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4例孕产妇,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7.6±3.4)岁,孕周36~42周,男64例,女60例,新生儿体质量为2700~4800g,平均体质量(3108±510)g。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给产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亲切的与孕产妇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产妇消除因即将分娩而产生的恐惧、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使产妇树立信心能够积极的配合分娩。

1.2.2分娩护理

分娩前要进行外阴冲洗、阴道填塞,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外界对产妇的刺激,保护好产妇身体暴露部位。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生突然状况,及时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应保证产妇全程处于舒适安全的状态,避免手术室环境及创伤影响产妇的情绪及生命体征。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分娩,对于剖宫产产妇应检测心电,护理早与婴儿接触,早吸吮,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1.2.3分娩后护理

告知患者禁止盆浴,注意口腔清洁以及外阴护理,避免发生生殖道感染,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出院后也要给予随访,对错误的哺乳姿势进行纠正,同时,进行护理。全面掌握患者会阴切口及手术切口情况,预防感染且告知患者不可随意用药,以免影响新生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以及母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供对比分析。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为:通过向孕妇发放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表的方式,统计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调查表包括20项内容,4个等级,总分100分,0~40分为不满意,40~80分为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对护理非常满意24例,满意36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产妇对护理非常满意18例,满意29例,不满意15例,护理满意度为75.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护理,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1.3%(7/62),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5%(4/62),产后抑郁发生率为6.5%(4/62),无一例新生儿窘迫发生;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9.4%(12/62),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5%(9/62),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7.7%(11/62),新生儿窘迫发生率为11.3%(7/6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控制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零缺陷,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是把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分解、细化,它依据解决问题学说的原理,系统性的明确一个问题,并制定与问题相关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论文写作,护理管理。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对护士实行精细化量化考核管理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个护理单元进行441次护理质量检查,各科室护理单元根据扣分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与个护理单元进行432次护理质量检查扣分情况和存在的护理问题的资料进行对比。

1.2方法 参考病房护理质量检查标准[1],组采用传统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量化考核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护士素质5个方面。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内容为:整体护理、病房管理、护士长夜查巡、消毒隔离等考核标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服务态度占20分,劳动纪律占10分,占5分,护士素质占15分,护理质量占50分,合计100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基础上分解细化,新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内容包括:①整体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分解细化为:a: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b:危重症护理质量考核标准;c:健康教育,②病房管理考核标准细化为:a:各科病房管理考核标准;b:手术室药品、物品管理考核标准;c:抢救室、治疗室、换药室考核标准;d:药柜、各种标识专项检查标准;e:无菌物品管理考核标准;f:救护车管理考核标准。③护士长夜查巡考核标准。④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等方面总计25项。实施评分前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明确量化考核的目的、评分方法。比较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年组采用新的细化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后,护理质量检查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方法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问题检出率比较(例,%)

 

组别 护理单元 检查次数(n) 问题检出率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类风湿 优质护理 健康宣教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2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33-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可侵蚀滑膜,软骨和骨组织,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同时还会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内脏器官,国内RA患病率为0.32%~0.36%[1,2]。RA不仅可以致残,甚者可以致死,临床应予以重视[3]。由于多数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及时住院或中断治疗,导致关节的破坏和畸形,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的宣教和功能锻炼,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全部62例均为我风湿科住院患者。男28例,女34例;年龄22―78岁,病程1-15年,全部患者均符合RA诊断标准[4]。

1.2 方法。

1.2.1 健康评估。患者入院当日护士热情接待患者,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关节的损害程度及功能障碍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入院诊断、化验检查及医生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找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1.2.2 问卷调查。对62例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患者文化程度,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与否,平时饮食情况及对饮食注意事项了解情况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3 结果。通过健康评估,62例患者中:关节肿痛,无关节畸形,病情较轻的患者有17例,部分关节畸形,功能受损,但生活尚能自理病人有35例关节强直,四肢关节畸形,功能明显受损,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有8例。问卷调查显示:50例患者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例,高中17例,初中22例,初中以下13例。60位患者当中仅有10%的患者对自身疾病及饮食注意事项有比较充分了解,其余患者患者均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2 提供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5]我们要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1 加强基础护理。病房应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柔和、温湿度适宜,保持患者床单元的整洁。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2 心理护理。因本病的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遭受关节损害所致的疼痛、功能障碍。患者常表现焦虑、抑郁等情绪[6],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积极的与病人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主动关心患者,鼓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2.3 加强健康教育。

2.3.1 功能锻炼教育。①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后逐步加强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蹬楼梯、气功等。较重患者需在床上进行关节牵拉、伸展等功能锻炼。急性期要尽量避免关节受压,使关节尽量保持伸展位,因为不适当的和不良姿势可导致肢体挛缩等并发症[7]。②恢复期应鼓励患者进行全关节的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的训练,维持和改进关节、肌肉的功能。

2.3.2 日常生活宣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患者出现晨僵时,应主意观察晨僵的部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晨起后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用温水洗漱,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3.3 饮食宣教。由于类风湿病人常年用药,且多数药对胃肠有很强的刺激性,因而主张少吃多餐,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忌海鲜类食物。

2.3.4 用药宣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副作用较大,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象和肝肾功能等。严格按医嘱服药,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3 体会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患者存在主要护理问题,针对患者存在问题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RA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疾病活动期的发作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春仙.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及护理[期刊论文]-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4)

[2] 张亚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应用益赛普治疗局部反应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6(07)

[3] 徐丽玲,詹思延,李俊.生活质量评价在类风湿关节炎及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风湿病杂志,2004,8(10):633―635

[4]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7

[5] 程红梅.颅脑损伤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国基层医药.2008,5(11):1925.1926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呼吸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1]毛宝龄,钱桂生主编.呼吸衰竭[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8-75

[2]吴洁,左志通.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28-4028

[3]高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处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13-15

[4]吕海燕.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33-334

[5]任秋芳.一级医院护理人员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知识情况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7,7(2):45.

[6]温素芬.质量控制中护理纠纷的分析与对策.护理研究,2007,21(7):1951.

[7]丁世华.加强责任意识防范医疗风险-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几点想法.中国卫生,2002,8:19.

[8]陈雅利.医嘱签名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7,7(6):50-51.

呼吸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琳,陈志民.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19-20.

[2]顾颖,唐梅英,卢慧宇.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的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57-59.

[3]陈卫民,戚应静,李宇峰,等.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688-689.

[4]邓思健,伍晓锋,伍惠红,等.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0,38(4):26-28.

[5]杨杰.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7):888-889.

[6]午水东.BiPAP呼吸机治疗4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511-512.

[7]李宇峰.BiPAP通气治疗36例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73.

[8]王素英,闫长青,赵玉民,等.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6例[J].河北中医,2011,33(4):638-639.

[9]林少芳,彭睿,曹鹰,等.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95-296.

呼吸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1]伍天章.医学伦理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41

[2]鲁瑞萍,温浩,侯月梅,等.医学伦理学在大型医院的地位与作用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41

[3]林景纯.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外医疗,2011(06)

[4]陈小红,刘爱琴,吴美华.影响肺癌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多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

[5]叶慧琴,叶花.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10(10):68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1、组织全院性护理学术讲座X次,学时共78小时。内容主要有:护士礼仪及沟通技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病房管理,2013年心肺复苏指南,防跌倒、压疮的预防与管理、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输血安全护理等19个课题,授课人分别为:XX主治医师、XXX主管护师等。

2、邀请省继教处到我院举办“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学时共45小时,授课的专家有主任护师林妹、医师协会名誉副会长XXX 等,专家们理论扎实、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丰富,分别讲授了“护理最新信息通报”、“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及管理新理念”、“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心肺脑复苏—2013年急救指南解读”、“深化护理改革提高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等内容。我院共有180人参加培训班学习,并全部考核合格,获得Ⅰ类学5分证书。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院护理人员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新理论、新知识及新方法。

3、派出到省内外进修学习1—3个月的护理人员共9人医学. 分别为有护理管理和手术配合;派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术讲座培训班及参观学习43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起到以点带片的幅射作用,每月组织护理业务查房1次,进行操作考核一次,考核方法为每科随机考核X名护士,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科室每月进行技能和理论考核一次;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全院性护理人员“三基”、专科理论及规章制度考核共4次,平均参加考核率95%,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补考,补考合格率100%。

“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人员技能竞赛活动,XXX等9名表现突出的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次竞赛活动,对于我院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取得省级Ⅰ类学分(5—10分)率为100%,取得Ⅱ类学分(20—25分)率为100%。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6篇

1 完善妇产科内的相关制度

1.1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既要体现公平,不能将脏活,累活全部留给新人干,要合理分配任务,劳逸结合。

1.2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选拔制度,在选择医护人员时,除了对其学历进行考核外,还需要对其品行进行考核,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细心,耐心,平易近人,做事认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些都需要列到考核项目中,并根据不同的岗位,提出不同的要求。

1.3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整体护理,排班要有人性化,每名责人护士管理的患者不能过多,6人为上限,患者从登记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应由同一名护士负责,这样便于与患者的沟通,和满足患者的各种要求。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责任护士,如病情不是很严重的可以选较年轻的护士,但对于危重患者,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能力较强的护士。

1.4严格医院内卫生清扫工作,要时刻保持环境的干净,保证病房的整洁,地面干净,没有异物,脏东西,如若发现,及时处理,不要在患者心中留下不相信的阴影。

1.5多与患者互动,调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并将其列为护士等级评选的重要内容。

1.6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适时的向患者讲解自身病的一些病因,发病机理,发病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对于相关病症,也可以通过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拓展。

1.7建立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

1.7.1护理人员按时上岗,并按其岗位管理进行考核,护士应该服从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安排,并将其列入绩效考核的依据。

1.7.2坚决贯彻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劳动强度大,精力耗费多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坚决摒弃大锅饭制度,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7.3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登记制度,并通过考察责任护士的出勤率、护理患者的数量、护理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满意度、考试考核优秀、撰写论文科研等方面为其打分,特别的,患者满意度也需列入其中,并占较大份额。对表现好的护士,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2 提高妇产科内医护人员的素质

2.1加强医护人员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可以通过开设特色教程的形式,找经验丰富的下岗老医生开课授学,课程内容包括护理的理论知识,实际护理须知,患者心里探究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夯实医护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也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的自我完善实战技能,提升水平。

2.2优化各管理阶层的管理能力,制定优质的行政计划,保证整个妇产科医护人员高效的工作,这可以通过对管理阶层进行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计划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使其接受先进的,高效的教育来实现。

2.3规范护士礼仪 护士礼仪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得体的礼仪可以为其服务加分。因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开设礼仪培训教程,或者是将其列入入职培训的一个环节,规范护士的礼仪,另外,对其进行道德,文化方面的教育也必不可少。知识渊博,举止得体的医护人员,无疑会在患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患者也会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病情也会更快的好转,早日康复出院。

2.4对护理人员进行文案工作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观察病情,记录病情的能力,便于其整理和过后总结经验,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2.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妇产科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且妇女生性敏感,过于患者沟通,可以促进其敞开心扉,使其心情开朗,早日康复。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7篇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选择江苏、江西、广州、甘肃四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基础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共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本次调查还对受访人员的权威程度进行了调查。权威程度(Ca)由受访者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判断系数Ci)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系数Cs)两个因素决定,Ca=(Ci+Cs)/2。Ca≥0.70表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根据本调查受访人员的自评,本次调查的166人的Ca平均值为0.87,权威程度较高。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3.4完善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称评价标准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县级医院;更好;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78-02

1.当前护理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护理服务工作能否优质顺利地开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当前护理服务工作面临以下问题:

1.1资源配备不到位

作为基层的县级医院,因受资金、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在医疗软、硬件等资源配备上明显不足。表现在:医疗器械不足、病床使用率过高、办公环境差及相关后勤保障服务不完善,给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因薪酬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及工作晋升空间有限,造成护理人员从业稳定性差,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有时在数量上达不到国家卫生部要求的临床护士与病床位比的标准。同时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心理咨询、人际沟通等诸多技能,因受职业取向的影响,护理人员选取在基层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不强,造成高素质护理人员比较稀缺。

1.2护理理念需转变

硬、软等配套资源的建设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相关各方护理观念的转变则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1)医疗机构护理理念需转变

在整体护理服务理念建设方面保守落后,对患者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视而不见,服务意识冷漠淡薄。在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严格,对出现的服务事故容忍度过高,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失职行为和违反行风自律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使整体服务水平难以实质性提升。在医疗模式的建设上只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对护理服务工作的建设,在护理资源的配备、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在经营思想和模式上“唯利是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其所应具有的公益性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在服务品牌建设方面短期行为明显,缺乏长期眼光。

(2)护理人员护理理念需转变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重医轻护”,认为护理工作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低,发展前途不大;认为护理工作就是伺候人让人呼来唤去,不时还会成为患者发泄不满的对象,没有足够的尊严,工作地位低下。在服务态度上积极性及主动性较弱,认为每天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即可,而忽视了人文知识、心理咨询、人际沟通等诸多技能的提高。

2更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思路

如何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工作,是护理服务人员必须面对和应该思考的问题,针对上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2.1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医院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机构,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充分兼顾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要及时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积极落实各项贴近患者、亲民惠民便民的措施,统筹兼顾各方诉求,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是促进优质护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县级医院作为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广大乡村民众的就医和护理服务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因地制宜、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地改善护理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2健全规章制度、改革护理模式

在实际的护理服务工作中,应该把握护理服务的实质,突出重点工作内容,适时健全规章制度、改革护理模式,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好制度上的保障。

(1)健全规章制度

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县级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工作规范和服务规范等制度和流程,并在工作中细化分解、严格执行,作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奖惩分明”,实质性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2)改革护理模式

狠抓各环节服务质量,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就医的全过程。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针对患者的数量、病情、护理的技术要求等不同情况,合理调配护理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连续的科学护理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新理念,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护理服务的内容、丰富服务内涵,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

2.3合理配置资源、完善绩效考核

在实际的护理服务工作中,应该全面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适度合理配置资源、完善绩效考核,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好机制上的保障。

(1)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行业标准要求,结合实际,落实护理人员编制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合理地进行动态调整。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工作条件,关注其人身和心理健康,提高一线护理人员工资待遇标准。建立健全支持保障系统,保障护理人员合法权益。根据业务水平、服务态度、岗位职责和专业特点等标准优化护理人员配置结构,以保证高质高效地开展护理工作。加大对护理工作中所需的软、硬件的资源配备力度。

(2)完善绩效考核

根据行业要求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考控标准。将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其自身利益紧密相关,同时对工作量重、专业水平要求高的岗位进行适当倾斜照顾。建立动态的具有竞争力的人员聘用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实用型人员。

3总结

县级医院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水平。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而且利人利已、利国利民,真正体现了医疗机构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