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编译原理论文

编译原理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编译原理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编译原理;能力培养;教学

从当前的就业情况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软硬件知识和应用能力上的优势逐渐弱化,在与具备特定行业、应用领域和专业背景的学生竞争就业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已就业的学生中又少有人从事编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所以,“编译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经典”核心课程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其实,本科教育解决的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本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如何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

在大学里,学习一门课程,不能简单、肤浅地看成是对这门课程所含内容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而是关注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支撑体系。“编译原理”课程本身以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为载体,含有问题求解的典型思想、技术和方法,整个课程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等学科基本能力都非常重要。并且,编译技术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的工具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编译原理”课程不但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状况,重新认识“编译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的教育和就业形势,积极研究、改进“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明确“编译原理”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从课程体系总体设计看,“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系统的级别上重新认识算法和程序,提升学生的系统能力。它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最难学的课程,既涉及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等抽象理论,又是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和软件设计等知识的综合体现,有效培养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硬件和软件实现),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等四大基本能力。

计算学科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以抽象、理论、设计为其学科形态。“编译原理”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包括程序变换基本概念、问题描述和处理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求精、递归求解,目标驱动,问题分析、问题的抽象与形式化描述,算法设计与实现,系统构建、模块化)等知识、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问题求解的习惯,实现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这其中既有明确的、便于抽象的问题,又有较成熟的理论,而且在限定规模下又容易实现(设计),涉及的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抽象层面上的数据变换,所以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二、“编译原理”课程“教”与“学”的新思考

目前,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都很突出:一些抽象的重要理论使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严重,加上有些人认为毕业后很少有机会参与设计与实现编译系统,使得该课程的“教”与“学”的热情偏低,而适用于新型体系结构及新一代计算机系统的编译器的需求和大量应用,也给“编译原理”课程内容的充实与更新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编译原理”是许多课程知识的集成与实践,能进一步加深对许多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编译程序所使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利于领悟计算机理论的精髓,在非编译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很大作用;学习编译对今后从事应用软件,语言开发平台、编译系统甚至操作系统的开发等工作非常有益。

实践证明,如果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再辅之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不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据笔者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经验,认为对于该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开展。

1.科学设置课程

对于“编译原理”课程的设置问题,可以根据本科院校自身办学宗旨,从普通高校本科、重点高校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三个层次来考虑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等因素,在总学时的限制下,实现总目标的最佳课程。因此,可以考虑以下2种模式。

(1)课程分解模式。分为:“编译技术”(必修),介绍为满足基本应用而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以达到语言转换和实现理论基础介绍的目的;“编译理论”(选修),主要偏重于介绍形式化等原理性的深层次内容,方便有进一步深造需要的学生学习。

(2)内容分解模式。不单独设置一门“编译原理”课程,根据深浅和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将与其他课程相关的内容分解到不同的课程中去,使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逐步掌握相关知识。这和前者比有一定难度:一是课程难分解,课程内容分解后与其他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在短时期内难做到科学分解与组织;二是增加了其他课程授课教师的工作量与难度。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还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最新的教改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将经典编译理论与现代编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将嵌入式编译器、分布并行编译器、多核编译器以及适应新体系结构及新一代计算机系统编译器的研究及其研究结果迅速充实到“编译原理”课程中。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编译技术在人工智能、并行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里的具体应用,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3.用实例演示来形象化抽象理论

学生学习“编译原理”课程的最大困难是其较为抽象,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将抽象理论形象化。改革教学方法,提倡互动式、研讨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例类比,例如,用自然语言的翻译过程来类比编译程序执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原理用动画、图像等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网上优秀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网站、电子书等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把握联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编译原理”课程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先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深入和强化,以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同时还要把握编译过程各个功能阶段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有意义地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把编译原理中的理论难点、抽象概念引导出来。

三、重视实验,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和组织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编译原理”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实验学时,并独立计算实验成绩。我们在借鉴兄弟院校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验证性实验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2阶段实验教学模式,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来选择实施。

1.验证性实验

这类实验主要是为配合配合课堂授课内容,由教师按编译原理授课顺序,提供同步的若干验证性实验题目,让学生逐个完成相关子模块,逐步扩大完善整个编译程序。这样循序渐进地完成实验,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养成扎实的作风,使学练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作为教师,则要做好组织、监督和解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编译系统主要技术、算法的理解和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编译系统的结构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

2.综合设计性实验

一定规模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训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由4~5名成员)为单位结合软件工程课程实验的环节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编译程序开发。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验证性实验阶段的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不同的实验题目。每组遵循完整的编译器开发方式,融入软件工程的思想,由大家推举的组长分工、协调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体验从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交付维护的软件开发全过程,还提高了他们的工程和团队意识以及开发大型软件的协调结构设计能力。实验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以演示系统、答辩的方式公布实验成果,以便公正评分。

四、结论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Proteus,LPC2124,精确计数

 

1 引言

LPC2124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16/32位ARM7TDMI-S CPU的微处理器,并带有256KB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和16KB的RAM。LPC2124具有教小的64脚封装,极低的功耗,多个32位定时器,4路10位ADC,PWM输出,46个GPIO以及多达9个外部中断,并且内置了多种串行通信接口物理论文,支持JTAG、ISP、IAP等多种编程方式,使得LPC2124能够适用于工业控制、访问控制、医疗系统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应用[1,2]。

Proteus软件是由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开发的EDA工具软件,是一款新型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分析与仿真软件。Proteus软件不仅能够实现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而且还能够实现微处理器与外设的混合电路设计,可以直接在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微处理器的软件协同仿真和功能验证。Proteus软件只带汇编编译器(不支持C语言),但可以将其与Keil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联调,达到很好的仿真效果[3,4]。

本文设计的精确计数系统功能为:当按下按钮时,数码管的计数加1,当放开按钮时,数码管的计数保持不变;开始时数码管的计数为0,当数码管的计数达到15(即16进制的F)时又重新从0开始计数。系统软件的设计采用Keil软件完成,编译连接之后得到可执行的hex文件;系统硬件的设计采用Proteus软件完成;软硬件的协同仿真是在Proteus中加载hex文件进行精确计数的测试。

2 硬件系统的设计

精确计数系统采用LPC2124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器件,并为其提供了两组电源分别为3.3V和1.8V。硬件系统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电路组成:XTAL1和XTAL2两个端口连接晶体振荡器组成时钟电路,RST端口连接一个按钮组成复位电路物理论文,P0.0-P0.6端口连接一个共阴极的7段数码管组成输出电路,P0.7端口连接一个按钮组成输入电路论文格式。在精确计数系统中,P0.0-P0.7共8个端口的功能都是GPIO,P0.0-P0.6共7个端口的方向都为输出模式,P0.7端口的方向为输入模式[5]。采用Proteus软件设计的硬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系统原理图

3 软件系统的设计

精确计数系统软件的设计主要在于对LPC2124微处理器相关寄存器的设置,从而控制数码管计数的显示。软件系统的设计采用Keil软件完成,并最终得到可执行的hex文件。软件系统的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软件系统流程图

1.初始化系统时钟并设置相应的寄存器。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为10MHz,LPC2124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为60MHz,设置相应的寄存器程序如下:

PLLCON=1; //使能PLL

PLLCFG=(60/10-1)|(1<<5); //M=5+1,P=1

2.初始化相应端口的功能为GPIO,设置相应的寄存器程序如下:

PINSEL0=PINSEL0|0xFFFF; //P0.0-P0.7共8个端口功能为GPIO

3.初始化相应端口的方向为输入或输出模式,设置相应的寄存器程序如下:

IO0DIR=0x7F; //P0.0-P0.6共7个端口为输出,P0.7端口为输入

4.开始计数数码管显示0物理论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程序如下:

IO0SET=0x3F; //P0.0-P0.5共6个端口输出高电平,P0.6端口输出低电平

5.循环检测按钮是否被按下,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程序模块如下:

void button_test( )

{

int i=0,key;

unsigned charled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

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显示0-9,A-F的笔段代码表

while(1)

{

key=IO0PIN&(1<<7); //获取P0.7端口的电平,即检测按钮是否被按下

if(key==0) //按钮被按下

{

i++;

if(i==16) //计数器加到16

{

i=0;

IO0CLR=ledcode[15]; //清除数码管上次计数的显示

}

else

IO0CLR=ledcode[i-1]; //清除数码管上次计数的显示

IO0SET=ledcode[i]; //数码管显示新的计数

while(1)

{

key=IO0PIN&(1<<7);

if(key!=0) //按钮被放开

break;

}

}

}

}

4 仿真与结论

精确计数系统软硬件的协同仿真是在Proteus中加载hex文件进行计数的测试。经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精确计数系统能够根据按钮的按下与否准确进行0到15(即16进制的F)的计数,并通过数码管进行准确显示,达到了设计的目标要求。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对系统的软硬件功能进行扩充,以适用于其他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文祥,朱志杰,车琳娜,郭宝泉.基于LPC2124的一个远程系统软件升级方案[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5:46-49

[2]晏五一,朱志杰.基于LPC2124的远程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J].电力系统,2007, 26(7):31-34

[3]杨校辉.Proteus在ARM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9,8:77-79

[4]张勇.基于Proteus平台的32位单片机LPC2114虚拟串口通讯仿真[J]. 集成电路通讯,2008,26(1):8-12

[5]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353-360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操作系统,内核分析,Linux,跨平台调试

 

0 引言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操作系统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对象特有的复杂性使上述情况成为必然。而知识体系的复杂性直接导致该课程给人理论性强、抽象的印象。因此,如何有效开展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直观理解和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实验方法以验证和仿真为主,实验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容易混淆系统级和应用级的许多概念,反而使学生更难把握知识结构,难以对系统软件形成宏观认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校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平台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探索出一种直观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果得到较显著的提高。

1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1.1 实验比重

由于操作系统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多杂志铺,系统级的验证和实验难度较大,导致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避重就轻的情况,教师易偏重理论课而轻视实验课教学,实验的课时设置在各高校中也不同程度地偏少。另一方面,学生受考试形式的引导,也偏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不注重实验、验证环节,学生很难对该课程涉及的大量概念和方法形成直观认识,导致对许多知识点的认识出现偏差,反而不利于理论课的学习。例如,目前选用的教材在行文时经常变换研究的“角度”,一些知识点是面向应用的,而一些是研究操作系统内部实现的,但在讲述中并未明确说明,比如:在“进程同步与互斥”部分,大部分教材是从“应用”的角度来描述P、V操作的,并附带伪码算法。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搞不清这些算法用在何处,是在应用程序层次还是在操作系统实现层次。如果结合Linux或Windows平台设计实验内容,补充P、V操作对应的系统调用和有关函数的用法,真正写出可运行的程序,就可以大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1.2 实验方式

与大部分应用类课程相比,操作系统课程的研究目标是系统软件,知识结构偏重底层软件,且往往涉及到硬件知识,开展实验所需的软硬件平台复杂,传统教学模式很难真正实施“系统级”的实验项目,故常用模拟算法代替。这样容易导致所学知识和方法比较抽象和“遥不可及”,很难形成对操作系统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

1.3 现有的一些改革和尝试

针对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杂志铺,各高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和尝试。例如,使用逐渐被认同的Linux实验平台[1],整理更加规范的实验内容[2],以及按照归类和划分层次的原则对实验目标进行细化等方法[3]。但操作系统实验内容自身的复杂性与实验方式尽量简单、有效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 基于内核分析的实验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校操作系统教研组在操作系统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总结出一种基于内核分析的实验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在保障36个实验学时的前提下,直接面向具体的操作系统对所学的概念和算法进行验证、设计,配合跨平台编译和调试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实验实施的难度,且不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

2.1 内核分析

内核分析,就是选择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作为对象,通过阅读源代码来分析其实现原理和必要细节,并在特定的地方修改部分代码以验证自己的算法。但是,为了降低实验的复杂度并适应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实验对象不应太复杂。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Linux0.11版本作为实验的目标系统。Linux0.11版是Linux的早期版本,其总的代码量只有1万行左右,且结构清晰,功能较完整(能够覆盖实验教学中的知识点),几乎包含了目前较新版本内核的所有基本功能和原理[4],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验要求。

2.2 跨平台编译和调试

单纯的代码阅读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操作系统这种系统软件。为了提高实验的直观性,可借助动态调试技术来实现内核代码的阅读和分析工作。通过调试过程可以较轻松的跟踪内核执行的流程、关键算法的运行效果以及关键变量和寄存器的取值情况。

但由于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其修改、编译和调试过程远比一般的应用程序复杂。目前常见的实验环境是在微机上直接安装Linux的发行版本或在Windows系统中通过虚拟机安装Linux开展实验。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在修改内核后重新编译并重启系统,其过程繁琐且需要掌握Linux的大量命令,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并容易导致其失去学习兴趣。

得益于自由软件基金组织GNU对Linux的支持,目前有许多Linux相关的工具软件可以使用,并且有对应的Windows版本。其中杂志铺,著名的编译器GCC和调试工具GDB可以巧妙解决实验过程繁琐的问题。其主要思路是:利于GCC、GDB、MAKE工具和虚拟机软件,实现一种跨平台的内核编译和调试方法,即在Windows平台下编辑、编译并调试运行Linux系统。这和用VC、VB等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编程调试的工作方式几乎没用区别。另外,通过开发一个集成实验环境(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可将GCC、GDB、MAKE及虚拟机工具进行集成,从而将命令行工作方式转换为视窗工作方式,大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到实验内容本身。

图1描述了这种基于跨平台编译调试技术的工作流程。

图1 跨平台内核编译、调试流程

3 集成实验环境的搭建

搭建集成实验环境的目的是避免实验时频繁的执行GNU工具集对应的各种命令,使实验步骤尽可能简洁。其主要组成为:虚拟机BOCHS、Windows下的GNU工具集以及主控程序。集成实验环境的开发过程本身涉及许多操作系统课程中的知识点,比如进程间通讯、管道、共享存储器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其实现代码有助于编程能力和对操作系统整体认识的提高。

3.1 虚拟机BOCHS

传统的Linux内核调试方法是使用KGDB进行远程调试。这种方法必须要求有一台目标机和一台调试机,因此用于实验有很多困难,难以实施。而利用虚拟机软件,可以在一台微机上虚拟另一微机并满足实验的要求。另外,选择BOCHS而非其它软件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使用的是仿真技术而非虚拟技术,从而更适合充当调试服务器的角色。

3.2 Windows下的GNU工具集

为了实现跨平台的内核编译和调试,实验环境需要使用Windows下的GNU最小工具集(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主要包括的工具有:AS、LD、GCC、MAKE以及GDB。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在Windows平台下GNU开发环境仍然可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该工具集生成的可执行程序是PE格式的,即Windows下的可执行程序格式,不能作为内核镜像执行,因此需要一个简单的转换过程。但这种首先将内核编译为exe再转换为内核镜像的过程恰好可以为GDB保留内核符号表,从而使跨平台调试成为可能。

3.3 集成实验环境

这是一个用VC开发的Windows应用程序,其功能包括内核源码的管理、编辑、编译、内核镜像的生成、调试、MINIX根文件系统的维护以及实验项目的管理。

(1)内核源码以及实验项目的管理

该功能主要结合操作系统实验教学中的系统引导、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针对相应的内核源码给出注释、快速索引、实验指导以及实验步骤。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真正的内核代码分析,更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且形式直观、易于理解。

(2)内核镜像的生成、调试

该功能是实验环境的核心部分。基于该功能可以快速对修改过的内核生成新的镜像,并通过调试器看到真正的运行情况,从而使内核分析实时、动态进行杂志铺,并且像调试应用程序一样简单。具体实现时,将GCC、GDB、BOCHS等作为子进程执行,并通过管道和I/O重定向等方法将繁琐的控制台工作方式转变为视窗工作方式。例如,进行调试时,不再需要记忆GDB的调试命令和频繁的控制台输入,只需点击鼠标设置断点、单击菜单项或按快捷键即可实现字符环境下几十条命令才能实现的功能,操作简单、界面更友好。

(3)根文件系统的维护

在Windows下维护根文件系统的目的是便于将可执行程序加载到磁盘镜像中。由于Linux0.11功能简单,并且为了保证磁盘镜像尽可能小,Linux0.11本身不包含GCC等编译工具,因此,要在目标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必须在Windows系统中编辑、编译,最后再加载到根文件系统中。

图2为集成实验环境运行的情况。

图2 集成实验环境

4 结语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而对教学方法、手段的探索和改革还任重道远。这种基于内核分析的实验方法试图让学生真正接触操作系统实现细节的同时,力争简化实验步骤,使实验环节易于实施。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容易被学生接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少丹.“操作系统”课程实验设计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8(12):120-121.

[2]张其亮,韩斌.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 计算机教育,2010(7):91-93.

[3]邹恒明.操作系统课程实验中的五重奏哲学[J]. 计算机教育,2009(20):109-112.

[4]赵炯.Linux内核完全注释.[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08-03

1引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机制,建立起关于操作系统如何工作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操作系统同时也是学生们认为比较难学的专业课程之一。其原因有二:一是操作系统课程讲述的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机制,其中包含了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算法;二是操作系统作为最底层的核心软件,深藏于“用户界面”之下,学生们难以找到学习内容的参照对象。因此,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辅助环节十分重要,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动手做实验,帮助学生解决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对象的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程序设计、编译原理和数据库等软件课程的实践教学相比,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其特殊的地方。前者可以通过实现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或简化的编译器、数据库来完成实践教学,而后者不能这样做。因为操作系统不仅与硬件平台密切相关,而且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即使让学生实现一个最简单的操作系统也是不现实的。近年来,我们以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和WMware虚拟机作为实践平台,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了多种方式的实验项目,在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首先分析操作系统实践教学的目标,然后说明如何具体设计实验项目。

2实践教学目标

我们认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环节,有两个主要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制

操作系统包含了许多抽象的基本概念如进程、线程和虚存,也包含了复杂的资源管理算法和机制,如进程调度和页式存储管理。这些知识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平时使用的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很少也很难窥视到操作系统的内部。操作系统的实践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操作系统的内部实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制。

我们采用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作为实践教学的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Linux的部分源码,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操作系统内部世界。在阅读和分析源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抽象的进程和线程所对应的具体数据结构,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应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知识分析和讨论Linux的调度策略。另外,我们要求学生在做每项实验前自学Linux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操作系统的原理知识是如何体现在一个实际系统中的。

(2) 培养学生应用操作系统知识的能力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员都需要操作系统的原理知识,但他们担任的角色不同,面临的问题就不同,因而所具备的操作系统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不同。系统管理员需要根据操作系统知识和用户的需求,合理地配置系统资源,需要及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调整资源管理策略,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系统程序员需要详细了解操作系统的内核结构、资源管理机制和功能模块接口,为操作系统添加新功能或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员则需要正确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资源管理策略,编写出高效率且安全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实践教学必须考虑到上述不同能力培养的特点,以满足学生未来任职需要。

我们以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和WMware虚拟机作为实践平台,精心设计实验项目,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操作系统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使用Linux的proc文件系统,对内核运行状态、资源管理状态和进程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查询;学习Linux的系统调用机制和内核模块动态加载机制,掌握为操作系统添加新功能的方法和过程;编写进程通信应用程序,掌握各种进程通信、同步互斥机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项目设计

我们在上述的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设计了多个实验项目,内容涵盖了操作系统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用户界面、进程通信、proc文件系统、系统调用机制、进程调度、内核同步互斥机制、驱动程序接口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实验项目的安排从简到难,从依靠指导到自主设计。除必做的实验项目外,还设计了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有能力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下面分别介绍我们设计的九个实验项目。其中,前三个实验项目是为应用程序员和系统管理员设计的,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操作系统的命令界面、进程机制和系统性能管理工具;第4个实验安排学生阅读和分析源码,理解操作系统原理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现过程;后五个实验项目是为系统程序员设计的,让学生体验操作系统内核编程的全过程。

(1)Linux命令界面及shell编程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学习使用操作系统的命令用户界面。实验内容是:了解和使用Linux的常用命令,包括如何使用联机帮助手册和管道线命令;学习使用命令程序语言shell进行简单的编程,从而理解命令解释程序的工作过程。由于学生平时使用的是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面对Linux的命令界面感到很陌生。所以,我们先给学生一个shell例子程序,让学生按照说明步骤上机运行该程序,然后要求学生参照此程序实现一个应用管道线的shell程序。

(2) 进程间通信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进程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进程通信和同步互斥机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实验内容是:设计应用程序实现父、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可采用各种方法实现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共享区、文件、消息传递、管道文件)和同步互斥控制(信号量、信号)。

(3) 使用proc文件系统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如何使用Linux的proc文件系统,对内核运行状态、资源管理状态和进程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查询。实验内容有: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proc文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组织结构,然后要求学生利用proc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来说明操作系统或进程的某些特性。例如,利用/proc/stat中的数据显示CPU的使用情况――系统利用率和用户利用率;利用/proc/intr中的数据显示内存容量对缺页异常次数的影响。

(4) 分析进程调度算法和策略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进程调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是:阅读和理解Linux的进程调度函数schedule()、进程数据结构task_struct等内核源码,分析和研究Linux的进程调度算法和策略,写出研究论文。要求学生在论文中讨论以下问题:进程调度队列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实现三种调度类型(SCHED_FIFO, SCHED_RR, SCHED_OHTER);进程的优先级是如何定义和动态变化的;如何决定时间片的大小以及它与优先级的关系;对实时进程和多CPU的支持;评价Linux的调度策略并提出改进意见。

(5)Linux内核编译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如何生成新内核,为后面进行操作系统内核编程的实验做准备。实验内容有:学习如何下载和解压源码,了解Linux内核源码的组织结构,学习配置、编译、安装和启动Linux新内核的全部过程。

(6) 添加系统调用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机制――系统调用机制的工作过程,学习如何添加系统调用。实验内容是:阅读源码文件,分析系统调用表等内核数据结构;实现新的系统调用函数,添加新的系统调用,编译和生成新内核;编写应用程序,验证新系统调用的功能。

(7) 加载内核模块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动态增加内核功能的方法。内核模块动态加载/卸载是操作系统的另一重要机制,它使得用户不仅能动态裁剪内核功能,还能通过自己编写内核模块或使用第三方软件来动态增加内核功能。实验内容有:首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Linux模块机制的工作原理、模块的编程和编译方法,然后要求学生采用内核模块编程方法,为proc文件系统添加一个新文件。在该项实验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内核模块的编程、编译、加载和卸载全过程,还需要查找资料和阅读源码,搞清楚proc文件系统中关于创建文件、读/写文件和删除文件的函数接口,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的能力。

(8) 实现同步事件原语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实现同步互斥机制。实验内容是,实现一组同步事件原语:能够使多个进程阻塞在某个特定的事件上,直到另一个进程产生该事件,从而唤醒所有在此事件上阻塞的进程。这是一项综合的复杂实验。实验者需要分析清楚同步事件原语的语义以及进程同步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问题,正确设计同步事件的数据结构和系统调用原型,分析Linux源码中关于进程等待队列和内核信号量的相关函数,并利用这些函数实现同步事件原语的系统调用。然后,采用内核模块方法将新的系统调用添加到Linux内核中,并通过应用程序验证其正确性。

(9) 实现虚拟管道设备

该项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如何编写驱动程序。实验内容是:使用内存区(例如2048字节)实现一个虚拟的字符管道设备:允许多个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也允许多个进程从管道读出数据,保证数据的写入顺序与读出顺序是一致的。这也是一项综合的复杂实验,实验者需要分析研究读/写管道设备过程中的同步互斥问题,利用内核信号量函数和进程阻塞/唤醒函数解决同步互斥问题;分析研究Linux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接口,学习如何编写和注册驱动程序的接口函数以及如何建立Linux设备文件。然后,采用内核模块方法将新功能添加到Linux内核中,并通过应用程序验证其正确性。

4结束语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触摸真实的操作系统内核,从而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制;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操作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操作系统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教学效果也不错,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例如,如何与课堂教学互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兴趣;如何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将操作系统中更多的内核机制(中断机制、内存管理机制等)呈现给学生;如何设计更为实用的、学生自主性更强的实验项目,等等。

参考文献

[1] 罗宇.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陈莉君. 深入理解Linux内核[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 李善平. 边学边干―Linux内核指导[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发展;作业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85-02

1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1)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件。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基础成本计算”或“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践中运用地不理想,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完全成本法。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度。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成本,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实土壤。

(3)在高新科技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地走入了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野中。

2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1)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杰出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1952年其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作业会计思想。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作为研究成本会计的杰出理论家,他坚持: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应首先明确三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会计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就必须解释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表示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主要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信息,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会计若要较好的解决成本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成本不应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是应该根据资源投入量,计算利用每种资源的完全成本。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两位教授撰写了一系列案例、论文和著作才引起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库伯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方面作了较全方位的分析。库伯还和卡普兰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算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一文。这标志着作业成本法开始从理论走向应用。

20世纪末,以美、英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开始对ABC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许多会计学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研究探讨作业成本法的论文和专著,作业成本法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和术语,ABC的理论亦日趋完善,并已在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更促使了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2)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最早的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文章是易中胜、马贤明、陈良编译并发表于《会计研究》第六期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随着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生产制造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成本会计提供的成本信息不能反映真实的产品成本,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受到越来越多地批判,而作业成本法则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和学者的关注。

3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与运用

(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间接成本与产品是通过作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找出引起间接成本发生变动的作业,并把这些作业作为分配间接成本的基础。作业成本法计算要求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其次依据成本动因跟踪到产品成本,即资源―作业―产品。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把成本计算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并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和分析,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源利用方面的成本信息,能更好的发挥其在决策、计划、控制中的作用,促使作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克服传统成本制度的诸多不足。

(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适应高新技术制造环境下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它为改革间接费用的分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拓宽了企业价值链的空间范围,亦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扩展空间范围,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用信息,作业成本法正适应了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作业成本将成本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有利于我们树立顾客第一的经营思想。适时生产方式需要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为其提供有效的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多年来,我国成本会计学家始终在探索我国成本管理的模式,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另外,通过近20年的教育和培养,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加之多年来先进管理思想的导入,企业会计人员能很快理解并运用作业成本法,为作业成本管理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条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就为企业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弹性制造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物质条件,从而也为作业成本的推行提供了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

 

1.引言

在信息社会中,数字化是电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中也越来越看重数字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及相关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基本理论及实践技能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EDA(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技术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的延伸,已经引入到电子信息类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摘要的意义。

2.《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教学手段单一,实验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EDA技术。在教学中仍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课分离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大多抽象难懂,教师采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授课,不仅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仅仅只需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甚至不需要了解原理也可以完成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数字电路的设计仅是“纸上谈兵”的设计,学生自然对这门课的实验毫无兴趣。

3. EDA技术及其功能

3.1 EDA技术的含义

EDA即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工程发展而来的,它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电子系统的一门新技术。它可以实现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与优化以及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它不仅为电子技术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科学而便捷的平台。

3.2 EDA技术的功能

EDA技术的开发平台QUARTUS Ⅱ是Altera公司推出的新一代FPGA/CPLD开发软件,适合于大规模复杂的逻辑电路设计。它是Altera公司的第4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从输入设计到器件编程的全部功能。“自顶向下”设计方法从系统设计人手,在顶层进行功能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在方框图一级进行仿真、纠错,并用硬件描述语言对高层次的系统行为进行描述。在功能一级进行验证,然后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的门级逻辑电路的,其对应的物理实验级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专用集成电路。

1)EDA软件平台中具有各类元件设计数据库,同时EDA能够进行元器件的创建和编辑。为学生掌握各类电子元器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EDA软件平台中可以完成电路原理图的设计,通过这一功能可以完成各类元器件构成的电路原理图。

3)EDA软件平台中具有综合仿真模块,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波形图显示出来,直观、清晰。

4 应用EDA技术授课的好处

4.1 提高授课质量

有些内容选用EDA技术授课,传授方式更直观,教师感到得心应手,学生也容易接受。例如,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EDA技术。,EDA技术。在组合电路中,当输入信号改变状态时,输出端可能出现虚假信号---过渡脉冲的现象称为竞争冒险。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信号的延时只能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但初学者对这一概念比较模糊。现在,我们只需用QUARTUS Ⅱ模拟功能进行仿真,就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分析结果以波形图显示出来,丰富直观的数据不但为学生提供方便,而且其得出的结论接近实践性,同时节约了时间。,EDA技术。显然,对某些章节中存在的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教授方式符合客观认知规律,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4.2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EDA软件的实验环境是一个虚拟环境,可以避免使用种类繁多的专用集成芯片,简化实验电路。学生用硬件描述语言编写程序,可以在同一可编程逻辑器件上完成各种不同的数字电路实验,避免了连线的繁琐,丰富实验内容。同时,可在实验设计构想的指导下开发一个通用的基于EDA的硬件平台,来实现所有的实验内容,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掌握所学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动活泼,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大为增加。

4.3 以实验教学为载体。构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采用EDA技术,那么学生必须自己在充分掌握实验理论的基础上自己编写程序,这有别于传统实验,学生仅仅只需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甚至不需要了解原理也可以完成实验。这将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同时EDA工具能给学生创造优良的环境,强化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做实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做,使学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也可以在计算机上主动、反复设疑和实验,由不同实验结果,选择最佳设计或实验方案。通过验证、测试、设计、纠错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EDA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设设计性实验,进行电子实习、电子竞赛、职业技能取证培训等。

5 结论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引入EDA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电路的相关原理和工作过程,还可以通过修改电路的形式或参数,与学生一起讨论电路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反应易学、新颖、有趣。,EDA技术。同时理论和实验结合紧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赵刚,张志亮,张菁等.EDA技术简明教程[M].成都:四川I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爱荣,王振成.EDA技术与CPI.D/FPGA开发应用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贾海瀛.《数字电子技术》课应用EDA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第14卷第3期.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商务英语翻译 英语信函 社交价值

一、引言

翻译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概念兴起于德国,以1971年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1]。莱斯认为,理论上的翻译应是语篇的对等,即在表达方式、语义和交际功能等方面与原文对等,并不是简单的词句对应。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等值在翻译实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莱斯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在尤金・A・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基础上突破创新,打破了传统文本中心论,让更多研究者意识到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近些年,国内学者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评介,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开展了大量的英汉翻译研究,如:杨英明(2001)[2]详细分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实用理论基础;张美芳(2004)[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探讨了编译的具体运用及其合理性。

随着当代商贸活动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信函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4],它的重要性在国际商务谈判和交流中日益突出。然而,商务英语信函的译者往往只关注到翻译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忽略了深层次的翻译指导原则,以致于在进行商务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翻译问题,如语法和结构错误、语义表达模糊、篇章衔接不连贯等,使得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相脱节[5]。

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中的语言、语篇、语法和词汇翻译除了应遵循专业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等基本原则之外,还应当注重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的四大原则,即“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6],才能更好地将英语信函中的信息表达出来,以最大化地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社交价值。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一致、忠实和忠诚原则来探讨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二、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四原则概述

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指出,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中心,文本功能为导向的一种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主张文本翻译是综合性的翻译对等,而不是简单的词句对应。随着西方翻译史的不断发展,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提出了四大翻译指导原则,包括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四大原则中最主要的指导原则。四大翻译指导原则的提出对翻译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的原则源于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他认为译文是原文翻译在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的基础上M行的语言转化。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心学说,认为翻译对等不是译者进行现实翻译的唯一标准,而是译文能够实现原文所传达的预期目标。1984年,汉斯・费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原理》一书中指出,目的原则是翻译活动中最主要的指导原则,翻译的目的性指导着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在翻译方法和策略上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如在选择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方法上,不同的文本翻译类别其目的不同,选择的方法也就不同,即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最终目的。目的论的提出打破了文本中心论固有的传统模式,对当代的翻译活动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

一致原则也称为连贯性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7]。也就是译文需要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8]。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目的原则是目的论中的首要原则,其他的指导原则都需要服从于这一原则。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文本的信息转化需要在语内连贯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完整而准确地向译语接受者传达出原文本的内容和要求,更好地发挥交际功能。

忠实原则也是费米尔理论中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功能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指译文应该具有原文所具有的功能,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忠实原则隶属于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这里的忠实可以理解为文本的功能以及语篇的对等,但不是简单的词句对应。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还原原文的内容。特别是在中西方商贸活动往来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翻译作为特殊的社交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及译语接受者对原文本所传达的内容和风格的忠实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目的论下的忠实原则是相对的对等,而无法做到等值。

忠诚原则是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在对功能派理论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也称为“功能加忠诚”指导原则。功能指的是对翻译和文本类型进行划分的一种文本功能,而忠诚指的是译文和原文进行翻译转换中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要求当发起方、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寻求三方的共识[9]。克里斯汀娜・诺德是费米尔的忠实支持者,高度肯定费米尔打破传统文本中心论所提出的目的论。在费米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诺德提出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翻译的功能因素,并在原文所预设的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当中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是诺德提出的理想化的翻译理论,虽然此原则具有一定的功能范围上的局限性,但是这种理想化的理论在现实需求中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翻译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是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翻译首要遵循的原则。商务信函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如在外贸询盘中,发起人会直接告知对方本公司的商务贸易需求和条件,这样更加便于接受者对商务英语信函的理解。因此,注重目的明确、简洁明了是商务信函交际谈判的重中之重。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并言简意赅地用译语传达出原文本的预期目标。如:

(1)We are interested in buying large quantities of steel screws in all sizes.We would be obliged if you would give us a quotation per kilogram C&F Liverpool,England.

可以看出,例(1)这两句话都是发起方向对方表达的具有目的性的请求。译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应该明确重点,还原英语信函的预期目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本公司有意购买各种型号的钢螺钉,如贵公司能给予我方每公斤钢螺钉送抵英国利物浦的成本加运费的报价单,我公司将不胜感激。”应该从目的论的指导原则出发,明确重点并简洁明了地传达出信息,改译成“本公司有意购买各型号钢螺钉,欲知每公斤送抵英国利物浦的成本加运费价格,如蒙惠赐上述报价单,不胜感激”,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一致原则

一致原则是在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服从于目的原则的一种具有从属性质的指导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过程中,一致原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致原则也称为连贯性原则,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上下文协调一致的标准。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翻译过程中的一致性原则,但是这里的一致性并不是指等值的词句翻译,而是认为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词句和语篇的翻译也会不同。也就是译文中词句和段落的翻译要与英语信函的交际语境保持一致,这样才会有助于读者对商务信函的理解。例如:

(2)This offer is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

商务翻译人员进行报盘的时候,通常会将此句译为“该报盘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该报价须经我方最后确认”。可以看出,例(2)中的“is subject to”在商务英语信函中表示“需经过、以……为准”义,如果放在一般的语境下,它表示“受支配,从属于;有……倾向的;常遭受……”义。因此,如果译者不充分考虑交际语境的影响,使用一般语境下的词组含义对该句进行翻译,商务英语信函的内容会遭到破坏,会导致译语接受者无法接收到准确的商务信函信息,造成理解的偏差。

(三)忠实原则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译者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商务文件的内容和风格。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信函自身的文体特征要求译者在进行信函翻译的同时,应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忠实于商务英语信函的内容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社交功能。如果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没有遵循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那么译文就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真实目的,更无法体现商务英语信函所具有的交际功能。

例如,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当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期盼的时候,经常会使用这样的表达:

(3)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对于商务英语信函中所具有的语气特征,译者也应该在译文中传达出同样的语气特征,这样才能如实地向接受者反映发起者的态度。对此,我们不能将此句译成“我们盼望着不久能听到你的回音”。因为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应该忠实原文并充分考虑到信函发起者对接受者尊重的态度,所以译成“我们盼望着不久能听到您的回音”。因此,译者在商务信函翻译过程中,不论是进行人称翻译还是专业术语翻译,用词准确并遵循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才能更好地传达出商务信函的情感意义[10]。

(四)忠诚原则

忠诚原则是克里斯汀娜・诺德在对功能派理论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在功能翻译理论下,忠诚原则主要是指翻译人员在发起人、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这三方产生文化和利益冲突时,担当调解员的职责以促成三方达成共识。例如,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当三方涉及到文化和利益冲突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社交价值,译者应坚持忠诚原则,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处理好三方的人际关系。例如:

(4)I am afraid you should compensate us by 5%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contract.

例(4)这句话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对于西方人来说,“I am afraid”表示加强担心的程度,是想提醒对方事情的重要性。而对于译语接受者来说,特别是汉语语境中的接受者,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若将此句等值译成“我恐怕你方需要赔偿我方合同全部金额的百分之五”,会让译语接受者认为此要求具有强制性和偏激性从而无法认同,容易导致贸易往来上的冲突。因此,译者在进行商务信函翻译的过程中,应秉持克里斯汀娜・诺德的忠诚原则,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恰当地处理“I am afraid”这句插入语,将其省略不译,以保证各方关系和谐,使商务信函翻译发挥良好的社交功能。

四、结语

通过上文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探讨,笔者认为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一致、忠实和忠诚原则可为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商务英语信函翻译在功能翻译理论四大原则的指导下,能更好地把握和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向译语接受者传达准确的商务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交价值,以保证商贸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晶.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以广

告翻译为例[J].商业现代化,2007,(8):9-10.

[2]杨英明.论功能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01,(6):39-42.

[3]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95-98.

[4]陈煊,周凝绮.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研究[J].吉林省

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121-122.

[5]张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

院学报,2015,(3):48-50.

[6]张晓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法律翻译[D].北京: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翻译[D].长春:吉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8]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1):159-161.

[9]李芳.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功能”再解读[J].北方文学,2013,

(2):138-139.

[10]陆文彬.商务函电写作中的礼貌原则及其实现手段[J].大学英

编译原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单片机;项目式;课程改革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控制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的能力及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据调研高职院校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方式,部分院校按照知识体系讲授,讲授内容顺序为单片机技术概论、单片机体系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1]。按照知识体系讲解,教师和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对知识点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具备利用单片机设计应用系统的能力。部分院校目前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经过实践教学测试,教学效果良好。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由知识体系讲授转变为项目驱动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知识体系讲授对于高职阶段的同学说来说,能够系统的了解单片机的内部体系结构,对指令执行的内部过程更加清晰,知识点介绍完后再通过一个大的课程实训项目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是通过多个项目的学习完成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即介绍某个项目时,先介绍理论知识,紧跟着完成实践教学,即设计项目硬件电路、软件程序,然后调试系统等环节。每个项目能完成具体的某种功能,学生学习兴趣会增加,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两种讲授方式存在的弊端有:知识讲授体系缺乏兴趣性、理论较难理解、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项目驱动式对单片机的内部原理分析不够深入,但提高了单片机应用项目的实际开发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模拟仿真及实物焊接两个环节。硬件仿真电路使用Proteus硬件仿真软件,该软件内部集成了多种常用的单片机芯片、电阻、电容、晶体管、LED、LCD液晶屏等,电路搭建方便,仿真效果良好,目前广泛的应用在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中。软件采用KEIL软件,该软件使用方便,通过建立工程文件到生产HEX文件整个流程清晰易懂,代码编译质量高。Proteus和KEIL两个集成开发环境具有联调功能,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得系统开发流程更加直观,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单片机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独立设计常用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具备检修单片机应用系统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测试;提高学生手工焊接技能等要求。

通过多个项目的设计,使得单片机技术中的知识点全部介绍,能够达到上述要求。教学项目需从简到难,然后综合设计多个项目,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如下:(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介绍。可选用项目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分析单片机与PC机的区别,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知识等,理论分析后,在Proteus中搭建硬件电路,在KEIL中设计软件程序,然后调试程序,观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需重点介绍集成开发环境Proteus、KEIL软件的使用。(2)单片机IO端口的学习。如可选用流水灯系统展开介绍,详细分析单片机内部IO端口的特点,分析其应用场合,通过软硬件设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学习。可选用秒表设计项目展开教学,通过对秒表延时时间的准确设计,采用定时器查询方式完成延时,能够较好的掌握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程序设计。(4)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学习。在秒表设计中延时程序可用中断方式完成,通过与查询方式的比较,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单片机定时与中断之间的关系。(5)单片机键盘电路的学习。需掌握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两种方式的应用,可采用万年历系统的设计,在此项目中介绍数码管动态驱动方式及常用的LCD1602、12864等液晶屏的使用,此项目进一步综合运用了定时、中断资源,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单片机内部资源的能力。(6)最后通过多个综合项目的设计,达到教学目的。如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单片机测距系统设计、单片机密码锁系统设计、单片机语言报警系统设计等。[2-3]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网购单片机学习套件,学生动手从单片机最小系统焊起,然后焊接接口电路及串口下载电路等。通过实物的焊接能够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理解,且每个项目HEX文件能够在此套件上验证,包含了仿真与实物测试。也可以让学生在万能板上焊接每个项目电路,进而提高焊接能力及实物查错能力等。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单片机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比例相加得到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应占主要部分。平时成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会增加,能让学生认真的完成项目的设计。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强化其动手能力的锻炼。如何对每个项目进行考核呢?可考核硬件电路设计的正确性、软件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功能的完整性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让学生在万能板上焊接单片机应用系统,考核学生的手工焊接能力、实际电路板查错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考核内容可包含有其他内容,如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方面。

四、项目举例

以电子钟设计为例。项目目的是掌握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系统、键盘电路、液晶屏的综合应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需搭建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钟控制按键、显示电路,通过硬件电路的模拟仿真及实际电路板的焊接,进一步强化了最小系统及扩展电路的设计要点,掌握了液晶LCD1602的内部电路结构原理及引脚的接线方法[4]。

软件设计方面,软件流程图如图1所示。主函数需先初始化液晶屏1602、定时器、中断系统。初始化结束后进入无限循环,无限循环包括有时、分、秒的显示程序、按键扫描程序。当定时1S到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秒加1,当秒到60时,分加1,当分加到60时,时加1,当时为24自动返回到0。按键扫描程序需设计时钟启动、暂停、复位按键检测程序,使得时钟为可控时钟,该程序需在循环程序中不停的被执行,即为按键扫描达到控制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可采用按键中断方式去完成软硬件的设计。

五、总结

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需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论文简要的介绍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教学效果的考核,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汪万维.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10):95-97.

[2]张涛,韩春贤,等.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8):101-102.

[3]王静霞.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杨利亚,潘海燕,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子世界,2012(11):167-168.

本文系2011年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特色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