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道德 生活 德育 生活德育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41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Life

――Realization Path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FAN Yal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Life" is the common voice of the community and even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tide is educated, scientific and marginalization of the crisis, "Return to Life"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Husserl "life-world" ground-breaking int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ducation and life and Dewey "Education is life" and Tao's "Life is Moral" Two typical Life Moral elucidation theory, argumentation "moral return to life",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oral and ethical life experience with these two aspects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ways.

Key words moral; life; moral education; life moral education

“现代德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现代德育陷人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①因此,德育要回归生活,打破其原有的知性框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悟道德、深化道德,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让学生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②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和土壤,德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生活与德育密不可分。本文所探讨的生活德育论就着眼于生活与德育的紧密关系,试图解决当前德育困境、为现代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1 奠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理论上,德育回归生活,受到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极大影响。胡塞尔针对实证主义的科学危机,将生活世界作为与科学世界相对立而存在,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生活德育论的研究也需要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胡塞尔对“生活世界”是这么定义的:“生活世界总是预先给定的世界,它总是有效,并且预先就作为存在着的东西而有效,但并不是由于某种意图,题材范围,或按照某种普遍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种目的都是以它为前提;即使是在科学的真理中认识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是以它为前提。”③生活世界不同于理论化、抽象化的科学世界,它是一个具体的、直观的世界,与我们的体验直接相关,是切切实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日常的、可感觉的现实世界。

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日常的人们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是绝对的中心,没有人生活世界也无存在的意义可言。“人们就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中,经验着这个世界,感觉着这个世界。它是人的世界,只有在其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才得到充分的彰显。”④其次,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丰富世界,作为对立面的科学世界也必须建立在它的基础上。人是靠实践活动感知自己的存在、体验与他人沟通的过程并接触与感官直接相连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实践的场域。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的基础。也因为人的活动的存在,生活世界是丰富的,充满着无限可能性。最后,生活世界是主体间的世界。胡塞尔十分注重生活世界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提出了“交互主体论”,认为人们的交往活动分为互识即相互认识、相互理解与共识即相同的理解两种。由此,胡塞尔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提高到了生活世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德育回归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是生活世界的绝对中心和价值主体;生活世界是所有活动的基础,是人们实践的场所,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它也应该是交往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为依托的生活德育,也注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道德,实现道德的从内化到外化再从外化到内化转换过程。生活德育论继承了“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宝贵的德育时机,学生从生活中习得道德。当然,道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一种动态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生活德育论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交往的生活世界,在交往中感受道德的实现。

2 德育与生活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生活德育论作了基础性的解释,那么德育与生活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进行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深入剖析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生活德育论的理解。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德育的手段。因此,探讨德育与生活的关系需要以道德与生活的关系为基础。

首先,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往。”⑤世界本无道德,因为有了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进而创造了道德。生活实质上就是由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的。因此,道德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在与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在维持交往性和互动性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生活需要道德。“道德与生活具有同一性。生活都是道德的生活,尽管不一定都是良善的生活,但一定蕴含着道德的因素。道德是生活的内在规定,是生活的魂灵。”⑥社会不论是螺旋式的上升还是波浪式的前进,总的趋势总是发展的。而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需要道德,道德是实现社会良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保障。最后,道德在生活中实现。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⑦实践性是生活的基本属性,道德通过实践外化出来,也是通过实践化为内在的德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实践于生活既是道德的目的也是道德的手段,道德的价值是通过生活的实践来体现的。

同样的,德育源于生活,德育是与道德相伴随产生的;美好的生活需要道德,当然更需要实现道德、进行道德教化的德育;德育的过程不是符号化的知性记忆,而是实践中的生活体悟,学会做人、将道德践行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生活承载着德育,德育引导着生活,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

3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的两个代表教育家是杜威和陶行知。他们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消融了教育与生活人为建立的分界线,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希望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而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为“五育”之首,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对生活德育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1 杜威:“教育即生活”

美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教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是他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立足于生活的实践性,认为教育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⑧杜威强调“做中学”的思想,认为经验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取得,因此,杜威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就是强调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老师和书本上知识,更多地来自经验的习得。知识是外在于身体的符号,通过生活实践中的视听触味嗅――“五觉”的感官经验将这些符号知识内化、掌握;有些知识更是直接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例如,老师和书本传授的道德知识即“我们应当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应当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来直接体验,转化成道德经验、道德事实。因此,德育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道德经验积淀的过程。另一方面,他的思想立足于生活的社会性,也就是“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杜威认为,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将这样一种状态应用到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在学校中也能体验社会的状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

总之,无论是实践性还是社会性,都是“教育即生活”思想的体现。

3.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和发展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主张。

陶行知对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多地强调教育应当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悟,生活在这里处于从属地位;不同的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将生活放到首要位置,认为生活才是中心,给生活以教育。“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陶行知强调生活重要性,突破了以往生活教育论的保守倾向。“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突破了狭隘的学校教育的限制,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⑨这是对教育场所和空间的拓展,旨在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的方法论。他是这样阐释三者关系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它体现了“教训合一”、“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理论。他不仅强调“生活”的中心,而且强调“做”的中心,将生活教育论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3.3 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位思想家的生活教育思想有所差异、也各有侧重,但是都以生活为基点、以实践为根本、以人为主体。其实,他们的生活教育论应用到德育中更为切合,也正好满足了德育的需要。德育就是一种生活德育,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实现道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杜威与陶行知分别强调的是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前者要求德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后者要求以德育来改造生活,使社会生活成为道德的生活。无论是德育的生活化还是生活的德育化,都是德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的体现;无论是经验的积淀还是做的中心地位,目的都是通过道德的生活实践体验,实现道德从内化到外化、外化到内化的转化;无论是“学校即社会”还是“社会即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个体亲自参与生活体验,发挥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体悟道德,指向德育的目标。

4 总结

经过胡塞尔“生活世界”的铺垫、德育与生活关系的讨论和杜威与陶行知这两个典型生活教育论思想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对生活德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生活德育论的最终指向是德育课程,希望能解决当下德育课程“直接道德教学”的困局。杜威对于“直接道德教学”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可惜的是,在以杜威、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德育理论思想提出许久后的今天,德育教学仍无法走出应试教学、知性教学的怪圈,道德教育效果仍不明显。幸而,近些年来,生活德育理论又重回人们的视线,也取得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相信,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②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150.

③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0:558.

④ 王文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德育启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⑤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⑥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4).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

⑧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0.

⑨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633,408.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2]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3] 高德胜.道德教育评论2012――生活德育论的反思与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

[4] 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6.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华;心理教育;思想研究;学术贡献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16-05

作为我国心理教育诸多领域的开创者、开拓者、开辟者和开掘者,班华教授在心理教育的学科建设、思想体系、教育理念、模式建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深刻论述和非凡建树,为现代心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创造性、前瞻性的卓越贡献。

一、现代心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开创者

作为现代心理教育的创始人,班华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心育”概念,充分论证了心理教育与“五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心育”概念是1987年班华教授参加修订《德育原理》教材时提出的。1989年,随着《德育原理》第二版的正式出版,“心育”概念正式问世。1989年,班华教授应山东师大之约,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师资培训班讲课。一共讲了五个专题,其中第四个专题是《心育刍议》,包括多方面内容:什么是心育、心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育的内容和废止虐待型教育。班华教授“所说的心育即心理教育,指培养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个性教育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1]。1990年,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在盐城市举行学术会议,班华教授在会上作专题报告,内容就是心理教育,题目为《心育刍议》。《心育刍议》经修改在《教育研究》1991年第5期发表,后来该文又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反响。《心育刍议》对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途径和方法、目标和原则作了系统阐述,勾画了心理教育学科的实践蓝图。

班华教授最早构建了国内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主编了第一本心理教育学术专著,奠定了心理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1994年8月,班华教授主编《心育论》一书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江西教育科研》在1994年第6期刊发了“书讯”《出版》,对《心育论》一书作了很高的评价:“该书在我国率先提出心理教育论或心理教育学这一新型边缘学科构想,勾画了较为成熟的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学术界也予以积极评价,该书被誉为心理教育学科的“独立宣言书”。关于心理教育学科归属,班华教授提出,“心理教育则不同,它可以是心理学科研究的对象,从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可以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属于教育学科性质”[2]。

班华教授注重心理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研究与自主探索心理教育。在为博士生、硕士生开设的课程中,他专门增添心理教育专题。1987年,班华先生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他们毕业论文的选题,有两个与心理教育有关。一个是连思源的选题《心育与德育》,另一个是刘守旗的选题《试论自我教育能力及其培养》。此后,李晖硕士论文选题是《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任红娟硕士论文题目是《市场经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1994级博士生刘文霞的论文选题是《个性教育论》,1999级博士生沈贵鹏的选题是《心理教育课程论》,2000级博士生崔景贵的选题是《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2003年班华教授联系指导刘晓明博士后,他的研究课题也是关于心理教育的,题为《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班华教授表示,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应当从人的建设,特别是人的精神建设高度,理解心理教育是时代性课题。

二、心理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班华教授在相关文献中对心理教育思想作了一系列深刻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在《心育刍议》(1991)中,班华教授提出,“心育即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3]。表明心理教育是发展性的,是主动、积极的心理教育。在《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1998)中,班华教授阐明教育分类是依据素质分类,而不是相反;各类素质相互关系,从而各类教育相互关系,需用立体思维方式和从质的角度理解其构成有机整体。并从系统论整体性高度,阐述了心理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提出了“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促进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思想。[4]在《心育再议》(2001)一文中,班华教授提出,“与现代教育精神一致的发展性心理教育或积极的心理教育,即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进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5]。在《我的心理教育理念》(2005)中,班华教授再次提出,“心理教育目标就是要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提高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教育的归宿”。认为“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心理教育就是要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机能,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6]。2007年3月 12日,班华教授在《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一文中第一次正式以24个字概括了心理教育宗旨或目标,即“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7],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班华教授率先提出了“发展性心理教育”的思想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突出强调心理教育的发展和积极实践取向。“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简称心育。”[8]这一简要的表述说明班华教授所说的心育是发展性的心育。“我说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指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是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是促进人格现代化的教育。”心理教育的主体是人,在班华教授所讲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人”是大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心理教育包括对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咨询或治疗,但更强调人的心理发展。发展性心理教育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教育。班华教授从多方面阐述了心理教育的积极意义,提出培养各种优良心理品质。“我们所说的心理教育属于现代教育范畴”,是主体性的,也是发展性的,即“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是积极的心理教育,与消极的心理教育相区别。消极心理教育主要依据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主要依据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教育主要基于物质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主要基于精神心理学。”[9]班华教授认为,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要在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焦虑, 预防和矫治形形的“现代病”方面起它所能起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班华教授提出了“班级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理念,[10]并勾画了班级心理教育的实践构想。他认为,班级心理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教育组织形式……由起初对少数有心理问题人的个别咨询、小组咨询发展到在更大范围内采用班级心理教育形式,是心理教育自身发展的一次飞跃。班级心理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基本组织形式;是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典型表现。我国学校教育别强调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工作,特别重视班集体建设,班级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对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中小学重视通过班级组织开展班级心理教育是“我国心理教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班级心理教育中,班主任或者心理教师可充分发挥作用;而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要素)都具有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功能。

班华教授认为,必须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性心理教育,重视通过心理教育发展人的潜能,发展青少年的创造性。如2000年中小学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学会认知”分册就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类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育。讲“学会创造”,不单单讲训练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法则,同样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学会学习”分册共5篇,其中“四方法篇”仅占全书15篇幅,其余为“学品篇”“启智篇”“激智篇”“成功篇”。班华教授还提出了系统的心理教育课程观与课程目标,组织编写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的中小学校心理教育教材。2002年受南京师大出版社之邀,班华教授根据心育与德育结合的探索研究,和郭亨杰教授、陈家麟教授共同主编了《中小学心理教育》教材共32册,同时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用书共3册,职业学校心理教育1册。这两套富有特色的心理教育教材引起了学术界和中小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三、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的开辟者

班华教授主张“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11],提出了我国心理教育本土化的时代命题。班华教授多次表示,“既要学习国外的思想理论,又要重视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我应记住曾经说过的,要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班华教授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土壤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也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也是对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探索。

班华教授首先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概念,论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思想,并进行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12]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我国心理教育领域与道德教育领域共同关心的话题。对其的研究与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走向,影响道德教育学科体系与内容的拓展与深化,而且决定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学校教育的培养质量。1987年,班华教授参加《德育原理》第四章的编写,基本内容是阐述德育与心育的关系,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与个性心理的联系与区别,论及德育与心育结合、德育在个性教育中地位作用等问题,其所论个性发展与教育包含了个性心理教育。班华教授探讨了德育与心育、德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明确提出“把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的思想,“特别强调心理教育与德育关系问题,因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应当是最具人性化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二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班华教授主张在认识上应该区别问题性质,在教育实施中能够自觉地使二者融为一体。融为一体就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班华教授用“心理―道德教育”来表示这种心育、德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表征了教育发展的新态势,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班华教授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积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在主持江苏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和“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研究中,班华教授组织编写了心理与道德教育读物,将心理―道德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1999年9月,班华教授组织省内对心理教育有兴趣的老师们编写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共六册,2000年7月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六本书分别供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使用。班华教授在该丛书前言中说:“课题的主旨是探讨如何使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上推动和改进学校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研究工作上试图为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模式,即‘心理―道德教育’作一点实际的尝试。课题设想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13]另外,他带领课题研究试点学校所创造的许多生动活泼的、为儿童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心理教育组织形式,例如“快乐小屋”“心理俱乐部”“校园心理剧”“心理沙龙”“青春对话坊”“心理绿荫网站”“快乐心灵家园”等等,都是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生动实践。这些形式的心理教育已经自然地融入了德育,而这也正是适合我国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是本土的心理教育形式。

班华教授对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的科学构建,作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深刻阐释。心理―道德教育重视以发展的眼光考虑对人的素质要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幸福人生、树立理想、修养品德、乐观开朗、经受磨练、珍惜时间、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思考职业、学会合作、遵纪守法、提高素质、终身学习。”[14]2004年10月,班华教授主编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山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在“丛书”总序中,他提出了心理教育应既有全球视野,又关注本土化探索;并从人的建设的需要、社会转型的需要、时展的需要,提出了崭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八个心育课题。2009年8月,班华教授提交给“心理―道德教育高层论坛”的论文《心理―道德教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提出心理―道德教育应从中小学拓展到高校,从青少年学生拓展到成人世界,从现实社会拓展到网络社会。

四、心理教育社会服务创新的开掘者

班华教授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服务,为着力构建江苏青少年心理教育体系指引方向。1999年,应江苏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班华教授参与制定了心理教育文件,提交了《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讨论稿)》。“纲要”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教育内容大纲:(一)小学阶段教育主题:努力学习,做全面发展的小学生。(二)初中阶段教育主题: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迈好青春第一步。(三)高中阶段 教育主题:培养健全人格,准备迎接新生活。三、实施原则与实施途径。四、师资队伍建设,五、组织管理。该“纲要”很快被采用,以“苏教社政[2001]23号”文件《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试行)》下发。大纲是为普通中小学制定的,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在大纲中除提出职业高中心育内容方面可参照普通高中大纲外,还提出了鉴于职业中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对职中学生的心育还应强调的几个方面,包括异性同学交往指导,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加强职业心理品质培育,认识生活目标与职业理想关系等。

班华教授积极推动心理教育的组织建设与学术交流活动,倡导建立心理教育专业研究机构。1999年10月25-26日,江苏省教育学会在南京成立了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班华教授亲自连续担任三届理事长,2013年11月,他担任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每年的学术年会,班华教授都亲自与副理事长、承办单位商定年会主题和议程,认真准备会议交流论文,或者作学术年会主题学术报告。在班华教授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下,2004年5月,首届江苏心理教育高层论坛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现江苏理工学院)举行,江苏省高校第一家心理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宣告成立。在班华教授的直接推动和引领下,心理教育高层论坛在常州、长春、呼和浩特、无锡、扬州、连云港、唐山等地举办过11届,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江苏宜兴、吴江等地的职业院校也成立职校学生心理教育研究机构。班华教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刊物发表的《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等系列文章,更是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好评。

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如此美丽,如此诱人!心理教育,就是诗性教育,幸福教育!”“探索心理教育路还很远、也很艰难,必须不畏艰苦,继续探讨!”[15]班华教授关于心理教育的系统论述和实践研究还有很多①,我们要充分汲取其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智慧,扎实努力,创新进取,中国心理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充满无限的希望、生机和活力。理想的心理教育自然不会自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当坚定而执着地向心理教育理想走去。我们有理由坚信,心理教育这朵多学科之林中的奇葩定会鲜艳无比、昌盛不衰!我们更有责任为之付出努力、用心追求!

参考文献

[1]山东师范大学教科所.德育师资培训资料(内部印刷)[G].1989(10):42-60.

[2]班华.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班华.心育刍议[J].教育研究,1991(5).

[4]班华.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5).

[5]班华.心育再议[J].教育研究,2001(12).

[6]班华.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7]班华.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之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3).

[8]胡守.德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9-82.

[9]班华.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心理教育理念”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0]班华.班级心理教育与班主任[N].江南时报・新教育周刊(8),2000-06-26.

[11]班华.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1(创刊号).

[12]班华.对“心理一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13]班华.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爬坡说”研究现状

爬坡说的基本内涵在于,在他们看来,虽然现在青年的道德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大的方向还是蛮好的,比如,现在的青年创新意识非常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龚超的研究指出,“爬坡说”认为我国的青年拥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他们的思想很好,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爬坡说也承认青年的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斯塔亚特、霍普金森、格林菲尔都是立足于这个视角对青年的思想道德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哲学的观点,对学校的领导者加以引导和教育,要求学校领导不仅能够应对各种挑战,还要能够转变学校的结构,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比如佘双好针对青年的道德发展状况进行了三次实验,证明青年的道德发展状况比较稳定,在很多个领域,都与传统的道德观念保持一致,然而,青年的婚恋道德观与传统的婚恋道德观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熊孝梅编制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并抽取浙江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省区来做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他们能够迅速地反映当代社会的变革,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诸多领域都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王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青年自身因素是青年思想道德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他的结论也认为,青年的思想道德大方向是好的,只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可以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就像是参天大树的小树叉,锯掉了就好了。张耀灿教授、郑永廷教授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交往实践的重要形式时认为,“一方面,交往实践使主体之间形成角色共同体,在协同、解释和参与中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主体之间的这种交往不仅使作为意义的文化要素得以传播和理解,而且通过自组织生成新的意义。”

二、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滑坡说”和“中间说”辨析

“滑坡说”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表现出道德滑坡的现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国的青年的道德也呈现出滑坡趋势,并且认为这种道德滑坡对青年有非常大的负面作用,极大地削弱了青年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有极少数的学者支持“中间说”,在他们看来,当前青年的思想道德不是处于非常乐观的状态,但也不是特别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就是王雯姝等人,他们认为当代青年的道德意识非常薄弱,他们对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问题轻描淡写,这些有违道德的问题根本触及不到他们的羞耻心。但是,如果立足在教育的层面上,考试作弊的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张英丽指出这是一种正常的失范行为。焦岚等指出除了在这些方面,青年的失范行为还表现在学习行为、网络言行、社会公德、情感道德、价值取向选择等方面。在互联网失范的问题上,黎影等人作了研究,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在青年中表现出了很多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很多青年迷恋,上网成瘾等问题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行为也此起彼伏,利用网络导致犯罪的比例在逐渐增加。邓验等的研究指出,青年是我国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网络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对青年的道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思想道德方面,青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然而,所有的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非常少。在定量研究中,结果表明青年的道德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青年不存在道德问题。在青年的道德问题中,他们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失范行为。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健全,他们容易受到其他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当代的网络时代,很多信息良莠不齐,这严重影响着青年的道德发展。

作者:石伟雄 李博文 马波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初平.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J].教师教育论坛,2015(12).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笔者所提出的理性化的道德成长,是指学生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道德思维的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真正深化成长。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着提出理性化道德成长的策略。

一、理性化道德成长的提出

对于广大教育者而言,所谓的道德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范性内容,主要是对人的言行方面进行规定和要求,使人认同规范,遵守规则,从而实现规范对人的约束调节作用;二是意义性内容,主要是一些关于人的生活价值、生活意义等一些价值观内容,使人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反省,进行自我确认,这种自我确认有道德“自我建构”的内涵,德育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引导。

规范性内容和意义性内容是道德的本来内涵,作为道德教育,应该在运行过程中对两者都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实的道德教育却过于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使规范性内容和意义性内容处于失衡或者割裂状态。因此,提出理性化的道德成长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理性化的道德成长,是指学生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道德思维的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真正深化成长。

二、现实教育中德育内容的失衡及其原因

笔者认为,现实德育工作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对道德内涵理解的片面性

道德是人的道德而非物的道德,其带有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总是为有一定意义的生活而活。毋须置疑,在人的生活中,需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但这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目的在于使自己觉得有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给德育这样的定义:人在生活中用以调节与他人、与社会、与所在集体等关系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这里,过于强调了规范性而忽略了意义性,似乎道德就是规范,人的道德成长就是接受认可道德规范从而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并实践相应的道德行为。人为了规范而生活,而人生的意义则被孤立起来了。

(二)社会本位的深刻影响

我们的教育受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影响颇深,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被高度的政治组织化了,不存在任何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独立个体。在这种环境下,个人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和价值,没有任何的特殊选择而能是服从。这种价值观念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思想道德的缺陷使愈来愈明显了,主要是对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现实教育中的功利化取向

由于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因此,有的学校在工作中更多地重视学校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所谓的社会效益,追求学校秩序的稳定,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偏重规范的灌输而忽略意义的引领的现象。

(四)理想主义的强化

传统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内容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提倡”和“禁止”两个方向都走入了极端。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只能培养肓从的驯化了的圣徒,然而却失却了德育的现实功用。

三、实施理性化道德成长的策略

要使学生真正地实现理性化的道德成长,应从以下入手:

(一)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

1.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也就是说,德育工作者的职能,要由单向灌输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因此,德育工作者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现代的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

2.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能力。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能力。

(二)建构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青少年在连续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不能通过信念、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授发生,它要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首先,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面临的是一个成人化的环境,反映的是成人的意志和需要。在这种环境中,受教育者显然是弱势群体,道德内容、道德评价等都是置于成人设计之下,这给受教育者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德育工作者应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塑现实的社会环境,使受教育者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人文化与和谐化。其次,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的现实,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它必将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道德成长。德育应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仅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而且还要创造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

(三)德育内容要生活化

现实的道德内容过于政治化和理想化,缺乏人文关怀。

理性化的道德成长要求德育内容应该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德育课程内容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一切积极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德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理性化的道德成长要求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评价以动态评价为主,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效果又重动机,既重认知又重表现,要求让受教育者参与到道德评价中来。如果把受教育者排除在自己品德发展的评价过程之外,受教育者就会逐渐形成了对自己道德评价的依赖心理和恐惧心理。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应该是一种参与式评价和发展性的评价,必须把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作为他们道德发展的有效,使受教育者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到自身的道德发展来,看到自己道德实践的成果,分享道德成长带给他自己的喜悦和快乐,从而逐步形成良好道德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2]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这已成为德育理论研究者的共识。那么,德育理论有没有问题?如果理论没有问题,为什么大批德育理论的专著、论文并没有很好地改变现实中德育地位尴尬、学生德行堪忧的状况?如果理论有问题,那么是什么问题?……这是几年来一直困挠我的一些问题。近日研读杜威教育论著,收获良多,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对于道德教育的理解“太狭隘、太注重形式、太病态了”[1]在此,笔者试图从道德教育的广度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整理杜威德育思想,并提出“我们对道德教育的理解有没有问题?”这一问题,供同仁讨论。

1 教育培养良好公民:杜威德育目的观

杜威从其民主理念出发讨论了教育的社会目的与道德目的。杜威指出,教育有三个要点:儿童生活、学校与教材、社会;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而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它必须执行其特殊职能以维持和增进社会的生活与福利,必须服务社会。而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就是介乎儿童与成人社会之间的渡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儿童走过这条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在民主国家里,教育“要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 [2]

对社会有用的,就是道德的——这是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涵,因而“所谓社会的目的便是道德的目的。” [3]一个人,如果能承担其所应尽的社会责任,那么他就是有道德的、合格的。杜威反对把道德与特定的“少数可以指名的和排他的特性”相等同,他指出,“所谓德行,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在人生一切联合中和别人的交往,使自己充分地、适当地成为他所能形成的人。” [4]

那么,良好的、有德行的公民是怎样的呢?他有哪些基本特征?公民的德行又由哪些要素组成呢?

杜威申明,良好的公民必须是社会的完全有能力的有用的成员,是能够全面支配自己的生活的人。人们习惯于把公民定位于政治生活的主体,把公民资格的训练理解为明智地投票的能力和服从法律的素质等等。这种理解其实是把公民的整体人格割裂了,把个体宽阔多样的社会生活简单化了。在民主社会中,个体不只要能服从,还要能领导;要成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要培养未来的儿童;要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并通过工作维护他自己的独立和自尊;成为社区中的好邻居、积极成员,对生活的价值、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5]简单说来,一个优秀的社会成员,一个有用的好人,“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 [6]

要成为现代社会要求的良好公民,个体有必要发展各方面的有用的习惯或德行。而现代公民的道德与传统所理解的道德是不同的。传统道德强调个体对既有规范的消极服从;而文明社会的公民道德是一种走向自然的真道德:公民道德注重对人的本能的利导与发展,追求人的自为与为人的折中。在自为一方面,第一要保重身体;第二要敢于表白自己的信仰、主张,并实行贯彻;第三要努力求教育,培养自己的完善性格,发展自己的能力特长。在为人一方面,主要是各尽本职、通功易事、团体合作。杜威强调,为人、利人并不是时刻有意做善事,只要安分守己地去做他应做的事,也就够了。真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能行真道德的公民,不是阿众媚俗、庸言庸行、无功无过的乡愿,而是有创造能力、积极精神、轰轰烈烈地去改造世界的人[7]。

公民道德有哪些要素构成,即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培养呢?杜威指出,“道德有三个部分:(一)知识;(二)感情;(三)能力。先有了知识,知道因果利害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然后可以见诸行为。不过单有知识,而没有感情以鼓舞之,还是不行,所以,又要感情引起他的欲望,使他爱做,不得不如此做,对于社会有一种同情和忠心。但是,单有知识感情还没有用,所以还须有实行的能力,对于知道了要做和爱做不得不做的事体,用实行能力去对付它。” [8]

要造就积极的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者与社会的有用分子,学校教育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儿童对社会负责的愿望与情感;(二)使他知道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什么。(三)训练出一种本领去适应社会的需要。[9]

简而言之,杜威强调学校要从知识、感情、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民人格。而杜威在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是现成的、符号化的、可以直接传授的 “知识”,而是学到了能用的知识。这种知识,包含了理智的、判断的因素,即个体能对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关系进行把握,确定行为的目的与方式。因而,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也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发达的判断能力;因而,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指向个体的社会行为能力、社会敏感性、社会判断力,这三者是一体的、不可或缺的。

2 学校生活的整体改造:杜威德育手段观

学校应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去培养良好公民呢?或者说,道德教育的手段有哪些?

与杜威同时的人们在对学校德育进行批评时,往往比较注重学校中伦理课教学所占的比重:由于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多少伦理课程,所以人们认为学校没有在道德教育方面负起相应的责任。杜威认为这种批评是不恰当的。首先,“关于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的观念”是不同的。“道德的观念”是能动的、能够使行为有所改进的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只是关于“美德是什么”的片断知识,它可能是外在于个体人格的。直接的伦理课教学、道德训练在其实质上是“关于道德的教学”与“关于道德的训练”,它们传递了美德的教条或者养成了机械的行为习惯,但并不能确保个体的德行。其二,道德生长与知识学习是不可分离的,道德生长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过分强调直接德育就在学校中形成了“知识获得与道德发展是割裂的”这一错误印象——在关于道德的教学之外,有大量的与道德发展无关的知识教学科目;在关于道德的训练之外,其他的教师就不必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负责。如果我们认为学科知识学习、发展智力与道德发展无关,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有希望的。[10]

直接道德教学并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全部,德育研究有必要关注在学校中实现的“更大范围的间接的和生动的道德教育”,讨论“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手段和材料对性格的发展” [11]。学校德育必须确立这样一条根本原则,即“必须从最广义上把儿童看作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求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参与维护这些关系。” [12]

杜威提出从学校生活的性质、学和做的方法与课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并给出学校道德教育的三大纲领性建议:

1、学校应被看成、建成为其本身就有社会生活的社会机构,学校本身在精神上应能代表真正的社会生活。

现实学校的德育工作大量地是无效而无益的,因为学校生活本身不是真正的社会生活。首先,学校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是脱离的,这其实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其二,由于与社会生活脱离,道德训练成为形式化的、专横的。学校强调的道德习惯看起来成为特地制作出来的、为使学校工作继续下去而需要的习惯,不能使学生看到校内道德要求在广泛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其三,学校道德训练是消极的,其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教师关心学生的道德生活,只是警惕他不遵守学校的规则。

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要养成良好公民、共同生活的参与者,学校生活必须建成真正的社会生活:一方面要打破学校中的小团体,使学校生活根据于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要从管理训练方面入手,强调儿童参与学校的管理训练,建立立法、司法、行政的机关,制定法律,开展选举等,“使他对于规则,不仅死守,还要懂得这种规则有什么意义,使他自己维持秩序,不使规则被少数人把持。”总之,儿童在学校里要认识的义务与责任,不应是孤立的学校的要求,而应来自共同参与的社会生活。

2、学校教学应着重学生的建造和发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精神。

杜威要求彻底改变学校教学的一般精神。强调吸收现成教材的教学法在本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在课堂上,全部儿童都做同样的工作,制造同样的产品,没有任何分工与分享的可能;并且,学校中的评价依据学生比其他同学成绩高多少来确定,使儿童过分求助于胜过别人来树立自尊,使个人主义的影响更加深刻。 转贴于

新学校必须采用对儿童的活动能力、对他在建造、制作、创造方面的能力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提供“把伦理的重心从自私的吸收转移到社会性的服务上来的机会。” [13]手工训练、艺术都有参与的价值,有助于社会性习惯的发展;而学习与口述也应该本着实用的原则,使儿童能基于切身经验,将他人的知识成果转化为有助于个体开展社会生活的真知识。在教学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助教与不同学习材料心得交流的方式,打破静听模式。

3、明确选择教材与判断教育价值的社会标准,把每门学科看作是使儿童认识社会活动的情况的一种工具。

人们习惯于孤立地分析学科的知识价值、训练价值、文化修养价值,并热衷于比较不同学科在其价值上的分歧。然而,其一,正如“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必须联系社会生活来理解一样,知识、训练、文化修养的价值在根本上也是源于社会生活之中。其二,尽管教科书中有不同的分类,但不同学科的知识都是在人类社会经验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在实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知识教学的目的正在于使个体能用他所学的东西,指挥其行为。必须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着眼,反思学科教学的社会价值。

杜威分析了各学科的社会性质,尤其对地理等一般人所理解的自然学科的社会价值进行了阐发。笔者仅以地理为例进行介绍。地理是一门公认的自然学科,它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意义?教地理就是教人牢记某种山的地理位置、海拔与树种吗?杜威指出,“研究自然界的根本观念,就是人类事业处处与环境有关,处处须应付环境”,而凡体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活都与地理有关。学习地理,可以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于地区文化发展的影响,了解社会政治、经济上的问题,这就是学科的社会意义。与此相应,地理教材的编写、实际教授,应免掉从前琐碎的弊病,不应拘泥于知识的体系,而是“提出要点,发挥尽致,使各方面的知识都能用到,养成学生有判断的能力。” [14]

依据以上三点,学校本身成为一个“具体而微”的共同生活的社会,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都能发展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都是道德的教育。只有这样,“学校的生活,才是一个活的社会生活;学校内养成的儿童,才是一个懂得社会需要,能加入社会做事的人物。他们组织的社会国家,才是一个兴盛的社会国家。” [15]

3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

与一般德育研究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对策不同,杜威首先反思了“我们对道德教育的理解”本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存在的对道德教育的狭隘理解进行了深刻批判,提醒我们注意既有德育目的观与德育手段观的狭隘、错误。这种反省方式对于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是有警醒意义的。我们对道德教育的理解有没有问题?对道德教育的狭隘理解在我国是否存在?笔者以为,从道德教育的广度这一维度来看,杜威的批评对我国的德育实践与理论也是切中时弊的。本文试图从德育目的与德育手段的层面进行分析。

3.1 我国学校德育目的的广度批判

我国学校教育长期沿用德智体美劳五分的教育格局,不同教育领域被视为有各自特殊目的、可独立进行的,如智育进行知识教学与理解能力培养,德育进行品格培养;在德育领域内还有“大德育”与“小德育”的划分,道德教育(“小德育”)被视为可独立地培养学生的诚实、友爱、克己等美德,这样,道德教育就等同于某些贴上美德标签的内容。然而,学校教育的任何时间都必须面对的是作为智力的、身体的、道德的、社会性的有机的整体的学生,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担当公民责任的有用成员。只有能担当其社会责任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用的好人,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从培养美德到养成良好公民,这应该是我国学校德育目的观的第一突破与必要选择。

此外,真道德极大地拓展了“道德”的内涵。我国的美德教育强调学生的诚实、节俭、守秩序,在其本质上注重学生对既有利他式美德的遵守、服从与不违反。而杜威所理解的道德,是积极的强调自表自尊、自培自发与利他相结合的道德,是能够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品质,而不是使人不犯错误的德行。

一个人自尊、自强、各尽其职从而能够有利于社会和他人,这是杜威所理解的“利他”;而我国教育将利他品质的培养集中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情况下的自我牺牲,如讨论“该不该舍命救落水儿童”。当道德教育集中于这些特殊的、非日常事件时,利他、服务社会的含义也就狭隘而不切实际了。各尽职责,共同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笔者以为,这更道出了利他的本质。

3.2 我国学校德育手段的广度批判

在我国学校中,有专门的德育课与德育训练,有专门的德育教师;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也就归于这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很多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事情,与任课教师无关”;在德育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记诵道德的知识,依据学生考试成绩或在日常遵守行为规范以及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表现确定对学生的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于是,在道德教育领域,形成了一人抓德育、其他人不管德育;道德教学成为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德育成为管理、规束等诸多不良现象。因而,依据杜威的观点,扩展学校德育手段的范围,是必要的。

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研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还远远不够。我们提出了德育网络化、整体德育的构想,然而,仍未达到杜威所标举的学校生活整体改造的广度。学校生活中的一长专制、教师专断相当严重,而现有的考试、选拔机制在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中单纯注重书本知识吸收而缺乏经验创造、诱导学生竞争而取消合作与互助的状况。研究者所关注的“德育渗透”主要是发掘文科教材中与诚实、互助等相符合的内容,远没有达到建立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全面发挥学科知识的社会指导功能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者注重开展趣味性的活动教学,力图将知识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但这种活动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所占份量微乎其微,不能自成一连续的系统,似乎是为了防止儿童学得太苦而在苦的东西上加点糖。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中,教材编写者较注重“德育回归生活”,德育教材体现了较强的活动性、亲和性,但这只是在直接的、关于道德的教学方面的进步,这种教材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伦理活动演练,但试图依靠直接道德教学的改善来解决学校德育问题,尤其在我国直接道德教学地位尴尬的情况下,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关注德育现实、解决德育问题,是每一个德育理论研究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我们是否负起了本职的责任并因而可自认为道德的、有用的公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的繁荣与德育实践的尴尬并存,要求研究者深刻反省,重新理解道德与道德教育,努力找到真正的问题,从而提出切实的对策。杜威的德育思想,应该可以提供不错的启示吧!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158页

[2] 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第86,91,100页

[3] 同[2],第158页

[4]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第376页

[5] 同[1],第145页

[6] 同[4],第378页

[7] 同[2],第252-274页

[8] 同[2],第158页

[9] 同[2],第101页

[10] 同[4],第372页

[11] 同[1],第143页

[12] 同[1],第145页

[13] 同[1],第149-152页

[14] 同[2],第143-146页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本文从浅析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入手,阐述了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的意义及措施,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意义重大。第一,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当前高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通过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关心家人,朋友,服务社会,感恩祖国。第二,重视感恩教育,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和加强感恩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全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还有利于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感恩教育,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使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和谐的氛围为我们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提供了条件,当前加强对独生子女感恩意识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感恩的环境是孕育感恩品质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良性引导。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方面,全社会要注重对感恩教育的宣传,舆论上倡导感恩,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近几年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评选出一批道德品质高尚的模范,向人们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用孝心感动中原、感动中国的谢延信,他的事迹向人们宣传着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用他的行动呼唤美德,用他的行为向人们讲述着他的感恩。通过这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感恩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自觉的加强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提高判断能力,主动摒弃错误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道德素养。要正确认识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个人思想的危害,主动摒弃这些腐朽颓废的观念,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受中国历来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感恩社会。

二、转变学校教育模式加强感恩教育

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学校教育是关键。独生子女进入大学,远离家乡,学校是其成长学习最重要的环境,学校应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肩负起这个重要的责任,重视和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应从单一的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和学生就业前景的考虑,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设有德育课,但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高校所占比例同益增多,学校应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计划,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感恩意识的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实际参与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将道德思想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实际的感恩行动,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

其次,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大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还没有实际建立起针对该群体的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着重注意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对该群体的感恩意识教育,使其明白家人的良苦用心,教导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的心,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加强独生子女大学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

转贴于

最后,营造良好的感恩校园环境,多种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感受最多的也是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氛围,更好的营造出一种感恩的校园环境,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熏陶,从“耳濡目染”到最终的“润物细无声”,感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用真情表达对家人、朋友、社会的感恩。

三、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奠基性教育,是对人影响最广的教育,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要转变观念,注重对子女道德修养的培养。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孩子道德修养的培养,片面强调学习忽视道德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过程中,

须明白孩子要全面发展,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关爱社会,感恩祖国,教育孩子用实际的行动来表示感恩的心情。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与人交往,全面发展。

其次,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和个性的培养。很多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以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无法很好的融入其中,这与自身的性格和习惯有关,而这些又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不能过分宠爱孩子,要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自立、坚忍的性格。

最后,父母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自身素的高低,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作为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感恩行为,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社会,通过耳濡目染,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四、加强自我教育 提高自身素质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在成长中摸索,体会做人的道理和原则。独生子女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自我教育法,主动自觉地参与感恩活动,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自省和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学会自我控制和包容他人。通过自我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张瑞芬.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陈琦,杨鲜兰.大学生感恩意识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月.

[6]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期.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项目式五步教学法”,高职院校,两课教学,运用

 

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充分体现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如何适应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关键在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普遍推行基于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一教学模式也可以借鉴运用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践之中。

一、“项目式五步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工作法,在学习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即在一种仿真模拟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历史发展规律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提倡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精神,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思维活动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所谓“项目式五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现实性较强的课堂活动项目,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求知兴趣和探索意愿,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目标知识,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师生思想碰撞、交流互动的教法和学法。

“项目式五步教学法”借鉴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为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而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筛选、整合和优化,提炼出课堂教学的五个核心步骤,即创设情境——知识链接——活动贯穿——觉悟提升——延伸拓展,这是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五个教学步骤层层递进教育论文,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突出了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二、“项目式五步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在“两课”教学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时,要做好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以课本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到以教学情境为中心的转变。“项目式五步教学法”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筛选、整合和优化,提炼出课堂教学的五个核心步骤,即创设情境——知识链接——活动贯穿——觉悟提升——延伸拓展,这是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在“两课”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好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同时也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课堂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供学生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料,可以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启迪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项目式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要随时关注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社会热点问题,精心设计提炼出一、二个典型的现实案例作为项目载体,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五第四讲“民事责任”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谢晋遗孀状告宋祖德案》“2008年10月,在电影大师谢晋不幸身故后,“大嘴”宋祖德与其所谓证人刘信达几次三番在博客以及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谢晋之死予以恶意污蔑,谢晋遗孀、83岁高龄的徐大雯已将一纸长达5000多字的诉状递交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进而提出探究式学习任务:“这是一起侵犯公民何种民事权利的案件?被告应负何种民事责任?具体承担方式是什么?”

步骤二:知识链接,展开新课。项目载体形成后,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进入分析问题阶段。教师以课题组负责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排列组合,开展分工合作,围绕学习任务回归教材自学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寻求理论依据,如要分析并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了解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种类、构成要件及原则、承担民事责任方式和免责情形”等知识内容。

步骤三:活动贯穿,思维训练。在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自学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项目使命自由交流讨论,查找资料教育论文,教师予以启发。为了充分训练学生思维,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安排一个活动环节,如图示:

 

教学摘要的知识点体系,回到开始时导入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该具体案例中被告涉及的民事责任种类、归则原则、以及承担方式等。启发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涉及民事责任的民事侵权和违约案件,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高素质公民。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供给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方向,让学生经由过程小组内部谈判与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培育协作精神。

步骤五:延伸拓展,能力提升。项目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让学生都动起来,教师除指导之外,还必需增强项目使命实施查核,以功效为尺度,注重过程性评价,达到使学生能力转化和迁移的目的。当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做如下作业布置:“搜集近期发生的涉及民事责任的热点案件一到二则。分析案件中被告应该承担什么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有无免责情况?具体该采用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总之,“项目式五步教学法”立足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强化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激发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理论联系实践,使高职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在“两课”教学中得到贯彻和体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

三、优化“项目式五步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在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组织和开展“项目式教学法”的改革和探索,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以确保“两课”教学取得应有的成效。

首先,丰富“两课”教师的社会阅历。“两课”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走出课堂,介入社会,干预生活,积累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纳入其中,适当安排“两课”教师下基层、下企业参与考察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办学和专业特色教育论文,组织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编写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先锋、先进文化及其经营管理者成长发展案例,建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供广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其次,加快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的力度,改革教学手段。一是充实多媒体教学设施:根据教学内容,购置或下载相关电子音像素材,设计制作包括文字、音像、图片、动画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固定多媒体或移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性教学。二是重视和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将课程教学资源挂在学院精品课程网站上对全体学生开放;教研室每位老师都利用学校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包括网上布置阅读文献、参考资料,开展网上专题讨论、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方便全体上课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课程组教师利用校园网上的个人电子邮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互动平台,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了解和沟通。

第三,激活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观看录像、举办论坛、专题报告、学术报告、形势政策报告会,开展演讲、辩论、讨论、调查、参观活动、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等,对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品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重大意义。两课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人社会进行调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实际生活和工作体验中,领悟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道德素养对从业者的重要性。还可以采取聘请专家学者、劳模来校做专题讲座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的现身说法来使思想发生升华,行为日渐规范。

第四,加强“两课”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高职院校学工、宣传、团委、学生社团的联动,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大学生开设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场所和路径。我院通过与地方检察院开展共建活动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实现法律咨询及教育活动,创建大学生剧社,定期排练演出集思想性、社会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情景剧目,很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生活的拓展与延伸。从目前已经实施的实践内容来看,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教育论文,无论是参与课堂讨论活动,还是撰写调研报告,都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这不仅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教好的效果。今后“两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结合地方特色不断调整和优化实践项目,增强实践项目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思想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突出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高校“两课”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思维方式,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改变思想政治课“枯燥的说教、晦涩的原理、空洞的高调、机械的识记”的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转型,关键在于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项目式五步教学法”是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一个探索和尝试,仍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G]//姜大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