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师;专业发展;人才

“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知识在激增,社会日新月异,人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一本经书念到底”,“拿昨天的知识来教明天的人”,这肯定是不行的。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优秀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教师要有专业发展,要有生涯规划,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今,我们学校网络条件较好,这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如何利用网络条件,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新课题。下面就这方面的工作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

目前,我校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校园局域网早已建立,教师终端设备齐全,城域网光纤接入,这样的网络条件为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了满足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凭借学校网站和校园局域网,我们建立了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专题网页,如个人文件夹、教学资源、经验交流、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学科天地、名师博客、互动之窗等等,基本上体现了自主性、合作性、共享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主要还是基于学校的校本研修,立足于解决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打破时空局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保持与外界的紧密相连。促使学校实现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高效化,为教师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及办公保障。

二、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发展,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成为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以网络为手段开展各种教育科研活动,它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之间的互动,它以一种开放、互动、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与交流方式,扩大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能高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建立个人文件夹(成长记录袋)。我校充分利用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在校园局域网里,每个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文件夹,制订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许多老师还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教师可以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成长档案,让每个老师了解自己;可以把自己最满意的论文、最精美的课件、最经典的教学设计和案例、最喜欢的照片和获奖情况等上传到网站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老师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既能总结自己,也会鼓舞别人。教师们以教师自身成长、教育教学及管理为研究内容,以教师文件夹为平台,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为目的,实现“个体优秀、群体优化”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2)建立完善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网络技术为我们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没有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有用的教学资源收集处理并存储起来,以便于日后学习、研究和使用。通过网络查找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使教师触类旁通,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自主开发出新的资源,或是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灵感和思考。教师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者,由于每个人各具个性和风格,因此,资源库会更加显得丰富多彩。如今,我们在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动画、课件等现成的素材,也有开发好的课件、试题、案例,还有论文、原创作品,以及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记录资料。经过多年来的积累,现在学校教学资源库越来越丰富,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个性化的、动态的校园网资源。

(3)网上互动,交流探讨促进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们共同探讨;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获取的宝贵经验与教师们共同分享;也可以将自己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在网络上,供老师们进行讨论、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这也是教师们相互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网络平台提供了“学习、交流、合作、反思、总结”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交流反思中不断进步。网络的交互性和即时性,使教师可以与外界交流互动,可以同全国名师、专家学者、教授等进行交流探讨,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网上请教大家,这为借鉴校外先进的东西提供了便利。

(4)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逐步构建信息化网络教育体系;要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的新模式。

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给教育变革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研究中,教育信息的来源广泛,特别是在互联网上,想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易如反掌,而且还可以进行重新整合,演变成新的信息,这必然对教育、教学、教研带来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我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网上下载的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将教师上课的视频上传到网上,既作为学习研究的材料,也可以请同行提意见进行改进。

结束语: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研修空间,有效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反思、同行研讨和专业提升的实现。我们应该增强主动性、积极性,适应和掌握网络技术的使用,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地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实现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计划的安排下,结合我校计算机的硬件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落实,规范教研管理。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一年中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和交流,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同时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并组织教师拟定教研计划,活动方案,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出勤记录、活动纪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实践。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体会,说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教学,锤炼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1)本学期继续以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练兵课为主,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

(2)为了做好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的准备工作,我们首先在本校进行了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推荐一位教师参加,比赛内容主要是评课、说课、软件使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并同时请专家、教师共同评比,最后评出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市比赛。

(3)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分别参加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教学设计论文18篇,选出7篇优秀教学设计论文送市参赛。同时在今年12月19日组织教师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共有五名教师的论文获奖。

(4)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的把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途径的研究,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分别参加《信息科技》和社《中小学生学电脑》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5)为了做好参加“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观摩活动”的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利用“五一”期间加班加点赶制课件,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比赛期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比赛点,安装课件,调试服务器,尽最大限度的排除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参赛的四堂课都能顺利的完成,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6)以科研为先导,积极鼓励教师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参于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形态研究》的研究,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大量的教学软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以web形式展示在“教育信息网”上。

三、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要求》,使每一位教师明确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2)网络瞬息万变,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让教师了解网络的最新动态,掌握网络的最新技术,组织全区网管人员利用暑假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网管员培训,主要学习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为校园网高效、有序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强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组织教师整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购置、研发、共建等方式,迅速丰富网络资源,并将上传至“西河中学网”,为各校全面地收集和使用教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坚持“寓教于乐”,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教师、家长服务的宗旨,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继续做好“西河中学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还不定期进行改版,以保持网站的吸引力,保证高效、快捷、安全、畅通,让星星网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家长的百宝箱,教师的好帮手。

(5)为了迎接市领导对我校信息化实验学校的评估验收,,对学校进行自查。查看相关的材料,实地查看校园网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组织教师加班加点进行改进。先后组织教师到各楼房进行安装设备、调试服务器、制作学校网页,使学校顺利地通过了市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的验收工作,并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四、搭建信息的舞台,走进多彩的世界。

以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强调从多角度看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本学期开展了以下活动:

(1)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并将收集的信息以web形式。从中使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展示了才华,体验了成功。

(2)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拓展其学习的途径和空间,以互联网为媒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制作个人主页,并上传至“星星网”。使学生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现代化的人,迈开了成功的一步。

(3)走出教室,走向实践,于10月1日开展了“‘祖国—生日快乐’数码大行动”,使学生充分利用intel公司提供的数码设备,当一回小记者,上街采集国庆欢庆的场景,并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网页在互联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intel培训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培训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乐园。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挖掘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本学期有78名同学参加了省奥林匹克电脑绘画比赛,有一名同学获省一等奖,四名同学获二等奖,10同学获三等奖;有三名同学参加了省奥林匹克程序设计比赛,一名同学获三等奖;有二名同学参加了华南地区计算机操作应用比赛获二、三等奖。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新生代的“网络”正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促进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外快捷、丰富的免费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等特点,使“网络教研”成为活动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开发网络教研平台便是我们利用网络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达到智慧与经验的分享学习,以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最佳选择。

一、学习――在点击中积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及时的深入反思、撰写的案例论文、以及教师的成长引领都需要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课程。许多音乐教师渴望学习,却苦于出去学习的机会是十分有限。当前的音乐教师是幸运的,处在这个信息时代,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可以天涯海角也咫尺!网络,架起了教师与知识的桥梁,及时地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导师的重大责任在于培养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怀抱德行和智慧的原则。”音乐教师要轻松应对一个新教育时代的来临,应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立足三尺讲台,我们如何获取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让改革的拍岸惊涛催生教师们参与变革的热情,尽快适应重大的教育转型?那就是读书,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先进思想、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吸收其中的养分。通过网络阅读获取信息、开阔眼界、借鉴经验、改革教法,以有效地补充学习,使自己更加善于思考,也使自己能从较高的理论视野去反思教学实践,去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二、交流――在互动中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任何一个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和共同体的影响,闭门造车只能是失去和外界交流与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而逐渐变得思维僵硬、孤陋寡闻。我认为,除了与自己周围的“师傅”学习和交流外,网络为音乐教师提供了的广阔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论坛、QQ、电子邮件、博客等网络交流形式的出现,拓宽了交流渠道,给我们的专业发展增添了助推器。时下,一些著名的音乐教育教学网站的论坛和博客都非常火爆,如音乐教学网、中国音乐教学网、洪啸音乐工作站等网站的博客和论坛里,都有许多新老教师,亦或是社会人士,在论坛上互相探讨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从而在交流中得到自我素质的提升。

以博客为例,它以“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独特,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博客的出现既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又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一致的交流形式。它顺应了作为“人”的社会往的需求,架构了跨越时空的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与专家之间、与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切磋和研讨能够更加经常、有效和深入,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而在一所学校中,音乐教师绝对是个小群体,网络无形中壮大了我们的群体。它能够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通过群组,许多教师可以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音乐教师可以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学生才艺、文艺演出等以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参与评论和指导。此外,我认为,加入了各种教学QQ群,也能为教师更好地与各地同行交流、探讨和共享资源提供方便。我们还可以利用邮件发送教学设计、论文、案例、课件、随笔等,向杂志社投稿。

三、展示――在共享中提高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定位

第一,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的原上草教学论文自主学习。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而且教学成果的评价也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基准的,所以,一切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都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教师需要认识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讲解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样是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崭新方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科学建构教学情境、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实现自主学习。

第二,以彰显数学思维特点为标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原上草教学论文要充分考虑数学课程的思维特点。数学学科的思维模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加强调理论的概括性、知识的抽象性以及逻辑展开的缜密性,并且数学知识当中大量使用各种符号化、形式化的语言,让习惯于形象思维模式的初中学生很难适应。

所以,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学习数学知识比较艰难,而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非常生动的视觉形象来向学生展现比较原上草教学论文抽象的数学公式,揭示思维过程、描述求解流程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觉得具体可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领悟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同时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换言之,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应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等多媒体工具,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演示两圆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运动变化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表现几何关系,那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就发现了原来两个圆运动会产生这么多的可能情况,他也就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最后可根据圆心距和半径的关系对两圆的位置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很大程度来源于网络教学,网络中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因此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从中学生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并不需要由教师象传统教学中那样作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系统得多,全面得多,深刻得多。再如“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式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专业成长方面:不断接触新事物和新思想并及时进行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培训。如派杨志川、陈丽萍老师前往晋江二中观摩片段教学大赛,到侨声听说并参加高二地理教研活动,到一中、磁灶等学校听课学习,陈丽萍老师还经常参加晋江水土保持会议等,并及时向组内传达。还不断参加新课程教学的培训:如8月1日到泉州参加新课程培训,参加林副主持的重构课堂等培训。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方面发展,并且结合晋江实际进行案例的讨论与交流,以备上课的使用。

2、 技能方面: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组织第二课堂中从环境保护及监测、气象观测与分析等方面入手,以便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带领本组成员思考、讨论如何结合本校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利用晋江的乡土资料来替代教材的案例,如陈埭的缺水问题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九十九溪的污染问题,校园的模型制作、校园的规划与改进等问题。此外,杨志川老师与黄丽纯老师正在着手组建平山中学气象观测小组,并已经制定完方案准备实施。

3、 教研方面:

(1)成绩:讨论与交流如何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其中杨永芳和庄永鹏同学的论文获泉州市乡土小论文比赛二等奖(指导老师:杨志川),庄雅诗同学的早安地球获晋江市科技手抄报一等奖(指导老师:杨志川),苏双茹同学的手抄报获二等奖(指导老师:黄丽纯),杨志川老师的论文获晋江市地理教学论文二等奖,并编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此外,本组还多次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论文的汇集如德育论文等。

(2)备课:能进行集体的备课尤其是高一、高二新课改年段,知识较新联系紧密,集体备课更好地进行前后联系,对于会考的复习献计献策。并积极进行校内公开课的开展,从业务上自我成长并进行同伴的互助.

具体时间:何丽芳老师在高二13班开设校内公开课,10月17日陈丽萍老师开设中国的民族专题公开课,11月20号雷晓芳老师在高一9班开设农业区位的选择,杨志川老师于12月5号开设中国水文灾害专题的校内公开课,12月12日胡贵锋老师开设高三文科复习公开课等!此外,本组还经常进行互听课,并且进行同伴的互助与学习。还经常开展晋江水土保持的教研活动,并认真思考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另外,胡贵锋老师带黄丽纯老师成长和指导,认真进行新教师的培养

(3)认真地整理出新课改的电子练习卷,并对以前的练习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一份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练习。积极出好单元和期中考试卷,并及时对试卷进行评价、讨论与修改,其中尤其要提的是制定出一份较完整的会考复习方案和练习卷:包括2份补充提纲、3份会考模拟卷、4份必修一的复习试卷和1份必修一的小结、2份必修2的阶段试卷2份、必修3的阶段试卷等。认真研究高二会考的教学教法,预计在此次会考中能取得较好成绩。

(4)积极参与校园网络办公平台的资源库建设,本学期共发表各种资料40多篇。内容涉及各种资源、试卷、总结等。在多媒体的使用:何丽芳老师和雷晓芳老师经常利用现在教学技术手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必修一的复习中和选修五的文科教学中。杨志川老师由于条件的限制没办法使用。而且教研组各组员还收集了相关的课件,并制作修改出一些适合本校教学的课件和文件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题研究 多媒体网络 课程资源库 高中英语教学

 

一、什么是校园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其核心内容及功能包括并达到如下要求: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备课、资料查询、参与教师培训等工作,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规范性;资源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资源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容量大。资源库中设置学科素材、教参中心、课件资源、试题库、教学拓展、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等栏目。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校园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而且还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 

2.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库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人为本,以导为核心,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这一理论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全体性、过程的合作性、资源方法理念策略的开放性、知识习得的实践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是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网络资源,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1)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包括备课、授课、复习、答疑、讨论、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2)为课程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以及在其支持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计算机,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以其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习者,而且它所能达到的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功能也吸引了广大的教师。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使外语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看到了,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广了,速度更快了,地域更远了,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又由于是网络,它可以完成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师生交流的任务。 

四、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听;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把一学期的课文及单词的录音整理为mp3放在校园网与班级电脑上,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每天早读,值日学生可以打开电脑,播放给同学听与跟读。利用《空中英语教室》进行听力训练。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像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

境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如:titanic,gone with the wind,fair lady,brave heart等,培养学生语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从中学生可以收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world news等英语节目; 4english.cn,从中学生可以收听收看非常有趣的英语节目,如:经典电影片段、电影配音、新闻听力等等。

2.媒体与网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利用网络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响及图像材料。仅仅是教材中的那么一点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阅读水平的需要的。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英语导游,游历广袤的澳洲,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在学习处理废物一单元时,我们在教室里便可看到英语解说的回收利用废纸和易拉罐生产过程的影片和利用风能的科幻影片。学习cloning一文时,可以利用flash,把晦涩难懂的克隆技术变的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尤其是文科的同学。 

3.媒体与网络在写作教学活动中 

现实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有限,网络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英语的环境。在学习选修8第2单元cloning时,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为表达正反观点的作文,我进行拓展协作训练,将“手机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在我班的qq群里,让学生发表看法,互动性很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习作的形式利用e-mail发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的,漂亮的句子与不够到位或表达错误的句子分别摘录出来,再在屏幕上点评,从而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比单靠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省时,但高效多了。 

五、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结果 

1.课程资源库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材料,校园网对网络报刊、杂志和论坛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链接和引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适合自己需要的泛读天地。 

2.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源,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独霸讲台,垄断黑板”模式,寓教于乐,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去展示、去开发,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 

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点击校园课程资源库的网络,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查询所需的课件资源、试题库等获取信息,自主学习。 

当然,要真正使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四十分钟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加速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使资源库为人所有,而不是使用者被资源库的内容所牵制,未经筛选拿来就用等等,这些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这一学年,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配合柯城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工作,促进全区教育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学科教学整合和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在学校行政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在全体新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可观的一步。

1、加大投入,完善条件。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战略。为此,区教文体局和学校领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我校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环境,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以最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20*年9月,学校鼓励每位教师购置笔记本电脑,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同年10月,学校在原有的“班班通”的基础上,再在全校区范围内构建无线网络,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灵活性。

11月,学校耗资3万多购置了两套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增添了新兴元素。

20*年9月,学校投资30多万元,改建了原有的微机教室,配备了50台学生机和1台教师机,以及两套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五套多媒体电教讲台和液晶投影仪。

10月,学校又提供补贴,为10多位新进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

一系列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投入给学校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为教育教学的腾飞插上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

2、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在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方面,我们致力于健全管理机制,走规范民主之路,创务实高效之风。

首先,修订考核标准,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去年《新星学校教师考核条例(试行稿)》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讨论,将笔记本电脑的应用作为教师日常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得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同时,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运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

其次,充分发掘学校网站的潜能,为信息化管理创设良好的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2006年11月,学校网站全新改版,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具体运作情况,新增了部分栏目譬如教师博客、校本教研、电子书库等,由宣传办的毛洪星老师总负责,另外组织了一批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承担了学校网站的各板块。各教师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积极充实网站内容,及时更新,优化校园网站建设,实现网站在教育宣传、交流、管理、育人、学校文化建设五大方面的重大作用。建管用并举,使学校网站切实有效地为学校的管理服务,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在班班通、教师电脑和校园网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积极筹建信息资料库,实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本学年末,我们结合教师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认真做好资源的整理和归档工作,把本学期教师撰写的优秀论文,设计和制作的优秀教案、课件集中起来,建立完善学校网站资源库,统一管理。

第三,坚持履行检查制度,使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运用更趋规范。组织各信息技术教师实行机房包管责任制,校园信息化建设分管制。信息技术小组定时进行微机教室使用情况检查——机器设备的合理操作、卫生情况以及相关的记载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分配各个信息技术教师更好地运用教室三机(计算机、数字投影机、实物投影机),规范记载,满足了日常教学的需要,促进了信息化设备使用的效率,同时还确保了信息化设备的完好率,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的优化运转。

第四,在维护方面,我们坚持实行维修制度。信息技术组及时地给各位同事提供帮助,解决大家的难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如果信息技术组的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联系供货商。尽我们所能,努力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第五,制定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搞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学校将教师合理运用校园办公系统纳入教师考核条例,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由于认真执行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器材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等得到显著提高,设备的损坏率明显下降,各方面的关系协调有序,信息技术教育系统运转高效,充分显示了整体效益。

3、深化科研,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是信息技术教育向深入发展的先导。本学年,我们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开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学的良好局面,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素养,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查小打造“数字化校园”的品牌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年11月,我校组织了一次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信息技术教研组进行认真组织,每位信息教师都参与其中,为上课教师进行反复听课、评课。*年3月,区里举行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教导处牵头认真组织初评,严格把关,从而确保选送教师的优质。同年在区20*年度电化教育研究课题评比中,由我校毛洪兴老师执笔,王贵兰、刘健老师共同参与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荣获区一等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有了这样强大的信息科研的队伍,这样执著的钻研精神,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一定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重视培训,提高效能。

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齐全的设备还需要人的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而,要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向纵深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先由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再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和人才资源,组织教师培训班,先后举办了电脑操作培训班、课件制作培训班、笔记本电脑管理培训班等等。为普通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提高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使用频率,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实行全额培训,从而达到整体提高。

二、存在不足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校园网安全维护问题需要有关教师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学校网站还要进一步积极创建班级主页、部门主页、学科主页等一些特色栏目等。

积跬步而致千里,怀豪情而绘宏图。我们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为平台,以特色建设为方向,高质量、高标准地、积极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铸精品,创特色,进一步开创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局面,真正使信息技术教育与学校发展、教学实践和教师需要相结合,不断丰富其内涵,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星学校2009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和思路

我校在20*年里提出了在2009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并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我校的大部分教师能够使用学校网站的课程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部分教师能参与到丰富、完善、系统的新课程标准资源库的建设,所有行政和老师能充分利用教育信息中心的各大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了我校与教育系统之间方便、快捷、安全的无纸化办公,实现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新的学年里,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以“应用引领”为指导,以技术的安全保障和有效支持为基础,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抓好教育信息化各项应用推广,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个学年重点工作:

一、保障网络安全畅通,支持应用的正常开展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问题。在当今数字化校园中,保障网络安全通畅,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极具挑战的工作,它有利于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层面的不断扩大,切实保障校园网的安全畅通,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保障学校门户网站、资源库、FTP服务器、图书馆数据库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做实后台支持、数据备份等技术支持工作。每周定时对各服务器进行杀毒,杜绝病毒对系统的影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另外,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责任制,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增加专业维护人员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把网络的安全畅通与专业人员的工作成绩相挂钩。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提高应用的综合效能

1、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化队伍自身建设,形成专业理论扎实、信息技能过硬的教育信息先进团队。学校的信息化队伍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富有进取心的队伍。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一个学年里,更要重视这支队伍建设,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各科室信息化能力的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治理结构,充分建设以业务需求为中心的信息化组织;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懂技术、熟教学、会管理、善协调的复合型教育人才;三是要加强协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处理好小学部与初中部之间、各科室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信息化建设良好氛围。

在2009年工作要点中将加强信息化队伍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建设,意在提高信息化建设基础,加强全员信息化素养,主要分3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校领导和全体中层领导干部,每年举办1-2次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理念的讲座。

第二个层面:各部兼职信息员,每学期进行1-2次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第三个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培训,安排中期检查,开展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其中一些具体的安排如下:

对部分制作课件仍觉困难的教师进行继续培训,力求使我校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会做ppt和flash课件。保证全校教师人人会上整合课,凸现信息化特色,确立我校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和领先水平。然后要求每位教师上交一个高质量课件充实资源库。在青年教师中形成赶、学、比的精神,充分挖掘一批有潜力的新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2、推进校校通平台的使用

2009年我校将在全面启动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校校通平台的使用与推广工作。下个学年将细化项目分管人员,熟悉项目操作流程,更加充分合理运用好平台。

3、充分利用好现有电教资料

为配合区电教馆将电教工作实到实处,下个学年学校将利用现有的设备,将现有的电教资料适时合理地运用起来,使其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还将积极培训教师,学会下载、整合、使用远教资源,尽快掌握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正确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督促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电教资料,并按要求填写、整理有关的归档资料。

4、有序开展、落实信息化常规工作

(1)加强各部门主页的建设

学校主页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好坏的最基本标准之一,也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具体的落脚点,关系到学校信息化的形象。目前有些主页内容长时间未更新,页面缺少内容,特别是教师个人博客。下学年将进一步加强对主页的建设与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加快网页更新力度,提高各部门主页质量要求。对原各部门的主页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更新及改进。

(2)为再次迎接省里优秀网站的评比做准备,适当调整学校主页设置;积极提交学校教育教学新闻信息,每月向宣传中心提交的信息量不少于1条。

(3)落实学校信息化基本要求:

A、45周岁以下教博客管理:每学期发表文章不少于6篇,其中自己创作的文章不少于3篇。(创作文章包括参加各类讲座、听课等教研活动后的心得体会、教育教学论文等)。

B、40周岁以下的教师于暑假中、下学期开学前上交一个高质量的网络课件。

C、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

D、教师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得缺席。

E、班级主页、学科主页都要着手建设,并且保证每两星期更新一次。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地理教师 信息化素养 信息技术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已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它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使地理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

一、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首先,这是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第二,这是地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在教师培训方面对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要求,特别是最近颁布实施的《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初稿)对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素养分别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另外,终身学习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员,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不被信息社会所遗弃。

第三,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完成这一使命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信息时代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信息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观念和意识,包括理解信息社会的趋势,正确面对信息化的特征,以及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并了解其局限性及负面影响。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意识包括:一是树立信息价值观;二是在工作中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三是对学习信息知识有积极心态;四是具备信息安全意识。

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就是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有关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原理、信息技术、信息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知识包括:一是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二是具备必需的英语知识;三是信息科学知识;四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就是教师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整个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的关键部分。信息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实际应用,掌握基本的操作与信息处理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具备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具备的信息能力包括:一是熟练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所需信息;二是信息加工与利用的方法;三是利用资源库组合素材制作教学课件;四是熟练使用信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具备信息教育和科研能力。

三、如何提高地理教师信息化素养

1.重视硬软件环境建设,加强教师的各类信息技术培训。

要使信息技术在整个学校得到很好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须保障经费的投入。学校建立了多媒体电子教室,开通了校园网,购买了教师学习和使用所需的一些资料、软件等,购买了一些各种素材的光盘、学科资源库等,为教师制作课件和备课提供方便。把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纳入新教师职前培养内容体系之中,对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培训,这对提高新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加强教师信息观念的培养。

在当今信息时代,教育领域在不断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应该利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技术,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并以此影响学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师生互动。因此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目标应该是: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3.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