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程序设计教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参与的第二课堂教改研究与实践,论述了利用动态网页技术,拓展学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提出要坚持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连续性和前瞻性,就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找准突破口,在这方面,使动态网页技术深入学生的第二课堂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动态网页 学生第二课堂

一、教改实践的方法与途径

(一)开设动态网页技术选修课程

《动态网页交互技术》《PHOTOSHOP计算机应用软件》等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例如笔者在校开设的《ASP.NET动态网页交互技术》选修课,就综合了多媒体、数据库、网页制作和程序设计等综合技术,是一门应用开发型的综合课程。为此,笔者亲自编写和实践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模式,以演示教学为主,同时加大了对学生实验教学的精力投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实验制作,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不仅巩固了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同时也掌握了动态网页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加深了对动态网页的理解,增强了对动态网页制作的兴趣,增长了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的逐步完善,从2000年开始,笔者借助学校计算中心的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和基于网络的精品课程建设,同时积极开发适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支撑系统,以实现网络教学、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等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由教师主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充分参与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技术”等多门课程先后成为省级精品课程,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和实验教学支持平台的应用,方便了教师组织教学,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通过系统测评监督机制,实现教学环节的动态管理。

(三)引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课题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培养创新能力渗透到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该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开发室和动态网页开发室,组织学生参加开放型实验设计活动,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选题,也可自带题目。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我们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个人求职网站的设计为案例,统领学生对文字排版、图形处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工具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并以网页对数据库的访问技术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和网页内置对象的深入学习,收效良好。

(四)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系统开发技术平台更新快,其中,动态网页开发技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结合计算机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的最新理论、实现技术、开发平台等成果逐步融入课程建设,出版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增加了多媒体、数据库、网络技术、网页设计等应用内容;出版了《VB.NET程序设计技术》,增加了ASP.NET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和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修订了《大学计算机基础》《VB.NET程序设计技术》实验教材,强化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设计、综合实验设计,既为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了开放而完整的指导教材,同时也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改实践的收获与成效

(一)推动了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为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往往面向新技术、新课题,特别需要有一支善于学习,技术过硬,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所以,加强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的更新与提高尤其重要。在动态网页交互技术选修课程的开设与指导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和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加快了教师知识的更新,丰富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为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可见,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二)丰富和完善了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系统

教师和学生在第二课堂上的积极互动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这些课程涵盖了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网页制作、数据库、多媒体应用、VB6.0程序设计、VB.NET程序设计技术等教学内容和模块,能够随时随地支持教师备课、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网上作业、自主练习、自主测试、讨论答疑、实验通知、成绩管理等教学活动,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次多模式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开放实验项目的训练,以及第二课堂参与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过程,有助于带动和培养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组教师的教改科研项目,使课堂所学的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等知识得到了综合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其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几年来教研组成员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开放性、创新性课题研究和系统实现课题二十多项;其中,“大学英语四、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高校后勤ISO认证网络支持平台研究”“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等多个有学生参与的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通过开放性试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课外开发指导,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 转贴于

(四)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环节、开设选修课程,参加各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讨等途径,有助于进行计算机基础新型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创新能力培养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再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通过实验亲自体验,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探索式学习模式。教改课题实施中有5篇论文在厅级以上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有8篇相关论文在计算机教育等CN期刊上发表,这使立足信息技术,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较以前更强,热情更高。

三、教改实践的经验与体会

(一)学生第二课堂助推计算机基础教改的连续性

几年来,以教学课程组教师为主导,同时,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参与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开发和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参与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建,开发计算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等过程,既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又为保持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连续性,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尝试。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连续性,成为凝聚合力锻炼队伍的平台,教学改革不仅需要老师的积极投入,更需要学生第二课堂的积极参与。

(二)学生第二课堂引领计算机基础教改的前瞻性

在确保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带来的快速变化必然带来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专业学科发展的变化,这要求教学过程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通过开设选修课,开设创新性试验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等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有助于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开展创新研究、实践创新理念的园地和课堂,从而使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不断融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三)开展第二课堂要着眼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的驾驭知识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计算中心网络数据库实验室、综合开发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机会,同时也为较高水平的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和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中心机房实行全日制开放,允许学生在课余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在研究性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实验提示方向,帮助审查完善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释疑解难,对实验结果与报告展开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所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

(四)开展第二课堂需要一支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基本训练

1.通分:5/6和2/9、3/4和1/7、2/3和7/24、11/20和4/15,思考:通分时,确定公分母有几种情况?

2.计算1250+125、1.38+6.2、2/9+5/9三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计算整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2)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3)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通分训练及加法运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进行新课

1.巧引妙转,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题2/4+1/4、32/40-15/40、21/60-8/60,要求学生口算、回答计算法则及解题依据。学生说清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这一算理,教师板书计算结果,又布置学生把题目中不是最简分数的约成最简分数。学生边说教师结合前面的板书板书出以下的形式。对照板书,让学生比较化简前后算式的异同,从而引入新课。

(附图{图})

【设计意图:由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转化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着力,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渗透,有利于学生发现算法,掌握解题思路。】

2.启发谈话,引导观察。教师说:“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么算?我们还没有学过,但这3道异分母分数加减题,我们又都知道了它们的结果。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同座同学互相讨论讨论。”

3.尝试练习,共同探究。教师出示尝试题:计算1/2+1/3,4/5-2/15,请俩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试算。学生尝试练习,师生集体校正后,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讨论下面的思考题:

(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与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这时,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试一试,他们能从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兴趣。尝试实践后组织学生讨论思考题,有助于揭示算理。】

4.直观演示,验证算理。教师出示3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图,在上两个图中,用阴影分别表示1/2和1/3,上下平移相加得出第三图中的阴影(如下图)。然后提问:相加后,图中的阴影部分是2/2吗?是2/3吗?是多少呢?继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组织以下操作谈话:

(附图{图})

师:以第三个长方形的空白部分为一份(出示和空白部分完全重合的硬纸片)去量这个长方形,谁来试一试?量得它有这样的几份?

生:6份。

师:阴影部分应是这样的几份?

生:5份。

师:阴影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

生:5/6。

师:所以1/2+1/3得多少呢?

生:5/6。

师:这个5/6是怎么得来的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小硬纸片量一量第一、二个长方形各有这样的几份,阴影部分各占几份?

生:都是6份,阴影部分分别占3份和2份。

师:所以1/2+1/3也就是几分之几与几分之几相加呢?

生:3/6与2/6相加。

师:对。刚才同学们的操作思路,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完成以上操作谈话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要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后再加减。

(附图{图})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

三、课堂质疑

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四、课堂练习

1.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3/5+1/4=()/()+()/()

1/2-1/8=()/()-()/()

1/3-1/24=()/()-()/()

5/8+3/7=()/()+()/()

3/8+3/10=()/()+()/()

5/12-7/18=()/()-()/()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6+2/93/4-1/72/3+7/24

11/20-4/15

3.改错。

1/3+3/7=4/10=2/5

7/10-4/15=7/30-4/30=3/30=1/10

4/9+7/12=16/36+21/36=37/36

2/3+4/7=14/21-12/12=2/21

4.计算下面各题,再想想,这些题怎样算比较快?

1/5+1/31/4+1/91/5+1/13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整合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焦点。新高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采取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发挥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呈现工具、情景创设工具、个别学习支持工具、交流合作工具、研究工具的作用,创设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尽量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主要发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大量的数学教学论文资料和课堂教学录像的分析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多停留于形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例如,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但是,许多教师却将情境的创设泛化,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使得技术的运用适得其反,没有体现整合的效果。种种问题说明,教师对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很多时候,信息技术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没有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教学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次数远远多于学生使用的次数。也就是说,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

我们先后经历了8次课改,多数只注重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只有较好地认识、理解学科的本质并寻找到技术与学科的结合点,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体现,才能深化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新课改条件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是一套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实验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几何定理的研究和利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要求师生都熟练使用几何画板和Word等工具。具体实施如下:

(1)情景导入,明确目的。创设现实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明确数学实验的重点。

(2)做”数学实验”,自主探索。学生明确了课堂目的后,让学生用几何画板做数学实验,独立探索,发现数学概念包含的本质特征、规律形成的原理。

(3)讨论总结,提出规律。学生将探索获得的概念属性或规律与学习伙伴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提出正确的概念或规律。

(4)概念/规律应用。将所获得的概念或规律应用于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是进行一些练习,也可以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时学生独立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

(5)反思。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讨论如何获得概念、发现规律的,用“数学实验”进行学习对自己解决问题有什么启示等。

2.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此模式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化抽象为形象,主要适用于一些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此模式进行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能够熟练使用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工具软件。

3.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与生活有关的计算机公式、规则的复杂应用教学,如统计计算,要求具有多媒体教学环境,要求师生都熟练使用Word、Excel等工具。

4.协作研究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有关程序设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具有计算机教学环境,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操作基础。

三、案例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进行的高中数学第一册(下)《函数y=Asin(wx+φ)的图像》内容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根据该课时特点,采用支架式教学,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分解为三个教学目标,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相关图像,使学生从感官上意识到A,w,φ可能对图像有影响。

(2)利用Mathematica软件的作图功能,学生对A,w,φ取不同值,观察相应图像,了解A,w,φ对图像变换所起的作用,如A决定振幅变换,w决定周期变换,φ决定相位变换。

(3)以小组的形式,调用在Mathematica软件环境下开发的函数,研究y=sinx的图像到y=Asin(wx+φ)的正向变换过程及逆向变换过程。

3.情境创设。给学生一组图片,让学生对其观察,使学生意识到A,w,φ可能对y=Asin(wx+φ)的图像有影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怎么验证无影响?如果有影响,有哪些影响?从而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形成由“教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1)将所提问题,Mathematica软件的使用说明等相关教学资源发不在网上,学生可进入相关网站进行查询。

(2)协同合作。

4.信息资源设计。除了准备完成教学目标的相关问题外,还要准备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题目以供进度快的学生继续研究。另外,准备相应典型习题,对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巩固与提高。这些信息在指定网站,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查询。

5.自主学习设计。第二个与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设定研究计划,根据A,m,φ所取的不同数值来研究其对图象的影响;在调用函数研究图象的变换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观察图象的动态变换过程,总结出其相应的变换规律。

6.教学实践点评:

(1)学生对Mathematica的作图功能掌握较好,在考察A,w,φ对图象变换有哪些影响时,有的同学发现了当A取负值时的图象与A取正值时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情况,对函数的对称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取负值时对图象有哪些影响的新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的学生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对其进行了解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2)部分学生调用软件包中的函数不是很熟练,这要求教师在第一课时作好示范工作:还有部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不够专心,在网络环境下做与教学无关的事,这要求学习小组的组长作好监督工作,这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协同学习的重要性。

四、总结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现代社会数学化的进程。信息时代就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它不仅要求人们掌握电脑的简单操作,而且要求人们有自觉地数学意识、灵活的数学头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渗透计算机意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系统动力学基础”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本科学员的专业选修课。系统动力学可以为复杂非线性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规划和系统预测提供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有助于提高学员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因果思维能力,以及利用建模仿真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要教材为王其藩著的《系统动力学》,总计30学时,其中讲授24学时,实践4学时,考核2学时。

2“系统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准备

2.1了解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

想要上好一门课,首先必须了解授课对象的专业、人数、学科背景,以及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基本情况。可以采用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到学员队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学员对课程的预期时间精力投入情况,对课程的期望和需求以及学员的个性、情感等基本情况。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梳理学科知识网络,明确本课程相关的先导课程和后续相关课程。例如,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预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工程原理。通过与学员前期交流,可以了解学员现有知识体系以及对先导课程的掌握情况,这样在课程设计和讲授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2教材选取

教材选取是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系统动力学有一些国内外相关教材专著,其中王其藩的经典教材《系统动力学》内容充实,基础理论方法阐述较全面系统,引入较新的Vensim系统动力学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理论实践结合较好,比较适合作为基本教材。钟永光等人编著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侧重培养系统思维主线,弱化微分方程式等数学知识,对动态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结构、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的绘制原则,复杂系统基模等概念阐述较为清晰,是对基本教材的有益补充。其他相关教材可作为课程课外读物,例如《系统动力学与计算机仿真》虽然教材内容和实验软件比较陈旧,但是教学实例非常丰富。《系统思考和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系统动力学:政策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增长的极限》等教材阐述了系统动力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有利于开拓学员的视野。

2.3教学交流

教学交流是进行课程准备、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想上好本课程需要与学科和课程建设负责人、承担相关学科方向(特别是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仿真工程)课程任务的老师、教学岗老师、教学督导专家等进行交流研讨。作为新教员更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教学观摩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国家视频公开课、MOOC、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同类课程(例如美国MIT的系统动力学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课程的先进理念、经验,借鉴先进的建设成果。除了课前以外,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结束后都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课件大赛、教学督导、撰写教学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等方式与教育教学界同行进行教学交流。

3“系统动力学基础”课程设计

3.1顶层设计

要想全面把握和上好一门课,需要从战略上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非常用心地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思想进行系统动力学课程的顶层设计。本课程面向系统工程、仿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重点突出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模和应用。课程涵盖系统动力学中的系统分析、建模、仿真、实验分析各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学员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理解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建模原理、建模过程,能够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及仿真环境建立宏观层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解决宏观层次的系统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过程和方法设计上,除了进行基本概念方法讲授外,还需要展示系统动力学在社会、经济、生态、军事等特定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学员对系统动力学应用的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应用问题,组织学员从系统动力学和科学实验角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软件开发相关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从而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3.2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根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网络中的地位作用和学员的认知规律,科学论证和选取课程核心内容和知识点、设计教学实践环节等。需要特别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呼应、分工、衔接。例如,一阶负反馈的基本概念在以前的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讲授过,本课程中就需要从系统动力学因果分析、定性定量建模、Vensim建模仿真实验分析全新的角度进行讲授。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建模原理和步骤;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因果回路图、存量流量图、状态、速率、辅助变量和常数、参数、方程);系统动力学分析技术(简单和复杂系统结构和行为分析、振荡、延迟、基模、灵敏度与强壮性分析、模型精炼与重构、政策/决策分析)。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技术(Vensim软件、函数、输入输出分析);一阶系统建模仿真实验、二阶系统建模仿真实验、应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解决复杂军事问题。

3.3课程特色

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和独有的特点,本课程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螺旋”主线。与一般的理论课或实验课不同,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课程主要按照“案例引入—原理推导—软件实验—综合应用”的思路展开。因此,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讲解与应用案例结合、抽象的理论知识与Vensim系统动力学软件实现相结合、培养学员综合解决现实应用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二是突出课程的系统特征、因果特征和动力学特征。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能够建立系统辩证观,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通过对因果特征和动力学特征的讲解,使学员掌握联系、运动与发展的辩证观点。系统动力学与物理学中的动力学具有相似性,系统的结构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力”,系统状态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系统行为相当于物理学中的“运动”。系统内部结构和反馈机制决定了复杂系统的行为模式和动态特征。系统动力学非常适合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变化的问题,例如人口、经济、社会随时间的发展、兴盛与衰亡等。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可以适当采用具有多媒体动画,仿真实验时特别需要展示系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

4结语

程序设计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本文阐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并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

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之争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支持他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应该不是或主要不是教育学教科书或研究者们提出的高深理论,而是另外一些性质和存在方式都不同的教育知识。但是,如果要问他们那些教育知识到底是什么,从哪里获得,以什么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等,他们又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却明显地受到了这些知识的支配。这类知识正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它在无形之中支配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也即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反思自身及其他教师的行为,而逐渐建构的能有效指导其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应用,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管理绩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涵义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即学校管理者采取一定措施,将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活动,力图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适时地传递给需要的人,协助教师分享并应用于实践,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

按管理的主体不同,,知识管理可分为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和教师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管理活动,即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在本文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转化、系统化分类等活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因为教师是实践性知识的承载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共享、转化等活动都离不开教师本身,所以很难将实践性知识管理与教师管理截然分开。

二、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我们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隐性实践性知识和显性实践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图表等符号进行表征的知识,也是一种经过编码化、格式化或结构化后的知识。教师的显性实践性知识主要指经过外化的存在于教师外部的文档化知识和电子化知识(或成为数字化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隐含于行动和过程中的知识,教师的隐性实践性知识是指那些深植于教师内部,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经验性的知识。笔者认为,没有被教师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即没有外显化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即教育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因为与教育理论相比,它具有不系统性、不规范性、情境性、个体性等特点,因而受知识霸权的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

在知识管理理论方面,野中郁次郎较好地发挥与运用了波兰尼的理论,认为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包括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不易传递给别人,它比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更具创造价值,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而知识管理就是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为此,野中郁次郎构建了一个名为SECI的知识转换与创新模式,分别是:共同化、外化、结合化、内化。

1 共同化(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人们通过和他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了解彼此的思想与感觉,交换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心得、价值、行为模式等隐性知识,进而达到创新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内隐学习” (Implicit Learning)与“同化”方式实现隐性知识从一个群体(个人、团队、组织)转移到另一群体。“内隐学习”在这里是指通过师徒制,经由沟通、交换心得、自我思考、反省、观察、模仿、练习、言传身教等方式而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

2 内化(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将显性知识内隐化,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不断地教育训练(training)、边做边学(lerning-by-doing)以及不断地练习(exercises)等,使组织成员逐渐接触到团队和整个组织的知识,最终改善其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3 外化(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隐性知识,例如经验、心得、想法、心意、价值、心智模式(MentalModel)等进行结构性的概念化,从而转化为可定义、可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gurafive language)、图片或影片表征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将隐性知识以让人能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人能够明白。例如程序设计师编写程序,建筑师设计建筑蓝图等。

4 结合化(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许多外显的观念和知识通过分析、分类、分享及重组等系统化的方式加以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将原来较零散的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更为多样,更为综合性的知识。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与转化模型,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其核心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同时它包括了知识的获取、转化、共享、应用、创新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加强了组织成员对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状态,并且教师实践性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促进两种形态实践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因此,本文将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模式或过程

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笔者所调查的几所中学教师知识管理活动的分析和归纳,笔者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共同化、内化、外化、结合化四个部分。

(一)共同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共享环节

这一阶段是指教师之间通过共同的备课、 “师徒帮带”、教研活动等形式来交流、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首先通过知识共享,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得到检验、才能为其他教师所借鉴,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对于新任教师而言,知识分享是他们学习实践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再次,教师通过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发现实践当中存在的新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现新的问题……的循环过程,来不断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集体说课、备课

说课和备课都是教师日常的专业实践活动。一次好的说课,可以在说教材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可以在说教法时听出说课教师对目标与手段的把握;可以在说学法时听出说课教师的学生观——是担心学生还是相信学生;是控制学生还是引导学生等;可以在说流程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师的这种种理解,正是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说”、讨论、争辩,使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共享。集体备课是学校中同一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对某个教学内容共同研讨,形成一个大家都遵从的基本的教案。在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思考和认识表达出来,同行相互切磋、相互提问和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和共享。当然,如果只是把备课当作一种形式,备课组长一言堂,其他教师只参加不发言,只有定论而没有争论,那么,备课就失去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意义。

2 “师徒帮带”制度

“师徒帮带”,在此指的是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校中,根据初任教师(一般指上岗1-3年的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在业务水平和师德素养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的指导,使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学效果的考核,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从而达到促进和加快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师徒帮带”侧重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与初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结合。与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人文课程加上专业教育课程和有限的教育实习相比,“师徒帮带”实质上是初任教师在“看中学”、“做中学”。通过观察、选择、借鉴和模仿,吸收大量的外部知识和蕴含于资深指导教师教学行动中的隐性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渐进拥有教学知识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新任教师而言,是其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有学者将其纳入内化这一阶段,但笔者认为,从对整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管理来讲。“师徒帮带”制度更多的体现的是专家教师与新任教师共享其本身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因此,将其纳入到共同化这一阶段。

3 网上互动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中的共享,而知识的流动,又可能会遇到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等多种障碍,利用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很大程度克服这些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因特网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教师可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某些教育问题或现象的看法通过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如:Email、QQ、Blog等)与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在对话中实现实践性知识共享。

4 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

听课,即“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听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无可非议的,在客观上促使和授课教师不断进取,使之想方设法组织好教材和学生,上好课,促进教学双方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听课后的评课,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们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碰撞。因此,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实践性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因为很多教学行为都是教师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教师本人很难记录下来,而同事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却能发现教师的这些习惯,在评课时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让教师对自己的隐性知识有所觉察,同时,也让这些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分享。

(二)内化: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的生成

这一阶段是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习得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尝试自己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创新,直至能有效地改进其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习得了实践性知识并自动化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践性知识还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应该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对待工作中的专业困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应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教学实践者——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当然也不排斥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在行动当中不断生成实践性知识,并将该知识内化到其知识体系中去的过程。

(三)外化:实践性知识的明晰化

这一阶段是教师将其在实践中习得和积累的实践性知识以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实践性知识的外化是实践性知识共享和将其系统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反思,又可以为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

1 教育反思日志

教育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0教育日志通常需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至少也要每周记录一次,记录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当然,日志的主体部分还是对自己的或自己所观察到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和白描。而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笔者在此将教育日志和教育反思结合起来,将其称为教育反思日志,即在记录教育事实(教育日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教育反思日志是教师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情境的结果,它展现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师的情感和认知方式,将教师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教育反思日志是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外化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途径。

2 教育案例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每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形形的问题,例如如果正确引导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组织自己的教学、如何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共享。

3 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这里之所以把教学课例作为实践性知识外化的重要途径单独列举出来,是因为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教学课例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其中一定蕴含着教师大量而又丰富多彩的实践性知识。课例与案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并且实际情境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问题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课例是教师对自己一堂课真实情况的详细记录,它体现了教师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和构思,展现了教师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技巧,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也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等等,这些实践性知识也通过教学课例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结合化: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化,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