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检修专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锅炉设备及检修”是热能动力设备与检修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以大型电站煤粉锅炉为教学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电站锅炉结构,功能,主要系统及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包括:锅炉的构成及工作过程,燃料、煤粉制备工艺及检修,燃烧基本理论及燃烧设备检修,各受热面的主要运行问题、检修内容、工艺流程、验收标准,蒸汽净化及水质工况、锅炉机组的布置及热力计算方法等内容。根据高等职业学校对工程类应用型核心课程教学的要求,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性和专业性,热能动力类学生其核心课程之一中的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针对热动专业学生的教学课时已经缩短到72个教学课时,而且包括8个学时的实验。鉴于该课程对于热能动力类学生的重要性,且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授课及学习难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本文结合教师在“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结合本人在电厂工作中实践经验,本着培养动力类高职院校学生核心岗位能力,分析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谈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提高该课程的授课及学习有所裨益。
二、统筹兼顾构建教学体系
针对“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的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在该课程授课之前,在做教学计划时,就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要求授课教师在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能根据高职学生的教学特色,一方面照顾知识面的广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同时要兼顾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中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锅炉设备及检修”的重点和难点是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教学计划中应该相应增加学时数量。当学生首次接触到热力系统,由于热力系统中各种设备较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管线连接密如织网,不容易记忆,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借助相关的教学软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针对各种设备结构及功能比较以及对系统和系统之间比较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了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收集到的和在电厂拍摄到的许多图片反映到课件里,收集大量的图片、动漫和视频,制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就可以很形象地讲解电厂锅炉原理和关键设备结构,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件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及时进行更新,我们可以不断地把从电厂得到的最新技术动态和设备图片添加到课件中,或针对不同电厂的锅炉设备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调整,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但仍然有“站在锅炉旁不知道锅炉在哪里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电厂锅炉设备庞大,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把握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模型教学的直观性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是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热能动力实验室陈列典型的教学模型有:200MW热电联产全厂模型、300MW锅炉模型、全厂模型和600MW锅炉模型等,因此,为了让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了解和掌握锅炉的结构、功能。教师上课不一定要局限于教室,有时可以选择在模型室。在授课时间和实验室开放时间,学生可随时参观模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尽量多提供让学生到电厂实践学习的机会。比如,我们学院前后安排了本专业学生的电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并安排上该课程的专业老师带领,这样,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这样实质性的实习,不仅可以让课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具体东西,实实在在的锅炉及其他的辅助设备等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岗位基础。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不再感到老师在讲“天书”,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学和电厂实践学习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充分保证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三、动手动脑注意知识点的联系和巩固
作为专业课程,“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的教材各章节后一般不附思考题和计算题,学生在课后的练习机会很少。如果课后学生不主动复习,课前又缺少预习,则容易出现授课及学习效果都比较差的情况。讲授内容难以巩固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瓶颈,更别说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后把下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学,这是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增强预习效果,可在课堂讲授前针对上次课预留的思考题进行探讨,必要时可以采用提问检查等手段。由于有思考题做引导,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一般都比较高,自学方向也比较明确。讲授时,教师可根据思考题,配合教科书,结合工程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作一些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应用得当,学生配合积极,则可以起到花费课时少而讲授内容多、课堂容量大。针对课后练习少的情况,应由授课教师适当增加课后计算题。例如在讲授完第二章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针对不同基准的换算关系、煤的高低位发热量的关系、折算水分、折算灰分、折算硫分、理论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锅炉漏风系数、理论烟气量、实际烟气量、烟气焓计算等知识点,安排一次2学时的习题课,习题课结束后,针对习题课的内容,留一部分课后作业,批改完之后,针对典型的错误,进行讲解,巩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在各个章节尽量多地给出前沿研究方向,并与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相结合。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是教学活动的实际体现,它要求既要有教学理论知识又要有工程实际应用的例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修正意见。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与作业后,期中与期末布置两篇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体裁不限,可以是阶段性的学习心得、总结、综述、专题等。把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章在课堂上宣读。以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扩展情况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并以此作为期终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方法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练习,同时为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课程预定内容讲授完后,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可以使学生对电厂锅炉有一总体概念,这样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为随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学生难免会出现边学边忘的现象,抓好期末复习,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四、严格要求,定理定义务必要牢记
对于工程类教材,“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教材和规范中条文描述抽象,学生学习时易感觉枯燥,难以理解、记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在黑板上板书讲授方式,多用多媒体及电子教案,从而节省出板书时间,用于解释条文和规定的背景及相关知识,使学生理解条文的来龙去脉,加深记忆。可用图形、动画、照片或者视频资料等多媒体手段来表达条文的具体内容,更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在开课之初的绪论部分,要讲清楚电力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电力工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由此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爱国热情。鉴于本课程在电厂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工作者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该课程涉及以前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如“热工基础”、“泵与风机。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注意在讲授时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授课方式也应相对灵活,要帮助学生复习和回忆已学专业知识,否则没有相对坚实的专业基础,要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也很困难。
五、任重道远,授课效果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对于三年制高职学生,必需有半年的顶岗实习,因此,核心专业课程“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一般在第四学期开设,经过一个学期的讲授后,学生将在本学期的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和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中将大多数知识学以致用。锅炉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锅炉进行额定工况或变工况校核热力计算。设计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锅炉课程的总体理解,熟练掌握燃料的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炉膛校核计算,前屏、后屏,对流过热器再热器及尾部受热面校核计算方法。为毕业设计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一次综合性检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可以锻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这些知识,综合性创造性地来分析和研究乃至解决本专业某些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备的全局观点、安全观点和经济观点,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该课程授课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授课教师一般都具有多年毕业设计辅导经验,应紧密结合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强调这方面的知识,在完成正常授课的同时,结合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论文摘要] 按照我国中长期客运专线网规划,福建省内的快速客运专线有5条, 作为即将配置并担当动车组单位之一的福州车辆段,笔者认为,应在确保既有车正常的检修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从制度准备、试运行准备、检修作业等方面提出做好动车组检修管理工作。
随着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新一轮铁路建设合作协议的签署,福建即将迎来新一轮铁路建设,预计沿海铁路客运专线温福段将于明年六月、福厦线将于明年底分别开通运营。目前,福州南动车运用所和福州客技站动车应急检修设施即将全面开工,预计福州车辆段明年也将配属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为积极准备迎接新线及新设备的运用,确保动车组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和运用所检修效率,笔者在学习兄弟车辆段所属动车运用所的管理、运用和检修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动车组检修管理提出了如下建议:
1 完善制度,建立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动车组运用整备包含动车组检修、三电检测、车体内外部保洁、集便吸污等多个方面,涉及车辆、运输、客运、机务、电务、铁通等多个部门,应以动车运用所调度为中心,形成专业负责、整体联动的动车组运用维修体系和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1.1 健全规章制度
在动车组上线前,对运输、客运、机务、工务、电务、安监等部门的专业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与对接,形成动车组综合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检修作业等基本制度及作业标准,根据铁道部《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动车组专项检修作业办法》,结合我段配属的CRH动车组运用、检修实际,反复对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工作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动车组一次检修作业程序》、《动车组机械师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动车组专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检修作业程序,为 CRH 动车组的运用检修提供可靠的作业标准,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理顺动车组运营组织、检修联动和作业互联互控等结合部问题。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检测监控手段,对动车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故障分析制度,形成超前预防的安全机制。
1.2 优化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实现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要涵盖动车所内车辆、机务、电务、客运保洁和工厂售后服务的所有作业程序,涵盖从入库到出库的全过程。对各单位之间的作业衔接进行梳理和重点卡控,设置质量卡控节点,在流程中安排必要的质量卡控节点,将质量控制落实在过程中,以节点质量保出库质量。采用“节拍”时间管理,核定各作业环节的作业时分,从入库的诊断检测、保洁作业、检修作业到联检出库各个工序要有合理的时间节拍。针对先洗车、后进库和先进库、后洗车两种情况,分别制定两套动车组检修流程,可考虑滤网清洗作业采用换件方式,最大限度实现检修和整备平行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1.3 建立结合部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协调联络会议,不断理顺作业关系、提高作业效率。机务、车辆、电务、铁通各工种间并行作业,严格落实结合部五项制度:人员入库“准入制”;每日作业计划制度;平台作业制度;供断电制度;一级检修作业流程制度。动车组开行后,建立站段每周协调联络会议制度;完善动车组应急处理体系,对动车组故障、事故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实作演练,形成紧急情况下反应迅速、应急有序。严格联检试验,对影响行车的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测试,防止动车组带病出库。
2 加强培训,组建专业检修队伍
一支高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的动车组检修运用队伍是确保检修质量、维系动车组品牌的根本保障。前期我们就要对动车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培训,以适应动车组这一复杂技术检修运用的要求。 转贴于
2.1 建立动车组运用维修人员培训机制
公布标准、公开选拔、择优录用,按部、局统一部署,组织从技术干部、维修骨干、随车机械师三个层次的培训。在北京交大、西南交大进行理论培训,在工厂和铁路局进行实作培训,上岗考核。对管理干部培训的重点是加强动车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故障诊断、判别和处理能力;对随车机械师、地勤机械师的培训重点是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关键词:同层,排水系统
1.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依据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6.1.6条指出,“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当必须敷设于下一层的套内空间时,其清扫口应设于本层,并应进行夏季管道外壁结露验算,采取相应的防止结露的措施。”该条文建议排水横管应尽量设于本层。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在其条文说明中也建议采用同层排水。
1.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2.7.4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1.4国家标准图集《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3SS408也针对同层排水做出了一些标准设计。
2同层排水的特点和做法
2.1特点
同层排水顾名思义就是说本层的排水问题在本层解决,安装、检修等不影响下一层,当然排水立管还是贯通各层的。它具有:
①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户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②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③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④渗漏水机率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
2.2同层排水的做法
同层排水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做法:一种是卫生间降板方式;第二种是墙排水(以管道隐蔽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方式;第三种是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式。
(1)降板同层排水
卫生间楼板下沉30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2)不降板同层排水
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0.18m左右宽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卫生洁具选用悬挂式洗脸盆、后排水式坐便器。论文参考网。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论文参考网。
(3)卫生间垫高法
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最主要的是不符合无障碍设计。在老房改造中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采用。
3 同层排水不同做法的分析
3.1降板同层排水
(1)降板同层排水其适用范围广,设计时确定好降板的高度,一般不小于300mm。
(2)降板同层排水虽然满足了同层的要求,但管道的运行情况无法知道,增加了检修的困难。
(3)沉箱(降板空间)的排水问题:面层的防水要是做的不好,沉箱就变成了一个污水池,破坏了建筑和环境卫生。这也是降板的一大隐患。
3.2不降板同层排水
(1)不降板同层排水,卫生器具布置灵活,采用专业的隐蔽安装系统,管道的安装检修都很方便。
(2)卫生器具问题
要作到同层排水,卫生器具的排水口应该在地面以上。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相应的卫生器具,例如:隐蔽式水箱、洗脸盆、大便器等均为挂式,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但价格较高。
(3)地漏问题是不降板同层排水的最大问题。
规范要求必须设置地漏。地漏可以采用侧墙式地漏解决,卫生间垫层厚度需增加到100mm左右,而且必须土建施工预埋。
4结语
同层排水系统是室内排水领域的一次革命,尤其适用于住宅建筑。论文参考网。它解决了本层排水本层清通检修的问题,保证了卫生间装修最大的自由度。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同层排水技术的推广及同层排水接入器等新的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会很快跟上。楼板不用下沉也能实现同层排水的要求。
同层排水走向广泛的应用需要规范的引导和政策性的扶持,加大对同层排水技术的引导力度,用创新思维方式发扬我们的自身优势,开发同层排水的优秀零部件,同层排水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就指日可待。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6.1.6条指出,“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当必须敷设于下一层的套内空间时,其清扫口应设于本层,并应进行夏季管道外壁结露验算,采取相应的防止结露的措施。”该条文建议排水横管应尽量设于本层。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在其条文说明中也建议采用同层排水。
1.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2.7.4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1.4国家标准图集《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3SS408也针对同层排水做出了一些标准设计。
2同层排水的特点和做法
2.1特点
同层排水顾名思义就是说本层的排水问题在本层解决,安装、检修等不影响下一层,当然排水立管还是贯通各层的。它具有:
①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户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②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③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④渗漏水机率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
2.2同层排水的做法
同层排水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做法:一种是卫生间降板方式;第二种是墙排水(以管道隐蔽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方式;第三种是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式。
(1)降板同层排水
卫生间楼板下沉30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2)不降板同层排水
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0.18m左右宽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卫生洁具选用悬挂式洗脸盆、后排水式坐便器。论文参考网。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论文参考网。
(3)卫生间垫高法
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最主要的是不符合无障碍设计。在老房改造中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采用。
3 同层排水不同做法的分析
3.1降板同层排水
(1)降板同层排水其适用范围广,设计时确定好降板的高度,一般不小于300mm。
(2)降板同层排水虽然满足了同层的要求,但管道的运行情况无法知道,增加了检修的困难。
(3)沉箱(降板空间)的排水问题:面层的防水要是做的不好,沉箱就变成了一个污水池,破坏了建筑和环境卫生。这也是降板的一大隐患。
3.2不降板同层排水
(1)不降板同层排水,卫生器具布置灵活,采用专业的隐蔽安装系统,管道的安装检修都很方便。
(2)卫生器具问题
要作到同层排水,卫生器具的排水口应该在地面以上。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相应的卫生器具,例如:隐蔽式水箱、洗脸盆、大便器等均为挂式,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但价格较高。
(3)地漏问题是不降板同层排水的最大问题。
规范要求必须设置地漏。地漏可以采用侧墙式地漏解决,卫生间垫层厚度需增加到100mm左右,而且必须土建施工预埋。
4结语
论文摘要:以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设备检修实践为基础,从状态检修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技术检测手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向状态检修模式迈进的历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设想和面临的困难及解决的思路,并论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一、纯计划检修
纯计划性的预防性检修,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包括了设备的大修、小修、定期维护等。检修安排的重要依据是检修周期,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比较保守,且存在许多弊病:(一)纯计划检修的不科学性。纯计划检修是依据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现场投运调试情况而预定一个检修周期,由生产部门参照执行,而不区分设备状态好坏,缺乏科学性。(二)设备检修的不经济性。纯计划检修一方面使有些状况较好的设备到期必须修理,增加设备检修费用,加速了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少数状况不好的设备因检修周期未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甚至到发生事故后才抢修,扩大了经济损失。(三)检修过程的不持续性。我国电力企业目前推行检运分离的改革措施,但由于运行部门和检修部门之间设备责任的不明确和分工的交叉,普遍存在检修与维护过程的不持续性,造成资料图纸、技术参数的混乱,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二、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要求消耗最低,设备可靠性最高。因此,一方面,对一些非主要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而对主要设备,由于其影响性和经济性,则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实行计划检修,并对有隐患的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状态检修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定期发现问题,定期淘汰设备,并根据使用状态适当加速部分设备折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三、推行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与纯计划性检修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最大不同是纯计划性检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就可,而状态检修则要求各单位、各级技术部门都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四、计算机辅助分析预测
(一)健康状况的量化描述。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健康判别,是依据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所规定的合格与否的标准进行界定。要更好地把握设备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首先需要将其数字化,并通过对各种状态量按照其对绝缘、导电、机械等各项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加权分析,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设备当前健康状态,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这就必须要引进模糊数学的概念。因此将设备状态由通常描述的合格与否(0,1),进一步量化为良好、一般、注意、不良,并在其中进行计算插值,得出:良好、一般良好、一般、一般注意、注意、注意不良、不良等七种状态表述形式,而不是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判断标准来衡量,为状态检修的数学处理提供比较理想的量化模型。(二)推理机制。 推理机制在系统中描述为规则定义,规则的组成部分有:(1)预防性试验规程与电力行业颁布的各类设备状态检修应用导则。(2)三相比较、与历史试验数据比较。(3)色谱神经网络法、电研法、三比值、TD图法等。推理方法总体上采用专家系统方法,但根据状态量规则的不同,推理方法应有所区别:对一般标准性的规则,采用专家系统的正向推理;对启发性规则,则采用启发式推理方法;对色谱状态量的推理,则采用神经网络方法。(三)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应用的难点在于知识的自学习与自适应,需要不断对故障案例进行人工归纳和总结,并对知识库进行不断的修改和扩充。神经网络具有固有的学习能力、泛化能力、自适应能力及非线形映射能力,有助于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四)状态的综合判别。系统根据影响设备的不同状态量数据,利用规则匹配、神经网络(如气相色谱)进行单项数据判别,再根据影响设备绝缘性能、导电性能、机械性能的隶属度及状态量的重要程度(权重),经系统加权平均后产生最终的判别结果。(五)分析预测。援例分析用于对比分析类似设备的故障案例,引荐可能发生的事故、故障及相应的处理对策,这对于设备故障预知性分析将有很大的帮助。(1)单点援例分析。用于分析当前是否存在故障,如最近做的一次气相色谱数据,该数据与典型案例库中某些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前的数据相当吻合,那么应立即予以报警,并将哪些设备发生了什么故障,采取了何种对策等及时显示给用户,以便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2)多点援例分析。用于分析和预知故障。如设备的一组数据变化趋势与援例库中的典型案例变化趋势相符,那么在该设备目前健康状态尚可的情况下也应及时提醒用户,并立即对两组(或多组)数据进行援例比较,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多点援例分析往往比简单使用数学模拟的方式进行预测更为准确,其实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推理方式。
五、结论
改革传统的计划检修体制,实施诊断性的状态检修制度,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把握设备健康状况是状态检修成功与否的关键。状态检修作为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体制转变,提高电力设备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各主要电力企业今后在电力生产中急需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尽管要全面实施状态检修还需做大量的工作,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能力在状态检修方面建立中国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伟.基于可靠性与费用约束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
论文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供用电技术专业背景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电力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服务理念已由计划用电向开拓市场转变,由用电管理向营销服务转变。电力工业从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高自动化阶段,进入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区联网和全国联网阶段。由于本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电力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电力企业调研内容
(1)了解供用电专业人才服务面向的就业岗位类型。
(2)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的建议。
(3)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
(4)了解往届学生对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5)与去台交流的教师进行座谈,探讨台湾教育教学模式。
(6)协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本专业建立“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储备师资力量。
(7)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探讨“配电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就业单位类型和岗位类型
通过对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得到专业服务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和就业单位岗位类型。就业单位类型有: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备修造企业,社会各行业自备供、配电系统,电力用户等单位。就业单位岗位类型有:配电设计,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及检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电力负荷控制,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配网自动化等岗位。
三、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原有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比较接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经企业调研和课题组教师对就业职业岗位类型的深入探索和分析,现将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
具体来讲,结合对电力企业的调研情况,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方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掌握供用电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作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从事电力客户服务、配电维护、电能计量与计费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家的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三上三下”,即“上学历、上职称、上水平”和“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认证工作,以支撑学院职前职后“互为加强、互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安排其到相关企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到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训,主持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参加专业学术活动。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1名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具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本专业已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福建省电力公司离岗研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计划每年继续派出1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给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横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互动,体现“产学研一体化”。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进校3年以内的教师分阶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申报工程和技能系列职称,将专任教师培养成懂理论、会操作、能培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于1~2年内在福建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聘请6名兼职教师,形成1:1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另外,积极开展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教学互助活动,共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授课技巧,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特别是担任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协助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技术岗位(群)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素养、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能力、配电运行能力、线路设计运行与检修能力、配电系统设计能力等。
2.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
如支撑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能力的课程:“电工技术”(由原来设置的电路、电机、电子合为一门课程)、“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气工作安全规程”、“配电线路”、“配电设备”、“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规程”、“配网自动化”、“电气运行”、“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线路带电作业实训”等。
3.创新课程设置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式的传统课程设置,按“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素质教育教学包”要求设置能力素质式课程体系。
文化基础教学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包括电力应用文和科技文写作)、“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基础教学包:“电工技术i”(含实训)、“电工技术ii”(含实训)、“钳工实习”(含实训)。
专业技术教学包(一体化教学):“供用电系统”、“配电设备”(含实训)、“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含实训)、“安全用电与安规”(含实训)、“装表接电与内线安装”(含实训)、“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含实训)、“配网自动化”(含实训)、“用电管理”(含实训)、“电力市场营销”(含实训)、“电气制图与cad”(含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专业拓展教学包:“建筑配电与设计”(含实训)、“电力工程预决算”、“电气运行”(含实训)、“带电作业”(含实训)。
素质教育教学包:“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准军事化与电力企业文化”、“职业口才与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电力办公应用软件”。
六、初步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为了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我们在课程目标中,融入了职业岗位群的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以职业内容为主线。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均实现一体化教学,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学。通过素质教育教学实现职业能力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
2.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了“四层次、三培养”集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三培养”是指培养工程素质、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构成了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
开展电工技术、继电保护试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进行电能表接线、检查、错接线查找,低压排故,配网自动化调度,带电作业,杆上作业实训等,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配电线路、配电室、配电站、开闭站、开闭所等毕业设计,电气运行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性设计、实训和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专业教学改革的牵动下,已形成了“装表接电”实训室、“低压排故”实训室、“电气运行”实训室及“配电设计研究所”等,计划在3年内,建立“配网调度实训室”、“电力负荷控制实训室”等。逐步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一体化教学建设
(1)教师一体化建设。任课教师负责本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并负责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即大纲、教材、备课、讲课、实验实训指导等一体化。
(2)教室一体化建设。包含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三合一。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边讲理论边示范,学生边练习,突出技能培训功能。
(3)教材一体化。包含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指导及考核、技能训练指导及考核等内容,即教材、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一体化。
对主要专业课程如“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等10门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七、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深入,是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融“教、学、做”为一体。
(1)探索建立“讲、演、练”一体化的教室,如配线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装表接地与内线安装、配网自动化、带电作业、配电运行等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在一个教室里进行,边讲边练,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2)变实验指导书为实验任务书的改革,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实验教学。
如何抓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如何与广大党员和职工一起搞好安全生产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等工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电网公司“两会”精神。不但自己要带头学习,还要组织广大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通过各种形式,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班组、职工,用会议精神统一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抓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
二、继续抓好“五好”党支部建设和“六先”党员先进性工程等工作,我要紧密地与党支部其他成员一道认认真真地开展好党支部的基础管理工作。从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工作标准、实施方案、制度完善、各种资料的整理、归类等,在发展党员、缴纳党费、党员民主评议、上党课、团支部工作、工会工作、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上台阶。
三、我在抓好党支部的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落实局党委“12345” 党建特色政工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党建特色政工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落到实处,。
今年,检修所、市郊局、**局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为《抓好班组文化建设、争创明星班组》和《提高写作能力、我为企业添彩》为主题的党建特色政工活动,结合电网实际,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班组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增强内部凝聚力。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统一班员思想认识,缓解基层班员的压力,塑造充满活力的企业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开展新闻宣传报道竞赛活动,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报道,交流经验,宣传典型,鼓舞士气,促进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掀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知识的热潮,进一步促进职工写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树立电力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展示电力职工风采,做到内鼓士气、外树形象、激发活力、促进新闻宣传工作上台阶。
四、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要积极参加和组织职工参加我局的各种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廉洁自律方面的学习讲座、征文和知识答题等。同时我要在工作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能以权谋利、用职务影响收受单位和个人的礼品和有价证券,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论文摘要:设备维护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设备维护越来越被企业重视。从企业设备维护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指出新形势下企业该如何将设备维护工作做得更有意义。
一、企业设备维护的意义
(1)企业设备维护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设备维护可以压缩成本。设备是现代化生产活动的基础,如果机器设备使用不当,会造成其设备性能降低,功能下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维护好设备,按计划进行设备修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及时地对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这些都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但可以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企业设备维护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提高。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设备不断增多,在购置或引进设备时,企业必须进行周密的可积性研究与技术经济论证,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断的提高其自动化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3)企业设备维护有利于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价值构成上看,设备价值是固定资产总价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报道,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中,设备的价值占70%左右。因此,搞好设备管理就管住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
二、当代企业设备管理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当代企业设备管理遇到的问题。(1)企业设备维护手段滞后。我国很多企业在传统的维护体制中还在选择定期检修,即按预先人为规定的固定检修周期实施检修。这种计划检修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虽然是一种预防性维修方式,但经常会造成不足维修和过剩维修。另外,传统检修方式对于故障的查找往往需要对设备大拆大卸才能实现,检修周期长,且检修后,设备其他一些无故障的零部件之间的正常配合或装配关系遭到破坏,不但损坏了企业设备而且由于维修周期过长而增加了企业的成产成本。(2)部分生产设备使用不当。很多企业的设备使用技术状态较差。一味追求生产进度和质量,最求效益。
对于设备的使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行为直接影响了企业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对企业无形中造成很大的损失。(3)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在很多企业中,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受重生产,轻维护思想的影响,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多企业由非专业人员管理设备。在企业日常生产中,维护设备运转,必须要有人定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但是很多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在维护企也设备时,不是检查设备是否维护到位,考查维护人员是否去现场进行设备检查,只检查设备维护记录上的签字。这种情况下很多设备维护人员不会自觉检查设备隐患,而是机制趁机偷懒,在维护工作中走形式,他们可以只签字,却不真正检查设备。逐渐在企业中形成了相互应付的局面。使设备维护工作没有真正做到位,给企业造成无形的损失。
2.根据目前企业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策。(1)操作规范化,维护科学化。设备的技术状况对企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进驻企业的设备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性全方位的保养、检修,以确保今后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使用。企业设备的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设备使用管理规定,不得超期超时使用。要做好设备的预防检查,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设备顺利完成生产过程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2)改变落后设备维护手段。企业设备维护要不断该变之前的落后手段。要将计划性检修和设备巡检制度相结合。计划性检修是质量管理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检修计划的准确性则有更高的要求。在检修计划的基础上,针对现场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增加周计划的编制与整理作为对检修月计划的补充和完善。设备巡检制度是确保设备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在巡检过程中可查明设备的缺陷和隐患,确定修理计划及方案,保证维持设备的性能。计划性检修与巡检制度管理相结合将企业设备维护工作形成良性循环。(3)明确企业维护人员责任。设备的现场管理是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设备管理标准化是把设备现场管理放在首位,把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检查机制和责任机制结合起来,明确设备安全性和产品质量,促使设备维护人员熟悉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标准及自身的责任,提高维护队伍的专业素质。
企业设备维护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企业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企业设备维护越来越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这一整体性的发展,对我国企业的设备维护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特别在其发展进程中仍会涌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深化改革,利用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增强设备维护的管理实力与水平,为实现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