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式理论论文

图式理论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图式理论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1.图式理论与阅读。

图式概念是国外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最先提出和应用,Kant最先提出。美国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把图式概念发展成比较完整的理论,让图式以“等级形式”长期存储在记忆里,再把图式分为“内容图式与修辞图式”两大类。内容图式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文章的内容;修辞图式是针对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

2.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需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内容图式知识来推测文章中的内容事项,根据激活修辞图式知识,对整篇章节,每一个字符利用文字译码的方式来进行确定,使推测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正确理解文章的目的。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图式方式并不能把作用发挥最大化,主要是对其进行全面的激活。很多原因也能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文章进行阅读,比如激活图式线索不完善、不具备基本图式等原因。所以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需要对图式理论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二、案例分析

学生在英语图式教学中重点是对图式理论的掌握,通过教学实例来详细分析。针对高二学生进行英语图式理论,教学主题是:disasters。

1.主题导入。

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有关主题的视频和图片,对片中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描述并回答有关问题:Howtode-scribeadisaster?为了减少学生的负担可以把问题改为:Whatprimaryaspectsshouldbeincludedwhenwedescribeadisaster?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等到教学结束再做回答。给学生灾难的图片思维导入,引入教学主题,学生由于图片的引入思维中已经形成了图片预学知识,但有限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激活了学生的知识需求。

2.循环一。

教师示图,由学生想象灾难的类型并解释猜想结果的理由,在此期间教师不要公布答案,向学生提供一部分单词和残缺短语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之后公布答案。在此环节中以场景图式为出发点,勾起学生的灾难图式知识并获取短语信息,使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猜测。

3.循环二。

“循环一”中解决了“发生过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残缺部分短语进行讨论,学生会发现残缺部分都是事发时具体的东西,形成了不同的意见,引发争论。教师对此提供音频,使学生通过音频内容来制造信息差,这能够训练学生填空能力。学生讨论后的争执激发了求证欲,通过短语和音频内容相结合来确定答案,使猜测得到验证和修正。

4.循环三。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了解文章大意,再次提出开始的问题,要求学生对不同灾难的基本元素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教师不能对答案进行补充,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教材中的不同问题,规定时间内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并需要学生总结出主题中有关基本要素的答案。这主要培养学生略读和快速阅读能力。

5.结束。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措辞 文体 图式理论

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英语写作最能反映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英语写作通常是大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如何改进学生的写作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内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英语写作仍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绊脚石。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图式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寻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新方法,以期达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1 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的理论基础

图式理论起源于认知心理学, 早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著作中就已出现,被作为解释人们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康德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的思想、概念和认知的时候,只有将这些与他们脑海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会有意义。另有语言学家认为, 图式相当于“背景知识”,是人们存储于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性认知,是为人们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确定事物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认知手段的有效工具。因此,一般语言学家认为,图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模式。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人们在大脑中先形成一定的图式,之后再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重组和理解。随着图式理论的发展,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开始将其应用到语言教学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就开始了关于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系列研究和实验。但是大部分此类研究的重点被放在了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的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的观念中,阅读与写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技能:前者是接受性的技能,而后者则是输入性的。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两者均是对于语言信息的认知过程,并且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但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语言输入能力的教学和训练上,即阅读和听力两个方面,而关于图式理论在语言输出能力——写作和口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则较少,这就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空间。

2 图式理论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英语写作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学生经常有以下不足: 措辞不当、结构混乱以及内容空洞。针对这些通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使用过程教学法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在措辞、结构和内容方面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1 词汇层面

帮助学生积累与题目相关的词汇,有助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准确并灵活地使用这些词汇和搭配。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养成类似习惯,克服措辞不当的毛病。

很多学生反映,在平时写作或考试写作中,读到题目的要求后,经常没有合适的词汇为自己所用。 这是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很好地将识别词汇(recognized vocabulary)与主动词汇(active vocabulary)糅合到一起。也就是说,阅读中学生可以理解的词汇,却不能很好地被他们应用到写作当中去,这就导致了写作时用词的单一和不准确。 笔者认为,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在词汇方面构建一个合适的图式或框架,导致写作时无从下手、无词可用。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在作文写作的准备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适的词汇图式,并在写作过程中合理激发这一图式,才能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

在教学中,笔者以“What Makes a Champion?”的作文题为例,试图通过图式理论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语言图式是对词汇的掌握和语言结构的了解。首先,在写作之前发给学生一些与该题目相关的阅读材料,其中大部分材料来自于英文报刊杂志,要求学生课下时间阅读并标示出重点词汇和短语搭配。在课堂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挑选出的词汇和短语进行讨论、整理,并建立自己的语言图式。在该图式建立后,鼓励学生对这些短语和词汇的用法和使用语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激活他们的语言图式。最后调用学生的语言的图式指导学生写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措辞的准确和丰富。

2.2 文体层面

不同的语篇具有区别于其他语篇的文体特点和框架。 每一种文体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形式图式。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认识并激活相应的图式,就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信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而这就意味着文章结构和逻辑的清晰对读者的理解至关重要。反之,如果文章结构混乱不清,就会对读者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是理解上的障碍。写作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而不同的文体往往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文章结构,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写作文时结构混乱不清。 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形式图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以议论文为例阐述形式图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典型的英语议论文的段落通常是以主题句开头, 之后从几个切入点分别进行论证,逐步展开论述,这就是典型的英语线性思维。相反,大多数汉语的议论文段落是自然思维模式展开的,即“原因,结构”的模式。下面笔者试以作文题"Should students be encouraged to go into business?"为例对该形式图式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在没有进行建立形式图式之前,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开头这样写道: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for students to go into business. As college a students, I have a lot to learn because everything around seems alien. If I want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and achieve my goal, I must make great effort. And doing some business does not only provides me with opportunities to know the society,but also teaches me how to deal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 Furthermore, I can earn some money through doing business.

在这个段落的写作中,该学生采用了典型的迂回式发展段落,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在主题句之后插入了与自己观点并无直接关系的两句话。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加入了对于议论文文体的图式建构, 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了议论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特点,并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调用已经建立的议论文形式图式。修改后的文章如下: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for students to go into business. First, going into business is learning which does not exclusively take place in the classroom. The world in with college students live and study is relatively isolated; thus things in the real world seem alien to us. By going in for business, we can enlarge our horizon. Besides, it offers us opportunities to know society with first-hand informantion, and can teach us how to tackl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get along with people. What''s more, we can earn some pocket money through it. To sum up, the advantages of going in for business outweigh its disadvantages.

这个段落的论述清晰地体现了英语议论文的特点,即一般采用线性的发展模式。在主题句“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for students to go into business.”之后,作者直接引出了三个平行的第二层级句:第2句;第5句及第7句,并在最后回应了主要论点。

2.3 内容层面

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内容层面的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空洞乏味和对于英语语言背景知识的缺失。而这两个问题可以合理应用图式理论进行纠正,即在写作的准备和过程中,以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和激发内容图式。内容图式指的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中国的大学生在汉语语言的环境下成长,由于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验,他们积累的语言文化背景信息是大多是汉语相关的,而对于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则相对生疏。但是,这些内容图式既有差异性,又用共同性。图式的共性使得人们能够进行交际,达到理解的目的。笔者发现,许多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生搬硬套一些汉语的习语,将它们译成生硬的英语,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这就是对英语语言背景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所以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加强内容图式的积累和构建,提醒学生注意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一、前言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经济和国际交流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却广泛存在着学习效果差,效率低等现象。教听力课时老师只管放录音,对学生不给半点提示点拨,也并非罕有现象。影响听力理解除了语言水平之外,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听者的记忆力,听力的目的,情感,对话题的熟悉度等。

二、理论基础

1、图式理论的概念

图式概念首先由KANT康德在1781提出,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1932年巴特莱特BarleRe在1932年《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了图式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等做了大量研究,建立并发展了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

2、图式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及形式图式。其中内容图式包括知识、价值、及文化传统,处理文章的内容知识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或主题事件;语言图式涉及到语言知识,也就是传统所说的语音、语法及词汇的知识,也有些衔接技巧,比如,替代、省略、词汇衔接及句子和段之间的衔接;形式图式它主要是话语的体裁,文章的类型。比如,议论文、说明文及散文等。

三、听力理解的过程

听力理解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积极的、活跃的动态思维过程。可以用现代图式理论来解释听力理解过程。首先,人在感知系统中接受了某些信息,这就自动地引起了一定的低水平的图式活动,这些低水平的图式就可能激发起一定的高水平的图式活动。然后,这些高水平的图式就可能开始概念驱动过程,使那些尚未活动起来的下一级图式处于活动状态。

四、教学启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知道,学生对图式并不很十分了解,特别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不太会使用听力技巧及策略,再加上目前的听力教学现状,所以学生就产生对听力的畏惧。有很多研究者也提出了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的听力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所以本文最后提出该模式,以便给听力教学带来些启示。

1、听前导入阶段

听前导入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法,通过看视频来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激活已有图式和进行有效的预测;如果确认听者具备了与听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未被激活,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活这些图式(如,关键词讨论,根据主题词汇等),使新信息更容易被吸收和同化,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内容的目的。

2、听力理解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首先,教师可以运用“自上而下”的策引导学生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对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上。然后,教师运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引导学生识别重要细节的信息,即对文章进行精听,并在精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有关细节练习。

3、听后巩固阶段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词汇教学 图式理论 牛津高中英语 Word power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3-01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单词记忆困难,遗忘率高是学生头疼,老师犯难的问题。江苏省高中学校统一使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单元生词量80-100,每个模块第三课时Word power均添加30个,对高中生来讲相当棘手。有老师选择跳过该部分的教学,但对照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鼠标(操作计算机,上网冲浪、点击、移动、插入、拷贝、删除、编辑文本,搜索信息;收发邮件,选购商品;点播音乐,下载电影)与模块4第3单元的Word power板块words related to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又紧密相关。因此笔者认为探索Word power板块的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依据图式理论,人脑中所保有的一切只是都能分成单元、构成组快和组成系统。这些就是图式,是认知的框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稳的存储在记忆中。它们在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中具有预期、意义表征、存储提取的组织作用。图式的主要类型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关于词汇和语法的语言知识;内容图式是文章中与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指关于篇章结构的知识即语篇知识。图式理论对于指导听力和阅读教学都有了比较广泛深入呢的研究。本文是针对图式理论指导牛津高中英语Word power板块进行教学的研究。

三、Word power版块

牛津高中英语Word power板块词汇主要分成两块,一是与单元话题相关的分类词汇;二是通过构词法学习单词。这些词汇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不论什么主题,图式中总是包含为那个类目中所有客体或事件所共有的某些特征。

四、Word power教学案例

以下以牛津高中英语第2模块Unit3 Word power Different Jobs板块教学为例,说明图式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Task1 Brainstorming

首先,发给每个同学一些便签条,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个便签条上写下至少5个职业。2分钟后让学生组成4人小组进行总和。以每小组各种不同职业数量为基分,让种类最多的小组分享其关于职业的词汇。

Task2 Crossword puzzle

其次,每小组完成crossword puzzles about jobs,计时先完成则得分高。在寻找拼字题答案时,学生已开始接触该职业阐述的相关词汇。

Task3 Guessing

由老师演示对职业进行关键词阐述,比如: camera photo take 组句a person who take pictures with camera让学生参与猜测单词photographer,约5个练习之后,由小组内每个学生选择相应职业的单词进行组词造句。

每组将准备好的职业解释阐述给班级其他组,猜出者和出题者各得1分。

Task4 Group & Label

根据每组已有的词汇语料,请各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整合按类别排列各个职业。比如按书本jobs分类成arts, education, business等。

每组学生可使用便签条快速进行归类组合。比如有按mental, physical分类 ,有按公众和非公众人物分类等。当然也有学生参考Word power第一部分关于职业的词汇构词方法——使用后缀或合成词来分类。

+er write writer compose composer think thinker etc.

+or invent inventor edit editor sail sailor etc.

+ant serve servant depend dependant

+ent reside resident

+ist chemistry chemist science scientist physics physicist

+ian history historian technique technician

n+n workman policewoman headmaster

Task 5 Analysis to suffixes about different jobs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该组的图示,归纳构词规律并要求学生再列举补充,补充者小组可得分。

五、教学启示

词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应是能力的培养(王笃勤,2002)。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它模拟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某一事件或物体的知识内容和组织,有一定的等级,形成网路似的图式。在生词呈现阶段可按照物体图式、概念图式、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故事图式等形式组织教学,帮助构建学生的心理词典,将教师提供的显性图式通过联系强化记忆,最终转化成为学生的内隐图式,笔者认为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改编词汇表,将课文的生词以图式的形式呈现,打破普通生词表按照各生词出现书序排列的常规,代之以根据话题类别和语义加以排列,且排列方式不局限于以往的线性排列,还能兼收表格、图形和各种流程图。这些图式更接近于人脑中只是表征模型。学习者在提取生词时,同样会有检索与之紧密连接的其他词汇也相应得以启动,有助于输出是表达无碍。

图式理论应用于Word power版块的教学具有现实性和优越性。

参考参考: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李明远.图式理论与外语词汇习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

[3]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理论指导 网络环境 远程开放教育 英语听力 教学模式

听力课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听力理解又是外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它一直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这和教师缺乏理论指导,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有关。不过,近年来,已有不少教师在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廖倩,2008)、文化背景知识(薛丽萍、张永美,2009)、图式理论(孙晓,2008)等来提高学生听力。还有,不少教师在探索网络环境下提高听力的方法(王翠,2008)。这些方法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本人认为,通过网络和面授教学相结合,既利用图式理论,又结合文化导入以及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来探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听力的有效途径也一定很有意义,但这方面文章凤毛麟角,于是决定对此进行探索。

一、理论依据

1.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认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听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信息丰富到听者知识库中的过程(见腾延江,2004)。也就是说,人们在认识和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头脑中的已知概念,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人脑中的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经验的累积和视野的不断开阔,它们也会得到扩展和修正,并给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他们对新信息进行联想、预测和理解。

根据图式理论,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图式具体可以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指听者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图式指与听的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听者对世界的认知,对语篇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听者预测、选择信息,消除歧义,提高其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形式图式是关于语篇的文化和结构方面的知识。

2.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Sapir,1921)。”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那无疑是在英语听力理解中设置了重重障碍,致使听力理解过程难以顺利完成。事实表明,学生越是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活,就越容易理解所听的内容。

3.交际能力

听力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听力基础。什么是“交际能力”呢?“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束定芳,庄智象,2008:87)。”如何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呢?束定芳、庄智象(2008:91)指出,“任何目的的外语教学都应始终贯彻这样几条重要原则:(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位置;(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文化导入、提高交际能力都要求外语教学要传授语言知识;开展有意义的、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开展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本人决定根据以上理论探索网络、面授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

1.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目标

试验于2009年3月至7月在电大2008秋开放教育英语专科班进行。该班有42人。试验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听力教程II》。研究内容是网上教学和面授教学相结合,利用图式理论,结合文化导入以及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探索如何构建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特点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目标是构建网络环境下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特点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内容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的途径、内容与形式,以期总结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2.途径和步骤

通过教师导学、学生自学、集中面授、小组讨论、平时作业五个途径,一体化设计、组织、实施各教学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导学

引导入门。在第一次面授课介绍学习要求,特别强调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听力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尽可能细化的学期自学计划;公布教师电子邮箱,保证同学们顺利使用电大平台课程网页和专业讨论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为自己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努力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利用面授课、课程网页、QQ等介绍有关学习策略,培养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习惯。

导学先行。将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方案、面授和自学安排、形成性考核作业(包括网上讨论、网上学习、笔头作业)的具体评定标准等提前挂在课程网页上,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和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格,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单元导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听前进行知识和能力准备。结合图式理论、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概念,辅导这样展开:

①传授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我们按教学进度在课程网页上挂出各单元的电子教案、语言难点辅导、语言难点练习等。电子教案内容包括:单元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介绍;发音练习;听力材料中重要单词、词组的语义、用法;重要语法解释及练习。这些辅导意在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整体把握阶段学习任务的能力。

②介绍语篇知识,丰富学生的形式图式。听力中涉及的材料主要可分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我们通过网页提供实例介绍这些体裁的结构特点,如议论文一般先提出论点,然后用因果、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记叙文多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只有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各种体裁的结构和特点,才能培养他们运用语篇结构信息去捕捉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能力,以利于其对篇章整体的掌握。

(2)学生自学

学生上网预习,学习电子教案、语言难点辅导,做在线语言难点测试和网上听力练习等,初步接触和机械练习词语等的运用,为后面有具体语境时的灵活运用做好铺垫。尤其重要的是,了解该单元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补充的词语、辨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剖释造成差异的深层原因、根据材料所提问题选择相应的内容组织成讲话文本,有疑问时可以上课程讨论区或发电子邮件向老师发问。

(3)集中面授

面授分为三步:听前即输入过程、听中即内化过程、听后即输出过程。

听前:一是“热身”。师生交流新闻大事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热身”,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兴趣,学生激发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还丰富了世界知识。接着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所遇到的语音、语法、词汇等问题进行答疑。二是发挥图式的预测功能。学生浏览针对听力材料的有关练习题后,如要听对话,就推断说话的时间、空间、人物的社会角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要听短文,就预测、推断将要听到的材料的体裁、内容、主题和语境。三是顺藤摸瓜,对课前所阅读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展开集体或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比较各人的观点和看法、取长补短,最终得出对于文化意义的各自理解,并提高跨文化意识。学生通过此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讨论,建立或丰富了与所学单元有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这样能帮助学生确立听力目标、提高学习动机,有效降低听力中出现的不良焦虑状态。

听中:学生自然、轻松地进入听材料的状态,发挥图式的信息处理功能来处理相应的语言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整体信息,听语句、语篇,而非单词,并在头脑中对语言信息不断地加工处理,感悟语境。学生通过做笔记、根据听力信息对相关内容排序、多项选择、填充所缺失的信息、回答问题等,达到理解信息和训练技能的目的。

听后:发挥图式的巩固拓展功能。除了要求学生仿读、复述、要点总结或听写外,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欣赏与尊重不同的文化;学生还按教师给出的语境,使用刚学的真实语料,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把所学语言结构、词语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以提高在目标语文化中运用正确的言行举止的能力。听后对所听内容分析、综合、巩固、扩展,用已有知识对新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能帮助学生把新信息转变为头脑中世界知识的一部分,以全方位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4)小组讨论

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我们就组织网上小组讨论,一学期组织3次。教师根据各单元对话的专题提供若干语境,学生约7人1组,运用所学的的短语和句型,扮演不同语境中的人,进行模拟现实的角色扮演;或者,教师用一连串有关文化差异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辨析。学生通过网上小组讨论,不断升华其对讨论问题的理解,产生对问题的理性认识。这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5)平时作业

平时除了布置听的作业,还布置“了解文化背景,提高文化意识”的作业,如让各小组制作比较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的幻灯片,要求各小组明确各人的分工,群策群力,做到最好,然后全班公示,评出最好的制作。

三、效果与分析

2009年7月在即将结束《英语听力教程II》的教学之前,我们对参加试验的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38份,回收率88%。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两块:学习方法调查、期末自我评价。

1.学习方法调查

一共有7道题目,每题给出一些选项供学生选择,有些问题还要求陈述作某选择的原因。调查结果,约81%的学生有上网预习,其中89%有预习“电子教案”、“文化背景知识”(这题是多选的);50%的学生参加了全部的课,另外50%参加了二分之一以上的课,没有人参加二分之一以下的课;分别有96%和97%的学生认为,上课先“热身”,如学习和讨论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听力、听懂有关内容帮助大或有一定的帮助。对后者,学生陈述了很多好处,如熟悉内容,知道有关表达,听不懂的地方可以估计、判断;在老师讲解、师生讨论中顺利进入“听”的状态;了解文化背景能提高说的能力,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听力;了解课外知识,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认为帮助小的学生陈述因工作忙没有预习。100%的学生认为,网上小组讨论内容对提高听力帮助大或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主要认为,学语言不但要学语言知识,而且要学文化背景,才能全面提高交际能力。让学生选择今后提高听力的3种途径,最多人认同的前5名途径是:听、仿读课本材料;听英语新闻、看英语电影;课前上网预习;师生用英语讨论;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2.期末自我评价

一共有3个问题,要求学生作陈述性回答。“到目前为止,听力学习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_”,排在前3位的答案是:课前预习(62%);听教材资料(56%);参加面授(50%)。“听力理解能力与期中相比是否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92%的学生回答提高了,主要原因的前3位是多听、提高了词汇量、学习网上文化背景知识。认为没有提高的同学一致认为,自己基础太差。“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有75%的学生回答达到了,比较2007春班(52%)有了不少的进步。

四、结论

经过实践和探索,特别是分析了调查问卷的反馈意见,结合平时的观察,本人认为,网络环境下结合图式理论、文化导入以及交际能力这一概念进行听力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听力,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该模式有如下特点:

1.网上教学、面授和讨论等教学组织形式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系统,进而形成良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该教学模式体现了自主学习教学指导的基本程序,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生按照自己规定的程序自学;小组讨论、互帮互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再加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辅导、启发(继贤,范捷平,2005:89)。”我们重视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培训和运用,使学生在将来的听力练习中也能得益。

2.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进行文化的导入,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养成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范畴。网络环境下的文化教学比传统的局限于课堂、课本的文化教学更方便快捷,更有针对性。

3.“听力是读出来、说出来的,最后才是听出来的(杨智敏、陈红锐,2005:1)。”只有将听和说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整个英语听力的教学水平。

4.师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角色。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的编制者、提供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探究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学生的关系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5.结合图式理论、文化教学和交际能力概念的听力教学紧扣听力教材,更利于单元既定目标的实现,长短期目标兼顾。

参考文献:

[1]廖倩.多媒体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J].科技信息,2008,(33).

[2]薛丽萍,张永美.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介绍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9,(5).

[3]孙晓.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J].电大英语快讯,2008,(1).

[4]王翠.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听力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08,(46).

[5]腾延江.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与教学[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28.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研究与应用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很多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从最小的单词短语讲起,然后按语法规则理解句子,最后把句子意思联系起来,构成语篇层次的理解。这种传统的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的词汇量扩大了,语法规则记住了,其阅读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但是这种模式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从而没有达到真正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无法准确地把握文化背景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或者在没有生词的情况下也很难理解长句的意思,这些都是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在起作用。心理学家指出,阅读是读者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读者头脑中固有的图式对文章的理解会产生影响,而图式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构建并拓展自己的图式,以达到准确理解文章的目的。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及其特征

图式理论由德国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康德(Kant)在1781年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康德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纯概念的东西,概念本身没有意义,只有把它们同大脑中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而图式就是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随后,图式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得到发展,现代图式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C.Bartlett,193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提出。巴特利特认为,图示是对过去已有经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an active developing pattern),图式是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总的来说,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存储和处理而将新事物同已有知识相关联而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

Howard(1987)指出,图式不仅有助于人们感知世界,而且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理解。Carrel把图式分为三种: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是读者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积累,读者通过对这些书面文字的感知达到语言理解的目的。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内容的一种熟悉程度。读者应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相关联,去把握语篇深层次的含义。形式模式是指对文章体裁的把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篇章知识,它可以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读者预测文章发展,掌握文章细节。在这三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而形成图式是调用内容的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阅读理解过程被认为有三种信息处理模式。第一种是高夫(Gough)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该模式是由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语篇逐级辨认编码,不断进行信息组合,综合运用一切语言数据,逐步弄懂短语、句子直至段落篇章的意义。第二种是史密斯(Smith)和哥德门(Goodman)的“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这种模式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理解文字信息,而是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根据文字提供的意思,结合自己已有的相关历史和文化知识进行预测,对文章的发展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第三种模式是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柯狄(Coady)和本哈特(Bernhardt)的“对流”模式(Interactive Model),这种模式是以交互补偿论为基础,是视觉信息与读者已有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模式强调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又是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处理过程。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读者运用头脑中存储的图式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通过自下而上阅读对文章的文字信息进行解码,激发读者已有图式,同时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图式从语篇整体出发,利用已激发图式所形成的高层次图式对阅读信息进行预测,并对已获取的阅读信息进行验证。因此这种模式就是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与自下而上阅读模式的综合运用。

二、以图式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

1.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阅读的基础。语言图式是指一定量的词汇、句法知识,这往往是英语学习者最薄弱的环节,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无法识别阅读材料,也就无法调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因此也无法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词汇是语言图式的基础,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应从词汇教学抓起。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猜测疑难单词的意思,这是一种在语境中学习单词的好途径。如何猜测词意呢?(1)以上下文为线索。如: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fishermen were wearing sou’westers,that storm was so heavy that they were wet through.根据wear,某宾语一定是穿着某种东西,而根据fishermen,heavy storm和wet through,则一定为某种防水防雨的东西,这就能引导学生很快猜测出单词的意思。(2)以上下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为线索。(3)以提示词为线索。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理解词和通过构词法猜词,而且要强调一词多解,在不同的上下文与其他词搭配可能产生的新的意义,容易造成误解的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者往往因为句子过长而无法正确理解句意,这就涉及了句子的语法分析。阅读者需要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获得扎实的语法。

2.丰富内容图式

广义的内容图式指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图式知识,狭义的内容图式指的是读者对所读材料的熟悉程度和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背景知识储存在头脑中,在阅读过程中被调用出来与文章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利用多方面的图式知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测、推论等获取意义,理解读物。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知识图式(如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阅读材料的结构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将英美文化的特点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所学语言。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异域文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原著。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异国的风土人情,这样读懂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就不会困难了。

3.区分文章体裁

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就是形式图式。对文章题材的了解也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任何一个作者在撰写文章时,都会考虑如何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织起来。例如记叙文要了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线索;议论文要了解其中心论点、主要论证,以及所做的相关阐述。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框架,对文章的结构越熟悉,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关系,阅读速率和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体裁对文章进行分类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为学生顺利、大量地阅读创造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有关语言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向学生尽可能地多介绍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扩大阅读量,最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Bartlett,E.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Rumelh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in Rand J.S,B.C.Brace&W.E.Breaer(Eds.),Theoretical Issues Reading Comprehension[C].

[3]Carre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Gough,P.B.One second of reading[A].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C].J.F.Kavanaugh,I.G.Mattingly(eds).Cambridgy:MIT Press,1972:85-102.

[5]元鲁霞.王初明.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英语听力课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长期困扰着外语教学工作者。图式理论的产生为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强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实践表明,在听力课堂中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确实可以取得很大的成效。

“哑巴”英语是目前英语学习者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因为听力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其先行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比说更重要。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学科。本文从对“图式理论”的概念的理解、发展来探讨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一、图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781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在其著作《纯批评理论》)(CritiqueofPureReason)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只有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图式”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由Piaget在1926年第一次使用的,按照他的理论,人的认知是一一系列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新的概念的过程,这种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正式发展“图式”理论的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R.C.Anderson,他把大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张抽象的大网,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显示在这张大网中的单元结构中。他认为“图式”在大脑中是按照意思组织起来的,一个人所获得的新的经验或在以前的经验上所增加了新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图式”中;每个“图式”都嫁接在其它的“图式”上,而且每个“图式”都有自己的子“图式”;随着新信息的摄入,“图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或被重新组织起来;子“图式”的变化又可以带动整个大脑“图式”的变化。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图式”理论做过精深的研究,例如,Carrel和Eisterhold(1983)也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图式”(背景知识)结构无论对于L2还是L1学习者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新的信息是在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下获得的。“图式”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这门新型的科学不断地应用到了教学领域,并对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图式”理论和外语教学结合的切合点,以前主要在和泛读教学的结合上,实际上“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图式理论强调,人的信息处理方式主要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这种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听力理解中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是指听者运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等知识来理解所输入的材料的过程。那么如何利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来建立图式呢?

1.语音图式的建立。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理解的必要条件,听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因为英语发音中的辅音连缀、强读、弱读、连读、省音等都在汉语的发音体系中找不到任何的共性,这就成了中国学生听力理解的一大障碍。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失暴、省音、同化等技巧,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等特点,同时讲解基本的英音和美音之间的区别,从而为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打下基础;下面的这些句子是从ListentoThis中选出来的,都存在着特殊的语音现象:a,1wanttospeaktotheMan—agerI(这句话中,want(t,t)to之间存在省音现象),而且在听音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感受说话人强烈的语气。b,Wewillbehappytotake(k,k)care(r,)ofit.这个短语中既存在着省音现象,也存在着连读现象)。C,India(r)andPakistan之间存在着增音现象。事实上,只要涉及到英语语言,诸如此类的语音现象贯穿着整个听音过程。因此,听力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这样的语音知识应是听力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了扎实的语音基础,学生才能够掌握其它的听力技巧,并提高听力水平。

2.词汇图式的建立。词汇是构建一切语言的基础,在听力过程中,准确地领悟所听词汇对于学习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听力材料中的词汇要比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熟悉的程度要高,因此,听力教师不仅要清楚地意识到词汇量和听力水平的关系,还要利用听力课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些词汇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比率比一般阅读材料高,因此掌握这些词汇,对于听力理解尤为重要。比如一些新闻中常用的词汇,insurrection,surveillance,refugee,housearrest,hostage等。另外地名阅读材料中,对于整体意思的把握并不是很关键的,但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听音者对所听内容必须做出快速反应,才不至于影响对下面内容的理解,因此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例如:Moscow,LosAn—gles,Thames,theHouseofParliament等。对于生词,教师讲解一遍后,学生在随后的听力材料中很难一下就听懂和识别,所以这个工作可预先给学生布置下去,让他们熟悉并记忆这些词汇,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大脑在听力过程中对这些新词的思考,也就是说降低了听力材料的难度。同时,教师可预先把下次听力内容中出现的难度系数高的词汇或句子告诉学生,让他们熟悉这些结构,这样,在正式听到这些信息时,学生如见老朋友一样,自然没有了陌生感,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重要信息的获取上。从而使这种新的信息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已知信息越丰富,新的信息越少,解码和编码过程就越短,新的图式也越容易构成,同时为进一步的新的图式的构成打下了基础。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泼、轻松,学生也学有所获,不仅提高了听力理解水平,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句法图式的建立。随着听力材料难度的增加,语句的句法结构也会成为听音者的障碍。因此,听力教师也要利用听力课来增加学生的文法和语篇知识。例如:They hear voices that are not there。其文法并不复杂。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他们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但有的初学者却把整个句子理解为“他们不在的时候听到声音”。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由于搞不清楚文法结构,经常会犯诸如此类的错误,所以,在听力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和提高语法知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在碰到学生不能理解的复杂句法结构时,教师不仅要讲清楚句子结构,还可以进行启发性的句型操练,达到切实掌握的目的。

图式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四级考试的分值来看,阅读理解的分值占据总分值的较大部分,亦能说明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对此,本文将运用图示理论,结合大学英语中阅读教学的特点,从语言图式、内容图示以及形式图示入手,探讨图示理论以及阅读教学之间的关联,再通过实例来进一步验证图示理论的应用效果,旨在为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容图示;语言图示;形式图示;英语阅读

图示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是基于心理学以及认知理论的结合产物。现阶段,已有较多教师将图示理论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并从图示理论出发,通过相关方法来扩充大学生的图示知识,以此提高大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基于这一点,研究图示理论对促进阅读教学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一、图示的教学作用

图示在阅读过程中高频出现。首先,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大学生可依靠图示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同时,他们可在现有的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文章包含的词汇信息对文章进行剖析,以此正确地理解文章所呈现的内容。通常来讲,如果学生的图示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就能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第二,就阅读来讲,这是一个预测的过程,并且这种预测是基于学生现有的图示来进行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语言图示和内容图示的了解程度与其对文章的预测准确度成正比。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前便能预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能增强阅读兴趣,以此加快阅读速度。与此同时,人们在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时,意识往往会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但对于图示理论而言,这种思维限制却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包含的语言信息。此外,图示可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并为其快速找出文章要点给予帮助。

二、图示理论的教学应用

(一)将语言图示进一步扩充

就语言图式来讲,词汇、语句结构以及语法知识都属于语言图式。只有掌握了这些语言图式,才能更好地通读全文。在图示理论的运用中,让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前提下对生词进行记忆,以便增强学生对生词的熟悉感。同时,在学习语义相似以及用法相似的词汇时,应通过联想法以及谐音记忆法来增强对生词的记忆,以此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在讲解《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羞怯的痛苦》一文时,可引导学生先自行对文章包含的关键词进行联想。与此同时,教师应构建清晰的思维导图,并将关于痛苦的语言图示进一步理清。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总结该文所涉及到的特色语言,包括一些连接代词、指示代词以及关系代词等,以便更好地通读全文。

(二)将内容图示进一步完善

内容图示主要是指对课文的背景知识及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能帮助掌握文章主旨的重点内容。就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文化知识了解的不够多,个人经历往往不够丰富,对文章背景不够了解,往往不能透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时尽管能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却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后多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情况,以便熟知这些国家的主要背景。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解文章前,可先简单介绍文章背景,帮助构建基本的内容图示。再结合文章内容提出针对性问题,并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将现有的内容图示进一步扩充,以此更好地剖析文章内容。

(三)将形式图示进一步巩固

通常来讲,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文体都有特定的写作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固有模版、修辞方法以及写作技巧。对此,教师可在图示理论的指导下,让其对文章进行全篇阅读,将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复述,并进行书面总结。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应对文章大致结构进行梳理,并向学生讲述文章所涉及到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以此将形式图示进行巩固。如此一来,当学生再次遇到同一文体时,可快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在讲解《羞怯的痛苦》一文时,教师可参照议论文的讲解形式,介绍文章所涉及到举例法、驳论法以及对照法等写作技巧,再介绍文章所涉及到的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以便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概的篇章布局。

三、结语

研究可知,图示理论对促进阅读教学发展能取得具有明显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学生对图示理论知识理解地越透彻,其阅读能力就越强。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文化知识、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叶明珠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