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染病学论文

传染病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1篇

影视作为一种文化,其传播方式直观、新颖,给人以形象化的感受和心灵启迪[1]。利用原声影视辅助教学在语言类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样,与医学有关的影视佳片也不少,为该学科的教学提供了简便而生动的素材。利用电影参与医学教学实践不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还能拓展其知识面,有效培养学习兴趣[2]。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侧重语言交流,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教师听的模式[3]。一些空洞、晦涩的理论不仅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感到枯燥乏味。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学实践的重要任务[4]。我们以传染病流行病学为着眼点,对“影视赏析、寓教于乐”在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学习传染病流行病学必须掌握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两因素”。然而很多学生反映概念抽像难以理解。虽然课堂上可以通过模拟传染病暴发帮助学生学习,但虚拟的现实却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际工作中遇到疾病流行时往往手足无措。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5],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传染病流行有关的影视素材,通过组织学生看电影与论电影,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二、利用影视素材辅助教学的模式

与一般教学方式不同,本模式采用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学分为理论课前自主观看影片、课堂理论学习与影片内容讨论、理论课后再次观看影片并撰写评述性短文的三段式教学模式(附图)。第一阶段一般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由于没有相应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这阶段学生对影片的认识多集中于感性方面。第二阶段相当重要,教师需结合理论学习,将知识点与影片内容有机融合,通过与学生互动帮助其理解知识点,启发学生对电影相关信息的思考、辨析,使学生掌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知识。有了理论基础再次观看影片会有深层次的理解。针对某一主题的评述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践案例

1.影片选择。选择作为教学片的影片应该有丰富的内涵,要让学生通过看影片获取大量的与流行病学有关的知识。最近美国发行了一部影片《Contagion》,我们认为极适合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影片讲述了一种新的高传染性、高病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社会各阶层人士面临的考验和抉择。首个病例是一个叫贝丝的女职员,从香港出差返家后很快出现身体不适,两天之后死在急诊室,且死因不明。很快,类似病例相继出现:剧烈的咳嗽、高烧,接着昏迷、脑出血,最终死亡。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正在全球范围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并以极可怕的速度传播与蔓延,全球性恐慌开始……

2.组织观看。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章节学习之前,先推荐学生观看这部影片,让学生对传染病的重要性和疾病流行背景有一初步认识。受课堂时间限制,初次观赏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

3.课堂理论学习与讨论。传染病流行病学理论主要包括什么是暴发(流行)?什么是三环节两因素?如何应对疾病暴发流行等?学完理论知识后我们在课堂上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及时将书本理论与影片情节结合。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再来看影片就会容易得多。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能将影片全部放映,教师应事先选好需要放映的重要片段。

4.课外任务。讨论结束后可以适时布置课外任务。如利用业余时间再次欣赏整部影片,撰写观后感和评述性论文,可以利用实习课时间请学生从不同角度针对影片进行发言。学生在调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材料时,会有一种自我诱发、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补充的过程,以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撰写的评述性论文或PPT,教师应结合流行病学理论进行指导与评阅。

四、影片赏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案例

1.对疾病流行强度的理解。流行强度是指疾病在某地区一定时期内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各病例间的联系程度。结合影片中所描述的传染病发病数量变化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散发、暴发及流行的含义。此外,教师应进一步指出,如果传染病迅速蔓延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就称为大流行,并可引用历史上出现的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2.对三环节的理解。谁是影片中传染病暴发的最初传染源呢?有学生认为是贝丝,因为她是第一个发病的人。也有学生提出“病毒是谁传染给贝丝的呢”?影片结尾给出了线索:一名中餐馆厨师宰杀一头被感染的猪后,没有洗手与贝丝握手而导致病原体从猪传给了人,最终酿成一场全球性惨剧。通过影片,我们知道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受感染的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隔离和治疗传染源是控制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影片采用生动的手法描述了超级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接触、血液等多种途径传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切断传播途径能控制传染病流行。影片中的超级病毒为一种新型病毒,人类对其基本无免疫力,易感性高,从而引起该病的广泛流行。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贝丝的丈夫没有被感染”?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个体易感性存在差异、感染后的转归也存在差异这些知识点。影片中疾病最后被控制也正是依赖疫苗接种提高了人群免疫力而产生的效果。

3.对两因素的理解。针对这部影片,有学生指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导致蝙蝠这类野生动物失去了生活和栖息的场所,增加了与猪等家禽、家畜甚至人类接触的机会,不同来源的病毒发生重组,导致新型病毒产生;也有学生认为人口密度大、交通发达、流动频繁是导致疾病在短时间内传播至世界各地的社会因素。通过讨论,学生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感性和理性认识。

4.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影片中的传染病最终是通过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的疫苗而得到控制。一方面教师有必要介绍预防接种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思考,如当卫生资源有限时,谁享有优先权?面对政治、科学、伦理、亲情的碰撞时如何决择?这些是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2篇

自1984年毕业以来,王贵强教授一直活跃在传染病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他在临床医疗救治工作,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卫生救援活动,临床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以及医师协会和医学会等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在面对患者时,他总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患者高度负责,耐心细致,技术精益求精,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评价。

不放过任何一个临床异常所见

在临床工作中,王贵强主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疑难问题。他常说,医学是经验医学,但不能唯经验,应该学会在书本中、前人的经验中和文献中积累自己的经验;而正是由于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结合文献学习、总结经验,才能够多次独立诊断从未见过的疾病,如“莱姆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1987年,我国学者在黑龙江海林地区发现“莱姆病”并进行了报道,王贵强及时了解到该病的特点后作了摘录。1989年年底,王贵强刚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来自大兴安岭地区的患者,被按照“森林脑炎”收入医院,但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主任查房也认为不像“森林脑炎”。由于王贵强先期曾经看到过莱姆病的相关论文,再加上主任的意见,他立即翻阅读书笔记,发现该患者的表现很像“莱姆病”,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到“螺旋体”而确诊,针对性应用抗生素终使患者痊愈。

对此王贵强主任回忆说,在整个诊治过程中,没有在该患者身上发现文献描述的“游走性红斑”,但他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个别患者“红斑”可以很大,可达70 cm×20 cm。根据这个线索,王贵强又在患者身上反复寻找,终于发现整个前臂就是一个“游走性红斑”,至此,王贵强主任完整地学习了有关“莱姆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此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尝到了“求甚解”的甜头。

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尤其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还没有普遍认识。当时,王贵强主任在临床中遇到一例肝病患者,发现其ALT升高,胆红素升高,同时GGT明显升高而无法解释。他通过文献检索认识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采用激素和熊胆胶囊,有效治疗了患者。此后,他继续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全国各地讲授自身免疫性肝病,使该病逐渐被认识,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大学毕业后,王贵强被分配到辽宁省阜新市传染病院工作,当时有大量的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外科治疗而死亡。王贵强利用在实习期间学习到的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技术,首次在该院应用,使患者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此后,无论节假日还是夜间,他常常被病房通知去下三腔管,对此他毫无怨言,反而对能帮助患者而感到快乐。通过大量的实践,王贵强主任总结出了三腔管应用的技巧,并进行了多项改进,如,在三腔管压迫时,患者常常难以忍受局部压迫而放弃治疗,导致再次出现出血而死亡。他经过查阅文献了解到,鼻前庭神经丰富、痛觉敏感,而咽后壁神经相对少,因此首创以15度至30度角牵拉,取代传统的水平牵引方式,使牵引着力点在咽后壁,减轻了患者鼻前庭压迫疼痛,使患者疼痛减轻,耐受性增强,令这种救命的办法更利于被患者接受。

在传染病院工作期间,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另外一个晚期并发症,单纯放腹水需要同时输注白蛋白,花费昂贵,且由于腹腔压力增加,不利于肾灌注,常常难以控制而发展为肝肾综合征等导致患者死亡。王贵强主任根据当时发表在《实用内科杂志》上的有关“腹水直接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文章,悉心研究摸索,在医院首次开展该技术用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通过治疗,一方面减轻了患者腹腔内的压力,减轻了痛苦;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血容量,减少了白蛋白和水分流失,增加了肾灌注,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王贵强主任常说,做医生要通晓病理生理学,要“求甚解”,“知其然,知所以然”。医学强调记忆,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到了临床实践阶段就容易出现问题,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记忆,并进一步总结,形成经验。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在20世纪80年代大流行时,正值王贵强在读研究生,在导师于丹萍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对此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同时参加临床诊断和抢救治疗工作,通过救治大量的病人,学到了内科急重危症救治的经验,也体会到了病人的痛苦,这促使他对患者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竭心尽力地对待。

2002年,一位河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进行肝移植。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王贵强首次应用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病人最终抢救成功,没有进行肝移植,至今已经十多年,肝功能仍然稳定,可以正常工作。

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在忙于临床工作的同时,王贵强主任非常注重抽时间做科研。早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正值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大流行,年发病人数达十万例,病死率3%至5%。王贵强在导师于丹萍教授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该病病毒直接作用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据此强调早期抗病毒治疗和针对病理生理规律进行预见性治疗的原则。相关成果编入了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该研究于1994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美国留学期间,王贵强主任通过研究T淋巴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和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治疗等,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Bak在T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Journal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和《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归国后,王贵强主任先后主持和参加原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点专项课题、美国CMB基金、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课题15项,150余篇,其中SCI论文33篇。目前担任美国感染病学会会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临床感染病)编委,系中国大陆唯一的编委;还担任亚太肝病研究会会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肝脏病学)杂志编委,另担任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十余种核心期刊常务编委、编委等,并作为多个国际杂志审稿人,如Cytokines,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Protein Ident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等。

同时,王贵强主任还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每年投入大量的时间在教学和继续教育上,不论是本科生、8年制还是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工作,王贵强主任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8人。

普惠患者,大力培训基层医师

自2008年担任北京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以来,王贵强主任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对北京地区感染科医师进行免费全员培训,连续组织了四届北京感染和肝病论坛、继续教育学习班四期及周边区县巡讲活动等,累计培训北京及周边地区感染和肝病等基层医师26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水平,为北京地区感染科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王贵强主任负责继续教育工作,在分会李兰娟会长领导下,先后参与组织针对基层医师的“蒲公英项目”和“彩虹项目”等,累计培训基层感染科医师36000余人次,提高了全国基层医生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乙肝患者受益,降低了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自2002年王贵强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2009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他积极参与组织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包括隔年一次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术年会、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全国感染中青年学术会议等。

担任中华医学会肾综合征出血热学组组长期间,王贵强主任作为大会主席组织召开了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他还多次受邀参加亚太肝病研究会年会、欧洲肝病研究会年会等国际会议,做专题报告或主持会议。他响应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的部署,作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西部行”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自2004年以来,分别在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等西部省、自治区组织 “西部行”继续教育项目10次,累计培训西部医师3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区感染病和肝病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多次受到中华医学会的表彰。

在临床工作中,王贵强主任还痛心地发现,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误区而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他在临床实践中,时刻不忘对患者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过程,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有病乱投医”,贻误治疗时机。同时,他还多次在大型健康教育活动中以及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参加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由于在科普工作中的表现突出,2011年,他成为了北京市首批认证的“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

应急和救援工作

2003年北京SARS流行初始,王贵强主任以传染病医师的敏感性,迅速意识到了该病的危害。他建议医院门诊和病房医护人员在诊治发热患者时带口罩,注意个人防护。在北大医院出现首例患者时,他积极参加会诊和制定治疗方案;积极建言献策,配合院领导设计重新启用的旧病房楼,用于SARS患者的集中收治,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仅负责SARS主诊和会诊工作,还承担着大量普通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因成就突出,获得了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殊荣,他所在的科室,也获得了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5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后,王贵强主任受原卫生部派遣,参加了赴印尼卫生救援队。他利用自己丰富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帮助当地有效进行防疫工作,并诊治了大量患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中国卫生救援队在当地总医院开诊11天,共接待门诊患者1200多人,最多一天接待患者200多人,接近该医院日均门诊量的三分之一。由于王贵强等中国医生的良好声誉,大量患者慕名而来,请求中国医生给予诊治。

作为传染病专家和原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贵强教授多次参加原卫生部组织的突发和不明原因疾病的咨询和甲流、蜱虫叮咬、超级细菌等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受到了原卫生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2010年发生的“蜱虫叮咬事件”中,王贵强主任受原卫生部委托,作为专家组成员赴疫区调研,获得了第一手临床数据,为原卫生部颁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并作为主要执笔人对终稿把关。

作为原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传染病标准委员会委员,王贵强主任还积极参加国家法定传染病标准修订、制订和审定工作。主持修订了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参加了《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的制订,主审多部法定传染病标准。由于在传染病标准制订、修订和审定中的突出贡献,2007年,王贵强主任被原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评为“卫生标准先进个人”。

作为首届中华预防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王贵强主任积极参加公共卫生应急的管理工作,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工作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参加了《公共卫生应急手册》的编写工作。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王贵强主任作为国家核生化医学救治辅助决策系统专家组成员,为奥运期间的安保工作进行技术支持。

采访即将结束时,王贵强主任对记者说:“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是每一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而去努力的。所谓众志成城,当我们每一位医生都努力进步,恪尽职守,就一定会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传染病模型;基本再生数;局部稳定性;全局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O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324-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59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ucellosis,a dynamic model with Brucella in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model,the animal population was divided into susceptible,latent,infected. Human was divided into high-risk group and low-risk group;Susceptible individuals can contract the disease in two ways: infected animals and Brucella in environment. The 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 was calculated theoretically, the local stability of each equilibrium point was analyzed, then through the limit system and constructing appropriate Lyapunov functions to prove that the disease-free equilibrium and the unique positive equilibrium was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le.

Key words:Brucellosis;epidemiological model;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local stability;global stability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以及相同菌属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侵害生殖系统而引起流产、不孕、炎等[1]。布鲁氏菌病通常是由牛布鲁氏流产杆菌、小型反刍动物布鲁氏菌病波状热、绵羊布鲁氏菌、猪布氏杆菌以及犬种布鲁氏菌所引起的[2]。布鲁氏菌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感染人体对人造成的伤害。2012年中国31个省市报道有布鲁氏菌病患者,全国共有患者39 515人,无论人数还是发病范围都达到近些年的高峰,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北等我国最主要的牧区患病人数最多,但目前尚未见人与人水平传染的报道[3]。

传染病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涉及常微分方程组、时滞微分方程组、偏微分方程组、一随机微分方程等方面[4]。A?fnseba等[5]建立了具有易感者、染病者、环境中布鲁氏菌(SIC)的羊群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直接接触传染和环境中布鲁氏菌的间接传染。聂静等[6,7]根据奶牛布鲁氏菌病的传播特征及其规律建立了具有潜伏期和间接传染的SEIV模型,从理论上求出了系统的基本再生数,分析了各平衡点的稳定性。李明涛等[8]根据布鲁氏菌病具有年龄特征,建立了具有阶段结构的羊群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证明了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1 模型的建立

羊、牛、猪是中国最主要的家畜,需求量庞大,这3种家畜的主要养殖地又是中国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疫区,存在大量的相互调入。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速率很快,而人和家畜对其都易感,因此对于患病动物必须及时扑杀。布鲁氏菌对外界的理化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生存较长的时间。此外,布鲁氏菌可侵入呼吸、消化、生殖系统黏膜以及损伤甚至未损伤完整皮肤等[1,9]。人患病与职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农村发病率远远高于城市,所以将人群分为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不同动物以及不同规模农场存在差异,动物之间和动物与人之间的接触存在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接触与总的群体数量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主要根据布鲁氏菌病本身的特点及其传播特性,建立了具有外界输入,潜伏期和环境中病菌传染项的人畜动力学模型,通过基本再生数R0的表达形式可以看出,动物和病菌是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贡献度,定理1证明了R01时正平衡点是全局稳定的,患病者数量最终趋于稳定的正值,也就是形成地方病。系统的无病平衡点和正平衡点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环境中的布鲁氏菌也是布鲁氏菌病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中应该采取控制引入量,及时有效地杀菌和患病动物捕杀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金宁一,胡仲明,冯书章,等.新编共患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文学忠,于瑞华,姜秋杰.布鲁氏菌病近况[J].吉林畜牧兽医,2007(5):20-23.

[3]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6.

[4] 杨 伟.传染病动力学的一些数学模型及其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 A?NSEBA B, BENOSMAN C,MAGAL P. A model for ovine brucellosis incorporating direct and indirect transmission[J]. J Biol Dyn,2010,4(1):2-11.

[6] 聂 静.中国奶牛布鲁氏菌病动力学建模及防控措施研究[D].广州:中北大学,2013.

[7] 聂 静,万 辉,张 娟.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动力学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2):93-97.

[8] 李明涛,孙桂全,靳 祯.具有阶段结构的羊群布鲁氏菌病动力学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14,7(1):52-57.

[9] MATOPE G,BHEBHE E.Risk factors for Brucella spp. infection in small holder household herds[J]. Epidemiol Infect,2011,139:157-164.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81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67-02

中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养猪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长期以来以散养为主,缺乏统一的管理,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更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体现在饲养管理水平和动物疾病防治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猪病第一大国,每年因传染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甚至更多[1]。猪伪狂犬病在猪传染病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结合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对猪伪狂犬病做简要介绍。

1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征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猪场发病率极高。它的主要宿主是猪,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死亡率高达100%。猪伪狂犬病病毒抵抗力极强,可在健康猪体内长期潜伏,在机体受到体内或外界因素的刺激后,病毒可被重新激活从而造成散毒,造成疾病的传播。感染病毒的怀孕母猪极易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出生的仔猪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等现象,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达100%[2]。

2 猪伪狂犬病病原学特性

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为线性双股DNA,其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在170 nm左右,有纤突,纤突呈放射状方式排列,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可存活1~2个月,对火碱、碘制剂等化学制剂较为敏感,可用此类物质进行环境消毒。目前国际上对该病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部分片段进行了复制与克隆,截至目前,至少有11个片段已经成功鉴定,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分析。

3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技术

伪狂犬病病毒侵入动物机体后,缺乏特征性眼观病变,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及扁桃体出血水肿,胃肠黏膜可见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不同年龄段的猪发病症状亦不相同。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性症状,嗜睡、呕吐等,3~5 d内为死亡高峰。母猪症状不明显,表现为一过性。仅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很难作出诊断,确诊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技术,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病毒中和试验。是病毒性疾病诊断的经典方法,同时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检测PR的法定方法之一[3]。但是由于该法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且受技术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给实际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2)乳胶凝集试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同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强,主要用于猪伪狂犬病的筛选,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3)免疫荧光试验。通过采集病猪的样品,经细胞培养后,应用电镜对采自不同部位的样品进行检测,为我国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

(4)琼脂扩散试验。此法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且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但敏感性不高,适合基层和大型猪场使用,不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5)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性强的优点,其问世后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病料中提取DNA,通过该技术成功检测到了该病毒。

4 猪伪狂犬病难以净化的原因

导致猪伪狂犬病难以净化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加之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给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4]。二是由于药物滥用,导致动物机体对药品敏感性降低,同时影响动物机体机能造成免疫抑制,降低了对该病毒的抵抗力。三是养殖观念落后,对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不够重视,大部分养猪户待猪发病后才开始进行治疗,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5 综合防治

目前对于该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以免疫预防为主。该病发生时应及时将发病猪与健康猪隔离,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若条件允许可设置隔离区[5]。

对未发病猪可进行弱毒苗接种,对已发病猪可注射高免血清,同时注意给患猪及时补充体液。

6 前景与展望

鉴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根本措施。现已成功研制出多种弱毒疫苗,对该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为更根本的净化该病,研制新型的疫苗,比如说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新型疫苗的应用,将会为净化该病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同时,随着PCR商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大,多重PCR诊断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来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应该着眼于构建多重的检测系统,包括一系列临床和流行病学相关的病原体的检测、鉴定等,从而为传染病的净化提供更为有利的工具[6]。

参考文献:

[1] 郭建承,李新宁,周洪学.猪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3(10):15.

[2] 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2002.

[3] 娄高明,李雪梅,殷 震.猪繁殖与呼吸合征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1998,24(2):40-43.

[4] 李 华,杨汉春,张晓梅,等.猪血液和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分布[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1):834-838.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中第五篇医药、卫生类R1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所收录的26种期刊为研究对象。

1.2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2014年4月通过google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分别对26种杂志名称进行搜查,发现自建网站的对网站基本信息进行统计。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评价参考系统等搜索各杂志自创刊以来至2013年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载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量、影响因子、H值等进行下载统计分析。本次分析以CNKI数据库已收录信息为准,期刊的序号依照要目总览的顺次排序。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主办单位:26种期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有4家,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或与其他单位联合主办的有13家,其他学会主办3家,其他单位主办6家。创刊时间:50年代创刊2家,70年代创刊5家,80年代创刊15家,90年代创刊4家。出版刊期:旬刊1家,半月刊3家,月刊13家,双月刊9家。核心期刊次数:6次入选核心期刊的12家,5次入选3家,4次入选3家,3次入选的4家,2次入选1家,3家期刊首次入选。

2.2期刊网站建立情况期刊网站的建立是顺应现代互联网社会的需求,是期刊功能的延伸,以期实现期刊编辑办公自动化,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6种核心期刊中有19家已建立了独立域名网站(不包括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上网),占73.1%。期刊网站上刊登的信息和功能一般包括期刊介绍、编辑委员会介绍、稿件在线处理、期刊在线阅读、新闻公告、联系方式等。17家期刊已实现“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等稿件在线处理功能,方便了作者与审稿人员。19种期刊网站均期刊目录,包括往期及本期目录。13家期刊全文,占68.4%,其中7家实现全文开发存取,有调查表示,科技期刊实现开放存取(OA)可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另有6家网站通过链接CNKI或是办理会员等方式,付费阅读,。

2.3期刊的载文量情况载文量作为期刊计量学指标的基础和基本参数,常被用作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有时也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对CNKI收录的26种期刊的载文量分析,发现总载文量、年平均载文量最高的为《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分别达到26万多及900多篇,为旬刊出版杂志;期平均载文量最高为《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为半月刊出版杂志,高达84篇。总体分析,半月刊杂志期载文量较高,平均为78篇;月刊杂志期载文量平均为39篇,双月刊杂志期载文量最低为32篇。

2.4期刊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论文的被引用和被下载均应作为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3]。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被引频次最高杂志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接近13万次;被引频次在5~10万的有5种杂志,被引频次<5万的有20种杂志。下载频次>100万的有6种杂志,30~100万的有14种,<30万的有6种。

2.5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级指标。通常认为其值越大,该期刊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经查CNKI数据库,26种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最高值1.133,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影响因子在0.8~1的有3家,0.4~0.8的有14家,<0.4的有7家。

2.6期刊H指数期刊H指数定义为:某一期刊在一定的引文时间内,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自然数h即为该期刊的H指数[5]。从定义可以影响期刊H指数的因素为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对应论文的引证频次,也就是说,期刊H指数综合考虑了期刊论文的质与量[6],H值越高,表明该种期刊的影响力越大。目前H指数在科技期刊评价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研究学家认为H指数在期刊评价方面有其特质,有其独立性[7]。从表3中可以看出,26种期刊H指数跨度比较大,数值从26~9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H值最高,分别为92、91。26中期刊中H指数>60的有4家,40~60的有14家,<40的有8家。

2.7期刊文献主要专题的被引频次通过CNKI中国学术文献参评价考系统,按学科对26种期刊进行被引频次情况搜索分析。选择医药卫生科技学科,选择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医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5种主要专题进行搜索,对总被引频次前5位的期刊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下载分析,见表2。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题总被引频次最高为《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医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专题总被引频次最高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专题最高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临床医学专题最高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基础医学最高为《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在各专题中的篇均被引频次均较高,说明其在我国预防医学、卫生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

3结语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牛结核病;临床诊断;防制措施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牛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病牛贫血、消瘦、体虚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在牛的多种组织器官上形成结核结节和干潞样钙化病灶。

    1 病原

    结核病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分为3型,即人型、牛型和禽型。其中以牛型对奶牛群致病力最强。牛型分枝杆菌长1~4微米,宽0.3~0.6微米,单个或呈链状排列,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抗干燥,在干涸的分泌物中可存活6~8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数个月,在污水中也能存活11~15个月。不耐热,60℃ 20~30分钟即被杀死。10%漂白粉溶液和70%~90%酒精溶液消毒效果较好。本病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吨对氨水杨酸钠、环丝氨酸和利福平等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其他广谱抗生素都不敏感。

    2 流行病学论文

    结核病菌除感染人外,还感染50多种哺乳动物和20多种禽类。牛是最敏感动物,人结核有10%以上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本病无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检疫不严格,盲目引种;对检出阳性牛不能及时处理;未能从根本上消灭传染源以及人畜间相互感染,引起牛结核病不断发生与流行。牛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吸入了被污染的飞沫或媒介是传播本病的最主要方式,只需很微量的牛结核菌即可引起感染。接触密切的动物群体呼吸传播是主要方式,但是采食了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另一种主要传播途径。近年,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以及耐药菌株出现,使得艾滋病阳性患者易患结核杆菌病例也有报导。据估计,我国HIV感染者达60万,而感染结核菌者有4亿多人口。由此可见,控制和消灭结核病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3 病理变化

    牛结核病病灶,见于肺、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和头颈部淋巴结等,形成突起的结节,呈干酪样坏死或钙化,切开时有砂砾感。有的软化、溶解,形成空洞。当肺结核时,肺上具有多量粟粒大小的微透明的结节,逐步增大并由纤维蛋白包围,呈现粟粒性结核病病变。胸腔与腹腔浆膜表面出现粟粒至豌豆大小、半透明的灰白色坚硬结节,形如珍珠。肠结核发生于小肠或盲肠,于肠粘膜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溃疡。溃疡周围呈堤状,底部坚硬并覆有干酪样物。

    4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取慢性过程。其潜伏期一般为10~45天,有的长达数月乃至数年。

    4.1肺结核论文

    病初食欲、反刍无大异常。只是清晨吸入冷空气或含尘埃的空气时易发咳嗽,先为短干咳,后为带痛顽固性干咳。鼻液呈黏性、脓性,灰黄色,呼出气有腐臭味。呼吸出现困难,呈伸颈仰头状,呼吸声似“拉风箱”。听诊肺区有干性或湿性哕音,叩诊肺区有半浊音或轻浊音。病牛明显消瘦,贫血,易疲劳。当发展成弥漫性肺结核病时,体温升高达40℃,呈弛张热或间歇热。体表淋巴结肿大。当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道时,可见慢性瘤胃臌气。

    4.2肠结核

    见于犊头。呈现前胃弛缓症状,迅速消瘦,顽固性腹泻,粪便呈稀粥状,混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全身乏力,肋骨显露。直肠检查:腹膜粗糙不光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4.3淋巴结结核

    以其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咽后淋巴结肿大时,压迫咽喉,呼吸音多粗厉、响亮;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可产生瘤胃臌气症状;肩前和股后淋巴结肿大时,可引发前后肢跛行。

    4.4乳房结核

    乳房淋巴结肿大,可使病乳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散性硬结,无热痛,乳房表面凹凸不平。病乳区泌乳量显着减少,乳汁稀薄如水样,或停止泌乳。乳汁呈灰白色。

    4.5脑及脑膜结核

    病牛多呈现神经症状,如惊恐不安,肌肉震颤,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头颈僵硬,眼肌麻痹,后期陷于昏迷状态,呼吸和心律失常。

    5 诊断技术

    奶牛结核病可根据牛群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病牛以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主,可疑牛群和健康牛群以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疫为主,配合实验室诊断。目前,国内外用于诊断牛结核的检验方法大体可分为3类:第1类是细菌学检验方法,但由于结核菌培养一般需要3~8个星期,由于细菌培养检出率低,敏感性差,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第2类是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如核酸探针、PCR和DNA图谱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方法目前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不能推广使用。第3类是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核菌的特异性抗体,如皮内变态反应、ELISA等,这些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中。

    到目前为止,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牛结核病诊断方法只有结核菌素(PPD)变态反应。但该诊断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在诊断过程中,既有物理性的干扰,也有化学性的干扰,但更多的是非典型分枝杆菌的干扰,常造成非特异性反应的发生。由于PPD为皮肤试验试剂,最大缺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如果机体混合感染结核杆菌(TB)和艾滋病病毒(HIV)时以PPD进行的皮肤试验可能呈现假阴性,而当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等环境分枝杆菌时则可能呈现阳性反应。

    根据目前情况,一些地方的牛结核病变态反应假阳性牛是阳性牛的15倍,必须进行二次检疫,这对非结核疫区来说,能检出所有的病畜,但对于结核污染牛场,由于部分病畜的病程往往处于中后期,其免疫反应也往往由于体液免疫很强烈而细胞免疫较弱,所以仅用单纯的变态反应试验并不能检出所有的结核病牛,所以还应辅助以ELISA结合使用。

    6 防制措施

    6.1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对非结核疫区定期检疫,运用PPD检疫,坚决淘汰阳性牛;结核疫区运用PPD和ELISA相结合的检疫手段,做到ELISA阳性,不管其变态反应是阳性还是阴性,坚决予以捕杀;变态反应阳性而ELISA阴性,认为是结核病初期,有可能因病情加重或者转化为开放型结核,也应坚决淘汰(或对其隔离,加强ELISA检测,检出阳性时及时淘汰)。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淘汰结核病牛,从而加速牛场的净化。

    6.2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牛体抵抗力,起到预防作用。对圈舍等环境定期消毒,消灭传染源与传播媒介。同时注意,牛舍内不能同时饲养其它牲畜及禽类,防止交叉感染。及时做好牛场管理人员的健康监测,避免人畜互相传染。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护理

手足口病为一种多发于儿童的传染病,也可将其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主要发病年龄小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按区组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以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取护理措施,两组患者临床病症的病情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例资料有可比性。

1.2 临床病症 发热症状出现1~2 d之后发生皮疹,一般在臀部和手足部位位置,部分患者的口腔黏膜也会发生疱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后病症发展十分快速,其发病后1~5 d将会导致患者发生循环障碍、肺水肿、脑脊髓炎、脑炎、脑膜炎等,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死亡,而存活下来的患者将会发生后遗症。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口吐、头痛、易惊、嗜睡、精神,情况较为严重这可能出现昏厥现象;眼球存在运动障碍、肌阵挛、肢体抖动、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痰中带有粉红色或白色泡沫,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病痰中带有血性泡沫;趾(指)发绀、四肢发凉、面色苍灰;脉搏弱而无力,脉搏跳动缓慢,严重甚至无法测出患者脉搏,血压发生异常降低或者升高[1]。

1.3 方法

对患儿做好各项监测工作:连续对患儿进行心肺监护, 对患者的具体以及年龄进行具体监测观察,而后设定具有可施行性的各项报警值。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入院时常规监测血糖,高血糖是判断肺水肿预后的最重要因素[2]。

并发症的护理:①高热:保持病房环境温度适中,维持在24 ℃~26 ℃,控制病房湿度在50%~60%范围之间,同时选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降温,物理降温方法主要为降温贴、化学制冷袋、冰袋、冷毛巾等,通过物理传导方式实现有效将热散热。化学方法主要给予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钾肛塞、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实施治疗,同时辅助患者鲜果汁或多饮水方式实施治疗。②脑炎、脑膜炎:将患儿的头部约抬高15°~30°,如患儿出现频繁呕吐可给予患儿侧卧位,保证患儿呼吸道功能的顺畅。注意观察患儿呕吐物的性质以及量,同时注意维持患儿体内液体均匀输入。遵医嘱应用甘露醇,减低颅内压。③肺出血和肺水肿:保证患儿呼吸道功能通畅,同时对患者实施给氧治疗。及时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顺畅,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以及呼吸功能进行监测。注意维持血压的稳定,在该情况下,注意对液体的流入量进行有效控制;将患儿的头肩部适当抬高15°~30°,保持其处于中立位置。留置导尿管对患儿每小时的尿量进行记录,不能对膀胱进行压迫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如患儿呼吸道受到影响时,可适当给予患儿气管插管治疗,对患儿实施辅助呼吸治疗。④皮肤护理:注意定期做好皮肤清洁整理工作,保持皮肤的干燥整洁,防止患儿受到继发性感染病症。注意保持患儿的病床床单干净整洁,及时将患儿排泄物污染的被褥以及床单进行更换清洗,避免对患儿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每天可用温水对患儿的皮疹部位皮肤进行3次清洗,保持皮疹部位的整洁,而后在皮疹部位涂上利巴韦林软膏,在用温水清洗过程中,应该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造成皮肤受到更为严重的损伤。患儿着装应注意宽松、柔软,并且注意干净整洁,做到勤换洗。对指甲不定时进行修剪,如有必要可将患儿双手进行包裹,防止皮疹被抓破抓伤,对大小便进行定期整理清除,保持患儿臀部干燥整洁。

用药护理:①采用甲泼尼松龙,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按照相关医嘱要求,对患者实施精确剂施药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血压、血糖变化的观察。②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选用不同剂量的20%甘露醇注射液对患者实施治疗,一般在半个小时内可将其输完,防止液体出现渗漏,注意控制用药的时间以及用药剂量,同时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液体输注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输液管进行冲洗消毒,避免同其他药物相混淆。同时在前20 min内对药物实施输注,控制速度尽量缓慢,并全程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以及患儿的一般病症,防止患儿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输注同时对患儿实施有针对性治疗防范进行治疗。

3 小结

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较凶险,除引起手足口病外,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尤其是

参 考 文 献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8篇

建立对公立医疗机构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补偿机制

“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其公共卫生性质,指出对从事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医疗机构在政策上要有所倾斜,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的要求。”孙建方教授介绍说,公立医疗机构在历史上曾对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这些医疗机构仍然承担着一些公共卫生工作,包括传染病的发现、治疗,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等。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疗机构包括专职的专科医院,例如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公立医疗机构,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经费补偿,迫使他们长期以院里的其他收入补贴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加重了医院的负担,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以药养医”或“以药补医”的现状,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孙建方教授认为,对于从事公共卫生体系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这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要求,也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他建议对这些医疗机构采取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医疗机构的特殊的财政补偿机制,可以考虑实行全额拨款、差额管理、绩效考核的新型政府财政补助政策,以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临床医师晋升制度中

以临床能力考核为主

据孙建方教授调查,我国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表现在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临床能力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而且,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医学教育制度不完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分配政策不能体现医师的价值,以及临床医师晋升制度的不合理等因素,均影响了医师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其中临床医师晋升制度规定: 临床医师的晋升除要满足规定任职年限外, 作为晋升的硬条件, 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论文, 甚至还要有科研课题及科技成果, 而恰恰忽视了对临床能力的要求。这种临床医师的晋升制度一方面分散了临床医师的精力和时间, 影响了他们钻研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另一方面还引发了过度追求论文数量和科技成果的现象, 包括开展大量的重复性研究、论文拆分发表、甚至抄袭论文、科研作假现象、托关系获得科技成果等做法,增长了科研浮躁现象,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其结果是:一些晋升的医生,甚至某些获得高级职称的医生,其临床能力却达不到相应的水平,不能很好地履行医生的职责。这种以论文及成果数量来衡量临床医师的评审方法不合适,也不科学,误导了临床医师的发展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孙建方教授建议:要对不同的卫生人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临床医师晋升制度中应强化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和要求,将其作为晋升的主要指标,促使临床医师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钻研临床业务,提高临床水平,造福于患者。

基本药物目录仍需补充和调整

自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5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但据孙建方教授观察: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规格与群众需求有较大距离,现有基本药物的品种和规格太少了;特别是许多常用品种不在目录内,患者感到很不方便、或很不理解。还有些目录确定的剂型不够全。基本药物目录中标采购价格与群众所希望的价格有较大差距。在实际运行中,老百姓并没有感觉到降价,反而觉得有些常用药品涨价了。“门慢”、“门特”及特色专科病人社区治疗用药得不到保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按国家、省(市)有关 “基层医疗机构只允许销售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一律不得销售”的要求,“门慢”、“门特”及特色专科病人使用的部分药品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药提供,他们被迫又返回三级医院排队开药,既不方便,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加重了大医院“看病难”问题。

为此,孙建方教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补充和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在充分听取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意见的基础上,对基本药物目录进行补充调整,吸收部分常用药品及剂型进基本药物目录,并形成制度化,每年一次。同时,将“门慢”、“门特”及部分特色专科病人治疗必需的非基本药物调整为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以满足病人治疗需求为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补偿和企业监管

孙建方教授经过调研还发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政策不到位,运转困难。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如果仅以使用药品的加成损失来补偿的话,一方面过期、失效药品和药品损耗没有考虑到,另一方面随着门诊量和药品库存增加,进药总金额和工作总量也随之增加,在空间、资金及人事方面也明显增加了成本。此外,医院原有的药品采购销售模式也有额外的收益。如果不能按实际损失来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无法正常运转,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甚至降低,工作积极性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