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技术专业论文

核技术专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多核(Multi-Core)”,一般指单个裸片上具有多个处理核,这些处理核各自拥有独立的控制和工作部件,互相之间无需共享关键资源。正如伯克利大学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The Landscape of Parallel Computing Research: A View from Berkeley》中指出的那样,多核技术源于硬件技术,但不仅是硬件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软件,乃至计算技术的全面变革。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多核”时代,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所从2005年底开始考虑将最新的多核技术内容引入到大学课程当中。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学习和讨论,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和教学工作,我们于2006年秋季学期进行了多核课程建设的一些初步尝试。

我们多核课程建设的目标有两个:一,普及并行计算技术,使广大的程序设计与开发者可以发挥多核计算优势;二,向未来的科研人员介绍多核及其面临的挑战,激发研究兴趣,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为此,我们组织开设了三门新课:面向本科生的全校性选修课“并行计算基础”、面向信息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的“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和短期课程“多线程/多核CPU逻辑设计”。同时,针对多核技术发展,重新组织和完善了计算机系研究生核心课“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授课内容,增加了对多核技术及其面临挑战的深入介绍,扩展了Cache和内存一致性相关内容的讲授。通过这四门课程,从处理器体系结构、系统架构、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有侧重,有层次地给学生展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多核技术图景。从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达到了介绍多核,普及并行计算技术的预期目标。下面就对上述的三门新课作一简单介绍,欢迎批评指正。

并行计算基础

这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在学生中普及并行计算技术服务的。

每一个多核处理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片上并行系统。简单来说,使用多核处理器的计算机都可以称为一台并行计算系统。因此,对于程序设计和开发者来说,有效发挥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了解和使用并行计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并行计算只能说是少数人的“游戏”,总是与昂贵的超级计算机、个别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联系在一起。提到并行计算,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感到艰深晦涩。如今,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核的普及,并行计算走向桌面应用;而众多富有挑战性的计算问题的出现更使得并行计算成为一种重要的通用计算技术开始被大家所接受。

为此,我们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全校性选修课“并行计算基础”。课程旨在推动并行计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并行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理论,掌握初步的并行程序设计和分析方法,熟悉并行计算语言和辅助工具,体验实际并行程序开发和优化过程。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参观、演示、典型实例分析和多核系统/并行系统上的亲身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希望学生对并行计算有初步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运用方法理论、编程接口和辅助工具,设计、分析和开发并行程序的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的本科生均可选修。

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

OPENMP和MPI并行程序编程接口;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

并行程序性能分析方法;

重要的并行程序开发辅助工具,如Totalview、INTEL Vtune、INTEL ThreadChecker、INTEL Thread Profiler、INTEL MKL等;

典型并行算法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这门课的特点在于:

① 针对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将并行机系统结构、网络互连和并行计算模型的内容精炼讲授。

② 通过编程工具、调试工具、性能分析工具等的讲解,提高学生编写、调试和运行并行程序的能力。

③ 增加课外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开设这门课不仅使同学尽早接触到了多核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帮助他们认识到并行计算的重要性,而且为后续研究生相关课程,包括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计算(研究生)、大规模科学计算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次开课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接近20人(课容量30人),有50%来自计算机系外的其他工科院系。大家都觉得这门课使他们了解到了最新的计算技术,并行计算对自己今后的科研和工作可能大有裨益。

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研讨课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知识和技术飞速更新的学科,多核技术作为一个尚未成熟的研究领域就更是如此。所以,把最新的多核和高性能计算技术中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进展通过快捷、有效的手段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投身到多核技术这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当中是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课的主要目的。

高性能计算涉及微处理器、并行计算机、分布式系统及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技术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强,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研究分支。而本科生普遍缺乏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了解。为此,我们开设了面向信息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的研讨课“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课程密切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对当今高性能计算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专题介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多内核处理器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多内核处理器的出现和流行,使得并行计算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课程将介绍多内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趋势,以及多内核处理器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挑战问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对于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网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将介绍在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本课程,希望学生能认识高性能计算,了解高性能计算的基本问题,对高性能计算的前沿研究问题有初步的认识。

课程内容安排主要包括以下高性能计算的六大方面:

1. 高性能计算现状与挑战

2. 多核计算技术发展

3. 计算中的性能问题,性能分析与性能优化方法

4. 并行计算系统

5. 高性能互联网络技术

6. 分布式计算之对等计算技术

本课程的特点在于互动式教学。教师缩短讲授时间,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设置课题,组织和参与讨论上。通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课堂报告与讨论,和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调研和研究的热情。

第一次开课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有12位(课容量15人),分别来自微电子学系和计算机系。大家都觉得通过这门课了解了最新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特别是多核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有效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同时,通过论文阅读和讨论使得自己对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多线程/多核CPU逻辑设计短期课程

新一代处理器都将采用多线程/多核技术,这使得CPU能够同时并行执行多道程序,以提高处理能力。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了解多线程/多核处理器的设计思想和最新进展,我们邀请了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李亚民教授开设了暑期的短期课程“多线程/多核CPU逻辑设计”。

本课程讲解多线程/多核CPU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验让听课者能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包含有浮点部件(FPU)的多线程/多核CPU,并通过执行汇编及二进制程序,完成多线程/多核CPU的逻辑功能模拟。

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次:

讲课: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基础,算法及电路设计,指令系统。

实验:设计多路器,加法/减法器,移位器,ALU,寄存器堆。

第二次:

讲课:单周期CPU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单周期 CPU,存储器及测试程序,CPU模拟测试。

第三次:

讲课:浮点部件FPU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浮点部件FPU及FPU模拟测试。

第四次:

讲课:流水线 CPU+FPU 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流水线 CPU+FPU,存储器及测试程序,CPU+FPU模拟测试。

第五次:

讲课:多线程/多核CPU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多线程/多核CPU,存储器及测试程序,CPU模拟测试。

课程的先修要求是逻辑电路设计、计算机原理。教学对象为对CPU逻辑设计技术感兴趣的教师、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

总体来说,这门课程的特色是面向实验的课程。讲课与实验的学时数为1∶2,通过5天,每天4学时的实验时间,指导听课人使用Max+Plus II设计工具设计并模拟多线程/多核CPU。

本课程的选课人数为53人。其中,计算机系:27人;电子系:6人;微电子:5人;软件学院:4人;自动化系:3人;核研院:1人;化工系:1人;校外:6人。听课师生均表示,该课程讲授深入、实用。通过该课程,基本了解了CPU设计的流程,了解了当今世界上CPU设计的先进技术和趋势,并通过亲手作实验,设计了一个可以工作的CPU原型。收获很大。

总结与展望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军队中成长起来的专家

陈杞教授出生于1932年,如今已近八句高龄。他18岁参军,在人民军队里成长、学习,1956年毕业于医科大学,之后分配到第二军医大学工作,如今已是享受军级待遇的退休教授。

在军队的医学类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向、领域都离不开和军事医学的相关联系,陈杞教授在自己的军医生涯中曾先后从事过实验性核辐射病理学、放射毒理学、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和探测,以及非放射性超微量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他还曾担任该校放射医学教研室的教授、主任等职务,是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和校专家组成员,为学校的基础核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代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并对我国的实验核医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多年的军旅和从医生涯中,陈杞教授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核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教学事业。因为在专业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他曾历任中华核医学学会委员会的委员和常务委员、中华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学组组长、中华核医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军核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原子核学会理事会理事及名誉理事、上海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同位素协会(IIS)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成员(第四、五届)、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华核医学杂志、核技术杂志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编审等职务。

陈杞教授主编的专业学术著作包括《核生物医学》、《实验核医学》等5部,此外还参编了《核科学技术辞典》、《军事医学辞典》等5部著作。他发表的有科技价值的专业论文超过了百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和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他是一项国家发明二等奖的主要贡献者,并且两次荣立全军三等功,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用心血收获的丰硕成果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陈杞教授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研制微型化液体闪砾测量的技术,设计和完成了一系列装置及测量方法,检测结果达常规测量水平,大大节省了器材并明显缩小放射废物数量,为此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教授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堂和实验室研究核技术在医学应用中的发展和创新,但他所做的决不止步于此,而是更注重将研究取得的成果产业化、应用化。让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民众。例如,他与西安262仪器厂协作,成功地研制和生产了细胞代谢快速闪烁计数器,同时还设计了顶管式CO2扑集装置和连动的加温、振动、连续测量系统,形成和生产了配套的试剂和仪器,这项技术于1988年获得核工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他在发光分析和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研究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由此研制成的发光光度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陈杞教授研究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主要进行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萤光分析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为了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工作得到推广应用和落实,陈教授与北京总医院、天津医科院放研所及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进行了协作、分工和联合攻关,他们还召开过三次全国性专业性研讨会,历经15年完成了“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萤光免疫分析技术及仪器国产化的系列研究”,后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萤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非放射性超微量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灵敏性、检测快速和数据结果稳定等特点。其成功凝聚了陈杞教授的智慧和心血,目前已有多家单位加入到多方面研究的行列当中,将本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之中。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主题演讲

本年度的主题演讲(即全天活动的开幕式)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新颖互动、由NI工程师自导自演的技术“话剧”。坐在主题演讲的听众席上犹如置身北京的实验话剧场。

此次NI特邀公司海外市场部总监Dave Wilson先生作开幕演讲,他的演讲从工程师的责任这一话题开始,指出工程师要专注于“量化问题”,进而“解决问题”。Dave先生的演讲声情并茂,令在座的工程师深受启发。20多年来,利用LabVIEW编程环境和模块化仪器架构,NI在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利用不断更新的前沿技术的同时,降低了复杂度。至今,工程师们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以及如何解决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随后整个主题演讲中,NI公司多位工程师轮番上台,就NI模块化仪器技术的发展和支持多核及FPGA技术的LabVIEW高性能软件平台展开精彩演讲。此外,NI也邀请了几位专家,其中包括来自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的邵辉博士,他详细介绍了RFID应用和以及如何利用NI模块化仪器架构开发针对RFID和其他射频应用的完整测试方案,来自Intel公司的工程师则与大家分享了多核技术如何成为当今的主流技术,以及为了高效地享用这一技术,应该如何对多核进行编程等关键问题。笔者尤其对其中的射频应用及多核技术印象深刻。

・LabVIEW充分发挥多核系统的优势

多年来,处理器生产商单纯地通过加快时钟速度提升CPU的性能。然而如今,多核成为处理器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这种新型的处理器架构意味着无限性能的提升并可以实现更高要求的新兴应用项目;然而,在多核处理器上进行编程应用相对于在单核上编程要困难得多。只有克服多核处理器带来的软件新挑战,才能充分利用测试、控制和嵌入式设计应用中的处理功能。

在并行应用编程上的首个主要挑战是识别在某个特定程序中哪一个部分可以各自并行地操作,然后通过代码对这些部分进行编程。我们把能够和其他部分并行运作的代码称为线程;因此,整个并行应用可以被称为多线程应用程序。传统上认为,由于文本编程是一种顺序的编程方式,因此基于文本的编程人员在应用中必须通过API(如OpenMP,POSIX)来非常明确地定义这些线程,因此要想在程序中直观地显示多线程并行是很难的一件事。相对而言,利用图形化的NI LabVIEW软件,开发人员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并行的编程。此外,LabVIEW可以对并行代码自动生成线程,因此工程师和科学家无须具备编程技巧就可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花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用担心应用中的这些低级操作模式。

多核编程的第二个挑战就是线程实时性。当在同一个特定应用中运行着数百个线程时,必须保证这些线程间工作和谐。比如,如果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线程在同一时刻进入一个记忆存储区,这就会发生数据崩溃。因此,在应用中监测各种可能的代码冲突可以说也是一件异常艰巨的任务。

通过在LabVlEW中图形化地创建程序框图,工程师们可以迅速地完成任务从构思到最终实现的整个过程,而无须考虑线程的同步性,这是因为LabVIEW已经自动解决了这个问题!LabVIEW的这一特性,使它特别适合大型科研项目的需求。例如,欧南天文台的极大望远镜项目中,就利用了LabVIEW对于多核运算技术的支持来控制984片镜面来免受风力或各种外力的影响,达到全部镜片均衡于同一平面,并实现控制周期接近于1毫秒的设计目标。

・基于PXI模块与LabVlEW的RFID测试系统

RFID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像物流、原材料、汽车,也可以用于人和动物的身份识别,比如,我国的二代身份证、北京奥运门票都使用了RFID技术。RFID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这对RFID标签的检测提出了新的要求。来自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的邵辉先生介绍了他们基于NI PXI模块与LabVIEW开发的RFID测试系统。考虑到RFID检测的复杂及专业性,这套系统采用了灵活、可扩展的软件自定义无线电架构,主要硬件是NI的上下变频器及中频处理器,该套系统的灵魂则是LabVIEW软件。一般的读卡器不能覆盖多种标准协议,也不能获得更多的射频参数,而聚星仪器的这套系统可以覆盖10个标准协议、15种模式,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扩展,它能与被测标签或应答器主动应答,测量射频参数。

产品展示

本年度的产品展示异常丰富,除了NI公司自己的产品展示外,中科泛华、聚星仪器、富连达科技有限公司(Fulitech)、苏州凌创电子等相关公司也将最新的产品及方案展示给现场的工程师。其中包括最新版本LabVIEW 8.6软件、基于PXI的源测量单元、2GS/s1GHz高带宽高速数字化仪、基于NIFPGA的嵌入式开发平台以及N1 ELVISII教学平台等。

技术讲座

主题演讲之后,分为五大专题(绿色应用专题、LabVIEW编程技巧、自动化测试、工业自动化与实时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及动手课程),18场讲座分别在5个教室内展开(相关讲座的PPT文件可以在.cn或下载)。

・绿色应用专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NI正以其一贯的技术革新方式与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创造新的机遇,携手进入绿色工程领域。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的控制仿真、混合动力车的快速控制原型、环境参数的全天候远程监测与记录、医疗电子设备的改进等。

・LabVIEW编程技巧

在本专题中,NI资深研发工程师为在座听众介绍了LabVIEW应用开发背 后的技巧与奥妙,帮助工程师全面提升LabVIEW编程水平。比如:多核技术下LabVIEW编程的参考模式、LabVIEWWeb Service的妙用、LabVIEW与各种硬件系统的互连、高级的信号处理算法等。

・自动化测试专题

本专题有4场演讲,内容涉及:降低测量噪声的技巧、从PXI背板同步到GPS等多种测量同步技术以及基于LabVIEW和PXI的专属射频系统开发,帮助工程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动化测试系统。

・工业自动化与实时控制专题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机器和工业控制系统开发需求,新一代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正以其开放灵活的软件构架和可靠自定义的硬件平台,帮助用户开发高级的工业自动化和实时控制系统。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提升PID控制能力,基于LabVIEW和NI PAC的冗余系统设计,机器状态监测和实时控制系统的构建等。

・嵌入式系统应用及动下课程

通过LabVIEW图形化开发平台和基于FPGA的原型硬件平台,开发人员能够将各种算法设计工具与硬件I/O相整合,快速地为嵌入式系统和应用构建原型,在更短的上市时间内保证设计的质量。本专题的内容包括:图形化系统设计方法,涉及机器控制、设备监测、结构健康监控、快速原型与硬件在环等领域,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基于FPGA技术的NI软硬件平台快速构建嵌入式系统的原型。在嵌入式应用的动手课程中,通过具有一定应用背景的动手练习及进一步的应用演示,帮助工程师了解和掌握基于FPGA技术的嵌入式应用开发。

科技奥运游戏竞技大赛

除了技术讲座及产品演示外,主办方NI公司还为工程师特辟“科技奥运游艺区”,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基于NI产品的互动游戏。如:NI LabVIEW编程竞技比赛、DAQ投篮比赛、LabVIEWFPGA舞林大会、NI擂台赛、LabVIEW小游戏、独具NI风格的取景照相机等。

工程师凭胸牌可以参加各计分游戏,最后根据排名,评选各单项与全能的“金、银、铜”牌得主。从游戏区众多跃跃欲试的工程师可以看出,主办方的这个项目颇受大家喜爱。

颁奖盛典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通过分析核知识的特性(复杂性、高成本、周期长、安全性),指出核知识管理是一个适用于核知识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原子能院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开展核知识管理,构建规范的核知识管理体系。核知识管理体系应围绕原子能院的定位,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营造知识共享环境,构建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导向的知识流程管理。实施方案包括建立NKM门户网站、开展知识回溯与捕获项目。

【关键词】

核知识 核知识管理 核知识管理体系 核研究院所

知识管理(KM)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2002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其应用于核领域,提出“核知识管理(NKM)”。到目前,越来越多的IAEA成员国强烈地认识到核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投入实践。然而,核知识管理在核电厂实施得比较多,核研发机构的核知识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CIAE)是一个以开展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核科研机构,对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原子能院在快堆、研究堆、加速器、核燃料循环、核物理、同位素生产、辐射加工、核探测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核知识,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专业技术或科研人员。为了防止核知识因人员退休/离职或研究重点的改变等因素而失传或丢失,原子能院亟需开展和实施系统的核知识管理。通过对核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保护,在后代的科技或运行人员与专业知识之间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将有助于提高核科学技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技术创新。

核知识

核知识由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1]。显性知识是指研发过程中或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可用文字、数字、图形等来表达的技术信息或数据,包括各种科学研究报告、工程分析和模型、技术数据、代码、运行记录、维护记录、专利、论文、质量管理文件等。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格式化,只可意会不易言传,深植在工程师、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技术人员、运行人员、设计人员的技能知识(know-how)和原理知识(know-why),包括经验、判断、价值、潜意识与心智模式。

与其他知识相比,核知识具有其独特性[2]。要有效实施核知识管理必须考虑其特征,主要有4个:

①复杂性:核知识在宏观和微观尺度都具有高度复杂性所决定的。无论是材料的物理、化学、放射性和生物方面的相互作用,还是社会、经济、政治和安全方面都必须全面考虑。

②高成本:核知识的创造成本是相当昂贵的,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核设施建造和运行通常是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精密复杂的安全系统和专业人员。

③周期长:核知识从创造到使用的周期很长。例如,核反应堆从设计到退役的整个过程(新核电站的设计运行时间为60年,再加上退役去污时间,整个设施的寿命至少为80年)需要几代人共同完成。

④安全性:确保核技术的安全、安保及防核扩散是国际核研究机构的职责和义务。

核知识管理

IAEA把知识管理定义为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识别、获取、转换、开发、传播、使用、共享和保存知识,促进知识创新并实现特定的目标[3]。知识管理有三个基本要素:人、流程(process)和技术。这三个要素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如图1所示:

知识管理强调人和机构文化来激励和培养、分享和使用知识,采用一些方法或流程来发现、创造、捕捉和分享知识。在知识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知识管理依赖于人的意愿来分享和重复使用知识。

知识管理着重于发现、创建、获取和共享知识的流程或方法。制定操作流程是安全操作和维护核设施的根本。核设施必须严格遵守程序规定,以确保安全运行。虽然有些程序可能会有改变,但在核工业中,对任何更改既定的程序和流程的行为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知识管理必须纳入战略规划、分析和决策、计划实施、结果评价中。

知识管理要求用一些技术来存储知识,使知识具有可获取性,使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地点一起工作。因此,技术是知识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核知识管理(NKM)是一个适用于核知识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包括识别、共享、保护、传播、保存和转移核领域中个人、团体或产品中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NKM影响并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和通信技术、流程和管理方法、文档管理系统、机构和国家战略。

原子能院开展核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原子能院已有60多年的知识积累,为国家核科技创新、核工业发展、核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探测与分析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安全和电离辐射技术等8个重点学科,包括59个二级重点专业和方向。目前,第一代从事核科技研发工作的专家已经退休或即将面临退休,而合格的年轻队伍还没有成长起来。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依赖于核知识的累积,为保证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保障我国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原子能院有必要开展核知识管理,构建规范的核知识管理体系,其具体作用在于:①缓解对“独专”人才的依赖,解决知识继承问题;②促进创新,尤其是促进团队或集体的集成创新;③促进国际间合作和建立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核技术的和平利用;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⑤保持和提升员工的能力;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包括设计、发明、软件及员工的技能(know how)等;⑦更好地遵守核设施运行或操作等相关立法规定或要求。

原子能院的核知识管理体系

捕获和共享重要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确保核领域的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为下一代保留知识财富。成功实施核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定位、制定策略、设计与启动、推进与拓展、制度化。

4.1 KNM的定位

原子能院核知识管理定位应围绕原子能院的“三个性、一个基地和一个中心、三个库”自身定位,即以开展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主的综合性国家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和核工业及中核集团的研发中心,是国家核科技和核工业发展的科学思想库、技术储备库和人才储备库。NKM的价值目标是创新与知识创造、保护知识遗产、转化知识并增加知识的附加值。

4.2 KNM策略

原子能院应在充分认识核知识管理的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员工能获取、共享、使用院内外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认识,并支持、鼓励员工将知识应用、整合到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创新能力。

4.3 KNM体系

核知识管理体系应满足原子能院的各种研究活动需求,如研究、设计、开发、项目实施、服务支持等,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原子能院应将知识管理纳入顶层管理,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营造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导向的知识流程管理,即核知识管理体系包含三个层面:增值业务流程、4个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6个知识管理的设计领域,见图2[4]。

业务流程是原子能院核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从业务流程中产生出来,在业务流程中或业务流之间分享和更新。业务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与价值链管理存在着密切联系。增值业务流程是知识的发源地,也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场所。所以,原子能院应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导向开展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增值,创造价值。

4个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包括产生知识、存储知识、传递知识、应用知识。做好知识的产生、存储、传递和应用管理是知识管理导入过程的关键步骤。

6个知识管理的设计领域涉及信息技术、领导力、机构文化、人力资源、控制、机构与职责。这6个设计领域是原子能院核知识管理能否成功开展的基石与关键。信息技术是指为知识的存储、传播、组织、管理等提供技术手段;机构文化是促进知识共享的环境和动力因素;机构职责是知识管理的方向和定位;人力资源是指知识的创造者、载体和管理者,也是机构文化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成功的知识管理必须依赖机构、人、文化、技术、管理层面上的配合。

4.4 NKM的实施方案

4.4.1 建立NKM门户网站

根据原子能院核心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建立一个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门户网站。通过门户网站,不仅可建立一个更好的内部沟通渠道,而且也可建立起信息/知识到不同项目/业务之间的链接,从而促进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员工的合作。员工根据保密等级,具有相应的访问权限。门户网站的知识管理功能包括:

具有信息处理功能,能记录、分析、审查、注释和管理来自R&D项目或工程设施设计、建造、运行等过程产生的数据、图纸、报告和论文等;

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能准确获取信息,避免信息过载;

设置论坛、会议室等社区功能,用以分享资料和讨论问题,提供隐性知识转移的场所;

整合并开发显性知识库,通过一个界面可以与多个知识源和平台相连接;

具有捕获隐性知识的设施,如设置知识追踪系统,用特殊的方式(如问答、综述、报告等)记录专家和科学家的隐性知识;

具有“知识地图”功能――提供一个全面的知识分类架构;

具有在线学习(e-learning)功能,e-learning是一种有用的教育与培训工具。

每个业务流程根据其自身的知识点或发展环节以及管理规则设立知识管理模块。其目的是促进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动,提高流程的可见度,获得流程知识以及记录/保存流程中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数据、信息、知识,便于知识的检索和利用。如快堆业务的知识管理体系可以根据快堆的研发、实验快堆、未来示范快堆、商用快堆的发展建立知识管理模块,每个模块再根据研究点和发展流程或步骤(如快堆设计、建造、运行、退役)下设分模块,从而实现全流程的知识管理,如图3所示:

4.4.2 开展知识回溯与捕获项目

原子能院累积了60多年的核知识,但这些宝贵的知识主要零散地分布于科研人员或老专家的手中或大脑里。因此,在建立门户网站的同时,原子能院应评估核心知识的质量和完整性,并分析核心知识、技能丢失的风险,然后实施知识回溯和捕获项目。所谓知识回溯与捕获项目,包含两个方面:①将分散在个人手中的没存档的数据/文件/资料进行存档,并对所有存档的但尚未数字化的数据/文件/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编目等整合到相应的数据库,以保证对所有的数据、文件、资料更好地保存、检索和访问;②通过培训、讲座、座谈、采访、编写教材/文件等方式捕获即将退休和离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知识、经验,并将其音频或视频或文本文件进行加工、编目等,整合到相应的数据库。

结语

保存、共享和使用核知识对核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非常必要。原子能院开展系统的核知识管理,将能有效地保护知识遗产、促进知识转化、提升创新能力并保证核安全。

核知识管理是一个适用于核知识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包括识别、共享、保护、传播、保存和转移核领域中个人、团体或产品中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人、流程和技术是核知识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

核知识管理的实施、维护和制度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原子能院在开始实施核知识管理之前,应明确核知识管理战略、目标和方法,并将核知识管理纳入顶层管理体系。

原子能院构建以流程为导向的知识管理体系,应包含三个层面:增值业务流程、4个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6个知识管理的设计领域。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 转化 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部在2000年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上要求高校“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科研基础雄厚等特点,因此在促进企业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独特优势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既说明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高校自己创办企业直接转化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向社会转化科技成果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利用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使高校自己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参加各种技术交易活动,向外宣传和推广高校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资本”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当前,我国高校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67万人,占全国科技力量的22%,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和发表的科技论文约占全国70%以上:发表SCI。El论文也分别占到SCl、EI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70%和7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高校己经成为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与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力军。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状况并不理想。高校每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达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有效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2.1高校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成果先天不足

高校每年申报大量的成果,但适销对路的成果少。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产生的成果缺乏实用性,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19.6%的大型企业和28%的中小企业认为,高校提供的技术成果的配套性和成熟度差,企业不愿也无法使用它们。

2.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不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高校目前科研体制下的科研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模式,传统的科研体制重视学术水平,不重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工作,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的结题方式主要停留在论文的产出和成果的鉴定上,导致科技成果产出少、成熟度较低,实用性较差:其次,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课题、经费,论文以及成果的数量是目前评价高校科研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体系影响了科技人员投身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2.3科研经费短缺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目前高校的大部分科研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只能关注那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项目和高新技术研究项目,而忽视了许多有市场潜力的中小型实用型科技项目的研究加之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负债率很高,使得高校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困难;科研经费短缺影响了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批量生产和试验,无法继续中试,从而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2.4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队伍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大多数科研人员擅长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而缺乏科技成果宣传,推销及经营的经验和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少一支专业化队伍,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缺乏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大部分科研成果不被企业所了解,导致成果推不出去,资金引不进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多数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难以成熟和应用,成熟的技术又难以迅速地抢占国内国际市场,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3 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改革高校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

首先,高校科技部门一定要树立科技管理的超前意识,在立项时既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又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证,掌握好市场动向,优先选择生产需要的课题。在成果鉴定时一定要在考核成果先进性和新颖性的同时,注重考核技术的成熟性和可产业化的程度,从而促进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更加关心成果的应用和市场对成果的反映、评价;其次,在分配机制上,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科技成果归学校和研制者共同所有,允许研制者及所在院系按一定比例分享技术转化收入,在分配比例上研制者占大头,真正落实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再次,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对科技人员评定职称和表彰奖励上,应对从事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给予政策倾斜,以鼓励他们投身于推广应用工作中,如中国农业大学的评聘“技术推广型教授”和清华大学设立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显著奖“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3.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

资金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国外成功经验表明,理顺中间环节,完善投融资体系是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不同的组织载体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对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即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三大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为风险投资者创造较好的法制环境,改变科技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单一的状况,迅速扩大我国的风险投资规模,鼓励企业加大吸纳高校科技成果的投入。

3.3组建和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队伍,搭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

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有较多的科技成果需要推广的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成果推广中介机构,吸引专业人才组成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开办后的3~5年中由学校和科技管理部门重点扶持,逐渐进入市场后再脱钩。并要加强对科技推广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以加强科技成果的信息服务、咨询评估能力及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活动,增加高校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大力推动高校与企业的相互联合与合作,拓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资本来源。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立项审批

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立项程序如下:首先,二级院系对本单位科研项目进行汇总后提交校科研处,科研处作为科研管理单位组织评审科研项目、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仔细筛选;然后,通过评审的项目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进行项目的立项或向上级管理部门推荐立项;最后,单位收到立项批文后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项目评审主要根据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合理性、社会研究价值等原则,综合课题是否具有针对性、目标的明确性等来评判。

(二)科研实施管理

科研项目实施管理是项目控制的核心,主要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跟踪管理、中期评估三方面。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进行预算管理,将项目预算编制严格落实到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要避免超范围、超预算的乱开支现象。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在研究时间过半时提交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问题、下一步研究计划等内容的“项目中期检查报告”,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中期抽查。

(三)结题验收管理

项目合同书既是项目评审和可行性论文的结果,又是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和验收管理的依据,故在这个环节中提出项目实施技术路线和项目考核技术、经济指标时,应同时考虑实施管理和验收管理的需要。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合同书撰写项目结题验收报告,并附上相关科研成果,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给予书面评审意见。通过评审的项目,负责人准备两份材料,一份留科研处备案,一份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未通过评审的项目根据专家意见改进,经审查通过后将相关材料报送科研处,科研处再组织专家评审。

二、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同的项目来源其项目周期不同,对应的项目性质差距较大,其管理侧重点也不一样,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管理。

(二)项目管理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每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出成果,都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所以要求针对这些项目的管理需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具体管理,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要有针对性的运用新方法、新思路。

(三)以人为本

科研人员是科研机构主要的财富和资源,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保障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重立项,轻管理

科研水平是普通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提升竞争力,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数。科研人员会仔细研读申请要求,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认真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科研管理部门积极与项目主管部门协调联系,指导本单位员工编制预算、修改格式,确保各类项目材料准时上报。然而,当项目成功立项后,很多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会忽略项目实施工程的管理,科研人员忙于申请新的课题未及时开展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科研管理人员又开始协调新的项目申报,对已立项项目更多的是注重论文、著作和专利等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对科研项目实施的相关过程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这种状态会导致大多数科研项目走形式主义,很难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与结题,且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发展。管理过程的不重视还会造成相关材料归档、中期检查掌控不到位,直接影响项目的按时结题,从而影响科研项目的进展。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

项目管理者与项目负责人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存在沟通少的情况,使得项目管理过程中多为上传下达,仅仅局限于项目经费、成果鉴定、结题验收等必要管理,而对项目负责人项目研究需求方面思考和探索较少,项目管理工作多处于被动,科研项目管理效率不高。同时,科研管理人员之间存在职责不清,导致部分员工消极怠工,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阻滞。

(三)职称考评制度不科学,影响项目管理

目前高校在职称考评中多采用科研量化的考核形式,以论文、著作、专利的数量,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指标,这种量化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科研申报积极性,但过度量化的考评方式会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科研成果,而对科研事业的发展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四)项目经费预算和任务不匹配

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与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紧密的关系,合理的预算编制是保证技术指标完成的必要保证。目前,多数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忽略对科研经费的合理编制,预算和实际偏差较大,预算内容不准确、不全面、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五)横向合作项目较管理薄弱

近年来,高校对科研工作日益重视,但科研管理人员主要还是把重心放在申报政府主管部门的纵向科研项目上,没有强烈意识到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故而忽略对横向项目的管理。

四、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对已立项项目要关注其研究进展,对开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保证项目能顺利执行。同时,要完善项目中期检查制度,做好中期检查工作,确保项目按预期计划顺利开展。通过加强项目中期检查、督导,对正在运行项目开展中期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分析项目开展过程中具有共性的问题与困难,积极采取措施调整并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人员是项目管理的主导者,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率,这就要求科研部门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科研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与完善。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完善科研培训体制,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进修的机会,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具有科研管理创新精神的专业队伍。通过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来了解最先进的科研管理技术,从而促进科研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先进化。

(三)完善科研管理系统

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采用先进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这就要求高校有效利用科研管理经费,建立高效的服务支持体系,优化科研管理系统。首先,科研管理部门应随时可以了解项目进展和运行情况,且此管理系统应建立双方的交流平台,利于双方互动。其次,科研管理系统应下设二级管理单位。例如,把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对接,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项目预算编制与批复经费不一致的现象,财务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沟通,责令相关人员根据批复经费调整和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调整经费预算。这种科研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平台有利于财务人员对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四)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化科研合作项目

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充裕的经费作为后备支持,要把项目做深、做精,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其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管理部门可针对一些优秀的、社会意义重大的项目加强经费支持,同时有效监督其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避免学术腐败。同时,由于高校科研投入经费有限使得科研项目的进一步深入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应用型的科研研究项目,这就要求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与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通过企业已有的设备资源、科研经验共同实现科研项目的产业化转化。特别的项目,科研人员应该与企业有计划的长期合作,把已有的技术转移给企业,不仅要进行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等低层次的合作,更应该往共建实验室、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战略联盟等高层次的合作形式转移。

(五)加强科研考核标准的转化力度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分析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目前的教学状况,提出“1个中心、2个基本、3个层次、4个环节、5个内容、6个能力”的创新实践取向的教学模式,指出这种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改革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上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对“卓越计划”实施和推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59-03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学科交叉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XYG-2013-075);江西省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一代面向就业服务的生产实习管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开发”(11YB311);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校级教改课题(ECITJG-2012-08)。

第一作者简介:何剑锋,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hjf_1O@yeah.net。

1 背景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旨在进一步完善专业素养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建立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机制,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如何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2 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1)嵌入式系统的学科交叉特性与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不相符。

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其对象环境涉及多学科交叉,包括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专业,强调软硬件协同设计。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企业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剧增,使得嵌入式软硬件研发工程师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然而,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几乎都是以编写代码人手,从源码分析的角度学习嵌入式技术,学生按照实验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实验指导书或步骤进行操作,忽略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难以真正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因此,单一的实践内容和要求未能充分顾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2)专业素养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不适应。

就目前嵌入式就业环境而言,用人单位一定会选择实践技能强的学生。学生对未来工作既有期盼又存恐惧,期盼的是多年学习终于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了,而恐惧的则是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从解决用人单位现实需求出发,学校的唯一出路是加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一般以企业资助为主,该模式受众较小,对学校课程的建设及改革并没有太多益处,大部分学生也无法从这样的合作模式中获得实际工程能力及创造力的锻炼。

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抽象课堂理论教学机制不相宜。

嵌入式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设计或研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产品的实践创新型学生。然而,众多院校开设的课程仅考虑嵌入式系统自身特点,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操作知识偏少,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晦涩且难以理解。由于授课知识面大,实验内容较多,授课教师将理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生接受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因此,高校统一的教学机制和教学规范不适应嵌入式专业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3 创新实践取向教学模式

学校应从嵌入式方向人才培养体系中遴选出能够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突出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完整而合理的嵌入式重点课程群,进而把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入到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之中,探索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们提出了“1个中心、2个基本、3个层次、4个环节、5个内容、6个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以通识教育(软件工程的专业素养)与基本理论教育(嵌入式系统专业基础知识)为基本点,循序渐进地实现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3个层次,围绕课内实验、科技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设计4个关键环节,重点加强C/C++程序设计、嵌入式体系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综合设计、嵌入式项目实训5个嵌入式内容,进而突出综合分析能力、工程素养养成、实践操作能力、工程应用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6个能力。创新实践取向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从3个方面阐述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嵌入式系统创新实践取向。

1)构建使嵌入式系统多学科交叉与不同实践层次环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科交叉往往是新科学的生长点,是重大科学问题得以解决的突破口,嵌入式系统的学科交叉特点正迎合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例如,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可进入信息专业进行培养,论文就可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信息处理中的问题,提高创新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可进入学校传统核技术专业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科研中可用信息处理方法来解决核信号处理中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等。学校应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知识点、应用设计和创新能力出发,针对嵌入式系统课程特点,构建全新的嵌入式系统重点课程群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2)探索由广域校企合作转向具备专业素养的深度校企合作。

由于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素质是软件工程学生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所以企业培养方案的落实是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学院与14家软件园签署了校企联合实训基地,要求确保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无缝对接,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设置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确实落实好企业的培养方案;同时,在科学一技术一工程一管理链上,高校应以工程应用为核心,以科学、技术、管理为半径,构建教学和实践体系;结合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以工程师素质培养为重点,增加“IT认知实习”实践环节,营造工程师素质养成的氛围,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结合企业CMM、IS0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现代软件生产流程,建立具有软件工程思想和满足软件生产工厂化需求的培养体系。

3)培养与面向技术的先进性、技能的应用性、视野的国际性相宜的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嵌入式软件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将科研项目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方法、科学前沿等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理解;同时,努力建立企业项目案例库,以实现案例式教学模式更新,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扩展到更深的应用层次,以项目驱动促使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结合国际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面向全国嵌入式软件产业,立足江西嵌入式软件行业,针对学校特色嵌入式软件专业,培养未来的软件工程师。

4 结语

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下,我们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牵引,加强工程实例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创新立项,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为教师与学生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以工程师素质培养为重点,努力营造工程师素质养成的氛围,希望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和推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19-21.

[2]孙振忠,陈盛贵,钟守炎.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工程实践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286-288.

[3]黄云志,徐科军,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6(1): 134-137.

[4]郑广海,曲英伟.以嵌入式Linux为核心的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c]//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29.

[5]许童羽,陈春玲,孙国凯,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74-76.

[6]何剑锋,叶志翔,何月顺.交叉应用型嵌入式创新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2(4): 489-493.

[7]朱敏杰,潘张鑫,罗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1):67-69.

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素养,计算机模拟,数据采集系统

 

1、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提高公众的科学技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摘要分为三方面内容:①科学技术的基本术语和概念;②科学技术活动的性质;③科学技术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根据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

2、财经类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物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物理学的进步为新技术的出现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物理学定律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使人们在科技上运用这些定律成为可能,热力学与机械学的发展,推动了蒸汽机时代的工业革命;电磁学理论的建立与应用,推动了电力技术的发展等等。因此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应成为财经类院校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学习应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教育两方面。

(1)理论学习。开设《物理学与现代科技》校际选修课程,编写适合财经类院校学生的《物理学与现代科技》教材,内容应包括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性、基本性的原理,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

(2)实验教育。物理实验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工具数据采集系统,很多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发展,如无线电、现代核技术、超导技术等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中国学术期刊网。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以及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

通过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理论与实验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与物理原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思想,培养科学行为与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3、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培养方法

《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可做为财经类院校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本文将《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培养分为三部分,如图1所示。

⑴结合现代科技应用讲解物理原理。根据现代科技的应用,阐述现代科技的物理学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⑵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习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技术,注重科学的实验过程,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学会数据分析等。

⑶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模拟。在《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中,通过Matlab仿真物理现象、物理实验过程、物理概念,便于知识传授和理解。同时财经类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数学模型在社会科学的应用已相当普遍,通过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计算机模拟,了解自然科学方面数学模型的应用,结合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专业技能。

图1 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培养方法

4、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器系统的实验方法

传感器技术2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数据采集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技术,被公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源头。它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工业和军事领域,以现代农业温室栽培技术为例,借助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等传感器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喷灌量、通风等,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条件。

数据采集器系统3又被称为数字化实验系统,是运用不同的传感器(如力,位移,声,电,磁等传感器),采集实验所涉及到的物理量(模拟量或数字量),然后通过接口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量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套系统。

4.1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器系统介绍

本文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方法采用美国PASCO物理实验系统,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计算机接口:将传感器采集的物理量输入计算机;

2、传感器: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采集物理实验中各种变化物理量数据;

3、配套软件:Datastudio软件是基于PC计算机的PASCO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应用软件,主要有数据采集控制和数据处理两方面的应用。

4.2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器系统的实验方法

以碰撞——冲量和动量实验为例,运动传感器采集碰撞过程中小车速度的改变量,进而算出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力传感器采集碰撞过程中力的变化,并由DataStudio软件建立力对时间的积分,求出冲量。传感器的采样速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碰撞过程中,因碰撞时间较短,需采集在碰撞过程中力的变化,可设置较高的采样率。在实验过程中,计算机接口采集外部传感器传送过来的物理量,由DataStudio软件显示碰撞过程中力与时间的变化、碰撞前后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数据采集系统,并且DataStudio软件可完成基本的算术、统计运算,以及对实验数据做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等。

通过直观的图形显示,以及高效的物理量采集,提高了学生完成科学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进而验证动量定理,实现了定性观察向定量分析的提升。

4.3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器系统实验方法的特点

通过数据采集器系统的物理实验熟悉各种传感器在声、光、电等方面的应用,了解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实时测量技术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数据采集器的实验数据和图形,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激发科学原理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4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系统的结构和动态变化,提供一种可供体验和观测的状态中国学术期刊网。建立模拟的关键工作是建立被模拟对象的模型,然后用计算机程序描述此模型,通过运算产生输出。这些输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世界的行为。Matlab是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集数值运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于一体,已应用于信号分析、语音处理、控制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模拟,是运用Matlab获得模拟图形,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概念的计算机模拟,将物理学中定性的语言描述和抽象的数学表示为生动直观的界面。

刘群英5利用其可视化功能对电磁学实验现象进行计算机模拟,介绍了Matlab在静电场中的应用、Matlab在恒定电场中的应用——电阻法勘测矿藏时大地中的电流、Matlab在电磁场中的应用——两根截流长直导线的磁场。宋清6根据多普勒效应、磁场中电子的运动,弹跳球和多光束干涉等四个物理问题开发出计算机模拟实验。可见,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模拟已经在物理学的力学、电磁学、光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以等量异号点电荷电场中电势分布为例,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势是逐点变化的,但是场中有许多点的电势值是相等的,把这些电势值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曲面叫做等势面。电场中某点的电势梯度矢量,在方向上与电势在该点处空间变化率为最大的方面相同,在量值上等于沿该方向上的空间变化率,可采用Matlab进行计算机模拟可视化等视面、电场的方向和大小。

图2等量异号点电荷电场中电势分布

程序如下:

[x,y]=meshgrid(-2:0.1:2,-2:0.1:2); %以0.1为步长建立平面数据网格

z=1./sqrt((x-0.5).^2+y.^2+0.01)-1./sqrt((x+0.5).^2+y.^2+0.01);%写出电势表达式数据采集系统,电荷位置在[-0.5,0]和[0.5,0]处.

[px,py]=gradient(z); %求电势在x,y方向的梯度即电场强度

contour(x,y,z,[-12,-8,-5,-3,-1,-0.5,-0.1,0.1,0.5,1,3,5,8,12]) %画出等势线

hold on %作图控制

quiver(x,y,px,py,'k')%是quiver是绘制点[x,y]处的矢量[px,py],即画出各点上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物理学的现象和过程,实现抽象物理原理的可视化,尤其是将物理模型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建立数学模型,采用Matlab仿真, 有助于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6、结论

通过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学习,了解光学、力学、电磁学等物理学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结合计算机模拟和数据采集技术,熟悉物理模型的建构和传感器的应用,提高物理学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行为,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Miller J D.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review[J]. Daedalus, 1983, 112(2): 29-48.

[2]樊尚春,刘广玉.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吴肖,数据采集器系统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4]徐一平等.计算机虚拟和模拟技术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829-830.

[5]刘群英.Matlab 在大学物理电磁学中的应用[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19-22.

[6]宋清.大学物理计算机模拟实验的MATLAB开发[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5-8.

[7]程守洙等,普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