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文指导论文

作文指导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作文指导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1篇

作文教学在小学不被重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小学教师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就是作文是中学教师的任务,至于小学就可有可无了。小学生知道什么是作文?再说教小学生作文,既使给学生过不去,也是给自己过不去——学生学的困难,也不愿意学,教师教着更困难,教师更不愿意教,何苦呢?究其原因,当然还有教学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领导不知道如此情况吗?当然不是,只是知道也无可奈何。就是这些老师,你能怎么样他们?较劲,有几个能上去?教育均衡,对于这样的农村学校,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春风不度玉门关”,还不到时候。这些农村的校长非常明白这个道理,面对如此的教师现状,等一等吧,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然,还有好多的原因:作文见效慢,一时半会儿见不到成效;教作文,费力不讨好;在阅卷中,阅卷有失公平等等。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造成如此现状的所谓的原因,尽管有些原因看起来不客观,甚至有点荒唐,但在教师那里的确就如此认为。这些姑且不论,就说一说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吧。传统作文教学,注重写,而忽视导。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写作文,对于他们,完全是新的学习内容;而初中一年级又刚刚跨入一个新的学校,学习、生活还有好多的不适应,作文对于他们,等于就是再跨上一个新台阶。如果抱着传统的方法不放,那么,学生厌恶作文,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传统的做法,给学生作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多数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并且开始应付作文,或逃避作文。如何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关键是要在一个“导”字上下足功夫。如何导?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引导学生说作文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作文实在是难为学生。怎么办?只能想办法给学生降低难度。而降低难度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具体的耐心的引导学生说作文。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生活、学习中的事件、人物和你心里的喜怒哀乐告诉别人,与大家分享。这些是你很在乎的并是你挂在心上的,你能把这些告诉同学们吗?通过教师的引导,难度降低了,大多数学生会积极参与,显得非常活跃,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3.引导学生写作文

说作文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写作文就不同了。写作文就要讲究章法。就要想法把要说的话说清楚讲明白,还得要读者明白。否者,就不叫作文了。以一个学生说的作文为例,让学生出谋划策,看一看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哪一种开头和结尾更好;小作者表达的意识是否明确,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他的意识表达的更明确、更突出?引导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动笔还有何难?

4.引导学生赏作文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作文评语,传播,心理,满足性评语,非满足性评语

 

作文评价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作文分数与等级划定和作文评语两部分。作文评语内容相对丰富、形象相对丰满,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够更细致深入地传播教师的观点和建议,传播功能大,受学生的关注度也高。它不但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形成­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在普遍范围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

1作文评语的传播学意义

教学评价学认为,教育评价一般具有鉴定、导向、管理的功能。作文评语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同样具有上述功能,但是,同时,它同任何一种教育评价一样都不必然具有某种性质的功能。

因为它同任何传播中的信息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组经过传播者编码而包含一定具体意义的符号满足性评语,传播后产生符合或不符合传播者期望的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而存在。如果我们把作文写作、作文上交、作文评语传授看做一次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那么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作文文本即是信息,学生是该信息的传播者,教师是该信息的受传者,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就是该信息传播过程的反馈部分,作文评语成为一种反馈信息,同时,学生成为该反馈信息的受传者。

反馈,在传播学中指“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在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②,它是信息传播尤其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平时探讨的信息传播中反馈的作用多是从传播者立场出发,看反馈信息对于其确认传播效果,调节后续信息传播行为的重要意义。在此,因为师生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特殊角色关系,我们从受传者即教师立场出发,通过其反馈信息即作文评语在“传播——反馈”的效果圈中调节传播者即学生的后续信息传播行为即作文文本写作的重要意义来看作文评语。

2影响作文评语传播效果的因素

制约信息传播效果因素有三:传播者,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

传播者制约传播效果主要在于其“可信性”的大小。“可信性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师资队伍日益强大,中学教师可信性尚不存在特大问题。同时,霍夫兰的“休眠效果理论”认为,信源可信度与传播内容本身的联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受传者逐渐淡漠甚至忘却,“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③”所以,这里我们把教师的可信性做一个平衡的假设满足性评语,而关注传播内容本身。

3作文评语的编码过程的影响因素

符号经由编码过程方可成为信息。其传播效果的理想与否关键取决于该编码过程。所有探讨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问题也就是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如何被编码的过程。

信息编码包括编码程序与编码结构。编码的程序与结构即编码过程中信息因素的排列组合。一则评语往往包括各种异质性评语,如诸多一线教师提出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这些异质性评语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所包含的该等级的信息因素。所以,对于评语类型的界定就成为了形成作文评语信息编码的关键问题。

4作文评语的类型划分

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目前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多是中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潜在地遵从教育评价学的划分标准,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作文评语做出类型界定,如前所列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

本文无意亦不必破前人之说,只是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立场上对作文评语做一个另一种出发点下的类型界定。

4.1作文评语类型划分的心理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④”即其普遍具有的相对一致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将中学生看做一个青少年的集合体,该集合体在接收到作文评语并决定看与不看之前已经预先存在某种普遍的相对一致的心理诉求。该诉求的普遍一致性是我们在此划分作文评语类型的一个认识论基础。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我中心”再度凸显;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多依赖外界认可,故多寻求“他人积极的关注,形似如赞许、尊重⑤”。 对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也典型地表现为期待教师的肯定、赏识和鼓励。阅读作文评语的过程成为该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语文作文评语成为其获得心理“满足”的媒介,这个过程中就应然地存在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概念。

4.2作文评语传播过程中“使用与满足”的模式图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基本模式图来表示

附注:接触和拒绝是中学生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两种选择结果样式即选择接触语文作文评价和拒绝接触语文作为评语。

满足与非满足是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结果样式即满足和非满足其心理需求两种。

心理需求经验即在多次接触活动积累和形成的中对于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一般、一贯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被满足经验即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被满足与非被满足的经验。

需求图式即中学生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之前的预先存在的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心理需求即在具体接触某则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具体的心理需求。这种具体的心理需求可能是符合其业已形成的需求图式,也有可能不符合。

显然,中学生在接触作文评语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需求”和“非满足需求”

两种结果样式。而这两种结果样式同时又会作为“需求被满足经验”,和“需求经验”来共同作用形成“需求图式”,这个需求图式又和“某次具体需求”相互作用产生“接触评语”和“拒绝接触评语”两种选择结果样式。

4.3作文评语具体类型划分

由此可见满足性与非满足性结果样式是以中学生心理需求为划分角度的两个互生性概念。它们不仅是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结果样式,同时也是下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其所依据的角度的合理性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把教师的作文评语划分为满足性作文评语和非满足性作文评语两大类。

一、满足性作文评语。满足性作文评语是指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如前文所述,青少年意识里或者潜意识里把作文写作和学习当做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并期望“获得赞赏和满足”⑥。 因此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作文文本的肯定、赏识和鼓励一类话语。“具体心理需”求允许非典型性。

二、非满足性评语。顾名思义,非满足性评语是指没有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如前文所述满足性评语,满足性作文评语与非满足性作文评语是一对互生概念。非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作文文本的否定、批评和惩戒一类话语。

必须注意的是:满足性评语不等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好”的评语;非满足性评语也不等于“不好”的评语。因如前文所述,该类型划分角度是中学生的心理需求而非评语本身的褒贬性质。

以上便是本文从青少年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心理需求出发,依据传播学理论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类型的界定。界定只是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立而不破,本文只是提出一个探索性理论概念,更多商榷该还存在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

注释

①支敏《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运用》,2006年8月。

②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第69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④张向葵 刘秀丽《发展心理学》,2002。

⑤张向葵 刘秀丽《发展心理学》,2002年,第287页。

⑥张向葵 刘秀丽《发展心理学》,2002年,第287页。

参考文献

[1](日)梶田睿一著,李守福译《教育评价》(第一版),1988年08月

[2]支敏著《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运用》,2006年8月

[3]张向葵、刘秀丽等著《发展心理学》,2002年

[4]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温・凯利 《赫尔曼・麦尔维尔导论》

在浩如烟海的关于赫尔曼・麦尔维尔的著述中,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温・凯利(Wyn Kelley)的《赫尔曼・麦尔维尔导论》(Herman Melville:An Introduction,以下简称《导论》)一书值得我们的关注。《导论》对麦尔维尔的所有长篇小说、诗歌和短篇小说作了全方位的扫描,动态地审视了赫尔曼・麦尔维尔从一个他自称为“鲜为人知的作者”到成为世界文学殿堂经典作家的创作历程,对麦尔维尔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提供了有益的切入途径。温・凯利是美国“麦尔维尔协会文化工程”(Melville Society Cultural Project)的创立人之一,也是一位在麦尔维尔研究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学者,曾出版专著《麦尔维尔的城市:19世纪纽约的文学与都市形态》(Melville's City:Literary and Urban Form in Nineteen-CenturyNew York,1996),发表过大量与麦尔维尔相关的研究论文,并担任一些麦尔维尔研究论文集的主编或副主编,如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出版的《赫尔曼・麦尔维尔指南》(A Companionto Herman Melville,2007)等。作为作者几十年麦氏研究的结晶,《导论》不是对麦尔维尔著作的简单概述,而是一部融内容和形式的新颖性于一体的、非常有特色的学术著作。

《导论》最突出的学术成就在于作者凯利关注的不是麦尔维尔作品中意蕴深刻的命题和博大精深的思想,而是走进麦尔维尔的创作空间,探讨麦尔维尔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创作这些蕴含着深刻命题的作品的。凯利首先对麦尔维尔作品中大量的借用现象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和分析,指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的关系。麦尔维尔勤奋好学,不仅悉心阅读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而且对百科全书、科普、游记等大众化读物也广有涉猎,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兼收并用,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拿来主义”精神。凯利认为麦尔维尔的文学借用是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美国社会特有的“独创性”的表现(Kelley xiv),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麦尔维尔生活的时期是一个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的时期,从本杰明的避雷针、富尔顿的蒸汽机到惠特尼的轧棉机,“创新”一词不是单纯地意味着创造出全新的事物,同时也指对已经存在的元素的巧妙重组(Kelleyxv)。凯利将麦尔维尔的文学创作与当时的“发明创造”进行类比,认为麦尔维尔对于各种素材的吸收及创造性利用与他本人对文学创新的关注一一文本、叙事、人物与自我的创新密切相关,与19世纪美国民族和人民主要关注的伟大事业相吻合。

《导论》共五章。第一章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简介;第二部分“‘阿加莎’与叙事的创新”可谓该书的灵魂章节。在该章中凯利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推进方式在麦尔维尔的书信和其作品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麦尔维尔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诗歌,除了在“霍桑和他的《古宅青苔》”及一些作品中对于文学创作偶发见解外,鲜少提及他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凯利从麦尔维尔的书信人手,将麦尔维尔写给霍桑关于“阿加莎”故事的系列通信作为切入点,以管中窥豹的形式考察麦尔维尔关于“阿加莎”故事的构思与其作品之间的关联。在与霍桑的通信中,麦尔维尔对“阿加莎”故事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探讨,并对有关细节比如故事的情节、象征的运用、人物的塑造、背景的设置等等作了细致的阐述。通过对“阿加莎”系列通信的抽丝剖茧的分析,凯利认为“阿加莎”系列通信“详细地揭示了麦尔维尔关于文学创作的想法”,“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作家是怎样创作文学作品的”(12)。

以“阿加莎”故事为参照,凯利对麦尔维尔文学创作的思维惯式及基本模式作出了提纲挈领的概括,她指出麦尔维尔的文学创作大致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创作素材来源的宽泛性。麦尔维尔的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的奇闻逸事、报刊杂志书籍等文献资料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第二,运用象征表达重大思想或命题;第三,作品中闪烁着对被边缘化的、被误解的、被伤害的人们的人道主义同情的光芒;第四,对死亡的思考,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奠定了麦尔维尔作品的感伤基调;第五,麦尔维尔作品中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读者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构成一种让读者捕捉“弦外之音”的独特交流方式。凯利对麦尔维尔作品共性的描述并不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而是对此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有理有据的论述,这对于读者阅读时体悟麦尔维尔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征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导论》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麦尔维尔的早期创作”(Melville's Early Yarns)、第三章“《白鲸》与《皮埃尔》中的新经书写作”(Writing New Gospel in Moby-Dick and Pierre)、第四章“创作转向:短篇小说、‘伊兹莱尔・波特’和‘骗子’”(Turning a New Leaf:short Fiction,“Israel Potter”,and“The Confidence-Man”)以及第五章“麦尔维尔的晚期创作”(Melville'sLater Career)。这几章在编排体例上按作品问世的年代顺序排列,既线性地描绘了麦尔维尔的创作史,又动态地显示了其创作过程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在思想内容上又是对该书第一章的回应、补充和拓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几章下面的小章节的标题均沿循同样的格式,即引语+作品的模式,这些引语都是对“阿加莎”系列通信的摘录,因而显得清新雅致、独具匠心。如“记事的文学用途:《泰比》和《奥穆》”(“Making Literary Use of the Story”:Typeeand Omoo)、“如此哀怜、如此厚重:《白鲸》”(So Much of Pathos&so Much 0f Depth:Moby-Dick)、“独特的包容理念:‘伊兹莱尔・波特’和‘骗子’”(“Peculiarly Latitudinarian No-tions”:“Israel Potter”and“The Confidence-Man”)等等。采用这样的标题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无意地提醒读者“阿加莎”系列通信与麦尔维尔作品的深厚渊源,同时这些引语又简明扼要地将麦尔维尔的具体作品和他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的不同构思联系起来,从而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麦尔维尔的创作思维发展变化过程。

除却编排体例的新颖别致、用心精巧外,在作品的个案研究中,凯利将麦尔维尔的作品及其具体的酝酿语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往往得出更为公允、更有新意的结论。现具体以麦尔维尔的早期作品《泰比》为例来进行说明。传统的观点大都将《泰比》视为单纯的自传体游记,通常以考证的形式来研究它的真实性,这样的研究倾向显然忽视了《泰比》的文学性,忽视了它的丰富的文本内涵。凯利结合《泰比》特定的创作语境,认为《泰比》集游记、俘虏叙事文体、人类学、浪漫小说、航海故事等诸多文类于一体的事实,一方面充分显示了麦尔维尔驾驭各种文类的创作才华,另一方面又隐含了他本人的创作意图。在凯利看来,多重的情节发展线索交织缠绕共同推动《泰比》的叙事进程,这些线索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麦尔维尔蕴含的创作意图。在托莫与土著美女菲厄薇的浪漫叙事情节中,凯利虽然赞同菲厄薇表征了异域的风情和魅力的观点,但是她指出菲厄薇更是一个被背叛、被抛弃的弃妇形象;凯利认为麦尔维尔在关于泰比谷的风俗习惯的描述的借用上与他借用的素材进行了一场本世纪读者难以觉察的心理暗战,这种暗战营构了《泰比》独特的张力,显示了麦尔维尔对于创作素材来源既接受又摒弃的复杂心态;凯利指出托莫对入侵南太平洋的“西方文明”的批判昭示了麦尔维尔的信念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凯利认为托莫“发现”泰比人食人的秘密构成了《泰比》的“哥特式”恐怖叙事部分,是整个故事发展变化的关键,它直接导致了托莫的出逃并因此杀死了他新结交的土著朋友,麦尔维尔对托莫的“野蛮”的描述揭示了他对“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作出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最后,凯利指出,尽管托莫对马克萨斯人的纹身持排斥态度,麦尔维尔本人对此却是非常的包容和开明。凯利的分析清晰透彻,为读者理解麦尔维尔的作品及其创造意图有很好的指南作用。

总而言之,《导论》的出版翻开了麦尔维尔研究新的一页,不仅对刚刚入门、有志于研究麦尔维尔的读者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众多的研究麦尔维尔的学者来说也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4篇

1979年秋天的某一个傍晚,四川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接运新生的大卡车把我们拖到了那个不见山影的狮子山。新生对于大学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尤其在那个贫困还是一种光荣、旅游还是一种奢靡的年代。老师给我们的新奇感便是其中最珍贵、最温暖的一种。

一般而言,中小学的老师共性大于个性,大学的老师个性大于共性。曾永成老师便是个性大于共性中的尤其大于者。

甫入校园,迫不及待的诸事之一就是查看课表,感觉最有学问而又最具中文系特色的课总是让我们最期待的。果然不负众望!文学概论课上走来的是一位最具教授派头的先生。先生三十七八岁,中等身材,体态匀称,一副深色框边眼镜,眼镜之上是饱满的额头和略向后梳的短发,眼镜之下是微微上翘的嘴唇(说话时上翘之态尤为明显)。眼镜之后是那双深沉、睿智,会思考、会说话的眼睛。这双眼睛犹如一块磁石,紧紧牵引着我们的大脑,让你不容半点分神又总是跟不上他的节奏;这双眼睛犹如一汪深潭,默默撩动着我们的心弦,让你总是流连忘返又不得不投入其中。总之,他的眼睛,既不同于张振德老师的和蔼,也不同于范文湖老师的尊贵;既不同于吴继先老师的明亮,也不同于郭祝崧老师的随性。他的这双眼睛,配合他那副时时挺直的腰板和那颗常常轻扬的头颅,更使得你既渴望接近他又感觉难以企及他。——这也许正是我为什么在大学四年间并没有与曾老师建立起任何个人联系的原因。

曾老师讲课的风格,与其说是学问家的旁征博引,不如说是思想家的唯我独尊。无疑,曾师是极具思辨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这一点在那个还是人云亦云普遍盛行的年代尤其显得稀缺。他对事物的认识穿透力和观点生成力都是非常卓越的。他的这种风格,这种自信,是对学生们大脑的一次爆破式开发,为懵懂的孩子们开启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精神空间。他还惯用欧化的长句式,这种定语加定语、状语套状语的长句子,把他要表达的自己的那份意思分毫不差地界定起来,似乎不允许任何误读与曲解。他的这种唯我独尊,甚至也包括害得习惯了背笔记的同学苦不堪言。但是,长句子的苦恼并不妨碍曾老师的学问与思想化入我们的血液;恰恰相反,这些欧式句子给与我们的是源源不断的犹如蒙娜丽莎微笑似的充满永恒魅力的文学知识与理论。

文学概论课上,曾老师领着我们从辨析“文学”、“艺术”、“文艺”等最基本的文学概念悄然起步。

文学概论课上,我第一次从老师妙语连珠的讲解中知道了何谓文学创作中的个性与个性化。

文学概论课上,我们如饥似渴地领会老师关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联系与区别的论述。

文学概论课上,老师关于文学欣赏中的“客观大于主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讲述让我们茅塞顿开……

文艺理论课只开了一年,这之后我们常常只能远望曾老师进入80级师弟师妹们的教室上课的背影。在这种对先生背影的回望中,有一种依恋、期待和憧憬。果然,我们进入高年级后,开了一门理论层次更高的美学课,给我们上课的又是曾永成老师,使我们有了再次沐浴先生思想雨露阳光成长的机会。先生不仅为我们做美学启蒙,而且大大地“贩卖”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感应与生成”的美学观。在先生的美学课里,我们感受的不仅是术语的新鲜、知识的力量、理论的高妙,而且有思想的渊薮和人性的光辉!

先生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我们所用教材,《文学概论》是蔡仪主编本,《美学概论》是王朝闻主编本,虽是大家操刀的名教材,曾师却从不迷信盲从,他常常对教材施以肢解重构、篡改补正之功,贯穿课程始终的却是自己的一根理论红线。他的这种处理教材的态度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当时受益,而且对我们日后为师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年的时光是短暂的。如果把每一位老师比作一卷书,我们只是刚刚翻开了几页就匆匆合上了,还没来得及感受他思想的海阔天空、情感的山高水长。毕业前夕,类班刊《鸢尾花》编辑组恭请数位老师话衷肠,使我有幸在校期间在小范围内有了一次与敬爱的曾老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记得曾师在我的笔记本上题赠的留言是:“在限制中方能显出身手,只有规律能给我们自由。”先生未必知道,就是这句赠言伴随我安然度过了此后人生的多少风浪。每当生活有不如意的时候,每当青春的激情遭遇现实的坚冰的时候,我都会捧起那个笔记本,以此增添生活的勇气与智慧……

其实我在大学里并没与曾先生特别结缘,但我比绝大多数同学幸运的是,在毕业后至今的日子里,先生一直是我当仁不让的精神导师和不折不扣的知心朋友。我关于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曾老师常常给以哲学高度的注释与指引。在忧虑“错过了那几年最好的机会”而对弃文从商举棋不定时,他反问一句“后人就不经商了?”胜过千言万语。我发起编写《语文名篇学习辞典》,他亲自执笔撰写审美类词条。我组织“中小学‘做人-作文’教学研究”课题,他不仅亲自提炼了“主动性、真诚性、主体性”与“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的核心理念,亲自或指导写作大小论文,而且不辞辛劳到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巡回演讲。当我对一些定势的鼓噪还深信不疑或者捉摸不定时,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为我揭开层层伪装,同时给与无情的挞伐,让我渐渐告别了蒙昧,听到了来自自己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望见了终究无法阻挡的人类普世的阳光。

今天,其实是我在诸多纷争中极其艰难的一天;但就在这样一个阴晦忧郁的天空下,我却坐在安静的书桌前,愉快地回忆我的老师,反而完成了几次提笔均未能坚持的夙愿。可见,一位好老师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曾老师给了我鄙视黑暗、向往光明,超越现实、完善自我的精神力量。

先生早在世纪之交就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顶级机构出版了三大专著《回归实践论人类学》《文艺政治学导论》《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从一定意义上构建了一个由“文艺的原色之思”、“文艺的红色之思”和“文艺的绿色之思”组成的曾氏文艺理论体系。其在诸多方面均有筚路蓝缕开创之功,譬如文艺生态学的建立。先生成就斐然,名声虽已不低,但还远远不能与他的贡献相符。这自然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先生耻于逢迎、讷于宣传,崇尚自由、淡泊名利。

两天前在北京的一次小聚会上,黄亮同学斗胆向他请教:“老师,‘永成’是永远成功的意思吗?”曾子曰:“不!是永远在成都的意思。”这就是我们的曾永成老师,他学术上的“唯我独尊”难掩为人上的“俯首做牛”。

好一个低调的奢华!

吾爱真理,因为吾爱吾师。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培养 课堂 课外活动 作业

人格(personality),也可译为个性,"它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它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大方面。这些倾向和特征不是孤立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的。它们既同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综合构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他各种素质打上人格的印记,使之具有个性特色。人格其自身是一个系统、它有自身的层次结构,"表层结构表现为品德、爱好、信念、理想、意志、情趣等等";"深层结构表现为性格、气质、风格等等"。[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因此,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好思想品德、文化的底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培养求真、向善、审美的健全人格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站在语文教学发展的"昨天"和"今天"的契合点上,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健全人格的素质培养要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去尝试:

第一,有效地课堂教学促其求真的健全人格。

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材,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方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写作感悟、听讲体察,说话表述等多种形式来捕捉人文信息和深层的含义,并联系自身实际感知种种人生哲理。中学语文教材选有许多反映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和爱国科学家的优秀诗文和关于他们悲壮史诗般的传记或评论文章,对青少年学生能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适时比较、不停顿悟、相机评析中,促使学生渐入课文真实内容的佳境。通过有艺术的教学,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觉到语文本应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到如何去做人。如在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第二、丰富的课外活动促其向善的健全人格。

其实,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内教学,更多的是在课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有"大语文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使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杨道麟先生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指出:"语文教育不应当仅仅是静静地传授知识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且应当是充满时代气息、跳动时代脉搏,反映人类智慧的场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找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使社会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加深,让语文教育成为一池活水。为此,语文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带学生走进书刊,读知识、读人文;走进自然,读社会、读人生。有计划地开发语文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定期读某一类书,加强阅读书籍的选择。在优秀作品的阅读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体味,使学生的思想品格受到熏陶、浸润,规范自己的行为。

组织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关注自然。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兴趣,也能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谁主人公的责任感。

第三,精心的作业安排促其审美的健全人格。

现实中,很多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心里有话总是放在肚子里,不远对别人说起。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没信任感,他们往往在一些小本子上记记写写,抒发愁闷。如果彼此信任,语文教师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周记成了师生最好的交流平台。难以启齿的话,不敢跟家长谈,不愿跟同学讲的都可以在作文、周记中尽情流露、挥洒。

总之,学生笔下流淌的微妙心理、细腻感情、浓浓哀怨、低低哭泣,都来自他们心灵深处不愿向常人打开的隐秘世界,让语文教师为学生承受如此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困扰而揪心痛心。面对学生的信任,语文教师必须及时像朋友似的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偏激、甚至不良的心理状况。或个别谈心与个别交流,或批语笔谈,或专题讲评,言左而顾右,设法引导学生从痛苦的云山雾障中走出,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隐私,又让学生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时调整心态,以审美的理性思考面对一切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保持群体情感,乐于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发展。

小结

总之,在新课改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高声呼唤下,作为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知识,更要在学习中培养起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只有这样,教师才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教育的使命方显崇高与神圣。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6篇

大家好!

我叫××,来自××小学。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生在教育之家我出生在××边上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教龄长达××年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能干的妇女干部,后来也在学校工作。我的一位姐姐是教师,我的嫂子是教师,我的弟媳是教师,我的爱人和我都是教师,一句话:我的家是教师之家,我以教师之家为荣!

我在教育中长大我能当教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外,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由于当时小镇上没有学前教育,我在写小写“3”的时候写成了像在飞的小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学会的,就像我妈妈那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妈妈。从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

××年前,我从××××学校踏上了××这片热土,走上了神圣的讲坛。从此,教育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宝贵的××年中,我上过××、××、……等科目,当过多年的××、××、……等职,参与组织过区一级、市一级和省一级三种等级学校的创建工作。多次被评为××、××、……。近年来,在省、市级报刊发表的文章达××篇。××年被评为区语文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小学教导处工作以来,贯彻落实校领导正确的办学思想,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深深地体会到:能在高水平、严要求的校长领导下做事创业,是非常幸运的,虽然工作累点苦点,但能学到小学、中学、大学难以学到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我要在××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以上的人生经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有百倍的信心当好校长的助手,协助他办好学校,让学校上档次,上水平,为××教育强区增光添彩。

当前,教育战线正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就是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果有幸当上副校长,我将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实行“一个转变,三个改革”。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我们的人才观:我们小学的任务是把儿童培养成具备初级生存能力的少年,为初中输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合格并有特长的生源。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真正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三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评价一所小学办得怎么样,广东省督导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在评估标准里面,包括了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两大类别,一共有39条指标,每一指标有相应的分值,总分值500分。对学校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角落都纳入评估体系。我将协助校长按督导评估的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好××小学,力争早日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把××办成省一级学校。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是校长们头痛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难以衡量。我认为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评比标准,实行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和"三公"为原则: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领导绝对不能以班级平均分或合格率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是这样,接到后进班的教师再认真、再负责,第一学年可能什么也评不上。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在××小学做得很好,从来没有教师因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闹意见,真正考出业绩、评出先进、鼓足了干劲。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学综合生素质的标准就是你认为需要培养的目的。我们小学的培养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个性有特长的初级人才。考核学生要以综合考核为主,兼顾特殊,要不然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特长生受打击。当今世界级的钢琴王子--李运迪,他要是在普通的小学、中学学习,就可能没有今天。像韩寒这样的特长生,一定要他在数理化方面齐头并进,他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我举的两个例子,不是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全面发展,而是想说明我们要让某一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优先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实行优者更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一代,处在改革的潮头,国家已加入wto,祖国申奥的成功,都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迎上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进取,将来成为深圳、全国的名师,同时愿自己的桃李芬芳。我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青春热血,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幸福!

作文指导论文范文第7篇

英语是国际交往的工具,信息传播的媒介,人类友谊的桥梁,世界文明的融合剂,因此,英语教学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英语教学在中国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比比皆是。关于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过分夸大目的语教学,忽视母语作用。另外一种是认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应该贯穿整个外语教学。本文在述评国内长期针对沐浴在外语目的语教学作用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母语对英语教学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母语,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目的语;教学法;母语;教学质量

Abstract

Being regarded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ool and a media of spreading the information, English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very country. In China, there are two distinct points of view on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One exaggerates target language teaching and ignores the rol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nother holds the idea that native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it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domestic argument on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native language play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l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refore, English teachers cannot efficiently improv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unless they apply connective and dynamic attitude to native language.

Key words: Target language;Pedagogy;Native language;Teaching quality

一、引言

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单词、语法,还是句子、短语的学习,都绕不开母语的影响。但英语的学习和母语的习得之间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其中根本的一点是英语的学习往往是在学生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母语在客观上总是要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如何看待母语对目的语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母语与英语的之间关系问题。

二、关于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之争

(一)母语应该“回避”

对以上问题长期以来基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英语的教学必须借助母语来实施,依靠母语的组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二是外语教学要尽量避免使用母语,尽可能地以发展英语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地道掌握。这种长期存在的分歧,主要来自基于不同教学理论而产生的各种教学法。

“英语的教学要避免使用母语进行这一观点被称为‘母语回避论’(the theory of mother tongue avoidance)。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母语回避论’的先驱人物,19世纪语意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母语回避论’提供了语义教学的科学基础。‘母语回避论’其重要的心理学假设之一是:在语言心理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1](P94)故此,“母语回避论”者在教学上不主张理性分析和规则性指导,而推崇外语直接认知、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目前支持“母语回避论”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三个:首先是从本世纪初发起的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所谓直接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直接采用目的语,而不用翻译成母语或使用母语解释通过观察或是直接的行动就能获得的语言。直接法遵循目的语的意义和形式的心理直接联系原则。”[2](P27-28)这种观点强调通过英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实施英语教学,明确提出英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但这样一来就过于依赖教师语言的流利和教学技巧,而忽视教材的作用,这些条件客观上制约了直接法的发展,但它的影响却相当广泛。

目前,英语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是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提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指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不但应该有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他还必须懂得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怎样恰当地使用语言。”[3](P41)它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外语学外语”,主张教会学生语言的不同功能、使用语言的方法等等。 这也就承袭了直接法轻视母语的观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强调第二语言习得。那么何谓“习得”?习得和学得从来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其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第二语言学者Krashen认为, 学得的语言与习得的语言在人脑中是分别贮存并且分别运用的,而且从有意识的学习到习得的语言中不可能产生自发的语言,一个人要想习得语言,必须通过有意义的信号参加到交流信息的语言中去。”[4](P50)简单的说,习得是学习者参与社交活动的结果,是在交流信息中无意识吸收语言,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语言,但不一定懂得其中的语法规则。由于上述种种理论影响,人们似乎可以得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的结论。因此,英语课堂中不宜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母语回避论”以及以其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法在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我国的英语教学。上世纪80年代,直接法逐渐在我国试用,同时期交际法又影响到我们的外语教学。客观地讲、这两种教学法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产生过积极影响,直接法强调口语训练的重要性,而交际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这几种方法都反对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

(二)母语,不可或缺的主张

持英语教学要借助母语进行的人基于这样的认识:第一,实践显示,母语是学生掌握外语的中介。学生大都是在已经相当熟悉地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之上学习外语,在他们初学外语时总是要通过母语来理解外语的,即总要以母语为中介,才能使外语与思维联系起来。例如初学者用英语说话,常先用母语把意思思考清楚,然后通过心译转化为英语并表达出来。由此,外语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学生的外语与思维才能逐步发生直接的联系。第二,有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只有外语的词和词组与概念之间较早建立直接的联系,最后才可能达到完全用外语思维的水平。外语的教学要借助母语进行的倡导者因此而立论,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母语进行英语教学的原则。

基于这种理论的现行的英语教学法也有三个,首先是翻译教学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名目较多,但我们可给它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那就是:用母语来教英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征就是以母语为教学中介,详细讲解复杂的语法规则和大量孤立的、脱离语境的词汇;分析并运用母语翻译课文;教材结构以课文为主线,随堂练习的形式主要是英语和母语互译。在我国大中院校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法所创建的翻译教学手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翻译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外语词和句子的涵义,特别是在外语学习初期,翻译可以使学生摆脱推测、猜想的困惑,避免对外语词句造成理解不确切的情况和因而养成的一知半解的坏习惯。确切理解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其次,翻译法使用方便,不需要什么教具设备,在初学阶段节省了教师讲解新材料的时间。例如,教师在教“creation”,“history”,“time”,“wisdom”这些词时,只要告知学生它们分别相当于汉语中的“创造”、“历史”、“时间”、“智慧”,而不需要去解释这些词的意义,就可着重讲解这些词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

其次是对比教学法,很多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在谈到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时,都强调了对比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在中国绝大多数学习外语的人在涉及英语时候,都已经牢固掌握了母语,所以只要有机会学生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这种现象很普遍,并且不以教师的意愿所能控制。既然制止不了,教学就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例如英语写作中双语思维的这一特殊现象。有研究发现初级阶段的英语写作不是一个纯粹的英语写作过程,英语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依赖母语思维。”[5](P1)低年级学生用母语组织进入脑海里的每个思想,进行中英文对比,然后在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语,而在高年级学生中就少有通过比较翻译来写作文的现象,但是他们还是会依赖母语构思内容和结构、管理写作过程。这里就体现出一个低阶到高阶的过程。“其实在外语还没建立完整的系统,还不能负担得起透彻理解内容的任务时,借助母语在某些场合是完全必要的。如果教师硬要学生力所不能的时候排除这种思维过程,有时会费力不讨好,甚至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6](P606)

最后以认知教学法谈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二次大战后,由于皮亚杰学派的影响和乔姆斯基理论的冲击,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英语教学法从翻译法中演变出认知法。认知法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现有的母语出发,传授目的语,允许利用母语,但主张母语的利用随着教学的发展逐渐减少。”[7](P106)它的主要原则把握人类感情特有的敏感性,使学生积极学习并积极参加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主体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以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探索为目的,以主题为中心,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解释语法项目(如非谓语动词)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授课中,尤其给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时,化抽象为形象,母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直以来在看待母语在英语教学的作用这一问题上,我国英语教学理论界基本都存在着以上两种思想的争斗,20世纪80年代达到。综观这些讨论和论争后不难发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将母语作用的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和公式化的偏向。

转贴于 三、母语环境中的我国现行英语教学

(一)我国英语教师现状

在中国, 英语是当作外语来教授的。这一点与欧洲国家、新加坡将英语当作第二语言不同。那些国家的人们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日常用语基本上掺杂大量的英语,整个大环境非常适合学习英语。而在中国,讲授英语的教师的第一语言是汉语,教师和学生都是英语的学得者,只不过教师比学生学的时间更久,学的内容更多。“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个‘语际语’的问题。‘语际语’是外语学习者试图模仿目的语而造出带有错误的非母语非目的语的一种‘语言’。”[8](P35)这一点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之所以直接法在中国不能长期推广的原因,因为在语言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师,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外语教师的语言流利程度是不可能达到操本族语的英语教师的水平的。但事情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量的外教执教于我国大中学校。其中有些是称职的,但也有一些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雇请他们的原因往往仅是因为他们是讲英语的本族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绝大部分不懂汉语。开始一段时间里,学生对外籍教师的“全英化课堂”感到新鲜,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尤其在口语训练方面,更是受益匪浅,我们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学习英语就要忘掉母语的结论。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呢?学生和外籍教师之间产生了些问题,虽然老外幽默,整堂课听下来也有说有笑气氛热烈,但学生报怨无法和外教老师沟通,自己有疑问也不好表达出来,外教说些细化的语法和惯用法,又太抽象。下课后,自己想想其实啥也没学到。这样最终的后果是上外教课听英语疲乏,甚至有的学生拒绝去听外教的课,与开始的积极性形成明显的对比。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有文化差异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是否已认识到:教师不懂学生的母语,英语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呢?

(二)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法

另外一方面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了用英语教授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老师将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外国流行教法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去;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克服以往英语教学的顽症—“哑吧英语”。很多英语语言学家和教科书作家曾经说过:“语言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听和说,教学应当以口语为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语言应当通过耳朵,而不是通过眼睛。一位英语教学工作者曾经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大约是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事去做,而且是用英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心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但这是否意味着母语就应当完全被排除在外语课之外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英语的目的,许多老师甚至专家们相信,听说读写在英语学习中是代表四种“转换”。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进步也必须有这种语言转换。事情很清楚,假如不能实现这种转换,外语是无用的。退一步讲,在培养外交官和外专业人才的专业外语院校里,外语和与母语的转换也不可能完全被排斥。毕竟学生们还要为自己的祖国服务,既然普通学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训练我们的学生在西方社会生存,既然英语教学的社会功能涉及或者说离不开两种语言的转换,那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自然而然的了。

(三)我国英语教学课堂现状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的课堂现状主要是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课时和创造一个适当的英语环境。多数大中院校英语教师平均面对的是五十多个学生的大班级。“一位美籍教师Micheal Wampold就曾经说过:‘中国英语教学的头号问题就是班级的规模。在一个有五十多个学生的班级里,在四十五分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就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平均算来,即便教师在课上一句话不讲,每节课每个学生也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所有学科来说,班级人数超编制,都会给教学造成损失,它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危害也尤其严重。’试想一下,在母语环境里一个人尚且需要学习好几个年头才能讲好自己的母语,将近十年才能写好自己的母语,我们怎么奢望每周花几个钟头时间就能学好讲好一门外语呢?”[9](P89)在这种这种极端不利的环境条件,笔者认为与其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知道这些时间根本不可能让一个人学会一种语言)教学生去与英美人用英语“侃”,还不如实际地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上高中,上大学,继续深造铺平道路。

事实上,学习并不是直接地获得目的语的形式,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不是简单的母语干扰的结果,因为对于来自不同第一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常常是相似的。因而一味排斥母语是不理智的,目的语不可能简单的按照预定的顺序注入学习者脑中,而是一个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

四、正确看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

认为避免使用母语教学的思想和借助母语进行教学的思想是相互排斥的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母语对英语教学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另一面。

一方面,母语对英语教学有积极作用。母语的使用只对英语初学者以及低年级的学生有效,在初学者和低年级可以利用母语来开展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导入母语翻译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自然和普遍的现象。无论教师是否允许或者提倡这种翻译,学生都自然地,甚至是潜意识地利用母语解释和诠释目的语。因为如果完全脱离母语教学的话,有些内容不用母语解释也很难阐明清楚,特别是一些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这样对许多初级阶段的学生会一时难以接受,对英语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对英语的教学方面又有消极作用。使用母语去学习英语,或者依靠母语去理解英语,学生难以掌握地道的英语。同时,如果习惯性地依赖母语去学习英语,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地道英语的后劲不足。因此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一分为二”看待,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文化语境和思维“内化”的介入

“其实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语境要素的不同往往表现出语言的不同,而这种的不同并不总是给语言学习者带来理解或认知上的困难,相反,通常学习者恰恰能够在陌生文化所彰显的语言个性差异方面表现出相当的敏感性和宽容性。”[10](P127)这种“相当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提醒英语教学工作者要正确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如翻译法,过分强调翻译,学生处处想到的是母语,往往会导致许多弊病。汉语习惯给英语学习带来了许多干扰,诸如语音语调干扰,语法结构的干扰以及语义的干扰等。“例如英美人在送礼物给人时,就等受礼人说‘It’s very nice.’(这太好了。)‘I really like it’(我真喜欢!)‘That’s just what I wanted.’(这正是我想要的。)之类赞美的话。受礼人收到礼物,光说‘谢谢’是不够的,而一定要对礼物欣赏一阵,赞叹一番,才算没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否则很可能引起送礼人的不快。”[11](P45)生硬的翻译虽然能让学生明白句子的意思,但是没有结合文化语境,就会使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最后只能演化成“中国式”的英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理智的做法是采取了折中法(Eclectic Method),在保留翻译法优点的基础上,广采各家之长,引入了过渡性的语言形式(interlanguage),做到“内化”。这包括透过母语甚至符号文字把英语中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透,从而真正的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真正理解,然后加强课堂乃至课外的听说训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肯定并发挥母语作用并非新的观点,这完全可以在英语教学理论中找到依据,只是伴随着各种新的理论的冲击,这种观点似乎淡忘了。

(三)活用母语,英语教学的王道

总的来说,用孤立的、静止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去对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客观的,需要用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它。事实上,母语对外语学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和学生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如何活用母语,扬长避短来实施教学,这既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经验、学习的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教学环境等,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条件。

五、结语

英语教学中应尽量多用英语,但也应发挥母语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初级阶段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使用母语只是一种用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完全排斥母语和过分依赖母语两种不科学的做法,活用母语,同时介入英语文化语境要素,更好的达成英语教学目的。

参考书目

[1] 张昭苑,罗宏.述评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广东经济管理学报,2004。

[2] 袁春艳.综合英语教学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 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陈玉清.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宁德师专报,2003。

[5] 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 王小锦.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华北炭疽学院学报,2005。

[7] 何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

[8] 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9] 熊伟.试析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4。