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本土建筑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关键词:乡土景观元素;开敞空间;新城区
近年来,平顶山市按照“向西跳跃式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新城区建设,市政大厦、市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新城区的沿湖城市设计也在进行整治规划,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注入了很多现代建筑景观元素,使新老城区的景观格局也出现了一些脱节。因此在城市的开敞空间注入乡土景观元素,提升鹰城人们的生活品质,使新老城共同打造美丽鹰城迫在眉睫。
1 项目背景
1.1 基地区位分析[1]
新城区是平顶山市政治中心、承接省会郑州辐射的重要战略支点、平顶山市未来重要的商业中心。新城区起步区北依香山,湛河、漯宝铁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过,白龟山水库西干渠纵贯南北。规划区内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库面积,自然资源丰富,为新城区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
1.2 新城区开放空间
根据平顶山新城区的地理状况,其开敞空间主要包含公园、广场、山体等。
城市开敞空间在心理认知上的可识别性和意象性,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体验中的“集体记忆”决定着其是否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2],因此运用乡土景观元素对其进行空间意象的分析十分必要。
2 景观规划设计主题:融注鹰城文脉,追寻鹰城印迹,打造山水鹰城
城市整体景观以北部绵延山体为屏,南部白龟山水库为镜,中部城市带状展开,组团式发展,“通山、邻水、见湖”,依山傍水形成城市“山——城——湖”层次丰富、城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渗透、呼应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山水鹰城”旨在强调以平顶山古老的文化为灵魂,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为手段,塑造新的鹰城形象为目标,构造经济发展、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的美丽鹰城,水岸鹰城。
3 乡土景观的设计理念
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3]。新城区乡土景观的营造从乡土风貌、乡土色彩、乡土风情、乡土风雅和乡土人物五个方面着手,巧妙地选用新城区特有的山、湖、水、土、风、乡土植物等标志性元素,打造新城区的“文化、生态、宜居、特色”。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鹰城的意蕴,再现古时应国都城之风采。
3.1 乡土风貌
乡土风貌的营造需保留、利用原有的自然和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实体性景观元素,如新城区的自然景观、乡土建筑、乡土植被等。新城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山体主要集中在东西两侧,东侧有凤凰山、紫金山和锅底山,最高海拔高度为170米,西侧有舒山和狼沟山,最高海拔高度为200米。
新城区的河流和水库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在景观走廊和生态廊道。被地域场所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所强化的都江堰广场就是引入了水元素形成的雾喷泉、主雕塑、小溪、下沉式水广场等等,讴歌着都江堰的水利盛事[8]。新城区也不妨从中得以借鉴突出自己的乡土主题。
由于平顶山市区处于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沟谷地带,工业污染比较集中,气压低或无风的日子里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所以需要构建大型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濒水建筑体现濒水建筑风格,强调整体轮廓线的塑造,沿纬一路主要布置现代、低层旅游服务设施,其后逐步过渡到高层公寓。
3.2 乡土色彩
色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一个新城来说,是承载整个城市的重要载体。新城区的乡土色彩,主要从自然色彩、人文色彩和建筑色彩来进行设定。
在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平项山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目标是近期“调整、创造景观,用自然”,远期“和谐融入自然”,使色彩成为增加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推动力[7]。依据主城区间布局的不同,各个组团分别进行色彩规划。新城区充分利用“山、水、湖”的自然景观背景和较好的光照条件,以和谐自然为目标,在城市副中心用微妙的低度色彩创造品质感。
平顶山新城区具有中国典型的人文色彩特征,通过对平顶山市人文色彩的分析,即高彩度的暖色使用频率较高。根据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新城区拟创建花园式生态型城区。新城区建筑色彩审美品味不高,缺乏国际化大都市色彩特质。滨水住宅区多为低密度的滨水建筑群,散落在青绿的自然环境中,其主色调宜选择清新淡雅的色彩,运用补色对比的手法使其从自然景观中“跳出”,达到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3.3 乡土风情
民俗乡土风情既是一个区域特有的风俗和风气,也是当地悠久历史文化特有的风俗和风气,也是当地悠久历史文化的延伸和表现[4]。白龟山湿地相传为古庇国封地,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关于应国的历史记载非常少,具有较强的神秘性,对游客有较高吸引力。白龟山湿地中间的浩阳岭出土了众多应同古墓。在其保护开发中。可将自然景观与应国占墓人文景观加以巧妙融合,从而提升白龟山湿地的文化底蕴[5]。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恢复一些原汁原味的历史生活场景,鼓励百姓参与,使新老城和谐共生于现代社会中,展现乡土风情。比如在核心区规划鹰城广场、汝窑广场,广场主题图案和雕塑体现古应国文化和汝窑文化。在休闲绿地、公园等人流集中地方,设置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典故的景观小品,使文化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受到文化的魅力[9],再现百姓生活场景可传达浓浓乡土风情,满足现代人对回归自然,追溯历史的渴望。
3.4 乡土风雅
民间传统、工匠技艺绝活等是长期的历史积累,可以传承文化和寄托情感。新城区恢复了市图书馆、艺术中心,展览馆的功能。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合理发展属于平顶山新城区的市民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7]。平顶山市现辖区域文化发祥较早,历史悠久,地上地下遗留文物十分丰富;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谣、神话、传说、舞蹈、戏剧、曲艺等种类繁多的文艺形式。郊区出土的吹奏乐器“陶埙”,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已六千多年。马街书会,是曲艺艺人亮书竞艺的活动。应以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以节庆文化活动为主线,开展平顶山市新城区大型文化活动,以此为主题建立相应的主题性公园。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到新区鹰城文化的视觉大餐。
3.5 乡土人物
即一个区域特有的历史事件及卓越的历史人物,在新城区的保护建设中作为主要的引导线索及精神理念。平顶山历代名人辈出,文人骚客和书坛名家留下瑰丽诗篇和价值连城的翰墨刻石。所以为了纪念这些先人,更好的发扬和继承这些地域特色文化,应合理地建立相关的纪念性公园。
4 结语
合理运用乡土景观元素,使景观设计真正根植于自然,回归生活,回归人;新城区的开放空间整体景观规划应从本土文化出发,遵循乡土景观原创精神,再现珍贵的地域人文,使人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根源,加强人们对乡土本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景观的热爱,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更高境界——自然、艺术与人文的高度融合[4],达到和谐美丽鹰城,山水新城的愿景。
参考文献:
[1] 徐晓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 朱小平.城市门户开敞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6).
[3]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08).
[4] 李欣.乡土景观元素在地域文化景观塑造中的应用——以黄埔古村建设工程为例[J].广东园林,2011,33(6).
[5] 王磊,张要民.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
[6] 姚晓军.平顶山市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2(11).
[7] 范艳华.平顶山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探析[D].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06).
[8] 玛丽·帕多瓦,刘君.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J].中国园林,2004,20(7).
[9] 李晖,朱红波.工矿城市新宾水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平顶山市新城区纬一路北侧沿街地块城市设计中标方案为例[J].建筑论坛.南方建筑,2011(5).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郡治江州…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这是对重庆地区建筑形态描述最为久远的记载之一。充分说明了地形对山地城市建筑格局的深刻影响。
洪崖洞为明初重庆所筑十七门之一,洪崖洞为闭门,筑有城楼,却不能出入,上筑炮台,为军事之用。也是重庆开设通商口岸以来重要的纸盐码头,为明末清初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后几经风雨,时代变迁,至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人口猛增,洪崖洞成为小商小贩、船工乞丐的聚居地,吊脚楼层层叠叠,沿江而上,错落交织,成为重庆特色的建筑景观。
解放以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临江门等沿江码头逐渐衰落,洪崖洞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也成了亟待整治改善的危房。直到近年,重庆政府在延续传统建筑特色、保留传统文脉的基础上对洪崖洞做了彻底的整治。
现重庆洪崖洞商业步行街全长约1.2公里,商业建筑面积逾50000平方米,以最具巴渝传统特色的吊脚楼为建筑主体,形式高低错落,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层叠等山地建筑手法,将巴渝文化、码头文化、山地民居建筑文化并入现代的商业范畴,形成以集合了餐饮、娱乐、休闲、传统特色购物等功能。
旅游景区色彩设计的作用及重要性
色彩是形成系统性和可识别性的重要因素,在营造氛围创造意境方面具有,,直接反映出某一空间环境的具体风貌,时代气息,,作为一种富含表情和情感的语言色彩无疑是旅游景区导视系统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整体协调性。旅游区色彩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与周围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对于人类来说,木色、岩石、土黄色等自然原生色总是亲近感最强、最易于接受的,因此整体色彩把握中应力求保持和突出自然色,强调统一中有对比,对比中相协调。
易识别性。景区中某些需要通过色彩来强调所要表达的空间元素与对象可以利用色彩设计来强调其识别性,用适合的色彩来着重塑造特定的空间环境氛围,但同时应注意与整体色调的协调,做到明显而不突兀,个性又服从整体。
地域特色及象征性。不同的民族、地区色彩运用中具有其特定的地域特色,景区规划中应予以充分考虑,尊重民族习俗与当地文化习俗禁忌。充分发挥象征色彩的深层表现力,提升整体设计格调。
洪崖洞景区建筑色彩分析
洪崖洞改造在设计之初就以传承历史文脉,展现传统民俗风貌为基调,并注重新颖感、现代感,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充分融合。旨在建立城市的标志形象,体现重庆山城特色。
重庆传统民居色彩讲求淡雅清新,以木色等自然色为主,讲究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统一。其主色调通常由深棕色、灰色和白色构成,如柱子、梁等通常饰以深棕色漆,而墙体则用白色粉刷,与黑色的青瓦形成跳跃的对比,在周围的浓绿遮掩之中,黑瓦白墙透露出宁静与祥和。
统一与对比
洪崖洞色彩设计中秉承重庆本土建筑特色,仍然采用典型的灰色基调来统领整个建筑环境,且整个环境中用色统一,柱、梁以及门、窗框、屋椽等木质构件采用原本的深棕色,墙面采用白色与灰色两种颜色,大面积的白墙以灰色格栅分隔,打破大面积墙面的单调、突兀感,注重秉承重庆传统吊脚楼轻灵悬挑,格调素雅的特色。远观犹如层层叠叠的吊脚楼,穿插有度,别出心裁。
建筑基础部分采用自然石材砌面,深灰色的自然粗糙机理与光滑的木格扇、精致粉白的墙面形成质感与色彩上的对比,极大的丰富了立面造型,丰富了空间的细节和气氛,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整体效果。点缀与灰白之间的红灯笼,不仅在视觉上起到亮点的作用,更是将重庆传统民居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
节奏与韵律
由于洪崖洞大坡度的地形特点,整体建筑落差大,立面造型需协调、有韵律才能达到统一又不失单调的整体色彩效果。洪崖洞建筑形式以传统的脊顶为主要形式,墙面以白底灰格和灰底白棂窗为基本元素,构成感强烈。丰富之中又统一,形成自上而下的层叠变化的景致。
街区之中,以立面的柱子和铺装的青砖为构成要素,形成统一、协调的韵律美,局部点缀代表重庆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浮雕和线客图案,如青石铺装中铭刻的洪崖洞历史故事传说等。注重文脉的传承。
夸张与含蓄
洪崖洞作为一个集民俗与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在传承传统文脉、体现巴渝风土人情的基础之上,也注重商业元素的运用与发掘。
漫步街区之中,往往被颇具特色的小店招牌、某处细致入神的细节刻画所感动:于白色棕色中随风飘摇的古色古香的幔布招牌、某处城门楼上悬挂的造型夸张的雕塑、人面像等。节奏活泼,生动。丰富了空间感,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
洪崖洞景区导视系统色彩分析
在洪崖洞这样的特色山地公共空间中,导视系统实际上具有在视觉上的“标识”意义和文化的“符号”意义上的双重属性,在提供给人们具体的目标对象、空间位置及环境特征的认知和识别的帮助的同时,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去展现其背后蕴含着的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蕴,成为向公众揭示其内在文化脉络和时代风格的符号。
行人导识系统首先需要保证在这样地下两层、地上11层的立体交通格局下的综合商业和民俗展示功能指示。该导识系统在主要流线上采用横向悬挂和竖立放置的方式,布置了黑底、白字、黄色楼层标识和标准符号的标识,具有较好的规范化和可识别性,尤其注意对上下楼层的导向及其功能的说明。在每层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引上,采用贴挂的指示牌,显得中规中矩。在地域性和文化性方面,该导识系统设立了统一的隶书变体“洪崖洞――中华悬崖城”标志;在行人路径上镶嵌了统一的地面符号,引导行人体验不同的民俗展厅;在上下扶梯的起止段悬挂有木刻的楼层功能标识,以其带花格的深色木质底板和白色阴刻字体很好的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当然最能体现山城特色的,还是标识中不断变换的楼层数字和举目望去不断变化的层层叠楼。这些标识的材质古朴、色彩醒目、字体典雅、版面富于诗话感,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洪崖洞保持了“三横八纵”的立体步行交通网络,在沿街改建和原址重建的小开间建筑入口处都设有门牌,这些门牌都是长期以来该门面沿用的门派号码,成为留存了历史记忆的特殊符号,是该标识系统的在保存历史信息、展示地段特色的点睛之笔。可以说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在这小小的符号中流露出对城市文脉的尊重,对城市昔日记忆的珍惜。总体来看,该导识系统比较好的组织了周边车行和内部步行交通的转换、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衔接,主要功能的指引明确、公益指示得当,尤其在体现“山城”的地域文化特色上与整个历史街区相得益彰,不仅比较方便使用,同时也给行人特别是外地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结语
在城市生活中,商业步行街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内容,也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历程,是城市特色重要的表达着与参与者。洪崖洞在秉承传统、商业改造过程中也为重庆留下了对于老山城人文景观的回忆。
参考文献
[l ]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李轩:建筑形态的色彩雕塑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美]哈罗德・林顿,谢江,张根林译.建筑色彩,北京:知识出版社,2005
[5]周皓:高校校园色彩景观初探,[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陈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时代建筑,1999,2
关键词:居之本原;传统民居;核心价值;保护与发展;新民居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12(5)
作者简介:朱良文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一、对传统民居价值论研究的再思考
任何事物只要有价值,人们就会研究它,并加以利用,对传统民居的研究热潮至今不衰正是如此,但是研究者有时也会陷入茫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接触云南民居之后,常常被云南各地、各民族传统民居的丰富多彩所打动i但直到八十年代末,面对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你们对这些传统民居那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来住?”竟不知如何回答:现实中更是随着各地建设的发展,大量的传统民居被拆毁。“专家”与群众、与领导、与开发商之间巨大的认识反差,是传统民居保护艰巨性的根源。经过较长时间思索,觉得有必要理性回答这一问题,于是开始了传统民居价值论的理论研究。
1991年、1992年、1996年,先后在中国民居第三次(桂林)、第四次(景德镇)、第七次(太原)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传统民居的价值分类与继承”、“试论云南民居的建筑创作价值”、“试论传统民居的经济层次及其价值差异”等论文,后分别刊于《规划师》1995年2期、《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1996.7)与第七辑(1999.6)。其基本观点:不能把大量的传统民居等同于文物;它具有不同于文物的三种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创作价值;不同的民居其价值不尽相同,应区别对待;最重要的是要继承传统精华,为今后的建筑创作所利用。
近十年来,人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对传统价值的认识似乎有所提高。然而实践中又出现了一些盲目复古、拆真建假、混淆地域传统差异、保护维修中的破坏等另一类问题,其实质是对传统价值的认识只重外表形式,不谙内在真谛。2005年10月笔者在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武汉)发表的“深化认识传统,明确保护真谛”(刊于《新建筑》2006年1期)一文,即是基于此的有感而发。
时至今日,对传统民居的研究无论在广度、深度、学科的交叉上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推进更把传统民居的继承问题推向前沿,然而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价值利用、继承与发展的认识仍然并非一致,传统民居在发展中某些新功能能否进入、新民居外表形式与传统“像与不像”、“似与不似”等常成为议论的焦点,传统民居的价值如何继承、什么是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尚值得探索。再三思考,本文拟从居之本原出发来对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做一点探讨。
二、从民居的本原谈起
所谓民居乃民之居所,传统民居如此,现代民居亦如此。既是民之居所,那么本原是居,居的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物质需求第一,精神需求次之。笔者参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环境需求五个层次的论点,也提出关于居之需求的五个层次(图1)。笔者从不反对精神文化对住屋形式的作用,但主张对住屋形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物质需求。所谓民居首先应该是一个适应环境的、便于生活的居所。
在对云南一些边远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研究中可以发现,愈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原始在住屋营造中所起的作用愈大,从择地、选材到神柱设置、上屋脊、贺新房等,都有一套祈祷仪式;认真分析这些仪式,实质无非是为了祈求居之平安。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对居所室内的休闲、娱乐、社交等空间需求增多,对室外园林、健身、交友空间等需求亦增多,这也是居之精神享受功能的扩大,实质还是为了满足居之享乐。上述两者的核心都是居,这是从传统到现在、到未来所有住居之本原。
正如我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在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探索,在各种建筑思潮熙熙攘攘的碰撞之后,有人提出需要冷静地回顾一下建筑的本原一样,我们对传统民居的研究,今日回归一下本原,甚有必要。探求居之本原,亦即探讨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任何事物都在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传统民居的实体无法永久保存,这是必然的;能够永远传承的只有其核心价值(图2)。这正如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但西方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中国社会的“和而不同”、“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可以传承久远。
三、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探讨
从居之本原出发探求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不在屋的外表之形,而在居的内在之理。概括来说,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索。
1、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
我国各地的山水地形、变化的地貌、南北气候等不同的自然环境是造成各地传统民居形态、材料、构造各异的主要因素。就云南来说,自然环境多样,一些高寒山区的木楞房、元江等干热地带的土掌房、版纳等湿热地区的干栏式竹楼、滇中、滇西地区的合院式民居等,无不因其不同的自然环境而产生相应的形态,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使用不同的材料与构造,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的民居类型(图3)。
再就传统民居的“民族性”来说,虽然这主要反映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上,但其实质也是因其民族所居之地域环境的不同所致。例如,在版纳之湿热地区,傣族、布朗族、嗳伲(哈尼族分支)民居皆为干栏式竹楼:而在墨江、元江等干热地带,傣族、嗳伲、彝族民居皆为土掌房(图4)。可见,自然环境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可以说,各地保存至今的传统民居都是适应自然环境才得以传承下来的产物,这种适应性源于其生态性与自然性。
2、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
现实生活中的“理”主要表现于前述的“居”之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两个方面。人们对居之物质需求包括居住需要相应的生活空间(房间),合理的组合关系,良好的使用条件(安全、朝向、通风、采光)等等;而精神需求反映在人们精神信仰的场所、元素,人文、伦理的礼仪、秩序,精神享受的空间、环境等等。对这两方面的需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地位、不同生活习俗的人群其要求是不完全一致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其要求也是不完全一致的。然而,各地、各时期能够为当地百姓接受并传承下来的传统民居,都是从其时其地现实生活的需要及可能出发、以相应的材料、技术、经济手段、相应的平面与空间形式及相应的造型、装修打造而成的符合居住生活之“理”的成功类型,它们合地域气候之理,合民族习俗之理,合经济水平之理,合时代变化之理。
3、在时空发展中的变通性
时间推移、时展,人们的生活在发展,人们生活之居所也必然发展,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传统民居”这一概念本不是一个静态的固有物体,而是一个动态的建筑属类。
我们所说的某地、某民族的传统民居,并非指其最原始的居所(洞穴、树居之类),而是指其我们所知所见、发展到某一时期相对成熟、较为典型的某一种住屋,它本身就是发展的产物(图5)。
变通性是传统民居最大的特性之一,即随着时间的变化与空间的变化,传统民居也在不断地变。同一地方的民居,随着时间的变化,居住的人口增多,生活发展、设施改善,以及随之要求居住使用空间及设施增加,民居也在不断地改造、扩建、重建:同一时期的民居,随着空间的变化,因建造地点的地形、周边环境、朝向等情况不同,使得同一类型的民居在具体处理上变化多端、极富智慧。这样的一些变化在各地都是经常不断的,然而它只要符合渐变而不是突变、微变而不是全变、变后可通(即行得通、能满足变的要求)这三个条件,则当地的民居传统就可以在变中延续下去,逐渐形成具有当地传统精神与传统形式的被后人认可的“传统民居”(图6)。
4、在文化交流中的兼融性
民居为人所使用,而人在社会中因各种原因的流动而造成了经济及文化的交流,它对各地民居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在某些形式、材料、装饰、构造上接纳外地影响的变化,此即各地传统民居中普遍存在的文化交流现象。而且随着经济愈发达,这种文化交流愈多,影响也愈深。
传统民居在文化交流中通常具有兼融的特性,即既“兼”又“融”。“兼”者即兼收并蓄,能吸取、容纳别地的文化,接受其影响,将其民居中一些有价值的形式、材料、装饰、构造吸收到本地民居之中;“融”者即融汇于我,在吸收外地好的东西时能结合自己的条件加以改造、不失去自己传统的特色。云南接受了中原民居的庭院文化影Ⅱ向,结合本地低纬度条件,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一颗印”民居;丽江纳西族民居吸取了大理白族民居的平面形式,但结合自己的山水地形条件,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民居造型。这些皆是传统民居中文化兼融的佐证。
各地的文化交流是客观存在、无法阻挡的。固步自封、不兼不融,则自己无法发展、无法前进,最后容易被时代淘汰;盲目吸收、只兼不融,则将丧失自己的特色,成为别地的附庸;只有兼而融之、不失自我,才能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傲然挺立。在今天还能够被人们重视、称赞、研究的各地传统民居,多半都是文化兼融的产物。
综上所述,可以将“适应、合理、变通、兼融”(环境的适应、居住的合理、发展的变通、文化的兼融)作为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
四、从核心价值来看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通过对传统民居核心价值的探讨,笔者对以下三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从居之本原来认识传统民居
民居的本原是居,传统民居是从古至今人们居住在其中的一种建筑类型,它是“鲜活的”、正在使用的房屋,而不是“古董”,因此不能把它与一般的文物等同看待。虽然有极少极少的传统民居因保留了重要的历史信息、或因历史事件、名人故居等而被划定为文物古迹,但我们所指的传统民居是大量的、人们至今还在使用的居住场所。不要以那极少极少的文物建筑(虽然其过去也是民居)来代表“传统民居”,使得对传统民居研究的问题混淆、重点模糊。故而笔者认为传统民居具有不同于一般文物的价值。
民居的发展是绝对的,大量传统民居的消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如此,现在更是如此,我们的研究者无法“螳臂当车”。因此,传统民居要保护的实体只能是极少数(对其要认真地保):而对于大量的传统民居,重点只能是研究其价值,保存其资料。我们更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价值的继承上,为新民居的探索服务。
2、从核心价值来看传统民居的保护
对待传统民居的保护只能区分层次,不同对待。
已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极少数传统民居(应该称其为文物建筑),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应该认真的保护,应加大保护的力度,加大国家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大保护的立法与执法的力度,加强保护的技术措施与技术指导。
对于各地优秀的传统民居(有的已被确定为“重点保护民居”、“保护民居”、“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村落等,应该尽量地保护;但保护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当作一种供品,而是要重点展现其“适应、合理、变通、兼融”的核心价值所在。这部分民居既然至今仍作为居之场所,那么在保护中就应允许做满足现代生活基本需求的改造(当然要讲究技巧),否则是不人道、非人性的,也违背了居之本原。
对待各地一般传统民居的保护应该是一种动态地保护,在力求保护其传统风貌的同时,应允许其合理利用(如改作商店、茶室、餐厅、小型博物馆等)、合理改造、合理发展。
3、新民居的探索应体现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
新民居要继承传统,但不以形作标尺,而应体现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表现在:
在环境上体现环境的适应,传统民居的生态性与自然性也是现代住居的探索方向。
在功能上体现居住的合理,新民居探索应把满足现代居住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作为前提。
在技术上体现发展的变通,适应时代的发展,尽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节约能源,而不单纯拘泥于对传统民居的形式模仿。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协调,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景观与文化、生态、视觉资源整合的同时应以不影响交通安全为前提,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在改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和丰富沿线视觉景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沿线、线性、动态、地域性
Along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to chongqing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along as an example
HuangYun Jing chongqing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401147 in chongqing
Abstract:
Along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and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historical culture mutually, show the local culture connotation. In landscape and culture, ecology, visu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should not affect the traffic safety, give full play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in improving highwa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ich visual landscape along the role of.
Key words:
Along the highway, linear, dynamic, regional
1引言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指由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及人的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总的空间概念,它表示环境作为人的视觉所感知的一种景观特征。同时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是一个动态三维空间景观,具有韵律感和美感。高速公路把不同的景点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使人产生一种累积的强化效果,同时道路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也就是说,高速公路景观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功能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公路与周围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综合体系。
2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空间特性
2.1线性景观空间
高速公路是空间中一种抽象的线性构图,它有机地连接了沿线各种不同的景观单元。当车辆行驶于其上时,随着路面倾斜、弯曲、上坡、下坡等多种动势的变化,人们可以感受到沿线丰富的景观资源,而这些原本各异的景观资源也会因为公路的修筑而被连贯成一个整合的线性空间,即包含其路域范围内多种景观元素的线性景观空间。
2.2动态景观空间
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由于人本身具有一定的速度,使得沿线景观的每一个画面的展示可能只是瞬间,但却是连续的;同时,随着速度的变化,驾驶者的视域、视距也会发生改变,导致了他在公路上看到的、注意到和感受到的事物及其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因此,高速公路沿线景观不同我们通常看到的静止的三维景观空间,它是公路使用者在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的视野中出现的四维景观空间。
3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类型
3.1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以村落为景观主体,将绿化与村落结合所形成的乡村风景。乡村景观包括成片的乡村聚落景观、散落的民居建筑及与其周围农田构成的景观和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民居建筑群落景观。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时,通过自然的地形地貌、植物及土壤等元素来弱化公路的存在。在离高速公路近的村落前通过点缀少量的乔木,而离高速公路远的村落则结合片林设置,使村落与片林相互交替、穿插,与高速公路之间的视觉关系不要过于显露。以便使村落在树林中产生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3.2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高速公路穿过城市时,把公路系统成功地融入城市结构并创造一个统一和谐的视觉环境。高速公路在重要的位置可以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在过渡边沿应与周围社区的环境协调。公路绿地景观的规划根据绿化区域的面积大小、所经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原有绿化风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边界区域的处理,比如可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使其得到“软化”效果并自然地过渡。
3.3山地景观
在山区及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沿线,由于所经过的地貌变化很大,故在与山地相接处,要考虑将自然的景观展示给乘客。高速公路绕行于山地之间,在与自然景观相接处要仔细设计,处理要十分精细。边坡景观是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的过渡,在设计时要注意与其协调,减少边坡的工程痕迹,一般主体山形为大面积的绿化,到山坡、山脚处则整理出一条很清晰的乔木林缘线。林缘线以上是茂密的森林,林缘线以下是大片的草地。草地往山脚下延伸,与地坪相接并顺着起伏的土丘向农田过渡。以便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景观。运用大树适当地点缀大片的土丘草地使山形的起伏得以充分地展示,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视野。
4重庆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重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在认识上和设计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缺乏理论研究及相关规范的指导
由于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对公路沿线景观,尤其是高速公路来说,这一新领域、新问题的研究、探讨还处在较为滞后的阶段,所以对于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的认识、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景观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几乎没有可资借鉴的案例和方法进行指导。
4.2缺乏动态性、序列性景观设计意识
景观序列是由空间序列与景观设计理论相结合而派生的,是风景景物、空间环境与序列的合成,按照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时间、空间以及景观意趣按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使景物空间层层深入地展开。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是人们从道路上看到的一切物体,包括自然构造物和人工构造物,道路线形将这些构造物有机的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景观序列。景观序列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的无序性和城市化倾向
由于对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经常盲目的套用城市道路沿线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原则。这使得许多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呈现出明显得城市化特征,并将本不适合环境要求的市政园林绿化、广场雕塑和室内装饰等美化手法应用于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营造中,未能充分体现出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5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原则
整个沿线景观设计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协调,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景观与文化、生态、视觉资源整合的同时应以不影响交通安全为前提,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在改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和丰富沿线视觉景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5.1整体性原则
高速公路沿线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部分较多,每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构造物,应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在景观设计时既要注意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使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沿途景点、附属设施以及绿化植物要有统一感和连续性,避免互相独立,缺乏整体协调性。
5.2美观性原则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需充分考虑景观的美学功能。宏观上,这种特性由周边环境的地形、植被、土地使用状况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它们从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等外部信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5.3地域性原则
高速公路路线较长,跨地区、跨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设计时应尊重自然,就地、就近取材,要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沿线景观,对高速公路沿线有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应尽量保留修缮。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受自然环境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现象。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及社会环境等,因此,不同的地域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的文化,具有个性特征和识别性在进行高速公路公路景观设计时,充分利用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富含地域文化的景观环境,为驾乘人员提供了解历史和审美的体验的、具有导向意义的文化信息。
从空间上说,公路作为连续的线形空间,距离上短则十几公里,长则上百千公里,沿线跨越了不同的区域,是展示和宣扬各种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高速公路考虑其自身连通作用的同时,景观设计应结合区域文化、时空差异,表达某种特定的文化含义,如历史文化感、积极向上的精神,民俗文化的表现等。
5.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在进行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线型变化、色彩及尺度、以及视觉导向、视觉连续性等心理因素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以便消除司乘人员在行车时所产生的心理压抑感、威胁感及视觉上的遮挡。
5.5生态性原则
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原则来进行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使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地貌的处理,创造自然和谐的新景观。科学而艺术的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公路生态景观。
6重庆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总体指引
特征层面:分线分段自然风貌、建筑风貌高度融合的重要线型乡村景观展示空间。
绕城高速――绿廊粉黛饰绕城
成渝高速――香樟青庭耀成渝
渝遂高速――银杏碧瓦炫渝遂
渝邻高速――秋枫褐檐绘渝邻
渝合高速――松映黄赭展渝合
渝鄂高速――枫中灰褐掩渝鄂
渝湘高速――黄桷褐枋呈渝湘
渝利高速――杉栾柱骑出渝利
渝黔高速――榕掩版栗显渝黔
渝泸高速――枫松栗枋衬渝泸
规划层面: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改善;两侧沿山、沿江及周边风景区、古镇古村落等的景观环境协调;以重点示范村整治带动沿线风貌的改善与环境品质提升。
7具体内容与设计手法
由于重庆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大农村的特性。重庆高速公路沿线以乡村景观为主,大地景观与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
7.1绕城高速
绕城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七区,分别为:北碚、沙坪坝、九龙坡、巴南、南岸、江北、渝北以及紧邻主城的江津区。
建筑景观要素:以传统民居为主,融入现代元素,屋顶平坡相参。绕城高速距离城市较近,考虑其区域的特殊性,为能使民居更好的与现代城市建筑相融合,屋顶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方式,深灰色塑钢窗,增加青石墙面的比例,以突出其时代感。深灰色瓦,褐色檐口,木色装饰穿枋柱,青砖勒脚窗台以下。
植被配置:林秀芳香、绿带花廊,五片不同主题不同植被特征:
宜居重庆(西北):香樟、天竺桂、桢楠;
开放重庆(北、东北):黄桷树、小叶榕、山茶;
森林重庆(东部):秋枫、竹类;
红色足迹(南部):雪松、紫叶李、三角枫;
智慧重庆(西部):黄葛兰、桂花、含笑。
7.2渝邻高速
渝邻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渝北区。
建筑景观要素:对已改造建筑进行修整,对未改造的按照本规划进行改造。渝北地区绝大部分建筑已经整改,但少数效果不是很理想,为营造坡屋顶,许多新搭建的第三层均未安装门窗,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外立面的完整性;原檐口采用大红色,非常突兀。此次建筑修整主要针对门窗安装,檐口色调的调整(调整为深褐色)。
植被配置:深山含笑、秋枫、桂花、黄桷兰。
7.3渝合高速
渝合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北碚区以及周边区县中的合川区。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川东民居,以浅黄色墙面、赭色穿枋为主。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瓦,白色檐口,褐色装饰性穿枋柱,勒脚齐窗下口,以土黄色墙面为主,穿插白墙面,局部底层墙面采用灰色,白水泥勾缝,形成青砖贴面效果,赭色门窗。
植被配置:雪松、秋枫、桂花、黄桷兰。
7.4渝遂高速
渝遂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沙坪坝区以及周边区县中的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
建筑景观要素:以深蓝色坡屋面、灰色穿枋式传统民居。屋顶采用坡屋顶,深蓝灰色瓦,白色檐口,灰色装饰性穿枋柱,灰色勒脚窗台以下,白水泥勾缝,赭色门窗,门窗周边刷灰色装饰性线条。
植被配置:银杏、红枫、天竺桂、秋枫、桂花、黄桷兰。
7.5成渝高速
成渝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璧山县、永川区、荣昌县。
建筑景观要素:灰色调川东民居,青砖贴面。成渝高速作为最早的交通要道,其沿线建筑建设的相对较好较完整,考虑到原建筑情况,此次改造中将融入少量现代元素,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呼应关系。仍然采用传统建筑的元素――全坡屋顶,但门窗色调改为体现时代气息的深灰色,在围墙等部位运用挖条形孔洞等现代处理手法,提高青砖墙面的比例,局部可作一层高。改造要点:坡屋顶、深灰色瓦、褐色檐口、赭色穿枋柱、青砖勒角、深灰色塑钢窗。
植被配置:香樟、乐昌含笑、秋枫、桂花、黄桷兰。
7.6渝黔高速
渝黔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綦江县。
建筑景观要素:灰色屋面、板栗穿枋,融入版画元素。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机制瓦,白色檐口,浅灰色或褐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刷灰色涂料勾白缝,板栗色门窗。一层可采用灰色面砖贴面,结合地域特色文化部分建筑采取版画上墙措施。
7.7渝湘高速
渝湘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南川区、武隆县、彭水县、黔江县。
建筑景观要素:渝东南传统民居,褐色穿枋、灰色坡面为主。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或灰色瓦,褐色檐口,褐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刷褐色涂料,褐色门窗。
植被配置:黄桷兰、香樟、秋枫、桂花。
7.8渝利高速
渝利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忠县、石柱县。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民居,褐色调为主,木材贴面。屋顶采用坡屋顶,屋顶下可做木质装饰构架。深灰色或灰色瓦,褐色檐口,褐色装饰线条或木条贴面,勒脚窗台以下,刷褐色涂料或木板贴面,赭色门窗。
植被配置:栾树、水杉、秋枫、桂花、黄桷兰。
7.9渝鄂高速
渝鄂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民居,灰色调为主,局部青砖贴面,部分可采用风火山墙。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或灰色瓦,山墙可采取风火山墙,褐色或灰色檐口,灰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部分砖砌建筑可一层高,刷灰色涂料或灰色涂料勾白缝,赭色门窗。
植被配置:秋枫、广玉兰、桂花、黄桷兰。
7.10渝泸高速
渝泸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江津区。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民居,板栗穿枋。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瓦,板栗色檐口,板栗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刷灰色涂料勾白缝,板栗色门窗。
植被配置:三角枫、雪松、秋枫、桂花、黄桷兰。
8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对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其通过研究高速公路所经区域具有的独特特征,包括乡土材料、乡土建筑技术、民风民俗,在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以继承和发展的态度融入景观设计当中,达到尊重地域环境,展现本土特色和地方风貌,体现地域特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志洲.公路景观与传统文化研究[J].中国公路,2004,(18)
[2]汤振兴.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3]金澜,黄锡刚.高速公路绿地景观设计初探[J].浙江建筑,2006,(2)
[4]吕大伟.浅析广东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05(4)
[5]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乡村风貌总体规划2010
[6]杨满宏.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J].国外公路,1998,(1)
关键词:阎子亨 居住建筑 “流线式”风格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YanZiHe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reflects the modern style of "the streamline type" analysis, and the same period with domestic and abroad with the style of the design work for comparison analysis, so as to explore the design of can YanZiHeng unique.
Key words: YanZiHeng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eamline type" style
中图分类号: 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物简介:
阎子亨(1891-1973),天津生人。出生于木匠家庭的他曾于20世纪初留学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不久便成立中国近现代早期建筑师事务所之一――亨大建筑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工程司。
阎子亨一生从事建筑事业四十多年,在天津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建筑设计项目数以百计。建筑类型虽以住宅、文教建筑为主,但同时涉及办公、工业、商业建筑等多领域。建筑风格则以20世纪初流行于全球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要旋律,传统中式建筑风格、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等为次要旋律。建筑设计风格朴素浑厚、工程坚固耐久[ .],在天津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阎子亨不仅仅在建筑工程方面有出色的成就,在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等方面也非常活跃。曾担任[.]天津市建筑师公会主任委员,多年的南开校友会主席;抗战胜利后,担任工务局局长兼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解放后担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兼园林广场处处长;晚年担任河北省建设工程厅副厅长,天津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长等等。在教育活动方面,阎子亨在繁忙的设计工作之余,不忘兼做天津本地开设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院校,如河北省立工业学院讲师、津沽大学教授(后任系主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教授等,并自编书籍、在中国工程司内开设建筑教学培训以培养建筑业人才。
在中国建筑活动刚刚起步的20世纪初期,中国第一批出国留学归来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领域与外国设计师的竞争崭露头角,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据随意抽查,1933年至1939年这十年间的100项建筑中,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占43项,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占42项,其余15项设计人不祥[]。阎子亨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在天津(早期开埠城市之一)这座城市特有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设计项目之多,参加的社会活动以及教育活动之频繁活跃,可以窥见,阎子亨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位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能力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建筑相关从业经历的以及对其设计作品是值得我们后人研究借鉴的。
现代式样的先驱者,并以现代式样为主的朴素设计风格
阎子亨的整体建筑风格受20世纪初流行于全球的现代主义风格影响较深。其于1925年进入亨大建筑公司之后,便开始进行现代式样的研究,而现代的风格也在逐步探索和过渡的,并且这种风格并不是突然转变的,而是随着世界建筑风格的转变而变化的,在天津甚至全国,一直都处在现代式样研究的先驱地位,并融入了一定的民族元素和创新。依当时的报纸报道,阎子亨设计的省立一中新礼堂 “依世界最新之直角式绘样,单纯而美观[”]”。相比较同时期活跃在天津的中国建筑师还未曾开始现代式样的探索,如华信工程司的沈理源在进行西洋古典式样的设计,直到三十年代中上期才开始现代式样的探索;基泰工程司在1921年成立的最初几年(1921-1927年),已知的几处建筑实例也主要体现了西方古典主义的样式。相比较之下,可以说阎子亨是天津现代式样研究的先驱者。
居住建筑中反映的现代式样之一的“流线式”风格
“流线式的建 筑风 格出现要追 溯到1929年,当时美 国社会陷 入大萧 条的困 境,由于工业产 品大量积压,工业界需要一种能振 奋人心的、引 人注 意的样式来帮助他们促销,流线 式风格于是应 运而生,流 行于工业设计的同 时,也波 及到建 筑设计领 域”[]。这种风 格强 调 视 觉上的语汇,比如曲线形,不 被打 断的水平向 长线条,有时跟海轮的一些元素有关,比如栏 杆和舷 窗等等。1937年“流线式”的建筑设计风格在欧美等国家的运用达到。
同时,在1937年之后的一段时期阎子亨也开始了关于“流线式”风格的深入探索(1937年以前也有个别设计作品在细节上反映了“流线式”设计风格),并将这种风格运用得更加成熟。笔者分析阎子亨对这种设计风格掌握熟练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阎子亨于1938年进入美国万国函授学校(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t School,总部在纽约)学习建筑科。阎子亨曾勤学四年,作业和考试成绩多得甲等(“A”),后人曾亲见过他当时的作业和绘图,是古希 腊建 筑中的柱 头与柱 基的画 法,非 常精 美、认 真。而当时在美国,“流线式”于1937年达到一个全盛时期[],这一风格也必将影响到在美国万国函授学校学习的阎子亨。(2),从1928年至1948年,阎子亨坚持订阅美国的建筑杂志《THE ARCHITECTURAL FORUM》(从1928年到1948年,每月一本,全套齐全)、《ARCHITECTURAL》、《THE ARCHITECTURAL JOURNEY》等等。据阎为公回忆:家中阎子亨留下的外文原文版的很多,除了上述美国的建筑杂志外,还有介绍英国法国苏联波兰日本等等国家的建筑书籍。以及民主德国的建设画报。内容包括富丽堂皇的古老的室内装饰,高级门窗,甚至公墓[]。由此可见,阎子亨平时阅读的书籍以及世界建筑风格的发展,对其设计风格起到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阎子亨将这种设计风格运用于了各类建筑,尤以居住建筑为多(表1),故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种设计风格在设计中的运用。并以适趣园、王君泌住宅与利济堂高公馆、欣园里等四处做详细分析比对。
适趣园属于阎子亨在英租界的独栋住宅作品(图1)。位于大 理 道10 6号,现为中 源协 和干细 胞生物 工程股份公司。适趣园设计于1940年,中国工程司进入创作中间时期,体制与创作风格相对初期来看都渐趋成熟。
参照最初的设计图纸,建筑立面(图2)形式符合功能,檐口处利用屋面板与栏杆突出横向线条,栏杆采用简单的铁艺栏杆,为符合平面功能的位置,取得尽可能充分的采光,窗的设 计采 用大面 积 的三联 窗,局部转 角窗。清水砖墙,不带有任何装饰性的线条,设计半地下室,亦可以采光通风。屋面为了满足排水要求与地方性气候需要,采用多坡屋顶。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自然灾害的破坏,建筑现状立面砖墙进行了粉刷,并添加了白色横向装饰线条,铁艺栏杆的位置改为女儿墙,个别窗的位置也有所变更,坡屋顶变为平屋顶。
适趣园较其之前的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式风格的简约和功能上的经济适用性,装饰性的设计基本不见,屋面的坡度变缓,更好满足使用需求,开窗面积增大,更多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从这些改变中,都可以看出阎子亨更进一步出色的把握了现代式风格的设计精髓。
同样,在阎子亨设计的王君泌住宅与利济堂高公馆中,也能进一步感受到清晰的“流线式”建筑风格。
王君泌(图3a、3b)住宅现位于五大道贵州路与昆明路交口东南角,建于1940年,现用于商铺。由原始图纸平面图看,整个建筑分两栋,两栋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平面自由布局,在最大化的利用土地面积的同时,做到两户都有自己独立的入口与院落,互不影响。由原图纸的立面图来看,为比较清晰的英式小洋楼风格与流线式风格的融合,英式风格体现在坡度较陡的双坡屋顶,山墙和外墙上的半露木构架的装饰作用,流线式的风格则体现在路口的扇形体量表现的圆弧连续转角窗,较为深远的挑檐,水平向的勒角及檐口压线舷窗的表达,舷窗的设计中还融入了中式窗的纹样,体现了工业时代富有速度和流线感的细节。改建后的现状建筑取消坡屋顶,女儿墙施加宝瓶栏杆,已看不到设计初始精美的屋面。
利济堂高公馆(图4)位于大理道25号,建于1941年,现在用途为私人住宅。整个建筑造型上远远望去更像一艘轮船的模样,有清晰的半地下层作为基础层,似浮于水面,简约的水平向木艺栏杆。本建筑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为了后期的建筑加建,砖墙采用三顺一丁砌法,在山墙的部分留出了三角形锯齿接缝,虽后来未加建建筑,但现状依旧保存砖的接缝,与原 先图 纸吻 合。
图6美国某地住宅
图片来源:李娟,《论近代住宅中的现代式》
通过以下两例美国本地“流线式”建筑的对比,更可以看出阎子亨的建筑设计中体现的 “流线式”风格。例一:美国海事博物馆(图5)位于旧金山水上公园内,1937年建成,视觉上的语汇(不被打断的水平线条)大部分从高速交通工具的形式转变而来……一种运动的高速感通过水平狭窄的包裹着转角部分的窗带,通过立面的材料和色彩变化的水平层次表现出来[]。建筑二层栏杆的设计在阎子亨同时期的利济堂高公馆、适趣园等中也有所体现。例二:美国某海岸住宅(图6)。该建筑中转角窗的设计,入口雨棚的设计同茂根大楼都有惊
人的相似。而在体量与层数的分配,立面墙与窗的简约的虚实对比关系上,又与王君泌住宅有着相同的语汇。
与这两例美国本土建筑相类似的另外一栋建筑――欣园里(图7),也是出自阎子亨之手,从这栋建筑中表达的“流线式”式样可谓淋漓尽致。
欣园里建造时间不能确定,现位于昆明路1-3号,据阎为公回忆:欣园里原为两栋一模一样的小楼,因其中一栋地震受到破坏进行了整修,加盖一层,并将外立面由原来的白色粉刷为砖色。保存完好的一栋现在为天津市外贸机关办公所用,另外一栋为居住和办公两用。
现在就保存情况完好的一栋平面来看,欣园里的平面布局灵活,东北侧采用大量的圆弧状台阶或墙面,西侧和南侧则为四方形规整的房间。立面看由剥落的地方看为砖墙承重,墙面采用白色涂料粉刷,立面不对称构成,正立面一侧为规整的直角转角,另一侧为戏剧性的圆形转角,半圆形的凸窗,水平向的线条通过转角的连续窗与出挑的檐口进行装饰强调,加上金 属栏 杆 的应 用,都表 达出十 足的动 感。建筑室内基本保留原来的风貌,玄关为中式风格十足的木质挂衣柜与穿衣镜,并附有木质窗花的装饰,室内墙角采用了抹角处理,并在柱头装饰叠涩的曲线线脚,地面采用大理石拼花铺饰,旋转楼梯也采用了大理石贴面(图8),虽然部分墙皮已经脱落,但依旧可以看出初建时的富丽堂皇。据阎子亨家人回忆:“在该栋建筑中,还暗藏连接厨房与餐厅的传送带,用来传递菜肴[ 据阎为公口述资料整理。]。”
同时期居住建筑中反映出的“流线式”建筑风格的小洋楼,还有多处,如独栋住宅日升堂林公馆、树远堂,里弄式住宅进德堂魏公馆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图9、10)。
在这几年阎子亨收藏的几本中外建筑杂志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流线式”这一风格对全球的影响力,以及他受到其中的影响。如1935年5月的《THE ARCHITECTS’ JOURNAL》杂志中(图11)小洋楼的表现出的大面积转角玻璃、圆弧转角、较为深远的挑檐,金属栏杆等语汇,与欣园里的设计都如出一辙。1937年9月份的《THE ARCHITECTURAL FORUM》(图12)中刊登的建筑式样,圆弧转角、除了檐口深色的压线外,没有过多的修饰线条,而是通过出挑的阳台与檐板和金属的栏杆来表达建筑的水平流线和横向动感,在图片的下方注有“MODERN SHOW PLACE OF THE NATION”(国内现代的设计)与1940年设计的适趣园蕴含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同样,不仅仅是在欧美,
图11 1935年5月9日 图12 1937年9月
《THE ARCHITECTS’ JOURNAL》 《THE ARCHITECTURAL FORUM》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图书馆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图书馆
在日本与中国,整个现代式样的“流线式”风格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由阎子亨的藏书(日本出版社出版的日语书籍)《绩住宅图案集》(图13)中的别墅设计,与中国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出版的《中国建筑》杂志(图14)中介绍的由奚福泉设计的上海欧亚航空公司龙华飞机棚厂项目,也都渗透着“流线式”的样式。可以说阎子亨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他也紧紧跟随了世界建筑式样的变更,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不同的地方,阎子亨更加注重建筑材料的选用,在阎子亨设计的小洋楼中,除欣园里外,基本都采用了天津本地出产的砖,并没有追求抹灰墙面来加强建筑的立面表现。做到了节省原料、运费。
小结
通过以上居住建筑中所体现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阎子亨设计的作品在是在风格朴素、经济适用的原则的基础上,体现了功能与形体的统一,充满动感的设计语汇,良好的表达出对“流线式”这一建筑风格的把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刘蜀永.一枝一叶总关情[M].香港大学出版社,1993.
2、中国人民政协天津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91年7月重要更正第一条,天津近代人物录[M].天津市地方史志编辑委员会,1987.
3、杨永生编.中国四代建筑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益世报》1933年8月22日讯:“省立一中新礼堂巨厦落成”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42-03
一、引言
根据国家的整个教育战略规划,许多原来的专科学校办学层次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原来的专科办学模式上升到新的本科办学模式,这就形成了像我校这类层次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不在省会城市或相对发达的城市,而大多处于偏远的区域中心城市。这类本科院校本科办学的历史相对过短,办学经验的积累相对较少。对于像土木工程这类工程类专业的办学经验积累就更少,因此在办学的过程中放弃了教育导向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导向的工程训练,与相关领域的需求缺乏良好的沟通,这就造成了用人单位不能招聘到合格的工程师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的矛盾。因此,改善现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就变得非常必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把办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主要在于在满足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在理论课堂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之间寻找一定的平衡关系,从而以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合理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诸多方面达到协调发展,以适应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该领域市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原来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转变为综合类院校后,为了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办了诸如土木工程专业类的工程类专业。因此其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原来师范类学生的管理模式上,不能适应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上。以我院为例,目前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及院系之间资源的相对独立。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设置是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调整后设置的,设置的过程中主要基于“大土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从目前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分析,公共基础平台课的实现比较容易,但在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在以往的土木工程主干课程设置过程中,由于对主干课程内容完整性的过分强调,使得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及衔接较差,课程之间内容相互重复较多。在缺少优化统筹的情况下导致了教学效率的地下。在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面对学时少的困境,另一方面又必须重复讲授某些方面的内容。由于教师教学经验及教学视野的原因,大多数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注重该门课程的纵向深入,却忽略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讲授钢材的物理力学特性过程中,在材料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地基基础中都要讲授,实际上该材料只要在材料力学和建筑材料中做详细介绍即可,后续课程可以略过,这样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教学学时。土建类材料力学内容繁杂,方法烦琐,其许多内容在结构力学中仍要重新讲授,且方法较材料力学简洁的多;又如基于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工程等课程中仍需占用不少课时重复讲授。
2.课程内容覆盖面较窄和陈旧。在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讲授的大部分学时都花费在经典理论的讲授上,对于土木工程的新进展、新知识及新技术的介绍偏少,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及新进展的介绍主要集中于部分视野比较开阔的教师。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滞后于当前该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只注重于专业理论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比较实用的企业管理经济和法律知识的讲授。对土木工程这一领域而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往往先于理论的形成,学科发展相对迅速,所涉及的数学、力学及计算机科学的许多新知识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所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很难做到适应新型学科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混凝土结构的讲授过程中,主要集中于混凝土经典理论的讲授,对当前在土木工程领域内广泛应用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高强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及其相应的抗灾性能涉及很少或基本不涉及。使得所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很多东西用不上,而需要应用的许多知识在大学期间又学不到,使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
3.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较突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在实验室及实践基地的建立方面相对滞后,对于土木工程这一类新办工程类本科专业尤其如此,并且在满足国家基本教学学时时,为了压缩教学学时,实验课时往往首先被压缩。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大多数高校都认识到该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根据这一特点设置了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重复、题目单一,甚至出现一定的机械照搬等重复现象,学生的独立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调动和培养。实验课一般没有单独的实验指导教师,很大程度上由理论课的老师兼任,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只是尽力准备实验,学生也就是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同时也缺乏开发创造实验的热情及积极性,更不用说开设启发性、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由于教学管理的模式,原本有些专业课内容原本应在工地现场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为在教室内照本宣科,从而造成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季节性、流动性、周期性限制,地方院校难于建立类似于其它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加之目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毕业生难于专心于设计和实习,使得毕业设计很大程度上变成一种流于形式。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定位主要定位于教学型,因此地方院校所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任务主要在于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而进行。本文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以毕节学院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提出如下的建议。
1.以工程结构为主线,培养学生土木工程意识。通过生产实践中的工程实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对工程的认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综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综合性练习;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工程结构意识。例如在讲授土力学中的挡土墙设计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内容时,可以讲授基本土压力理论后,结合实际的工程在现场给学生讲授挡土墙设计方法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以及在设计计算中必须注意的要点,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及时学了挡土墙设计原理也不会设计,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方法能较直观的让学生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混凝土结构课程中框架结构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参观相应的施工现场,让学生了解整个框架结构的各部分特点及配筋情况,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整个框架结构概念就相对清晰了,在该课程结束时,该可以安排一定课时的施工图解读,这样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很快就能对所接触的工程进入状态。在讲授施工技术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现场观察观察各种扣件的使用,这样在讲授时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鼓励教师到工程单位兼职或挂职,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方法,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意思。
2.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结构类设计课程是其中最重要的课程群之一。结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工程结构系统概念的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工程的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在设计和施工中重视结构构造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中还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及工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建模和制定方案,以及安排一定的读书报告等。这样,毕业生不但工程能力得到培养,文字能力及设计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3.注重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工程的结合。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与实际工程的相结合。在设计类课程结束时,一般都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对于课程设计的教学,可以列出主要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在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规范及设计手册,学会对其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判断分析,综合考虑实际的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对一般规律的掌握;同时学生在设计完成后必须给出施工图,可以结合部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出图。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内容。由于现有教材内容主要专注于理论的讲授,而且内容重复、陈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筛选,适当增加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时,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结合实际的工程组织教学内容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了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学生实验前及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通过幻灯片、动画等形式逼真的演示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优化课程的考核方法及形式,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我校是在原有师范类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不适应于工程类专业,考试形式一般安排在期末,并且以闭卷形式为主。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依据于实际的需要,密切联系与工程实际,因此课时的设置上有相对的灵活性,在考试内容及形式上也相应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在实际操作国恒重,我们在形式上采用闭卷、半开卷、小论文及实际操作等诸多方式进行考核;在考试时间上采取结束一门课进行一门课考核的方法,以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相关知识;在考试内容上力求体现和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主要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考核评判方式上以学生理解概念准确、对问题的分析深入、对方法的运用得当为评判标准。
四、结语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在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毕节学院为例,深入剖析了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毕节学院土木工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形成一定特设的以工程教育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继明,时伟.知识教育与土木工程课程设置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0,34(2):36-38.
[2]何绍芬.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35-36.
[3]陈昌禄,王友凯,蔺小海.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与管理模式构建——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08,(10):238-239.
[4]雷蕾.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96-199.
[5]陶秋燕.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