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语交际论文

口语交际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口语交际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创设情境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敢于表达。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组织了一次找春天的活动。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附近找春天,然后我又带领学生到公园去找。学生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用心去观察,从而找到了春天。奇异的自然现象,沸腾的社会生活,壮美的自然景色,映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细雨蒙蒙,嫩芽吐绿,鱼游鸟飞,无不给学生以美感。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为口语交际课创造了条件。学生有了说的欲望。但有时怕说不好,又不敢说,这时就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因为老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的爱,老师的鼓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抓住学生想说的动机,予以及时的鼓励,恰当的引导,会使学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欲罢而不能。

二、示范指导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有困难,有时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说的话就东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说啥,想到哪说哪。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1.指导方法,仔细观察。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有序可循,在进行其它训练时,也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看到什么说什么。

2.以问助说,丰富内容。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比如学生只能说远处有山,山上有树林,近处有小河,小河旁边有柳树,地上有花和草。于是,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山。学生回答: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我又问:近处的小河河水怎么样?水里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近处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成群的小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并启发他们把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用上。这样,学生说出的内容既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自己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3.提供句式,理顺思维。在进行部分观察时,我每部分开头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哪儿?这里景色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按老师提供的句式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条小河边,这里的景色太美了……”“远处同学们玩得怎么样?用有的……有的说出来。”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思维活跃又有条理,兴趣浓厚,说话连贯,表达得有声有色。

4.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低年级儿童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找春天》的教学中,学生找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之美,我及时引导学生:春天这么美,你会想些什么,对春天说些什么?这一充满童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哇,春天太美了,我要把它画下来。”有的要用相机照下来,有的要把它写下来。也有的说:“春天你真美,我喜欢你。”学生这些感受产生于丰富多彩的情境中。真情实感的流露,烘托了主题,使课堂气氛达到了。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2篇

一、虚拟情境,让学生想说

师:同学们,昨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同学,姓刘,是开文具精品店的。她听说同学们要买文具,非让我向大家推销推销。

生:她卖哪些文具呀?

师:她让我带来一些样品,并且说质量很好,价钱又便宜,但生意人的话,我只相信一半,到底怎样,还是你们自己判断吧!

师:大家看大屏幕。(课件:10种文具及标价)谁来说一说这几种文具的名称、标价及自己的看法?

(生争相说)

师:你们看看,这些文具中有你需要买的吗?价钱怎样?

生:我想买几支铅笔,不过,她的太贵了,要8角钱一支,我妈妈买过,只要5角钱一支。

师:看来,我这位老同学是有点儿黑,大概是以为我们小朋友的钱好赚吧,你可以跟她讲价钱嘛。(众笑)

生:我跟她讲,4角钱一支,我买5支,不卖就算了。

师:你也够狠的,将人家的价钱砍掉了一半。(众笑)谁还想买什么?

生:我想买个笔盒,要三层的,表面要动物图案。里面最好带吸铁功能的,不知她店里有没有。

师:你的要求还挺高的,要问清楚、看明白再买。你们知道买东西要注意什么了吗?

生:要注意讲价钱,要看清楚东西。

生:还要有礼貌。

二、表演示范,让学生会说

师:下面老师当买东西的小朋友,谁来当卖东西的刘阿姨?

(一生上台,老师为其佩上胸花,老师系上红领巾)

师:刘阿姨,您好!

生:(笑)老师,不,小朋友,你好!你要买什么?

师:听我老师说,你这儿有很多文具,质量也不错,我想买个转笔刀,有吗?

生:有,有,你要哪种?

师:我要盒式的,用手摇的,可用上几年不坏的,表面图案要求是动物的,有吧?

生:有,你自己选吧!

师:(挑选状,点击屏幕上的转笔刀)就这个,多少钱啊?

生:28元,不是标着价吗?外面都卖30元呢!

师:太贵了吧!(转向全体,轻声地:难怪我老师说她有点儿黑)我邻居买了一个才13元,你也13元吧?

生:我看你是个好学习的孩子,这样,卖一个给你15元吧。

师:13元,行就买,不行就算了。

生:行!拿去吧!

三、小组交流,让学生乐说

师:请同学们两人一个小组,自由“买卖”。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东西向同桌“买”。

(生同桌买卖)

师:谁愿意上台,把自己的“买卖”做给大家看?

(两生上台)

男:刘阿姨,您好!我要买块橡皮,有吗?

女:小朋友真有礼貌,你要什么样的橡皮啊?

男:透明的,带图案的,擦了不会黑的,我现在的橡皮擦过后老是一片黑。

女:请你自己选吧。

男:(指一块橡皮)多少钱一块?

女:一元钱,小朋友这么可爱,便宜卖给你啦!

男:还便宜?我妈上次买的才5角。

女:上次买的质量比这种差,当然便宜啦。8角吧,小朋友,没法再便宜了。

男:好吧!

师:这两位小朋友还挺会做买卖的,特别是买东西的小朋友,会挑选,会讲价,还挺礼貌的,我送你一块橡皮吧。还有谁愿意说?

(其他小组“买卖”略)

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长要些钱,到文具店去买你要的文具,看看有什么感觉。

上述教学实录启发我们,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如竞赛、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上述实录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老师在大街上遇到开文具精品店的老板,要他帮忙推销,并在屏幕上出示实物。这样的情境,引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活动中师生交流是互动的先导,通过师生问答、师生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际的方式。上述实录中教师扮演买者,学生充当卖者──刘阿姨,进行现场“买卖”,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会讲价钱,要会辨质量,还要有礼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3篇

一、多元化策略

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的内涵更加丰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更加全面,教学任务也就更加多元。其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实践,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学生的对白语言和独白语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等等。与此相应,口语交际课必须使:

1.教学目标多元化。《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交流”见诸课程标准的目标,而不现于原大纲。“交流”有两种情形:一是每个人轮流独自说(读)一段事先准备好的长而连贯的话,一方“表达”,一方“倾听”,因“倾听”“表达”的主体互相转换,彼此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自然而然形成了“交流”。二是交际双方就共同的话题进行对话,不断根据对方说的内容随机应变地作出言语回应。

前者是活动的形式,过去的听话说话课,不乏这种“交流”。学生轮流“倾听”和“表达”,“交流”便因此形成。这种“交流”为培养“倾听”、“表达”能力服务,是在班级授课机制下培养“倾听”、“表达”能力的必然途径,我们不妨称之为“形式的交流”;后者既是活动的形式,也是应对、应变的能力。语文课标将“交流”与“倾听”、“表达”并列,可见其与“倾听”“表达”一样,是一种能力,都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这个“交流”,当属上述的后一种。对应于前者,我们可以称后者为“能力的交流”或者“目标的交流”。

2.交际形式多元化。口语交际课不能采用单一的“独白式”或单一的“对白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独白”、“对白”两种方式兼顾,并加以合理调配。其一,交际内容和教学计划要统筹安排,既要有“独白式”训练,也要有“对白式”训练。其二,话题对交际方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些话题更适合于进行“独白式”训练,而有些话题可能相反。对“独白”为主的课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穿插一些“对白”训练;反之亦然。两种方式穿插起来,不仅能使多种交际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且两种方式之间互相启发,彼此铺垫,互相促进购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倾听”、“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独白式”口语交际训练来实现,其中“形式的交流”必不可少。而作为“能力和目标的交流”,则必须通过“对白式”口语交际才能练就。

3.交际角色多元化。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的遣用也不同。在口语交际课中,应赋予教师和学生多重的角色身份,并不断实现转换。指导点拨时,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参与课堂交际活动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成了交际关系,他们都是交际者。

就学生来说,一方面,学生是口语交际的学习者,课堂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合作者:当教师传授必需的口语交际知识时,他是知识的接受者;当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交际过程时,他是欣赏者、评价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交际者,他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互为交际对象,必须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与交际对象展开对话、交流和沟通。

就教师来说,教师既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指导者,应承担起指导者的所有职责;同时作为交际者,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4.评价视点多元化。评价视点既有听说还有交往,既要关注语言因素也要关注非语言因素。在语言因素方面,不仅要继承听话说话课的一贯做法,借助评价激活学生语言储备,规范口头用语,还要借助评价,培养学生语言的应变性和得体性。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也置于评价的视野,以全面完成口语交际课教学的任务。

二、生活化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生活化的策略,就是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任务是课堂活动的明线,完成学习任务则成了暗线,两线交融,完成学习任务蕴藏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

如“打电话”,上课伊始,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打电话,接着教给学生打电话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练习打电话。在这过程中,学生始终都意识到自己是在完成学习的任务。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则先让学生听一段天气预报,从中得知第二天要下雨,原计划的登山活动因此要取消,班主任李老师正在校外开会,不知道这个消息,他还打算当天下午上山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呢。怎么把活动取消的消息告诉李老师呢?让学生选择各种办法,大家一致认为打电话最可行。接着,才让学生两两组合,轮流扮演李老师,练习打电话,教师简单交代打电话应注意的问题。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评价,把有关打电话的方法渗透其中。之后,再挑选两位学生,到学校办公室给李老师打电话。这就是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几乎不认为自己是在完成教师分派的学习任务,而认为自己是在完成生活的任务,淡化头脑中的课堂和学习意识,仿佛不是在学习口语交际,而是在日常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进行平常的交往和沟通。

采用生活化策略,要做到:

1.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这是使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的前提。首先要求话题具有现实性,但具有现实性的话题未必适合于学生。因现实生活涵盖了学生的生活,可靠的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是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可以触动学生的所思所想,保证人人有话可说,能激起学生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

为保证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必须活用教材。口语交际的教材与阅读教材不同,后者是学习的范本,而前者只是提供一个话题。总体上,教材安排的话题,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学生生活阅历或环境不同,知识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课程改革提倡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口语交际教材的特点,便给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提倡活用教材,不全是鼓励教师对教材另起炉灶。教材的安排有特定的意图,任由教师,随心所欲,难免陷入随意性和盲目性。有些教材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一个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如,人教版教材一上“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这样做不好”,教材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插图画的是几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一位戴红领巾的小姑娘前来制止;另一幅插图画的是妈妈洗菜时浪费了自来水。总体上,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不是所有学生都目睹这样的生活。一些农村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草坪,他们所知道只是,草是庄稼的对头,或者是喂养家畜、烧火做饭的原料。这样的生活阅历,不可能有爱护草坪的经验和意识。以这样的插图为内容进行交际活动,这部分学生也就无从说起。教学时,我们不应拘泥于插图,最好能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同类的事例取代图中发生的事,如,本校同学或者校外小孩经常折断了学校的花草树木,或者街道公路两旁的树木经常遭受破坏;有些同学没有及时关上学校卫生设施的水龙头。对那些在周边有草坪的环境中生活的学生,也可以用现实生活中有人不爱护草坪的事例来替代图中的内容。课前可以带学生实地看看,有条件也可以拍下录像、照片,课堂上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就此展开交际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

2.动机来自生活需要。活动的动因来自于动机,动机又来自于需要。采用生活化的策略,就是要使学生交际动机的产生不仅是为了满足得高分的需要,不仅是为了完成老师指令的需要,不仅是为了获得老师表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生活本身的需要。

揭示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是呈现生活情境。做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呈现真实的生活情境,即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会生活,引发交际的需要和动机,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活动,同时就是学生亲历的真实生活,生活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于老师的“打电话”就属于这种情形。二是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根据生活自身的逻辑和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精心设计某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投入交际活动;或者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比照现实生活的场景,设置虚拟性的情境,让学生以他人、成人、社会化的人的身份参与交际,比如,扮演记者、售货员、推销员、导游,尝试他们不曾经历过的生活。如,人教版教材三下“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介绍家乡的景物”。对多数学生而言,特别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家乡的每一处景物,几乎都为全体学生所共知。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场合需要我们向他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但同乡人互相介绍彼此都熟知的家乡景物,却不需要,这样的交际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存在。在班上直接让学生互相介绍,失去“实际意义”,很难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如果创设适当的虚拟的生活情境,交际活动便可能成为生活的实际需要,从而产生相反的效果:上课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有位外甥女(或者其他什么人),是某地(一定要外地)某学校三年级(同龄人便于沟通)的学生,还没有来我们这里玩过。这次她给老师来信说,今年暑假她要来我们这里玩,问我们这里有什么好看好玩的景物。老师想让同学们向她介绍介绍,因为你们是同龄人,由你们介绍,在她听来更加亲切。接着让学生先在小组练说,然后在大组说,甚至可以煞有介事地给学生在大组所说的话录音,告诉学生要把带子寄给自己的外甥女。由于创设了具体的虚拟情境,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具有了“实际意义”,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

三、历练策略

这里的“历练”是经历实践和训练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强调的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在于实践。但这种实践活动与生活中自发的实践活动不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实践只要达到交流思想、信息的目的即可,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实践,还具有特定的发展交际能力、培养交际态度等教学目标。“学会”,是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的任务,是“历练”的目的。采用历练策略,就是要让学生亲历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的过程,达到“学会”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充分考虑,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善于”到“善于”,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还要注意,历练的主体必须是全体学生。口语交际的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以能力的养成为核心,而能力的养成有赖于科学的训练。采用历练的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扎扎实实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实现能力养成的目标。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4篇

背诵一首短诗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克服害羞和怯场的心理,而早读是进行阅读的最佳时间,很适合背诵诗词。所背诵的诗词,可以是古代的诗词,也可以是现代的是,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帮助学生的阅读面得到拓展,让理解能力可以更上一层;除此之外,还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刚开始时,可以由教师选定诗词,让学生记住诗词,然后再引导学生一个个背诵。一个学生所用的时间大概为五分钟,所准备的诗词可以包括: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诗词的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等。一次两名学生,需要他们在课前做好准备,然后再课上进行背诵。在这之中,学生准备内容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文学熏陶的过程,而在课上背诵或是鉴赏的这个过程,能够把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点评价,并对两位学生的内容与表现进行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提高表达的能力。由于这样的训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不需要在背诵上耗费过多时间与精力,这样有利于他们平静心情,做好心理准备。

2介绍技能——作文训练:先说后写

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作文训练可以和口语训练一起进行。教师在决定作文题目之后,让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分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写作的大致结构与方法,并想出能够引人入胜的开头或是比较精彩的结尾,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在课上用语言表述出来。在学生表述之后,可以让其余同学就这个学生所表述的内容及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价,最后才可以让学生提笔书写,如此的训练方式不但让学生在书面语言上的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演讲技能——课前三分钟演讲,一次两人

每节课都有三分钟的准备时间,教师可以运用这三分钟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演讲,这也是一种有显著效果的训练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兴趣,让这种积极与兴趣在正式的课上延续下去。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分成四个层次,具体如下:

第一层,自由演讲。这样的训练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来确定演讲的题目,他们可以找一些大家都有兴趣的题目,在课前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做好准备。开始演讲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脱稿演讲,如果有困难,可以看自己所整理得大纲,在演讲过程中可以看提纲,可是绝对不可以读文稿。这个层次的训练,只需要学生把事情叙述清楚,说话流畅。

第二层次,命题演讲。这个层次的演讲训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在演讲的前一天,让学生随机抽选,在课前将所选到的话题准备好,这样的方式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三层次,自由问答。教师需要选择一名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让其余学生来提出问题,让被选定的学生进行回答。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中,教师需要在旁边进行引导与控制,还要点评选定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好的地方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信心继续下去,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层次,即席演讲。学生要在课前十分钟在教师那里抽选题目,在短时间内准备好演讲的内容,当堂进行。只有学生的口头表达经验比较丰富,才可以让第四层次的训练顺利进行下去,倘若在即席演讲中,学生能够说出中心,思路清楚并且有道理,语言贯通,就说明这四个层次的训练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另外,由于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语言有着很大的联系,早读诗词鉴赏的训练与课前自由演讲,还有命题演讲训练,除了要求口语表达之外,还可以同时要求学生将其写出文稿,把两者贯通到一起。

4口语交际评价训练方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口语交际训练还要对以赏识教育为基础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进行强调,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给出合理的评价,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在一起,针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进行鼓励及引导。

5结语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训练校企合作

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应加强同医疗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从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训练来看,改变原来以文学教学为背景的口语交际训练,尝试与医疗企业合作,或者利用医疗实训基地的模拟环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

1.医学类口语交际训练的教材与教学内容

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使用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教材是刘重光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该教材在二十四个单元中安排了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这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和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口语化训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文体类口语交际训练,包括记叙文单元的《听话训练》,通过听取记叙类文章的段落朗读来捕捉文章蕴涵的信息,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说明文单元的《介绍》,选文是《杜甫草堂》和《朝鲜族辣白菜的制作》,旨在训练学生口头说明事物的能力;议论文单元的《演讲》,是一种口头议论训练。

第二类是朗诵训练。古代诗歌单元的《古代诗歌的朗诵》,现代诗歌单元的《新诗朗诵》,戏剧单元的剧本台词朗读,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讨论交流类。这一类包括讨论交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两个部分。理论学习有行政公文单元的《会议主持》和专题阅读单元的《小组研讨交流》,《会议主持》的训练内容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几次讨论会,组内同学轮流担任主持人”,《小组研讨交流》提出小组研讨交流的要求、交流态度和组长职责,其别提出了“沟通中应有的态度要求”,为正式的小组研讨交流做了准备。讨论交流的实践训练则是配合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的,如小说鉴赏单元的《小说评析发言》,文艺评论单元的《阅读心得交流》,文化散文单元的文化散文语段讨论,科技文书单元的专题讨论,专题阅读单元的课后习题研讨,医学论文单元的医学论文写法的交流。这些都是属于讨论交流类的口语交际训练。

第四类口语交际训练可称为其它类,包括事物文书单元的《采访》,研究性阅读单元的《辩论》,求职文书单元的《求职中的听说技巧》,等等。

以上是教材提供的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2.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教学内容来看,该内容工学结合不够紧密,不是根据职场需求来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很难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言语冲动和言语欲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势在必行。具体分析如下:

2.1朗诵类训练仅仅是口语训练,不是交际训练。

交际训练应该是在家庭、社区、职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际活动的训练,交际不能单方进行,它必须是双方或多方共同进行的,是信息的不断传递与反馈,完整的交际训练必须有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传递途径、信息本身、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环境和反馈六个方面。

诗歌、散文朗诵只是口语训练,不是交际训练。在朗诵过程中,只要有信息的发出者(朗诵者)和信息本身(诗歌、散文)就可以,朗诵者独自在原野上也可以进行朗诵训练,它不强调信息的接受者和信息反馈,所以不是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

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有相应的交际环境、相应的交际对象,是交际双方或多方通过一定途径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只有既是口语训练,又是交际训练的训练,才能称为口语交际训练。

2.2讨论类训练的内容缺乏职业特色。

从教材的口语训练内容来看,朗诵类训练的内容主要是诗歌、散文、剧本之类,是通过口语训练来提高文学作品的朗诵能力,讨论类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及论文写作方法之类,通过讨论来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训练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还不能“供谋生应世之需要”(出自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应该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和实际工作相一致。小说评析、阅读心得、文化散文语段讨论,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文学类院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医疗为职业,他们将来要面对的主要是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医疗交际才是该类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交际特色,医疗交际的口语训练才是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2.3口语交际环境与职业环境不匹配。

从教材提供的训练内容来看,无论是文体类、朗诵类还是讨论类训练,基本上都可以在理论授课教室里完成,有些教师甚至在选文教学中穿行,没有为学生提供职业性的交际环境。

职业性的交际环境就是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企业环境,对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是该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要环境。在医疗环境下,同特定交际对象通过一定途径,不断传递和反馈信息,是医疗口语交际的主要特色。例如,护理专业学生在住院部的环境下同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医技人员进行口语交际,眼视光专业学生在眼镜店环境下同近视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口语交际,这些都是医疗环境下的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医疗环境,是医学类院校口语交际训练成功的前提之一,只有在这样环境中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有效迁移到将来的职场环境中去运用。而教材恰恰缺乏这种交际环境的创设。

3.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思考

3.1从交际的角度来安排口语训练。

交际成功的关键,不是会朗诵或者会作文学评论,一个人无论诗歌、散文朗诵得多好,无论对文学作品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如果没作职业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医疗职场上,便很难进行成功的口语交际。

从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来看,主要是通过朗诵训练和讨论训练来完成口语交际训练,而不是从医疗职场交际需要的角度来安排口语交际训练。由于该内容同医疗职场的口语交际实际相去甚远,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冲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从交际的角度来安排训练内容。交际是双方或多方通过一定途径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只有正确设定了交际对象,才能有效提高交际训练的效果。在医疗职场上,主要交际对象是患者和同事。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成功的医疗交际应该是把医疗专业术语口语化、通俗化,让医患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同事方面,只有通过口语交际协调工作,才能共同完成医疗服务。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预设相应的交际对象,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交际训练内容,才能成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2从职业的角度来深化教学内容。

医学类职业学院的口语交际内容,应该根据职业需要来确定。对医学类职业院校来说,医疗交际才是学生最主要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那么,如何丰富医疗交际训练的内容呢?首先,教师要深入医疗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弄清楚在医疗实践中,哪些是最常见、最实用的口语交际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了解相关医疗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组织治疗性口语交际训练。另外,还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学院授课,请“双师型”的教师进行交叉上课。

教材中原有的文学类讨论内容,应该用医疗交际内容予以替换。在讨论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医疗交际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预案,讨论分角色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改进。只有从职业角度来深化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训练才能适应生活之需,适应职业之需。

3.3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环境中实现做中学。

创设医疗口语交际环境是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课程成功的前提。医疗口语交际环境的创设,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教师可以带学生熟悉医疗环境,可以请医疗专家或临床教师介绍企业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院的模拟病房等实训场所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流行文化 中职口语 交际教学 策略

2l世纪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世纪,交际活动是21世纪人的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列入了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必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且中职生文化底子薄,较自卑又缺乏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训练源自生活,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下,流行文化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在中职口语交际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内容,流行文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领域。

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道异彩纷呈的靓丽风景。然而,受传统课程文化观、课程资源观的影响,流行文化只能作为一种并不显眼的文化背景被偶尔涉及或注意,较少堂而皇之的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师的视野。本文试打破囿于学校本位的陈陋观念,阐述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对流行文化的开发策略。

一、搜集时尚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样本,但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口语交际训练持续有效,更重要的是要储备大量的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进行素材准备和资源整合,丰富、充实教材内容,才能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的既定教学内容,生硬地“教教材”,要拓展视野,多渠道收集素材,并进行选择加工,精心设计教案,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口语交际本来就与流行文化息息相关,流行文化中处处可见鲜活、生动的教材。

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口语交际的流行书籍很多,专著如《卡耐基日程训练》、《言语交际指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社交礼仪大全》、《思维与智慧》、《口才成功方法全书》等书籍中的材料,既有口语交际理论知识,又有鲜明生动的案例,可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材料。如《口才成功方法全书》中列举了“如何把握好说话的分寸”、“随机应变的说话艺术”、“掌握谈判的要领”、“做一个成功的会议主持人”、“积极利用你的身体语言”、“成功心理素质培养”等专题,既可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读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视听材料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中的精彩片段,电视中的辩论赛现场,广播中的经典播音片段,《雷雨》、《简•爱》等精彩影视对白――这些视听材料形象直观,感染性强,可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辅助材料。

另外,网络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素材搜集的良好途径,通过网络搜集素材简单便捷。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学生对网络也非常关注,甚至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电脑前度过的,网络语言经常成为生活中的流行用语。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经常浏览网络,把握时代脉搏非常必要。如在《情境口语巧妙提问》的教学中,我引用了当时的网络热议问题“易中天‘发飙’”作为教学导入并贯穿课堂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得出了巧妙提问的技巧:做足功课、温和谦恭、适可而止、因人而异等。

二、营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往,做到有话好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特定的环境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场合、对象、目的等具体条件,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因此,针对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近距离亲近,表现出来的热衷与喜欢,我们可以很好地巧用流行文化资源为其设计具有真实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境。我曾给学生布置每课“练口”,当我报出题目为“我最喜爱的“××星”时,学生由原来的没劲、“哀叹”变得兴奋、跃跃欲试起来。我套用了人际学上一个重要技巧:要消除对立矛盾,须先赞同他,理解他,消除对方的敌意和戒备,继而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我知道他们所谈的无非是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无论大陆、港台还是欧美,这些我都早已了然于胸。当他们面露得意地讲完后,却发现我的补充更为翔实,我的点评更为深刻,使他们有了别样的收获。渐渐地,他们的“练口”中出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尽管理解尚浅显,却在努力着。

三、利用教育媒介,提高综合素质

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是以声、影、像于一身的流行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不但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看的同时,他们的听觉、视觉都参与了大脑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是基础。听是对语言的吸收,说是对语言的表达,而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而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正是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知识组合而成,学生始终置身于色彩斑斓、声像同步情感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观去感受事物,口语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如播放经典影视对白或相声小品,让学生模仿其中情节进行表演或复述,学生兴趣盎然,收效显著;又如放映热播的影视片断,引导学生口述观看的节目、精彩片段或观看后的感想,学生更是妙语连珠;还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①续讲故事。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②想象配音。看图片或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然后根据所看到的给录像人物配音或用生动的话语描述故事内容。③听音乐,编故事。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些情景编成故事,说给大家听。

利用教育媒介的多功能作用创设口语训练的环境,进行口语训练,能够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中提高口语水平,巩固说话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挥。

四、增加实践,培养学生思辨力

较之于以往“听”、“说”偏重于静态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更偏重于在动态中发展学生的即时性和现场性口语能力――这就是“交际”一词所包含的特定内涵,因此,我们视之为消失了距离感、时间感,撤去了人格面具而直面世界之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

1.场景模拟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与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口语训练中巧妙运用流行文化形式渗透专业知识,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可以“采访”的形式对学生用品消费趋向、城市和农村不同消费观念进行市场调查等,要求学生在调查采访中语气诚恳、切入点准确;文秘专业可以进行日常接待、接听电话、上传下达类工作的“表演”,要求其语言表达得体大方,把握好热情迎客、亲切交谈、礼貌送客几个环节;旅游专业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旅游景点的一系列图片,教师简单讲解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其他学生扮作游客,用“景点导游”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使之融合口语交际练习和导游介绍的共同特点;电子商务专业可让学生为自己的商品做“口头广告”,引领学生在广告词的创作中得到创意的升华和语言亮度的点拨。

2.开展口语专题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喜爱趋向,对其设计一些专题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

即席发言:

(1)请跟我来――我的偶像我介绍。

(2)我来说两句――精彩广告语。

(3)练普通话――新闻播报、流行歌曲歌词朗读。

辩论会:

(1)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意蕴能否盖过古典诗词。

演讲讨论:

(1)流行文化vs经典名著(鲁迅vs金庸)。

(2)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3)“超级女声”为什么盖过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莱卡我型我秀”?

模拟主持:

(1)玉树地震灾区的现场做现场报道。

(2)以“我爱世界杯”为话题,主持一档娱乐节目。

此外,“PK”竞赛也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训练形式。本人有感于近几年电视上流行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娱乐节目中的竞赛淘汰方式,将之运用到课堂,分组在两个学生之间展开。先由一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一段老师指定的文字,再由他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发起挑战,被挑战的同学重复读一遍,最后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判,发音稍差的一位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种形式生动活泼,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竞争积极性,也颇受学生的欢迎。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流行文化的“造梦”性特点,让学生在“从众”、“追梦”当中分清良莠,明白“虚构”与“真实”。例如,流行文化中存在的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观、畸形的人生追求、态度,在专题活动中作为反面的比照对象,对健康的、正常的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和健全的人格。

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的中职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好流行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让口语交际教学回归生活,不失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缪冬蕊.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2]张瑛男.中职学校口语交际训练探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3]段丽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不愿开口或随口说,是职校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毛病。“口语交际”是我校为高二学生实习前开设的一门实用的校本课程,时间一学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门课并不像预期的效果那样好。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学会表达,如何让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效明显。

“学了十年语文却不知如何推销自己,甚至声音细小、不敢正视”,这是不少职高生存在的问题。为强化口语表达能力,我校组织编写了《口语交际》校本教材。尽管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但采用“教师介绍方法+学生结合情景练习对话”的教法,收效甚微。笔者教《口语交际》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步显现。

一、首节课创设情景,让学生打开“羞口”的心结

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说”的效果与作用,第一节课的设计很重要。如果学生对“口语交际”感兴趣,就会有意识改变自己说话的习惯,就会主动乐意去讲。

我的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先放一段两组学生社会实践“询问商家价格”的录像,扭扭捏捏的一组调查无结果,大大方方的一组大获全胜。放完录像,让学生评说。评点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我发现问题:问话也有大学问,口语交际不可小视。

此时不必急于下结论,不妨再投影《心有千千结》的游戏规则:先推荐6个人入场,手搀着手走起来形成大圆圈,记住左手和右手所搀对象;再加入6个人,打乱顺序走;再找左手、右手所搀伙伴,拉手、解结回到原先的大圆圈。游戏看似解结,实质是在游戏中让大家消除交际的障碍。事实上,高中生很少主动登台,大都推荐别人,不妨喊几个学生加入队列。解结时,台上学生手忙脚乱,台下观众不停提醒,终于大家手搀着手高举头顶, 激动地喊:成功了!台下掌声雷鸣。

游戏为主题服务,游戏结束后可请学生登台介绍参加的体会或不参加的原因。“不熟悉,不好意思拉手”、“太熟悉了,怕出洋相、怕其他人责怪自己”、“第一次做这样的游戏,不管成败,娱乐最重要、“集体活动要团结协作,不能只顾自己而不考虑别人”、“勇于尝试就有新发现”、“永不言弃,对自己、对别人都要有信心”、“越是紧张,越要耐心,指责别人,无济于事”……是学生沟通、交流、解开心结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鼓励的一种方法。

放羊式的发言不可取,必须有的放矢地点评。要了解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口语课,还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并告诉学生:口语交际本身就是生活化、情景化,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如果按标准评点的话,正规场合,不能大声、毫无顾忌、毫无秩序地随意说,要考虑度、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方式,这正是口语交际课要学的技巧和方法。

很多教师担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但课堂教学就不容易驾驭了,其实驾驭课堂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对“口语交际”课来讲,第一节课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打开学生口语交际“怕羞、不敢表达”的心结。表面上整节课教师说得很少,学生做得多、说得也很多,包括看录像、做游戏时七嘴八舌的评点,老师都不必制止。但结尾的评点既要介绍口语交际的特点,也要提醒口语交际注意事项,才能在激发学习欲望的同时,明确学习的任务。

口语交际论文范文第8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口语交际是一种新型课,它是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交际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语文是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语言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地说明了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于发展语言,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上好一节扎实、高效、完整的口语交际课,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当积极思考与实践的问题。所以,从小培养,尤其是从三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三、小课题研究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课题研究责任分工

**:制定实施方案

各班语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活动资料、活动展示

**:统一收集各班资料并制作美篇

**:完成研究报告

**:全年级集中展示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情感交流目标: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情感交流,营造平等、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

2.语言发展目标:提高学生倾听、交流和应对的能力。在语言阅读课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双向互动、无拘无束地交流。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际与交流”把话说完整、交际清楚。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说普通话,规范日常语言,克服方言语病,为学生日后与他人流畅地交谈和写出通顺的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想说、敢说、会说的兴趣,提高语文交际的能力,使其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为有知识、会思考、适应社会的人。

4.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一批事业型、科研型,具有高素质的教师。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三年级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

2.研究三年级学生如何激发和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如何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自信心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研究三年级学生如何针对教材口语交际训练,根据各种不同类型题材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的放失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研究三年级学生如何进行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

综合性训练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本校三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作全面的了解,从而为研究的深入打下基础。

2.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文献资料,了解跟课程研究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三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各种新鲜事实、观点和见解,并作为我们研究的参考和借鉴。

3.经验总结法。及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以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

4.教学实践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各种假说,运用必要的合乎教育理念的方法,探索出提高三年级学生语言感悟、交际、运用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5月1日--5月7日)

(1)确定课题,制定计划,研究方案。

(2)理论学习。首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标准》对口语交际要求。通过反复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环节互相促进。然后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5月26日--9月19日)实验、探索。

(1)调查课堂教学现状,精心指导,抓实训练,积极开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研究。

(2)以课堂为实验基地,以生活和课外活动为辅助,进一步探索研究,通过形式不一,灵活多样的方法与实践,有目的、有步骤地

进行实验研究,并收集,整理形成相应的总结材料。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9月20日--10月20日)

(1)搜集整理研究资料,申请结题。

(2)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创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观念,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这种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2.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发展潜力,发现了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闪光之处,在学生说话后要有鼓励性地评价,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3.规范了师生交际语言和得体的举止谈吐。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师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和得体的举止谈吐。学生不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还要树立“动口即是练说”的观念,从而自觉地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