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货币论文

电子货币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子货币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1发行原理

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部分企业发行,本文只讨论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电子货币的发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用发行,另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债权形式发行。

1.1发行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时,客户是用其在该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的,这符合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以活期存款为依据申请电子货币——银行卡。该过程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其超额储备,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减少,或等额增加流通中现金,现金进入流通领域,或等额增加了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作为存款流入另一家银行,因此,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减基础货币。如果客户用现金购买银行卡,商业银行把增加的活期存款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流通中现金减少,但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

1.2作为债权形式发行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预付费业务发行电子货币类似于代币券,商业银行没有从电子货币的发行中获得铸币税,也就没有发行任何货币,这时电子货币就不是真正的货币。商业银行还有一种发行电子货币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出去。但商业银行能否发行如此流通的电子货币?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的结算是否可以不同步?第一,在用卡消费时,银行账户、商业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是同步的;第二,目前的银行发卡仅限于付费或代币功能,没有通过贷款和购买证券发行电子货币的业务。因此,这种理论上可能的电子货币在实际中不存在,其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挑战只是虚拟的存在,而非现实的威胁。

1.3其他形式的电子货币信用化渠道

有些信用形式能替代央行现金在商业经济中流通,对央行的货币发行造成了替代。如商业银行不用现金支付购买资产,而是开具债务凭证,用债务凭证作为支付工具在市场流通,这种流通的债务凭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银行则在开出这些债务凭证的同时发行了货币。再如,商业银行签发本票或者给贷款人开立支票,企业或个人用本票或支票通过不断的背书方式进行支付,这张本票或支票从银行开出,经过一系列的支付,最末的持票人到期到银行要求兑现,期间,这张本票或者支票的“发行”等同于货币,因为银行通过“发行”本票或支票发行了货币并获得了铸币税收入。

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企业发行货币和央行不同,央行发行的货币是法币,是不可兑换的货币——不能到央行去要求兑换等值黄金等,而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在流通一段时间,到期有人到商业银行要求兑换成法币——央行发行的现钞。因此,商业银行发行货币是阶段性的,但如果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包括银行体系中的所有商业银行“发行”本票或支票,则商业银行包括商业企业发行的货币对央行货币发行的影响是连续的;经济中市场化程度越高,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就越普遍,这样,商业银行的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冲击就越大。设想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商业银行等以信用为支撑,能够发行电子记账式本票和支票,假设这种本票和支票的期限足够长并且能够突破现有本票和支票的物理限制,可无限背书和随意分割,这样,该电子货币就可无限次进行支付,这种本票和支票便充当了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无限期作为支付等手段流通,它可完全替代央行发行的现钞在经济中流通,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造成颠覆。所以,一切以银行或商业信用为基础、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由商业银行或者商业企业发行的、可用来支付、流通的债权、债务工具都可能充当真正的电子货币,从而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形成冲击,如果现代电子技术支持下的金融创新发展到这个阶段,央行货币发行的职能就要重新界定。这时对什么是货币也要重新界定,与之相联系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内涵和外延等一系列活动都应重新界定。

2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2.1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电子货币

参照目前的电子货币和支付系统,可设计出如下的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企业到商业银行注册账户,并留下书面凭证。商业银行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如2%)把加密的电子货币借贷给企业A。企业A凭借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到网络上向客商B购买虚拟物品,首先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商业银行在接受A的请求后,进行验证,确认无误后,向客商B提出A的购买请求。客商B接受后,由商业银行对A的电子货币的密码进行修改,并把修改密码后加密的电子货币转移给客商B。如此类推,到最后,当用户N凭借商业银行的原始电子货币在线提出兑现请求后,商业银行要求企业A偿还债务。企业A除了偿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利息。这里只是其中一条发行链,当然商业银行还可以广发电子货币债券凭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铸币税即利息。过程见图1。

当然,该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①电子货币网络安全系统;②电子货币的无限分割。目前,解决这两个难题的系统设计应用的安全工具和技术主要有: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如智能卡和密码技术。

图1

2.1.1防窜改的硬件设施

在一个单纯依靠算法而没有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系统中,如果要阻止客户2次消费一个货币是不可行的。因为客户可以在支付前备份它的计算机的全部状态,然后在支付结束后重新恢复他的计算机的状态,这在一个单纯的离线系统中只能发现客户2次消费结果而不能阻止违法行为。为有效阻止2次消费行为,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是必要的。具有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的模型与一般离线电子货币模型不同之处在于有一个由银行提供给每个客户的,以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形式存在的“监视者”增加在模型中。

由于客户充当监视者和银行的中间人,协议的构造必须保证:①没有监视者的同意,客户不能消费货币;②监视者不允许客户有多次消费行为;③客户隐藏所有监视者和银行之间交互的信息。

这些要求使银行即使得到监视者也不能跟踪客户的支付。尽管在这种模型中又加了一层保护,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仍然不是防止2次消费的良方。因为这些设备不是真正防窜改的,它里面的内容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仍可被攻击者读取,而且离线电子货币是以双重模式工作,即高额交易在线确认,小额交易才离线确认,这已经将2次消费的损失进行了限制。因此,考虑到提供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增加的成本和其有限的安全作用,这种技术已引起争议。

2.1.2密码技术

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已应用到的密码技术主要有零知识证明、比特承诺、分割选择技术和盲签名技术。

(1)零知识证明。其思想是:证明人向验证人除了证明一个陈述是正确之外,不泄露任何信息,无论验证人采取任何攻击方法。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零知识证明尤为有用,如身份证明即一方向另一方证明知道他的密钥而不泄露密钥、知道某些信息的证明,如客户在支付时证明他知道货币的内部结构、加密消息的有效性证明等都要应用零知识证明。

(2)比特承诺。承诺方案是许多密码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甲方向乙方承诺一个比特串而不泄露它。在随后的一个时间,乙方打开这个比特串时,协议可以保证该值就是甲方承诺的比特串。

(3)分割选择技术。它是电子货币正确性的零知识证明的一个工具,流程是:在取款时,客户向银行提供2n(n是安全参数)个嵌有客户身份信息的电子货币,银行随机选择n个揭示其内部结构,银行验证这n个的正确性以后,对剩余的n个进行盲签名;在支付时,商家应用上述方法去验证货币中隐含的客户的部分身份信息,使得2次消费就暴露客户的身份。尽管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但过多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影响了系统的有效实施。于是产生了针对它的单项技术,即客户为获得银行的签名,只提交一个电子货币,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应用该技术的系统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从而增加有效性。

(4)盲签名技术。由Chaum引入的盲签名技术,主要是保护电子货币用户的隐私。与一般的签名方案相比,一个盲签名方案是一个签名者和签名接受者之间信息交互两方协议。它允许接收人得到一个消息的签名,而签名者却既不知消息又不知对消息的签名结果。目前已应用的方案有由Chaum提出的基于RSA签名的盲签名方案和由Okamoto提出基于Schnorr签名的盲签名方案。

2.2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务凭证换取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不得以法币以外的货币或代币来进行交易,在此前提下,可设想发行债务凭证,并以此来交换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不过,由于投资股票、基金的风险较大,下面仅以债券为例说明:

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凭证,公司A、B、C——向银行提出申请,以等面额的公司债券进行交换,A、B、C分别获得不同序列号的债务凭证。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凭证具有比公司债券更小的风险,可以与A、B、C——约定借贷期限和利息率。公司A获得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后,可用来向B购买原材料,A、B互换债务凭证。当到约定的期限后,商业银行凭借序列号向A、B、C——索取本金和利息。不过,这种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必须在签约的客户间流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何扩大其应用范畴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信息技术进步、金融国际化、传统银行业务衰退等国际性发展趋势,重新认识银行固有的结算、信用创造、资金中介等职能,重新检讨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经营战略,是经营管理层当前的重要任务,否则,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损失无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梁立俊.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权的会计分析[J].上海金融,2006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2篇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摘 要: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电子货币即将取代传统货币成为主要交易支付手段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步伐不断加快。本文首先将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相比,阐述了电子货币的特点。其次,根据电子货币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电子货币的风险防范措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已是金融体系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最后,对电子货币风险防范具有的深远意义进行总结。

关键词 :电子货币;风险;意义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35-02

1.前言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民的生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即电子商务时代,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托电子货币的存在,电子货币作为金融电子化的产物,已逐渐取代传统货币成为经济交易的主要媒介,以电子支票、电子钱包、信用卡等为代表的电子货币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电子货币较传统货币相比提高了效率,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而电子货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一系列风险也应运而生。因此,加强电子货币风险防范的步伐越来越迫在眉睫。

2.电子货币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随着电子商务进入人民生活各个领域,电子货币由于其实用简便、安全迅速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一系列的风险也随之而来。[1]由于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电子货币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技术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利率风险。

2.1技术安全性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电子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产品,在网络虚拟金融环境中电子货币的控制工作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的,而开放网络的设备和程序及其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对电子货币的支付和流通造成威胁。[2]电子货币的技术安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子货币容易因为系统本身的失误而造成风险,如计算机失灵、管理及控制系统缺陷引起的风险;由于系统突然中断、网络黑客、数据丢失而造成的风险。此外,计算机病毒干扰和破坏电子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数据,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电子货币不同于传统货币,由于电子货币的产生依附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系统,并且电子假币在技术上与电子真币几乎完全相同,所以只要掌握了电子货币关键的编码技术和数据机密,以假乱真起来就轻而易举了。[3]

针对技术安全性风险,发行者应该在开发电子货币之前要对其技术性、安全性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和电子货币识别制度,,使其能够识别潜在的技术安全性风险,防范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黑客入侵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提供安全可靠地电子货币产品,实现电子货币的合法交易、安全支付。并建立一定的防范紧急事件的计划,在发生系统中断、数据丢失等状况时,能够及时处理进行数据恢复、数据代替处理等。

2.2流动性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流动性风险是指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消费者的结算要求时所造成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风险的大小与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和数量以及价格有关,发行规模越大,数量越多,未用于结算的金额越多,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还与市场和其他风险的大小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行者出现信誉或资产不足等问题,就会动摇电子货币持有者对电子货币的信心而要求赎回,如果发行者不能等价赎回其发行的电子货币,或者缺乏足够的清算资金等就会有损失惨重,甚至破产的可能。

针对电子货币的流动性风险,发行者应该事先进行电子货币的成本和收益分析,确保实施管理和内部控制程序,拥有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和充足的资本。

2.3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信用风险与公众对电子货币的信任程度有关,发行主体要发行电子货币必然会吸收社会公众的大量预付资金,此时如果社会公众对电子货币是否能运营下去产生怀疑,电子货币的流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这样的经营模式容易形成违约收益与违约成本发生背离的风险。这类信用风险可能源于网络金融系统和电子货币本身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在消费者心中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也可能源于客户,客户并没有对电子货币有足够的了解,以及出现问题是否有可靠的保障。[4]

针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发行者为了维护消费者对电子货币的信心和减少商家的损失,应该建立电子货币的损失担保和其他损失分担机制。建立发行主体的资格准入制度,只有达到一定的资金数额才可发行电子货币,并根据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额缴纳一定的损失准备金,避免人为放大社会信用规模从而产生的信用风险。

2.4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当前由于网络金融立法相对落后和不健全、不完善从而导致电子货币出现的交易风险。电子货币在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各类法律法规正处于探步的阶段,[5]并没有明确规定非银行机构发行电子货币的法律文献,由于发行主体的不明确性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作案而逍遥法外。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商业法规的不健全而引起的当事人权利义务不明确而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子货币操作系统中有关监管规定不确定带来的风险,由于电子货币的匿名性、虚拟性使洗钱、逃脱等犯罪行为屡见不鲜。

针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电子货币的法律法规,限制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6]允许私人部门发行电子货币,但发行主体必须是银行,这样现存的关于银行监管制度的法律仍然可以适用,等关于电子货币的法律渐渐成熟,可以允许信息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货币,但一定要经过事先批准,达到一定的最低资金标准,并且具有健全的经营机制和规章制度,以增强我国电子货币的覆盖范围和国际竞争力。

2.5利率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给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和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7]利率的变动速度加快是由于电子货币在互联网上的快速流通导致的,使资产相对于负债可能发生背离,从而使发行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可能承担相当高的利率风险。

针对利率风险,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应当设立一项利率准备金,这项准备金可以包括由于实际利率变动而引起的额外收益和损失,类似于银行的坏账准备,可以弥补发行者因利率变动而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电子货币等同的资金和负债进行匹配,以降低全部或部分资产所面临的利率风险。

3.防范电子货币的重要意义

迄今为止,电子货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种电子货币是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各个国家或领域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制度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只依赖于原有的关于银行制度的规定。但电子货币发展的十分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电子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金融监管水平的有限,因此,对电子货币风险的防范具有重大的意义。

3.1 有利于确保商业银行资金安全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和网络银行的出现,以电子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防范电子货币的风险,确保电子货币的安全已成为电子货币者发行机构和商业银行的主流。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向信息化、电子化转换。与此同时,更是出现了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高技术犯罪,不必亲临作案现场,只需利用电子技术、网络入侵等途径达到犯罪目的。然而由于电子货币的匿名性、虚拟性,使得很多犯罪行为证据极少,很难追踪,因此,电子货币的发展势必会给商业银行带不可小觑的影响,如果忽视电子货币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的损失。

3.2 有利于确保电子商务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依托开放式的国际互联网在各国或各个领域内进行商业交流、营销宣传、以及支付结算等经济交易的电子交易方式和相关服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本身就与电子货币息息相关,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只有保证了电子货币的安全性、保密性,才能在电子商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电子货币的防范风险在电子商务中显得尤为重要,使得金融交易顺利进行。

3.3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社会稳定

电子货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已经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信用卡支付业务、淘宝币、QQ币、新出现的比特币等在人民生活中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货币。电子货币的应用减少了传统货币的流通,加速了资金周转与流动,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由于电子货币的安全性与货币流通的安全性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机密相关,所以防范电子货币风险是势在必行的,这关系到金融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维护公众对电子货币的信心。[7]

4.结语

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之外的优点,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发行主体的多样性,电子货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由于电子货币正处于起步阶段,这就对现存的银行监管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际上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完善银行监管制度,目前我国正在探索中,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防范电子货币存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曹协和刘春梅范静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风险与对策[期刊论文]南方金融2009(1)61-63.

[2] 王瑞花基于AHR的电子货币风险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 信息化2009,12(3)95-98.

[3] 钟源朱方策电子货币风险分析及其央行监管的影响[期刊论文]青海金融2010(13)28-30.

[4] 李静电子货币风险的超前防范措施[期刊论文]济南金融 2001(6)59-60.

[5] 王倩纪玉山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机应对策略[期刊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121-122.

[6] 吴礼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及法律监管[期刊论文]电子商务 2009(4)56-61.

[7] 徐文辉电子货币的风险防范[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1999 14-16.

[8] 姜立文胡玥比特币对传统货币的理念的挑战[期刊论文]南方 金融2013(10)31-36.

[9] 杜延庆货币电子化的风险及防范[期刊论文]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17(2)41-45.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只是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来就是观念货币和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并没使人类退回到物与物交换的状态,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特点;电子货币作为交换和信用的产物,像实体货币一样,也受国家法律制约;电子货币与流通中的汇票和支票一样,它的数量的多少是由交易和信用状况决定的,不是中央银行完全能控制的。

电子货币创造了新的、虚拟的货币形式,它使经济结算活动在虚拟空间得以实现,使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生活发挥越来越大的反作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活动局面。面对这种全新的货币形式,有人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产生了种种疑问:电子货币这种没有物理实体的符号取代有物理实体的纸币,充当支付手段,人类的相互交换活动不是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是个人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出来的,那么,货币的发行是否可以在法律之外,不受法律约束了?电子货币是经济人在信用过程中创造的,它的供给不以中央银行为转移,那么,电子货币岂不是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的特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只能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给与科学的回答。

一、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

电子货币是以现行纸币为基础,以纸币计算单位为计算单位,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商业零售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部门使用的IC卡。(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帐结算、划拨资金。(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特性,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

电子银行是伴随着电子货币出现的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信息查询、对帐、网上支付、资金转帐、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是个虚拟银行,它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客户要想办理银行业务、接受服务,可以在办公室里、家里、旅途等,只要具有一定的通讯条件和一部个人电脑,随时都可以和银行接通,进行即时转帐、查询等各种银行交易。所以,在未来,银行也许不再以雄伟气派的建筑物为标志,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可能不再是银行信用的象征和实力的保证了。网上银行将使21世纪的金融从具有地理概念的中心走向无形的网络体系。随着电子货币广泛应用,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使用电子支票、电子汇票和电子收据等,部分取代对应的纸制票据,实现金融交易无纸化。

电子货币作为新形式货币和传统的纸币有明显的差别;纸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电子货币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的、抽象的电子数据;电子货币主要发挥货币的流通和支付的功能;纸币不仅具有流通和支付的功能,还是一个独立的价值额,还有贷款的功能,在借贷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资本;纸币以纸币本身、汇票和支票等形式和银行等物理媒介系统实现结算功能;电子货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二、电子货币并没使人类退回到物与物交换的状态

电子货币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货币流通和支付功能,改变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种人类传统的交易方式。因此,有人产生疑问,电子货币的出现,人类的相互交换活动不是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符号,所代表的是一定的购买力。人们持有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它的购买力,也就是为了它所能购买的东西。因此,人们所需要的便不是若干单位的货币本身而是若干单位的购买力。因此,无论是占有黄金、占有纸币还是占有电子货币,都不是为了它们自身,而是为了保存一定的购买力。电子货币作为计算货币虽然没有物理实体,但它仍然使用具有物理实体纸币的单位名称,这种单位名称足以表示购买力单位的形式。电子货币是它的所有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而发行者以电子、磁性等形式把仍然依现行货币单位表示的等值货币额储存在消费者持有的电子设备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储存在发行者电子设备中的电子货币依然是储存购买力单位的形式,而表示消费的综合商品的物价指数则是衡量电子货币购买力大小的标准。电子货币与金币、纸币相比,本质是相同的,形式是不同的。金币有含金量,含金量似乎是它的“内在”价值的尺度,其实这是一种错觉。金币购买力的大小,不在于含金量的多少,而在于物价指数的变化情况。纸币和申子货币更是如此。

马克思说“计算货币不过是为了衡量可售物品的相对价值而发明的任意的等份标准。计算货币与铸币完全不同,铸币是价格,而计算货币即使在世界上没有一种实体作为一切商品的比例等价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存在”。

马克思认为,除非到地球末日,否则,是不能没有计算货币的。计算货币就是个人、企业和银行帐面上,甚至是人们头脑中、观念上的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出现人类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的观点的错误根源还在于没有搞清楚货币的职能和本质到底是什么。谁都知道,货币第一个职能就是价值尺度,把商品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由同一单位名称表示的价格。把千差万别的商品转化为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的同一物品。无论金币、纸币和现在的电子货币都是一样的。各国的电子货币都没有使用自己的专用的单位名称,都是用纸币的单位名称。这样,电子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这一功能时和纸币完全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都是计算货币。

既然电子货币与纸币有相同的单位名称,而单位名称的作用就是表现商品的价格,这样,电子货币就与纸币有相同的功能。所不同的是,纸币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表示商品的价格,而电子货币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的数字表示商品的价格。

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商品作为循环中的统一体是处在过程中的价值,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流通领域的哪个阶段上,首先是以计算货币的形态,观念地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头脑中。在这里,具有物理实体的商品只是价值的承担者,重要的是这种物品在买者和卖者头脑中用货币名称所表示的价格。即使金币和纸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也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金币和纸币在充当流通手段时,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完全由符号来代替,甚至,连符号也没有必要出现,只用货币单位名称在商人脑袋里计算一下就足够了。

可见,只要商人们相互信任,相互讲究信用,那么,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时,就没有必要以物理实体形式出现,而是以观念上的、幻想的、预测的虚拟货币形式出现。这样,金币和纸币也都升华为抽象的数字。与电子货币所不同的是,金币和纸币作为虚拟货币保存在人们的头脑中,电子货币作为虚拟货币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不是把计算机称之为电脑吗?用人脑计算和用电脑计算是一样的,只不过电脑比人脑能存储的多、计算得快、准确得多。有了比人脑更先进的电脑,何乐而不用呢?有了比纸币更方便的电子货币又何乐而不用呢?

对此种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就做出了科学的概括:“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因此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这就告诉我们,电子货币的出现并非意味着人类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而是交换媒介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具有实体的纸币变为虚拟的、无形的电子数字。

三、货币是交换和信用的产物,也受国家法律所制约

自从电子货币出现之后,有人说,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从金铸货出现以来,货币就国家化,货币供给严格受国家法律所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货币是法律的产物。而电子货币则是客户、商业银行和其他经济机构自发的信用的产物,而不像现行的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认为电子货币可以脱离国家法律的观点至少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的。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4篇

那么,在校大门生们是如何对待电子商务这个题目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互助对北方交大的在校门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查看。查看采取书面问卷式样,受访大门生575人,探讨生38人(此中mba 20人),这些门生别离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办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查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题目:1、你知道甚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感化谈谈本身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平常流程吗?4、你知道甚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明白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路子,包括以下几个题目:1、除了上课外,平常你从哪些方面明白电子商务的知识(顺次举出三种路子)。2、请列出你涉猎电子商务论文的详细报刊名称。3、你观光过电子商务的博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在被查看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探讨生表现对电子商务的见解有必定明白。数据呈现,大门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存眷,受教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见解有必定明白的门生中,觉得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感化的占23%;觉得有必定感化,但短时间内难以形陈范围的门生占46%;觉得中国如今成长电子商务另有难度,对老百姓感化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阐明在校大门生对电子商务的成长与对社会的感化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外一方面也阐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诲与社会的必要另有必定的间隔。

这不能不让我们不安,电子商务正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高速度成长,而如今的教诲及受教诲者可否适应市场的必要?在对电子商务的明白程度进行深切查看时发觉,题目实在很多。表现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了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办理专业的门生对电子商务详细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搁浅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唯一不到9%的人(探讨生32%)表现曾有过明白;4%的人(探讨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利用公告一些本身的见解,且这部分人扫数是经济办理类门生。可见,在深切系统的进修中,电子商务渐渐表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办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办理类的门生有其专业的优势。可是所占比例之少,特别是其他专业无人明白的近况实在令人不安。在对电子货币的查看中,唯一1人在网上利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唯一9人表现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并且都集结在谋划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探讨生中也唯一4人表现本身曾钻研过此类题目。另有10人表现对此很有乐趣,这个数字是相称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范畴,在触及到电子商务成长的关键题目——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定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门生有独特的优势,但还没有引发经济办理专业的珍视。就如今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本身已经很近的门生其实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神的门生更少。对电子商务的进修路子。

第二部分的查看紧张是想明白门生进修电子商务知识的路子,明白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门生援引次数最多。经分析,撤除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经过议定谋划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明白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册本与广播电视长进修相干知识的其实不多。

查看数据呈现,被门生援引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应了门生的涉猎面很大,另外一方面反应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导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应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还没有面世,面向大家的宣扬方法还是以面为主的遍及,较少触及详细的履行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其实不多。

在遍及电子商务方面遭到门生们承认的媒介紧张有《谋划机全国》、《互联网全国》、《信息与电脑》、《中国谋划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议定进一程序查明白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建立了电子商务遍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急迫想明白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可是异国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出15%。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5篇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在建立网络化信息系统, 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活动,随着传统会计运作环境的改变,电子商务下的会计问题将逐步显现出来,本文就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进行简单的探讨。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贸易方式,其代表了未来商务的发展方向。联合国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因特网上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它集开放性、全球性、流动性、无中介性、隐匿性等特点为一身。它不仅仅是商业贸易方式的一场革命,它的影响从宏观上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教育的巨大变革,把人类带入到以网络经济为发展特征的信息社会,在微观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场革命,对客户的购买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电子商务的商品交易方式,劳务提供方式、支付方式等都与传统的方式不同,这使我国以传统的商务活动为基础的经济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触及了现行的法律制度体制等社会规范。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报告等已无法一一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迎接电子商务的挑战,就必须对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会计理论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发挥会计对电子商务应有的作用。在此就电子商务对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影响进行探讨。

    会计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中,为了保证会计的相对稳定性与相对独立性,必须明确会计的边界和决定其运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会计假设也就应运而生,会计假设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会计的实践与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其实质是对会计实践活动所做的一般性概括;比较公认的基本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它们是基于对客观环境、历史惯例和重大趋势考虑,而对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及其规范下的会计实务所作的逻辑性控制。但传统会计假设是建立在工业经济环境基础之上的,随着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出现,原有会计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会计假设的合理性。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传统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一个特定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一假设强调会计主体是一具有稳定性、独立性的经营单位,并具有“实”的物理空间。决定一个会计主体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根据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二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的范围来确定。然而,伴随着电子商务而产生的虚拟企业使传统会计中构成会计主体的依据已不再适用。虚拟企业是一种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制造商联合供应商、经销商、顾客,共同、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的企业组织,是一个寿命与空间随时间变化的松散联盟,极有可能在完成某一笔或几笔交易后即告消失。其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只是存在于网络中;没有固定的实物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克服各个联合公司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障碍,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灵活性,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就没有空间的归属,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

    二、电子商务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年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设是一个长远的经营理念和无限的时间段概念,在传统会计理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只有在这一假设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的资本才能正常循环,会计人员才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但在电子商务情况下,会计主体所面临的是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知识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产品寿命周期大大缩短;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使金融市场更加变幻莫测,波动频繁;而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使资金流动轻型化,交易手段多样化,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以顺利完成交易;同时虚拟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联合公司间的时间间隔,它们的组合可以是双方,也可以是多方,各个独立企业可以在虚拟企业开展业务前组合,也可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以在完成一项交易后即行解散,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企业合并、重组、破产解散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一切使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挑战。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又叫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期间。其目的是为了结算账目,计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有关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显然,会计期间的出现既有会计技术上的需要,也有会计信息内容上的内在要求。从会计技术上看,传统的会计信息加工方式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成本,会计信息传统加工方式上的成本性和时间性限制了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于是,定期加工并提供会计信息便成为了传统会计信息加工方式下的最佳选择。从会计信息的内容上看,会计信息具有两种时间属性时点性和时期性,反映某时刻静态会计要素的信息(资产负债表信息)即是时点性的会计信息,反映一定时期内动态会计要素的信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信息)即是时期性会计信息。显然,时期性会计信息的加工与提供总是必须以“时期”为基础或前提的,而不管这个“时期”的长短。而在电子商务时代,会计分期假设将会完全被否定,其原因:第一,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络上的一笔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虚拟企业可能在交易完成之后立即解散,换言之,虚拟企业的存续时间即是某项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具有很大的弹性。第二,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财务报告采用实时报告系统,任何时候,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由报告企业编制财务报告后才得到。这使得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送成本已不再是重要问题。于是,满足管理需要,提供实时会计信息成了会计信息加工处理上的首要目标,人为地按月、年编制报表意义不大。

    四、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币值稳定性和记账本位币的币种惟一性是传统会计货币计量假设的两个方面。对实体企业的对外财务报表来说,为提高其可比性和可靠性,货币计量假设是必要的。但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产生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的商务模型,一方面,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足以成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计量、对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价值的计算、对高科技企业潜在的高额风险回报的计量、对通货膨胀的计量等,成为人们更关心的信息。它们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而它们又不能在报表上用货币来表示。另一方面,随着“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使企业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货币化的单证作为交易媒介,而采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来进行交易和记录。这时的货币将只是一串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而不再是实际量化的货币,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最后,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汇率变动更为频繁,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

    总之,会计基本假设是在会计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下对经济活动所做的假定性限定, 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会计基本假设应当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参考文献

    [1]严明编着,《虚拟经济》新华出版社,2005

    [2]张大力、刘维斌等译,《电子商务经济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3]谢康、肖静兰,《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货币;传统货币;实名制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数字货币技术已在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现有的经济体系中,围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在储存、支付、清算、汇兑等一系列的交易中,数字货币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支付方式。与此同时,数字货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数字货币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数字货币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其存在问题的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从数字货币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出发,以数字货币与传统的纸币相对比,研究其在信息时代的所具有的各种优势。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的文献和专著,对数字货币的特征进行了深刻的把握,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国内外的专业文献和专著,以及专业的研究论文。

一、数字货币及其特征

(一)数字货币的定义

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是货币的一种电子形式,它的承载物为既不是纸币也不是金属物。是一种支付手段,也是一种程序。数字货币本身的特征将其与其他货币区别开来。

(二)数字货币的特征

1.网络性

网络性:数字货币是在电子信息技术(IT)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货币的特征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数字货币是从货币中分离出来的、同时也是从信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货币和特殊的信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货币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当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时代之后,数字货币将会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纸币)。网络是数字货币实现其货币职能的基础,是数字货币体系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全方位货币管理,传统货币管理中的现金发行方式、传统金库制度、假币问题和传统银行将不复存在。

2.数字性

数字性: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存储于各网络银行账户上的一组数字。这组数字象征着拥有其所有权者拥有这组数字(数字货币)所代表的一定量的财富或价值,运用这组数字(数字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投资、网上交易。

3.高效性

高效性:数字货币的产生使得货币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几乎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界:从现金的发行与管理方面看,货币管理当局从发行现金到回笼现金都不必要采用传统的设计、印刷和运输工具进行,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现金的发行和回笼。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在纸币本位制度下存在的诸如高成本问题、假币问题、安全问题和现金供应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数字货币支付的便利性,使得其发展前景比传统的货币要优越。

(三)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比较

与数字货币相比,纸币和硬币则愈发显示出奢侈性。在美国,每年搬运有形货币的费用高达60亿美元;在英国,需要2亿英镑。世界银行体系之间的货币结算和搬运费用占到其全部管理费的5%。

对于防止伪造,纸币在当前日益发达的仿真和复印技术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在不久以前,造假者还需千方百计地寻找一位技术高超的刻画师来制作一系列的模子以印刷纸币;而今天只要有一位热衷于绘画的美术学生,再配以完备的技术设施就能做到这一点。数字货币系统具有多层加密措施,伪造一组随机产生的密码要比伪造现金、伪造签名难得多,而且使用数字货币有据可查、有踪可寻。

传统货币有较大的存储风险,昂贵的运输费用,在安全保卫及防伪造等方面投资较大。数字化货币与信用卡和电子支票也不同,它是层次更高、技术含量更多的电子货币,不需要连接银行网络就可以使用,很方便顾客,并具有不可跟踪性。

数字货币有如此多的优点是在货币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所产生的,没有货币的生活是寸步难行的,货币的产生与不断发展致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由此我们更要了解货币的发展史,从而不断展望货币的未来。

二、货币发展历程与数字货币的产生

(一)货币的演化史及数字货币的出现

电子货币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专业 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

何谓素质教育?从心理学立场说,素质教育是力求培养人性的全面的与最佳的品质以及促进健康个性形成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则是加速人性异化并导致不健康个性产生的片面的、落后的、病态的教育。高校金融专业,承担着培养懂专业、懂外语、懂理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金融入才的责任。金融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应主要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能力为本位来组织教学,即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从未来新世纪的特点考虑,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切实加强道德、文化、人文心理、能力等智力素质的教育,加强意志、沟通、协调、管理、竞争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实施真正意义的全面素质教育。

一、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合格的金融人才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电子和网络技术来获取信息、反馈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和创新。针对金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要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来培养金融人才,信息网络化对金融教学的含义不仅仅在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利用,而更根本的是理念上的革新;金融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熟练掌握金融理论的人才,在新的经济时代,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追求情息、运用新信息、传播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有用信息的人才,这种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只有在反复使用的电子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训练中才能培养出来。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反过来又对学习和教学组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与其他学科大同小异,许多高校的金融学科长期以来也是采用以期末笔试作为惟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为了克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病,必须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当然,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学历培养层次,考核的方式和内容、重点应该是不同的。

本科生层次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课程的学习上,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学习态度与投入状况等。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了“多元化一全程性一复合式”的考核体系,将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设置了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特别加强了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综合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不断适应经济和金融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可以采取课程学习与研究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术学位的硕士需要以撰写学位论文和答辩为最终的考核方式,但金融管理硕士和专业硕士可以不必写作学术论文,而以案例分析、设计管理方案或建立模型等方式作为最终的考核方式,并且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不同权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成绩。

在博士研究生层次,考核的重点应该以研究和创新能力考查为主,课程学习为辅,即使是对课程学习的考查,也需要不拘一格进行个性化考核,重点考查其学习态度和理念是否端正、方法是否科学、基础是否扎实、思路是否正确,而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应该是其研究成果有否创新或突破。

三、挖掘专业课教材中的素质教育素材,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

在地方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占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当注重在金融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材。金融专业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都很强,专业课程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但是,专业课程并不是没有素质教育教材的,只要教师深入到专业知识之中,就能挖掘出教材中丰富的素质教育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加以引导,就能进行能力培养,提高知识传授质量。此外,可以在金融专业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的内容,不仅使学生明白科学原理的来龙去脉,而且加深学生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如在《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货币的产生、发展、定义,让学生讨论“金钱是万能的吗?”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货币的形态经历了实物、金属、纸质、电子货币的演变。不管是何种形态的货币,它的基本职能都是交换的媒介。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有很多东西像健康、爱情、亲情,用金钱是买不来的。也有学生认为没有钱,爱情、健康就没有经济的保障。争论的结果是:我们要建立正确、健康的金钱观,学会挣钱,学会花钱,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能拜倒在金钱的脚下。笔者认为这样的讨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正面的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 巍 古龙高: 国际化趋势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2]葛开明:建立面向市场的金融专业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