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备份技术论文

备份技术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备份技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产学研信息平台的系统操作流程 

在办公自动化应用以前,高校产学研信息管理部门(科技与产业处)对产学研信息的管理多数通过手工记载的操作方式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的工作效率比较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比较容易出错,成本代价比较高,产学研成果信息若丢失,很难再恢复。手工操作的方式,对于信息的查询,难以及时有效地给各院系教师提供所需要的产学研信息。产学研信息的通过校报等印刷物进行传播,既不生动,也不及时。手工操作的流程如图1所示,对手工流程进行优化后,产学研信息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流程如图2所示。 

2.产学研信息平台的系统实现目标 

产学研信息平台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能够对产学研信息进行检索、存储、更新和注销,提高产学研管理工作者对产学研信息管理时的工作效率。 

产学研信息平台采用B/S结构,结合My Eclipse工具进行开发。开发使用的语言是JAVA,使用的数据库是SqlServer2005,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普通用户登录系统能够修改登录密码和用户的基本信息、、修改论文、发表出版物、修改出版物、修改项目、发表项目、申请专利、修改专利、下载打印相关的产学研信息资料。 

管理员登录系统能够修改登录密码、管理产学研用户信息(增加用户信息、查找用户信息、修改用户信息)、管理论文信息(修改论文信息、查询论文信息)、管理项目信息(修改项目信息、查询项目信息)、管理出版物信息(修改出版物信息、查询出版物信息)、管理专利信息(修改专利信息、查询专利信息)、进行数据备份管理、下载打印相关的产学研信息资料。 

产学研信息平台面向对产学研活动有兴趣以及从事产学研相关工作的所有人员开放,在业务方面实现与产学研管理部门数据的共享,取代了产学研信息管理在手工管理时代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的共享。 

产学研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收集最新的产学研项目、产学研成果和学术活动等业务数据,并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工作。在市级产学研信息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系统的运行会趋于规范化。 

产学研信息平台是标准的产学研信息管理系统,产学研信息平台具备的功能是现实产学研信息管理的虚拟体现,是一个产学研信息自动化管理的平台,能够节约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业务处理,实现产学研信息平台真正的价值。 

3.产学研信息平台的系统角色说明 

产学研信息平台的主要角色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他们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通过登录页面进入用户对应的操作子系统,进一步对产学研信息进行操作。 

普通用户登录系统能够修改登录密码和用户的基本信息、、修改论文、发表出版物、修改出版物、申请专利、修改专利、下载打印相关的产学研信息资料。 

管理员登录系统能够修改登录密码、管理用户信息(增加用户信息、查找用户信息、修改用户信息)、管理论文信息(修改论文信息、查询论文信息)、管理出版物信息(修改出版物信息、查询出版物信息)、管理专利信息(修改专利信息、查询专利信息)、数据备份管理、下载打印相关的产学研信息资料。 

4.产学研信息平台的系统功能说明 

产学研信息平台对产学研信息进行与管理,实现产学研工作者与产学研成果的动态交互,具体包括以下功能:产学研用户信息的操作、产学研信息的操作(论文信息、出版物信息、专利信息)、产学研信息备份的操作。 

用户可以在产学研信息网站上看到的产学研信息,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链接来浏览产学研成果的相关信息。 

(1)用户修改密码 

平台提供了各种信息操作的链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账户安全管理的“修改登录密码”,修改用户的登录密码。 

(2)用户修改个人信息 

用户通过点击个人信息管理的“修改个人信息”,修改除了登录密码以外的用户基本信息。 

(3)用户管理论文信息 

用户通过点击论文信息管理的“论文信息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用户的论文信息。用户点击论文信息管理的“增加论文信息”,上传论文信息。 

(4)用户管理出版物信息 

用户通过点击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用户的出版物信息。用户点击出版物管理的“增加出版物”,上传出版物信息。 

(5)用户管理项目信息 

用户通过点击项目信息管理的“项目信息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用户的项目信息。用户点击项目信息管理的“增加项目信息”,上传项目信息。 

(6)用户管理专利申请 

用户通过点击专利申请管理的“专利申请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用户的专利信息。用户点击专利申请管理的“增加专利申请”,上传专利申请信息。 

(7)用户退出系统 

用户通过点击退出登录状态的“退出登录状态”,用户退出产学研信息平台。

管理员通过产学研信息平台,对产学研信息和普通的产学研用户信息进行操作。管理员登录产学研信息平台对产学研信息进行管理。 

(1)系统用户管理 

管理员点击系统用户管理的“系统用户管理”,添加系统管理人员,点击系统用户的“修改登录密码”,修改用户的登录密码。 

(2)产学研用户管理 

管理员点击产学研用户管理的“产学研用户管理”,对产学研用户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打印;管理员点击产学研用户管理的“增加产学研用户”,增加普通的产学研用户;管理员点击产学研用户管理的“查找产学研用户”,通过用户号对产学研用户进行检索。 

(3)论文信息管理 

管理员通过点击论文信息管理的“论文信息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相关的论文信息。管理员点击论文信息管理的“论文信息查询”,通过论文名称查询上传的论文信息。 

(4)出版物信息管理 

管理员通过点击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相关的出版物信息。管理员点击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查询”,通过出版物名称查询出版物信息。 

(5)项目信息管理 

管理员通过点击项目信息管理的“项目信息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相关的项目信息。管理员点击项目信息管理的“项目信息查询”,通过项目名称查询项目信息。 

(6)专利申请管理 

管理员通过点击专利申请管理的“专利申请管理”,修改、删除以及下载相关的专利信息。管理员点击专利申请管理的“专利申请查询”,通过专利名称查询专利申请信息。 

(7)数据备份管理 

管理员通过点击数据备份管理的“数据备份管理”,对所使用的信息进行备份。 

(8)退出登录 

管理员通过点击退出登录状态的“退出登录”,管理员退出产学研信息平台。 

二、产学研信息平台的数据需求 

数据的需求分析在产学研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数据的需求分析是对产学研信息平台实现时所需要的对象、对象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变量进行分析。 

产学研信息平台实现登录功能,需要产学研用户的信息以及管理员的信息。产学研用户根据用户号以及密码进行登录。管理员根据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为保证产学研用户和管理员对象的完整性,产学研用户的基本属性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工号、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身份证、用户电话号码、用户地址、用户密码、用户专业、用户注册时间。管理员的基本属性包括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名、管理员密码、创建时间、状态、、登录次数、权限。用户登录产学研信息平台对产学研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产学研信息平台对项目信息进行管理,根据项目的名称进行操作,项目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对象必须具备以下属性:项目编号、项目信息名称、项目简介、项目经费、项目工作量、用户工号。 

产学研信息平台对专利信息进行管理,根据专利的名称进行操作,专利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对象必须具备以下属性:专利编号、专利信息名称、专利简介、申请理由、申请人、用户工号。 

产学研信息平台对出版物信息进行管理,根据出版物的名称进行操作,出版物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对象必须具备以下属性:出版物编号、出版物标题、出版物简介、作者信息、出版时间、产学研分类、出版物来源、用户工号。 

产学研信息平台对论文信息进行管理,根据论文的名称进行操作,论文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对象必须具备以下属性:论文编号、论文标题、论文简介、发表刊物、发表时间、产学研类型、论文成果来源、用户工号。 

产学研信息平台数据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三、产学研信息平台的技术可行性 

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是系统研发采用的现有技术能否完成产学研信息平台的研发,软件和硬件的配置能否满足开发的具体需求分析,高校产学研信息平台的研发采用JAVA开发语言,调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利用JAVA语言开发的平台界面友好,比较简洁,计算机的配置完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这种数据库普遍性很高,能够实现数据的处理。产学研信息平台采用了B/S模式,B/S模式软件比较完善,软件的开发平台是成熟可行的,它的运行速度快,容量比较大,可靠性能比较高,价格也比较实惠,能满足系统的研发需求。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产学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级产学研投资的日益增长、产学研管理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校产学研管理部门(科技与产业处)对产学研信息进行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大。高校产学研信息平台将以校内产学研人员作为服务对象,针对产学研过程中的项目申报、专利登记、、论著出版等产学研管理问题,建立产学研信息管理及平台,以满足本校产学研管理人员及科技工作者对产学研信息管理及产学研信息的需求。 

高校产学研信息平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产学研信息的管理,实现科技文档存储、产学研信息管理、科技成果等功能,并提供更新和搜索产学研信息的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产学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产学研信息平台能够上传和下载产学研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化,实现信息传播的通畅性,满足产学研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平台对产学研用户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产学研信息应用的安全性。?筅 

参考文献: 

[1]裴珊珊.基于B/S模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6(8):20-31.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在数字图书馆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图书、期刊等纸质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等电子文献资源日趋增多,编目、采访、流通等图书馆业务管理都实现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因此,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急剧增加,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数据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心脏”,对图书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资源的丢失和破坏,将对图书馆造成致命影响,因此,保护数据资源的安全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网络在给图书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图书馆数据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除了要保证机房良好的运行环境外,还应该从数据备份、磁盘可靠性、双机热备、电源保障及服务器的日常安全维护等多方面来考虑数据资源的安全问题。

 

下面将结合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数据安全策略以及数据备份进行探讨。

 

1 数据资源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的数据资源主要分为三大类:

 

1.1 馆藏数据资源

 

馆藏数据资源主要包括该馆所收藏的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的书目数据、书目数据所使用的相应规范、读者信息以及文献的流通信息等,这些数据是图书馆的核心数据,非常重要。馆藏数据资源的数据变化量非常大。一旦丢失或破坏,数据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做好这些数据的备份工作。

 

1.2 电子文献资源

 

电子文献资源主要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各种会议论文、网络视频数据库以及国内外各种网络数据库资源等。

 

电子文献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2.1 通过网络远程访问的电子资源

 

通过网络远程访问的电子资源都有专门的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安装在供应商的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上,不需要图书馆本地安装和维护数据。

 

1.2.2 通过本地镜像方式访问的电子资源

 

本地镜像方式需要将数据库全部安装到图书馆本地服务器上,数据库一般都比较庞大,但是变化不太频繁,在需要时可以由数据库供应商来进行数据的恢复,不需要做本地备份。

 

1.2.3 通过分布式镜像方式访问的电子资源

 

分布式镜像方式是将数据库索引安装到本地服务器上,通过网络来获取原文数据。索引数据一般以月或者年度为单位进行更新,本地服务器上只需要备份索引库。

 

1.3 图书馆自建数据库资源

 

图书馆自建数据库资源主要包括学位论文提交服务系统数据库、图书馆无线上网系统数据库以及校外访问图书馆资源的VPN系统数据库等,对应系统都提供了相应的备份和恢复方法,备份及恢复都比较简单。

 

汇文系统作为图书馆的核心管理系统,需要全天候不间断运行,数据要求安全可靠,而且数据的读写操作频繁,因此所配备的磁盘阵列首先必须有很好的冗余性,其次是读写性能。如表1所示,RAIDl是冗余性最高的方式,可以作为首选,但是RAIDl的磁盘利用率很低仅为50%,可以通过增加磁盘的方式来满足系统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多组RAIDl镜像磁盘如果直接使用则需要建立多个磁盘挂载点,不便于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因此,本文在RAID1的基础上又将各镜像磁盘通过RAID0组成了一块大容量磁盘,从而形成了RAID1+0磁盘阵列。

 

RA/D1+0磁盘阵列虽然牺牲了一半的磁盘空间,但是充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只有在同一组RAID1中的2块镜像磁盘同时损坏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数据丢失,其安全性较RAID3和RAID5都要高,而且RAIDl+0不存在数据奇偶校 三类数据资源中以馆藏数据资源最复杂、变化最频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此,馆藏数据资源的安全与备份工作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工作的重点。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数据采用由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汇文系统”)进行管理,本文将重点阐述汇文系统的软硬件安全保障方法和数据备份的实现方法。

 

2 软硬件保障

 

2.1 RAID技术

 

RAID(Redundant Array ofIndependent Disk)是一种由多块磁盘构成的冗余磁盘阵列,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磁盘的优势,加快磁盘读取速度,提高容错性能,使数据更加安全、可靠。

 

RAID有RAID0~RAID7等多个级别,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最常用的是RAID0、ILMDI、RAID3和RAID5,如图1所示。

 

验因而数据读写(尤其是写)及数据恢复的速度都比RAIm和RAID5有了很大提高,充分满足了系统对数据安全性及数据读写性能的要求。

 

2.2 双机热备技术

 

RAID技术仅能从磁盘安全的角度保证数据的安全问题,而当服务器硬件或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时,要保证汇文系统服务不被中断,则需要引入双机热备技术。汇文系统采用2台HP服务器组成双机热备系统,在系统运行正常时,1台服务器作为主机,另外1台服务器作为备机,2台服务器通过“心跳线”连结,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EMC AutoStart管理软件通过“心跳”信号监测到主机系统发生故障,并自动将服务转移到备用服务器,从而保证汇文系统不间断运行。

 

2.3 UPS不间断电源供电

 

机房的突然断电会导致服务器异常停止工作,不但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或损坏,而且会造成服务器和存储等硬件设备损坏,给图书馆带来数据资源的缺失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该馆在机房内安装了2台山特20kVA的UPS不间断电源,在发生突然断电的情况下能继续供电2小时,如果断电时间比较长或者不可预知,可以选择关闭部分或者全部服务器及硬件设备,在恢复正常供电时再重新开启服务器及硬件设备,以保证数据及硬件设备的安全。

 

此外,为了保证uPS的安全可靠,还可以配备双机冗余UPS电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安装uPS监控软件,用来监视IIPS的运行状态,及时了解电池状况,以便采取预防措施,还可以设置在断电情况下安全关闭用户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2.4 服务器的日常安全维护

 

图书馆自动化工作人员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防火墙,定期检查服务器运行状况,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和进行杀毒软件升级,通过查杀病毒、查看系统日志提早发现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3 汇文系统数据备份

 

3.1 数据库备份方法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汇文系统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方法主要有3种:

 

(1)冷备份,冷备份的备份比较快,容易归档,容易恢复,但是该方法需要在关闭数据库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图书馆的oracle数据库是7*24小时运行的,这不符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

 

(2)热备份即物理备份,可以在表空间或数据文件级备份,备份的时间短,并且备份不影响数据库使用,恢复速度快,但是该方法需要将数据库设置为归档模式,而且需要一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地备份,比较复杂,维护比较困难,不能出错,出错后后果严重。

 

(3)逻辑备份即导出/导入备份,该方法不需要数据库运行在归挡模式下,备份时数据库可正常运行,备份简单,备份及恢复的时间短。逻辑备份根据备份内容可以分为3种模式:

 

①用户备份:备份某个用户的所有对象以及对象中的数据,业务数据库通常采用这种模式;

 

②表备份:备份某个用户指定的对象(表);

 

③完全备份:对数据库所有对象进行备份,主要用于数据库的移植以及系统的备份。

 

该馆的oracle数据库采用逻辑备份的用户备份方式,手动操作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exp,根据oracle提示进行导出备份,如图2所示。

 

3.2 汇文系统数据自动备份

 

汇文系统的数据库是7*24小时运行,因此,为避免进行备份操作时数据变化频繁,备份操作选择在数据操作比较少的深夜时进行,以期达到较好的备份效果,实现方法是将导出备份的命令做成批处理文件,并添加到系统的任务计划,让其在预定时间自动执行。

 

批处理文件内容如下:

 

exp userid=system/******@llbsy~file=f:\bak\%date:~11,3%,dmplog=f:\bak\%date:~11,3%.log owner=libsys bufferffil024000

 

该命令指定了备份文件名、日志文件名和存放路径,其中%date:~11,3%取的是系统时间中的星期信息,目的是存放最新一周的备份信息,每周自动覆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需要每周将备份文件和备份日志用移动硬盘拷出,做馆外保存,以防服务器故障及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数据丢失。

 

4 结语

 

为了保证数字图书馆的数据资源的安全,应当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案,切实做好数据资源的备份工作,还应加强自动化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管理,从而保证图书馆业务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项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它将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科技情报工作包括: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三方面。

(一)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收集方法:

1.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2.订购。每年通过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3.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4.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5.现场收集。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集中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二)管理

收集工作在专业范围内开展,分五个部分:

1.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2.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3.分类。将所有资料分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个领域,每领域分不同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和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将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5.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三)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为定期总结、专题服务、资料提供。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个终结周期,用报表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和预计发展趋势。专题服务根据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实施

科技情报工作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监委会审批之后,由技术部专人管理,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等。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收集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技术期刊,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在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在管理上,采取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和备份检索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技术人员查询。

1.验收盖章。每份资料应加盖“科技情报”负责专用章,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

2.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并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3.分类。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分9个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对应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可以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和借阅情况。

5.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以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

科技情报工作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和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为员工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系统设备的升级,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信息。以前设备说明书由个人保管,时间长了资料一多难免有丢失现象。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技术期刊,为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并为技术人员撰写论文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分开管理

普通的技术是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设备技术资料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立本,丢失后无法补订。

2.互联网搜索

内部办公网的科技情报,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科技情报有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个人能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把它放到科技情报的简讯上可以共享。

3.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研究成果

实用:建立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操作界面友好,系统使用与维护等比较方便。先进:系统平台构建运用成熟主流技术,兼顾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方便连接其他系统,力求建成可扩展、开放式。经济: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为前提,系统效益以技术建设与应用机制的协调发展来保证。安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除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各个环节还应提供安全、可靠的措施。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和未来扩展的需要,基于网络的《水利科技》数字化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核心为服务层,数据层作为支撑,系统展示平台采用直观网页,应用服务层总体框架由WEB服务、通信中间件、业务处理中间件、数据处理中间件构成。服务层接受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并且根据请求访问数据服务层,做出处理,将处理结果集返回客户端。应用服务层从物理上和逻辑上可以独立,客户端不直接访问数据服务层,而是访问服务层,发出的不是数据请求而是业务(事务)请求。信息查询结果显示和用户交互通过浏览器实现。系统技术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在线编辑系统包括投稿系统、审稿系统、管理系统、审稿专家库等。论文一经投稿系统投稿成功,投、审稿系统及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稿件底单,同步详细记录稿件的处理过程。系统通过短信平台与作者及审稿专家及时联系。(1)投稿系统。自行设计的《水利科技》数字化系统作为福建省水利学会网站的组成部分。作者通过登陆福建省水利学会网站(),点击《水利科技》栏目,在《水利科技》在线投稿系统进行在线投稿操作,按要求填写第一作者基本信息,上传稿件。投稿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稿件查询系统登陆凭证(由第一作者姓名和流水号组成),作者可根据该凭证登陆《水利科技》稿件查询系统查询稿件具体处理进程。收到的稿件进入审稿系统。(2)审稿系统。根据科技期刊特点及《水利科技》实际情况,审稿系统主要分成四个部分:①编辑部初审。判定稿件是否属征稿范围;中国知网检索稿件复制比,进行学术不端判定;《水利科技》过刊检索,进行创新性判定。初审通过后,稿件进行初步编辑,去掉与作者相关的信息,进入专家外审。②专家外审。水利指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编辑部收到的稿件涉及专业多,技术性强,有些稿件甚至跨专业。为保证专业技术水平,编辑部初审通过的稿件均需送专家外审,即请相应专业的资深专家进行技术把关,给出专业意见。外审稿件分配时,为获得客观评价,呈送外审专家审稿的稿件一律去掉涉及作者信息的相关材料,如作者姓名、单位及简介等。外审稿件发出同时,通过系统短信告知该审稿专家登陆审稿系统的登陆密码。当外审专家超过设定的时间未反馈审稿意见时,可通过短信系统发出催审信息,提请专家登陆审稿系统审稿。编辑部根据外审专家反馈的审稿意见,结合具体情况,对稿件进行处理,需修改稿件和退稿稿件均给出具体意见,通过短信通知作者登陆查询系统查看。③会审。《水利科技》拥有技术委员会,委员们对通过以上二次审稿的论文进行再次审定,并提出论文的先进性、正确性及其价值的具体意见。④定稿。会审意见反馈回来后,技术委员会委员会议根据编辑部汇集的组稿资料,讨论决定《水利科技》的最终录用稿件。(3)管理系统。系统设置了新稿件、退稿、退修、退修完成、编辑部初审通过、专家外审通过、会审通过、会议审定通过、年度稿件、全年底单等模块,以便处理不同阶段的稿件。点击相应模块,可以查看具体处理情况稿件数量。同时支持底单,稿件查找及统计管理。(4)审稿专家库。审稿专家库记录了每位外审专家的电话、邮箱及QQ等联系方式,按专业进行分组,赋于不同的审稿权限,以方便审稿时选择及通知专家。外审专家可以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直接登陆审稿系统,审稿完毕,直接填写审稿意见,网上提交即可。(1)录入内容。受当前网站容量限制,并考虑期刊论文的时效性问题,基于网络的《水利科技》数字化系统期刊数据库录入2009年以来《水利科技》上正式发表的文章。《水利科技》1978年至2008年的期刊数据库建在本地电脑中,同样可以进行相应检索。(2)检索方法。《水利科技》期刊数据库可按文章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期数等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按标题、作者、期数附件排列显示,点击查看附件可以看到全文。

系统安全设计

数字化期刊管理所有活动都在网上进行,安全是保证其正常应用的首要问题。系统安全级别越高,代价越大,因此不是说系统安全措施越多越好,安全级别越高越好。针对本系统实际情况,安全级别采用C2,对用户或外审专家登录系统采用分级授权,管理员授予每个用户访问指定模块的权限,能够满足需要。本系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物理安全问题、由于病毒侵入、黑客攻击及管理不健全造成的安全漏洞、甚至系统瘫痪等。采用如下措施保证系统安全。(1)物理安全。服务器所在机房内的温度、湿度、防震、防磁必须符合机房环境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机房防火、防盗措施必须相当严整,尽可能杜绝意外的灾害性事故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失。操作人员离开主机系统前必须锁定系统,尤其不得保留超级用户状态离开。(2)病毒防范。操作系统上的病毒实际上是通过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进行攻击的,防范原则上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升级来完成。本系统采用服务器上安装防火墙、台式机上使用各类防病毒软件应对。(3)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权限控制。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权限,并对用户进行分组分类,按组指定不同模块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系统除设计提供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登录方式,防止暴力密码猜测等黑客行为,保障用户登录的安全性外,还设计提供单点登录模式,使单个用户在同一时刻只限制在一个地方登录网站,保障网站访问的安全性。系统设置一个最高级别的管理员角色,除拥有其他角色的权利外,还拥有开设用户、为用户分配、修改、删除、定义角色的权利。系统允许一个用户拥有多个角色。②日志和安全审计。所有用户访问记录将记载在服务器数据库中,供系统管理员备查。安全审计主要记录用户操作行为的过程,用来识别和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警告用户的越权访问。③数据备份。鉴于本系统涉及大量的数据和文件档案,数据备份采取“统一备份”的机制,做到及时、安全的数据备份,同时可以减轻数据备份的工作量。5结语基于网络的《水利科技》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使《水利科技》能适应科技期刊发展形势的要求,促进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普及的速度,更好地为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服务,充分体现“服务、交流、推广、宣传”的办刊宗旨。

本文作者:陈泽曦张雪容工作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网络具有跨国界、无主管、不设防、开放、自由、缺少法律约束力等特性,网络的这些特性显示了它的许多优点,但同时也使它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入侵和攻击。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的进程。

1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不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泄露、更改,系统能连续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2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归纳起来,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

(1)网络协议的局限性。 Internet的基石是TCP/IP协议簇,该协议簇在实现上力求效率,而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为那样无疑增大代码量,从而降低了TCP/IP的运行效率,所以说TCP/IP本身在设计上就是不安全的。并且,由于TCP/IP协议是公布于众的,若人们对TCP/IP协议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来实施网络攻击。

(2) 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虽然网络中设置了不少保护屏障,但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从而使保护措施形同虚设。例如防火墙,它是一种网络安全保障手段,是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控制入、出一个网络的权限,并迫使所有的连接都经过这样的检查,防止一个需要保护的网络遭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如有人为了避开防火墙服务器的额外认证,进行直接的PPP连接,就会使防火墙失去保护作用。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能够通过修改程序,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它具有能自我“复制”并能“传播”这一基本特征,并在计算机网络内部反复地自我繁殖和扩散,危及网络系统正常工作,最终使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发生故障和瘫痪。目前全世界的计算机活体病毒达14万多种,其传播途径不仅通过软盘、硬盘传播,还可以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和下载软件传播。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病毒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4) 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网络攻击,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网络侦察,他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对方重要的机密信息。这2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黑客入侵的例子枚不胜举,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针对网络系统现实情况,处理好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当务之急。为了保证网络安全采用如下方法:

(1)配置防火墙。防火墙将内部网和公开网分开,实质上是一种隔离技术。它是网络安全的屏障,是保护网络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免费论文。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人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随意访问自己的网络。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免费论文。

(2)安装防病毒网关软件。防病毒网关放置在内部网络和互联网连接处。当在内部网络发现病毒时,可能已经感染了很多计算机,防病毒网关可以将大部分病毒隔离在外部,它同时具有反垃圾邮件和反间谍软件的能力。当出现新的病毒时,管理员只要将防病毒网关升级就可以抵御新病毒的攻击。

(3)应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黑客攻击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它能够检测那些来自网络的攻击,检测到超过授权的非法访问。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不需要改变服务器等主机的配置。由于它不会在业务系统的主机安装额外的软件,从而不会影响这些机器的CPU、I/O与磁盘等资源的使用,不会影响业务的性能。它从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或系统所处理的各种数据中查找出威胁系统安全的因素,并对威胁做出相应的处理。免费论文。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4)利用网络监听维护子网系统安全。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则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为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5)采用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是针对特定信息网络中存在的漏洞而进行的。信息网络中无论是主机还是网络设备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是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而留下的,有些是系统建设时出现的。这些漏洞很容易被攻击,从而危及信息网络的安全。漏洞扫描是自动检测远端或本地主机安全的技术,它查询TCP/IP各种服务的端口,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收集关于某些特定项目的有用信息。它的具体实现是安全扫描程序,扫描程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出现存的安全脆弱点。扫描程序开发者利用可得到的攻击方法,把它们集成到整个扫描中,扫描后以统计的格式输出,便于参考和分析。

(6)应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7)常做数据备份。由于数据备份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它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里相对独立的分支机构。时至今日,各种操作系统都附带有功能较强的备份程序,但同时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类数据库管理系统也都有一定的数据复制的机理和功能,但对整个系统的数据备份来说仍有不够完备之处。所以,若想根本解决整个系统数据的可靠备份问题,选择专门的备份软、硬件,建立专用的数据备份系统是不可缺少的。

结语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渐更新,网络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仔细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并将各种安全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

f参考 文 献 ]

[1卢开澄:《计算机密码学一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预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余建斌:《黑客的攻击手段及用户对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3〕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1邓文渊、陈惠贞、陈俊荣:(ASP与网络数据库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4).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验收测试

 

0.引言

信息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单位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内常见的信息系统,如电子政务系统,使政府工作更有效、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构造了一种全新的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渠道;电子商务系统,使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买卖双方双方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交易,更快捷,更便利;其他应用在各不同领域的信息系统也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个好的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大大减低了用户的重复性劳动,同时还能够提高效率,并将所有经过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便于总结经验和制定规划。

但是并非所有信息系统在正式运行后都能够完全满足用户在开发时的需求,并且很多系统在上线后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论文参考网。如何使信息系统在试运行阶段或者说正式上线运行之前,尽可能多的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将麻烦消除在萌芽阶段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问题。

1.以测代评或者以测辅评的好处

传统的信息系统项目验收,一般来说初步验收是由项目建设方自行组织进行,包括开发单位和系统使用人员参与;竣工验收由项目建设和审批单位组织专家评审验收,例如对于电子政务系统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明确提到初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要求自行组织;竣工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组织成立的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组织;对建设规模较小或建设内容较简单的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可委托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其他行业类别的信息系统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验收方法,但大体类似。

项目建设方的自行组织的验收,一般由开发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由使用人员在试运行系统中进行实际操作。此类验收方式好处在于使用人员接触了系统,能够提出一些功能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专家评审验收,一般由信息化专家参与,通过观察系统演示和对文档资料评审,结合经验对系统提出意见。论文参考网。此类验收的好处是能够对于建设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论文参考网。

测试机构的验收测试是对以上两种方式的有力补充,能够发现以上两种验收方式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并提供建设方合理的改进建议。测试机构的验收测试能够从功能性、安全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充性、用户文档、性能、兼容性等多方面提供细致明确的解决方案。

2.信息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的验收测试,通过测试工程师的规范化手工测试工作和测试工具相结合得到被测信息系统的全面的问题反馈。下面分别对信息系统常见问题提出了测试方法。

A、功能性问题

所有信息系统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功能性需求而提出的并建立起来的,所以满足功能性需求是第一位的。常见的信息系统功能性问题主要集中在用户需求文档中的要求未能完全实现,系统数据准确性出现问题,与标准或者法规依从性不足等方面。

笔者曾测试一套内网办公系统,以上问题在此系统中均有体现,包括部分功能不能满足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开发方未能在需求分析阶段完全吃透需求方的业务流程;系统在处理日期数据时未能按照日常人们行为习惯进行判别;系统与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口未按照标准设置导致数据无法传送到相关主管部门等。这些问题在测试过程中均被发现并按要求进行了改正。

B、安全可靠性问题

信息系统的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样不容忽视。系统对于信息保密、防止误操作、备份恢复等方面均应进行测试。

笔者曾在某信息系统的验收测试中发现需求文档和用户手册中均提到系统采取定时备份策略,每24小时进行一次数据库全备份,由于数据量较大,数据库所在磁盘100GB空间已经全部占满,最近的备份距测试时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了,但是系统并没有进行提示。如果在正式运行的系统中出现系统崩溃需要恢复数据的情况,那么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经过沟通,将系统数据库改为每日增量备份,每月进行一次全备份到其他存储介质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承载信息系统运行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是保护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

例如信息系统中的提供外网网络访问的Web系统,经常遭受到各种非法攻击和篡改。据统计,在当前网络攻击中,约75%为针对Web应用的,同时约三分之二Web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问题。如此大量的攻击和目前Web网站的安全现状使我们必须重视Web系统的安全测试。在验收测试中,对此类网站使用专业Web漏洞扫描工具,如IBM rational Appscan等软件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是最为便捷的解决方法。在按照工具扫描结果进行漏洞修补的同时,信息系统的管理者也需要对系统的网络设置进行大量的安全方面的管理维护工作,例如将服务器端口开启方式由一般情况默认开启全部端口修改为只开启部分必要端口,关掉所有其他端口,这样可以大大减低被恶意攻击的可能性。

C、性能问题

性能需求主要针对数据量较大的信息系统,如银行、通信运行商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量大,并且数据交换频繁;某些部门的管理系统,平时数据量较小,但在特定时间如月初月末会有突发性大量数据交换;其他如奥运会门票网络销售系统等。此类系统在正式上线前都应进行性能测试,业界普遍采用如HP LoadRunner 或者Silk Performer等工具进行性能测试。此类工具可以通过使用一台或者少量几台测试机模拟成千上万个访问者,通过测试可以得到信息系统典型业务操作速度和响应时间、服务器CPU/内存/硬盘等资源占用情况、在多用户情况下的负载承受能力。

借能测试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数据量信息系统运行时存在的软件方面或者硬件方面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的通过调整服务器硬件配置、网络环境配置或者修改程序使系统在将来的正式运行环境中满足性能需求,杜绝类似奥运票务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而瘫痪的问题的再次发生。

D、其他问题

在验收测试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他的如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3.总结

验收测试是各类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强有力的保障手段,但不同的信息系统对于验收测试有不一样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检测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同时完善我们的检测手段,为推进信息化建设服好务。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SaaS 在线软件服务 科研信息化建设

根据NIST的权威定义,云计算有SaaS、PaaS和IaaS三种服务模式,称为云计算的SPI。其中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最为成熟、最出名也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云计算。

在SaaS模式下,应用软件不再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而是安装在软件生产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器上,用户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按照使用的服务种类、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间向服务商支付费用。因为SaaS模式高度的灵活性、已经证明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硬件投入。

相对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务管理、教学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科研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仍处于较低的阶段[1],从而加重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负担,制约了高校科研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科研管理平台为研究对象,使用SaaS模式对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对系统功能进行了细化,设计了一个基于SaaS模式的科研信息平台。

一、系统分析

建设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目的在于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科技动态,浏览科研信息,提交申报材料的渠道,同时给科研信息的管理者提供一个、审批科研项目、对已经成功申报的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使用者分别是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中他们分别对应普通用户、普通管理员。为了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还设置有系统管理员。科研项目需要申请和审批,审批后需要审批结果;项目进展情况需要追踪;科研人员、项目、成果等信息需要适时管理和查询;为了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性,部分保密项目需要设置访问权限;科研论文可以的上传和下载,也可以进行查询;系统数据库需要及时备份,并能够在数据遭到意外损坏后可以还原等。综上所述,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可以表达为:

(1)用户管理:添加、删除用户,并设置权限;

(2)项目审批:对提出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批;

(3)项目管理:查询、跟踪项目进展,对项目的进展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

(4)人员管理:查询科研人员的相关情况,包括该科研人员已经结题或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情况;

(5)成果管理:记录并审核相关人员或与某项目相关的成果;

(6)信息:项目审批、结题验收、成果审核的结果;

(7)文件传输:上传、下载项目申报书、科研论文等;

(8)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数据库进行备份和还原;

(9)信息查询:对科研人员、项目、成果、资金等信息的查询;

经过对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科研处进行详细的调研,确定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为:首先由科研处科研信息;科研人员看到科研信息后提出项目申请,填写并提交申请报告;然后由科研处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是否立项;立项的科研项目进入研究阶段,由科研人员完成对项目的研究;最后由科研处组织专家对准备结题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是否能够结题,未结题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延期申请,重新进入研究阶段。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软件结构

根据SaaS模式在线软件的特点,同时为了复用该系统业务逻辑,且为该系统功能具备可扩展性,设计时决定采用Web Servers(Web服务)技术封装Web服务器端业务逻辑,软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二)系统用例图

通过对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可将系统功能转化为系统用例图,对较大的用例进一步细化分解可得到基本用例图,限于篇幅此处只给出基本用例图之一

结合需求分析,可以抽象出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类图。限于篇幅此处不再累述。

从计算机到互联网,这次飞跃成就了完整的世界。现阶段,互联网正朝着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这也可以算作是一次革命。本文基于云计算三种模式之一的SaaS模式对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最终实现了该系统。经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目标和要求。可以预见随着云计算模式的应用深入,必将有更多的应用系统跨入云计算的行列,给高校的管理和腾飞带来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谢海波,林书兵.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设计方向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03).

[2]史亚娟.基于UML的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备份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主要栏目

《世界哲学》开辟了一些学术专栏。如“当代哲学地图”,刊载对重要地区和国别当代哲学发展轮廓的研究成果;“谈学论译”,开展翻译批评和概念史讨论;“名家访谈”,登载与国内外重要思想家的对话;“谁影响了20世纪中国人的观念”,着重反映关于现代哲学概念翻译史的考察和研究状况;“哲学先贤祠”,刊登关于一些重要思想家的纪念文章;“学术对话”,围绕该刊发表的若干文章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和批评;书评。

 

投稿须知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          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          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          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          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          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          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       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