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法翻译论文

语法翻译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法翻译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例如,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如财经类、医学类等)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隐喻式)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33.7%)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小学英语 论文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 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即“一致式“)经过名词化(即”隐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组,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 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同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 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 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 “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术具有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特别是高级阶段的教材中,政论性的问题和演讲文体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文体中,语篇中大量的名词化隐喻是一种典型的“动因的突出”,是作者为顺应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名词化隐喻与文体正式程度的相关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具有正式性、客观性,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5-8.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提出用语法翻译与交际并重的方法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认为由于年龄差异将产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外语教学中,成人教学与儿童教学应有所不同。

从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所产生语法翻译法起,在外语教学方法上已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脚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听说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认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际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讲oach)的演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语法翻译和交际法两项入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讲解,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和背诵,侧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长处在于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着重阅读,着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有思考力的外语学习,者的方法。丹麦语言学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为什么母语学得这么好》的文章中曾对学语言的婴幼儿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在孩子这方面无论孩子有多愚笨,对语言都有一个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无论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大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确的。如果从这个结果看,我们似乎应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本族语的方法,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音习惯。讲述中只用外语加手势、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不同。一个儿童头脑的“知识”含量是绝对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长期思考习惯的养成,已难以象儿童一样运用直接法,因此,针对成人的教学法与针对儿童的教学法不应相同。

对于学外语的成人来讲,使阅读理解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语法翻译法恰恰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谓宾的结构来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句子,这时候,就会发现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理解的难度减弱了。可是,我们光能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面或口头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须培养由汉语再翻译成外语的能力,才可以说对外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应用语音学家H·G·Widdowson在谈到“语法”和“学会”时说:“对学习者而言,欲知晓语意,则应知晓语法在单词与语境之间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气how脚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见,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语教学,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过分强调翻译而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法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要求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求学会具体运用,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说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交际法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所带来的口语练习方面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列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每日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交际中的语音,知道怎样去说,说什么,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谁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讲话(从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谓交际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从交际能力到交际语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职eped眼。盯)》中所说,是“知识和技巧:在交际能力的运用过程中,知识指的是人们对语音和交际语音运用的其它层面的自觉和非自觉的认识;技巧指的是人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对这种知识运用的程度有多高。”可见交际法的最终目标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以人们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还要分清语言和语言知识的内涵,语言内涵是指能够与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你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某种法门;而语言知识则不同,语言知识是指系统的规则,这规则可以使一句话听起来语序正确,合乎这种语言的特点。因而,对大学生来讲,仅仅靠浅层次的交际是无法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语法翻译的语言知识,才能弄懂深层次的交际内容。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应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既让学生对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使之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又要让学生懂得语法翻译的知识,在不断的理解领悟中去体会语言的更深层次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授一、二年级学生时除了正常的教材,还应让他们多读些各个领域的原著,以适应不同语体的特点,这个阶段也是词汇量积累和扩大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以语法翻译为基础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尝试地进行部分运用;在三、四年级时可以利用视听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提高听说能力,使其对语言的掌握从稳健中走向灵活。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3篇

一、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翻译的关系 科技英语论文的翻译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只有了解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的翻译。同时只有了解了科技英语的翻译特点和难点,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科技英语的论文写作中去。翻译学既要看到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又要看到他们之间的非相相似性。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才能更好的进行科技英语的翻译与写作的工作。 二、Nida的翻译理论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观点决定了所持翻译理论的观点。 Nida认为一种语言能够表达的事物,那么另一种语言也可以表达。除了形式是信息的必要元素外。根据Nida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不同的语言在所表诉内容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各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有区别的。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把每一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强加到另一种语言的身上。例如构词,短语顺序的排列和语篇结构等等。我们不能把一种语言中的正式的结构强加到另一种而又缺乏这一特点语言的身上。 因为所有的语言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内容的一致,变换形式是不可避免的。根据Nida的观点,一个忠实原文的翻译并不是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词和语法结构之间的配对而是从新构造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并且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意义分析的重要性。 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Nida 意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因为Nida发现在翻译过程中最严重的错误不是词汇用的不准确,而是错误的文化假设。 他解释到语言反映文化,提供了接触文化的机会,在很多方面构成了文化的模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它是任何一种文化展现出来的最为复杂的习惯单元。 总之,Nida对于文化和语言的观点影响着他的翻译理论。 Nida的翻译理论是基于语义学,信息理论,人类语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等理论发展起来的。 Nida的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当代的一系列理论,他乐于接受新的理论,这对于他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Nida的翻译理论在中国,被翻译成奈达的等值伦,奈达的等效论或是功能对等论。在Nida的理论中,“对等”并不是指完全相同。90年代Nida反复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对等是不可能的。根据他的观点,翻译并不是完全的相同而是在目标语言中达到与原语言“最自然”“最接近”的“对等”。很明显,在Nida的翻译理论中,“对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尽可能最大限度接近原语言。 “能动对等理论”是Nida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Nida用“功能对等”代替了“能动对等”,强调了其理论的功能性。功能对等又进一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最大限度层面,另一个是最小层面。最小层面被定义为翻译文本的读者应该能够理解它到这一程度,也就是他们能够构想出原文本读者是怎样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个文本的。而后者被描述为翻译文本的读者必须以原文本读者同样的方式应该能够理解和欣赏它。 功能对等论的最高层面是理想并且很难达到(除了一些规则性文本,而这些文本没有任何的美学价值)。而这个最小层面是实际而又真实的任何低于这个层面的翻译都是不可接受的。一个完美的翻译应该是出于两者之间。 Nida的翻译理论非常重视读者的反映,强调了读者的重要性。 Nida借用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些术语,例如(“转换”和“深层结构”)但是他的翻译模型是不同于乔姆斯基的模型。 A

B

X

Y (Nida’ Translation Model) A和B分别代表原语言和目标语言,X,Y分别代表原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核心层面。在这个翻译模型中,翻译者首先应该分析原语言的表层结构,然后再把原语言的信息翻译成核心层面目标语言。最后,翻译者把核心层面的信息重新构建了表层结构,这是Nida三步的翻译模型。“核心”的这一概念是关于语义结构,因此Nida 翻译理论中核心结构是有别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当表层结构向后转换生成为潜在的核心结构,那是一种解释的形式, “用同一种语言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同样的事情”。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4篇

高职毕业生 毕业论文 教师命题

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撰写论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的综合考察形式。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它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职专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必须用英文进行撰写。对于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来说,英文的毕业论文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们会向论文指导教师提出各种问题。笔者统计,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存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们对毕业论文为何物不了解,对毕业论文概念模棱两可;其次,选题盲目;再次,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意思,更不知道参考文献如何查找。除此之外,在语法用词上错误甚多,语言运用能力差。加上欠缺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章逻辑混乱,结构松散等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些同学由于平时阅读量不够,对所选题目不了解,文章内容上空洞乏味。

结合平时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如果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为解决此问题,应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以及参考文献的检索课程。因此,开设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在本科院校中此类撰写论文专题讲座已经普遍开设,甚至此类课程列为本科毕业生的必修课,时间为一学年或一学期。

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很少开设此类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何为毕业论文以及在撰写时的资料查找等进行详细讲解。高职院至少应在第五学期开设此类专题讲座。在院校师资力量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将此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使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不在盲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够合理地运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都是造成论文写作困难的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设文献搜索课程的为数甚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参数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与各大本科院校相比相差甚远。但是,这也不是高职院校不开设文献搜索课的理由。现在已经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很大一部分信息已经电子化。运用网络查找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同样也能够更好掌握网络信息的应用,为今后信息化工作打好基础。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首先应对论文进行命题选择,帮助学生顺利迈过论文撰写的第一道坎。在选题时,很多同学绞尽脑汁选出的题目不够理想,或者是重复以往选题,或者是偏离本专业,又或者选题没有任何研究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并未做深入科学的研究,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不了解,因此,很难提出既有研究价值,又新颖的选题。相关调查显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选题由教师选题。此方法在本科生中适用,那在高职学生中应该也同样适用。由指导教师给学生拟定选题或给出选题范围,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出命题,帮助学生选题时的盲目,直接给学生命题范围,让学生在此范围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写作,这样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应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命题中应实用性大于学术性。其次。可以按照选择命题范围不同进行成组合作,讨论所选命题查找资料。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彼此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合理运用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再次,教师所提出的命题范围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过程中要已实用性为主,降低学术性。

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差,因此应严格把好词汇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许多同学在即将毕业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都无任何提高。错误的语法和用词的错误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文章中有些句子完全没有任何语法可言,更有甚者,将中文的文章直接通过网络中英文翻译器进行翻译,此类文章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问题令指导老师甚是无奈。令在修改文章语法和用词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文章结构、内容、论证、论据等诸多问题却没有时间审阅。有些文章虽然在语法和用词上没有问题,但是文章内容上却空洞无物,思想不够新颖,文章结构松散、紊乱,更谈不上学术性,此类文章也完全没有达到撰写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为杜绝论文写作时出现上述问题,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语法、用词、写作等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基础课程,多加联系,以便更好地运用。现有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对语言的运用没有兴趣研究。有笔者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写作课教学中应将语法课与写作课相结合,讲解写作方法的同时穿插结合语法语境,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课的课后作业,应当让学生用联系各种观点句式的表达方式。然后,联系运用不同的论述方法进行段落写作,最后形成完整的文章。此方法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后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更好地学习和积累语言基础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扩大阅读面,在有效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跟好地开拓思维,扩大眼界,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有些同学在文章题目确定下来正式写作时,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不了解自己选题的意义,不知如何着手写作,因此开始海量搜索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信息,致使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看法,全都是他人的语言观点。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考虑到论文与专业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写作时都应与本专业紧密相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应向学生体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并且能够让学生有阅读兴趣、有价值且难度适中的读物。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也可适当采用阅读加测试的方法,敦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读有所获,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5篇

恰当的选题是保证毕业生撰写论文成功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使作者从中获益。而且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恰当的选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直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经验。此外,了解论文写作的相关格式要求,组成部分,追求论文写作的原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1、准备工作

首先,作者要广泛大量的浏览或阅读近年来发表在各类期刊和学术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如中国外语。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话教学,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使自己了解目前学术前沿和科研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弄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及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如:这一领域已完成的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深度,该领域的主要发现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空白等。为了帮助毕业生选题,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于2006年组织部分教师为该院英语系的03级毕业生提供了选题的方向和建议。以下是其中的部分选题:

1)教学法方向: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研究与尝试。2、论需求分析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作用。3、在英语学习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与培养。5、现代中学英语教师的必备素质。6、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7、初中英语的课堂提问技巧。8、教师的信念对教学的影响。9、交际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10、在中学开展“英语角”的活动意义及方法。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2011~2015年 文化语言学 综述

一、综述

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罗常培所著《语言与文化》一书是文化语言学的先导;80年代,陈建民开设“文化语言学”的课程以及周振鹤、游汝杰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首次使用“文化语言学”这一学科名称,标志着文化语言学的正式提出;90年代,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和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出版,标志着文化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形成。从此之后,出现了“文化语言学中国潮”,文化语言学得到了持续广泛的发展。

二、总论

文化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理论建设意识,即对其对象、任务、性质以及方法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但在近五年间,这方面的研究却不多,笔者查到的资料仅有《文化语言学初探》(《时代文学》,2014)、《浅谈对文化语言学的认识》(《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2011)、《从符号的角度看文化语言学》(《商业文化》,2015)等,这些论文所论述的要点大多在之前学者论述的观点范围之内。本文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已经先后建立了众多较为完整的体系,现如今再想有所创新有一定的困难;第二,构建一套完整的关于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需要长时间的学术积累,但五年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所以不足以有所创新。

由于文化语言学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其理论建设已经非常之多,所以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对文化语言学进行总结性的认识。游汝杰、周振鹤的《耦耕集(文化语言学存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一书为论文集,这一系列文章的结集出版进一步梳理了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完整地呈现出文化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邱智晶、任雪莲、窦晶主编的《回顾与展望:语言与文化问题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12)以及赵明发表的《近十年文化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反思》(《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一文回顾了文化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旨在促进文化语言学的发展。

由于之前已有不少对中国文化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所以这五年中许多学者将视角转向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外语言,致力于建立其中一种语言的文化语言学体系,如王健宜的《文化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主要研究日语,金荣晃的《文化语言学》(民族出版社,2013)主要研究朝鲜语等。

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虽然在之前就已经提到很多,但在这五年中不断得到更新。随着国外对比分析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并且这一方法几乎涉及了文化语言学的各个具体领域,比如《法语时态与汉语时态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语文建设》,201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男女性别语言差异研究》(《语言文化》,2015)等。除了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外,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也逐渐显露了出来,比如和民俗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结合,如《“真实的力量,民间的智慧”――方言节目的文化语言学思考》(《新闻知识》,2011)等。

三、分论

在近五年中,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在原有领域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领域。下文分为8个部分进行论述。

(一)词汇与词义

词汇与词义研究历来是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同以往该方面的研究相比,本时期的研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学者们研究关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对词语文化意义的探求,开始关注词语的文化意义对词汇系统的影响,比如《文化语言学视域下的“盂兰盆”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小清新”》(《时代文学》,2012)等;其次,S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到一些新词与借词,例如赵惠霞、周憬编著的《语言与文化阐释》(西安出版社,2011)一书中将当代新词语产生的基本途径作为研究的对象之一;最后,这一时期对成语的研究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文学作品、其他语言、动物等各种类型的成语,比如《分析来源于文学作品的俄语成语》(《北方文学旬刊》,2013)、《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其文化差异》(李智文,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等。

(二)专名

对专名的研究,伴随着文化语言学发展的整个历程。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将专名划分为人名、地名、店名和数字。这一时期对地名的研究尤为丰富,涉及各个地方,既有大城市,也有小乡村,如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主持编纂的《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山东省临沂村名的语言文化研究》(颜廷花,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等;涉及人名的研究有《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族姓名》(《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涉及数字的有《“二”字文化语言学考辩》(《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专名研究:研究电视节目名称的《电视栏目名称的文化语言学分析》(梁艳,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研究粉丝团名称的《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分析粉丝团名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时代文学》,2014),研究音乐专辑名称的《音乐专辑命名特点的文化语言学透视》(《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研究饮食名称的《蒙古族传统饮食名称文化语言学研究》(图拉,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等。

(三)语法

这一时期的关于语法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见,仅有《语法差异文化阐释》(《南方论丛》,2011)、《现代汉语对称结构的深度研究》(刘晓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和《法语时态与汉语时态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语文建设》,2014),这几篇文章都遵从了申小龙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从文化语言学研究语法的具体观点,从一个具体的语法角度将汉语语法研究同汉人的思维和文化心理特点联系起来,主要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

(四)文字

汉字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记载汉语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学界对文字与文化的结合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著作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它是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历时5年打造,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在中国文化地方性视界和世界性视界融通的过程中,该丛书重新确认了汉字在文化承担和文化融通中的功用和前景。丛书中包括申小龙著的《汉字思维》和《中国网络言说的新语文》、孟华著的《汉字主导的文化符号谱系》等。除了丛书,还有王宝珍的《汉字与中国文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李运富的《汉字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等。这些著作都科学地构建了汉字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为日后的汉字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汉字文化的论文,但总体上看,研究成果相当零散而不成系统。

(五)交际用语

在交际用语方面,称谓语仍旧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已有很多著作对一类的称谓语进行了系统论述,比如王琪的《上古汉语称谓研究》(中华书局,2011)。关于称谓语的文章非常多,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倾向性,即2倾向于跨语言的称谓语的文化对比以及称谓语在不同语言中翻译的文化差异,比如《浅谈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中日称谓语对照研究》(李玲,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等。

除了称谓语之外,在问候语、双关语、禁忌语、委婉语、惯用语、谚语、俗语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例如《大学生微信问候语的文化语言学解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合肥谚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初探》(《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等。

在交际用语中,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新出现的诸如对网络语和广告语的研究,比如《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泰广告语对比研究》(《中国报业》,2011)、《网络语言的谐音现象》(任莎莎,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等。

(六)语言接触与融合

语言接触与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文化语言学跳出汉语的圈子,在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比如修刚主编的《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分别从日语、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和阿拉伯语等语言层面,对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外来词进行了整体梳理。不过通过对近五年的资料进行梳理,本文发现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翻译方面。

在翻译方面,许多专著从总体上把握文化与翻译。比如李珊、莫兴伟著的《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致力于研究语言、文化、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文化以及两种语言间翻译的影响。类似的还有杨怀恩著的《文化与翻译》(新华出版社,2012)、杨蔚君著的《翻译的文化回归》(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等。研究翻译方面的论文则主要是论述一个具体的角度,比如《文化语言学视点的汉语词汇日译文化信息缺失解读――以井波律子日译本为文本》(《凯里学院学报》,2011)、《多角度探讨古诗英译的策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等。

(七)方言与民俗

从游汝杰、周振鹤合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开始,学界对于方言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由邢福义主编的《方言与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该方面研究的代表作,其内容纲领性地分为总论和分论,论及了方言与语言、文字、艺术、民俗等各方面的关系。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研究某一地区的方言与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方言与文化丛书”,该丛书涉及多个地域,比如汪大昌著的《北京方言与文化》(2015)、王世凯及杨立英著的《东北方言与文化》等。

由于文化语言学跨学科性的特点日益突出,而民俗学又是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所以对民俗与文化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由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编写的《民俗文化综论》(长春出版社,2014),全书共分八卷,内容既包含理论,也有具体民俗与文化。除此之外,同方言一样,这一时期对该方面的研究也集中于地域民俗或某一种民俗,例如李春雨主编的《藏羌文化与民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维吾尔语、蒙古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民俗语义对比研究》(闹尔吉,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等。

(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教学实质上是汉语文化语言学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该领域经历了一个从不被重视到被注意、从被热烈关注到趋于平稳的过程。随着国家与学界对二语教学的不断提倡,该领域发展到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文化语言学的热点及重点。

该领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文化教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根本原则的探讨,比如王鸣主编的《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姜萍编著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等;其次是对文化教学方法论的研究,比如《英语为母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熟语的学习现状及相应教学法》(陈滢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再有就是对文化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认识,如赵明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误区和目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一文中评述了国内外对第二文化教学目标的研究现状,认为第二文化教学的目标不应该过于宽泛,而应该在梳理文化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在唐智芳编著的《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和覃俏丽发表的《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语文建设》,2015)中都提到了作者的一些新认识。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方面,还包括诸如对课程教材、大纲、课程中的文化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但都不成系统,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结语

总之,近五年间,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在原有研究领域上不断扩展与深入,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很少涉及的修辞、翻译、语言对比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近五年来的文化语言学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文化语言学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从该学科内部来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文化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研究相对深入,但对另外几个领域基本理论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对他们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化。即使所谓的“研究得比较多”的方面也存在着“大”而“空”的问题。从学科外部来看,与其他语言学分支相比,文化语言学学科研究开展得较晚、成果仍不够丰富。第二,研究的深度不够。在总论中也提到过,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理论建设热潮,近几年关于文化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建设较少,这说明文化语言学的学科理论在这几年没有创新,所以如何构建文化语言学的坚实的理论基础是首要的问题。第三,在一些研究方法上存在问题。一些论文虽然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但没有充足的语料来支撑其所得出的结论。另外,目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定量分析很少,没有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近五年来的文化语言学研究并没有像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言学中国潮”那样发展迅猛,但在某一具体领域也有所拓展,研究方法也有所更新,更加注重对比与应用研究。文化语言学若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首先,要加大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建设,只有充足的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才能够支撑文化语言学各具体方面的正确发展;其次,在学界应形成文化语言学风向标的作用,大家率先在研究较少的领域找到突破口,进而促进文化语言学的平衡发展;最后,更好地完成在研究方法上的更新换代,虽然近几年对对比研究方法的运用很频繁,但对比研究的层面亟待拓展,对比研究的视野也需扩大。同时应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综合运用,提升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高度。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刘冬雪.文化语言学初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6).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已 《金刚经》 完成体 完整体 语言接触

一、前言

佛经翻译涉及古代印度及中亚地区的语言(源语)与古代汉语(译入语),汉译佛经必然与这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相关。朱庆之(2001)指出,佛典语言是一种与其他中土文献语言有着明显差别的“佛教混合汉语”,表现在它是汉语的一个非自然产生的混合体:“一是汉语与大量原典语言成分的混合,二是文言文与大量口语俗语和不规范成分的混合。”佛经作为翻译作品的性质,要求我们使用“梵汉对勘”,即汉译佛经和与其平行的古代印度语文本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汉译文本和与其平行的古代印度语文本进行穷尽式的对比分析,挖掘译文中因原典影响而出现的语言现象,探讨佛经翻译给汉语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由于佛典中的“已”和现代汉语体标记“了”的产生有关,所以关于汉译佛经中“已”的研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蒋绍愚(2001)发现“已”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在持续动词之后,这种“已”在佛教传入前就已经存在,表示动作的完结;第二种用法是用在非持续性动词之后,表示一个动作的完成。蒋文通过对《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愚经》《百喻经》等语料进行对比发现,佛典文献之外的中土文献里,这种“已2”用例非常罕见,可能与原典有直接关系。在梵汉对比时,他发现这种“已”大多数与梵语的绝对分词(或叫独立式)相对应。辛岛静志(2010)将东汉译经《道行般若经》中“已”的用法归纳为如下三种:第一种用在句子末尾,表示一个动作完成后马上开始另一个动作,通常对译的是梵语中的独立式;第二种是用在一个句子或者短语的末尾,表示一个过去的动作或者一个动作的完成;第三种用法是用在句子的末尾加强肯定语气。

关于“已”在佛经梵文原典中的对应形式,朱庆之(1993)认为梵语的过去分词常常被翻译成汉语的“V已”。辛岛静志(2000)认为梵语的过去分词被译成“……已”的例子很少,而和“V已”常常对应的是梵语的绝对分词(或叫独立式;Absolutive, Gerund)。随着佛经专书梵汉对勘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学者发现,“已”在佛经梵文原典中的对应形式是多样而复杂的,可以对译原典中的独立式、过去被动分词、第三人称单数不定过去时等多种形式(王继红,2004;姜南,2011;李缅艳,2010;龙国富,2013)。但是,目前需要回答的是,这些复杂的对应关系只是偶然现象,还是有其内在规律?不同时代、不同母语背景的译者对于时体语法语素“已”的翻译的选择与使用是否存在一些倾向性?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本文使用自建的《金刚经》梵文原典及其六种汉译本平行语料库。其构成如下:

表1:《金刚经》梵汉平行语料库构成

梵文原典 汉译异译本

VajracchedikāPraj?āpāramitā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隋・达磨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广,在僧俗两界地位崇高。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的形成发展更与《金刚经》渊源深厚。宋元理学也受到《金刚经》的重要影响。“上至封建最高统治者,下至普通民众,读经、抄经,对《金刚经》的崇信要超出其他的佛教经典。而文人不仅读经、抄经,他们还可以解经并在文化活动中予以推广,对《金刚经》的普遍崇信热情的高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①因为《金刚经》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诵读、奉持,所以《金刚经》具备成为语言接触渠道的优势。

在《金刚经》中,时体语法语素“已”共出现87例。根据“已”出现的句法环境和语法功能,我们将“已”的用法分为完成体用法和完整体用法两种。其中,用于完成体用法的“已”共有47例,而用于完整体用法的“已”共有40例。

二、“已”的完成体用法

Bybee et al.(1994)对“完成体”(perfect)的定义是:指情状发生在参考时间之前,并与参考时间的情景相关。完成体典型地解读为英语的完成体形式,并通常伴有“已经”和“刚刚”义的时间副词。在《金刚经》中,我们将完成体的“已”分为四种用法,分别是完成体结果性用法、经历性用法、根据句法位置而分出的结句性用法,以及表示动作完成的一般性用法。

(一)完成体的结果性用法

完成体最典型的用法就是结果性用法,表示当前的状态是由过去发生的动作引起的,即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结果在说话时间(或其他参照点)仍然存在。存在两种情况,要么是过去的动作直接造成现在的状态,要么是过去的动作对现在的状态有间接地影响,都强调了一种因果关系及现时相关性。Bybee(1994)和李讷、Sandra A.Thompson、R.McMillan Thompson(1994)都提到,完成体通常用在会话话语中。例如:

(1)作是语已。尔时,世尊告具寿善现,曰:“善哉!善哉!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2)净命须菩提作是问已。尔时,世尊告须菩提:“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是!善男子!如来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无上利益故;善付嘱诸菩萨、摩诃萨,无上教故。”(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3)如是语已。世尊命者善实边如是言:“善!善!善实!如是!如是!善实如是!如是!顺摄如来菩萨、摩诃萨,最胜顺摄;付嘱如来菩萨、摩诃萨,最胜付嘱。”(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例(1)(2)(3)为同经异译,对应的梵文为“evam ukte bhagavān āyu?manta? subhūtim etad avocet sādhu sadhu subhūte evam etat subhhūte evam etad(2-6)”。此句意为,长老须菩提这样问后,世尊说:“问得很好,问得很好。须菩提啊!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正如你所说,如来以最大的激励增添大菩萨的力量,如来将最主要的嘱咐交付给大菩萨。”②例(1)(2)(3)中,玄奘、真谛、笈多的“已”都对译过去被动分词“ukte(说)”。梵文原典相关部分的语法信息可以标注如下:

evam ukte bhagav?n ……

adv. ppp.sg.L. m.sg.N.

如此 说 世尊

这里之所以认为“已”是完成体的结果性用法,是因为它们出现在对话中,过去的动作是须菩提提出问题,当前的状态是世尊对须菩提的问题给予评价,说他“问得很好”。从后一句的“正如你所说”可以看出,两句话之间确实是有联系的,所以这是典型完成体的结果性用法,表示现在的状态是由过去的动作所引起的。

(二)完成体的经历性用法

完成体的经历性用法指的是特定的情状在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内至少发生过一次。作为这些过去经验的结果,施事具备了某种知识。例如:“他有过房子”就是指“他有房子”这个情况在过去至少发生了一次。《金刚经》中也有经历体用法的例子:

(4)所有彼众生前生不善业作已,恶趣转堕。(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此句意为:须菩提啊,(因为)凡那些众生过去世作应堕恶趣的诺不善业。对应的梵文为“yāni ca te?ā? subhūte sattvānā? paurvajanmikāny a?ubhāni karmā?i k?tāny apāyasa?vartanīyāni(16-2-2)”。例(4)中笈多将“k?tāny(作)”的过去被动分词形式译成了“作已”,这个“已”是完成体的经历性用法。梵文原典相关部分的语法信息可以标注如下:

paurva janmik?ny a-úubh?ni karmā?i k?tāny ……

adj. n.pl.N. adj.n.pl.N. n.pl.N. ppp.pl.N.

以前 生 不善 业 作

经历体用法的“已”出现在条件句对话中,表示的意思是:凡是过去做过不好的事情的人都不善业。该句特定的情状是做坏事,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内至少发生过一次,至少做过一次坏事,而不论当前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所以,符合完成体经历性用法。又如:他学过法语。这句话特定的情状是学法语,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内至少发生过一次,当前的状况可能是现在他还会说法语,也可能表示他曾经学过,可是现在不记得如何说了。两个例子是相同的情况。

(三)完成体的结句性用法

完成体的结句性用法其实就是完成体的结果性用法,只因前者出现的位置特殊因而赋予其更多的语法意义。例如:

(5)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尊者善现及诸刍、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并诸世间天、人、阿素洛、健达缚等,闻薄伽梵所说经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6)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鸠摩罗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7)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8)尔时,世尊说是经已,大德须菩提,心进欢喜,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众、人、天、阿修罗等,一切世间,踊跃欢喜,信受奉行。(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9)尔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具寿妙生及诸菩萨、摩诃萨、刍、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沙门义净《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例(5)(6)(7)(8)(9)为同经异译,此句意为,满心欢喜的世尊说了此经。大德须菩提和那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那些菩萨,以及天、人、阿修罗、干阉婆所住世界的众生,都对世尊所说,欢喜信受。对应的梵文为“idam avocad bhagavān idam āttamanā? sthavirasubhūtis te ca bhik?u bhik?u?yupāsakopāsikās te ca bodhisattvā? sadevamānu?asuragandharvas ca loko bhagavato bhā?itam abhyanandann iti(32-3)”。动词√vac在句中是不定过去时,在汉译本中都被译为“说是经已”,相关梵文语法信息标注如下:

idam avocad bhagav?n ?ttaman?? idam……

dem.pron.n.sg.N. aor.3.sg.P. m.sg.N. adj.m.sg.N. dem.pron.n.sg.N.

此 说 世尊 欢喜 此

上例中的“已”是完成体的结果性用法,正是因为“世尊说了此经”这个过去动作,带来的当前状态是“大德须菩提和那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那些菩萨,以及天、人、阿修罗、干阉婆所住世界的众生,都对世尊所说,欢喜信受”。由于这个“已”对译的是不定过去时,且这句话是整个《金刚经》的最后一句,所以我们把这里的“已”单独放入一类,即具有结句功能的“已”。

李讷、Sandra A.Thompson、R.McMillan Thompson(1994)提到汉语助词“了”是已然体(相当于现在的完成体),具有五种现实相关状态,其中一种就是结束一个陈述。他们认为对会话中许多带“了”的句子而言,说者有这样一种直觉:要使一个句子得以结束,如果没有“了”,句子听起来还未完成,好像说者还有话要说。当某人在对话中以主动表述的口吻谈论已经发生的事情或某一事态,而不是对某一问题或对另一个人的评论作出回答时,那么就要求用“了”告诉听者在对话中引入该命题的原因,亦即告诉听者“这就是我在对话中的贡献”。没有“了”,该命题将引起听者“那又怎么样?”的提问,这就需要说者用另一个小句清楚地说明引入该命题的意图,使命题的引入“合理化”。

研究汉语的学者之所以对“已”如此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了”的产生与“已”有关。既然“了”具有结句的功能,在《金刚经》译文中我们也发现了有结句功能的“已”,这又为“了”产生于“已”提供了一些证据。

(四)完成体的一般性用法

在《金刚经》中还有一些“已”,它们既不表示当前的状态是由过去发生的动作所引起,也不表示特定的情状在过去的时间内发生至少一次,而仅仅表示一个动作已经完成。所以,本文把这些表示动作完成的“已”叫做完成体的一般性用法。在这种情况下,“已”前后的动词通常是状态性的。例如:

(10)善现!譬如明眼士夫,过夜晓已,日光出时,见种种色,当知菩萨不堕于事,谓不堕事而行布施,亦复如是。(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此句意为,须菩提啊,(又)譬如有眼睛的人,在黎明时,在太阳升起之际,能见到种种东西。对应的梵文为“tad yathāpi nāma subhūte cak?u?mān puru?a? prabhātāyā? rātrau sūrye ‘bhyudgate nānāvidhāni rūpā?i pa?yet.(14-19-6)”汉译本中的“晓已”对译过去被动分词“prabhātāyā?(发光、光辉)” ,表示太阳升起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正如上文所说,完成体的动词通常不如完整体动词的动作性强。玄奘翻译的“已”所附着的动词是“晓”,动作性不强,只是强调一种状态。相应的梵文语法信息标注如下:

prabh?t?y?? r?trau s?rye ‘bhyudgate n?n?vidh?ni r?p??i pa?yet.

ppp.f.sg.L. f.sg.L. m.sg.L. ppp.m.sg.L. adj.n.pl.Ac. n.pl.Ac. opt.3.sg.P.

发光 夜晚 太阳 上升 种种 色 见

(五)完成体语法语素的梵文对应形式

从《金刚经》梵汉平行语料库提取语料后,我们发现完成体语法语素“已”对应梵文原典中的过去被动分词、现在分词、不定过去时和现在时。详见下表:

表2:

完成体“已” 过去被动分词 40 85%

现在分词 1 2%

现在时 1 2%

不定过去时 5 11%

总计 47 100%

三、“已”的完整体用法

Bybee(1994)对“完整体”的定义是指情状在时间上是有界的。完整体是一种用来叙述离散事件的语法形式,并且该情状是因为自身而被报导,独立于与其他情状的相关性(Hopper,1982)。李讷、Sandra A.Thompson、R.McMillan Thompson(1994)认为完成体(相当于此处的完整体)用于讲述或叙述一个个先后相承的事件。在叙述话语中,完成体(相当于此处的完整体)小句传递主要故事情节的进展。这些小句按次序先后出现,每个小句表示一个由于前一事件的结束而独立出现的事件。例如:

(11)若有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满作已,如来等应等正遍知等施与。彼何意念?善实!虽然彼善家子、若善家女,若彼缘多福聚生?(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此句意为,如果有一位善男子或善女子,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给值得尊敬、完全觉悟的如来,他或她会不会因为那样做,而积聚许多福德?对应的梵文原典为“ya? ka?cit kulaputro vā kuladuhitā vāima?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 lokadhātu? saptaratna paripūr?am k?tvā tathāgatebhyo‘rhadbhya? samyaksa?buddhebhyo dāna? dadyāt(8-1)”。例(11)中笈多将“k?tvā”译为“作已”。相关部分的梵文语法信息标注如下:

tri-s?hasra-mah?-s?hasra? loka-dh?tu? sapta-ratna-parip?r?am k?tv?

m.sg.Ac m.sg.Ac. m.sg.Ac. abs.

三千大千 世界 七宝满 做

tath?gatebhyo arhadbhya? samyak-sa?buddhebhyo d?na? dady?t

m.pl.D. m.pl.D. m.pI.D. n.sg.N. opt.3.sg.P.

如来 应供 给诸正等觉者 财物 布施

“k?tvā(作已)”与句中的动词“dady?t(布施)”叙述的是前后相承的事件,即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七宝(后),将(此)财物布施给诸如来诸应供吉普正等觉者。但是,这两个动作并没有现时相关性,仅仅表示做完一个动作后再进行另外一个动作,属于完整体,而不是完成体的结果性用法。

通过梵汉对勘可知,《金刚经》汉译本中的完整体“已”全部译自原典中的动词独立式。具体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3:

玄奘 鸠摩罗什 菩提流支 真谛 笈多 义净 总计

独立式 7 3 4 2 22 2 40

比例 17.5% 7.5% 10% 5% 55% 5% 100%

梵文独立式表示分句中主要动词的伴随动作,但更多的是表示之前发生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以后”。例如:

(12)到已顶礼佛足。(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3)至佛所已,顶礼佛足。(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4)到已,世尊两足顶礼。(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15)到已,顶礼世尊双足。(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例(12)(13)(14)(15)是同经异译。此句意为,抵达(后)用他们的头对世尊的双足行礼(后)。对应的梵文是“upasa?kramya bhagavata? pādau ?irobhir abhivandya (1-4-2)”。例(12)~(15)中,“到已”由梵语独立式upasa?kramya(到达,抵达)翻译而来。相关部分的梵文语法信息标注如下:

upasa?kramya bhagavatas p?dau úirobhis abhivandya

abs. m.sg.G. m.du.Ac. n.pl.I. abs.

抵达(后) 世尊 脚,足 以头 礼敬

汉译本中的“到”或者“至”翻译的是upasa?kramya的词汇意义,而“已”翻译的是upasa?kramya的独立式语法意义。

词根“upasa?kram”是“到”的意思,“-ya”是独立式复合动词upasa?kram的语尾,“已”译自语尾“-ya”的语法意义,表明“到”这一动作是在谓语“顶礼”之前完成的。完整体的“已”表示一个动作结束后开始另外一个动作,动作性比较强。该句中前一个动作是“到”,后一个动作是“顶礼”,用“已”仅表示“到了之后再敬礼”,两个动作只是时间先后关系。

蒋绍愚(2001)通过对“已”“竟”“讫”“毕”前面动词的考察,发现“已”和“竟”“讫”“毕”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并且指出“竟”“讫”“毕”的前面必须是可持续动词,但是“已”的前面可以是可持续动词,也可以是不可持续动词。所以,本文也对“已”前面的动词进行了考察,发现《金刚经》中“已”前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可持续动词,如“着、受、承事,供养”等;也可以是不可持续动词,如“行、洗、前往、作、写”等。

四、“已”的译者差异

在《金刚经》六种汉译本中,语法语素“已”的使用存在一定差异,具体的数量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4:

鸠摩罗什 菩提流支 真谛 笈多 玄奘 义净 总计

完成体 一般性用法 2 3 4 4 7 3 23

结果性用法 0 0 4 7 7 0 18

经历性用法 0 0 0 1 0 0 1

结句性用法 1 1 1 0 1 1 5

完整体 一般性用法 3 4 2 22 7 2 40

总计 6 8 11 34 22 6 87

上表大致可以看出,六位译者中,玄奘、真谛和笈多比较忠实于原文,对梵语中的完成体语法语素和完整体语法语素做了较为准确的翻译。他们的翻译已经不单单是词汇层面上的翻译,而是上升到语素层面。对于完整体语法语素“已”的翻译,在《金刚经》六译本中,一共找到40例“已”作为完整体语法语素的用法。笈多和玄奘仍然是翻译完整体用法数量最多的译者,而鸠摩罗什、菩提流支、真谛、义净翻译的数量较少。通过对《金刚经》译文进行研究,笔者认为鸠摩罗什、菩提流支和义净的翻译风格比较相似,所以放在一组讨论。玄奘和真谛的翻译风格比较相似,而笈多则与他们较为不同,所以另分两组讨论。

鸠摩罗什、菩提流支和沙门义净的翻译风格都是意译,他们为了使经文更加易于理解,都对《金刚经》原文进行大幅地删减,对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语素也没有逐一翻译。所以,他们三人无论是翻译完成体用法的“已”还是完整体用法的“已”,数量都很少。

在六位译者中,对译“已”数量最多的是玄奘,他不仅用“已”将表示完成体一般性用法和完整体用法的梵语翻译了出来,还用“已”对译了不是特别典型的用法,比如经文最后一句出现的具有结句功能的不定过去时。玄奘的译法属于“新译”,玄奘是佛经“新译”的创始人,开创了唐代汉译佛经的极盛时期。所以玄奘对译的“已”是相对很全面的。真谛对译“已”的数量少于玄奘、笈多,但是比鸠摩罗什、菩提流支和沙门义净多。玄奘将独立式对译为“已”的数量相比笈多来说较少,可是对译完成体用法的“已”的数量却比笈多要多。对译独立式时“已”的质量,相比他本人在翻译将来时的时候将语序整齐地调整为汉语的语素也逊色不少。这就让我们想到,玄奘这样做很有可能是因为汉语中并没有表示“同一行为者所做的主要动作之前的附加行为”这样一个语法语素,所以精通汉语和梵语的他没有严格地将独立式翻译为完整体语法语素“已”。因为将来时语法语素通常和情态结合在一起,所以是有意义的。Bybee(1994)所建立的数据库中的156种形式全都至少包含一种将来时用法,并且在70种语言中都提到了语法语素的将来时用法,这使得将来时成为样本语言中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意义。所以,玄奘在对译梵文中的将来时语法语素时,都用“应”“当”来对译,并且按照汉语的语序进行调整。

笈多对译完成体用法的“已”的数量居第一位,在翻译完整体用法时,他对译的“已”数量最多。有很多例子是其他五位译者都没有翻译,只有笈多一位译者译出来了。笈多的翻译方法是直译,这种直译是较为严格地将梵文逐字逐句转写为汉语,不管是词组语序、还是语法都严格遵守梵文的规则。他对梵文原典的模仿不是被动的,而是非常刻意的。一般来说,佛经翻译时,译者会采用“仿译”的办法来翻译汉语中没有的概念和术语。但是,仿译的运用是局部的,而且不是主动的。而他用汉语的字词将原文的词句,以及语法结构还有语义结构,甚至形态成分都一一转写下来,甚至完全没有用音译。如果不对照梵文,单独看笈多翻译的译文,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加上他逐字逐句转写的特点,所以,朱庆之(2006)认为笈多版译本并不是一部“译经”,而可能是供中国僧人学习梵文原典或者是供西域僧侣学习汉语的一部教材。

五、时体语法语素“已”的多功能性

蒋绍愚(2001)提出了“已1”和“已2”的区别,认为“已1”是汉语中固有的表示完成体的“已”,前面的动词只能是持续性动词;在翻译佛经的时候,“已”由于受到梵文的影响,产生了“已2”,它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本文通过对《金刚经》六个译本进行考察,发现时体语法语素“已”具有多功能性,不但有完整体用法,而且也具备完成体用法,后者又包括体结果性用法、经历性用法、结句性用法,以及一般性用法。

Bybee(1994)认为从完成体语法语素到完整体语法语素的变化过程是典型的语法化变化,所以,《金刚经》译文中对译的两个“已”是存在一种历时演变关系的。在语义层面,这一变化表现为明显地意义泛化,或者部分具体义的丢失:完成体表示与现时相关的过去动作,而完整体仅表示过去动作。现时相关这一具体意义丢失了。意义泛化使得完整体语法语素表示更为泛化的意义,从而可以适用于更多的语境。比如,出现在对话中有结果性用法的完成体语法语素“已”,它表示当前的状态是由过去发生的动作引起的,即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结果在说话时间(或其他参照点)仍然存在。但是作为完整体语法语素的“已”就只用于讲述或叙述一个个先后相承的事件,与现在时间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变化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语言的使用方式。完成体除了包含一种与目前或现时情状相关或接近的特殊意思,还表示完整体的意义。因此,如果一个说话人希望他或她的文章看起来和现实情况高度相关,那么说话人使用完成体的频率可能更高。如例(1)(2)(3)中,长老须菩提的提问与现时是有关的,所以作者选择用完成体语法语素。但是,这样高频率的完成体对信息命题内容的交流不是绝对必要的。这种过度使用削弱了现时相关性的功能,导致听话人只能从完成体中推断出发生具有完整义的动作,但是推断不出现时相关性。

从完成体发展到完整体这一过程,不但体现在汉译佛经中,而且也完好地保存于世界各种语言中。比如Bybee(1994)提到的罗曼诸语言,在这种语言中,“有”义或“是”义助动词与过去分词组合的构式最开始表示结果体。在现在的卡斯蒂利亚西班牙语中,该构式和英语中完成体的语境设置大体一致。此外,法语中的同源构式――复合过去时已经泛化为口语里的完整体,彻底代替了较老的屈折形式的完整体、简单过去时。Bybee et al.(1994)将这些体的主要演变路径总结为:

从这个路径图中可以看出,完结体到完成体再到完整体就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语言接触引发。语言接触所引发的时体标记语法化就是指一个语言受另一个语言的影响而产生语法化的过程。吴福祥、徐朝红(2013)认为梵文原典中ca“类同副词―并列连词”的这种多功能模式触发了中古汉语“亦”“类同副词>并列连词”的语义演变。这也是由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东汉时期翻译佛经中“亦”之所以产生并列连词的用法,实际上因为它复制了梵语ca“类同副词>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过程。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金刚经》梵文原典及六种汉译本进行考察,发现《金刚经》中的“已”具有不同的来源,梵文原典中的过去被动分词、现在分词、不定过去时、现在时对译的“已”是个完成体语法语素;梵文原典中独立式对译的“已”是个完整体语法语素。本文分别对这两种“已”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包括数量统计、进行形式分类、统计小句的数量、动词的分类。“已”这个多功能语法语素从完成体语法语素发展到完整体语法语素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这个语法化过程产生的原因是语言接触。

(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2014JX0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111]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4WYB018]的支持。)

注释:

①张海沙.唐宋文人对《金刚经》的接受[J].人文杂志,2007,(4):129.

②翻译参看许洋主(1995)。下同。

参考文献:

[1]陈前瑞.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陈秀兰.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龙国富.《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姜南.基于梵汉对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词典[Z].东京:创作大学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2010.

[6]许洋主.新译梵文佛典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M].台北:如实出版社,1995.

[7]蒋绍愚.《世说新语》《贤愚经》《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J].语言研究,2001,(1).

[8]李缅艳.《金刚经》译文研究之一[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龙国富.《阿含经》“V+(O)+CV”格式中的“已”[J].云梦学刊,2002,(1).

[10]梅祖麟.先秦两汉的一种完成貌句式――兼论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的来源[J].中国语文,1999,(4).

[11]王继红.基于梵汉对勘的佛教汉语语法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2]吴福祥,徐朝红.从类同副词到并列连词――中古译经中虚词“亦”的语义演变[A].汉语时间标记之历史演变国际研讨暨第八届海峡

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会议论文,2014.

[13]辛岛静志.2000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A].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朱庆之.佛教混合汉语初论[J].语言学论丛,2001:24.

[15]朱庆之.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J].中国语文,1993,(5).

[16]朱庆之.略论笈多译《金刚经》的性质及其研究价值[J].普门学报,2006,(11).

[17]Joan Bybee,Revere Perkins & William Pagliuca.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18]李讷,Sandra A.Thompson,R.McMillan Thompson.The discourse motivation for the perfect aspect:The Mandavin particle le[M].

语法翻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料库统计;摘要翻译;英译策略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是先撰写中文摘要,然后将其翻译为英文。中英文摘要的读者群不同,前者服务于国内的中文学术读者,而后者则服务于国外英文学术读者及国际检索系统的工作者。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较大,行文结构和习惯有所不同,都为摘要英译带来不小的难度。本文以语料库翻译理论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多方面讨论了中外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异同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中文摘要英译策略。

二、基于语料库的摘要翻译研究综述

1、语料库翻译研究及其分类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诞生主要受两个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一个是语料库语言学,另一个是描述翻译研究。以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翻译理论家倡导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对翻译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描述。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对比研究,翻译理论家开始揭示翻译中译者独特的文风和创造性,揭示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翻译的规范和策略,并逐渐验证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普遍性规律所作的假设。

适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主要有两类: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平行语料库收集某种语言的原创文本和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文本。研究者可以通过平行语料库来对比两种文本在词汇,句子和文体上的差异来总结语言翻译行为中的特征,归纳出其中的等值关系,研究翻译腔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等。可比语料库收集某种语言的原文文本,同时也收集从其他语言翻译成该语言的文本。可比语料库现在还处于初创阶段,收集的主要是英语的文本和译本,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可比语料库中的两种文本,探索在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翻译规范,发现翻译活动的一些特殊规律,即翻译的普遍性,因此它对翻译研究的意义最为深远。

2、可比语料库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侧面对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大部分凭借的是个人观察和经验的翻译研究,或是单纯语料库或文体学的语言学研究。目前将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作为基础来定性讨论摘要翻译策略的研究少之甚少。将可比语料库统计的方法引入翻译实践,是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有益尝试。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鉴于论文英文摘要在阅读及发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收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提出以英美人士撰写摘要的特点作为中国人摘要英译的策略,以此来指导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2、研究对象

为了保证所选取论文摘要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分别从美国《科学》杂志及国内《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各随机抽取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发表的英文摘要三十篇,共选取60篇科技类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 从多角度对比中外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异同,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异同原因。

3、研究方法

采取语料统计以及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具有典型性的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了微观文体特征及宏观信息结构方面的对比研究,比较时态、语态、长度、名词性短语、句子复杂性及主述位方面的异同,深入了解国内外英文摘要撰写水平的差异,探索切实可行的英译指导原则。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时态及语态

一般现在时是最常用的时态,此外,还出现了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具体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按照数量来讲,《Science》和《学报》(简称)对于一般现在时的使用比例差别不大,均有用于说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结果几个基本语步。使用差异较大的是在研究方法语步中出现的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Science》30篇摘要应用现在完成时29次,几乎是《学报》出现16次的近2倍,但前者应用一般过去时15次,仅是后者41次的少一半。这充分说明英美人士使用现在完成时比起一般过去时更占上风,他们希望把过去发生的或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强调过程的连续性和推理性,强调完成的研究内容对结果、结论所产生的影响,而一般过去时只是表示调查、发现过去某一研究过程,相对孤立。另外,在统计中还发现,应用于结论语步的一般将来时在《Science》中仅出现1次,而在《学报》中出现8次。摘要的结论部分使用动词需谨慎,作者需给自己的研究结论留有余地,不能过分的肯定研究结果。《Science》中发现英美人士多喜欢用情态动词来描述结论,如用may, could来委婉表达,极少用将来时。在英译中文摘要时,要注意英文摘要时态表达的自身特点、方式及习惯,翻译的策略就是要符合摘要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常用习惯。

摘要的语态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详细研究了60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如图2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两种杂志都优先选择主动语态来组织句子。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提倡实用主动语态,因为其表达更为准确,使读者更易阅读和理解。《Science》中主动语态的使用远远大于被动语态,分别为142次和18次。《学报》主动语态的使用几乎是被动语态的近三倍,与国际接轨较好,符合英美人士的写作特点。不过,在翻译英文摘要时优先考虑主动语态,也不能一概而论,满足表达的需要是重中之重。如:BP神经网络建模考虑了普通高等学校数、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人数、普通高中毕业人数以及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4个影响因素。译为Back propagation neutral network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 the number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and the stat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若此句采用被动语态形式,谓语较短而主语特别长,头重脚轻,则显得很不地道。

2、名词性短语

在表达高度浓缩的科技信息时,译文名词性词组的处理可以用来考查译者的专业遣词造句能力。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图3英文摘要中名词性短语的使用情况

可以清楚地看到,《Science》和《学报》在名词性短语的处理上基本一致,形容词、名词以及Of结构是修饰名词最常用的三种手段,动名词、后置短语及一长串名词作为修饰语使用则相对少一些。在语言简洁方面,摘要翻译需尽量做到措辞精炼、重点突出。摘要本身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朴实简练,句型相对单纯。英语名词性短语的处理策略可归纳为:能用形容词做定语就不用名词做定语,能用名词做定语就不用动名词做定语,如用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用measurement accuracy,不用measuring accuracy。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做定语的,就少用of句型,如“用这种方法,丢包率和传输时延减少,HMIPv6的性能得到了改进”,可以英译为“With this method the rate of loss packet and the delay of transmission were decreas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HMIPv6 was improved”,译文从语法角度上看是正确的,但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析却没有做到文字简洁,一句话里出现了三次of结构,显然有些拖泥带水,可将其重写为: “With this method the loss-packet rate and transmission delay were decreased and the HMIPv6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通过使用连字符及直接将名词用作修饰成分来达到摘要表达简洁的要求。

3、句子复杂性

学术论文句子结构的复杂性也是翻译中应考虑的一个方面,本研究主要考察简单句、并列句和从属句这三个分类,如图4所示:

《Science》和《学报》在句子复杂性差异较大。前者仅使用35句简单句,应用从属句的数量比简单句多近一倍,达68句,而后者则大量使用简单句表达,达到102句,并列及从属句的使用则少了一半还要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语结构形式的特点,重形合,句子多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从属句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紧密连贯,逻辑性增强。由于汉语采用意合法造句,很少甚至不用衔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且中文摘要通常信息量大,结构松散,这无疑又为英译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英译必须要透彻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按照英语思维和行文习惯来重新组织译文,必要的时候做拆句、合句以及句子嵌套的处理。如翻译“委婉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外交语言也不例外,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可译为“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widely exis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is no exception, in which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euphemism...”。原文“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是“语言现象”的修饰部分,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定语,可译为简单句“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It widely exis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但这样会使译文行文松散,不够严谨,因此更好的选择是引入先行词that来引导定语从句。另外,“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与前一分句有较强的关联性,可以处理为in 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样的嵌套处理在摘要英译中可使句子结构紧凑,增强逻辑性,进而提高可读性。

4、主位及述位结构

以主述位为基础来确定翻译单位对译文语篇的建构有直接帮助。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与句子信息相关的主题;而述位则是由主位发展而来的新的信息,是句子的核心。英文摘要高度概括论文内容,传递某种观念或理论的新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已知的部分说在前,新知的部分说在后,由‘熟'及‘生’,不仅可以逐步深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而且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预期及逻辑思维按顺序展开的方式。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主位与已知信息、述位与新信息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有时候,有标记的新信息也会在已知信息前面出现”,如段落开头第一句。由此,我们不对语料库进行信息先旧后新的定量统计,只对改进翻译实践做定性分析。

例“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陆地水份及矿物质的利用已增加超过10倍。未来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增长将加剧这种压力。重大的环境变化从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到对生态圈的干扰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积累作用。” 译为“The use of land water and minerals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tenfold during the past two centuries. Future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tensify this pressure. 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varying from disruption of local ecosystems to disturbance of the biosphere are the likely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译文基本按照中文顺序逐词翻译,但仔细读来,前两句都是以人类的相关活动作为视角来阐述,而第三句的“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忽然转到了环境,这样的新信息主位,破坏了信息结构的连贯性,使读者思路发生跳跃,不如将“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选为主语,以旧信息视角引入,进而阐述新话题,改为“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likely to lead to 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varying from disruption of local ecosystems to disturbance of the biosphere.”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翻译时应整合汉语摘要的信息后,按照英文表达习惯及连贯性要求重新组织。

五、结论

摘要翻译的难点在于,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照原文的内容和语言形式翻译就能完成任务。针对于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以英美人士撰写摘要的特点作为中国人摘要英译的策略,把原语信息用目的语的独特结构重写出来。这样的英译摘要才会有较高的质量和良好的交际性,有助于学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Baker,M.1995.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2]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arget Vol7.

[3]黄国文,2005,《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梁福军,2010,《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