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交换技术论文

软交换技术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组成

软交换技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下产生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要素方面:

1.1.1开放性业务生产的接口。因为软交换技术在提供与处理业务方面有强大的功能,能够通过API接入到应用服务器当中,为用户提供新的网络业务。同时,为了更好的与通信网络兼容,能够与SCP相互配合,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并且智能性非常强的业务。

1.1.2具有综合设备的接入能力。软交换在操作时能够为多个协议提供支持与处理技术,这样能够更好接入到一些业务处理设备中,使通信网络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

1.1.3策略运行支持系统。与传统的OAM系统有一定区别,该技术能够借助策略来完成系统的支持作用,并且能够按照网络的特殊功能实现更好的干预与调整,从而确保其可靠性。

1.2软交互技术功能

1.2.1媒体网关的接入功能。软交换能够顺利接入到网络中的某一个节点或者是端口上,还能够实现几个端口共同集合的效果,在接入以后,能够实现代码转换与映射。比如,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以及综合接入网关等,实现对媒体、资源的有效控制,还能够对各种弱信号进行处理、实现系统的维护管理、连接管理以及信号传输管理等。

1.2.2呼叫控制功能。该功能是网络系统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功能,能够相互间建立起呼叫、释放等控制功能,在多媒体平台下实现这些功能,还能够实现智能触碰呼叫、连接控制、呼叫处理等功能。支持的双发呼叫控制具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能够使双发成员自动获取退出、旁听或者隔离信息。

1.2.3业务提供功能。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交换能够实现的业务也在增多,甚至能够实现全部业务的承接,主要有基础的业务以及补偿业务,除了提供这些业务以外,还能够处理一些智能化强的业务,实现与第三方的互通与合作,为更多具有增值空间的业务提供了平台。

1.2.4互连互通功能。一般情况下,网络各个系统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的,在网络不断演进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为此,这些系统间相互协作,共同支持网络进化。比如,可以通过智能网关实现与网络信令的互通,由此为客户提供诸多的智能化业务。

2移动通信中软交互技术的应用

2.1在NGN网络中的应用

当前,通信网络发展方向正在向NGN方向靠拢,双方在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一种结合方案,该方案就是IMS方案。软交换技术比起IMS有更强大的功能。并且,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能够不断演化,其最先提出是在2G网络中;其次是能够将其分为两个域,一个电路一个分组;最后一个阶段是从R4阶段中提出来的,电路域要实现与承载面的分割。R4在发展中能够在移动通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功能,其优势体现在:能够使研发成本降到最低、能够快速、及时的将业务引入、能够加快网络发展与业务承接速度。

2.2在移动通信中的组网应用

软交换能够在通信系统中进行小规模的组网。主要是指通过软交换将移动通信划分成各个区域,由软交换负责对这些区域的业务承接,并能够对MSC与Server两个装置进行联合设置,而不用将两者放置在同一个机房中。此外,该技术还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组网。由软交换负责本地网络移动通信的业务承接,而此时,MGW要能够与MSCServer实施分别式的功能设置;并且MSCServer在省会级的市区应用较多,能够对本地网络进行必要的监控及管理。

2.3软交换与3G技术的对比

从结构上以及一些接口协议上看,双方差异不是非常显著,但是在业务承接数量上看,软交换与3G存在的差异也不是非常明显,并且双方都能够实现接口的开放。为此,在移动网络中可以同时构建出NGN与3G网络,双方在承接的业务种类上与基本构架上也有非常强的一致性。不同的是,软交换能够在WLAN、CATV等网络系统中进行业务承接,并且在一些微波网络系统中也能够实现承接。能够对网络系统中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并且终端在接入时也非常灵活和方便。可以与用户的固定电话、移动设备等进行有效的互通与连接。在对WALN、ADSL接入以后,能够使网络用户之间的竞争增加,软交换系统能够安装在小型终端设备中,可以使整个网络系统运行效率增强,并且能够降低资源浪费率,缩短了设备回收的时间。而3G通信系统投资成本回收至少要利用7年时间,由此可见,软交换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非常可靠。

3结束语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交换技术 电力 通信系统

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所谓“软交换”就是指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系统和设备解决方案。换言之,软交换是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剥离出其中的呼叫控制功能,再通过软件技术实现其呼叫控制功能,进而使得呼叫传输和呼叫控制二者想独立,这就为系统的控制与交换以及软件可编程功能实现各功能的可分离的平台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软交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功能,如: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呼叫控制等功能。另一方面,它还为在网络上提供开展新业务提供了大大便利,这主要是要归功于软交换网络资源与网络能力很好的相结合起来,并设置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

1、背景

随着电力市场化、开放化的趋势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信息系统的业务将发生变化。一方面,涌现出不少新型业务如:电视会议、变电站无人视频监控、输变电线路监控及电厂视频监控等视图业务;另一方面,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同时,监视全网运行状况,提供故障记录和分析的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以及电量计费网络系统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等。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软交换主要具有呼叫控制、互联互通、业务提供等功能,下面分别来逐一介绍这个三大功能:

(1)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组成。它除了能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之外,还可以提供各种控制功能,如:呼叫处理、智能呼叫触发检出、连接控制和资源控制等等。

(2)互联互通功能。当前IP电话体系主要是由两大标准构成即:ITU-T H.323协议标准和IETF SIP协议标准,这两大标准均可以独立的均实现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但是不可相互兼容的体系结构。软交换技术可以与多种协议相兼容,自然也包括同时兼容ITU-T H.323和IETF SIP这两大协议标准。

(3)业务提供功能。一方面,软交换可以实现对PSTN/ISDN交换机的支持,并能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与现有智能网相兼容相配合,为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由此可见软交换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软交换将是下一代话音网络交换的核心。如果说传统的电信网是基于程控交换机的网络,那么下一代分组话音网则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软交换是新、旧网络融合的枢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层面:

第一个层面——用户。传统的交换网络的封闭性,一家设备供应商往往包揽所以的包括软、硬件供应、更新维护以及应用的开发在内的每一项事物,理所当然用户也牢牢地锁定在设备供应商的那里,压缩了用户选择的空间,导致用户在设备维护费用上失去了应有的主动权。

第二个层面——成本。将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与软交换技术相比,软交换技术更具经济性、低成本性,可以说是地投入高产出。这主要是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软交换技术实现了平台的开放性,使得新的应用可以更快、更易的与其相衔接;另一方面,软交换所以使用的元器件很多都是普通的计算机器件,这就降低了其元器件的采购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第三个层面——可靠性。

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相比,软交换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网络的可靠性。用户在组网的时候可以利用软交换的优势采用功能软件的形式将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核心功能先进行了分类,然后再将其往下分配到各骨干网络。

4、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电力通信网分布广泛,业务极为繁琐,虽然拥有多种网络形式,但是各种网络一方面都有各自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 且它们相互独立不能实现互融互通。但是随着软交换技术的出现,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在电力通讯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所能取得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4.1统计汇总的优势

对于纵横交织的电力网络和业务繁杂的电力系统来讲,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1)方便便捷地对所有的业务进行汇总并输出分析报告;(2)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错误警报,同时显示故障错误的具体的地点和原因,并自动将其发送给电力抢修和维护部门。(3)清单的采集功能,并可提供详细的电量与电话计费清单。

4.2电力通信网中的网络互通的优势

电力通信网不但拥有电力系统独有的载波电话网络,而且同样也存在计算机网络,它们是以协议为基础的分组网络。电话网和计算机网可以利用软交换技术所提供的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来实现它们之前信息指令相互传输相互识别。这样一来计算机网络能更便捷地对电力通信网进行管理和协作更好的支持各业务的开展和实施。

4.3新业务开展的优势

当前,语音和数据信息为电力通信网中的主要传输的信息,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革新, 这对电力通信业务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可视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新兴业务。面对这些新的要求,软交换技术可以大显生手,这是因为其不但可以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而且还可以利用新的网络设施与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为新业务的开展提供便捷。

4.4统一不同介质网络的优势

当前电力通信网中拥有多种传输介质,且各自独立不相兼容,并必须采用各自专用的设备, 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来组建网络, 利用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搭建一台多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设备的需求降低设备的总采购额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使依靠各种不同介质传播的网络达到了一定的互融互通的效果,正是由于实现了不同介质在同一网络中信息传递从而简化了过去不同介质间的繁琐的数据转换;同时在管理维护上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因为现在只需对同一类设备进行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总之,软交换技术应用作为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应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电力通信网中引人并实施软交换技术,一方面,在技术上既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电力供应企业顺利向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的的演进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基于软交换技术应该在电力通讯系统中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我们可以很好的预见其良好的市场应用与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马绪.关于NGN在陕西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探讨[J].华中电力,2006(04).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通信组网技术;VOIP;软交换;VSAT;用户接入网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23

[中图分类号] F272.7;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38- 01

1 概 述

随着通信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组网越来越灵活, 未来组网融合将体现在“话音与数据”“电路与分组”“有线与无线”“电域与光域”等多个方向发展,包括近年来迅速崛起的VOIP、VPN、软交换等组网技术。

2 通信组网技术在吐哈的应用

2.1 吐哈油田通信网现状

由于油田地理位置、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吐哈工作区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由此造成了通信方式的诸多不便利, 因此综合利用通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来组建跨地域的吐哈网络,实现吐哈通信网的全方位覆盖,解决新发现油区、外办、国内作业队伍以及国际化工程技术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络问题,对促进吐哈油田技术向国家一流水平、国际先进水平迈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从而也使吐哈通信网的实惠广泛地惠及到吐哈油田。

2.2 吐哈亲情网组网方案

如何把传统吐哈通信网与信息网进行整合,并将其延伸到国内联络点、外办点以及国内外作业队伍,提供便捷、实惠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接入,真正体现通信、信息为油田服务的理念。从技术层面而言,需要利用目前先进的通信组网技术,甚至下一代网络技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要解决鄯善、哈密两区域油田手机用户互拨存在长途费和漫游费的问题,以及固话拨打油田手机实现本地化的问题;②要解决有固定办公点和联络点的油田驻点通信无缝接入亲情网的问题;③解决远离吐哈油田的国内外钻井、井下作业队伍通信、信息问题。

2.2.1 无线移动与固网组网方案

无线移动与吐哈通信网互连是无线与固网的融合,是吐哈亲情网建设的第一步。油田鄯、哈交换机分别与吐鲁番和哈密移动进行物理上的互连,然后通过哈密和鄯善油田交换机数据的配置和调试,实现了鄯哈手机互拨为市话,鄯、哈固话拨打哈、鄯手机皆为市话。

2.2.2 基于VOIP技术组网

对于外办和边远油区由于站点多,容量少,直接采用软交换组网,这样可以方便扩容站点,减少建设成本。各通信站点用户网关设备(IAD)通过SDH光传输系统连至哈密核心软交换系统,组成星形结构;并且分别在各站配置模拟中继,和本站的卫星网互通作为备份路由。当光传输系统中断或其他原因导致各站IAD不能连接至软交换核心设备时,各大站IAD通过卫星模拟中继与软交换核心设备互通。

2.2.3 VSAT技术组网

由于国内外钻井、井下都地处偏远,有线、无线通信都很难达到,因此采用VSAT组网技术,充分利用它的技术优势:覆盖范围广,适合应用在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地面通信网络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同时利用卫星双向系统解决Internet的接入问题,实现了语音、数据的通信,并可实时访问吐哈信息网络。

3 通信组网技术在吐哈的应用

3.1 吐哈通信网面临的问题

3.1.1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趋势

(1)目前各大厂商不再对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投入研发力度。

(2)系统扩容不方便,投资大,升级不仅要对软件升级,还需对硬件进行整体改造。

(3)增加新业务困难,必须与软、硬件相兼容。

3.1.2 软交换技术发展

软交换技术已发展10余年,在发展中不断成熟,是当前主流通信技术,由于采用呼叫与承载相分离,所以业务接入非常灵活并具多样化,终端接入非常方便并具有可移动性,同时将大大节省长途费用。

3.2 吐哈网络现状

吐哈油田信息网络用户接入网实现了光缆到楼栋,五类线到用户,从投资上讲,一旦核心软交换系统建设完成,在终端层面只要信息网络到达的地方,软交换网络和信息网络可以同用主干光缆传输通道,宽带和语音将使用同一接入网,不仅可以减少投资,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电话的障碍率。可以看出:

(1)当今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必然催生新技术的应用,吐哈语音系统的改造是大势所趋;

(2)吐哈信息网络基础奠定了软交换应用的基础;

(3)国务院对三网融合的决定加快了吐哈语音通信系统改造的步伐。

3.3 软交换在吐哈语音通信的应用

软交换是未来语音通信网络的核心控制设备,通过IP网承载软交换语音信息。它一改传统程控交换机一些功能的缺陷,将呼叫控制功能和业务承载相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提供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吐哈通信网改造思路:①布署吐哈油田核心软交换系统,为老设备的改造做好充分准备;②逐年改造吐哈所有传统程控交换机,将原来的用户割接到软交换系统;③用户拨号优选IP路由,节省长途费用,在IP路由中断时,软交换自动识别走PSTN路由。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据交换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 9 4 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 C 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 C 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 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 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 0世纪9 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 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 T 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 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 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 T 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 T 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

A T 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 T 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 T 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 T 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惠文 陈建亚 纪 红 冯春燕:现代交换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平台;通信;软交换机;数据备份;设计;思路;方案;分析

1 基于计算机平台实现通信软交换机数据备份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建立在计算机平台基础之上的通信软交换机数据备份系统是以人工化备份作业流程为前提,在计算机控制影响下以无人干预为特点的软交换数据备份工作任务。从传统技术应用的角度上来说,要想实现通信软交换机数据备份的工作任务,势必需要通过购置大量硬件设备的方式完成对工作平台的搭建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大量的设备以及平台构建方式,一方面虽然能够确保软交换机的数据备份工作任务得到最大限度的缩减,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工作平台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难度明显增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需要通过设计方面与网络方面的合理优化,通过配备计算机中心服务器设备的方式,撤除传统意义上的DCN网络运行模式,直接在CN2网络运行模式的作用下实现对软交换机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这也就使得传统作业模式下文件传输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带宽传输“阻塞”问题得到了最为有效的削减与控制。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建立在计算机平台基础上的整个通信软交换机数据备份系统的编写模式应当采取全模块形式,其目的在于确保整个数据备份系统能够具备较好为扩展性与维护性。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3G网络与软交换机的有效融合是极为必须且可行的。未来发展过程当中的3G终端设备数据备份作业的实现仅需要通过增加接口程序应用模块的方式而实现,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各种功能重叠或是交叉的小型工作平台的出现。更为关键的在于:在计算机平台的支持作用之下,整个模块编写作业的完成可以说是完全建立在主流数据库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当中的,通过联合核心网网络的方式实现数据备份的无人干预属性,建立在节点独立步骤的完成基础之上最终确保数据在本地磁盘列阵中的有效储存。

2 基于计算机平台实现通信软交换机的数据备份设计方案分析

3 结束语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商用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所在,借助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对繁琐程度较高的数据备份系统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基于计算机平台实现通信软交换机数据备份系统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方案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湛文韬、李战怀、王彦龙等,远程数据备份系统中的日志延迟保护机制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z3):220-225.

[2]王迪、舒继武、沈美明等,一种SAN环境下数据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27(9):1788-1792.

[3]丁胜、李顺新、陈建勋等,数据备份系统中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J].微机发展,2005,15(5):59-61,65.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SIP通信 医院SIP系统 医院无线通信 语音呼叫

中图分类号:TN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142-01

1 引言

SI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可以用UDP或TCP作为其传输协议。与H.323不同的是: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SIP规则资源定位语言描述,这样易于实现和调试,更重要的是灵活性和扩展性好。由于SIP仅作于初始化呼叫,而不是传输媒体数据,因而造成的附加传输代价也不大。SIP的URL甚至可以嵌入到web页或其他超文本链路中,用户只需要用鼠标一点即可发送出一个呼叫。与H.323相比,SIP还有建立呼叫快,支持传送电话号码的特点。本文基于SIP,面向医疗语音应用环境,设计实现了一套VOIP应用系统。

2 SIP协议简述

基于SIP的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用户客户(User Agent Client)、用户服务器(User Agent Server)、服务器(Proxy Server)、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注册服务器(Register Ser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等,其网络构架如图所示。

3 系统总体设计

医院SIP系统主要针对用户进行设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模块:(1)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是本终端的核心模块,也是本终端设计中唯一能同SIP协议栈进行交互的模块。主控模块便是由一个主线程和SIP协议栈所提供的各种API组成,通过和协议栈进行交互,负责处理几乎全部的事务。该模块使得SIP协议栈的操作和其他模块很好地隔离开来,极大地降低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2)主UI模块。主UI模块是本设计的主界面,负责初始化用户界面并报告和显示当前用户状态。该模块初始化主线程和查询线程,并随时按要求传送和接收各种状态参数,将用户当前的状态展示在主界面上,呈现给用户。(3)注册模块。注册模块由两个小模块组成:注册UI模块和查询模块。其中注册UI模块由注册界面组成,负责获取用户填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主UI模块;查询模块由一个查询线程组成,其实现的功能为每隔一秒钟向主控模块发起一次询问,使得主控模块可以了解当前用户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相应状态机判断应该执行的下一步操作,最终将当前状态反馈到主UI模块,呈现给用户。

4 系统运行描述

系统客户端运行过程中,首先遵循以下工作步骤:首先终端启动并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操作完成后根据是否登录成功进行判断;登录成功则可以选择是否进行通话,若登录不成功则保持在初始化状态,不能进行通话,等待用户注册;若登录成功则可选择是否进行通话,若要通话则创建对等实体的语音传输,通话结束后可选择退出,所有线程结束。对于主控模块来说,其利用有限状态机(FSM)进行运作,其状态转换图如图2-3所示。

通话功能的实现:通话功能只有在用户登陆成功后才能进行,在未登陆状态时,发起的通话状态会被主线程根据状态机进行判断并屏蔽掉。点击“通话”按钮,主界面将界面上的电话号码作为参数,向PJLOOP主线程发起msg_call消息,主线程根据on_call_state的消息绑定调用PJSIP协议栈的通话发起函数,此时PJSIP内置的通话线程开始运作,当收到消息后,协议栈会根据自身的状态机判断并返回给主界面对应的状态参数,由主界面进行处理并显示在主界面的左下角,呈现给用户。通话过程消息调用流程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糜正棍,王文鼎.软交换技术与协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5月.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验技术基金;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实践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学校在实验室条件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机制,设立并科学管理了“实验技术基金”,取得了切实的效果。

1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当今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但在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各类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都有自行研制实验仪器设备的经验和基础,但很多做法都是教师或基层单位的自发行为,大多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办法和长效激励机制;二是实验设备的改造与提升、特色实验设备的研制、国外引进设备的配套、实验项目的更新等,缺少相应的建设机制和制度性的资金保障;三是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构建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需要特制的实验装置,但市场上设备难以全面满足教学要求,旧有的运行体制缺少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内在动力。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政策激励和完善机制入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着力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新途径。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校设立了“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旨在改善实验条件、更新实验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从制度建设和资金保障上,鼓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制、改造具有特色并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教学装置或软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手段。“基金”立项与教改立项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校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运行体系,使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2创新机制,探索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新途径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先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该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多渠道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手段,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新途径、新机制。为此,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基金”,其立项范围为:①开发、自制具有特色的实验设备;②现有实验设备配套、改造或功能提升;③实践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软件开发;④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课题研究;⑤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其它项目等。“基金”结题验收后,对效果好的项目再从实验室建设经费中给予多套批量制作的经费支持。

“基金”以立项的方式实施,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基金管理办法》(含评审指标体系)等规章制度,明确了立项原则、审批与管理、经费使用、验收与结题等要求。学校每年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实验技术基金立项指南》,教师根据指南要求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实践教学需求提交立项申请,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立项评审,评审不但决定立项与否,还对项目方案或技术路线提出改进建议,改进后,项目负责人与学校签订立项合同。“基金”项目完成质量高、效果显著的,学校分情况给予表彰和奖励并推荐参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基金”的成果也是教改成果,是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之一。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形成了完善的“基金”管理办法和结题、评奖、与职称评聘挂钩等有效激励机制,形成了学校及学院重视,教师参与积极性高,评审体系和评审过程科学严谨,结题验收严格,使用过程及时跟踪,应用效果显著的良好局面。“基金”的实施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

3“基金”实施成效显著

3.1“基金”推动了现有设备的配套、改造和提升

通过“基金”项目的支持,改造了现有的设备,提高了设备性能,节省了资金,提升了实验效果。

“基于PROFIBUS总线的机电液一体化实验系统的研制”是将一台即将报废的液压设备,改造成基于实现现场总线、主站和从站之间任务合理划分、协调控制的、实现了机电液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验装置,可完成液压、PLC、数字PID及动态特性分析、监控与检测等实验。

“程控交换机二次开发及利用”项目,利用淘汰的两台电话程控交换机,经技术改造和功能扩展后,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控制操作程控交换机。此项目改造更新实验项目13个,其中多个实验项目属于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该设备还可应用软交换技术,与卫星数据通信网、网络状战术无线通信网进行计算机模拟和仿真。与国内其他高校“程控交换原理”实验采用模拟实验装置相比,具有很大优越性,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验效果。该项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达到同样效果节约资金约80万元。

我校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从俄罗斯引进了多台先进设备,我校教师通过“基金”立项,对相应设备进行配套或改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本科教学,节省了大量外汇,开发了研究性、创新性实验。

3.2“基金”支持了实验设备的研制,弥补了市场化实验设备的不足

机械学院教授针对学生在传感器等学习过程中感觉抽象、缺乏真实感,只见原理不见实物、只有原理图不易理解等问题,利用“基金”立项研制了两套“多种传感器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是便携式传感器综合实验仪,几乎包含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所有30余种传感器,能带入课堂为学生边讲解边演示且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已用于三届学生相关课程的教学。市场上的产品无法满足上述教学需要,这些装置也为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强,特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反馈效果很好。

以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为代表的武器类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体现兵工特色的武器类专业群 ,“基金”也重点扶持该专业群的教学设备研制,弥补了常规渠道实验室建设的不足。

3.3 “基金”引领实践教学改革,将先进的技术或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或手段

信息学院教授根据多年的科研成果,完成了“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装置”基金项目,研制的装置可支持15个新实验(其中有8个属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先进,覆盖应用主流技术。经毕业设计工作训练,使用过该系统的测控专业学生在编制程序或应用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同学,有多名学生因为掌握了由该装置训练的组态软件、测控系统组网技术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由机械学院研究的“电动机现场动平衡实验系统”、“滤波器频响函数测试实验系统”项目,分别制作了8套实验装置,用于学生的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把正在机械领域应用的先进技术变为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独具特色。

通过政策激励,优秀教师的带动,“基金”引领了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改进了一批理念先进、构思巧妙,内容丰富、能够切实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实践项目,打造了有益于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索性教学和基于问题学习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习、课程设计环节也因“基金”的引领和推动,从内容安排到过程组织都有很大改善,成效显著。化工学院的教师通过“基金”项目,将科研成果与工艺过程结合,设置了独具特色的、有别于实习和课程设计的、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实验专用周。

3.4 “基金”促进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能力

参与研制“基金”项目或是使用“基金”完成的设备,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与“基金”项目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还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

“基金”完成的实验装置,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在业余时间利用这些仪器、设备从事学习、训练后,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大赛、力学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机器人大赛等200多人次,获奖60多人次。

4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基金”的设立和实施,是通过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为师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证和资金保障,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探索出一条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整体水平的新途径。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及行程安排

调研目的

针对以往电信系毕业生去向较为单一,集中于广州,深圳等地;大多数同学依靠外界公司来校招聘,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窄的情况,为了增进用人单位与我系优秀毕业研究生间的相互了解,我系研究生工作组与2004年8月组织了一次暑期就业调研活动:由教授带队,遴选一批优秀应届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6~10人的调研队,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与宣传,协助用人单位建立我系研究生的人才库,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配合其未来的校园招聘工作.

此次活动通过与单位面对面的交流,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拓宽同学们的视野,给同学们更多的择业选择,主要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择业地域的扩展:从热门的广州,深圳等地扩展到现在的新兴经济区域,并着重拓宽我校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地区的就业面.

2,多方向就业:突破单位的局限,从公司拓展到研究院所,高校;突破技术的局限,从单纯的研发到市场,管理等多个层面.

3,提供用人单位第一手资料:包括用人单位的情况,在业界的地位,能给同学们提供的机会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获得相关地区,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动向.

4,对外进行本校本系的宣传:扩大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毕业生用人单位之中的影响.

考察内容

1,参观公司,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分工情况.

2,通过与单位人力资源部的人员的交流,获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望.

3,通过了解华工校友的工作心得和相关建议,就业不久的毕业生的感受体会,得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4,跟研发技术部门领导和员工座谈,重点了解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5,向用人单位进行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宣传,使得用人单位更加了解和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

6,通过传递简历和座谈,让单位了解我校同学的就业意向,为他们下一步的招聘工作提供信息.

7,为公司进行宣传,扩大其在我校学生中的影响.

8,洽谈与公司的其他合作项目,如实习生计划等,为未来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行程安排

上海队

上午

下午

8月10日

8月11日

8月12日

8月13日

8月16日

北京队

上午

下午

8月2日

8月3日

8月4日

8月5日

8月6日

公司简介及招聘信息(略)

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微软亚洲工程院

公司情况介绍

基本情况介绍

1998年11月5日,微软公司投巨资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并于2001年11月1日宣布将其正式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海外开设的第二家基础科研机构,也是亚洲地区唯一的基础研究机构.微软研究院的使命是使未来的计算机能够看,听,学,能用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自1998年11月5日成立以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已经拥有在数字多媒体,多通道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及数字娱乐等领域的170多位优秀的科研技术人员.他们中的许多领军人物是从海外归来的,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有很高造诣的年轻学者.研究院成立五年来共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750多篇,并已有多项技术成功转移到微软公司微软的核心产品当中,如OfficeXP,OfficeSystem2003,WindowsXP,WindowsXPMediaCenterEdition,WindowsXPTabletPCEdition以及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

2003年11月4日,在庆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5周年的历史时刻,微软研究院在亚洲的另一重要职能机构--微软亚洲工程院宣布成立.微软亚洲工程院将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创造关键技术,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核心技术的孵化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微软亚洲工程院还将尝试开发满足亚太区用户"特殊"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改善和提升亚太区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体验.

公司主要研究和开发方向

"就象众多的学者一样,我热爱的是做基础研究,我多年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环境,能让我和一些才华出众的人在一起,发明突破性的科技,造福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用户.……身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我的新使命是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研究环境,和有同样梦想的人合作,共创人类计算的未来."

——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张亚勤

组名

负责人

研究方向和项目

网络多媒体组

李世鹏

SMART音/视频编码解码器

SMART音/视频传输

协作流化传输

肖像视频

对等网络通信

数字版权管理及安全

多媒体数字水印

多媒体计算组

马维英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图象检索和数字影集

音频内容分析

视频内容分析和表征

基于内容视频编码传输

形象计算组

郭百宁

人脸识别技术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基于样本学习的卡通风格画像自动生成方法

个性化的卡通动画生成

基于样本学习的卡通风格画像自动生成方法和笔触模拟

英文手写体的分析,模拟与生成

人体运动分析与合成

形象建模

语音组

周明

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语音驱动的信息检索

说话人特征化

多通道用户界面组

王坚

智能数字墨水

多通道人机交互装置

人机交互模型

无模式中文输入用户界面

自然语言组

语料的收集,分类和标注

统计语言模型及其应用

机器辅助翻译

文本挖掘

信息检索

统计语言学习

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

马维英

互联网搜索

数据挖掘和信息智能

移动信息搜索和浏览

图像搜索

照片管理

无线网络组

张黔

基于端系统的无缝漫游

基于端系统的自适应,协作式通信网络

低能量的WindowsMobileTM移动设备上的智能多无线电网络

认知,协作,环境有关,分布式控制下的无线电通信

网络和嵌入式系统安全

无线/因特网多媒体通信和网络

网络图形组

郭百宁

XBOX网络游戏

大型在线游戏

高真实感建模和绘制技术

系统研究组

张峥

zzhang@

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的核心技术

分布式计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适用于开发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先进的工具包

媒体通信组

李江

微软肖像

数字聚会/数字地铁

网络步话机

交互式多视角视频

交互设计中心

DavidVronay

快速原型开发

信息可视化和管理

LifestyleGaming

对公司的感受和印象

走进微软亚洲研究院,你不得不承认这里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从院长到研究员到实习学生,每个人都有着极高的热情,为技术的进步和成果的转化欣喜若狂.微软为这些精英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让每一个人都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的做研究.他们不再以物质享受和生活舒适为追求,而是为学术界的认可和造福人类的成就感奋斗.这种精神很难描述,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在我眼里,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是研究者的天堂,开发者的竞技场.它的门槛很高,只要"最优秀的人才",但是一旦成为其中的一员,你会真正体会到与精英为伍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我走访的十家单位中,张益肇博士给我的映像最为深刻.他非常的质朴亲切,会随时向你请教问题,让人敢于在他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和一位世界顶级的专家交流.回想去年10月张亚勤博士来我校访问,给人的映像也是亲和谦逊,原来真正的精英都是如此爱惜人材,如此谦虚的.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反思.

人在微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迈得过它的门槛,但是每个有远大抱负得年轻人还是应该精心准备,放手一搏!

招聘信息

2005招聘计划

本年度工程院计划招聘70~80名新员工.校园招聘即将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预计将在11月初进行笔试.有意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提前投递简历(中华英才网),或者多关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网站上的招聘信息.去年他们曾经来过我们学校招聘,但是今年的校园行程目前还没有制定.

招聘流程

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招聘流程图:

在通过首轮简历筛选之后会进入严格的笔试环节,笔试主要包括逻辑,智力,数学和编程能力四个方面.通常笔试会淘汰绝大部分的人,因此有志进入微软的同学平时要多花些功夫研究以往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

笔试通过的人也只是成功了一小步,微软严格的面试只会让最优秀最适合的人通过.通常会在一天之内由多位员工轮番面试,每一位员工都要事先分配好任务,有的会出智力方面的问题,有的会考反应的速度,有的会测试创造力及独立思想的能力,有的会考察与人相处的能力及团队精神,有的专家则会深入地问研究领域或开发能力的问题.每一位员工面试之后都会把他的意见,决定(必须雇用,应雇用,可雇用,弱雇用或不雇用),已彻底探讨的方向及建议下面员工可探讨的方向,用电子邮件通知所有下面的员工.最后,当所有的面试结束之后,面试官会集体做总结,挑选新员工.他们通常是在获得全体同意之后才雇用一个人.但是就算全体同意,仍会问申请者的老师,同学或其他可能认识申请者的人的意见.若一切都是很正面的,才会雇用这位申请者.

这样的严格组织,谨慎态度和深入面试代表了微软对人才的重视.据去年招聘情况统计,全年共有15000人向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求职,其中30人成为正式员工;其中华中地区校园招聘有3000人报名,1人通过初选,最后一轮面试时被淘汰.

应聘人员素质要求

我们这次北京调研小组有幸和微软亚洲工程院副院长,原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组主任研究员张益肇博士(EricChang)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张博士非常谦和,在他眼里我们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都是社会的栋梁,是潜在的巨大的财富.那么在微软高层的眼里,怎样的人才是最适合微软的呢

最优秀的人:微软寻找在相关领域有杰出成果的领导者.

最有潜力的人: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

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以上的要求还没有时间来证明.于是张博士也谈了微软亚洲工程院考核刚毕业大学生的部分要求:

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熟练的编程技巧和算法思想:工程院需要最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因此编程是最基本的要求

学习成绩在top10%以上:尤其在研究院不但需要熟练的工程开发技能,更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研究院和工程院需要和国外学者直接交流合作,somasteringaforeignlanguageisamust!

对基础研究和项目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希望每一位研究者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灵感和前进的动力.

大学合作事宜

微创

微创公司作为一个新型的软件企业,十分乐于与高校进行合作,从其长期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这一点即可看出.但因为实习期一般都较长,对我校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实际困难.但是,在此次调研活动中,经双方商洽,主要达成以下两个意向.

本科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合作

我校目前每年有大量的本科生需要作毕业设计,如果仍按以前的方式全部由在校教师指导,将极大增加导师的工作量.而微创公司因其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实习生.因此如果将在校生(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与公司实习相结合,一方面将减少学校的压力,另一方面对毕业生而言,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将提早适应社会,了解社会需求,这对其以后择业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

联合定向培养本科生

目前公司有意向与高校联合培养一批学生.由公司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带学生完成某一小课题,涉及到的均为微软目前尖端软件技术.毕业后该技术人员及所带学生须以微创公司员工身份赴北京的微软中国工作.

以上两个合作议题双方均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且从公司负责人员的言谈中可看出其有较强的合作愿望.合作的最终落实及具体事宜需系领导与微创公司负责人尽快联系.

TI

TI公司与大学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公司的大学合作部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每年TI都有专项资金来支持与大学的合作,用于大学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更新,软件的升级等,但是这些资金具体投放到哪些大学,就要根据大学的表现来定了.记得沈经理跟我们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大学都希望TI来投钱,但是资金是有限的,怎么办呢你做出成绩来给我看."

其实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去年在昆明举办的DSP大赛中,我校一举夺得系统组冠军,这一点沈经理在交谈中也提到了.希望我们学校今后在DSP教学,竞赛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继续与TI公司展开合作,争取TI更多的资金投入.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我系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可能合作的事宜之一就是实习生计划,相对于我系的专业来看,主要是在研发部门的实习工作.据介绍,研发部门的实习工作通常要求实习周期在半年以上,甚至一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毕业生就业意向在毕业设计阶段进入该公司实习.就近来说,人力资源部高经理建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与他取得联系,获取相关实习岗位信息,商谈相关的合作事宜.

此外,目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正急需软交换,下一代网络方面的人才,而我系通信软件与交换技术中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该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是与上海贝尔展开合作的一大优势,并可藉此与该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Intel

Intel推出的实习项目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实习学生,一般在寒暑假进行;另外一种是工作前的实习,这种方式只针对已经得到公司offer但尚未毕业的学生,经过导师和学校同意,可以提前进入公司工作,但毕业后才算正式工作,且实习期不记入试用期.

Philips

Philip的校园合作对象主要是上海地区和北京地区的一些学校.建议在年底的时候与Philips洽谈毕业生的实习问题

NI

NI公司有实习生计划,实习生需要能在NI公司待半年以上,学校可以考虑派遣毕业生到NI公司做毕业设计.

上海微系统所

由于研究所及其各研究中心承担的项目都属于一些重点大型项目,项目周期长,因此一般并不是十分欢迎仅仅是作为实习,毕业设计的合作形式.希望有长期的合作可能,如项目合作,人员合作.对于毕业生个人,欢迎报考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乃至博士后.

目前上海微系统所与清华,北大,中科大,上交,东南大学,西电等高校均有密切关系.因此我校与该所可能取得的进一步联系是研究生的免推工作,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忻老师也表示欢迎我校的保送硕士研究生.

华为3com

华为和3com合资成立的公司,目前公司处于高发展期,招人很多.由于华工学生在华为的影响华为3com对华工的学生还是非常认同,对实习生的需求不是特别强烈一般跟项目挂钩,刘玉老师已经有学生在该公司实习,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UT

UT跟华为一样对华工的学生十分认同,华工电信系校友黄小庆(记的不是特别清楚)现任UT的高层(可能是CTO),可以从这方面加强和UT的联系.我们系黄本雄和刘玉老师已经有学生(包括本科生)在UT实习.跟华为一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港湾

华工校友李一男任公司总裁,目前港外已经和北京及西安各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合作关系,实习生待遇4000/月+其他补助,时间要求半年以上.目前还没有华工的学生在港湾实习,不过港湾很愿意招收外地生源,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和港湾的合作.

Motorola

招收实习学生,15/h-本科,18/h-研究生.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学校.但是Motorola已经在我们系建立了Motorola单片机与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Motorola公司非常需要会MotorolaDSP的学生做实习生,如果电信系有相关的学生可以推荐.同时也应该增强和他们的联系.

微软研究院

对于向往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工程院的在校大学生,除了校园招聘之外,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和微软近距离接触的.比如:"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实验室,学术讲座和科研成果交流,IT院长高峰会,教师培训,课程建设,软件和资料捐赠,赞助学术活动,微软学者奖学金计划,微软技术俱乐部项目,"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在此对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很有关系的几个项目进行介绍:

微软学者奖学金:

该计划从1999年春季开始实施,每年有15名左右的优秀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称号.获奖学生每月可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提供的奖学金;每人每年有一次由研究院提供经费的出国机会,可选择参加任何国际性学术会议;获奖学生可在得到学校和导师许可的前提下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包括完成其博士论文;微软亚洲研究院为每一位微软学者提供一套与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微软软件,并授予有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管理人员签名的奖牌及证书.

2003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向我校电信系,计算机系发出邀请,其中计算机系一位博士获得该年度"微软学者奖学金".

实习生计划:

实习生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基础研究人才,经学生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校同意,研究院面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在研究做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研究院每年会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工程院相对较少),今年暑假共有200-300位来自全世界的实习学生,甚至超过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正式员工数量(200左右).其中有两名学生分别来自我校电信系和光电系.

申请实习学生的过程如下:

网上投简历————>电话面试1————>电话面试2

间隔均为1~2周,不排除个别时间特殊的情况.

实习学生的电话面试相对于正式员工来说要容易一些,主要有基础知识,编程能力和性格测试,考察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微软技术俱乐部:

目前,全国共有27个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他们在各高校校团委指导下,通过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活跃学生学术气氛,丰富校园活动.微软技术俱乐部成立以后,俱乐部成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实践小组的活动.

我校微软技术俱乐部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几个俱乐部之一,今年获得了"2004年度全国微软技术俱乐部进步奖"的称号.现任主席为电信系博士生.

微软学生夏令营:

自2000年首届微软学生夏令营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学生夏令营,共有460名学生参与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包括:俱乐部活动交流,俱乐部发展专题讨论,技术报告,技术演示,团队训练等,为营员们创造充分交流,开阔视野,增进友谊的环境和氛围.

IBM研究中心

招收实习学生,30/h.在IBM研究中心有专门的高校合作关系部当时和刘玉老师专门谈了高校合作的事情.可以考虑增强IBM的合作.

Agilent

主要招收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通过网站job-agt_asa@查看Agilent的招聘信息,但每年Agilent的招聘规模都很小.

总的来说,各公司都有接收实习生的可能,但为了方便培训以及项目的连贯性,通常要求实习的时间较长,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一年.因此如果派遣实习生应该有两种可能.第一,安排大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时间通常有近半年时间,特别是一些不考研的同学他们几乎有一年的时间,而且能契合将来的工作意向,则对学生和公司均有利;第二,考虑研究生导师和公司的项目合作,派遣研究生参与实习,对于研究生参与的实习,合作力度应该可以更加深入,但这里需要协调公司和导师以及学生的关系.

总结

成功之处

扩大了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的知名度,增强了公司对我系的情况的了解程度,展示了电信系教师和学生的优秀素质和风范;

通过与公司人力资源部及技术部人员的交流,更加了解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望,重点了解了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通过了解华工校友的工作心得和相关建议,就业不久的毕业生的感受体会,得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通过参观公司和座谈,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分工情况,工作流程,对公司的文化和实际工作的环境有了感性认识;

通过传递简历和会谈,让公司了解我校同学的就业意向,为公司下一步的招聘工作提供了信息

给学校,系的建议

建议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几次.本次调查,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华工学生,特别是电信系的学生素质不差,但是很少有机会到这种知名的大公司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电信系以往毕业的学生主要去了广州深圳,基本上工作机会较多,因此不愿意劳师动众,冒风险再到北京,上海等地方求职.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大企业求职难度较高,加上以往毕业生少,所以对北京,上海两地企业不了解.实际上在大城市,机会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举行这样的活动,一来可以为本校打响在大中城市的知名度,二来有利于进行校企之间增进了解,把握合作机会,三来有利于低年级同学到大企业中就业.多几个在大企业中锻炼的校友,将有利于改变华工出将才,不出帅才的怪圈.要办"国际一流大学",需要的是"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机会.而这样的活动正是"走出去"的重要步骤和方式.

这样的活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到企业求职这样的范畴,而应该有系方,校方寻求与企业合作机会的大气派.除了调查就业情况外,调查,了解企业和高校合作愿望和期望的合作方式,寻找合作机会也是极为重要的目的.从交流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公司是希望与高校展开各种方式的合作的.但由于消息,政策等相关因素,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壁垒依然很高.如果我们的活动能寻找到合作的机会,不仅是电信系得到发展,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调查是一个互相介绍互相了解的过程.调查过程中,除了了解对方公司的相关情况外,应该注意介绍自己特色学科,重点学科,要学会推荐本系的特色专业.使得企业方对于我们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对于他们需要的一些学科点还可以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挑选调研队员时,尽量在专业分布上平均一些.

注意后期的工作.除了前期准备和中期的实地调查访问外,后期的继续搜集整理材料,处理洽谈合作事宜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本次去上海"微创",对方明确提出有合作意向,我们也曾在开小会时讨论过,但目前仍然缺少反映的回声.

希望系领导更加关注我们的工作,给予更加充足的经费支持我们的工作,并辅助,监督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到位.对于在调查中发现的系列问题,能够引起系领导的重视,并对系一些条文条例做出合理变更,以便更适合外向型开放办学方式.

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参加到调研活动中来.我们在联系各个单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访问期间,食宿等实际问题加大了考察的难度和成本.如果有老师同行,特别是对对方企业比较熟悉,有业务联系的老师同行,将会加深我们对公司的认识,降低我们工作的难度,减少调查成本.而且有老师,辅导员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就不仅仅是谈应届毕业生工作的事情,而且可以代表学校谈校企合作.以学生身份去谈这种问题,地位上是很不对等的.

事前应该做更周密的准备,比如将对方的安排流程了解的更加细节,是人事部还是技术部的人和我们谈,相应的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对方企业有自己校友,应提前通知.校友一般都还是比较热情,比较坦诚的.

最后,可以考虑到其他城市去考察,例如广州,重庆,江浙一带.这些地方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也存在很多的机会.

给同学的建议

对大家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建议

平常就要特别注意英语口语的练习,不能只顾着考证,很多过了六级的同学几乎开不了口说英语.记住,公司最后还是看个人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学校期间就应该经常主动的与公司交流,可以多获得一些机会.

要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对撰写简历的建议

HR人员查看每份简历的时间都非常短,不可能逐句逐条的阅读应聘者的简历,因此建议大家在撰写简历时尽量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特别注意不要出现语法错误,一个小小的语法错误导致的结果有时是很严重的,HR在很短的审阅时间之内就发现了语法错误,对你的评价会一落千丈.

对参加面试的建议

特别注意不要紧张,不明白的要主动询问面试官,主动澄清,避免没有弄清楚问题就胡乱回答.

要显得成熟一些,特别注意不要说别人(比如导师,学校)的坏话.

不要害怕提问,但问题也别太多,每个问题要问到关键,太多不着边际的问题反而会让面试官心烦意乱.

努力调节气氛,进行公平融洽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