漠视态度。在民族旅游地建构过程中,回族居民也表现出了对政府主导的地缘变迁的负面心理情愫,认为民族认同缺失。政府主导的集镇化发展在当地人看来就是一场“甜蜜的悲哀”,集镇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社区环境的发展,但同时地缘变迁造成了寺坊的分离。有居民就认为政府的文化保护行为只是表面文章,他们认为地缘结构的变迁,农民逐步脱离了土地,投身于工厂工作,农村的回族逐步疏离了寺坊组织,由此一来,农民对原来社区的资源依附程度越来越低,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参加宗教活动,清真寺也成为了没有文化氛围的孤寺。回族文化要保护,就要调动回族教胞的文化主体性,要传承和发扬,但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的组织和宣传不够,回族文化成了空壳,文化主体性缺失。即便是政府将菱塘回族习俗成功申报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清真村成功申报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但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经费没有。年纪大的穆斯林认为文化的保护重在宗教的复兴,现在组织宗教活动没有经费,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在这一块没有经费预算,作为文化传承人的阿訇收入很低。处在认同与变迁摇摆中的菱塘回族乡,回族教胞供养清真寺很是困难。老一辈的回族教胞认为,作为一定历史文化的民族主体只有积极地参与政府的文化发展规划中,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保护。没有文化主体的参与,文化保护只能是空谈。所以说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很不容易。民族旅游地的开发离不开文化主体的展示,文化环境的缺失必然造成文化旅游开发的不现实,因此对政府主导的民族旅游地建构表示漠视。

2.地方依赖显现的工具理性

地方依赖传达了当地居民对民族旅游地建构现状的态度和反应。个案地居民表现出的地方依赖也是工具论的行为表现。工具论在本质上讲,所谓族籍和传统都不过是人们为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而操弄的一种工具而已⑩。工具论的实现过程往往是通过权力机构和族群精英将族群文化的某些方面挑选出来用作象征符号,赋予其新的价值和意义,以此获得利益。工具理性是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利益进行的某种弹性的选择,是出于利益权衡的考虑,希望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资源优势。菱塘回族居民的地方依赖,是对政府主导的民族旅游地开发表现出的工具论的价值倾向。

(1)基于获益期望的支持态度。回族居民们认为,政府为开发民族旅游而进行的文化重构是必要的。菱塘工厂多,经济发展好,但也要确保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发展回族文化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居民们认为发展旅游是好事,旅游可以带动文化发展,因为外地人到菱塘来参观,对清真寺、对回族文化给予了很高的尊重,让回族看到了备受触动,旅游可以让当地人看到自己的文化受重视的情境,可以提高文化认同,加深民族认同。

发展旅游可以带动地方经济,有的居民告诉笔者,一车一车的参观者都是给菱塘来送钱的。人来得多了,可以带动当地回族饭馆的生意。旅游可以提高地方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旅游还可以带动集镇的人气,刺激消费。

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期望是旅游能够带动文化传承,带动社区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然而不同的被访者对菱塘民族旅游社区建构的感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部分老年人来说,旅游发展,他们更看重对民族文化的展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对于当地年轻人来讲,他们欢迎旅游发展,则是看重旅游带来的商业机会和令人兴奋的城镇化发展前景,比如可供当地人使用的公园、休闲场所、环境优美的风景带以及服务业的发展等。当一部分居民感受到了民族旅游地建设带来的社区环境的改善、文化符号的重建以及经济收益等等感知获益时,他们对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持支持态度。比如笔者采访的集镇酒店负责人就很自豪地说菱塘发展旅游有前途,因为他们的生意很好,外地客逐年增加。

⑵获益缺失导致的漠视态度。由于菱塘目前还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当地人认为旅游发展需要的投资力度很大,而菱塘目前旅游投资还不够,旅游基础设施没有,开发商投资修建的景点也没能很好地体现地方特色,吸引力不大,政府在旅游建构的过程中都是一方主导,当地人的参与考虑不够,没有当地人参与的旅游建设就是个短期效应,认为政府在这个方面考虑不够。

对于那些还没有感知获益的回族居民来说,他们认为旅游发展还很渺茫。年轻人特别希望旅游能带动集镇的第三产业,带动娱乐业的发展,但是旅游开发两三年来,集镇还是很冷清,还是没有人气,于是对政府的旅游建构就持漠视态度,认为与己无关。

⑶地方依赖的两难境地。在笔者的访谈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地方依赖也如同一个铜板的两个面一样,呈现出了两难选择。部分回族居民认为,回族文化与伊斯兰信仰密切联系,回族文化具有特定的神圣性,清真寺作为神圣的场所不适合通过旅游开发推向商品市场,所以回族旅游在某些方面是与宗教相抵触的,几位老教胞就告诉笔者说,旅游和宗教谈不起来,旅游和宗教冲突,旅游是违背教规的。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国家规定寺庙实行自养政策,处在回族文化边缘区的菱塘,清真寺离开了政府主导的文化重构和旅游开发,其生存是难以为继的,清真寺的宗教活动,宗教人士的生存都需要经费维持,所以包括宗教虔诚人士在内希望政府的旅游规划能对清真寺多些投资,希望能够在清真寺旁边建商铺,他们也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人的民族意识,带动当地人回归宗教,实现教胞养寺。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回族群体地方感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得知,居民地方感影响着民族旅游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在民族旅游地建构的过程中,原生情感维系的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呈现的工具理性互相交织,相互作用。地方情感因素会增强个人对地方的归属感,会推动对社区功能性资源的认可和依赖。反过来,居民对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的渴望、需求又可促使地方认同感的达成。个案地居民地方感向我们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支持态度,即便是在旅游与宗教冲突的回族社区,居民的文化选择依然显现了工具理性倾向,个体的参与取决于利益感知,当个体感知到了文化获益、环境获益以及经济获益时,就会表现出对政府行为的支持以及个体的参与行为,相反的,当个体感知到文化带动、经济带动、社区参与、社区氛围等获益缺失时,则会表现出对政府主导的民族旅游地建构的漠视态度,从而导致文化主体性的缺失。

民族旅游社区的产生是一个博弈过程,是一个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断地谈判的过程。民族旅游地建设不仅要关注生活于地方的个人获得物质收益,也要关注环境、人文关怀等地方意义,同时做到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的统一。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在情绪上、感觉上和功能生活上使当地居民和外来客都可获得关于地方的可见度,有利于推动地方感。不同的个体对地方的价值观和情感存在差异,民族旅游地建构中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既要关注赋予地方意义的植根性的环境,又要关注人们对地方的功能性的需求,要平衡权力,建构更广阔的地方认同。Sebele认为社区参与能够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生活于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都应该有机会参与民族旅游地建设的活动和政策制定。

居民地方感的研究对于全球化影响下的去地方化问题、地方符号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及地方保护行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地方环境的保护,可以协助政策制定者扩展更大的空间意识。

引文注释

1 Tuan Y F.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4.

2 Korpela K M.Place-identity as a product ofenvironmental self-regulation[J].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89(9):241-256

3 Williams D R,Patterson M E,Roggenbuck JW.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J].Leisure Studies,1992(14):29-46.

4 Michelle Angela Payton. Influence of PlaceAttachment and Social Capital on Civic Ac?tion:A Study at Sherburne National WildlifeRefuge[D].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ofMinnesota, 2003.

5 Jennifer Carter, Pam Dyer & Bishnu Sharma.Dis- placed voices: sense of place and placeidentityon the Sunshine Coast [J]. Social& Cultural Geography, 2007,8(5):755-773.

6 Bjornp. Kaltenborn & Daniel R. Williams . Themeaning of place: attachments to Femunds?marka National Park,Norway, among touristsandlocals[J].NorskGeogra.skTidsskriftNorwe?gianJournalofGeography,2002(56):189-198.

7 Patrick Devine- Wright. Rethinking NIMBY?ism: 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Identity in Explaining Place-protective Action[N].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Psychology J. Community Appl. Soc. Psychol.,2009,19: 426-441.

8 杨念群“.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119-125.

9 Maarja Saar,Hannes Palang. The Dimensionsof Place Meanings[J]. Living Reviews in Land?scape Research ,2009, 3(3).

⑩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段义孚.潘桂成译.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M].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1998.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供电所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意识还未根本上转变和改进,在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上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对供电所管理服务方面的对策进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电力体制;管理;服务

一、供电所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影响服务质量

农电体制改革后,大部分原乡镇电管站人员和职工子女被转或招聘为农电工,这些人员基本上成了供电所的主力军,由于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服务意识、服务行为上很难适应电力发展和供电规范化服务要求,有的服务主动性不够,态度生硬,执行优质服务缺乏自觉性,有的营业窗口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业扩报装、负荷审批、供用电合同业务、计量方面故障处理等业务不熟练,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的政治思想素质差,以电谋私,吃拿卡要,影响了供电企业形象。

(二)营业窗口优质服务缺乏科技含量

供电所按规范的要求设立了营业窗口,为客户提供了一个较宽松的营业环境,但窗口服务的科技含量不高,电力营销MIS系统、客户语音呼叫系统、营业服务系统等全新的客户服务体系在供电所无法普及,供电所赖以生存的农村低压维护费既要支付农电工工资,又要承担其他运营的正常支出,农电工每月原本不高的收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提高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如果单从农村低压维护考虑,很难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加强供电所的建设。虽然按目前农村实际情况,以城市的做法来推动农村工作难免出现不到位的地方,但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了优质服务在农村实施力度不够。

(三)供电可靠率低已成为客户投诉的热点

客户投诉中关系到供电可靠率方面的占多数,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供电所对供电可靠率管理不够重视所引发,其表现为:一是办理停电手续把关不严,停电随意性大,故障停电,装表接电停电,非计划性停电等,直接影响到客户的生产与生活用电,引起客户的不满;二是由于缺电采取的停、限电措施,不是每个客户都能予以谅解,毕竟或多或少损害了他们的部分利益;三是抢修服务在农村因受条件局限,延长了停电时间;四是虽然经过农村电网改造,但受网改资金限制,部分网改不彻底遗留的问题依然威胁着配电网的安全运行,10Kv线路网架薄弱,时常发生故障,影响了正常供电。

(四)农村集镇电压合格率达不到规范要求,影响客户正常用电

随着农网和县城电网的改造,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和县城电网的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质量,但农村集镇成了一个死角。就我县而言,就有7个乡镇集镇低压配电线路因无规划和资金未进行整改。由于用电负荷的逐年增加,主杆线线径小,进户线老化,每到夏季高峰用电季节,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不到80%,空调根本无法启动,客户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既影响了增供扩销又影响我们行风和优质服务工作。

二、解决供电所管理服务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营销人员和农电工的培训工作,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优质服务需要优秀的员工,必须建立适应供电所不同层次和专业岗位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从根本上为优质服务奠定基础。在强化生产岗位人员培训的同时,认真开展好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岗位培训、规范服务辅导、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掌握服务技能,采取岗位轮换、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激励机制,实行员工的动态管理,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培养文明诚信、爱岗敬业、技能过硬、甘于奉献的员工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夯实诚信服务基础,深化优质服务内涵

根据目前城区用户交费难的问题,应着手从以下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在城区增设营业收费网点;二是延长营业时间和取消节假日休息制度;三是协调解决好银行联网收费系统存在的设备技术问题和强化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区用户交费难问题。根据农村用户收费难既成的客观事实,将收费过程融入优质服务的内容,充分利用收费到户的机会,把优质服务与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结合起来,架起客户与用户沟通的桥梁,积极主动向客户宣传电力行业的特点、重要,宣传“用电是你的权利,交费是你的义务”的商品交换原则,真诚地向用户解疑释惑,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电是商品”和电力法规的宣传,使农村客户了解用电管理的程序和规章制度,引导客户对供电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增进共识。

(三)寻找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途径,满足客户要求

供电所应从影响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率的因素人手,切实采取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一是控制计划停电,严格执行停电处理一盘棋,停电作业的工作安排多项进行,做到施工、扩建与计划检修协调一致,统一管理,合理高效利用停电时间,杜绝重复停电。二是完善“95598”抢修服务功能,及时进行事故抢修,实行24小时抢修制度,昼夜值班,实现电力故障处理快速反映,为客户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三是加强需求侧的管理,优化用电结构,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努力实现“错峰不限电,限电不拉闸”,做到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情。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措施作为减少火灾事故是最好的防消手段。提高全民防患意识,严格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一、加强和提高全民防患意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危害,提高装修工程队伍素质,模范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是完善消防事业的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条文中明确指出,在建筑内部装修设计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主动积极的消防工作方针。要求设计、建设和消防监督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在装修设计中,认真、合理的使用各种装修材料,并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积极的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这对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必要性。

目前,企业改革后的种类总公司下属承办的装饰公司众多。还出现了一些跨省跨市的建筑装修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品类繁多。而这些装修公司中许多公司均没有消防部门办理的"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许可证书",靠挂某个公司进行承揽施工业务的更是不胜枚举。许多黑施工队通过关系揽到工程后,找几个朋友帮忙,干完活一走了之,管你什么隐患不隐患。即使是正式注册的公司,施工队人员主要是农民,也有下岗人员多数未经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无证上岗。另外,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施工前根本没有灭火预案,发生火灾时,不能有效地组织扑救,而是一走了之逃之夭夭。

三、杜绝擅自改变设计,多层承包必要性。

装修单位根本不向消防审批机关报审就擅自装修。即使报审通过设计,为降低成本。随意改变设计变阻燃物为可燃物。偷工减料,大幅度降低装修工程的耐火、抗火能力。另外常将工程分割给若干个施工队伍,致使防火安全工作层层脱节,责任不明确,均成为火灾事故的潜在因素。

四、防止破坏消防设备设施的必要性。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3.1.14明确规定: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第3.1.15规定:"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和疏散批示标志及出口,并且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可是许多装修公司及业主却无视这些规定,往往任意遮挡消防设施或擅自将自动火灾报警电路切断,没有足够的疏散出口,事故照明设备及灭火器材。延吉市新桥宾馆只有两条安全通道,失火前就被堵死了一条的深刻教训足以令人深醒。

五、加强消防部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从目前装修施工市场的现状来看,装修工程众多,施工联合体良莠不齐,施工范围广,相对增加了消防监督部门的工作难度。然而也存在个别监督单位工作效率低,审核时间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对规范中限制使用的不同防火级别的建筑材料督查不利,致使火险隐患肆意横生。

六、整顿装修市场,加强对施工单位审核必要性。

从事装修施工的单位,应主动到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备案,接受审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调查摸底。严格按照要求审查设计资格及装修施工水平,合格者颁发消防安全施工许可证,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取缔。

七、进一步加强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相应也做了许多努力,消防装备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综合分析:各地区、城镇、消防设施与装备建设还有很多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消防队少,分布稀是普遍现象。好多城镇人口和城镇面积都在扩大,而消防队员与装备却增加无几。国际上规定,经济发达地区国家,消防队保护单位是消防队员接到报警后十五分钟到达事故现场。我国也相应规定为从接警到火灾现场为十五分钟,而实际生活中,我国的消防队伍,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消防工作十分薄弱,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其次装备少,质量差。随着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地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易燃易爆仓库等特殊建筑不断涌现,对消防装备要求也相应提高。举高、照明、排烟、救援、大型水罐等消防装备,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消防通讯方面也不能达到水准。同时,城市规划对消防水源与消防通道少的问题也缺乏长远规划布局。寸土寸金观点明显,总舍不得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让位给消防部门用来作为消防工作使用等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造、消防部门要认清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把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讯等公共消防设施纳入到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之中,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下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易燃易爆特殊性火灾扑救对象,消防部门更要重点解决举高车、照明车等特种消防专用设备,加大消防资金投入。集中专项资金添置配备消防车辆。针对现代火灾复杂性、特殊性、消防队员扑救火灾危险性大的特点,解决防毒衣、隔热服等,确保消防队员的自身安全和扑救火灾的防护。

八、大力开展防火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的必要性。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

1 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与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相比,我国的生态绿化规划建设在小城镇范围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公共绿地少,发展空间有限,大多数城镇附近的森林生态绿化还处于原始阶段,色调单一,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绝大部分城镇绿化规划后,能够形成以风景区专用林、河道水源林、道路景观林为主的具有生态性质的公益林。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城镇绿色网络体系不健全,景观绿化布局不合理,各类公园,绿地、林地分布过于集中。小城镇的生态绿色景观质量亟待提高,常见的生态景观林,如: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少之又少,景观单调,效果不佳。森林片生态功能结构简单,防灾减灾能力差。

2 生态绿化景观规划的技术布局

一是以整体为主进行规划。从整体上衡量生态绿化景观建设可以改造生态林颜色单调、生态效能低下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森林成长质量和覆盖率,形成树种多、效益好、可供多样选择的生态景观林。二是以道路为线进行规划。以小城镇的交通干道、村间小道农田、水系林网的绿化建设为出发点。小城镇交通干道进行绿化时要充分结合道路的发挥作用、道路规格要求、景观构成以及其它设施之间的关系。对村与村之间道路绿化,应结合附近环境,就近利用原有的林木,对有碍绿化的枯草和杂灌进行必要的清理,在道旁隙地处种植可供观赏的花灌木、草本花卉等,以提高观赏效果。三是以镇、村为点进行规划。对小城镇的主体,集镇、各个行政村的绿化,在满足绿色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可以营造、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景观林。

3 保障规划实施的对策措施

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大项目工程,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必须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以保障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一是从实际出发,提高绿化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在群众中开展全民绿化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城镇绿化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是防治污染、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小城镇群众的绿化生态意识,关键是提高各级城镇领导的绿化生态意识,通过行政手段将城镇绿地发展任务逐层逐级分解,并将其列入到各级领导任期内的主要业绩考核目标,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绿色生态施工中,要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整体和谐、植物多样、季相鲜明、层次丰富”的设计规范理念,大力开展绿山、绿河、绿村、绿路的绿色生态建设,形成绿生态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生态绿化景观。

二是突出重点,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要对小城镇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绿化景观规划建设,提高绿化景观观赏效果。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乡镇的重点区域、重点村屯进行重点绿化。在小城镇内的公园或者乡村公园进行绿色生态景观规划时,应聘请园林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并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基础上,实施专业工程造林活动,以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加快绿化步伐。通过将有限资金投入到重点区域的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整体的生态绿化景观建设稳步前进。

三是确保绿色生态用地。对绿地用地的提供是开展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为保证绿化用地的稳定性,在开展绿化活动前,必须协调好相关林业、土地使用部门,做好法定程序审批。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投资体系,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即政府资金投入。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类绿化工程的配套资金,用于小城镇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并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绿色投资。

4 结语

总之,同国外比较,我国的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建设起步较晚,研究有限。目前,大部分的城镇生态绿化思路和做法多是套取传统的大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建设思路,不能较好的结合本地小城镇的资源优势,不具备本地特色的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所以,在小城镇的生态绿化景观规划中,应在分析本地的资源潜力的基础上,较好发挥具有小城镇特色的生态绿化工程,在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中力求将景观设施和小城镇区域的森林生态建设、村庄绿化改造、本地绿色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生态和景观优势旅游产业,发挥地方的历史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形成可持续的现代林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00(6)

2 于志熙著.城市生态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他以非凡的气魄、超常的举措,连续使三家企业起死回生;他以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决策,把一个小企业盘成一个综合性运输公司;他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使襄阳的交通事业始终走在省、市同行的前列。今年大年初一,古驿镇农民带着全区百万人民的感激之情,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喜气洋洋把“新村建设开路先锋,通村公路功数第一”的锦旗送到交通局。这是襄阳区干部群众对市十四届人大代表、襄阳区交通局局长李连生发自内心的赞誉。

困境----改出活力

李连生担任交通局局长的第一天,面对的是交通系统人员急剧膨胀,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萎缩,建设资金匮乏等诸多难题。一方面,他摸清实情,积极争取党组一班人的支持,率先对局属二级单位实行一系列改革,改革现行体制,实行机构合并,改革用人制度,推行竞争上岗,改革分配制度,推行经费包干,极大地调动了交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2001年,全区实施经费逐月下拨,工资全员浮动,年终考评奖惩,超收比例分成的分配方案后,交管站提前8个月完成了市下达的规费征管任务,而且比上年增长8%,在全市名列前茅。在李连生和局党组一班人的努力下,改革之风荡漾着襄阳区交通系统的上上下下。全系统开展了“群众选举核心层,竞争上中间层,优化组合在基层”的人事改革动作。有200余人参加赛场选马,78人得到了重用和提拔。局机关推行了医疗、水电改革,公路段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将全段筑路机械设备全部卖断,一举筹措了300多万元的公路建设资金,运管所征稽所推出的稽查、处理、收费“三分离”制度,既从源头上防止了收关系费、人情费现象,又遏制了公路的“三乱”行为,区镇公路管理所一改过去小打小闹,走出家门闯市场,大胆参与全市路网建设项目招投标,在保康、南漳等地承接工程……改革,为交通发展增添了活力。

“官”念----干出实绩

修路是民心工程、致富工程,作为“修路人”李连生明白“路”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更清楚“路”在干群心中的份量。全长13.2公里的双黄公路,多年来一直是泥巴路、砂石路,用老百姓的话说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车从路上走,遇坑人要推”,修建双黄路已成为老区人民多年的期盼。李连生十多次深入到黄龙、张家集两镇调查、协调,终于破土动工,于2002年春节前峻工通车,消灭了全区最后一条砂石路。襄阳区内有441条村级公路,李连生紧紧抓住国家对通村公路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机遇,集中精力,集中财力调动交通系统和村组修建通村公路的积极性。修建通村公路,社会上有“三高”,群众呼声高、要求高、积极性高;另一方面有三难,资金难筹措、民工难组织、施工难启动。一番思考,他决定去说服各镇党委书记的工作,突破口选在张家集镇,他怕自己“嘴小劲弱”,便请主管交通的副区长与该镇主要领导实地察看,统一思想。一个月后,一条长7公里,宽4米,厚18公分的“张陈”混凝土公路,动工兴建。每年他都带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积极向省、市争取公路兴建项目。2005年1月,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连生和其他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着关于航空路刷黑的议案,得到了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2005年11月,全长5.8公里的航空路整亮如新,仅此一项,市交通部门投资达8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襄阳城区的交通现状。在通村公路建设上,李连生更是不遗余力,倾力服务新农村建设。2003年底,即省交通厅政策出台不到一年的时间,襄阳区抢抓机遇,开工兴建乡村公路12条,当年完成38.6公里,襄樊市的农村公路现场会在襄阳区召开,全区的通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到2005年,全区已有159个村实现通村水泥(油)路,通村公路已达623.8公里,总投资达8725.92万元,其中争取省补偿资金3800万元。近年来,李连生八下武汉,两进北京,为襄阳拿回了163公里的农村公路国债资金4890万元。这个数额是全市12个县市区合计公里的23%。

在他任职以来,交通重点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贯穿襄阳境内的襄十、孝襄、魏樊三条总长92.5公里的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城区航空路刷黑、钢铁厂公铁立交桥、襄樊机场环场路、316国道朱庄高速公路连接等等都实现了新的大跨越,为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打造和谐襄阳、实力襄阳、诚信襄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