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科技产业论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AHP

一、 引言

在建设国家创新系统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加以扶持与发展。集群化发展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集群形式有利于高科技的创新和扩散,而高科技产业的扩散也能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科技创新和扩散的效果,因而扩散绩效的研究能够使产业集群中各主体更好地认识到扩散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为高科技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提供思路。

国内外学者从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影响要素,扩散特征及机制,扩散效应,扩散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本文研究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指标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扩散及其绩效的研究主要有:Radosevic(2002)提出国家、行业、区域和微观4个层面之间的互动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系统,并分析4个层面的要素对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张铁山等人(2008)对高技术扩散的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种扩散受扩散主体、通道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机制包括能力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接收机制,这些机制综合在一起形成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的综合模型。张熹(2010)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间的技术扩散效应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效应的变化趋势,还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对影响我国产业间技术扩散效应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产品贸易和研发投入是影响产业间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设备支持是影响产业吸收效应的关键因素。上述的研究为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及其绩效评价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角度,分析了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的影响要素,为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具体指标确定提供了依据。

上述研究表明学者已经认识到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为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丰富了高科技集群技术扩散研究理论。但是,对于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绩效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对技术扩散绩效的实证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因此,本文试图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和分析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绩效进行评价,为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的理论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对区域经济促进扩散绩效政策提供指导。

二、 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扩散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特点有:技术扩散知识的传播特性,技术扩散独特的网络特性,技术扩散中政府干预性,技术扩散与研发形式的关联性,技术扩散对其形态和载体的依赖性。根据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扩散特点的分析,结合吴添祖(2004)以及2007年~2010年浦东新区的统计数据并在广泛的资料查询的基础上,拟定了以下五个评价指标。

1. 工业总产值。

以高技术产业产值为主的高科技园区工业总产值不仅能够反映高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及产业技术扩散情况,还能够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2. 知识产权授权数。

高科技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授权的作用在于对知识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法律保护,以及促使其他企业或者个人能够合法的利用已有的技术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能激发技术创新积极性,同时也为创新扩散提供了法律保护,是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扩散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对专利授权数的统计,高科技产业集群中知识产权授予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科技产业集群在某段时间内的技术创新成果数量。

3. 技术交易数量。

在高科技产业集群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买入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发,从而降低研发成本,节约研发时间,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和竞争力。集群成员之间通过买卖技术,获取技术和收入的基础上促进了技术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因此,技术交易是技术创新、扩散和转化的主要基石,促进技术和经济的结合,提高技术扩散绩效。

4. 经认定研发机构数。

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技术扩散链分为横向扩散链和纵向扩散链,横向扩散链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实现的模仿创新,纵向扩散链是通过产学研结合,从技术创新的源头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扩散的,横纵向扩散链围绕着产业链交织在一起形成扩散网。纵向扩散链的源头一般是由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等这些研发机构构成,它们承担高新技术研究的重任,是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力军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扩散主体。因此经认定研发机构数的多少决定了高科技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和效率。

5. 期末科技从业人员数。

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之一便是利于吸引人才和人员跳槽频繁,因此科技从业人员是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依托科技从业人员进行的。科技人员增加则优化了集群人力资本结构,这将对集群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并加速集群技术扩散。

三、 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绩效评价

1. 张江高科技产业集群现状。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张江园区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其发展核心,积极鼓励园区内技术扩散链上相关环节之间的技术协作和创新,在提高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科技园区特有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除依靠园区企业自身的研发中心,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机构、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促进创新的加速和园区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33家,经认定研发机构数为128个,在孵企业数为702个,吸引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其中吸引合同外资9.5亿美元,吸引内资企业注册资本87.43亿元。

2. 张江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用AHP方法确定上述影响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各个指标权数的规范化处理,计算出每个指标对总目标的综合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设B1,B2,B3,B4,B5分别为张江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工业总产值,知识产权授予数,技术交易数量,经认定研发机构数,期末科技从业人员数,构造如表1的判断矩阵。

(2)确定指标权重。

命题1: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几个影响指标中,工业总产值的权重最高为0.512 9,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产权授予数,技术交易数量,经认定研发机构数和期末科技从业人员数。这也表明提高张江集群技术扩散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总产值的增加,集群经济的总体发展可以促进集群技术扩散。

3. 张江高科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

假设C,D,E,F,G分别为张江高科技产业集群中2007年到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知识产权授予数,技术交易数量,经认定研发机构数,期末从业人员数,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如表2、表3、表4、表5、表6所示,由Matlab计算出各自的最大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张江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中2007年~2010年对技术扩散总目标的权值来表示的综合指数:

2007年对总目标的权值=0.512 9×0.111 2+0.180 2×0.044 9+0.161 4×0.099 7+0.093 5×0.076 9+0.052 0×0.117 1=0.094 5

2008年对总目标的权值=0.512 9×0.139 0+0.180 2×0.122 8+0.161 4×0.185 1+0.093 5×0.307 7+0.052 0×0.149 4=0.155 9

2009年对总目标的权值=0.512 9×0.166 5+0.180 2×0.122 8+0.161 4×0.370 0+0.093 5×0.307 7+0.052 0×0.210 4=0.206 9

2010年对总目标的权值=0.512 9×0.583 3+0.180 2×0.697 5+0.161 4×0.345 2+0.093 5×0.307 7+0.052 0×0.523 0=0.536 6。

故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

命题2:张江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技术扩散综合指数不断增加,尤其是2010年涨幅最高,说明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绩效不断增加。其中工业总产值和知识产权授予数权重的贡献最大,同时技术交易数量和经认定研发机构数变化不大。这也表明在高技术机构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形下,知识产权的授予和集群总产值的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张江集群技术扩散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四、 总结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扩散效果是逐年递增的,并可以通过增加工业总产值和知识产权授予数来提高高科技园区的技术扩散效率。具体来说:首先,财税政策进行激励和减轻负担。例如对于技术创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所产生的地方税收部分,在创业和孵化阶段实行列收列支,全额返还;园区内高等教育机构、研发机构和实验室自用的进口仪器、试剂等科研设施及用品可免征关税。其次,人才引进政策。针对上海的房市,可以对高层次、高科技人才提供廉价房吸引他们来高科技园区从事高技术产业的智力劳动和各项配套服务工作,提高人力资本,对人才进行激励。最后,深化中介机构服务。在园区内提高专业技术咨询、专利申请、报税、仓储以及金融等中介服务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落户,并更好地服务于园区内企业。

参考文献:

1. Radosevic.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 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87-96.

2. 张铁山,雷雨,齐园,杨进国. 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机制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08,(9):202-203.

3. 张熹. 我国高技术产业间的技术扩散及其决定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4. 吴添祖,姚杭永.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4): 52-54.

5. 上海浦东新区统计年鉴. 第十七篇 功能区域和重点开发小区. 表17-13 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 2009: 303.

6. 上海浦东新区统计年鉴. 第十八篇 重点开发区和街镇. 表18-4 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2010:301.

7. 上海浦东新区统计年鉴. 第十八篇 重点开发区和街镇. 表18-4 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2011:313.

8. 詹正华.拉美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与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11,(3).

9. 迈克尔·波特.竞争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0.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1003070);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号:10YS106);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J50504);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产业经济学)。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高新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考察和分析.认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是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高新区竞争的主题。通过对国际上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区域创新网络的经典要素模式.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了战略对策。研究还发现我国的高新区要构建较完善的创新网络,虽然地方政府可以做出一定努力但是还受到来自国家层面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制约。

一、背景分析

作为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文简称高新区)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极地推动了我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1983—1988年为孕育期,国家先后建立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高新区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88—1992年为诞生和成型期,开始实施高技术产业开发计划(火炬计划),至1992年底,全国共形成52个国家高新区,除和青海之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已经有了高新区,全国高新区的布局基本成型:1992年至今,为我国高新区的壮大期,形式出现多样化,并建立了面向科技农业的杨凌专性园区。据统计,2003年我国五十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总收入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到20194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上海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超过1500~Z元人民币,苏州、西安、长春等十五个高新区总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相当一批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所在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高科技产业区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投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资本大量向发展中国国家转移。从成本角度讲,一方面,我国很低的劳动力报酬,尤其是相对较低的知识型劳动力对其有极大的吸引力。据调查,美国一名普通IT工程师的年薪约为十万美元,而在中国却很难达到十万人民币。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各类园区都把引进外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外商投资提供大量优惠政策,依靠政策蛋糕吸引外资。而2000年以后全球反恐形势日益严峻,投资安全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独特的安全引力成为吸引全球外商投资的又一个亮点。2004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金额达1535亿美元,是2000年的2.45倍,1990年的12.5倍。

二、面临的问题

自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产业的竞争,产业的竞争更多的依靠产业集群的竞争,比如美国硅谷的IT产业和法国图卢兹的宇航产业。因此,形成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是我国未来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在我国不仅有国家级的高新区,各个省甚至部分市都有自己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仅江苏省至1999年底有国家级开发区l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8个:安徽省至2002年底有国家级开发区三个,省级开发区23个。在实际运作中,这些经济开发区与真正的高新区在定位上很难区分,实际上是在争夺相同的外资资源这种高科技园区多点布局,园区之间互相竞争,竞相压价的现状,客观上分散了有限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造成了我国难以形成规模性的高科技产业集中,这于我国的整体利益非常不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的三级治理体制,各级地方政府都有发展一方经济的冲动,通过政府的力量而不是市场的力量引导资源配置这种配置虽然从个别看对地方是有利的,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却不是最优的。

另一方面,我国高新区设立的初衷是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事实是,高新区的企业虽然从事的是广义的高科技行业,但大部分只是高科技产业中的制造部分,处于高科技产业价值链的下游,技术含量不高、经济附加值低,因此本质上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在高新区中占绝大部分比重,本土科技企业比重很少。因此,由于缺乏自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我国的高新区竞争力实际上是很薄弱的。

支撑中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三大因素:外资、劳动力成本、政府政策尤.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篾变,从长期看都是不确定和不可持卖的。众多的园区在低水平上互相竞争,争夺有限的资源,未来这些园区之间必然发生分化和资源整合。那么,怎样的园区才能在竞争中生存?陵们认为,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竞力,存在有效的区域创新网络是高斫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应是高科支园区二次创业的目标。

三、区域创新网络研究通过对国际上著名的高科技产

集中区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我国台湾的新竹等进行深入的研宅,我们得到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认。区域创新网络主要由四部分组戈:创新创业文化、知识创新网络(由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企业和产业集群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硬软环境和政府。严格来讲,文化应该属于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将其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创新与创业文化在高科技的发展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知识创新网络知识创新网络是指某一区域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之间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创新系统,其鲜明的特色是其所在区域具有旺盛的知识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各主体之间存在高速流动的知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知识创新网络蕴含于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核心是流动的碰撞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就像血液在知识创新网络中不停的流动、穿梭,迅速且自由。通过知识的碰撞和共享,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各个机构有机的、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企业的边界趋于模糊。

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可以通过签订正式的协议进行合作,也可以由人员的交流和流动产生知识的非正式流动。大学本身在新企业诞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硅谷地区,60%一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创办的。

中介组织在知识创新网络中起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剂的作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投融资、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培训、经纪、法律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成长。其中,风险投资机构为新企业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在知识创新区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对经济区域的外部效应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知识的外溢效应,劳动力和中问投入的专门化,竞争的激化,信任和合作的加强。产业集群为创新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产业平台,形成区域创新的专业优势。产业集群对知识创新区域的独特优势表现在:促进信息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促进人才的流动:吸引知识生产机构的聚集:提供设施共享。但凡成功的知识创新区域都以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为基础,美国硅谷以商用半导体和软件产业为主打产业,波士顿l28公路地区以微型计算机产业为主,台湾新竹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

(2)创新与创业文化是知识创新网络的土壤。没有创新与创业文化,知识创新网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在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渐染下,网络中各个主体会产生创新的火花和强烈的创业欲望。知识、人才、资金等各个元素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流动会加快,使得创新的速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相应的提高。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与之相配套.需要有效地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使人们预期到他们的创新能够给他们带来有保障的回报,他们的创业能够得到方便的资金支持。

(3)硬软环境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基础支持条件。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生态和地理环境:软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必备条件,包括:配套完善的路、电、邮、水、宽频络通信等设施:分布合理的医院、学校、商贸等各种基本生活配套设施:书店、体育场所等文体设施。优良的生态地理环境和人居环境将为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为知识创新型人才提供优美的栖居之地。硅谷、新竹都是环境优美,很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宽松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对知识创新区域起到很重要的软性支撑作用。

(4)政府是区域创新网络中最重要的辅助主体,无论是新竹还是印度的经验都说明了这一点。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区域的软硬环境的建设方面。比如改善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促进创新网络主体的沟通,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直接推动科技企业的诞生、扶植和引进,为重大创新提供资金援助或高额奖励。

四、结合我国的分析与战略对策

未来园区的竞争将是高层次的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有较完备的创新网络的地区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进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是高新区未来生存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我国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在推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首先,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区域竞争分化的十字路口,继续走简单的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提高总量的老路只会越走越窄:依靠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战略性的正确选择。

其次.地方政府必须改变原来主要靠吸引外资实现增长的思路,而应当将培育和扶持本土高科技企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本土科技企业虽然开始时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但只要有战略眼光,十年时间,大陆也可以再造一个“台积电”。

第三,政府必须抓好软环境建设,发挥招商引资时的积极性和思维,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培育区域创新网络和环境。政府应合理的进行本地区高科技产业规划和主体配置:牵头引导大学、企业和各类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科技企业的诞生提供良好的孵化条件和融资环境。要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作用,发挥知识集群的知识外溢效应和专业化效应。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I词】北京CBD 品牌力 品牌特色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北京CBD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圈中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如今其发展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新节点,它将如何把握机会,突破现有瓶颈,向着世界级CBD目标迈进,是最值得思考的。而逐渐被重视的品牌恰恰可以满足这一目标。以文化和创新科技为内涵,打造一个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高价值的品牌形象,是北京CBD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一、品牌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品牌力通过品牌在市场上所表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来衡量,一个品牌只有拥有强势品牌力才能表现出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将北京CBD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品牌。

(一)强势品牌力的内涵

强势品牌力是指品牌在市场上所表现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一种很强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可以延伸为以下八力:区隔力、吸引力、扩展力、渗透力、激发力、适应力、联想力和溢价力。具体到北京CBD品牌建设中即为:北京CBD品牌要有自己的个性;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京津冀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形成带动效应;享誉国际,被国际接纳;激发国人的自豪感;能在复杂变换的国内外环境中生存并发展;给予世界人民一种标识文化,形成公认形象;创造远大于其自身的价值,成为一种优势品牌资产。

(二)打造强势品牌力的重要性

1.适应自身发展。北京CBD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基础建设发展后,在下一个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当务之急。创建自我品牌,打造强势品牌力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带领区域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北京是核心之城,在多个发展方面都需起到带头作用。而北京CBD的形成可以有效带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北京的龙头作用,形成辐射效应。

3.应对国际竞争。如今,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如: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等,他们均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具有强势品牌影响力。相比之下,北京CBD处于弱势,因此其在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要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打造强势品牌竞争力。

二、世界成功CBD建设与品牌力紧密相关

如今只要提到纽约,提到曼哈顿,几乎没有人不会想到华尔街、纽交所等,它们已经成为了曼哈顿CBD的代名词和象征。曼哈顿利用历史优势,以金融业为主导产业,形成金融品牌效应,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世界级CBD。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圈是曼哈顿CBD最值得骄傲的品牌形象,如今世界各地的金融领域无不以华尔街为导向,一条看似普通的街区成为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地方,这些正是强势品牌力的体现。

伦敦金融城CBD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其多项金融保险业务均居世界第一,成为了整个英国乃至全球金融垄断资本的心脏。金融城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吸引了全球60%~70%的顶级律师事务所,律师服务业成为了整个CBD区的一大特色。繁荣的金融业和强大的律所服务业促使伦敦CBD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在强大的品牌效应影响下,伦敦CBD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总部驻扎,更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发展与繁荣。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代表性的强势品牌有助于CBD的成功建设,可以让区域CBD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区域CBD走向世界会反作用于品牌建设。因此要想突破北京CBD现有发展瓶颈,使其走向世界,打造具有自我特色的代表性品牌至关重要。

三、北京CBD应该如何做

北京CBD目前主要有跨国公司总部、国际性金融机构、商务服务业、高科技研发企业、影视文化业等多种行业,种类众多,定位不明,缺乏龙头产业,与世界级CBD具有较大差距。根据已有成功经验,结合北京自身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创新型产业为主导

北京CBD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教育资源集中地,北京拥有近三百所各类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既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人才,也方便企业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提升。利用高校优势,结合“互联网+”战略,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摇篮,争取做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

(二)以影视文化传媒产业为特色

北京CBD区域内现有众多文化传媒类、影视类产业,如我们所熟知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平面媒体;还有众多的海外驻京新闻机构、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等。种类繁杂,缺乏核心定位,没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品牌。因此可借助于现已颇具规模的传媒行业,整合资源,形成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影视文化传媒产业,逐渐做到像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好莱坞的电影、东京的动漫那样在某一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三)以高端休闲服务产业为辅助

“休斯顿模式”是世界CBD开发史上的一个惨痛教训,因此在发展北京CBD的过程中要避免这种模式的出现,做到以创新产业为主导,以传媒产业为特色,同时针对区域人群特点发展高端休闲服务业(如:高端星级酒店、娱乐场所、休闲购物中心等)作为辅助,保证CBD区域活力持久。

CBD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强势知名品牌是一个CBD的灵魂。提高品牌意识,打造强势品牌才能将一个CBD真正做强做大,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在今后发展中,北京CBD要整合资源,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创造强势品牌力,向着世界级CBD迈进。

参考文献

[1]蒋三庚.试析北京CBD的品牌塑造与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1,(26):48.

[2]刘敏.中国CBD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对策与战略,2015,(9):110.

[3]徐淳厚.国外著名CBD发展得失对北京的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5):101.

[4]潘月杰.北京CBD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t望环渤海,2011,(5):57.

[5]孙其军.北京CBD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5):26.

[6]金镭.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6):46.

[7]蓝庆新.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31.

[8]郑婧渊.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5):102.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分析,指出了新经济时资体制转变的迫切性,提出了新经济时资体制选择的方向。

一、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投资体制是指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投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川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投资体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前的投资体制时期,二是改革开放后的投资体制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投资体制表现为国家充当投资主体,直接由国家筹措资金和分配资金的投资分配制。而且,人们认为投资就是搞基本建设,搞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这种投资体制在建国初期是比较可行的,它能够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用于符合经济规模的大型骨干项目,保证国民经济急需的建设。但随着国民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这种投资体制的单向流所产生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从“七五”计划开始,提出要把经济增长方式从追求速度的外延性扩大再生产转到注重内涵性扩大再生产轨道上来。但实际上并未取得长足进展,人们往往把基本建设投资同技术改造投资一起安排,认为是固定资产投资。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投资体制全面推进拨改贷,逐步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局面。目前,在国家是投资主体的同时,地方、部门、企业、金融机构也都成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上,有国家预算资金、地方和部门机动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等,有时还向社会发行证券筹集资金。投资方式上,也逐步从行政分配转向招投标,引人竞争机制、租赁补偿贸易、国内合资、中外合资等,现在又逐步发展到企业兼并和企业集团重新组合等。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西方国家经济规则接轨,我国的投资体制不断调整和转变,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人类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一个国家的投资体制必然要顺应和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递进,使我们已经走进了新经济时代。我们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体制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调整我国的投资体制并加快其战略、战术上的转变。

二、新经济时资体制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投资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它抹煞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形成了投资需求的“饥饿症”,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形成,降低了投资的效率和质量。居民投资渠道太少,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间接融资比重较高,加上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率,尤其是网络革命的到来,都要求我国的投资体制必须转变、

199!〕年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fz]还有经济学家把“新经济”定义为是“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以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推动所引起的经济发展新格局”。[3]美国作为新经济代言人,我们关注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股市的狂热增长推动了经济增长;其二,在美国的新经济中,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标志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提高了经济的供给能力。同时由高科技股推动的股市飘升刺激了经济需求,这种由高科技带动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造成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归纳起来,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新一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化以及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呈现出了经济全球化、资金流动国际化、金融自由化以及资金配置最优化等特点,由此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说明高科技产业是个支点,而资本市场是个杠杆。

“资本市场”这一全球化概念在我们国家已不再陌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1年大陆100首富企业家榜首的刘永行曾坦言,做产品是一分一分地赚,做品牌是一毛一毛地赚,做资本是一块一块地赚。海尔在冰箱、彩电大举占领全球市场后,现在也要进军金融市场,企业融资进人资本市场已成为我们社会微观经济细胞的未来发展走向。

目前在金融市场上,世界虚拟资本已经超过实物资本60倍,全球每年150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中,98%都与实体经济无关。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的计算,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值已达301800亿美元。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1999年全球生产总值为30100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股票生产与全球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超过100%。另据统计,全球每年的实物贸易总额约为6万亿美元,而金融贸易却高达60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的超高速发展证明了新经济的主要市场已变成资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超高速发展已经把实体经济远远抛在了后面。[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衍生出的中国股市已风风雨雨走过了10个年头。十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市场总值达4万多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家。[5]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依然严重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融资体制与结构更加科学,保证股市走向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如何引导上市公司的产业布局和地区布局,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推动“二板市场”的创立,为中国企业改善融资环境,为风险融资提供退出通道,全国巨额存量资产如何通过流动和重组来发掘其巨大的经济潜力;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怎样运营和扩张;如何发展中国的投资,建立优势企业集团等问题,都是我们在完善投资体制时应重点考虑的。

三、新经济时资体制的选择

透过新经济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新经济”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时代,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何由外延性投资体制转变成内涵性投资体制,劳动密集性产业变为技术密集性、知识密集性产业,改造传统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中国未来工业发展的龙头?笔者认为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生产力,要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同开发国际市场结合起来,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在产品结构上,加快从传统模拟技术为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过渡;在技术支撑上,加快从依赖引进为主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举方向转移;在市场结构上,提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分工水平,加大技术开发投人,培植技术开发能力,以现代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换代、技术更新、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营销能力;要紧紧抓住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机制。

融资是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融资体制建设是完善投资体制的重要方面。在新经济时代,要以投为主,投融并蓄。在改革传统的、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投资体制下,巩固和完善新经济时代所要求的投资体制,要进一步加强融资体制建设,引人新的机构投资者,打开融资渠道。

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资活动各环节的调节作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解决投资经济问题,要依据我国情况合理制定投资计划,通过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有效调节投资活动;建立有限责任制度和破产兼并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可以实现资本的有效动员,国有企业利益独立化;兼并破产制度可以监督资本、配置资本,从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提要:过去几个世纪以来,金融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之关键词,金融领域的竞争正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的核心内容。纵观近代以来大国崛起,金融的支持无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建设良好的金融架构往往是提升一国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本文力图介绍美国在国家崛起时金融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对大国崛起的金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一、引言

美国在短短的二百年里不论在经济还是在科技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与逐渐成熟。如今,作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极的中国,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强劲影响力日益彰显,本世纪前50年,是中国发展、崛起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探讨美国崛起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分析我国在崛起中将会遇到的金融问题。

二、美国崛起带来的启示

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28.7%,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一年,美国则刚刚渡过了荒蛮战乱的时代,百废待兴。而在此前3年的一天,也就是1817年2月25日,在纽约曼哈顿岛南端的一个经纪人办公室里,28名经纪人齐聚一堂,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这就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短短的80年,沧海桑田,攻守轮回,令今天的人们唏嘘不已。在中国,十九世纪早期的清朝,虽然国力仍然强盛,但闭关锁国的国策,加之腐朽落后的体制,已使其走向衰败成为必然。而当人们走近历史的深处,会不无惊讶地发现,1817年那个似乎毫不起眼的纽约的股票交易委员会,竟然是一粒光明的火种。今天,当我们来探究美国经济起飞背后的驱动力时,没有人能够否认,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其他的体制创新,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今天全球各个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博弈背后是大国的博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博弈对大国博弈的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历史翻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残酷的一页,进入到现代经济竞争的时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的又一轮起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在旺盛的民用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了二三十年。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因为民用需求趋于饱和而进入了滞胀阶段。无独有偶,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但是,随后硅谷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使得美国走出了滞胀困境。而欧洲和日本等国今天还未能走出低增长的困境。在这一切的背后,华尔街功不可没。

令全世界最为瞩目的是,在过去的30年中,从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制药、网络、纳米等所有的高科技产业无一不从美国兴起,并引领美国经济实现了成功转型。而欧洲和日本在高科技领域只能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依靠模仿拼命追赶。在新经济的潮流中,这些国家被美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美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形成的强大的发现和推动机制。欧洲银行协会主席、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沃特在访华时指出:“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来看,世界正在逐步走向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欧洲已经落后。中国不要学习欧洲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而要尽快学习资本市场的模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欧洲在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并非由于欧洲科技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欧洲在风险投资方面落后于美国10年。”

所以,今天美国经济的强大,并不在于它的GDP总值位居世界第一,或它在高科技产业的一些领域独占鳌头,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强大的发现筛选机制和资源调配能力。

三、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金融问题分析

今天的中国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均GDP和美国相比仍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成熟的、良性的资本市场是促使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实现生态平衡的关键;同时,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历史给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提供的深刻启示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并追赶发达国家的大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基本国策,必须放在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得更远,需要全面思考大国崛起之金融市场发展战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对市场的问题我们就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第一个问题: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必将伴随着大国崛起而崛起,并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2007年A股市场已经恢复了融资功能,尽管融资额创了历史新高,高于过去几大牛市顶部年度融资额之和,但目前它还仍只是“恢复”阶段。这个市场还没有健康、强大到“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那种程度。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放到2020年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上来看,那么我们就会看得更为清楚:大国的崛起,必将需要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做支撑;同时,一个健康、强大的金融市场的崛起,特别是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的崛起,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插上一双闪亮的翅膀。如果没有强大的金融市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将要延滞许久。

第二个问题:关于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发展问题。主要是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债券市场、股指期货、外汇市场。此外,还有银行、保险、投行、利率市场、楼市,等等。这些实际上已经构成或即将构成中国金融市场的体系。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当今主要创新型国家大都集中在欧美地区,这些创新型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它们一直重视高科技发展,成功创办高科技园区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借鉴先进国家创办科技园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应该了解和研究欧美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范例,在此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例:

美国硅谷发展的新趋势

人们传统称谓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10000家以上,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在硅谷,知识就是工作,知识就是财富,对于所有科技员工来说,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知识更新也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跟上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人都不得不废寝忘食地学习和工作,如稍有懈怠,明天就会有被淘汰的可能。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

美国《洛杉矶时报》撰稿人埃弗兰・伊里塔尼说:“如果你浏览一下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清华毕业生。他们是来美国寻求工程技术突破,在英特网领域大显身手或在科技上创业的数以千计的中国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实际上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现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硅谷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如此一批科技专家聚在一起,必然思维活跃,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目前,硅谷高新技术公司的创业如日中天,并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英国剑桥科学园区的成功之路

具有几百年学术研究传统的剑桥大学可以说是英国科学工业园区的先行者,现在,剑桥科学园已成为欧洲最成功的科学园区。剑桥科学园的宗旨是:(1)将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2)同租户公司的研究人员或当地的研究机构磋商确定轻、小、薄的工业产品生产;(3)开展专利人和风险资本家认为适合科学园的一些从属性活动。

高技术小公司在剑桥地区大量集聚和衍生的现象被称为剑桥现象。剑桥现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大量高技术企业集聚在剑桥附近;二是英国的和国际的公司,包括高技术产业以及金融、商业服务公司,对在该地区建立分公司越来越感兴趣;三是在剑桥现象的发生过程中,大学起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剑桥现象的形成和剑桥科学园的成功源于以下因素:

其一,技术基础。早在1981年,由霍雷斯・达尔文(著名生物学家查理斯・达尔文之子)就创办了剑桥科学仪器公司,开始专为剑桥大学设计制造教学用仪器,而后扩大到制造教学设备和工业仪表。1896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总工W・G・派创办了派公司,专门从事设计制造科研与教学用实验设备,并为卢瑟福、阿德林和贝尔纳等著名科学家设计制造专用科学仪器。可以说,这两个公司为剑桥地区高技术公司的大批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二,科学优势。剑桥大学是国际著名的大学城。近年来,剑桥大学的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所处的科学优势,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许多高技术小公司就是从剑桥大学各院系衍生出来的,如西普数据公司、分光小系统公司、剑桥作用系统公司就是分别从计算机实验室、物理系卡文迪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分立出来的。此外,剑桥地区高技术公司占1/3的大学生雇员70%来自剑桥大学,一半以上高技术公司与剑桥大学保持联系,而其中又是90%与剑桥大学各院系直接挂钩。

其三,创业氛围。剑桥现象的出现,与两次著名的政策性报告(1950年的“霍尔福特报告”和1969年的“莫特报告”)分不开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剑桥大学是一种院系松散的联合体,其中31所学院都是行政自主和财政独立的机构,加之他们在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采取自由灵活的政策,如实行独特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创办自己的公司,或教师在校外兼职。教师科学技术的知识产权归教师个人等。

其四,风险资本。七十年代末,巴克莱银行进入剑桥,成为高技术风险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随后,又有多家国内外银行和房地产大型开发公司进入剑桥开业,为高技术小企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金融环境。

瑞典科技园发展的主要经验

瑞典科技园通过定位清晰的产业链,形成园区集聚和示范效应,注重产学研结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并借助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高效的创新体系,营造了适宜中小企业成长的独特生态环境。瑞典的主要科技园有以下三个:(1)IDEON科技园:其初衷是创造知识产业的就业,如今已经成为发明与创新的象征,以信息通讯和生物医药技术为主体;(2)MEDEON科技园:它在生物工程和医疗科技领域见长,通过与大学、医学院以及医院的紧密协作,园区的企业可以顺利获取所有相关技术;(3)MINC孵化器:MINC号称是新兴行业孵化器,是马尔摩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致力于协助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瑞典的科技园并没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尤其是IDEON科技园,然而却吸引着大批中小企业入驻,成为瑞典南部地区中小企业趋之若鹜的科技园,分析其发展起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经验:

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科技园发展的基础。科学园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瑞典整个国家ICT(信息通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移动电话技术的主要发源地(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发明出自IDEON科技园),瑞典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3G)技术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优势。这为科技园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宏观环境。

二是清晰的产业定位所形成的集聚和示范效应。作为北欧的第一个科技园,IDEON的定位是IT和生物技术,而MEDEON的定位是生物医药技术,MINC的定位是新兴行业,可以说清晰的产业定位为科技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关行业的企业入驻科技园后结成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这对于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人才培训与供应机制。在高科技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三个科技园深谙此道,注重招贤引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产业人才培养及供给机制。比如IDEON科技园建园伊始,就与隆德大学和隆德技术学院之间确立了紧密协作关系,目前约有450名大学生和150位科学家效力于该协作关系。几乎每家公司都向学生提供暑假实习的机会,学生在读期间便开始与园区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创新机制,奠定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基础。

四是营造了一个适宜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三家科技园在硬件条件上讲究实用性,不去追求奢侈与华丽,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它们更加注重的是软环境的建设,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成长的后顾之忧和发展的制约瓶颈。其服务体系充满了人性化,如IDEON科技园设立了餐厅、幼儿托管所等后勤设施,解决了创业者和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其商务中心可以为科技园企业提供网络多媒体、会务设备和场所,举办研讨会、展览等。正是这种完善的服务体系,营造了适宜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芬兰科学园发展的启示

芬兰的科学园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和交汇点。芬兰人对科学园的定义是:科学园是知识型组织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技术转让活动的地区,是科技专业知识传播的最重要媒介。一般由地区政府牵头投资,周围的大学、研究机构参加,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各种基金和投资公司入股,共同组建成科学园管理公司。1982年,芬兰人率先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园,即奥鲁科学园,在以后的十年里又建立了9个,现在,芬兰共有10个科学园,分布在全国10个城市。这10个科学园完成了芬兰90%的研究工作,园中进驻了1000个公司和研究机构,提供了10000多个就业机会。技术领域涉及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各科学园还根据当地的技术优势确定研究领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因而各具特色。

芬兰科学园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与生产力发展的完美结合,其成功的秘诀在于:

第一,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近些年来,芬兰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5%,是欧盟国家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全国移动电话人均拥有率为58%,因特网普及率超过15%,均为世界第一;科技论文产出率为每百万人1442篇,超过美国和英国;信息技术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形成了一批像Nokia这样国际知名企业。在芬兰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中,重点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实验室或技术开发中心,也包括科技园区和其他创新支持服务机构的建设。

第二,科学园与大学、科研机构及工业界联系紧密。芬兰的科学园全部建设在大学周围,通过相互参股、项目合作、成果转让与引进及进驻等多种方式与校方实现了内在的有机融合。特别突出的是,科学园一般是根据当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专业领域,而各种项目也围绕这些优势领域展开。芬兰几乎所有大公司都要在当地科学园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加强了科学园和科研机构及当地工业界的联系,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

第三,科学园支撑体系健全,政府支持特色明显。芬兰科学园全部依赖于来自欧共体的、国家各部门以及各种基金的资助,这不仅包括建设和启动费用,还包括日常的人员费用、项目费用、用于服务的补贴、种子资金及风险资金等。科学园还与国家专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开发中心等有政府背景的组织组成了有机的联系网络,从这些机构获得资助,从而构成了自身的支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政府支持特色。而政府在支持其研发的同时,同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试验生产,使技术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要创业板的融资平台支持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有3万多项,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其转化为产品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的仅有10%~15%,与发达国相比要低50%~65%;我国高科技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很小,仅仅占到8%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到30%~40%的水平。可见,我国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科技产业产值比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依靠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但是,由于其自身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非常困难,银行贷款率很低。如表1和表2所示,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贷款的拒绝率远远大于其他企业。据湖北、广东将近两千多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非常有限,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需求中缺乏资金,同时3/4的企业资金主要依靠的是自有资金。

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技术变成产品,只有高技术成为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企业才能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高新技术企业也不例外,如果资金短缺,再好的项目也只是空谈。创业板的推出对解决融资困境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创业板市场不仅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门槛,为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也为高科技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因此创业板市场建设对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业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一)创业板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绝大多数企业由于规模小,业绩不佳等特点却很难进入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创立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解决渠道,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最大的特点表现在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具体说明如下:

(1)财务门槛低。我国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了相对宽松的发行和上市标准,对企业的历史经营绩效未设立很高的要求,但与海外创业板市场相比,门槛相对比较高。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要求企业最近一年税前利润不得低于400多万元。在我国,出于风险控制的需求,创业板规定,企业最近一年要盈利,净利润不得低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得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两年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两年持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并且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2)发行规模要求小。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对企业的发行规模提出了比较低的要求。我国创业板市场要求企业上市后股本要超过3000万,较中小企业板,平均融资额大约要少40%,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企业平均要1~2个亿资金的融资额,而主板最低要求是5000万元。

(3)营运记录要求低。我国创业板市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独特性,为其制订了宽松的入市标准,对其营运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创业板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之前只要在同一管理层下,具有持续两年以上的高新技术经营业务经验,并且最近一年企业净利润为正值即满足上市条件,这里所说企业包括企业整体改制设立,或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皆可以连续计算。另外,对于一些研发能力很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上市条件还可以进一步放宽, 可以不设最低盈利限制,且不分企业存续期间的所有制性质,只要有一年的经营记录, 均可连续计算经营业绩。

(二)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方便高效的融资渠道 具体表现在:

(1)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很高的成长性、收益性和风险性,以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传统的筹融资方式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融资困境,创业板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立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直接融资机制,引导风险投资取向,调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从而形成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2)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机制。创业板市场不仅增强了企业资金筹集与使用过程比较高的透明度,由市场引导社会资金合理配置到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去,而且通过股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实现了投资期限的转换,将投资者进入股市的短期资金成为上市高科技企业的长期投资,保证了充足的长期资本供给,再利用企业的股票价格传导机制,使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到成熟期的整个过程都能够高效的运用资本。

(三)创业板为风险资本营造了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而风险投资的有效运作则依赖于一个成熟、发达、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市场。如果没有一个便捷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就无法实现增值和循环流动,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市场。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 “出口”,分散风险投资的风险,促进高科技投资的良性循环,提高了高科技投资资源的流动和使用效率。

三、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与创业板的联动效应的对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培养企业自主创新力,是创新型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融资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高科技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研制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内在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整个过程,需要高新技术企业明确当前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自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发掘科技创新潜力,激发技术创新活力。

(二)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内控管理,加快向现代企业过渡 内控管理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内控管理状况不佳,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这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整个群体的对外效应,影响对外融资,限制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以打造现代企业为目标,提高自身信誉度,从而打开外部融资的大门。

(三)完善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创业板市场作为高风险的投资市场,当前运转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隐性问题。从2009年10月我国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开始,有关方面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我国整体法制环境、监管环境远未完善等原因,创业板市场所蕴涵的系统性风险仍旧不容忽视。其能否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福地,需要在发行环节、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制度性创新,然而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提高执行质量,则是所有制度建设和环境改善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徐冠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5期。

[2]张玉明、张会丽、肖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缺口及其化解途径》,《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第8篇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

1. 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建国以后,就把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科技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奠定了陕西科技与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和与“三线”建设配合,国家又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在“三线”地区(重点是陕、川、贵等省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当时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看好陕西良好的科技基础,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的支持力度,使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见,陕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态势。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机构,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个是全国唯一[4],详见表1、表2。

表1 陕西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分布

研究 研究 技术

获省部级

在全国

学科领域

方向 机构 人员

以上奖励

专业

(个) (个) (个)

成果数量(项)

水平

航空航天技术

12 17 25717 2753(国家级154) 4个国内唯一

兵器制造技术

9 11 4996

848(国家级269) 5个国内唯一

动力与电气工程 9

9 2040

760(国家级10)

1个国内唯一

电子通信技术

5

5 1699

81(国家级8)

1个国内唯一

食品科学技术

4

2 141

100

1个国内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

4

5 145

214

1个国内唯一

测绘科学技术

2

2

52

139(国家级27)

1个国内唯一

材料科学

1

1

14

19

1个国内唯一

军事医学

1

1

12

37

1个国内唯一

机械工程

6

5

38

21

1个国内唯一

表2 陕西省科研机构各优势学科领域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 学科领域

获奖成 优势专 技术人 排序

果比重 业比重 员比重

航空航天技术 31.4% 11.9% 55.6%

1

核技术

16.4%

1.9%

2.1%

2

冶金工程技术 10.8%

2.9%

3.1%

3

兵器制造技术

9.7%

8.9% 10.8%

4

动力电气工程

8.6%

8.9%

4.4%

5

从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陕西省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兵器工程技术、电力电气工程,基本上都属典型的国防高科技。

进一步从陕西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也可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一,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研究机构投入很低,在2001年R&D执行经费中,民口仅占2.63%[6]。由此可见,主要承担国家高精尖和军工技术任务,为国家总体经济、军事服务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是陕西R&D活动的主力军,而陕西地方科技和主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 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

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 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 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 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988年,陕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和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一定实效。但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国家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而对整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实现科技的经济价值重视不够;在发展路径上,过度依赖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自主培育产业增长点,而在对外开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上力度不够。对此,陕西应认真对多年来科教兴陕成效不彰进行反思,克服认识误区,从整体上调整科教兴陕的发展思路,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2.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陕西地方科技

陕西区域科技布局中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出于整体战略考虑长期支持培育而历史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服从、服务和支持国家级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国家级科技包括军工高科技应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溢出的空间局限性[12],通过军转民项目、人员流动、技术转让和示范与学习等路径内化和提升陕西地方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要提高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更加主动地做好与其的对接工作。一是根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国家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二是利用陕西强大的国家级科技优势,依托西安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外大企业把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陕西。利用陕西的优势、廉价的人力资源和随着西部大开发已大为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陕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对外寻求跨国集团与国内大企业在陕设立、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以此使本地国家科技、人员从高端介入国际产业链,并通过人才密集、研发机构密集形成硅谷效应;三是积极促使本地企业、科研单位、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的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开展产品代加工,使本地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陕西要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增强地方科技的实力与能力。当前,一是要切实加强地市和县域科技开发推广机构建设,切实落实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本地科技的资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的到位和专项使用。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科技实力的地方属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改变陕西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一头沉的状况。

3. 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