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加强,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在日新月异、错综复杂的商务环境中,一些商务期刊论文中的经济观点、商务投资方法能够帮助商务人士看清大局,从而更好地从事商务活动。商业期刊论文是调查、分析和解释社会商业、经济和金融活动及变化问题的论文,其语言特点与日常交际英语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纽马克在所著的《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观(纽马克,2001)。交际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以译文的整体效果为主,与此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和提高译文的可理解性,不必太过拘泥原文的结构和形式而使译文模糊而晦涩难懂(康健,2006)。该理论为商务期刊论文摘要的英译提供了新的翻译思路与方法。

2.研究理论基础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其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这三大类,他还提出语言的主要功能表现为表达型、描述或信息型呼唤指示型侧重于表达功能的文本,主要是表达情感,不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1988)。在翻译时应该结合语境,注意作者的语气及语言风格。侧重于信息表达类的文本,主要强调其“真实性”,它基本上涉及全部知识领域,其模式十分标准化。主要的翻译策略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商务文本的本质是由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共同组成的商务交际行为,是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为达到特定的商务目的而构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商务交际功能。商务期刊论文文本内容广泛,涉及各行业各业,不同领域。其语言跨度较大,包含多种文体、多种行业知识。英文论文摘要是一种独特的文本。其具有自明性、独立性和完整性,能够吸引读者,概括原论文的重要内容。商务期刊论文摘要具有“信息”和“呼唤”功能。翻译文本决定了翻译方法。

3.商务期刊论文摘要中译英实例分析

3.1交际翻译策略

交际翻译策略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例1,营销战略是企业全部营销工作的基石。市场营销要制定企业的市场定位战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明确市场细分目标。(米歇尔,2001)。

译文: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 The marketing needs to formulate the strategy for marketing position,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ed, and establish the consumers bran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ake sure the marketing subdivision(米歇尔,2001).

交际翻译策略建议在不影响原文意义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增减。这篇商务期刊论文摘要旨在突出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性及怎样做好市场营销,所以侧重这一中心进行翻译及适当地增减词。例如,第一句“营销战略是企业全部营销工作的基石”可直接翻译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没有翻译“企业”读者同样可以体会到营销策略的重要性。“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是很明顯的中式英语,enterprise出现在中间有语法错误。第二句是强调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市场营销,关键是翻译后面几个要点,所以前面两句建议译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market position, explor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brand ownership for the customers and specify the market target.”

3.2语义翻译策略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商务期刊论文摘要设计到许多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专有名词,所以在语义翻译的指导下可以让其英文翻译更加忠实原文。

中文摘要:从本质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调整两大基本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林业的生态建设不仅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林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应从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范畴、经营方式、林权制度、生态价值实现方式等六个方面论述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林业发展模式(王奇,2008:12)。

译文: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coordinate the two relationships: the one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the other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 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former part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latter part shows how the forestry mode should be developed in six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goal, strategy, role extension, management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ecological value, ect.(王奇,2008:12).

该英文摘要总体上不错,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中文摘要的意思。但是根据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原则,此英文摘要翻译还可以完善。例如,英文摘要中“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在中文摘要中没有出现这方面的意思。第二句中“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在中文中也没有出现相应的文本。此处就违反语义翻译“忠实原文”的规则。根据语义翻译的原则,我们可以对于某些词语添加注释,充分理解中文摘要想要表达的意思。该英文论文摘要建议译为:“A harmonious society li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logy-based forestry development facilit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them, therefore, playing a vital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Achieving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ent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model from six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go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extent operation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and ecological value, ect. ”

3.3交際翻译与语义翻译相结合

在很多情况下,对商务期刊论文摘要进行翻译时,既要将其内涵和基本含义表达出来,又要达到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因此,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结合就能达到这两个目的,只采用语义翻译原则会忽略到读者的感受。只是单方面利用交际翻译,又会将原文的含义损失掉。例如某一商务期刊在谈论商务广告时,有一则酒店广告“夜晚时分,这里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这里不仅需要表达语义还需要表达出其美感,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相结合则可以翻译为“The colorful world doesn’t stop when it’s nightmare”,如果只是单纯地考虑语义译为“When it's night, the world is beautiful”,就难以达到前者所表达的效果。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翻译; 动态对等;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关联翻译法

    Abstract :Both Nida and Newmark are outstanding western theorist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They have many differences as well as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 and content. Their constant effort to develop their theories deserve our respect.

    Key words :translation ; dynamic equivalence ; semantic translation ;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尤金·奈达( Eugene A1Nida) 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两位翻译理论家 , 他们在翻译理论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 同时又各具特色。

    一、对翻译的认识

    对翻译性质的认识, 理论界的讨论由来已久。奈达和纽马克都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奈达对翻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倾向于把翻译看作科学到把翻译看作艺术的转化过程。在奈达翻译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 他认为, 翻译是科学, 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的描写。同时他也承认, 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 科学、技巧和艺术。在奈达逐渐向第三个阶段, 即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阶段过渡的过程中, 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他认为翻译归根到底是艺术, 翻译家是天生的。同时, 他把原来提出的“翻译是科学”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到了上世纪90 年代, 奈达又提出, 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他认为: 翻译既是艺术, 也是科学, 也是技艺。

    纽马克对翻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最初, 他认为, 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也是技巧。后来他又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 部分是技巧, 部分是艺术, 部分是个人品位。他对翻译性质的阐释是基于对语言的二元划分。他把语言分为标准语言和非标准语言。说翻译是科学, 因为标准语言通常只有一种正确译法, 有规律可循, 体现了翻译是科学的一面。如科技术语。非标准语言往往有许多正确译法, 怎么挑选合适的译法要靠译者自身的眼光和能力, 体现了翻译是艺术和品位的性质。但译文也必须得到科学的检验, 以避免明显的内容和用词错误, 同时要行文自然, 符合语言环境要求。纽马克虽然认为翻译是科学, 但他不承认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因为他认为目前的翻译理论缺乏统一全面的体系, 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科学, 现在没有, 将来也不会有。

    二、理论核心

    奈达和纽马克都是在各自翻译实践的基础上, 为了解决自己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理论。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翻译理论也就各成一派。但毕竟每种实践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存在, 因此两位的理论又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似。

    奈达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同时这一定义也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

    <!--[if !supportLists]-->1           <!--[endif]-->(1) 传达信息;

    <!--[if !supportLists]-->2           <!--[endif]-->(2) 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

    <!--[if !supportLists]-->3           <!--[endif]-->(3) 语言顺畅自然, 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

    <!--[if !supportLists]-->4           <!--[endif]-->(4) 读者反应类似。

    要达到这四个标准, 内容和形式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奈达认为信息对等优于形式对应。他主张从译文接受者角度, 而不是从译文形式角度来看待翻译, 要实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就是译文的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所以判断译文质量的标准最终基于三个方面: 能使接受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 易于理解; 形式适当, 吸引接受者。

    为了达到相似的反应, 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因此语义翻译较为客观, 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 重在重现原作者的思想过程而不是意图, 讲究准确性, 倾向于超额翻译, 重内容而轻效果。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从定义可以看出这与奈达的动态对等如出一辙。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比, 较主观, 讲究通顺简朴, 合乎习惯, 倾向于欠额翻译, 重视效果。纽马克强调应把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看成一个整体, 翻译中不可孤立地使用某种方法, 二者在翻译中常常交替使用, 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达到相似的反应, 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对于对源语信息一无所知的读者, 面对晦涩难懂的翻译腔, 就如同看天书一般。所以要完成翻译的任务, 即再现并传递信息,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其在翻译《圣经》过程中总结而来, , 那么要有效地检验译文质量, 就必须看原文与译文接受者的反应是否一致。因此奈达的翻译理论对其翻译实践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一理论是在翻译界长期围绕着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

    奈达和纽马克相比较, 奈达的翻译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可懂性和交际性问题上, 从而限制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在翻译《圣经》以及类似的以信息或呼唤功能为主的原作时, 强调译文的可懂性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果用于文学翻译, 则势必导致语言的简单化, 形式上的非文学化, 失去文学应有的魅力。而纽马克在阐述具体使用哪种翻译方法时指出, 要视不同的文本类型来定。他把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中, 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等, 其核心是表情达意, 语言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 应主要采用语义翻译; 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 如教科书、学术论文等, 其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 应采用交际法; 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如通知、广告等, 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 去思考, 应采用交际法。因此不难看出,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适用范围更广。

    三、不断发展的理论

    奈达和纽马克是名副其实的理论大家。在自身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界的评论中, 他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着自己的理论。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翻译这一交际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1.引言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的关联理论是在H.P.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合着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对其有很精辟的阐述。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极大影响。它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延伸到翻译领域。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要正确的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可以指导翻译的语用翻译理论。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3.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着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就是不合格的。

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因此,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如果把“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这样,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 proposes,God 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

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 is a 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把fox翻译成“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语

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把翻译过程看作是原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两个交际过程,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对真实交际意图做作出推理,从而能够全面、科学的阐释话语理解,达到翻译这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1986.

[3]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他在吸收其他翻译理论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语言功能中的三个主要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纽马克认为,采取何种类型的翻译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作者以及译者的交际意图,即翻译目的;二是文本类型(信息性质);三是读者类型(读者群)。他在Bühler-Jakobson 的语言功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二分法。同时,他还详尽讨论了不同文本类型和翻译方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切合实际的操作规则。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针对不同源语文本的风格、重点、中心及语言的类型等具体的特点,结合某一文本中新词和新义、不常见修辞、语义丧失处理、翻译单位的大小、译文与原文相对长度等具体功能分类,为翻译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一、纽马克的文本论

文本类型简述:

纽马克的文本论模式运用了布勒的理论基础,并且参照了布拉格学派雅各布森(Jakobson)的语言功能理论。雅各布森提出语言具有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美学功能、感应功能、元语言功能,其中前三类为语言的主要功能。纽马克根据这一语言功能分类,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唤型文本。

1、表达型文本

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说话者运用这些话语表达其思想感情,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

(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小说、戏剧等;

(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表达型文本。

2、信息型文本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所在是外部情况,即一个话题的全部信息,或者说语言之外的现实情况。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涉及任何知识领域,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学术论文、或会议记录等。如果是关于文学题材的文章,表达某种价值观或评判,或某作者具有较高的地位或是权威,那么也可被划为“表达型文本”。

3、呼唤型文本

呼唤型文本以读者群为中心,意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通知、广告、小说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出于呼唤功能的考虑,这种类型的文本往往使用读者群能迅速理解接受的语言,并且会采用不同的称呼或语法形式来表现作者与读者群之间的不同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文本是纯粹的表达型、信息型或呼唤型文本;大多数文本都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只是某一功能特别突出。

二、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根据三种文本类型,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翻译方法。他指出,表达型文本的核心是作者,翻译时采取语义翻译,以传达出原文及作者的个性和特色,而对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其文本功能的核心分别是真实性与读者层,翻译时应采取交际翻译,以突出文本信息内容,加强译文的可读性。

(一)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有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因此语义翻译倾向于超额翻译,与交际翻译相比会比较复杂、笨拙。

(二)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即“试图将源语文本的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以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较为容易地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准确地传递出来。”交际翻译以读者为服务中心,把翻译的重点转移到这些内容在译文中再现的过程和结果上来。因此,交际翻译更适合于信息文本(如新闻报道)和劝说文本(如广告语和告示语)。在交际翻译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由于重效果而不重内容,交际翻译首先忠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服从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因此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相比会比较通顺、简朴,译文通常会比较长。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译文:

A.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B.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A译为语义翻译,B译为交际翻译。“天”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界的主宰,God(上帝)则是西方基督教徒心目中自然界的主宰。语义翻译Heaven 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道教概念,交际翻译将道教概念转化为基督教概念,适合西方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接受心理。

三、不同文本类型翻译方法

(一)表达型文本的翻译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对于严肃的文学作品、散文、权威性言论及自传等表达型文本,在翻译时应采用语义翻译,忠实地翻译原作的思想,同时还应保留原作中的个人风格,保留原作独特的异域情调。例如译庞德的诗: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Ezra Pou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裘小龙译)。

在这里,译者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为主的方法,即以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为中心,使译文尽可能贴近原文,反映诗人“意象本身即是语言”的诗学观点,并且因意象叠加获得凝重而又空灵的效果。

(二)信息型文本的翻译

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其语言往往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或地域色彩,力求通顺易解,因此,往往采用交际翻译。从《1999-2000年英国留学指南》所收有的2000多所院校的介绍材料看,所有学校都采用如下结构:

(1)Profile.学校概况

(2)Facilities.教学设施

(3)Accommodation and welfare.住宿与福利条件

若还需说明其他情况,则在以上四点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如备注(additional information)、社会活动(social program)、质量治标(quality indication)等。鉴于此,翻译信息型文本为主的对外交流材料时,可以不受原文结构的束缚,打乱原文的叙述顺序,而采用如上的框架,再以原文信息加以充实。

(三)呼唤型文本的翻译

在翻译呼唤型文本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读者及其反应作为核心,注重可读性,要求做到通俗易懂。因此往往采用交际翻译。请看下面的广告词:

爽口顺喉,和醇耐味,名贵高尚

这三句不但概括了该酒的品质,而且描写了品酒人从入口、下喉到品味直到发出由衷赞叹的全过程。要再现这两重信息确非易事,却也有人创造性地译出了下面的译文:

Sensuously Smooth

Mysteriously Mellow

Gloriously Golden

译文中,辅音S 模拟消费者品酒后的赞叹声,“咝,好酒,好酒。”辅音M 象征消费者闭口品尝的神态,而爆破音G 则表现出品尝者发自肺腑的赞美。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Nida’sideasontranslationhavegreatinfluenceonChinesetranslationscholars.Hisrecentstatement-”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willsurelyhaveanegative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ranslationstudiesinChina.Thispaperaimsatanalyzing,fromthreeperspectives,thereasonsforNida’schangeofviewsontranslation.Itwillalsogiveare-evaluationofthepositionandroleoftranslationtheoriesintranslationstudies,aswellasexploretherelation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practice;descriptive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学自译;译者主体地位;传统翻译标准;自译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关向峰(1958-),男,山西芮城人,淮阴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56-02

纵观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主要有普通翻译理论研究和自译翻译理论研究。但在最近几年,许多翻译理论研究者又把关注焦点集中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研究上来,从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原语文本本位、原语作者独尊的模式。像功能翻译理论、操纵论、文学自译理论都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创立起来的。文学自译,正如Grutman在Mona Baker所编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为自译所下的定义:自译是指“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1]在某种程度上,从“自译”视角研究原语作品、原语作者、原语作者的译文文本,从中探索其创作思想、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和方法等都不啻是一种一举数得的捷径。本文试图从普通翻译理论与文学自译理论的相同及相异之处、原语作者在翻译自己作品对原作所持的态度、翻译策略的使用诸方面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能揭示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普通翻译理论与文学自译理论对原语文本的不同态度

1.普通翻译理论对原语文本的态度

正如谭载喜教授在《新编奈达论翻译》论著中所指出的,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大致经历过四个重要阶段,即语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交际学理论(通信论)及社会符号学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原语文本为本位,从中探索其字、词、短语、句子、语篇在目标语中的对应,而始终使译者处于被动的、不被重视的境地。[2]

(1)语文学理论。语文学理论着眼于原文的文学特征,[3]特别注重话语的主体结构和风格,但着眼点通常在话语的原点(原文的作者和背景)而不在读者。其争论的问题是使信息适应人,还是使人适应信息。换言之,译者必须决定究竟是调整信息的形式以适应受者的能力,还是鼓励受者获取足够的背景知识以充分领略原文的某些妙处。

(2)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讲的是一系列的对应规则,这些规则对于发展机器翻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的对应规则过分地依赖表层结构,而没能充分考虑底层的语义关系。这一翻译理论无论对机器翻译还是人工翻译都缺乏操作性,忽视了话语的交际意义,译文质量可想而知无任何可读性。

(3)交际学理论。交际学理论把翻译纳入语言交际的范畴,主要从信息源点、信息、信息受体、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手段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并且十分注意研究在信息论中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效果和多余信息的问题。采用这一理论突出了信息接受者的作用,把信息接受者作为语言交际活动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以交际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理论缺乏足够的广度,没有为人们了解各个话语层次上语言符号的性质提供充实的基础。另外,交际理论也没有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向人们提供充分的启示。

(4)社会符号学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句和话语结构的意义,同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话语中所提到的各种动作和物体的象征意义。并且对于区分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四种普通翻译理论研究中笔者发现,普通翻译理论过于依赖原语文本、过于注重原语作者的文本信息传递,根本没有考虑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忽视目标语文化及目标语受者的审美情趣和取向。

2.文学自译对原语文本的态度

正如我国著名文学自译理论研究家陈吉荣教授所指出的:自译是“由作者承担的一种特殊策略性、进程性的翻译行为和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作者用另外某种语言翻译自己作品的文本信息和写作意图,这种内在动机推动的翻译活动既考虑作品主题的复现,也考虑双重语境中的文本功能,并对文学的延续产生作用”。[4]从陈教授这一段话中,我们至少能获取以下几条信息:(1)自译是作者用另外某种语言翻译自己的作品。(2)翻译的目的是传达自己作品的文本信息和写作意图。(3)自译作品的目的是自己作品主题复现。在原语语境下,原语作品得到原语读者接受和认可的情况下,在自译过程中把目标语语境、目标语受众的接受能力一并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4)扩大自己作品的影响力,延续作品的生命力。换句话说,自译者把自己的原语文本只看作提供信息、传达自己意图的工具。在翻译过程中,又把自己的关注焦点转移到目标语语境、目标语接受者,而不是采用逐字逐句地照搬原语文本的翻译方法,自由度远远超出他译者。

二、他译和自译对译者主体地位的截然不同态度

1.他译完全忽视译者的主体地位

就翻译理论和标准而言,我国一直沿用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傅雷先生的“神似说”和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5]以及近、当代众多翻译工作者所提出的“忠实、通顺”等理论作为翻译标准。在这些理论中,都始终把原语文本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再追求译文的通顺、文雅。在很大程度上,忠实原语文化、原语文本在我国翻译界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所谓忠实,首先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6]在我国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四个发展阶段,也没有把译者的主体地位放在应有的位置。其中在谭载喜教授所编译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一书中,对译者主体地位作了以下描述:“译者必须尽量避免主观性,任何译者都难免不给译文加进主观成分。在理解原文信息、选择译文词汇、语法形式以及语体特征时,他必然会受到自己对原作者及原信息所持态度的影响。由于译者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必然会给译文留下自己个性的烙印。但是从理智上说,译者应该诚实,不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加给译文,不歪曲原文信息以适应自己思想和感情上的需要。一句话,译者应当尽一切努力,把不合作者和信息原意的主观因素限制到最低点。”[7]从以上中西方翻译理论中不难看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是绝对禁止的、不允许的。

2.自译注重译者的主体地位和创作能力的发挥

在中西方近、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大量双语能力都很强的作家,他们在完成作品创作后,或即时或延时地把自己的作品又翻译成其他语言,进一步扩大其作品的影响力。那么,这些作家在翻译自己作品时,是否会采用我们普通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不折不扣、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原作的创作理念、文体风格翻译成目标语言?完全脱离自己在原创时期的主体地位和创作能力发挥,完全不顾及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语受者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呢?通过对这部分作家自译作品和原语作品的对比,答案是完全否定的。那么,他们在自译作品时都采用了哪些翻译理念、翻译策略呢?

(1)改写原语作品,完善原作思想。对几位著名自译作家的译作和原作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译作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作的翻译,正如自译理论研究家Fitch通过对贝克特双语文本研究后所说:“一部作品,两个文本。”[8]那么,自译作家在翻译原作时,为什么要改写原作?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延时翻译时,作为译者的原作者思想由于受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身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借助译作进一步抒发自己新观念、新思路。

(2)重写原作,把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放在首位。除了改写,自译作家还会采用更极端策略,摒弃原作,完全用目标语写作来适应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目标语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嗜好。

(3)采用隐喻策略,克服双语互译时语言表述困难。在双语互译时,自译作家会采用隐喻翻译策略来克服原语转换成目标语时语言表述的困难。这一策略在普通翻译中也会采用。

自译作家除了采用上述几种主体性翻译策略外,还会采用释义、增减、调整多种策略。

三、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

房屋主体结构优劣会影响到房屋整体的质量,同样,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与否也会影响到译作的整体质量。试想,译者本身如不开动脑筋全面理解原作精神,深入思考目标语语言文化、目标语受众审美情趣和目标语语言的表述,怎能期待译者译出高质量的译作?

关于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刘宓庆教授在《当代翻译理论》有如下描述:译者除了受客观制约性消极面影响外,“还有一个经常起重要作用的积极面,那就是翻译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译者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制约性的过程”。[9]同时,他还针对译者主体地位发挥应具备的三种能力作了详尽的描述,即:(1)分析―综合能力;(2)应变―对策能力;(3)表述―行文能力。总之,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是必须具有的。

那么,强调译者主体地位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胡译、乱译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译者当然要受到原作、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审美情趣等客观因素制约。对某些类型的文本,主要是文学类(包括诗歌),就可采用自译作家所采用的改写、重写、隐喻、释义、增减等策略。对科技文献、产品介绍、工艺流程可根据翻译委托人提出的翻译文本要求和文本用途,采用摘译、编译、释义、增减等策略,不能随意重写、改写。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自译理论为翻译工作者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他们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对原作和原作者的思想、文体风格、语言风格可以根据译者的理解和目标语受众的预期接受能力,在译为目标语时,对其进行改写、重写、释义等。对于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可以根据翻译委托人的要求和具体用途进行摘译、编译、增减等综合手段进行翻译。这是因为译者作为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沟通媒介,在原语与目标语转换过程中,无形中会把目标语文化环境、目标语受众及译者自身的感受加入到目标语文本中,这一过程可以说就是译者主体地位发挥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黎昌抱.文学自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外国语,2011,(3):89-95.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74.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75.

[4]陈吉荣.基于自译语料的翻译理论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为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王治江.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

[6]英、汉翻译教程:翻译的标准、过程及对译者的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38.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翻译;语用学;语用翻译;等效翻译;关联理论;语境

引言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特别是语用学的迅速发展,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语用等效翻译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的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实践中理解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它主要探讨口头语言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例如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宣传广告语“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常见的翻译为:

Gotoworkhappily,comebackhomesafely.

实际上简单的地译为Goodluck!反而更让人觉得明白易懂。这是因为把原句的语用含义表达出来了,达到了语用效果,语用含义是指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这句话有如下含义:

It’sgettinghotinhere.直译为“这里热起来了。

”这种译法只能说部分地正确,因为不同的语境将决定原句不同的交际意图,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请求、警告、劝告等等)。这句话有如下含义:如果作为直接话语:这里热起来了。

如果作为语用含义:请求某人打开门窗。

如果作为反语:抱怨这地方太热。

如果作为比喻:指争论在升级,吵闹愈加激烈。

Coffee,please.如果在食品店:我要买杯(瓶)咖啡。

如果在酒吧:请来杯咖啡。

如果在家里:请喝咖啡。

可见,语用含义不是揭示人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语用学中语境在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话语被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语用含义比词语本身具备的意义更为重要。这种翻译称为语用等效翻译。例如一位热情好客的主妇为接待客人,不慎将茶杯打翻,她丈夫笑说:

“Youhavedoneabeautifulthing.”(看看,你干的好事)。

这在我们中国人日常用语中也常有这样的反语,这说明英美人和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因此,语用等效翻译也就有了可能。

语用翻译与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于语用翻译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明确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对源语的正确理解。可是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而人类认知事物的原则就是关联原则,即根据与之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

A:CanMarytype?B:Sheusedtobeanofficesecretary.很显然,该句中的话语不能仅靠字面意义来理解。我们可通过认知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断:

11秘书条件之一是会打字。

21玛莉做过办公室秘书。

31玛莉会打字。

由此可见,每一个话语都会建立起一种关联,围绕着关联就可以定出理解某一话语的标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和源语作者拥有不同的认知环境,所以,译者在表达他的理解时,也要寻找最佳关联性。

Hewasfondoftalkingthathiscolleaguesnicknamedhim“magpie”.句中“magpie”为“喜鹊”,在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理解为“唠叨,饶舌”,但这个认知假设在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存在。在汉语中“喜鹊”与喜事、吉利、运气相联系,与“唠叨”无关联,在汉语中与此假设关联性最强的形象应是叽叽喳喳的“麻雀”。

Arollingstonegathersnomoss.汉语中误译为:“滚石不生苔”。译文似乎是说石头由于滚动而不生苔藓,这样“不生苔”就成了“滚”带来的好处,意为“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等,但源语的意义却恰恰相反,是“动”带来了“恶果”,ALD大字典中释义为Peoplewhochangetheirjobstoofrequently,orneversettlesinoneplacewillnotsucceedorbecomerich.源语是在贬roll2ing而褒moss,劝戒人安居乐业,常换工作常搬家难以事业有成,难以攒钱。rollingstone也并非“滚石”而指“石磨”。

31语境与翻译表达正确理解是翻译表达的基础。译语要恰如其分,达意传神,就必须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别。结合语境,适当调整,不计较每个字,使译语明白畅达,文从字顺。

It’sagloomything,totalkaboutone‘sownpast,withthedaybreaking.Turnmeinsomeotherdirectionbe2foreIgo.原译文为:“不过,在天亮时谈个人的往事,真扫兴。

在我离开前,把我转到别的方向吧。”该译文拘泥于原文句式,一词一句地仿照原文,不仅末能达意,而且生硬别扭。

根据语境前提,在天亮时谈个人往事令人扫兴,不难推断出下文是换个话题的意思。这句就直截了当地译为“我走以前,谈点别的吧”,更简洁明快。

...andoh,praydon’tthrowawayyourlettersandthingsinthesnowlikethat,andtearoutyourpocketsbytheroots.译文:“嗨,千万别把信件什么的都这样扔到雪地里,别把衣兜全扯掉了!”将tearout?bytheroots译为“把??全扯掉”是误译。在此语境中是指将衣兜一股脑全部翻扯过来。就样译文上下文才达意。

Whenneighborsheardofthematter,they’dlaughtheirheadsoff!译文:“这事让邻居们知道了,岂不笑掉了大牙”。汉语里常说:“笑歪了嘴”或“笑掉大牙”。英语却说“笑掉了头”,貌离而神合。考虑文化语境,处理好英汉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进行成功的翻译。可见翻译应以语境为依据,因为一方面译者与源语作者的有效交际要靠语境,另一方面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有效交际也要靠语境,而这两种语境是不完全一样的,要取得翻译等效,译者必须在忠实原文作者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切合译入语境,取得与原文相同的意义效果。

结语

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等,翻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待于深化,需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从更多的相关学科引进理论。而语用学理论正在被应用到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语言习得、语际语言研究和翻译等等领域,其理论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语用学在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并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之中。正如以上所述,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翻译中,可以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而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学的理论也得到更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总之,翻译中应用了语用学理论,便能译出佳作来,更能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何自然1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J].现代外语,2001.

[3]许建平1试论英汉翻译中的语境分析失误[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

[4]从英汉篇章翻译实例看翻译的语境语气问题[J].外语与翻译,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