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研究

 

1.概论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

2.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2.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论文格式。

2.2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论文格式。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论文格式。

3.数字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简言之,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才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位(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A级、B级GPS网;完成了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像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4D”产品生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4.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GIS)技术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5.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P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摄影测量产品已经从影像图等向4D产品转化,为建立各类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

6.工程测量中的遥感( RS)技术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7.工程测量中的3S集成技术

3S(GPS、GIS、RS)技术的结合,取长补短,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GPS与RS为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诸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而3S技术为该类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8.结语

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勇,胡建国.GPS技术的新进展[J].测绘工程,1996,(2).

[2]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级国土、农、林及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相聚开展,航天、航空、无人机遥感技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技术的人才需求日益扩大。然而,遥感技术方法体系较为复杂,涉及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在国内开办有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高效并不多,在校时间较短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办此专业的院校就更为少见。一方面是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急需,另一方面则难以有效培养高质量的、能够快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工作的学生,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如何制定门槛较低,直接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培养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近几年来,针对高职院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也得到了一些教育学者们的研究。例如,[1]和[2]分别在对比了学科型专科与高职专科,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体系。[3]探讨了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课程开发的一些问题。国内开办有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几所高职院校也各有侧重设置了专业论文与实践性课程[4-5]。这里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为例,探讨新时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1 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面向资源勘查与测绘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理论、方法和技术基本知识,具有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空三加密、影像立体测图、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解译与分析等熟练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成图、内业加密、外业调绘、外业控制测量、遥感数据处理与制图等专业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能在地质、城市、矿山、资源、环境、电力、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领域从事4D数据产品生产、地理国情要素采集方面的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 专业理论课程

经过专业定位与岗位群论证、对校企合作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进行调研,列出主要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划分出4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已经开发出4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上,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师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教师共同对所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共同需要的基础能力和基础知识。与更接近工作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服务于锻炼基础能力、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性任务。为此,设计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

3 专业实训课程

除设置上述理实一体课程外,还设置了《摄影测量与控制测量综合实训》、《多源异构遥感数据处理综合实训》、《遥感图像调绘与解译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四门纯实践课程。

4 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技术其它相关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目前开发了12门专业选修课,即《三维地形建模与仿真》、《GIS空间分析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城市遥感》《地质遥感》、《土地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多源异构空间数据整合与处理》、《空间数据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三维实体建模技术》、《专业英语》。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POS 航空摄影测量 辅助 试验 RC-30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060-02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在飞机上利用航摄相机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处理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是我国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资源利用与环境监测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紧相关。

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一般需要使用野外控制点并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求解外方位元素,而野外控制点的布设工作繁琐,在荒漠、高山等困难地区野外控制点更是难以布设,因此,尽量减少乃至摆脱对野外控制点的依赖而直接对像片定向一直是摄影测量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此,人们一直试图在航空摄影飞行过程中直接记录或确定航摄相机的位置和方向,并利用这些定向数据实现航摄像片的绝对定向。

20世纪90年代,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GPS获得的定位信息用来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展现了导航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前景。GPS技术虽然解决了像片的定位问题,但是无法获取像片的姿态参数,不能彻底摆脱地面控制。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方法开始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 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简称POS系统)辅助航空摄影。机载POS系统集GPS技术与惯性导航技术于一体,使准确地获取航摄相机曝光时刻的外方位元素(GPS测量得到位置参数,惯性导航系统得到姿态参数)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无(或少量)地面控制点,甚至无需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工序,即可直接定向测图,从而大大缩短航空摄影作业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此,POS系统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航空摄影的方法,进而引起航空摄影理论与技术的重大飞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惯性、GPS器件精度水平的提高,POS无论定位定向精度还是实时数据处理能力都会有质的提高,将会在航空摄影测绘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OS系统高精度定位定向技术是POS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它的研究可以极大的推动POS系统的发展。

1 POS工作原理

IMU惯性测量单元最大优点是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信息,能够进行完全自主的导航。惯性测量单元能够连续长时间的工作,可以提供多种导航信息如位置、速度、航程、航向,还可以提供水平及方位基准,精度较高。但是,惯性测量单元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惯性器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精度,并且其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精度逐渐降低,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情况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其初始对准时间长,所以想到利用其它定位手段作为参考信息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惯性测量单元进行综合校正,对惯性器件的漂移进行补偿。

GPS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多维连续定位,其精度不随时间变化。然而,GPS是非自主式的系统,不能提供诸如载体姿态等参数,运动载体上的GPS接收机不易捕获和稳定跟踪卫星信号,动态环境造成中信噪比下降。这些原因都容易产生周跳。而且由于GPS信号在传播途中的干扰,使得系统定位精度有所下降,定位结果较为离散。

如上所述,GPS和IMU惯性测量单元各有所长,具有可互补的特点,两者的组合不仅具有两个独立系统各自的主要优点,而且随着组合水平的提高,它们之间信息传递、融合、使用的加强,组合系统的总体性能要远优于任一独立系统。

组合导航把无线电导航长期精度高与惯性测量短期精度高和不受干扰的优点结合起来,因而GPS与IMU的组合被认为是目前导航领域最理想的组合方式,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POS都是采用这样的组合系统,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GPS/IMU组合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高精度GPS信息作为外部测量信息输入系统,在运动过程中频繁修正IMU测量值,以控制减弱其随时间积累的误差;而短时间内IMU定位结果可以很好的解决GPS动态环境中由于信号失锁和周跳导致的精度跳跃下降问题。因而,GPS/IMU组合测量误差实际上比单独的GPS或IMU的误差都小。

(2)GPS/IMU组合加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IMU可以独立进行导航,因而当GPS信号受到干扰时,IMU不仅能提供导航信息,而且其导航解可作为辅助信息,对GPS码和载波的再捕获起辅助作用,大大缩短了GPS恢复工作的时间,提高了GPS接收机的跟踪能力。而GPS信息对IMU的辅助可使IMU在运动中不断进行初始对准。

(3)GPS/IMU组合解决了GPS动态应用采样频率低的问题。

由于GPS的数据采样率低,不能达到某些动态应用中的要求,这时高频IMU数据可以在GPS定位结果之间高精度内插所求事件发生的位置,如航空相机曝光瞬间的位置,从而保证了组合系统对整个航线的各个摄影位置的高精度定位。当然GPS本身的采样频率也随着设备的发展不断提高。

(4)GPS/IMU组合将降低对惯导系统的要求。

长期以来,IMU的高价格一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而组合系统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利用IMU的速度信号解决动态跟踪问题,而高精度定位则由GPS来实现,因此可以采用较低性能的IMU,从而降低了组合系统的成本。

2 试验概况

POSAV510辅助RC30相机在2006年关中地区进行了两次试验飞行。根据试验的目的和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选定试验测区。测区内分布有水系河流、城镇市区、山区和主要交通道路等典型地形地貌,较有利于对设备精度的评估。选择了1∶10000和1∶40000两个摄影比例尺。如表1所示。

3 试验区控制点的布设

为了对POS的精度做出客观的评估,在关中某试验区内根据《GB/T13977-92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13990-92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P0S/TRACKER系统应用航空摄影试飞方案》技术设计书进行试验区控制点布设。

3.1 A区控制点布设方案

根据《POS/TRACKER系统试验区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要求,A区范围覆盖6幅(3×2)1∶50000地形图。依据关于1∶50000比例尺成图丘陵地和山地的区域网布点及构架航线的布点要求,A区控制点布设如图1所示。

3.2 B区控制点布设方案

根据《POS/TRACKER系统试验区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要求,B区范围覆盖2幅(1×2)1∶10000地形图。关于1∶10000比例尺成图平地的区域网布点要求,同时结合检校场控制点布设要求。B区控制点布设如图2所示。

为了提高量测精度,在像片上更准确地判别出控制点的位置,本次试验在B区采用了先布控后飞行的方法。根据控制点周围的环境情况,对B区100 km2内的42个控制点分别用埋石、砸木桩及铁钉的方法将控制点标记到位,其中大标石6个(预计作为检校场控制点永久保留)、小标石11个、木桩19个、铁钉6个。

为了使控制点在像片上容易判别,飞行前对测区100 km2内的42个控制点进行标志布设。根据控制点的情况,采用1 m×1 m的标志布和刷漆等办法,在飞机起飞前将标布设到位。

4 基准站布设

为保证POS辅助航空摄影飞行,需要在测区内布设基准站。考虑到基准站观测数据备份和检核,根据测区大小和试验为中、小比例尺航摄的特点,按照GB/T18314与GJB2228-1994规定的GPS基准站选址原则,结合已知大地测量控制成果,并经过现场踏勘,在摄区内布设1个地面GPS基准站。同时为了验证基准站距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在宝鸡(距测区约200 km)和郑州(距测区约500 km)地区分别布设长基线和超长基线GPS基准站。

5 航摄飞行

根据《POS/TRACKER系统试验区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和《POS/TRACKER系统试验区航空摄影实施计划》,共飞行5架次,完成了试验区1∶10000及1∶40000的航摄工作,获取了1∶10000、1∶40000有效黑白像片323片,l∶10000彩色有效像片133片随后再次完成POS辅助RC30相机B区1∶10000飞行。

6 POS外方位元素解算

(l)偏心角解算。在1∶10000黑白影像扫描完毕,获得检校场像控测量数据以及检校场空三加密数据后,结合POS原始数据及基准站数据,利用PosPac软件中的PosGPs、PosPro及CalQc模块对偏心角进行解算,获得了305 mm镜头进行1∶10000飞行时的偏心角。同时解算出152 mm镜头进行1∶40000飞行时的偏心角。

(2)像片外方位元素的解算。将获得的偏心角输入PosPac软件的PosPEO模块进行解算,获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EO。

7 空三处理

由于现有的海拉瓦软件和适普软件都不支持POS数据的空三处理,因此,数据后期的空三解算采用了Leica公司的LPS软件。在LPS中建立与EO数据坐标相一致的工程,进行了直接定向法和POS辅助空三法两种方法的试验。

直接定向法。在LPS中建立工程,输入试验区影像,生成缩小片。在自动完成内定向后,在Fiducial orientation and Exterior Orientation Parameter Editor直接输入EO解算出的外方位元素,将其作为确定值,试验区的立体即可完全恢复,最终进行精度检测。

POS辅助空三法。前期与直接定向法一致,不过在输入外方位元素后,将其设为初始值,再按直接定向法检测出的精度给出一个外方位元素合适的标准方差。进入Orima软件,通过APM选点,判读合适的控制点,进行平差解算,最后将结果写出。退回到LPS中,进行精度检测。试验进行了仅有连接点无控制的平差、加入1个控制点的平差、加入4个控制点的平差。

8 POS数据直接定向精度分析研究

在内定向结束后,输入RC30的POS数据按照LPS中影像的数据顺序,依次将其对应的EO数据拷贝到相应的位置,获得POSEO数据直接定向的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

(1)200X年B区直接定向,精度已经可以满足1∶10000成图要求。

(2)200X年B区直接定向,平面精度可以满足1∶10000成图要求,但高程精度超限。这是因为我国的外业大地高均为ITRF97或与其相似的框架下的大地高,而我们所采用的EO数据的大地高是初始WGS84的大地高,两者之间有固定差,在引入一个控制点平差后,高程精度马上符合精度要求。

9 结论

通过本次课题试验精度分析,POS辅助RC3相机航摄,在成小于1∶10000地形图时,可采用直接定向的方法。在成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应采用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方法。

参考文献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定向;全球定位系统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当前的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航空摄影测量几何定位方法实现了超前的进展,并且即将实现脱离地面控制的高水准。下面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定向技术。

一、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定向技术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数字摄影测量时代,人们是以3S技术为主要手段、以4D产品(DEM、DOM、DLG、DRG)生产为终极目标的。如何充分发挥当代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进行4D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对相应数据库实施快速更新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

二、我国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定向技术的现状

目前,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有常规航空摄影测量、GPS航空摄影测量、DGPS/IMU航空摄影测量3种模式。航空影像的获取和影像定向方法的不同是这三种测量技术最主要的区别。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定向技术是借助大量地面控制点加密技术获取模型定向点来实现的。通过GDPS/IMU来直接测定传感器的六个外方位元素,能够让客户认为价格是合适的。直接地面参考技术即GDPS/IMU能够将传感器数据或目标数据直接转化到一个本地或者全球的坐标系统,从而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将GDPS/IMU数据作为辅助信息用于对比小、没有明显特征的地区的空中三角测量的作业是很有用处的,但是直接用校正过的定向参数而不进行整体的空中三角测量,所能达到的地面精度,主要依赖行高度。对于几何模型考虑的比较简单,导致即使区域网结构十分完美且检校场及GDPS/IMU数据联合处理准确无误,直接地面参考所能达到的精度仍然难以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而基于DEM和DOM的航空摄影测量直接解具有地学编码、信息翔实等优点,并且能够轻易实现快速更新和实现变化检测的自动化与半自动化。基于已知定向参数影像的航空摄影侧量直接解则需要满足一些要求。首先,必须能够从数据库中能够得到原有影像及它们的定向参数值;其次,影像的重叠度和约束点的分布必须满足稳定的几何构造,以保证达到较高的精度;并且新旧影像在内容上必须有相关性,这样我们才能提取同名点。

三、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定向作业的要求及实验

现代的航空摄影测量在作业上一般在航空摄影、地面控制和内业测绘上有一定的要求。在采用GPS航空摄影测量时一般会将动态GPS接收机与航摄仪固联以提高影像获取的质量。一般在采用DGPS/IMU航空摄影测量时,都会在航摄仪上安装POS系统。根据不同的情况要选择不同的地面控制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加密点坐标和像片外方位元素。内业测绘采用影像匹配技术识别同名像点,以完成地形和地物的自动测绘现行的4D产品生产中,一般按照单片内定向y像对相对定向y单模型绝对定向y立体模型测绘的流程进行作业,仅仅是在DGPS/IMU航空摄影测量之直接对地目标定位方法中探讨如何利用POS系统获取的影像定向参数进行模型恢复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航空摄影测量几何定位有摄影测量加密和直接对地目标定位两种方式。其中,摄影测量加密是将所获取影像坐标与地面控制点和/或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作为带权观测值进行整体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以解求影像的定向参数和目标点的空间坐标,主要是为立体模型测图提供定向控制点和进行高精度的对地目标定位。现行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对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别地形的摄影测量加密规定了具体的加密方法、地面控制方案,并对加密点精度给出了定量指标,已作为一种成熟技术被广泛使用。直接对地目标定位是在获得高精度影像外方位元素的前提下,利用立体像对上同名像点的像平面坐标按照空间前方交会理论计算出相应地面点的物方空间坐标,以直接确定物点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4D产品的生产。现行的4D产品生产都是利用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所获得的加密点作为模型定向点用的,不会直接使用影像外方位元素来恢复立体模型。所以,现行规范中并没有规定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精度。一般说来,只要加密时在单个模型上量测了足够多的加密点,且加密点精度符合限差要求,据其进行单个模型的绝对定向就能建立可量测的几何模型,进而可提取符合要求的三维空间信息。利用现行摄影测量加密方法获取的影像外方位元素进行直接对地目标定位完全可以满足测绘地形碎部点的精度要求。

四、总结

对于同一地区利用己知定向参数的影像进行新影像的定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模拟和实际试验证实了方法可行性,纯粹利用两期影像进行联合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所确定地面点的精度可满足规范要求,可真正实现无需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影测量作业,这对于减少摄影测量外业控制测量、地形图修测、地理信息数据库快速更新、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自动变化检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规范精度要求的摄影测量加密方法获取的影像外方位元素可以直接用于影像的定向以构建立体模型进行4D产品的生产,而由POS系统提供的影像外方位元素带有较大的误差,目前还难以直接用于摄影测量中提取三维空间信息。当前数字摄影测量时代可以让 3种摄影测量模式共同存在,航摄影像的定向手段也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使得摄影测量作业也越来越轻松。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常规摄影测量加密技术比较成熟,应用的也比较广泛,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则比较经济实惠,POS直接传感器定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就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而言,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才能够减少消耗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常规摄影测量方法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应该要重点的进行使用。而无地面控制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则可以在困难地区、无图区或者人员不能通达地区普及使用以获得基础地理信息。POS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则可以在正射影像图制作、小范围的4D产品更新等应用中进行使用,而且在城市大比例尺测图和一些具有比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上,POS系统的应用前景是相当的可观的。为了能够经济、快速的获取地球空间信息,我们应尽快完善POS系统与其他传感器的集成技术,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达成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映辉;肖远焕;;基于航测实例的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1期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绘;GPS;城市建设

1、工程测量重要性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多年广为应用在诸多建筑项目中,为项目建设掌握测量精度,熟知项目所处地质、水文等地貌环境提供了重要帮助。归纳建筑项目城市建设中应用测量技术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1资料依据性更强

工程立项建设之初,需要对重要的施工图、组织设计方案等原始技术资料予以设计及确认,而这些重要技术资料中通常需要明确施工范畴、项目概况、水文地质结构、施工物资等各项因素的统筹安排。而工程测量技术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介入,能有效提供这些技术文件参考依据,故而为项目作业提供了方便与技术保障。

1.2保障定位精度

由于各种作业项目的控制管网放样精度及分布控制形式不尽相同,建筑限差、建筑主轴线控制精度等需求也就不同。而完成这些测量作业除却要控制精度以外,还要确保勘测作业能结合地质、地貌结构进行测量,从而才能在保障精度需求的同时,顾及到现场三通一平及勘测面积的成本投入问题,有效凭借测量精度控制项目建设的一定成本投入。

1.3竣工验收凭证

项目竣工验收除却基本的三检制度执行以外,也要通过工程测量GPS、RTK有关测绘技术运用来计量土方填、挖数量。这是因为土方填挖计量涉及到其他工种作业的工程量增减结算问题。而有效的工程测量技术运用,能为工程量预结算及合理变更作业设计施工等提供重要依据。

2、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

2.1测量仪器的广为应用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阶段,多种专业技术较强、实用性较高的工程控制管网测量仪器应运而生,为工程放样测量及管网布局提供了重要有力支持。比如,全站仪、光电测距仪、以及数字水准仪等精良测量仪器的运用。此外,现如今测距仪器中连续显现和自动定位、追踪功能的有关技术发展也较为成熟,更为有效的确保了测量精度。

2.2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全球经济增长迅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迭速度较快。在此形势下GPS科技发展不断成熟与完善。因此,基于GPS技术最初的定位功能,已由最初的导航及测绘功能拓扑到了空间位置状态下的方格点位控制,误差控制更为精准,能满足高度系统作业,并且如今广为应用在了高速公路建设、隧道溶洞施工、油藏勘探等多项工程中,应用价值及发展空间仍然有待开发。

2.3 RS即遥感技术的运用

RS科技应用技术主要以传感器及信息传输技术应用为主,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处理、提取、加工及配套电磁波遥感、红外遥感等技术的运用形成遥感影像,这种信息影像又可非为图像及非图像方式。其RS技术运用平台广为应用于航空遥感、地域遥感、气象遥感、海洋遥感、以及能源检测遥感中。此外,RS技术运用也为编制地理地籍资料、水文地质地貌资料、土地资源规划等城市规划资料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故而,全面推广、运用,并深刻研究RS技术是工程测量在城市建设中的主要技术研发工作任务。

2.4GPS-RTK技术

2.4.1土地外业施测

主要包括宗地测量、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测量和违法用地测量等。测试人员需要在基准站前站好,并架好仪器,每组分配两个人,一个人唯一基准站,另一人背着仪器到每个地方立杆并记录数据,同时输入特征编码,在记录数据时要求测量人员立点要准确,取3秒作为一个记录单元,把一整个区域或宗地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图幅。测量人员应当尽量稳住对中杆,进行准确测量。

2.5摄影测量技术运用

结合摄影角度及空间位置的差异性,摄影测量可多用于地面摄影测量、航空及航天摄影测量中,是人工智能及RS技术的综合技术产物。由于摄影测量技术下的影像直观、真实、信息丰富,能较好的传递大量几何形态信息,包括大型地貌、地质信息等,因此,其技术通过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又能实现高精度精准的三维空间信息的有效掌握,故而利于大比例测绘工作中加以应用。

3、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3.1测量机器人

认为野外考察作业不具自动化应用特性,除却必要的认为野外勘探测量以外,测量机器人技术发展主要是全自动化全站仪所演化而来。它的技术结构组成包括坐标系统、遥控系统、换能器、闭路传感器、以及控制系统等。同时,一些职能全站仪还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二次开发平台,从而通过软件对测量数据的记录及自动化输出等,则更利于城市建设工程测量。

3.2信息系统

对于工程设计结构系统、数据精度要求高的复杂项目工程。除却应用当前信息化计算机科技完成测量作业以外,诸多信息系统平台的科技研究已成为主流。即信息系统中常见平台有大地测量、全球地籍信息、水文地质地籍信息、生态环保信息资源等。

3.3建筑结构三维测量

当前城市建设规划下项目建设对几何模型重构要求、质量建设、以及自动化生产需求都特别高。此外,与其配套的项目作业准备阶段质量检测、数据测量及监控也愈发要求严格。因此,当前项目结构三维测量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已经是一种不争事实,包括三维工业测量延伸到人体科学测量等。

3.4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

传感器是“3s”技术研究及科技应用的必要研究载体,当前GPS接收机、自动化全站仪、以及土木三维测量、包括人体科学测量等技术研究都脱离不开各种功能、方式的传感器应用。比如,人体科学测量体系中的器官、部位显微测量及影响处理必然离不开传感器的多重应用。再如,GPS定位系统及全站仪中都需要利用传感器来接收测量信息,从而才能将信息、数据通过传感信号传递出去形成测量影像等。

4、结束语: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工程测量下测绘技术应用无所不在,只要有项目开发及运营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有关主流技术的运用。因此,随着时代建筑产业科技的不断日新月异变化,测量技术发展也将愈发成熟与完善,前景应用更为广阔,从而高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有力发展局面,利于国民产业经济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小珍;焦丽辉;;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浅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11年 17-18

2 何初露;;区域高密度、高精度要求下的高程采集[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3-24

3 安家骁;;试论测绘新技术与工程测量的内在联系[J];中国地名;2011年06期 22-23

4 杨义刚;;虚拟现实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08-09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常用的测光表按其测光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入射式(Incident Light Meter),一是反射式(Reflected Light Meter)。入射式测光表测量被摄体的照度,反射式测光表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虽然两种测光表测量方法不同,但都按照一个测光基本标准,就是在大千世界里千差万别的被摄体的照度和亮度中,找出一个平均的标准反射率18﹪灰,作为摄影曝光控制的基准。在国外制定测光表的工业标准时,根据分析的数据,把被摄体的典型灰度值设定为5EV,明暗比为1:32,被摄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6﹪-18﹪。(注:当黑色的被摄体反射率为3.6﹪,白色的被摄体为90﹪时,它的平均反射率为18﹪)为此,柯达公司为了方便测光和控制曝光,专门制作了表面90﹪的白板和背面18﹪灰板的KODAK Gray Cards,专门提供给专业摄影师使用。

在感光材料还是以胶片为主的年代,每个胶片厂商生产的胶片都有自己的最佳曝光值,也就是说,当通过照相机对感光胶片进行适当的曝光冲洗后,生成的底片密度正好位于密度-曝光曲线的中心位置,为了方便使用者计算,厂商不直接提供最佳曝光量,而是用胶片的感光度来替代。现在的数码照相机一样延续了这一标准,而最佳曝光量会使Jepg照片的R、G、B都是128(相当于胶片的最佳密度)。虽然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数码照相机的R、G、B数值可能略有差别,但至少应该都在128附近,这一点可以用Photoshop的吸管工具或选区直方图测量。Jepg照片R、G、B的128正好处于8bit的256的中间,即50%处,所以反光率18%的灰板,拍成数码照片后,变成“50%灰”(R、G、B都是128),如果打印输出,就又变回到反光率18%的灰纸。

在彩色胶片的摄影中,彩色反转片的宽容度大约为5EV,明暗比为1:32,刚好能对应测光表的设定基准。在黑白摄影中,黑白胶片的宽容度大约为10EV,明暗比为1:1024,黑白摄影的灰度表现范围比较宽广,需要根据使用不同感光材料进行细致的控制曝光和冲洗的过程。而在摄影应用上,根据18﹪灰的测光原理来进行测光和曝光,最有影响力和最为著名的技术理论和方法首推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系统(zone system)。

亚当斯的“区域系统”中的“区域”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范围。他在一幅包含所有灰色级谱的照片上的影调分为10个区,即从区域0到区域Ⅸ,用罗马数字标示。每区相当于被摄体亮度和负片曝光中一挡光圈之差。亚当斯在后来把区域扩展到11区,即增加了区域Ⅹ。

如果按照亚当斯的分组,他把区域Ⅲ归为暗部区域,区域Ⅶ归为亮部区域,在这里为了方便分析,将以上两个区域都归在中间区域之中,即可以把以上11个区域分成3组,即深暗区域、中间区域(质感区域)和明亮区域。在一张正常影调的照片上,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画面是由中间区域的5个质感区域来组成的。如果你要拍摄的物体色调暗但又有质感,你可以安排它在照片上表现为区域Ⅲ或区域Ⅳ。如果一个物体明亮而有质感,那么你可以把它放到区域Ⅵ或区域Ⅶ。

有人说在中国能完整、全面解释清楚18%灰理论的只有两个人,在百度百科上关于18%灰的解释更是千奇百怪。如果你只是想形象地了解18%灰,那么我们告诉你,一只纯种的英格兰蓝猫的毛色就是标准的18%灰,中央美术学院的一整面墙也是如此,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柯达彩色胶卷的上盖。

《silveton,colorado》系列 安塞尔·亚当斯 摄

照片的影调如右图,自然光摄影,左边的屋顶最亮,接近Ⅹ区,暗部栏杆的下部接近区域Ⅱ,使用12号滤光镜,增加大气透明度,提亮了秋天的树叶。8×10相机,柯达10英寸镜头。

冯建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以拍摄中国西部的黑白影像著称。

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从事摄影教学工作,论文和作品多次获得国际性、全国性奖项。十多年来,多次到新疆、、四川、甘肃、青海等地,足迹遍布中国西部,致力于用影像体现西部土地与人的风貌神韵,先后举办过《西部旅路》、《天界·》、《最后的胡同》、《高原力量:藏族肖像,2007-2010》等个人摄影展。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现代测绘技术;GPS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

测量工程规模的扩大,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我国测绘技术也呈现出现代化的特性,这不仅可以对工程建设测量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更能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工程测量测量目标较多,如何科学有效地运行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目前,最常见的现代测绘技术包括: 数字化技术、3S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大量应用,不仅能够对测绘技术水平进行有效提升,更能将现代测绘高效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是推动工程测量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

一、GPS技术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等组成。GPS接收机可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跟踪卫星的运行,并对信号进行交换、放大和处理,再通过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经基线解算、网平差,求出GPS接收机中心(测站点)的三维坐标。最终计算出准确的测量数据。其主要应用可以分为测量准备工作、测量实施、以及注意事项三个部分。GPS测量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工程概况进行了解,收集有关资料、拟定作业计划、组织人员、准备仪器设备、编写技术设计书以及后勤保障等。然后进行踏勘、选点、埋石以及标记工作。具体实施时,要在观测之前制定周密的观测计划,确定观测的时段数、卫星高度截止角、几何精度因子等,以便合理安排作业过程和仪器的调度。在确认仪器设备完好的情况下安置仪器。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设备的操作,设备自动程序运行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观测文件,观测文件必须进行妥善保管,以便日后的查询以及日后数据测算使用。GPS测量技术不适用于短边测量,在必须使用时要谨慎观测,并通过多次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准度。

二、GIS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测量问题,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可进一步完善工程测量体系,并能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该技术已普及到各个领域,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基础为地理空间数据库,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采集、管理、操作及分析、显示空间有关数据,同时利用地理模型分析方式,进行多种空间、动态地理信息的适当提供。将GIS技术应用到工程测量中,可形象、直观地进行环境评价,并能实现数据动态变化。

作为一个空间型信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控制管理能力及输入、输出功能等。GIS与卫星动态监测系统基本理论相结合,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这些理论,实现资源数据共享的作用。同时GIS能够自动化完成有关技术参数分析过程,顺利输出评价结果,为管理和动态监控提供便利。通过功能更新,能够更好地完善信息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其实用性。GIS能够汇总、分级、分类信息数据库内的空间数据,并在不同空间结构内使用这些数据,数据最后以点、线、面等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形成数据形态可视化,并达到工程测量效果提升的目的。

GIS技术的基础为数据库存储空间,并整合操作空间内的各类信息数据。在历史监测数据时,可通过GIS进行分析,可准确预测及预报工程测量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工程测量模拟可通过GIS技术进行,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升工程测量水平,为适应信息化、规范化测量提供有利条件。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工程测量科技发展十分迅猛,取得的成绩也比较显著,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充分利用GP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摄影测量技术、RS技术、3S集成技术及地面测量先进技术设备,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的发展带动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正向着内外一体化、智能化、测量过程的可控化、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它的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方便工程的施工。测绘技术的快速更新也要求我国有关部分和企业加强测量人员的培养,使有关人才及时了解新的测量技术,使工程测量顺利进行。

四、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工程测绘行业内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特别是在GPS、计算机等技术的辅助下,高精度测量仪器和摄影机能够与被测物体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全面、实时三维空间信息的提供。这种技术的应用,可对野外作业量进行有效降低。同时因其具备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使其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以现阶段摄影测量技术的运用方向来讲,在大型工程勘测、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等方面航空摄影测量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可进行多种形式地图的生成,如数字、线形与影像等,其最大比例尺为1:500。成图过程中可选取高精度解析测图、模拟测图仪成图,还可通过立体坐标测图仪进行采集数据或自动绘图。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在工程施工中是不可替代的施工手段和施工方式,在工程施工中,不管工程规模的大小,其测量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手段。工程测量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保证基础。随着各种新的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测量技术的精确要求也在日益的提高,这就使得在测量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支持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工程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赖振发. 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3)

[2] 李明. 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26)

[3] 孙志云. 探讨当前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企业导报. 2012(16)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手工测量;测绘技术

一、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

在古建筑的测绘工作中,传统的手工测量实际就是将大部分的测量工作变为距离测量,主要利用卷尺进行简易的高程测量和距离测量,通过距离交会法和直角坐标法对古建筑进行平面定位。而现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也相继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子全站仪。这是集对古建筑的距离测量、高差测量和角度测量于一体的一种测量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测量古建筑的竖直角、水平角和斜距,并且可以借助固化软件,组成多种测量的功能,比如,可以显示并计算古建筑的三维坐标,即高差、平距和镜站点,并且进行悬高测量、对边测量、偏心测量和面积计算等。在单体的古建筑测量过程中,可以采用免棱镜全站仪中的对边测量或悬高测量等。

2、遥感影像处理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一切物体,都具有向外反射、辐射电磁波的特点,由于每一种物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入射光的波长不同,因此他们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也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目标对象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获取目标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或者目视解译完成远距离物体识别的技术。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数据获取手段,在古建筑测绘中,利用卫星遥感或者航空遥感,获取古建筑遗迹的影像资料,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这些影像进行增强和处理。同时,根据古建筑遗址范围内的地面现状和光谱成像的规律等相互关系,对影像的色调、纹理、图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制作大范围,大场景的影像地图,提供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模型,判定遗迹或建筑的位置、分布等特征,进行遗址探查、测量等。目前,高精度的卫星遥感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已达到50cm,航空遥感影像的精度已可以达到10cm,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关测绘(例如可进行长城的地形测绘工作)。而对于规模较小,场景范围有限的古建筑,近景摄影测量便凸显出优势。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仪是将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仪与角度测量系统组合的一种自动化快速测量系统。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数据一般均匀分布于研究对象的表面。

由于古建筑结构自身的特点,建筑内部光线条件较差、场地狭窄的部位较多,摄影测量则会因为光线不足或场地限制受影响,而激光扫描仪就会表现出较高适应性。古代建筑结构和布局上呈现分层错落的特点,摄影测量技术对于分层感较大的建筑结构信息提取和解译工作不理想,而激光扫描仪则可以灵活选取观测位置,尽可能详尽的扫描因分层、遮挡的结构或建筑。

古建筑研究工作需要完整记录主要建筑结构信息、附属构件信息,通过对激光扫描获取的数据建模可以完整提供各种建筑本体几何信息。通过拍摄建筑结构或构件影像,利用3DMAX等软件可以对模型进行纹理材质的贴赋。带有丰富表面纹理特征的构件模型可以作为电子文献记录等基础性资料存入数据库。

二、古建筑测绘各种技术与方法探析

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从古建筑测绘上述概念出发,其工程目的其实质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为古建筑提供详尽、系统的资料,作为技术档案保存,为日后的修复、重建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为研究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建筑群的传统、特征、特点提供详尽可靠的资料,按照需要测制不同比例尺的平面图、侧面图及等值图等,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可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可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创作提供借鉴。我们如果从测绘学的角度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往往不会考虑工程目的深层次意义,可能造成古建筑测绘工程目的部分流失,所以要更多地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要求测绘内容。

古建筑测绘中手工测量实质上是把大多数测量问题都转化为距离测量,主要利用卷尺进行距离测量和简易高程测量,通过直角坐标法或距离交会法进行平面定位。电子全站仪是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于一体的测量设备。全站仪的基本功能是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借助于内固化软件,可以组成多种测量功能,如可以计算并显示平距、高差以及镜站点的三维坐标,进行偏心测量、悬高测量、对边测量、面积计算等。在单体建筑测量中可用免棱镜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对边测量等功能。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是由摄影机拍摄的数字影像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分析与处理,获取数字图形和数字影像的摄影测量技术。

在古建筑测绘中,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采用人机协调策略在电脑上还原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借以精确描述古建筑复杂的几何变化。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方法主要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系统软件组成,在获取空间信息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使传统的单点采集数据变为连续自动获取数据,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它还具有测量精度高、全天候、多方位、无需布控制等优点,在快速获取三维数据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工程实施的目的要求,这两种方法由模型可生成立面图、平面图、等值图、投影图、透视图等,可为古建筑测绘成果的数字化进而最终建立古建筑保护工程管理系统,提供高效的管理、查询与分析功能。

从古建筑测绘的工程目的出发,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方法测绘古建筑图件,它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维修或重建工程是最合适和最理想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所无法替代的。是古建筑测绘实践应提倡的方法。如果我们不仅仅重视测绘的结果,还更重视测绘的过程、重视对古建筑设计的体念,就应该采用手工测量方法更为合适,但应加入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主要是全站仪对边测量技术、悬高测量技术等,可以对一些手工难以量测的部位进行快速测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在工程实施中,应吸收有测绘类与建筑类经历的人共同参加古建筑测绘工作,同时还要求有测绘背景的人有一定的建筑知识、有建筑背景的人有一定的测绘知识,并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采用相应的测绘技术方法,才能满足古建筑测绘的目的与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工程实施效益。

综上所述,基于古建筑测绘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尽可能多的采用较为现代化的测绘技术手段,如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三位激光扫描等,更好的测绘古建筑的图件,更好进行古建筑的维修、保护或者是重建,在测绘工作过程中,还要吸收有相关教育和经验的人一起进行测绘工作,根据实际古建筑的规模,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方法,满足古建筑测绘的要求和目的,从而获得良好的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